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仪器分析”课程的教学方法

浅谈“仪器分析”课程的教学方法

一、浅谈《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王丽聪,张庆堂,胡娜,计建洪[1](2022)在《仪器分析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仪器分析课程为例,立足于仪器分析课程教学现状,挖掘教学模式、人才培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课堂教学与思政元素的融合措施,最后结合实际案例,重点探究微量元素测定实验中目的确定、原理引入、实验探究与考核等阶段的思政渗透。力求通过本文研究,使思政与化学教学有机融合,引导教育工作者深挖思政教育资源,深入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高职基础课程改革提供新思路。

丁宁,杨海峰,李登昌[2](2022)在《高职院校仪器分析教学改革浅析》文中研究说明仪器分析是以物质的物理性质或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种分析方法,仪器分析课程是化学、化工、制药、环境、食品、医疗卫生等学科的专业基础必修课之一。高职院校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教材针对性不强、实验课时不足、仪器台数不够等问题,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通过使用专业适用教材、合理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等方法提高仪器分析教学效果。

赵丹,高亚辉,张少文,卫应亮[3](2022)在《课程思政与《仪器分析》教学融合的探索和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推进"课程思政"创新改革,已经成为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仪器分析》是一门理论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将知识传授、技能培养和思想引领相结合。本论文从课程思政在《仪器分析》教学中实施的必要性出发,将仪器分析与思政元素相结合,发掘"课程思政"在《仪器分析》教学中的实施途径,实现其与《仪器分析》教学内容的有效融合和实践。

李芳,吴祥,李冰,李有桂[4](2022)在《“互联网+”时代下雨课堂在现代仪器分析课程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文中提出从课前预习、课上教学与管理和课后分析与总结等方面探讨了雨课堂在现代仪器分析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探索。教学实践表明,采用基于"互联网+"的雨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课程评价模式提升。学生问卷调查结果表明,95%以上的学生认可雨课堂教学。同时,分析了目前雨课堂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旨在为高校进一步推进基于"互联网+"的雨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提供参考。

王意,邓小娟,刘洋,丁国生[5](2021)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在仪器分析教学中的实践》文中指出从"新工科"建设的新形势及要求出发,分析了传统仪器分析课程教学现状和面临的挑战。依托天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的校级分析测试公共服务平台开设仪器分析类课程,将硬件资源转化为育人优势。基于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设置理论教学和应用实践紧密结合的实验教学环节,改善实验课程缺失的现状,切实将仪器分析课程和学生的科研工作密切联系,以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工程技术人才。

李彦朝[6](2020)在《基于航海专业教学资源库的混合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 ——以《航海仪器操作与维护》课程为例》文中指出航海技术专业围绕船舶驾驶岗位职能为航运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专业现有的教育资源、教学方式与智能化、数字化环境下的船舶驾驶岗位要求存在一定差距。探索资源库服务航海教育的教学实践、推动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促进资源库应用、确保资源库的生命力,对提高航海技术专业建设水平和教学效率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价值。本论文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行动研究的方法,分析国内外混合教学和资源库应用现状、研究基于资源库开展混合教学的可行性、构建基于资源库的混合教学模式、设计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多维评价体系,并在专业课程中展开了混合教学实践,对混合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一定的研究。结果表明以资源库为依托的混合教学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助于促进课程评价机制的多元化、能帮助学生形成高效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资源库与混合教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混合教学的开展践行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实现了基于资源库的教学条件和教学手段的双重混合,初步形成了“自主学习内容设计、线上自主学习实施、线下课堂互动教学、教学效果反思总结”的混合教学模式,这丰富了航海技术专业在职业教育教学模式领域的研究。混合教学的应用,推动了专业课程教学信息化改革、促进了资源库的有效应用、实现了学习效果的动态跟踪、提升了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内化效果、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混合教学对教师的教学理念、信息素养和教学水平等提出了挑战,对学校有关混合教学的激励机制、考评机制、反馈机制提出了更高要求。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7](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认为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李照,丁宁,唐晓洁[8](2020)在《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下现代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OBE),结合陕西师范大学食品类专业的实际教学经验,尝试进行现代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探索.通过对课程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预期产出,课程评价体系等进行设计和优化,旨在提高学生运用现代仪器分析的专业操作能力,并全面激发其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的创新性实践能力,进而提高实际教学质量和效果.

范玉[9](2019)在《改进大型精密仪器教学的B-Learning研究 ——以云南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混合式学习(B-Learning)是当今教育技术的主流方法之一。国内外人才核心素养的培养一致要求学习者开展深度学习。多年来,利用大型精密仪器,各高校和科研院所都一直开展着各种形式的、各种类型的、相关专业领域的和各种层次的人才培养的教学活动。通过历时半年多对云南大学现代分析测试中心开展实地调研,作者发现存在着两个教学问题,其中,一个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关注的教学空间分离的问题,另一个是领导和教师一直关心的提高大型精密仪器知识共享的问题。在利用混合式教学方法对以上两个问题进行改进的过程中,本研究又进一步发现了以往教学中无法引发深度学习还可进一步提高的问题。因此,论文探索在混合式教学方法中融入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以期改进大型精密仪器的教学,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研究过程分为以下三个阶段,逐步递进。一、深入实地调查研究,掌握一般情况和发现问题阶段。对访谈资料的扎根编码和调查与分析,作者认识到,大型精密仪器工作室是一个较复杂的学习环境,其中发生着六中不同类型的教学。在这六类教学中,最常见的是仪器原理与实验教学。同时,获得了初步的研究问题。二、第一轮基于设计的研究阶段。作者详细分析了仪器原理与实验教学的特征;为了解决教学空间分隔问题和提高仪器知识共享率的问题,分析了开展混合式学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建构了改进教学问题的混合式教学模型;设计与开发了相应的网络课程;利用所建模型对教学活动进行了重新设计和实施;总结与分析了问题解决的成效及还存在的问题。本轮研究的成果是,教学空间分离和扩大仪器知识社会共享的问题得到改善。遗留下的问题是,深度学习没发生,学习者的学习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三、第二轮基于设计的研究阶段。通过融入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作者重新对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了设计,在其中融入了了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建立起一个既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由于空间分隔所造成的教学不便,又可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仪器知识的社会共享,还可促进深度学习的基于问题解决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基于新的模式,重新设计和实施了教学活动;评价、总结了研究成效。最终,在改善了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本研究还收获了促进大型精密仪器深度学习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并在分析进一步存在的问题后,提出了相应的问题解决对策。

王欣,贾丽华,张宇,吕君,孙立,李济莘[10](2019)在《仪器分析教学中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仪器分析课程内容较为枯燥、抽象,并且由于学校相关实验仪器有限且利用率不高,导致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新性不强,教学效果较差.基于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作用,分析了仪器分析创新性教学现状,并提出了可行的新型创新教学观念及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浅谈《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仪器分析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现状
    1.1 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脱节
    1.2 教学模式不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
2 仪器分析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实践
    2.1 备课阶段,明确思政目标
    2.2 教学阶段,纳入思政元素
    2.3 评价阶段,实施思政考核
3 仪器分析课程中思政建设的实例分析
    3.1 明确实验目的
    3.2 借助历史引出实验原理
    3.3 带着问题开展实验
    3.4 实验结果讨论
    3.5 考核评价
5 结论

(2)高职院校仪器分析教学改革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分析教学现状
    (1)教材实验项目针对性不强[3]
    (2)知识点多,内容艰涩
    (3)实验课时不足
    (4)学生人数较多,实验仪器台数不够
    (5)实验过程中只注重设备使用,对维护部分比较忽视
    (6)考核方法单一
2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方法改进
    2.1 选用专业适用的教材
    2.2 多使用信息化教学手段
    2.3 用好仿真软件[4]
    2.4 紧密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5 巧妙设计、安排实验
    2.6 充分利用教学实习周
    2.7 采用多元化考核
3 结 语

(3)课程思政与《仪器分析》教学融合的探索和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专业课程中推行“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
    1.1 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不够深刻
    1.2 专业课程与思政内容“貌合神离”
2 仪器分析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3 课程思政与《仪器分析》教学融合的实践措施
    3.1 教育者先受教育,提升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素养
    3.2 深入挖掘仪器分析课程中的课程思政资源
        3.2.1 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
        3.2.2 环保意识的培养
        3.2.3 科学精神的培养
        3.2.4 创新精神的培养
4 结 语

(4)“互联网+”时代下雨课堂在现代仪器分析课程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现代仪器分析教学情况
2 “互联网+”雨课堂在现代仪器分析课程教学中的实施
    2.1 课前预习
    2.2 课上教学与管理
    2.3 课后分析和总结
3 “互联网+”雨课堂在现代仪器分析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成效
    3.1 学生学习能力提高
    3.2 教师教学水平提高
    3.3 课程评价模式提升
    3.4 学生问卷调查及分析
4 “互联网+”雨课堂教学实践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5 结语

(5)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在仪器分析教学中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高校仪器分析实验课的机遇和挑战
    1.1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现状
    1.2 传统教学方式面临的挑战
        1.2.1 以学院为教学平台的仪器资源有限
        1.2.2 实践比重少影响教学成效
        1.2.3 考核方式单一
2 仪器分析实验课探索
    2.1 课程设置及简介
    2.2 实验教学大纲
        2.2.1 实验原理
        2.2.2 实验目的
        2.2.3 实验内容
        2.2.4 实验流程
3 教学实例
    3.1 仪器和试剂
    3.2 试验方法
        3.2.1 质谱条件
        3.2.2 标准溶液配制
        3.2.3 微波消解样品前处理
        3.2.4 进样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标准曲线和线性相关系数
        3.3.2 检出限
        3.3.3 实验结果
        3.3.4 教学效果
4 结语

(6)基于航海专业教学资源库的混合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 ——以《航海仪器操作与维护》课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混合学习的相关研究
        1.2.2 教学资源库相关研究
        1.2.3 航海技术专业混合教学现状
        1.2.4 研究文献总体述评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资源库支持下的混合教学模式构建
    2.1 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2.1.1 学生特征分析
        2.1.2 课堂教学情况
    2.2 混合教学模式设计原则
        2.2.1 目的性原则
        2.2.2 双主体原则
        2.2.3 “3R”原则
        2.2.4 各要素优化组合原则
    2.3 基于资源库的混合教学可行性分析
        2.3.1 资源素材支持的可行性
        2.3.2 教学功能支持的可行性
        2.3.3 过程数据记录的可行性
        2.3.4 技术设备支持的可行性
    2.4 基于资源库的混合教学设计过程
        2.4.1 课程教学目标设计
        2.4.2 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2.4.3 线上资源开发设计
        2.4.4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2.4.5 混合教学评价设计
    2.5 混合教学模式设计结果
3 资源库支持下的混合教学实践
    3.1 混合教学实践准备
        3.1.1 授课对象选择
        3.1.2 授课对象分析
        3.1.3 授课内容选择
        3.1.4 教学目标设定
        3.1.5 教学实施环境
    3.2 教学实践过程
        3.2.1 自主学习内容设计
        3.2.2 线上自主学习实施
        3.2.3 课堂师生互动教学
        3.2.4 教学效果分析总结
4 混合教学效果分析
    4.1 学生过程性数据评价
        4.1.1 自主学习情况
        4.1.2 教学效果反馈
        4.1.3 个人能力发展
    4.2 教师同行评价
        4.2.1 教师自我评价
        4.2.2 校内督导评价
        4.2.3 校外专家评价
    4.3 技能鉴定评价
    4.4 教学实践反思
        4.4.1 教师方面
        4.4.2 学生方面
        4.4.3 管理机制
5 主要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航海仪器操作与维护》课程项目设计
    附录2:《航海仪器操作与维护》能力训练项目设计
    附录3:职业教育航海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调查问卷
    附录4:《航海仪器操作与维护》课程能力训练任务设计
    附录5:《航海仪器操作与维护》混合教学效果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学位论文数据集

(7)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8)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下现代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教学的现状
2 OBE理念下现代仪器分析教学
    2.1 课程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
    2.2 教育内容与预期产出
    2.3 成绩评价体系
3 教学改革
    3.1 OBE理念下的教学内容更新
    3.2 以学习成果反向设计教学课程
    3.3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
    3.4 改变传统教学方式
    3.5 创建多元评估方式
4 结束语

(9)改进大型精密仪器教学的B-Learning研究 ——以云南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大型精密仪器的教学促进了创新人才的培养
        1.1.2 混合式学习为大型精密仪器的教学提供了新途径
    1.2 研究问题和研究假设
        1.2.1 研究问题
        1.2.2 研究假设
    1.3 研究意义和价值
    1.4 核心概念界定
    1.5 研究综述
        1.5.1 国外研究现状
        1.5.2 国内研究现状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思路
    1.8 研究内容
    1.9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的理论观点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1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2.1.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1.3 探究共同体框架理论
        2.1.4 戴尔经验之塔理论
        2.1.5 混合式学习理论
    2.2 问题解决能促进深度学习的理论探析
        2.2.1 深度学习内涵
        2.2.2 问题和问题解决
        2.2.3 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
        2.2.4 问题解决能促进深度学习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教学的一般特点调研及初步研究问题的提出
    3.1 对访谈资料进行扎根编码
        3.1.1 开放式编码的过程
        3.1.2 轴心编码的过程
        3.1.3 选择性编码的过程
    3.2 学习类型的调查
        3.2.1 参观式教学
        3.2.2 仪器原理与实验类教学
        3.2.3 发明创造类学习
        3.2.4 合作/协作研究类学习
        3.2.5 培训类教学
        3.2.6 新分析测试技术探究类学习
    3.3 六类教学发生的频率分析
    3.4 频率发生最高的教学特性分析
    3.5 初步研究问题的提出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改进大型精密仪器混合式学习的第一轮设计研究
    4.1 开展混合式学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4.1.1 必要性分析
        4.1.2 可行性分析
    4.2 大型精密仪器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
        4.2.1 教学目标
        4.2.2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4.2.3 教学策略
        4.2.4 学习资源及学习支持的提供
        4.2.5 作业布置
    4.3 大型精密仪器教学网站的建设及其主要功能介绍
    4.4 混合式学习的初步设计与实施
        4.4.1 仪器原理与实验教学的混合式学习模型第一轮构建
        4.4.2 仪器原理与实验教学的混合式学习设计与实施
    4.5 第一轮混合式教学设计研究实践效果的分析与总结
        4.5.1 成效评价
        4.5.2 存在的问题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改进大型精密仪器混合式教学的第二轮设计研究
    5.1 融合了基于问题解决教学策略的混合式教学模型建构
        5.1.1 模型建构
        5.1.2 两种模型对应的网络课程特征比较
    5.3 基于问题解决的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施案例
    5.4 混合式教学设计研究实践效果的分析与总结
        5.4.1 深度学习的定性分析
        5.4.2 深度学习的定量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问题与对策
    6.3 研究反思与展望
    6.4 本章小结
附录1 部分大型精密仪器图
附录2 原始访谈记录及扎根编码的标签化
附录3 概念化、范畴化、轴心编码和选择性编码的结果
附录4 对教师(学生)开展混合式教学态度调查表
附录5 问题解决报告
附录6 认知临场感测量量表
附录7 深度学习的测量量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仪器分析教学中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分析创新性教学现状
    1.1 使用多媒体教学
    1.2 提高师资力量
    1.3 仪器分析课程内容与最新科研接轨
2 仪器分析课程中提升学生创造能力的有效方法
    2.1 改变教学理念, 创新教学模式
    2.2 强化仪器分析课程改革, 完善教学设置
    2.3 采用“问题导向型”教学, 突显学生主体位置
3 结语

四、浅谈《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仪器分析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 王丽聪,张庆堂,胡娜,计建洪. 华东纸业, 2022(02)
  • [2]高职院校仪器分析教学改革浅析[J]. 丁宁,杨海峰,李登昌. 广州化工, 2022(02)
  • [3]课程思政与《仪器分析》教学融合的探索和实践[J]. 赵丹,高亚辉,张少文,卫应亮. 广州化工, 2022
  • [4]“互联网+”时代下雨课堂在现代仪器分析课程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 李芳,吴祥,李冰,李有桂.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2(02)
  • [5]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在仪器分析教学中的实践[J]. 王意,邓小娟,刘洋,丁国生.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21(01)
  • [6]基于航海专业教学资源库的混合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 ——以《航海仪器操作与维护》课程为例[D]. 李彦朝.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 [7]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8]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下现代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J]. 李照,丁宁,唐晓洁.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3)
  • [9]改进大型精密仪器教学的B-Learning研究 ——以云南大学为例[D]. 范玉. 云南大学, 2019(02)
  • [10]仪器分析教学中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J]. 王欣,贾丽华,张宇,吕君,孙立,李济莘. 高师理科学刊, 2019(06)

标签:;  ;  ;  ;  ;  

浅谈“仪器分析”课程的教学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