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困扰扫描

大学生心理困扰扫描

一、大学生心理困扰扫描(论文文献综述)

许静,杨秀君[1](2022)在《基于家长视角的高校家校协同心理育人调研报告》文中研究说明以上海高校为例,聚焦高校家校协同心理育人这一主题,采取问卷调查法,从学生家长视角了解高校家校协同心理育人的现实情况。结果发现,大部分家长对家校协同心理育人持肯定态度,有参与学校心理教育管理的意愿,能通过新媒体与子女保持一定频率的亲子沟通,愿意通过线上和线下等多种方式与学校保持沟通,期待获取心理育人指导,50岁以下家长及女生家长认为这项工作更有必要,但是多数家长对主动与校方联系有所顾虑。因此,建议校方采取相应措施将家长的家校协同心理育人理念转为实际行动,引导家长在参与高校心理教育管理中树立科学应对子女心理困扰的意识,用好新媒体、搭好新平台,以满足家长对于家校协同心理育人的期待。

李勇,陈璐[2](2021)在《发展性育人的心理支持体系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发展性心理育人是高校"三全育人"的具体体现,构建精准化心理支持体系是当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需。具体而言,满足大学生诉求是体系建设的核心宗旨,提供精准服务是体系建设的主体内容,构筑教师壁垒是体系建设的有益补充,强化队伍培训是体系建设的重要保障。发展性育人心理支持体系的作用发挥,能够激发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效,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顺利成才。

谢韫童[3](2021)在《减少大学生社恐情绪的设计实践研究》文中提出项目基于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中较为普遍的社交恐惧现象所产生的负面情绪问题,针对研究对象利用设计程序和心理学辅助,重新审视社恐大学生潜在的社交需求与社交模式。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从心理学角度探索社交恐惧症,分析社恐问题出现的成因,梳理其社恐时常有的外在表现,结合个案研究,归纳社恐人群在社交情景中的内在需求,通过大量的访谈总结出如何缓解社恐情绪的核心问题。2.调研国内外的社恐类设计活动案例,采用设计角度进行分析,探究其如何起到缓解社交恐惧情绪的效果,尝试通过产品、空间、系统等,落实在解决少部分的单一社恐现象上,促进了之后更多解决方案的产生。3.基于工作坊的活动形式与社恐大学生实践研究,将设计程序方法与目标人群调研有机结合至工作坊运行模式,构建出适合社恐人群的社交新模式,以参与式设计与辅导干预方式,优化工作坊的工作学习过程。4.理论应用和实践研究,对工作坊的工作流程和方法进行实践完善,工作坊具体细节和平台建立以工作坊形式进行设计活动实践,分享实践成果,通过毕设招募社恐大学生进行体验和交流。研究提出了针对社恐大学生创新的社交工作坊运行模式,建立了以社恐大学生为主的社交平台,促进该人群能在舒适环境中社交,从而更好的实现自身价值,自信社交。同时探索一种可持续、更具组织性的合作式社交模式来帮助更多的人。

邢趁娟[4](2021)在《自我分化的团体辅导减轻高中生人际困扰的干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蒋政玲[5](2021)在《自我隐瞒、治疗恐惧对专业心理求助意愿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旨在研究大学生自我隐瞒、治疗恐惧对专业心理求助意愿的影响。首先,采用问卷法对大学生专业心理求助意愿的现状特点进行了分析;其次,采用问卷法和实验法探讨了自我隐瞒、治疗恐惧对专业心理求助意愿的影响,并从分析心理学的视角进行了探讨。研究一分析了专业心理求助意愿的现状。研究中以大学生为被试,选用专业心理求助意愿量表为测量工具,收集有效数据819份。使用SPSS25.0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分析大学生的专业心理求助意愿现状,并对其在性别、年级、专业、心理咨询经历等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进行了数据处理与分析。研究二探讨了自我隐瞒、治疗恐惧对专业心理求助意愿的影响。首先,由于国内对治疗恐惧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缺乏有效的本土化测量工具,因而对其测量工具“心理治疗想法量表”进行了修订和信效度检验;其次,研究以自我隐瞒量表、心理治疗想法量表、专业心理求助意愿量表为研究工具,选取符合要求的被试135名,进行2(高自我隐瞒、低自我隐瞒)×2(高治疗恐惧、低治疗恐惧)的被试间实验设计,以分析自我隐瞒、治疗恐惧对专业心理求助意愿的影响,运用的统计方法为方差分析和简单效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大学生专业心理求助意愿总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其中,大学生的专业心理求助意愿在性别、年级、专业、心理咨询经历上存在显着差异。2.修订后的心理治疗想法量表,各项指标均符合心理测量的统计学标准,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作为测量治疗恐惧的有效工具。3.自我隐瞒与治疗恐惧的交互作用显着。也就是说,对于自我隐瞒的大学生来说,低治疗恐惧下的专业心理求助意愿高于高治疗恐惧下的求助意愿;对于治疗恐惧的大学生来说,低自我隐瞒下的专业心理求助意愿高于高自我隐瞒下的求助意愿。

季道帅[6](2021)在《特殊时期背景下高校体育专业研究生就业困境及应对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所关注的重要课题,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疫情使全世界都进入了一段特殊时期,由于体育本身的特性主要以运动技能的表现为主,所以在特殊时期背的景下,体育专业研究生的就业问题更加凸显。第一:特殊时期背景下,就业方式、就业信息来源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体育专业研究生的压力增大;第二,体育学科专业性较强,就业局限大,体育专业在面试内容与其他学科不同,在当前特殊时期背景下,处于劣势地位。所以,通过对特殊时期影响体育专业研究生就业因素调查研究和对哈尔滨师范大学近几年体育专业研究生初次就业率进行调查,发现当前所面临的就业困境并提出发展对策,帮助体育专业研究生在特殊时期走出就业困境。本文以特殊时期背景下体育专业研究生的就业困境为研究对象,以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级至2021级体育专业研究生为调查对象,采用文献综述法、访谈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哈尔滨师范大学体育专业研究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调查和研究。以期找出体育专业研究生在特殊时期背景下所面临的就业困境并提出发展对策。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特殊时期背景下,体育专业研究生的初次就业率下降明显;第二,体育专业研究生自身的专业素质、就业观念、人际交往能力、个人自身条件等因素;来自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现有条件因素;来自社会的供需关系、国家宏观调控和地区差异等因素;就业信息获取、信息筛选、笔试和面试的流程因素对体育专业研究生就业带来了影响。第三,在特殊时期给体育专业研究生自身理论知识和专项技能以及实践能力的锻炼和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恐不能顺利毕业,无法安心就业以及来自家庭等多方面的压力使很多体育专业研究生心理困扰增多,导致就业面临困境。第四,学校针对体育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下降,能力得不到提升;同时,学校忽视研究生的就业指导,这使处在特殊时期背景下的研究生在就业过程中竞争力不够,给就业带了一定的难度。第五,在社会因素的影响下,大量2020年及以前毕业的体育专业研究生和2021年毕业的体育专业研究生同台竞争;同时受影响的企业为降低经济压力大幅度降低就业岗位甚至出现减员,这样造成了人才供给和岗位需要的不行匹配;此外,地区不同的运动项目、生活方式、气候等因素给体育专业研究生在就业的选择上带来了一定的困境。第六,研究生整个就业流程都发生了变化,就业流程的各因素都转为线上,首先,特殊时期背景下,所有线下招聘都被取消,招聘信息来源大部分都来源于网络,招聘信息的获取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笔试和面试的方式也由线下转为线上;对于体育专业研究生而言,招聘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各项基本和专项的技能展示,特殊时期居家隔离,限制外出,许多面试的动作因场地问题训练受到限制,同时线上的招聘方式给体育专业研究生带来了诸多不便和困难。

常睿[7](2021)在《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研究》文中提出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高校“培养什么人”的关键。党和国家历来深切关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高度重视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强调青年要“处优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可见,意志品质作为能够影响大学生目标追寻和行为取向的重要品质,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当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在此背景下,能否加强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通过“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磨砺,使大学生具备顽强的意志品质,促使他们勇于面对困境,敢于战胜困难,具有明确生活目标,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并自觉承担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已成为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重大而紧迫的问题。现实来看,大学生具有一定的意志品质,但在日常生活中仍存在缺乏勇气、毅力,心态不稳等突出问题,对其进行意志品质培育更具紧迫性与重要性。因此,本研究立足于新的时代背景,尝试系统地研究意志品质及大学生意志中品质培育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围绕研究主题,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按照“是什么——怎么样——如何办”的逻辑进路,全面阐述了大学生意志品质的基本问题,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思想理论资源,探究了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时代诉求、现实样态和实践创新。全文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基本问题。本部分是对“是什么”的具体回应,也是本研究前提和基础。从厘清意志品质一般界定出发,重点阐述意志品质社会性、时代性、实践性以及发展可塑性等综合特征,探索分析了大学生意志品质的生成机理以及在大学生动机冲突、确定目标、执行决定、面对困难、面对挫折和面对成功时的具体呈现,在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意志品质的本质的同时揭示了研究意志品质的复杂性和必要性。第二部分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思想理论资源。本部分是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思想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理论指导、方法借鉴和思想依循三个方面。以马克思经典作家关于意志品质论述为培育的理论指导,立足积极心理学、挫折主义与挫折教育论等方法理论,从意志品质的民族文化属性入手,探寻文化资源中培育可依循的思想智慧,为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思想支持。第三部分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时代诉求。本部分是对现实环境“怎么样”的回答,立足新的时代背景下,着重分析新的时代为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所带来的环境变化,以及面临的新挑战和新方向;阐述了新的历史方位下,意志品质培育对于大学生巩固信仰、持续奋斗、不屈不挠、前赴后继等方面具有的重要时代意义;以当前人才培养目标和当前大学生主体性特征为参照,洞悉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实践难点,由此明晰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现实指向和目标要求。第四部分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的现状考察。本部分是对研究主体的“怎么样”的考察,是实证研究部分。综合运用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相关研究方法,通过调查问卷、个案访谈把握当前大学生意志品质现状与要求之间的差距,从表象透视大学生意志品质呈现的基本样态,考察大学生对意志品质的认识、认同及是否践行等方面的问题,剖析当前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症结所在,为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路径选择提供现实依据。第五部分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实践创新。本部分解答了“如何办”的问题,提出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基本原则、路径选择和优化机制,即在坚持引导与自觉性共恰、目标与规律统一、系统与环节协调、认知与实践对接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整合培育内容、营造教育氛围、构建实践平台等路径开展培育。同时,从体制机制建设、资源整合机制、培育运行机制、跟踪评价机制等几个方面构建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优化机制,从而为全面提升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做出努力。

臧伟伟,匡晓,黄佳雨[8](2020)在《疫情初期大学生的心理困扰及对防控常态化阶段心理工作的启示——以北京科技大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冠肺炎疫情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长期居家无法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和学业活动给他们带来了相应的心理困扰。本研究针对大学生居家学习期间的线上提问进行文本分析,从更丰富和更具体的角度探究大学生在疫情防控背景下的心理困扰,并讨论这些数据结果对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下心理工作的启示。

蔡娟[9](2021)在《艺术疗愈视角下的“创造力疗愈”探究 ——基于阿瑞提“创造力”过程论》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从艺术疗愈的视角探索创造力疗愈,“疗愈”强调的不是解决某个具体的现实问题或治疗了某种疾病,而是从无意识层面看见被心灵困扰的真实自我;进而在认知和意识层面,获得一种提升与拓展,改变和更新看待事情的视角,从而解除内心冲突、恢复身心灵的平衡与健康,实现个性化成长。结合当下国民的心理健康现状问题,本文研究的疗愈受众定位在:压力环境下情绪情感易敏感,情绪困扰亟须疗愈的普通大众。研究思路如下:通过梳理心理学领域关于“创造力与疗愈”的相关理论研究,将“创造力疗愈”研究的任务及重点落脚在:阿瑞提的创造力过程理论与代表性的艺术疗法理论,围绕着“无意识—意识—审美升华”过程相关的心理治疗理论,阐述创造力疗愈的疗愈性、疗愈机制与疗愈作用。最后将理论落实到笔者研究生期间在做的案例研究中,呈现与总结创造力活动对案例人群的疗愈作用。综上所述,“创造力疗愈”论题的阐述,初步探究了创造力与疗愈的本质和关系;梳理和丰富了艺术治疗理论的研究和解读角度;论证了创造力的疗愈性、疗愈机制及疗愈作用,得出结论:在艺术治疗的过程中整合创造力的无意识过程、意识过程,能转化创伤,有效地治疗心理问题,实现疗愈,即创造力疗愈。论文的重要性体现在通过“创造力疗愈”的论述,能够倡导构建充满创造力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并指导艺术治疗临床实践工作。

陶一秀[10](2020)在《公正世界信念对建言行为的影响 ——心理资本和道德情绪的中介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组织的发展离不开全体员工的建言献策。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组织建言行为与员工的价值观念,特别是公正世界信念有密切的关系。本研究着重从员工的心理资本和道德情绪角度思考公正世界信念与组织建言行为的关系,并认为组织建言是一种积极的组织行为,其产生机制必然与员工积极的心态相联系。而由自信、乐观、希望、韧性等内容构成的心理资本则可能是支撑组织建言的“正能量”,而与特定的组织不公正事件相关的道德情绪则是建言行为的情绪动因。另一方面,公正世界信念作为个体世界观的构成部分,是个体心理资本的重要影响因素。根据目前关于组织建言行为的研究,建言行为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评价,问卷法和情境短文(vignette)评价法。其中问卷法调查的是一般情况下员工的建言行为,这种情况下的建言行为不涉及具体情境和内容,所以不会产生相应的道德情绪。而情境短文评价法是要求研究参与者对特定的组织不公正事件进行相应的道德情绪和建言行为进行评价,这时建言者会因为不公正事件而产生愤怒情绪,也可能对不公正事件受害者产生同情。本论文也因此设计了两个研究分别探讨这两种建言行为的机制。研究一主要探索公正世界信念对一般意义上的建言行为的影响,以及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研究二聚焦组织不公正事件中,心理资本与道德情绪在公正世界信念影响建言行为过程中的中介作用。我们通过广泛的问卷调查,采集了522位被试的有效数据,深入分析了建言行为受到公正世界信念的基本影响机制,并对二者间心理资本所起到的中介作用进行全面的检验;然后分析了在组织不公正事件条件下,员工的建言行为如何受到公正世界信念的具体作用规律及机制。数据分析得到了如下结论:1.采用员工建言行为来作为所需的因变量,对相关的变量如学历、工作年限等进行控制,BJW对建言行为存在直接影响。发现心理资本具有中介的功能,间接效应效应量为83.56%,在PBJW对建言行为的影响中,自信、希望、韧性均起完全中介作用,乐观的中介效应不显着;2.以情境中建言行为可能性作因变量,对一系列的变量如组织性质、工作年限等进行控制,以开展道德情绪和心理资本的中介效应分析,其中,愤怒、同情在GBJW对情境中建言行为可能性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但是心理资本在GBJW影响情境建言可能性过程中的中介效应不显着,进一步分析揭示,在组织不公正事件中,心理资本发挥了调节GBJW与建言行为关系的作用。

二、大学生心理困扰扫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学生心理困扰扫描(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家长视角的高校家校协同心理育人调研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的提出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工具
    2.3 研究程序
    2.4 统计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家长对家校协同心理育人工作的态度
    3.2 家长与大学生及学校的沟通情况
    3.3 家长与学校沟通的顾虑
    3.4 家长参与家校协同心理育人的意愿
    3.5 家长对于家校协同心理育人的主要期待
4 对家校协同心理育人的思考
    4.1 家长认同家校协同心理育人的理念,可将其转变为实际行动
    4.2 家长有意愿参与学校心理教育管理,应引导其科学应对子女心理困扰
    4.3 家长对家校协同心理育人有期待,要用好新媒体、搭好新平台

(2)发展性育人的心理支持体系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一、满足学生诉求是心理支持体系建设的核心宗旨
二、提供精准服务是心理支持体系建设的主体内容
三、构筑教师壁垒是心理支持体系建设的有益补充
四、强化队伍培训是心理支持体系建设的重要保障

(3)减少大学生社恐情绪的设计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1.1.2 社交恐惧在大学生群里普遍存在
        1.1.3 网络社交对线下社交的影响
        1.1.4 社交恐惧心理等其他心理问题引发不良后果
    1.2 选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选题的研究方法
        1.2.2 选题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浅析国内外大学生的社交恐惧
    2.1 社交恐惧症的提出
    2.2 形成社交恐惧的原因及表现
        2.2.1 成因
        2.2.2 表现
        2.2.3 大学生社交恐惧案例
        2.2.4 案例分析
    2.3 目标人群的建立——大学生
    2.4 深度访谈与调研
        2.4.1 社恐人群访谈记录
        2.4.2 社恐人群用户画像
    2.5 小结
第3章 有关社恐类设计活动案例
    3.1 背景调研
    3.2 有关社交恐惧的设计活动案例
    3.3 设计尝试
    3.4 小结
第4章 以工作坊的形式进行设计活动
    4.1 前期方案设想与确立
        4.1.1 方案设想
        4.1.2 案例访谈
    4.2 以工作坊的形式进行设计活动探索
        4.2.1 以工作坊形式进行设计活动与调节社恐情绪之间的理论依据
        4.2.2 工作坊的运作目标
        4.2.3 工作坊的成员选择
        4.2.4 工作坊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流程
        4.2.5 工作坊平台的建立和探索
    4.3 以工作坊形式进行的设计活动实践
        4.3.1 活动选题——合作设计微信小游戏《NEMO极点》
        4.3.2 社交类游戏体验分享
        4.3.3 《NEMO极点》的内容设计研究
        4.3.4 初代《NEMO极点》介绍及展示
        4.3.5 《NEMO极点》的用户反馈及迭代
    4.4 工作坊的推广
        4.4.1 《NEMO极点》的推广策略
        4.4.2 工作坊的未来规划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5)自我隐瞒、治疗恐惧对专业心理求助意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自我隐瞒
        1.1.1 自我隐瞒的概念
        1.1.2 自我隐瞒的测量方法
        1.1.3 自我隐瞒的原因
        1.1.4 自我隐瞒与自我表露的关系
        1.1.5 自我隐瞒的相关研究
    1.2 治疗恐惧
        1.2.1 治疗恐惧的概念
        1.2.2 治疗恐惧的测量方法
        1.2.3 治疗恐惧的潜在来源
        1.2.4 治疗恐惧的相关研究
    1.3 专业心理求助意愿
        1.3.1 专业心理求助意愿的概念
        1.3.2 专业心理求助意愿的测量方法
        1.3.3 专业心理求助意愿的影响因素
    1.4 自我隐瞒、治疗恐惧对专业心理求助意愿的影响
        1.4.1 自我隐瞒对专业心理求助意愿的影响
        1.4.2 治疗恐惧对专业心理求助意愿的影响
        1.4.3 自我隐瞒与治疗恐惧的研究动态
第二章 问题提出
    2.1 问题提出
    2.2 研究设计
    2.3 研究意义
        2.3.1 理论意义
        2.3.2 现实意义
    2.4 创新之处
第三章 专业心理求助意愿的现状分析
    3.1 研究目的与假设
        3.1.1 研究目的
        3.1.2 研究假设
    3.2 研究方法
        3.2.1 研究对象
        3.2.2 研究工具
        3.2.3 数据处理
    3.3 研究结果
        3.3.1 专业心理求助意愿的现状
        3.3.2 专业心理求助意愿在是否有心理咨询经历上的差异检验
        3.3.3 专业心理求助意愿在性别上的差异检验
        3.3.4 专业心理求助意愿在生源地的差异检验
        3.3.5 专业心理求助意愿在家庭人均月收入上的差异检验
        3.3.6 专业心理求助意愿在年级上的差异检验
        3.3.7 专业心理求助意愿在是否为独生子女的差异检验
        3.3.8 大学生专业心理求助意愿在专业上的差异检验
第四章 自我隐瞒、治疗恐惧对专业心理求助意愿的影响
    4.1 研究目的及假设
        4.1.1 研究目的
        4.1.2 研究假设
    4.2 研究方法
        4.2.1 研究对象
        4.2.2 研究工具与材料
        4.2.3 研究设计
        4.2.4 研究程序
        4.2.5 后期处理
    4.3 结果
        4.3.1 《心理治疗想法量表》信效度检验
        4.3.2 治疗恐惧诱发效果
        4.3.3 不同实验条件下专业心理求助意愿的描述统计
        4.3.4 不同实验条件下专业心理求助意愿的差异检验
第五章 总讨论
    5.1 专业心理求助意愿的现状分析
    5.2 治疗恐惧对专业心理求助意愿的影响
    5.3 自我隐瞒在治疗恐惧对专业心理求助意愿影响中的作用
    5.4 分析心理学视角下的自我隐瞒和治疗恐惧
        5.4.1 分析心理学视角下的自我隐瞒
        5.4.2 分析心理学视角下的治疗恐惧
第六章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启示与建议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6)特殊时期背景下高校体育专业研究生就业困境及应对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的背景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1 选题的目的
        1.2.2 选题的意义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特殊时期
        2.1.2 就业困境
    2.2 关于硕士研究生就业的相关研究
    2.3 关于体育专业研究生就业的研究
    2.4 关于特殊时期就业的研究
    2.5 关于就业影响因素的研究
第3章 研究对象和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访谈调查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数理统计法
第4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影响体育专业研究生就业的因素
        4.1.1 体育专业研究生自身的因素
        4.1.2 学校因素
        4.1.3 社会因素
        4.1.4 就业流程因素
    4.2 特殊时期背景下体育专业研究生就业所面临的困境
        4.2.1 个人因素所带来的就业困境
        4.2.2 学校因素所带来的就业困境
        4.2.3 社会因素所带来的就业困境
        4.2.4 就业流程因素所带来的就业困境
    4.3 针对特殊时期所面临的困境的应对策略
        4.3.1 针对个人因素困境的应对策略
        4.3.2 针对学校因素困境的应对策略
        4.3.3 针对社会因素困境的应对策略
        4.3.4 针对就业流程因素困境的应对策略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设计
    五、创新之处及不足
第一章 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基本问题
    一、意志品质的概念发展与内涵特征
        (一)意志品质在哲学中的内涵及发展
        (二)意志品质在心理学中的内涵及发展
        (三)意志品质的一般界定及特征
    二、大学生意志品质的生成机理
        (一)生成意志品质的内部结构系统
        (二)生成意志品质的影响因素
        (三)意志品质内化、外化的生成机理
    三、大学生意志品质在实践过程中的呈现
        (一)意志品质在大学生动机冲突中的呈现
        (二)意志品质在大学生确定目标中的呈现
        (三)意志品质在大学生执行决定中的呈现
        (四)意志品质在大学生面对困难时的呈现
        (五)意志品质在大学生面对挫折时的呈现
        (六)意志品质在大学生面对成功时的呈现
第二章 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思想理论资源
    一、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理论指导
        (一)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客观世界:马克思主义意志品质培育的价值指向
        (二)主客体统一的塑造:马克思主义意志品质培育的内核特性
        (三)为全人类幸福而奋斗:马克思主义意志品质培育的内源动力
    二、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方法借鉴
        (一)积极意志品质的塑造: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
        (二)消极意志品质的对抗:挫折理论与挫折教育
    三、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思想依循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关于意志品质培育的思想
        (二)革命文化中关于意志品质培育的思想
        (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关于意志品质培育的思想
第三章 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时代诉求
    一、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时代条件
        (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提出了新挑战
        (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为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锚定了新坐标
        (三)“时代新人”为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规定了新方向
    二、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时代意义
        (一)巩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
        (二)涵育大学生持续奋斗的精神
        (三)增强大学生不屈不挠的动力
        (四)鞭策大学生前赴后继成就事业
    三、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实践难点
        (一)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如何与群体时代特征相适应
        (二)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如何与主体性发展相互促进
        (三)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效果如何与人才全面发展要求相符合
        (四)大学生个人意志品质如何与集体意志、国家意志高度统一
    四、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具体内容
        (一)新时代大学生应具有毫不退缩的勇气
        (二)新时代大学生应具备持之以恒的毅力
        (三)新时代大学生应具备责任担当的自觉
        (四)新时代大学生应具有坚韧不拔的干劲
        (五)新时代大学生要保持宠辱不惊的稳健心态
第四章 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现状考察
    一、调研的设计与实施
        (一)调研目的及总体思路
        (二)调研问卷的设计及实施
    二、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现状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二)从量表数据看大学生意志品质五个维度的差异
        (三)从量表数据看大学生意志品质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
        (四)大学生对意志品质认知、认同、实践的情况
    三、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现状
        (一)访谈实施及案例描述
        (二)从访谈案例看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现状
        (三)从访谈案例看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问题
    四、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问题的归因
        (一)大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不完善的影响
        (二)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干扰影响
        (三)高校意志品质培育机制不健全的影响
        (四)中国式家庭教育模式的影响
第五章 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实践创新
    一、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引导与自觉共恰的原则
        (二)坚持目标与规律统一的原则
        (三)坚持系统与部分协调的原则
        (四)坚持认知与实践对接的原则
    二、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路径选择
        (一)以理想信念为先导多维教化
        (二)以群己互励为重点促进感化
        (三)以实践锻炼为关键深入内化
    三、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的优化机制
        (一)优化体制机制,提升意志品质培育的引导力
        (二)资源整合机制,增强意志品质培育的支撑力
        (三)培育运行机制,有力回应意志品质的现实要求
        (四)跟踪评价机制,完善意志品质培育的体系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8)疫情初期大学生的心理困扰及对防控常态化阶段心理工作的启示——以北京科技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疫情防控背景下面临心理困扰学生的整体状况
二、疫情防控背景下学生心理困扰的类型
    1.从疫情的关联程度来看
    2.学业就业类及人际关系类问题
    3.大一年级学生的问题类型
三、疫情防控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困扰的启示
    1.建设针对全体学生的支持系统:线上支持平台在疫情期间可以起到一定的心理急救作用,防控常态化阶段下应持续建设好学生的支持系统
    2.着眼于核心困扰开展疏导工作:以学业和人际关系问题为核心对学生的心理困扰进行疏导
    3.重点关爱特殊群体:注重大一年级学生对于大学生活的再适应问题
    4.重点关爱特殊群体:加强春季以及秋季毕业生的帮扶及心理疏导工作

(9)艺术疗愈视角下的“创造力疗愈”探究 ——基于阿瑞提“创造力”过程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概念界定
    第三节 研究综述
    第四节 研究意义
    第五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从“艺术疗愈”到“创造力疗愈”
    第一节 大众的“疗愈”需求和应对形式
        一、国民心理现状及疗愈需求
        二、不同层级的疗愈形式
    第二节 艺术疗愈的本质
        一、艺术疗愈的特性
        二、艺术疗愈核心疗法
        三、艺术疗愈的本质
    第三节 “创造力”与“疗愈”的关系
        一、 “创造力”与“疗愈”
        二、创造力疗愈
第二章 艺术疗愈视角下的“创造力疗愈”
    第一节 “创造力疗愈”的疗愈性
        一、从创造力过程论阐释创造力疗愈性
        二、从绘画艺术疗法阐释创造力疗愈性
    第二节 “创造力疗愈”的疗愈机制
        一、 “无意识”的揭示和转化
        二、 “意识”的拓展和更新
        三、 “审美升华”的整合
    第三节 “创造力疗愈”的疗愈作用
        一、 “无意识”疗愈作用
        二、 “意识”疗愈作用
        三、 “审美升华”的整合作用
第三章 儿童创造力疗愈案例探究
    第一节 儿童创造力绘画活动的疗愈作用
        一、“情绪”疗愈作用
        二、“自我”疗愈作用
    第二节 儿童创造力绘画活动设置
        一、确定表达主题
        二、创作引导
    第三节 儿童创造力绘画活动疗愈案例呈现
        一、“情绪”疗愈案例总结
        二、“自我”疗愈案例总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10)公正世界信念对建言行为的影响 ——心理资本和道德情绪的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公正世界信念
        2.1.1 公正世界信念的概念
        2.1.2 公正世界信念的理论支持
        2.1.3 公正世界信念的结构维度与测量研究
        2.1.3.1 外显测量
        2.1.3.2 内隐测量
        2.1.4 公正世界信念的研究现状
        2.1.4.1 公正世界信念与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
        2.1.4.2 公正世界信念与情绪
        2.1.4.3 公正世界信念与自尊
        2.1.4.4 公正世界信念与公正知觉
        2.1.5 公正世界信念的功能
    2.2 心理资本
        2.2.1 心理资本的概念
        2.2.2 心理资本的相关研究
        2.2.3 心理资本的结构维度与测量
    2.3 道德情绪
        2.3.1 道德情绪的概念
        2.3.2 道德情绪的结构
        2.3.3 道德情绪的相关研究
    2.4 建言行为
        2.4.1 建言行为的概念
        2.4.2 建言行为的结构与测量
        2.4.3 建言行为的相关研究
    2.5 文献综述
3 研究的整体构思
4 研究一 公正世界信念对建言行为的影响:心理资本中介作用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意义
        4.2.1 理论意义
        4.2.2 实践意义
    4.3 研究假设
        4.3.1 公正世界信念对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
        4.3.2 公正世界信念对心理资本的影响
        4.3.3 心理资本对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
        4.3.4 心理资本对公正世界信念与员工建言行为的中介作用
        4.3.5 研究模型的构建
    4.4 研究方法
        4.4.1 研究工具
        4.4.2 研究对象
        4.4.3 统计分析方法
        4.4.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4.3.2 信度分析
        4.4.3.3 效度分析
        4.4.3.4 相关分析
    4.5 结果与分析
        4.5.1 量表信度与效度分析
        4.5.1.1 信度分析
        4.5.1.2 效度分析
        4.5.2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分析
        4.5.2.1 样本概况
        4.5.2.2 各变量描述性统计与相关分析
        4.5.3 公正世界信念、心理资本及各维度与员工建言行为的关系分析
    4.6 讨论
5 研究二 组织不公正事件中,公正世界信念、心理资本、道德情绪对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
    5.1 问题提出
    5.2 研究目的与意义
    5.3 研究构思与假设
        5.3.1 组织不公正事件中,公正世界信念对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
        5.3.2 公正世界信念对组织中负性不公事件引起的道德情绪的影响
        5.3.3 组织中负性不公事件引起的道德情绪对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
        5.3.4 组织不公正事件中,心理资本、道德情绪在公正世界信念与员工建言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
        5.3.5 研究模型的构建
    5.4 研究方法
    5.5 结果与分析
        5.5.1 组织不公正事件中,心理资本、道德情绪信度分析
        5.5.2 各变量描述性统计与相关分析
        5.5.3 道德情绪中介效应分析
        5.5.4 心理资本中介效应分析
        5.5.5 心理资本调节效应分析
    5.6 讨论
6 总讨论
    6.1 公正世界信念与员工建言行为之间的关系
    6.2 公正世界信念与心理资本之间的关系
    6.3 心理资本与员工建言行为之间的关系
    6.4 心理资本在公正世界信念与员工建言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
    6.5 组织不公正事件中,道德情绪在公正世界信念与员工建言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
    6.6 组织不公正事件中,心理资本在公正世界信念与员工建言行为之间的调节作用
7 研究结论
8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调查问卷

四、大学生心理困扰扫描(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家长视角的高校家校协同心理育人调研报告[J]. 许静,杨秀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01)
  • [2]发展性育人的心理支持体系构建[J]. 李勇,陈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21(33)
  • [3]减少大学生社恐情绪的设计实践研究[D]. 谢韫童.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8)
  • [4]自我分化的团体辅导减轻高中生人际困扰的干预研究[D]. 邢趁娟. 淮北师范大学, 2021
  • [5]自我隐瞒、治疗恐惧对专业心理求助意愿的影响[D]. 蒋政玲. 山西大学, 2021
  • [6]特殊时期背景下高校体育专业研究生就业困境及应对策略研究[D]. 季道帅.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8)
  • [7]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育研究[D]. 常睿.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8]疫情初期大学生的心理困扰及对防控常态化阶段心理工作的启示——以北京科技大学为例[J]. 臧伟伟,匡晓,黄佳雨. 高校共青团研究, 2020(Z2)
  • [9]艺术疗愈视角下的“创造力疗愈”探究 ——基于阿瑞提“创造力”过程论[D]. 蔡娟.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9)
  • [10]公正世界信念对建言行为的影响 ——心理资本和道德情绪的中介作用[D]. 陶一秀. 浙江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大学生心理困扰扫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