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E与虚拟现实相结合的数据接口

CAE与虚拟现实相结合的数据接口

一、CAE与虚拟现实结合中的一种数据接口(论文文献综述)

龚瀚文[1](2020)在《基于物联网的光学仪器远程控制系统》文中指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它正不断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与学习方式,在线教育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逐步成为当今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在线教育的发展使学习的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知识的获取不再局限于校园,变得更加灵活多样。实验教学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它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让学生对理论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尤其是在物理、化学等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中,实验教学至关重要。但是在线教育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却少之又少,传统的实验课程受到实验地点固定、实验仪器资源匮乏等方面的限制很难有效地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尤其是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受到客观原因的限制,学生与老师无法在实验室完成实验课程,因此远程实验课程的发展迫在眉睫。经过调查发现,现阶段的远程实验教学大多局限于实验原理与实验步骤等理论知识的讲解,对于实验步骤往往采用视频或幻灯片的方式进行解说,忽视了实验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环即实验操作。因此,本文通过使用三维模型动画制作软件Unity3D和3Ds Max作为工具,以分光计和迈克尔孙干涉仪为例,搭建了基于物联网的光学仪器远程控制系统,具体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部分:第一、主要研究了目前市场上常用的3D模型构建和动画制作软件,详述了Unity3D和3Ds Max中常用的三维动画制作方法,为远程光学实验仪器控制系统的构建打下基础。第二、以分光计和迈克尔孙干涉仪为例,在了解分光计和迈克尔孙干涉仪原理及操作步骤的基础上,完成了对光学仪器远程控制系统构建的需求分析,归纳出远程控制系统的基本功能。第三、基于3Ds Max软件构建光学仪器的三维模型,利用多边形建模的方法构建仪器模型,实现了仪器外形、设备部件与实验环境等必备元素的组合,完成了接近真实的分光计和迈克尔孙干涉仪三维模型的建模。第四、基于Unity3D软件实现了光学仪器模型的虚拟控制与用户交互,根据实际需求构建了三维模型对象的移动、旋转、光亮等动画,设计了接近真实的实验效果。对真实光学实验仪器进行了一定的机械改造,并加入嵌入式控制系统对真实仪器进行远程操作并传输实验现象,同时设计实现了虚拟交互与真实仪器的通信方式,实现了光学仪器的远程控制。此外,利用Unity3D软件的跨平台特性,实现了网页的跨平台部署。本文以分光计和迈克尔孙干涉仪为例搭建的光学仪器模型和实现的虚拟操作控制,可以真实有效的模拟分光计和迈克尔孙干涉仪在实验中的操作方法,让学生在远程实验操作中有更加真实的体验感,让远程实验教学不再局限于理论的解说,为远程实验教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周铮[2](2020)在《混合现实环境下的汽车关键零部件FEA结果可视化研究》文中提出在汽车研发过程中对关键零部件进行FEA是必不可少的一环,由于FEA结果文件格式的限制以及其占用内存较大的问题,通常CAE工程师将仿真结果以二维图片或图表的形式进行传阅,这种传阅方式不如三维的表现效果,也缺乏与FEA结果进行交互的操作。因此,本文利用Python编程语言和ANSYS命令,探求从FEA结果文件中提取有效的信息,并基于Python编程语言和VTK图形库研究文件转换算法,再将转换后的文件导入Unity3D中,建立混合现实环境下的汽车关键零部件FEA结果可视化平台,发布至Holo Lens设备进行测试验证。该平台能够可视化各类FEA结果表面彩色云图,并绘制相应的三维曲线。通过该平台,可以全面近距离的了解FEA结果信息,并可以对其进行平移、旋转等交互操作。在整个平台的实现过程中进行了以下研究:首先,提取FEA结果文件中的有效信息。利用Python编程语言和ANSYS命令,探求从FEA结果文件中获取有效信息:节点信息、单元信息、节点结果数据、单元结果数据、仿真时间信息等,并生成VTK格式文件。其次,在Python编程环境下,研究将VTK文件转换成DAE文件,并针对不同的FEA类型:模态分析、瞬态动力学分析,提取有效的信息用于绘制三维曲线,生成TXT文件。然后,在Unity3D中搭建可视化平台:将整个可视化平台划分成三个场景,并完成合理的UI布局设计;基于射线碰撞检测原理,建立以手势交互为主,语言识别为辅的交互机制;利用Holo Lens的空间映射技术实现混合现实仿真场景。最后,将生成的结果文件导入Unity3D中,验证其正确性;将应用发布至Holo Lens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混合现实环境下的FEA结果可视化平台沉浸感强,人机交互性高,能够帮助研发人员快速准确的对FEA三维结果进行虚拟评审,缩短产品的研发周期。

王从越[3](2019)在《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模块化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装配式建筑采用模块化设计能够增加设计的灵活性,并节约建筑成本。本文基于对模块化设计思想及BIM技术的研究,提出了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模块化设计策略。从模块化设计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与分析,充分发挥装配式建筑模块化设计的优势。论文研究重点在于分析装配式建筑模块化设计的内涵及特征,以及BIM技术的运用。并希望能从中找到结合点,一方面,从装配式建筑模块化设计发展背景入手,对国内外模块化设计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并对其主要的理论进行了梳理,系统分析了其建筑特点及优势,从装配式建筑模块化设计的体系分类、构成要素、建筑优势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并通过文献案例与实地调研案例对模块化设计在实际建筑中的运用进行分析研究。经过笔者分析提出了以下主要的问题,工作模式于设计思维的变化、模块标准化设计问题、设计与建造技术的矛盾等。另一方面,从BIM技术入手,研究BIM的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并提出BIM在装配式建筑模块化设计中的运用优势,主要包括建筑集成化设计、建立建筑标准信息库、适应建筑复杂变化的趋势等。从而重点提出了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模块化设计中的运用。结合模块化设计理论和BIM技术,文章从模块化设计分析、模块单元及构件设计、模块组合及形态设计设计三个方面对设计策略展开论述:第一个方面是模块化设计的分析,首先通过对设计要素的分析,能够明确模块化设计主要因素,再对其构成要素进行研究并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设计策略。第二个方面是通过引入标准化思想,对模块单元及其模块构件进行标准化设计研究,并引入BIM标准数据库满足模块化设计的通用性以及适应性。第三方面是提出模块单元在空间形态和组合方式上的灵活性,并结合BIM解决了建筑复杂化带来的问题,拓宽了建筑的使用范围。最后基于笔者参与的装配式建筑模块化设计实例,对本文所提的到的设计策略进行实际运用,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对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模块化设计策略研究进行了成果提炼和总结,为BIM技术的运用、模块化设计等方面提供了有益的设计参考。

王艳[4](2019)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重点大学工科专业课程改革研究》文中提出面对国际新工业革命的激烈竞争和我国制造业自身发展不足的困境,我国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确定了力争成为世界制造业强国的目标,为新时代我国工程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同时也对新时代的人才培养规格提出了新要求。工程教育转型发展的成效和人才培养新需求的达成,最终都需要落脚到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这一微观层面。如何探寻“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工科课程改革路径,成为实现制造业强国的重要基础性课题。本研究首先介绍问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对研究现状进行文献梳理和概念界定,确定研究方法和形成研究思路。其次,基于“中国制造2025”的时代背景,分析了该规划对新时代我国工程人才培养的诉求,阐述了人才培养与大学工科专业课程体系间的内在关系,并通过实证调查、规范分析、专家访谈和个案分析等具体研究方法,对我国重点大学工科专业课程现状、问题和原因进行了探讨。本研究认为:我国重点大学工科专业课程目标与人才目标、课程结构与工程需求、课程内容与工程实际、课程教学与学生学习、课程评价与诊断激励等,彼此之间的契合度不够,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具体表现在课程目标脱离社会需求,课程结构肢解工程能力,课程内容陈旧,评价方式单一等,这些问题都与教育观念落后、学科范式固化、教师工程经历局限和校企合作机制不完善等密切相关。基于此,“中国制造2025”下重点大学工科专业课程改革,需要不断更新课程理念,树立“大工程观”、“大人才观”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新教学理念;需要根据现代工程能力和素质重建课程目标;需要优化课程结构,以模块化工程结构代替传统的课程结构;需要采取螺旋式的课程内容组合方式;需要将信息技术、工程项目、创新创业教育、激发性和情境化教学引入课程教学中,采取新的教学方法,提高课程教学效果。最后,从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和教学方法五个层面提出了改革的路径建议,确保我国重点大学工科专业课程改革顺利进行。

王亮[5](2019)在《基于仿真与干涉分析的汽车可制造性分析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针对现行基于并行工程的可制造性分析工作中出现的重复性工作多、检查过程繁琐、检查结果管理混乱等问题,研究了面向汽车钣金件可制造性分析系统,旨在开发出能够辅助可制造性分析人员完成汽车钣金件可制造性分析的系统功能。具体的研究内容可归纳如下:1)学习并掌握CATIA二次开发技术,能够使用该技术结合数据库相关的知识完成项目开发工作。2)研究基于软件的空间区域分析、干涉分析、动态间隙及动态干涉分析方法,为数据模型的可制造性分析做准备。3)研究基于模型的边界拓扑信息提取方法,提取出数模中零件的边界信息,通过边界信息自动识别球形焊点以及方型焊接螺母等特征,完成焊接螺母及焊枪空间自动进行空间间隙分析的算法编写任务,并标记不合格的区域。4)获取模型零件调整前的位姿矩阵,并对需要运动的零件进行结构调整,使模型结构调整前后零件的位置信息保持一致,完成模型数据的预处理使其能够进行仿真分析。5)研究基于计算机软件的虚拟样机技术,并建立合适的汽车开闭件运动模型,在虚拟环境下,模拟汽车开闭件真实的运动,验证汽车前后盖、车门开关过程的间隙分布及干涉情况;模拟车门铰链的拆装过程,验证铰链设计的合理性;模拟侧围及其他部位钣金件按照上件工艺顺序进行上件模拟装配,检查上件零件运动过程中与其他零件的干涉情况。6)对系统的功能进行测试,验证系统的稳定性。文中给出了大量的系统测试案例,验证了系统的可靠性。

王鹏[6](2018)在《虚实结合的武器装备试验方法的若干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武器装备及其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同时也深刻地改变着武器装备的作战样式,使其逐渐体现出一体化联合作战、体系对抗和复杂电磁环境等新特点。武器装备试验必须适应武器装备的快速发展及其作战样式的转变,必须由注重单项性能指标评估向注重作战效能和作战适用性评估转变,必须由简单试验环境向复杂作战环境转变。因此,开展在近似实战环境下的武器装备试验方法的研究势在必行。目前,LVC一体化联合仿真技术的研究已经取得极大进展,被广泛应用于构建贴近实战的武器装备试验环境。但是如何以LVC一体化联合仿真的实现为基础,实现虚拟仿真试验资源和真实物理试验资源之间互利共生和深度融合,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如何在武器装备试验中充分发挥虚拟仿真试验方法的技术优势,以及如何充分利用真实物理试验中的数据优势,也是当前武器装备试验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本文以LVC各类试验资源的互联互通和互操作为基础,以实现虚拟仿真试验资源和真实物理试验资源的互利共生和深度融合为主要研究目的,围绕虚实结合的武器装备试验方法的基本内涵、面向数据同化的仿真系统描述与分类、数据同化及其应用技术等关键技术展开研究,同时本文通过大量的武器装备试验应用案例,验证了所提出的技术和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如下:(1)给出了虚实结合的武器装备试验方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类方法。在充分研究和分析已有装备试验和装备作战试验理论的基础之上,全面阐述了虚实结合的武器装备试验方法的基本概念、特点、原则和优势。同时,结合虚拟仿真试验与真实物理试验之间的交互特点,给出了开环形式的虚实结合和闭环形式的虚实结合两种分类方法。此外,我们也阐述了虚实结合的武器装备试验方法与平行系统技术、动态数据驱动应用系统技术的区别与联系。(2)研究了面向数据同化的仿真系统的基本要素和分类方法,并提出了面向数据同化的仿真系统的抽象化描述方法。为了支持与真实物理试验资源的结合,本文以虚实结合为出发点,面向数据同化的技术需求,对仿真系统的基本要素进行分析和规范化描述。本文以仿真模型、测量模型、测量数据、仿真状态、状态转移概率密度函数和相似性概率密度函数为仿真系统的基本要素,给出了面向数据同化的仿真系统的抽象化、规范化描述方法。同时,针对仿真系统的应用需求,给出了基于应用需求的仿真系统的分类方法,并且针对不同类型的仿真系统的工作流程进行了分析。(3)提出了基于随机有限集的数据同化算法。数据同化技术是仿真系统有效利用真实物理试验数据的前提,同时也是实现虚实结合的武器装备试验方法的关键技术。现有数据同化算法不能适应武器装备试验过程中的动态性和测量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为此,本文提出基于随机有限集理论来建立仿真模型和测量模型,由此形成了基于随机有限集的数据同化算法。该算法能够有效地支持在武器装备试验中的数据同化,在其他应用领域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本文针对基于随机有限集的数据同化算法在数值计算方面存在的困难,提出了基于高斯混合的数值计算方法和基于序贯蒙特卡洛的数值计算方法。(4)提出了面向虚实结合的仿真模型校正算法。面向模型校正的仿真系统是开环形式的虚实结合的武器装备试验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仿真模型校正算法是其重要支撑技术之一。本文以已经提出的基于随机有限集的数据同化算法为基础,研究如何解决武器装备试验中的仿真模型校正问题,并提出了面向虚实结合的仿真模型校正算法。该算法能够很好地适应武器装备试验过程中的动态性和测量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有效支撑了面向仿真模型校正的仿真系统的实现。(5)提出了面向虚实结合的传感器在线控制技术。传感器在线控制是面向决策支持的仿真系统的典型应用,也是闭环形式的虚实结合的武器装备试验方法的重要方面,本文提出了解决该问题的控制框架和核心算法。本文以基于随机有限集的数据同化算法为基础,提出了面向虚实结合的传感器在线控制技术,同时也给出了基于动态数据驱动技术的传感器在线控制框架。该控制框架和算法为面向决策支持的仿真系统解决传感器在线控制问题提供了有效方法。

江民圣,刘峰,刘云成,裘辿,于承鑫[7](2018)在《虚拟现实技术在轮胎成型机CAE仿真中的应用实践》文中研究表明为了降低成型机故障的发生率,同时生动、形象的展示成型机在工作过程中实时的动力学性能,研究了综合机-电-气多学科耦合的成型机仿真技术,并将分析结果利用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可视化,形成CAE仿真数据和场景混合的成型机数字样机可视化平台。利用机-电-气多学科仿真技术实现成型机前模板关键位置的动力学性能曲线实时输出,同时利用ANSYS完成助推组件的静力学分析,生成实时的助推杆受力变形云图数据。基于上述仿真数据,结合Unity3D虚拟现实可视化引擎及Quadric Error Metrics图形算法,采用C#编程调用,在成型机工作循环中实现关注区域性能参数曲线和变形云图的实时呈现。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真实的还原轮胎成型过程中的工作场景,反应成型机真实工作性能,为研发人员在设计端提供评审指导和产品培训,以及在针对高端客户提供方案展示和技术讲解方面起到突出的效果。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8](2017)在《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文中提出为了促进中国汽车工程学科的发展,从汽车噪声-振动-声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Harshness,NVH)控制、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汽车电子化、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以及汽车碰撞安全技术5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汽车工程领域的学术研究进展、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汽车NVH控制方面综述了从静音到声品质、新能源汽车NVH控制技术、车身与底盘总成NVH控制技术、主动振动控制技术等;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方面综述了传统汽车动力总成节能技术、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等;汽车电子化方面综述了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汽车转向电控技术、汽车制动电控技术、汽车悬架电控技术等;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方面综述了中美智能网联汽车研究概要、复杂交通环境感知、高精度地图及车辆导航定位、汽车自主决策与轨迹规划、车辆横向控制及纵向动力学控制、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并给出了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车联网和人机共驾等典型应用实例解析;汽车碰撞安全技术方面综述了整车碰撞、乘员保护、行人保护、儿童碰撞安全与保护、新能源汽车碰撞安全等。该综述可为汽车工程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尹训强[9](2013)在《结构—地基动力相互作用计算模型的改进及其工程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是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其中以清洁能源开发为主的高坝及核电站项目正在启动或实施,鉴于结构日趋大型复杂化及西部和东部沿海强震区的特殊性,其抗震安全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中德合作研究项目(GZ566),针对服务年限较长的大型工程结构的抗震安全数值分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1.关注于提高无限地基时域数值分析的精度与效率,从解析和数值两方面系统地研究了阻尼溶剂抽取法(Damping Solvent Extraction Method,简称DSEM)时域数值模型求解关键因素的影响,并基于模拟无限域动力特性的机理进行了实质性的探讨。进而,从数值实现中的误差源出发,提出了一种施加较大附加人工阻尼再分步依次移频抽取的阻尼溶剂逐步抽取法,该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反射波波动能量及抽取人工高阻尼的影响,从而降低了关键因素的相互制约性,使其能较好适应地基有限区域表面几何结构复杂多变的情况。同时,为克服原位移求解模式中存在的结构-地基交界面显-隐式算法积分步长协调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加速度求解的DSEM隐式算法,可方便结合子结构法进行结构侧的动力响应分析。另外,对该无限地基时域模型进行了典型算例验证并推荐了参数取值。2.可操作性强是推进结构-无限地基相互作用时域模型在大型工程中应用的必要条件。以通用有限元软件ANAYS开发平台为主体,基于DSSEM无限地基动力计算模型,运用UPFs的二次开发特点,在地基部分创建了人工高阻尼单元来模拟虚加介质阻尼的影响,地基外边界则创建了专门模拟人工边界的三维紧支粘弹性人工边界单元,建立Fortran外部接口进行交界面相互作用力的求解,并结合APDL以及GUI功能实现了基于逐步抽取DSSEM无限地基时域计算模型在ANSYS平台的嵌入,进而利用典型数值算例验证了所开发模型的可靠性和良好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地基材料非均匀性对相互作用力求解所产生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适用于复杂非均质地基条件下的动力响应分析。3.以发展一套完整的基于结构-地基动力相互作用的分析技术为目的,首先在结构-地基交界面推导了一种用以考虑所施加人工高阻尼对结构影响的空间耦联单元,该单元形式是对已有有限单元的继承与拓展,同时,为保证相互作用系统良好的收敛性和精度,提出了增量形式的动力非线性迭代算法,从而基于ANSYS平台建立了适用于大型复杂结构地震非线性问题解决的结构-无限地基动力相互作用计算模型。其次,通过引入了上部结构非线性力学模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细观损伤演化等技术,进一步扩充和完善了分析平台的功能模块。最后,通过大岗山拱坝-无限地基系统的地震非线性响应分析,验证了所提出时域模型具有通用性强、可操作性高、以及良好的精确及效率等优势特点,具有较高的工程实用价值;并由Koyna重力坝在强震作用下的破损过程研究验证了细观损伤分析功能的有效性。4.在实际工程中被广泛应用是建立结构-地基动力相互作用模型的终极目标。应用本文所开发动力相互作用分析平台,笔者进行了多个实际工程的计算分析与相关研究。其中,以某核电站CPR1000堆型反应堆厂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楼层反应谱分析,对于评价核电厂地基适应性具有一定的指导与参考意义;以高速列车在铁路桥梁上的走行安全性为出发点,建立了合理高效的高速列车-轨道-桥梁-地基时变系统模型并进行了地震激励下的响应分析,为解决复杂的工程实际问题提供了方便有效的途径;并结合某拟建精密设备基础隔振工程实际,通过引入三维紧支粘弹性边界单元考虑了基础-地基-基础的动力相互作用,建立了隔振措施优化分析模型,并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分别对不同隔振措施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在满足隔振要求的前提下,对降低工程投资、加快工程进度均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胡亮[10](2012)在《基于SaaS的汽车零部件设计分析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当今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大趋势是信息化。目前,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而这些企业中多数为区域型企业,规模小,资金有限,专业技术人员缺乏。随着激烈市场竞争,零部件企业需要提高自身的技术实力来迎接市场的挑战。工程软件以及协同设计系统可以大大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在企业内部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专业工程软件价格昂贵、操作复杂,如何整合自身优势在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成为了目前众多中小型企业共同面对的一个课题。一种新兴的基于互联网的提供应用服务的商业模式SaaS(Softas a Service)模式,已成为中小型企业提高自身技术实力的有效解决方案。SaaS的原始概念自从1999年Keith Bennett等人在论文中首次提出以来,由于它在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和运作效率方面存在巨大的潜力得到了众多企业的关注,如何利用这一模式为中小型企业在设计、分析领域提供服务还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在结合了中小型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实际特点和SaaS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一种基于SaaS模式的协同设计服务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讨论了平台实现的关键技术。论文讨论了SaaS模式的基本概念、特征以及和协同设计的关系,并针对汽车零部件产业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面向汽车零部件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在讨论了SaaS平台需求分析、功能目标、服务内容、分布式架构主流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B/S模型的服务平台的总体结构,规划了平台的主要功能,包括在线工具、专家在线咨询、离线任务、知识中心、设备预约等,设计了各个主要模块的服务流程。重点讨论了SOA架构、Web2.0、ADO.NET、XML等平台开发的关键技术。最后,基于.NET规范实现了原型系统,规划了平台的网络结构,搭建了平台的服务器,设计了平台的数据库的基本表,通过ADO.NET对数据库的访问,设计了界面,编写了主要的实现程序,建构了平台的安全体系。对平台的主要功能模块进行了测试,以汽车少片变截面钢板弹簧的设计优化为例,验证了原型系统的主要功能的实现和可行性。论文研究的主要工作是通过SaaS模式这一新型的服务方式为汽车零部件产业提供网络设计服务的有意义的尝试,文中取得的成果对丰富SaaS的理论体系,加速SaaS在国内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设计开发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对于加强企业间合作,提高中小型企业自身技术实力和信息化水平具有实用价值。

二、CAE与虚拟现实结合中的一种数据接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AE与虚拟现实结合中的一种数据接口(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物联网的光学仪器远程控制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可行性分析
        1.3.1 在线教育市场情况
        1.3.2 传统实验教学存在弊端
        1.3.3 实验仪器资源分配不均
    1.4 研究内容
    1.5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三维模型构建与动画制作方法
    2.1 三维模型构建技术
        2.1.1 常用三维模型构建软件
        2.1.2 3DsMax技术简介
    2.2 三维交互动画制作技术
        2.2.1 常用三维动画制作软件
        2.2.2 Unity3D技术简介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分光计三维动画构建与呈现
    3.1 分光计的结构介绍
    3.2 模型构建方法与过程
        3.2.1 分光计模型构建
        3.2.2 钠灯模型构建
        3.2.3 材质渲染及其他操作
    3.3 分光计交互操作实现
        3.3.1 摄像头交互控制
        3.3.2 分光计模型交互控制
        3.3.3 UI界面交互控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迈克尔孙干涉仪三维动画构建与呈现
    4.1 迈克尔孙干涉仪的结构介绍
    4.2 迈克尔孙干涉仪模型构建
    4.3 迈克尔孙干涉仪交互操作实现
        4.3.1 迈克尔孙干涉仪模型交互控制
        4.3.2 迈克尔孙干涉仪光路控制
        4.3.3 UI界面交互控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5.2.1 功能及稳定性改善
        5.2.2 扩大应用学科和层次
        5.2.3 远程和传统相互补充
        5.2.4 完善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致谢

(2)混合现实环境下的汽车关键零部件FEA结果可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概述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FEA结果后处理研究
        1.2.2 VR/AR/MR在数据可视化领域的研究
        1.2.3 MR技术应用研究
        1.2.4 实时交互技术
        1.2.5 研究现状总结
    1.3 课题来源、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课题来源与研究背景
        1.3.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拟解决关键问题、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拟解决关键问题
        1.4.3 本文创新点
        1.4.4 技术路线
第2章 FEA结果有效信息提取关键技术研究
    2.1 开发工具及模型数据流通方式选择
        2.1.1 Unity3D开发平台
        2.1.2 Unity3D渲染流水线
        2.1.3 Unity3D开发三维模型制备流程
    2.2 VTK可视化图形库
        2.2.1 VTK可视化运行机制
        2.2.2 VTK文件格式
        2.2.3 VTK中的单元拆分
    2.3 X3D文件格式
    2.4 DAE文件格式
    2.5 ANSYS FEA结果文件有效信息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文件转换算法实现
    3.1 文件转换算法实现架构
    3.2 ANSYS FEA结果后处理
        3.2.1 ANSYS FEA文件处理
        3.2.2 ANSYS命令流后处理操作
        3.2.3 公共对象请求代理体系结构
    3.3 提取FEA结果有效信息
        3.3.1 获取节点坐标
        3.3.2 获取单元类型和单元连接性
        3.3.3 获取节点结果数据
        3.3.4 获取单元结果数据
    3.4 生成X3D文件
    3.5 生成DAE文件
        3.5.1 Python XML文档解析
        3.5.2 顶点法向量计算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可视化平台设计
    4.1 可视化平台总体设计方案
        4.1.1 可视化平台的基本功能要求
        4.1.2 可视化平台的开发环境及项目结构
    4.2 空间映射技术
    4.3 人机交互设计
        4.3.1 手势交互技术
        4.3.2 语音识别技术
    4.4 UI布局设计
        4.4.1 登录界面设计
        4.4.2 虚拟键盘设计
    4.5 可视化场景设计
        4.5.1 静力分析可视化场景
        4.5.2 模态分析可视化场景
        4.5.3 动力学分析可视化场景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可视化平台的发布与测试
    5.1 有限元分析实例
        5.1.1 差速器壳体静力分析
        5.1.2 差速器壳体模态分析
        5.1.3 主被齿瞬态动力学分析
    5.2 Holo Lens运行测试
        5.2.1 静力分析可视化场景测试
        5.2.2 模态分析可视化场景测试
        5.2.3 瞬态动力学分析可视化场景测试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B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附录 C 程序

(3)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模块化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大力推动建筑业信息化发展
        1.1.2 装配式建筑发展政策
        1.1.3 BIM技术及相关产业发展政策
        1.1.4 建筑业建造与信息传达技术的交替发展
        1.1.5 学习经历及选题缘起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界定
        1.3.1 相关概念界定
        1.3.2 概念的延伸及研究范围
    1.4 装配式建筑模块化研究综述
        1.4.1 国外装配式建筑模块化发展及相关理论
        1.4.2 国内装配式建筑模块化发展及相关理论
        1.4.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总结
        1.4.4 BIM技术与模块化
    1.5 论文框架及研究方法
        1.5.1 论文框架
        1.5.2 研究方法
2 装配式建筑模块化概述及问题探究
    2.1 装配式建筑模块化设计理论
        2.1.1 相关理论研究
        2.1.2 相关设计方法研究
    2.2 模块化的发展与目的
        2.2.1 建筑模块化的应用与演变
        2.2.2 模块化在其他领域的发展
        2.2.3 模块化的运用目的
        2.2.4 信息化时代下的建筑模块化及发展趋势
    2.3 装配式建筑模块化的特征与优势
        2.3.1 装配式建筑模块化形式分类
        2.3.2 建筑模块单元的特征
        2.3.3 装配式建筑模块化的主要优势
    2.4 装配式建筑模块化存在的问题
        2.4.1 设计思维的转换
        2.4.2 建筑标准化问题
        2.4.3 空间与功能适应性问题
    2.5 本章小结
3 装配式建筑模块化设计调研分析
    3.1 模块化思想在建筑设计中的广泛运用
        3.1.1 建筑空间的模块化
        3.1.2 建筑构件的模块化
    3.2 装配式建筑模块化文献调研分析
        3.2.1 设计与建造的协同性
        3.2.2 模块单元的标准化
        3.2.3 模块单元空间与功能适应性
    3.3 装配式建筑模块化实例调研分析
        3.3.1 调研方式及对象的选择
        3.3.2 调研实例现状分析
        3.3.3 装配式建筑模块化实际问题及评价
    3.4 本章小结
4 BIM技术在模块化设计中的运用分析
    4.1 BIM技术的发展概述
        4.1.1 BIM技术概述与发展历程
        4.1.2 BIM的理论体系
        4.1.3 BIM的方法体系
    4.2 BIM全生命周期与模块化设计思维
        4.2.1 BIM全生命周期概述
        4.2.2 全生命周期的运用意义
        4.2.3 模块化设计思维问题及应对
    4.3 BIM数据库与模块单元标准化设计
        4.3.1 BIM数据库概述
        4.3.2 BIM数据库的运用意义
        4.3.3 模块单元标准化设计问题及应对
    4.4 BIM多维度视图与模块组合及形态设计
        4.4.1 BIM多维度视图概述
        4.4.2 BIM多维度视图的运用意义
        4.4.3 模块组合及形态设计问题及应对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模块化设计策略
    5.1 “拆分与连接”——模块化设计分析研究
        5.1.1 装配式建筑模块化主要设计要素
        5.1.2 模块单元的构成与分解
        5.1.3 模块单元及模块构件的连接设计
        5.1.4 BIM技术下的模块单元协同设计
    5.2 “标准化与预制”——模块单元与模块构件设计
        5.2.1 模块单元的标准化设计
        5.2.2 模块构件的标准化设计
        5.2.3 BIM标准化数据库的建立及设计运用
    5.3 模块单元的材料选择与立面设计
        5.3.1 模块单元材料选择及标准化设计
        5.3.2 立面材料质感的变化
        5.3.3 立面材料分割与拼接
        5.3.4 BIM在模块单元材料设计上的运用
    5.4 “空间变化与平面组织”——模块组合及形态设计
        5.4.1 模块单元的空间形态设计
        5.4.2 模块单元形态组合设计
        5.4.3 模块单元平面组合设计
        5.4.4 基于BIM的灵活性设计与精确化表达
    5.5 本章小结
6 以重庆智博会“智慧小镇”项目为例——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模块化设计运用
    6.1 基本概况
    6.2 模块化设计要素分析
        6.2.1 基本需求分析
        6.2.2 模块单元基本构成分析
        6.2.3 模块单元拆分设计
        6.2.4 模块单元连接设计
    6.3 基于BIM的模块单元标准化设计
        6.3.1 BIM数据库及设计信息调用
        6.3.2 模块单元标准化设计
        6.3.3 模块单元节点深化设计
    6.4 基于BIM的模块单元组合设计
        6.4.1 场地整体布局
        6.4.2 建筑单体设计
    6.5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文章小结
    7.2 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装配式建筑模块化设计及BIM技术使用情况调研
    B.装配式建模块化设计及BIM技术使用情况调研结果数据统计
    C.装配式建筑模块化设计案例综合评分
    D.装配式建筑模块化设计案例综合评分结果数据统计
    E.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F.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4)“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重点大学工科专业课程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及意义
        1.1.1 问题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中国制造2025”相关研究
        1.2.2 工科专业课程体系相关研究
        1.2.3 工科专业课程教学相关研究
        1.2.4 “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工科课程相关研究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中国制造2025”
        1.3.2 工科专业课程
        1.3.3 重点大学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工科人才培养与课程间的内在逻辑
    2.1 “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的工科人才培养目标
        2.1.1 具有扎实的工程专业知识
        2.1.2 具有全面的技术实践基础
        2.1.3 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
        2.1.4 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2.1.5 具有信息化与智能化的工程思维
    2.2 “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工科人才培养对课程改革的诉求
        2.2.1 课程目标需要支撑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达成
        2.2.2 课程结构需要体现多学科的交叉与综合
        2.2.3 课程内容需要充实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
        2.2.4 课程教学需要培养学生创新与自主学习
        2.2.5 课程评价需要激励师生教学改革积极性
第3章 我国重点大学工科专业课程体系现状分析
    3.1 课程设计层面的考查
        3.1.1 课程目标的“四性”分析
        3.1.2 课程结构的特点分析
        3.1.3 课程内容的实然分析
        3.1.4 课程教学的状态分析
        3.1.5 课程评价的多样性分析
    3.2 课程实施层面的问题
        3.2.1 课程目标脱离社会需求
        3.2.2 课程结构分离工程能力
        3.2.3 课程内容偏离工程实践
        3.2.4 课程教学远离学生中心
        3.2.5 课程评价方式单一陈旧
    3.3 课程体系现存问题的成因
        3.3.1 教育观念不适应新形势
        3.3.2 课程学科范式根深蒂固
        3.3.3 教师工程经历的局限性
        3.3.4 高校顽固坚守“象牙塔”
        3.3.5 校企合作育人机制缺失
第4章 “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重点大学工科专业课程改革路径
    4.1 更新课程理念
        4.1.1 工程观:面向现代工程界的新需求
        4.1.2 人才观:符合未来工程师的新要求
        4.1.3 课程观:适应大工程实践的新体系
        4.1.4 教学观: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范式
    4.2 重建课程目标
        4.2.1 以培养学生现代工程素质和能力为目标
        4.2.2 工科毕业生综合工程能力和素质模型
        4.2.3 课程目标重建的策略
    4.3 优化课程结构
        4.3.1 课程结构优化的方向
        4.3.2 课程结构优化的要素
        4.3.3 模块化工程课程结构
    4.4 重组课程内容
        4.4.1 课程内容重组的原则
        4.4.2 H高校和G高校课程内容重组案例
        4.4.3 螺旋式的课程内容组织方式
    4.5 精选课程教学方法
        4.5.1 信息技术改革课程教与学
        4.5.2 工程项目引导学生体验学习
        4.5.3 创新创业引导理论联系实际
        4.5.4 激发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4.5.5 现场创设引导情境化教学
第5章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课题与发表论文情况
附录 A:中国高等工程教育转型发展研究调查问卷

(5)基于仿真与干涉分析的汽车可制造性分析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
    1.3 可制造性分析内容及研究现状
        1.3.1 运动仿真研究现状
        1.3.2 干涉检查研究现状
        1.3.3 虚拟装配技术研究现状
    1.4 课题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安排
        1.4.1 课题研究内容
        1.4.2 论文结构安排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系统开发技术基础
    2.1 CATIA V5介绍
    2.2 CATIA二次开发技术介绍
    2.3 系统开发方式CAA相关知识
        2.3.1 CAA组织架构
        2.3.2 对话框技术介绍
        2.3.3 交互机制
        2.3.4 开发环境配置及工程文件解析
    2.4 数据库相关知识介绍
        2.4.1 常用数据库介绍
        2.4.2 数据库访问方式
    2.5 FTP服务器介绍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及总体设计
    3.1 系统需求分析
        3.1.1 系统总体需求分析
        3.1.2 功能需求分析
        3.1.3 系统性能需求分析
    3.2 系统总体设计
        3.2.1 系统设计原理
        3.2.2 系统模块划分
        3.2.3 系统设计原则
        3.2.4 系统需要解决的问题
        3.2.5 系统设计难点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焊接空间分析及截图工具设计
    4.1 焊接分析关键技术研究
        4.1.1 B-Rep信息提取
        4.1.2 孔面特征的识别
        4.1.3 焊接螺母特征识别
        4.1.4 焊点特征的识别
    4.2 焊枪空间分析
        4.2.1 焊枪分析数据准备
        4.2.2 焊枪分析相交聚合分组
        4.2.3 焊枪头球心与危险面距离分析
    4.3 焊接螺母分析
        4.3.1 焊接螺母分析数据准备
        4.3.2 焊接螺母分析相交聚合分组
        4.3.3 焊接螺母与焊接面边线距离分析
    4.4 辅助截图工具的设计与实现
        4.4.1 截图工具的程序设计
        4.4.2 截图工具实现过程
    4.5 案例分析
        4.5.1 焊枪空间案例分析
        4.5.2 焊接螺母案例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仿真运动及虚拟装配分析
    5.1 仿真关键技术研究
        5.1.1 仿真技术及其分类
        5.1.2 数字化仿真技术
        5.1.3 汽车DMU技术研究
        5.1.4 可视化技术研究
    5.2 零件的虚拟装配分析
        5.2.1 干涉检查理论
        5.2.2 上件运动驱动方式
        5.2.3 路径规划及零件装配方式
        5.2.4 基于零件包围盒预检测方法研究
        5.2.5 基于CAA精确干涉检查方法研究
        5.2.6 静态干涉排除
    5.3 开闭件仿真运动分析
        5.3.1 动态间隙测量技术
        5.3.2 基于扫略实体的包络体生成技术
        5.3.3 基于可视的模型预处理
        5.3.4 仿真运动模型构建
        5.3.5 铰链开关过程分析
        5.3.6 前后盖及门开关过程分析
        5.3.7 门铰链拆装分析
    5.4 案例分析
        5.4.1 虚拟装配分析
        5.4.2 门铰链开关过程分析
        5.4.3 前后盖及车门过关过程分析
        5.4.4 铰链拆装过程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6)虚实结合的武器装备试验方法的若干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与分析
        1.2.1 武器装备试验的基本概念与分类方法
        1.2.2 武器装备试验的研究现状
        1.2.3 虚拟仿真试验方法的应用现状
        1.2.4 真实物理试验方法研究分析
        1.2.5 LVC一体化联合仿真技术与装备试验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的主要贡献与结构安排
        1.4.1 主要贡献
        1.4.2 结构安排
第二章 虚实结合的武器装备试验方法的概念研究
    2.1 虚实结合的武器装备试验方法的定义
    2.2 虚实结合的武器装备试验方法的分类
    2.3 虚实结合相关技术分析
        2.3.1 平行系统技术
        2.3.2 动态数据驱动应用系统技术
    2.4 数据同化及其应用技术
        2.4.1 面向武器装备试验的数据同化技术
        2.4.2 面向武器装备试验的数据同化应用技术
    2.5 面向数据同化的仿真系统描述方法
        2.5.1 仿真系统构成要素分析
        2.5.2 虚实之间信息交互的抽象化描述
        2.5.3 面向数据同化的仿真系统抽象化描述
        2.5.4 概率密度函数的生成方法
    2.6 基于应用需求的仿真系统分类方法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随机有限集的数据同化算法的基本原理
    3.1 现有数据同化算法概述
    3.2 随机有限集理论基础
        3.2.1 RFS的基本概念
        3.2.2 RFS的数学基础
        3.2.3 RFS在武器装备试验中的优越性
    3.3 基于RFS的测量模型
    3.4 基于RFS的仿真模型
    3.5 基于PHD的数据同化方程
        3.5.1 基于PHD的预测方程
        3.5.2 基于PHD的校正方程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随机有限集的数据同化算法的数值计算
    4.1 现有数值近似计算方法分析
    4.2 基于高斯混合的计算方法
        4.2.1 高斯混合近似的基本原理
        4.2.2 基于无迹变换的非线性模型近似计算
        4.2.3 实验验证
    4.3 测量数据驱动的SMC计算方法
        4.3.1 测量数据驱动的建模方法
        4.3.2 算法实现
        4.3.3 实验验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面向虚实结合的仿真模型校正算法研究
    5.1 现有仿真模型校正方法综述
    5.2 仿真模型校正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5.2.1 算法的公式推导
        5.2.2 基于模拟回火的重要性密度函数生成算法
    5.3 雷达模型应用案例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5.5 与传统MH采样算法的对比
        5.5.1 情形一:均匀分布的先验信息
        5.5.2 情形二:高斯分布的先验信息
    5.6 灵敏度分析
        5.6.1 粒子数目N
        5.6.2 样本数M
        5.6.3 模拟回火参数φ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面向虚实结合的传感器在线控制技术研究
    6.1 基于DDDAS的传感器在线控制基本原理
        6.1.1 基于DDDAS的控制框架设计
        6.1.2 性能指标的选取
    6.2 基于SMC的性能指标计算
    6.3 实验设计
    6.4 实验结果
    6.5 灵敏度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论文工作总结
    7.2 未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A 基于RFS的似然函数推导

(8)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论文提纲范文)

索引
0引言
1汽车NVH控制 (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庞剑总工程师统稿)
    1.1从静音到声品质 (重庆大学贺岩松教授提供初稿)
        1.1.1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1声品质主观评价
        1.1.1.2声品质客观评价
        1.1.1.3声品质主客观统一模型
        1.1.2存在的问题
        1.1.3研究发展趋势
    1.2新能源汽车NVH控制技术
        1.2.1驱动电机动力总成的NVH技术 (同济大学左曙光教授、林福博士生提供初稿)
        1.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2热点研究方向
        1.2.1.3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1.2.2燃料电池发动机用空压机的NVH技术 (同济大学左曙光教授、韦开君博士生提供初稿)
        1.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2存在的问题
        1.2.2.3总结与展望
    1.3车身与底盘总成NVH控制技术
        1.3.1车身与内饰 (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庞剑总工程师提供初稿)
        1.3.1.1车身结构
        1.3.1.2声学包装
        1.3.2制动系 (同济大学张立军教授、徐杰博士生、孟德建讲师提供初稿)
        1.3.2.1制动抖动
        1.3.2.2制动颤振
        1.3.2.3制动尖叫
        1.3.2.4瓶颈问题与未来趋势
        1.3.3轮胎 (清华大学危银涛教授、杨永宝博士生、赵崇雷硕士生提供初稿)
        1.3.3.1轮胎噪声机理研究
        1.3.3.2轮胎噪声计算模型
        1.3.3.3轮胎噪声的测量手段
        1.3.3.4降噪方法
        1.3.3.5问题与展望
        1.3.4悬架系 (吉林大学庄晔副教授提供初稿)
        1.3.4.1悬架系NVH问题概述
        1.3.4.2悬架系的动力学建模与NVH预开发
        1.3.4.3悬架系的关键部件NVH设计
        1.3.4.4悬架NVH设计整改
    1.4主动振动控制技术 (重庆大学郑玲教授提供初稿)
        1.4.1主动和半主动悬架技术
        1.4.1.1主动悬架技术
        1.4.1.2半主动悬架技术
        1.4.2主动和半主动悬置技术
        1.4.2.1主动悬置技术
        1.4.2.2半主动悬置技术
        1.4.3问题及发展趋势
2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 (江苏大学何仁教授统稿)
    2.1传统汽车动力总成节能技术 (同济大学郝真真博士生、倪计民教授提供初稿)
        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2.1.1.1替代燃料发动机
        2.1.1.2高效内燃机
        2.1.1.3新型传动方式
        2.1.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3重点研究方向
        2.1.4发展对策及趋势
    2.2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 (重庆大学胡建军教授、秦大同教授, 彭航、周星宇博士生提供初稿)
        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2.2.2存在的问题
        2.2.3重点研究方向
    2.3新能源汽车技术
        2.3.1纯电动汽车技术 (长安大学马建、余强、汪贵平教授, 赵轩、李耀华副教授, 许世维、唐自强、张一西研究生提供初稿)
        2.3.1.1动力电池
        2.3.1.2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驱动控制技术
        2.3.1.3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技术
        2.3.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技术 (重庆大学胡建军、秦大同教授, 彭航、周星宇博士生提供初稿)
        2.3.2.1国内外研究现状
        2.3.2.2存在的问题
        2.3.2.3热点研究方向
        2.3.2.4研究发展趋势
        2.3.3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技术 (北京理工大学王震坡教授、邓钧君助理教授, 北京重理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高雷工程师提供初稿)
        2.3.3.1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
        2.3.3.2关键技术及热点研究方向
        2.3.3.3制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关键因素
        2.3.3.4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趋势
3汽车电子化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统稿)
    3.1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杨世春教授、陈飞博士提供初稿)
        3.1.1国内外研究现状
        3.1.2重点研究方向
        3.1.2.1汽车发动机燃油喷射控制技术
        3.1.2.2汽车发动机涡轮增压控制技术
        3.1.2.3汽车发动机电子节气门控制技术
        3.1.2.4汽车发动机点火控制技术
        3.1.2.5汽车发动机空燃比控制技术
        3.1.2.6汽车发动机怠速控制技术
        3.1.2.7汽车发动机爆震检测与控制技术
        3.1.2.8汽车发动机先进燃烧模式控制技术
        3.1.2.9汽车柴油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
        3.1.3研究发展趋势
    3.2汽车转向电控技术
        3.2.1电动助力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陈国迎博士提供初稿)
        3.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3.2.1.2重点研究方向和存在的问题
        3.2.1.3研究发展趋势
        3.2.2主动转向及四轮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陈国迎博士提供初稿)
        3.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3.2.2.2研究热点和存在问题
        3.2.2.3研究发展趋势
        3.2.3线控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郑宏宇副教授提供初稿)
        3.2.3.1转向角传动比
        3.2.3.2转向路感模拟
        3.2.3.3诊断容错技术
        3.2.4商用车电控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赵伟强副教授, 韩小健、高恪研究生提供初稿)
        3.2.4.1电控液压转向系统
        3.2.4.2电液耦合转向系统
        3.2.4.3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3.2.4.4后轴主动转向系统
        3.2.4.5新能源商用车转向系统
        3.2.4.6商用车转向系统的发展方向
    3.3汽车制动控制技术 (合肥工业大学陈无畏教授、汪洪波副教授提供初稿)
        3.3.1国内外研究现状
        3.3.1.1制动系统元部件研发
        3.3.1.2制动系统性能分析
        3.3.1.3制动系统控制研究
        3.3.1.4电动汽车研究
        3.3.1.5混合动力汽车研究
        3.3.1.6参数测量
        3.3.1.7与其他系统耦合分析及控制
        3.3.1.8其他方面
        3.3.2存在的问题
    3.4汽车悬架电控技术 (吉林大学庄晔副教授提供初稿)
        3.4.1电控悬架功能与评价指标
        3.4.2电控主动悬架最优控制
        3.4.3电控悬架其他控制算法
        3.4.4电控悬架产品开发
4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 (清华大学李克强教授、长安大学赵祥模教授共同统稿)
    4.1国内外智能网联汽车研究概要
        4.1.1美国智能网联汽车研究进展 (美国得克萨斯州交通厅Jianming Ma博士提供初稿)
        4.1.1.1美国智能网联车研究意义
        4.1.1.2网联车安全研究
        4.1.1.3美国自动驾驶车辆研究
        4.1.1.4智能网联自动驾驶车
        4.1.2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研究进展 (长安大学赵祥模教授、徐志刚副教授、闵海根、孙朋朋、王振博士生提供初稿)
        4.1.2.1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规划
        4.1.2.2中国高校及研究机构智能网联汽车开发情况
        4.1.2.3中国企业智能网联汽车开发情况
        4.1.2.4存在的问题
        4.1.2.5展望
    4.2复杂交通环境感知
        4.2.1基于激光雷达的环境感知 (长安大学付锐教授、张名芳博士生提供初稿)
        4.2.1.1点云聚类
        4.2.1.2可通行区域分析
        4.2.1.3障碍物识别
        4.2.1.4障碍物跟踪
        4.2.1.5小结
        4.2.2车载摄像机等单传感器处理技术 (武汉理工大学胡钊政教授、陈志军博士, 长安大学刘占文博士提供初稿)
        4.2.2.1交通标志识别
        4.2.2.2车道线检测
        4.2.2.3交通信号灯检测
        4.2.2.4行人检测
        4.2.2.5车辆检测
        4.2.2.6总结与展望
    4.3高精度地图及车辆导航定位 (武汉大学李必军教授、长安大学徐志刚副教授提供初稿)
        4.3.1国内外研究现状
        4.3.2当前研究热点
        4.3.2.1高精度地图的采集
        4.3.2.2高精度地图的地图模型
        4.3.2.3高精度地图定位技术
        4.3.2.4基于GIS的路径规划
        4.3.3存在的问题
        4.3.4重点研究方向与展望
    4.4汽车自主决策与轨迹规划 (清华大学王建强研究员、李升波副教授、忻隆博士提供初稿)
        4.4.1驾驶人决策行为特性
        4.4.2周车运动轨迹预测
        4.4.3智能汽车决策方法
        4.4.4自主决策面临的挑战
        4.4.5自动驾驶车辆的路径规划算法
        4.4.5.1路线图法
        4.4.5.2网格分解法
        4.4.5.3 Dijistra算法
        4.4.5.4 A*算法
        4.4.6路径面临的挑战
    4.5车辆横向控制及纵向动力学控制
        4.5.1车辆横向控制结构 (华南理工大学游峰副教授, 初鑫男、谷广研究生, 中山大学张荣辉研究员提供初稿)
        4.5.1.1基于经典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PID)
        4.5.1.2基于现代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4.5.1.3基于智能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4.5.1.4考虑驾驶人特性的车辆横向控制
        4.5.1.5面临的挑战
        4.5.2动力学控制 (清华大学李升波副研究员、李克强教授、徐少兵博士提供初稿)
        4.5.2.1纵向动力学模型
        4.5.2.2纵向稳定性控制
        4.5.2.3纵向速度控制
        4.5.2.4自适应巡航控制
        4.5.2.5节油驾驶控制
    4.6智能网联汽车测试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黄武陵副研究员、王飞跃研究员, 清华大学李力副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刘跃虎教授、郑南宁院士提供初稿)
        4.6.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研究现状
        4.6.2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热点研究方向
        4.6.2.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内容研究
        4.6.2.2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方法
        4.6.2.3智能网联汽车的测试场地建设
        4.6.3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存在的问题
        4.6.4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研究发展趋势
        4.6.4.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地建设要求
        4.6.4.2智能网联汽车测评方法的发展
        4.6.4.3加速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及进程管理
    4.7典型应用实例解析
        4.7.1典型汽车ADAS系统解析
        4.7.1.1辅助车道保持系统、变道辅助系统与自动泊车系统 (同济大学陈慧教授, 何晓临、刘颂研究生提供初稿)
        4.7.1.2 ACC/AEB系统 (清华大学王建强研究员, 华南理工大学游峰副教授、初鑫男、谷广研究生, 中山大学张荣辉研究员提供初稿)
        4.7.2 V2X协同及队列自动驾驶
        4.7.2.1一维队列控制 (清华大学李克强教授、李升波副教授提供初稿)
        4.7.2.2二维多车协同控制 (清华大学李力副教授提供初稿)
        4.7.3智能汽车的人机共驾技术 (武汉理工大学褚端峰副研究员、吴超仲教授、黄珍教授提供初稿)
        4.7.3.1国内外研究现状
        4.7.3.2存在的问题
        4.7.3.3热点研究方向
        4.7.3.4研究发展趋势
5汽车碰撞安全技术
    5.1整车碰撞 (长沙理工大学雷正保教授提供初稿)
        5.1.1汽车碰撞相容性
        5.1.1.1国内外研究现状
        5.1.1.2存在的问题
        5.1.1.3重点研究方向
        5.1.1.4展望
        5.1.2汽车偏置碰撞安全性
        5.1.2.1国内外研究现状
        5.1.2.2存在的问题
        5.1.2.3重点研究方向
        5.1.2.4展望
        5.1.3汽车碰撞试验测试技术
        5.1.3.1国内外研究现状
        5.1.3.2存在的问题
        5.1.3.3重点研究方向
        5.1.3.4展望
    5.2乘员保护 (重庆理工大学胡远志教授提供初稿)
        5.2.1国内外研究现状
        5.2.2重点研究方向
        5.2.3展望
    5.3行人保护 (同济大学王宏雁教授、余泳利研究生提供初稿)
        5.3.1概述
        5.3.2国内外研究现状
        5.3.2.1被动安全技术
        5.3.2.2主动安全技术研究
        5.3.3研究热点
        5.3.3.1事故研究趋势
        5.3.3.2技术发展趋势
        5.3.4存在的问题
        5.3.5小结
    5.4儿童碰撞安全与保护 (湖南大学曹立波教授, 同济大学王宏雁教授、李舒畅研究生提供初稿;曹立波教授统稿)
        5.4.1国内外研究现状
        5.4.1.1儿童碰撞安全现状
        5.4.1.2儿童损伤生物力学研究现状
        5.4.1.3车内儿童安全法规和试验方法
        5.4.1.4车外儿童安全法规和试验方法
        5.4.1.5儿童安全防护措施
        5.4.1.6儿童约束系统使用管理与评价
        5.4.2存在的问题
        5.4.3重点研究方向
        5.4.4发展对策和展望
    5.5新能源汽车碰撞安全 (大连理工大学侯文彬教授、侯少强硕士生提供初稿)
        5.5.1国内外研究现状
        5.5.1.1新能源汽车碰撞试验
        5.5.1.2高压电安全控制研究
        5.5.1.3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布局研究
        5.5.1.4电池包碰撞安全防护
        5.5.1.5动力电池碰撞安全
        5.5.2热点研究方向
        5.5.3存在的问题
        5.5.4发展对策与展望
6结语

(9)结构—地基动力相互作用计算模型的改进及其工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CONTENTS
图表目录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大型工程结构动力分析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
        1.2.1 结构-地基动力相互作用时域分析研究综述
        1.2.2 通用有限元软件开发的发展及现状
        1.2.3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非线性地震损伤发展
    1.3 论文主要工作
2 改进的阻尼溶剂抽取法时域数值模型
    2.1 引言
    2.2 阻尼溶剂抽取法(DSEM)无限地基时域模型
        2.2.1 模拟无限域辐射阻尼的基本原理
        2.2.2 时域实现基本公式
        2.2.3 无限地基时域动力方程
    2.3 基于加速度求解的改进隐式算法
        2.3.1 地震波动信号的积分关系
        2.3.2 基于加速度求解的DSEM隐式算法
        2.3.3 算例验证及分析
    2.4 基于逐步抽取的阻尼溶剂抽取法(DSSEM)及影响因素分析
        2.4.1 人工阻尼系数等关键因素影响分析
        2.4.2 数值实现中的两个误差来源
        2.4.3 阻尼溶剂逐步抽取法时域基本公式
        2.4.4 数值实现公式
        2.4.5 算例验证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逐步抽取的DSSEM无限域地基模型在ANSYS平台的研发
    3.1 引言
    3.2 ANSYS及其二次开发功能
        3.2.1 ANSYS软件的二次开发工具
        3.2.2 基于UPFs二次开发的相关基本技术
    3.3 三维紧支粘弹性边界单元
        3.3.1 三维粘弹性人工边界
        3.3.2 三维紧支粘弹性边界单元的二次开发
        3.3.3 算例验证
    3.4 基于ANSYS平台的无限地基时域模型
        3.4.1 地基侧人工高阻尼单元
        3.4.2 结构-地基交界面相互作用力的求解
        3.4.3 无限地基时域模型的建立
        3.4.4 算例分析与数值验证
    3.5 分层非均匀地基相互作用力的求解
        3.5.1 算例描述
        3.5.2 数值分析与结果讨论
    3.6 本章小结
4 结构-地基动力相互作用非线性地震响应分析
    4.1 引言
    4.2 基于DSSEM的动力相互作用分析平台
        4.2.1 交界面耦联单元
        4.2.2 增量形式的动力非线性迭代算法
        4.2.3 动力相互作用时域模型在ANSYS平台的嵌入
    4.3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损伤分析功能模块
        4.3.1 等效损伤单元法
        4.3.2 等效损伤单元法在ANSYS平台的嵌入
    4.4 算例分析与数值验证
        4.4.1 大岗山拱坝非线性地震响应分析
        4.4.2 印度Koyna重力坝的损伤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无限地基动力相互作用分析平台的工程应用
    5.1 引言
    5.2 某核电站厂房楼层反应谱分析
        5.2.1 工程概况
        5.2.2 其他无限域地基动力数值模型
        5.2.3 楼层反应谱分析
        5.2.4 小结
    5.3 高速列车-轨道-桥梁-地基时变系统地震响应分析
        5.3.1 高速列车-轨道-桥梁-地基相互作用时变系统的建立
        5.3.2 基于ANSYS实现相互作用时变系统的嵌入
        5.3.3 数值验证
        5.3.4 时变系统地震响应分析
        5.3.5 小结
    5.4 大型精密设备基础隔振措施的优化数值分析
        5.4.1 工程概况
        5.4.2 场地振动测试分析
        5.4.3 场地振动现状数值模拟
        5.4.4 隔振方案对比优化分析
        5.4.5 小结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工作总结
    6.2 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创新点摘要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10)基于SaaS的汽车零部件设计分析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论文研究背景
        1.1.2 论文研究意义
    1.2 SaaS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SaaS 国外研究现状
        1.2.2 SaaS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目的和内容
        1.3.1 本文研究目的
        1.3.2 本文研究内容
2 基于 SaaS 协同设计分析模式研究
    2.1 SaaS 模式概述
        2.1.1 SaaS 基本概念
        2.1.2 SaaS 模式理论基础
        2.1.3 SaaS 模式成熟度模型分级
    2.2 基于互联网的协同工作
        2.2.1 协同工作的定义与关键技术
        2.2.2 Internet 与 Web 技术
        2.2.3 基于 Web 技术的协同工作
    2.3 基于互联网的协同设计
        2.3.1 基于互联网的协同设计定义及特征
        2.3.2 协同设计与 CAD/CAE
        2.3.3 基于 Web 协同设计环境
    2.4 SaaS 模式在汽车企业中的应用
        2.4.1 汽车零部件产业应用 SaaS 模式的可行性
        2.4.2 中小汽车企业应用 SaaS 面临的问题
        2.4.3 工程数据库和商用数据库联系和区别
        2.4.4 SaaS 在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应用模式
        2.4.5 SaaS 在汽车零部件产业应用的特殊性
    2.5 本章小结
3 系统的总体架构设计
    3.1 系统的需求描述和功能目标
        3.1.1 系统的需求分析与定位
        3.1.2 系统功能目标
        3.1.3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3.2 资源共享
        3.2.1 知识共享
        3.2.2 设备共享
    3.3 在线工具服务
        3.3.1 在线工具具体要求
        3.3.2 在线工具功能及使用流程
        3.3.3 在线工具扩展
    3.4 离线任务
    3.5 专家在线咨询服务
        3.5.1 专家在线支持模式
        3.5.2 专家在线咨询系统功能
    3.6 平台辅助功能
    3.7 平台用户角色
    3.8 系统体系架构设计
        3.8.1 系统物理架构
        3.8.2 系统逻辑架构
    3.9 本章小结
4 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研究
    4.1 平台运行环境分析
        4.1.1 操作系统的选择
        4.1.2 数据库的选择
        4.1.3 系统开发平台选择
    4.2 实现 SaaS 服务的关键技术
        4.2.1 SOA 技术
        4.2.2 Web services—SOA 的信息交换平台
        4.2.3 XML 技术
    4.3 .NET 架构的数据库访问技术
        4.3.1 ASP.NET 技术
        4.3.2 ADO.NET 技术
    4.4 平台安全技术
        4.4.1 数据存储技术
        4.4.2 VPN 技术
        4.4.3 平台访问控制技术
    4.5 本章小结
5 平台具体设计与实现
    5.1 平台运行环境
        5.1.1 系统的开发与运行环境
        5.1.2 平台服务器搭建
    5.2 在线工具模块
        5.2.1 ANSYS 和 APDL 简介
        5.2.2 在线工具设计及实现
        5.2.3 在线工具扩展
    5.3 离线任务模块
        5.3.1 离线任务工作流程管理
        5.3.2 离线任务模块主要流程
    5.4 专家在线咨询模块
        5.4.1 虚拟会议室的实现
        5.4.2 共享电子白板的实现
    5.5 知识共享模块
        5.5.1 Web2.0 技术
        5.5.2 知识库评价机制
        5.5.3 知识库分类及检索
        5.5.4 知识上传
        5.5.5 设备预约模块
    5.6 平台运行实例
        5.6.1 平台首页
        5.6.2 知识中心
        5.6.3 设备预约
        5.6.4 离线任务
        5.6.5 专家在线咨询
        5.6.6 在线工具
    5.7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四、CAE与虚拟现实结合中的一种数据接口(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物联网的光学仪器远程控制系统[D]. 龚瀚文.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2)
  • [2]混合现实环境下的汽车关键零部件FEA结果可视化研究[D]. 周铮.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8)
  • [3]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模块化设计策略研究[D]. 王从越. 重庆大学, 2019(01)
  • [4]“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重点大学工科专业课程改革研究[D]. 王艳.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 [5]基于仿真与干涉分析的汽车可制造性分析系统的研究[D]. 王亮.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
  • [6]虚实结合的武器装备试验方法的若干技术研究[D]. 王鹏.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1)
  • [7]虚拟现实技术在轮胎成型机CAE仿真中的应用实践[A]. 江民圣,刘峰,刘云成,裘辿,于承鑫. 第十四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论文集, 2018
  • [8]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J].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 中国公路学报, 2017(06)
  • [9]结构—地基动力相互作用计算模型的改进及其工程应用[D]. 尹训强. 大连理工大学, 2013(08)
  • [10]基于SaaS的汽车零部件设计分析技术研究[D]. 胡亮. 重庆大学, 2012(03)

标签:;  ;  ;  ;  ;  

CAE与虚拟现实相结合的数据接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