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人格魅力

邓小平人格魅力

一、邓小平的人格魅力(论文文献综述)

郭小铭[1](2020)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社会号召力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号召力是党领导力结构的重要维度,也是展现政党实力、发挥政党功能的抓手。十九大明确提出了增强党社会号召力的目标任务,并将其内蕴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之中,表明了新时代党社会号召力建设的战略价值与实践理据。新时代如何在党的领导基础上实现社会广泛参与、在实践机制引导中推动社会自我管理、在结构分化背景下统合多样社会意志,成为党社会号召力建设需要面对的重大现实课题。当前党在号召主体的领导力、号召客体的覆盖面、号召中介体的协调性、号召环体的影响度方面存在一定局限,在理念更新、机制转型、模式创新方面仍有一定发展空间。这都要求我们深化新时代党社会号召力建设的理论研究,为提升党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汇聚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提供理论支撑与对策建议。中国共产党社会号召力不等同于社会凝聚力、社会整合力、社会动员力,又与它们密切相关。它体现着党、社会、国家的三维关系,是党立足其治理目标、施政道德、战略体系所形成的思想引力与实践聚力,进行政策号召、组织号召、价值号召,进而提升社会内部成员利益认同、政治认同、信仰认同的能力。党的社会号召力建设就是通过执政理念的有效转介,获取最普遍群众的心理认同与行动支持,从而提升党的战斗性、国家凝聚力、人民获得感的实践过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分析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和政权建设的过程中对无产阶级政党社会号召力建设进行了最初的理论探索;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创立和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社会号召力建设思想,为新时代党的社会号召力建设奠定了重要思想基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社会号召力建设对于夯实党的执政合法性、增强社会治理现代性、提升国家治理有效性具有重要价值意义。中国共产党社会号召力建设是为党在不同时代的基本任务服务的,表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探索发展、建国后前三十年曲折发展和改革开放以来创新发展之相互衔接又各具特色的历史阶段,深深地融于党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从封闭状态下强调社会控制向开放战略下注重社会引领的转变之中,体现了从无到有、从幼稚到成熟、从浅薄到深刻的一般过程。党的社会号召力建设进程积累了弥足珍贵的历史经验:重视思想教育是首要前提,推进舆论宣传是关键环节,坚持利益引导是重要抓手,构建组织网络是条件支撑,完善制度体系是根本保障。考察党的领导力、民众参与力、信息传播力、环境影响力现状可以看到,新时代党的社会号召力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也存在诸多不足。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提升政治领导力“导航塔”、思想引领力“引擎器”、群众组织力“粘合剂”效力,增强了政党能力;多维文化建设催动下,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导向作用、中国梦的情感激励作用、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的精神感召作用,聚合了社会意志;创新宣传工作过程中,建立立体融合的现代传播体系、打造贴近群众的现代话语体系、培育又红又专的现代人才体系,提升了传播质效。同时,长期执政考验了部分党员的先进性,出现了理想信念弱化、宗旨意识淡化、领导本领虚化问题;复杂环境加剧了社会统合的繁重性,表现为全面对外开放战略下的意识形态渗透、全面深化改革实践下的利益格局触动、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下的协同治理困境问题;凝滞机制影响了社会引导的实效性,呈现出动力机制不足、协调机制不力、保障机制不全问题。以政党社会号召力结构要素为视角探究新时代党社会号召力建设的主要着力点,要求我们必须强化党的权威嵌入增强政党影响力、完善党的组织建设增强基层凝聚力、提升党员人格魅力增强个体带动力以锻造有力主体;唤醒民众个体社会参与意识、发挥人民团体社会组织能力、完善社会群体自我管理机制以培育稳固客体;落实上下联动实现社会号召民主化、扩展网络道路推动社会号召高效化、制定法律法规保障社会号召法治化以开拓多样介体;利用经济发展成果提供丰富的物质资源、探寻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积极的精神生态、培育共同理想追求营造凝合的价值氛围以创设有益环体。强大的国家一刻也不能脱离强大的政党,强大的政党一刻也不能脱离强大的社会号召能力。把党建设“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一个政党”,必须坚持自我革命,以强党引强民、以强民助强国,切实发挥党的社会号召能力,这是现实所指、理想所寄,也是责任所使、事业所需。

郝相赟[2](2020)在《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共产主义作为马克思思想体系的核心和灵魂,对它的科学理解不仅关系到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理解和评价,而且关涉到如何科学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长期以来,共产主义“渺茫论”“过时论”“妖魔化”等错误论调不绝于耳,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淡化、弱化、边缘化,成了一个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严峻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实践的呼唤和理论的自觉都迫切需要真正搞清楚什么是共产主义,什么是马克思意义上的共产主义,它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它是如何产生的,特别是如何从理论认识与理想信念的层面破解和回应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在当下所面临的一系列责难和挑战。正是基于对上述问题的不断追问,本文以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历史演进为逻辑主线,以概念辨析、历史生成、理解维度、时代境遇和认同建构为研究思路,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注重史论结合,呈现整体性的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具体而言,一是通过对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乌托邦”等相关概念的考察辨析,界定了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研究的基本论域。二是在思想史的视域中梳理共产主义学说发生、发展和演进的过程,并在同马克思之前共产主义学说的比较分析中,揭示了马克思扬弃和超越空想社会主义进而实现共产主义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以文本为基础进一步考察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形成的时空场域、历史渊源和理论基础,分析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萌发、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总结概括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生成逻辑。三是从反思现代性的“理论维度”、消灭现存状况的“实践维度”和未来社会设计的“制度维度”对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进行了整体性的阐释和解读。从反思现代性的理论维度来看,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是从社会现实出发,通过批判和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来探寻人类自由和解放的思想理论体系。马克思从现代性危机的根源入手,通过对资本逻辑和理性形而上学的双重批判来实现对现代性的内在超越,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三重关系的视角透视并展现马克思对“历史之谜”的解答。从消灭现存状况的“实践维度”来看,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推翻资本主义和剥削阶级压迫,为实现理想社会而力图改造现实社会的革命运动。马克思从科学实践观出发,在生产劳动中找到了理解全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钥匙即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运动,基于这一矛盾把共产主义思想置于社会实践的基础之上。通过对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实践的深入分析,在总结共产主义者同盟和巴黎公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具体论述了共产主义革命的实现条件、实现方式以及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主体、特点和实质。从未来社会设计的“制度维度”来看,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是一种代替资本主义社会,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想社会形态。马克思通过对人类社会形态发展演进规律的研究,提出并论证了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并依据这一基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将在自身基础上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于未来社会的构想,马克思自觉运用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论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总体性概括,明确指出共产主义社会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根本价值诉求,并具体阐释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条件和实现方式。四是通过分析当前共产主义面临的时代困境及其原因,全面审视并客观审慎评价了西方左翼学者对马克思共产主义的解读和发展,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阐明当代中国对共产主义的坚守与扞卫。五是在阐释理想与信念、理想信念与社会现实关系问题的基础上,着力从情感、理论、政治、话语和价值五个层面出发,系统建构了新时代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认同的实践路径。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博大精深,对它的研究必将是一个持续深入的过程。在今后的研究中,要继续深入挖掘原着,充分利用好文本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进一步巩固基础研究;要努力就共产主义问题与西方左翼学者进行思想交流,在论辩中回应各种时代挑战,进一步增强比较研究;要坚持走进社会现实,把共产主义思想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场域,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中升华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进一步深化实践研究。

冯正强[3](2018)在《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围绕“何谓友善”这一根本问题,本项研究主要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展开深入细致探讨,以逐步廓清“友善”这一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思想内涵和丰富践行路径,进一步拓宽人们理解友善这一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视野,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入脑入心,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行动自觉。对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内涵反思,主要从概念反思、理论溯源、传统底蕴及其当代彰显等四个方面展开。首先,本项研究不仅从日常层面、美德层面、至善层面、制度层面等维度对友善概念进行了反思,还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体系维度出发,深入探讨了友善价值观与其他核心价值观范畴之间的辩证关系。其次,本项研究对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进行了理论溯源,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经典作家的思想体系中有着丰富的友善价值观蕴涵,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的主要领导人也从中国实际出发,为友善价值观的“核心”之路做好了铺垫。再次,本项研究还从中西方传统哲学、伦理学的学科视野出发,对友善价值观的中西传统文化底蕴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本项研究从当代中国实际出发,重点论证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当代彰显问题。关于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培育践行路径问题,我们认为,友善价值观的培育践行从根本上说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存在于人类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本文将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与人的日常生活世界密切结合起来,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五个维度全面、系统、深入地展开对这一关键问题的探讨,力图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构建起一条立体路径,密织起一道友善之网。特别是在经济层面、生态层面,本文主要从经济伦理学、生态伦理学维度出发,探讨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在人们的经济生活、生态保护方面的多元抓手,将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提升到了一个新的理论高度。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内涵丰富,意蕴深远。培育践行友善价值观也应成为一种伦理自觉、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唯有依靠良知与理性,以及锲而不舍的精神,友善价值观才能真正内化为我们的文化基因,成为我们的精神灯塔,引领我们通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蔡榕津[4](2015)在《高校思政课教师人格魅力及其在教学中的作用》文中认为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具有人格魅力必须有机地统一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与坚定的职业信念,必须完美地结合良好的媒介素养与理性的批判能力,必须合理地构建广博的学识与深厚的专业知识体系,还必须较好地融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与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高校思政课教师人格魅力对教材的处理、教学技能的提升方面都会起到有效的作用,还会直接以榜样的作用引导大学生将"中国梦"真正地内化为自己的理想信念、提升明辨是非的能力以及端正积极勤勉的学习态度。

李紫娟[5](2015)在《论邓小平的人格魅力》文中研究指明邓小平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优秀的共产党人。在他身上表现出的坚定的信念、崇高的理想,坚韧的毅力、顽强的斗志,务实的精神、开阔的视野,坦荡的胸襟、无畏的胆识,伟岸的胸怀、高尚的情操等独特人格魅力是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精神财富,无论是在革命斗争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改革时期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李旺珍[6](2014)在《伟人人格魅力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文中认为毛泽东和邓小平作为20世纪的两位伟大人物,他们以卓越的成就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对中国人民甚至世界人民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从多方面、多角度展示两位伟人人格魅力的基本特征,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与塑造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有着非凡的意义。同时也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奠定基础。

陈志波[7](2009)在《论邓小平的人格魅力和成功之道》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邓小平是20世纪全世界最有魅力、影响最为深远的政治家之一。其卓越贡献在于开启了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代。而邓小平表现在理想与信念、忠诚与热爱、意志与毅力、刚正与直率方面的人格魅力又是他获得成功,成就伟业、成为伟大政治家的精神内核。

杨燕华[8](2009)在《伟人人格魅力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运用探析》文中研究说明思想政治理论课,其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整本教材的科学体系,而且也应达到其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从各方面、多角度展示伟人不同时期极具特色的人格魅力,用伟人极富魅力的人格来感染学生是一种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首肯的方式。但采用怎样的方法、如何发挥伟人人格魅力的最大有效性是值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断探索的一个课题。

程昆[9](2007)在《邓小平人格魅力的成因及特征》文中认为邓小平是具有无穷人格魅力的一代伟人,他的人格魅力的形成有其深厚的实践、思想、政治和理论基础。爱国爱民的赤子情怀、坚持真理的革命胆略、不计恩怨的博大胸怀、高风亮节的领袖风范是邓小平人格魅力的主要特征。当代青年要学习邓小平伟大的品质,培养健全而高尚的人格。

杨芳[10](2006)在《从“三落三起”看邓小平的党性人格魅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邓小平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先行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国家领导人。他的一生“三落三起”,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崇高威望不仅仅来自于他的丰功伟绩,还来自于他独特的党性人格魅力。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的党性人格魅力,对我们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永葆党的先进性具有深刻的启示和现实意义。

二、邓小平的人格魅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邓小平的人格魅力(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社会号召力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依据
        (一) 选题缘由
        (二) 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现状评析
    三、内容结构与研究方法
        (一) 内容结构
        (二) 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与主要不足
        (一) 创新之处
        (二) 主要不足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社会号召力建设基本理论探讨
    一、中国共产党社会号召力建设的基本内涵与概念辨析
        (一) 中国共产党社会号召力建设基本内涵
        (二) 中国共产党社会号召力建设相关概念辨析
    二、中国共产党社会号召力建设的理论溯源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社会号召力建设思想
        (二) 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党的社会号召力建设思想
    三、中国共产党社会号召力建设的价值意义
        (一) 夯实党的执政合法性
        (二) 增强社会治理现代性
        (三) 提升国家治理有效性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社会号召力建设的历史经验
    一、中国共产党社会号召力建设的历史进程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社会号召力建设
        (二) 建国后前三十年党的社会号召力建设
        (三)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社会号召力建设
    二、中国共产党社会号召力建设的基本经验
        (一) 重视思想教育是首要前提
        (二) 推进舆论宣传是关键环节
        (三) 坚持利益引导是重要抓手
        (四) 构建组织网络是条件支撑
        (五) 完善制度体系是根本保障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社会号召力建设的现实境遇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社会号召力建设现状分析
        (一) 党的领导力现状
        (二) 民众参与力现状
        (三) 信息传播力现状
        (四) 环境影响力现状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社会号召力建设面临的机遇
        (一) 全面从严治党增强了政党能力
        (二) 多维文化建设聚合了社会意志
        (三) 创新宣传工作提升了传播质效
    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社会号召力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 长期执政考验了部分党员的先进性
        (二) 复杂环境加剧了社会统合的繁重性
        (三) 凝滞机制影响了社会引导的实效性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社会号召力建设的主要着力点
    一、锻造社会号召力建设的有力主体
        (一) 强化党的权威嵌入以增强政党影响力
        (二) 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以增强基层凝聚力
        (三) 提升党员人格魅力以增强个人带动力
    二、培育社会号召力建设的稳固客体
        (一) 唤醒民众个体社会参与意识
        (二) 发挥人民团体社会组织能力
        (三) 完善社会群体自我管理机制
    三、开拓社会号召力建设的多样介体
        (一) 落实上下联动实现社会号召民主化
        (二) 扩展网络道路推动社会号召高效化
        (三) 制定法律法规保障社会号召法治化
    四、创设社会号召力建设的有益环体
        (一) 利用经济发展成果提供丰富的物质资源
        (二) 探寻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积极的精神生态
        (三) 培育共同理想追求营造凝合的价值氛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和问题
        (二)国内研究现状和问题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与逻辑框架
        (二)主要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
        (一)研究的重点、难点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共产主义思想的历史嬗变
    第一节 共产主义概念溯源
        一、共产主义概念内涵的多维审视
        二、共产主义相关概念辨析
        三、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马克思之前共产主义学说的历史演进
        一、古典共产主义
        二、十六至十八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
        三、十九世纪初的空想社会主义
    第三节 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
        一、空想社会主义的积极因素
        二、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缺陷
        三、马克思共产主义对空想社会主义的超越
第二章 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历史生成
    第一节 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出场
        一、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形成的时空场域
        二、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三、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
        一、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萌发
        二、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形成
        三、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发展成熟
    第三节 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生成逻辑
        一、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逻辑前提——哲学批判
        二、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逻辑起点——现实的个人
        三、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现实场域——市民社会
        四、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逻辑线索——人的解放
第三章 超越现代性的共产主义思想体系
    第一节 现代性危机的诊断
        一、当代社会现代性危机及其表现
        二、马克思之前的思想家对于现代性的反思
        三、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批判性反思
    第二节 “历史之谜”的沉思
        一、对“历史之谜”经济根源的批判
        二、对“历史之谜”政治桎梏的批判
        三、对“历史之谜”文化迷障的批判
    第三节 “历史之谜”的解答
        一、人与自然的和解
        二、人与社会的和解
        三、人与自身的和解
第四章 消灭现存状况的共产主义运动
    第一节 共产主义运动的理论基础
        一、科学实践观的创立
        二、发展物质生产的实践
        三、变革社会现实的实践
    第二节 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尝试
        一、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创立与发展
        二、国际工人协会的活动与影响
        三、巴黎公社的尝试与贡献
    第三节 人的解放的实现——共产主义革命运动
        一、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实现条件
        二、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实现方式
        三、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主体、特点和实质
第五章 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的蓝图描绘
    第一节 人类社会形态发展演进规律
        一、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自然历史进程的必然结果
        二、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形态的演进逻辑
        三、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发展阶段的划分
    第二节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一、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三、阶级消灭,国家消亡
        四、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第三节 共产主义社会的价值诉求
        一、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的价值追求
        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三、自由人的联合体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方式
第六章 马克思共产主义的当代境遇与扞卫
    第一节 马克思共产主义面临的当代困境
        一、“共产主义失败论”
        二、“共产主义庸俗化”
        三、“共产主义乌托邦论”
        四、“共产主义渺茫论”
    第二节 马克思共产主义面临困境的原因
        一、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本身的深刻性、复杂性
        二、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冲击
        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遇挫折
    第三节 当代西方左翼的共产主义回归
        一、阿兰·巴迪欧:“共产主义的假设”
        二、斯拉沃热·齐泽克:“共产主义观念”
        三、安东尼奥·奈格里、迈克尔·哈特:“共有的共产主义”
    第四节 当代中国对共产主义的坚守与扞卫
        一、实践探索:开辟科学社会主义实践新阶段
        二、理论创新:拓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新境界
        三、制度完善:谱写科学社会主义制度新篇章
第七章 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现实逻辑
    第一节 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
        一、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科学内涵
        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基本特征
        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与现实的辩证关系
    第二节 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现实路径
        一、深化情感认同,增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感染力
        二、深化理论认同,增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说服力
        三、深化政治认同,增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引领力
        四、深化话语认同,增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亲和力
        五、深化价值认同,增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凝聚力
参考文献
    一、经典着作
    二、外文译着
    三、中文着作
    四、外文文献
    五、期刊论文
    六、学位论文
    七、报纸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意义
        1.1.1 理论意义
        1.1.2 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3.1 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第2章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概念审视
    2.1 “友善”概念分析
        2.1.1 友善的日常层面语义
        2.1.2 作为美德范畴的友善概念反思
        2.1.3 作为客观存在之善的友善概念反思
        2.1.4 作为制度层面的友善概念简析
        2.1.5 友善的近义词
    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野中的友善价值观
        2.2.1 富强与文明: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厚实地基
        2.2.2 民主与法治: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制度保障
        2.2.3 平等与公正: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基本准则
        2.2.4 自由与和谐: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终极向往
        2.2.5 爱国、敬业与诚信: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重要表现
第3章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理论溯源
    3.1 马克思恩格斯论友善价值观
        3.1.1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产阶级博爱价值观的批判
        3.1.2 马克思恩格斯对友善价值观的直接阐述
        3.1.3 马克思恩格斯和谐思想中的友善价值观蕴涵
        3.1.4 团结合作:通向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路径
        3.1.5 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终极归宿
    3.2 列宁论友善价值观
        3.2.1 列宁共产主义道德思想中的友善蕴涵
        3.2.2 列宁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思想中的友善蕴涵
        3.2.3 列宁友善思想的其他表达
    3.3 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者的友善价值观
        3.3.1 毛泽东与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
        3.3.2 邓小平与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
        3.3.3 江泽民、胡锦涛论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
第4章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继承借鉴
    4.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友善价值观继承
        4.1.1 中国传统友善价值观的仁爱本质
        4.1.2 中国传统友善价值观的良心本体
        4.1.3 中国传统友善价值观的涵养途径
    4.2 西方思想视野中的友善价值观批判借鉴
        4.2.1 善的追求:西方传统友善观的德性本质
        4.2.2 爱与友爱:西方传统友善观的直接表达
        4.2.3 “无家可归”:现代性视域下的非友善症候
        4.2.4 路在何方:通达友善之途的哲学解释学维度
第5章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当代彰显
    5.1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时代困境
        5.1.1 看待友善价值观的辩证视野
        5.1.2 友善价值观的社会背景之一:中国社会的整体进步
        5.1.3 友善价值观的社会背景之二:中国社会的严酷现实
    5.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友善价值观蕴涵
        5.2.1 友善价值观的传统文化底蕴
        5.2.2 党性修养论述中的友善蕴涵
        5.2.3 解决民生问题过程中的友善情怀
        5.2.4 生态建设思想中的友善价值观彰显
        5.2.5 合作共赢外交战略中的友善价值观彰显
    5.3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制度保障
        5.3.1 筑牢友善价值观的制度“堤坝”
        5.3.2 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增强敬畏感
        5.3.3 全面依法治国,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第6章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培育践行路径
    6.1 政治层面培育践行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路径
    6.2 经济层面培育践行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路径
    6.3 社会层面培育践行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路径
    6.4 文化层面培育践行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路径
    6.5 生态层面培育践行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路径
结语:让友善成为一种生活常态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4)高校思政课教师人格魅力及其在教学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校思政课教师人格魅力的要求
    ( 一) 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与坚定的职业信念的统一
    ( 二) 良好的媒介素养与理性的批判能力的结合
    ( 三) 广博的学识与深厚的专业知识体系的构建
    ( 四)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与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的融合
二高校思政课教师人格魅力在教学中的作用
    ( 一) 在显性教学方面,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 二) 在隐性教学方面,对大学生的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5)论邓小平的人格魅力(论文提纲范文)

一、 坚定的信念, 崇高的理想
二、 坚韧的毅力, 顽强的斗志
三、 务实的精神, 开阔的视野
四、 坦荡的胸襟, 无畏的胆识
五、 伟岸的胸怀, 高尚的情操

(7)论邓小平的人格魅力和成功之道(论文提纲范文)

一、理想与信念———成功的思想前提
二、忠诚与热爱———成功的内在动力
三、意志与毅力—成功的关键一环
四、刚正与直率—成功的催化剂

(8)伟人人格魅力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运用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伟人人格魅力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运用的现实意义
    1. 有利于改变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态度。
    2. 有利于培养与塑造大学生的健康人格。
    3. 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二、伟人人格魅力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运用的主要方法
    1. 讲授伟人具体事例的方法。
    2. 观看伟人专题片的方法。
    3. 参观伟人故居的方式。
三、思考和建议
    1. 必须在全面把握教材知识要点的基础上, 选择合适的内容和方法。
    2. 必须事先做好充分准备才能发挥伟人人格魅力的最大有效性。

(9)邓小平人格魅力的成因及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一、邓小平人格魅力形成的主要因素
    1.独特的人生历程, 是邓小平人格魅力形成的实践基础
    2.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是邓小平人格魅力形成的思想基础
    3.坚定的党性原则, 是邓小平人格魅力形成的政治基础
    4.丰富的创造性思维, 是邓小平人格魅力形成的理论基础
二、邓小平人格魅力的主要特征
    1.爱国爱民的赤子情怀
    2.坚持真理的革命胆略
    3.不计恩怨的博大胸怀
    4.高风亮节的领袖风范
三、邓小平人格魅力给我们的启示

(10)从“三落三起”看邓小平的党性人格魅力(论文提纲范文)

一、一落一起,坚守信念,顽强不屈
二、二落二起,坚持真理,锲而不舍
三、三落三起,无私奉献,实事求是

四、邓小平的人格魅力(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社会号召力建设研究[D]. 郭小铭. 山东大学, 2020(10)
  • [2]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研究[D]. 郝相赟. 兰州大学, 2020(01)
  • [3]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研究[D]. 冯正强.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3)
  • [4]高校思政课教师人格魅力及其在教学中的作用[J]. 蔡榕津.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5(01)
  • [5]论邓小平的人格魅力[J]. 李紫娟. 党史文苑, 2015(02)
  • [6]伟人人格魅力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J]. 李旺珍.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4(11)
  • [7]论邓小平的人格魅力和成功之道[J]. 陈志波. 党史文苑, 2009(18)
  • [8]伟人人格魅力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运用探析[J]. 杨燕华. 教育与职业, 2009(24)
  • [9]邓小平人格魅力的成因及特征[J]. 程昆.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07(02)
  • [10]从“三落三起”看邓小平的党性人格魅力[J]. 杨芳.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06(04)

标签:;  ;  ;  ;  ;  

邓小平人格魅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