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神奇的金线——论毕业设计在经济学专业教学中的作用

一条神奇的金线——论毕业设计在经济学专业教学中的作用

一、一条神奇的金线——试论经济专业教学中毕业设计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刘欣[1](2020)在《初中阶段中国传统民歌的教学研究 ——以湘艺版音乐教材中作品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其博大精深特点影响着历代的中华儿女。但随着当今时代的飞速发展,我国涌入了欧美韩等地区的流行音乐。由于具有新颖性,符合初中生好奇的心理特征,迅速获得了初中生在内的大众喜爱,使得原本应在我国占主流地位的传统音乐受到冷落。青少年作为祖国的下一代,肩负着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任。笔者在教育实习期间,将传统民歌作为研究对象,对个案学校进行教育调查,总结分析其在初中学校存在的不足。接着以音乐教师的身份,在课堂上进行教学实践,争取改变学生对传统民歌的学习态度。本文通过传统民歌本体研究、教学现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写作,文章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述文章的选题缘由。第二部分对中国传统民歌定义、价值进行论述。第三部分提出问题,通过对个案学校的学生、教师进行问卷和访谈调查,总结出问题所在。第四部分解决问题,针对存在问题,进行认真的教学设计,改进教学方法。第五部分,通过教学实践后,引发相关思考,力图从教师自身方面完善中国传统民歌的教学,为提高教学效果提供实际建议。

梅世昌[2](2019)在《红色音乐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文中指出音乐是人类艺术的永恒主题,是不同年代人们社会生活特别是精神生活的抽象反映,它的发展始终与人类社会的变迁紧密相连。作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的真实写照,红色音乐是中国近代以来政治与艺术的智慧结晶,它萌芽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产生发展于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和大革命时期,初步发展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成熟发展于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创新发展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头30年,蜕变革新于改革开放以来。历史和现实表明红色音乐在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和壮大过程中,对于传播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挥了极为重要而独特的作用。从理论维度而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一个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从某种意义而言,大众化为中国化提供了支撑,为时代化提供了依据。红色音乐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息息相关的,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从哲学的角度揭示了音乐艺术的本质,为广大音乐工作者明确了红色音乐的基本创作思路和创作需要遵循的一般规律,从而在一定意义上确立了红色音乐的创作导向和创作秉持的理念,使得红色音乐的基本内涵更加深刻,推动了红色音乐的不断发展;而另一方面,红色音乐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价值使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变得更为通俗易懂的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将革命的道理熔铸于音乐艺术当中,使得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在日常活动当中自然而然地接受红色音乐的洗礼,进而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从历史维度而言,红色音乐发展与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紧密相连。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早期的中国共产党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具体革命实践中,开辟了运用红色音乐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运用红色音乐初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阶段。一方面,中国共产党颁布一系列方针政策,使得根据地的红色音乐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让党的革命主张逐步深入人心;而另一方面,“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掀起了左翼音乐运动,引导国统区的专业音乐工作者深入开展抗日救亡歌咏运动,红色音乐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了广大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同时建立起了无产阶级革命音乐工作队伍,推进了红色音乐的发展。全民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运用红色音乐深化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阶段。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文艺理论日趋走向成熟,大量专业的音乐工作者聚集到延安,深入实际斗争生活当中,开展革命音乐创作活动,使得红色音乐不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演绎形式上,与前一阶段相比有了质的飞跃。与此同时,这些作品被广泛应用到实际斗争当中,推动了历史的进程。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夕,这一阶段是中国共产党运用红色音乐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创新发展阶段。红色音乐伴随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艰辛探索不断完善和多元化发展,在潜移默化之中加深了广大人民群众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认同与接受。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和世界的交流日益密切,融汇贯通了古今中外优秀音乐文化精髓的红色音乐得到了蜕变与创新,极大地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需要,有力地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前进。从实践维度而言,经历了一个多世纪洗礼的红色音乐是中国近代以来先进的音乐文化体系,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艺术路径,对于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首先,红色音乐透过音乐艺术的形式将抽象的马克思主义概念术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传播开来;其次,红色音乐的创作取材真实地展示了革命战争年代的恢弘历程,社会主义探索时期艰苦奋斗的历史画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的光辉历程,成为了新时代珍贵的历史文化教育资源;再次,红色音乐塑造了中国共产党、新中国以及人民军队的光辉形象,是增进广大人民群众对党、国家和人民军队拥护爱戴的重要路径。最后,红色音乐是政治和艺术的高度统一,旋律的激昂奋进使得它能够起到鼓舞士气和瓦解敌手的功能。从现实维度而言,红色音乐对于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深刻的现实启迪。其一,红色音乐能够以其丰富的内容激励广大人民群众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行,引导人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们崇尚新的道德风尚;其二,红色音乐能够以深刻的思想内涵在新时代教育广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其三,红色音乐能够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总而言之,在新时代传承和弘扬红色音乐,挖掘其高雅的艺术价值,凸显其承载的核心理念,是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教育人民,教育党员,凝聚民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及在世界范围内传递中国价值观念的重要路径,是马克思主义化大众的必然选择。

欧阳超[3](2019)在《诗词谚语作为教学载体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文化自信被提升到新高度,国家政策、影视综艺、大众媒体以及传统节日,都在从不同层面给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有力的支持和积极的弘扬。中国古今优秀文学蕴含地理知识的资源非常多,例如中国古典文学、近代文学、现代文学,这其中又包括诗词、谚语、散文、小说、戏剧等。若利用科学理论和方法进行归纳和整理,则有利于义务教育初中地理新课标的实现。将中国优秀文化应用于地理教学,既有助于建立起学科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会从地理视角释析中国优秀文化作品,同时也可引导学生从优秀文学作品中挖掘地理知识,使其成为具有综合思维和地理理解力,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时代青年。截止目前,对于诗词谚语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方面的研究还非常少,有关诗词谚语作为地理教学载体的选取原则与标准、应用原则等问题还有待深入探索和研究,本文就这些问题,贴近初中地理课堂进行探讨、研究。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叙述了诗词谚语作为教学载体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相关内容。第一部分为引言,从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等方面叙述了写这篇文章的原因及其目的,总结性地罗列了诗词谚语在地理教学中应用研究的相关研究概况,叙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同时介绍了在本文写作过程中主要用到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础,首先是对本文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诗词谚语”和“教学载体”两个名词进行了解释、说明,其次是阐述了诗词谚语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相关理论依据,为本文的撰写提供理论支持。第三部分是诗词谚语的筛选条件、应用分类及应用方式。第四部分是诗词谚语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问卷调查和应用案例。第五部分是研究结论与建议、不足,概括了本文的相关观点,同时也阐述了在今后的学习中需要重点努力突破的方向。本文的重点为初中地理教学中诗词谚语的筛选条件,应用方式及具体的应用案例。通过阐述如何选用诗词谚语,对诗词谚语的应用进行分类以及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的教学案例的设计,希望能够为初中地理知识教学提供可以借鉴的教学案例,增加教学手段和方法,最终能够使初中地理阶段的教学更加轻松,易于被学生接受,理解。本次研究的创新之处是立足初中地理课堂,并进行了诗词谚语运用于初中地理教学的实践教学。最终的研究结果尽管不太显着,但整体上,学生在地理学习兴趣、地理成绩、诗词谚语的掌握等方面还是取得了一些进步。总得来说,诗词谚语在地理课堂的应用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趋势,满足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衣媛媛[4](2019)在《《发展汉语·高级阅读》中的文化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化的历史语境中,对外汉语教学和汉语学习活动热潮迭起。而教材作为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的主要依凭,其编写理念和编写质量越发被教育部门和学界关注。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汉语教材的编写由“以结构为纲”,逐渐转向“结构—功能—文化”三者相结合的模式,其中语言教材中的文化内容不断受到重视,但目前仍缺乏相应的细密严谨的编写大纲以衡量难易度。《发展汉语·高级阅读》是新时期汉语阅读教材的代表之一,得到广大师生的广泛好评,对学习者阅读技能的培养有很大帮助。但编者在选材过程中对隐含在语料中的文化因素的处理是否合理呢?本文将以此为切入点,针对《发展汉语·高级阅读》中文化因素的选取情况进行研究。论文分为绪论,第一、第二、第三章,以及结语。绪论中阐明选题的学理价值和实践意义,概述当前文化因素的定位和分类标准,以及教材中文化因素的选编研究情况。此外,简述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和依据。第一章重点考察教材中文化因素的选取情况。主要依据“国际汉语教材文化点分类框架”对教材中出现的文化因素进行分类统计。通过对比分析上下册涵盖的文化因素数量、涉及到的文化因素类型和古现代文化因素的比重,总结出文化因素选取的特点和不足。第二章在前一章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教材中文化因素呈现方式的类型和特点。文化因素具有隐含性和依附性,没有固定的存在形式,阅读教材中文化因素的呈现与编写体例有很大关系,《发展汉语·高级阅读》中文化因素的呈现方式可分为课文、注释、练习和图片四大部分,课文中的词汇是最常见的文化因素呈现形式。第三章结合教材编写相关理论,针对所选教材中出现的文化因素选编问题,提出修订完善建议。建议分两个部分:一是文化因素的选取要适度,要注重时代性和实用性的紧密结合,也应适当增加交际类文化因素;二是文化因素的呈现要精准,尤其是图片的选用。此外,可分解注释中过度延伸的文化因素。还应适当增加练习题的题型,将文化内容融入到技能训练中去。结语部分对后续研究提出了展望和构想。此外,受篇幅影响,本文将采用的文化因素分类标准以及教材中出现的所有文化因素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在附录中。综上,本文针对《发展汉语·高级阅读》中文化因素的选编情况做了整体和深入研究,以期能为教材再版提供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价值。

王卓珂[5](2018)在《动画型视听说教材编写探究》文中指出对外汉语教材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依托,主要有综合类、读写类、视听说类、口语类等。其中,视听说教材是可以比较全面地提高学生汉语听说水平和交际能力的门类。视听说教材以视频为基础,制作教学视频、软件和纸质教材。视频的主要来源分别是专门为教学摄制的视频和现有的短剧、电影、电视剧等视频。其中,动画型视听说教材有独特的优势:动画生动有趣,语言内容和风格适合对外汉语教学。但是目前动画型视听说教材数量很少,可利用的资源有限。本文对现有的动画型视听说教材教材做出分析,阐述其优劣,在此基础上,为丰富该门类教材,选择另一部动画片《宝贝女儿好妈妈》,选取其中各方面适合作为教材的部分,分析其语言内容,说明其在词汇、语言功能、语法等方面的理由,并据此探讨动画型视听说教材选材原则,对此类教材的编写提出建议。

周充[6](2018)在《军事武艺中甲胄的历史演进与当代价值研究》文中提出甲胄是一种防御武器。以此为主线进行中国古代军事武艺研究,中国古代军事研究已有了令人称道的学术成果,但在武术领域,伴随甲胄发展的军事武艺却少有专家学者发现,以致这一文化蒙尘已久。在我国,古代武艺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包含了多姿多彩的武术“器械搏斗”、“拳种”以及“骑射”等,这些内容与中国古代军事相融合,又以甲胄为依托,代代相传,乃至茁壮成长。如甲胄在军事战争的运用、甲士在军事中的主导等等。通过甲胄的防御,使之成为研究中国武术文化的一个“微观视窗”。然而,在中国古代军事取得硕果的同时,与此不相符的是,涵盖军事武艺中甲胄这一研究却出现了“蹩脚”,研究理论欠缺,且研究领域大多集中在考古学、军事学、历史学等学科,关于武术与甲胄的研究以及当代价值的研究犹如凤毛麟角,极少发现。为此,军事武艺中甲胄的历史演进与当代价值研究将以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历史研究法等方法进行梳理、扒列,整理了从原始社会到近现代以前的甲胄发展演变,并结合甲胄在军事武艺中所产生的价值进行了解读,通过甲胄历史发展的节点,层层递进的挖掘军事武艺中的文化,揭示出:甲胄在军事中的运用凸显武术的举足轻重,武艺在战争中占据有重要的地位,从战争历史发展的状况可以窥伺到,得武艺者,得天下。武艺在战争中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即使甲胄有防刀枪之功效,但离开了武艺的反击,一切就只有徒劳,因此,武艺高超之人在战争中独占鳌头,与甲胄相结合才能游刃于战场厮杀,以甲胄为载体的军事武艺揭示了武学的价值,为今人研究武术以及武术文化具有重大的作用。武艺的发展绵延是今之武术的垂鉴,射箭技艺一直贯穿古代战争始终,而战阵也是一样,体现了武艺在甲胄的掩护下,独霸战争风云。战争中的一些好的武艺一直在战争中延续,如刀的劈砍,枪的刺杀等,为中国古代武术发展补上了光辉的一笔,然战争的不断使得民间武艺群起,从远古神话到明清时期,就可以发现大量的记载,这就为武艺的传承留下了宝贵的财富。甲胄的历史发展演变与武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发展有大起大落,也有一凡风顺时期,在武术发展良好时期,甲胄也有相同的经历,而当武术低落之时,甲胄的发展也不是如履平地,正是由于二者的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使得两者在战场上拥有共同的天地。(4)甲胄的集大成是人类的智慧结晶,彰显了历史人民的高超技艺,同时蕴含了浓厚的中华文化。主要表现有,甲胄虽经历了不断变化的战争,但其皮甲胄始终是战争中的普及之物,虽在各个时期都有不同样式,但都未离开皮质甲胄的发展。而各个时期发展的甲胄都只是在材质和样式上异彩纷呈,其效用却未发生多大变化,只有在清朝之时,用于士兵操练后,便说明了甲胄的昔日战场风光已一去不复返了,终到清朝发出了微弱的叹息。军事武艺中甲胄的发展却牵出了中国的众多学科研究,历史、考古、哲学、工艺、军事、艺术等就位列其中。军事武艺乃属其中的一支,通过对甲胄的胪列扒梳以及分类考证,其中所包含的美学价值、工艺价值、兵学价值、武学价值、伦理价值、人物塑造价值在甲胄中展现到了极致,向今人提供了丰富的参考。

江礼根[7](2017)在《中文歌曲在泰国高校中文选修课中的应用研究 ——以泰国斯巴顿大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全球化使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汉语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极大关注,汉语国际推广也因此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此同时,在当前复杂的语言教学环境下,对外汉语教学中一些陈旧的教学理念,落后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所带来的弊病也渐渐显露出来,迫使每个汉语教育工作者不断总结、反思,发挥主观能动性,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许多学科的研究表明,音乐和语言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音乐应用于语言教学效果明显。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己经有不少学者做过这方面的尝试。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也有许多将中文歌曲应用于汉语教学的实践案例。然而,将中文歌曲作为主要教学模式应用于中文选修课教学的研究极少。本文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视听教学法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学习动机理论及相关教学实践,具体阐释了中文歌曲在汉语课堂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和价值。除此之外,笔者还通过对泰国斯巴顿大学中文选修课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对中文歌曲在泰国高校中文选修课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相关研究和思考,并提出了具体的应用策略。最后,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充分论证了中文歌曲教学在激发学习者汉语学习兴趣的同时,辅助汉语语音、词汇、语法以及文化知识教学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希望本研究能够抛砖引玉,使广大汉语国际教师更加重视汉语学习者的学习兴趣,积极培养学生的汉语学习策略,通过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效率。

李晓彤[8](2017)在《基于汉语高频词联想场的中俄大学生语言意识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俄罗斯心理语言学对语言意识较为系统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20世纪90年代语言意识已成为其研究主体。因此,它也成为对语言、意识、文化等问题进行整合研究的学科。在对语言意识研究的过程中,由于其语义结构及所反映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模式、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引起了不少学者的兴趣和关注。汉语高频词是人们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词语,它在中国人的头脑中是长期、稳定存在的。汉语高频词被使用的普遍性,体现了其在中国人语言意识中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对汉语高频词及对应俄语词进行语言意识研究,会让我们了解到这些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词汇,在中俄大学生的意识里是以怎样的联想场呈现的,这种呈现方式又是如何体现中俄两国人民语言意识特色的,关于此方面尚无系统研究。本文以俄罗斯心理语言学语言意识理论为基础,参考汉语高频词研究,借助自由联想实验的方法,通过对汉语高频词及对应俄语词联想场进行分析,探讨中俄大学生语言意识中的思维方式、民族文化差异,并揭示其形成原因。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介绍了本论文研究问题的提出、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及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二章概述了语言意识理论、语言意识研究方法及高频词语言意识的研究。第三章汉语高频词研究基础,描写了对生成汉语高频词表的语料库、基于汉语语料库的词频表研究、汉语高频词语言意识对比研究现状。第四章描述了汉语高频词语言意识实证研究,其中包括:实验目的和假设、被试、实验材料、实验设计与程序、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实验结果。第五章汉语高频词俄语对应词的联想场描写,对汉语高频词俄语对应词的选定过程进行了描述,呈现了俄语对应词自由联想实验过程及联想场,并对俄语对应词联想场进行了分析。第六章中俄联想实验结果对比,通过对汉俄联想场的对比,揭示中俄言语思维方式特点进行对比及中俄语言意识民族文化特点。希望本论文能够丰富中国及俄罗斯心理语言学语言意识的实证研究,为高频词研究提供借鉴。

马晓玲[9](2016)在《我国台湾康轩版小学《国语》教科书中的国际理解教育内容研究》文中指出基于环球成长趋向于一体化的背景下,人类生活的众多方面都被卷入了全球化的海潮中,教育的发展也不能独立于外。为与时代的号召相应,全球各国不但广泛参与国际理解教育的理论研究,而且通过各类组织形式鞭策国际理解教育的实施。中国台湾地区教育当局颁布的《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纲要》的基本理念提出,培养学生有效应用中国语文,从事思考、理解、推理、协调、欣赏、创作,以扩充生活经验,拓展多元视野,面对国际思潮。小学《国语》教科书既体现了教育目标与课程目标,又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主要媒介,且当前国际理解教育实施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学科渗透。因此,研究中国台湾地区小学《国语》教科书中的国际理解教育内容意义重大。本研究将国际理解教育分为国际议题、国际文化、国际联结三大主题,选择台湾康轩文教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出版的小学《国语》教科书为研究对象。在参考以前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康轩版小学《国语》教科书中的国际理解教育内容进行分析,了解其主题呈现方式和分布情形,并得出研究结论和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思考与建议。康轩版小学《国语》教科书中的国际理解教育内容现存优势有:第一,数量随着年级呈现递增趋势,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一致;第二,教科书中涉及国际理解教育内容的选文来源“双管”,内涵“齐下”;第三,选文的体裁呈现多样性,形式活泼;第四,内容丰硕多彩,主题分布广泛;第五,选文的时代性分布合理,重视对现当代文化的关注;第六,教科书中的支持性内容,更有助于学生增强对国际理解教育内容的关注。其中存在的不足有:第一,教科书中涉及到的国家和洲际分布不均,且存在着明显的“强国”、“大国”倾向;第二,反映国际理解教育三大主题的选文分布不均,主题分布严重的失衡;第三,选文较多的呈现了国际文化共性,对的国际文化差异性关注度不够;第四,倾向于以男性为中心,不利于认识女性对人类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第五,教科书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实践行动力的形成;第六,国内外近代文学作品较少,不利于学生全面的理解国际文化。最后,针对康轩版小学《国语》教科书中的国际理解教育内容现存在的不足,以及为了更好地促进国际理解教育在小学国语学科中的渗透,笔者从教育部门、课程标准、教科书编写、教师素质四个层面提出了思考建议,以期为中国大陆地区语文教科书的编写带来启示。

吴思慧[10](2015)在《剖析音乐教育的德育渗透 ——以株洲市城区普通中学音乐教育为例》文中指出坚持重视音乐教育的德育渗透,是学校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本文围绕音乐教育的德育渗透,紧密结合城区普通中学教育实际和自身的教学实践,从五个方面进行论述:在绪论中,笔者从课题的提出,课题研究的意义,课题研究的思路及研究的特点,阐述了课题研究的基本要素和基本要求。在第一章“音乐教育德育渗透”概念分析中,抓住中学音乐教育的特点特色,对德育、音乐教育,音乐教育与德育的关联三个关键词,以及“音乐教育的德育渗透”主标题进行内涵和定义上的分析概括。在第二章“音乐教育的德育渗透”状况分析中,笔者从音乐教育的德育渗透的历史脉络;音乐教育的德育渗透在音乐教材中的体现;音乐教育的德育渗透在学生中的认知;音乐教育的德育渗透主旋律之说等四个方面进行论述,从而对音乐教育德育渗透的状况,有一个较全面的认知把握。在第三章“音乐教育的德育渗透”效应分析中,笔者运用生动的事实,对音乐教育的德育渗透所产生的效应进行分析,认为音乐教育的德育渗透,不但使音乐教育在内容、形式上更加丰富多彩,促进音乐在素质教育中积极探索创新,而且改变了音乐教育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而赋予更广泛的校园音乐文化建设,既满足学生学习鉴赏音乐的兴趣追求,又呈现出学校的特点特色,从而使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中,发挥出独特的作用和效果,使音乐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和支持。在第四章“音乐教育的德育渗透”优化分析中,笔者认为在对普通中学音乐教育德育渗透剖析中,深入研究音乐教育的德育渗透的不断优化,显得特别重要。在此章中具体研究了两个方向性问题:一是为什么要优化?主要有两点,首先,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以及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音乐教育的德育渗透必须不断优化。其次,音乐教育的实践中出现了许多不适应音乐教育健康发展的因素和难题,也对音乐教育的德育渗透提出了不断优化的要求。二是怎样优化?笔者在对实践总结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四点建议,即:音乐教育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要充分挖掘音乐教育的丰富内涵;要努力创造良好的音乐教育环境;要不断增强音乐教师队伍的德育意识和德育能力。

二、一条神奇的金线——试论经济专业教学中毕业设计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条神奇的金线——试论经济专业教学中毕业设计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初中阶段中国传统民歌的教学研究 ——以湘艺版音乐教材中作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初中教材中的中国传统民歌
    第一节 中国传统民歌概述
    第二节 中国传统民歌作品在音乐教材中的分布
        一、音乐教材介绍
        二、初中音乐教材中的中国传统民歌作品
    第三节 中国传统民歌的价值
        一、社会价值
        二、文化传承价值
        三、教育价值
第二章 传统民歌在初中的教学现状调查及分析
    第一节 传统民歌在初中的教学现状调查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内容
    第二节 调查结果分析
        一、学生调查结果分析
        二、教师调查结果分析
        三、总结分析
第三章 传统民歌作品的教学实践研究
    第一节 课堂教学实践案例分析
        一、歌唱课教学实践案例分析
        二、欣赏课教学实践案例分析
    第二节 课外教学研究
        一、课外相关教学实践
        二、课外教学反思总结
第四章 对传统民歌教学的思考
    第一节 强化传统音乐传承意识
    第二节 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
    第三节 提升传统音乐知识与技能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2)红色音乐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的缘起
    0.2 研究的意义
        0.2.1 理论和现实意义
        0.2.2 学术价值
    0.3 研究综述
        0.3.1 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0.3.2 国外相关研究述评
        0.3.3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0.3.4 研究的思路和内容
    0.4 本文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0.4.1 重点难点
        0.4.2 创新点
    0.5 本文的研究方法
    0.6 相关概念的界定
        0.6.1 红色音乐概念的界定
        0.6.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概念
第1章 马克思主义和红色音乐的内在关联
    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1.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大众化作为支撑
        1.1.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时代化的必然要求
    1.2 马克思主义奠定了红色音乐的理论基础
        1.2.1 揭示了音乐艺术的本质特征
        1.2.2 阐释了音乐艺术的基本功能
        1.2.3 明确了红色音乐的创作理念
    1.3 红色音乐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1.3.1 使马克思主义深奥的理论表达更加通俗
        1.3.2 使马克思主义抽象的理论语言更加形象
        1.3.3 使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影响更加广泛深远
第2章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红色音乐的发展脉络
    2.1 红色音乐的诞生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1.1 红色音乐的萌芽与诞生
        2.1.2 工农革命歌咏活动与反帝反封建革命思想的传播
    2.2 红色音乐的初步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2.1 在苏区音乐建设中逐步走向群众
        2.2.2 在左翼音乐运动中逐步趋向专业
        2.2.3 1927年至1937年诞生的红色音乐作品的基本特点
    2.3 红色音乐的深入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3.1 在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深入群众广泛宣传
        2.3.2 在解放战争时期结合实际斗争推动历史进程
        2.3.3 1937年至1949年诞生的红色音乐作品的基本特点
    2.4 红色音乐的创新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4.1 在新中国成立的头17年中创新发展
        2.4.2 在十年艰辛探索和两年徘徊中曲折发展
        2.4.3 1949年至1978年诞生的红色音乐作品的基本特点
    2.5 红色音乐的蜕变创新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5.1 在国内外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的前提下坚持主流
        2.5.2 1978年以来诞生的红色音乐作品的基本特点
第3章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红色音乐的具体功能
    3.1 传播马克思主义及党的方针政策
        3.1.1 呈现马克思主义基本概念术语
        3.1.2 形象地展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1.3 生动展现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
    3.2 展现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光辉历程
        3.2.1 铭刻中国革命战争艰苦奋斗的艰辛历程
        3.2.2 记录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艰辛探索的曲折历程
        3.2.3 描绘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开拓创新的伟大历程
    3.3 塑造党、国家以及人民军队的伟岸形象
        3.3.1 塑造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形象
        3.3.2 塑造新中国积极向上、爱好和平的形象
        3.3.3 塑造人民军队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形象
    3.4 鼓舞士气以及瓦解敌手
        3.4.1 鼓舞士气
        3.4.2 瓦解敌手
第4章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红色音乐的基本特征
    4.1 丰富的人民性
        4.1.1 创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4.1.2 作品风格引导人民审美需求
        4.1.3 情感表达契合人民诉求
    4.2 鲜明的思想性和时代性
        4.2.1 旗帜鲜明弘扬社会主旋律
        4.2.2 高度契合时代发展的主题
    4.3 多样的艺术性
        4.3.1 中西结合
        4.3.2 雅俗共赏
第5章 红色音乐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启示
    5.1 以丰富的音乐内容教育引导广大人民
        5.1.1 树立的模范典型引导人民奋勇前行
        5.1.2 承载的核心价值理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1.3 凸显的中华传统美德引领道德风尚建设
    5.2 以深刻的思想内涵坚定党员理想信念
        5.2.1 筑牢党员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5.2.2 教导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5.3 以音乐的独特魅力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
        5.3.1 以通俗的音乐语言阐释马克思主义
        5.3.2 以独特的音乐旋律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余论: 关于红色音乐发展的几个问题
    一、关于红色音乐内容上充斥暴力问题的争议
    二、关于红色音乐与个人崇拜
    三、关于红色音乐的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诗词谚语作为教学载体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1.诗词谚语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价值
        2.社会形势对诗词谚语等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播
        3.教育形势下地理课程标准对学生培养的新要求
        4.我国诗词谚语中具有丰富的地理教学资源
        5.诗词谚语在地理教学中应用研究的深入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研究目的
    (四)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五)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访谈法
        3.分类整合法
        4.问卷调查法
        5.比较法
    (六)研究路线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1.诗词谚语
        2.初中地理
        3.教学载体
    (二)理论基础
        1.学习迁移理论
        2.建构主义理论
        3.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三、诗词谚语在初中地理中的分类和应用设计
    (一)诗词谚语作为教学载体的初中地理教学中的筛选原则
        1.选用准确、科学的诗词谚语
        2.选用适当的诗词谚语
        3.选取具有生成性的诗词谚语
    (二)诗词谚语与人教版初中地理知识的整理
        1.诗与初中地理教学内容的整理
        2.词与初中地理教学内容的整理
        3.谚语与初中地理教学内容的整理:
        4.歌词与初中地理教学内容的整理
    (三)诗词谚语在人教版初中地理中的分类整理
        1.诗词谚语与初中地形知识的联系
        2.诗词谚语与初中天气、气候知识的联系
        3.诗歌谚语与初中水文知识的联系
        4.诗词谚语与区域知识的联系
        5.诗词谚语与初中地球运动的联系
        6.诗词谚语与初中人文地理知识的联系
    (四)诗词谚语作为地理教学载体的应用分类
        1.诗词谚语用作初中地理课堂导入
        2.诗词谚语用作初中课堂延伸材料
        3.诗词谚语用作初中地理知识总结材料
        4.诗词谚语用作初中地理习题材料
四、诗词谚语作为教学载体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实证
    (一)问卷调查
        1.问卷编制
        2.预调查
        3.问卷的发放
    (二)诗词文学作为教学载体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实施案例设计
        1.教学内容
        2.教学对象
        3.教学设计
    (三)数据采集和分析
        1.数据采集
        2.数据分析
    (四)教学实验结果分析
        1.学生期末成绩分析
        2.课堂状态对比分析
五、诗词谚语作为初中地理教学载体的总结和建议
    (一)主要结论
        1.诗词谚语作为地理教学载体有助于提升初中学生地理学习兴趣
        2.诗词谚语作为地理教学载体有助于提升初中课堂气氛
        3.诗词谚语作为地理教学载体有助于提升初中学生审美观
        4.诗词谚语作为地理教学载体有助于地理教师能力提升
    (二)建议
        1.学校方面
        2.教师方面
        3.学生方面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4)《发展汉语·高级阅读》中的文化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与目的
    二、研究综述
    三、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对象
    四、研究方法及依据
第一章 《发展汉语·高级阅读》文化因素分类统计分析
    一、文化因素分类标准及统计方式说明
        (一)本文采用的文化因素分类标准介绍
        (二)文化因素的统计方式说明
    二、教材中文化因素的总体分布
    三、教材中各类型文化因素统计分析
        (一)中国国情类文化因素
        (二)成就文化类文化因素
        (三)语言文字类文化因素
        (四)日常生活和习俗类文化因素
        (五)交际文化类文化因素
        (六)思想观念类文化因素
    四、本章小结
第二章 《发展汉语·高级阅读》文化因素呈现方式分析
    一、课文中涵盖文化因素
        (一)文章标题
        (二)语句、语段
        (三)词汇
    二、注释中阐释文化因素
    三、练习中考察文化因素
        (一)多项选择题
        (二)判断正误题
        (三)填空题
    四、图片中展现文化因素
    五、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发展汉语·高级阅读》文化因素选编修订建议
    一、文化因素择取建议
        (一)文化因素的选取要有规律且适度
        (二)重视文化因素时代性与实用性的结合
        (三)适当增加交际类文化因素
    二、文化因素呈现方式建议
        (一)分解注释中过度延伸的文化因素
        (二)适当增加文化因素的练习题型
        (三)增强图片呈现文化因素的精准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个人简历

(5)动画型视听说教材编写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对象和范围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对外汉语动画视听说教材概述
    第一节 动画型视听说教材的定义与特点
    第二节 动画视听说教材在理论上的依据
        一、二语习得理论
        二、心理学理论
    第三节 动画型视听说教材的价值
        一、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二、营造生动的语言环境
        三、展现自身的文化习俗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对现有动画型视听说教材的分析
    第一节 对现有动画型视听说教材的选材分析
        一、对现有动画型视听说教材情节内容的分析
        二、对现有动画型视听说教材文化内涵的分析
    第二节 对现有动画型视听说教材CD-ROM的分析
        一、对现有动画型视听说教材CD-ROM内容的分析
        二、对现有动画型视听说教材CD-ROM使用的分析
    第三节 对现有动画型视听说纸质教材的分析
        一、对现有动画型视听说纸质教材体例的分析
        二、对现有动画型视听说纸质教材内容的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动画片《宝贝女儿好妈妈》作为对外汉语视听说教材的可行性分析
    第一节 选择动画片《宝贝女儿好妈妈》的理由
    第二节 对《宝贝女儿好妈妈》人物和内容的分析
        一、《宝贝女儿好妈妈》的人物分析
        二、《宝贝女儿好妈妈》的内容分析
    第三节 对《宝贝女儿好妈妈》语言的分析
        一、对《宝贝女儿好妈妈》词汇的分析
        二、对《宝贝女儿好妈妈》语法的分析
        三、对《宝贝女儿好妈妈》语言功能的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动画型视听说教材的选材原则和编写建议
    第一节 动画型视听说教材的选材原则
        一、选择情节内容的原则
        二、选择语言要素的原则
    第二节 对动画型视听说教材的编写建议
        一、采用多种语言翻译课本
        二、遵循大纲,重视词汇的筛选和对超纲词汇的处理
        三、建立生词gif动图库
        四、丰富练习形式
        五、加强技术手段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6)军事武艺中甲胄的历史演进与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1.1.2 人类发展史的深思
        1.1.3 透析甲胄下的武艺
        1.1.4 理清军事武艺的绵延
        1.1.5 甲胄在军事武艺中的暗淡失色
    1.2 选题意义
        1.2.1 以甲胄为载体,揭示军事武艺的形成
        1.2.2 金戈铁马中的武艺运用
        1.2.3 以“胄”为镜,知古代之风云
        1.2.4 军事武艺中甲胄的传统工艺挖掘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内研究现状
        2.1.1 关于军事的研究
        2.1.2 关于武术的研究
        2.1.3 军事武艺的研究
        2.1.4 有关甲胄的研究
    2.2 国外研究
3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3.1 研究思路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逻辑分析法
        3.2.3 历史研究法
4 相关概念释义
    4.1 甲胄
    4.2 军事武艺
5 奴隶社会时期及之前的甲胄历史演变
    5.1 军事武艺中的采集狩猎时代甲胄
    5.2 军事武艺中的奴隶社会时期甲胄
        5.2.1 军事武艺中奴隶社会前期甲胄
        5.2.2 军事武艺中奴隶社会后期甲胄
6 封建社会的甲胄
    6.1 “等级森严”的秦汉甲胄
        6.1.1 军事武艺中的秦朝甲胄
        6.1.2 军事武艺中的汉朝甲胄
    6.2 “诸王争霸”的三国、两晋南北朝甲胄
    6.3 “形制多样”的隋唐甲胄
    6.4 “承前启后”的宋元甲胄
    6.5 “穷途末路”的明清甲胄
        6.5.1 军事武艺中的明朝甲胄
        6.5.2 军事武艺中的清朝甲胄
7 军事武艺中甲胄的当代价值
    7.1 军事武艺中甲胄的当代美学价值
    7.2 军事武艺中甲胄的当代工艺价值
    7.3 军事武艺中甲胄的当代兵学价值
    7.4 军事武艺中甲胄的当代武学价值
    7.5 军事武艺中甲胄的当代伦理价值
    7.6 军事武艺中甲胄的当代塑造价值
8 结论与展望
    8.1 互为依托的武艺甲胄,传颂了军事武艺价值
    8.2 跌岩起伏的军事武艺,助推了当代武学内涵
    8.3 文化汇集的军事甲胄,丰富了中华文化底蕴
9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中文歌曲在泰国高校中文选修课中的应用研究 ——以泰国斯巴顿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综述
        一、关于音乐与语言的关系研究
        二、关于歌曲用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策略研究
        三、关于歌曲用于英语教学的实践策略研究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二、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
        三、案例分析法
第二章 中文歌曲应用于泰国高校中文选修课教学的依据
    第一节 中文歌曲应用于汉语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视听教学法理论
        二、多元智能理论
        三、学习动机理论
        四、输入假说理论
    第二节 中文歌曲应用于汉语教学的实践基础
        一、斯巴顿大学中文教学的背景介绍
        二、外语教学法的丰富
        三、中文歌曲的积极影响
第三章 中文歌曲在中文选修课中的实践案例
    第一节 中文歌曲教学设计分析
        一、教学对象分析
        二、歌曲教材编排
        三、教学目标分析
    第二节 教学案例(一)
        一、备课过程
        二、教学过程
    第三节 教学案例(二)
        一、备课过程
        二、教学过程
    第四节 教学评价
第四章 中文歌曲在中文选修课中的应用策略
    第一节 选择适合教学的中文歌曲资源
        一、歌词通俗、难度适当
        二、歌词内容适用于教学,易于模仿
    第二节 在听、说、读、写活动中灵活运用
        一、听
        二、说
        三、读
        四、写
    第三节 开展中文歌曲兴趣活动
    第四节 将中文歌曲演唱纳入教学评价体系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8)基于汉语高频词联想场的中俄大学生语言意识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之处
        (一)内容创新
        (二)成果创新
    注释
第二章 语言意识理论及研究方法
    一、语言意识理论
        (一)语言意识的概念和界定
        (二)语言意识的民族文化特点
    二、语言意识研究方法及工具
        (一)自由联想实验
        (二)俄罗斯《联想词典》
    三、高频词的语言意识研究
    注释
第三章 汉语高频词研究基础
    一、生成汉语高频词表的语料库介绍
        (一)语料库简介
        (二)国家语委现代汉语语料库
    二、基于语料库的词频表研究
        (一)基于语料库的词频统计
        (二)词频现象
        (三)现代汉语语料库词语分词类频率表
    三、汉俄高频词语言意识对比研究现状
    注释
第四章 汉语高频词语言意识实证研究
    一、实验目的及假设
    二、被试
    三、实验材料
    四、实验设计与程序
    五、实验数据处理
    六、实验结果
    注释
第五章 汉语高频词对应俄语词的联想场描写及分析
    一、汉语高频词对应俄语词的选定
    二、汉语高频词对应俄语词自由联想实验描述
        (一)实验目的及假设
        (二)被试
        (三)实验材料
        (四)实验设计与程序
        (五)实验结果
    三、汉语高频词对应俄语词联想场描写及分析
    注释
第六章 汉俄联想实验结果对比
    一、汉俄联想场对比
    二、中俄大学生言语思维方式特点
    三、中俄语言意识民族文化特点
        (一)中国人语言意识民族文化特点
        (二)俄罗斯人语言意识民族文化特点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致谢

(9)我国台湾康轩版小学《国语》教科书中的国际理解教育内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设计与方法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一、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 (二)理论基础 二、研究结果的呈现与分析 (一)教科书中国际理解教育内容的整体呈现与分析 (二)教科书中国际理解教育内容的主题式呈现及分析 (三)选文的时代性分析 (四)教科书中支持性内容的分析 三、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建议 四、启
    示 (一)教科书中国际理解教育内容的编排与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保持一致性 (二)注重反映国际理解教育主题选文的均衡分布,增强对国际文化差异的关注 (三)注重国际理解教育内容涉及范围广泛性,以及选文来源和选文题材的多样性 (四)应该注重选文时代分布的合理性,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国际文化 (五)应该注重选文地域分布的广泛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剖析音乐教育的德育渗透 ——以株洲市城区普通中学音乐教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课题的提出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三、课题研究的思路及研究特点
第一章 “音乐教育的德育渗透”概念分析
    第一节 德育的内涵及特点
    第二节 音乐教育的内涵及特点
    第三节 音乐教育与德育的关联
    第四节 “音乐教育德育渗透”的题义
第二章 “音乐教育的德育渗透”状况分析
    第一节 “音乐教育德育渗透”的历史脉络
    第二节 “音乐教育的德育渗透”在音乐教材中的体现
    第三节 “音乐教育的德育渗透”在学生中的认知
    第四节 “音乐教育的德育渗透”主旋律之说
第三章 “音乐教育的德育渗透”效应分析
    第一节 音乐教育的德育渗透,推进音乐素质教育全面发展
    第二节 音乐教育的德育渗透,带动校园音乐文化健康繁荣
    第三节 音乐教育的德育渗透,使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品质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第四章 “音乐教育的德育渗透”优化分析
    第一节 为什么要优化
        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变化,要求音乐教育的德育渗透要不断优化
        二、音乐教育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要求音乐教育德育渗透要不断优化
    第二节 怎样优化
        一、音乐教育要突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二、充分挖掘音乐教育的丰富内涵
        三、努力创造良好的音乐教育环境
        四、不断增强音乐教师队伍的德育意识和德育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一条神奇的金线——试论经济专业教学中毕业设计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初中阶段中国传统民歌的教学研究 ——以湘艺版音乐教材中作品为例[D]. 刘欣.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2]红色音乐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 梅世昌. 湘潭大学, 2019(12)
  • [3]诗词谚语作为教学载体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欧阳超. 广西师范大学, 2019(09)
  • [4]《发展汉语·高级阅读》中的文化因素研究[D]. 衣媛媛. 沈阳师范大学, 2019(09)
  • [5]动画型视听说教材编写探究[D]. 王卓珂. 黑龙江大学, 2018(09)
  • [6]军事武艺中甲胄的历史演进与当代价值研究[D]. 周充. 成都体育学院, 2018(12)
  • [7]中文歌曲在泰国高校中文选修课中的应用研究 ——以泰国斯巴顿大学为例[D]. 江礼根. 云南师范大学, 2017(02)
  • [8]基于汉语高频词联想场的中俄大学生语言意识对比研究[D]. 李晓彤.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05)
  • [9]我国台湾康轩版小学《国语》教科书中的国际理解教育内容研究[D]. 马晓玲. 西南大学, 2016(02)
  • [10]剖析音乐教育的德育渗透 ——以株洲市城区普通中学音乐教育为例[D]. 吴思慧.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7)

标签:;  ;  ;  ;  ;  

一条神奇的金线——论毕业设计在经济学专业教学中的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