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絮凝剂研究与应用进展

微生物絮凝剂研究与应用进展

一、微生物絮凝剂研究和应用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马綦镇[1](2021)在《微生物絮凝剂强化电厂循环水处理效能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缺水问题十分严重,全国有超过300个城市存在水资源短缺的现象;水污染导致的水质恶化更是使水短缺问题雪上加霜。絮凝工艺借助其成本低廉和工艺简便的特点在多种污水净化方法中脱颖而出,在各个领域中广泛应用。相比于具有毒性、易产生二次污染的无机和有机絮凝剂,绿色、无毒而且高效的微生物絮凝剂便成为了当下研究开发的热点。本研究通过对培养基的优化、对微生物絮凝剂的分离提纯、组分分析和对电厂循环水的实际处理效果进行研究,以期对微生物絮凝剂后续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些许参考。选取产絮菌的发酵培养基中使用量最多的三种营养物质进行响应面分析实验,用响应面设计的培养基配比发酵得到的微生物絮凝剂进行絮凝实验,使用Design-Expert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计算,并结合不同因素两两之间的交互影响图来分析最佳的培养基配比。本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絮凝剂存在于产絮菌的发酵液中,是由产絮菌分泌到细胞外的代谢产物,且产絮菌胞体的存在不影响微生物絮凝剂的使用效果,因此在实际使用中不必进行分离提取的步骤。微生物絮凝剂的热稳定性较好,但絮凝效果会随着p H值的变化有较大改变,只有p H在7-8之间是才能起到最好的效果。微生物絮凝剂的组成成份基本上是多糖和蛋白质,且多糖的含量远远多于蛋白质,二者的比值为41:1,起主要絮凝作用的成分是多糖。根据红外光谱分析图和气相色谱分析图显示,微生物絮凝剂同时具有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基团,其糖类成分包括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单糖为吡喃糖。基于动态模拟实验的结果,微生物絮凝剂对于电厂循环水的处理效果远优于或持平于化学絮凝剂。根据水体污染指标在30天内的变化情况,发现产絮菌的使用周期基本为20天左右。进一步使用微生物絮凝剂在电厂进行实地运行试验,在为期5个多月的试运行中,电厂循环水体系中的污染指标基本都在当地污水排放的控制要求范围之内,还能通过减少补充水量而达到提升电厂收益的结果。证实了微生物絮凝剂能够维持循环冷却水水质的稳定,可以实际应用于电厂循环水的处理中。

孟祥君[2](2020)在《混杂果皮混凝剂水处理效果及成分变化》文中提出本文以课题组前期的研发成果为基础,即以原料易得的香蕉皮和橘子皮为原材料,制备混杂果皮(HFP)混凝剂及防腐改性(AHFP)混凝剂,并对部分AHFP在应用前进行酸碱性调节及增加防腐剂量调节,分别记为AAHFP和IAHFP。在0-50 d内,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以这四种药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烧杯实验测定其对腐殖酸模拟水和粘土模拟废水的水处理效果,通过显微镜、比浊法、稀释涂布平板法分别分析药剂中的微生物数量及形态、菌体浓度、菌落总数,通过蒽酮硫酸法测定总糖成分的动态变化;并且结合Zeta电位的表征来分析混凝机理。四种药剂的水处理效果均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波动式变化:(1)就浊度和色度去除率而言,同一药剂对同种原水的浊度和色度去除率变化趋势一致。AAHFP和AHFP对两种模拟水的两种去除率均经历先稳定再两次循环波动式下降的变化,前者的浊度和色度去除率基本分别达到80%和70%以上,明显优于AHFP,HFP对两种模拟水的去除率最先下降且最不稳定,IAHFP的去除率低于AAHFP;(2)四种药剂对腐殖酸模拟水的UV254去除率差距小,频繁波动范围为35%-60%,对粘土模拟水的去除率均为负;(3)四种药剂对腐殖酸模拟水的COD去除率低于粘土模拟废水。HFP的pH、颜色及性状、微生物、有机物变化明显早于其它三种药剂,除pH外,AAHFP和AHFP的各成分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且同步。在0-50 d的储存时间内,同一药剂的pH、颜色及性状变化基本同步。HFP、AHFP的pH均下降至酸性后再逐渐回升至碱性并且颜色变浅,二者的pH值在0 d时接近11且均为带天然香味的深棕色液体,分别在6 d和25 d时降至最低,分别为5.06和5.62,并且均变为浅棕色、粘稠状;二者的pH回升过程中均伴随臭味增强、挂壁现象及白色薄膜产生。而IAHFP的pH值大于HFP和AHFP,并且一直保持浅棕色。随着储存时间延长,同一药剂的微生物数量及形态观察、OD600值、菌落总数均上升且基本一致。药剂中的微生物数量增多、尺寸变大、出现明显的菌体聚集现象、微生物形态多样。培养发现药剂中产生了细菌、酵母菌、霉菌,HFP、AHFP、IAHFP的最高稀释倍数分别为1011、1013、1013,与OD600的变化过程基本一致:HFP的OD600值率先增大且最早稳定,37 d达到最大3.21;AHFP与AAHFP的OD600值在0-23 d内稳定,23 d以后逐渐增大至4.2;IAHFP的OD600值则先下降后上升至4.1。随储存时间的延长,除IAHFP的总有机物量总体略微上升,HFP、AHFP、AAHFP的总有机物量以及四种药剂的总糖含量均波动式下降。0-25 d,AAHFP与AHFP的总糖含量在HFP之上,25 d以后四种药剂的总糖含量基本在1 mg/m L以下且差距极小;IAHFP的总有机物量大多高于AHFP和AAHFP,HFP最低。四种药剂的水处理效果和成分均随着储存时间的变化而变化。HFP的水处理效果及成分最先变化且处于劣势。AAHFP对两种模拟水的水处理效果最佳,相较于AHFP,浊度和色度去除效果改善明显,UV254和COD去除效果改善不显着,并且酸碱性调节对成分变化的影响微小,与AHFP的各成分变化曲线基本无差别。而IAHFP的水处理效果及成分仅在部分时间略有改善。同一药剂的各成分变化互相影响,具有相关性。混凝剂的混凝机理主要是以药剂中有机物所富含的活性基团的吸附架桥作用为主,卷扫网捕为辅,AAHFP的混凝机理还包括电性中和。

周于皓[3](2019)在《超声—模板法制备疏水缔合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及其絮凝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用水和工业用水量快速增长,不仅给供水侧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市政污水和工业废水大规模的产生和排放也使得我国的水质污染变得更加严峻,水质污染问题已经逐渐发展成为限制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因素。作为应用最广泛的水处理方法之一,絮凝法对于水污染控制和水环境改善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毋庸置疑。因此,作为絮凝处理法的核心,新型高效絮凝剂的设计和研发工作对于提高水处理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和提高水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CPAM因为能够同时发挥架桥作用以及电中和作用,因此在絮凝处理工艺中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但是传统CPAM分子链上各单体单元分布随机,阳离子单元排列分散导致正电荷利用率低,进而削弱电中和作用使絮凝性能受限。此外,日益复杂和多样化的污水水质也对CPAM的多功能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传统CPAM存在的上述缺陷,论文采用模板聚合的方法人为控制阳离子单元在聚合物分子链上以嵌段结构的形式集中分布,有效提高聚合物电中和性能;并且通过引入少量疏水单元得到两亲性大分子长链在水溶液中表现出明显的疏水缔合行为,以期增强絮凝剂分子链同憎水性污染物的亲和力以及絮体的相转变能力,提高絮凝效率。论文选用丙烯酰胺单体(AM)、阳离子单体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和疏水单体丙烯酸十二酯(LA)构建三元共聚合反应体系,通过新型超声波引发技术,在投加聚丙烯酸钠(NaPAA)作为阴离子型模板的条件下制备得到兼有阳离子嵌段和疏水缔合作用的聚丙烯酰胺类絮凝剂TP(AM-DAC-LA)并将其用于水处理相关应用。目前关于模板聚合法制备阳离子型絮凝剂的相关研究报道并不多见,而将阳离子嵌段结构与疏水缔合相结合的絮凝剂有关研究更是未见报道。论文包括的主要研究工作内容如下:(1)在TP(AM-DAC-LA)最优化合成条件探究过程中研究了包括超声波功率、超声引发时间、聚合单体总质量分数、阳离子单体配比、反应体系pH、引发剂浓度以及模板投加量在内的反应条件对产物分子量以及单体转化率的影响。超声波引发方式仅需20 min即可完成对聚合体系的完全引发,最终得到模板共聚合产物TP(AM-DAC-LA)的最高分子量和转化率分别为3.45×106 Da和98.2%。通过建立响应曲面模型能够实现对聚合反应产物分子量的预测,为聚合反应提供指导。(2)使用仪器表征手段对TP(AM-DAC-LA)和与其对应的非模板聚合物P(AM-DAC-LA)的系列理化性质进行了对照分析。红外光谱的结果表明二者均为AM、DAC和LA单体的共聚物,添加的模板分子未参与反应,不改变TP(AM-DAC-LA)的化学组成。核磁共振氢谱的结果除了证明二者的化学组成以外,TP(AM-DAC-LA)氢谱图上来自侧链基团的干扰峰明显减弱表明DAC单体处于更类似于其自身均聚物的化学环境,证明了DAC单体嵌段的形成。差热-热重分析除证明二者良好的热稳定性以外,TP(AM-DAC-LA)在其主链热分解阶段对应的三个吸热峰说明大分子链上的三种单体单元均以嵌段形式排列。扫描电镜图像表明两亲性聚合物分子链在水溶液中缠绕缔合形成立体网状结构。(3)模板聚合反应动力学研究结果显示聚合反应速率对总单体浓度和引发剂浓度的依赖指数分别为1.7733和0.6322,基本符合以双基终止为主的经典自由基聚合理论;聚合体系pH值通过影响阳离子单体和模板剂分子间的静电相互作用而对聚合反应速率产生影响;模板剂用量对动力学的影响表明阳离子单体与模板剂分子间通过静电吸引力相互作用,符合Ⅰ型ZIP机制。阳离子单体与模板分子间缔合常数达KM=17.63,表明在反应开始前约有78.9%的阳离子单体预先吸附在模板分子链上,再次验证了论文所构建的三元共聚合反应体系遵循模板聚合Ⅰ型ZIP机制。(4)根据聚合产物分子结构表征和动力学研究结果,以自由基聚合反应的规律和模板聚合Ⅰ型ZIP反应机制为基础探讨了制备TP(AM-DAC-LA)的聚合反应机理。模板共聚合反应主要包括聚合引发前的模板吸附和胶束增溶、链引发、链增长和链终止过程,并伴随有链转移的发生。其中,链终止过程主要以双基歧化终止为主。聚合反应引发前,模板分子对DAC单体的静电吸引以及胶束聚集体内部疏水微区对LA单体的增溶分别是DAC嵌段和LA嵌段形成的主要原因。(5)采用表观粘度法探究了两亲性聚合物在水溶液中的疏水缔合作用,结果表明引入的疏水单元使聚合物分子链在水溶液中表现出明显的缔合行为。聚合物分子链通过缔合作用彼此连接形成立体网状结构使其流体力学体积显着增大,宏观表现为溶液表观粘度非线性快速升高。该缔合作用有利于增强絮凝剂的架桥和卷扫网捕能力,提高絮凝效率。(6)将TP(AM-DAC-LA)及其对应的非模板聚合物和单一亲水性二元共聚物用于市政污泥脱水实验,结果显示阳离子嵌段结构和疏水缔合作用能够发挥协同作用提高污泥絮凝效率。TP(AM-DAC-LA)在投加量3.5 mg·g-1条件下泥饼含水率和污泥比阻分别达到最低值67.2%和3.84×10122 m·kg-1,优于其他絮凝剂。阳离子嵌段结构增强了絮凝剂的电中和以及电荷补丁作用,使絮体内部结构密实,机械强度更高,表现出更强的抗剪切能力,在机械脱水过程中发挥骨架支撑作用,有利于降低泥饼可压缩性,保持泥饼多孔透水结构,有利于机械脱水过程。疏水缔合作用能够增大絮体粒径尺寸,有利于固-液分离过程,并且疏水缔合作为一种物理可逆的缔合作用能够提高破碎絮体的再生能力。(7)将聚合产物用于模拟含油废水絮凝实验,TP(AM-DAC-LA)在40 mg·L-1投加量时最高除油率和除浊率分别达到91.2%和92.9%,可以作为含油废水处理的有效前置预处理措施。疏水单体的引入对含油废水的絮凝效率提升明显,且在聚合物过量投加引起溶液电性反转的条件下未出现絮凝效率明显下降,说明架桥作用和疏水缔合作用是含油废水絮凝的主要机理。阳离子嵌段结构使含油絮体结构密实,而疏水缔合作用提高了含油絮体的尺寸,该结果与市政污泥絮凝调理得到的结果一致。此外,两亲性大分子链能够通过竞争乳化作用降低油滴乳化界面膜的机械强度,促进破乳聚并,提高絮凝效率。引入疏水单体所带来的竞争乳化和疏水缔合作用是两亲性絮凝剂对含油废水具有更好絮凝效果的主要原因。

蒋广宁[4](2019)在《菲律宾蛤仔黏附污泥中絮凝活性胞外多糖的提纯及结构表征》文中指出微生物絮凝剂是由细菌等微生物经过发酵提取所得到的的生物大分子,具有较好的絮凝效果,其成分主要包括多糖、蛋白质、核酸、纤维素等。菲律宾蛤仔粘附污泥(RPM)最近被报道为一种天然的高效生物絮凝剂,推测黏附污泥中的微生物是絮凝现象产生的原因。本文深入研究了三株絮凝活性菌株的胞外多糖聚合物,由于其良好的絮凝效果,采用多种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探讨其结构信息可能对絮凝效果产生的促进作用,因此,本文从筛选的菌株中做了以下工作:(1)微生物胞外多糖的提取纯化选取菌株,本文从实验室中初期筛选鉴定的絮凝活性菌株中选取三株Halomonas sp.GHF11、Pseudoalteromonas sp.GHS19和Pseudoalteromonas sp.JP,通过接种培养,用乙醇沉淀法获得多糖粗品。多糖粗品经过Sevag法脱蛋白处理后,经过阴离子交换柱DEAE和Sephadex凝胶渗透色谱柱进一步纯化得到多糖纯品。对获得的多糖纯品进行絮凝活性测试和结构信息的表征。(2)多糖纯品的活性测试对微生物多糖纯品的活性进行了探究,分析了不同浓度下多糖的絮凝活性和脱色活性的变化规律,找到了最佳活性的多糖浓度。结果表明在0.5 mg/L的F11多糖剂量时,最佳絮凝效果达到71.2%,而在反应剂量小于0.1 mg/L或大于1.0 mg/L时,絮凝效果较差。另外,对F11多糖纯品关于三种染色剂包括甲基蓝、结晶紫、孔雀石绿的脱色效果进行了探究。结果显示,该多糖对于孔雀石绿的脱色效果最好,在反应剂量1.8 mg/L时,达到最佳脱色效果92.4%。同样地,反应剂量过高或较少,脱色效果将逐渐减弱。同样地,S19多糖的絮凝活性与其剂量有着相似的关系。在剂量为0.9 mg/L时,达到最佳絮凝率为78.8%,反应剂量为2.0 mg/L时,有最佳脱色活性87.9%。JP多糖在投加剂量为0.8 mg/L时,达到最佳絮凝率为83.5%,反应剂量为1.5 mg/L时,有最佳脱色活性93.6%。(3)多糖结构的解析分离纯化的多糖经过一系列手段进行结构的表征。红外光谱显示该多糖的主要官能团,包括羟基、羰基、亚甲基、碳骨架环等。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得F11和S19两多糖分子量分别为31KDa和1010KDa,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得F11样品单糖组成为甘露糖、氨基葡萄糖、葡萄糖、半乳糖、核糖。利用气相质谱联用仪对多糖进行甲基化分析,总离子流图和质谱图显示,其糖苷键的连接方式有葡萄糖末端连接、葡萄糖1→2→3→4连接,甘露糖1→2→3→4→6连接。S19样品单糖组成为葡萄糖和甘露糖,甲基化分析显示,其糖苷键连接方式为葡萄糖Glc1→3连接、葡萄糖Glc1→4连接、葡萄糖Glc1→3→4连接以及甘露糖Man1→2→3→4→6连接。

董琦[5](2019)在《多种絮凝剂协同作用的实验》文中研究指明水的净化处理一直作为城市建设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水处理的方法研究也一直是科学研究的重点,而在各种絮凝方法中,化学絮凝可以说是兼顾方便与经济的一种絮凝方法,因此一直被广泛的采用。絮凝剂作为化学絮凝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不同絮凝剂因其来源和分子结构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种类,在成分较单一的情况下以其分子结构及分子量的不同分为无机絮凝剂和有机絮凝剂,而通过实验的研究发现通过从一些絮凝剂中选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絮凝剂进行一定的物理化学操作后可以使絮凝效果产生变化,被称为协同作用,而如何利用好协同作用,从而实现絮凝效果“1+1>2”正是研究的重点。在简要介绍水处理的相关技术及目前取得的成绩后,选取高岭土悬浊液作为实验原液,利用常用的絮凝剂进行协同作用,配制多种复合絮凝剂。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使复合絮凝剂和母体絮凝剂对浊度基本保持一致的高岭土悬浊液进行絮凝试验,来验证絮凝剂通过协同作用产生的复合絮凝剂的絮凝效果与单一的母体絮凝剂的絮凝效果的差异。配制了改性淀粉-硫酸铝复合絮凝剂、壳聚糖-氯化铁复合絮凝剂、聚丙烯酰胺-氯化铁复合絮凝剂、聚合硫酸铝-氯化铁复合絮凝剂来代表无机-有机复合絮凝剂及无机-无机复合絮凝剂,并对絮凝的结果进行分析。利用复合絮凝剂对实际水体进行絮凝实验通过对实验样本浊度、COD、氨氮、总磷的去除效果,得到聚合硫酸铝-氯化铁复合絮凝剂浊度去除率为88%,COD去除率为82%,氨氮去除率为46.3%,总磷去除率为88.7%。发现对于所取的唐山地表水来说,聚合硫酸铝-氯化铁复合絮凝剂具有最好的絮凝效果。图22幅;表4个;参186篇。

刘金亮[6](2018)在《一株高效产絮菌的基因组测序及胞外多糖合成组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微生物絮凝剂(Microbial flocculant,MBF)是由微生物产生并分泌到细胞外的聚合物,一般由多糖、蛋白质、核酸等高分子物质构成。由于具有安全高效的特性,微生物絮凝剂已成为国内外广泛使用的水处理剂,但生产成本较高和絮凝效果不稳定等问题,限制了微生物絮凝剂的应用。本研究通过多种检测技术对高效产絮菌A9的生物学和基因组特性,及其在不同碳源培养条件下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的表达差异等进行了检测分析,从分子水平研究产絮菌的产絮机理,从转录组及蛋白质组学角度研究产絮菌产絮过程差异表达基因、蛋白质及功能调控,为工业化生产微生物絮凝剂提供调控方法。研究结果对揭示产絮菌合成絮凝剂的机制和调控途径,为进一步利用代谢工程等提高微生物絮凝剂的产量,促进微生物絮凝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应用多种检测技术对产絮菌A9的生理生化、细胞化学组分和16S rRNA基因序列等进行了检测,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及分类,并对分离提纯的发酵产物进行紫外和红外分析。基于生理生化、细胞化学组分及16S rRNA基因序列等分析结果,产絮菌A9被鉴定为类芽孢杆菌属内的新种。紫外扫描和红外检测等结果表明,产絮菌A9所产絮凝剂的主要成分为多糖类物质,并且吸附架桥是其产生絮凝作用的主要机理。对产絮菌A9生物学特性和絮凝成分的研究,有助于系统的了解产絮菌A9的表型、遗传型、系统发育及其所产絮凝剂的性质,为后续研究产絮菌A9的基因组及絮凝剂合成途径等奠定基础。采用Illumina测序技术对产絮菌A9的DNA进行paired-end测序,研究产絮菌A9基因组、胞外多糖合成相关的功能基因及其代谢途径,并使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了产絮菌A9胞外多糖合成相关基因的克隆和异源表达。获得产絮菌A9的基因组序列由92个contigs组成,可以组装到67个scaffolds中。应用Glimmer软件成功预测4932个基因,其中有4284个(86.9%)与NCBI-Nr数据库比对到相似序列,共有1,689个蛋白注释到COG家族。通过blastp基于KEGG数据库的功能注释与代谢路径分析,预测了 165条代谢通路,包含糖酵解途径、三羧酸循环、戊糖磷酸途径等产能代谢途径。根据基因组测序分析结果,解析了产絮菌A9在以葡萄糖为碳源时的胞外多糖合成途径,产絮菌A9胞外多糖包含葡萄糖、半乳糖、葡萄糖醛酸、N-乙酰氨基葡萄糖和甘露糖,结果和此前的研究结论一致。参与胞外多糖合成的相关酶包括磷酸葡萄糖变位酶、U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DP-葡萄糖脱氢酶等。产絮菌A9的全基因组扫描测序为了解其基因组信息和代谢通路,研究其所产絮凝剂胞外多糖的合成途径和功能基因等提供数据支持。产絮菌A9胞外多糖合成相关基因的克隆和异源表达,为研究产絮菌胞外多糖合成基因的特性和功能,以及后续利用其胞外多糖合成基因构建高效微生物絮凝剂工程菌等提供借鉴。利用RNA-Seq技术进行菌株A9转录组测序,研究产絮菌A9在不同碳源培养条件下的转录表达差异。基因表达差异(发酵vs普通)分析表明,表达差异显着的基因有70个。通过转录组分析表明:相对于普通培养基,在葡萄糖培养基的培养条件下,很多糖类合成及代谢的基因都上调表达。产絮菌A9在不同碳源培养条件下的转录组测序及差异表达基因分析,为从RNA水平研究产絮菌的产絮机理,及其合成微生物絮凝剂胞外多糖的代谢调控等提供数据支持。通过蛋白质双向电泳和质谱鉴定技术,对产絮菌A9在普通培养基、葡萄糖培养基和甘露糖培养基培养条件下的蛋白质组进行了分离和检测,研究产絮菌A9在不同碳源培养条件下蛋白质组表达差异。胶图分析结果表明:产絮菌A9在不同碳源培养条件下蛋白质表达有较大差异。通过质谱分析,共有个54蛋白被成功鉴定,包括二氢硫辛酸脱氢酶、磷酸丙糖异构酶、果糖-1,6-二磷酸酶等。这些差异蛋白的功能主要与能量产生和转化,以及碳水化合物的转运和代谢等有关。产絮菌A9在不同碳源培养条件下差异表达蛋白的鉴定分析,为从蛋白质水平研究产絮菌的产絮机理,全面解析和调控产絮菌代谢途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产絮菌A9转录组和蛋白质组检测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培养实验,进行产絮菌A9生产微生物絮凝剂胞外多糖的调控研究。建立起培养条件,差异表达基因及蛋白质和产絮变化之间的关系,对工业上生产微生物絮凝剂提出了菌种复壮、底物水平调控、发酵过程参数优化三个层面的调控策略。

熊星滢[7](2016)在《淀粉废水培养黑曲霉产微生物絮凝剂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微生物絮凝剂是由微生物产生并分泌到细胞外且具有絮凝活性的代谢产物,其主要化学成分为多糖、蛋白质等,因具有高絮凝性、无毒、无二次污染等优点而受到国内外研究者广泛关注,但生产成本过高而使它的发展受到限制。马铃薯淀粉废水是无毒无害的高浓度有机废水,用它作为微生物发酵培养基具有可行性。本文以实验室分离的一株高絮凝性微生物为对象,初步研究了该微生物产生的絮凝剂的特性,优化了马铃薯淀粉废水培养该微生物产絮凝剂的条件,确定了微生物絮凝剂对马铃薯淀粉废水处理的最佳絮凝条件,同时对常规化学絮凝剂处理废水的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以此来比较微生物絮凝剂与化学絮凝剂在处理淀粉废水方面的优劣性。为微生物絮凝剂的工业化提供指导。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经鉴定该菌株为黑曲霉,命名为黑曲霉A18,其产生的絮凝剂命名为MBFA18;该絮凝剂的絮凝有效成分主要存在于发酵液中,为黑曲霉A18的分泌物;絮凝剂粗品获得率为1.889 g/L;该絮凝剂具有耐热性好、投加量少、絮凝率高的特点;其主要成分是多糖。2)用马铃薯淀粉废水培养黑曲霉A18的较佳条件为:废水CODCr浓度为约5950 mg/L,葡萄糖添加量为20 g/L,尿素添加量为0.2 g/L,无需添加磷源和调节pH值;接种体积分数10%的孢子悬液于不灭菌废水中培养30 h,发酵液投加量为2 mL/L即可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率达到93.4%。发酵上清液的絮凝剂粗品获得率为0.82 g/L;相对于用PDA液体培养基培养微生物,用废水培养可以降低培养成本,絮凝剂产量和性能也无明显下降。废水经过微生物培养后CODCr去除率为90.33%,浊度去除率为88.01%。用马铃薯淀粉废水培养黑曲霉A18产絮凝剂具有可行性。3)用液体PDA培养基培养菌株后产生的MBFA18处理马铃薯淀粉废水的较佳条件为:絮凝剂投药量为2 m L/L、无需调节废水pH值、0.5 mol/L CaCl2投加10 mL/L,静置时间为20 min。经处理后废水CODCr为3950 mg/L,去除率达61.01%;浊度为27 NTU,去除率达92.97%。蛋白物质回收量为0.165 g/L。4)用Al2(SO4)3和FeCl3两种常规化学絮凝剂处理马铃薯淀粉废水,在各自较佳处理条件下对马铃薯淀粉废水的CODCr去除率分别为60.22%和66.93%,浊度去除率分别为92.97%和97.66%。对两种絮凝剂的处理效果和处理成本进行对比研究,确定处理淀粉废水的较佳化学絮凝剂为FeCl3,其较佳处理条件为:絮凝剂投药量700 mg/L、pH值为8、0.5 mol/L CaCl2投加5 m L/L、沉降时间为10 min。5)通过对比微生物絮凝剂MBFA18与化学絮凝剂FeCl3处理淀粉废水的处理效果和处理成本,微生物絮凝剂MBFA18比化学絮凝剂FeCl3在处理马铃薯淀粉废水时具有处理工艺简便、絮凝成本低、处理效果好、有一定经济效益等方面的特点。

付豪[8](2014)在《壁芽孢杆菌产微生物絮凝剂处理屠宰废水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将已经从屠宰厂排污口污泥中筛选出的产絮菌株D6鉴定到种;确定该菌株产絮凝剂活性分布;对该种微生物所产的微生物絮凝剂进行显色反应试验、红外和紫外扫描,根据试验结果最终确定絮凝剂的活性成分;在优化后的絮凝条件下测定对污染物的去除率;以最佳絮凝条件为基础对混凝设备进行大量屠宰废水处理时的最佳参数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如下:(1)经过对菌株D6的生理生化试验与16SrDNA测定,吲哚试验、H2O2试验结果为阳性;甲基红、VP试验、醋酸铅试验、糖发酵试验、油脂试验、柠檬酸盐试验、硝酸盐试验、乙醇氧化试验、乙酸氧化试验和淀粉水解试验结果均为阴性,不分解牛奶石蕊,根据16SrDNA测序结果绘制进化树,与壁芽孢杆菌种同源性达到92%,鉴定该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为壁芽孢杆菌(Bacillus muralis)。(2)絮凝活性分布试验证明发酵液离心后的上清液絮凝活性达到了 98.2%,其次为灭菌的上清液,絮凝率为95.7%,再其次的为发酵原液,絮凝率为93.3%,最低的为壁芽孢杆菌悬液,只有66.8%,由此证明壁芽孢杆菌所产絮凝剂的主要成分是其代谢产物,并且有良好的热稳定性。(3)据红外扫描、紫外扫描以及显色结果显示,含有碳水化合物和非蛋白物质是微生物絮凝剂的主要组成部分。利用丙酮法对微生物絮凝剂进行提纯,提纯率为11.06%,总糖含量为40.77mg/mL,占干重的85.71%。(4)进一步的试验证明,100℃温度下持续35min后测定絮凝率仍然维持在95%左右,40min后开始下降到66.3%;絮凝剂对酸碱度敏感,pH值为4.0时絮凝率只有22.9%,pH值提高到7.0时,絮凝率上升到92.5%,并随着pH值的升高,絮凝率变化趋于稳定。(5)经过对三因素三水平下的正交试验的数据分析,得出结论为pH值对絮凝结果的影响最为显着,此外得出在实验室小试阶段对屠宰废水的最佳处理条件为:絮凝剂剂量25mL/L,氯化钙55mL/L,pH值为8.0,最佳的絮凝率能够达到95.69%。(6)确定在混凝设备中进行屠宰废水净化过程中应设置的最佳絮凝参数为进水速度40L/h,壁芽孢杆菌产微生物絮凝剂加药泵转速为25~35r/min,1%CaCl2加药泵转速为50~60r/min。

王融[9](2011)在《高效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XNJA的筛选与絮凝条件优化》文中研究说明絮凝剂广泛应用于各种不同的工业领域中,例如废水处理、食品发酵工业、饮用水纯化和工业下游处理。絮凝剂一般分为化学合成絮凝剂(有机和无机絮凝剂)和天然絮凝剂(壳聚糖、海草素和微生物絮凝剂)。传统的絮凝剂有毒性,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对新型絮凝剂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关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物技术迅速发展,一类新型的水处理剂—微生物絮凝剂应运而生。微生物絮凝剂是由微生物分泌的特殊大分子,可以引起液体中悬浮的固体颗粒、细菌、细胞和胶体离子絮凝沉淀,具有沉降效率高、可生物降解、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是一种高效安全的“第三代”絮凝剂。本文从江苏苏州某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中初筛分离出12株产絮凝剂的微生物菌株,复筛得到1株具有较高絮凝活性的絮凝剂产生菌株,将其命名为XNJA,通过16S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并结合生理生化特征分析,将菌株XNJA鉴定为沙雷氏菌属。菌株XNJA在pH6.0~10.0范围内生长良好,最适生长pH为7.0,最适生长温度为30℃,葡萄糖为其最适生长碳源,蛋白胨为其最适生长氮源。菌株XNNJA对高岭土悬浮液的最佳絮凝生长条件为: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脲素、pH为7.0~8.0、温度为30℃左右、培养时间为96h。在最佳絮凝条件下,2%絮凝剂投加量对4%的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率达到80.5%。Ca2+对絮凝活性起促进作用,Al3+对菌株XNJA的絮凝活性无明显影响,而Ni+、Hg+、Fe3+、Mg2+会抑制菌株XNJA的絮凝活性。菌株XNJA的絮凝活性成分主要分布在其发酵液的无细胞上清中,因此,菌株XNJA产生的生物絮凝剂为胞外多聚体。参照Bar-or Y and Shilo M.和Salehizadeh et al.法,提取并纯化了由菌株XNJA产生的微生物絮凝剂,提纯后的微生物絮凝剂为白色粉末状物质,产量为1.46g/L,且纯化后的絮凝剂的絮凝率仍可达到79.6%。同时,对该絮凝剂进行了脱色效果的测定,试验数据表明这种絮凝剂对生物染料的脱色率可达71.6%,具有良好的脱色性能。对纯化的生物絮凝剂进行了化学分析,该生物絮凝剂是由多糖和蛋白质组成的蛋白聚糖。通过红外线光谱测定进一步推测它含有羧基、羟基和氨基基团,是一种典型的杂多糖。有效的絮凝能力和脱色性能说明该生物絮凝剂在工业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荣宗根[10](2011)在《微生物絮凝剂MBFGA1与聚合氯化铝复配对水中残铝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微生物絮凝剂(MBF),又被称作第三代絮凝剂,是由微生物产生的具有絮凝活性的有机物质。其形式可以是微生物细胞,也可以是细胞的结构物质或是其代谢产物,主要成分是糖蛋白、多糖、蛋白质、纤维素,核酸等大分子物质,因其特定结构和组合而形成了良好的絮凝性能。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 GA1为本实验室从土壤中筛选出来的一株高效产絮菌株,所产絮凝剂MBFGA1具有广泛的絮凝、脱色作用。以传统絮凝剂与MBF配合使用可以提高MBF的絮凝效率、缩减投加量、降低二次污染。本项研究将对MBFGA1与PAC复配处理过程进行优化研究,探讨MBFGA1与PAC复配对水中残铝浓度的影响。研究对象为PAC与MBFGA1复配处理过后高岭土悬浊液的上清液中残铝浓度。采用中心复合设计法(Central Composite Design, CCD)对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 GA1所产絮凝剂(MBFGA1)与聚合氯化铝(PAC)复配对水中残铝浓度影响进行了优化,设定5个影响因子分别为pH值、MBFGA1投加量、PAC投加量、吸附时间和吸附温度,响应值为絮凝率和残铝浓度,并对吸附过程的热力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响应面实验分别拟合出了关于絮凝率和残铝浓度的二次模型,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485和0.8025,表明拟合情况良好。实验结果表明,影响水中残铝的显着性因素是MBFGA1投加量,PAC投加量;获得较好絮凝率和低残铝的最佳条件为pH值8.54,MBFGA1投加量111.02 mg·L-1,PAC投加量86.22 mg·L-1,吸附时间81.94 min和吸附温度23.51℃,在最佳条件下絮凝率和残铝浓度的预测值为97.98%和134.32μg·L-1,实测絮凝率和残铝浓度分别为96.71%和136.45μg·L-1,与预测值接近;吸附90 min后MBFGA1对Al3+吸附量为2.18-5.11 mg.g-1,而且吸附速率较快,吸附5 min时吸附量已达吸附90 min时的80%以上,吸附60 min时基本达到平衡。MBFGA1对Al3+的吸附动力学符合Lagergren准二级反应速率方程模型;红外光谱分析表明,MBFGA1对铝的吸附以化学吸附为主,起作用的基团主要是-OH、C=O及C-O-C基团。

二、微生物絮凝剂研究和应用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生物絮凝剂研究和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微生物絮凝剂强化电厂循环水处理效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絮凝剂概述
        1.2.1 无机絮凝剂
        1.2.2 有机絮凝剂
        1.2.3 微生物絮凝剂
    1.3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现状
        1.3.1 微生物絮凝剂的作用机理
        1.3.2 微生物絮凝剂的应用现状
        1.3.2.1 印染废水
        1.3.2.2 重金属废水
        1.3.2.3 食品工业废水废水
        1.3.2.4 含油废水
        1.3.2.5 污泥脱水
        1.3.2.6 微藻采集
        1.3.3 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
        1.3.4 微生物絮凝剂现存问题
    1.4 课题研究目的及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仪器
        2.1.2 实验试剂
    2.3 菌株
    2.4 培养基
    2.5 实验方法
        2.5.1 灭菌
        2.5.2 微生物絮凝剂的制备
        2.5.2.1 种子培养
        2.5.2.2 摇瓶发酵
        2.5.3 微生物絮凝剂的分离提纯
        2.5.4 絮凝实验
        2.5.5 微生物絮凝剂的稳定性分析
        2.5.5.1 微生物絮凝剂的热稳定性
        2.5.5.2 微生物絮凝剂的p H稳定性
        2.5.6 微生物絮凝剂的组分分析
        2.5.6.1 Molish反应
        2.5.6.2 蒽酮反应
        2.5.6.3 茚三酮反应
        2.5.6.4 双缩脲反应
        2.5.7 糖的定量测定
        2.5.8 蛋白质的定量测定
        2.5.9 红外光谱分析
        2.5.10 气相色谱分析
        2.5.11 pH、电导率、浊度的测定
        2.5.12 钙离子硬度的测定
        2.5.13 COD的测定
第三章 絮凝剂的培养基优化及稳定性研究
    3.1 培养基优化
        3.1.1 响应面设计
        3.1.2 响应面分析结果及方差分析
        3.1.3 絮凝率优化响应曲面分析
        3.1.4 模型验证
    3.2 絮凝活性成分分布位置的确定
    3.3 微生物絮凝剂的稳定性
        3.3.1 微生物絮凝剂的稳定性
        3.3.2 微生物絮凝剂的p H稳定性
    3.4 小结
第四章 微生物絮凝剂组分研究
    4.1 糖和蛋白质的定性测定
    4.2 糖和蛋白质的定量测定
    4.3 红外光谱分析
    4.4 气相色谱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循环冷却水实际处理效能研究
    5.1 引言
    5.2 动态模拟运行
    5.3 现场运行效果研究
        5.3.1 现场状况
        5.3.2 现场运行结果
    5.4 节水性分析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2)混杂果皮混凝剂水处理效果及成分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水资源现状
        1.1.1 水资源短缺问题
        1.1.2 水资源污染现状
        1.1.3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1.2 水处理技术简介
        1.2.1 水处理技术概述
        1.2.2 混凝水处理技术
    1.3 混凝剂的研究进展
        1.3.1 无机混凝剂
        1.3.2 有机混凝剂
        1.3.3 微生物絮凝剂
    1.4 天然有机高分子混凝剂的研究进展
        1.4.1 研究概况
        1.4.2 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1.4.3 存在的问题
        1.4.4 研究发展方向
    1.5 混凝机理研究现状
    1.6 本论文研究意义及内容
        1.6.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6.2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6.3 创新点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原材料及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1.3 实验水样及水质
    2.2 实验方法
        2.2.1 混杂果皮混凝剂的制备
        2.2.2 烧杯实验
        2.2.3 混凝实验水样检测项目
        2.2.4 混凝剂的pH变化
        2.2.5 混凝剂的颜色及性状变化
        2.2.6 混凝剂中微生物的数量和形态观察
        2.2.7 菌体浓度的测定
        2.2.8 菌落总数的测定
        2.2.9 总糖的测定
        2.2.10 总有机物的测定
        2.2.11 Zeta电位的表征分析
第三章 混杂果皮混凝剂的水处理效果随储存时间的变化
    3.1 引言
    3.2 对腐殖酸模拟水的水处理效果
        3.2.1 浊度去除率
        3.2.2 色度去除率
        3.2.3 UV254去除率
        3.2.4 COD去除率
    3.3 对粘土模拟废水的水处理效果
        3.3.1 浊度去除率
        3.3.2 色度去除率
        3.3.3 UV254去除率
        3.3.4 COD去除率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混杂果皮混凝剂的成分随储存时间的变化
    4.1 引言
    4.2 混凝剂pH的变化
    4.3 混凝剂的颜色及性状变化
    4.4 微生物的变化
        4.4.1 数量与形态观察
        4.4.2 菌体浓度
        4.4.3 菌落总数
    4.5 有机物的变化
    4.6 相关性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混杂果皮混凝剂的混凝机理分析
    5.1 引言
    5.2 混凝机理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3)超声—模板法制备疏水缔合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及其絮凝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絮凝剂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有机絮凝剂
        1.2.2 无机混(絮)凝剂
        1.2.3 复合型混(絮)凝剂
        1.2.4 微生物絮凝剂
        1.2.5 絮凝剂的发展趋势
    1.3 絮凝机理
    1.4 聚丙烯酰胺(PAM)类絮凝剂概述
        1.4.1 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概述
        1.4.2 模板聚合法制备CPAM研究进展
        1.4.3 疏水缔合型聚丙烯酰胺概述
        1.4.4 共聚合反应的引发方式
    1.5 研究的目的、思路及主要内容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2 论文的主要思路
        1.5.3 研究内容
        1.5.4 技术路线
        1.5.5 基金支持
2 模板聚合物TP(AM-DAC-LA)优化制备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1 实验药剂
        2.2.2 实验器材与仪器设备
        2.2.3 聚合物的合成方法
    2.3 聚合物的基础参数测定
        2.3.1 聚合物的固含量测定
        2.3.2 聚合产物的转化率测定
        2.3.3 聚合产物的特性粘度测定
        2.3.4 聚合产物的分子量计算
    2.4 单因素合成实验结果与讨论
        2.4.1 超声波功率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2.4.2 超声引发时间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2.4.3 单体总质量分数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2.4.4 阳离子单体投加量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2.4.5 反应体系p H值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2.4.6 引发剂Vazo-044 投加量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2.4.7 模板投加量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2.5 响应面分析实验结果与讨论
        2.5.1 响应面建模与方程分析
        2.5.2 响应曲面结果讨论
        2.5.3 响应面模型的验证
    2.6 本章小结
3 模板聚合物TP(AM-DAC-LA)的结构表征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表征用聚合物样品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3.2.3 聚合物的表征方法
    3.3 聚合物表征结果与讨论
        3.3.1 聚合物的红外光谱(FTIR)结果分析
        3.3.2 聚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分析
        3.3.3 聚合物的差热热重(DSC-TGA)分析
        3.3.4 聚合物的扫描电镜(SEM)图像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模板聚合反应动力学及聚合机理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药剂
        4.2.2 实验器材
        4.2.3 实验方法
    4.3 模板聚合反应动力学研究
        4.3.1 反应体系总单体浓度对聚合反应速率的影响
        4.3.2 引发剂浓度对聚合反应速率的影响
        4.3.3 反应体系p H对聚合反应速率的影响
        4.3.4 模板剂用量对聚合反应速率的影响
    4.4 阳离子单体与模板分子间的缔合系数
    4.5 TP(AM-DAC-LA)的聚合机理探讨
        4.5.1 反应体系引发前的单体聚集阶段
        4.5.2 链引发阶段
        4.5.3 链增长阶段
        4.5.4 链终止和链转移阶段
    4.6 本章小结
5 聚合物溶液的表观粘度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仪器
        5.2.3 聚合物的表观粘度测定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疏水基含量对溶液表观粘度的影响
        5.3.2 阳离子单元含量对溶液表观粘度的影响
        5.3.3 阳离子单元序列结构对溶液表观粘度的影响
        5.3.4 聚合物分子量对溶液表观粘度的影响
        5.3.5 盐浓度对溶液表观粘度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6 TP(AM-DAC-LA)调理市政污泥脱水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污泥脱水实验所用絮凝剂
        6.2.2 实验器材与仪器设备
        6.2.3 市政污泥样品
        6.2.4 污泥脱水实验方法
    6.3 絮凝剂投加量对污泥脱水性能影响
    6.4 絮体结构分析
        6.4.1 污泥絮体的沉降性能
        6.4.2 污泥絮体的粒径分布
        6.4.3 污泥絮体的抗剪切和再生能力
    6.5 泥饼结构研究
        6.5.1 泥饼可压缩性
        6.5.2 泥饼的孔道结构
        6.5.3 泥饼的表面形貌结构
    6.6 本章小结
7 TP(AM-DAC-LA)处理含油废水絮凝研究
    7.1 引言
    7.2 实验部分
        7.2.1 含油废水絮凝实验所用试剂
        7.2.2 实验仪器
        7.2.3 含油废水絮凝实验方法
    7.3 含油废水絮凝的絮凝实验
        7.3.1 絮凝剂投加量对含油废水处理效果影响
        7.3.2 溶液初始p H值对处理效果影响
    7.4 含油废水絮凝机理探究
        7.4.1 絮体结构探究
        7.4.2 絮凝前后乳化油滴的分布及形态研究
        7.4.3 油滴乳化膜的界面张力
        7.4.4 含油絮体的红外光谱研究
        7.4.5 絮凝除油机理讨论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英文缩略对照表
    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C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目录
    D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课题目录
    E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获奖情况目录
    F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4)菲律宾蛤仔黏附污泥中絮凝活性胞外多糖的提纯及结构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絮凝剂
        1.1.1 絮凝剂的分类
        1.1.2 絮凝剂的研究状况
    1.2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进展
        1.2.1 产絮凝微生物的研究状况
        1.2.2 微生物絮凝剂的组成研究
        1.2.3 微生物絮凝剂的制备研究
        1.2.4 微生絮凝剂的应用研究进展
        1.2.5 微生物絮凝剂活性机理研究
    1.3 微生物胞外多糖的研究
    1.4 微生物胞外多糖的提纯及结构表征
        1.4.1 微生物胞外多糖的提取
        1.4.2 微生物胞外多糖的纯化
        1.4.3 多糖的纯度鉴定
    1.5 微生物多糖的结构研究
        1.5.1 单糖组成分析
        1.5.2 红外光谱分析
        1.5.3 多糖的甲基化分析
        1.5.4 多糖的核磁共振分析
    1.6 课题的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1.6.1 课题研究意义
        1.6.2 研究内容
    1.7 课题研究的可行性
    1.8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Halomonas sp.GHF11菌株胞外多糖的提取纯化、结构表征
    2.1 材料和仪器
        2.1.1 材料与试剂
        2.1.2 仪器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菌株胞外多糖粗品提取过程
        2.2.2 粗多糖脱蛋白处理
        2.2.3 柱层析
        2.2.4 总糖含量的测定
        2.2.5 Halomonas sp.GHF11菌株胞外多糖的纯化、结构表征
        2.2.6 胞外多糖活性的测定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多糖纯度分析
        2.3.2 柱层析
        2.3.3 分子量和红外光谱
        2.3.4 单糖组成分析
        2.3.5 甲基化分析
        2.3.6 絮凝活性和脱色活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Pseudoalteromonas sp.GHS19菌株胞外多糖的提取纯化与结构表征
    3.1 材料和仪器
        3.1.1 材料与试剂
        3.1.2 仪器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菌株胞外多糖粗品提取过程
        3.2.2 粗多糖脱蛋白处理
        3.2.3 柱层析
        3.2.4 总糖含量的测定
        3.2.5 S19菌株胞外多糖的结构表征
        3.2.6 胞外多糖活性的测定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多糖纯度分析
        3.3.2 柱层析
        3.3.3 分子量和红外光谱分析
        3.3.4 单糖组成分析
        3.3.5 甲基化分析
        3.3.6 絮凝活性和脱色活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Pseudoalteromonas sp.JP菌株胞外多糖的提取纯化活性测定
    4.1 材料和仪器
        4.1.1 材料与试剂
        4.1.2 仪器设备
    4.2 实验方法
        4.2.1 菌株胞外多糖粗品提取过程
        4.2.2 粗多糖脱蛋白处理
        4.2.3 柱层析
        4.2.4 总糖含量的测定
        4.2.5 胞外多糖活性的测定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多糖纯度分析
        4.3.2 柱层析
        4.3.3 活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5)多种絮凝剂协同作用的实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物理吸附
        1.1.1 活性炭
        1.1.2 树脂
        1.1.3 纳米材料
        1.1.4 天然矿物
    1.2 电解法
    1.3 膜处理法
    1.4 加药絮凝法
        1.4.1 无机絮凝剂
        1.4.2 有机絮凝剂
        1.4.3 生物絮凝剂
        1.4.4 复合絮凝剂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实验的目的及意义
    2.1 研究意义
    2.2 研究目的
    2.3 研究内容
        2.3.1 复合絮凝剂的配制
        2.3.2 复合絮凝剂成分的优化,絮凝条件的确定和絮凝效果的对比
        2.3.3 日常净水处理条件下多种复合絮凝剂的净水效果比较
        2.3.4 技术路线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试剂
        3.1.2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絮凝实验的具体方法
        3.2.2 高岭土悬浊液的制备
        3.2.3 对高岭土悬浊液絮凝的原理
        3.2.4 改性淀粉-硫酸铝符合絮凝剂的制备步骤
        3.2.5 壳聚糖-氯化铁复合絮凝剂的制备步骤
        3.2.6 聚丙烯酰胺-氯化铁复合絮凝剂制备步骤
        3.2.7 聚合硫酸铝-氯化铁复合絮凝剂制备步骤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复合絮凝剂的制备和测试分析
    4.1 原理
    4.2 改性淀粉-硫酸铝复合絮凝剂的制备
        4.2.1 絮凝剂比例对改性淀粉-硫酸铝复合絮凝剂协同絮凝效果的影响
        4.2.2 温度对改性淀粉-聚合硫酸铝复合絮凝剂及母体絮凝效果的影响
        4.2.3 pH对改性淀粉-聚合硫酸铝复合絮凝剂及母体絮凝效果的影响
    4.3 壳聚糖-氯化铁复合絮凝剂的制备
        4.3.1 絮凝剂比例对壳聚糖-氯化铁复合絮凝剂协同絮凝效果的影响
        4.3.2 温度对壳聚糖-氯化铁复合絮凝剂及其母体絮凝效果的影响
        4.3.3 pH对壳聚糖-氯化铁复合絮凝剂及母体絮凝效果的影响
    4.4 聚丙烯酰胺-氯化铁复合絮凝剂的制备
        4.4.1 絮凝剂比例对聚丙烯酰胺-氯化铁复合絮凝剂协同絮凝效果的影响
        4.4.2 温度对聚丙烯酰胺-氯化铁复合絮凝剂及母体絮凝效果的影响
        4.4.3 pH对聚丙烯酰胺复合絮凝剂及母体絮凝效果的影响
    4.5 聚合硫酸铝-氯化铁复合絮凝剂的制备
        4.5.1 絮凝剂比例对聚合硫酸铝-氯化铁复合絮凝剂协同絮凝效果的影响
        4.5.2 温度对聚合硫酸铝-氯化铁复合絮凝剂及母体絮凝效果的影响
        4.5.3 pH对聚合硫酸铝-氯化铁复合絮凝剂及母体絮凝效果的影响
    4.6 实际日常净水工程条件下各絮凝剂絮凝效果比较
        4.6.1 四种复合絮凝剂对实验样品中浊度的去除实验
        4.6.2 两种复合絮凝剂对于实验样品中 COD 的去除实验
        4.6.3 两种复合絮凝剂对实验样品中氨氮的去除实验
        4.6.4 两种复合絮凝剂对实验样品中总磷的去除实验
    4.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6)一株高效产絮菌的基因组测序及胞外多糖合成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微生物絮凝剂概述
        1.1.1 微生物絮凝剂的种类
        1.1.2 絮凝剂产生菌
        1.1.3 絮凝机理
        1.1.4 影响絮凝剂产生的因素
        1.1.5 影响絮凝效率的因素
        1.1.6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应用现状
    1.2 细菌胞外多糖概述
        1.2.1 细菌胞外多糖的分类
        1.2.2 细菌胞外多糖的结构
        1.2.3 细菌胞外多糖的生理功能
        1.2.4 细菌胞外多糖的应用
        1.2.5 细菌胞外多糖的合成
    1.3 新兴组学研究进展
        1.3.1 全基因组测序
        1.3.2 基因组学
        1.3.3 转录组学
        1.3.4 蛋白质组学
        1.3.5 代谢组学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本研究主要内容
    1.6 创新点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菌株及培养条件
    2.2 主要试剂及实验仪器
        2.2.1 主要化学试剂
        2.2.2 主要生化试剂
        2.2.3 引物及测序分析
        2.2.4 试剂盒
        2.2.5 主要仪器设备
    2.3 菌株产絮凝剂的培养条件优化
        2.3.1 培养条件优化实验
        2.3.2 絮凝率测定方法
    2.4 产絮菌A9生物学特性分析方法
        2.4.1 菌株形态及生理生化分析
        2.4.2 菌株细胞化学组分分析
        2.4.3 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
        2.4.4 发酵产物的分离鉴定
    2.5 基因组测序方法
        2.5.1 培养方法
        2.5.2 文库构建
        2.5.3 桥式PCR
        2.5.4 Illumina测序
        2.5.5 生物信息分析
        2.5.6 质量剪切步骤
    2.6 转录组测序方法
        2.6.1 培养方法
        2.6.2 总RNA提取步骤
        2.6.3 RNA纯度及浓度检测
        2.6.4 实验步骤
        2.6.5 信息分析流程
    2.7 差异表达蛋白分析方法
        2.7.1 菌株培养方法
        2.7.2 蛋白质的提取
        2.7.3 蛋白质的双向电泳
        2.7.4 双向电泳胶图分析和质谱鉴定
    2.8 核酸纯化及克隆
        2.8.1 基因组DNA提取
        2.8.2 PCR产物纯化
        2.8.3 小量质粒提取
        2.8.4 DNA酶切
        2.8.5 载体与目的片段连接
        2.8.6 大肠杆菌热激转化
第3章 产絮菌A9的生物学特性及基因组测序
    3.1 产絮菌A9生物学特性
        3.1.1 形态学特征
        3.1.2 生理生化特征
        3.1.3 培养条件优化
        3.1.4 细胞化学组分
        3.1.5 (G+C)含量和DNA同源性分析
        3.1.6 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
    3.2 絮凝成分及机理分析
        3.2.1 絮凝成分分析
        3.2.2 絮凝机理分析
    3.3 产絮菌A9基因组测序
        3.3.1 基因组测序数据统计
        3.3.2 基因组拼接
        3.3.3 基因注释
    3.4 产絮菌A9胞外多糖合成途径研究
        3.4.1 产絮菌A9胞外多糖合成过程
        3.4.2 胞外多糖合成相关基因的克隆和异源表达
    3.5 小结
第4章 产絮菌产絮过程表达差异及生产调控研究
    4.1 不同培养条件下产絮菌A9转录组表达差异分析
        4.1.1 转录组测序数据统计
        4.1.2 与参考基因组比对
        4.1.3 表达量统计及表达差异分析
        4.1.4 基因注释
        4.1.5 产絮菌A9在不同培养条件下差异基因分析
    4.2 不同培养条件下产絮菌A9差异表达蛋白分析
        4.2.1 碳源对菌株产生絮凝剂的影响
        4.2.2 胶图分析结果
        4.2.3 质谱鉴定结果
        4.2.4 差异蛋白质功能分析
    4.3 微生物絮凝剂生产调控研究
        4.3.1 菌种复壮调控方法
        4.3.2 底物水平调控方法
        4.3.3 发酵工艺参数调控方法
        4.3.4 产絮菌胞外多糖合成的代谢工程
    4.4 小结
第5章 结论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获奖情况
附录 英文缩略词

(7)淀粉废水培养黑曲霉产微生物絮凝剂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马铃薯淀粉废水的来源及处理现状
        1.2.1 马铃薯淀粉废水的来源及特点
        1.2.2 马铃薯淀粉废水的常用处理方法
    1.3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进展
        1.3.1 微生物絮凝剂
        1.3.2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
    1.4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目的
    1.5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菌种筛选及微生物絮凝剂特性研究
    2.1 引言
    2.2 试验材料与仪器
        2.2.1 菌种来源
        2.2.2 试验用培养基
        2.2.3 试验用高岭土悬浊液
        2.2.4 试剂与仪器
    2.3 试验方法
        2.3.1 菌株的分离与纯化
        2.3.2 优势菌种的筛选
        2.3.3 菌株的鉴定
        2.3.4 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2.3.5 絮凝活性分布
        2.3.6 微生物絮凝剂的提纯
        2.3.7 微生物絮凝剂的热稳定分析
        2.3.8 微生物絮凝剂的成分分析
        2.3.9 絮凝率测定
    2.4 结果与讨论
        2.4.1 菌种的分离纯化
        2.4.2 菌种的筛选
        2.4.3 菌落及菌体细胞观察
        2.4.4 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活性分布
        2.4.5 微生物絮凝剂的提纯
        2.4.6 微生物絮凝剂的耐热性分析
        2.4.7 微生物絮凝剂的成分分析
    2.5 小结
第3章 马铃薯淀粉废水培养菌株产微生物絮凝剂条件优化
    3.1 引言
    3.2 试验材料与仪器
        3.2.1 菌种来源
        3.2.2 试验用废水培养基
        3.2.3 试剂与仪器
    3.3 试验方法
        3.3.1 废水灭菌与否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3.3.2 添加碳源种类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3.3.3 废水COD、碳源、氮源、磷源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3.3.4 接种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3.3.5 废水pH值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3.3.6 培养时间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3.3.7 装液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3.3.8 絮凝率测定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废水灭菌与否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3.4.2 添加碳源种类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3.4.3 废水COD、碳源、氮源、磷源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3.4.4 接种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3.4.5 废水pH值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3.4.6 培养时间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3.4.7 装液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3.5 废水培养微生物效果分析
    3.6 小结
第4章 微生物絮凝剂与化学絮凝剂处理马铃薯淀粉废水的研究与对比分析
    4.1 引言
    4.2 试验材料与仪器
        4.2.1 菌种来源
        4.2.2 试验用废水
        4.2.3 试剂与仪器
    4.3 MBFA18处理淀粉废水试验方法
        4.3.1 微生物絮凝剂投加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4.3.2 废水pH值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4.3.3 投加助凝剂种类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4.3.4 助凝剂投加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4.3.5 沉降时间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4.4 化学絮凝剂处理淀粉废水试验方法
        4.4.1 絮凝剂投加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4.4.2 废水pH值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4.4.3 助凝剂投加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4.4.4 沉降时间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4.4.5 絮凝率测定
    4.5 MBFA18处理淀粉废水结果与讨论
        4.5.1 微生物絮凝剂投加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4.5.2 废水pH值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4.5.3 投加助凝剂种类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4.5.4 助凝剂投加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4.5.5 沉降时间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4.5.6 MBFA18对淀粉废水絮凝效果分析
        4.5.7 小结
    4.6 无机絮凝剂处理淀粉废水结果与讨论
        4.6.1 絮凝剂投加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4.6.2 废水pH值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4.6.3 助凝剂投加量絮凝效果的影响
        4.6.4 沉降时间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4.6.5 无机化学絮凝剂对淀粉废水絮凝效果分析
        4.6.6 小结
    4.7 微生物絮凝剂与无机絮凝剂处理马铃薯淀粉废水的对比分析
结论
    1 主要结论
    2 建议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8)壁芽孢杆菌产微生物絮凝剂处理屠宰废水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0.1 絮凝剂概述
        0.1.1 无机絮凝剂
        0.1.2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0.1.3 微生物絮凝剂概述
第1章 生物絮凝剂研究现状及研究目的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国外研究状况
        1.1.2 国内研究现状
    1.2 絮凝机理研究
    1.3 生物絮凝剂处理多种废水
        1.3.1 畜牧业废水
        1.3.2 染料废水
        1.3.3 城市污水
        1.3.4 屠宰废水
    1.4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一种具有高产絮能力菌种的鉴定
    2.1 试验材料
        2.1.1 菌种来源
        2.1.2 染色剂
        2.1.3 培养基
    2.2 试验方法
        2.2.1 染色试验
        2.2.2 生理生化试验
        2.2.3 16SrDNA测序试验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染色结果
        2.3.2 生理生化结果
        2.3.3 16SrDNA检测
        2.3.4 鉴定结果
    2.4 小结
第3章 壁芽孢杆菌产絮凝剂活性成分分析
    3.1 试验材料
        3.1.1 试剂
        3.1.2 发酵培养基
        3.1.3 微生物絮凝剂
    3.2 试验方法
        3.2.1 壁芽孢杆菌产微生物絮凝剂活性分布的测定
        3.2.2 呈色反应
        3.2.3 微生物絮凝剂红外扫描
        3.2.4 壁芽孢杆菌产微生物絮凝剂紫外扫描
        3.2.5 提纯与干重测定
        3.2.6 总糖含量的测定
        3.2.7 絮凝剂稳定性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壁芽孢杆菌产微生物絮凝剂活性分布测定结果
        3.3.2 呈色反应结果
        3.3.3 壁芽孢杆菌产微生物絮凝剂红外扫描光谱
        3.3.4 壁芽孢杆菌产微生物絮凝剂紫外扫描光谱
        3.3.5 提纯与干重测定结果
        3.3.6 总糖含量测定结果
        3.3.7 微生物絮凝剂稳定性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壁芽孢杆菌产微生物絮凝剂处理屠宰废水效果研究
    4.1 试验材料
    4.2 试验方法
        4.2.1 絮凝剂投加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4.2.2 pH值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4.2.3 1%CaCl_2投加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4.2.4 正交试验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絮凝剂最佳投加量
        4.3.2 最佳pH值的确定
        4.3.3 1%CaCl_2最佳投加量
        4.3.4 最佳絮凝条件的确定
        4.3.5 最优条件下对屠宰废水处理效果
    4.4 混凝效果研究
    4.5 结果与分析
        4.5.1 不同流速下絮凝剂进药速率对污染物去除率的影响
        4.5.2 不同流速下1%CaCl_2进药速率对污染物去除率的影响
    4.6 小结与建议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9)高效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XNJA的筛选与絮凝条件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与缩略语说明
前言
文献综述
    1 絮凝剂的种类
        1.1 传统絮凝剂
        1.1.1 无机絮凝剂
        1.1.2 有机絮凝剂
        1.2 微生物絮凝剂
        1.2.1 微生物絮凝剂的定义
        1.2.2 微生物絮凝剂的分类
        1.2.3 微生物絮凝剂的特点
    2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现状
        2.1 微生物絮凝剂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2.2 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机理
        2.2.1 吸附架桥理论
        2.2.2 电性中和作用
        2.2.3 卷扫作用
        2.2.4 化学反应机理
        2.3 产微生物絮凝剂的菌株
        2.4 微生物絮凝剂的分子结构
        2.5 影响微生物产絮凝剂的培养条件
        2.5.1 培养基的组分、配比
        2.5.2 培养条件
    3 微生物絮凝剂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3.1 微生物絮凝剂的应用
        3.1.1 废水处理
        3.1.2 活性污泥的性能改善
        3.1.3 畜产废水的处理
        3.1.4 浮化液的油水分离
        3.2 微生物絮凝剂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实验部分
    第一章 高效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株XNJA的分离、鉴定及培养条件优化
        第一节 高效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株XNJA的分离和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土样、培养基及仪器
        1.1.1 供试土样
        1.1.2 培养基
        1.1.3 仪器
        1.2 絮凝菌株的分离和筛选
        1.3 絮凝活性的检测方法
        1.3.1 初筛
        1.3.2 复筛
        1.4 菌株的培养特性及生理生化鉴定
        1.5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株16S rRNA基因序列的PCR扩增及测序
        1.5.1 菌株基因组总DNA的提取
        1.5.2 菌株16S rRNA基因的PCR扩增
        1.5.3 普通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和转化
        1.5.4 质粒DNA的小量提取
        1.5.5 PCR产物的回收及T/A克隆
        1.5.6 16S rRNA基因的序列测定
        1.5.7 菌株的系统发育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分离
        2.2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株XNJA的菌落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
        2.3 菌株XNJA的基因组DNA的提取
        2.4 16S rRNA基因的扩增
        2.5 菌株XNJA的系统发育分析
        2.6 菌株的生长曲线
        2.7 环境条件对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株XNJA生长的影响
        2.7.1 温度对菌株XNJA生长的影响
        2.7.2 初始pH对菌株XNJA生长的影响
        2.7.3 通气量对菌株XNJA生长的影响
        2.7.4 NaCl浓度对菌株XNJA生长的影响
        2.7.5 不同碳源对菌株XNJA生长的影响
        2.7.6 不同氮源对菌株XNJA生长的影响
        3 小结
        第二节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株XN,JA的培养条件优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试剂与培养基
        1.1.1 菌株
        1.1.2 培养基
        1.1.3 试剂
        1.2 菌种制备及菌体生长量的测定方法
        1.2.1 菌种制备
        1.2.2 菌体生长量的测定方法
        1.2.3 生长曲线的绘制
        1.3 絮凝活性的检测方法
        1.3.1 初筛
        1.3.2 复筛
        1.4 菌株最佳产生絮凝剂条件的研究
        1.4.1 培养基成分对菌株XNJA絮凝活性的影响
        1.4.2 温度对菌株XNJA絮凝活性的影响
        1.4.3 时间对菌株XNJA絮凝活性的影响
        1.4.4 培养基初始pH对菌株XNJA絮凝活性的影响
        1.4.5 通气量对菌株XNJA絮凝活性的影响
        2 结果与分析
        2.1 培养基成分对菌株XNJA絮凝活性的影响
        2.1.1 不同碳源对菌株XNJA絮凝活性的影响
        2.1.2 不同氮源对菌株XNJA絮凝活性的影响
        2.1.3 不同碳氮比对菌株XNJA絮凝活性的影响
        2.2 温度对菌株XNJA絮凝活性的影响
        2.3 培养时间对菌体生长及絮凝活性的影响
        2.4 培养基初始pH对菌株XNJA絮凝活性的影响
        2.5 通气量对菌株XNJA絮凝活性的影响
        3 小节
        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特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培养基
        1.1.1 菌株
        1.1.2 培养基
        1.2 菌株XNJA产絮凝剂的特性曲线
        1.3 菌株XNJA絮凝活性的分布
        1.4 不同金属离子对絮凝活性的影响
        1.5 Ca~(2+)投加量对絮凝活性的影响
        1.6 絮凝反应体系pH对絮凝活性的影响
        1.7 絮凝剂投加量对絮凝活性的影响
        1.8 絮凝剂的热稳定性试验
        1.9 絮凝剂的脱色试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菌株XNJA产絮凝剂的特性曲线
        2.2 菌株XNJA絮凝活性的分布
        2.3 不同金属离子对絮凝活性的影响
        2.4 Ca~(2+)投加量对絮凝活性的影响
        2.5 絮凝反应体系pH对絮凝活性的影响
        2.6 絮凝剂投加量对絮凝活性的影响
        2.7 絮凝剂的热稳定性试验
        2.8 絮凝剂的脱色反应
        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微生物絮凝剂的分离提纯和成分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设备
        1.1.1 菌株
        1.1.2 培养基
        1.2 微生物絮凝剂的提取、纯化
        1.3 微生物絮凝剂成分的物理化学分析
        1.3.1 微生物絮凝剂成分的物理性质分析
        1.3.2 微生物絮凝剂成分化学性质的定性实验
        1.3.3 微生物絮凝剂成分化学性质的定量实验
        1.3.4 微生物絮凝剂的紫外光谱分析
        1.3.5 微生物絮凝剂的红外光谱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微生物絮凝剂成分的物理性质分析
        2.2 微生物絮凝剂成分的化学定性分析
        2.3 微生物絮凝剂成分的化学定量分析
        2.3.1 苯酚-硫酸法测定总糖含量
        2.3.2 考马斯亮蓝G-250法测定总蛋白质含量
        2.4 微生物絮凝剂成分的紫外光谱分析
        2.5 微生物絮凝剂成分的红外光谱分析
        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本论文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附录一 文中所用培养基及试剂配方
附录二 相关DNA序列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或已接受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微生物絮凝剂MBFGA1与聚合氯化铝复配对水中残铝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水处理及絮凝法
        1.1.1 水处理方法简介
        1.1.2 絮凝法
    1.2 絮凝剂的种类
        1.2.1 无机絮凝剂
        1.2.2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1.3 微生物絮凝剂的概况
        1.3.1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研究
        1.3.2 微生物絮凝剂的种类
        1.3.3 微生物絮凝剂的特点
        1.3.4 微生物絮凝剂的物质结构和组成
        1.3.5 微生物絮凝剂的合成及影响因素
        1.3.6 微生物絮凝剂絮凝性能的影响因素
        1.3.7 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机理
        1.3.8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概况和进展
        1.3.9 微生物絮凝剂的应用概况
        1.3.10 微生物絮凝剂发展趋势
第2章 微生物絮凝剂MBFGA1 与聚合氯化铝复配对水中残铝影响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方法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标准曲线测定
        2.3.2 响应面实验设计结果
        2.3.3 响应面分析
        2.3.4 响应面优化结果
    2.4 小结
第3章 微生物絮凝剂MBFGA1 对Al~(3+)吸附动力学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药品与设备
        3.2.2 吸附动力学实验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单因素的影响
        3.3.2 吸附动力学
    3.4 小结
第4章 基于傅里叶变化红外光谱研究 MBFGA1 对 Al~(3+)吸附机理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4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四、微生物絮凝剂研究和应用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微生物絮凝剂强化电厂循环水处理效能的研究[D]. 马綦镇. 辽宁大学, 2021(12)
  • [2]混杂果皮混凝剂水处理效果及成分变化[D]. 孟祥君. 济南大学, 2020(01)
  • [3]超声—模板法制备疏水缔合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及其絮凝研究[D]. 周于皓. 重庆大学, 2019(01)
  • [4]菲律宾蛤仔黏附污泥中絮凝活性胞外多糖的提纯及结构表征[D]. 蒋广宁. 浙江海洋大学, 2019(02)
  • [5]多种絮凝剂协同作用的实验[D]. 董琦.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 [6]一株高效产絮菌的基因组测序及胞外多糖合成组学研究[D]. 刘金亮. 东北大学, 2018
  • [7]淀粉废水培养黑曲霉产微生物絮凝剂及应用研究[D]. 熊星滢. 成都理工大学, 2016(03)
  • [8]壁芽孢杆菌产微生物絮凝剂处理屠宰废水应用研究[D]. 付豪. 辽宁大学, 2014(04)
  • [9]高效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XNJA的筛选与絮凝条件优化[D]. 王融.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8)
  • [10]微生物絮凝剂MBFGA1与聚合氯化铝复配对水中残铝影响研究[D]. 荣宗根. 湖南大学, 2011(08)

标签:;  ;  ;  ;  ;  

微生物絮凝剂研究与应用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