奶牛胎动不安的诊治

奶牛胎动不安的诊治

一、奶牛胎动不安的辨证施治(论文文献综述)

刘笑[1](2020)在《参地颗粒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参地颗粒是由党参、熟地、白芍、陈皮、当归等11味中药组成的复方制剂,具有补气养血、疏肝解郁的功效,主要用于预防母猪产前产后因孕育胎儿造成的气血亏虚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病证。为了优化参地颗粒的提取工艺和成型工艺,依据处方中各药味所含化学成分的理化性质,结合现代中药提取与制剂技术,制定该颗粒剂的提取工艺,并采用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考察,进行工艺参数优化,从而确定科学合理的提取工艺、制剂工艺。并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等现代分析技术,建立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1)提取工艺参数优化 将处方各药味按照其有效成分的理化性质分为挥发油提取组和水煎提取组。采用单因素考察提取时间对挥发油提取率的影响,确定挥发油最佳提取时间。采用L9(34)正交最佳提取工艺。(2)颗粒成型工艺优化 以芍药苷含量为指标,对不同的浓缩工艺进行考察,优化最佳的浓缩工艺;以成型率和颗粒外观性状为指标,筛选辅料、润湿剂、矫味剂的用量,优化颗粒成型工艺。(3)质量控制标准研究 采用TLC对制剂中的白芍、陈皮、当归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建立制剂中药味白芍的主要成分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确定其含量限度。结果:(1)挥发油最佳提取时间为3h,水煎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水,煎煮1.5h,煎煮3次。(2)最优成型工艺为:药液常压浓缩为浸膏,加入辅料,湿法制粒,干燥,整粒,喷挥发油。可溶性淀粉为赋形剂,蔗糖为矫味剂,浸膏与辅料的比例为1:3,其中可溶性淀粉与蔗糖的比例为4:1。(3)白芍、陈皮、当归的TLC斑点清晰,特征性强,重现性好,阴性无干扰;建立了芍药苷的HPLC含量测定法,结果显示,芍药苷在4.76μg~152.20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为98.15%,(RSD值为0.26%),精密度RSD为0.17%,稳定性RSD为0.46%。结论:(1)确定了参地颗粒剂的提取工艺和成型工艺;(2)采用TLC定性鉴别和HPLC含量测定进行质量控制的方法稳定可行,能有效控制参地颗粒的质量。

高珍珍,张超,巴音吉日嘎拉,杨英[2](2020)在《《兽医中药及方剂学》教学方法探讨》文中认为《兽医中药及方剂学》是兽医专业必修课,是联系基础理论和临床应用的桥梁。但其存在教学内容抽象、枯燥,学生难理解,难记忆和难灵活应用等特点。笔者结合近几年的教学经验,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探讨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的教学方法,旨在提高兽医专业中药及方剂学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孙川[3](2019)在《傅山中医妇科病证治法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傅山在妇科病证治疗方面独有见地,其治法思想内涵丰富,独树一帜,备受后世医家推崇。傅山妇科病证治法理论集中体现在《傅青主女科》一书中。本文以《傅青主女科》为主要文献资料,通过认真研读,主要做了以下研究工作:其一,分析傅山妇科常见病证的病因病机理论及诊治特色。通过归纳傅山对妇科常见病证的论述,同时结合“以方测证”的病机分析方法,对傅山论述不充分或不合理的某些病证病因病机,笔者重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其二,分类阐述傅山妇科病证治法理论。通过归纳书中妇科病证所用治法,按照内治“八法”的分类规律,以温、清、消、补四法为主线进行分类阐述。其三,分析其组方用药特点。结合傅山治疗常见妇科病证所用的方药,分析其组方用药特点,进一步佐证傅山妇科治法理论的具体应用规律。同时,结合现代研究资料挖掘其治法指导下特色组方的更大范围的应用,以便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通过对具体治法、病证诊治、组方用药三方面的分析、探讨,系统地总结傅山在妇科病证治疗方面的治法理论特点以及对现代临床、科研的意义。通过研究发现,傅山对带下、崩漏、月经、不孕等常见妇科病证既有对总体诊治的概述,又有针对不同证型的辨证论治。对于因湿邪所致之带下病,傅山没有拘泥于湿邪产生只与脾虚有关,而是根据具体证型,结合气血、脏腑、五行生克、经络等学说,认为肝、肾也是致湿的关键。对于血崩病,傅山本着“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灵活论治,而其“治急”所用之法也非盲目的使用收涩止血之品,而是根据病因病机辨证地通过补气、补血、清热、疏肝、化瘀等不同治法进行治疗。对于病因病机相对复杂的月经病,傅山从月经形成生理机制入手诊治,结合具体症状、病因、年龄、体质等因素,综合辨证论治。对于现代临床较为难治的不孕症,傅山主张结合患者月经、带下等病证共同治疗。此外对上述四种常见妇科病证,除判断病因病机外,其在立法及组方用药,同样也将阴阳、五行、脏腑、气血、经络等学说融汇其中。在对病因病机的充分认识下,傅山治疗妇科病证所用治法以“八法”中温、清、消、补四大类治法为主。女子因有月经及孕育胎儿等特殊的生理功能,使其身体易出现精、气、血的不足,而常表现为虚证。根据女子生理和病理特点,其临证善用补法,这也是其治法的显着特色之一。此外,根据不同病证病机特点,他还善于将多种治法相结合,灵活运用。其温、清、消、补四种治法特点具体如下:一者,傅山所用清热法,多为清虚热,少有清实热。此外,傅山根据产生火热脏腑的不同,其清热法往往会针对性地选择清不同脏腑之药物。二者,傅山所用理气法以调肝之气机为主。因女子月经、孕育胎儿等特殊生理功能均受肝脏影响,一旦肝失疏泄必然会导致月经、受孕、妊娠、产后等生理活动失调。三者,傅山所用温法几乎均为温补相结合,多以温补肾阳和补益脾胃为主,且所用温热药均非大热之品。由于女子易出现气、血、阴、阳亏虚之病理特点,治疗时傅山在考虑具体病因病机基础上,充分照顾到气、血、阴、阳之间以及脏腑、经络间的功能关系,结合五行中的生克关系,有针对性地使用补气法、补血法、气血同补法及补阴法。四者,傅山所用理血法,并非单纯活血祛瘀或固涩止血,而是根据患者具体症状分析瘀血或出血的病因病机,针对病因病机辨证地使用理血法。即使治疗大出血病证时,傅山也不会妄用收涩止血之品。或祛瘀为先,再补气血;或祛瘀为主,兼补气养血。在治法指导下,傅山妇科疾病治疗所用方剂多为其自己创制。因其治病多根据病因病机而立法处方,他创制的完带汤、生化汤等方剂还可用于妇科以外的内科、男科、兽医等领域,且疗效亦佳。傅山用药喜用补益药,且用药注意动静结合、阴阳平衡,加之药对的灵活应用,通过不同炮制方法增强药味的功效,用药注意控制剂量使之主次分明。这些用药特色相结合,使得傅山治疗妇科病证所用方剂方虽小但药效精专。此外,傅山重视节欲在妇科病证治疗中的作用,这在其它中医妇科专着中是较为少见的。他在多种妇科病证的论述中都曾提到纵欲是引发疾病的主要诱因,提倡服药必须配合禁欲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傅山在妇科病证诊治方面的医学成就,丰富了中医妇科学的内容。本文对傅山妇科病证治法理论的研究其实也包含了对其病因病机理论、病证诊治特色、组方用药规律的探讨,尽笔者最大努力挖掘傅山妇科病证治法理论的内涵与价值,以期能为现代中医妇科科研、教学和临床用药提供有益参考。

张吉鹍,张震宇,李龙瑞[4](2018)在《奶牛繁殖障碍的中草药防治技术及其作用机理》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综述了中草药治疗奶牛卵巢障碍性不孕症、子宫内膜炎、产后子宫复原不全、胎衣不下、流产等5种繁殖障碍症的组方原理、治疗技术及其作用机理,为研发治疗奶牛繁殖障碍的组学型中草药添加剂新产品提供思路。

董慧慧[5](2014)在《外感发热病人附红细胞体病的检出及治疗》文中提出目的:附红细胞体病是人畜共患病,人和动物均可感染。目前我国感染流行范围很广,安徽省也是疫区之一,其中以阜阳地区较为严重,我们选取阜阳市阜南县地区作为调查地点,调查阜南县门诊发热病人中附红细胞体病的感染情况。另外我们还调查了我院门诊发热病人中人附红细胞体病的感染情况,并观察米诺环素和热毒清口服液对人附红细胞体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末梢血或静脉血常规涂片、固定、染色、镜检方法检测了阜南县门诊及我院门诊不同人群、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发热病人血样中的附红细胞体。另外在我院门诊中人附红细胞体病阳性患者中随机予口服热毒清口服液或米诺环素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早晨空腹7-9点抽血、留取大小便标本,检查血涂片、血常规、肝肾功能、小便常规、大便常规+隐血、心电图,并统计治疗效果。观察患者平均退热时间、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治疗前后血涂片、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白细胞、血清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血清谷丙转氨酶、天门冬氨酸转氨酶水平值的变化。结果:(1)阜南县门诊发热病人中人附红细胞体病总感染率为(4.4)%,其中以养殖人员感染率最高,占感染人数的66.7%(26/39),占总样本的2.9%(26/896);其中男性、女性附红细胞体感染率分别为(2.5)%(22/896)和(1.9)%(17/896),男性高于女性,但差异无显着性(P>0.05);(2)我院门诊发热病人中附红细胞体病发病率为3.1%(37/1186),其中有28人为从事家畜养殖、屠宰或者猪肉销售人员,占感染人数的75.7%(28/37),占总样本的2.4%(28/1186)。37例人附红细胞体病患者均有发热、出汗、贫血、黄疸、疲劳等临床症状。实验检查红细胞、血红蛋白降低,网红细胞升高,白细胞正常或轻度升高,血小板正常或降低,谷丙转氨酶、天门冬氨酸转氨酶轻度升高,其中参与实验的35例附红细胞体病患者经用米诺环素或热毒清口服液治疗效果明显。结论:(1)血涂片镜下检测人附红细胞体病材料易得,方法简便;(2)阜南县门诊发热病人中附红细胞体病的感染率明显小于之前报道的阜阳地区及全国其他地区附红细胞体病感染率,人附红细胞体病感染者主要人群为家畜养殖人员;(3)米诺环素治疗人附红细胞体病效果明显;(4)热毒清口服液治疗人附红细胞体病疗效显着,对患者无不良影响;(5)热毒清口服液与米诺环素对人附红细胞体病疗效无明显差异。

房春林[6](2010)在《杨树花及其复方制剂药学与临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杨树花(Flos popul)为杨柳科(Salicaceae)植物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加拿大杨(Populus canadensis)或同属树种植物干燥雄花序,性味苦寒,具有清热解毒,化湿止痢之功效。但因目前缺乏对杨树花药理、药效及毒理学等方面的系统研究,其主要活性物质的化学成分也尚不清楚,因此局限了杨树花在兽医临床上的开发利用。本研究将杨树花(毛白杨雄花序)与黄芩复方,研制了杨树花复方注射液,对其制备工艺、药理、毒理、质量标准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采用试管法和薄层层析方法对杨树花水提液和水提液的乙酸乙酯及正丁醇萃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初步检识,结果表明,杨树花水提液中主要化学成分包括多糖、黄酮类、有机酸、强心甙、内酯及香豆素,蒽醌类化合物、酚类或鞣质;可能含有生物碱,不含有皂苷、甾醇、三萜类;乙酸乙酯萃取液中含有化学成分与水提液中基本一致;而正丁醇萃取液含有黄酮、内酯及香豆素、有机酸和鞣质。以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水提醇沉法和醇提法对杨树花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并按L9(43)正交试验设计对杨树花水提醇沉工艺进行优化,优化后的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溶液PH为7,煎煮提取2次,提取时间为2h,醇沉过程中乙醇浓度为65%,超滤液浓度小于1.5g/mL(按原生药计),超滤温度为15-45℃,压强大于0.05Mpa。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和硅胶层析方法对杨树花中水杨苷进行了提取分离和纯化,结果表明,经过大孔吸附树脂和硅胶柱层析后,所得水杨苷纯度分别为24.17%和96.23%并建立了HPLC方法检测其含量,以C18色谱柱,乙腈-水(7:9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0nm,柱温25℃,水杨苷在0.025μg-4.0μg(r=0.9994)之间呈现良好线性关系。2、采用药敏实验、联合抗菌作用实验、抗细菌感染实验及抗炎实验方法,对杨树花提取物及复方制剂的药理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的标准菌和致病菌对杨树花水提液及其复方制剂均表现出了中度敏感,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标准菌对杨树花水提液乙酸乙酯及正丁醇萃取物也表现出了中度敏感,但沙门氏菌致病菌对杨树花水提液乙酸乙酯及正丁醇萃取物表现为低敏;杨树花与黄芩联合抗菌具有相加作用。抗细菌感染及抗炎实验结果证实,杨树花水提液及复方制剂在体内对大肠杆菌具有抑菌作用,高、中、低剂量的杨树花水提液均可使小鼠耳肿胀度明显降低,其抑制率分别为65.0%、58.9%和51.6%,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着(P<0.01);同时高、中剂量组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即化学性腹膜炎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率分别为57.02%和53.84%,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着(P<0.01),而低剂量组效果不明显,其抑制率仅为5.06%。对小鼠免疫器官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杨树花单方制剂高、中、低剂量组可显着提高小鼠的脾脏及胸腺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着(P<0.01);表明,杨树花提取物及复方制剂具有明显的抑菌、抗炎作用。3、参照农业部新兽药一般毒性实验技术要求,对杨树花复方制剂进行了急性毒性和亚慢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杨树花复方注射液LD50为46.4g/kg体重,95%可信区间为46.40±10.22g/kg,亚慢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高、中、低剂量三组小鼠连续28天腹腔注射给药后,一般情况、体重增长速度、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说明在上述剂量下(相当于临床给药剂量的50倍),杨树花注射液连续腹腔注射28天无明显毒性反应,兽医临床用药是安全的。4、通过对杨树花复方注射液制剂助溶剂、抗氧化剂的筛选及PH值范围的确定来探讨杨树花复方制剂的制备工艺,并采用留样观察法对制剂的稳定性进行考察。结果表明,以二甲基乙酰胺为助溶剂,亚硫酸钠或亚硫酸氢钠为抗氧化剂,PH范围为6.5-7.5时,制备的复方制剂稳定性好,常温(25℃)条件下可保存1年。同时对杨树花复方制剂的质量标准进行了研究,采用HPLC方法检测复方制剂中黄芩苷的含量,结果显示,此检测方法简单,结果准确。5、采用药敏试验检测从临床分离的猪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并同时采用二重PCR方法检测从临床分离的猪源大肠杆菌的耐喹诺酮类和磺胺类药物的主要耐药基因GyrA和Sul2基因,并以此临床分离耐药细菌为受试菌,以杨树花复方制剂为耐药性消除剂进行体外耐药性消除试验,并观察消除前后细菌生长情况、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的变化。同时通过分析大肠杆菌耐药菌消除前后质粒电泳图谱的变化及耐药基因GyrA和Sul2基因的碱基和氨基酸序列变化来探讨耐药性消除机理。结果表明,临床分离的猪源大肠杆菌对恩诺沙星及磺胺嘧啶具有很强的耐药性,二重PCR方法也检测到了耐喹诺酮类和磺胺类药物的主要耐药基因GyrA和Sul2基因,表明所分离菌为耐药菌。耐药消除试验结果表明,杨树花复方制剂对耐恩诺沙星和磺胺嘧啶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具有一定的消除作用,其消除率分别为19.5%和18.18%,而对照组消除率为0,经消除后的细菌生长速度明显减慢,对恩诺沙星和磺胺嘧啶的MIC值也明显降低。耐药性消除前后细菌质粒电泳图谱条带数无变化,同时GyrA和Sul2基因序列分析表明,消除前后两耐药基因的碱基及氨基酸序列均无明显变化。6、为验证杨树花复方注射液对仔猪大肠杆菌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人工感染仔猪大肠杆菌进行临床治疗试验。结果表明,高、中、低剂量的杨树花复方注射液对人工感染的仔猪大肠杆菌病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治愈率分别为90%、90%、80%。穿心莲注射液对照组治愈率为60%。临床扩大试验结果表明,杨树花复方注射液对仔猪大肠杆菌病有效率为97.14%,治愈率为84..28%,死亡率为2.86%。表明杨树花复方注射液对仔猪大肠杆菌病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王胜义[7](2010)在《中兽药黄白口服液的生产工艺、质量标准与药效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犊牛腹泻是影响奶牛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高,死亡率高。黄白口服液是针对犊牛湿热性腹泻,在中兽医学理论指导下和中药现代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湿热型犊牛腹泻的病因、发病机理、病理、诊断治疗的研究,经辨证施治、合理配伍而研制的中药制剂。该药处方由黄连、白头翁、金银花、黄芩、地榆炭、乌梅和葛根组成,具有清热燥湿、凉血止痢、涩肠止泻、健脾和胃的功能,临床疗效确切。在疗效确切的前提下,为建立该制剂的质量标准,阐明其作用机理,完成该药剂的临床前研究内容,本文应用正交试验进行了生产工艺的优化;应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主要药材黄连、金银花、黄芩、地榆炭进行定性鉴别;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制剂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测定;从抗炎、镇痛、止泻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方面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如下:(1)正交试验优化生产工艺。以盐酸小檗碱含量为评价指标,对影响因素加水量、煎煮时间和煎煮次数进行考察,采用L9(34)正交试验方法,优选出最佳制备工艺为加14倍水,煎煮1.5小时,煎煮3次。⑵对复方中各药材进行了鉴别,各药材均符合处方要求;对制剂中的主要药材黄连、金银花、黄芩、地榆进行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结果色谱斑点清晰,特征性强,重现性好,阴性无干扰;建立君药黄连的主要成分盐酸小檗碱的含量高效液相测定方法,初步确定了其含量限度。方法学研究表明该方法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高,精密度、稳定性和重现性好。(3)黄白口服液能显着抑制碳末在小肠内的推动(p<0.05)和明显减少番泻叶引起的小鼠腹泻次数(p<0.05),说明其具有涩肠止泻作用;能显着抑制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胀(p<0.01),说明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能显着减少醋酸致小鼠疼痛的扭体次数(p<0.01),说明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能显着提高脾虚小鼠的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p<0.01)并能不同程度的提高IFN-γ和IL-2在血清中的含量,说明具有提高脾虚小鼠的免疫功能。结果表明,该制剂的最佳制备工艺为加14倍水,煎煮1.5小时,煎煮3次;通过对黄连、金银花、黄芩、地榆炭的定性鉴别和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可以用来进行制剂的质量控制;黄白口服液有止泻作用,其机制是涩肠止泻、抗炎镇痛和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邵会娟[8](2010)在《奶牛中药复方“促孕散”化学成分提取工艺及活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渗漉法,利用非极性溶剂、极性溶剂、强极性溶剂依次提取中药“促孕散”的主要化学成分,通过测定提取物对小鼠子宫增重、卵巢发育影响及血清雌激素含量变化等活性试验得到其有效活性溶剂段,进而优化提取工艺,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中药提取技术研究以及减少临床用药量和发展中药新剂型提供理论依据。论文主要内容如下:首先以小鼠为受试动物,比较中药复方“促孕散”石油醚提取物、乙醇提取物、水提取物三种不同溶剂提取物对21日龄雌性小鼠子宫增重、卵巢卵泡发育、血清雌激素含量的影响来筛选中药复方“促孕散”主要活性成分。复方中药三种不同溶剂提取物中乙醇提取物对小鼠子宫增重、卵巢卵泡发育的影响极显着高于空白组(P<0.01);石油醚提取物组、水提取物与空白组差异不明显。乙醇提取物能明显促进小鼠子宫增重、卵巢卵泡发育和促使小鼠血清雌激素含量增加,表明中药复方“促孕散”主要活性成分为醇溶性成分。资料表明此方醇溶性成分主要为黄酮和生物碱。以淫羊藿苷含量为指标,采用超声提取技术,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促孕散”中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优选中药复方“促孕散”中黄酮的提取工艺及含量测定方法,确定以60%乙醇为溶剂,料液比1:12,超声提取2次,每次25min为中药复方黄酮最佳提取工艺;按最优工艺提取的“促孕散”中黄酮含量为1.236%。以盐酸水苏碱含量为指标,采用超声提取技术,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促孕散”中生物碱的最佳提取工艺。优选中药复方“促孕散”中生物碱的提取工艺及含量测定方法,确定以60%乙醇为溶剂,料液比1:10,超声提取3次,每次20min为中药复方生物碱最佳提取工艺;按最优提取工艺提取“促孕散”生物碱得生物碱含量为1.148%。分别以黄酮提取物、生物碱提取物做动物实验筛选中药复方“促孕散”主要活性成分。结果表明:黄酮提取物对21日龄雌性小鼠子宫增重、卵巢卵泡发育和血清雌激素含量增加等的影响效果略高于生物碱提取物。表明黄酮为中药复方中主要活性成分。

徐倩倩[9](2008)在《抗细菌性犊牛腹泻中药颗粒剂组方筛选及制备》文中研究表明细菌性犊牛腹泻对畜牧业生产存在很大的威胁,抗菌药物的泛滥使其治疗更加困难,中药制剂以其独特的优点越来越显现出巨大的作用。本课题从常用抗细菌性犊牛腹泻中药中选出黄连、黄芩、黄柏、乌梅、石榴皮、双花、苦参、沙参、丹参、甘草、地榆、诃子、连翘十三味中药,应用其水提或醇提药液采用纸片法对犊牛腹泻主要致病菌大肠杆菌O8、魏氏梭菌B型、魏氏梭菌C型、鼠伤寒沙门氏菌等进行了体外抑菌试验。结果显示,醇提黄连与乌梅所得药液对四种主要致病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根据中兽医辨证施治,标本兼治原则,选用白术、木香、干姜、甘草与之配伍应用,以达到相辅相成,提高药效的目的。根据临床使用情况及制剂稳定性,选用较为常见的颗粒剂。提取路线为:黄连、乌梅以盐酸小檗碱的含量及干膏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了黄连、乌梅的最佳乙醇回流提取工艺;对于白术、木香、干姜、甘草含有挥发油成分的药物,采用共水回流法提取挥发油,以挥发油溶出率为指标,对加水量、浸泡时间、提取时间、粉碎程度进行了单因素考察,优选挥发油最佳提取工艺;利用β-CD包合挥发油,以包合物收得率和挥发油利用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设计优选出最佳包合工艺。白术、干姜、木香、甘草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液还含有水溶性有效成分,以甘草中的甘草酸铵含量及干膏量为指标,通过正交设计优选出最佳处理工艺。通过辅料的选择、用量和制备环境湿度指标的考察确定制粒成型工艺条件为:黄连、乌梅用8倍量60%乙醇提取3次,每次1h:白术、干姜、木香、甘草,粉碎成粗粉,不浸泡,加8倍量水,共水回流提取6h:挥发油包合工艺为β-CD:挥发油为4:1;β-CD:水为1:8;包合温度40℃;包合时间30min;剩余药液浓缩至0.85g·mL-1,3000r·min-1离心15min,12倍60%乙醇进行醇沉,静置16h。黄连、乌梅提取药液及白术等提取挥发油后药液合并减压浓缩制成干膏,与包合物混合,按1:1添加糊精,95%乙醇作为润湿剂,环境湿度在70%以下制粒。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颗粒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三批样品均在58mg·g-1以上。对颗粒的粒度、含水量、溶化性等指标进行测定,均符合《中国兽药典》2005年版颗粒剂项下规定。加速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按以上工艺所制颗粒,性状、定性鉴别、粒度检查、含量测定等项在六个月内未发生改变。总之,通过以上研究,确定了治疗细菌性犊牛腹泻的中药颗粒剂的组方、制备工艺,为该制剂的进一步研究(如药效学、药代动力学、毒理学和作用机制等)提供基础。

荔霞,刘永明,齐志明,孟嘉仁,刘世祥,赵朝忠[10](2007)在《中兽药在现代奶牛生产中的研究现状与展望》文中提出奶牛业是可持续发展的朝阳产业,发展奶牛不仅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体质强壮,也直接涉及我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大问题。在现代化

二、奶牛胎动不安的辨证施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奶牛胎动不安的辨证施治(论文提纲范文)

(1)参地颗粒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母猪产前产后疾病给养猪业带来的危害
        1.1.1 母猪产前产后常见疾病及危害
        1.1.2 母猪产前产后疾病的辨证分型及组方依据
    1.2 中兽药颗粒剂制备工艺研究进展
        1.2.1 提取工艺
        1.2.2 浓缩工艺
        1.2.3 辅料选择
        1.2.4 制粒工艺
    1.3 中兽药制剂的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1.3.1 薄层色谱法(TLC)在中兽药制剂质量控制中应用
        1.3.2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在中兽药制剂质量控制中应用
    1.4 组方药材的研究进展
        1.4.1 党参
        1.4.2 熟地
        1.4.3 白芍
        1.4.4 木香
        1.4.5 柴胡
        1.4.6 茯苓
        1.4.7 白术
        1.4.8 陈皮
        1.4.9 当归
        1.4.10 黄芩
        1.4.11 甘草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5.1 目的
        1.5.2 意义
2 试验一 参地颗粒提取工艺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挥发油提取工艺优化
        2.2.2 挥发油提取工艺优化验证试验
        2.2.3 水提取正交试验
        2.2.4 水提取工艺验证试验
        2.2.5 确定提取工艺
    2.3 讨论
3 试验二 参地颗粒制粒工艺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赋形剂选择试验
        3.2.2 赋形剂用量试验
        3.2.3 矫味剂用量考察
        3.2.4 休止角测定
        3.2.5 水分测定
        3.2.6 溶化性测定
    3.3 讨论
4 试验三 参地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性状
        4.2.2 定性鉴别结果
        4.2.3 含量测定结果
    4.3 讨论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2)《兽医中药及方剂学》教学方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理论教学
    1.1 多媒体和板书相结合教学方法
    1.2 根据学时,突出重点,调整教学内容
    1.3 采取措施,加强记忆
    1.4 注重平时成绩,督促学习
2 实践教学
    2.1 实验教学
    2.2 医案教学
3 小结

(3)傅山中医妇科病证治法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傅山及《傅青主女科》概述
    1.傅山概述
    2.《傅青主女科》概述
二、妇科病证诊治
    1.带下病诊治
        1.1 理论阐述
        1.2 诊治特色
        小结
    2.血崩病证诊治
        2.1 理论阐述
        2.2 诊治特色
        小结
    3.月经病诊治
        3.1 理论阐述
        3.2 诊治特色
        小结
    4.不孕症诊治
        4.1 理论阐述
        4.2 诊治特色
        小结
    5.病证部分总结
三、妇科病证治法分析
    1.清热法
        1.1 清肝经火热
        1.2 清胃中火热
        1.3 清肾中火热
        小结
    2.理气法
        2.1 平肝开郁法
        2.2 疏解肝肾法
        2.3 解郁养血法
        2.4 顺气益阴法
        2.5 开郁醒脾法
        小结
    3.温里法
        3.1 温中补血法
        3.2 温经除湿法
        3.3 温补心肾法
        3.4 温肾暖脾法
        3.5 温肾止呕法
        3.6 温肾利水法
        小结
    4.补益法
        4.1 补气法
        4.2 补血法
        4.3 气血双补法
        4.4 补阴法
        小结
    5.理血法
        5.1 活血祛瘀法
        5.2 止血法
        小结
    6.治法部分总结
四、妇科方药分析
    1.方剂举隅
        1.1 完带汤分析与现代运用
        1.2 养精种玉汤分析与现代运用
        1.3 生化汤分析与现代运用
        小结
    2.用药分析
        2.1 药对分析
        2.2 单味药分析
        2.3 炮制分析
        2.4 用量分析
        小结
    3.方药部分总结
五、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傅山中医妇科病证治法理论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4)奶牛繁殖障碍的中草药防治技术及其作用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1 卵巢功能障碍性不孕症
    1.1 由红花、淫羊藿、益母草等为主组成的方剂, 以“促孕灌注液”为例
    1.2 基于“复方仙阳汤”加减组成的方剂
        1.2.1“复方仙阳汤”及其加减方剂的组成与疗效“复方仙阳汤”的组成为:
        1.2.2“复方仙阳汤”及其加减方治疗卵巢功能障碍性不孕症原理
        1.2.2. 1“复方仙阳汤”组方的中兽医学原理
        1.2.2. 2“复方仙阳汤”组方的现代兽医学原理
        1.2.3“复方仙阳酊”及其应用
        1.2.3. 1“复方仙阳酊”方剂的组成及其用法与用量
        1.2.3.2“复方仙阳酊”方剂的组方原理
        1.2.3. 3“复方仙阳酊”方剂的治疗效果
    1.3 基于羊红膻、淫羊藿和阳起石等为主组成的方剂
    1.4 基于我国药典催情散及其加减组成的方剂
2 奶牛产后子宫内膜炎
    2.1 引发奶牛产后子宫内膜炎的因素
        2.1.1 奶牛自身因素
        2.1.2 传染性因素
    2.2 治疗奶牛产后子宫内膜炎的中草药及其组方原理
        2.2.1 清宫清炎混悬剂
        2.2.2 当归活血止痛排脓散
        2.2.3 益母生化散
3 奶牛产后子宫复原不全
    3.1 病因及其治疗用中草药组方原理
    3.2 生化汤
    3.3 补中益气汤
    3.4 补中益气汤加减
4 胎衣不下
    4.1 祛衣散、祛衣灵
    4.2 益母车前散加味
    4.3 参灵汤
    4.4 活血化瘀汤
5 流产
    5.1 白术散
    5.2 保胎散
    5.3 白术散加减

(5)外感发热病人附红细胞体病的检出及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指标观测
3 附红细胞体的检测
4 统计学处理
5 结果与分析
6 讨论
7 结论
8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6)杨树花及其复方制剂药学与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一 杨属植物药理、毒理及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1 杨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
    
1.1 黄酮类物质的研究
    
1.2 酚甙类物质的研究
    
1.3 有机酸类
    
1.4 其它化学成分研究
    2 杨属植物的药理学研究
    
2.1 抗菌作用
    
2.2 抗炎
    
2.3 镇痛作用
    
2.4 抗病毒
    
2.5 对心血管系统作用
    
2.6 细胞毒活性
    
2.7 其它作用
    3 杨树花药学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3.1 杨树花提取工艺
    
3.2 药理和毒理作用
    
3.3 临床应用研究
    
3.4 杨树花药物制剂研究
    
3.5 杨树花开发利用的发展趋势
    
    3.5.1 杨树花单方制剂的开发利用
    
    3.5.2 杨树花复方制剂的研究开发
二 黄芩药学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1 种质资源的研究
    
1.1 生物学特性
    
1.2 生态环境及主要产区
    2 黄芩化学成分及提取工艺研究
    
2.1 黄芩化学成分
    
2.2 黄芩提取工艺
    
    2.2.1 黄芩苷的提取
    
    2.2.2 黄芩素的提取
    
    2.2.3 多糖的提取
    3 黄芩苷的鉴别及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4 黄芩药理学研究进展
    
4.1 抗菌和抗病毒作用
    
4.2 解热作用
    
4.3 抗炎抗过敏作用
    
4.4 抗肿瘤作用
    
4.5 免疫调节作用
    5 黄芩治疗猪细菌性腹泻疾病的应用研究进展
三 中药消除大肠杆菌耐药性及消除机理研究进展
    1 大肠杆菌耐药机制
    
1.1 大肠杆菌耐药的遗传学机制
    
    1.1.1 基因突变
    
    1.1.2 细菌耐药性的基因转移
    
    1.1.3 主动外排系统
    
1.2 大肠杆菌耐药的生化机制
    
    1.2.1 产生使抗生素结构改变的酶
    
    1.2.2 抗生素作用靶位的修饰
    
    1.2.3 细胞膜通透性的变化
    
    1.2.4 外膜微孔蛋白的缺失
    
    1.2.5 代谢途径或代谢状态改变
    
    1.2.6 形成细菌生物被膜
    2 中药消除细菌耐药性的研究现状
    3 中药消除细菌耐药性机理研究
    
3.1 对耐药质粒的消除作用
    
3.2 对耐药基因的突变作用
    
3.3 对耐药细菌外排泵抑制作用
    4 中药耐药性消除研究发展动态趋势分析
四 我国中兽药及中兽药产品研究现状
    1 中药提取技术研究
    2 我国中兽药制剂技术研究
    3 我国中兽药产品开发
    4 我国中兽药发展存在的问题
    
4.1 中兽药研究和开发力度不够
    
4.2 我国中兽药研发技术滞后
    
4.3 中兽药标准化问题
    5 中兽药发展趋势
    
5.1 加强中兽药基础研究
    
5.2 重视中兽药残留和毒性问题
    
5.3 加强中兽药对细菌耐药性消除的基础研究
五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部分 研究内容
第一章 杨树花化学成分初步分析及提取工艺研究
    摘要
    1 试验材料
    
1.1 药材及试剂
    
1.2 试验仪器
    2 方法
    
2.1 杨树花粗提物化学成分检识
    
    2.1.1 检识液的制备
    
    2.1.2 杨树花提取物化学成分检识
    
2.2 杨树花提取工艺研究
    
    2.2.1 杨树花提取液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2.2.2 杨树花水提法提取工艺
    
    2.2.3 醇提法
    
    2.2.4 杨树花水提法提取工艺优化
    
    2.2.5 各提取液的稳定性初步考察
    
2.3 杨树花中水杨苷的分离纯化及HPLC检测方法的建立
    
    2.3.1 杨树花中水杨苷的提取、分离纯化
    
    2.3.2 杨树花中水杨苷HPLC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3 结果
    
3.1 杨树花水提液化学成分检识结果
    
3.2 杨树花水提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的薄层预试结果
    
3.3 杨树花提取工艺研究
    
    3.3.1 水提法
    
    3.3.2 水提取工艺优化
    
    3.3.3 醇提法提取工艺
    
    3.3.4 各提取液体稳定性研究
    
    3.3.5 杨树花提取工艺优化条件
    
3.4 水杨苷提取、分离鉴定及含量测定
    
    3.4.1 硅胶柱层析洗脱液的选取
    
    3.4.2 水杨苷含量检测
    
    3.4.3 水杨苷分离纯化及鉴别
    4 分析与讨论
    
4.1 杨树花水提液及水提液萃取物的化学成分检识
    
4.2 杨树花水提物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物的薄层预试
    
4.3 杨树花提取工艺
    
4.4 水杨苷分离纯化及鉴别
    5 小结
第二章 杨树花粗提物及复方制剂药理学研究
    摘要
    1 试验材料
    
1.1 药品及试剂
    
1.2 试验仪器
    
1.3 实验动物
    2 方法
    
2.1 体外抑菌实验
    
    2.1.1 杨树花水提液体及水提液萃取物的制备
    
    2.1.2 黄芩提取液的制备
    
    2.1.3 杨树花复方制剂的制备
    
    2.1.4 菌悬液的制备
    
    2.1.5 药敏纸片的制备
    
    2.1.6 体外抑菌活性测定
    
2.2 最低抑菌浓度(MlC值)的测定
    
2.3 杨树花与黄芩的联合抗菌作用
    
2.4 杨树花水提液及复方注射液的抗细菌感染实验
    
2.5 杨树花抗炎效果及对免疫器官的影响研究
    
    2.5.1 杨树花水提液的抗炎试验
    
    2.5.2 对小鼠免疫器官胸腺、脾脏重量的影晌
    3 结果
    
3.1 杨树花水提物及复方制剂体外抑菌活性
    
3.2 最小抑菌浓度测定
    
3.3 杨树花与黄芩的联合抗菌作用
    
3.4 杨树花水提液及复方注射液的抗细菌感染实验
    
3.5 杨树花抗炎效果及对免疫器官的影响研究
    
    3.5.1 杨树花抗炎效果
    
    3.5.2 对小鼠免疫器官胸腺、脾脏重量的影响
    4 分析讨论
    5 小结
第三章 杨树花复方制剂毒理学研究
    摘要
    1 试验材料
    
1.1 试剂
    
1.2 试验仪器
    
1.3 试验动物
    
1.4 试验药物
    2 杨树花复方制剂毒理学研究
    
2.1 杨树花复方制剂急性毒性试验
    
    2.1.1 杨树花复方制剂的制备
    
    2.1.2 预试实验
    
    2.1.3 正式试验
    
2.2 杨树花复方制剂亚慢性试验
    
    2.2.1 试验分组与给药剂量
    
    2.2.2 给药时间
    
    2.2.3 观察指标
    3 结果
    
3.1 杨树花复方注射液急性毒性试验
    
    3.1.1 预试试验结果
    
    3.1.2 正式试验结果
    
3.2 杨树花复方注射液亚慢性试验结果
    
    3.2.1 一般状况
    
    3.2.2 对血液学指标的影响
    
    3.2.3 对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3.2.4 对脏器组织的影响
    4 讨论与分析
    5 小结
第四章 杨树花复方制剂工艺、稳定性及质量标准研究
    摘要
    1 试验材料
    
1.1 试剂及药品
    
1.2 试验仪器
    2 方法
    
2.1 杨树花复方制剂工艺研究
    
    2.1.1 制剂工艺处方
    
    2.1.2 杨树花提取工艺优化
    
    2.1.3 黄芩提取工艺
    
    2.1.4 杨树花复方注射液制备工艺
    
2.2 杨树花复方注射液质量标准研究
    
    2.2.1 鉴别
    
    2.2.2 杨树花复方制剂黄芩苷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2.3 复方杨树花注射液稳定性试验
    
    2.3.1 样品含量检测方法
    
    2.3.2 高温试验
    
    2.3.3 加速试验
    
    2.3.4 光照加速试验
    
    2.3.5 长期放置试验
    
    2.3.6 低温放置试验
    3 结果
    
3.1 杨树花复方制剂工艺研究
    
    3.1.1 助溶剂的筛选
    
    3.1.2 抗氧化剂筛选
    
    3.1.3 溶液PH的范围
    
3.2 杨树花复方制剂稳定性研究
    
    3.2.1 高温试验
    
    3.2.2 加速试验
    
    3.2.3 光照试验
    
    3.2.4 长期放置试验
    
    3.2.5 低温试验
    4 分析与讨论
    
4.1 杨树花复方制剂工艺研究
    
4.2 杨树花复方制剂质量标准研究
    
4.3 杨树花复方制剂稳定性研究
    5 小结
第五章 杨树花复方制剂消除大肠杆菌耐药性研究
    摘要
    1 试验材料
    
1.1 试验设备
    
1.2 试验药物、菌种及试剂
    
1.3 试剂
    2 方法
    
2.1 耐恩诺沙星、磺胺嘧啶大肠杆菌的检测
    
    2.1.1 体外抑菌效果实验
    
    2.1.2 喹诺酮类、磺胺类药物主要耐药基因的检测
    
2.2 杨树花复方制剂对大肠杆菌耐药性消除试验
    
2.3 耐药消除前后最低抑菌浓度(MIC)及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2.3.1 耐药消除前后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
    
    2.3.2 耐药消除前后细菌生长曲线测定
    
2.4 耐药消除前后大肠杆菌质粒图谱变化、耐药基因Su12和GyrA基因的序列变化分析
    3 结果
    
3.1 耐药大肠杆菌的检测
    
    3.1.1 体外抑菌实验
    
    3.1.2 喹诺酮类、磺胺类药物主要耐药基因的检测
    
3.2 杨树花复方制剂对大肠杆菌耐药性消除试验
    
3.3 耐药消除前后最低抑菌浓度(MIC)及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3.3.1 耐药消除前后最低抑菌浓度(MIC)
    
    3.3.2 耐药消除前后细菌生长曲线测定
    
3.4 耐药消除前后大肠杆菌质粒图谱变化、耐药基因Su12和GyrA基因的序列变化分析
    
    3.4.1 消除前后大肠杆菌质粒DNA电泳图谱变化
    
    3.4.2 消除前后Su12和GyrA基因的扩增
    
    3.4.3 消除前后大肠杆菌耐药基因Su12和GyrA基因序列分析
    4 讨论
    
4.1 耐药大肠杆菌的检测
    
4.2 耐药性消除试验
    5 小结
第六章 杨树花复方制剂临床试验研究
    摘要
    1 试验材料
    
1.1 试验药物
    
1.2 对照药物
    
1.3 试验动物
    
1.4 试验菌种
    2 方法
    
2.1 仔猪大肠杆菌病模型的建立
    
    2.1.1 试验程序
    
    2.1.2 模型建立评价标准
    
2.2 正式试验
    
2.3 观察指标
    
2.4 临床扩大试验
    3 结果
    
3.1 仔猪大肠杆菌病模型的建立
    
3.2 人工感染临床试验结果
    
3.3 临床扩大试验结果
    4 讨论与分析
    5 小结 第三部分 结论和创新点
一、结论
二、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申请的专利

(7)中兽药黄白口服液的生产工艺、质量标准与药效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背景
    2 犊牛腹泻病因及药物防治研究概况
        2.1 发病病因
        2.2 临床治疗
        2.3 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3 处方中药材的研究进展
        3.1 黄连
        3.2 白头翁
        3.3 金银花
        3.4 黄芩
        3.5 葛根
        3.6 地榆
        3.7 乌梅
第二章 黄白口服液组方及制备工艺
    1 处方组成
    2 处方方解
    3 制法
    4 工艺研究
        4.1 剂型确定
        4.2 水提工艺的研究
        4.3 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
        4.4 结果与分析
        4.5 工艺验证
    5 讨论
    6 生产工艺流程
第三章 黄白口服液质量控制的研究
    1 制剂中原料(药材)来源及鉴定依据
        1.1 白头翁
        1.2 黄连
        1.3 黄芩
        1.4 金银花
        1.5 葛根
        1.6 地榆炭
        1.7 乌梅
    2 黄白口服液的质量控制研究
        2.1 方中主要药材的薄层定性鉴别
        2.2 黄白口服液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
    3 黄白口服液质量标准草案
第四章 黄白口服液主要药效学研究
    1 黄白口服液对小鼠小肠推进运动试验
        1.1 材料和方法
        1.2 结果
    2 黄白口服液对小鼠耳廓肿胀模型的影响
        2.1 材料和方法
        2.2 结果
    3 黄白口服液对醋酸致小鼠疼痛的抑制试验
        3.1 材料和方法
        3.2 结果
    4 黄白口服液抑制番泻叶引起的小鼠腹泻试验
        4.1 材料和方法
        4.2 结果
    5 黄白口服液对脾虚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5.1 材料和方法
        5.2 结果
    6 黄白口服液对脾虚小鼠免疫脏器指数及免疫因子的影响
        6.1 材料和方法
        6.2 结果
    7 讨论
第五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奶牛中药复方“促孕散”化学成分提取工艺及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中药提取技术方法研究
        1.1.1 煎煮法
        1.1.2 浸渍法
        1.1.3 动态渗漉提取方法
        1.1.4 回流提取法
        1.1.5 压榨提取工艺
        1.1.6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1.1.7 微波萃取技术
        1.1.8 酶工程技术
        1.1.9 半仿生提取法(SBE)
        1.1.10 分子蒸馏技术
        1.1.11 超声技术
    1.2 奶牛持久黄体及卵巢静止的研究
        1.2.1 发病原因
        1.2.2 奶牛卵巢静止及持久黄体中药治疗研究
    1.3 中药“促孕散”的组方研究
第二章 奶牛中药复方“促孕散”不同溶剂提取物对小鼠生殖器官发育影响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仪器
        2.1.3 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子宫增重情况
        2.2.2 卵巢的组织学变化
        2.2.3 血清雌激素变化
    2.3. 结论
第三章 奶牛中药复方“促孕散”中黄酮的提取及含量测定的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仪器
        3.1.3 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单因素试验结果分析
        3.2.2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3.2.3 验证试验结果
    3.3 结论
第四章 奶牛中药复方“促孕散”中生物碱的提取及含量测定的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仪器
        4.1.3 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单因素试验结果分析
        4.2.2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4.2.3 验证试验结果
    4.3 结论
第五章 奶牛中药复方“促孕散”中黄酮、生物碱含量测定及促孕活性比较研究
    5.1 材料和方法
        5.1.1 材料
        5.1.2 试验仪器
        5.1.3 方法
    5.2 结果与讨论
        5.2.1 黄酮提取物、生物碱提取物含量
        5.2.2 子宫增重情况
        5.2.3 卵巢的发育影响
        5.2.4 血清雌激素变化
    5.3 结论
全文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9)抗细菌性犊牛腹泻中药颗粒剂组方筛选及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犊牛腹泻的研究
        1.1.1 犊牛腹泻的病因
        1.1.2 犊牛腹泻的分类
        1.1.3 犊牛腹泻的预防
        1.1.4 犊牛腹泻的治疗
    1.2 兽用中药制剂研究
        1.2.1 中药的优势
        1.2.2 我国中兽药研发存在的问题
    1.3 环糊精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1.3.1 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
        1.3.2 β-CD在中药制剂中的作用
    1.4 选题依据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药品
        2.1.2 试剂
        2.1.3 菌种
        2.1.4 主要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体外抑菌试验
        2.2.2 颗粒剂制备工艺流程设计
        2.2.3 颗粒剂质量评价
        2.2.4 初步稳定性试验
        2.2.5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体外抑菌试验结果
        3.1.1 水提单味药物抑菌试验结果
        3.1.2 醇提单味药物抑菌试验结果
        3.1.3 复方药物抑菌试验结果
    3.2 制备工艺研究结果
        3.2.1 挥发油提取条件优选结果
        3.2.2 包合工艺试验结果
        3.2.3 包合物检查结果
        3.2.4 提取挥发油后药液处理工艺结果
        3.2.5 黄连、乌梅提取工艺结果
        3.2.6 制剂成型工艺条件筛选结果
    3.3 颗粒质量评价结果
        3.3.1 定性鉴别结果
        3.3.2 粒度检查结果
        3.3.3 盐酸小檗碱含量测定、颗粒溶化性和水分测定结果
    3.4 初步稳定性试验结果
4 讨论
    4.1 原料药材的研究概况
        4.1.1 黄连
        4.1.2 乌梅
        4.1.3 白术
        4.1.4 干姜
        4.1.5 甘草
        4.1.6 木香
    4.2 中药组方及剂型设计
        4.2.1 体外抑菌方法的选择
        4.2.2 魏氏梭菌B型、C型培养条件的确定
        4.2.3 中药不同提取方式对体外抑菌作用的影响
        4.2.4 处方分析
        4.2.5 剂型选择
    4.3 抗细菌性犊牛腹泻颗粒剂制备工艺的研究
        4.3.1 提取工艺设计
        4.3.2 不同药物组合对挥发油提取率的影响
        4.3.3 药材粉碎粒度的选择
        4.3.4 包合工艺影响因素
        4.3.5 提取挥发油后药液处理工艺
        4.3.6 黄连、乌梅提取工艺
        4.3.7 制粒辅料的选择
        4.3.8 盐酸小檗碱含量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奶牛胎动不安的辨证施治(论文参考文献)

  • [1]参地颗粒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研究[D]. 刘笑.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6)
  • [2]《兽医中药及方剂学》教学方法探讨[J]. 高珍珍,张超,巴音吉日嘎拉,杨英.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20(04)
  • [3]傅山中医妇科病证治法理论研究[D]. 孙川.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19(09)
  • [4]奶牛繁殖障碍的中草药防治技术及其作用机理[J]. 张吉鹍,张震宇,李龙瑞. 饲料与畜牧, 2018(04)
  • [5]外感发热病人附红细胞体病的检出及治疗[D]. 董慧慧.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4(12)
  • [6]杨树花及其复方制剂药学与临床应用研究[D]. 房春林. 四川农业大学, 2010(12)
  • [7]中兽药黄白口服液的生产工艺、质量标准与药效学研究[D]. 王胜义.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02)
  • [8]奶牛中药复方“促孕散”化学成分提取工艺及活性研究[D]. 邵会娟. 石河子大学, 2010(02)
  • [9]抗细菌性犊牛腹泻中药颗粒剂组方筛选及制备[D]. 徐倩倩. 东北农业大学, 2008(04)
  • [10]中兽药在现代奶牛生产中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荔霞,刘永明,齐志明,孟嘉仁,刘世祥,赵朝忠.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7(12)

标签:;  ;  ;  ;  ;  

奶牛胎动不安的诊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