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新城城市设计

宁波新城城市设计

一、宁波新城区城市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边泓溱[1](2021)在《存量规划视角下的中观层面城市设计导则管控体系建构研究》文中指出中观层面城市设计导则是政府用于指导三维空间建设、完善公共参与机制的有效手段之一。尤其是近年来,伴随着存量规划时期的不断深入,我国导则更应当增强自身的管控能力,以此应对复杂的存量发展态势。然而,在以往的理论研究及实践工作中,依旧避免不了导则职能定位混乱、对象界定模糊等问题的发生,从而削弱了理论研究成果在存量规划时期的指导能力。为了避免本次理论研究工作重蹈上述覆辙,保障理论成果能够契合存量规划时期的发展需求。本文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通过回顾我国中观层面城市设计导则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以往学者的理论研究观点和实践成果特征之间的问题,以及问题成因与增存量发展时期之间的关联,从而明确本次理论研究工作的关注重点及研究思路;第二,依照发展历程回顾工作的启示,本文不仅分析了存量规划时期下的经济发展规律及土地产权特征变化趋势对导则编制工作所产生的影响,还根据存量时期以来的12部公开导则成果进行梳理,进一步对我国导则管控体系的应对能力进行研判,并提炼了当前实践工作中所存在的三大问题;第三,本文简要阐述了存量时期导则改革工作背后的内涵,分析了在相同背景下,美国《精明准则》管控体系的具体应对思路及启示;第四,在存量规划的背景下,借鉴《精明准则》的管控特征启示以及《国土空间规划城市设计指南》征求意见稿的要求,围绕“管控目标、文本结构、管控模式、指标构成、赋值形式”五个方面,为我国存量时期的导则重新构建了一套详细的管控体系,以期提升中观层面城市设计导则在存量时期中的地位,同时保障本次理论研究工作所提出的方法与存量规划时期的变化趋势相契合。研究发现,受到经济与产权两大因素的影响,存量规划时期的导则管控体系应将公共品质的提升及协同机制的完善作为关注重点,以更为柔性的横断面分区管控模式,增强指标之间的关联性。同时将行人活动体验及场所氛围感知作为公共指标的赋值依据,以此增强公共要素指标的管控能力。最后,导则还应当完善“机构组成”、“审核流程”及“许可要求”有关的指标规定,进而提升导则在存量规划时期中的调控及应变能力。

阚仁杰[2](2021)在《西安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区域业态的微区位特征研究》文中提出伴随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各大城市急速扩张,交通拥堵等大城市问题逐渐显现,建设城市轨道交通成为缓解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建设,提升了沿线地区的可达性,促进了沿线地区的土地价值攀升,同时商业业态向沿线地区集聚效应凸显,使得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区域逐步发展成为城市中商业活动最为活跃的区域。在一定程度上,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促进商业业态布局调整,而合理优化站点周边区域的业态布局,可推动城市空间的紧凑、集约、高效开发,促进经济发展。本研究选取西安市1-4号地铁线上的10个站点及周边区域作为研究样本,将样本分为枢纽站、重点站、换乘站、一般站四种类型,分类型研究站点周边区域的业态特性、空间特质、行为感知三方面特征。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业态特性、空间特质与行为感知的关联程度,探讨站点周边区域业态微区位特征的影响因素;使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站点周边区域业态微区位特征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站点周边区域的业态布局优化、空间环境优化和活力提升优化策略。研究表明:(1)西安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引导商业业态集聚,站点周边区域是两者关联性最高的地区;中心城区边缘的站点正逐步成为城市中新的商业业态增长极;站点周边区域建设以商业综合体为主的商业场所,是站城一体化开发的新趋势。(2)换乘站周边区域的业态种类均衡度、组织形式多样性、空间分布广泛性均优于枢纽站、重点站、一般站。(3)换乘站周边区域的用地功能混合度、道路交通可达性、公交换乘便利度均优于枢纽站、重点站、一般站。(4)西安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的消费者年龄结构呈现出显着的年轻化,日常出行以地铁为主要交通工具,消费需求集中于餐饮、服饰、休闲娱乐三种业态。(5)西安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区域业态的微区位特征受业态功能结构、业态组织形式、业态空间分布、用地功能混合度、道路交通可达性、公交换乘便利度等客观空间区位因素和消费者的社会属性、出行行为偏好、消费行为偏好等主观行为感知因素共同影响。

边雨[3](2021)在《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自1949年发展至今,涌现了大量的相关理论与实践,为了今后更好的前进,对这一段时期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动态的审视总结必不可少。众多反映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理论及实践演进印记的视角中,建筑类期刊是折射和管窥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的一个独特窗口。本文先对1949至今的我国建筑类期刊的产生与发展历程进行梳理,然后利用CKNI数据库,以建筑类期刊为主要检索文献来源,收集1949年至2019年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相关文献,进行去重等整理,最后一共筛选收集论文3091篇。基于建筑类期刊记载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情况分析研究,确定本文的期刊统计范围。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法,依托Noteexpress等软件进行文献管理和相关数据整理,主要通过对发表年份、关键词的词频进行统计,从时间分布、期刊分布、研究类型、研究主题与热点等方面对中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研究动态进行了统计分析,并重点对主要时间段的内容进行信息与历史事件结合的整理,使用Citespace软件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现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研究的聚焦点,掌握当前研究现状,总结出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发展历程。全文以阶段划分及特征描述的方式对建国以来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主要分为三个时期:1949-1977年,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78-1997年的住房改革推进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以及1998年至今的房地产开发主导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通过对不同时期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及相关政策、建筑类期刊中各个时期相关论文的记载情况的研究,总结出不同时期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的演变历程,总结其发展特征以及影响因素,以期对日后的相关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张宜佳[4](2020)在《传统城-水适应性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转化研究 ——以福州江北城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福州是我国东南沿海典型的水网型城市,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征。福州由于其城市设计与山水融合而作为东方城市设计佳例之一,其中闽江及内河不仅影响了城市发展和景观体系,还营造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城市精神和集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宗教信仰与风俗传统浑然一体的内河文化。在山、水、城一体的城市结构下,古代福州水系的运行方式体现了城市水系作为自然水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种城-水互相适应的和谐状态在清末时期的江北城区体现得尤为明显。因此本文以福州江北城区为例,首先,概述历史时期福州平原及江北城区的城市演变与水系变迁的关系,通过城市水系对城市格局、城市水利、城市景观和城市文化四个方面的影响来分析清末时期城-水适应性。其次,通过概述泉州、广州、潮州三个沿海水网型城市,并将其与福州进行对比,探析它们的共同性与差异性,得出福州传统城-水适应性对其它沿海水网型城市有借鉴意义。第三,概述江北城区近现代城市形态演变与水系变迁,在此基础上分析城市水系在城市格局、城市水利、城市景观和城市文化四个方面的演变,并与清末江北城区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探讨如何将传统城-水适应性转化应用于快速城市化后的城市发展中,将传统营城治水智慧与现代城市发展需求结合,寻求当代语境下的山水人居建设方式,为其他沿海水网型城市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基于上述研究,以江北城区进行城市更新和新片区发展为背景,进行江北城区城市水系更新规划。研究结论里对城市格局、城市水利、城市景观和城市文化四个体系的转化策略用以指导规划部分,即宏观的更新点选点依据、策略实施和规划体系。进而在中微观尺度,即东湖地块城市设计中指导设计生成、设计策略和设计原则。本文通过空间形态规划设计和活动制度等软策略设计对研究结论进行实践,以期为沿海水网型城市的规划与设计做出有效的探索。

林林[5](2020)在《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色彩意象研究是城市风貌与城市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构成了城市特定的形态样式,又营造出特有的城市情感。以往的城市色彩规划侧重于物质形态色彩的规划,缺乏对公众情感的色彩认知,出现主观随意、不符合公共利益的城市色彩决策和管理方式。因此,城市色彩规划如何兼顾科学规划与公众认知,从城市色彩意象的层面建立完整的构成模式体系,产生具有特色的城市风貌,将是当今我国城市建设走向内涵发展和高质量建设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大连城市为依托,以城市色彩意象的历史演变为基础,研究城市色彩意象的外在物象和内在情感,关注视觉物象和情感境界的表征。研究以调研过程的大量实例结合色彩地理学和色彩心理学等相关理论、比对六个城市不同视角下的色彩意象认知,以及扎根理论的情感意象调查,从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出发寻求大连城市色彩的构成原则与策略,以及在城市特色形成上的城市规划意义。研究对大连城市色彩的历史分期进行了梳理,提出了大连城市色彩基于地理环境、建筑材料、文化基质、城市属性等所形成的色彩的历史意象要素;对大连城市色彩的构成要素进行实证调研,归纳出由自然环境色彩、人文环境色彩和人工环境色彩所组成的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物象模式要素;从不同视角分析城市色彩意象的认知意象,并通过扎根理论对城市色彩意象的情感意象展开调查研究,生成城市色彩意象的整体意象,建立城市色彩意象的境界模式要素;从要素、结构组织和意义方面共同建立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系统。研究发现在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建过程中,在历史模式要素的作用下,物象模式要素和境界模式要素共同构成城市的色彩意象,且各要素之间存在着定性定量关系以及彼此影响、共同作用的内在机制。通过将意象理论引入城市色彩领域的跨学科研究,以构成模式的视野来剖析城市色彩意象问题,提出基于视觉思维理论的城市色彩意象,以此实现城市色彩理论的拓展与创新。研究分别从意象中“象”与“意”的角度阐述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物象和境界模式要素,首先分析自然环境色彩、人文环境色彩和人工环境色彩的现状样本信息,归纳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特征和演变规律,提炼出物象模式要素;其次从意象的结构层次即认知意象和情感意象共同生成整体意象展开研究,以人在不同视角下的城市色彩认知意象和主观色彩情感意象评价分析,生成大连城市色彩整体意象的境界模式要素。基于以上分析创新性的提出在城市色彩发展和文化演进背景下的大连城市色彩构成模式系统,为大连城市特色风貌的建设提供科学合理的规划策略。

陈立鹏[6](2020)在《同城化背景下大城市边缘新城区职住空间研究 ——以句容宝华新城区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城市发展逐渐进入都市圈一体发展、新城与老城结构优化的新阶段,各大城市高速发展,中小城市也随之迅速扩张。区域协同发展成为提升自身以及区域综合实力的重要发展阶段,同城化发展是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的有效手段,2005年以后,我国开展了众多自上而下的同城化实践,当前阶段的同城化发展大多是以增强中心城市竞争力为目的。边缘新城区在同城化发展中作为重要参与主体,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边缘新城区在区域中发挥的作用,深刻地影响居住与就业空间的格局。以同城化发展为研究背景,聚焦受其影响的边缘新城区的职住空间,理论层面对既有研究进行丰富和补充,实践层面为边缘新城区职住空间协调发展提供意见建议。基于此,论文以宝华新城区为实证研究对象,在同城化背景下对居住-就业空间发展概况、特征、相互关系,进而对职住空间失配机制及协调发展策略进行研究。论文首先针对国内外同城化、边缘新城区以及居住就业空间进行理论梳理和总结,引出本文的切入点和理论创新意义,从而确定本文的研究对象、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随后,论文对宝华新城区所处的宁镇扬同城化区域进行发展概况分析,针对宝华新城区的发展过程进行分阶段的研究,并对宝华的居住空间和就业空间进行发展概况和总量测度研究,得出宝华新城区职住空间的总量匹配特点。然后,选取整个宝华新城区为研究范围,以实际调研数据为研究基础数据,对宝华新城区的居住、就业空间和居住、就业人群进行综合研究,从单因子-主因子-聚类三个层面进行细致全面的研究和分析。而后,居住和就业空间特征为研究基础,从通勤角度的四个通勤因子对职住空间关系进行研究,并利用通勤时间因子测算居住空间和就业空间的匹配度,同时综合通勤因子对结果进行修正。并利用相关性分析从单因子、主因子和聚类三个层次对影响职住平衡的因素进行总结与分析,居住和就业宝华新城区居住和就业空间的结构性匹配特征。最后,从同城化视角,对宝华新城区职住空间总量与结构的双失配特征出发,从区域一体、职住空间、交通联系和配套设施四个方面研究职住空间失配机制。最后,立足同城化发展的背景,针对边缘新城区职住空间失配机制,从四个角度探讨了大城市边缘新城区职住空间协调发展策略,以加快同城化发展步伐,促进边缘新城区职住空间健康有序发展。本文共计9万余字,图134张,表25个。

王晨[7](2020)在《基于心理舒适偏好的旧城区城市肌理优化标准与策略研究 ——以大城市居住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肌理是城市文化沉淀后城市信息的载体之一,映射着人们对于城市印象的记忆;同时,其作为城市设计中重要的设计要素,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塑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城市建设由增量发展时代转向存量发展时代,城市肌理的优化在旧城区更新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城市的高速发展使得旧城区城市肌理建设中设计师的人工痕迹浓重,缺乏人文关怀和旧城区肌理自身的自组织性。与此同时,在现有的城市设计导则中,对于旧城区城市肌理优化仅有少量简单的指标控制,具体优化内容有待完善,对城市设计中城市形态的指导作用有待提升。本文尝试借助统计学手段探究城市肌理基本性征与大众主观心理感知之间的耦合关系,推断出基于心理舒适偏好的旧城区城市肌理优化标准值,提出优化策略。本文的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总结城市肌理、城市形态耦合关系相关的理论研究。通过梳理城市肌理相关概念、理论,深入研究相关案例,进一步明确城市肌理的价值定位,归纳城市肌理的基本性征。第二部分,采用专家评分法,得出基于心理舒适偏好的城市肌理基本性征指标体系。筛选城市肌理量化方法,构建基于心理舒适偏好的旧城区城市肌理优化的方法框架,实现从定性分析到定量研究的转化。第三部分,选取一些优秀的、具有研究价值和参考意义旧城区改造的项目,截取40个城市肌理切片作为研究样本,通过Arc GIS处理获取研究切片的城市肌理图像,并通过Excel、Fragstats以及Sky Helios平台计算各个肌理切片的基本性征的量化值。以旧城区城市肌理切片图像为基础,获取样本肌理切片的全景图像,制作网络调查问卷。获取大众的主观感受的调查结果,并将其与各个肌理切片的基本性征的量化值相对应,运用SPSS软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进一步得出基于心理舒适度的旧城区城市肌理基本性征优化标准值。最后,以天津西沽南为例,结合现状存在的问题对其做系统科学的量化评价。基于得到的旧城区城市肌理性征值优化标准,提出相应的城市肌理控制和优化策略。从而得到进一步的结论,指导旧城区城市建设中的城市肌理的控制与优化。

石明燕[8](2020)在《城市触媒视角下“碎片化”考古遗址保护与利用 ——以洛阳中心城区为例》文中提出从夏商周以来,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均留下了大量的古代遗迹,在宋元之前的古遗迹多以考古遗址的状态叠压重合在现代城市下。随着城市的扩建及改造过程中,更多情况是遇到一些规模较小、等级较低的遗址点,如道路、水渠等城市基础设施的局部、建筑或庭院基址局部、小型墓葬等,受建设项目建设情况限制,这些遗址点分散在城市中不同位置、遗址本体的结构和信息也不完整,我们可以把这样类型的遗址统称为“碎片化”考古遗址。洛阳在河南省西部,地处中原,有“天下之中”、“九州腹地”之称。洛阳位于我国第二、三阶梯的过渡地带,地势西髙东低。伊洛河平原中部,北临黄河,三面环山,城市文化底蕴深厚。但是随着城市更新、旧城改造,城市中心古迹遗址遭到破坏。鉴于洛阳古迹遗址的价值与现状,如何对其进行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这正是本论文所要研究的关键。根据研究内容,将论文分为五大章:第一章,选题背景与意义,主要包括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的界定、研究方法等;第二章,城市中“碎片化”考古遗址的特性,主要包括考古遗址本体特征、保护与利用现状、特性分析等;第三章,遗址保护利用与城市触媒理论关联性分析,主要包括城市遗址相关理论,城市触媒理论,关联性分析、保护意义等;第四章,城市触媒视角下“碎片化”考古遗址保护利用策略,主要包括考古遗址本体稳定因素、考古遗址与城市用地的组合、考古遗址与城市事件的凝聚;第五章,洛阳中心城区“碎片化”考古遗址保护与利用,主要包括洛阳“碎片化”考古遗址稳定因素的辨识与保存、洛阳“碎片化”考古遗址与城市用地的组合、与城市事件的凝聚。总之,本论文通过查阅史料,现场调研、案例分析、图像分析等形式,探讨了洛阳的历史、文化、古迹遗址等方面的价值,并针对其现状,提出保护与利用策略。并且,通过此个案研究,希望对今后相关的历史城区考古遗址保护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颜阿茵[9](2019)在《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研究 ——以重庆涪陵高铁站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山城重庆因山水之城而独树一帜,却也因山水的阻隔造成城市交通发展的滞后。按照“十三五”规划的部署,重庆将于2024年完成“米”字型高铁线路网的修建,届时以高铁站点为依托的城市建设也将在重庆部分城市内逐步开展。其中重庆中小型高铁站占据了高铁站建设的一大部分,其建设也将对山地中小城市的发展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伴随着城镇化发展,将有越来越多的人口汇聚在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建设的城市新区域,这些区域将面临着如何解决城市的产业、交通、人口及文化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如何利用高铁建站的契机合理引导枢纽站所在城市片区的发展成为当前重庆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的重点研究内容。本文主要研究重庆地区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在大量收集调研重庆市已建成及规划的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资料的基础上,分析探讨重庆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空间发展的规律。通过对区域一体化城市群发展、上位规划、城市空间发展等方面探讨,明确山地条件对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的影响要素。基于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发展理论,通过对高铁站站前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的深入研究探索山地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发展的规律与开发模式,并提出相应的城市设计策略。论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在论述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的研究理论基础,确定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与研究框架;第二部分是对重庆市高铁站的发展及高铁站站前区的发展现状进行调研与总结,并针对影响高铁站站前区发展前期所受到的城市群区域经济、上位规划、城市经济文化、环境等因素进行探讨;第三部分是针对国外优秀实践案例和国内设计案例的分析与总结,探讨不同发展模式下的城市设计方法与规律;第四部分从城市设计角度探索高铁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方面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宏观层面主要探讨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在区域城市空间中的城市发展方向,中观层面对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土地开发、功能定位、交通组织与空间形态设计进行策略研究,微观层面主要针对城市空间布局、城市风貌及公共空间等方面提出管控标准;第五部分是在前述规律总结的基础之上,结合实践项目进行城市设计策略的应用;第六部分是基于前面的研究,得出论文主要结论,不足与展望。

李修连[10](2019)在《城市设计主线下的城市精细化管理经验研讨——以宁波东部新城为例》文中认为一直以来城市设计一直在规划、城市管理中扮演辅助角色,对其充当主线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成功案例的研究,有助于打破人们对城市设计的固定认识,通过相关经验借鉴,做好相关城市设计实施与城市管理工作。为此,研究选取城市设计模范地区宁波市东部新城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城市设计理念、设计技术、实施路径等进行探析,归纳总结其典型经验,为相关城市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宁波东部新城的成功经验在于从开发建设之初就树立以设计的思维做规划,并服务于地方发展的理念,其设计成果之间紧接地气且一脉相承,并在具体实施中与各项规划管理紧密结合,从而保障了设计成果的有效落地与城市精细化的开发与建设。

二、宁波新城区城市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宁波新城区城市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存量规划视角下的中观层面城市设计导则管控体系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标题释义
        1.2.1 存量规划
        1.2.2 中观层面城市设计导则
        1.2.3 管控体系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综述
        1.4.1 国内研究综述
        1.4.2 国外研究综述
        1.4.3 现状研究问题思考
    1.5 研究意义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我国中观层面城市设计导则的发展综述
    2.1 中观层面城市设计导则的发展历程
        2.1.1 导则的萌芽阶段(1980-1994)
        2.1.2 导则的初创阶段(1995-2004)
        2.1.3 导则的提升阶段(2005-2010)
        2.1.4 导则的转型阶段(2011至今)
    2.2 中观层面城市设计导则的理论成果梳理
        2.2.1 编制程序
        2.2.2 管控内容
        2.2.3 运作流程
        2.2.4 理论成果研究小结
    2.3 实践成果的职能特征研究
        2.3.1 作为指标推演的工具
        2.3.2 作为形态导控的方案
        2.3.3 作为评估管理的指南
    2.4 四十年导则研究总结
    2.5 增存量时期的导则发展问题成因研究
        2.5.1 增量规划时期的导则发展问题研究
        2.5.2 存量规划时期的导则发展问题研究
        2.5.3 导则发展问题的启示
第三章 存量规划背景下的中观层面城市设计导则研究
    3.1 存量规划时期中观层面城市设计导则的影响因素分析
        3.1.1 城市经济内涵变化所带来的问题
        3.1.2 土地产权特征变化所带来的问题
        3.1.3 两大因素变化特征对导则编制工作的思考
    3.2 我国存量发展阶段的导则样本成果研究
        3.2.1 规划目标类型研究
        3.2.2 文本结构特征研究
        3.2.3 样本管控模式研究
        3.2.4 样本指标构成研究
        3.2.5 指标编制特征研究
        3.2.6 样本目标类型与指标编制特征关系分析
    3.3 存量时期样本成果所存在的管控问题
        3.3.1 导则管控思路存在滞后
        3.3.2 公共要素赋值形式模糊
        3.3.3 “成果落地”机制缺失
第四章 存量发展背景下中美两国导则管控体系对比研究
    4.1 追本溯源:国外经验研究对我国存量阶段的导则发展意义
    4.2 美国规划体系发展背景梳理
        4.2.1 1916年:《区划法》的诞生
        4.2.2 1961年:《区划法》的矛盾
        4.2.3 2000年:《精明准则》的诞生
    4.3 《精明准则》与我国中观层面城市设计导则发展相关性研究
        4.3.1 发展背景关联性分析
        4.3.2 管控对象相关性研究
        4.3.3 管控尺度相关性研究
    4.4 《精明准则》体系下的实践成果管控策略研究
        4.4.1 样本规划目标研究
        4.4.2 文本结构特征研究
        4.4.3 管控模式特征研究
        4.4.4 样本指标构成研究
        4.4.5 指标编制特征研究
    4.5 存量规划背景下我国导则与《精明准则》实践案例的对比分析
        4.5.1 规划目标差异性分析
        4.5.2 文本结构差异性分析
        4.5.3 管控模式差异性分析
        4.5.4 样本指标构成及编制特征差异性分析
    4.6 《精明准则》的差异之处对我国存量规划导则研究工作的启示
        4.6.1 模块单元增强了管控工作的灵活性
        4.6.2 横断面类型提升了指标之间的关联性
        4.6.3 指标编制形式体现了管控的公共性
        4.6.4 机构组成保障了运作流程带来的公正性
        4.6.5 豁免机制强化了成果的兼容性
第五章 存量规划时期中观层面城市设计导则管控体系建构
    5.1 存量规划时期的导则目标定位
    5.2 存量规划时期的管控模式变革
    5.3 存量规划时期的文本结构重塑
    5.4 存量规划背景下的指标内容重构
        5.4.1 我国规划体制对导则的编制成果要求解析
        5.4.2 导则管控指标构成
    5.5 存量规划时期的指标编制形式建构
        5.5.1 土地开发类指标编制形式变化
        5.5.2 建筑风貌类指标编制形式变化
        5.5.3 公共空间类指标编制形式变化
        5.5.4 场所景观类指标编制形式变化
        5.5.5 运作机制类指标编制形式变化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6.3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图片索引
表格索引
附录A:二十四部导则编制背景汇总表
附录B:二十四部导则目录内容汇总表
附录C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及设计

(2)西安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区域业态的微区位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发展迅速
        1.1.2 城市轨道交通引导商业集聚
        1.1.3 消费行为偏好促进商业发展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4.1 城市轨道站点周边区域研究进展
        1.4.2 TOD理论研究进展
        1.4.3 区位理论及微区位理论研究进展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1.7 本章小结
2 相关理论基础及案例经验借鉴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城市轨道交通
        2.1.2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
        2.1.3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区域
        2.1.4 业态
        2.1.5 微区位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TOD理论
        2.2.2 紧凑城市理论
        2.2.3 圈层结构理论
        2.2.4 消费者行为理论
        2.2.5 微区位与商业微区位理论
    2.3 国内外相关案例经验借鉴
        2.3.1 日本东京地铁站
        2.3.2 上海人民广场站
        2.3.3 南京新街口站
        2.3.4 案例经验借鉴
    2.4 本章小结
3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站点与业态分布概况
    3.1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分布概况
        3.1.1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站点概况
        3.1.2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分布
    3.2 各类型业态分布概况
        3.2.1 各类型业态分布及点密度分析
        3.2.2 中心城区各类型业态的核密度分析
    3.3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与业态分布关联性研究
        3.3.1 站点周边区域业态的分布特征
        3.3.2 站点分布与业态分布的关联性
    3.4 本章小结
4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区域业态的微区位特征研究
    4.1 研究样本的选取及分类
        4.1.1 研究样本的选取
        4.1.2 研究样本的分类
    4.2 业态特性研究
        4.2.1 业态功能结构
        4.2.2 业态组织形式
        4.2.3 业态空间分布
    4.3 空间特质研究
        4.3.1 用地功能混合度
        4.3.2 道路交通可达性
        4.3.3 公交接驳便利度
    4.4 行为感知研究
        4.4.1 消费者社会属性
        4.4.2 消费者出行偏好
        4.4.3 消费者消费偏好
    4.5 消费者体验后评价下的关联度分析
        4.5.1 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
        4.5.2 消费者消费体验与业态特性的关联度
        4.5.3 消费者出行体验与空间特质的关联度
        4.5.4 业态特性、空间特质与行为感知的关联模型
    4.6 本章小结
5 站点周边区域业态的微区位特征评价指标体系
    5.1 构建原则
    5.2 影响因素
        5.2.1 业态特性的影响
        5.2.2 空间特质的影响
        5.2.3 行为感知的影响
    5.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3.1 指标要素集构建
        5.3.2 指标要素解析
        5.3.3 指标要素赋权
        5.3.4 评价指标体系
    5.4 实证分析
        5.4.1 实证研究样本
        5.4.2 评价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区域业态布局优化策略
    6.1 站点周边区域业态布局优化原则
        6.1.1 行为偏好引导原则
        6.1.2 紧凑集约高效原则
        6.1.3 业态多元发展原则
    6.2 站点周边区域业态布局优化思路
    6.3 站点周边区域的业态布局优化策略
        6.3.1 精准定位站点周边区域的业态功能
        6.3.2 合理丰富站点周边区域的业态组织
        6.3.3 合理规划站点周边区域的业态分布
    6.4 站点周边区域的空间环境优化策略
        6.4.1 用地功能优化
        6.4.2 交通组织优化
    6.5 站点周边区域的活力提升优化策略
        6.5.1 细分站点周边区域的消费者群体
        6.5.2 美化开敞空间,促进消费体验升级
        6.5.3 完善标识引导,提升出行幸福感
        6.5.4 制定合理的商业营销策略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2.1 研究内容的创新
        7.2.2 研究方法的创新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致谢

(3)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住区的演进历程记录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
        1.1.2 国内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百花齐放,亟待梳理整合
        1.1.3 专业期刊是学科发展轨迹记载和学术传播的重要载体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城市住区规划设计演变的研究现状
        1.3.2 建筑类期刊的研究现状
        1.3.3 期刊文献统计的研究现状
        1.3.4 小结
    1.4 相关概念释义
        1.4.1 住区及城市住区
        1.4.2 住区规划设计
        1.4.3 建筑类期刊
    1.5 研究范围与方法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范围
    1.6 研究框架
2 我国建筑类期刊及其记载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研究
    2.1 我国建筑类期刊的产生与发展
        2.1.1 建筑类期刊的产生
        2.1.2 建筑类期刊的初步发展
        2.1.3 建筑类期刊的繁荣发展
        2.1.4 建筑类期刊的多元化发展
    2.2 建筑类期刊对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记载情况分析研究
        2.2.1 数据来源与筛选
        2.2.2 本文的建筑类期刊选取标准
        2.2.3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数量与分布
        2.2.4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的分类与统计
        2.2.5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研究主题的变化
        2.2.6 本文的建筑类期刊研究范围
    2.3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分析研究
        2.3.1 相关期刊论文的统计与分析
        2.3.2 我国城市住房制度的发展历程
        2.3.3 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的时区图谱
        2.3.4 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历程分期
    2.4 本章小结
3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49-1977)
    3.1 政府主导下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3.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3.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3.1.3 研究阶段划分
    3.2 经济恢复与“一五”阶段:住区规划理论的引入与早期实践(1949-1957)
        3.2.1 工人住宅区的规划建设
        3.2.2 居住建筑布置方式的讨论
        3.2.3 居住小区规划思想的引入与实践
    3.3 “大跃进”与调整阶段:住区规划理论的探索与发展(1958—1965)
        3.3.1 城市人民公社对城市住区发展的影响
        3.3.2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思想的发展与实践
        3.3.3 “成街成坊”的住区规划方法
        3.3.4 住宅区的改建
    3.4 “文革”及其影响阶段:住区规划理论与实践的停滞与恢复(1966-1977)
        3.4.1 住宅标准的持续降低
        3.4.2 市郊工厂生活区的建设
        3.4.3 高层住宅的出现
    3.5 特征总结
        3.5.1 住区规划理论与方法体系初步形成
        3.5.2 注重住区物质空间形态
        3.5.3 为生产服务而配套建设
    3.6 本章小结
4 住房制度改革推进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78-1997)
    4.1 “遍地开花”式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4.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4.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4.1.3 研究阶段划分
    4.2 居住小区的规划建设阶段
        4.2.1 规划建设概况
        4.2.2 规划结构与规模
        4.2.3 规划布局特征
        4.2.4 对节约用地和提高居住密度的强调
    4.3 居住区的规划建设阶段
        4.3.1 综合开发模式
        4.3.2 区位特征
        4.3.3 规划结构与规模
        4.3.4 规划布局特征
        4.3.5 综合区的建设
    4.4 旧城区改造与更新阶段
        4.4.1 发展历程概述
        4.4.2 改造方式
    4.5 “试点工程”推动下的居住小区规划建设阶段
        4.5.1 规划建设概况
        4.5.2 规划布局特征
        4.5.3 规划结构的模式化与突破
        4.5.4 地方传统居住文化的借鉴
        4.5.5 社区的营造与物业管理兴起
    4.6 特征总结
        4.6.1 住区的建设机制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4.6.2 住区规划布局手法的多样化
        4.6.3 住区组织结构向多元化发展
        4.6.4 从人的需求出发营造居住环境
        4.6.5 居住观念的改变促进了住区功能布局的更新
    4.7 本章小结
5 房地产开发主导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98 年至今)
    5.1 多元化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5.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5.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5.1.3 研究阶段划分
    5.2 商品房住区的快速发展阶段
        5.2.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5.2.2 商品房住区的空间分布特征
        5.2.3 商品房住区的开发规模特征
        5.2.4 商品房住区的规划布局特征
        5.2.5 商品房住区的特色和风格塑造
        5.2.6 城市住区类型的多样化
    5.3 城市住区的多元化发展阶段
        5.3.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5.3.2 商品房住区的品质提升
        5.3.3 保障房住区的规划建设
        5.3.4 既有住区更新改造的探索与实践
        5.3.5 城中村改造问题的探索与实践
    5.4 城市住区的转型发展阶段
        5.4.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5.4.2 城市住区在实践发展中的问题总结
        5.4.3 城市住区规划新模式的探索
        5.4.4 既有住区更新改造的进一步探索与实践
    5.5 特征总结
        5.5.1 从传统住区规划到社区规划
        5.5.2 城市住区空间分布的郊区化
        5.5.3 城市住区空间结构的集约化
        5.5.4 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多元化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
    6.1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统计分析
        6.1.1 相关期刊论文的统计分析
        6.1.2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历程
    6.2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特征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4)传统城-水适应性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转化研究 ——以福州江北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快速城市化过程中需要借鉴传统营城智慧
        1.1.2 福州城市发展对内河综合整治的重视
        1.1.3 跨学科研究趋势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解析福州江北城区传统城-水适应性
        1.2.2 为沿海水网型城市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1.2.3 补充风景园林学科相关理论体系
    1.3 重要概念解析
        1.3.1 水系统与水环境
        1.3.2 城-水适应性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1.5 相关研究综述
        1.5.1 国内外城市形态学相关研究
        1.5.2 中国古代城市水系相关研究
        1.5.3 福州城市相关研究
        1.5.4 福州城市水系相关研究
    1.6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1.7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7.1 研究方法
        1.7.2 技术路线
2 历史时期江北城区的城-水适应性研究
    2.1 江北城区城市演变及水系变迁
        2.1.1 汉冶城——北湾仍存大片沼泽
        2.1.2 晋子城——开凿东、西二湖
        2.1.3 唐罗城——护城河演变为第一条内河
        2.1.4 梁夹城——两重城濠,三山鼎立
        2.1.5 宋外城——东湖消失、初见南北双城
        2.1.6 明清城——基本奠定城内水系格局
        2.1.7 江北城区城市演变及水系变迁关系总结
    2.2 江北城区古城水系与山、水、城一体的城市格局
        2.2.1 城市空间格局
        2.2.2 交通与经济发展格局
    2.3 江北城区古城水系与弹性适洪的城市水利
        2.3.1 水系统构成
        2.3.2 水系运行
    2.4 江北城区古城水系与功能综合的城市景观
        2.4.1 西湖历史变迁
        2.4.2 西湖作为调节山洪、灌溉农田的水利设施
        2.4.3 西湖传统景观营建
    2.5 江北城区古城水系与在地多元的城市文化
        2.5.1 桥梁文化
        2.5.2 神祠文化
        2.5.3 地名文化
    2.6 总结
3 历史时期沿海诸城城-水适应性讨论
    3.1 泉州
        3.1.1 城市形态演变与水系变迁
        3.1.2 城市水系对城市防洪的影响
        3.1.3 城市水系对城市景观与城市文化的影响
    3.2 广州
        3.2.1 城市形态演变与水系变迁
        3.2.2 城市水系对城市防洪的影响
        3.2.3 城市水系对城市景观与城市文化的影响
    3.3 潮州
        3.3.1 城市形态演变与水系变迁
        3.3.2 城市水系对城市防洪的影响
        3.3.3 城市水系对城市景观与城市文化的影响
    3.4 福州、泉州、广州、潮州共同性与差异性
        3.4.1 共同性
        3.4.2 差异性
        3.4.3 福州传统城-水适应性的借鉴意义
4.近现代时期江北城区的城-水适应性转变
    4.1 江北城区近现代城市形态演变与水系变迁
        4.1.1 开埠至民国前期(1844-1938)
        4.1.2 抗战初期至改革开放初期(1938-1980)
        4.1.3 改革开放后至新世纪初(1980-2005)
        4.1.4 新世纪初至今(2005-)
    4.2 现代江北城区城市格局演变
        4.2.1 城市空间格局演变
        4.2.2 交通与经济发展格局演变
    4.3 现代江北城区城市水利演变
        4.3.1 水系统构成
        4.3.2 水系运行
        4.3.3 清末与现代水系统对比研究
    4.4 现代江北城区城市景观演变
        4.4.1 现代城市景观营造
        4.4.2 清末与现代城市景观对比研究
    4.5 现代江北城区城市文化演变
        4.5.1 现代文化
        4.5.2 清末与现代城市文化对比研究
5 结论:问题与策略
    5.1 问题
        5.1.1 城市发展理念:河流与城市发展过程中遭到忽视
        5.1.2 城市格局:水系对城市格局影响较弱
        5.1.3 城市水利
        5.1.4 城市景观:滨水空间单一且不成体系
        5.1.5 城市文化:河道与生活割裂,水文化逐渐没落
    5.2 策略
        5.2.1 城市发展理念:形成河流带动城市良性发展的机制
        5.2.2 城市格局:挖掘内河旅游、水上交通、水经济战略重塑城市格局
        5.2.3 城市水利
        5.2.4 城市景观:结合水系与绿地形成蓝绿交织的景观体系
        5.2.5 城市文化:构建具备福州文化特色的水环境
6 国内外成功案例分析
    6.1 多伦多市中心市区公园和开放空间计划
        6.1.1 项目概况
        6.1.2 规划设计策略
        6.1.3 案例指导意义
    6.2 哥本哈根暴雨应对计划
        6.2.1 项目概况
        6.2.2 规划设计策略
        6.2.3 案例指导意义
    6.3 宁波生态走廊
        6.3.1 项目概况
        6.3.2 规划设计策略
        6.3.3 案例指导意义
    6.4 新加坡碧山宏茂桥公园
        6.4.1 项目概况
        6.4.2 规划设计策略
        6.4.3 案例指导意义
    6.5 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Zidell Yards区绿色基础设施方案
        6.5.1 项目概况
        6.5.2 规划设计策略
        6.5.3 案例指导意义
    6.6 鹿特丹Benthemplein水广场
        6.6.1 项目概况
        6.6.2 规划设计策略
        6.6.3 案例指导意义
7 福州江北城区城市水系更新规划及东湖地块城市设计
    7.1 研究指导意义
    7.2 江北城区综合分析
        7.2.1 城市格局
        7.2.2 城市水利
        7.2.3 城市景观
        7.2.4 城市文化
    7.3 福州江北城区城市水系更新规划
        7.3.1 规划目标
        7.3.2 规划依据
        7.3.3 规划原则
        7.3.4 规划策略
        7.3.5 规划选点
        7.3.6 规划总平面
        7.3.7 城市格局体系规划分析
        7.3.8 城市水利体系规划分析
        7.3.9 城市景观体系规划分析
        7.3.10 城市文化体系规划分析
        7.3.11 规划鸟瞰
    7.4 东湖地块综合分析
        7.4.1 设计选点依据
        7.4.2 地块综合分析
    7.5 东湖地块城市设计
        7.5.1 设计目标
        7.5.2 设计依据
        7.5.3 设计概念
        7.5.4 设计平面
        7.5.5 设计分区
    7.6 东湖地块分区设计
        7.6.1 东湖商业区
        7.6.2 东湖公园
        7.6.3 东湖周边社区
    7.7 东湖地块专项设计
        7.7.1 交通规划
        7.7.2 建筑分析
        7.7.3 驳岸分析
        7.7.4 种植设计
        7.7.5 城-水适应专项设计
        7.7.6 技术经济指标
8 总结
    8.1 研究成果
    8.2 创新点
    8.3 不足与改进意见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附件

(5)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1.2.1 城市色彩及相关理论研究
        1.2.2 意象相关理论研究
        1.2.3 建筑、城市和景观色彩意象理论研究
        1.2.4 既有研究总结及本文研究观点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城市色彩
        1.3.2 意象
        1.3.3 城市色彩意象
        1.3.4 模式
    1.4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城市色彩意象构成模式的理论框架
    2.1 城市色彩意象的基础理论
        2.1.1 城市色彩意象的基础理论参照
        2.1.2 城市色彩意象的基础理论应用
    2.2 模式理论
    2.3 城市色彩意象构成模式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历史沿革
    3.1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的萌芽期(1898年之前)
        3.1.1 汉建城邑
        3.1.2 石筑山城
        3.1.3 辽南方城
    3.2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的形成期(1898年至1945年)
        3.2.1 沙俄租借时期(1898年至1904年)
        3.2.2 日本占领时期(1905年至1945年)
    3.3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的调整期(1945年至1990年)
        3.3.1 新中国建立前后(1945年至1952年)
        3.3.2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年至1957年)
        3.3.3 “大跃进”、“大调整”和“文革”时期(1958年至1977年)
        3.3.4 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至1990年)
    3.4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的多元发展期(1990年至今)
    3.5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的阶段特征与演变规律
    3.6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意象的历史模式要素
    3.7 本章小结
4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视觉物象
    4.1 调查样本的选择
        4.1.1 调查样本确立基础
        4.1.2 大连城市基础概况
        4.1.3 色彩调研内容
    4.2 调查方法和技术手段
        4.2.1 色彩调查方法
        4.2.2 色彩调查技术手段
        4.2.3 色彩信息参数管理
    4.3 色彩要素调查结果与分析
        4.3.1 自然环境色彩要素
        4.3.2 人文环境色彩要素
        4.3.3 人工环境色彩要素
    4.4 大连城市色彩体系的总体色谱
    4.5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物象模式要素
    4.6 本章小结
5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情感境界
    5.1 城市色彩的认知意象研究
        5.1.1 调查内容与步骤
        5.1.2 相关理论阐述
    5.2 不同视角下的城市色彩意象
        5.2.1 万能视角下的大连城市色彩
        5.2.2 立面视角下的城市色彩
        5.2.3 街景视角下的城市色彩
        5.2.4 不同视角下城市色彩意象的意境体验
    5.3 城市色彩的情感意象研究
        5.3.1 调查目的
        5.3.2 调查设计
        5.3.3 数据采集
    5.4 城市色彩意象的意境认知模型
        5.4.1 过程分析
        5.4.2 理论检验与模型构建
    5.5 大连城市色彩整体意象的境界模式要素
        5.5.1 城市色彩整体意象的评价主体
        5.5.2 城市色彩整体意象的境界模式要素
        5.5.3 城市色彩整体意象的境界发生机制
    5.6 本章小结
6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系统
    6.1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构成的影响要素
        6.1.1 城市的自然环境要素
        6.1.2 城市的时空发展过程
        6.1.3 公众的城市行为活动
        6.1.4 城市功能的演进变化
    6.2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构成的演变要素
        6.2.1 物质空间的更新
        6.2.2 文化内涵的传承
        6.2.3 经济社会的发展
    6.3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构成的观念要素
        6.3.1 视觉感知
        6.3.2 美学符号
        6.3.3 文化经历
        6.3.4 共情体验
        6.3.5 多维融合
    6.4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构成的结构组织
        6.4.1 意象构成的纵轴: 传统城市向现代城市的延伸
        6.4.2 意象构成的横轴: 外来文化向本体文化的延伸
        6.4.3 意象构成的竖轴: 具象表达向逻辑表达的延伸
    6.5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构成模式的意义
        6.5.1 理论层面
        6.5.2 实践层面
    6.6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建筑色彩调查数据
附录B 色彩数据分析样本
附录C 调查问卷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6)同城化背景下大城市边缘新城区职住空间研究 ——以句容宝华新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同城化研究综述
        1.2.1.1 国外研究综述
        1.2.1.2 国内研究综述
        1.2.1.3 同城化研究述评
        1.2.2 边缘新城区研究综述
        1.2.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2 国内研究综述
        1.2.2.3 边缘新城区研究述评
        1.2.3 居住、就业空间耦合研究综述
        1.2.3.1 国外研究综述
        1.2.3.2 国内研究综述
        1.2.3.3 居住、就业空间耦合研究述评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2.1 概念界定
        2.1.1 关于同城化
        2.1.2 关于大城市
        2.1.3 关于边缘新城区
        2.1.4 关于职住空间
    2.2 研究对象、范围与内容
        2.2.1 研究对象
        2.2.2 研究内容
    2.3 数据处理与研究方法
        2.3.1 数据处理
        2.3.2 研究方法
        2.3.3 因子选择
        2.3.4 技术路线
    2.4 本文的创新点和关键点
        2.4.1 本文的创新点
        2.4.2 研究关键问题
第三章 区域一体化发展建设概况及宝华新城区居住-就业空间总量测度
    3.1 区域一体化发展建设概况
        3.1.1 宁镇扬同城化发展概况
    3.2 宝华新城区发展过程及居住-就业空间概况
        3.2.1 宝华新城发展过程
        3.2.2 宝华新城区居住就业空间概况
    3.3 宝华新城区居住-就业空间总量测度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宝华新城区居住空间特征研究
    4.1 宝华新城区居住空间研究基础资料获取
    4.2 宝华新城区居住空间特征研究框架
        4.2.1 指标体系确立
        4.2.2 指标因子筛选
        4.2.3 职住分离与平衡判定与划分
    4.3 宝华新城区居住空间特征的单因子分析
        4.3.1 社会属性
        4.3.2 经济属性
        4.3.3 居住特征
        4.3.4 密度特征
        4.3.5 住区类型
        4.3.6 配套设施
        4.3.7 环境特征
    4.4 宝华新城区居住空间特征的主因子分析
    4.5 宝华新城区居住空间特征的聚类分析
        4.5.1 高端居住型人群及其居住空间
        4.5.2 主动改善型人群及其居住空间
        4.5.3 刚需购房型人群及其居住空间
        4.5.4 失地安置型人群及其居住空间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宝华新城区就业空间特征研究
    5.1 宝华新城区就业空间研究基础资料获取
    5.2 宝华新城区就业空间特征研究框架
        5.2.1 指标体系确立
        5.2.2 指标因子筛选
        5.2.3 职住分离与平衡判定与划分
    5.3 宝华新城区就业空间特征的单因子分析
        5.3.1 社会属性
        5.3.2 经济属性
        5.3.3 居住特征
        5.3.4 密度特征
        5.3.5 企业类型
    5.4 宝华新城区就业空间的主因子分析
    5.5 宝华新城区就业空间的聚类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宝华新城区居住就业空间关系及影响因素研究
    6.1 基于通勤因子的宝华新城区职住关系解析
        6.1.1 通勤时间
        6.1.2 通勤方式
        6.1.3 通勤费用
        6.1.4 通勤距离
    6.2 基于通勤因子的宝华新城区居住-就业空间匹配度测算
        6.2.1 基于通勤时间的居住-就业空间匹配度测算
        6.2.2 基于综合通勤因子的居住-就业匹配度测算
    6.3 边缘新城区居住-就业空间匹配度影响因素剖析
        6.3.1 宝华新城区居住人群居住-就业空间分离度影响因素剖析
        6.3.2 宝华新城区就业人群居住-就业空间分离度影响因素剖析
        6.3.3 宝华新城区职住空间不匹配特征总结
    6.4 同城化背景下边缘新城区居住-就业空间失配机制剖析
        6.4.1 边缘新城区缺乏与中心城市平等对话机会
        6.4.2 中心城市就业空间与边缘新城区居住空间布局不协调
        6.4.3 中心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边缘新城区居民通勤交通需求不匹配
        6.4.4 边缘新城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充足
    6.5 宝华新城区职住空间协调发展策略
        6.5.1 构建边缘新城区与中心城市平等交流平台
        6.5.2 优化区域产业与居住空间格局
        6.5.3 实现通勤交通一体化发展
        6.5.4 完善边缘新城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7.1.1 宝华新城区居住-就业空间总量匹配特征
        7.1.2 宝华新城区居住-就业空间内部结构特征
        7.1.3 影响边缘新城区居住-就业空间均衡性的因素
        7.1.4 同城化背景下边缘新城区职住空间失配机制
        7.1.5 边缘新城区职住空间协调发展策略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7.2.1 研究不足之处
        7.2.2 对未来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居民调查问卷
附录二 企业职工调查问卷
作者简介

(7)基于心理舒适偏好的旧城区城市肌理优化标准与策略研究 ——以大城市居住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建设时代背景的转变
        1.1.2 旧城区环境品质亟待改善
        1.1.3 新技术的发展为研究提供新思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范围
        1.3.1 相关概念梳理
        1.3.2 研究范围的界定
        1.3.2.1 城市肌理研究层次的界定
        1.3.2.2 旧城区研究内容的厘定
        1.3.2.3 人的空间感知的影响因素
        1.3.2.4 城市肌理研究尺度、对象的界定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1 研究现状网络统计分析
        1.4.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2.1 国外研究综述
        1.4.2.2 国内研究综述
        1.4.3 文献综述总结
    1.5 研究设计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逻辑构架
        1.5.4 技术路线
第2章 城市肌理的相关概念与基本性征
    2.1 城市肌理的概念、相关理论与案例研究
        2.1.1 城市肌理的基本概念
        2.1.2 相关理论
        2.1.3 国内外相关案例分析
    2.2 城市肌理的定位与价值
        2.2.1 城市肌理与城市文化、特色的关系
        2.2.2 城市肌理与建筑设计、城市设计的关系
        2.2.3 城市肌理与城市形态、人的认知的关系
    2.3 城市肌理基本性征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旧城区城市肌理定性研究到定量研究的转化
    3.1 基于心理舒适偏好的城市肌理优化指标建立
        3.1.1 基本性征指标的初筛
        3.1.2 专家问卷调查与结果统计
        3.1.3 数据分析
        3.1.4 指标的建立
    3.2 定性研究到定量研究的转化
        3.2.1 城市肌理基本性征指标的量化方法选择
        3.2.2 关键技术手段
    3.3 量化视角下旧城区城市肌理优化的方法框架
        3.3.1 研究思路的确定
        3.3.2 量化框架的构建
        3.3.2.1 基本数据的收集处理与肌理切片的提取
        3.3.2.2 城市肌理性征值的量化计算
        3.3.2.3 调研问卷的设计与受访人群
        3.3.2.4 结果统计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旧城区城市肌理性征和人的心理舒适度相关性分析
    4.1 经典案例提取
        4.1.1 研究样本的选择
        4.1.2 北京
        4.1.3 西安
        4.1.4 南京
        4.1.5 上海
    4.2 图像处理及性征值提取
        4.2.1 基础数据的来源
        4.2.2 研究样本切片的提取
        4.2.3 切片性征值的量化计算
        4.2.4 问卷细化设计
    4.3 调查结果归纳与分析
        4.3.1 问卷结果信效度分析
        4.3.2 受访群体分析
        4.3.3 相关性分析
    4.4 性征值优化标准的确定
        4.4.1 建筑密度
        4.4.2 建筑分散度
        4.4.3 变异度
        4.4.4 紧凑度
        4.4.5 天空可视度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旧城区城市肌理优化标准的应用研究
    5.1 城市肌理控制要素
        5.1.1 建筑数量
        5.1.2 建筑体量
        5.1.3 建筑高度
        5.1.4 建筑间距
        5.1.5 城市肌理控制要素与城市肌理基本性征的联系
    5.2 研究区域的肌理分析
        5.2.1 区域概况
        5.2.2 城市肌理图像提取
        5.2.3 城市肌理基本性征指标量化
        5.2.4 现状问题分析归纳
    5.3 旧城区城市肌理优化策略
        5.3.1 优化目标
        5.3.2 旧城区城市肌理优化实施策略
        5.3.3 旧城区城市肌理优化管理策略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成果
    6.2 创新点与不足
        6.2.1 本研究的创新点
        6.2.2 本研究的局限性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A:基于心理舒适度的旧城区城市肌理基本性征优化指标因子确立调查问卷
附录 B:城市肌理调查问卷——建筑密度
附录 C:城市肌理调查问卷——建筑分散度
附录 D:城市肌理调查问卷——变异度
附录 E:城市肌理调查问卷——紧凑度
附录 F:城市肌理调查问卷——天空可视度
附录 G:受访群体结构的影响分析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城市触媒视角下“碎片化”考古遗址保护与利用 ——以洛阳中心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碎片化”考古遗址
        1.3.2 城市触媒
        1.3.3 城市遗产
    1.4 研究综述
        1.4.1 国内外城市触媒理论研究概况
        1.4.2 国内外考古遗址研究综述
        1.4.3 洛阳相关保护研究综述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创新点
    1.7 论文框架
2 城市“碎片化”考古遗址特性
    2.1 “碎片化”考古遗址本体特征
        2.1.1 本体特征
        2.1.2 地层特征
        2.1.3 分布情况
    2.2 “碎片化”考古遗址保护与利用现状
        2.2.1 “碎片化”考古遗址发掘情况
        2.2.2 “碎片化”考古遗址保护方法
        2.2.3 “碎片化”考古遗址利用模式
    2.3 “碎片化”考古遗址特性分析
        2.3.1 城市用地层级
        2.3.2 相关事件层级
    2.4 本章小结
3 遗址保护利用与城市触媒理论关联性分析
    3.1 城市遗址相关理论梳理
        3.1.1 从《雅典宪章》到《维也纳备忘录》
        3.1.2 城市考古遗址的保护宪章
        3.1.3 城市更新背景下遗址保护利用与模式
    3.2 城市触媒理论梳理
        3.2.1 城市触媒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3.2.2 城市触媒理论的相关概念
        3.2.3 城市触媒理论的原理与特征
    3.3 “碎片化”考古遗址保护利用与城市触媒的关联点
        3.3.1 保持碎片化遗址本体的稳定属性
        3.3.2 整合遗址与原反应物的组合效应
        3.3.3 促进遗址与新反应物的聚合效应
    3.4 城市触媒视角引入的意义目标
        3.4.1 城市触媒对碎片化考古遗址的保护利用更加高效
        3.4.2 城市触媒对历史城区更新转型的指导意义
        3.4.3 城市触媒对文化元素的可持续利用
    3.5 本章小结
4 城市触媒视角下“碎片化”考古遗址保护利用策略
    4.1 “碎片化”考古遗址稳定因素的辨识与保存
        4.1.1 遗址本体价值的辨识
        4.1.2 保护范围的划定
        4.1.3 遗址本体的保护
    4.2 “碎片化”考古遗址与城市用地的组合
        4.2.1 考古遗址与交通型用地
        4.2.2 考古遗址与开放型用地
        4.2.3 考古遗址与封闭型用地
    4.3 “碎片化”考古遗址与城市事件的凝聚
        4.3.1 改进型模式
        4.3.2 创意型模式
        4.3.3 旅游型模式
    4.4 本章小结
5 洛阳中心城区“碎片化”考古遗址保护与利用
    5.1 洛阳“碎片化”考古遗址稳定因素辨识与保存—以天堂明堂为例
        5.1.1 天堂明堂遗址本体
        5.1.2 天堂明堂保护范围
        5.1.3 天堂明堂本体保护
    5.2 洛阳“碎片化”考古遗址与城市用地的组合
        5.2.1 洛阳“碎片化”考古遗址数量及分布
        5.2.2 洛阳“碎片化”考古遗址与交通型用地
        5.2.3 洛阳“碎片化”考古遗址与开放型用地
        5.2.4 洛阳“碎片化”考古遗址与封闭型用地
    5.3 洛阳“碎片化”考古遗址与城市事件的凝聚
        5.3.1 洛阳“碎片化”考古遗址改进型模式
        5.3.2 洛阳“碎片化”考古遗址创意型模式
        5.3.3 洛阳“碎片化”考古遗址旅游型模式
    5.4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9)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研究 ——以重庆涪陵高铁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社会背景
        1.1.2 政策背景
        1.1.3 学科背景与发展趋势
        1.1.4 论文研究缘起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1.3.1 概念界定
        1.3.2 研究范围
    1.4 国内外理论研究现状
        1.4.1 国外理论研究现状
        1.4.2 国内理论研究现状
        1.4.3 小结
    1.5 研究的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调查研究法
        1.5.3 学科交叉法
        1.5.4 抽象思维法
        1.5.5 研究框架
2 高铁站站前区的城市设计影响要素
    2.1 国内高铁片区发展的现状
    2.2 重庆市高铁站站前区的发展
        2.2.1 重庆高铁站站前区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2.2.2 重庆高铁站站前区的城市设计现状
        2.2.3 重庆市高铁站区城市设计类型分析
    2.3 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影响要素
        2.3.1 城市群与高铁建设同步发展战略
        2.3.2 上位规划要素对城市设计的指导影响
        2.3.3 城市的经济发展
        2.3.4 城市文化的传承
        2.3.5 地理条件的限制
    2.4 本章小结
3 国内外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案例分析与借鉴
    3.1 国外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实例研究
        3.1.1 新干线上的新起之秀——新横滨车站(Shin Yokohama Station)
        3.1.2 高铁带来的转型典范——里尔欧洲站(Gare de Lille-Europe)
        3.1.3 TOD模式主导的站城一体化——多摩广场中心站
        3.1.4 国外高铁新城建设的启示
    3.2 国内高铁站区发展实践
        3.2.1 山地旅游带来的的城市发展——凯里高铁中心城市设计
        3.2.2 城市群推动城市一体化——昆山开发区站前商务区城市设计
        3.2.3 国内高铁新城建设的启示
    3.3 本章小结
4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
    4.1 宏观视角下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
        4.1.1 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
        4.1.2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与城市的空间关系
        4.1.3 遵从上位规划的规划控制
    4.2 中观视角下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
        4.2.1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土地开发利用策略研究
        4.2.2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的城市功能定位
        4.2.3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的交通组织设计
        4.2.4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空间形态设计
    4.3 微观视角下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
        4.3.1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空间设计策略
        4.3.2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街道空间设计策略
        4.3.3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建筑风貌控制
        4.3.4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公共空间设计策略
        4.3.5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照明设计策略
    4.4 本章小结
5 涪陵区李渡组团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
    5.1 宏观涪陵区李渡组团泛CBD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条件
        5.1.1 长江经济带与成渝城市群的提出为涪陵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5.1.2 李渡片区与涪陵区其他城市区域的空间关系探讨
    5.2 涪陵北站站前区城市设计问题提出与分析
        5.2.1 城市设计前期对涪陵城市区的调查研究
        5.2.2 机遇与挑战并存:从上位规划解读李渡组团泛CBD区域
        5.2.3 李渡组团泛CBD区域城市设计前期场地调查研究
        5.2.4 李渡组团泛CBD区域城市设计相关设计问题的提出
    5.3 李渡组团泛CBD区域城市设计定位目标
        5.3.1 李渡组团泛CBD区域的定位分析
        5.3.2 涪陵高铁站站前区的功能定位
        5.3.3 李渡组团泛CBD区域的形象定位
    5.4 问题与目标并行的李渡组团泛CBD区域的城市设计
        5.4.1 城市设计理念
        5.4.2 城市设计策略
        5.4.3 城市设计方案
        5.4.4 城市设计总体控制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6.2.1 不足
        6.2.2 展望
    6.3 后记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参与工程实践项目
    C.涪陵李渡组团高铁站站前区部分图则
    D.学位论文数据采集
致谢

四、宁波新城区城市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存量规划视角下的中观层面城市设计导则管控体系建构研究[D]. 边泓溱. 广西大学, 2021(12)
  • [2]西安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区域业态的微区位特征研究[D]. 阚仁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D]. 边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2)
  • [4]传统城-水适应性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转化研究 ——以福州江北城区为例[D]. 张宜佳.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5]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研究[D]. 林林.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7)
  • [6]同城化背景下大城市边缘新城区职住空间研究 ——以句容宝华新城区为例[D]. 陈立鹏. 东南大学, 2020
  • [7]基于心理舒适偏好的旧城区城市肌理优化标准与策略研究 ——以大城市居住区为例[D]. 王晨. 天津大学, 2020(02)
  • [8]城市触媒视角下“碎片化”考古遗址保护与利用 ——以洛阳中心城区为例[D]. 石明燕. 郑州大学, 2020(02)
  • [9]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研究 ——以重庆涪陵高铁站为例[D]. 颜阿茵. 重庆大学, 2019(02)
  • [10]城市设计主线下的城市精细化管理经验研讨——以宁波东部新城为例[A]. 李修连. 2019城市发展与规划论文集, 2019

标签:;  ;  ;  ;  ;  

宁波新城城市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