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浅谈博物馆讲解工作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胜芳[1](2021)在《宣教视角下博物馆讲解员的角色定位与培养发展》文中研究指明讲解员是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和文化宣传阵地的前沿,是博物馆工作对外展示的核心,讲解员关乎博物馆的形象、博物馆的文化宣传、博物馆文化品牌塑造,可以说,讲解员的讲解对宣教工作的开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讲解员的工作成果关乎博物馆文化事业的发展,关乎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文章通过观察、分析、总结,对博物馆讲解员工作进行角色定位,并对如何培养讲解员及提升讲解员的素养提出一些看法。
罗丹[2](2021)在《从观众心理学的视角探讨博物馆讲解艺术》文中指出博物馆与观众之间通过讲解进行有效沟通,出色的讲解工作能够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起到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心理学的方法研究观众需求,获取观众在参观过程中的意愿、情感、态度、期望等心理因素,以期提升讲解艺术水平,让观众在参观过程中感受到优质的服务,从而增强博物馆教育功能。
陈伟宏[3](2021)在《新时期博物馆的讲解与文化教育功能探析》文中指出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文化知识需求也在不断地增加,因而博物馆也成了人们出行的重要目的地。在新时期,人们对于博物馆的讲解要求在日益提升,博物馆的文化教育功能也得到了不断发展。因此,我们要将博物馆的讲解工作与文化教育功能进行有机融合,进而在社会和博物馆之间建立起沟通交流的桥梁。文章就如何做好博物馆的讲解工作以及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文化教育功能进行了一些探讨。
朱凤林,王丽柑,蓝文面[4](2021)在《地方高校博物馆学生讲解员培养探析——以玉林师范学院桂东南历史文化博物馆为例》文中指出玉林师范学院桂东南历史文化博物馆开馆之前即着手选拔、培训与演练学生讲解员。学生讲解员培养对象由工作小组考核确定,三年间已选拔了三批学生讲解员队伍,并初步建立了相关规章制度。学生讲解员培养对象确定后,由专业教师主持藏品历史文化知识、博物馆知识、讲解技能、礼仪规范、综合素质诸方面的培训与练习。学生讲解员的培养,有效地缓解了桂东南历史文化博物馆讲解员不足的状况。与此同时,学生讲解员在实训中也使自身能力与素质得到提升,增强了服务地方的意识和综合能力。由于学生讲解员培养制度建立不久,还存在学生讲解员来源较为单一、规章制度有待完善、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这些问题,随着博物馆建设的推进和专业师资力量的加强,将逐步得到解决。
赵先志[5](2021)在《辽宁地区中小型博物馆陈列展览现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黄夏冰[6](2021)在《新时代下博物馆讲解工作分析》文中指出在精神文化建设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博物馆成为向社会大众宣传文化的主要场所。随着博物馆参观人数的不断增多,博物馆讲解服务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讲解员在进行历史文物知识讲解的过程中,向社会大众实施精神文化教育,更好的促进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本文对新时代的环境中博物馆讲解工作的开展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许雪慧[7](2021)在《访谈节目《传承奥运文化的讲解员》作品阐述报告》文中研究指明博物馆作为历史文物的承载之地,是人们学习传统文化的主要场所,深受人们的重视和喜爱。讲解员是博物馆面对大众的窗口,是人们了解博物馆最好的纽带,在博物馆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本访谈节目《传承奥运文化的讲解员》就是一档以南京奥林匹克博物馆讲解员陈易初为采访对象的访谈节目,通过主持人开放式的提问,帮助其更全面地解读讲解员人工讲解面对线上语音讲解的挑战时展现出的独特优势、人工讲解在体育类博物馆展览中的运用现状以及人工讲解重要的教育意义。本访谈节目力求通过对陈易初的采访,让大家更加关注讲解员如何在体育类博物馆将奥运精神传承下去,让大众更加了解博物馆讲解员的重要作用。
周孟涵[8](2021)在《博物馆讲解词分众研究 ——以山东大学博物馆(青岛)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人工讲解是博物馆教育中悠久而又重要的一个领域,因其特有的灵活性、互动性,以及丰富的情感传递,长期以来在博物馆教育中扮演着难以替代的角色。而人工讲解的重要基础与教育职能的重要价值,很大程度上是由“讲解词”来体现的。随着新博物馆学运动的不断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已经深深地融入到博物馆各项业务工作的发展过程中。在这一背景下,博物馆的人工讲解不再是展览内容的“复读机”,而是应当扮演博物馆与观众之间认知上的、情感上的沟通“桥梁”。因此,理解不同类型观众对于讲解内容的需求、建构博物馆讲解词的分众化表达体系,成为博物馆人工讲解在“21世纪博物馆”背景下向“以观众为中心”转型的典型特征与重要前提。基于此,本文致力于探索博物馆讲解词的分众化问题。通过采集、整理、分析博物馆观众对讲解内容、形式与情感的期待与兴趣,建构博物馆讲解词分众化的需求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讲解词撰写机制与讲解员预约机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本文以山东大学博物馆(青岛)的《文韵齐鲁——山东大学文物考古成果展》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捕捉观众对该展览人工讲解的期待与兴趣,来形成该展览背景下讲解词的分众需求体系。结果显示,观众的年龄差距、兴趣程度与知识水平,对于讲解词的需求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基于此,本文认为,开展讲解词分众研究对于提升人工讲解在博物馆教育中的角色与价值具有显着的实际意义,在此基础上,可以建立健全更符合观众需求的讲解词撰写机制与讲解员预约机制。
黄文娟[9](2021)在《博物馆讲解技巧与方法探讨》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建设水平也逐渐提高,人们综合素养逐渐提升,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参观博物馆成为公众了解历史文化、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途径,深受人们的喜爱。近几年来,我国博物馆参观人数逐渐增多,年龄范围也愈加广泛。博物馆的讲解工作也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讲解员的讲解能力和讲解技巧对参观者的参观兴趣和参观到访量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传播中国文化也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文章探讨了讲解技巧与方法,希望能够提高讲解人员的讲解能力,增强参观者的参观兴趣,为传播中华文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巩桂兰[10](2021)在《博物馆讲解的语言艺术与讲解技能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博物馆讲解需要讲究语言艺术和技能技巧,从前期准备到技能运用再到过程把握都需精准到位。一是前期工作精心准备,撰写出精彩讲解词;二是通过充分融入个人情感、录制练习视频、采用逐步推进法等方式掌握快速记忆讲解词的关键技能;三是在讲解过程中具备真情投入于所描绘的意象之中,有效把握"度",以情动人,结合实际而因人而异以及管理好仪态等讲解技能。
二、浅谈博物馆讲解工作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博物馆讲解工作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宣教视角下博物馆讲解员的角色定位与培养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 1 讲解员的工作背景及现状 |
| 1.1 讲解员的工作背景 |
| 1.2 政策支持 |
| 1.3 讲解员工作现状 |
| 2 讲解员角色定位 |
| 2.1 教育专员 |
| 2.2 引导咨询 |
| 2.3 翻译家 |
| 2.4 心理学能手 |
| 2.5 艺术表演者 |
| 2.6 演讲家 |
| 3 讲解员的培养 |
| 3.1 改善传统视角,做好讲解员的选拔工作 |
| 3.2 培养专家型讲解员,鼓励讲解员多元化发展 |
| 3.3 完善培训考核体系,细化讲解员晋升制度 |
| 3.3.1 完善培训考核体系 |
| 3.3.2 完善讲解员晋升制度 |
| 4 结语 |
(2)从观众心理学的视角探讨博物馆讲解艺术(论文提纲范文)
| 一、研究博物馆观众心理学的意义 |
| 二、博物馆讲解工作中常见的问题 |
| (一)讲解内容单一 |
| (二)讲解形式生硬 |
| 三、观众心理学研究内容及方法 |
| (一)研究内容 |
| (二)研究方法 |
| 1. 以观察法选择讲解方式。 |
| 2. 以调查法改进服务机制。 |
| 3. 以比较法提高讲解针对性。 |
| 4. 以个案法研究特定观众群体。 |
| 四、讲解艺术的实际策略 |
| (一)艺术演绎,提升解说魅力 |
| (二)因人施讲,注重科学讲解 |
| (三)增加互动,及时归纳反思 |
| 五、结语 |
(3)新时期博物馆的讲解与文化教育功能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 0 引言 |
| 1 博物馆讲解及文化教育的特点 |
| 2 新时期博物馆讲解与文化教育工作的现状 |
| 2.1 访客群体结构日益多元化 |
| 2.2 讲解服务质量不高 |
| 2.3 对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 |
| 2.4 缺少文化教育的专业人才 |
| 2.5 文化教育手段陈旧、落后 |
| 3 提升博物馆讲解服务工作质量的策略 |
| 3.1 提高讲解员的综合素养 |
| 3.2 贯穿落实人本理念 |
| 3.3 增加讲解员的服务内容 |
| 4 实现新时期博物馆文化教育功能的策略 |
| 4.1 创新文化教育理念 |
| 4.2 打造特色文化产品 |
| 4.3 丰富文化教育的手段,提高群众的参与度 |
| 4.4 培养专业的文化教育人才 |
| 5 结语 |
(4)地方高校博物馆学生讲解员培养探析——以玉林师范学院桂东南历史文化博物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 一、学生讲解员的选拔与管理 |
| (一)学生讲解员的选拔 |
| (二)学生讲解员的管理 |
| 二、学生讲解员的培训 |
| (一)博物馆空间与藏品知识的培训 |
| (二)讲解技能培训 |
| (三)礼仪规范培训 |
| (四)综合素质培养 |
| 三、学生讲解员培养的效果 |
| (一)有效地弥补博物馆讲解员不足的问题 |
| (二)有助于学生能力与素质的进一步提升 |
| (三)有利于增强学生服务地方的意识和能力 |
| 四、学生讲解员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
| 1.学生讲解员来源较为单一 |
| 2.有关规章制度有待完善 |
| 3.学生讲解员技能有待提升 |
| (二)解决对策 |
| 1.拓宽学生讲解员来源渠道 |
| 2.完善学生讲解员相关规章制度 |
| 3.提升学生讲解员的能力 |
| 五、结语 |
(6)新时代下博物馆讲解工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 前言 |
| 一、新时代下博物馆讲解工作开展的现实意义 |
| 二、新时代下博物馆讲解工作的特点 |
| 三、新时代下博物馆讲解工作的现状 |
| (一)观众结构发生变化 |
| (二)讲解内容内涵不够 |
| (三)讲解人员专业水平不高 |
| (四)讲解工作信息智能化水平不高 |
| 四、新时代下博物馆讲解工作的开展途径 |
| (一)分析讲解对象 |
| (二)加强与观众的沟通 |
| (三)综合讲解技巧 |
| (四)提供现代化讲解服务 |
| 五、新时代下博物馆讲解工作的优化策略 |
| (一)不断提升博物馆讲解工作的水平 |
| 1. 创新讲解模式 |
| 2. 创新展示方式 |
| 3. 多种语言讲解 |
| (二)不断提升讲解员的服务理念 |
| 1. 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
| 2. 树立“服务于人”的服务理念 |
| (三)不断提升讲解员的专业素质 |
| 1. 专业知识能力提升 |
| 2. 爱岗敬业、与时俱进精神提升 |
| (四)不断提升博物馆讲解队伍水平 |
| 1. 调整讲解员年龄结构 |
| 2. 提升讲解队伍的素质 |
| 六、结语 |
(7)访谈节目《传承奥运文化的讲解员》作品阐述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 摘要 |
| abstract |
| 第一章 绪论 |
| 1.1 研究背景 |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 1.3 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启示 |
| 第二章 关于创作的实践思路 |
| 2.1 创作题材来源 |
| 2.2 创作片名的确定 |
| 2.3 创作嘉宾的介绍 |
| 第三章 关于创作作品的阐述 |
| 3.1 作品主题阐述 |
| 3.2 作品结构创作 |
| 3.3 作品采访大纲 |
| 第四章 关于作品访谈的采访技巧 |
| 4.1 与采访嘉宾的沟通 |
| 4.2 选择适合的访谈环境 |
| 4.3 开放式提问技巧探究 |
| 第五章 创作的艺术手法 |
| 5.1 访谈素材整理 |
| 5.2 丰富声画语言 |
| 5.3 后期创作剪辑 |
| 第六章 创作遇到的困难与解决 |
| 6.1 关于开放式提问的运用 |
| 6.2 关于访谈节目的结尾设计 |
| 6.3 关于访谈画面剪辑 |
| 第七章 创作的总结与反思 |
| 7.1 作品的总结与收获 |
| 7.2 作品的不足与反思 |
| 参考文献 |
| 致谢 |
(8)博物馆讲解词分众研究 ——以山东大学博物馆(青岛)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 摘要 |
| ABSTRACT |
| 第一章 绪论 |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 一、人工讲解的角色与困局 |
| 二、研究路径与个案基本信息 |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 一、博物馆观众分众研究的基本情况 |
| 二、人工讲解分众研究的基本情况 |
| 三、研究目标与研究问题 |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 一、信息传播理论 |
| 二、参与式文化理论 |
| 三、文化图式理论 |
| 四、分众理论 |
| 五、释展人理论 |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 第一节 访谈所见观众的分众与需求 |
| 一、观众的分众 |
| 二、观众的需求 |
| 第二节 问卷调查所见观众需求及分众关系 |
| 一、观众分众的分布 |
| 二、观众需求的分布 |
| 三、观众分众与需求的交叉分析 |
| 第四章 基于分众的讲解词及互动效果 |
| 第一节 讲解词的分众撰写 |
| 一、基础版讲解词 |
| 二、面向小学生的讲解词 |
| 三、面向中学生的讲解词 |
| 四、面向非相关专业高校学生的讲解词 |
| 五、面向专家的讲解词 |
| 第二节 讲解过程的参与式互动 |
| 一、与文物的发掘者修复者交流 |
| 二、与其他专业的观众交流 |
| 第三节 小结 |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 第一节 分众讲解服务的延伸 |
| 第二节 讲解员分类 |
| 第三节 创新预约及反馈机制 |
| 附录A 访谈提纲及调查问卷 |
| 附录B 博物馆观众对历史考古类展览讲解服务的使用意愿与倾向调查 |
| 参考文献 |
| 致谢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博物馆讲解技巧与方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 1 博物馆讲解技巧 |
| 1.1 语言的讲解技巧 |
| 1.2 肢体语言的运用方式与技巧 |
| 1.3 综合讲解技巧的使用 |
| 第一,拉近距离。 |
| 第二,讲解位置。 |
| 2 博物馆讲解方法 |
| 2.1 快速背诵讲解词的关键 |
| ①感情始终法。 |
| ②录音法。 |
| ③逐步推进法。 |
| ④省略与合并法。 |
| ⑤巧背前言和结束语法。 |
| 2.2 快速把握语言技巧、态势技巧的关键 |
| 2.2.1 把握语言技巧的关键 |
| 第一,讲解人员在讲解的过程中要有视像。 |
| 第二,把握好讲解的尺度。 |
| 第三,因人而异。 |
| 第四,抓住讲解内容的动情点。 |
| 2.2.2 把握态势技巧的关键 |
| 3 结束语 |
(10)博物馆讲解的语言艺术与讲解技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 一、做好博物馆讲解的前期准备工作,撰写精彩讲解词 |
| 二、掌握快速记忆讲解词的关键技能 |
| 三、在讲解过程中应具备的讲解技能 |
四、浅谈博物馆讲解工作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宣教视角下博物馆讲解员的角色定位与培养发展[J]. 张胜芳.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24)
- [2]从观众心理学的视角探讨博物馆讲解艺术[J]. 罗丹. 东方收藏, 2021(19)
- [3]新时期博物馆的讲解与文化教育功能探析[J]. 陈伟宏.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17)
- [4]地方高校博物馆学生讲解员培养探析——以玉林师范学院桂东南历史文化博物馆为例[J]. 朱凤林,王丽柑,蓝文面.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1(05)
- [5]辽宁地区中小型博物馆陈列展览现状研究[D]. 赵先志. 辽宁大学, 2021
- [6]新时代下博物馆讲解工作分析[J]. 黄夏冰. 中国民族博览, 2021(10)
- [7]访谈节目《传承奥运文化的讲解员》作品阐述报告[D]. 许雪慧. 上海体育学院, 2021(10)
- [8]博物馆讲解词分众研究 ——以山东大学博物馆(青岛)为例[D]. 周孟涵. 山东大学, 2021
- [9]博物馆讲解技巧与方法探讨[J]. 黄文娟.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05)
- [10]博物馆讲解的语言艺术与讲解技能分析[J]. 巩桂兰. 艺术品鉴, 202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