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的保险意识

香港人的保险意识

一、香港人的保险意识(论文文献综述)

徐诗颖[1](2020)在《试析“香港书写”中的“人与城”现象——以1980年代以来的香港小说为中心》文中指出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香港小说中的"香港书写"里,作家敏锐捕捉"人与城"的关系。因"九七回归"的到来,"香港意识"自此与城市的命运紧密相连,大量"失城小说"应运而生。对"失城"内涵的理解也随着"九七回归"而有所变化,大致可分为"流离异乡"(回归过渡期)和"此地他乡"(后"九七"时代)两个阶段。香港人在这三十多年来如何理解"我与城"的关系已成为文化身份认同形成的基础,并构成"香港意识"的核心要素,拓展并丰富着"香港意识"的内涵。

丁丽萍[2](2020)在《公共空间视角下吴忠早茶文化的人类学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吴忠早茶文化是近几十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地方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而兴起的。“游在宁夏,食在吴忠”,吴忠早茶是吴忠的特色饮食,有人甚至把它和广东的早茶相比较。伴随着当地城镇化过程中人们社交活动的不断丰富,吴忠早茶逐渐形成当地的一个文化符号,成为市民文化、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观察吴忠社会的一扇窗户。吴忠早茶独特的文化涵义,还未得到充分的挖掘和解读。为此,本研究对该文化现象的兴起、历史渊源、发展状况,及其给当地人的生活带来的改变等进行人类学解读。本研究将早茶文化置于城镇化和休闲社会背景下,以早茶拉面馆为具体场域,引进“公共空间”的理论视角,从早茶对人之食物生理需求的满足,及其社会整合的文化功能两方面,阐释早茶拉面馆从物理空间向文化公共空间的演变,以期观察城镇化过程对当地人群的社交、休闲及消费文化的塑造作用。本论文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本研究的田野点背景,包括吴忠市的人文地理环境及其近年来的城镇化情况等。第二部分概述了作为吴忠早茶文化前身的兰州拉面文化在当地的发展变迁,及吴忠回族的八宝盖碗茶这一早茶文化基本饮食元素的相关资料。第三部分是本研究的重点,从早茶拉面馆的物质空间、饮食空间、休闲空间和社会交往空间四个维度,构建吴忠早茶文化公共空间发展进程中社会文化的不断整合。结语部分联系更加广阔的时空背景,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透视当地社会的文化气质、城镇化及现代社会的消费和娱乐观念等与吴忠早茶这一文化现象的内在关联。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吴忠早茶是城镇化及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需求作用下,对当地原有饮食传统加以重构而形成的独特文化现象。从中可以看到,在这一进程中,传统饮食被赋予更加丰富多元的意义。它不仅仅只是满足人们对食物的生理需求,更多的是在社会整合的过程中,作为新的社会时代背景下社会文化公共空间的一项文化元素而促成新的社交关系网络的构建。

刘楚君[3](2020)在《港媒中的内地人形象 ——基于香港五家纸媒的报道》文中研究说明自香港回归之后,香港与内地的文化、经济交往日益密切,内地人入港带动了香港旅游业的繁荣发展。然而,在两地融合的主题下,由于历史、文化以及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两地出现了多起冲突事件,矛盾日益加深。随着时间的累积,伴随而来的是香港人对内地人的疏离和排斥。由于香港民众了解内地人的渠道和程度有限,香港媒体对内地人的报道,是港民了解内地人群体的重要渠道,其呈现的内地人形象是否客观真实,对港民正确认识内地人这一群体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选取五家不同导向的香港纸媒:以市场盈利为导向的《苹果日报》、精英导向的《明报》、具有中资背景的《文汇报》、以香港为主体的英文报纸《南华早报》以及免费日报《头条日报》。基于这五家香港纸媒在2009年至2019年十年间关于内地人的新闻报道,本文主要运用内容分析法、文本分析法以及比较分析法,对新闻发布日期、新闻主题、新闻议题、报道倾向、报道体裁、消息来源、报道篇幅、内地人身份、内地人的行为表现、品质特征等多个方面进行量化分析,并对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进行统计,以考察香港不同导向的报纸如何建构内地人形象。研究发现,香港五家媒体的报道中主要呈现的内地人形象有以下六种:违法犯罪的实施者、经济发展的助推者、权益受损的弱势者、道德文明的忽视者、一掷千金的消费者、抢占资源的入侵者。并总结出影响内地人媒介形象建构的四个成因:媒体的商业运作逻辑、社会历史文化的差异、内地人自身行为的失范以及内地群体话语权的缺失。最后,为了改善这种现状,针对性的提出以下几个建议:国家应当加强文明教育宣传,积极促进两地的交流互动;媒体应当坚持客观报道,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香港大众应摒弃刻板偏见,加强理解沟通,内地人应提升自身素质,增进群体认同感。

黄金[4](2020)在《边缘·异化·跨界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香港现代主义小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久以来高度物质化的商业环境遏制了香港人文文化的发展,使香港一直无法摆脱“文化沙漠”的粗浅印象,大陆中心意识也导致香港文学在“九七”回归以前都不受重视,被形容为中国文学的“弃婴”、“边缘”。不过,这种边缘的处境同时也可以视作一种契机,香港作家由此努力探索文学的多元性与可能性,力图突破种种刻板的论述。香港现代主义文学便是执掌旗帜行进其中的一支个性队伍。混杂着传统与现代、现代与后现代、中与西等多种文化特质,产生中心与边缘、都市与个人、物质与精神、商业体制与文学场域、区域与整体等多重权力关系与复杂矛盾的香港现代主义文学,在文化领域中进行着带有差异性、异质性、颠覆性的文学实践。而消费文化语境的限定,不仅仅是把高度商业化的社会环境和消费主义带来的种种问题当作现代主义文学表现的主要内容,也是将商业语境作为一种境遇现实,观察消费文化对香港现代主义文学传播和接受产生的深刻影响。基于此,论文将从香港边缘状态的呈现、异化主题的延伸与小说的跨界实验三个角度出发,在消费文化语境中考察香港现代主义小说的历史发展脉络、精神思想及形态特征,并追寻其在香港文学史、中国文学史当中的意义与价值。全文共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绪论部分首先界定了与现代主义文学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梳理广义上现代主义文学的历史脉络、理论谱系、美学特色及相关主义之间的关联,简要讨论香港现代主义的关键特质及个中联系,并对香港现代主义文学的研究历史与现状、选题价值、框架思路进行总括性的阐述。正文部分共分五章。前两章通过香港文学生态环境的探讨和地域文化的比较对香港现代主义文学进行外部研究,后三章结合文本细读展开文学的内部研究。第一章试图对香港现代主义文学的生存空间与状态作出整体描述。从香港商业化的文学运行机制可以看到,奉行坚守严肃文学品性的香港现代主义文学,一直以来都在以商业消费文化为主导的城市环境中艰难生存。作为生产者的作家也在不断调适自我,试图在文学理想、市场趣味和公共规则中找到一条合适的道路。香港对现代与后现代的接受过程与西方同期的文学发展历程存在一定时差,香港现代主义经过现代化、本土化、后现代化的影响,逐渐呈现现代与后现代的杂糅。因此,对于香港现代主义整体的内涵与性质便容许一定的模糊性和弹性理解。除此以外,中西文化交织的复杂文化环境赋予香港文学“混杂”的特质,在此情境中发展起来的香港现代主义文学,对中国传统和西方现代文学既有借鉴吸收,也有批判反思。第二章从香港的“边缘”状态及其独特价值出发,探讨了地域文化对文学的影响以及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学互动交流。依据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三个地区发生的时间线索,可以得到一条完整、连续的现代主义文学发展路线,而香港现代主义运动无疑是中国现代主义文学革命中的一次高峰。香港不仅在传统断裂的特殊时期接过了文学薪火,承担起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而且在不同地区间发挥了不可小觑的转承枢纽作用。在此意义上,香港文学的意义不能仅以中心和边缘的二元对立作僵化论述,要考虑到实际情况中存在相对性和变化性。在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地理版图中,上海、香港、台湾三地的现代主义文学经验不尽相同,彼此之间既有继承和转化,也有文学内部的交融与碰撞,通过比较上海与香港、香港与台湾的异同,可以看到社会状况、政治体制、文化环境与风俗人情等文化因素对文学产生的深刻影响,也可以看到不同的文学表现与个性。第三章以个案研究的形式进入到小说文本内部的分析,主要探索香港现代主义文学的内在思想精神。从文学整体的发展脉络来看,不同代际的作家表现出不同的反应与特性,崛起于50年代的刘以鬯、昆南、马朗等是香港现代主义的先驱,之后的“资深一代”、“中生代”与“新生代”作家,每一代作家的书写都不同程度地对前代进行拓展延伸,也有反省和创造。章节内分别选取刘以鬯、西西、董启章、潘国灵作为四代现代主义作家的代表,他们的创作反映了不同时期香港城市意识与历史精神的变化,从中可以看到香港现代主义书写旨趣与方式的演变以及作家思想观念上的突围与超越。第四章围绕现代主义的“异化”主题,讨论都市人面临的种种困境与挑战。香港作为一个高度异化的现代城市,承受着由物质带来的巨大压力,使人对城市产生强烈疏离感,但另一方面,香港也因其开放多元的历史传统而具有文化包容性。作为亲历异化的都市人,作家借助作家形象的塑造进入城市言说,同时还扮演叙述者的角色。他们群体性地在都会情境中经历迷失,也从中探求自我拯救之路。异化造就了香港独特的生活景观,从病态的市井男女到纷繁庞杂的物质,都可以见到现代文明病影响下人类的历史命运,以及物化逻辑之下“人”与“物”既互相对立又彼此和解的矛盾关系。此外还探讨了殖民环境影响下港人历史观念的异化问题,香港现代主义作品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地区断裂的殖民记忆和疏离的历史意识。第五章主要讨论香港现代主义文学在艺术形式上的探索以及对通俗文学的跨界影响。香港现代主义文学很注重发掘个人的内在意识世界,表现人类颓废虚无、荒唐放纵等负面心理倾向,导致了一部分现实主义作家的质疑和批评,并由此引起关于“真实”与“虚构”的争论。但从现代主义作家具体的创作主张与实践来看,他们不仅没有割裂写实与虚构的联系,还尝试将两者有机结合,实现现实存在与现代、后现代内容与形式的融汇。此外,香港现代主义很注重叙述形式、技巧和结构的实验性与先锋性,作家通过形式的创新和文体的越界探索了文学表达的多种可能。现代主义不仅在吸引着纯文学作家,对通俗文学作家也产生影响,从古龙小说可以看到存在主义与武侠文学的融合,这种尝试使通俗小说进入到一个新的境界。结语部分重申了香港现代主义文学的现代性意义,并探讨了现代性的书写方向。从一般的现代性意义来说,香港现代主义文学无论在内容形式还是思想精神上,都在实现向传统反叛、与传统决裂的目标,从具体的实践成果来看,现代主义文学对现代香港历史与城市文化的优势与缺失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并构建起多元的审美思维和艺术风格,其现代性书写已经形成了独特的个性。接下来面对现代性书写如何继续进行下去的问题,无论是倡导回到“以人为本”的“多元现代性”理论,还是面向未来的“重写现代性”,都颇具启发作用,香港的现代性书写仍然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徐孝涌[5](2019)在《X集团跨文化管理案例研究》文中认为在全球化的浪潮下,跨国企业得到了蓬勃发展,但往往跨国企业母公司所在国家和子公司所在国家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容易形成文化冲突,给企业经营管理活动造成一定的冲击。因此,对跨国企业进行母公司所在国与子公司所在国之间文化差异、企业文化冲突原因分析以及问题解决方案进行探索研究,在充分尊重对方文化的基础上,尽可能避免文化差异带来冲突的不利影响,促进企业的文化融合,最终实现企业经营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基于前人对跨文化管理的研究成果,结合跨文化管理的相关理论,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通过四个典型案例,对美资X集团跨文化管理问题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组织层面、个体层面、文化差异、外部环境变化等。通过对X集团跨文化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本论文得出了如下启示:选择文化融合是必由之路、明确高层管理权责、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建立跨文化管理机制等不仅是X集团跨文化冲突的解决方案,而且对其他在中国投资的美国企业也具有普遍适用性。本论文得出的结论为:第一,管理源于文化,同时又对文化产生作用力;第二,对于跨国企业,跨文化管理是决定企业经营管理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第三,跨文化管理,既要关注静态的文化差异对管理的影响,也要关注企业组织层面、个体层面和外部环境变化对管理的影响;第四,对于在中国长期投资发展的美国跨国企业,选择文化融合是必由之路。

孟萌萌[6](2019)在《《鹿鼎记》电视剧改编研究》文中认为《鹿鼎记》小说1977年被搬上电视荧屏至今,我国两岸三地已拍摄了八个版本的电视剧。一方面,不同版本的“鹿鼎剧”体现出改编者对原着小说的不同理解,使各个版本呈现出不同的审美特征;另一方面,改编的背后凸显的则是不同的地域文化、接受心理、时代语境、审美风尚等对原着小说的“有意味”选择。本文结合中国香港、台湾、大陆三个地区的社会历史文化语境,以广义互文性审视“鹿鼎剧”映现的时代地域文化特征,并从狭义的互文性角度具体微观地分析原着小说与各个改编剧的差异、各版本电视剧之间的联系,梳理出《鹿鼎记》电视剧重视情感演绎、娱乐搞笑的改编趋势。文章在对《鹿鼎记》小说影视化历程进行详细梳理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三个地区特殊的历史文化、时代语境及接受心理等如何造成不同地区改编剧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又促使不同版本的“鹿鼎剧”形成带有时代、地域印记的美学风格和艺术特征。对香港来讲,制作于“九七”回归历史节点前后的三部“鹿鼎剧”,体现了港人身份意识由显到隐的变迁,在美学风格上,由于受无厘头搞笑武侠剧片的影响,形成了恣意狂欢的娱乐喜剧特征。对台湾来讲,因为国民党在台实行的“戒严”政策,使台版“鹿鼎剧”形成了回避台湾历史政治、背负社会教化义务、细腻且谨慎演情的艺术特征。对大陆来讲,进入二十一世纪才起步的《鹿鼎记》改编受主旋律影视指导方针的规约、大众消费文化的刺激以及港台武侠影视文化的影响,两部电视剧既回避敏感政治事件、演绎以“孝”为核心的家庭伦理、弘扬和谐的国家理念,同时又呈现出拼贴流行偶像、戏仿非主流文化、模仿港台影视剧等后现代艺术手法的特点。总之,无论是潜藏身份焦虑、开辟娱乐狂欢特征的香港剧,还是回避地区历史、重视政教偏重情爱的台湾剧,亦或是在主旋律与大众娱乐文化之间摇摆的大陆剧,在漫长地创作历程中,它们不仅为大众带来多种风格的审美享受,而且凸显了改编背后的多重意味,成为我们重新回望和映照两岸三地特定历史语境的一面镜子。

王灵玉[7](2019)在《从归属到归宿 ——西西的身份困惑与精神突围》文中研究说明西西是一个风格多变,难以定义的作家。她严肃的写作态度与先锋视野决定她的作品蕴含着较大的格局和深厚的内涵,作为一个向往自由同时又深具社会责任感的作家,她的小说显现出对人类生存境遇的人道主义关怀和家园意识,透视出哲学思辨色彩,也是她个人关于生存的智慧,她关注现代人如何在荒诞的境况中坚持自我和快乐的问题。本文以西西思想意识的变化为切入点来分析西西不同时期的小说文本,意在探讨西西的乌托邦理想从建构到解构的过程。西西从寻找身份归属到寻求精神寄托的转变是分析她作品的关键点,从现实迈向崇高,其中不变的是西西自省的态度,包括对身份的自省、对文化的自省、对理想的自省。论文主要分为三章,第一章介绍西西的背景,包括个人背景和写作背景。个人背景即西西有趣味的个人生活及朋友们对她的印象;写作背景即了解西西从移民到本土的转变过程,她是怎样吸收中西文化,并从内部和外部对香港本土文化进行客观审视。最后交代了笔者论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即西西创作的转折点。第二章主要分析西西关于香港人的身份困惑的思考,她的地方感与乌托邦构想如何在寻找身份归属的过程中产生。第三章重在阐释西西对身份问题进行解构,发生这样重大性转折的原因是什么,以及乌托邦解体之后重塑意义的途径和前景。

龙群[8](2019)在《内地赴港旅游者主客边界感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成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构思付诸实践的第一地区。中国属于单一制国家,只有一个国家主权,一个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各级地方政府由国务院统一领导,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实行与国家主体不同的制度,但不改变中国单一制国家本质,可见“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体现了高度创新性。旅游是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数据表明,随着“自由行”政策的逐步实施,香港已迅速发展成为目前国内重要的出境旅游市场之一,但基于“一国两制”视角去探究内地居民关于香港的旅游体验之学术研究并不多见。笔者认为,边界是人类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也是社会人际交往的前提和关键。边界不仅存在于空间,还存在于心理上,“边界”概念在解释内地赴港旅游者与香港接待地居民之间主客交往过程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笔者提出三个研究问题:第一,心理性边界的存在是否会成为内地游客到访香港的某种动机和旅游兴趣?第二,内地游客关于主客边界的感知呈现什么特征?且具体过程如何?第三,内地游客会采取哪些行动策略以降低主客交往的边界感体验?笔者将内地赴港旅游者关于主客边界的感知分为物理的、政体的、经济的、文化的和社会的等五个层面,综合援引旅游消费“享乐论”、代际理论、国家认同理论以及协商理论等,采用定量与质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分析问卷数据(有效问卷689份)和访谈文本数据(访谈样本17人),着重分析了内地赴港旅游者与香港接待地居民之间“相遇”、“去边界”以及“协商”等若干交往阶段,较理想地还原和揭示出主客关系的本质特征。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同为中国人,却因曾经的历史原因导致双方之间客观存在某种心理性边界,这确实成为内地游客到访香港的动机和旅游兴趣之一。第二,内地游客对香港五个层面的边界感知从较强到较弱依序为政体边界感知、经济边界感知和文化边界感知、物理边界感知、社会边界感知,且与内地赴港旅游者长居地与香港之间的地理距离以及其“出生年代”、“学历”等人口学特征相关。第三,内地游客主客边界感知的形成过程包括“赴港前”、“跨越地理边界时”、“相遇中”等三个阶段。其中,“想去而不得去”使得“向往”变成“神往”,这形成内地旅游者与香港之间最初的边界感;内地游客跨越两地海关、接受过境检查时,“跨越地理边界”一方面会增强内地游客的新奇、兴奋、去边界等积极旅游体验,另一方面也会令他们对香港产生某种距离感;内地游客与香港(地、人)真正“相遇”实施旅游行为时,其心理性边界感知在政体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层面上有不同程度显现。第四,当感知到两地政体层面的边界时,内地游客会基于旅游消费主义、自我意识、国家认同情怀等三类心理状态的驱使而采取“避开”、“想去了解”或“直接拒绝”等行动策略;当感知到两地的文化边界时,内地游客会采取随环境而变等策略;当感知到两地的社会边界时,内地游客会受“过客式”旅游心态的影响而有意降低边界感。本文的创新点在于:重视内地赴港游客动机的新层面揭示;丰富和重新解释主客关系的“边界”分析框架;进一步论阐述旅游的社会文化实践意义,提出内地赴港旅游者存在从“旅游消费主义”到“国家认同情怀”之心理特征序列这一重要观点。在旅游营销及目的地管理领域,本文揭示出内地赴港游客的代际体验差异,强调重视两地民众关系的细致特征研究。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对边界概念的操作化还需要经历多个案例检验,原始数据缺失了中国东北地区,最终的理论提升也比较有限。笔者认为,香港并入中国高铁网,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的进一步建设等,都将深刻影响内地民众赴港旅游行为,两地主客关系亦会呈现更多新的特征,但香港融入祖国的发展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我们的学术研究应该为此做出更多的贡献。

钱林霞[9](2018)在《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智库论坛专家学者香港研讨会发言摘要》文中研究表明4月25日,广东省社会科学院、香港明汇智库、香港紫荆杂志社和国家行政学院(香港)工商专业同学会共同主办的"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智库论坛"在港岛海逸君绰酒店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主题为"一国两制下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旨在充分发挥粤港澳三地智库的先行作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合作与发展。出席本次论坛的嘉宾有:国务院港澳办港澳研究所副所长何德龙、中联办研究部副部长王珺、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总裁李彤、广东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王珺、香港紫荆杂志社社长杨勇、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袁俊、国家行政学院(香港)工商专业同学会主席陈健文、香港明汇智库主席曾智明、明汇智库荣誉总监曾渊沧、澳门经济建设协进会理事长杨道匡、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郑耀棠、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张俊勇、港区全国政协委员吴杰庄等。本次论坛吸引了来自粤港澳三地及内地的专家学者、政商界人士共300多人,大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愿景。论坛分上午、下午两个环节举办。上午的专家学者研讨会假座位于港岛海外信托银行大厦的港区省级政协委员联谊会会议室举行。本期编发本刊副总编辑钱林霞根据会场录音整理出的专家学者发言摘要,供读者们参阅(未经专家学者本人审阅)。

傅彬发[10](2018)在《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与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协同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设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措施,人民币跨境结算则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起点,现有研究表明两者的相互影响已越来越深刻,互动也日益频繁。香港具有发展离岸市场的经验,凭借发达金融基础、优越的地理位置等条件使离岸人民币业务迅速发展,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不仅联通了离在岸市场的资金回流渠道,还为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试点提供“试验田”,香港人民币业务间的竞争与协同提高了人民币离岸市场的运作效率,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背景下,人民币需求大幅上升刺激了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发展。而人民币跨境结算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起点对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意义重大,不仅给香港带来大量沉淀资金,还通过引导资金的跨境循环与体内外循环促进各类离岸人民币业务的发展。在人民币跨境结算逐步发展的过程中离在岸资金流通的渠道不断扩大,资金双向流动更加顺畅,资金的跨境循环与离岸市场体内循环效应增强,体外循环效应凸显,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流动性进一步提升。本文对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和人民币跨境结算的业务结构进行剖析,并通过定性分析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两者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与人民币跨境结算在政策与市场自发的作用下,离在岸业务相互竞争、渗透、协同,两者间的互动符合协同学的思想,是物质与能量交换的一种过程。据此,本文以协同学为理论基础,将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与人民跨境结算视为复合系统的子系统,并通过实证检验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与人民币跨境结算之间的协同效应。首先,通过ADF检验、协整检验及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与人民币跨境结算的联系,结果表明两者间的影响是长期均衡的。其次,构建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检验两者的协同效应,结论表明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与人民币跨境结算间存在协同效应,但是子系统运作存在失衡现象,两者的协同度并不高。最后,本文提出通过加快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深化离在岸人民币利率市场化改革、调整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路径及模式、完善离在资金循环渠道四个方面的政策建议,以期为货币当局研究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与人民币跨境结算相关问题提供理论和实际借鉴。

二、香港人的保险意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香港人的保险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2)公共空间视角下吴忠早茶文化的人类学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缘起和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关于饮食人类学的研究
        (二)关于茶馆的研究
        (三)关于早茶文化的研究
        (四)关于市民休闲文化的研究
        (五)关于“公共空间”的讨论
    三、概念界定和研究方法
        (一)核心概念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田野点概况
    一、吴忠市的自然地理环境
    二、吴忠市的历史人文环境
        (一)历史上的吴忠
        (二)现代的吴忠
        (三)回族饮食文化
    三、吴忠地区的城市扩张——小农村、“大”城市
第二章 吴忠早茶文化:一个崭新的公共空间
    一、吴忠拉面文化的产生与变迁
        (一)吴忠拉面文化的兴起
        (二)拉面对吴忠人生活的影响
        (三)拉面文化在吴忠的变迁
    二、八宝盖碗茶文化
        (一)西北回族盖碗茶
        (二)吴忠盖碗茶的变迁
    三、早茶空间的兴起
        (一)早茶文化的出现
        (二)早茶包厢:文化的交流空间
第三章 公共空间视角下的吴忠早茶文化
    一、物质空间
        (一)外部空间
        (二)内部装饰
    二、饮食空间
        (一)工作餐
        (二)聚会餐
    三、休闲空间
        (一)中年人的休息地
        (二)老年人的精神慰藉地
        (三)喝酒与喝茶
    四、社会交往空间
        (一)家庭会客厅
        (二)商务洽谈处
        (三)相亲地
        (四)化解矛盾的地方
        (五)民族感情融合之地
    五、小结
结语
    一、社会变迁中的吴忠早茶文化
        (一)从乡民到市民:早茶文化对城市扩张的适应
        (二)传统与现代:早茶文化对回族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三)饮食与交际:早茶文化中的社会差异
        (四)休闲文化:早茶文化与经济水平
        (五)民族交融:早茶文化在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积极作用
    二、叹早茶:一种现代市民休闲交际方式——与广东早茶之比较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港媒中的内地人形象 ——基于香港五家纸媒的报道(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概念界定及理论梳理
    一 概念界定
    二 理论梳理
第三节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一 媒介形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 香港媒体中的内地人形象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的创新意图和研究局限
    一 创新意图
    二 研究局限 第二章 样本描述:香港纸媒报道中的内地人
第一节 内容分析的研究设计
    一 研究对象的选取
    二 研究时间范围的选取
    三 样本数据的收集
    四 类目设计
    五 编码的信度
第二节 港媒中内地人报道的内容分析
    一 报道数量分析:虽有波动但总体呈增长态势
    二 报道主题分析:社会民生类关注度最高
    三 报道议题分析:议题多元但相对集中
    四 报道倾向分析:负面远多于正面
    五 消息来源分析:香港消息来源占据主导
    六 报道体裁分析:以事件类消息报道为主
    七 报道篇幅分析:虽有差异但基本持平
    八 内地人形象分析:负面化的内地人
第三节 港媒报道中新闻标题的词频分析
    一 五家媒体报道中新闻标题词频的对比分析
    二 五家媒体报道中新闻标题词频的整体分析 第三章 他者建构:香港纸媒中再现的内地人形象
第一节 违法犯罪的实施者
第二节 经济发展的助推者
第三节 权益受损的弱势者
第四节 道德文明的忽视者
第五节 一掷千金的消费者
第六节 抢占资源的入侵者 第四章 理性思辨:港媒中内地人形象的成因与建构策略
第一节 港媒中内地人形象的成因分析
    一 媒体的商业运作逻辑
    二 社会历史文化的差异
    三 内地人自身行为的失范
    四 群体话语权的缺失
第二节 内地人媒介形象的建构策略
    一 媒体:坚持客观报道并进行正确舆论引导
    二 个人:提高自身素质并加强多元身份认同
    三 国家:加强文明教育宣传及两地交流互动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4)边缘·异化·跨界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香港现代主义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未竟的现代
    一、“现代”的内涵与外延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三、研究动机、方法与框架思路
第一章 文学生态的多元发展
    第一节 严肃文学的绝境逢生:资本规则下文学的发生与承续
    第二节 文学转向的岔口:现代与后现代的交错并置
    第三节 文化心理的自省:于中西“之间”及“之外”的本土
第二章 “边缘”状态的复杂呈现
    第一节 一场悄然的中国“文学革命”
    第二节 香港的“边缘”之名
    第三节 香港对上海的文化反思与超越
    第四节 香港与台湾的文学互动与想象
第三章 曲折的回旋:价值观念的代际更迭与体认差异
    第一节 理想主义的呼喊:香港现代主义先驱的意识自省与欲望批判
    第二节 主体性的建构:资深一代作家的本土凝视与文化复归
    第三节 个人化的另类书写:中生代作家的压抑经验与末世情结
    第四节 重返存在的诘问:新生代作家的生存体悟与危机意识
第四章 抗争与认同:异化主题的基本架构与扩展延伸
    第一节 书写的起点:异化的城与人
    第二节 自我的指涉:从迷失到救赎
    第三节 “物质”的美学:“物化”与“化物”
    第四节 历史的焦虑:从断裂到自适
第五章 求新立异:形式文体的先锋实验与跨界探索
    第一节 理念的争论:写实与虚构的界限
    第二节 技艺的突破:文本的形式探险
    第三节 与俗文学的融合:存在与写意的武侠世界
结语 现代性的多重意义与重新书写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5)X集团跨文化管理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文化与管理
        1.3.2 企业文化与领导人
        1.3.3 文化冲突与跨文化管理
        1.3.4 霍夫斯泰德文化五维度模式
        1.3.5 爱德华.霍尔的高低文化情景论
        1.3.6 法默-里奇曼模式
        1.3.7 南希.爱德勒的跨文化冲突解决方案
        1.3.8 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一部分 案例正文
    第二章 X集团发展历程和挑战
        2.1 X集团介绍
        2.1.1 组织结构
        2.1.2 员工情况
        2.2 行业背景
        2.3 业务模式
        2.4 X集团的跨文化冲突典型事件
        2.4.1 “各执己见”的捐款方式
        2.4.2 新人王经理的“奇怪发现”
        2.4.3 逐渐“缩水”的福利
        2.4.4 “赔了夫人又折兵”的解雇案
        2.5 X集团面临的挑战
        2.6 本章小结
第二部分 案例分析
    第三章 X集团跨文化管理案例分析
        3.1 X集团跨文化冲突原因分析
        3.1.1 组织层面
        3.1.2 个体层面
        3.1.3 中、港、法、美文化差异分析
        3.1.4 X集团外部环境变化
        3.2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案例启示
        4.1 选择文化融合是X集团的必由之路
        4.1.1 X集团在中国的长期发展战略
        4.1.2 选择文化融合是必由之路
        4.1.3 文化融合的路径
        4.2 明确高层管理权责
        4.3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4.3.1 人力资源管理合法化
        4.3.2 人力资源本地化
        4.3.3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化
        4.4 建立跨文化管理机制
        4.4.1 加强跨文化培训
        4.4.2 进行有效内部沟通
        4.4.3 妥善管理跨文化冲突
        4.4.4 关注民生促进融合
        4.4.5 跨文化管理年度盘点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鹿鼎记》电视剧改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一)金庸武侠影视改编研究
        (二)《鹿鼎记》影视改编研究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四、研究意义与价值
第一章 《鹿鼎记》小说影视化历程
    第一节 香港《鹿鼎记》影视化历程
        一、质疑声中开始改编
        二、接纳后的影视剧改编
    第二节 台湾《鹿鼎记》影视化历程
        一、禁令之下的尝试
        二、香港武侠剧片刺激下的跟拍
    第三节 大陆《鹿鼎记》影视改编历程
        一、批评声中参与改编
        二、独撑改编大局
第二章 香港《鹿鼎记》电视剧改编
    第一节 《鹿鼎记》小说及港制“鹿鼎剧”中的身份认同问题
        一、港人身份认同问题的由来
        二、《鹿鼎记》小说中的港人身份认同问题
        三、“鹿鼎剧”中呈现的港人身份认同变迁
    第二节 港制“鹿鼎剧”的娱乐狂欢
        一、《鹿鼎记》小说的娱乐喜剧性
        二、港氏无厘头“鹿鼎剧”的娱乐狂欢
第三章 台湾《鹿鼎记》电视剧改编
    第一节 威权统治影响下的台湾“鹿鼎剧”
        一、威权统治之下的台湾武侠剧
        二、回避台湾历史政治
        三、背负社会教化功能
    第二节 细腻且谨慎演情的台湾“鹿鼎剧”
        一、掀起演情说爱之风
        二、威权统治对演情的影响
第四章 大陆《鹿鼎记》电视剧改编
    第一节 “主旋律”影视方针规约下的大陆“鹿鼎剧”
        一、突显以“孝”为核心的家庭伦理
        二、谨慎演绎与民族政治相关的事件
    第二节 多元拼贴的大陆“鹿鼎剧”
        一、拼贴娱乐偶像、戏仿非主流文化
        二、模仿港台“鹿鼎”经典影视剧
结语:融合中演进
参考文献
附录:《鹿鼎记》影视改编年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从归属到归宿 ——西西的身份困惑与精神突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作者及其作品
    1.2 国内外研究概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方法
第2章 寻找身份的归属
    2.1 身份问题的提出
        2.1.1 人生意义的追问
        2.1.2 身份困惑的表现
    2.2 认同困惑问题下衍生的本土意识
        2.2.1 香港人的抗争精神
        2.2.2 是围城也是我城
        2.2.3 西西的乌托邦想象
    2.3 地方视域下流动的本土意识
        2.3.1 回到乡土的幻象与西化世界的不真实
        2.3.2 向上或向下的浮城危机
        2.3.3 文化身份之争
第3章 寻求精神的归宿
    3.1 重生——寻求精神寄托
        3.1.1 这是一种超越性
        3.1.2 白髪阿娥的精神寄托
    3.2 梦与飞行——寻求自由
        3.2.1 对过往的追寻
        3.2.2 乌托邦的破灭
    3.3 解体——寻求真实
        3.3.1 不真实的体验
        3.3.2 故事的真实性解构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8)内地赴港旅游者主客边界感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社会背景
        1.1.2 学术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思路
    1.4 论文框架
    1.5 创新点及研究意义
    1.6 内地赴港旅游概况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边界”核心概念的选取
    2.2 边界研究
        2.2.1 西方旅游学界的“边界”研究
        2.2.2 国内学界的“边界”研究
    2.3 内地赴港旅游相关研究评介
    2.4 国家认同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
    3.1 研究对象
    3.2 概念界定
    3.3 概念的操作化
    3.4 理论分析框架
    3.5 测量工具的选取
    3.6 数据收集方法及实施
    3.7 数据分析方法
    3.8 访谈的信度、效度与伦理问题
第四章 问卷样本概述及信效度检验
    4.1 样本基本情况描述
        4.1.1 总样本
        4.1.2 曾访港游客样本情况
        4.1.3 未曾访港居民样本情况
    4.2 量表的效度和信度
        4.2.1 建构效度分析
        4.2.2 内在信度分析
第五章 内地居民赴港旅游一般行为及边界感知特征
    5.1 内地居民的访港意愿
        5.1.1 未曾访港居民的意愿及原因
        5.1.2 地缘因素对访港意愿的影响
    5.2 内地居民赴港旅游的消费偏好
        5.2.1 基于总样本的分析
        5.2.2 不同人口学特征人群之间的差异
    5.3 内地居民的赴港动机
        5.3.1 赴港动机的分类
        5.3.2 珠三角地区居民的赴港动机
    5.4 内地居民的边界感知特征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内地游客边界感知的影响因素分析
    6.1 回归分析的变量情况描述
        6.1.1 变量总体情况
        6.1.2 变量描述与转换
    6.2 五类边界感知的影响因素
        6.2.1 选取变量的方法
        6.2.2 预测型回归分析
    6.3 边界感知在影响因素上的具体差异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相遇中:内地游客边界感知的故事阐述
    7.1 物理边界感知
    7.2 政体层面的边界感知
    7.3 经济边界感知
    7.4 文化边界感知
    7.5 社会边界感知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内地游客边界感知的形成过程及行动策略
    8.1 边界感知的形成过程
        8.1.1 游前对港的认知来源
        8.1.2 关口所引发的边界感
        8.1.3 边界感知的形成过程
    8.2 感知到边界后的行动策略
        8.2.1 政体边界:与自己价值观相左的现象
        8.2.2 文化边界:感知到差异后的言行举止
        8.2.3 社会边界:不愉快交往后的旅游意愿
    8.3 本章小结
结论与讨论
    一、研究结论
    二、讨论
    三、研究局限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与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协同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对人民币跨境结算的促进作用
        1.2.2 人民币跨境结算对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促进作用
        1.2.3 文献综述小结
    1.3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1.3.1 研究方法
        1.3.2 结构安排
    1.4 本文的创新点与展望
        1.4.1 本文主要创新点
        1.4.2 未来展望
第二章 协同学理论及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
    2.1 协同学的基本概论
    2.2 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
    2.3 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与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协同效应
        2.3.1 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与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协同效应
        2.3.2 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与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协同发展观
第三章 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助力人民币跨境结算
    3.1 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内涵
    3.2 香港人民币业务结构分析
        3.2.1 香港人民币货币市场
        3.2.2 香港人民币资本市场
        3.2.3 香港人民币资管市场
        3.2.4 香港人民币衍生品市场
    3.3 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助力人民币跨境结算
第四章 人民币跨境结算促推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
    4.1 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内涵
    4.2 人民币跨境结算结构分析
        4.2.1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
        4.2.2 资本金融账户人民币结算
    4.3 人民币跨境结算促推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
第五章 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与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协同效应研究
    5.1 复合系统的竞争与协同分析
        5.1.1 单位根检验
        5.1.2 协整检验
        5.1.3 Granger因果检验
    5.2 子系统序参量选取
        5.2.1 序参量指标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5.2.2 数据处理
    5.3 复合系统协同度检验结果分析
        5.3.1 权重分析
        5.3.2 子系统序参量有序度分析
        5.3.3 子系统有序度分析
        5.3.4 复合系统有序度分析
第六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6.1 加快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
        6.1.1 引导离岸人民币业务均衡发展
        6.1.2 完善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体内外循环渠道
    6.2 深化离在岸利率市场化改革
    6.3 调整人民币跨境结算发展路径及模式
    6.4 完善离在岸资金循环渠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学术成果

四、香港人的保险意识(论文参考文献)

  • [1]试析“香港书写”中的“人与城”现象——以1980年代以来的香港小说为中心[J]. 徐诗颖.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 2020(02)
  • [2]公共空间视角下吴忠早茶文化的人类学考察[D]. 丁丽萍. 西北民族大学, 2020(08)
  • [3]港媒中的内地人形象 ——基于香港五家纸媒的报道[D]. 刘楚君. 郑州大学, 2020(07)
  • [4]边缘·异化·跨界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香港现代主义小说研究[D]. 黄金. 浙江大学, 2020(07)
  • [5]X集团跨文化管理案例研究[D]. 徐孝涌.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6]《鹿鼎记》电视剧改编研究[D]. 孟萌萌. 河南大学, 2019(01)
  • [7]从归属到归宿 ——西西的身份困惑与精神突围[D]. 王灵玉.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4)
  • [8]内地赴港旅游者主客边界感知研究[D]. 龙群.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9]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智库论坛专家学者香港研讨会发言摘要[J]. 钱林霞. 新经济, 2018(06)
  • [10]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与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协同效应研究[D]. 傅彬发. 福州大学, 2018(03)

标签:;  ;  ;  

香港人的保险意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