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法角度欣赏俳句(一)

从语法角度欣赏俳句(一)

一、从语法角度欣赏俳句(1)(论文文献综述)

张家雯[1](2020)在《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是文化自觉的时代。世界各民族国家都纷纷把文化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进行审视。民族国家越来越意识到自己文化传统的价值,都把弘扬民族文化传统置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并将文化传统教育贯穿于国民教育始终。文化传统教育立足于民族国家从历史上传承下来的文化精神,关注现实,面向未来。其目的是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文化自觉的形成,使文化传统精神内化为个体的文化修养,培育由文化传统凝聚的国民素养。作为实施文化传统教育的主阵地,中小学是国民共享文化记忆、形成文化认同、塑造国民精神的重要场所。本研究根植于我国学校文化传统教育的现实需要,以日本和新加坡两国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为比较研究对象,围绕两国通过文化传统教育来培育有着文化传统底蕴的国民这一主题展开具体探究,力求推动我国学校文化传统教育的发展。全文除绪论外,共分五章。前三章分别从历史演变、课程与教科书、教学三个方面分析和探究日本和新加坡两国学校文化传统教育的具体表现。历史演变部分是对日本战后和新加坡独立后的学校文化传统教育展开历史溯源。日本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经历了战后教育的文化转向,文化传统教育的新生,逐步发展,文化传统教育的凸显四个阶段。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经历了生存驱动、效率导向、能力导向、价值导向四个教育阶段的发展。课程与教科书部分以日本和新加坡两国中小学课程设置和小学教科书作为研究对象,对文化传统教育的内容进行分析。两国均以渗透的方式进行课程设置;教科书中的内容涵盖了丰富的文化传统元素;内容编制上统一知识逻辑和学生认知特点,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做到有效契合课标中文化传统教育的要求。教学研究部分探究两国实施文化传统教育的教学方式和特色,并辅以具体案例介绍。两国学校均采用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两种教学途径。教学特色上,日本扎根文化特色贯通课程体系,开发地域文化素材,重视体验教学的作用,聚合校内外教育资源,发挥教师课程研制组织的力量;新加坡方面强化国家认同,多渠道提升师资力量,建设学校文化,调动家庭和社会资源。第四章和第五章聚焦于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异同比较,并以此为参考,借鉴和探索我国学校文化传统教育的实践路径。在探究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中,我们不难发现,日本和新加坡的文化传统教育已被嵌入到国民教育中。两国在文化传统教育实施过程中呈现出一定共性,总结为:凝练文化传统价值,明确文化传统教育目标,日本旨在培育传承和创新传统与文化,对国家和家乡怀有热爱之心,且具有丰富人性的日本人;新加坡旨在培育能够认同母族文化传统,且有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新加坡”国家意识和共同价值观的新加坡人。在文化传统教育实施中,政府是主导,进行顶层规划,指导文化传统教育的有序开展。面对多重文化价值关系,两国都强调个人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将过去、现在与未来联系起来,在继承中实现文化传统的现代创新;同时凸显本土文化,面向世界,以我为主,兼收并蓄。在推进课程的具体落实中,重视文化传统与学科课程的融汇,课程内容设置统一且有层次。教学活动采取知行结合、显隐结合、学校与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方式。但由于各自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现实背景,两国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又呈现出不同的目标内涵和施教内容,同时也面临着不同的文化传统教育问题。因此,在以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为经验参考时,必须立足于我国的实际国情和现实需求,探索适合我国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发展路径。在厘清我国文化传统价值的基础上,确立由文化传统凝聚的现代中国人为文化传统教育目标。围绕此目标,系统设计文化传统教育的课程内容,创设有文化传统价值内涵的教学实践,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间的协同合作,提升教师文化传统底蕴,加强文化传统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田建国[2](2020)在《季语的结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季语,也叫季题、季词,是俳句的三大结构性构件①之一,是可以独立使用的表示季节的词语。季语用在俳句作品中,不仅可以把日本民族对季节和季节变换的纤细感受、敏感反应带进句中,丰富句作的内容,还能把日本民族烙在内心深处的对季节的审美意识和融入血液的季节感化入句中,使句作进入极高的审美境界。之所以季语能做到这些,是因为季语本身不但具有表示季节的意义内容,更凝聚着日本民族对季节的感受,潜藏着日本民族对季节的审美,在俳句世界里被赋予了特殊的形式意义和审美意义,在句中发挥出了特殊的功能。这也是俳句的形式特性使然,在只有"五七五"三联十七音的世界最短定型诗中,季语的使用是一种效率极高的表现手段,以至于绝大部分俳人(俳句诗人)和俳论家(俳句俳文文艺理论家)都认为,季语是俳句必备要素之一,凡是俳句必有季语,没有季语而空有"五七五"的句子不能称之为俳句。这是俳句创作的规矩。

田建国[3](2019)在《季语的结构》文中认为季语,也叫季题、季词,是俳句的三大结构性构件①之一,是可以独立使用的表示季节的词语。季语用在俳句作品中,不仅可以把日本民族对季节和季节变换的纤细感受、敏感反应带进句中,丰富句作的内容,还能把日本民族烙在内心深处的对季节的审美意识和融入血液的季节感化入句中,使句作进入极高的审美境界。之所以季语能做到这些,是因为季语本身不但具有表示季节的意义内容,更凝聚着日本民族

邢以丹[4](2018)在《林语堂在日本的译介与接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于现代中国文学史、文化史以及中外文化交流史来说,林语堂(1895-1976)绝对是一个熠熠发光的存在,他的一系列英文着译畅销世界,拥有巨大的影响力。日本作为积极译介林语堂着作的国家,对林语堂及其作品的译介和接受带有强烈的国别特殊性。这主要是由中日两国的历史渊源和现实特点造成的。目前学界对这个课题的关注度不高,缺乏全面性、系统性的研究,因此本文从跨文化传播的视角出发,对有关林语堂译介、接受的日本文献、史料细致加以整理、分析和比较,并按照时间顺序归纳、提炼,对林语堂及其作品跨文化传播的表象与实质、内涵与外延、异质文化的冲突与对话做了一个尽量全面的观照,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林语堂对日本的认知及其与日本友人的交往。首先,作为认知日本的前提条件,确定林语堂认知系统的建立和完善。然后,在此基础上,研究林语堂对日本传统文化、阶级形态和社会形态的看法,探讨其对中日战争的观点和意见,并从这些具体观点中解读林语堂认知日本的政治文化心态。最后,分析战后林语堂与友人佐藤亮一因文学和翻译而相识相知、跨越国界的友情。第二部分考察林语堂作品在日本的译介情况。按时间顺序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30-40年代、50-80年代、90年代至今。对每一阶段出版的译着详细列表,对译者情况进行梳理,对各个时期的译介特点进行归纳,并分析其译介特点背后蕴含的深层原因。第三部分考察林语堂及其作品在日本的接受情况。同样分为20世纪30-40年代、50-80年代、90年代至今这三个阶段来分析。整理查找到的论文、书评、译序、评论等涉及林语堂的日语文献,提炼并归纳作品论、思想论、文化论、学术论、地位论等接受观点,解读各阶段的接受特征并揭示其意识形态、文化、社会等深层原因。从跨文化传播的视角来看,林语堂着作在日本的翻译实现了林语堂所代表的他文化对日本这个“语言社群”的信息传递。其文化传播的作用是使中日文化观念和社会规范的认知差异逐渐缩小。另外,这种文化冲突虽然不具备强大的同化或者濡化作用,但是林语堂着作的译介和传播对日本的时效性影响以及长期影响还是比较明显的。

王丹[5](2018)在《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俳句翻译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俳句起源于日本连歌,是由“5、7、5”共17个假名构成的定型诗,被认为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短的定型诗。有关俳句的翻译形式,迄今为止在我国并未统一。用何种翻译方式才能比较完整地表现俳句作为拥有独特语言结构的日本诗歌的本质特征,翻译界颇有争议。许多学者提出了律诗、律绝等方法,并通过对俳句的翻译实践证明其可行性。也有部分学者提出用白话文翻译俳句的方法。针对俳句翻译的形式问题,本文通过对林林、李芒、陈德润、郑民钦等学者的俳句汉译本进行分析,用功能翻译理论中文本类型理论证明了俳句翻译中形式的重要性,并通过实践证明“3、5、3”形式用于俳句翻译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其次对于俳句中词汇的翻译策略,本文以功能翻译理论中的“忠诚加功能”理论作为指导思想,以俳句翻译具体实例作为分析研究对象,针对俳句中的代表性词汇,总结出以下七种翻译方法:(1)隐含信息的增补;(2)名词意象的浅化;(3)原诗意象的删减;(4)意象的直接翻译;(5)信息的等效改写;(6)直译加注释;(7)标点符号的处理。并通过实践证明了其可行性。

周伟竞[6](2017)在《《一握砂》中译本翻译策略研究》文中认为与日本古典和歌相比,近代短歌虽然仍以五七五七七为主体进行表现,但在词、句、意象、美学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创新,表达方式灵活自由、富有个性,可以说在传统短歌的基础上有了自身的发展。明治时代以后涌现了大量作家的优秀作品,而石川啄木就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位。对日本近现代短歌进行研究,中文译本的翻译是要解决的前提条件。根据笔者查阅的资料,到目前为止相关的翻译理论研究主要是围绕着古典和歌进行,而对于近现代短歌的关注有所欠缺。本文将运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使用文献调查、译本背景分析、反向翻译等方法,对近现代短歌翻译的内容中心导向与形式中心导向的翻译策略选择进行探讨。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集中于先行研究方面,以石川啄木的近代短歌的原文和中译本为中心,收集了研究者对短歌翻译中内容中心和形式中心导向的翻译策略的论述,并对本文的研究对象石川啄木短歌到目前为止存在的典型的内容中心和形式中心导向的中译本进行统计收集,接着引出本论文的问题提起、介绍本文研究意义与方法,并对正文部分要使用的奈达功能对等和逆向转换的翻译理论学说进行介绍。第二章,探讨译者的翻译观在何等程度影响译者的翻译,即在正式进入译本分析之前,对《一握砂》的主要译者周作人的翻译观进行介绍。第三章,集中于原文和译本的整体比较,对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一握砂》的作品的背景、两本中译本所体现出的不同于原作的特点进行简介。第四章,运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从宏观的篇章层面和微观的句、词层面,对译者短歌翻译中存在的形式和内容的功能对等展开分析,从中判断不同译者在翻译时对于原作内容和形式的侧重点,之后分析以译文读者为中心的翻译行为应如何在内容中心导向和形式中心导向的翻译策略选择上达到一个统合和平衡,并在结语部分总结出译者在近代短歌中译时存在的两个矛盾以及可行的一般化翻译策略。

YERGOBEKOVA ALTYNAY[7](2017)在《白银时代俄罗斯文学中的东方主题与形象》文中研究表明十九二十世纪之交是,在世界艺术史上的一个特殊的时期。欧洲和俄罗斯的许多思想家,将它定义为一个危机和过渡时期。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是俄罗斯的自我价值重估和公众意识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时代。这时代普遍被称为白银时代。在这个自我价值重估的时代,各流派诗人在世界各地文化寻找新的价值观,新的艺术形式,东方文化也不例外。转向东方,其主要原因是欧洲现代主义中的东方元素潮流的影响。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俄罗斯,对东方的兴趣不仅仅是异国情调的风格。白银时代文化从风格形式,形式的新花样慢慢转向精神深处,这样,很快转向了寻求某种统一的宗教神秘主义的世界观。转向东方意味着排斥欧洲中心主义,文化范式的根本性改变,并相信俄罗斯担任文明的使命。论文主要梳理白银时代俄罗斯文学各流派中的东方主题、体裁、形象,述评各流派中的东方风格作品的特征。通过具体的文本分析,从主题、形象等方面深入的分析和论述俄罗斯白银时代文学。“东方”指的是:中国、日本、印度、阿拉伯及波斯的穆斯林东方,文明古国(埃及、苏美尔、亚述等)。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语、参考文献四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回顾俄中两国学者在俄罗斯文学中的东方主题与元素方面的研究历史以及研究现状,阐述论文的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正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俄罗斯文学中的东方主题与形象》主要介绍俄罗斯文学中的东方主题的发展历史、白银时代俄罗斯文学与东方主题。第二章《象征主义文学中的东方主题与形象》分为四节:中国和日本主题与形象,印度主题与形象,伊斯兰主题与形象,其他文明古国主题与形象。本章中,笔者重点分析巴尔蒙特创作,也提到勃留索夫和别雷。象征主义诗人在东方元素诗中,谈了生命轮回和转世论,基督教及伊斯兰教一神论。因为,白银时代诗人与作家都寻找新的全球同一的世界观,并且通过了解世界宗教创造新的人类同一的宗教。第三章《阿克梅主义文学中的东方主题与形象》分为三节:中国和印度主题与形象,伊斯兰主题与形象,非洲主题与形象。本章中,笔者重点分析古米廖夫创作,并从东方主题和东方形象两个层面剖析阿克梅主义文学创作。诗人笔下的佛教是主要涉及佛教的核心理论——轮回的学说。他将轮回解释为孤独灵魂的徘徊,并他失去了最初的和谐,诚信。他的非洲主题不仅是《长颈鹿》、《扎拉公主》、《乍得湖》,也包括埃及主题。他的埃及主题不像象征主义的埃及,而古米廖夫引入俄罗斯诗歌“另一个埃及”,其最重要的元素是基督教的圣地。第四章《未来主义文学中的东方主题与形象》分为三节:中国和日本主题与形象,印度主题与形象,伊斯兰主题与形象。本章的研究重点为赫列勃尼科夫笔下的东方。在《没有T的暴君》中的伊朗,对诗人来说,是“丢失天堂”,“人间天堂”。《没有T的暴君》,一方面,是一种创造新艺术作品的尝试,另一方面,诗人在表达自己统一世界文化和宗教的想法。第五章《现实主义文学中的东方主题与形象》分为三节:佛教和印度教主题与形象,伊斯兰主题与形象,其他文明古国主题与形象。为研究重点,笔者选择布宁的创作,而且如果在以上提到的几章中,笔者分析诗歌的话,在本章中分析散文和诗歌。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归纳和总结,指出论文存在的不足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许脉然[8](2017)在《李芒俳句汉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俳句是世界最短的定型诗,是日本文化的代表之一。它由“5-7-5”17个音构成,拥有季语,留有余韵是其特色。俳句起源于日本古代的和歌,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中国汉诗的影响,由近世的俳谐连歌直接发展而来。17世纪,松尾芭蕉赋予俳句“侘”与“寂”的日本独有的美意识,被誉为俳句创作的集大成之人——日本的俳圣。明治时代,正冈子规提出“写生论”,开展俳句革新运动。时至今日,俳句已融入日本人的日常生活,成为日本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俳句作为日本文学独特的表现形式,受到许多外国人的关注。他们感动于俳句的美意识,致力于俳句的翻译活动,最早可追溯至明治时期的小泉八云。20世纪,在中国涌现出周作人、成仿吾、叶宗敏、彭恩华、林林、李芒等俳句翻译实践的研究者。本论将以李芒为研究对象。李芒(1920~2000)是日本俳句的传播者、介绍者与翻译者,出版了以《投石集》、《采玉集》为代表的系列俳句汉译评论集,发表了包括金子兜太、稲畑汀子、草间时彦在内的日本现代俳人的《俳句选择》系列翻译作品,《俳句汉俳汉译》、《日本古典诗歌汉译问题》等俳句翻译论文。李芒一生致力于俳句的翻译研究,发表过大量翻译评论,是中国俳句翻译界的代表人物。本论将立足于俳句汉译的先行研究,对李芒的翻译实践及俳句研究进行考察,分析其对俳句的理解,明确其俳句翻译的理念及技巧,并列举日本具有代表性的俳人的俳句,通过分析李芒的译文,探讨俳句翻译的方法以及俳句理解的问题。

刘利国,董泓每[9](2015)在《接受美学视阈下的日本诗歌翻译》文中研究说明接受美学理论强调"读者第一位",认为文学作品的价值由读者来实现。据此,接受美学视阈下的日本诗歌翻译,也应将读者的阅读与审美体验放在第一位,如实传达诗人原作的内容与思想,把对诗歌的评判工作交给读者。本文以接受美学理论为指导,从和歌、俳句、现代诗三个方面探讨日诗汉译的方法与策略,并主张译者同时作为一首诗歌的"第一读者"与"第二作者",应以"忠实原文、适度归化、必要异化、制造留白、传达诗韵"为原则,以期达到淡化译者的修改痕迹,拉近读者与诗人交流距离以及形成独立思考的效果。

宋丹[10](2015)在《《红楼梦》日译本研究(1892-2015)》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1892年森槐南的《红楼梦序词》发表,至2015年锦埜文的《红楼梦故事》的出版,日本的《红楼梦》翻译已经走过了123年的历程。在这123年间,共产生了38种日译本,其中含摘译本12种、编译本12种、全译本10种、节译本3种、转译本1种。这38种日译本正是本文的研究对象。笔者利用赴日交换留学的机会,竭尽所能地完成了日译本和相关文献的搜集工作。在此基础上,分为明治、大正、昭和前期、昭和后期、平成五个时段,对38种译本进行了逐一分析与研究,并对由这些译本共同组成的《红楼梦》日译体系的整体特征作了综合考察。本文共七章。第一章是绪论,包含选题目的与选题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二章至第七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第二章“浅尝辄止——明治时代的《红楼梦》翻译”考察了5种摘译本,分别出自森槐南、岛崎藤村、笹川临风、长井金风、宫崎来城之手。本章重点放在揭开百年红楼日译大幕的森槐南和岛崎藤村这两位译者“一汉一和”的两篇摘译上,详细考察了他们各自的翻译背景、考证了他们使用的底本、探讨了他们的翻译目的、分析了他们的译文文体与翻译风格,并探讨了这两篇译文的翻译意义。第三章“方兴未艾——大正时代的《红楼梦》翻译”考察了6种译本,分别是岸春风楼的节译本,盐谷温、井上红梅、宫原民平各自的摘译本,平冈龙城、幸田露伴合译的前八十回全译本(即国译本)及太宰卫门的编译本。本章的主角是国译本,笔者重点论述了两位译者的分工、只全译前八十回的缘故、训读体和口语体并存的双重文体、被中国红学界忽视的幸田露伴对《红楼梦》的创见,以及该译本对后来译本所产生的深远影响这几大问题。第四章“战时受阻——昭和前期的《红楼梦》翻译”考察了4种摘译本,分别由野崎骏平、永井荷风、神谷衡平、近藤昌翻译。本章的研究重点是为昭和前期昏暗的《红楼梦》翻译增添一抹亮色的永井荷风的《秋窗风雨夕》译文。笔者重点探讨了荷风的父辈与《红楼梦》的渊源、荷风本人与《红楼梦》的接触、其在小说《濹东绮谭》中引用的《秋窗风雨夕》和翻译该诗时用到的底本、译文采用的和歌七五调文体等问题。第五章“异彩纷呈——昭和后期的《红楼梦》翻译”占据了本文大量的篇幅,因为该章涉及的译本多达17种。其中含出自松枝茂夫(2种)、伊藤漱平(4种)、饭塚朗之手的全译本7种、出自陈德盛、大高岩、石原岩彻、松枝茂夫(2种)、君岛久子、立间祥介、饭塚朗笔下的编译本8种,以及富士正晴、武部利男的节译本和佐藤亮一的转译本各1种。在如此众多的译本中,笔者的研究重心集中在两大方面。首先是松枝茂夫、伊藤漱平、饭塚朗三位译者的百二十回全译本。笔者从以下四个方向着手研究了他们的译本:第一,考察了三位译者的翻译历程、他们对《红楼梦》的研究以及他们各自的人生经历、性格特征与知识背景;第二,他们各不相同的底本选择模式受到的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第三,他们各自迥异的韵文和散文翻译文体及在这种文体下呈现的各有千秋的翻译风格;第四,他们对先译和自身的沿袭与超越。其次是佐藤亮一据林语堂英文编译原稿用日文转译《红楼梦》一事。笔者在日本找到了备受学界关注的林语堂英译原稿,详细介绍与分析了这份原稿的篇章结构、采用底本、编译特色等,揭示了佐藤亮一日文转译本在篇章结构和翻译处理等方面与林译本的不同之处,提出了林语堂原稿出版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第六章“连绵不绝——平成时代的《红楼梦》翻译”的研究对象是6种译本,含伊藤漱平、井波陵一的全译本,堺行夫的节译本和王敏、小林恭二、锦埜文的编译本。本章重点论述了井波陵一的全译本与小林恭二的编译本。探讨了井波陵一对原文的高度重视,诗歌翻译回归训读传统等的翻译策略和其融入到译本注释里的、对《红楼梦》独一无二的解读,以及小林恭二用四行诗的形式翻译原文律诗和绝句的独创性。第七章是总论。在第二章至第六章对各个译本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从译者的《红楼梦》观、译本结构、底本选择、文体演变、译者身份、出版状况、流传状况、译本影响的角度对整个《红楼梦》日译体系作了综合考察和归纳总结。

二、从语法角度欣赏俳句(1)(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语法角度欣赏俳句(1)(论文提纲范文)

(1)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1.当代中国文化传统教育凸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日本和新加坡国别考察的缘由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1.文化传统
        2.文化传统教育
        3.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
    (四)文献综述
        1.日本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相关研究现状
        2.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相关研究现状
        3.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比较研究现状
    (五)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一、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历史演变
    (一)日本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历史演变
        1.战后初期日本教育在文化上的转向
        2.战后文化传统教育的新生(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
        3.文化传统教育的逐步发展(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期)
        4.文化传统教育的凸显(2006年以来)
    (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历史演变
        1.生存驱动教育下的文化传统教育(1965-1978)
        2.效率导向教育下的文化传统教育(1979-1996)
        3.能力导向教育下的文化传统教育(1997-2011)
        4.价值导向教育下的文化传统教育(2012年起至未来20年)
二、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课程与教科书分析
    (一)日本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课程与教科书分析
        1.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课程设置
        2.小学教科书中的文化传统内容构成——以社会课和特别科目道德课为例
        (1)社会课和特别科目道德课教科书中的文化传统元素
        (2)社会课和特别科目道德课教科书中的文化传统内容编写方式
    (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课程与教科书分析
        1.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课程设置
        2.小学教科书中的文化传统内容构成——以品格与公民教育课和华文课为例
        (1)品格与公民教育教科书中的文化传统元素及编写方式
        (2)华文教科书中的文化传统元素及编写方式
三、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教学研究
    (一)日本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教学实践
        1.日本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教学途径
        (1)课堂教学
        (2)实践活动
        2.日本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教学实践特色
        (1)扎根文化特色,贯通课程体系
        (2)开发整合地域文化素材
        (3)重视学生在体验中形成文化态度和能力
        (4)有效聚合校内外教育资源
        (5)校内教师课程研制组织提供原动力
    (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教学实践
        1.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教学途径
        (1)课堂教学
        (2)实践活动
        2.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教学实践特色
        (1)凸显本土文化积累,强化国家认同
        (2)多元渠道提高文化传统教育的师资力量
        (3)建设学校文化,营造有力的教育氛围
        (4)调动家庭和社会资源,支援学校教育
四、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异同比较
    (一)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共性
        1.确立文化传统教育的重要地位
        (1)凝练文化传统价值,明确文化传统教育目标
        (2)政府是文化传统教育的主导
        2.处理文化传统教育的多重价值关系
        (1)统一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
        (2)在继承中实现文化传统的现代创新
        (3)以本土文化为主体,对外来文化持开放姿态
        3.统筹推进文化传统教育课程的落实
        (1)文化传统与学科课程的融汇
        (2)课程内容设置统一且有层次性
        4.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1)知行结合
        (2)显隐结合
        (3)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
    (二)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差异性
        1.目标内涵的差异性
        2.实施内容的差异性
        3.面临着不同的问题
五、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一)确立由文化传统凝聚的现代中国人为文化传统教育目标
    (二)系统设计文化传统教育课程内容
        1.加强文化传统教育课程内容的逻辑和衔接
        2.系统设计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内容
        3.开发学校隐性课程资源
    (三)重视教学中对文化传统价值内涵的挖掘
        1.面向实践,强调知行合一
        2.以文化传统创新的视角设计教学
        3.基于多元文化视野深化对文化传统的认识
    (四)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间的协同合作
        1.家庭方面
        2.社会方面
    (五)提升教师文化传统底蕴
        1.积累文化传统知识,构建全面的专业知识结构
        2.重视以传统德性来丰富教师专业发展内涵
        3.提供多样化的文化传统教育专业发展途径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林语堂在日本的译介与接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林语堂对日本的认知及其与日本友人的交往
    第一节 林语堂认知系统的确立
    第二节 林语堂对日本的认知
    第三节 林语堂与佐藤亮一的交往
第二章 林语堂作品在日本的译介
    第一节 20世纪30-40年代
    第二节 20世纪50-80年代
    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至今
第三章 林语堂及其作品在日本的接受
    第一节 20世纪30-40年代
    第二节 20世纪50-80年代
    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至今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5)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俳句翻译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俳句翻译形式
    2.2 词汇翻译
    2.3 功能翻译理论
第3章 “3、5、3”形式译俳的可行性
    3.1 理论上的可行性
    3.2 操作上的可行性
    3.3 小结
第4章 俳句词汇翻译策略
    4.1 隐含信息的增补
        4.1.1 颜色类信息的增补
        4.1.2 植物类信息的增补
        4.1.3 动物类信息的增补
        4.1.4 地名类信息的增补
        4.1.5 人称类信息的增补
    4.2 原诗意象的删减
        4.2.1 植物类意象的删减
        4.2.2 颜色类意象的删减
        4.2.3 动词类意象的删减
    4.3 意象的直接翻译
    4.4 信息的等效改写
    4.5 解释型翻译
        4.5.1 节气类词汇的解释型翻译
        4.5.2 特有词汇的解释型翻译
    4.6 直译加注释
        4.6.1 人名的直译加注释
        4.6.2 文化负载词的直译加注释
    4.7 标点符号的处理
        4.7.1 感叹号的处理
        4.7.2 引号的处理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致谢

(6)《一握砂》中译本翻译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要旨
1. 绪论
    1.1 先行研究
        1.1.1 内容中心的翻译导向
        1.1.2 形式中心的翻译导向
    1.2 译本统计
    1.3 石川啄木短歌的译介
    1.4 问题提起
    1.5 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2. 译者的翻译观
    2.1 周作人的翻译观
    2.2 短歌翻译与新诗运动
    2.3 周作人的短歌翻译
3. 译本概观
    3.1 石川啄木的短歌观
    3.2 林水福译本《一握之砂》
    3.3 周作人译本《一握砂》
4. 功能对等视角下《一握砂》译本评析
    4.1 宏观层面的功能对等
    4.2 宏观层面的逆向转换
    4.3 微观层面用词的功能对等
        4.3.1 双音节词
        4.3.2 拟声词,拟态词
        4.3.3 语气助词、切字
    4.4 以读者为导向的翻译策略
5. 结语
参考文献
谢辞

(7)白银时代俄罗斯文学中的东方主题与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АВТОРЕФЕРАТ
绪论
第一章 历史的回溯:俄罗斯文学中的东方主题与形象
    第一节 古代与十八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东方主题与形象
    第二节 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东方主题与形象
    第三节 白银时代俄罗斯文学中的东方主题与形象的简要综述
    小结
第二章 象征主义文学中的东方主题与形象
    第一节 象征主义文学中的中国和日本主题与形象
    第二节 象征主义文学中的印度主题与形象
    第三节 象征主义文学中的伊斯兰主题与形象
    第四节 象征主义文学中的其他文明古国主题与形象
    小结
第三章 阿克梅主义文学中的东方主题与形象
    第一节 阿克梅主义文学中的中国、印度主题与形象
    第二节 阿克梅主义文学中的伊斯兰主题与形象
    第三节 阿克梅主义文学中的非洲主题与形象
    小结
第四章 未来主义文学中的东方主题与形象
    第一节 未来主义文学中的中国、日本主题与形象
    第二节 未来主义文学中的印度主题与形象
    第三节 未来主义文学中的伊斯兰主题与形象
    小结
第五章 现实主义文学中的东方主题与形象
    第一节 现实主义文学中的伊斯兰主题与形象
    第二节 现实主义文学中的佛教与印度教主题与形象
    第三节 现实主义文学中的其他文明古国主题与形象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8)李芒俳句汉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要旨
第一章 序论
    1.1 先行研究
        1.1.1 俳句汉訳の先行研究
        1.1.2 李芒に関する先行研究
    1.2 本论の问题意识と组み立て
第二章 李芒の俳句理解
    2.1 俳句の形式と内容
    2.2 俳句の特徵
        2.2.1 诙谐
        2.2.2 独特な美意识
        2.2.3 婉曲さ
第三章 李芒にぉける翻訳实践の分析
    3.1 形式の再建
        3.1.1 切れ字
        3.1.2 组み立て
    3.2 内容の再现
        3.2.1 季语
        3.2.2 増字
第四章 李芒の翻讯技巧と翻訳理念
    4.1 翻訳技巧:直訳
    4.2 翻訳理念:信
第五章 俳句翻訳にぉける理论的ィソブリク一ツョソ
    5.1 诗歌文体の翻訳
    5.2 「异化」とぃり翻訳策略
    5.3 読者への配虑
结论
参考文献
谢辞

(9)接受美学视阈下的日本诗歌翻译(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接受美学与日本诗歌翻译
    1.1 接受美学与诗歌翻译
    1.2 接受美学与日诗汉译
2 接受美学理论在日诗汉译中的导入与实践
    2.1 和歌的翻译
    2.2 俳句的翻译
    2.3 现代诗的翻译
3 日本诗歌的翻译原则与策略
    3.1 译者是“第一读者”
    3.2 译者是“第二作者”
4结语

(10)《红楼梦》日译本研究(1892-201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要旨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目的与选题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1.2.1 日本学界对《红楼梦》日译的研究
        1.2.2 中国学界对《红楼梦》日译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浅尝辄止——明治时期的《红楼梦》翻译
    第一节 时代背景
        2.1.1 《中日修好条规》的签订
        2.1.2 明治文人对“诗料”的需求和对人情小说的关注
        2.1.3 明治文坛的写实主义新风
        2.1.4 中国小说研究和中国文学史编撰的兴起
    第二节 森槐南的摘译
        2.2.1 森槐南其人
        2.2.2 森槐南的红学成果及先行研究
        2.2.3 翻译背景
        2.2.4 底本考证
        2.2.5 翻译风格
        2.2.6 翻译目的与意义
    第三节 岛崎藤村的摘译
        2.3.1 岛崎藤村其人
        2.3.2 翻译背景
        2.3.3 底本考证
        2.3.4 翻译风格
        2.3.5 译文的影响
    第四节 笹川临风的摘译
        2.4.1 笹川临风其人
        2.4.2 底本考证
        2.4.3 译文分析
        2.4.4 临风的《红楼梦》观
    第五节 长井金风的摘译
        2.5.1 长井金风其人
        2.5.2 底本考证
        2.5.3 译文分析
        2.5.4 金风的《红楼梦》观
    第六节 宫崎来城的摘译
        2.6.1 宫崎来城其人
        2.6.2 底本考证
        2.6.3 译文分析
        2.6.4 来城的《红楼梦》观
第三章 方兴未艾——大正时期的《红楼梦》翻译
    第一节 岸春风楼的节译本
        3.1.1 岸春风楼其人
        3.1.2 译本例言
        3.1.3 底本考证
        3.1.4 翻译特征
    第二节 盐谷温的摘译
        3.2.1 盐谷温其人
        3.2.2 底本考证
        3.2.3 忠实的训读扞卫者
        3.2.4 盐谷温的《红楼梦》研究
    第三节 井上红梅的摘译
        3.3.1 井上红梅其人
        3.3.2 底本考证
        3.3.3 自由发挥的口语体译文
    第四节 平冈龙城、幸田露伴的前八十回全译本
        3.4.1 译者简介与译者分工
        3.4.2 底本问题
        3.4.3 训读体与口语体并存的双重文体
        3.4.4 幸田露伴的《红楼梦》观
        3.4.5 国译本的意义
    第五节 太宰卫门的编译本
        3.5.1 太宰卫门其人
        3.5.2 底本考证
        3.5.3 编译结构与编译特点
        3.5.4 译文分析
        3.5.5 对作者问题的认识
    第六节 宫原民平的摘译
        3.6.1 宫原民平其人
        3.6.2 底本考证
        3.6.3 对口语文体的坚决拥护
第四章 战时受阻——昭和前期的《红楼梦》翻译
    第一节 野崎骏平的摘译
        4.1.1 野崎骏平其人
        4.1.2 底本考证
        4.1.3 文体特征
    第二节 永井荷风《秋窗风雨夕》的翻译
        4.2.1 永井荷风其人
        4.2.2 父辈的《红楼梦》渊源
        4.2.3 荷风与《红楼梦》的接触
        4.2.4 底本考证
        4.2.5 译文分析
    第三节 神谷衡平的摘译
        4.3.1 神谷衡平其人
        4.3.2 底本考证
        4.3.3 译文分析
    第四节 近藤昌的摘译
        4.4.1 近藤昌其人
        4.4.2 底本考证
        4.4.3 译文分析
第五章 异彩纷呈——昭和后期的《红楼梦》翻译
    第一节 松枝茂夫的全译本
        5.1.1 松枝茂夫其人
        5.1.2 翻译历程
        5.1.3 初译底本
        5.1.4 对胡适红学研究成果的吸收
        5.1.5 对国译本的继承与超越
        5.1.6 关于改译
        5.1.7 松枝本的意义
    第二节 陈德胜的编译本
        5.2.1 陈德胜其人
        5.2.2 底本考证
        5.2.3 译文分析
    第三节 大高岩的编译
        5.3.1 大高岩其人
        5.3.2 编译内容
        5.3.3 底本考证
        5.3.4 编译特点
    第四节 石原岩彻的编译本
        5.4.1 石原岩彻其人
        5.4.2 底本考证
        5.4.3 编译特点
        5.4.4 译文分析
    第五节 伊藤漱平的全译本
        5.5.1 伊藤漱平其人
        5.5.2 翻译历程
        5.5.3 底本青睐俞校本
        5.5.4 关于改译
        5.5.5 承前启后
    第六节 松枝茂夫的两次编译与《画本红楼梦》
        5.6.1 两次编译
        5.6.2 《画本红楼梦》
    第七节 富士正晴、武部利男节译本
        5.7.1 译者简介
        5.7.2 译者分工
        5.7.3 底本考证
        5.7.4 译文分析
    第八节 君岛久子的编译本
        5.8.1 君岛久子其人
        5.8.2 底本考证
        5.8.3 编译结构
        5.8.4 编译特点
    第九节 立间祥介的编译本
        5.9.1 立间祥介其人
        5.9.2 使用底本
        5.9.3 编译结构与特点
        5.9.4 译文分析
    第十节 饭塚朗的编译本
        5.10.1 饭塚朗其人
        5.10.2 底本考证
        5.10.3 编译结构
        5.10.4 编译特点
    第十一节 饭塚朗的全译本
        5.11.1 松枝茂夫笔下的饭塚朗
        5.11.2 对先译的继承与突破
        5.11.3 翻译意义
    第十二节 日本所藏林语堂《红楼梦》英译原稿
        5.12.1 学界对林语堂英译《红楼梦》的认知情况
        5.12.2 佐藤亮一转译林语堂英译原稿经过
        5.12.3 林语堂英译原稿的篇章结构
        5.12.4 林语堂英译原稿的解说
        5.12.5 林语堂英译原稿的底本
        5.12.6 林语堂的编译特色
    第十三节 佐藤亮一的转译本
        5.13.1 译本结构
        5.13.2 译文分析
        5.13.3 林语堂原稿出版的必要性
第六章 延绵不绝——平成年代的《红楼梦》翻译
    第一节 堺行夫的节译本
        6.1.1 堺行夫其人
        6.1.2 底本考证
        6.1.3 译本特色
    第二节 王敏的编译本
        6.2.1 王敏其人
        6.2.2 底本考证
        6.2.3 对伊藤漱平1969大系本的借鉴
        6.2.4 编译结构
        6.2.5 编译特点
    第三节 小林恭二的编译本
        6.3.1 小林恭二其人
        6.3.2 底本考证
        6.3.3 编译结构
        6.3.4 编译特点
    第四节 井波陵一的全译本
        6.4.1 井波陵一其人
        6.4.2 井波陵一的《红楼梦》观
        6.4.3 对先译的继承与突破
        6.4.4 译本特色
        6.4.5 井波本的意义
    第五节 锦埜文的编译本
        6.5.1 锦埜文其人
        6.5.2 底本考证
        6.5.3 钟爱国译本
        6.5.4 编译特点
第七章 总论——《红楼梦》日译本的综合考察
    第一节 译者的《红楼梦》观考察
        7.1.1 对《红楼梦》文学价值的认识
        7.1.2 对作者问题的认识
        7.1.3 对续书、续作者问题的认识
        7.1.4 对成书等其他问题的认识
    第二节 译本结构考察
    第三节 底本考察
        7.3.1 五种全译本的底本选择模式
        7.3.2 日译本整体的底本选择情况
    第四节 文体考察
        7.4.1 文体的纵向演变
        7.4.2 文体的横向比较
    第五节 译者身份与流传状况考察
        7.5.1 译者身份
        7.5.2 流传状况
    第六节 译本影响考察
        7.6.1 内部影响
        7.6.2 外部影响
    第七节 今后的课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红楼梦》日译本一览表(1892-2015)
附录二 关于《红楼梦》最早传入日本时间的考察
个人简历

四、从语法角度欣赏俳句(1)(论文参考文献)

  • [1]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比较研究[D]. 张家雯.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1)
  • [2]季语的结构[J]. 田建国. 日语教育与日本学研究, 2020(00)
  • [3]季语的结构[A]. 田建国. 日语教育与日本学研究:大学日语教育研究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19, 2019
  • [4]林语堂在日本的译介与接受[D]. 邢以丹. 闽南师范大学, 2018(12)
  • [5]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俳句翻译策略研究[D]. 王丹.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8(01)
  • [6]《一握砂》中译本翻译策略研究[D]. 周伟竞.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7(02)
  • [7]白银时代俄罗斯文学中的东方主题与形象[D]. YERGOBEKOVA ALTYNAY.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7(01)
  • [8]李芒俳句汉译研究[D]. 许脉然. 厦门大学, 2017(08)
  • [9]接受美学视阈下的日本诗歌翻译[J]. 刘利国,董泓每.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15(03)
  • [10]《红楼梦》日译本研究(1892-2015)[D]. 宋丹. 南开大学, 2015(12)

标签:;  ;  ;  ;  ;  

从语法角度欣赏俳句(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