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技管理的定向实践与探索

高校科技管理的定向实践与探索

一、高校科技管理工作的导向性实践与探索(论文文献综述)

范本荣,范卫华,栗慧卿[1](2021)在《基于流程再造的科研项目管理初探》文中研究表明科研院所目前普遍存在科研项目"重申报,轻实施"、为项目而项目的问题,导致科研项目实施质量不高,产出的成果与实际需求差距较大,成果转化率低。文章以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项目管理为例,阐述了其"十三五"承担科研项目情况、项目实施效果和成果转化情况,分析了科研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科研项目管理流程再造方案,以提升科研项目产出成果的质量,为后续的成果转化工作提供有效技术支撑。

倪洁[2](2021)在《医科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生态系统的构建研究 ——以广东省某示范性产业学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

尚明瑞[3](2021)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在旷日持久的国际人才竞争中,谁赢得了青年,就赢得了未来和希望。如何在西方中心主义甚嚣尘上的背景下,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逐渐成为我国意识形态建设不可回避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坚持问题导向,紧紧围绕社会普遍关注的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问题,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借助现代集成创新的思想、理论、方法,从历史足迹中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可能,从时代境遇中考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现实之需,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框架体系,按照“施教”与“受教”并存的逻辑理路,从七个方面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路径与保障措施。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可能性、具象性和目标性提供了理论支撑;贝塔朗菲的系统论、马可·伊恩斯蒂的集成创新理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兼容并蓄思想以及教育学中的整体性教育理论等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集成创新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就,日渐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构成元素,为今后的进一步集成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诸如,基础理论支撑度不强、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共识度不高、内容的“碎片化”、方法的协同性差等问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内在动力。如同芯片集成一样,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诸多构成要素实现优化组合集成创新需要一个集成母版。“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背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脚踏中国教育的现实问题,面向教育发展的美好未来,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集成创新最理想的集成载体。在此基础上,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施教过程和受教过程的逻辑进路,构建了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框架体系。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全部要素,是集成创新的内容,涵盖了目标体系的集成创新、任务体系的集成创新、学科体系的集成创新、课程体系的集成创新、教学体系的集成创新、教学评价体系的集成创新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如何实现,就是要在继承创新的基础上,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倡导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的大思政、建立马克思主义大学科、依托现代信息化大数据、构建全国性思想政治教育大平台、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的大环境、培育反映铸魂育人规律的大成果、实现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大目标。同时,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还需要有良好的保障机制。要进一步加强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坚强领导,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在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中的关键作用。要进一步加大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财政投入力度,不断激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的动力。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监督管理水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尝试性地把物理学科的“集成”概念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对“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概念做出理论界定,并进行了系统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的专业学术范畴,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空间,对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借鉴价值和实践意义。

沙首伟[4](2021)在《建筑企业国际化人才管理理论与应用研究 ——基于中国高铁“走出去”视角》文中认为中国高铁在“走出去”过程中,发展势头良好,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迅猛发展必将继续保持。对中国高铁“走出去”而言,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是最根本的支撑和保障。基于对建筑企业高铁“走出去”发展现状、人员构成、管理方式等的系统分析,本文选择对拓展国际市场至关重要的人才管理作为研究重点,旨在通过优化建筑企业国际市场人才管理策略进而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具体而言,主要以“能力素质”和“知识管理”为主线,重点研究了国际市场项目人才所需的关键能力素质、不同层级能力素质的重要性,国际化人才知识管理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人才能力和知识之间的联动关系,以及基于能力素质及知识管理的人力管理策略。融合能力素质理论及知识管理理论进一步完善建筑企业国际市场人才的人才战略规划、人才招聘与配置、人才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与福利管理及员工关系管理等人才管理的6个模块关键内容,丰富现有的建筑企业人才管理理论与应用,以期为身处激烈国际市场竞争环境的中国建筑企业在人才支撑方面提供准确分析、科学支持和实战参考。能力素质是个人所具备的潜在的、不明显的、深层次的特征,可以有效区分绩效出色者与绩效一般者的个体特征。为深入分析中国建筑企业国际市场人才的能力素质,本文对多家建筑企业中海外项目绩效优秀的员工和绩效一般的员工进行了关键行为事件访谈,通过编制行为量表、问卷调查、统计检验和分析,建立了包括自我指向能力维、元能力维、他人指向能力维三个维度的海外人才能力素质模型,对不同岗位级别能力素质的重要性进行了差异分析与检验。为更好的适应复杂多变的海外竞争环境,国际化人才除了具备对应的能力素质外,还应有效地获取新知识、灵活地运用知识,实现知识创新。本文结合海外市场特点,构建了中国高铁“走出去”海外人才的知识管理水平及知识是管理水平影响因素的假设模型,并提出知识管理水平与各影响因素间的关联关系。同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各假设的合理性,并结合模型验证的结果提出基于知识管理水平框架、知识管理个人影响因素、组织影响因素及社会环境影响因素的国际化人才的知识管理水平提升方案。为高铁“走出去”国际化人才能力素质持续提升策略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方案。个人能力素质和知识水平相互关联、互为依托。仅仅提高个人能力亦或提高个人知识都不会是最佳方式。因此,本文采用粗糙集理论探究了能力和知识之间的联动关系,并进行了决策应用分析。通过以能力素质模型24项能力元素作为条件属性,知识结构3个维度指标作为决策属性构建决策表,运用遗传算法融合粗糙集算法对条件属性进行约简,得到可以较好预测个人知识水平的7项能力,在此基础上对知识和能力进行依赖度分析并对决策应用可能性进行了探索研究。为促使能力和知识的联动关系更具有可操作性,充分发挥理论研究对海外人才管理工作的支撑作用。本文基于能力视角和知识管理视角分别基于人才管理6大模块提出高铁“走出去”海外项目人才管理优化建议。能力素质模型从员工关键行为能力出发,将绩效优秀员工关键行为能力转化为岗位能力要求,可以作为人力资源部门“选、用、育、留”的参考依据。知识管理本质上是在现有人力资源管理基础上充分考虑人是知识的产生源泉和关键载体的属性,同时考虑知识型员工相对普通员工而言的特有属性,以充分发挥知识型员工的价值,并为组织内员工能力素质的提升提供管理手段的支持。从能力素质和知识管理的角度出发,为海外人才管理提供了一条创新性思路。

马永一[5](2020)在《某科研机构聘用制员工绩效评价制度诊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某研究中心在其专业技术领域是我国设备体系最全、综合能力最强的国家级科研机构。随着近年来承担科研试验任务量的快速增长,以编制内员工为主的人力资源现状已逐渐无法满足任务需求,研究中心通过外聘等方式不断拓展人力资源数质量,逐步形成了编制内员工+聘用制员工共存的人力资源新常态,由此也带来了聘用制员工管理的新需求。本文以该研究中心下属某研究所为研究背景,针对该研究所现行的聘用制员工绩效评价制度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通过文献分析、访谈与问卷等研究方法,全面调研了该研究所聘用制员工与基层管理者双方群体对当前绩效评价工作的感受及期望,了解了当前绩效评价制度的实际执行效果,从绩效设计、考核、结果反馈与应用三个角度深入总结分析了当前绩效评价工作存在的管理双方绩效设计与绩效结果反馈沟通不足、绩效考核主观影响较大、绩效评价周期不合理、绩效结果应用手段单一等多方面问题及原因,并针对性提出了建立健全绩效评价制度、完善绩效设计与考核工作流程、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培训、实施差异化动态绩效评价周期、建立绩效反馈沟通渠道、开展绩效评价结果数据综合分析应用等改进实施建议。在此基础上,结合研究所实际,进一步提出了全过程公平公正公开、分类组织与务求实效、双向沟通与相互促进等在该研究所开展绩效评价制度设计的原则要求,开展了绩效参考指标设计与绩效设计流程梳理,提出了分类设置与动态设置相结合的绩效考核周期设置方法,建立了绩效考核与绩效反馈完整流程,并提出了拓展绩效应用手段的建议。最后,为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能,提出了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依托信息技术提升管理效能等三点绩效评价工作保障措施建议。

丁鹏玉[6](2020)在《中国应急产业竞争力及发展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繁荣,全球也进入了突发公共事件的高发期。而应急产业则是应急响应和应急管理系统中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重中之重,大力推动应急措施产业的发展,是增强社会应对突发事件综合能力的关键最佳途径,有利于人民生命健康和社会安定和谐。然而,作为在各类突发事件中提供有效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处置与救援等措施和手段的应急产业,在国内关于其发展和竞争力的研究还相对匮乏,对其中内在演化规律和外在发展形势的分析明显不足,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国内应急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我国的应急产业的行业发展和管理机制,服务于我国应急救援能力的提升和保障。本研究根据现有国内政府层面关于应急产业的分类标准,将应急产业分为感知和预警、预防和防护、救援和处置等三类。基于资源配置理论和产业竞争理论,从市场规模与预测、产业结构与产业链、社会共识和发展速度等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应急产业的发展情况,并从政策、经济、社会和技术等环境层面探明了我国应急产业的运行特点。并以此构建了基于“钻石模型”的我国应急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主要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支持产业与相关产业和战略结构与竞争对手等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应急产业的构成因素。建立了我国应急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框架和相应的评价指标,形成了我国应急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的理论分析模型。并从占有率、显示性比较和技术转化能力分析了我国应急产业的竞争实力,从产业运行状态、技术投入强度和产业竞争力变动分析了我国应急产业的竞争潜力。本研究基于系统动力学,建立了我国应急产业发展的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对中国应急储备能力和相关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综合分析。通过2017—2025年十年间的应急产业发展规模仿真结果,着重分析了应急产业发展影响因素中的技术支出、宣教支出、预备费、医疗卫生支出和公共安全支出等方面的敏感度,同时对我国应急产业的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研究发现:(1)应急产业产值对科学技术支出是敏感的,公共财政支出中科学技术支出的增加能够显着促进应急产业的发展;(2)应急产业产值对应急宣教支出是不敏感的,公共财政支出中应急宣传教育支出比例的变化对应急产业发展的影响很小;(3)应急产业产值对预备费是敏感的,预备费比例的增加能够显着促进应急产业的发展;(4)应急产业产值对医疗卫生支出是不敏感的,公共财政支出中医疗卫生支出比例的变化对应急产业发展的影响很小;(5)应急产业产值对公共安全支出是不敏感的,公共财政支出中公共安全支出比例的变化对应急产业发展的影响很小;(6)在2017—2025年的十年间,应急产业的产值将从最初设定值10000亿元增长至20434—23768亿元之间,增幅达到一倍左右。最后,本研究从政府层面和市场层面分别提出了促进应急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具体来说,政府层面要坚持政府主导下的市场化管理,以公共安全需求引导应急产业发展方向。同时,市场层面要强化我国应急产业发展基础,完善应急产业发展的支撑条件,坚持推行四轮驱动型科技创新路径,全面提升应急产业核心竞争力。

李薪茹[7](2020)在《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研究 ——以人工智能(类)专业为例》文中提出新一轮智能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席卷全球,智能经济、数字经济以及技术经济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基于云计算、区块链以及大数据的人工智能产业在催生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同时,驱动基础产业链条向应用高级链条转变,对传统产业结构引起重大变革,推动社会生产力整体飞速发展,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动能。面对智能产业的新需求,我国高职院校在专业结构调整中开展了系列行动及措施,但为何仍出现专业结构与产业需求之间适配性不足的问题?那么,我国高职院校对专业结构应如何进行调整?这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职业教育发展中永恒和经典问题。基于此,本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以产业需求为背景和前提,探讨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中适配性不足的问题。笔者围绕要研究的问题,进一步细化为若干子问题:(1)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动力是什么?(2)高职院校开展专业结构调整包括哪几个层面?主要表现形式有几种及具体内容包括什么?(3)高职院校开展专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是什么?(4)如何形成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动态模型及院校规则?行进中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何以通过制度创新实现发展和超越?如何实现其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对接?围绕上述问题,基于概念分析和研究设计,解释和剖析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之间的适配关系,在此基础上基于适配理论构建了本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本研究运用历史文献法、案例研究法以及跨学科研究法开展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分为总-分-总三个部分,第三章为第一大部分(总),从宏观整体上分析了我国整个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与产业需求之间的适配关系及程度,从高职院校内部、内外部、外部三个层面出发,深入分析“专业-职业岗位群”“专业类-行业”“专业大类-产业”三种适配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适配性不足的根源。第四章到第七章为第二大部分(分),为研究的便利性和可操作性选取了人工智能(类)专业作为案例,通过访谈、问卷调查、大数据统计分析等方式,分别从“专业-职业岗位群”“专业类-行业”“专业大类-产业”三个层面探讨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理念、方式及特征。第八章为第三大部分(总),通过深入的案例研究,总结规律性经验及原则,构建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动态模型,以及专业结构调整中应遵循的逻辑、采取的措施。本研究致力于对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行为如何同时产生经济和教育绩效的问题作出解释,推动专业结构调整研究在解决产教适配问题上做出应有的贡献。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从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整体调整来看,其宏观政策为产业需求发展以及专业结构调整提供了系统全面的支持。第二,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现实之殇的根源是临界的失衡。具体表现在政府、市场及高职院校三个层面。第三,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行动呈现专业结构调整逐渐趋于理性和客观、专业结构调整正在向中高职衔接与普职融通多轨并行转变以及专业结构调整中采取“非均衡”的调整方式的特征。第四,从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实践动态来看,未来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呈现以下几种趋势和走向,一是学科交叉融合和专业空间的多维拓展将成为今后专业结构调整的主流趋势;二是从产业发展方式来看,继续加强我国高职院校专产学研合作促进知识应用与转化的力度;三是中小城市和职业教育资源薄弱地区在未来几年职业教育将迎来较好的发展趋势。

艾琳[8](2019)在《网络环境下高职辅导员工作模式优化研究 ——以广西科技师范学院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网络环境下,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生了重大的变革。网络的开放性、便捷性、虚拟性等特点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高职高专学生价值观的多元化和素质的参差不齐,使得以说教或“单兵作战”为主的传统辅导员工作模式面临重大挑战。高职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领袖地位被动摇,西方意识形态入侵,大学生价值观极易被误导。如何转变辅导员工作理念,牢固树立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摆脱手机依赖、善用网络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多样化的教育载体助力学生学习与自我成长,增进师生情感与交流,优化与实践辅导员工作模式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本文依据管理学人性假设理论和无边界管理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传播学“5w”模式理论,借鉴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成果,阐释界定网络环境、辅导员工作模式等相关概念,对广西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专家进行焦点团组访谈,分析新时期辅导员岗位职责和能力标准、工作过程与关键任务,探索网络环境下高职辅导员工作模式优化与实践途径,建构了“打造思政‘网红’团队、优化辅导员工作内容、搭建多元化网络载体、构建线上线下融通机制”的“四位一体”网络环境下高职辅导员工作优化模式。以广西科技师范学院高职辅导员工作改革实践探索为例展开实证研究。通过问卷、访谈等调查研究进行第一手数据挖掘,阐释分析网络环境下辅导员工作现状与存在问题,探究内在动因,针对性提出辅导员工作的优化路径与策略建议,拓展高校辅导员工作理论学术成果,促进辅导员工作效能提升,为新时代高职辅导员工作不断完善提供经验借鉴和参考。

张玉琼,赵强,石书德,张雅洁[9](2019)在《大型能源企业的科技项目分层分类管理模式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进一步推进大型能源企业科研管理工作的高效化、科学化、合理化发展,以"分类指导、精准施策"理念为指引,针对不同科技项目特点,遵循科学研究规律及特定需求,提出科技项目多维度分类方法并开展类别交叉分析,进而结合大型能源企业管理架构提出大型能源企业科技项目分层分类管理模型;基于该模型,考虑大型能源企业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求,以科学布局、合理分工、强化协同为依据,在项目立项和过程管控两个方面配套设计提出相适应的管理机制优化方法,以提高大型能源企业科研资源配置效率和综合效益,促进科技创新工作顺利开展。

吴瑞[10](2019)在《基于协同创新的苏北区域人才政策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创新对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的驱动。国家长期以来高度重视“人才开发,政策先行”,创新人才政策体系已初步形成。然而,当前我国创新人才政策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在创新人才资源的开发管理过程中,各政策的协同性、系统性不强,尤其是在部分区域,存在明显的创新人才分布不均衡、创新人才未充分发挥作用等现象,位于江苏省北部的苏北区域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区域之一。如何优化区域创新人才政策,通过政策促进区域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对区域协同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区域协同创新视角,对地方政府创新型人才政策进行研究,通过系统的深入研究,分析现有人才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人才政策优化路径,帮助区域实现创新突破,促进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目标的达成。首先,本研究对国内外区域协同创新及相关人才政策的研究状况进行梳理与评价;其次,对研究中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阐述研究中涉及的协同理论、人才集聚理论和公共政策理论;随后基于相关概念、理论的基础界定以及前人研究,构建包涵“政策工具—人才管理过程”双维度的人才政策的分析框架,通过文本内容分析方法了解当前苏北区域人才政策的基本情况、政策主体网络现状和政策分布的具体维度,并分析在区域协同创新视角下当前苏北地区创新人才政策的问题及原因;最后,依据实现区域协同创新发展的要求,根据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成果,从区域协同创新的视角,整合和优化创新型人才政策,以期为苏北区域人才政策的优化提供有效支持与建议。

二、高校科技管理工作的导向性实践与探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校科技管理工作的导向性实践与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流程再造的科研项目管理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山东农机院科研项目管理现状
    2.1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及实施效果
    2.2 科技成果转化情况
3 科研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部分项目科研选题不合理,与生产实际需求仍存在偏差
    3.2“重申报,轻实施”,项目实施过程缺乏有效监管
    3.3 研发设计流程不规范,技术把关不严
    3.4 项目验收不严格,“重数量,轻质量”
4 科研项目管理流程再造方案
    4.1 制订院重点产品研发规划,加强对科研项目选题和设计的引导
    4.2 强化科研项目过程管理,规范产品研发设计流程,提升项目产出质量
    4.3增加内部预验收环节,提高验收标准,倒逼研发规范和质量提升
    4.4 改进科研考核评价导向,考核指标从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
5 结语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的由来
        (二)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二)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核心概念与主要内容
        (一)论文研究的核心概念
        (二)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的思路和框架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五、研究重点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思想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
        (一)关于人的本质学说
        (二)关于社会发展学说
        (三)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
    二、贝塔朗菲的系统论思想
        (一)世界的系统性构成
        (二)系统的功能和要素构成
        (三)系统论思想的启迪
    三、马可﹒伊恩斯蒂的技术集成理论
        (一)关于“技术集成”概念的提出
        (二)集成创新理论的发展过程及其主要模式
        (三)集成创新理论的启示
    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兼容并蓄思想
        (一)兼容并蓄的哲学传统
        (二)有容乃大的君子人格
        (三)兼济天下的家国情怀
        (四)兼容并蓄思想的启示
    五、教育学中的整体性教育理论
        (一)世界的整体性构成
        (二)整体性理论的形成发展
        (三)整体性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
        (四)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作用
第二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历史前提
    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历史回顾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初步探索阶段(1949年-1965年)——思政教育格局初建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曲折前进阶段(1966年-1978年)——片面强调阶级斗争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78年-1997年)——全国各地积极探索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规范提高阶段(1998年-2012年)——国家层面规范协调
        (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集成创新成为可能
    二、思想政治教育成就为集成创新提供可能
        (一)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成为集成创新的基本内核
        (二)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成为集成创新的技术手段
        (三)便捷有效的教学平台成为集成创新的交互载体
        (四)不断巩固的意识形态提供集成创新的理论自信
        (五)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提供集成创新的实现路径
        (六)日趋完善的学科体系提供集成创新的专业支持
        (七)软硬件的改善为集成创新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
    三、思政教育基本经验为集成创新提供遵循
        (一)坚持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
        (三)坚持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四)坚持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五)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与时俱进
        (六)坚持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现实之需
    一、基础理论不强、学科发展受限
        (一)基础理论发展不充分
        (二)学科体系架构不健全
        (三)学科的专业性不强、实操性不够
    二、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共识度不高
        (一)莫衷一是的教育理念
        (二)理念缺失所造成的影响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化较差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表述不统一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不强
    四、思想政治教学方法协同性较差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断拓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问题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优化成为提高吸引力需要
    五、思想政治教育技术平台融合度不够
        (一)数字信息技术发展方兴未艾
        (二)与现代技术融合尚处在探索阶段
        (三)信息过载对主流信息的遮蔽
        (四)现代教育技术冲击传统教学优势
        (五)与现代技术高度融合成未来之需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基本框架
    一、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基本面板
        (一)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母版”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鲜亮底色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领导力量
        (四)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文化根基
        (五)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价值导向
        (六)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外部条件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要素构成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内在逻辑
        (一)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起点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主线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支点
        (四)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归宿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主要内容
    一、目标体系的集成创新
        (一)目标及其作用
        (二)教育目标及其异化问题
        (三)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四)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集成优化
    二、任务体系的集成创新
        (一)任务及其作用
        (二)教育的根本任务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四)任务体系的细化明确
    三、组织体系的集成创新
        (一)组织及其结构
        (二)教育行政管理组织的架构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组织
        (四)组织体系的创新管理
    四、学科体系的集成创新
        (一)学科的内涵与作用
        (二)“马学科”的领航功能
        (三)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四)“马学科”的创新发展
    五、课程体系的集成创新
        (一)课程体系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集成创新
        (三)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体系集成创新
    六、教学体系的集成创新
        (一)教学体系集成创新原则
        (二)教师队伍的培养建设
        (三)教学场域的情景构建
        (四)教学内容的取舍整合
        (五)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
        (六)教学效果的考核反馈
    七、评价体系的集成创新
        (一)种类繁多的教育教学评价
        (二)不当评价造成的影响与危害
        (三)教育教学评价的规范与整合
第六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路径选择
    一、提升认识高度,形成从中央到地方协同发力的大格局
        (一)格局的内涵与价值
        (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大格局的内在逻辑
        (三)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的内容构成
    二、扩大育人广度,建立从理论到实践的全员育人大思政
        (一)科学认识“大思政”的意蕴与特征
        (二)认真贯彻落实十大育人体系
    三、夯实学科体系,建设马克思主义引领的社会科学体系
        (一)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引领作用
        (二)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
    四、依托现代科技,培育信息化条件下的精准育人大数据
        (一)学习信息思维转变思想观念
        (二)依托数据资源丰富内容
        (三)借助信息技术革新方法
    五、净化社会风气,营造有利于高校学生健康成长大环境
        (一)顺应时代潮流,坚定政治方向
        (二)优化社会环境,形成育人合力
        (三)开展学风校风建设,美化学校育人环境
        (四)弘扬优良家教家风,建构和谐成长环境
    六、强化使命担当,实现教育强国和自由全面发展大目标
        (一)坚定做到“两个维护”
        (二)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三)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第七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保障体系
    一、进一步加强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坚强领导
        (一)百年辉煌造就中国共产党卓越的领导才能
        (二)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对群众的教育和动员
        (三)中国共产党有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经验
        (四)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二、进一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关键作用
        (一)保证教育者先受教育
        (二)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导作用
        (三)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综合素质
    三、进一步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财政投入力度
        (一)进一步加大高校经费投入,强化经费投入的育人导向
        (二)加大专项发展资金支持,改善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物质装备
        (三)加大科研项目资金扶持,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水平
        (四)加大师资培养资金支持,提高思政课教师的专业能力
        (五)加大红色研学资金支持,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社会认知能力
        (六)积极筹措社会资金,给予思政课教师一定的专项补贴
    四、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监督管理水平
        (一)明确管理责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监督管理水平
        (二)严抓专项检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
        (三)深化重点督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四)强化整改责任,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长效机制
结语: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需要久久为功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连续性的施教过程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是个复杂的渐进过程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需要久久为功持续化推进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定有美好的前程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建筑企业国际化人才管理理论与应用研究 ——基于中国高铁“走出去”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人才管理研究现状
        1.2.1 人才管理研究发展概况
        1.2.2 人才管理与能力素质研究发展
        1.2.3 能力素质模型在建筑企业的人才管理研究综述
        1.2.4 人才管理与知识管理研究述评
        1.2.5 知识管理在建筑企业的人才管理述评
    1.3 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路线
    1.5 本文创新点
    1.6 本章小结
2 研究相关理论基础
    2.1 能力视角下的人才管理
        2.1.1 智力与能力素质
        2.1.2 能力研究的学派
        2.1.3 能力结构
        2.1.4 能力识别——关键行为事件访谈
    2.2 知识管理及基于知识管理视角的人才管理
        2.2.1 知识管理相关理论
        2.2.2 知识视角下的人力资源管理
    2.3 研究中运用的其他理论方法
        2.3.1 粗糙集理论
        2.3.2 遗传算法
        2.3.3 灰色关联分析
        2.3.4 结构方程模型
    2.4 本章小结
3 中国高铁“走出去”及其人才建设发展现状与特点
    3.1 中国高铁“走出去”发展现状
    3.2 中国高铁“走出去”国际化人才需求现状
    3.3 中国高铁“走出去”国际化人才培养现状
    3.4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中国高铁“走出去”的人才培养需求
    3.5 本章小结
4 高铁“走出去”国际化人才能力模型构建与分析
    4.1 研究思路
    4.2 关键行为事件访谈
    4.3 因素分析
    4.4 不同岗位级别能力素质重要性的差异
        4.4.1 元能力
        4.4.2 自我指向行为能力
        4.4.3 他人指向行为能力
    4.5 能力元素重要性显着性差异检验
        4.5.1 研究思路
        4.5.2 能力素质重要性检验
        4.5.3 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高铁“走出去”国际化人才知识管理模型研究
    5.1 假设及模型提出
        5.1.1 个人知识管理水平架构及相关假设
        5.1.2 个人知识管理影响因素
    5.2 模型与假设的验证分析
        5.2.1 数据收集及样本描述
        5.2.2 量表信效度检验
        5.2.3 模型验证
    5.3 研究结果分析及建议
        5.3.1 研究结果和假设分析
        5.3.2 基于个人知识管理水平影响因素的保障措施
    5.4 本章小结
6 基于粗糙-遗传算法的国际化人才能力与知识关系研究
    6.1 基于粗糙集的能力素质与知识结构决策表构建
        6.1.1 国际化人才的能力素质和知识结构的知识表达
        6.1.2 国际化人才的能力素质和知识结构决策表
    6.2 基于遗传算法的国际化人才能力素质属性约简
        6.2.1 国际化人才的能力素质属性约简步骤
        6.2.2 国际化人才的能力素质属性约简结果
    6.3 有效性分析
    6.4 决策应用
    6.5 本章小结
7 基于能力-知识管理视角下的高铁“走出去”国际化人才管理策略分析
    7.1 人才管理规划
    7.2 人才招聘与配置
    7.3 人才培训与开发
    7.4 人才绩效管理
    7.5 人才激励管理
        7.5.1 薪酬与福利管理
        7.5.2 员工关系管理
    7.6 本章小结
8 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A 行为事件访谈提纲
附件B 国际市场人才能力特征调查问卷
附件C 国际市场人才能力特征重要性调查问卷
附录D 建筑施工海外项目人才知识管理调查问卷
附录E 能力知识决策表原始数据表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5)某科研机构聘用制员工绩效评价制度诊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方法
    1.5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科研机构绩效评价制度体系
        2.1.1 科研机构人员分类
        2.1.2 科研机构员工绩效评价制度建设
    2.2 常用员工绩效评价方法
        2.2.1 目标管理
        2.2.2 KPI关键绩效指标
        2.2.3 360度评价
        2.2.4 平衡记分卡
    2.3 聘用制员工绩效评价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某科研机构聘用制员工绩效评价工作现状与问题分析
    3.1 某科研机构人力基本情况
        3.1.1 某科研机构组织结构
        3.1.2 某科研机构人员编制及岗位现状
        3.1.3 某科研机构聘用制员工基本情况
    3.2 研究所聘用制员工绩效评价制度
        3.2.1 聘用制员工绩效评价制度内容
        3.2.2 聘用制员工绩效评价制度应用情况
    3.3 聘用制员工关于绩效评价制度意见建议的调查
        3.3.1 调查结果统计
        3.3.2 调查结论分析
    3.4 管理人员关于聘用制员工绩效评价制度的意见
        3.4.1 调查结果统计
        3.4.2 调查结论分析
    3.5 聘用制员工绩效评价制度的问题分析
        3.5.1 员工绩效设计方面问题
        3.5.2 员工绩效考核方面问题
        3.5.3 绩效反馈与应用方面问题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聘用制员工绩效评价制度改进设计
    4.1 绩效评价制度设计原则
    4.2 绩效评价制度改进设计方案
        4.2.1 绩效设计
        4.2.2 绩效考核实施与反馈
        4.2.3 绩效应用
    4.3 提高绩效评价实施效率的保障措施
        4.3.1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4.3.2 建立健全专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
        4.3.3 依托信息技术提高员工考核评价效率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1 2019年度员工绩效数据汇总表
    附件2 聘用制员工绩效评价工作调查问卷(员工)
    附件3 聘用制员工绩效评价工作调查问卷(管理人员)

(6)中国应急产业竞争力及发展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1.4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图
2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2.1 应急产业的概念内涵
        2.1.1 应急产业的基本概念
        2.1.2 应急产业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2.2 应急产业的类型划分
        2.2.1 基于概念范畴的分类
        2.2.2 基于产业形态的分类
        2.2.3 基于应急环节的分类
    2.3 应急产业的现状和特征
        2.3.1 应急产业发展现状
        2.3.2 应急产业的一般性
        2.3.3 应急产业的特殊性
    2.4 应急产业管理的国内外对比
        2.4.1 国外应急产业管理
        2.4.2 国内应急产业管理
    2.5 相关理论基础
        2.5.1 战略管理理论
        2.5.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5.3 资源配置理论
        2.5.4 产业竞争力理论
    2.6 文献述评
3 我国应急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运行环境
    3.1 我国应急产业的发展情况
        3.1.1 我国应急产业市场规模分析
        3.1.2 我国应急产业集聚和产业链分析
        3.1.3 发展应急产业成为共识
        3.1.4 应急产业的发展加快
    3.2 应急产业的运行环境分析
        3.2.1 政策环境
        3.2.2 经济环境
        3.2.3 社会环境
        3.2.4 技术环境
    3.3 本章小结
4 基于钻石模型的应急产业竞争力研究
    4.1 我国应急产业竞争力分析
        4.1.1 生产要素分析
        4.1.2 需求条件分析
        4.1.3 支持产业与相关产业分析
        4.1.4 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分析
        4.1.5 机遇与政府作用分析
    4.2 中国应急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
        4.2.1 中国应急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原则
        4.2.2 基于“钻石模型”的我国应急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框架
        4.2.3 基于“钻石模型”的我国应急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解释
        4.2.4 基于“钻石模型”的我国应急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理论分析
    4.3 我国应急产业竞争力评价分析
        4.3.1 我国应急产业竞争实力
        4.3.2 我国应急产业竞争潜力
    4.4 本章小结
5 我国应急产业发展的系统动力学仿真
    5.1 明确系统边界
    5.2 确定因果关系
    5.3 绘制系统流图
    5.4 确定模型方程式
    5.5 模型有效性检验
    5.6 应急产业发展的系统边界要素敏感度分析
        5.6.1 科学技术支出的敏感度分析
        5.6.2 应急宣教支出的敏感度分析
        5.6.3 预备费的敏感度分析
        5.6.4 医疗卫生支出的敏感度分析
        5.6.5 公共安全支出的敏感度分析
    5.7 本章小结
6 促进我国应急产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6.1 政府层面的政策建议
        6.1.1 坚持政府主导下的市场化管理
        6.1.2 明确应急产业发展定位
        6.1.3 倡导应急相关产业协同发展
    6.2 市场层面相关建议
        6.2.1 强化我国应急产业发展基础
        6.2.2 坚持推行四轮驱动型科技创新路径
        6.2.3 全面提升应急产业核心竞争能力
7 结论及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7)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研究 ——以人工智能(类)专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和问题提出
        一、研究缘起
        二、问题提出
    第二节 概念界定
        一、高职院校
        二、专业结构调整
        三、产业需求
        四、人工智能(类)专业
    第三节 已有研究梳理与述评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述评
    第四节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一、研究意义
        二、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第五节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图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
    第一节 适配理论
        一、适配理论的缘起
        二、适配理论模型的构建
    第二节 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适配理论的学理分析
        一、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适配理论的学理引入
        二、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适配层次分析
    第三节 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分析框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现实审思
    第一节 面向职业岗位群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的调整
        一、我国职业岗位群变化分析
        二、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的调整
        三、我国高职院校专业与职业岗位群适配性分析
    第二节 面向行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类的调整
        一、我国行业分布变化分析
        二、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类的调整
        三、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类与行业需求适配性分析
    第三节 面向三次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大类的调整
        一、我国三次产业规模发展的变化
        二、我国高职院校专业大类的调整
        三、我国高职院校专业大类与三次产业需求适配性分析
    第四节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现实之殇
        一、专业结构调整与市场需求脱节、对口率不髙
        二、专业结构调整机制不健全,盲目跟风缺乏品牌特色
        三、专业结构与产业需求宏观有序与局部失序
    第五节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现实之殇的根源探寻
        一、专业结构调整中市场临界机制的失衡
        二、专业结构调整中政府临界弹性的失调
        三、专业结构调整中院校临界依赖关系的僭越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案例选取分析——以人工智能(类)专业为例
    第一节 理论分析及研究框架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设计
        一、案例研究方法
        二、案例选择
        三、资料收集与研究信效度
    第三节 案例描述
        一、案例背景
        二、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适配层次分析
    第四节 研究结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面向职业岗位群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的调整
    第一节 面向职业岗位群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调整的基本理念
        一、学生职业能力诉求—掌握职业性创新能力
        二、高职院校及教师诉求—学科交叉思维培养“AI+复合型人才”
        三、企业职业能力诉求—高技能型、智慧型人才链的形成
    第二节 面向职业岗位群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调整的基本方式
        一、专业规模扩建与控制并行发展,满足市场弹性需求
        二、人工智能专业分布于不同院系,满足职业岗位群差异化需求
        三、拓展“异功同构”与“同功异构”的专业功能,满足消费者偏好转移性需求
    第三节 面向职业岗位群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调整的基本特征
        一、人工智能专业的调整正在向中高职衔接与普职融通多轨并行转变
        二、人工智能专业的调整逐步趋于理性化和客观化
        三、人工智能专业的调整逐步从学科交叉融合走向专业空间的多维拓展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面向行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类的调整
    第一节 面向行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类调整的基本理念
        一、新技术理念驱动AI行业层次结构变革
        二、新就业理念驱动AI行业技术迭代
        三、新职业理念驱动“AI+行业”与“行业+AI”形成涟漪效应
    第二节 面向行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类调整的基本方式
        一、非替代性选择和扩建人工智能“新兴行业-专业类”
        二、非竞争性补贴和扶持人工智能“潜能行业-专业类”
        三、非均衡性以优带劣方式布局人工智能“优势行业-专业类”
    第三节 面向行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类调整的基本特征
        一、人工智能专业类布局集中趋势明显,分布于少数专业类别
        二、人工智能专业类调整更加重视“非协同”模块化发展方式
        三、人工智能专业类调整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多样化模式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面向三次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大类的调整
    第一节 面向三次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大类调整的基本理念
        一、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业态赋能产业全链条应用场景落地实施
        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政策助力产业技术革命
        三、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指数驱动产业集聚效应最大化
    第二节 面向三次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大类调整的基本方式
        一、增设人工智能专业大类办学点,扩大产业规模效应
        二、增加人工智能专业大类类别,扩大产业多元效应
        三、布局人工智能专业大类梯形空间,扩大产业联动效应
    第三节 面向三次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大类调整的基本特征
        一、依靠增设专业大类和专业点数量的方式扩建规模
        二、调整理念逐步从规模效应向层次效应转变
        三、开设院校增量向中小城市和职业教育资源薄弱地区延伸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动态模型构建及对策
    第一节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基本原则
        一、调整理念:坚持多学科、多领域“融通、跨界”的原则
        二、调整目标:坚持培养复合型技术人才的原则
        三、调整过程:坚持产业需求与人力资源诉求协同发展的原则
        四、调整行动:坚持政策引领,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原则
    第二节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动态模型构建
    第三节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一、设定专业结构调整目标流程
        二、完善专业结构调整外部需求环境调研机制
        三、制定专业结构调整内部要素衔接计划
        四、建立专业结构调整质量评价反馈与诊改体系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学科负责人、团队建设人员及专业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2 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类)专业学科负责人、团队建设人员及 、专业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3 高职院校人工智能(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学生版)
附录4 高职院校人工智能(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学院版)
附录5 高职院校人工智能(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学校版)
附录6 高职院校人工智能(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企业版)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8)网络环境下高职辅导员工作模式优化研究 ——以广西科技师范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3.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
二、网络环境下高职辅导员工作模式研究
    (一)概念界定
        1.网络环境
        2.辅导员工作模式
        3.高职院校
    (二)相关理论基础
        1.管理学人性假设理论
        2.管理学无边界管理理论
        3.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论
        4.传播学“5w”模式理论
    (三)网络环境下高职辅导员工作模式建构
        1.调查研究分析
        2.新时期辅导员工作职责与职业能力
        3.辅导员工作的优化路径
        4.网络环境下高职辅导员工作模式
三、网络环境下高职辅导员工作实证调查与分析
    (一)关于网络环境下辅导员工作现状的问卷调查
        1.网络环境下学生行为变化分析
        2.网络环境下辅导员工作现状调研
    (二)关于网络环境下辅导员工作现状的访谈调查
        1.访谈设计
        2.访谈调查的实施
        3.访谈数据的记录与分析
    (三)网络环境下辅导员工作存在的问题
        1.辅导员队伍素质能力有待提升
        2.辅导员教育内容吸引力不足
        3.辅导员工作手段较为陈旧
        4.辅导员工作方法有效性有待加强
    (四)网络环境下辅导员工作问题的归因
        1.辅导员培训滞后、创新能力不足
        2.网络环境复杂、教育效果削弱
        3.保障条件不足、激励机制匮乏
四、网络环境下高职辅导员工作优化策略
    (一)强化辅导员队伍素质提升
        1.辅导员工作理念更新
        2.辅导员媒介素养提升
        3.辅导员工作形式创新
    (二)实施辅导员工作迭代升级
        1.深化教育内容
        2.创新党团建设
        3.加强学风建设
        4.丰富表现形式
    (三)推进辅导员工作载体优化
        1.校园APP——完善师生服务
        2.抖音APP——强化视觉表现
        3.蓝墨云班——促进班级管理
        4.微信平台——丰富工作形式
        5.易班平台——开创特色品牌
        6.流量关注——优化载体使用
    (四)促进辅导员工作方法创新
        1.搭建多方网络联动平台
        2.建立学生全程跟踪电子档案
        3.构建学生问题预警机制
    (五)加强辅导员工作激励机制
        1.构建培训体系
        2.优化激励政策
        3.建全保障制度
        4.强化考评制度
五、总结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9)大型能源企业的科技项目分层分类管理模式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2 大型企业集团科技项目分层分类的管理实践
    2.1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2.2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2.3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
    2.4 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
    2.5 中国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6 道达尔集团
    2.7 小结
3 大型能源企业科研管理模型构建
    3.1 科研管理优化的总体目标
    3.2 科研管理优化的思路与基本原则
    3.3 科技项目分层分类模型构建
        3.3.1 科技项目分类模型
        3.3.2 科技项目类别交叉分析
        3.3.3 科技项目分层分类模型
4 大型能源企业科技项目分层分类管理机制构建
    4.1 科技项目立项机制与方法
    4.2 科技项目过程管理机制与方法
5 结论

(10)基于协同创新的苏北区域人才政策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6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2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2 相关理论基础
    2.3 协同创新理论对本研究的适用性分析
3 苏北区域现行人才政策文本分析
    3.1 政策分析框架构建
    3.2 政策文本基本情况介绍
    3.3 政策主体网络及颁布形式分析
    3.4 “政策工具—人才开发管理过程”二维分析
4 区域协同创新视角下当前苏北人才政策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区域协同创新视角下苏北人才政策存在的问题分析
    4.2 区域协同创新视角下苏北人才政策现有问题的原因分析
5 基于区域协同创新的苏北人才政策优化路径构建
    5.1 推动区域创新人才发展规划协同
    5.2 构建区域创新环境协同
    5.3 促进区域创新人才“引进-培养-流动”政策协同
    5.4 完善区域创新人才考评激励政策“一体化”协同
    5.5 提升区域创新人才公共服务政策协同
    5.6 加强区域创新人才政策协同组织保障
6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高校科技管理工作的导向性实践与探索(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流程再造的科研项目管理初探[J]. 范本荣,范卫华,栗慧卿. 农业科技管理, 2021(04)
  • [2]医科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生态系统的构建研究 ——以广东省某示范性产业学院为例[D]. 倪洁. 南方医科大学, 2021
  •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D]. 尚明瑞. 兰州大学, 2021(09)
  • [4]建筑企业国际化人才管理理论与应用研究 ——基于中国高铁“走出去”视角[D]. 沙首伟.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5]某科研机构聘用制员工绩效评价制度诊断研究[D]. 马永一.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4)
  • [6]中国应急产业竞争力及发展演化研究[D]. 丁鹏玉.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6)
  • [7]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研究 ——以人工智能(类)专业为例[D]. 李薪茹. 天津大学, 2020(02)
  • [8]网络环境下高职辅导员工作模式优化研究 ——以广西科技师范学院为例[D]. 艾琳. 广西师范大学, 2019(04)
  • [9]大型能源企业的科技项目分层分类管理模式优化研究[J]. 张玉琼,赵强,石书德,张雅洁. 科技管理研究, 2019(11)
  • [10]基于协同创新的苏北区域人才政策优化研究[D]. 吴瑞.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9)

标签:;  ;  ;  ;  ;  

高校科技管理的定向实践与探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