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文化与审美转型——再论金庸现象

娱乐文化与审美转型——再论金庸现象

一、娱乐文化与美学转型——金庸现象再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志伟[1](2011)在《《碧血剑》版本研究》文中提出金庸作为当代华文文学领域影响最为广泛的小说家之一,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因其创作的15部武侠小说所产生的巨大轰动效应而确立了新派武侠一代宗师的地位。金庸小说至今共经过两次大规模的修订,第一次修订版的《金庸作品集》于1980年面世并畅销不衰, 1999年金庸对其小说再次进行大规模修订,一时间舆论哗然,其修订本身成为热议的文化话题。2006年二次修订的《金庸作品集》在一片争议声中面世。反观其修订历程,可见在通俗文学史上,像金庸这样对作品修改力度之大,时间之长,态度之严谨的作家是绝无仅有的。像金庸这样一位通俗文学作家,修改作品引起如此热议的现象更是前无古人。金庸修改旧作客观上不仅涉及对其武侠小说基本定位的认识,还体现了对武侠小说价值的评判。故尔,金庸作品的两次修订值得学术界关注也理应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本论文选择“金庸小说的版本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选取《碧血剑》一书作为切入点,《碧血剑》是金庸的第二部小说,创作于1956年,在金庸所有小说中并非最具代表性的一部,然而一则金庸初创《碧血剑》及两次修订分别跨人生青年、中年、老年三个阶段,两次修订时分别以年近五十和年近八十的阅历和心态回首修订而立之年的热血之作,不同的境界、情感和趣味自然而然在文本中得以表现。另外,金庸本人在两次修订版后记中都一再言明对《碧血剑》一书的修订所费心力甚多,前后差异甚大,因此通过对《碧血剑》作细致的版本校勘更有利于探究金庸历时性的创作心理、思想状态以及修订动因。本论文共分三章,第一章首先对港台和大陆的金庸小说版本流变进行了归纳、梳理,对每一地域的《碧血剑》版本作简单说明。第二章分别从人物、情节、语言、开篇、结局等方面对《碧血剑》三个版本作了深入细致的校勘,通过三个版本间人物形象的演变,尤其是对李自成形象的颠覆性塑造,可见金庸作为南来文人,移民思想的转变历程在小说中的清晰体现。在情节发展方面,主人公袁承志的江湖路由顺利转为坎坷,体现了金庸力图通过修订弥补原版文本单薄的努力。通过分析旧版到修订版开头部分的差异,探寻了金庸在五十至七十年代史学意识的逐步强化,及其写作态度上由娱乐性转向思想性的传统文人责任意识的复归。从修订版到新修版间人物结局的变化,可见金庸力图贴近世俗、凸显人性的努力,同时对袁承志与阿九的感情结局的处理也显现了金庸受沈从文影响的痕迹。在从各个角度细致校勘后,从而对旧版、修订版、新修版各自文学性的优劣或艺术价值作出评析。第三章在此基础上探求金庸修订作品背后的深层动因,试从成就经典心态下的艺术完善、影响焦虑下的再创作等几个方面分析了金庸修改小说的源动力,以及“修订”对于金庸小说经典化的意义,甚至是对武侠小说乃至整个通俗文学的影响。

薛东琛[2](2010)在《《射雕英雄传》版本研究》文中认为金庸自1955年应罗孚之约,在《新晚报》连载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开始,到1972年《鹿鼎记》连载完毕,宣布封笔不再创作武侠小说,一共创作了15部武侠小说。1970年开始金庸花费十年时间对其作品进行了全面大规模的修订,1980年《金庸作品集》面世。金庸也凭此真正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时代”,成为一代武林宗师。2002年金庸再次宣布修订其全部作品,2005年新修版《金庸作品集》面世。对于纯文学来说,“修改”是创作过程中一个极普通的组成部分,不少作家花费在修改上的时间和精力决不低于创作本身。许多伟大作家的作品都是经过反复修改而完成的。但在通俗文学史上,像金庸这样对作品修改力度之大,时间之长,态度之严谨的作家是绝无仅有的。金庸修改旧作不仅仅涉及到对于武侠小说基本定位的认识,还涉及到对武侠小说价值的评判。在此意义上,金庸修改旧作值得学术界关注,也理应引起我们更多思考。但之前学者们一直将研究金庸作品的目光聚集在其经典性的挖掘方面,以综合考察为基础,再深入具体作品,从小说的主题内涵、思想意蕴、多样的文化性、浓厚的史学意识等方面予以评析。很少有学者论及金庸作品的版本问题,以及“修改”对于金庸小说,甚至是通俗文学经典化的意义。在此背景下,笔者选择“金庸小说的版本问题”作为研究对象,是具有一定意义的。本研究对不同地域的金庸小说版本流变进行了归纳、梳理。通过对《射雕英雄传》三个不同版本间深入细致的比较、解读,对旧版、流行版、新修版各自具有的学术价值或艺术价值作出评价。最后在版本研究的基础上探求金庸修订作品背后的深层原因,以及“修订”对于金庸小说经典化的意义,甚至是对武侠小说乃至整个通俗文学的影响。

宋永忠[3](2008)在《金庸影视作品的审美特征分析》文中认为文字和影像,分属不同的媒介。将小说改编成影视剧,也就是将语言文字艺术转换成视听艺术。金庸小说自50年代搬上荧幕以来,历经无数的电影、电视剧版本。而世纪之交大陆导演的热情重拍,使得“金庸热”再度得到社会的关注。本文以90年代以来的金庸影视剧为例,梳理从小说到影视剧的改编历程;分析金庸小说与改编后的影视剧之间的异同;根据区域和个体的不同分析了影视剧改编的差异;最后,从市场和大众文化的角度分析这种差异背后的原因。90年代以来金庸影视剧的改编情况,其实是影视与文学、影视与社会、影视与时代文化之间关系演进的缩影。改编过程中对原着的修改、发挥,不仅丰富了原着内涵,拓宽了原着视野,也为广一大读者、观众提供了新的理解原着的角度。

郝世英[4](2008)在《金庸小说经典化研究考察》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内地接受金庸小说经历了从大众阅读到经典命名的过程,是民间狂欢式的阅读促使学术界的部分精英以审美的眼光定位金庸小说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从最初的评议赏析到审美研究,到最后的"经典化"命名,充分体现了这些知识分子在自己的阅读中领悟到了金庸小说所蕴含的某些审美意义,体会到了其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启发价值。

张晓勇[5](2008)在《金庸现象的传播环境分析》文中提出金庸为处于现代文化虚根危机中的中国人提供了一种象征性的文化认同模式,从传播学视角而言,金庸现象的出现与传播环境息息相关,是特定的传播时代的产物。20世纪50年代香港特殊的文化际遇孕育并形成了金庸热;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内地,由于社会转型的变化,伴随着大众文化的崛起而出现了金庸现象;金庸满足了20世纪全球华人对中国文化根基极其强烈的反思意识和认同渴望,为我们审视自己民族文化心理提供了一个完整而独特的视点。

何菲[6](2007)在《金庸小说接受史研究 ——接受美学研究个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庸小说迷有无数,而金庸小说给文学界、文化界、甚至历史界、社会界带来的谜也是无数的。金庸小说不但使得武侠小说登上大雅之堂,并且使得通俗小说的地位也大大地提高了,它雅俗共赏,建立了通俗文学和严肃文学之间的沟通桥梁,不仅是通俗文学接受史的一大奇迹,也是整个文学接受史上的一大奇迹。它使得通俗文学更加明白读者这个创作的第二作者的地位重要性,同时也使得严肃文学不得不反思自己在读者方面的缺陷。自金庸小说产生以来,无论是金庸小说自身价值通过港台大陆学者深入研究而得到的逐步呈现,还是金庸小说研究在“世纪末”及世纪之交所经历和折射的文化变迁,都具有相当的典型性。金庸小说接受总的历史进程从最开始的人们争相传阅到后来的专家学者注意再到重视并研究评论它,金庸小说在这个接受历程中经历了很多风风雨雨,这期间包括几次研究高潮,以及引发的强烈文坛论争,都是相当典型而且值得我们去深思的。在中国现代武侠小说发展史中,毫无疑问地,金庸是首屈一指的重要作家,其小说是整整一个时代的武侠小说创作的巅峰。虽说倪匡称其小说“古今中外,空前绝后”未免有夸大之嫌,但是在金庸之前,的确找不出任何一位武侠小说作家和作品,曾经拥有过如此盛况不歇的赞许及实质上雅俗共赏的创作水准。那么金庸小说是否已经终结了武侠小说呢?学术界的看法是多种多样的。武侠小说到底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有没有具体的解决方法?以及大陆新武侠小说家们的亲自实践成果如何都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总之,金庸热已经成为一种“奇异的、令人注目的阅读现象”,有很多的问题需要研究、探讨,它的这种“奇特的阅读现象”特别对以读者为中心的接受美学来说是非常值得研究的。本论文主要是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运用其宏观接受理论即文学接受史研究的理论方法来考察金庸小说。“金庸小说接受史研究”的完整过程包括两个基本环节:其一,文献学意义上接受史料的系统整理;其二,批评学意义上接受历程的现代理论阐释。那么,金庸小说接受史研究的思路和具体操作从哪些方面展开呢?一般说,人们对艺术作品的接受可区分为相互联系的三个层面:作为普通读者的纯审美的阅读欣赏:作为评论者的理性的阐释研究;作为创作者的接受影响和摹仿借用。与此相联系,我们从三个方面来展开金庸小说的接受史研究:以普通读者为主体的效果史研究;以批评家为主体的阐释史研究;以小说创作者为主体的影响史研究。

吴厚梅[7](2007)在《新派武侠小说与哥特小说之比较》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运用我们所学习的比较文学理论和比较文学方法,从影响研究、平行研究以及文本分析各个方面,来研究英法美国各国的哥特文学同中国新派武侠文学的异同。从文学影响源流和影响渠道来看,中国新派武侠文学并没有直接受到哥特文学的影响,而是通过一些中介环节来学习和认知哥特小说的创作特色与创作技巧的。从艺术氛围来看,外国哥特文学作者和中国新派武侠文学作者都注意营造惊险、恐怖和阴暗的文学氛围,并且将黑暗和可怕的坟场、肮脏的地下室、充满血腥意味的囚牢作为故事背景,而且许多故事都发生在阴森森的夜晚。从故事叙述来看,中国武侠作家同外国哥特文学家都具有高明的讲故事的本领,以故事的离奇和曲折来吸引读者。从文学策划来看,他们都特别注意商业效益,注意小说的销售量,而且都是以小说创作来作为谋生手段。因此小说家的职业化大大提高了这些小说的技巧水平,发展和完善了这些小说的独特风格,因而对人类文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从人物来看,无论是西方的哥特作家或者中国的新派武侠小说家,他们都善于描写离奇人物,这类人物具有稀奇古怪的行为模式和超越常人的离奇性格。他们的小说中描写得最为出色的人物往往是反面人物,那种恶魔式的形象给了读者强烈的刺激和美感。还有一点特别值得人们的注意:任何一个文学的发展过程,都体现了一个普遍的发展规律,那就是各国的文学都经历了一个由通俗到高雅的成长轨迹。俗文学同雅文学是一个互相促进和互相转化的对立统一,雅文学为俗文学提供指导,而俗文学却成为了雅文学的源泉和根基。

何开丽[8](2005)在《中国大陆金庸小说研究论》文中研究表明对中国大陆金庸小说研究状况进行研究,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和价值。其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1980年至1993年为感性欣赏与定性认同阶段,1994年至1998年为文化颠覆与理论建构阶段,1999年至2004年为流行经典与反思深化阶段。其研究方法及表现特征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人文分析法与人文关怀特征,二是文学史方法与历时观照特征,三是文化学方法与文化研究特征。中国大陆金庸小说研究在两个方面给予了我们深刻的启示:一是研究的学术规范,二是研究视野的拓展和眼界的提升。

王萍[9](2004)在《误读与文化立场 ——兼论90年代以来金庸小说的影视剧改编》文中研究指明在解构主义的理论中,“误读”意味着创造性阅读,是一个具有积极意义的概念。不同程度的“误读”,是异质文化交流中必然存在的现象。 文字和影像,分属不同的媒介。将小说改编成影视剧,也就是将语言文字艺术转换成视听艺术。在这个过程中,“误读”自然也不可避免。 金庸小说自50年代搬上荧幕以来,历经无数的电影、电视剧版本。而世纪之交大陆媒体的热情投入,使得“金庸热”再度得到社会的关注。 本文以90年代以来的金庸影视剧为例,从影像特点和影视区别方面分析了影像自身形式特性的约束;从狂欢化冲动和媚俗倾向方面分析了受众的市场反应;根据区域和个体的不同分析了主体读解方式的差异;根据多元化理解和平民化倾向分析了时代思潮的影响;最后,由多元格局中的解构意识分析了叙事风格趋向个人化的状态。 90年代以来金庸影视剧的改编情况,其实是影视与文学、影视与社会、影视与时代之间关系演进的缩影。改编过程中对原着的修改、发挥,不仅丰富了原着内涵,拓宽了原着视野,也为广大读者、观众提供了新的理解原着的角度。

贾丽萍[10](2001)在《娱乐文化与美学转型——金庸现象再研究》文中指出

二、娱乐文化与美学转型——金庸现象再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娱乐文化与美学转型——金庸现象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碧血剑》版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金庸小说的版本流变梳理
    一 港台地区的金庸小说
    二 大陆地区的金庸小说
    三 金庸小说的海外版本
第二章 《碧血剑》三个版本间校勘
    一 旧版到通行版
        (一) 开头的修改
        (二) 人物形象的修改
        (三) 情节的修改
        (四) 语言的修改
        (五) 历史叙述和注的增加
    二 通行版到新修版
        (一) 人物的情感改写
        (二) 情节的修改
        (三) 结局的修改
第三章 修改的深层动因
    一 成就经典心态下的艺术完善
    二 影响焦虑下的再创作
    三 其他因素的影响
        (一) 大众传媒时代的文化氛围对金庸的影响
        (二) 人生阅历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2)《射雕英雄传》版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金庸小说的版本流变梳理
    一、港台地区的金庸小说
    二、大陆地区的金庸小说
    三、金庸小说的海外版本
第二章 《射雕英雄传》三个版本间校勘
    一、旧版与流行版的校勘
        (一) 开头的修改
        (二) 人物形象的修改
        (三) 情节的修改
    二、流行版到新修版
        (一) 人物的情感改写
        (二) 黄、梅形象的修改
        (三) 注的增加
第三章 修改的深层动因
    一、旧版到流行版
        (一) 自我经典化
        (二) 轻武侠重历史的心态
    二、流行版到新修版
        (一) 大众传媒时代读者对金庸的影响
        (二) 主流文化对金庸的影响
        (三) 人生阅历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3)金庸影视作品的审美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简述金庸影视剧的改编历程
    一、90 年代香港电影的改编
        1、徐克的新武侠电影
        2、戏谑调笑的新武侠电影
        3、异类的新武侠电影
    二、电视剧的改编
        1. 70 年代末80 年代初
        2. 90 年代
        3、新世纪(从2000 年至今)
第二章 影视剧改编的主要特征
    一、不同于小说的叙事
    二、人物的塑造
        1、人物形象更加人性化
        2、根据剧情节奏设置人物的出场
    三、影视手段
        1、直观化的影视语言
        2、声光电等艺术手段的应用
        3、武打场面的渲染
    四、影视剧改编的审美特征
        1、武打设计中的消解暴力
        2、民族审美文化的传统体现
第三章 影视剧改编热的原因
    一、时代要求影视剧的艺术思想更加大众化、通俗化、生活化
    二、大众文化主导的影视剧,要求体现出平民化的倾向
    三、国人“侠”文化情节使的影视剧改编历久弥新
第四章 影视剧改编中存在的问题
    一、与原着情节的冲突
    二、与原着相比,影视剧的细节处理不当显得比较突出
    三、影像的直观性造成了不同时期改编的差异性
    四、编剧眼中的缺憾
第五章 大陆与港台影视剧改编的比较
    一、香港武侠片
    二、大陆武侠片
    三、导演和演员的差异
结语
参考文献
影视剧资料
后记

(4)金庸小说经典化研究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5)金庸现象的传播环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6)金庸小说接受史研究 ——接受美学研究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接受理论简介
    第一节 接受美学简介
    第二节 关于接受史研究的说明
    第三节 接受史研究与金庸小说
    第四节 接受史研究对金庸小说研究的重要性及其意义
第二章 金庸小说的效果史研究
    第一节 效果史理论简介及金庸小说接受背景及文类分析
    第二节 金庸小说在边写作边发表过程中的效果史
    第三节 金庸小说出版成书后的效果史
    第四节 读者谈论金庸小说的效果史
第三章 金庸小说的阐释史(主要是大陆)研究
    第一节 阐释史理论简介
    第二节 港台的金庸小说阐释史研究
    第三节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第四节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第五节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第四章 金庸小说影响史研究兼论金庸小说何处去
    第一节 影响史理论简介
    第二节 对温瑞安的影响
    第三节 对黄易的影响
    第四节 对二十一世纪大陆新武侠小说的影响
    第五节 对游戏软件脚本、电影电视剧本的影响
    第六节 对出版界的影响
结语 影响史小结兼论中国小说何处去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致谢

(7)新派武侠小说与哥特小说之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与文献综述
第一章 影响渠道与间接影响探究
    1.1 哥特小说的缘起
    1.2 社会趣味驱动:当代武侠小说兴盛之谜
    1.3 哥特小说的影响传播渠道探究
第二章 情趣通融:恐怖怪诞的文学氛围
    2.1 仿古:陌生化的价值
    2.2 浪漫而恐怖:增添情境的色彩
    2.3 共同的审美价值
第三章 红火卖点:令人着迷的故事叙说和恶魔式的人物
    3.1 令人着迷的故事叙说
        3.2.1 哥特小说的人物处理
        3.2.2 新派武侠小说的人物处理
第四章 专业化写作成为两派作家的共同选择
    4.1 专业化写作堪称一种历史的进步
    4.2 文学的进步还是文学的堕落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8)中国大陆金庸小说研究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研究“中国大陆金庸小说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第二章
    中国大陆金庸小说研究的历史进程 第一节
    港台金庸小说研究:中国大陆金庸小说研究的必要背景和基础 第二节
    中国大陆金庸小说研究第一阶段(1980-1993):感性欣赏与定性认同 第三节
    中国大陆金庸小说研究第二阶段(1994-1998):文化颠覆与理论建构 第四节
    中国大陆金庸小说研究第三阶段(1999-2004):流行经典与反思深化 第三章
    中国大陆金庸小说研究的特点与方法 第一节
    中国大陆金庸小说研究的人文分析法与人文关怀特征 第二节
    中国大陆金庸小说研究的文学史方法与历时观照特征 第三节
    中国大陆金庸小说研究的文化学方法与文化研究特征 第四章
    结语:中国大陆金庸小说研究向何处去 参考文献 致谢

(9)误读与文化立场 ——兼论90年代以来金庸小说的影视剧改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误读理论的提出及其现代运用
    第一节 误读理论的提出
    第二节 影视改编中的“误读”
第二章 从文字到影像--影视形式的约束
    第一节 影像的特性
        一、 影像的直观性
        二、 影像叙事的时空性
        三、 影像的现代性
    第二节 影视有别
        一、 电影
        二、 电视
第三章 受众反应--深刻的市场法则
    第一节 狂欢化冲动
        一、 武打场面
        二、 戏剧情节
    第二节 媚俗的不可避免
第四章 读解方式--主体的视界
    第一节 区域差异
        一、 香港
        二、 台湾
        三、 大陆
    第二节 个体差异
        一、 导演
        二、 演员
第五章 时代差异--影视美学的走向
    第一节 多元化理解
        一、 英雄的质疑
        二、 人性化理解
    第二节 平民化美学
        一、 小人物
        二、 反英雄化
第六章 影响的焦虑--刻意追求的个人化叙事
    第一节 颠覆与重构
    第二节 形式面具的夸张化运用
结语
参考文献
影视剧资料
后记

(10)娱乐文化与美学转型——金庸现象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四、娱乐文化与美学转型——金庸现象再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碧血剑》版本研究[D]. 王志伟. 河南大学, 2011(09)
  • [2]《射雕英雄传》版本研究[D]. 薛东琛. 河南大学, 2010(02)
  • [3]金庸影视作品的审美特征分析[D]. 宋永忠. 东北师范大学, 2008(05)
  • [4]金庸小说经典化研究考察[J]. 郝世英. 嘉兴学院学报, 2008(02)
  • [5]金庸现象的传播环境分析[J]. 张晓勇. 嘉兴学院学报, 2008(02)
  • [6]金庸小说接受史研究 ——接受美学研究个案[D]. 何菲. 四川大学, 2007(05)
  • [7]新派武侠小说与哥特小说之比较[D]. 吴厚梅. 湖南师范大学, 2007(06)
  • [8]中国大陆金庸小说研究论[D]. 何开丽. 西南师范大学, 2005(06)
  • [9]误读与文化立场 ——兼论90年代以来金庸小说的影视剧改编[D]. 王萍. 南京师范大学, 2004(01)
  • [10]娱乐文化与美学转型——金庸现象再研究[J]. 贾丽萍. 华文文学, 2001(04)

标签:;  ;  ;  ;  ;  

娱乐文化与审美转型——再论金庸现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