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王韬的民心思想

略论王韬的民心思想

一、王韬民本思想论略(论文文献综述)

张馨慧[1](2020)在《王韬现代化思想研究》文中认为王韬是清末着名的政论家、史学家和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思想家,学术界将其称为“晚清的特例独行者”。王韬在早年是一位忠于封建朝廷的传统儒学知识分子,上书太平天国失败后,其被清政府通缉而被迫流亡海外,这独特的海外经历使王韬真正认识到了晚清中国与西方各国在物质与精神方面的巨大差距,认识到全面改革中国社会的必要性与紧迫性,进而在政治、经济、教育和军事方面提出了全面的现代化主张,为贫穷落后的晚清中国开出了走向独立富强的良方。由于时代条件和历史条件的诸多限制,王韬现代化思想在应用于实践方面相对薄弱,直到晚年才创办《循环日报》以宣传其变法革新思想,并出任格致书院院长以践行其现代化理念。资产阶级改良思想家王韬虽然是19世纪末期人物,但他们对中西文化交流的独特思考,对中国独特现代化发展道路的探寻仍对当今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巨大的借鉴和指导意义。王韬现代化思想是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亲历西方先进文明成果的综合产物。清朝末年西方各国以军事侵略打开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在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开明地主阶级开始寻求救亡图存之路,企图通过洋务运动以达到“自强”与“求富”的目标,然而洋务运动推行几十载,中国贫穷落后、任人欺凌的现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这促使王韬开始思考洋务运动“中体西用”指导思想的局限性。亲历西方先进文明成果后,王韬认识到了中国与西方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方面的巨大差距,进而提出了全面的现代化改革措施,为晚清中国探索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现代化发展道路。王韬现代化思想涉及政治、经济、教育和军事四个维度。在政治上,王韬主张破除中国旧有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以建立新式西方君主立宪制度,主张改革中国旧式封建官僚体制以建立廉洁高效的新式官僚体制,主张通过民众广泛参与政治决策的制定以缓和沉积已久的阶级矛盾;在经济上,王韬主张通过鼓励人民自主制造机器以实现与洋分利,主张通过积极发展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以实现国富民强,主张重视能源开采业和现代交通运输业以实现全面兴利;在教育上,王韬主张建立西式博物院馆以尝试塑造新式国民,主张仿效西方建立新式书院以培养专业化、综合化人才,主张改革旧有的八股科举制度以选拔适合国家发展现实需要的实用人才;在军事上,王韬主张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以更新旧式武器装备,主张借鉴西方练兵之法革新传统兵制以提高军队战斗力,主张加强海军建设以实现有效海防。王韬提倡男女两性之平等,提倡全面向西方学习,提倡方式与效果并重。其现代化思想为戊戌维新变法提供了重要思想引领,为中国现代转型开辟了切实可行的崭新道路,为中西文化交流互鉴提供了全新路径。但作为游走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晚清知识分子,王韬现代化思想中不可避免的存在诸多矛盾点,首先是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与扞卫专制皇权之互斥,其次是鞭挞八股科举制度与认可封建文人之矛盾,最后是憎恶西方列强侵略行径与美化西方列强侵略行径之冲突。

黄秋硕[2](2020)在《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文中研究表明丁韪良(W.A.P.Martin)任清政府同文馆总教习和京师大学堂西总教习等职,前后从事职业教育40年,其一生汉学成就突出表现为六个方面。第一,丁韪良在近代西方人文学科方法影响下,重视对儒释道文化的释读,肯定颇多。丁韪良是美国汉学史上真正依据中国典籍并结合考察社会实际而释读儒释道文化的第一人。第二,丁韪良高度评价中华民族“壮丽的文学丰碑”;热衷向西方传递中华文化、中国观念和中国形象,促进了中国文学在美国的传播。在美国早期汉学发展史上,丁韪良称得上是中国文学研究与译介的拓荒者与奠基人。第三,丁韪良热情颂扬与推介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并以明确的近代化理念,在西方汉学史上,第一次梳理从鸦片战争到中华民国诞生之前的中国近代史。丁韪良是这个时期中国历史的亲历者与见证人,因此他的相关记述,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第四,丁韪良翻译大量西学论着,侧重于近代化新兴学科与实用知识,大多是对西方科技、法律、经济等领域专着的首次翻译,其对相关理论、概念、名词及内容等方面的汉语表述,对中国近代相关新兴学科之构建,均具有创新与借鉴意义,丁韪良汉译西学论着,同样具有重要汉学意义。第五,丁韪良创办中文期刊《中西闻见录》与《新学月报》,大力传播“实学”,不仅对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对推动汉学研究往更高层次发展,也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第六,丁韪良作为汉学研究机构北京东方学会首任会长,倡导以“自由思辨精神”来研究汉学的一切领域。北京东方学会在拓展汉学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学术创新等方面,取得引人注目的成就,并很大程度上脱离了西方宗教的负面影响。丁韪良也存在种种弱点与不足,这应更多地从他所处时代的历史条件和历史局限性的角度加以说明。在美国早期汉学发展史上,美国汉学的开创、奠基与初步发展,主要是由清代美国来华汉学家们完成的。丁韪良称得上是汉学发展史上一位成绩卓着的巨匠。其在中学西渐与西学东渐双向文化交流中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和产生的积极影响,不仅值得充分肯定,至今仍有实际借鉴意义。

闾小波[3](2020)在《何以安民:现代国家“根本性议程”的赓续与创制——以王韬、李大钊和毛泽东为中心的讨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由王朝体制向现代国家转型的过程中,中国始终面临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的张力。若从现代国家成长的道路来看,既不是普遍主义的凯旋,亦非特殊主义的再生,而是用普遍性的眼光去审视特殊性,立足于特殊性的立场以汇通普遍性。考察王韬、李大钊、毛泽东对建构现代国家"根本性议程"的探讨,不难发现,"何以安民"始终是他们的注意力所在,"民惟邦本"是历史给定的思考国家根本性议程的约束性条件。历史最终选择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这与先儒习惯内视"三代以上之遗意"的乌托邦式臆想相比,实现了历史性的跃升;与西方专注于控制权力的宪制思维相比,形成了明显的区隔。从"民惟邦本"到"以人民为中心",既有历史的赓续,更有后世的创制。

胡慧娥[4](2019)在《魏源政治文化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魏源是中国近代史开端时期的一位坐标式人物,生平跨越乾嘉道咸四个朝代。其毕生倡导以经术为治术,注重通经致用。他着述宏富,大都涉及对政治文化的历史分析与现实考察。魏源政治文化观的形成背景可从两方面考察:嘉道政治概况与嘉道士人群体政治文化生态是其政治文化观形成的客观历史因素。魏源所受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阅读史及与师友们的交往,则是考察其思想观念产生的主观历史因素。魏源的政治文化观主要包括天道观、德治观、法治观、民本思想与人才观等。他尊崇天道,认为以“天道”来参照人事,彰显“神道设教”的基调,于政治统治大有裨益;同时也重视人之主观能动作用,呼吁“造命”、“立命”君子,倡导常怀忧惧之心,以达天人合一之境。魏源主张德治,提出王道纯出乎道德,主张为政者需以仁德为本,又倡言“孝道”,认为“孝”是为学之本,亦是立身之本,治道之本;同时力主学古求变,以学古为名,求革新之实。也重视法治,明确倡导“法令是治之具”,后世循法而治是时代发展之必然,但他强调人法兼备,才能成就善政。他还进一步弘扬民本思想,提出君民平等,重视民之参政议政力、民之自治力以及民之合力等;还明确倡导开源兴利、本末皆富的富民思想。魏源还提出系统的人才观,以应对日益严重的“人才虚患”问题,主张不仅在位者要重视人才,建立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懂得识人用人,还呼吁士大夫群体关注经世之学,弘扬经世学风,使人有所学,学能致用等等。这些体现了他对传统政治文化的关注与认知,其中有传承与肯定,亦有反思与超越。魏源政治文化观既涉及深刻的论理思考,亦有对现实社会改革的思考。随着时势的发展和人生经历的变化,他对政治文化的思考重心亦有所不同。其早期饱读诗书,深受传统经典微言大义的影响,即已感知国家整体由盛而衰的态势,故从整体上倡导“王道”政治观,希望以传统理想治道为现实纠偏。这集中体现在《黙觚》一书中。道光五年魏源开始编纂《皇朝经世文编》后,他转向对现实时政的经世思考,针对“人心寐患”之积弊,以及河工、漕运、盐政等急务中涌现出的流弊,提出时势变革观,主张局部改革,认为政“熟”方能求治。鸦片战争后,他倡导全面改革,以应对内忧外患的现实政治危机,着重强调大一统思想,提出新的地理世界观、外交观以及“师夷”说等。这些是魏源改革现实社会的系列主张。与同时代人相比,魏源政治文化观具有明显的特点,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以人为本,贵人重民;高扬事功,理性建言;实践品格,经世情怀;近代启蒙,与时俱进。魏源不仅关注民生,提倡重民、富民,且意识到人的普遍意义与价值。他强调人各有才,人尽其才,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近代人本精神的实质内涵。他将王道与事功连为一体,积极探讨富民强国之道,凸显出可贵的理性精神。魏源的很多思想观念源于对传统政治文化的认知,又注重关照当下实际政治社会,有些观念则直接从实践生活中产生,亦能反作用于现实政治当中,使其思想观念呈现明显的实践品格与经世情怀。魏源对时势发展有敏锐体察,其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能与时俱进,对近代思想启蒙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与参照,如科学启蒙、民主启蒙、地理世界观与外交观的启蒙等。魏源政治文化观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历史影响。一是他的很多着作在当时即已流行甚广,其思想观念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时人的关注和认可;二是其人本思想、新的地理世界观、外交观与“师夷”说等思想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效应,不仅直接成为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且对维新思想家们亦有很多启发,特别是“师夷”说成为近代一百多年来向西方学习思潮的滥觞。

张迪[5](2019)在《政治文化对政治制度变革的影响 ——以戊戌维新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政治文化和政治制度是政治体系中的两个独立系统,二者的发展遵循着各自的内在规律。当政治文化和政治制度相互协调时,政治体系呈现出稳定发展的态势。当然,二者完全一致的理想状态不存在。然而只要二者的张力保持在一定限度内,良性的政治秩序就能成为现实。当政治文化和政治制度的不一致性超过一定的限度,政治体系则呈现出动荡的局面。旧有的政治制度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制度变革的主张就会随之出现。如果传统的政治文化依然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新政治制度建构的过程就会尤为艰难。即使是建构起来,由于缺乏与之相适应的新型政治文化的支撑,也很难长久维持下去。政治文化作为政治体系中的隐性结构,对政治制度的变革产生重要影响。主要通过三个方面体现:首先,在政治文化的传播广度上,表现为精英与大众的政治文化是否同步。当社会发生变革时,精英阶层的政治文化最先发生变化。如果他们倡导的政治文化能影响到大众,那么精英和大众的政治文化就具有一致性。政治制度的变革拥有了广泛的政治文化认同,就会较为顺畅。反之,变革很难成功。其次,在政治文化的整合效果方面,表现为传统的和外来的政治文化是否能完成融合。社会转型时期,政治文化往往呈现出多元并存状态。传统政治文化受到外来政治文化的冲击,开始消解;外来政治文化受到传统政治文化的抵制,很难稳固地在民众之间形成共识。如果传统和外来的政治文化能实现成功整合,政治制度变革成为顺理成章之事。反之,整合失败,政治文化呈现破碎状态,政治制度的变革也很难成功。再次,在政治文化演变层次方面,表现为表层的政治思想是否完成向深层政治心理的转变。一般而言,以先进知识分子为代表的社会精英阶层由于具有相对开放包容的态度,容易接受外来政治思想。而社会大众的政治心理是一种深层次的观念积淀,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转变。如果政治文化是在该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自然形成的,那么政治文化的深层次转变就较为容易发生,政治制度变革成果也随之巩固下来。相反,如果政治文化是从外国移植而来,与本国的社会经济条件相差甚远的话,政治文化的深层次演变很难实现,政治制度的变革也因而很难成功。戊戌维新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一场旨在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变法运动,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然而维新派知识分子提出的制度变革目标却没有实现,君主立宪制度没有建构起来,君主专制制度依然存在。从这个角度来看,戊戌维新运动是失败的。政治制度变革的失败固然受到经济基础、政治博弈和社会结构的影响。然而从更为深层和长远的角度来审视,当时的政治文化状况与维新派主张的君主立宪制度之间存在明显的脱节。传统政治文化占据主流地位,对君主专制制度形成稳固支撑。新型政治文化又尚未成型完善,君主立宪制度因而难以深入人心。维新派知识分子主张在中国建构起君主立宪的政治制度,并提出设议院、兴民权、三权分立等具体举措,同时对君主立宪制度及其相配套的政治文化进行宣传。然而其政治思想的宣传范围仅限于知识分子和统治阶层等社会精英。普通民众对于其倡导的新型政治文化并不了解,他们仍然固守着传统的政治文化。具体表现为求稳保守、反对变革、对皇权的依附和崇拜等,这些政治文化因素对君主专制制度形成稳固支撑。因此,戊戌维新在政治文化传播的广度上是极为有限的。戊戌维新时期,传统政治文化依然发挥着深远而广泛的影响。历经几千年的发展,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形成了自身严谨和完整的逻辑结构,并非和西方政治文化的简单融合就可以实现新型政治文化的内部契合。维新派对中西政治文化的整合多浮于表面,具有服务于现实政治变革的功利性。浮于表面的对中西政治文化的简单取舍并不能形成对君主立宪的稳固支撑,维新派没有完成中西政治文化的融合任务。中国的现代化属于外源型模式。外国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封闭的大门,现代化进程由此开启。但是由于封建社会历经长期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相互配合,形成传统社会的超稳定结构。戊戌维新期间,小农经济仍然是主要经济形态,宗法制仍然是社会的主要结构,儒家政治学说和道德规范仍然牢固地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之中。因此,民众的臣民政治心理极为稳固,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改变。从政治文化的演变层次上来说,戊戌维新期间所倡导的新型政治文化仅仅停留在浅层次的政治思想方面,并没有演变为人们心中深层次的政治心理。本文在坚持唯物主义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选取戊戌维新这一具体案例为研究对象,从政治文化角度分析该运动在政治制度变革方面失败的原因,从中总结政治文化影响政治制度变革的具体机制。戊戌维新在新型政治文化的宣传方面,影响范围有限,中西政治文化的整合没有完成,政治思想没有实现向政治心理的转变。因此,新型政治文化没有形成对君主立宪的稳固支撑,政治制度变革的主张没有成为政治现实。

朱莞如[6](2019)在《清末民初西方新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演变》文中指出本文从清末民初西方新闻思想传入的时代背景切入,对其在华的传播进程及基本内容进行梳理和概括,并以社会思潮的更迭为依据,划分三个时期,逐一分析西方新闻思想在华传播的进程及演变,最后归纳其特征,解读差异形成原因。同时,本文的研究目的是试图为中国近代新闻思想史提供新的视角。本文首先探讨了清末民初的时代背景,对比了清朝早期的言禁政策和晚清的广开言路、求言纳谏。其次,本文根据两类传播者的传播活动,来考察西方新闻思想传入的肇始,包括:早期出使人员的亲身经历、学者对西方着作的译介,多角度揭示报人和知识分子接收西方新闻思想的路径。本文第二部分通过对清末民初报刊活动的梳理,展示西方新闻思想在华的传播过程及演变。首先,本文针对传教士群体的报刊活动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清末民初传教士报刊的发展情况、传播内容和历史影响;其次,本文立足于鸦片战争后的中国报人,分别梳理了《循环日报》、《时务报》以及《大公报》这几份核心报刊中所传播的西方新闻思想。本文归纳总结了清末民初西方新闻思想在华的演变过程:清末新西方闻思想传播进中国后,经历了早期改良时期、维新立宪时期、民主革命时期。在早期改良思潮下,西方新闻思想承载着国家富强的希冀,裹挟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理想;在维新立宪的思潮下,西方新闻思想被赋予了救亡图存的重任;在民主革命的思潮下,西方新闻思想又摇身一“变”,成为反封建的革命武器。在最后部分,本文力图从中西近代新闻思想的异同入手,着重分析对清末民初西方新闻思想传播过程中演变的特征,并探究其原因。清末民初西方新闻思想在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中传播进中国,最后发生演变,其表现为四大特征:一、政治工具色彩;二、蕴含着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三、强调道德属性;四、贯穿着一种调和主义的中西文化观。而考察其原因,主要体现在政治背景、价值取向、历史传统这三个中西差异之上。本文通过史料的分析和解读,最终得出结论:西方新闻思想在华的演变对清末民初报刊的发展起着特殊的作用。中国近代新闻思想从西方舶来,如一粒种子埋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报刊变成了各种意识碰撞的“战场”,而不同思潮下的新闻思想在这个“战场”上不断更迭。在中国近代新闻思想中,报刊始终被视为一种能够推动政治社会进步发展的载体,新闻自由的使命来源于时代所赋予的使命,始终贯穿着一条不变的主线——把民族大义时刻放在心头。同时,由于理性精神在近代中国中的缺失,中国知识分子总是尝试将西方先进思想纳入中国传统文化来寻找答案。中国近代虽然没有产生属于自己的新闻思想,但西方新闻思想的演变将传统文化、民本思想与西方政治经济理论结合了起来。西方新闻思想在清末民初的传播和演变经历了一个由零碎到系统,由粗糙到精深的过程,它见证了近代国人在面临亡国时内心的挣扎与苦痛,向西方学习时的迷惘与反思,以及对传统思想的继承或背弃。

陈艳丽[7](2018)在《王韬经济伦理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王韬作为近代伦理思想转型的重要推动者之一,他的经济伦理思想内容丰富,对当代经济伦理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通过对王韬经济伦理思想的研究,能够为当代中国经济伦理理论体系的建构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和参考,也有助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加完善的经济伦理秩序。王韬处于民族危亡、经世致用思想传播、西方科技传入、重商思潮袭来的社会背景之下。塾师家庭、上海墨海书馆佣书、游历欧洲的经历促进了王韬经济伦理思想的丰富。民本思想、传统儒家的义利观、重商主义,构成了王韬经济伦理思想的理论渊源。王韬经济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恃商为国本的本末观、合理利己的义利观、国佐工商的经济自由观三个方面。恃商为国本的本末观主张以商立国,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合理利己的义利观扬弃重义轻利,提倡合理利己。国佐工商的经济自由观提倡商为主者,政府为辅者,实行宽松的经济政策。王韬经济伦理思想的特点分别是利己利群的合理利己主义,以民族救亡为价值选择的历史依据和以商富达到国富为价值目标。王韬经济伦理思想开启了中国资产阶级重商思想的先河,具有救亡和启蒙双重价值,但其也存在着思想转型不彻底、机械运用西方理论等局限。重新审视王韬经济伦理思想中的民本、义利观等观点,进而解答以人为本该如何去做,寻找群己关系中义利之间的平衡点,奠定经济伦理的爱国主义基调。

陈超凡[8](2017)在《王韬教育改革思想和实践研究》文中认为王韬是晚清新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在近代早期启蒙思想家群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王韬生活的时代,正处于19世纪后半叶中国急剧变革的转型时期,传统的教育背景、独特的生活环境、丰富的海外经历、边缘化的个人身份等诸多因素,促使他成长为一位学贯中西、善于独立思考并富有家国情怀的教育改革家。王韬传承并发扬中国古代重视人才的传统,形成以服务富国强兵为目标的新型人才观。他分析传统教育的弊端,抨击科举制度毁灭人才,设计了一套系统的教育改革方案,形成“融汇中西”的教育改革思想。学校教育方面:主张渐进改革科举制度,推行义务教育,在基层普遍设立新式学校,把女子纳入教育对象;设立各类专科学校,培养实用技能人才。社会教育方面:译着大量近代科学书籍,创办第一份由中国人自主经营的近代报纸——《循环日报》,着文立说宣传变法,倡议兴建公共图书馆、博物院,影响和带动了一大批先进中国人关注现实、学习西学、热心洋务。尤为可贵的是,王韬积极将教育改革思想付诸实践,任上海格致书院山长长达12年,对该书院招生制度、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进行一系列改革,颠覆了传统学校教育的模式,对中国教育近代化进行了宝贵的探索。王韬教育改革思想和实践极富先驱意义,对中国传统教育走向现代产生深远影响。他主张全面引进西学知识,突破只学习西方器物的局限,其教育改革思想和实践不仅开创中国近代教育之先河,还为此后的维新变法运动提供了思想和人才准备,在中国近代新学体系演变序列中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对中国社会近代化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当然,王韬教育改革思想和实践不可避免存在历史局限性,但这无法掩盖他对开启新风、唤醒民众、推动社会进步的重大贡献。

萧永宏[9](2016)在《王韬与郑观应交往论略——兼及王韬对郑观应思想之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王韬和郑观应的交往主要围绕着郑观应《易言》、《盛世危言》等着作的出版和修订而展开,此外,在格致书院考课命题、会见孙中山并帮助其上书李鸿章、会见康有为、为解决王韬生计求助盛宣怀等活动中,郑、王二人均多有往来。他们之间的交往,主要以王韬对郑观应思想的影响为主脉。王韬的《易言》跋,推动了《易言》的更新和《盛世危言》的问世,是郑观应救时自强思想体系形成的重要指南和推手。

林存光[10](2014)在《“民惟邦本”:政治的民本含义——“民本/民主”问题与古典儒家民本理念再反思与再检讨(之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民本思想源远流长,"五四"以来,它却受到了西方民主思潮的冲击、挑战和质疑。围绕"民本/民主"的思想议题,学者们展开了深入持久的论争,本文对此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梳理和评述。在此基础上,为厘清各种误读与曲说,更进一步尝试对古典儒家内圣外王之道的政治哲学信念,特别是孟子的民本学思想,作了创新性的重新阐释和解读。依笔者之见,孟子从民本的立场对于政治本质或政治事务的根本特性有着深刻的理解,他把政治看作是一项实现人民的真正意愿和保障民生需要的人类事业,而所谓的君、王以及王道仁政都只不过是实现这一根本政治目的的手段和方法而已。因此,在价值信念层面上,民本与民主是可以相互融通、促进和加强的,而在制度和方法上,我们则有必要吸取和涵摄西方民主民治的观念。

二、王韬民本思想论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王韬民本思想论略(论文提纲范文)

(1)王韬现代化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意义
        1.1.1 课题研究的来源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文献综述分析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王韬现代化思想的形成条件
    2.1 时代背景
        2.1.1 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客观要求
        2.1.2 洋务派现代化探索受阻的触动
    2.2 个人经历
        2.2.1 传统儒生爱国忧民情怀的促使
        2.2.2 亲历西方先进文明成果的震撼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王韬现代化思想的内容
    3.1 王韬的政治现代化思想
        3.1.1 主张通过批判封建专制颂扬君民共主
        3.1.2 主张通过去除官场弊病实现廉洁高效
        3.1.3 主张通过民众参与政治缓和阶级矛盾
    3.2 王韬的经济现代化思想
        3.2.1 主张通过鼓励机器制造实现与洋分利
        3.2.2 主张通过发展商业贸易实现国富民强
        3.2.3 主张通过重视能源交通实现全面兴利
    3.3 王韬的教育现代化思想
        3.3.1 主张通过建立博物馆尝试塑造新国民
        3.3.2 主张通过开办新式书院培养专业人才
        3.3.3 主张通过变革八股科举选拔实用人才
    3.4 王韬的军事现代化思想
        3.4.1 主张通过学习先进技术更新武器装备
        3.4.2 主张通过借鉴练兵之法革新传统兵制
        3.4.3 主张通过加强海军建设实现有效海防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王韬现代化思想的评价
    4.1 王韬现代化思想的特点
        4.1.1 提倡男女两性之平等
        4.1.2 提倡全面向西方学习
        4.1.3 提倡方式与效果并重
    4.2 王韬现代化思想的意义
        4.2.1 为戊戌维新运动提供思想引领
        4.2.2 为中国现代化转型开辟新道路
        4.2.3 为中西文化交流扫除观念障碍
    4.3 王韬现代化思想的局限性
        4.3.1 批判封建专制与扞卫专制皇权之互斥
        4.3.2 鞭挞八股科举与认可封建文人之矛盾
        4.3.3 憎恶侵占掠夺与美化侵略行径之冲突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节 国内外关于本选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一、中外学者关于美国早期汉学历史分期问题的讨论
        1.美国“早期汉学”起始于何时?
        2.美国“早期汉学”结束于何时?
        3.美国“传教士汉学”何时向“专业汉学”过渡?
        4.笔者对美国早期汉学史分期之思考
        二、当代中外学者对美国早期汉学家成就的总体评价
        三、当代中外学者对丁韪良汉学研究的总体论述与评价
        四、国内学者关于丁韪良其他方面问题的讨论
        五、国外与丁韪良有关研究成果综述
    第二节 本论文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学术创新
        一、研究意义与研究目标
        二、研究思路与写作框架
        三、研究方法与学术创新
第一章 丁韪良来华前后的美国汉学界
    第一节 裨治文与美国汉学之起源
        一、裨治文来华前的中美关系与来华美国人
        二、裨治文来华与创办《中国丛报》
        1.裨治文来华与初期的汉语研习环境
        2.裨治文创办《中国丛报》最初目的
        3. 《中国丛报》由宗教性向世俗性转变
        4.裨治文与美部会的分歧
        三、裨治文的主要着述
        四、裨治文创办学会与教育机构
        1.裨治文等创立美国东方学会
        2.裨治文创立皇家亚洲文会北华支会
        3.裨治文创办其他学会
    第二节 卫三畏来华经历与汉学研究
        一、卫三畏汉学研究之历程
        1.第一阶段:以传教身份研究汉学
        2.第二阶段:以外交官身份研究汉学
        3.第三阶段:以学者身份研究汉学
        二、卫三畏汉学研究成就与特点分析
        三、卫三畏与马礼逊、裨治文、丁韪良之关系
    第三节 丁韪良来华前后美国汉学之演绎趋势
        一、美国早期汉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二、早期美国汉学家“中国观”类型之演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丁韪良宣教经历与汉学研习
    第一节 丁韪良来华与汉学初步研习
        一、丁韪良来华前的教育背景
        二、丁韪良初到广州、福州的社会观察力
        三、丁韪良宁波研习汉语三步骤
        四、丁韪良发明宁波话拼音
    第二节 丁韪良宣教作品与汉学研究
        一、丁韪良与《天道溯原》
        1.写作缘由、内容与材料来源
        2.《天道溯原》与附儒之传教策略
        3.《天道溯原》之影响
        二、丁韪良的其他中文宣教作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职业教育家与汉学研究之转型
    第一节 丁韪良的教育改革实践
        一、同文馆总教习
        二、赴欧美考察与汉学交流
        三、京师大学堂西总教习
        四、湖广仕学院总教习
        五、中文教科书编译与与汉学研究
    第二节 中文期刊与汉学研究
        一、丁韪良与《中西闻见录》
        1. 《中西闻见录》办刊宗旨与主要撰稿人
        2.丁韪良作品分析
        二、丁韪良与《新学月报》
        1. 《新学月报》创办原因与主要内容
        2.《新学月报》与汉学研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丁韪良与汉学研究机构
    第一节 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之初创
        一、创设北京东方学会之目的与经过
        二、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早期会员之关系
        三、早期《北京东方学会会刊》之特点
    第二节 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之发展
        一、丁韪良对北京东方学会的持续影响
        二、1886—1898 年会刊中的丁韪良作品
        三、北京东方学会学术争议与丁韪良之态度
        四、北京东方学会之局限性
    第三节 丁韪良与其他研究机构
        一、丁韪良与皇家亚洲学会北华支会
        二、丁韪良与《教务杂志》
        三、丁韪良与美国东方学会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丁韪良中外比较视野下对儒释道之新解
    第一节 比较宗教视野与儒教之认知
        一、关于性善性恶论问题
        二、关于伦理与道德问题
        三、其他方面问题
    第二节 中西哲学比较与儒学之解读
        一、孔子与西方圣哲之比较
        二、“最典型的哲学时代”
    第三节 比较视野与佛道之新解
        一、丁韪良与佛教研究
        1.丁韪良研究佛教之学术背景
        2.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成员对佛教的研讨
        二、丁韪良与道教研究
        1.比较视野中的老子
        2.从“科学史”角度论道教之贡献
        三、丁韪良论“三教”之关系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丁韪良论中国历史
    第一节 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动因与方法
        一、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四个出发点
        二、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理论与方法
    第二节 丁韪良论中国古代史
        一、丁韪良论中国历史分期
        二、丁韪良论中国古代民族融合
        三、丁韪良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四、丁韪良论中国古代科技
        五、丁韪良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第三节 丁韪良论中国近代史
        一、裨治文、卫三畏与丁韪良研究中国近代史之缘起
        二、丁韪良论中国近代五次战争
        三、关于太平天国
        四、关于晚清改革
        五、丁韪良之局限性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丁韪良与中国文学
    第一节 丁韪良与中国诗歌
        一、丁韪良欧美诗歌之修养
        二、丁韪良重视中国诗歌之缘由
        三、丁韪良对中国古代诗歌之推崇
        1.丁韪良翻译中国诗歌的大体过程
        2.丁韪良对中国诗歌的译介与评论
    第二节 丁韪良论中国寓言与民间传说
        一、关于中国寓言
        二、关于民间传说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语:丁韪良汉学研究的主要贡献及其影响
附录1 .丁韪良中文教科书编译述略
附录2 .丁韪良《中西闻见录》署名文章一览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索引
个人简历

(3)何以安民:现代国家“根本性议程”的赓续与创制——以王韬、李大钊和毛泽东为中心的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宪政”抑或“根本性议程”
二、何以安民:传统中国知识精英的注意力
三、为什么选择王韬、李大钊和毛泽东
四、王韬的重民思想
五、李大钊的民彝思想
六、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
馀论

(4)魏源政治文化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其意义
        1.1.1 缘起
        1.1.2 题旨
        1.1.3 选题意义
    1.2 学术史回顾
        1.2.1 魏源政治思想研究概述
        1.2.2 魏源文化思想研究概述
        1.2.3 魏源历史定位问题研究概述
        1.2.4 史学界有关中国“政治文化”的研究综述
        1.2.5 近十余年来魏源研究的特点和不足
    1.3 本文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1.3.1 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之处
第2章 魏源生平及其政治文化观形成的背景
    2.1 魏源生平
        2.1.1 魏源的政治人生
        2.1.2 魏源的学术人生
    2.2 魏源政治文化观形成的背景
        2.2.1 嘉道政治统治简论
        2.2.2 嘉道时期士人群体的政治文化生态
        2.2.3 家庭成长背景及所受教育
        2.2.4 阅读史及主要师友交往
第3章 魏源对传统政治文化的反思
    3.1 尊崇天道,常怀忧惧
        3.1.1 天命观
        3.1.2 幽明观
        3.1.3 忧患观
    3.2 崇尚德性,学古求变
        3.2.1 王道纯出乎道德
        3.2.2 王道是学古变易之道
    3.3 重视法治,人法兼备
        3.3.1 法之功用
        3.3.2 法之实行
    3.4 民本思想
        3.4.1 重民思想
        3.4.2 富民思想
    3.5 人才观
        3.5.1 人才缺失之缘由
        3.5.2 人主应重视人才
        3.5.3 如何构建良好的人才培养体系
第4章 魏源对现实社会改革的政治文化思考
    4.1 重申王道,彰显事功——早期“王道”政治观
        4.1.1 《默觚》概述
        4.1.2 早期“王道”政治观的内涵
        4.1.3 如何成就“王道”
    4.2 政“熟”求治,因势而变——中后期时势变革观的确立与发展
        4.2.1 批判“人心之寐患”
        4.2.2 变革观的确立
        4.2.3 变革观的发展
    4.3 全面改革,师夷长技——鸦片战争后的政治文化思考
        4.3.1 《圣武记》、《海国图志》概述
        4.3.2 大一统观念
        4.3.3 地理世界观
        4.3.4 外交观
        4.3.5 “师夷”说
第5章 魏源政治文化观的特点和影响
    5.1 魏源政治文化观的特点
        5.1.1 以人为本,贵人重民
        5.1.2 高扬事功,理性建言
        5.1.3 实践品格,经世情怀
        5.1.4 近代启蒙,与时俱进
    5.2 魏源政治文化观的影响
        5.2.1 声名渐显,受时人关注
        5.2.2 启迪后世,影响深远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默觚》与《皇朝经世文编》学体、治体部分文章内容之比较
附录二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5)政治文化对政治制度变革的影响 ——以戊戌维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政治文化研究综述
        1.西方政治文化研究
        2.中国政治文化研究
        (二)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研究综述
        1.西方政治制度研究渊源及理论成果
        2.中国学界关于政治文化和政治制度二者关系的研究
    三、现有研究的不足及本文的创新点
    四、研究方法和框架结构
第一章 政治文化对政治制度变革的影响——一种理论视角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一、政治文化
        二、政治制度
    第二节 政治制度变革
        一、新制度主义学派关于制度变革的基本理论
        二、制度变革路径方式
        三、制度变革中的路径依赖
    第三节 政治文化影响政治制度变革的具体机制
        一、政治文化影响政治制度变革的路径:建构、维系、运行
        二、政治文化影响政治制度变革的过程
第二章 戊戌维新发生过程——一种实践分析
    第一节 康有为多次上书及1898 年上书成功
        一、第一次上书未果
        二、“公车上书”揭开了戊戌维新的序幕
        三、连续上书催生百日维新
    第二节 百日维新的开始和结束
        一、《名定国是》的颁布开启百日维新进程
        二、变法措施的施行情况及结果
        三、百日维新的成果和影响
    第三节 百日维新过程中的权力博弈
        一、帝党和后党的权力争夺以及后党的力量分析
        二、帝党和维新派知识分子结盟——百日维新的开始
        三、帝党力量
        四、维新派力量
        五、变法措施实施方式的冒进性
        六、外国对变法的态度
第三章 精英与大众政治文化分析
    第一节 维新派政治思想状况
        一、“变”——摆脱危机的必然出路
        二、“破”——对君主专制的批判
        三、“立”——君主立宪制度的建构
    第二节 统治阶层政治思想状况
        一、慈禧——马基雅维利主义的实践者
        二、光绪——专制王朝强弩之末下的除旧布新者
        三、张之洞和翁同龢——具有变革思想的旧式官僚
    第三节 大众政治心理状况
        一、超稳定社会结构之下保守传统的臣民政治心理
        二、西方冲击背景之下的民族主义政治心理
第四章 传统与外来政治文化博弈
    第一节 传统政治思想
        一、天命观论证政治合法性
        二、大一统思想维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三、民本思想——民众评价君主统治效果的重要标准
    第二节 西方政治思想
        一、国家起源的目的:社会契约论
        二、以自由和平等为主要内容的革命宣言书:天赋人权
        三、政府建构的原则:分权制衡思想
        四、作为一种政制形式:民主
    第三节 维新派知识分子整合中西政治文化之过程和结果
        一、西方文化对中国产生影响的途径和流变
        二、维新派整合中西政治文化之成果——以《大同书》为例
第五章 表层和深层政治文化演变
    第一节 政治文化在层次方面的演变机制
        一、内生:以启蒙运动对法国政治制度变革的影响为例
        二、外源:以西方政治学说在明治维新中的影响为例
    第二节 戊戌维新中政治文化演变的政治社会化途径
        一、新式学堂——教育改革的突破口
        二、现代报刊——启发民智的舆论场
        三、社会团体——变法力量的集散地
        四、政治社会化之效果分析
    第三节 戊戌维新失败的政治文化原因:臣民政治心理为何如此稳固?
        一、经济形态之小农经济
        二、社会结构之宗族宗法制
        三、完备的政治社会化方式
余论
参考文献
    一、专着类
    二、期刊类
    三、报纸类
致谢

(6)清末民初西方新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来源及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点及难点
第一章 清末民初西方新闻思想传入的肇始
    第一节 政策背景:清末的言禁政策和大开言路
        一、清朝的言禁政策:军民一切利病,不许生员上书陈言
        二、清朝的信息传递体系:从科道到密奏
        三、清末的大开言路政策:下诏求言和保障上疏
    第二节 知识分子着作对西方新闻思想的传播
        一、早期出使人员日记中的西方新闻思想
        二、严复对西方自由主义着作的翻译
第二章 传教士报刊活动对西方新闻思想的传播
    第一节 《印刷自由论》对“新闻出版自由”的扞卫
        一、先行于传教士的在华西人及其所创报刊
        二、《印刷自由论》和《论出版》:中国第一个扞卫“新闻出版自由”的口号
    第二节 对自由思想的宣传:从“自主之理”到《东西洋考》
        一、“自主之理”:从语言学角度归纳西方新闻思想丰富内涵
        二、《东西洋考》:以西方政治状况引介为载,自由思想宣传为实..
    第三节 鸦片战争后的传教士中文报刊活动
        一、《遐迩贯珍》、《中外新报》与《六合丛谈》
        二、探讨新闻自由与法律的辩证关系:《万国公报》
第三章 中国报人报刊活动对西方新闻思想的传播
    第一节 王韬与《循环日报》的西方新闻思想
        一、寄托于“告白”之中的新闻自由思想
        二、广见闻、求通变的报刊功能观
        三、品行诚正,博古通今的新闻人才观
    第二节 《时务报》及其对禁言政策的鞭笞和讨伐
        一、批判封建言禁愚民政策
        二、呼吁废报禁,复报权
        三、倡导报馆践行自律,报刊发表负责言论
    第三节 英敛之时期《大公报》:报刊社会性质、内容和功能的讨论
        一、报刊宗旨与要务都围绕民智、民生而展开
        二、报刊是衡量国家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指标
第四章 清末民初西方新闻思想的演变
    第一节 早期改良思潮时期:“中体西用”的新闻思想
        一、实现国家富强的报刊社会功能
        二、“中体西用”的媒介批评思想
        三、“文人论政”与知识分子创刊权
    第二节 维新立宪思潮时期:重群体、轻个人
        一、康有为的多元化报刊结构理念
        二、梁启超对西方新闻观念的差异化解读
    第三节 民主革命思潮时期:革命色彩、强调道德
        一、民主革命派的报刊功能观:重视宣传作用
        二、民主革命派的新闻伦理思想:强调报刊道德责任
第五章 清末民初西方新闻思想演变之解析
    第一节 清末民初西方新闻思想演变之特征
        一、表现出无一例外的政治工具色彩
        二、蕴含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思想
        三、对道德观念的强调导致同步提出了报刊社会责任
        四、贯穿着调和主义的中西文化观
    第二节 清末民初西方新闻思想演变的原因
        一、中西方的政治背景不同
        二、中西方的价值取向不同
        三、中西方的历史传统不同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王韬经济伦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的内容、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王韬经济伦理思想的产生
    第一节 王韬经济伦理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一、民族危亡引起富民强国的探索
        二、经世致用促进实用之学的传播
        三、西方科技的传入促进工商业发展
        四、重商思潮引发义利观的再思考
    第二节 王韬经济伦理思想产生的个人背景
        一、塾师家庭奠定儒家传统民本思想
        二、上海佣书转变华尊夷卑思想
        三、游历欧洲崇尚兴利思想
    第三节 王韬经济伦理思想的理论渊源
        一、继承和发扬民本思想
        二、传统儒家义利观的影响
        三、吸收和借鉴重商主义
第二章 王韬经济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恃商为国本的本末观
        一、批判“农本商末”的经济结构
        二、主张以商立国,发展工商业
        三、发展民本思想,重视商人的社会地位
    第二节 合理利己的义利观
        一、扬弃重义轻利的义利观
        二、主张兴利
        三、提倡合理利己
    第三节 国佐工商的经济自由观
        一、批判官办企业,反对官僚垄断
        二、支持商办企业,实行宽松的经济政策
        三、提出国佐工商观
第三章 王韬经济伦理思想的特点及评价
    第一节 王韬经济伦理思想的特点
        一、利己利群的合理利己主义
        二、以民族救亡为价值选择的历史依据
        三、以商富达到国富为价值目标
    第二节 王韬经济伦理思想的历史意义
        一、具有救亡和启蒙的双重价值
        二、开启中国资产阶级重商思想的先河
    第三节 王韬经济伦理思想的局限
        一、合理利己主义的实质是利己主义
        二、经济伦理思想转型上的不彻底性
        三、机械运用西方理论
    第四节 王韬经济伦理思想的现实启示
        一、重视民本思想,以人为本
        二、在群己关系中寻求义利之间的平衡点
        三、奠定经济伦理的爱国主义基调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8)王韬教育改革思想和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思路方法
第一章 王韬主要生平
    第一节 社会背景
        一、数千年未有之变局
        二、近代苏州的衰退与近代上海的崛起
    第二节 主要生平
        一、成长甫里,才华初显
        二、佣书西舍,接触西学
        三、流亡香港,思想飞跃
        四、漫游海外,眼界大开
第二章 王韬教育改革思想
    第一节 新型人才观
        一、“自强尤以得人为先”
        二、“惟以材干品诣为衡量”
        三、“才有数等”
        四、“取材于各国以为我用”
    第二节 批判晚清教育和科举制度
        一、揭露晚清教育弊端
        二、抨击八股取士制度
    第三节 学校教育改革
        一、改革科举制度
        二、普及大众教育
        三、培养实用人才
    第四节 社会教育改革
        一、译着近代科学书籍
        二、创办《循环日报》
        三、积极宣传变法主张
        四、兴建公共图书馆、博物院
第三章 王韬在上海格致书院的改革实践
    第一节 上海格致书院的创立
    第二节 上海格致书院的改革
        一、秉承办学宗旨,确立教育目标
        二、改革招生模式,扩大教育对象
        三、重构教学内容,引进西学知识
        四、聘请外籍教师,集聚国内名师
        五、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
    第三节 创新考课制度
        一、考课制度的建立
        二、考课制度的特点
第四章 王韬教育改革思想的渊源
    第一节 深厚的儒学修养
        一、经世致用的报国理想
        二、求变革新的创新思想
        三、崇尚中庸的哲学方法
        四、“大一统”的传统意识
    第二节 长期的西学熏陶
        一、全新的“夷夏观”
        二、“重民”的民主思想
        三、实用的功利主义思想
    第三节 友人的影响
        一、国外友人
        二、国内友人
第五章 王韬教育改革思想和实践的评价
    第一节 王韬教育改革思想和实践的特征
        一、民族性
        二、实用性
        三、开放性
        四、矛盾性
    第二节 王韬教育改革思想和实践的贡献
        一、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践行者
        二、中国社会近代化的推动者
        三、近代新学发展的先驱者
    第三节 王韬教育改革思想和实践的局限
        一、过分强调“教育救国”的作用
        二、未能摆脱“中体西用”思想的束缚
        三、缺乏系统的教学内容和教育理论体系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王韬与郑观应交往论略——兼及王韬对郑观应思想之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四、王韬民本思想论略(论文参考文献)

  • [1]王韬现代化思想研究[D]. 张馨慧.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2]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D]. 黄秋硕.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3]何以安民:现代国家“根本性议程”的赓续与创制——以王韬、李大钊和毛泽东为中心的讨论[J]. 闾小波. 文史哲, 2020(02)
  • [4]魏源政治文化观研究[D]. 胡慧娥. 湖南大学, 2019(07)
  • [5]政治文化对政治制度变革的影响 ——以戊戌维新为例[D]. 张迪.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6]清末民初西方新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演变[D]. 朱莞如.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 [7]王韬经济伦理思想研究[D]. 陈艳丽.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
  • [8]王韬教育改革思想和实践研究[D]. 陈超凡.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9)
  • [9]王韬与郑观应交往论略——兼及王韬对郑观应思想之影响[J]. 萧永宏. 江苏社会科学, 2016(05)
  • [10]“民惟邦本”:政治的民本含义——“民本/民主”问题与古典儒家民本理念再反思与再检讨(之一)[J]. 林存光. 儒藏论坛, 2014(00)

标签:;  ;  ;  ;  ;  

略论王韬的民心思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