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医学院校身心医学教育调查

美国医学院校身心医学教育调查

一、美国医学院校身心医学教育的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肖洁晨茗[1](2021)在《歌唱疗法对社区COPD稳定期患者运动耐力和情绪的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歌唱疗法在改善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患者运动耐力、自我感受负担、总体幸福感和生活质量的效果,评价歌唱干预方法对社区COPD稳定期患者的有效性。方法: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8月居住在广西南宁市北湖南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辖范围内的COPD患者,共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和社区健康管理服务,以随访评估和健康教育为主要形式展开;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和社区健康管理服务的基础上采用歌唱疗法,结合集中歌唱练习和每日居家自我练习两种形式进行。于干预前(T0)、干预1个月末(T1)、2个月末(T2)和3个月末(T3)通过6分钟步行试验、改良气短指数(Borg评分)、生活质量测评量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总体幸福感量表分别对干预组和对照组进行评价。数据均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学分析,以均数±标准差、率、构成比等进行统计描述;各时间点数据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不满足球形对称的资料,采用Greenhouse-Geisser校正结果。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共有58例患者参与了整个研究过程,其中对照组28例,干预组30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6分钟步行距离(6-Minute Walking Distance,6MWD):干预2个月后,干预组步行距离多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开始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别和时间存在交互效应(P<0.05),时间因素显着(P<0.05)。3.Borg评分和Sp O2:干预后,干预组患者Borg评分较干预前降低,且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及自身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Sp O2干预前后均无明显变化(P>0.05)。4.自我感受负担:干预组患者SPBS总分、情感负担评分在T1、T2、T3三个时间点分别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时间因素显着(P<0.05),组别和时间存在交互效应(P<0.05)。而两组患者身体负担在干预2个月后才与对照组产生差异(P<0.05),经济负担则无明显改变(P>0.05)。5.总体幸福感:干预组患者的GWBS总分及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愉快或抑郁的心境、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精力四个维度的得分在T1、T2、T3时分别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时间因素均显着(P<0.05),组别和时间存在交互效应(P<0.05)。而两组患者在松弛与紧张、对健康的关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生活质量:干预组患者CAT总分、症状相关评分和生活状况评分在T2、T3时分别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别和时间存在交互效应(P<0.05),时间因素显着(P<0.05)。结论:经过3个月的歌唱疗法干预,社区COPD稳定期患者运动耐力增加,日常活动能力得到促进,提高了生活质量;同时,歌唱疗法使患者的负性情绪得到疏导,缓解了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提高了患者的总体幸福感。因此,歌唱疗法值得在社区COPD稳定期患者中推广使用。

刘欢[2](2020)在《系统观指导的上海社区精神心理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了解上海社区家庭医生团队精神心理卫生服务现况,根据需求设计精神心理卫生服务能力提升专项培训方案,以系统观、整体观思维来探索提升服务技能的宏观架构,构建精防公卫条线医生为主,家庭医生团队融入,全社会参与的社区精神心理卫生服务模式,并为探索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精神心理专科医联体建设提供参考意见。研究方法应用问卷调查法、半结构式访谈法、数理统计法、专家咨询法等。以纳入上海市第四轮公共卫生三年行动计划的精神心理卫生服务技能培训项目的6个区县205名家庭医生团队人员为研究对象,用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等方法分析专项培训阶段性资料。培训的设计理念是启发学员用系统观来理解和处理社区心理健康问题,培养家庭医生团队能够与个体、家庭、医疗机构、学校、社会文化环境等整个系统工作。从而促进不同机构、不同部门的融合协作,并探索提升社区精神心理卫生服务能力的建议与策略,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精神心理专科医联体、大健康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提供参考资料。研究结果1.基本情况:学员以中青年为主,40岁及以下人群占73.17%;学历层次较高,本科及以上学历占84.39%;其中48.81%公共卫生岗位人员非公共卫生专业背景。2.精神心理卫生服务专项培训:不同岗位人员对接受培训途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医生更倾向于专科医院进修;98.05%反映非常愿意将培训内容学以致用;90.73%的学员考试成绩在80分以上,培训效果良好。3.精神心理卫生服务培训现状:48.78%的学员反映政策保障不够;81.46%认为证书含金量需提高;76.59%反映培训与工作冲突较多。家庭医生和公共卫生医生培训意愿相对较高,其中家庭医生团队对心身疾病的诊治、医患沟通与压力管理需求较高。4.精神心理卫生服务模式和体系:家庭医生团队反映精神心理卫生服务比较突出的问题为缺少专业人员(75.61%),缺乏知识技术(65.37%),需提升居民知识(65.85%);90.73%认为从事社区精神心理卫生服务应该获得报酬,但实际只有17.56%的人员有报酬;提高精神心理卫生服务人员积极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制定合理报酬(93.66%),改进工作环境(74.15%),提供培训机会(68.29%)。5.能力提升远期效应:家庭医生团队较多会将精神心理知识运用在人际关系问题(57.46%)和工作问题(58.21%);专业能力的提升一定程度会推动经费投入,提升社区心理卫生服务硬件、软件和人力配置,对居民精神心理卫生知识知晓率提升也有明显促进作用。研究结论1.家庭医生团队结构比较合理,年龄和学历构成是服务能力提升的坚实基础;培训开展要结合团队人员专业背景和岗位需求设计方案。家庭医生团队对精神心理卫生服务技能培训需求较高;系统规范的精神心理卫生服务专项培训比较受欢迎。2.能力提升要结合家庭医生签约精神卫生服务的推进阶段开展,争取多部门积极配合支持,确保医护人员安心参与;制定适宜的社区精神心理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机制,有利于激发家庭医生团队的积极性,对基层心理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起到良好促进作用。3.公共卫生人员和家庭医生是社区精神心理卫生服务的主力军,可以将上海三级预防管理模式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结合,构建以精防条线公共卫生为条,其他人员辅助家庭医生管理精神障碍患者和社区心理卫生服务为块,条块结合、全社会参与的社区精神心理卫生服务模式。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不单单是卫生部门的精神心理疾病治疗,更多的一般心理问题干预和健康促进,需要多部门积极配合,更需要完善的基层心理服务网络和人力基础做支撑。4.非公共卫生专业背景的公共卫生岗位人员制约了社区条块结合的良性发展,公共卫生人才培养迫在眉睫;构建全面系统的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体系,统筹兼顾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三个阶段,使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衔接顺畅,培养的人才能够很快适应社会需要。5.精神心理卫生人力资源缺乏与分布不均匀短期内难以解决,积极探索市专科-区专科医联、专科医院-社区医院医联、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医联、“互联网+”跨区域医联,是快速解决现有服务资源缺乏的有效方法。

张娟[3](2020)在《肿瘤科护士灵性照护能力培训方案的构建及不同培训模式的效果比较》文中提出目的通过查阅文献、横断面调查和德尔菲专家函询构建一套肿瘤科护士灵性照护能力培训方案,并将该培训方案应用于肿瘤科护士灵性照护能力的培养中,比较基于“钉钉App”线上联合线下培训模式和传统教学方式对肿瘤科护士灵性照护能力的培训效果,以探索“互联网+护理”教学理念下借助移动智能平台的教学方式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发挥的作用。方法1.初拟肿瘤科护士灵性照护能力培训方案:了解某省363名肿瘤科护士对灵性和灵性照护的认知状况、对临终关怀的态度和灵性照护能力现状,分析横断面调查结果,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从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学时和培训方法4个方面初拟肿瘤科护士灵性照护能力培训方案。2.制定肿瘤科护士灵性照护能力培训方案:根据德尔菲专家函询原则,对省内外15名专家实施2轮德尔菲专家函询并分析函询结果,从专家积极系数、专家权威程度、专家协调程度和专家意见集中程度4个方面判断函询结果的可行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进一步完善培训方案后形成最终培训方案。3.“互联网+护理”教学理念下肿瘤科护士灵性照护能力的培养:选取某省某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72名肿瘤科护士作为培训对象。按病区相邻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名护士,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实施面授教学,观察组采用基于“钉钉App”的线上线下培训模式,在每组培训前后分别评价2组肿瘤科护士对灵性照护认知状况、对临终关怀的态度和灵性照护能力现状,比较两种教学方式的培训效果,以探索“互联网+护理”教学理念下借助移动智能平台的教学方式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发挥的作用。结果1.横断面调查结果:363名肿瘤科护士对灵性照护的认知得分为(93.11±17.83),对临终关怀的态度得分为(105.52±17.02),灵性照护能力得分为(68.79±21.11),整体均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因此,急需对肿瘤科护士的灵性照护能力给予系统化培训。2.德尔菲专家函询结果:参与函询的15名专家平均年龄为(45.62±5.93)岁,副高及以上职称占76.60%,本科及以上学历占100.00%;2轮专家函询分别发放15份函询表且全部收回,回收率均为100.00%,第1轮和第2轮专家函询表中分别有15名和6名专家提出意见;2轮专家函询的权威程度分别为0.884和0.774,专家的权威性较高;2轮专家函询时的Kendall’s W为0.327和0.494,表明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较高。从2轮专家函询的结果来判断本研究构建的培训方案具有一定可行性、可靠性和科学性。3.“互联网+护理”教学理念下肿瘤科护士灵性照护能力的培养结果:(1)最终对照组32名肿瘤科护士,观察组36名肿瘤科护士完成全部培训课程,2组护士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最高学历、职称、职务、工作年限、带教情况、是否为宗教信仰者、是否接受过灵性照护教育或相关培训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2组肿瘤科护士培训前的组间比较:2组肿瘤科护士对灵性照护的认知得分(t=-0.916,P=0.376)、对临终关怀态度的得分(t=-0.352,P=0.726)和灵性照护能力的得分(t=0.078,P=0.09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2组肿瘤科护士培训前后的组内培训效果比较:观察组培训后灵性照护认知的量表总分、临终关怀态度的量表总分和灵性照护能力的量表总分与培训前相比差异显着(t=21.604,P<0.05)、(t=28.825,P<0.05)、(t=11.162,P<0.05),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培训后灵性照护认知的量表总分、临终关怀态度的量表总分和灵性照护能力的量表总分与培训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2组肿瘤科护士培训后的组间效果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培训后灵性照护认知、临终关怀态度和灵性照护能力的量表总分均较培训前显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科护士对灵性和灵性照护的认知状况、对临终关怀的态度和灵性照护能力处于中等偏低水平,需要进行系统化培训以提升其灵性照护能力。本课题构建的肿瘤科护士灵性照护能力培训方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实用性,该培训方案能够加强肿瘤科护士对灵性和灵性照护的认知,显着改善其对临终关怀的态度和提升其灵性照护能力。基于“互联网+护理”教学理念的线上联合线下培训模式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相比传统教学方式可满足肿瘤科护士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能培养出符合教学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是临床护士培训学习的一种高效便捷手段。

王慧慧[4](2019)在《精神卫生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培养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旨在以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和精神卫生专科护士应具备的核心能力为理论依据,借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经验,在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培养阶段融入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的内容,并且与精神卫生专科护士的培训进行衔接,构建与临床接轨、具有专科特色的精神卫生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实践培养模式,促进护教协同,推动精神专科护理的发展,同时也为我国其他高校构建其他方向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培养模式提供参考。方法:1.前期采用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和精神卫生专科护士培养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为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并且参考《精神卫生专科护理》(中华护理学会专科护士培训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初步拟定函询问卷。2.采用半结构式访谈,设置针对性的访谈提纲对专家进行访谈,对培养模式的条目进行补充,经小组讨论后,拟定正式的函询问卷。3.采用改良德尔菲法选取护理教育、护理管理、精神专科护理及精神临床医疗领域的资深专家进行了两轮问卷调查,采用Excel2019和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Mj≥3.5、Cj≥50%、Kj≥20%、Vj<0.25为条目的纳入标准,对两轮的函询结果进行分析和整合,最终确立培养模式;采用比例分配法对四个核心要素的一级指标进行权重的计算和分析。结果:1.参与半结构式访谈的专家均表达了按照专科方向培养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可行性,说明了培养精神卫生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必要性。2.本研究共进行了两轮函询,专家的积极系数分别为86.67%、92.31%,权威系数分别为0.863、0.878;总体Kendall’s W分别为0.227(P<0.001)、0.278(P<0.001)。3.经过两轮的函询后,确立的培养模式包括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式、考核评价4个核心要素下延伸的23个一级指标和157个二级指标。结论:通过文献研究和对专家的半结构式访谈,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培养精神卫生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必要性。参与两轮函询的专家积极程度、权威程度和协调程度都较理想,最终得出的培养模式科学合理。此培养模式的探讨为我国各院校精神卫生方向MNS的临床实践培养提供了理论参考,也已经应用于我校MNS的培养当中,后期仍然需要不断地监测培养质量,对培养模式进行适时地调整以期更好地达到培养目标。

刘东桥[5](2019)在《身心灵视角下小组工作介入高职生抗逆力提升的研究 ——以九江Z高职院校为例》文中提出当前,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地方新增工作岗位缺口较大,不利的就业形势给他们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如果得不到有效疏导,很容易引发心理问题,甚至会发展成严重的心理疾病。近几年,高职生非正常死亡及伤人等事件呈上升趋势,从侧面反应出他们的抗逆力水平不容乐观。目前,针对高职生群体的抗逆力研究很少,社会工作介入该研究则更少。鉴于上述情况,笔者以九江Z高职院校的学生为研究对象,以他们的抗逆力为研究内容,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该校296名学生进行了抗逆力水平测试。统计数据分析表明,他们的整体抗逆力属于中等水平,内在保护因子均值低于外在保护因子均值,有部分学生处于低抗逆力水平。基于调查结果,运用小组工作方法,对从该校招募的10名高职生进行了身心灵干预。经评估发现,小组工作介入提升高职生抗逆力的实证研究有效,小组成员的身心灵得到了强化,抗逆力水平得到了提升。为了更加有效地提升高职生的抗逆力,笔者从构建抗逆力的校园文化、建立高职生身心灵干预标准及采用多种社会工作介入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刘晓东[6](2019)在《太极拳对中年人身心健康与人格特征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中医学理论中,形神一体论是其重要部分,运用中医学的理论指导人们在关注躯体症状的同时,不可忽视对个体的精神状况的关注。心主神,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人的精神,身体与心理(精神)的关系紧密相关,相互依存。本研究将从中医形神一体论的观点出发,并参照中医情志理论分析太极拳对中年人身心健康带来的影响,同时,为中医“治未病”提供理论依据及客观数据支持。方法采用实验的方法,对被试进行太极拳干预。通过个案咨询访谈法,最终将84名符合标准的社区中年人纳入被试,干预组43人,对照组41人。干预前对被试进行SCL-90症状自评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测量,并对干预组进行一周的太极拳培训教学,让被试能够在教练的带领下,跟随集体完成大部分动作,不对其太极拳熟练程度与动作规范做过多要求。培训后,对干预组进行12周太极拳运动干预,每周至少参加4次集中干预训练,每次大约45-60min,其它时间可在家中练习,12周运动干预后发放SCL-90症状自评量表及艾森克人格问卷进行测量,使用SPSS23.0对本次试验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采用生物反馈(EEG),在12周太极拳干预后,使用北京太阳电子科技公司Solar Rover 16导动态脑电记录盒,随机抽取已经掌握四十二式太极拳的被试,自愿参加此次脑电实验。被试到达医院后,先进行30分钟静坐,随后,由医生和护士为被试在头部连接16导联。首先,收集运动前安静状态脑电波,此次静坐3分钟即可;其次,进行太极拳运动即刻的脑电波数据采集,被试完成5分钟太极拳运动后,立刻坐回椅子上,由于脑电仪器16导联粘贴于头部耗时较长,被试需携带动态脑电记录盒完成,但运动中会对脑电波造成干扰,因此采集运动后静止情况下1分钟内脑电数据为即刻;最后,对被试进行太极拳运动后安静状态的脑电波数据采集。在运动前安静状态、运动即刻与运动后安静状态各选取15s无伪痕迹脑电功率值数据,将所采集的脑电功率值使用SPSS23.0对本次试验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成果1太极拳干预结果干预组SCL-90症状自评量,躯体化因子P=0.001,强迫症状因子P=0.001,人际关系敏感因子P=0.013,抑郁因子P=0.002,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因子均P<0.05,干预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艾森克人格问卷测量,E、N、P、L各量表均值均处于中间型,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本次干预组研究对象人格发展较为完善且非常具有稳定性,情绪稳定、性格较为温和,总体性格处于中间状态,无典型内外向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本实验所测的中年人的总体性格处于中间状态,情绪较为稳定,性格比较温和。对干预组SCL-90症状自评量表与艾森克人格问卷进行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实验前,内外倾向量表(E)、效度量表(L)与SCL-90各因子均相关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情绪性量表(N)与强迫、抑郁、焦虑、精神病性4个因子相关性显着;精神质量表(P)与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4个因子相关性显着。干预后精神质量表(P)、效度量表(L)与SCL-90各因子均相关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内外倾向量表(E)与抑郁、焦虑、敌对、恐怖4个因子相关性显着;情绪性量表(N)与敌对因子相关性显着。2EEG生理反应结果运动前安静状态下所检测的脑电功率值与太极拳运动后即刻的脑电波功率值相比较,δ波左额脑电功率值升高(P=0.048),al波左额脑电功率值升高(P=0.025),a2波左额(P=0.031)、右中颞脑电功率值升高(P=0.037)及右后枕(P=0.001)脑电功率值下降,a3左额脑电功率值升高(P=0.05),θ波左额(P=0.026)脑电功率值升高,δ波、a1波、a2波、a3波、θ波、β波均双侧枕区脑电功率值下降。运动前、后安静状态下所检测的脑电功率值相比较,δ波右前颞脑电功率值下降(P=0.012);a1波左前颞脑(P=0.043),左右枕区(P<0.001)脑电功率值下降;a3波右前颞(P=0.003)、左中颞(P=0.044)、右中额(P=0.031)脑电功率值下降;θ波右额(P=0.049)、右前颞(P=0.019)、右中颞(P=0.024)脑电功率值下降;β波右前颞(P=0.005)、右中颞(P0.031)脑电功率值下降。结论太极拳对精神情志有良好的调节作用,通过长期习练,有利于减少中年人身体的不适症状,缓解因复杂的人际关系而产生的心理困扰,对抑郁、强迫、焦虑的负向情绪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减少不良情绪。在对个体心理状态进行改善的过程中,有利于对中年人人格的发展,使其性格特征更加稳定平和。同时,锻炼太极拳的过程中有利于大脑呈现入静状态,进行精神和体能的恢复。并且,练习太极拳后,会对人的右脑产生一定影响,对右脑的刺激有利于提高个体左右两侧大脑的协同化效率,能够提高个体的身体协调能力及判断力。

莫李澄[7](2019)在《依恋风格对心理压力的影响 ——自我批评、依赖与愤怒表达的作用》文中研究表明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变迁的时代,经济发展迅速,社会竞争激烈,人们普遍承受着更多的心理压力。心理压力是影响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适度的心理压力有利于人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使生命更具活力。压力一旦过度,则会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甚至带来生命威胁。心理压力和应对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目前国内对心理压力作用机制的研究相对还比较少,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值得进一步探讨。大学阶段是个体成长与发展的关键期,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仅事关其个人的发展,而且对家庭、社会乃至国家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对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相关研究表明,依恋风格、自我批评、依赖、愤怒表达会影响心理压力的感知与应对,但关于四者之间的关系作用机制尚未明确。基于此,本研究以自我批评、依赖、愤怒表达为中间变量,探讨了大学生依恋风格对心理压力的影响机制,从而丰富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推进学界对心理压力问题内部机制的探讨。本研究在哈尔滨市、南京市、太原市五所高校选择1018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抑郁体验问卷(DEQ)、状态-特质愤怒量表(STAXI-II)中的愤怒表达分量表、压力困扰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通过统计分析,结果如下:(1)依恋风格、自我批评、依赖、愤怒表达和心理压力在某些人口学变量上差异显着。(2)依恋风格和自我批评、依赖、愤怒向内表达、心理压力呈显着正相关。依恋焦虑与愤怒对外表达呈显着正相关,与控制向内愤怒呈显着负相关。依恋回避与控制对外愤怒呈显着负相关。自我批评与愤怒对外表达、愤怒向内表达、心理压力均呈显着正相关。依赖与愤怒向内表达、控制对外愤怒、控制向内愤怒、心理压力均呈显着正相关。愤怒对外表达、愤怒向内表达与心理压力呈显着正相关。控制对外愤怒、控制向内愤怒与心理压力呈显着负相关。(3)依恋风格对自我批评、愤怒向内表达、心理压力具有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依恋焦虑对依赖具有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自我批评对愤怒对外表达和愤怒向内表达、心理压力具有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依赖对愤怒向内表达、控制对外愤怒、控制向内愤怒、心理压力具有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愤怒对外表达和愤怒向内表达对心理压力具有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控制对外愤怒对心理压力具有显着的负向预测作用。(4)自我批评在依恋焦虑与心理压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依赖在依恋焦虑与心理压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愤怒表达在依恋风格和心理压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5)依赖在依恋回避与愤怒向内表达之间起调节作用;依赖在依恋回避与心理压力之间起调节作用,且调节作用通过愤怒向内表达的完全中介起作用,即依恋回避、依赖、愤怒向内表达与心理压力的关系是有中介的调节作用模型。(6)自我批评和愤怒向内表达在依恋风格与心理压力之间起到链式中介作用;自我批评和愤怒对外表达在依恋焦虑与心理压力之间起到链式中介作用。依赖和愤怒向内表达在依恋焦虑和心理压力之间起到链式中介作用。

何磊[8](2018)在《量表在中医健康评价研究中的应用分析》文中提出研究背景健康是全世界人民共同追求的目标,也是西方医学和中医学共同研究的方向之一。人类现代社会对于健康的要求和追求日益热烈。健康的评价、健康早期辨识与早期干预一直是讨论和研究的热点。中医在认识健康和给予及时干预的方面有明显的优势。中医强调人的健康在人类的生长壮老已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规律和特点,也契合了现代医学对于人类生命全过程健康的追求。许多中医学者已经在研究健康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如九种体质判定标准的建立和健康状态的提出。在中医学者进行健康评价相关研究中,量表是最常用的研究工具。本研究从量表切入,对现有健康相关理论和研究的现状与成果的梳理和总结,比较国内外应用较广泛的健康评价类量表和问卷,利用对量表应用进行客观分析,为进一步进行健康评价相关研究奠定基础和提供参考。方法1.理论研究:采用大量文献复习和整理的方法,对健康医学领域内的健康相关概念来源发展进行梳理,对健康评价相关的研究和研究成果进行分类阐述。2.文献研究:(1)量表比较分析:对国内外应用较广,接受度高的健康评价量表进行条目简化、规范化处理和归类。利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0软件建立数据录入,SPSS20.0软件对条目频次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2)量表的应用比较分析: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字化期刊数据库(Wang Fang Data)、维普期刊数据库(VIP)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97年1月-2017年12月收录的中文文献。按照文献排除和纳入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将文献导入Note Express2.0软件进行文献管理。用Microsoft Excel 2010进行资料提取。将所需文献资料信息录入Excel表。分类处理资料,对量表和文献各项资料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理论研究:健康的涵义和包含的内容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断发生变化。西医学领域对健康的理解经历了生存、消除疾病和躯体、心理、社会适应上都感觉良好的过程。中医学的理论和中国许多文化传统从一开始就包含了目前西医学者们对健康理解的全面内容。中医学界对健康相关概念的研究包括了健康、亚健康、健康状态等概念的探索。目前对于健康的评价包括了人的体质研究、健康多个维度和特殊人群的研究。检查健康水平的手段由最开始的传统医学体格检查发展到目前基因检测。评价健康的工具和方法由以前的直接取材人体组织或者创伤性检测扩大到许多非侵入式测量方法,比如量表测量。健康检测和评价的数据被国家层面整合起来得到更全面的应用,比如建立国家健康指标系统来指导卫生工作。2.文献研究:2.1量表比较分析:最终确定10个量表进行比较分析。分别是,诺丁汉量表(Nottingham Health Profile,NHP),康奈尔健康量表(Cornell Medical Index,CMI),欧洲五维度健康量表(European Quality of Life-5 Dimensions,EQ-5D),SF-36健康调查量表(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五态人格测验表,亚健康状态调查问卷,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基于证素的健康信息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1)各个量表条目分布不同。①条目总数最多的量表是CMI,条目总数最少的量表是EQ-5D,平均条目数为75.2个。②维度条目最多的是CMI的躯体维度,有150条,维度条目最少的是CMI的社会维度、健康信息表的社会维度、SF-36的社会维度、ED-5D的社会维度、NHP的总评维度、五态人格测验表的躯体维度、社会维度和总评维度,均是0。③国外量表的总评维度、社会维度和躯体维度的条目所占比例均高于国内量表;国内量表的心理维度条目所占比例高于国外量表。(2)躯体条目情况:国内外的量表都从几个方面对躯体情况进行评价,国外量表常常通过多方面间接信息对躯体状况进行评价,比如“自我照顾能力”,“身体活动能力”等方面。而国内量表更习惯于直接对躯体状况提问进行评价,如“睡眠情况”,“二便情况”等方面的条目均是直接询问具体躯体状况。经筛选,躯体条目共有233条。其中与疼痛相关的条目共有33个。200个躯体条目中①出现频率大于3%的躯体条目有2条,为怕冷,睡眠总体自评;②出现频率在2%~3%的躯体条目有4条,为心悸、咽异物感、气短、头晕;③出现频率在1%~2%的躯体条目有32条,依次为失眠、胸闷、大便干燥、睡眠质量差、盗汗、鼻塞、健忘等;④出现频率小于1%的躯体条目有94条,为听力差、眼睛干涩等。(2)经筛选,心理条目共有158个条目。①出现频率大于10%的心理条目有2条,依次为抑郁、焦虑;②出现频率在5%~10%之间的心理条目有4条,依次为认知、自尊自信、紧张、愤怒;③出现频率在1%~5%之间的心理条目有19条,依次为敏感、固执、幸福与快乐、悲观、兴趣广泛、生命活力等;④出现频率小于1%的心理条目有13条,依次为性格淡漠、主观、依赖性强等。(3)经筛选,社会条目共有71个条目。①出现频率大于10%的社会条目有1条,为社会支持度;②出现频率在5%~10%之间的社会条目有11条,依次为经济状况、生活环境、住房条件、交通条件、医疗服务与社会保障的获取、获取新信息的机会、社会隔离、社会接触、人际关系、社会安全感、休闲娱乐参与;③出现频率小于5%的社会条目有4条,依次为家庭生活、处事能力、自然环境、角色评价。(4)各量表评分方式以量化分级评分为主。①2级评分的有5个量表,分别是SF-36、NHP、CMI、五态人格测验表和健康信息表;②5级评分的有5个量表,分别是SF-36,、ED-5D、WHOQOL、亚健康状态调查问卷、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③模拟线性评分的有2个量表,分别是ED-5D和自测健康评价量表。(5)国外量表语言描述更加具体清晰易懂,同时也具有西方文化特点。国内量表口语化不足,表达不够清晰。2.2量表的应用比较分析:根据预定检索式进行中文文献检索,CNKI、万方、维普和CBM一共检索到849篇文献,分别为CNKI227篇,万方65篇,维普43篇,CBM514篇。逐一阅读文献题目后排除明显不符合研究内容的文献125篇,剩余724篇。通过阅读摘要后排除77篇综述类和思考类文献。再删掉重复文献115篇。得到532篇文献。对532篇文献进行全文阅读,按照排除标准删掉文献资料信息不完整或者错误的,未明确量表或问卷来源或名称的文献,排除文献中涉及的量表仅仅是疾病专属量表的文献和测量量表侧重健康某一方面的文献,比如心理个性类、疼痛类、睡眠和疲劳类量表文献,剩余225篇文献。根据研究内容,排除研究人群为患者的文献,最终获得符合纳入标准的中文文献82篇,共包括27个量表。(1)82篇文献中,共涉及27个健康评价类量表。包括期刊论文66篇,学位论文15篇,会议论文1篇。属于量表/问卷编制的论文15篇,量表/问卷评价的论文11篇,量表应用的论文56篇。(2)总体呈增长趋势,2005年开始到2009年逐年增长。2010年暂时发文量少于2009年,但是2011年开始发文量有了显着增高。2013/2014两年是文献发表最多的2年。2015年以后趋于平稳。2017年发表文献数量又开始增长。(3)量表的研发机构主要为各大中医院校。研发健康评价类量表数量超过2个的中国机构分别是南方医科大学(4/27),广州医科大学(3/27),中国中医科学院(2/27),上海中医药大学(2/27)北京中医药大学(2/27),南京中医药大学(2/27)(4)27个量表在82篇文献中引用频次由高到低排列前5位分别为中医体质量表40.38%(42/104),SF-36 14.42%(15/104),亚健康自评量表(Sub-health Self-rating Scale,SSS)7.69%(8/104),亚健康评定量表(SHMSV1.0)3.85%(4/104),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调查问卷2.88%(3/104),亚健康状况评价问卷(SHSQ-25)2.88%(3/104),中医健康量表(Health Scale of Traditional Chine se Medicine,HSTCM)2.88%(3/104),WHOQOL-BREF2.88%(3/104)。(5)文章里涉及的研究设计的类型既包括横断面研究(62/82),其中有1篇是采用了横断面和非随机对照研究两个方法,也有随机对照试验(13/82)和自身对照试验(6/82)。研究人群的样本量在24到8448间,有48篇文献的样本量100-1000之间,大于1000例样本量的文献有22篇。其余12篇为小于100的小样本研究。(6)第一作者来源机构共43家,主要是各大中医药大学,比如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发表文献3篇以上的7家,分别为南方医科大学11篇(13.41%),广州中医药大学10篇(12.20%),北京中医药大学9篇(10.98%),上海中医药大学4篇(4.88%),中国中医科学院3篇(3.66%),南京中医药大学3篇(3.66%),天津中医药大学3篇(3.66%)。7家机构发文数占43家机构总发文数的一半以上(52.44%)(7)①中医体质量表(包括英文版和韩文版)的42篇文献中,4篇文献是关于体质量表的编制和评价(1篇为英文版量表的编译过程,1篇为韩文版编译过程,均为学位论文),38篇为将中医体质量表作为研究工具进行的研究文献,绝大多数文章里利用量表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26/38篇),1篇为横断面调查联合非随机研究,8篇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3篇自身前后对照的文献。②SF-36所在的15篇文献中,1篇文献里是将SF-36当做效度标准对其他量表进行评价的研究。4篇文献里采用了随机对照研究方法,5篇文献采用了自身前后对照研究方法,5篇为横断面调查研究了解人群健康基本情况。研究人群范围较广,包括了老年人、门诊和体检中心人群、社区居民和大学生,还有警察和部队人群。③8篇文章涉及亚健康自评量表(Sub-health Self-rating Scale,SSS)。6篇期刊论文,2篇为学位论文,其中1篇学位论文涉及量表编制过程。流行病横断面调查研究有6篇,研究人群主要为大学生,随机对照试验2篇,研究人群有医院职工和大学生。④4篇文章(3篇期刊论文,1篇学位论文)是应用了亚健康评定量表(SHMS V1.0)。2篇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2篇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人群来自工人、教师、学生、公务员、社区居民和体检人群。⑤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调查问卷出现在3篇文章中,研究人群为社区居民和单位职工,研究方法均为横断面调查研究。亚健康状况评价问卷(SHSQ-25)涉及3篇文献,1篇为横断面调查研究,研究大学生的健康情况,2篇为随机对照的试验,研究人群为体检人群。世界卫生组织健康量表WHOQOL-BREF主要是作为测量标准出现在2篇文献中,另外1篇应用在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中。⑥4个量表的应用文献为2篇,15个量表应用文献仅有1篇。结论:通过对国内外量表的统计,发现国内外量表的维度和条目分布上不同。国外量表的特点是条目多,社会维度条目所占总体条目数量比例较高,同时单个量表中心理维度条目所占单个条目总数的比例差别不大,说明国外量表比较注重社会环境和心理状况对健康的影响。国外量表采用的评分方式有2级评分和5级评分和模拟线性记分,量表中采用2种评分方式相结合的情况较为常见。国外量表的条目语言描述更加简单清晰和口语化。国内量表条目中,躯体维度条目多见,社会维度条目较少,说明国内量表对于社会维度关注不够。在量化评分方面,国内量表采用的评分方式与国外相同,但是每个国内量表均只用了 1种评分方式。国内量表的语言常有表达不够清晰,口语化不足的问题。

张莹[9](2017)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的医师临床胜任力研究及教育探索》文中研究表明现代医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也出现了一些严重问题,突出表现在卫生领域的差异和不公平、过度医疗引发的医患关系紧张、疾病谱的改变导致单纯生物医学困境、环境与行为风险不断增加,医疗系统正变得越来越复杂。遗憾的是现代医学教育未能跟上现代医学发展的步伐,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存在明显缺陷,医学生的临床胜任能力与病人和人群需求不相匹配。学科间团队合作能力欠缺,纯生物医学模式诊疗,临床思维层次不足等。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这是新世纪医学卫生人才培养面临的新的严峻挑战。人力资源管理视域下,临床胜任力是影响医师工作绩效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所以,深刻理解当今医师临床胜任力内涵,有助于医师临床胜任力的提升,有助于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有助于培养未来卓越医生。本研究采用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构建医生临床胜任力模型,编制医师临床胜任力调查问卷,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初步分析。进而,开展一系列医学教育实验,对医学生临床胜任力的教育研究进行初步探索,提出医学教育改革的路向。研究问题一。研究目的:测量医师临床胜任力,提供医师临床胜任力理论发展必须的研究工具,对本研究构建的临床医师胜任力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进行验证,了解当今医师临床胜任力状况,挖掘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研究方法:我们基于文献分析、通过问卷调查法和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等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提出了医师胜任力模型的理论建构;采用项目分析、因子分析和潜变量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对抽取的医师进行施测,通过自编的问卷,以辽宁锦州,吉林长春等地的医院为抽样调查对象。采用描述性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调查结果。结果:形成《医师临床胜任力问卷》,该问卷共58个题项,包含职业价值观、人格特征、知识技能、决策能力4个维度。通过问卷调查,从整体上讲,临床决策胜任力发展较慢,职业价值观仍有待加强。学历层次、职称结构、年龄、参加工作时间均对临床胜任力有影响。学历越高、职称越高、资历越高的医师,临床胜任能力也越强。临床胜任力总分、人格特征、决策能力、职业价值观和知识技能胜任力变量两两显着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医师总的临床胜任力的影响因素为年龄、职称、工作时间,人格特征的影响因素为职称,决策能力的影响因素为性别、年龄、学历,职业价值观的影响因素为年龄、行政职务,知识技能的影响因素为工作时间、行政职务、医院类别。结论:医师临床胜任力结构及实际调查对我国医师临床胜任力框架的改进以及临床胜任力的培养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现实意义。研究问题二。研究目的:通过巴林特案例小组讨论的开展,使医学生习得多角度的临床思维方式,能更深的体会自己的思想、情绪、人格对病人的影响,促进医学生的人文精神的人格特征的塑造,提高临床沟通的技巧。研究方法:采用方便抽样,选择某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68人开展实践活动,进行访谈和问卷研究。结果:参与者能从心理和社会视角观察困难的医患关系,对医患关系产生新的觉察,培养具备人文精神的人格,有效应对医患关系。结论:巴林特案例小组讨论能对成员塑造具有人文精神的人格特征产生积极影响。研究问题三。研究目的:验证形成性考核评价的反馈类型与学业水平对学生知识技能胜任力的获取的影响。研究方法:采用方便抽样,选取大四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252人,分别以优/差学业水平(2)×正/无反馈类型(2)进行分组完成实验研究,结果:形成性评价的反馈类型对终结性考核成绩影响显着(F=6.784,P<0.05),正反馈与不反馈相比,学生的成绩更高。反馈类型和学业水平的交互效应(F=6.729,P<0.05)显着,反馈类型对学差生的影响程度高于学优生。结论: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开展形成性评价,反馈类型影响医学生临床知识技能胜任力的获得。研究问题四。研究目的:探讨以临床胜任力为导向,在医学生生产实习阶段开展形成性学习评价的效果。研究方法:采用方便抽样,选取临床医学专业大五生产实习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组和对照组设计,实验组开展形成性评价,对照组采用传统实习方法,比较两个组Mini-CEX结构化问卷的成绩。结果:实验班结构化问卷得分显着高于对照班(P<0.001)。结论:在临床实习阶段开展形成性评价有助于学生临床胜任力的获得,学习者的职业价值观和临床决策胜任力水平显着提高。研究问题五。研究目的:当今盛行的生物医学模式难以满足临床需要,医疗环境的改善依靠教育系统的改变,传统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僵化,我们需要探索一种能胜任人群健康服务的转化式教育方法来培养医学生的临床胜任力。结果:转化式学习是参考框架有效改变的过程,以批判性反思为基本特征。基于胜任力的转化式学习是课程设计集系统性和实践性、医学技术与人文精神有机统一、以病人或人群需要为中心、紧扣医疗实践和学生临床胜任能力发展、探索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临床实践程序的转化式学习过程。基于胜任力的转化式学习的有效开展,必须开展:根据临床实践需要设置课程体系、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教学、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支持转化式学习、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临床思维教学、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

孙凌云[10](2017)在《基于中国癌症幸存人群需求与国外实践经验的中医药肿瘤康复服务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癌症幸存人群一般是指经过肿瘤治疗后得以继续生存的癌症患者,广义而言还包括诊断期、围手术期、晚期等各阶段癌症患者。肿瘤康复是指癌症幸存人群在肿瘤治疗后乃至带瘤生存中实现回归自我、回归家庭、回归社会、回归生命第二周期的过程。国外肿瘤康复领域经过五十年的探索已从物理康复治疗逐渐发展扩大为全程、综合、多学科合作的医疗支持与服务模式。尽管我国癌症幸存人群的总体数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但肿瘤康复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中医药在我国肿瘤患者中有着广泛应用,强调以人为本的综合调养,这与现代肿瘤康复医学提出的内容和目标不谋而合。2016年底颁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指出,要发挥好中医药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因此,有必要将中医药整合融入我国肿瘤康复体系。作为一个新兴领域,构建中医药肿瘤康复服务模式存在四个亟待回答的重点问题:1.中国癌症幸存人群在肿瘤康复中的需求和意愿是怎样的,需明确中医药康复模式的服务主体特征;2.在我国中西医结合医疗体系下,多学科团队特别是西医与护士人员如何看待中医药在肿瘤康复中的作用和地位;3.中医药在今后肿瘤康复模式中能否做出改进以向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并有助于康复;4.国外在肿瘤康复服务模式中的成熟经验是什么,能为中医药肿瘤康复的建立带来什么启示。[研究目的]根据上述几个研究问题,本研究目的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探索癌症幸存人群康复需求与态度,分析其与中医药利用意愿之间的相关性;2.分析西医医护人员在康复中推荐中医药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3.明确患者对中医药的期待与阻碍,中医药利用对需求满足情况的影响;4.学习国外康复经验、模式与科研思路;5.提出中医药肿瘤康复服务模式的初步设想。本研究有助于应对我国癌症幸存人群日益迫切的需求,缓解这一人群对家庭、社会同样带来的疾病、资源与经济负担。同时还有助于实现我国所提倡的发挥中医药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以及学术成果和特色模式在国际平台上的交流与推广。[研究方法]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横断面问卷调查研究、定性研究三部分内容,基于中美合作平台,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与分析。文献综述部分对癌症幸存问题以及肿瘤康复医学的国内外进展进行了概述与总结,并对中医药在肿瘤康复中的理论依据与现有循证医学证据进行了归纳。横断面问卷调查部分在2015年9月至2016年2月期间对总计1800余人次的我国癌症幸存人群、西医肿瘤专科医师及护士群体展开三项横断面问卷调查。其中,第一项问卷调查于2015年9月至10月在北京抗癌乐园癌症幸存人群中间展开。第二项问卷调查分别在2015年9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期间对与会西医肿瘤专科医师中间开展,以及2015年9月至10月期间对北京、河南等6家中医和西医医院对肿瘤专科护士展开调查。第三项问卷调查于2016年1月至2月再次对北京抗癌乐园癌症幸存人群进行调查。以上横断面问卷调查研究均在中美合作的基础上,共同设计制定详细且具有良好信度的问卷与量表,用以专门评估上述人群对于肿瘤康复的需求、意愿与态度。本研究的主要分析指标分别是中国癌症幸存人群在肿瘤康复中使用中医药的意愿、中国肿瘤专科医师/护士在肿瘤康复中推荐使用中医药的意愿,以及癌症幸存人群在肿瘤诊断后接受中医药治疗的现状。为探索与上述主要分析指标之间具有相关性的因素,研究利用量化评分方法评估癌症幸存人群在肿瘤康复中的需求与未满足需求、对于肿瘤康复中社会支持、信息资源和医疗费用的态度、对于接受肿瘤康复服务的动力与阻碍、对于中医药治疗的期待与阻碍;以及肿瘤专科医师、护士对于肿瘤康复服务的认识与态度,包括其所关注的康复需求、以及提供康复服务的动力和阻碍等。研究的统计分析由中美合作共同进行,利用stata14.0软件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相关性分析。定性研究部分通过在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肿瘤中心联合博士培养期间对其肿瘤康复服务中心的肿瘤康复门诊的护理治疗师以及肿瘤康复资源项目的社会工作者用英语进行深度定性访谈。访谈内容主要包括该中心肿瘤康复服务发展历史、服务流程与规模以及工作人员对肿瘤康复的理解和建议。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初步提出我国中医药肿瘤康复服务模式的设想与架构。[研究结果]本研究横断面问卷调查结果显示,484位癌症幸存人群中有80%愿意在肿瘤康复中接受中医药治疗。肿瘤康复需求程度越高(比值比1.33,P<0.001),且更加需要社会关系支持以及多种康复信息资源、具有更多接受肿瘤康复服务促进因素(调整后比值比1.42,P =0.001)、愿意在肿瘤康复中投入更多医疗费用的患者更愿意接受中医药治疗(P<0.001)。医生是被调查癌症幸存人群认为在肿瘤康复中最为重要的角色(91%认同),同时是最为希望获取肿瘤康复信息的来源(86%表示愿意)。在被调查的352位肿瘤专科医师与413位护士中,67%医师与75%护士愿意在肿瘤康复中为癌症幸存人群推荐中医药治疗,年龄大于40岁、来自三甲医院、关注多种患者需求、既往提供肿瘤康复比例较高、具有更多提供肿瘤康复服务促进因素的医师更愿意推荐中医药治疗(均P<0.05);来自三甲医院、更加关注患者需求、具有更多为患者提供康复服务促进因素、认为“个人精力不足”和“经济收益与付出服务不相符”的护士更愿意在肿瘤康复中为患者推荐中医药治疗(均 P<0.05)。另一项针对590位癌症幸存人群的调查显示,90%在肿瘤诊断后使用过中草药治疗,65%使用过中成药,20%接受过食疗,10%接受过气功,仅5.5%接受过针灸治疗。患者学历、肿瘤诊断时间与月收入水平与中医药使用的手段有一定相关性。超过80%的癌症幸存者对中医药在肿瘤应用存在不同方面的期待,其中96.4%期待中医能够提高免疫力,占比例最高,83.2%期待中医药能够治愈癌症,占比例最低。在中医药治疗的阻碍中,平均不超过20%的幸存者担忧中医的科学性和副作用,而超过或接近50%的患者认为中药煎煮困难、难以找到好中医以及中医疗程长是利用中医药的阻碍。接受中医药治疗时间较长以及中医治疗种类较多的患者在肿瘤康复中存在更少的未满足需求(均P<0.05),且不同维度的未满足需求与中医药利用的种类、促进与阻碍因素有关。定性研究结果发现,以护士为主导的肿瘤康复门诊是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肿瘤中心肿瘤康复服务的核心环节,护理治疗师基于癌症幸存者的疾病信息、需求以及循证医学指南为其提供肿瘤康复计划,并帮助其联系和沟通多学科团队医疗资源和服务支持。社会工作者在癌症幸存人群的肿瘤康复的心理、社会、经济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是肿瘤康复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根据上述研究内容以及结果,本文提出了基于中医药理论特色、我国癌症幸存人群需求以及国外实践经验,建立中医药肿瘤康复服务模式的初步设想。并且,对于中医药肿瘤康复服务模式的宏观架构设计以及包括团队设置、服务流程、个性化方案在内的具体中医药肿瘤综合康复方案进行了详细描述。[研究结论]本文在现有研究基础上,采用量化评分问卷的方法并扩大样本量与研究人群,结合国外成熟经验,对构建中医药肿瘤康复服务模式过程中的四个重点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我国癌症幸存人群在肿瘤康复中使用中医药的意愿与他们自身的社会文化背景信息,以及在肿瘤康复中的身心需求、社会支持、信息资源等方面息息相关。中医药在肿瘤康复中能够得到多学科团队的认可并起到一定的纽带作用,同时还能有助于缓解医疗资源的紧张与医患关系。癌症幸存人群在中医药的使用中仍然存在由于治疗方式复杂、医疗资源紧张所带来的实际阻碍,并且具有明确的期待。进一步优化中医药服务细节,有助于满足更多癌症幸存人群的需求。结合国外成熟经验,在中医药肿瘤康复服务模式中应以中医药理论和方法未寄出,以肿瘤康复计划为主线,以肿瘤康复门诊或病房为主导,紧密联系多学科团队,构建以患者为中心的综合服务模式,加强中医药肿瘤康复服务模式的循证医学研究与应用、增加对医护人员在肿瘤康复方面的培训,有助于为建立我国特色的肿瘤康复体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二、美国医学院校身心医学教育的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医学院校身心医学教育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歌唱疗法对社区COPD稳定期患者运动耐力和情绪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背景
    1.1 COPD流行病学特征
    1.2 COPD稳定期管理的重要性
    1.3 COPD患者运动耐力的研究现状
    1.4 COPD患者情绪的研究现状
        1.4.1 COPD患者不同情绪的内容
        1.4.2 COPD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研究现状
        1.4.3 COPD患者幸福感的研究现状
    1.5 歌唱疗法
        1.5.1 歌唱疗法的概念
        1.5.2 歌唱疗法的研究现状
        1.5.3 歌唱疗法的作用机制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1.1 诊断标准
        3.1.2 纳入标准
        3.1.3 排除标准
        3.1.4 剔除标准
        3.1.5 脱落标准
        3.1.6 样本量估算
        3.1.7 分组方法
    3.2 干预内容
        3.2.1 对照组
        3.2.2 干预组
    3.3 研究工具及观察指标
        3.3.1 一般资料调查表
        3.3.2 6 分钟步行试验(6-Minute Walking Teat,6MWT)和 Borg 评分
        3.3.3 生活质量测评量表(COPD Assessment Test,CAT)
        3.3.4 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elf-Perceived Burden Scale,SPBS)
        3.3.5 总体幸福感量表(General Well-Being Schedule,GWBS 中国版)
    3.4 资料收集
    3.5 统计学分析方法
    3.6 质量控制
    3.7 伦理学原则
    3.8 技术路线
4 结果
    4.1 研究对象流失情况
    4.2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情况比较
    4.3 两组患者各研究指标基线比较
    4.4 歌唱疗法对两组患者运动耐力影响的比较
        4.4.1 歌唱疗法对两组患者6MWD影响的比较
        4.4.2 歌唱疗法对两组患者Borg评分、SpO_2影响的比较
    4.5 歌唱疗法对两组患者情绪影响的比较
        4.5.1 歌唱疗法对两组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影响的比较
        4.5.2 歌唱疗法对两组患者总体幸福感影响的比较
    4.6 歌唱疗法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比较
    4.7 歌唱疗法干预过程评价
5 讨论
    5.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分析
    5.2 歌唱疗法对社区COPD稳定期患者运动耐力的影响
    5.3 歌唱疗法对社区COPD稳定期患者情绪的影响
        5.3.1 对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
        5.3.2 对总体幸福感的影响
    5.4 歌唱疗法对社区COPD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结论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的创新性
    三、研究的局限
    四、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缩略词表
综述 歌唱疗法在 COPD 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2)系统观指导的上海社区精神心理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前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
第二部分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三、问卷设计与实施
    四、独立完成的课题内容
    五、质量控制
    六、研究内容
    七、技术路线图
    八、基本概念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一、精神心理卫生服务能力培训讲师与学员基本情况
    二、社区精神心理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的情况分析
    三、社区精神心理卫生服务访谈情况分析
    四、系统观指导的精神心理卫生服务能力提升访谈
第四部分 讨论
    一、精神心理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的建议
    二、系统观指导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进
    三、系统观指导的精神心理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四、系统观指导的公卫人才精神心理卫生服务能力培训
    五、系统观指导的精神心理专科医联体建设
第五部分 总结
    一、主要研究成果
    二、创新点
    三、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1:社区全科团队精神心理卫生服务技能培训调查问卷
    附件2:社区心理卫生服务组织体系调查表
    附件3:社区全科团队精神心理卫生服务技能培训反馈评价
    附件4:关于社区心理卫生服务个案访谈提纲
    附件5:系统思维在社区全科团队中的培训效果评估表
    附件6:系统式医学思维在全科团队中的应用课程评估表
    附件7:普通市民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调查问卷
文献综述 培养家庭医生团队精神心理卫生服务系统思维能力的思考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3)肿瘤科护士灵性照护能力培训方案的构建及不同培训模式的效果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安宁疗护
        1.1.2 安宁疗护中的全人护理理念
        1.1.3 肿瘤患者的灵性、灵性需求和灵性照护
        1.1.4 肿瘤科护士在灵性照护中的角色和地位
        1.1.5 灵性照护教育存在的问题
    1.2 国内研究现状
        1.2.1 灵性照护培训的发展历程和课程设置
        1.2.2 护理人员灵性照护能力不足且缺乏相关培训
        1.2.3 安宁疗护中的灵性照护培训
        1.2.4 “互联网+护理”教学理念
    1.3 国外研究现状
        1.3.1 护理人员灵性照护教育已成体系
        1.3.2 灵性照护教育的发展历程
        1.3.3 灵性照护教育的教学方案
    1.4 研究意义
第2章 初拟肿瘤科护士灵性照护能力培训方案
    2.1 调查对象
    2.2 计算样本量
    2.3 调查工具
    2.4 收集数据
    2.5 质量控制
    2.6 数据处理
    2.7 研究结果
        2.7.1 肿瘤科护士基本信息
        2.7.2 肿瘤科护士对灵性照护的认知得分
        2.7.3 肿瘤科护士对临终关怀的态度得分
        2.7.4 肿瘤科护士的灵性照护能力得分
    2.8 讨论
        2.8.1 肿瘤科护士对灵性照护的认知现状
        2.8.2 肿瘤科护士对临终关怀的态度现状
        2.8.3 肿瘤科护士灵性照护能力的现状
第3章 制定肿瘤科护士灵性照护能力培训方案
    3.1 函询专家
    3.2 制定专家函询表
    3.3 函询过程
    3.4 函询结果的分析方法
    3.5 函询专家基本信息
    3.6 函询结果
        3.6.1 专家积极系数
        3.6.2 专家权威程度
        3.6.3 专家协调程度
        3.6.4 专家意见集中程度
第4章 肿瘤科护士灵性照护能力的培养
    4.1 培训对象
    4.2 分组方法
    4.3 计算样本量
    4.4 干预方法
        4.4.1 组建研究小组
        4.4.2 对照组干预方法
        4.4.3 观察组干预方法
    4.5 观察指标
    4.6 质量控制
    4.7 知情同意
    4.8 统计学方法
    4.9 结果
        4.9.1 肿瘤科护士基本信息
        4.9.2 观察组应用“钉钉App”的线上学习情况
        4.9.3 两组肿瘤科护士灵性照护认知的培训结果
        4.9.4 两组肿瘤科护士对临终关怀态度的培训结果
        4.9.5 两组肿瘤科护士灵性照护能力的培训结果
第5章 讨论
    5.1 构建肿瘤科护士灵性照护能力培训方案的必要性
    5.2 肿瘤科护士灵性照护能力培训方案的科学性
    5.3 肿瘤科护士灵性照护能力培训方案的实用性
    5.4 肿瘤科护士灵性照护能力培训方案的有效性
        5.4.1 基于“互联网+护理”教学理念的线上线下培训模式可增强培训效果,提升肿瘤科护士对灵性照护的认知水平
        5.4.2 基于“互联网+护理”教学理念的线上线下培训模式可增强培训效果,改善肿瘤科护士对临终关怀的态度
        5.4.3 基于“互联网+护理”教学理念的线上线下培训模式可增强培训效果,提升肿瘤科护士的灵性照护能力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性
    6.3 局限性
    6.4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问卷调查知情同意书
附录 B 一般资料调查表
附录 C 中文版灵性培训前后量表
附录 D 中文版佛罗梅尔特临终关怀态度量表
附录 E 护士灵性照护能力量表
附录 F 肿瘤科护士灵性照护能力培训方案专家函询(第一轮)
附录 G 肿瘤科护士灵性照护能力培训方案专家函询(第二轮)
附录 H 灵性照护能力培训知情同意书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参考文献

(4)精神卫生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常用略缩词中英文对照表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理论基础
    1.4 研究设计
    1.5 论文框架
    1.6 研究的创新之处
2 精神卫生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培养模式函询问卷的初步确立
    2.1 成立课题小组
    2.2 函询问卷草案的形成
    2.3 确定函询问卷
    2.4 讨论
3 德尔菲法确定精神卫生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培养模式
    3.1 德尔菲法的实施
    3.2 专家函询的结果
    3.3 精神卫生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培养模式函询结果
    3.4 讨论
4 结论与展望
    4.1 研究结论
    4.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5)身心灵视角下小组工作介入高职生抗逆力提升的研究 ——以九江Z高职院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2 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2 理论基础
    2.2 抗逆力的研究
        2.2.1 抗逆力研究的源起
        2.2.2 抗逆力的研究焦点
        2.2.3 抗逆力培养的研究
        2.2.4 抗逆力模型的研究
    2.3 身心灵的研究
        2.3.1 身心灵的研究现状
        2.3.2 身心灵与内在保护因子关系的研究
    2.4 高职生抗逆力的研究
    2.5 文献述评
3 九江Z高职院校学生抗逆力现状及其原因
    3.1 九江Z高职院校的基本情况
    3.2 高职生抗逆力水平调查
        3.2.1 高职生抗逆力的基本结构
        3.2.2 抗逆力问卷调查
    3.3 抗逆力水平分析
        3.3.1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3.3.2 高职生抗逆力的现状
        3.3.3 抗逆力多变量比较
        3.3.4 高职生抗逆力的成因分析
4 高职生抗逆力提升的小组工作介入
    4.1 小组工作目标
    4.2 小组基本情况
        4.2.1 小组成员情况
        4.2.2 小组活动前测及参与意愿分析
    4.3 抗逆力提升小组实施过程
        4.3.1 小组活动实施过程
        4.3.2 小组活动总结
5 小组活动评估
    5.1 过程评估
        5.1.1 活动对象评估
        5.1.2 活动组织评估
        5.1.3 活动设置评估
    5.2 效果评估
        5.2.1 对组员的评估
        5.2.2 对社工的评估
        5.2.3 目标达成评估
    5.3 评估总结
6 总结与反思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反思与建议
        6.2.1 研究反思
        6.2.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测试问卷
    附录2 小组成员信息
    附录3 前(后)测问卷
    附录4 小组成员满意度问卷
致谢

(6)太极拳对中年人身心健康与人格特征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国内外研究概况
    2.1 中医理论与心身医学
        2.1.1 形神论概述
        2.1.2 形神论与五脏情志论
        2.1.3 形神论与身心医学
    2.2 太极拳相关研究
        2.2.1 太极拳的起源概述
        2.2.2 太极拳学术研究现状
        2.2.3 太极拳发展现状
        2.2.4 太极拳与中医文化
    2.3 中年群体生理及心理特征
        2.3.1 对中年人的界定
        2.3.2 中年群体生理特征
        2.3.3 中年群体心理特点
第3章 研究对象及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研究法
        3.2.2 实验研究法
        3.2.3 生理反馈(EEG)
        3.2.4 数理统计法
    3.3 研究工具及仪器
第4章 研究结果
    4.1 太极拳干预实验
        4.1.1 研究对象人口学资料
        4.1.2 干预组与对照组心理测量结果正态检验
        4.1.3 干预前两组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性检验
        4.1.4 干预后各组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性检验
        4.1.5 干预组中年人人格特征正态性检验
        4.1.6 干预组人格特征与中国常模差异性检验
        4.1.7 干预组在干预前后人格特征差异性检验
        4.1.8 干预组心理健康水平与人格特征相关性分析
    4.2 太极拳练习对脑电变化的研究
        4.2.1 脑电(EEG)变化研究被试一般情况
        4.2.2 太极拳运动前、即刻与运动后脑电功率值正态性检验
        4.2.3 太极拳运动前与运动即刻脑电变化差异性检验
        4.2.4 太极拳运动前后安静状态脑电变化差异性检验
第5章 分析与讨论
    5.1 太极拳锻炼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
        5.1.1 太极拳对中年人心理状态的干预
        5.1.2 太极拳锻炼对中年人人格特征的影响
        5.1.3 太极拳干预前后中年人心理健康与人格特征的关系
    5.2 太极拳锻炼后脑电活动的变化
        5.2.1 太极拳锻炼即刻对脑电活动的影响
        5.2.2 太极拳锻炼安静后对脑电活动的影响
    5.3 中医理论下太极拳对身心的影响
        5.3.1 太极拳能够有效调节情绪的变化
        5.3.2 太极拳能有效增强人们的体质
        5.3.3 太极拳可以促进人体气血运行
        5.3.4 太极拳与治未病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SCL-90症状自评量表
    附录2: EPQ艾森克人格问卷
    附录3: 干预组进行太极拳训练图片
    附录4: EEG脑电波数据记录采集图片记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7)依恋风格对心理压力的影响 ——自我批评、依赖与愤怒表达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提出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思路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依恋的研究综述
        2.1.1 依恋的概念界定
        2.1.2 依恋的主要理论
        2.1.3 依恋的测量
        2.1.4 依恋的相关研究
    2.2 自我批评、依赖的研究综述
        2.2.1 自我批评、依赖的概念界定
        2.2.2 自我批评、依赖的主要理论
        2.2.3 自我批评、依赖的测量
        2.2.4 自我批评、依赖的相关研究
    2.3 愤怒的研究综述
        2.3.1 愤怒的概念界定
        2.3.2 愤怒的主要理论
        2.3.3 愤怒的测量
        2.3.4 愤怒的相关研究
    2.4 心理压力的研究综述
        2.4.1 心理压力的概念界定
        2.4.2 心理压力的主要理论
        2.4.3 心理压力的测量
        2.4.4 心理压力的相关研究
    2.5 研究的理论框架与变量之间关系的相关研究
        2.5.1 研究的理论框架
        2.5.2 依恋风格和心理压力关系的相关研究
        2.5.3 依恋风格和自我批评、依赖关系的相关研究
        2.5.4 依恋风格和愤怒表达关系的相关研究
        2.5.5 自我批评、依赖和心理压力关系的相关研究
        2.5.6 自我批评、依赖和愤怒表达关系的相关研究
        2.5.7 愤怒表达和心理压力关系的相关研究
        2.5.8 自我批评、依赖、愤怒表达作为中间变量的相关研究
第3章 研究方法
    3.1 研究假设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工具
    3.4 统计方法
    3.5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第4章 研究结果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2 人口学变量分析
    4.3 相关分析
    4.4 回归分析
    4.5 中介效应检验
        4.5.1 愤怒表达在依恋风格与心理压力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4.5.2 自我批评、依赖在依恋风格与心理压力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4.5.3 自我批评、依赖、愤怒表达在依恋风格和心理压力关系间的的链式中介效应检验
    4.6 调节效应检验
        4.6.1 依恋回避与心理压力的关系:有中介的调节效应检验
        4.6.2 依赖的调节效应分析
第5章 讨论
    5.1 各变量的总体情况讨论
    5.2 各变量的人口统计学变量讨论
    5.3 各变量的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讨论
    5.4 依恋风格与心理压力关系的作用机制讨论
        5.4.1 愤怒表达在依恋风格与心理压力关系间的中介作用讨论
        5.4.2 自我批评、依赖在依恋焦虑和心理压力关系间的中介作用讨论
        5.4.3 自我批评、依赖、愤怒表达的链式中介作用讨论
        5.4.4 依赖的调节作用讨论
    5.5 研究对实践的启示及建议
研究结论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

(8)量表在中医健康评价研究中的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国内健康评价研究现状
        1 健康概念
        2 中医健康辨识的研究现状
        3 中医健康量表的研发和应用
        4 健康相关的生物学机制研究
        5 思考与展望
    综述二 国外健康评价研究现状
        1 健康评价内容
        2 健康评价方法
        3 健康评价常用普适性量表
        4 健康类量表的评价标准
        5 思考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健康的相关概念
        1.1 西医学里健康的概念
        1.2 中医的健康概念
        1.3 健康评价
    2 健康评价研究的现状
        2.1 体质学说
        2.2 健康评价的维度
        2.3 健康发展目标和指标体系
        2.4 特殊人群健康评价研究
        2.5 健康评价方法和工具
    3 小结
    4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文献研究
    1 国内外常用健康状态评价量表的比较分析
        1.1 资料和方法
        1.2 结果
        1.3 讨论
        1.4 思考
    2 常用量表在中医健康评价领域的应用比较分析
        2.1 资料和方法
        2.2 研究结果
        2.3 分析讨论
        2.4 结论
    3 参考文献
结语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9)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的医师临床胜任力研究及教育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代医学的现状
        1.1.2 现代医学发展的困境与挑战
        1.1.3 医学教育滞后临床医学发展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以医学人文为导向建构医师临床胜任力结构模型
        1.2.2 适应新世纪医学挑战,建立医学胜任力培养平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构建以批判思维为基础的医师临床胜任力模型
        1.3.2 面对医学现代性困境的教育实践与反思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2.1.1 医学模式的转换
        2.1.2 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临床意义
        2.1.3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的临床思维
    2.2 以病人或人群需要为中心,紧扣医疗实践和医生临床胜任力发展
        2.2.1 以临床胜任力为导向的医学
        2.2.2 医学人文是临床胜任力的核心要素
        2.2.3 以胜任力为导向是医学教育方向性转型的核心
    2.3 复杂社会环境下的医患沟通能力培养
        2.3.1 医患关系模式
        2.3.2 共情是人文医学关怀的本质
        2.3.3 共享决策能力是良好医患沟通的表现
        2.3.4 以病人为中心的医学整合
第3章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的医师临床胜任力模型构建及问卷调查分析
    3.1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的医师临床胜任力词汇搜集和归类
    3.2 采用半开放式问卷检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的临床胜任力的理论建构
    3.3 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评价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的胜任力的理论模型
        3.3.1 第一轮专家咨询结果
        3.3.2 第二轮专家咨询结果
    3.4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的医师胜任力问卷的编制和探索性因子分析
        3.4.1 原始题目的编写
        3.4.2 初始问卷的分析
        3.4.3 初始问卷探索性因子分析
        3.4.4 信度分析
        3.4.5 效度分析
    3.5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的医师胜任力问卷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3.6 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3.6.1 调查对象一般资料
        3.6.2 评价结果的描述性分析
        3.6.3 四大临床胜任力维度得分情况
        3.6.4 背景变量与结果变量之间的差异性检验
        3.6.5 医师临床胜任力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
        3.6.6 医师临床胜任力多因素分析
    3.7 质量控制
        3.7.1 咨询对象的质量控制
        3.7.2 问卷编制的质量控制
        3.7.3 问卷发放与回收的质量控制
        3.7.4 数据处理的质量控制
    3.8 讨论和建议
        3.8.1 医师临床胜任力模型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3.8.2 医师临床胜任能力自评调查结果的分析
        3.8.3 针对临床胜任力四大维度的培养建议
        3.8.4 研究不足
第4章 开展巴林特小组讨论以加强医学生具有人文精神的人格特征的实证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方法
        4.2.1 研究对象
        4.2.2 研究工具
        4.2.3 实施过程
    4.3 研究结果
    4.4 讨论
        4.4.1 医学人文教育肩负的使命
        4.4.2 巴林特小组案例讨论的优势
        4.4.3 本研究不足
第5章 以课程考核改革为突破口提高医学生知识技能胜任力的实证研究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方法
        5.2.1 研究对象
        5.2.2 实验设计
        5.2.3 考核形式
    5.3 研究结果
        5.3.1 描述性分析
        5.3.2 学业水平、反馈类型的方差分析结果
    5.4 讨论
第6章 在临床实习阶段开展形成性评价以提高医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和临床决策胜任力的实证研究
    6.1 研究目的
    6.2 研究方法
        6.2.1 研究对象
        6.2.2 形成性评价流程
        6.2.3 研究工具
    6.3 研究结果
    6.4 讨论
第7章 基于胜任力的转化式学习:医学院校本科教学的改革路向
    7.1 基于胜任力的转化式学习的提出
        7.1.1 学术价值
        7.1.2 现实意义
    7.2 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的胜任力的转化式学习的特征分析
        7.2.1 课程设计集系统性、实践性于一身
        7.2.2 医学教学改革要处理好技术与人文的关系
        7.2.3 以病人或人群需要为中心的转化式学习模式,紧扣医疗实践和学生临床胜任力发展
        7.2.4 探索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临床实践程序
    7.3 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的胜任力的转化式学习的有效开展
        7.3.1 根据临床实践需要设置课程体系
        7.3.2 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支持转化式学习
        7.3.3 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教学
        7.3.4 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临床思维教学
        7.3.5 临床专业本科教育模式的转变根本还是要靠教师育人理念的转变
第8章 总结和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本文的创新之处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10)基于中国癌症幸存人群需求与国外实践经验的中医药肿瘤康复服务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肿瘤幸存问题与肿瘤康复医学国内外进展
        1 肿瘤幸存问题与肿瘤康复医学的概念与定义
        2 肿瘤康复研究的国内外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药与肿瘤康复医学
        1 中医药在肿瘤康复医学中应用的理论基础
        2 中医药在肿瘤康复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3 总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与内容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横断面问卷调查研究
    研究一: 中国癌症幸存人群肿瘤康复需求、态度与中医药利用意愿
        1 研究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研究二: 中国肿瘤医师/护士推荐癌症幸存人群在肿瘤康复中使用中医药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
        1 研究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研究三: 中国癌症幸存人群中医药利用情况、态度与肿瘤康复未满足需求
        1 研究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针对国外肿瘤康复实践经验的定性访谈研究
    1 研究方法
    2 访谈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部分: 建立中医药肿瘤康复服务模式初步设想与架构
    1 对于中医药肿瘤康复服务模式的初步设想
    2 中医药肿瘤康复服务模式的宏观架构设计
    3 具体初步方案
第六部分: 总结与展望
附表
    附表1: 癌症幸存人群肿瘤康复需求与意愿问卷
    附表2: 针对临床医师/护士的肿瘤康复服务能力及态度问卷
    附表3: 癌症幸存人群肿瘤康复未满足需求与中医药利用情况问卷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

四、美国医学院校身心医学教育的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歌唱疗法对社区COPD稳定期患者运动耐力和情绪的效果研究[D]. 肖洁晨茗.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系统观指导的上海社区精神心理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研究[D]. 刘欢.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6)
  • [3]肿瘤科护士灵性照护能力培训方案的构建及不同培训模式的效果比较[D]. 张娟. 南昌大学, 2020(08)
  • [4]精神卫生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培养模式研究[D]. 王慧慧. 山西医科大学, 2019(09)
  • [5]身心灵视角下小组工作介入高职生抗逆力提升的研究 ——以九江Z高职院校为例[D]. 刘东桥.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1)
  • [6]太极拳对中年人身心健康与人格特征影响研究[D]. 刘晓东.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4)
  • [7]依恋风格对心理压力的影响 ——自我批评、依赖与愤怒表达的作用[D]. 莫李澄.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9(05)
  • [8]量表在中医健康评价研究中的应用分析[D]. 何磊.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8)
  • [9]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的医师临床胜任力研究及教育探索[D]. 张莹. 吉林大学, 2017(11)
  • [10]基于中国癌症幸存人群需求与国外实践经验的中医药肿瘤康复服务模式研究[D]. 孙凌云.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7(11)

标签:;  ;  ;  ;  

美国医学院校身心医学教育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