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山区小积镇的防洪

浅谈山区小积镇的防洪

一、浅谈山区小集镇防洪(论文文献综述)

王秀芳[1](2021)在《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文中指出从莫尔、圣西门、傅里叶,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社会主义的发展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巨大飞跃,但是从巴黎公社起义失败到苏东剧变的发生,也充分表征了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纵观社会主义走过的五百年历程,其中不乏思想家、政治家为此所提出的真知灼见,但是以科学家视角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理论却少之又少。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钱学森创立的,关于中国应该如何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21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观点和主张。这一学说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系统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为方法支撑,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促进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协调发展和高效管理为重点所进行的理论探索,是钱学森晚年学术思想的精华。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是一个内容极其广泛的理论学说,本论文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指导下,以《钱学森书信》及其补编(15卷)以及《钱学森文集》(6卷)等为主要文本依据,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等多种方法,从广泛分散在书信、文集、讲话中提取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观点,在全面展现这一宝贵精神财富的真实面貌基础上,对这一理论进行概括总结、演绎分析。钱学森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规划主张始终围绕着三个问题进行:如何实现现代科学技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为人民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内部各系统互相服务的问题。世界社会形态和三次社会革命观点,不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学说,深刻揭示了中国与世界发展的不同步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钱学森对于21世纪中国如何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进行了深入探索。四大领域九大建设主张对于新时代五位一体建设、教育发展和国防建设,尤其是对于创建健康中国、绿色中国、科技强国、教育强国等有重要启示与借鉴价值。社会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的倡导,对于推进信息革命背景下国家治理体系从任务能力型到系统效能型转变有重要意义。虽然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不是尽善尽美的理论学说,但至少为当今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一种思路、一种方法、一种路径,而且经过实践的检验,其中的诸多理论学说已经得到了认可并被付诸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之中,虽说其中的有些观点、理论尚存在争议,但依然不能掩盖这一思想所散发的光芒。

李卫东,唐仁,钟栗,汪院生,秦灏[2](2020)在《基于MIKE模型的太湖湖西通胜地区水利治理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针对湖西通胜地区整体防洪标准偏低及骨干河道行洪能力不足等问题,建立基于MIKE11模型的通胜地区水利计算模型,评估地区现状防洪排涝能力。围绕通胜防洪设计水位目标,依托流域与区域防洪体系,遵循"上蓄、中滞、下泄"的治理原则,分析研究通胜地区河道整治方案,提出符合通胜地区实际和需求的可持续治理对策,进一步完善通胜地区防洪除涝格局,全面提高通胜地区防洪标准,为地区安全提供有效保障。研究表明:通胜地区现状防洪标准总体不足20年一遇;通过实施通济河、胜利河及简渎河整治工程措施,可有效实现丘陵山区洪水安全有序下泄,满足通胜地区防洪设计水位目标。

解家毕,李昌志[3](2020)在《山区重点城(集)镇防洪安全隐患排查技术思路》文中指出山区重点城(集)镇防洪安全隐患排查以调查为基础、评估为支撑,对受山洪影响的重点城(集)镇通过收集整理影响区的自然条件、水文气象资料,调查影响区人口分布和住房情况、阻水建筑物等;分析城(集)镇的现状防洪能力、评估洪水风险、分析确定预警指标,是山区防洪减灾的重要部分。结合《山区重点城(集)镇防洪安全隐患排查技术要求》的编写,阐述了排查工作的技术思路,提出了防洪安全隐患调查、风险评估与预警指标分析的内容要求和主要技术方法;结合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工作经验,分析了工作中关键技术问题,为山区重点城(集)镇防洪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指明思路。

丛野[4](2019)在《宜春市明月山风景区洪江镇防洪规划设计与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物质及精神生活水准的持续提高,人们对环境保护及生态需求的渴求也不停提高。许多城镇都以河道为核心进行规划建设,河流作为城镇的重要自然资源,在城镇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城镇化发展进程的提高带动了城镇建设的高速成长,随之也带来了城镇防洪功能与河道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现状城镇防汛建设相对投入较低,方式方法单一,洪水的发生及灾害将会对沿岸建筑设施及居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威胁。在河道治理中片面的强调城镇的防洪属性,渠化、硬化等加固处理将对河道生态多样性造成重大破坏。相反,片面的强调河道生态保护,轻视防洪及度汛的安全问题,又将为城镇安全问题产生重大隐患。因此进行防洪规划应以有利于水利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全面考虑各方诉求及相关因素,科学有效的编制城镇防洪规划尤为重要。本文结合宜春市明月山风景区洪江镇防洪规划,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讨论和分析:1、分析了城镇防洪规划基本背景,总结了国内外研究进展及目的意义。2、从洪江镇现状及发展规划出发,进行防洪形势分析,讨论确定城镇防洪规划的重要性及指标。3、洪水分析与内涝研究是规划设计的重要依据。本文讨论了设计洪涝水研究分析的相关方式,并对计算成果的选用及合理性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分析。4、从防洪规划的总体思想、原则、范围及依据出发,研究确定防洪规划的总体安排及布局。5、充分研究城镇现有条件、发展目标、生态需求及防洪近况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该城镇防洪计策。采取工程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多种办法,来提高区域整体抗洪能力。6、根据本文的讨论与分析,对相关内容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并针对日后工作提出相应建议。

常媛[5](2019)在《姚江河谷地区运河系统与聚落景观研究 ——以慈城镇生态网络规划设计为例》文中提出浙东运河是中国大运河的东南发端和重要组成部分,姚江河谷地区运河系统依托姚江自然水系,沟通了钱塘江流域和甬江流域,成为联接宁波与绍兴地区的重要纽带,有着悠久的开发历史以及鲜明的地域特色。姚江河谷地区运河景观的发展和演变充分展示了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反映了运河开发对自然景观及人居环境建设的影响。本文以姚江河谷地区的运河系统和聚落景观为研究对象,试从风景园林学视角,对两者及其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文章综合多种研究方法,分析姚江河谷地区运河系统的开发历史、运行机制、景观特征,传统聚落景观形态演变、空间格局、山水形势,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为姚江河谷地区运河遗产的保护及景观本土化发展提供依据。具体而言:首先,梳理浙东运河姚江河谷段的历史演变过程;其次,对姚江河谷地区的运河系统和聚落景观分层次进行深入研究,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联性;然后,选取四个典型聚落样本,梳理传统城镇景观演变的过程,分析传统城镇结构的特点及山水形势之间的关系,并对聚落与运河系统的内在联系进行剖析;最后,针对新型城镇化对姚江河谷地区运河与传统聚落景观的影响,对慈城地区生态网络进行优化,提出规划策略,并选取慈城古镇与新城之间慈江沿岸作为重点地块进行设计,对运河遗产的保护和转化提供思路。

余浩然[6](2019)在《向水而生 ——1950年代以来皖北农村的水利与秩序》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基于对安徽寿县地区田野调查,借助历史文献资料,对新中国成立后水利兴修工程如何生根并发挥持续效应的历史过程进行了再现和阐释。立足于乡土社会,运用结构主义和共同体相关理论作为分析工具,通过不同时期的人群活动特点讨论水利兴修的社会意义,探讨了水利建设与地方实践的复杂关系,认为新中国成立后水利兴修工作带来了地方社会要素和权力结构的重组,并最终与地方社会形成了一种“互嵌关系”。我国水利兴修历史悠久,水利是农业社会的核心资源,有着安农兴邦的作用,也承担了抗旱防洪,航运转输的多重使命。由于寿县地处江淮分水岭的南北要冲,其军事意义也十分突出。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前,在当时的治理建设模式下,地方上形成了一系列的水利共同体,涉及到生产、防卫、城镇布局等。新中国成立以后,水利兴修从农村基本水利建设开始,比如当家塘,到大型水利工程上马,比如淠史杭、红旗渠等,其分布范围之广、耗费成本之大、技术革新之迅速,超过了我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其结果改变了农村农田水利的空间布局,形成了新的管理机制,也提供了后续发展的物质、制度基础。如今随着“引江济淮”工程的实施,寿县地区与长江、淮河两大水系连接一体,整个县域具备了更大的共同体的色彩。在水利共同体走向扩大的过程中,政府,农民和社会成为开发治理水利最重要的单位,而水利对三者的关系也产生了影响,一、国家主导,农民,社会组织参与的互动结构是水利建设的最主要力量,在建国以后到改革开放前,是人民公社制度保证了水利兴修工作的完成,在改革开放后治理方式的转型又拓宽水利设施升级转型以及对水利的综合应用。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开发领域中,三者交替发挥了主导作用,在共同目标实现中保持了行动一致性,而在市场化的大背景下,也出现了价值偏差并由此引发了社会冲突。三、就其发挥效果而言,在不同领域的开发实践中都取得了成就;同时也将生态、平衡等理念融入了地方发展观。同时也在多个社会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逐步扩大和深化,这也是“互嵌关系”的最好表达,此时的水利已经从农业社会的核心资源向新时代具有多纬度发展潜力的公共资源转变,文章遵循一种历时的角度,以一位老水利人老烟枪的人生故事为叙述核心,对上述问题做一回顾和阐释。

李乘[7](2019)在《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小城镇的建设发展是中国特色城市化进程的一种现实选择。小城镇一方面是城镇体系的末端,另一方面是农村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和集聚基地。长期以来发挥着连接城乡、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小城镇建设在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也依然面临着诸多新的困境和问题。本文通过对浙江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的实践和反思,提出在新型建设模式指引下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策略的研究。在浙西南山区的实践为实践案例基础,为全国小城镇建设提供思路和借鉴。本文通过扎根理论方法对国内外城乡发展历史和理论的进行充分研究,将“建成环境”与“人居环境”及“历史环境”进行对比分析,阐释本文的研究重点建成环境是包含建筑环境、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社会生态系统。通过对“新陈代谢”、“有机更新”、“城市复兴”与“同源设计”等的研究,总结出城乡属性的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策略理论框架,其中包含整体性策略,综合系统规划体系,开放式工作程序与循序渐渐的工作方法,以此补齐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策略的理论框架短板。在更新策略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充分分析相关小城镇实践案例,总结出从建成环境类型划分的人为创造要素主导与自然进化要素主导的两类更新策略,以及从区域集群到个体到片区到片段到节点到细部的多尺度细分可持续更新策略。提出规划-设计-施工-评价的环形实践体系,并选取浙江西南山区案例进行使用后评价实践尝试。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各层级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使用模糊分析法对各层级选取的案例进行计算,各方面反馈均较好,但在绿色节能方面需要进一步深化,提出更切实的更新策略。

谭雪霏[8](2019)在《文化生态视域下的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保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峡出平湖”,三峡工程是20世纪中国建设的最大型工程项目。建设期间,从四川江津到湖北宜昌的19个县市632平方公里陆地面积陆续受淹,112所集镇完成搬迁,110多万移民告别故土。三峡特殊的峡江环境和故土的群体凝聚氛围是三峡文化产生、发展的基础,三峡工程的建设改变了三峡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也影响着三峡传统文化的传承。本文以三峡工程建设为时间节点,在新的时代背景和自身困境的前提下,依托历史、立足现实、面向未来。通过梳理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及其历史发展脉络、彰显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独立品格与鲜明特性、探讨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保护实践。这对于社会现代转型期间区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着积极意义。本文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采用历史文献研究、系统研究、实证分析、跨学科研究等方法,从“前三峡时代”“三峡工程时代”“后三峡时代”历时性展开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的保护研究,探讨该类型区域文化资源保护和发展的路径。第一章绪论首先阐明了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通过文献综述,对国内外文化生态学的发展与研究进行了梳理总结,并结合三峡文化资源研究现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和方法。界定了“三峡宜昌库区文化”“文化资源”等研究中的相关概念,为开展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研究厘清了概念、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章具体分析了“前三峡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生态。它是“前三峡时代”文化资源生成和发展所需要的环境因素的综合、是文化系统与自然系统耦合,具体而言主要从自然环境、生产方式、人文环境三个方面进行论述。随着生产水平的发展,这三方面对于文化变迁的影响力也是逐层加强。第三章主要归纳了在“前三峡时代”文化生态基础上形成的文化资源的类型与特点。研究从文化产业的发展实际出发,坚持“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为逻辑起点、确立以“获取文化资源的途径”为基本的分类标准。将“前三峡时代”的区域文化资源分为物质实证性文化资源、行为传递性文化资源和文字影像记载性文化资源三大类,并对其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第四章则主要阐述了“三峡工程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生态的变化及文化资源保护实践。分析“三峡工程时代”文化生态的主要变化在于:工程建设对外部环境的改变,移民搬迁对文化传承的冲击以及中西价值理念差异下媒体环境的重塑,并对由此而产生的文化资源的变化进行了阐述。“三峡工程时代”也是三峡文化资源抢救保护的重要时期。在工程建设与资源抢救的时间赛跑中,国家、政府做出了积极思考与尝试:开展了迁建复建的集中保护、原生态到新生态的衍生重建,单一文化事项的到文化空间的整体性保护。通过上述实证研究,解释了文化与环境的互动关系、文化生态系统是一个时刻进行着信息交换的非平衡系统第五章在分析了环境与文化互动的基础上,归纳了“后三峡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生态的新趋势,并对文化资源的保护实践进行了反思。搬迁复建背景下的城镇建设、文化经济背景下的价值取向和依法保护背景下的政策保障是“后三峡时代”文化生态的新趋势。在此背景下,就每一种文化资源各自的特性而言,由于其文化内涵特征的不同,物质实证性文化资源、行为传递性文化资源和文字影像记载性文化资源分别存在着景观化、静止化、大众化倾向;同时当整体文化生态系统受到超过“生态阀值”外来冲击时,各级结构则出现缺损和变化,存在着碎片化、同质化,功利性倾向。第六章正是在对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生态与文化资源保护的历时性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区域文化资源保护路径的策略研究。在追根溯源分析文化资源保护的纲领性文件精神和学习国际先进保护经验的基础上,以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保护为例,提出政府引导下的资源型区域文化保护的基本路径和策略。延续文化生态学思维,从文化资源本体和其所在文化生态系统两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保护策略。通过保护,文化资源与其所处生态系统达到协调,最终实现文化的多样性保持和可持续性发展。

郑辰暐[9](2019)在《江南都城城市形态变迁研究 ——一种城市历史图学的研究视角》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的城市规划建设与城市历史资源关系密不可分,在重视城市历史景观、强化文化传承的政策背景下,对中国城市史以及历史城市形态变迁的过程展开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有助于深刻理解中国传统城市发展的特征和规律,以及城市历史资源对城市发展的意义。本文以江南区域的古代都城苏州、南京及杭州为研究对象,重点关注南京和杭州两个城市作为都城的时期,突出权力与自然环境对城市建设发展的双重作用,对案例城市做出比较分析、特征提炼和规律总结,将江南地区所代表的中国传统空间观念及城市规划理念类型化。本文试图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建立一套城市历史图学的研究方法:首先将历史资料整理分为文字资料和图形资料两大类,提取其中与研究相关的历史信息,然后将历史信息定位到现代矢量地形图上,转译形成一套各个年代的城市地图,建立城市历史信息空间数据库。在此基础上,按照研究的需要将城市地图中各种要素按照点、线、面三大类进行提取,进行网络体系建构和相关计算分析,并对研究区域和城市的变迁特征和规律进行归纳总结。本文主要章节遵循宏观、中观及微观三个空间尺度层面展开研究。首先,宏观层面以明清时期太湖流域的“八府一州”所辖区域为研究空间范围,以史前时期至清前期为研究时间范围,对江南地区城镇总体结构变迁的过程进行了梳理,并推衍了城乡聚落、自然地貌以及人工水系之间的位置关系及关联性。发现历史时期江南地区的聚落一直处于以水道为纲的网络体系中,在建都影响下的区域聚落网络发展可以分为五个时期。中观层面以包含都城府境的腹地区域为研究空间范围,以史前时期至公元十四世纪为研究时间范围,更为详细地考察了江南都城与腹地之间的经济社会关联,关注腹地环境对建都的作用以及都城对腹地的控制和带动作用。发现公元十四世纪之前,南北政权的几次分裂为江南都城及其腹地带来了发展机遇,而在其间南北政权的统一又持续为江南地区农业发展提供保障,为后续建都保留了经济基础。都城自身腹地的范围是由自然河道流域来决定的,都城与区域内其他城市的联系主要是通过人工水系来完成的,这是政治权力因素在主导都城广域腹地范围上最重要的体现。微观层面以包含都城城郭及近郊的南京及杭州主城地区为研究空间范围,以六朝、南唐-吴越以及南宋三个时期为研究时段,针对南北政权分裂背景下的江南都城物质空间形态,对都城城廓形态、水陆交通格局、用地与设施功能布局以及权力空间分布进行了特征分析和变迁归纳。发现即使在政权迁徙、国力有限的情况下,统治者对都城形态是否符合礼制要求仍是最为重视的,江南都城作为礼法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最重要的职责就是象征政权的合法天授性。十四世纪以前南京和杭州的建都过程构成了后续城市建设的基础,江南都城形态的延续性不仅局限于城址叠合的物质形态表征上,更反映在核心规划理念、对微观地形的利用模式、功能整体布局关系以及与腹地城镇体系乃至江南区域之间的关联上。

杨艳[10](2018)在《云南贡山独龙江乡的扶贫与发展研究》文中指出独龙族世居中缅边境,分布于云南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流域的河谷地带,人口约7000人,与缅甸北部毗邻,少数散杂居于维西、西藏察隅县等地,独龙江乡是其唯一聚居区。由于地处偏远、自然条件恶劣、社会发育程度低,和其它少数民族相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致贫原因复杂,扶贫成本较高、脱贫难度也较大。作为“直过”、跨境和人口较少民族,独龙族贫困状况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是落实西部边疆少数民族帮扶政策的前沿阵地和云南省扶贫攻坚的重点,尤其“十二五”期间的“整乡推进整族帮扶”和当前的精准扶贫成效显着,被媒体誉为“独龙江模式”。“整乡推进整族帮扶”以后,独龙江乡修公路、建新居、通4G,迅速实现了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的巨大跨越,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有了飞跃式的提高,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社会发育程度低的边境封闭山区,快速进入现代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对于封闭的小型社会而言,历史变迁的动力不仅在于生活方式,其更广泛的意义在于文化与观念。在精准扶贫和现代化持续推进的背景之下,在传统观念与现代性的碰撞之中,独龙族的知识构成和价值观念已然发生了变化。新旧交替中,这里的人们正在经历一个现代适应的过程,适应不良的情况通过具体社会问题和两极走向的社会分层表现了出来,这是民族贫困地区迅速推进现代化的必然。物质变迁影响认知体系,认知改变又作用于经济结果。社会与观念变迁的特殊性给独龙江乡产业发展打上了极浓厚的乡土烙印,小农式生产在当地有着特殊的生命力。产业扶贫中,村民们在基层政府的带领下,探索了一条具本土特色的产业发展之路——“新小农”模式。伴随观念变迁,村民们选择自己最熟悉的草果种植,赋予本土元素以现代价值。基层政府以现代技术指导生产和管理,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虽然源于传统小农经济的局限性,“新小农”模式在运作中还存在不足,但仍是适宜本土情况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经过“直接过渡”后六十余年的帮扶,独龙江乡的“物质贫困”已经得到了解决。但观念的发展并未完全跟上物质跨越的步伐,突出表现为现代化进程中的不适应,文化、教育、组织建设等方面亦较薄弱,“精神贫困”还未能完全得到解决。所以,未来的精准扶贫工作中,除继续完善“新小农”模式,创新旅游扶贫思路,建立现代特色产业体系;还应引导独龙族群众增强文化自觉,推动文化再生产;深化教育改革,继续加大基础和职业教育事业投入;落实素质教育与观念扶贫,激发群众发展的内生动力;完善基层组织建设,综合施策、共同发力,协调、发挥各帮扶政策的效能最大化。基于独龙族人口较少、聚居的特点,在国家的大力投入和支持下,独龙江乡扶贫政策的构建和落实具有很大的可控性和典型性。伴随精准扶贫工作的进一步完善,通过扶农业、扶旅游、扶文化、扶智力、扶志向,定能将独龙江乡由过去的原始“秘境”,建设成为富裕、文明、和谐的现代美丽乡村,成就扶贫的“中国经验”。

二、浅谈山区小集镇防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山区小集镇防洪(论文提纲范文)

(1)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意义、不足
第一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发展轨迹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历史逻辑
        一、资本主义的入侵催生了近代国家观念和科技救国思潮的产生
        二、二十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
        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实践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与影响因素
        一、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
        二、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形成过程
        一、萌生阶段(1930-1955):在救国思想主导下,初步接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努力掌握专业知识
        二、发展阶段(1956-1981):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系统工程思想逐步成熟
        三、成熟阶段(1982-1996):在邓小平理论的影响下,开始用社会工程思想思考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四、完善阶段(1997-2009):在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影响下,以“钱学森之问”为标志继续思考国家重点领域的发展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钱学森关于时代发展特征的分析
    第一节 对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一):“科学技术”视角
        一、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不断发展
        二、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呈现“大科学”发展态势
        三、把握产业革命才能推动社会不断发展
    第二节 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二):“世界社会形态”视角
        一、世界社会形态是世界历史发展到信息革命时代的阶段性特征
        二、信息化、差异化、资本化是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
        三、钱学森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解读
    第三节 对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重大任务的认识
        一、第一次社会革命奠定了当前中国发展的制度优势、思想优势
        二、第二次社会革命亟需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协调发展的问题
        三、主动为第三次社会革命作准备
    第四节 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战略对策
        一、 “时代差”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任务是极其艰巨的
        二、科技立国重要性日益凸显
        三、用系统视角分析时代问题
    第五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内容
        一、基本理念与创新主张
        二、方法支撑和具体运用
        三、主要框架及基本内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一、瞄准新兴产业革命推动国家产业不断升级
        二、加强三大经济学研究助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三、运用系统工程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四、创造性地提出人民体质建设主张
    第二节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一):大力开展“科技经济建设”
        一、科技是21 世纪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核心
        二、发挥社会主义国家优势大力推进科技经济建设
        三、建设主动型“宏观控、微观放”的科技经济管理体制
        四、依靠伦理、管理、法理规约科技经济行为
    第三节 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二):重视发展“人民体质建设”
        一、从整体的角度规划人民体质建设
        二、深入研究人体科学
        三、推进医学改革
        四、关心重视老龄人口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一、钱学森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必要性
        二、钱学森论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三、研究社会主义精神财富创造事业的学问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思想建设是“主观表现”
        一、思想指导: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
        二、 理论研究:思维科学、系统科学、社会科学加行为科学是关键
        三、技术手段:思想政治社会工程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客观表现”
        一、 “中国文化是强大的国力”
        二、传统文化的扬弃主张
        三、建设21 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四、21 世纪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张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一、较早进行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研究
        二、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主张
        三、主张建立行政科学理论体系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一):政体建设
        一、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看法与主张
        二、行政机构必须因时因事进行调整
        三、建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行政工作体系
        四、总体设计部:现代国家智库建设的雏形
        五、中央科学技术委员会:加强科学技术的综合管理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二):法律建设
        一、法治以实现对社会和国家的最佳治理为目的
        二、构建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制系统工程
        三、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法治系统工程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三):民主制度建设
        一、为完善基本民主制度献计献策
        二、探索落实民主集中制的方法路径
        三、开展人民政协学研究助力协商民主
    第五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四):党的建设
        一、钱学森对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建议和主张
        二、钱学森关于领导科学及领导干部的培养主张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钱学森关于地理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及基本主张
        一、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
        二、地理建设的主要内涵
        三、地理建设的理论依据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国土工程
        一、把交通建设作为地理建设之本
        二、在“尊重”和“创造”基础上开展水利建设
        三、发展沙产业、林产业、草产业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产业
        四、加快现代城市建设
        五、推进重点地区发展
    第三节 地理建设(二):生态环境保护
        一、国家再生资源委员会:规划资源回收利用
        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三、灾害学研究:科学防治自然灾害
        四、城市学研究:山水城市发展主张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钱学森关于教育、科技、外交、国防发展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
        一、教育是第一位的大事
        二、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三、进行全面的教育改革
        四、开展大成智慧教育
    第二节 推动科学技术发展
        一、党要不断提升科技领导力
        二、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
        三、面向群众开展科普宣传
    第三节 积极践行和平外交政策
        一、平等是外交的基础
        二、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三、贯彻世界范围内的群众路线
        四、大力维护国家安全
    第四节 推进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
        一、认真研究21世纪国防建设重点问题
        二、加强战略战术运用确保打赢现代战争
        三、顺应国际军事变革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评价与当代价值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贡献
        一、以系统理论创新分析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发展问题
        二、深入阐明了科学技术推动国家进步发展的作用机理
        三、为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中的难点和热点献计献策
        四、解读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的某些重要论断和观点
        五、提出并尝试破解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发展问题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特点
        一、科学家的理想性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
        二、技术方法的科学性与具体场景的适用性
        三、学理上的逻辑性与实践中的有限性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评价
        一、性质上:它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阶段性:它是还不成熟、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三、实践上: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四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教育启示
        一、树立求真求实态度,认真研究国家发展中的各类问题
        二、汲取人物思想智慧,助力推动思政教育创新发展
        三、注重资源开发利用,挖掘展现先进群体精神风貌
        四、贯彻立德树人方针,实现高等教育道德性与知识性逻辑的统一
        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强化科学家队伍的国家观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基于MIKE模型的太湖湖西通胜地区水利治理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基本概况
    1.1 区域概况
    1.2 存在问题
2 研究思路与计算方法
    2.1 研究思路
    2.2 计算方法
3 水文水利计算
    3.1 汇水分区
    3.2 设计洪水计算
    3.3 MIKE模型构建
4 治理对策研究
    4.1 防洪设计水位拟定
    4.2 现状防洪能力复核
    4.3 总体布局及方案设计
    4.4 治理对策效益分析
5 结语

(3)山区重点城(集)镇防洪安全隐患排查技术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排查步骤及技术路线
2 防洪安全隐患调查
    2.1 工作准备和基础资料收集
    2.2 城(集)镇社会经济调查
    2.3 河道断面测量与水文调查
    2.4 阻水建筑物调查
3 防洪安全风险评估与预警指标分析
    3.1 暴雨洪水计算
    3.2 防洪现状评价
    3.3 预警指标分析
    3.4 危险图绘制
4 关键技术分析
5 结语

(4)宜春市明月山风景区洪江镇防洪规划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项目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概况
    1.3 理论研究的内容与技术方法
第2章 防洪形势分析及防洪减灾总体规划
    2.1 工程概况
    2.2 防洪、治涝工程现状
    2.3 城镇总体规划
    2.4 防洪规划总体思路及原则
    2.5 防洪规划总体安排
    2.6 防洪规划总体布局
第3章 设计洪涝水计算
    3.1 流域概况
    3.2 气象
    3.3 水文基本资料
    3.4 设计洪水
    3.5 水面线计算
    3.6 设计涝水
第4章 防洪工程措施
    4.1 工程规划方案
    4.2 堤防工程
    4.3 河道治理
    4.4 水生态水景观工程
    4.5 雨洪利用工程
    4.6 水土流失防治工程
    4.7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
    4.8 治涝工程
第5章 防洪非工程措施
    5.1 防洪管理
    5.2 防洪指挥系统
    5.3 防洪预案
    5.4 应急管理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5)姚江河谷地区运河系统与聚落景观研究 ——以慈城镇生态网络规划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概念与相关研究动态
        1.2.1 相关概念
        1.2.2 相关研究动态
    1.3 研究范围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姚江河谷地区运河系统的发展
    2.1 原始社会末期
    2.2 春秋战国时期
    2.3 秦汉至六朝时期
        2.3.1 浙东运河的发展
        2.3.2 社会发展
    2.4 唐宋时期
        2.4.1 航道变迁
        2.4.2 农业与聚落的发展
        2.4.3 浙东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与繁荣
    2.5 明清时期
3. 姚江河谷地区运河系统及聚落景观
    3.1 自然基底
        3.1.1 地质地貌
        3.1.2 自然水体
    3.2 运河系统解析
        3.2.1 运河航线
        3.2.2 运河建筑物
        3.2.3 运河系统的运行
    3.3 姚江河谷运河聚落景观
        3.3.1 运河聚落的分布与概况
        3.3.2 运河聚落的类型及与运河系统的关系
4. 典型运河聚落样本分析
    4.1 慈江段——慈城
        4.1.1 传统城市景观演变
        4.1.2 山势与传统城镇结构
        4.1.3 水系与传统城镇结构
    4.2 姚江自然段——余姚
        4.2.1 传统城市景观演变
        4.2.2 传统城市结构分析
    4.3 四十里河、十八里河复线——丰惠
        4.3.1 丰惠古镇传统景观演变
        4.3.2 传统城市结构分析
    4.4 虞甬运河——百官镇
        4.4.1 传统城市景观演变
        4.4.2 传统城市结构分析
5. 国内外成功案例分析
    5.1 浦阳江生态廊道
        5.1.1 案例简介
        5.1.2 场地现状
        5.1.3 设计策略
        5.1.4 小结
    5.2 燕尾洲公园
        5.2.1 公园简介
        5.2.2 现状与目标
        5.2.3 设计策略
        5.2.4 小结
    5.3 斯坦福市弥尔河公园和绿色廊道
        5.3.1 案例简介
        5.3.2 设计目标
        5.3.3 设计策略
        5.3.4 小结
    5.4 宁波生态走廊
        5.4.1 案例简介
        5.4.2 项目背景
        5.4.3 设计策略
        5.4.4 小结
    5.5 渭柳湿地公园
        5.5.1 背景
        5.5.2 现状
        5.5.3 设计策略
        5.5.4 小结
6. 以运河景观研究为基础的慈城镇生态网络规划设计
    6.1 前期分析
        6.1.1 区位分析
        6.1.2 研究范围
        6.1.3 山水结构分析
        6.1.4 空间构成分析
        6.1.5 交通分析
        6.1.6 水文情况
        6.1.7 绿地现状
        6.1.8 慈城镇历史遗产
        6.1.9 生态条件
        6.1.10 场地综合评价
    6.2 规划愿景
        6.2.1 规划设计依据
        6.2.2 规划目标
        6.2.3 规划策略
    6.3 总体规划
        6.3.1 总体规划策略
        6.3.2 总体规划结构
    6.4 设计部分
        6.4.1 区位
        6.4.2 场地现状分析
        6.4.3 设计目标
        6.4.4 设计策略
        6.4.5 分区设计
        6.4.6 专项设计
        6.4.7 经济技术指标
7. 总结
    7.1 研究成果
    7.2 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校内导师简介
校外导师简介
致谢
附件

(6)向水而生 ——1950年代以来皖北农村的水利与秩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过眼滔滔云共雾
    一、 胜利渠坍塌了
    二、 向水而生:不断扩大的水利内涵
        (一)水利对社会的多重影响
        (二)水利建设的逻辑
    三、 田野情况和资料使用情况
    四、 论文框架
    五、 田野点概况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前的水利和乡村
    一、 圩子边的“护城河”
    二、 逐水而居的流人
    三、 码头、街道和市场
    四、 大蛇传说
    五、 喝什么水得什么病
第三章 逐步扩大的水利共同体
    一、 土改后对水利的需求
    二、 水利建设中摸索和徘徊
    三、 第一次上河堤
第四章 水利兴修后的乡镇建设
    一、 频繁的区划调整
    二、 家属区的风水案
    三、 费税之累:小癞头的打工之路
    四、 土地案的悖论
    五、 断断续续的蚕桑计划
第五章 跨区域的水利调配和管理
    一、 水利管理体系的完善
    二、 水利技术的快速更新
    三、 两起水利案的启发
        1、人大主席被打了
        2、和长丰县的矛盾
        3、应接不暇的智慧
    四、 后集体时代的水利管理
        1、政府的自利性产生和发展
        2、民间法的国家性及未来走向
        3、平均主义原则下的效果分析
第六章 新产业、新文化与新生活
    一、淮河岸边的采沙人
    二、 土地造成的裂痕
    三、 水文化的新发展
    四、 新生活与新遭遇
第七章 水利治理走向新时代
    一、一岗多责的河长制
    二、 回首往事有话说
    三、 共同体中想象与秩序
第八章 总结和思考
    一、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水利兴修具有新特点
    二、 从共同体互动寻求文化变迁意义
    三、迈向更大公共范围的可能和尝试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7)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源起和意义
        1.1.1 小城镇更新建设的现状
        1.1.2 小城镇建成环境的研究动因
        1.1.3 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的挑战
        1.1.4 可持续更新策略的研究意义
    1.2 篇章结构组成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2 研究的背景、历史与概念
    2.1 经济社会背景
    2.2 建成环境更新理论体系构建的必然性
    2.3 建成环境作为研究对象的复杂性解析
        2.3.1 建成环境概念和外延发展
        2.3.2 国外建成环境理论的历史与现状
        2.3.3 国内建成环境研究的过程和成果
    2.4 小城镇建成环境概念阐释
        2.4.1 “建成环境”与“人居环境”的概念辨析
    2.5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性理论框架
        2.5.1 建成环境可持续性框架及其重要性
        2.5.2 建成环境的多重维度
    2.6 小城镇作为研究载体的逻辑选择
        2.6.1 小城镇相关概念对比分析
        2.6.2 小城镇发展模式的多样性
        2.6.3 小城镇发展阶段的差异性
        2.6.4 小城镇建设问题累积叠加
    2.7 小城镇建成环境特征与更新模式的分类
        2.7.1 小城镇建成环境总体特征
        2.7.2 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模式
    2.8 本章小结
3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体系理论建构研究
    3.1 建成环境更新理论研究方法的介入
        3.1.1 建成环境研究方法形成
        3.1.2 扎根理论的定义和演变
    3.2 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理论研究
        3.2.1 城乡双重属性下的小城镇建成环境分类研究
        3.2.2 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动力和演化机制
        3.2.3 小城镇乡村属性更新渐进研究
    3.3 基于建成环境理论的新型建设模式的思考
        3.3.1 新型建成环境更新模式的出现
        3.3.2 建成环境主动性更新方式特点
        3.3.3 新型建设模式在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中的探索
        3.3.4 设计主导工程总承包模式与传统模式的比较
    3.4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理论体系探索
        3.4.1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体系理论构建
        3.4.2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体系理论阐释
    3.5 本章小结
4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策略模型研究
    4.1 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策略技术原则
        4.1.1 总体原则:同源、更新、再生
        4.1.2 技术原则:表现、协调、秩序
    4.2 基于小城镇建成环境类型划分的更新策略
        4.2.1 人为创造要素主导的更新策略
        4.2.2 自然进化要素主导的更新策略
    4.3 小城镇建成环境的地域性实施策略
        4.3.1 小城镇更新策略地域性本土营造
        4.3.2 地域性建筑风格传承的多尺度分级研究
    4.4 基于小城镇建成环境空间尺度划分更新研究
        4.4.1 区域-集群小城镇更新策略研究
        4.4.2 集群-个体小城镇更新策略研究
        4.4.3 个体-片区小城镇更新策略研究
        4.4.4 片区-节点小城镇更新策略研究
        4.4.5 细节-微整小城镇更新策略研究
    4.5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环形过程探索
        4.5.1 建成环境主观评价的内涵与意义
        4.5.2 建成环境主观评价的一般流程
        4.5.3 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与更新策略的关系
        4.5.4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评价方法选择
        4.5.5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环形研究的政策建议
    4.6 本章小结
5 浙西南山区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性更新的案例研究
    5.1 土浙西南山区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建设背景
        5.1.1 浙江省小城镇建成环境宏观分类研究
        5.1.2 庆元县小城镇更新建设背景
    5.2 庆元县域内小城镇更新策略关键信息整合分析
        5.2.1 宏观区域小城镇建成环境信息整合
        5.2.2 小城镇建成环境整体更新策略对比
    5.3 单体小城镇地域性实施策略对比实践
        5.3.1 自然资源主导的小城镇更新策略实践
        5.3.2 人为开发主导的小城镇更新策略实践
    5.4 建成环境多层级分级更新策略案例研究
        5.4.1 片区到片段层级分类更新策略
        5.4.2 小城镇片段到节点层级更新策略
        5.4.3 小城镇节点到微观层级更新策略
    5.5 乡土营造技艺在建成环境更新中的应用
        5.5.1 木--传统精神现代传承
        5.5.2 石--匠心石乡挖掘应用
        5.5.3 泥--残墙文化景观复兴
        5.5.4 竹--篾匠技艺再次创新
    5.6 本章小结
6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的评价体系研究
    6.1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评价体系构建
        6.1.1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6.1.2 影响因素的权重分析
        6.1.3 调查问卷设计与结果计算
    6.2 AHP确定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的评价指标体系
    6.3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性建设的模糊评价举例
        6.3.1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运用
        6.3.2 FCEM基本步骤
        6.3.3 分层选取及概述评价对象
    6.4 统计与分析各类参与者调查问卷
    6.5 模糊综合评价计算与结果分析
        6.5.1 各独立指标隶属度计算
        6.5.2 上层非独立指标隶属度确定
        6.5.3 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成果值的隶属度的确定
    6.6 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的评价结果分析
    6.7 本章小结
7 结语
    7.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7.1.1 主要结论
        7.1.2 主要创新
    7.2 本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展望
8 参考文献
9 附录
    9.1 附录一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补充介绍
    9.2 附录二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性建设评价体系专家咨询问卷
    9.3 附录三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性建设评价体系——计算过程
    9.4 附录四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性建设模糊评价——计算过程
10 作者筒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8)文化生态视域下的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现状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
    第二节 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主要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的创新与重难点
        一、研究的创新点
        二、研究的重难点
    第四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三峡人文文化、三峡宜昌库区文化
        二、前三峡时代、三峡工程时代、后三峡时代
        三、文化遗产、文化资源
第二章 “前三峡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生态
    第一节 自然环境
        一、山高林密的地形地貌
        二、丰富多样的河流水系
        三、复杂立体的气候差异
    第二节 生产方式
        一、山地畲耕、谷底农耕的原始农业
        二、沿江而行,更迭频繁的过境贸易
        三、血缘聚落、地缘社会的集体劳作
    第三节 人文环境
        一、信巫重祀的民间信仰
        二、开放交融的航运精神
        三、不畏艰险的峡江特性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前三峡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的类型与特点
    第一节 物质实证性文化资源
        一、古代建筑
        二、古代遗址及古墓葬、石刻
        三、近现代重要史迹
    第二节 行为传递性文化资源
        一、表演艺术
        二、民间文学
        三、传统知识技艺
        四、社会实践、仪式与民俗
    第三节 文字影像记载性文化资源
        一、文献资源
        二、影像文化资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三峡工程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生态与文化资源保护实践
    第一节 “三峡工程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生态的变化
        一、三峡工程对外部环境的影响
        二、移民搬迁对社会文化的冲击
        三、理念差异下媒体环境的构建
        四、新三峡文化资源的形成
    第二节 “三峡工程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保护实践
        一、迁建复建的集中保护
        二、政府引导的活态衍化
        三、文化空间的整体保护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后三峡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生态新趋势和文化资源保护反思
    第一节 “后三峡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生态新趋势
        一、搬迁复建背景下的城镇建设
        二、文化经济背景下的价值取向
        三、依法保护背景下的政策保障
    第二节 “后三峡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保护反思
        一、对基于资源特性保护的反思
        二、对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反思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政府引导下的资源型区域文化资源保护
    第一节 国际文化资源保护制度与经验借鉴
        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保护制度
        二、欧洲文化遗产保护
        三、亚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第二节 基于文化本体特征的文化资源本体保护
        一、基于文化特征的分类管理
        二、基于文化过程的分层保护
        三、基于文化逻辑的空间构建
    第三节 基于文化生态系统的文化资源保护
        一、基于经济发展的环境保护
        二、基于体制机制的体系保障
        三、基于文化自觉的价值引导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三峡宜昌库区文物保护单位(省级及以上)
附录2 三峡宜昌库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省级及以上)
附录3 秭归县端午节文化活动访谈实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9)江南都城城市形态变迁研究 ——一种城市历史图学的研究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研究缘起与政策背景
        (二)中国历史城市规划与发展背景
    二、研究对象
    三、概念辨析与界定
    四、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城市区域结构的研究方法
        (二)城市历史形态的研究方法
        (三)江南区域及中心城市历史研究
        (四)综述小结
    五、研究意义与内容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内容
    六、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第一章 江南区域聚落网络体系演变与特征分析
    1.1 江南地区发展基础—自然地理与早期文明积淀
        1.1.1 自然地理环境
        1.1.2 早期聚落群与环境利用
    1.2 江南地区聚落网络变迁
        1.2.1 秦代以后江南地区制度背景
        1.2.2 江南地区的人口与总体发展
        1.2.3 江南地区水环境变迁
        1.2.4 江南地区聚落点变迁
        1.2.5 要素网络变迁关联
    1.3 小结
第二章 江南都城腹地历史发展与特征分析
    2.1 史前地理环境变迁中的聚落分布
        2.1.1 案例城市地区一般聚落变迁
        2.1.2 史前聚落与地理要素分布特征
        2.1.3 礼,权力与早期都邑
    2.2 先秦至秦汉时期城邑变迁
        2.2.1 先秦时期
        2.2.2 秦汉时期
        2.2.3 先秦都邑设计
    2.3 六朝时期都城建康腹地发展
        2.3.1 建都政治局势及地理环境基础
        2.3.2 六朝前期人口分布与门阀士族阶层的来源
        2.3.3 水网功能与分布
        2.3.4 农业基础建设
    2.4 隋唐五代时期双都城格局形成基础
        2.4.1 隋唐时期政治制度
        2.4.2 隋唐时期城市行政区人口发展
        2.4.3 隋唐时期水利建设与农业发展
        2.4.4 五代时期南唐-吴越国形势
    2.5 南宋时期江南双都城腹地发展
        2.5.1 定都政治局势与经济基础
        2.5.2 社会结构与政治制度
        2.5.3 两都腹地发展
    2.6 小结
第三章 六朝时期江南都城形态与变迁特征分析
    3.1 六朝时期都城规模推算及形态转译
        3.1.1 都城都市规模推算
        3.1.2 都城城市形态转译
    3.2 六朝时期都城城市形态要素分类与变迁
        3.2.1 都城政治与礼制核心区布局
        3.2.2 都城水利工程建设与水陆交通格局
        3.2.3 都城居住区与名人宅园布局
        3.2.4 都城设施分类及布局
    3.3 门阀士族与六朝都城建康权力空间分布
    3.4 小结
第四章 隋唐五代时期江南双都城格局的形成与形态特征分析
    4.1 隋唐时期重点城市建设
    4.2 南京-杭州两都的首次形成——五代时期
        4.2.1 杨吴-南唐金陵城
        4.2.2 吴越西府杭州城
    4.3 小结
第五章 南宋时期江南双都城形态特征分析
    5.1 行在临安府城市形态要素分类与特征分析
        5.1.1 都城建造过程及形态转译
        5.1.2 都城水陆交通格局
        5.1.3 都城礼制核心区布局
        5.1.4 都城行政设施布局
        5.1.5 都城军事设施布局
        5.1.6 城市管理分区与居住区布局
        5.1.7 城市物资供应设施布局
        5.1.8 城市公共事业设施布局
    5.2 留都建康府城市形态要素分类与特征分析
        5.2.1 城市建造过程、形态转译与水陆交通格局
        5.2.2 行宫及政治军事核心区布局
        5.2.3 城市管理分区与居住区布局
        5.2.4 城市物资供应设施布局
        5.2.5 城市公共事业设施布局
    5.3 都城权力空间分布比较
    5.4 小结
第六章 十四世纪以前江南都城形态变迁特征归纳
    6.1 十四世纪以前南京及杭州都城结构性形态要素变迁特征
        6.1.1 城市地区水系形态与连通性变迁
        6.1.2 城廓形态构成模式与城市实际建设规模变迁
        6.1.3 都城实际建设区内水陆交通格局变迁
    6.2 十四世纪以前南京及杭州都城功能性设施分布与关联性变迁
        6.2.1 都城礼制格局下的设施布局变迁
        6.2.2 与实际使用方式或可达性相关的设施布局变迁
    6.3 十四世纪以前南京及杭州都城权力空间分布变迁
    6.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图表来源
作者简介
致谢

(10)云南贡山独龙江乡的扶贫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述评
        (一)独龙族研究
        (二)民族地区扶贫研究
        (三)民族发展研究
        (四)现代小农经济研究
    三、研究旨趣与创新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的技术路线
        (三)重难点与创新
    四、理论关照与核心概念
        (一)运用的主要理论
        (二)发展的概念与内容界定
    五、研究方法与田野过程
        (一)研究方法
        (二)田野点选取
        (三)田野过程
第一章 独龙族与独龙江乡概况
    一、独龙族的历史与文化
        (一)历史图景
        (二)文化素描
    二、独龙江乡的自然生境与沿革
        (一)自然生境
        (二)区位沿革
第二章 独龙江乡扶贫历程与社会发展
    一、早期帮扶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一)“直接过渡”时期的帮扶工作
        (二)改革开放至21世纪初的帮扶工作
    二、“十二五”时期整体式扶贫与物质生活水平的飞跃
        (一)“整乡推进整族帮扶”政策的制定
        (二)“整乡推进整族帮扶”六大工程的实施与落实
        (三)整体式扶贫中存在的问题
    三、精准扶贫与内生式发展的推进
        (一)精准扶贫方案的制定与执行
        (二)精准扶贫政策落实的监督与保障
        (三)落实精准扶贫中对象的精准
        (四)精准扶贫阶段的帮扶特点
第三章 扶贫与现代观念发展
    一、扶贫:现代观念形成的背景
        (一)政府鼓励农民进入市场经济体系
        (二)现代生活带来生产资料的商品化
    二、市场意识:现代观念的内容
        (一)经济要素进入知识结构
        (二)工具主义影响价值观念
    三、碎片化:观念转变的特点
        (一)信息获得的碎片化
        (二)知识构成的碎片化
    四、不适:观念发展与物质进程不同步的结果
        (一)观念发展不同步引起的具体社会问题
        (二)两极走向的社会分层趋势
        (三)出现不适是发展中的必然
第四章 扶贫与现代特色产业发展
    一、独龙江乡产业扶贫的历程
        (一)有心栽花:旅游业发展缓慢
        (二)无心插柳:草果种植成为产业发展的致富之路
        (三)关键:基层政府的大力扶持
    二、独龙江乡产业发展的“新小农”模式
        (一)“新小农”模式的概念
        (二)“新小农”模式的特点
    三、“新小农”模式中的本土元素
        (一)“懒”与“闲暇”
        (二)“北京时间”与“独龙时间”
        (三)“头人”和“老县长”
    四、“新小农”模式中传统小农元素的现代价值
        (一)传统小农社区空间结构保留了生存“安全阀”
        (二)小农“生存理性”价值取向降低了市场风险
        (三)小农式生态逻辑保证了生产的可持续性
    五、“新小农”模式运作中的问题
        (一)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之难
        (二)源于传统小农经济的不足
第五章 全面推进精准扶贫的政策建议
    一、扶农业:完善“新小农”模式
        (一)培养本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二)帮助小农户扩大种植规模
        (三)提供系统的生态农业技术支持
        (四)加大拓宽融资渠道的力度
        (五)面向市场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
        (六)全面推动特色种植品种的产业化经营
    二、扶旅游:结合“一带一路”倡议创新旅游发展思路
        (一)新思路:整合“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文化元素
        (二)思路依据:“一带一路”倡议的契机
        (三)整合资源推动旅游扶贫的具体对策
    三、扶文化:推动文化再生产
        (一)帮助群众在实践中增加本土文化认知
        (二)培养群众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意识
        (三)引导群众构建地方核心价值
        (四)推动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发展
    四、扶智力:继续加大基础与职业教育事业投入
        (一)加大教育改革力度,推进基础教育事业发展
        (二)强化职业技能教育,创造就近就业条件
    五、扶志向:落实素质教育和观念扶贫
        (一)丰富教育形式,落实素质教育
        (二)活用激励机制,激发内生动力
        (三)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乡村建设
    六、共同发力:实现各帮扶政策的最大效能
        (一)增强基层政府执行力,发挥政策的综合效能
        (二)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建立社会扶贫体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2:调查问卷(节选)
附录3:独龙江乡《村规民约》
附录4:微信截图授权
附录5:独龙江乡巴坡村贫困户名单

四、浅谈山区小集镇防洪(论文参考文献)

  • [1]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D]. 王秀芳. 兰州大学, 2021(09)
  • [2]基于MIKE模型的太湖湖西通胜地区水利治理对策研究[J]. 李卫东,唐仁,钟栗,汪院生,秦灏. 江苏水利, 2020(10)
  • [3]山区重点城(集)镇防洪安全隐患排查技术思路[J]. 解家毕,李昌志. 中国防汛抗旱, 2020(Z1)
  • [4]宜春市明月山风景区洪江镇防洪规划设计与研究[D]. 丛野. 南昌大学, 2019(01)
  • [5]姚江河谷地区运河系统与聚落景观研究 ——以慈城镇生态网络规划设计为例[D]. 常媛.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6]向水而生 ——1950年代以来皖北农村的水利与秩序[D]. 余浩然. 上海大学, 2019(02)
  • [7]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策略研究[D]. 李乘. 浙江大学, 2019(01)
  • [8]文化生态视域下的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保护研究[D]. 谭雪霏.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9]江南都城城市形态变迁研究 ——一种城市历史图学的研究视角[D]. 郑辰暐. 东南大学, 2019(01)
  • [10]云南贡山独龙江乡的扶贫与发展研究[D]. 杨艳. 中南民族大学, 2018(05)

标签:;  ;  ;  ;  ;  

浅谈山区小积镇的防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