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中心土地利用布局与优化研究

玉溪市中心土地利用布局与优化研究

一、玉溪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布局及其优化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少敏[1](2021)在《西安中心城区公共租赁住房供需多元匹配规划布局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公共租赁住房是我国低收入人群住房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而目前公共租赁住房规划布局只注重“量”的供需平衡,忽视了低收入人群的低生活成本经济特征,使得公共租赁住房普遍选址偏远、配套设施滞后,增加了低收入人群生活成本,诱发了公共租赁住房的空置与二次转租现象,阻碍了公共租赁住房实际保障效用的发挥,故本研究以诸多生活性经济要素入手探究供需视角下西安中心城区公共租赁住房规划布局优化,提高公共租赁住房实际保障效用,支撑城市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公共租赁住房为直接研究对象、以低收入人群为间接研究对象,从供需视角出发,提出了城市低收入人群生活成本空间区划方法,以西安中心城区为例区划出了生活成本空间,剖析了其与既有公共租赁住房供需失配问题与失配动因,从空间、时间、政策三个维度提出了公共租赁住房规划布局优化措施,研究内容分为方法提出与实证研究两部分。方法提出部分,首先通过文献研究与归纳总结,发现住房保障的本质是降低低收入人群生活成本,衍生得到规划适用的“生活成本空间”概念;其次以西安中心城区为样本通过类比论证提出了城市低收入人群生活成本空间区划方法。实证研究部分,首先使用数理统计、Arc GIS空间分析法,发现西安中心城区公共租赁住房布局存在供需失配问题,低收入人群需求低生活成本空间,而公共租赁住房多布局在中高生活成本空间;其次使用相关性分析法对失配程度和潜在影响因素分析得出三类失配动因:政府主导阶段的政策制定、规划主导阶段的公服设施、公共交通、工作机会和低收入人群使用阶段的交通时间成本;最后基于失配动因,分别在空间时间维度以公共租赁住房和公服设施为对象提出了空间布局优化措施与低交通时间成本优化措施,通过构建支撑性政策以保障时空优化措施的实施,三者共同构成了西安中心城区公共租赁住房规划布局供需多元匹配优化框架。

付靖雯[2](2021)在《泰安泰山广场海绵化改造耦合设计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城市下垫面构成中,硬质下垫面所占比例不断增加导致城市原水文循环体系发生大规模的改变,城市出现了严重的水生态、水资源等方面的问题。当前城市建设从增量发展转为存量发展,传统手法处理雨水无法配适城市发展现状,海绵城市理念应运而生。城市广场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作为城镇化深度发展的产物,广场是城市功能和城市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强化城市广场的雨水管理,提高雨水资源化利用效率成为当务之急。在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大背景下,本文提出以海绵化为切入点,对泰安泰山广场进行海绵化改造的耦合设计研究,从广场景观要素海绵化和海绵设施景观化等角度探究海绵城市理念对广场水生态、水环境等方面的作用与影响。论文首先对国内外雨洪管理理论与实践进展进行了梳理,分析归纳各国雨洪管理理论的共同点,从海绵城市视角对国内城市广场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总结和预测,同时分析了泰安城市广场建设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其次,将相关理论与城市广场改造相结合,探讨其适用性,同时横向比较并总结各理论之间的差异并提炼出可借鉴的要点,总结出与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相契合的理论。选取国内外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案例各三个进行详细分析并从中总结可借鉴的经验和改造手法。再次,提出广场景观要素与海绵设施有机融合的广场海绵化改造设计理念,并从广场景观要素海绵化、海绵设施景观化以及二者的耦合与一体化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论述。改造策略上,则从区域、城市、广场三个宏观层面与绿化、水景观、铺装、微地形、设施小品以及使用人群等微观层面展开研究。从海绵化角度提出广场改造程序并筛选适用于广场的技术设施。结合海绵设施的景观化表达,总结提炼出海绵设施在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中“主人工,辅生态”和“主生态,辅人工”的两种组合模式。最后,通过对泰安泰山广场的改造设计,进一步论证了广场景观要素与海绵设施耦合的可行性。通过广场海绵体系的构建、广场景观要素海绵化专项设计以及海绵设施景观化详细设计,打造能消纳和利用雨水的海绵型广场。

翟旭刚[3](2021)在《咸阳市中心城区小学布局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小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接受初等正规教育的学校,有着作为社会公益性服务设施所应具备的改善民生、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功能和作用,同时作为城市空间及功能体系中的重要支撑系统,有着深远的影响作用。小学规划所涉及的教育用地的合理性、科学的布局对于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城市空间均衡化配置,资源共享性、满足未来教育发展需求性等方面均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咸阳市的城市发展稳步前进,在大西安都市圈发展的带动下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区人口稳步增长、城镇化进程进入加速阶段,人民幸福感增强。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阻碍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因素,例如小学教育用地布局的不合理,空间分布不均衡等问题,进一步导致了现有的小学教育设施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高品质基础教育需求等问题。因此,结合咸阳市城区的小学现状情况,探讨符合本地实际的小学教育设施用地布局优化的方法策略,是一项紧迫而又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工作。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小学规划布局相关文献的研读,梳理了国内外不同时段、不同地域、不同研究方向的关于小学教育用地空间布局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以咸阳市中心城区作为研究区域,选取基础教育设施中小学的空间布局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中心城区现状小学教育设施用地的深入分析、实地调研,总结归纳其存在的问题并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主要成因,进而从教育用地的空间布局、规模配置、供需关系、服务范围和交通可达性等方面建立并提出符合本地实际的中心城区小学用地布局优化的原则和思路,构建布局优化体系。针对小学学校配置不足区域进行新建小学的选址,并通过服务半径指标和选址评价进行小学的空间优化布局,根据新老城区呈现的不同问题提出不同的配建标准和布局原则,以促进中心城区小学建设用地布局的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以期为中心城区小学空间布局规划提供方法借鉴。主要结论如下:1、中心城区小学教育配套设施不完善,现状小学班约为1154班,在校小学生数59076人,校均人数895人,班均人数为51.19人,远超出全国普通小学标准的校均人数639人和班均人数37.54人,其中班额人数超出规范标准要求的45人的班级数有919班,占咸阳市中心城区小学总班级数的79.6%,班额超标现状突出,且城区近年来教育用地发展缓慢,建成的学校面积较小、学校运动场所及绿地不达标、配套设施不完善等现象突出。本次研究根据《陕西省“双普双高”评估验收标准》,计算中心城区小学规划标准容量为4.8万小学生,实际在校生5.9万人,超出标准容量1.1万人,针对现状缺口,本次研究在已建成区域充分考虑城市退二进三、老旧小区改造、棚改等项目,对生源良好、设施条件差的小学在不影响区域整体功能的情况下,进行一定规模的扩建。改扩建学校22所,新增159班。其中老城区改扩建12所,新增119班,新城区扩建6所,新增50班。2、中心城区小学空间布局失衡,呈现新老城区两极分化的趋势,老城区是传统服务中心区域,学位冗余,优质教育资源过剩;新城区小学配置呈现显着不足状况,且多以村小学为主。本次优化布局充分考虑现行城市总规中未来城市居住建设重点地区集中在新城区,亟需增加教育配套的需求,合理预测学生人数、学校规模,利用GIS合理选点,集约节约布置小学,最终新城区新建50所小学,老城区新建15所小学,以满足未来城市发展对基础教育设施配置的需求,并且综合分析参考了《陕西省“双普双高”评估验收标准》、《咸阳市区住宅区配套中小学(幼儿园)规划建设指标》的配置标准及已建学校的具体情况最终确定新老城区不同的配建标准。3、中心城区新城区小学步行可达性差,老城区步行可达性较好,基于中心城区发展的局限性和设施布局集约节约配置的原则,本次研究新增小学优化配置点位时,根据居民问卷调查,适度调整标准小学10分钟步行可达为15分钟步行可达,既达到服务覆盖的优化,又达到资源最大化利用。

耿博壕[4](2021)在《“韧性城市”理念下的城市人防规划体系研究 ——以楚雄彝族自治州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当前快速城镇化的发展,城市成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也是遭受灾害造成损失最大的区域,面对各种灾害风险挑战,如何保障城市安全以及提升城市韧性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人防规划是人民防空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是将空袭打击作为灾害对象进行早期预判和谋划准备的一种规划工作,也是城市安全韧性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前人防规划一直面临着规划不成体系、管理手段不健全、实施效果不明显等问题。随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立,人防规划工作也面临着更多新的挑战。本论文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分析人防规划的所具备的韧性特征,识别影响人防规划体系的因素,运用韧性城市理论指导开展本研究。本论文以楚雄彝族自治州的规划为例,探索建立省—州—县三级人防规划体系,并分别明确各级人防规划重点及主要框架内容。针对融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和城市建设等要求提出制度创新的方向,促进提升人防建设的实施效果。形成一个对上统筹战略引领,对下管控落实有效的人防规划体系。将促进解决当前人防规划建设所面临的问题,为提升城市防护能力和综合韧性提供借鉴。

孟宝[5](2020)在《宜宾市国土空间功能解析与优化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国土空间规划及开发利用的优化已成为我国发展亟需解决的战略任务。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带,长江经济带覆盖区国土空间的集约、高效和绿色开发是实现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基础保障。四川省宜宾市地处长江经济带上游,是典型的沿江节点城市。近年来,金沙江水电能源资源开发、高铁经济带动、港口辐射效应和四川南向开发重要枢纽门户等复合优势成为宜宾市发展的新动力,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提升了其国土空间开发的强度。在共抓长江大保护、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功能的时代背景下,如何通过宜宾市国土空间功能识别、开发冲突及优化思路分析,助推其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新格局的形成,创新国土空间优化开发利用模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以现实需求为导向和现状问题为牵引,通过对宜宾市国土空间自然地理要素和已有发展要素的评析,结合历史时期空间开发的格局与功能特征,明晰国土空间演变的趋势和驱动力特征。结合现状功能评析及分类,开发利用冲突测度与分类等,在全方位解析空间功能现状的基础上,以标定功能和优化目标为基础和导向,提出国土空间优化利用的创新模式。最后,在解析宜宾市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市域和长江经济带上游国土空间保护与开发的多目标权衡两个方面提出了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优化的思路。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利用1990、1995、2000、2005、2010、2015和2018年7个时间点30 m分辨率遥感影像解译数据,发现28年间宜宾市国土三生空间演变基本特征表现如下:宜宾市生活空间主要分布区、增扩区在市域中部,且沿江两侧分布特征显着;生产空间主要分布在市域中部和北部,以沿岷江、长江两侧的平坝、低丘区最为集中;生态空间主要分布于市域西部屏山县、南部中低山区的兴文县、长宁县、珙县、筠连县等。从海拔梯度来看,坡度2~8°之间、15°以上;海拔236~600 m范围是空间变化的剧烈区;水平向上来看,宜宾市国土空间以沿长江为轴线,沿江两侧10 km范围是空间用地类型变化最为集中的区域。通过开发历史梳理,宜宾市空间开发经历了由萌芽状态→外力驱动为主→内生动力显现→内外动力共同推动的演进过程;而空间功能特征从原始性模糊性→区外需求依附性→不稳定性→功能重构→内外功能趋向稳定。2000年以前宜宾市空间开发格局呈现围绕农业和初级工矿业发展的特征;而在2000年以后,其空间开发则转向围绕城市和工业园区的基本开发格局。(2)利用熵值法对宜宾市185个乡镇三生功能现状评价得出:生活功能、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显着区约占20%,非显着区的约占80%,即反映为一定的二八定律现象,对评价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将宜宾市乡镇功能分为:城镇生活-工业生产优势区(12%)、城镇生活-乡村生活优势区(8%)、乡村生活-农业生产-生态功能产品供给优势区(29%)、乡村生活-农业生产-生态服务功能优势区(20%)、生态服务功能-农业生产功能优势区(31%)等5个功能区类型,并对每类功能区类型的占比、分布和类型特征等进行了分析。(3)基于上限思维、结构思维和底线思维,从现实际开发强度与理论可开发强度比较、景观生态指数冲突测度、土地利用现状和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对比三个方面对宜宾市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的冲突性进行测度与分析。结果显示,开发强度引起的冲突诱因主要有地形限制型、城市密集型和自然保护区型3种类型;从景观生态冲突指数来看,宜宾市1990、2000、2010和2018年4个时期的空间冲突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56、0.53、0.52和0.51,随时间演进冲突程度呈降低趋势;通过开发现状和适宜性评价的结果叠加,把乡镇分为城镇冲突为主、农业冲突为主和生态冲突为主3种类型。基于上述三种冲突的乡镇分级分区,设定判别条件(27种),对三类冲突进行空间叠加后得到的20种组合冲突情况,根据宜宾市乡镇综合冲突类型及归并,将185个乡镇划分为8类冲突。(4)通过设定假设条件,根据理论和实践依据,提出国土空间优化和管控的框架结构模式。核心内涵在于注重基本功能界定的前提下,在国土空间基本管控单元范围内弱化功能分区,通过对国土空间开发管控指标的分解,确定某空间基础单元的框架结构,打破单一主体功能执行的约束和管控区、线延伸影响下的发展活力受限,鼓励确定空间在限定条件下自主优化。根据提出的模式,选择城镇化为主的沙坪街道和农业生产、生活空间为主的僰王山镇为案例区,采用框架结构模式对其理论可开发空间范围和开发强度阈值进行识别,并根据其发展现状、方向和存在的问题,结合框架结构模式提出具体的优化思路。(5)通过梳理宜宾市国土空间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在空间规划层面要尽快依托“双评价”的结果,以沿江0~10 km范围为重点区,在划定城市外围开发边界的同时,划定城市内部的沿江压缩边界,按具体的地势和城市功能区的辐射等,对开发强度做梯度分级;确定点状和线状的生态廊道,恰当分割城市生活区和产业区。在空间管治层面,要在5~10年的时间尺度内对乡镇空间功能和冲突进行重新评价,依据不同的功能界定和冲突表现制定不同的空间管治策略;同时要发挥框架结构模式约束下基本空间管控单元优化的自下而上推动传导机制;在控制性优化和政策性优化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和发挥自主性优化的作用。在具体的执行层面要做好对产业园区规划和运营的管理;探索南部山区转型发展的综合模式;注重生态空间经济效益的发挥;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及划定永久农村地区等。本研究的创新点如下:基于乡镇尺度的国土空间三生功能解析与要素关联分析;尝试国土空间冲突性测度与分析的综合视角;空间优化中自上而下目标分解和自下而上功能自主寻优的综合考虑。论文研究的不足受限于数据的全面性、标准化和空间基础单元的不确定,空间功能解析及评价的科学性还待提升;框架结构模式下降尺度的管控指标分解还有待深入分析等。整体而言,论文的研究成果对宜宾市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的推进提供了部分研究支撑,也对长江经济带上游沿江节点城市的国土空间规划及优化开发在方法和思路上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并通过对乡镇尺度的研究及创新尝试,丰富了国土空间优化开发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

欧建西[6](2020)在《海绵城市角下的绿色雨水基础设施规划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快速推进,优先利用绿色雨水基础设施来解决城市雨水管理问题,已经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的重要策略。绿色雨水基础设施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设施,能够减少径流雨水的产生、外排以及发挥净化作用,但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种类较多,设施的控制效果及适用条件不一。为便于海绵城市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验收及效果评估,本文提出了海绵城市视角下的绿色雨水基础设施规划设计方法,并以北京典型片区和北方某住宅小区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为例进行应用研究。研究方法和结论可为绿色雨水基础设施规划设计优化及海绵城市建设效果评估提供技术支撑。首先,建立了基于城市空间格局构建的绿色雨水基础设施规划设计的整体策略。为使海绵城市建设原理充分融入到城市规划中,剖析了城市规划在绿色雨水基础设施规划设计中的不足,并根据海绵城市中绿色雨水基础设施规划设计的目标和原则,构建绿色雨水基础设施规划设计从“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的思路与城市规划的有效结合与整体衔接,采用ArcGIS平台的空间叠加技术对区域的生态敏感性进行分析和运用拓展,提出了不同城市空间格局下的绿色雨水基础设施规划设计思路,并在城市不同用地类型上提出了绿色雨水基础设施规划设计的控制指引要点。其次,优化了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在城市重点空间控制指引中的布局形式,对城市重点空间的绿色雨水基础设施规划设计进行了分析研究,对不同用地类型空间场地中的城市道路、开放空间、建筑与小区进行分类控制指引,以核心控制目标及与之相对应的绿色雨水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布局形式和控制指引方式在城市规划中进行了改进和优化布局。最后,提出了“海绵当量”的概念与分析方法,重点分析了径流体积控制当量的分析方法。并对典型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当量的转换关系进行了分析,并以北京典型片区为例进行了应用验证,对北京城市典型片区绿色雨水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应用分析,同时以北方某住宅小区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案例分析为例,基于当地降雨条件、地形条件、用地条件、现状设施等条件,详细分析了基于城市设计控制引导和海绵当量条件下的绿色雨水基础设施规划设计方法应用,为绿色雨水基础设施规划设计优化及海绵城市建设效果评估提供技术支撑。

王婉颖[7](2020)在《城市化背景下临沂市中心城区景观格局及其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化”的土地置换、城区扩张等活动导致的城市空间结构分布不合理,水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为维持城市生态环境带来压力。该现象不仅有悖于当下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发展战略,也已开始制约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大尺度生态环境的重视促进了景观生态学的产生与发展,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研究也是城市生态问题得以解决的依托手段。其中,景观格局研究是景观生态系统结构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景观生态学研究中的重要一环,主要包括大小、形状不同的景观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景观要素的组成和构成、景观格局的要素类型以及各类型在景观中所占的比重、不同景观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方式等。城市化发展中所产生的问题大多数源于城市结构形态的不尽合理,景观格局反映城市的结构形态,对城市化过程中进行城市的生态学相关研究及城市形态和布局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临沂市是山东省人口最多、地域范围最大的城市,境内沂河是山东省唯一入选的全国“十大最美家乡河”。其中心城区是市域范围内唯一由沂河和祊河形成“Y”型河流线的区域,也是建设“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的示范区。近年来,临沂城市快速发展带来的问题在中心城区表现尤为明显,已多次出现城市内涝、环境污染和用地协调等问题。在城市生态建设大力推行的背景下,临沂市中心城区既是生态建设的重点规划区,也理应承担起打造临沂城市生态建设“样板”的责任。本文以临沂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基于临沂市中心城区1994年、1999年、2004年、2009年、2014年和2019年的卫星遥感影像资料,利用ENVI软件进行解译,构建城市景观变化时空数据库,在ArcGIS的支持下,结合景观指数、梯度分析、转移矩阵等研究方法,对临沂市中心城区近20年来城市化过程中景观格局及其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1994年-2004年期间临沂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扩张速度最快。(2)2014年-2019年期间临沂市中心城区景观格局开始出现不同转变的阶段。2009-2014年期间建设用地快速扩张,自然、半自然景观开发强度大;2014-2019年期间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加大,建设用地面积增速减缓,林地景观呈现增长趋势。(3)2009年-2019年期间,各个景观类型的景观指数和格局变化不同,在景观类型所占面积比例上表现为建设用地>耕地>其它用地>林地>水域>草地,在最大斑块指数上表现为建设用地>水域>耕地>其它用地>林地>草地,在斑块数量上表现为其它用地>林地>耕地>草地>建设用地>水域,在斑块景观形状指数上表现为其它用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耕地>水域,在斑块密度上表现为其它用地>林地>草地>耕地>建设用地>水域。(4)各类景观要素在空间分布上变化较大。其中建设用地是临沂市中心城区的优势斑块,也是人口聚集的体现,在面积和规模上占优势,但是人工活动的影响使其边界简单形状单一,且数量较少多成片状分布;耕地虽然在1999年后已不再是中心城区的优势斑块,但其斑块面积仍占优势,城市化进程影响对斑块形状和密度造成影响;以耕地、林地为主的自然、半自然景观均有所减少,尽管水域和草地景观面积总体变化趋势呈现上升趋势,但是远远不及耕地和林地减少趋势明显。对于临沂市中心城区而言,林地景观斑块面积的大量减少导致优势度的下降,自然和半自然类型景观斑块之间的连通性逐渐下降,分离度逐渐升高,这种现象势必会对城市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造成负面影响。(5)2014年-2019年期间,尽管建设用地依旧呈现扩张趋势,但是相较于2009年-2014年期间甚至更早期的无序扩张阶段,临沂城市开发建设开始考虑并关注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并已初步实施城市生态建设。该时期临沂市中心城区正逐渐扭转前期快速城市化进程造成的建设用地无序扩张的局面,开始形成有序、集约、合理的中心城区城市格局。(6)影响临沂市中心城区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因子主要分为经济社会发展因素和规划政策因素。经济社会层面主要由于2004年-2014年期间临沂市在经济和人口方面的增长均高于2014年-2019年期间,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居住用地和其他服务设施用地需求增大,进而导致中心城区周边的耕地、林地等被大力开发为建设用地。此外,2014年-2019年期间建设用地的增长速度较2009年-2014年期间有所减缓、林地面积呈现增长的变化趋势,也证明2014年-2019年经济发展速率低于2004年-2014年期间。规划政策层面主要由于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下,临沂市多次制定环保规划并提出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目标,其中均涉及到中心城区的“Y”型河流几周边区域。2018年临沂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也指出需基于临沂市优秀的自然生态资源本底进行城市的发展规划。(7)在确定“二河四组团”的临沂市中心城区城市景观格局空间发展框架下,分区提出景观格局调整建议:1)沂河和祊河组团可采取“沟道小塘坝成串”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进一步丰富城区水网并持续开展水系沿岸绿化工程,实现“水、岸、滩、城”尽管格局的生态过渡;2)中心组团景观格局的调整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建议采用以人为本和空间渐进式更新的“微更新”理念,将适宜的其它用地适当调整为城市绿地景观,采用多元化的空间重建模式恢复被挤占的自然生态空间;3)新城组团作为中心城区生态环境的建设高地,在景观格局的调整方面更要以建设高品质城市生态环境为需求,建设用地集约发展、增加滨水绿道等休闲空间、构建通畅性生态走廊和北城新区生态骨架,形成临沂市中心城区景观格局的“绿色引擎”;4)罗庄组团建议耕地景观类型和建设用地景观类型组合式发展,在用地上表现为结合小型耕地斑块发展农业、加工业等产业园区;5)河东组团建议以区域经济全面整合为景观格局调整方向,建设用地、林地等景观斑块向规模化和聚集化发展,增强区域的整体绿化面积。本文通过研究临沂市中心城区城市化过程中景观格局及其动态变化并分析其同城市化进程之间的影响关系,一方面,剖析景观格局的变化,为今后相关从业人员制定以保障城市生态为基础的临沂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参考依据;另一方面,为进一步研究临沂市中心城区城市化的生态影响、城市景观格局优化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决策参考。

王博娅[8](2020)在《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的现状及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高密度建设、历史悠久的北京市中心城区,人与自然的矛盾尤为突显,绿色空间作为解决生态问题的主要抓手被高度重视。生态系统服务作为研究人与自然利益关系的概念被广泛认知,风景园林学科不断拓宽的研究领域为解决生态问题供了新的途径,如何通过风景园林的途径解决北京市中心城区的生态问题,构建良好的人居环境成为我们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以北京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城市绿色空间和生态系统服务的解读,出了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城市绿色空间的优化思路;通过对北京市自然生态格局和绿色空间发展历程的梳理,总结绿色空间的演变特点;通过对景观格局的研究,分析绿色空间的数量结构差异和空间梯度分异特征,总结中心城区绿色空间的问题。研究进而结合生态系统服务的系统综合性、不可替代性和人为主导性的特点,采用量化研究方法,从要素配置、网络结构和功能引导措施三方面进行绿色空间的现状评价,出相应的优化策略,最终完成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的优化。研究主要结论如下:首先,通过对绿色空间的本体认知、生态系统服务的内涵以及两者之间相互影响关系的分析,出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的优化思路。其次,通过景观格局的研究发现,不同绿色空间类型之间的要素数量结构有明显差异,以灌草地为主要覆被类型;通过移动窗口法对研究区内不同方向的景观格局进行动态分析,发现在一道绿隔以内、东北、西北、南部地区呈现出明显的梯度分异特征,越往边缘区推进,绿色空间类型越丰富,数量越大,分布越连续。第三,借助生态绿当量的概念,分析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数量特征,结果显示,全区、海淀区和石景山区满足要求,朝阳区、丰台区、东城区和西城区不满足要求;研究进而采用线性规划模型结合一系列城市建设的约束条件对城市绿色空间的要素数量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寻求生态优先前下综合效益最大时各类型绿色空间的适合比例,并针对不同情况出内部升和外部整合的优化建议。第四,研究基于图论理论和最小费用模型模拟构建了研究区内具有生态含义的功能性连接网络,通过现状分析总结结构问题,并从斑块、路径、网络和结构等方面出了重要斑块的保护和修复、重要路径的识别和疏通、现状网络的连接和强化、现状结构的整合和分级等优化途径。结合重要性计算和生态学原理,总结了三种重要斑块类型,分别为具有重要能量保持功能的“主导型斑块”,处于关键衔接位置的“枢纽型斑块”和连接较多路径的“过渡型斑块”;三种重要路径类型,分别承载了自然要素之间的连接、重要斑块之间的连接、网络结构中的唯一连接;“三步走”网络优化策略,即先进行整体改善网络的组分间连接,再进行稳固加强的组分内连接,最后构建完善功能的局部小网络;三级结构整合建议,连接自然要素的一级网络,人工构建的贯穿全区的二级网络,加密结构的三级网络。此外,通过对全区、中心地区-核心区、核心区这三个圈层功能性连接网络的分析,发现不同的研究单元,形成了不同的距离阈值,为进一步深化网络结构供基础和依据;通过对六个行政区的研究,发现不同的城市发展模式和自然地理特征,形成了不同的结构模式,包括点状辐射结构、枝状连接结构和网状复合结构,为不同模式下网络优化供了方向。最后,通过对研究区内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的评价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的分析,明确各片区的服务特征:一道绿隔以内是以社会与文化服务为主导的区域,西北部地区是综合调节、支持和社会与文化服务的重要生态系统服务地区,东北区域和南部区域均以调节服务和支持服务为主导类型。由此明确各分区的主要矛盾,并通过制定功能引导策略来保证绿色空间主导服务的高效发挥。因此本文从研究视角、维度和方法上进行一定的创新,总结出合理调整要素数量结构是高绿色空间综合效益的重要手段,构建功能性连接网络是保护生态安全维持系统稳定的有效途径,制定功能引导策略是保证主导服务高校发挥的重要方式,为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优化供了方向。

张晨[9](2020)在《旅居趋势下滇中康养旅游地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旅游过程中改善身体机能、保持心理健康以及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有了更高的需求,而旅居作为旅游的一种独特类型逐渐成为人们追求这类理想生活状态的新趋势,在旅居的趋势下,应运而生了一种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特定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改善身体健康,实现身心和谐为主要目的的旅游活动——康养旅游。目前,国内康养旅游目的地的建设正呈现出蓬勃发展、方兴未艾之势。本研究对云南滇中的康养旅游资源和现状康养旅游地进行梳理研究,结果发现:滇中虽然有着得天独厚的康养旅游资源优势和较为成熟的旅游产业体系,在康养旅游地建设方面初具基础,但现状康养旅游地布局分散,部分类型的康养旅游地未形成规模效益。因此,本研究尝试对滇中康养旅游地分布的空间结构进行优化研究,提出相应的旅游地集群布局策略,并结合国内外优秀案例的规划思路,对滇中旅游地在规划方面的局限性和具体的规划要求和方法进行探究,包括:宏观层面,在滇中康养旅游地的空间分布方面把握住核心康养资源,以影响康养旅游地空间分布的因素为脉络,以康养旅游用地的适宜性评价为基础尝试提出滇中康养旅游地空间结构优化的建议。中观层面,在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案例的经验分析,提出滇中康养旅游地的定位和选址策略。微观层面,结合滇中案例的实地调研,对滇中康养旅游地发展建设的现状与不足进行深入研究,根据各片区康养资源和康养旅游地发展的局限性提出具体的规划策略。最后,对本研究的研究成果与研究的创新点进行总结,并提出本次研究的不足以及未来需要改进的方向。

邓政宇[10](2020)在《鸡西市中心城区景观格局演变特征及其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资源型城市是一种具有特殊职能意义的城市类型,受到生态环境脆弱性和资源分布特殊性的双重制约。黑龙江省鸡西市作为典型的矿业城市,以煤矿资源的开采与利用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而在此过程中所产生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不容小觑。本文基于景观生态学,以鸡西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以1993、2003、2015年三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解译获得土地利用变化情况,通过分析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结构、转移矩阵、景观格局指数等,剖析其发展过程中景观格局的变化特征和驱动因素,并利用叠加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探讨景观格局变化与热岛效应的关系,最终提出景观格局优化与生态修复策略。论文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近20年来鸡西市中心城区的景观格局变化显着。在1993-2015年间,鸡西市中心城区景观类型呈聚集式发展,自然景观类型逐步被人工景观类型侵占,其中建设用地和煤矿用地的干扰尤为突出,造成局部景观的破碎化,研究区域景观多样性整体呈下降趋势,人类活动对鸡西市中心城区生态影响累计加重。(2)人为因素是鸡西市中心城区景观格局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自然因素是格局形成的原因。经济与人口等人为因素对于鸡西市中心城区景观格局影响极为显着,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人口的增长,以建设用地和煤矿用地为主的人工斑块面积显着增加;自然因素中矿产资源的开采、加工和运输对城市空间结构产生内生作用,使鸡西市形成了典型的工矿城市空间布局。(3)景观格局演变的生态效应显着,煤矿开采活动导致城区局部出现极强热岛。不同用地类型地表温度存在较大差异;研究区域内植被覆盖度与地表温度呈显着负相关;煤矿用地的平均温度、最高温度、相对温度指数与斑块面积显着正相关,建设用地和煤矿用地具有较强的热岛效应,应该着重和加强对工业采矿活动区域的治理。(4)景观类型的整理、生态修复分区、生态廊道构建是景观生态格局优化的主要策略。对鸡西市中心城区景观生态格局优化的策略主要包括对于城市景观格局总体优化与矿业城市的景观生态修复两大方面。景观格局优化方面以人工景观类型的拆分、整合以及协调面积比值为主;生态修复方面,以生态修复分区与生态廊道构建为主。

二、玉溪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布局及其优化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玉溪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布局及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西安中心城区公共租赁住房供需多元匹配规划布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国家战略需求
        1.1.2 社会民生需求与公共租赁住房建设量不足
        1.1.3 行业发展需求
        1.1.4 地方发展需求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公共租赁住房的供需失配问题研究
        1.2.2 国内外公共租赁住房的规划布局研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1.6 研究范围和对象
    1.7 相关概念
        1.7.1 公共租赁住房
        1.7.2 低收入人群
        1.7.3 供需多元匹配
        1.7.4 生活成本空间
2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
    2.1 国内外相关理论
        2.1.1 供给侧:住房保障制度相关理论
        2.1.2 需求侧:低收入人群住房相关理论
        2.1.3 供需失配:低收入人群居住空间分异理论
        2.1.4 供需匹配:低生活成本的相关理论基础
    2.2 国内外低收入人群住房保障制度的变迁
        2.2.1 国外公共住房制度的起源与成熟
        2.2.2 国内公共租赁住房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2.2.3 国内外低收入人群住房保障制度的共性与差异
    2.3 国内外低收入人群住房的相关实践
        2.3.1 国外公共住房配套设施实践及其高公共交通可达性特征
        2.3.2 国内公共租赁住房布局实践及其政策主导特征
        2.3.3 国内外低收入人群住房实践的异同
    2.4 公共租赁住房供需匹配经验总结与启示
        2.4.1 公共服务设施
        2.4.2 公共交通网络
        2.4.3 工作机会
        2.4.4 低收入人群住房保障的本质:降低低收入人群生活成本
        2.4.5 生活成本空间
    2.5 小结
3 城市低收入人群生活成本空间区划方法与实证
    3.1 城市低收入人群生活成本要素提取及其相关数据获取与处理
        3.1.1 城市低收入人群总生活成本要素构成
        3.1.2 城市低收入人群分项生活成本要素构成
        3.1.3 城市低收入人群生活成本要素数据获取与处理
    3.2 城市低收入人群生活成本空间基本单元提取
        3.2.1 生活成本空间基本单元提取目的与提取原则
        3.2.2 基于公共交通线路的基本单元初划分
        3.2.3 生活成本空间区划适用的基本单元筛选
    3.3 城市低收入人群生活成本估算及其等级划分
        3.3.1 城市低收入人群分项生活成本估算算法
        3.3.2 城市低收入人群总生活成本估算模型
        3.3.3 生活成本估算结果的等级划分及其可视化
    3.4 城市低收入人群生活成本空间区划方法实证
        3.4.1 西安中心城区低收入人群生活成本空间基本单元提取结果
        3.4.2 西安中心城区低收入人群生活成本空间区划结果
    3.5 小结
4 西安中心城区公共租赁住房与生活成本空间供需匹配研究
    4.1 西安中心城区公共租赁住房供需匹配研究基础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4.1.1 低收入人群潜在租住地数据获取及其真实租住地数据识别
        4.1.2 已建成公共租赁住房的数据获取及其校对
        4.1.3 公共租赁住房失配程度的指标构建、数据获取与指标量化
        4.1.4 失配程度潜在影响因素的数据选取与量化
    4.2 西安中心城区低收入人群生活成本空间及其需求特征
        4.2.1 低收入人群生活成本空间分布特征与类型特征
        4.2.2 低收入人群真实租住地现状空间分布特征
        4.2.3 低收入人群低生活成本空间需求特征
    4.3 西安中心城区公共租赁住房供给的时空特征
        4.3.1 公共租赁住房供给政策及其规划布局要素梳理
        4.3.2 公共租赁住房空间分布特征
        4.3.3 公共租赁住房中高生活成本空间供给特征
        4.3.4 公共租赁住房数量及其区位变化特征
    4.4 西安中心城区公共租赁住房与生活成本空间的失配问题与动因
        4.4.1 高生活成本空间供给与低生活成本空间需求的失配问题
        4.4.2 公共租赁住房失配程度与其潜在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4.4.3 政府主导阶段的政策制定动因
        4.4.4 规划主导阶段的管控实践动因
        4.4.5 低收入人群使用阶段的交通时间成本动因
    4.5 小结
5 西安中心城区公共租赁住房规划布局供需多元匹配优化
    5.1 公共租赁住房规划布局供需多元匹配优化框架
    5.2 空间维度公共租赁住房空间布局优化
        5.2.1 降低生活成本的优化目标与以人为本精确治理的优化原则
        5.2.2 基于职住平衡的公共租赁住房空间布局优化
        5.2.3 基于生活成本空间分区的差异化布局方式优化
    5.3 时间维度公服设施的低交通时间成本优化
        5.3.1 公共租赁住房小区公交站点配建指标优化
        5.3.2 低收入人群高频使用公服设施可达性优化
        5.3.3 适应低收入人群出行行为的公交线路优化
    5.4 公共租赁住房时空优化措施的政策维度保障
        5.4.1 完善公共租赁住房配建政策,提高配建型公共租赁住房数量
        5.4.2 规划部门主导多部门合作,公服设施与公共交通协同发展
        5.4.3 构建优化措施反馈机制,培育动态优化能力
    5.5 小结
6 结语
    6.1 研究主要结论
    6.2 研究主要创新点
    6.3 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Ⅰ 图表目录
附录Ⅱ 西安中心城区公共租赁住房小区失配程度影响要素量化表
附录Ⅲ 西安中心城区样本低收入人群的工作机会行业统计
致谢

(2)泰安泰山广场海绵化改造耦合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城镇化对水环境的影响
        1.1.2 海绵城市建设发展
        1.1.3 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与实践进展
        1.3.1 国外雨洪管理研究进展
        1.3.2 国内海绵城市研究进展
        1.3.3 国内城市广场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
    1.4 泰安城市广场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1.4.1 泰安城市广场现状
        1.4.2 海绵化改造视角下泰安城市广场存在的问题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1.7 本章小结
2 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相关概念、理论及案例研究
    2.1 相关概念解析
        2.1.1 海绵城市
        2.1.2 城市广场
        2.1.3 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
        2.1.4 耦合
    2.2 相关理论研究
        2.2.1 海绵城市理论
        2.2.2 低影响开发理论
        2.2.3 弹性城市理论
        2.2.4 绿色基础设施理论
        2.2.5 相关理论的比较与借鉴
        2.2.6 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的理论依据
    2.3 国内外相关案例研究
        2.3.1 国外案例研究
        2.3.2 国内案例研究
        2.3.3 国内外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经验借鉴
    2.4 本章小结
3.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设计理念与策略研究
    3.1 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的必要性、可行性及特殊性
        3.1.1 必要性
        3.1.2 可行性
        3.1.3 特殊性
    3.2 城市广场景观要素与海绵设施有机融合
        3.2.1 广场景观要素
        3.2.2 海绵设施分类
        3.2.3 广场景观要素与海绵设施的耦合研究
    3.3 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设计宏观策略
        3.3.1 区域协调
        3.3.2 城市统筹
        3.3.3 广场及周边环境整合
    3.4 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设计微观策略
        3.4.1 绿地优化提升
        3.4.2 微地形改造
        3.4.3 铺装调整
        3.4.4 水景观系统化
        3.4.5 设施小品生态化
        3.4.6 使用人群主体化
    3.5 本章小结
4 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设计程序与技术措施
    4.1 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设计程序
        4.1.1 城市广场现状调研和指标评估
        4.1.2 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目标与指标的确定
        4.1.3 海绵设施的选择与应用
        4.1.4 城市广场改造设计布局方案优化
        4.1.5 广场景观元素与设施的耦合设计
        4.1.6 改造设计成效核定
        4.1.7 成本核算与后期维护
    4.2 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主要技术措施
        4.2.1 渗透技术
        4.2.2 转输技术
        4.2.3 调节技术
        4.2.4 截污净化技术
        4.2.5 储存设施
        4.2.6 水体利用
        4.2.7 城市广场适用海绵技术设施比较
        4.2.8 技术措施体系构建
    4.3 海绵设施的景观化表达
        4.3.1 透水铺装景观化表达
        4.3.2 绿色屋顶景观化表达
        4.3.3 生态树池景观化表达
        4.3.4 海绵设施在广场中的组合模式
    4.4 本章小结
5 泰安泰山广场海绵化改造设计实践研究
    5.1 泰山广场海绵化改造背景
        5.1.1 场地背景研究
        5.1.2 场地指标分析
    5.2 泰山广场现状分析
        5.2.1 广场区位分析
        5.2.2 地形地貌分析
        5.2.3 气候水文条件分析
        5.2.4 周边用地分析
        5.2.5 现状布局分析
        5.2.6 场地竖向分析
        5.2.7 现状水体及汇水条件分析
        5.2.8 场地调研与现状分析
    5.3 海绵化改造设计理念
        5.3.1 改造设计目标
        5.3.2 改造设计依据
        5.3.3 改造设计策略
    5.4 平面布局海绵化改造设计
    5.5 海绵体系构建
        5.5.1 雨水径流控制目标
        5.5.2 竖向设计
        5.5.3 径流排水分析
        5.5.4 广场汇水分区划分
        5.5.5 海绵设施布局
    5.6 分区海绵化改造设计研究
        5.6.1 集会活动区海绵化改造设计
        5.6.2 中轴水景观区海绵化改造设计
        5.6.3 文化展示区海绵化改造设计
        5.6.4 儿童活动区海绵化改造设计
        5.6.5 休闲健身区海绵化改造设计
        5.6.6 休憩交流区海绵化改造设计
        5.6.7 科普康健区海绵化改造设计
    5.7 泰山广场景观要素与海绵设施耦合设计
        5.7.1 泰山广场景观要素海绵化专项研究
        5.7.2 海绵设施在广场中的景观化表达
    5.8 改造成效核定
        5.8.1 改造后径流系数
        5.8.2 透水铺装率
        5.8.3 下沉式绿地率
        5.8.4 雨水花园
        5.8.5 综合计算
    5.9 成本核算与后期维护管理
    5.10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附录一:图表目录
附录二: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攻读学位期间社会实践
攻读学位期间获奖经历

(3)咸阳市中心城区小学布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型城镇化由“关注效率”向“关注质量”转变
        1.1.2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由“居住区”向“生活圈”转变
        1.1.3 基础教育供给侧改革由“供需错配”向“供需匹配”转变
        1.1.4 咸阳市中心城区小学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实地调研法
        1.3.3 问卷调查法
        1.3.4 图表分析法
        1.3.5 GIS空间分析法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框架
2.相关概念及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
        2.1.1 可达性
        2.1.2 公众参与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教育公平与均衡理论
        2.2.2 中心地理论
        2.2.3 相关理论对城区小学用地布局优化研究的启示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2.3.1 国外研究与实践
        2.3.2 国内研究与实践
        2.3.3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进展
3.中心城区小学现状分析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咸阳市中心城区概况
        3.1.2 老城区、新城区的界定
        3.1.3 现状街道基本情况
    3.2 中心城区小学概况
        3.2.1 总体概况
        3.2.2 学校分布分析
        3.2.3 学校规模及容量分析
        3.2.4 学校服务范围分析
        3.2.5 中心城区小学现状布局可达性分析
    3.4 居民意愿调查
        3.4.1 调查的对象
        3.4.2 问卷调查表
        3.4.3 调查居民群体基本特征
        3.4.4 就学出行交通方式及出行成本调查
        3.4.5 居民就学设施满意度调查
        3.4.6 新老城区居民小学满意度调查
        3.4.7 调查小结
    3.5 小学现状教育设施配置问题总结
        3.5.1 教育设施数量不足
        3.5.2 空间分布不均衡
        3.5.3 校园校舍严重不足
        3.5.4 大班额现象突出
4.中心城区小学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
    4.1 历史政策原因
        4.1.1 历史原因
        4.1.2 政策原因
    4.2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4.2.1 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4.2.2 对未来学校布局的影响
    4.3 城镇化发展水平及特征
        4.3.1 历年人口及城镇化率
        4.3.2 对未来学校布局的影响
    4.4 城市发展格局
        4.4.1 城市空间发展脉络
        4.4.2 城市空间发展方向
        4.4.3 对未来学校布局的影响
    4.5 中心城区居住、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发展
        4.5.1 现状居住用地布局
        4.5.2 现状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4.5.3 中心城区新老城区发展规划
        4.5.4 对未来学校布局的影响
    4.6 中心城区交通发展
        4.6.1 现状交通情况
        4.6.2 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
        4.6.3 对未来学校布局的影响
5.中心城区小学布局优化方法
    5.1 中心城区小学规模预测及现状改扩建需求
        5.1.1 《咸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
        5.1.2 中心城区小学需求预测
        5.1.3 现状改扩建学校
    5.2 中心城区新增小学需求
        5.2.1 《咸阳市中小学校发展和建设规划(2014-2020 年)》
        5.2.2 最终新增小学需求
    5.3 中心城区小学布局优化原则
        5.3.1 均衡布局原则
        5.3.2 新老城区优化原则
        5.3.3 适度规模、服务周边原则
    5.4 新建小学用地优化布局
        5.4.1 软件平台
        5.4.2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和特点
        5.4.3 数据资源
        5.4.4 GIS技术支持下的评价方法
        5.4.5 供需关系
        5.4.6 优化目标和约束条件
        5.4.7 计算方法
        5.4.8 空间分析
        5.4.9 小学空间布局方案
6.中心城区小学布局实施策略
    6.1 小学布局优化实施策略
        6.1.1 老城区抓住老城改造契机供给教育用地
        6.1.2 新城区明确责任主体使小学建设与住区建设配套
        6.1.3 布局优化近远期结合,指标刚性弹性结合
        6.1.4 建立健全城市中小学教育用地规划保障机制
    6.2 管理机制创新
        6.2.1 建立教师流动机制,缩小校际教学质量差距
        6.2.2 “简政放权”,培养特色教学环境
        6.2.3 加强教育均衡发展的督导和问责
7.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致谢

(4)“韧性城市”理念下的城市人防规划体系研究 ——以楚雄彝族自治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建设发展面临灾害风险挑战
        1.1.2 韧性城市建设成为趋势
        1.1.3 韧性城市对人防规划体系的影响
    1.2 概念界定
        1.2.1 韧性理论的主要思想
        1.2.2 韧性城市的概念
        1.2.3 人防规划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对象选择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探索人防规划融入韧性城市研究
        1.4.2 完善现行人防规划体系
        1.4.3 促进健全人防建设管理制度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1 韧性城市的研究动态
        1.5.2 人防规划体系的研究动态
        1.5.3 以上研究综述对本研究的启示
    1.6 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论文框架
第二章 韧性城市与人防规划的关系
    2.1 现行人防规划体系的瓶颈
        2.1.1 与各系统融合度不够
        2.1.2 人防规划体系内部缺乏统筹
        2.1.3 人防工程设施建设成效不显
        2.1.4 人防管理制度落后
        2.1.5 群众参与的忽视
    2.2 韧性城市理念与人防规划体系的融合
        2.2.1 人防规划中的社会韧性构建
        2.2.2 人防规划中的工程韧性构建
        2.2.3 人防规划中制度韧性构建
    2.3 以韧性城市理论指导人防规划建设
        2.3.1 稳健性
        2.3.2 恢复性
        2.3.3 适应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人防规划体系的影响因素
    3.1 战略防护背景
        3.1.1 战略定位和规划要求
        3.1.2 重要经济目标情况
    3.2 城镇发展格局
        3.2.1 城镇体系结构
        3.2.2 地理区位及交通概况
        3.2.3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3.3 人防发展基础
        3.3.1 现状人防工程及防护效能分析
        3.3.2 城市人防适建性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构建三级五类人防规划体系
    4.1 省级人防综合防护体系规划
        4.1.1 确定全省人防发展战略
        4.1.2 划定省域整体防护格局
        4.1.3 划分全省防护等级
        4.1.4 确定省级及以上重要经济目标及协同防护
        4.1.5 人防规划省级五类体系
        4.1.6 制定各州(市)人防发展指引
        4.1.7 制定省级保障措施
    4.2 州(市)级人防防护体系规划
        4.2.1 确定全州人防发展战略
        4.2.2 划定州域整体防护格局
        4.2.3 确定州市级及以上重要防护目标及防护方案
        4.2.4 划分州域防护等级
        4.2.5 州域协同防护
        4.2.6 人防规划州级五类体系
        4.2.7 制定各县市人防发展指引
    4.3 县(市)级人防建设规划
        4.3.1 划定城市整体防护格局
        4.3.2 禄丰市五类人防体系规划
        4.3.3 制定保障措施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融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人防规划
    5.1 与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融合
    5.2 与城市应急防灾融合
        5.2.1 与城市应急管理融合
        5.2.2 人防设施平时利用引导
        5.2.3 人防平时宣传教育
    5.3 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融合
        5.3.1 人防规划与地下空间规划的关系
        5.3.2 人防工程与地下空间开发相结合
    5.4 与城市平时建设相融合
        5.4.1 人防建设与山地特色相结合
        5.4.2 人防建设与城市发展阶段相融合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引入韧性城市理念
    6.2 构建三级五类人防规划体系
    6.3 融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6.4 完善人防管控制度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
附录 B:图片索引
附录 C:表格索引

(5)宜宾市国土空间功能解析与优化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国土空间规划与发展新格局亟待形成
        1.1.2 长江经济带“溯源延伸”带来的新机遇与挑战
        1.1.3 四川省持续南向开放战略需强化支点建设
    1.2 选题依据、目的和意义
        1.2.1 选题依据
        1.2.2 选题目的
        1.2.3 选题意义
    1.3 主要研究内容
        1.3.1 宜宾市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演变与驱动力分析
        1.3.2 宜宾市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评价及其开发冲突分析
        1.3.3 宜宾市国土空间功能优化模式与提升对策
    1.4 拟解决关键科学问题
        1.4.1 长江上游沿江节点城市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的权衡
        1.4.2 基于乡镇尺度三生空间功能优化的多要素匹配性
    1.5 研究技术路线、方法和数据
        1.5.1 研究技术路线
        1.5.2 研究方法与数据
第2章 理论基础和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理论基础
        2.1.1 空间与国土空间概念
        2.1.2 人地关系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理论
        2.1.3 地域功能-结构的空间组织理论
        2.1.4 主体功能区划理论
        2.1.5 国土空间“双评价”方法和理论
        2.1.6 空间管治理论
        2.1.7 系统论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2.2.1 关于国土空间规划
        2.2.2 国土空间开发战略布局
        2.2.3 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及方法
        2.2.4 国土空间功能分区
        2.2.5 国土空间功能优化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2.4 本研究的理论逻辑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研究区空间开发基础要素与开发历史
    3.1 宜宾市区位
    3.2 宜宾市国土空间基础要素
        3.2.1 自然地理概况
        3.2.2 社会经济概况
        3.2.3 国土空间基础要素评析
    3.3 宜宾市国土空间开发历史
        3.3.1 明清时期
        3.3.2 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
        3.3.3 20世纪中叶—20世纪80年代
        3.3.4 20世纪80年代—2010年
        3.3.5 2010年至今
    3.4 宜宾市国土空间开发及功能特征演变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宜宾市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演变及驱动力分析
    4.1 国土空间功能分区
        4.1.1 三生空间及功能的划分
        4.1.2 三生空间与三区空间
    4.2 宜宾市国土三生空间格局特征
        4.2.1 基本特征
        4.2.2 水平向特征
        4.2.3 垂直向特征
    4.3 宜宾市国土三生空间数量结构与内部转移
        4.3.1 数量结构的变化
        4.3.2 内部相关转移
    4.4 宜宾市国土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力分析
        4.4.1 经济发展驱动
        4.4.2 宏观政策驱动
        4.4.3 三生空间演变的关键驱动因子识别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宜宾市国土空间功能评价
    5.1 国土空间功能定位
    5.2 评价的依据
        5.2.1 评价的原则
        5.2.2 评价单元的尺度
        5.2.3 评价的方法
    5.3 评价的指标体系
        5.3.1 指标选择
        5.3.2 数据来源与指标分析
    5.4 评价结果及分析
        5.4.1 三生空间二级功能分类评价
        5.4.2 综合三生空间功能评价
        5.4.3 不同乡镇三生空间评价聚类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宜宾市国土空间开发冲突性分析
    6.1 空间冲突概念与测度
        6.1.1 空间冲突内涵
        6.1.2 空间冲突测度
    6.2 基于开发强度分析的冲突测度
        6.2.1 开发强度的界定
        6.2.2 开发强度的计算
        6.2.3 冲突性分析
        6.2.4 冲突区和冲突类型
    6.3 基于景观生态指数的冲突测度
        6.3.1 景观生态学指数冲突测度方法
        6.3.2 测度结果与冲突性分析
    6.4 用地现状与适宜性评价的冲突测度
        6.4.1 冲突测度
        6.4.2 冲突性分析
    6.5 乡镇空间冲突的综合分析
        6.5.1 综合冲突表达的判别条件设定
        6.5.2 不同空间冲突的类型与特征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框架结构模式的宜宾市国土空间优化分析
    7.1 国土空间标定功能
    7.2 优化导向与目标
    7.3 小尺度单元国土空间优化的框架结构模式
        7.3.1 模式提出假设及形象表达
        7.3.2 模式提出的依据
        7.3.3 模式内涵与构建
    7.4 基于沙坪街道的实证分析
        7.4.1 沙坪街道空间演变及利用现状
        7.4.2 框架约束的沙坪街道适宜开发区
        7.4.3 沙坪街道空间开发利用优化分析
    7.5 基于僰王山镇的实证分析
        7.5.1 僰王山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格局
        7.5.2 框架约束的僰王山镇适宜开发区
        7.5.3 僰王山镇农业农村空间优化分析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宜宾市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存在问题及优化分析
    8.1 宜宾市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8.1.1 沿江中心城区岸带资源开发与长江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
        8.1.2 市域南部山区资源开发主导的转型困境
        8.1.3 农业主导区特色种植业发展带来的新问题
        8.1.4 乡村生活空间品质亟待提升
        8.1.5 生态功能显着区生态空间综合效益考虑不够
    8.2 宜宾市域层面国土空间优化思考
        8.2.1 空间规划层面
        8.2.2 空间管制层面
        8.2.3 重点执行层面
    8.3 长江经济带上游流域尺度国土空间优化开发的思考
        8.3.1 厘清发展与保护的关系
        8.3.2 弹性赋予和刚性管控相结合
        8.3.3 实施精准生态补偿
        8.3.4 流域间融合发展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9.2.1 研究特色
        9.2.2 创新点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9.3.1 研究的不足
        9.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海绵城市角下的绿色雨水基础设施规划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发展概况
        1.2.1 绿色基础设施与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内涵与发展
        1.2.2 不同层面下绿色雨水基础设施规划设计的现状
        1.2.3 我国绿色雨水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发展概况
        1.2.4 研究进展总结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基于城市空间格局构建的绿色雨水基础设施规划设计方法
    2.1 绿色雨水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不足
    2.2 绿色雨水基础设施规划设计目标和原则
    2.3 绿色雨水基础设施规划设计的目标落实
        2.3.1 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综合系统构建
        2.3.2 源头减排系统设计思路
        2.3.3 排水管渠系统的调整思路
        2.3.4 超标雨水径流控制系统总体布局
    2.4 绿色雨水基础设施规划设计中的生态敏感性分析运用与拓展
        2.4.1 生态敏感性分析评价
        2.4.2 城市空间功能分区与建设指引策略
        2.4.3 不同用地类型建设指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城市重点空间控制指引的绿色雨水基础设施规划设计方法
    3.1 城市道路的控制指引策略
        3.1.1 核心目标控制指引
        3.1.2 不同场地空间道路控制指引策略
    3.2 开放空间的控制指引策略
        3.2.1 核心目标控制指引
        3.2.2 开发空间布局控制指引
        3.2.3 不同场地空间停车场控制指引策略
    3.3 建筑与小区的控制指引策略
        3.3.1 核心目标控制指引
        3.3.2 场地空间布局控制指引
        3.3.3 竖向控制指引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海绵当量的绿色雨水基础设施规划设计方法
    4.1 海绵城市建设中绿色雨水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存在的不足
    4.2 海绵当量概念的提出与分析方法
        4.2.1 海绵当量概念的提出
        4.2.2 径流体积控制当量的分析方法
    4.3 典型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当量转换关系
        4.3.1 径流体积控制当量的换算
        4.3.2 径流污染控制当量的换算
    4.4 城市典型片区绿色雨水基础设施规划方法
        4.4.1 典型片区规划设计的用地分析
        4.4.2 典型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换算
    4.5 住宅小区绿色雨水基础设施规划设计的海绵当量方法应用
        4.5.1 住宅小区基本概况
        4.5.2 总体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论文主要结论
    5.2 论文主要创新点
    5.3 论文不足与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7)城市化背景下临沂市中心城区景观格局及其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综述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景观格局理论基础
        1.2.1 景观生态学理论
        1.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1.3 景观格局相关研究
        1.3.1 景观格局的研究范围
        1.3.2 景观格局的研究对象
        1.3.3 景观格局的景观指数研究
        1.3.4 景观格局的演变研究
        1.3.5 景观格局的驱动力研究
        1.3.6 中心城区景观格局的研究进展
        1.3.7 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2 区域概况
    2.1 临沂市地理位置
    2.2 临沂市自然环境
    2.3 临沂市社会经济
    2.4 临沂市中心城区概况
    2.5 本章小结
3 研究方法
    3.1 数据来源及处理
    3.2 构建景观分类体系
    3.3 选择景观分析指数
    3.4 景观指数计算方式
    3.5 景观类型转移矩阵
    3.6 景观类型空间演变
4 临沂市中心城区景观变化时空数据库
    4.1 卫星遥感数据解译
    4.2 卫星解译数据分析
5 临沂市中心城区城市化过程中整体景观格局研究
    5.1 临沂市中心城区2009年、2014年和2019年景观组成及变化
        5.1.1 临沂市中心城区2009年、2014年和2019年景观组成
        5.1.2 临沂市中心城区2009年、2019年和2019年景观变化
        5.1.3 小结
    5.2 临沂市中心城区2009年、2014年和2019年景观格局景观水平分析
    5.3 临沂市中心城区2009年、2014年和2019年景观格局类型水平分析
        5.3.1 耕地
        5.3.2 林地
        5.3.3 草地
        5.3.4 建设用地
        5.3.5 水域
        5.3.6 其它用地
        5.3.7 小结
    5.4 临沂市中心城区2009年、2014年和2019年景观类型的空间转移
        5.4.1 2009年-2014年景观类型的空间转移
        5.4.2 2014年-2019年景观类型的空间转移
        5.4.3 小结
    5.5 临沂市中心城区2009年、2019年和2019年景观变化的空间演变
        5.5.1 2009年-2014年景观变化的空间演变
        5.5.2 2014年-2019年景观变化的空间演变
        5.5.3 小结
6 临沂市中心城区景观格局变化驱动因素分析
    6.1 经济社会因素
    6.2 规划政策因素
7 临沂市中心城区景观格局调整建议
    7.1 景观格局存在的问题
    7.2 总体景观结构——“两河四组团”
    7.3 景观格局分区调整建议
        7.3.1 沂河和祊河
        7.3.2 中心组团
        7.3.3 新城组团
        7.3.4 罗庄组团
        7.3.5 河东组团
8 总结
    8.1 研究结果
    8.2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8.3 本文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插图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8)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的现状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基金项目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生态现状:生态环境恶化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1.1.2 国家政策引导: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
        1.1.3 城市发展需要:响应城市战略定位,优化升首都功能
        1.1.4 学科融合必然:交叉融合的多学科为城市环境问题供出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构建生态系统服务视角下城市绿色空间优化的研究框架
        1.2.2 探索城市绿色空间要素配置和空间结构优化的研究方法
        1.2.3 探讨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城市绿色空间的功能引导策略
        1.2.4 推进北京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工作的开展
    1.3 研究现状
        1.3.1 城市绿色空间的综合研究
        1.3.2 生态系统服务在城市绿色空间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范围和对象
        1.4.1 研究范围—北京市中心城区
        1.4.2 空间尺度—分片区分圈层
        1.4.3 用地类型—城市建设用地以内绿地和非建设用地内绿色空间
        1.4.4 功能价值—生态打底综合发展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2 城市绿色空间及其生态系统服务的解读
    2.1 城市绿色空间的本体认知
        2.1.1 构成要素
        2.1.2 结构布局
        2.1.3 功能价值
        2.1.4 城市绿色空间的特性
    2.2 城市绿色空间生态系统服务的解读
        2.2.1 概念内涵
        2.2.2 服务特点
    2.3 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城市绿色空间优化的分析框架
        2.3.1 理论依据
        2.3.2 优化思路
    2.4 小结
3 北京市概况与中心城区绿色空间发展历程概述
    3.1 北京城市概况
        3.1.1 自然地理概况
        3.1.2 社会经济概况
    3.2 北京市自然生态格局
        3.2.1 绿色空间基底
        3.2.2 自然山水结构
        3.2.3 小结
    3.3 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的发展历程
        3.3.1 建国前绿色空间的发展
        3.3.2 建国后绿色空间的发展
        3.3.3 北京市绿色空间的演变特点
    3.4 小结
4 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景观格局分析
    4.1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4.1.1 数据来源与处理
        4.1.2 景观格局指数
        4.1.3 移动窗口法
    4.2 各区绿色空间景观格局的分析
        4.2.1 全区的景观格局分析
        4.2.2 各圈层的景观格局分析
        4.2.3 各行政区的景观格局分析
    4.3 景观格局的梯度变化分析
        4.3.1 斑块密度(PD)
        4.3.2 最大斑块指数(LPI)
        4.3.3 边缘密度(ED)
        4.3.4 景观分离度(DIVISION)
    4.4 小结:绿色空间景观格局特征和问题总结
        4.4.1 景观格局特征
        4.4.2 现状问题总结
5 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绿色空间要素配置的优化研究
    5.1 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要素配置的现状评价
        5.1.1 评价方法
        5.1.2 评价结果
        5.1.3 要素配置的问题总结
    5.2 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要素配置的优化研究
        5.2.1 优化方法
        5.2.2 优化结果
        5.2.3 优化建议
    5.3 小结
6 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绿色空间网络结构的优化研究
    6.1 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功能性连接网络的研究方法
        6.1.1 基于最小费用模型的网络构建方法
        6.1.2 网络评价方法
    6.2 全区范围绿色空间网络结构的优化研究
        6.2.1 功能性连接网络的模拟构建
        6.2.2 功能性连接网络的现状分析
        6.2.3 网络结构的问题总结
        6.2.4 网络结构的优化途径
    6.3 各圈层绿色空间网络结构的优化研究
        6.3.1 中心地区-核心区的现状及优化研究
        6.3.2 核心区的现状及优化研究
        6.3.3 各圈层之间的比较研究
    6.4 各行政区绿色空间网络结构的优化研究
        6.4.1 东城区网络结构的现状及优化研究
        6.4.2 西城区网络结构的现状及优化研究
        6.4.3 海淀区网络结构的现状及优化研究
        6.4.4 朝阳区网络结构的现状及优化研究
        6.4.5 丰台区网络结构的现状及优化研究
        6.4.6 石景山区网络结构的现状及优化研究
        6.4.7 各行政区之间的比较研究
    6.5 小结
        6.5.1 现状特征
        6.5.2 优化途径
        6.5.3 优化建议
7 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功能引导策略研究
    7.1 生态系统服务的分布特征
        7.1.1 调节服务分布特征
        7.1.2 支持服务分布特征
        7.1.3 社会与文化服务分布特征
        7.1.4 各功能区的主导服务类型
    7.2 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的功能引导策略
        7.2.1 以社会与文化服务保护控制为主的区域
        7.2.2 以综合服务协同发展为主的区域
        7.2.3 以调节和支持服务保障升为主的区域
    7.3 小结
8 结论和余论
    8.1 结论
        8.1.1 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城市绿色空间的优化思路
        8.1.2 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具有数量结构差异和空间梯度分异特点
        8.1.3 合理调整要素数量结构是高绿色空间综合效益的重要手段
        8.1.4 构建功能性连接网络是保护生态安全维持系统稳定的有效途径
        8.1.5 制定功能引导策略是保证主导服务高效发挥的重要方式
    8.2 创新点
    8.3 余论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9)旅居趋势下滇中康养旅游地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康养旅游的兴起
        1.1.2 云南“三张牌”全力推进
        1.1.3 旅居时代发展趋势
        1.1.4 云南旅游产业的结构调整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及研究综述
        1.3.1 相关概念辨析
        1.3.2 国内外康养旅游研究综述
        1.3.3 国内外旅游地规划研究综述
    1.4 研究对象和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论文框架
第二章 相关基础研究及国内外实践动态
    2.1 康养旅游地规划的相关理论研究
        2.1.1 旅游区位及空间结构理论
        2.1.2 区域旅游合作理论
        2.1.3 比较优势理论
        2.1.4 旅游系统论
        2.1.5 其它理论
    2.2 康养旅游消费者的特征及需求分析
        2.2.1 康养旅游消费者的特征
        2.2.2 康养旅游消费者的需求
    2.3 我国康养旅游地的发展现状
        2.3.1 国内康养旅游地的发展历程
        2.3.2 相关政策环境
    2.4 国外康养旅游地案例分析
        2.4.1 美国图森峡谷农场
        2.4.2 瑞士蒙特勒小镇
        2.4.3 日本FuFu山梨保健农园
        2.4.4 国外案例小结
    2.5 国内康养旅游地案例分析
        2.5.1 巴马百魔洞养生旅游度假区
        2.5.2 台湾长庚养生文化村
        2.5.3 北京太申祥和山庄
        2.5.4 国内案例小结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滇中康养旅游地适宜性评价研究
    3.1 滇中地区概况
        3.1.1 研究区域概况
        3.1.2 区位及交通条件
        3.1.3 自然地理概况
    3.2 滇中康养资源优势分析
        3.2.1 优越的海拔与气候
        3.2.2 优良的生态环境
        3.2.3 多元的文化特质
        3.2.4 多样的养生资源
        3.2.5 良好的医疗条件
        3.2.6 小结
    3.3 滇中康养旅游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3.1 评价指标选取及说明
        3.3.2 评价的分析路径与指标体系
    3.4 滇中康养旅游地适宜性评价分析
        3.4.1 数据来源
        3.4.2 评价因子可视化分析
        3.4.3 综合评价分析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滇中康养旅游地发展概况研究
    4.1 滇中康养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4.1.1 康养旅游市场初步形成
        4.1.2 政府重视康养旅游产业发展
        4.1.3 滇中康养旅游发展的主要问题
    4.2 滇中康养旅游客群特征分析
        4.2.1 康养旅游客群基本特征
        4.2.2 旅游动机分析
        4.2.3 资源类型偏好
        4.2.4 客群特征小结
    4.3 滇中康养旅游地发展现状分析
        4.3.1 滇中康养旅游地发展概况
        4.3.2 滇中康养旅游地现状空间分布
        4.3.3 滇中康养旅游地现状空间结构分析
        4.3.4 滇中康养旅游地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
    4.4 滇中康养旅游地实例分析
        4.4.1 七彩云南·古滇名城(综合型水域康养)
        4.4.2 卧云仙居养生养老基地(森林康养)
        4.4.3 梦云南·温泉山谷(温泉康养)
        4.4.4 案例小结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滇中康养旅游地定位、选址及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5.1 滇中康养旅游地定位研究
        5.1.1 滇中康养旅游地SWOT分析
        5.1.2 滇中康养旅游地的职能定位
        5.1.3 滇中康养旅游地的市场定位
        5.1.4 滇中康养旅游地产品发展定位
    5.2 滇中康养旅游地选址研究
        5.2.1 康养旅游地选址要素分析
        5.2.2 康养旅游地选址策略
    5.3 滇中康养旅游地的功能构成研究
        5.3.1 居住功能
        5.3.2 康体功能
        5.3.3 养老功能
    5.4 滇中康养旅游地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5.4.1 开发湖滨+温泉疗养资源,构建中部五湖综合康养旅游地集群
        5.4.2 完善康体医疗设施建设,建立西部民族医药康养旅游片区
        5.4.3 挖掘特色康养产品,建立北部生态康养旅游片区
        5.4.4 开展特色古镇古村康养旅游,建设南部文化康养旅游片区
        5.4.5 探索多类型康体养老模式,建设东部康体养老旅游片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滇中康养旅游地规划策略研究
    6.1 中部五湖综合康养旅游地集群规划策略
        6.1.1 中部康养旅游地发展的局限性
        6.1.2 空间布局形态建构策略
        6.1.3 适应时移性的旅居康养需求
        6.1.4 统筹周边温泉资源进行开发
    6.2 西部民族医药康养旅游片区规划策略
        6.2.1 西部康养旅游地发展的局限性
        6.2.2 完善康体医疗设施建设
        6.2.3 构建民族医药旅游生态圈
    6.3 北部生态康养旅游片区规划策略
        6.3.1 北部康养旅游地发展的局限性
        6.3.2 深度挖掘特色康养产品
        6.3.3 完善基础设施配套
    6.4 南部文化康养旅游片区规划策略
        6.4.1 南部康养旅游地发展的局限性
        6.4.2 传统民居的改造利用
        6.4.3 构建乡村田园康养服务体系
    6.5 东部康体养老旅游片区规划策略
        6.5.1 东部康养旅游地发展的局限性
        6.5.2 探索多类型养老模式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 B:图片索引
附录 C:调查问卷

(10)鸡西市中心城区景观格局演变特征及其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3.1 城市景观格局演变研究进展
        1.3.2 景观格局演变生态效应的研究进展
        1.3.3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矿业城市生态修复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矿业城市景观格局演变及生态修复理论研究
    2.1 景观生态学理论
        2.1.1 景观
        2.1.2 景观格局
    2.2 城市生态学理论
    2.3 矿业城市景观格局演变的生态效应
        2.3.1 矿业城市的基本涵义
        2.3.2 景观格局演变的生态效应
    2.4 生态修复理论
        2.4.1 生态系统稳定性理论
        2.4.2 群落演替理论
        2.4.3 群落构建理论
        2.4.4 生态位理论
    2.5 本章小结
3 研究区域概况与遥感影像解译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地形地貌
        3.1.3 气候气象
        3.1.4 矿产资源
        3.1.5 生态环境
    3.2 数据来源
    3.3 数据预处理
        3.3.1 几何校正
        3.3.2 辐射定标
        3.3.3 大气校正
        3.3.4 波段合成
    3.4 研究方法
        3.4.1 土地利用分类
        3.4.2 遥感图像分类
        3.4.3 遥感解译精度评价方法
    3.5 研究结果
        3.5.1 土地利用分类结果
        3.5.2 遥感解译精度评价
        3.5.3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特征
    3.6 本章小结
4 鸡西市中心城区景观格局时空演变分析
    4.1 研究方法
        4.1.1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4.1.2 景观格局重心模型
        4.1.3 景观格局指数
    4.2 研究结果
        4.2.1 土地利用转移过程
        4.2.2 景观格局重心转移变化
        4.2.3 景观格局指数变化分析
    4.3 景观格局演变驱动因素分析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5 鸡西市中心城区景观格局演变的生态效应分析
    5.1 研究方法
        5.1.1 植被覆盖度的计算
        5.1.2 地表温度反演
        5.1.3 相对温度指数与热岛强度分级
        5.1.4 地表温度的影响要素分析方法
    5.2 研究结果
        5.2.1 植被覆盖度计算结果
        5.2.2 地表温度反演结果
        5.2.3 相对温度指数与热岛强度分级
        5.2.4 地表温度与土地类型的相关关系
        5.2.5 地表温度与植被覆盖度的相关关系
        5.2.6 地表温度与煤矿用地斑块面积的相关关系
    5.3 讨论
    5.4 本章小结
6 鸡西市中心城区景观生态格局优化
    6.1 鸡西市中心城区景观格局现状特征与存在问题
        6.1.1 鸡西市中心城区景观格局现状特征
        6.1.2 鸡西市中心城区景观格局存在问题
    6.2 景观格局优化
    6.3 景观生态修复
        6.3.1 生态修复分区策略
        6.3.2 生态廊道构建策略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玉溪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布局及其优化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安中心城区公共租赁住房供需多元匹配规划布局优化研究[D]. 王少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2]泰安泰山广场海绵化改造耦合设计研究[D]. 付靖雯.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3]咸阳市中心城区小学布局优化研究[D]. 翟旭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韧性城市”理念下的城市人防规划体系研究 ——以楚雄彝族自治州为例[D]. 耿博壕.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5]宜宾市国土空间功能解析与优化对策研究[D]. 孟宝.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020(01)
  • [6]海绵城市角下的绿色雨水基础设施规划设计方法研究[D]. 欧建西. 北京建筑大学, 2020
  • [7]城市化背景下临沂市中心城区景观格局及其变化研究[D]. 王婉颖.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6)
  • [8]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的现状及优化研究[D]. 王博娅.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9]旅居趋势下滇中康养旅游地规划研究[D]. 张晨.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10]鸡西市中心城区景观格局演变特征及其优化策略研究[D]. 邓政宇.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玉溪市中心土地利用布局与优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