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ANN法对房间空调冷负荷进行预测的讨论(论文文献综述)
安家正[1](2021)在《夏热冬冷地区户式空调系统负荷变化规律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室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的夏热冬冷地区夏季炙热,冬季寒冷,均需要空调系统来调节室内居住环境,这导致户式空调使用量逐年增加。户式空调系统的特点是间歇性与局部性,但现有的采暖空调设计手册中涉及间歇运行系数以及同时使用系数的内容较少,且推荐值在实际使用时争议较大。此外随着智能家居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室内温湿度环境能够进一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空调与互联网的结合也使得人们能够要求室内环境在到家之前就达到设定温度。因此,本文针对夏热冬冷地区住宅建筑间歇运行时的空调负荷变化规律尤其是启动阶段的负荷变化规律,以及户式空调的负荷变化规律进行研究,以期对住宅建筑间歇运行空调负荷计算提供依据。本文首先通过分析建筑热过程确定了预冷(热)时间的概念,然后对比了不同建筑负荷模拟软件的特点,选取了TRNSYS作为本课题的模拟软件。接着分析了夏热冬冷地区的室外气候特征,选取杭州以及重庆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同时还通过文献调研,建立了标准核心家庭的住宅室内人员行为及室内热扰模式。使用TRNSYS软件计算了该建筑不同房间自然条件下的初始室温以及各房间最大负荷出现的时间点,并模拟分析了不同预冷(热)时间下各房间的负荷,发现随着预冷(热)时间的增加,房间所需要的预冷(热)负荷呈近似指数型下降,并计算得出间歇运行模式的负荷与连续负荷的比值,即间歇运行系数。此外还模拟分析了住宅建筑使用户式空调时冷热负荷的变化规律,得出了不同预冷(热)时间下住宅建筑负荷与累积负荷的比值,发现户式空调的负荷约为累积负荷的50%-80%,即同时使用系数为50%~80%。此外,计算了加入新风之后不同预冷(热)时间房间负荷以及户式空调负荷的变化规律,并给出了间歇运行系数以及同时使用系数。最后对重庆地区住宅建筑进行了模拟分析,得到了重庆地区各条件下的间歇运行系数以及同时使用系数。发现重庆地区夏季间歇运行系数要略高于杭州地区,冬季间歇运行系数要略低于杭州地区,两地区同时使用系数相差不大,杭州地区的户式空调间歇运行系数略高于重庆地区。本文得出的结论,将为夏热冬冷地区住宅建筑空调的设计选型提供一种可能的方案,并且为智能家居中空调的控制策略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霍慧敏[2](2021)在《近零能耗居住建筑外百叶遮阳节能特性与气候适用性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近零能耗建筑的研究与推广是实现建筑节能减排的必然趋势。其中,外百叶遮阳作为近零能耗建筑被动式节能技术之一,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能,值得进一步深入地研究。然而,目前缺乏针对近零能耗建筑采用外百叶遮阳的精细化的、系统化的和区域化的研究,主要存在:现有标准缺乏指导近零能耗建筑外百叶遮阳区域化应用的节能特性量化研究;影响近零能耗建筑外百叶遮阳效果的关键因素与权重尚未确定;近零能耗建筑外百叶遮阳节能特性计算模型和气候适用性综合评价模型尚未建立;现有研究缺乏采用现场对比测试法,且多集中在供冷地区;现有的外百叶遮阳理论模型未考虑安装间距的影响,与实际情况不符等关键问题。为此,本文采用理论研究、现场测试、数值模拟、敏感性与回归分析和综合评价五种方法,全面分析了我国近零能耗居住建筑外百叶遮阳应用的节能特性与气候适用性,以期指导外百叶遮阳在我国近零能耗居住建筑的区域化应用和推广。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六个部分:第一,基于现有的外百叶遮阳理论,建立了考虑安装间距的外百叶遮阳反向太阳直射辐射计算模型,分析了安装间距对外百叶遮阳模型计算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百叶表面反射率、安装间宽比和百叶间宽比下,考虑了安装间距的现模型和原模型的反向直射辐射透射量占比间的差值最大为2.9%,现模型较原模型的准确度最大可提高4%,且此值随百叶表面反射率的减小而增大。第二,采用现场对比测试的方法,全面分析了寒冷地区近零能耗居住建筑外百叶遮阳的隔热作用、节能效果和采光影响。实测结果表明,外百叶遮阳的应用不仅可以遮挡太阳辐射,还可以降低室内外温差传热。测试期间,近零能耗建筑全天室温波动不足2℃,外百叶遮阳作用下室内温降可达0.8℃,热舒适度PMV可降低0.48。近零能耗建筑外百叶遮阳的节能潜力在13%~22%范围内,且随百叶倾角的增大而减小,随遮阳面积的增大而增大。此外,外百叶遮阳的应用显着降低了室内照度、亮度与不舒适眩光风险DGI,其照度降低系数IRF近似为一常数。但室内背景亮度不可过度降低,否则会增加室内人员的眩光风险。第三,基于EnergyPlus能耗模拟,分析并量化了气候区、遮阳朝向、百叶倾角、窗墙比和体型系数对近零能耗建筑外百叶遮阳节能特性的影响规律,并提出了遮阳能效指数SEEI,用于评价外百叶遮阳与近零能耗建筑围护结构间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气候区近零能耗建筑外百叶遮阳节能效果显着,尤其是高辐照地区节能潜力高达74%。其中,西向遮阳的单位窗面积节能量最大,其次是东向、南向和北向。且不同朝向外百叶遮阳的节能效果均随百叶倾角(0°~180°)的增大,呈先逐渐减小而后迅速增大的趋势。当东西向窗墙比较小时,近零能耗建筑多朝向遮阳的总节能潜力约为单一朝向遮阳节能潜力之和,并据此给出了不同气候区典型近零能耗建筑外百叶遮阳的总节能潜力预测值。此外,基于Daysim天然采光模拟,进而得到了近零能耗建筑外百叶遮阳的节能采光耦合特性。近零能耗建筑外百叶遮阳的采光损失耗电量随百叶倾角增大而减小,大大抵消了其节能节电量。供冷系统的能效比EER越大,近零能耗建筑外百叶遮阳的综合节能(电)潜力越小,并给出了不同气候区近零能耗建筑外百叶遮阳节能采光最佳的百叶倾角推荐表。第四,提出了MC-AHP综合敏感性分析法,并对影响近零能耗建筑外百叶遮阳节能特性的三类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确定了关键影响因素与敏感度,并建立了近零能耗建筑外百叶遮阳节能特性与关键影响因素间的回归模型。敏感性分析表明,气象类参数是影响近零能耗建筑冷负荷最显着的因素,其次是建筑类参数和遮阳类参数;三类参数的关键影响子因素分别为温度和太阳辐射,体形系数和南向窗墙比,遮阳朝向和百叶倾角;并据此对不同气候区近零能耗建筑节能参数的优化设计提出了建议。回归分析表明,近零能耗建筑外百叶遮阳的节能效果与窗墙比、体型系数和百叶倾角线性相关,且节能效果与百叶倾角间的线性关系不随气候区、遮阳朝向、窗墙比和体型系数的变化而变化。基于近零能耗建筑外百叶遮阳的节能特性,归纳出了用于估算不同气候区近零能耗建筑外百叶遮阳节能特性的气候系数表。第五,基于外百叶遮阳理论,将外百叶遮阳的节能作用区分为辐射遮挡和温差隔热两部分,建立了适用于不同类型建筑的外百叶遮阳节能潜力计算模型,确定了不同气候区近零能耗建筑外百叶遮阳的节能潜力计算公式中各参数的取值表。最后,全面分析了不同气候区近零能耗建筑外百叶遮阳的节能性、采光耗电性、环境友好性和经济适用性。基于熵值法,建立了近零能耗建筑外百叶遮阳气候适用性综合评价模型,并给出了不同气候区近零能耗建筑外百叶遮阳应用的综合性能最佳的方案推荐表。此外,当分项讨论外百叶遮阳的环境效益(净节电量)时,给出了最佳遮阳方案推荐表;当分项讨论外百叶遮阳的采光耗电性时,给出了耦合综合节电潜力的遮阳方案优选建议;当分项讨论外百叶遮阳的经济适用性时,结合市场行情,给出了遮阳方案的优选建议。
卢彦羽[3](2021)在《高大空间非均匀室内热环境与能耗耦合动态模拟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高大空间已然成为民用场合特别是公共建筑中最重要的空间组织形式之一。但是,高大空间通高、体量大,内部空气流动过程复杂、热环境动态不均。在研究数据不足和研究手段不尽成熟的情况下,特别是面对热舒适性和建筑节能更高的要求,当前设计难以做到因时、因地制宜。区域模型能够作为宏观节点模型和微观计算流体力学模型(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的过渡方法,有效平衡计算效率和模拟精度,但是其模拟能力仍然不足,需要针对高大空间进一步挖掘应用潜力,特别是进行气流与能耗的耦合分析。因此,本课题以民用建筑高大空间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实测、模型实验与区域模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完善高大空间室内热环境理论,发展建筑微气候与能耗的辅助分析手段。首先,选取严寒地区典型中庭进行现场实测,总结高大空间室内环境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于冬、夏季在中庭三维空间内布置大量温度测点,并主要采用动态能量平衡方法分析复杂气密性和建筑布局下逐时的无组织渗风规律。结果表明,即使在严寒地区,在夏季天窗透过太阳辐射的影响下,中庭内具有显着的热不均匀性,且顶部空间存在过热现象。冬季中庭采用地板采暖系统,室内环境较为均匀稳定,该气候区封闭式中庭总渗风量小于常规建筑,但相应耗热量却不容忽视。其次,通过缩尺模型实验分析高大空间热分层环境下的通风规律。参考实测研究的建筑原型和环境参数,综合考虑太阳辐射、室内热扰、围护结构传热等重要影响因素,根据相似理论还原高大空间整体的热分层环境,并且结合代表性点的分布式测试和整场可视化的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进行测量。实验发现,多重热源热羽流和通风射流相互干扰,导致室内流场发生变形、能量重新分配。屋顶下附近存在一温度很高的浮力空气薄层,其对高大空间热分层和拔风起到重要作用。第三,在平衡计算精度和效率的情况下,构建高大空间动态区域模型计算体系。在高大空间内构建流体区域网络,采用简化的动量方程,引入流动路径长度、特征速度、表观粘度系数、热流量传输系数,从而对空气参数分布不均及沿程动能保留、转化与耗散的复杂流动现象进行求解。通过对前期测试和实验结果的理论分析,该计算模型拓展了高大空间中自然通风、自然渗风、机械通风、温度反馈耦合解析的模块,提高了模拟的可靠性和适用性。在此基础上,提出适用于该区域模型的耦合式算法,求解模型中速度-压力耦合问题,并采用线性化处理和能量泛函计算方法,对该病态问题正则化,从而保证计算效率和鲁棒性。第四,基于现场实测、缩尺模型PIV实验和CFD模拟,对复杂热边界条件下的自然对流、自然渗风、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四个工况,从计算精度和效率两个方面,展开高大空间室内热环境动态区域模型的校验与适应性分析。以及根据热分层流动和能量迁移规律,研究分析了高大空间区域模拟中的表观粘度系数、热流量传输系数、热分层边界条件、自适应区域划分策略。该评估方法与结果对今后高大空间的模拟工作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尤其是PIV流动数据集为区域模型的特点分析提供了重要依据。最后,基于高大空间室内热环境动态区域模型,并结合De ST软件的建筑能耗动态计算模型,对存在双尺度流动和传热的整个高大空间建筑进行长期动态的联合仿真。前者对高大空间热状况进行细致的计算,后者则着眼于周围常规房间,并为前者提供必要的建筑模型和边界条件。模型耦合采用主控模式,海量数据通过FMI/FMU接口进行交换,并实行时序耦合迭代机制。并且将该耦合模型应用于寒冷地区办公中庭和夏热冬暖地区地下大型综合交通枢纽中,模拟动态不均的建筑能耗和优化分层空调方案。综上所述,本课题针对民用建筑高大空间,结合现场实测与缩尺模型PIV实验,总结分析了室内热环境动态不均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在保证计算精度和模拟效率的前提下,构建了高大空间动态区域模型计算体系,并将其与建筑能耗全年动态计算模型相耦合。从而为优化室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及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石小敢[4](2021)在《集中空调系统用户侧模型与系统特性研究》文中认为公共建筑主要的耗能系统是中央空调系统,中央空调系统的核心部分是冷冻水系统,于是冷冻水系统的研究对于公共建筑的节能研究有重要意义。对于冷冻水系统的节能研究离不开模拟计算,目前存在着很多的能耗模拟软件或者为研究不同问题而开发的模型,虽然它们都可以对空调系统进行能耗模拟,但总的来说,大多仿真工具在对冷冻水系统整体特性、空调的实际调节过程进行反映方面还存在不足或者存在着仿真过程繁琐、计算时间过长的问题。首先,本文从空调末端与房间、建筑整体与冷站两个层次展开研究,搭建了用户侧模型;从空调末端与房间的层次出发,考虑了末端与房间热耦合的过程;从建筑整体和冷站的层次出发,解决了末端水网拓扑结构描述工作量大且准确度较低的问题,从而达到对建筑整体进行集中描述的效果。该模型不仅能准确反映末端数量多的空调系统整体特性,而且可以准确反映空调实际调节过程,实现了从单个末端到建筑整体特性的刻画。接下来,通过与研究建筑整体特性的其他模型进行模拟验证,从房间温度及换热量、水系统整体特性两个方面对本文搭建的模型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搭建的模型不仅可以更加真实的反映在末端调节下房间的热过程,也可以准确反映建筑的整体特性。然后,利用搭建的模型模拟同一个工程案例的末端连续调节与末端通断调节,研究由于末端调节方式不同,造成的房间的热过程变化。验证本文搭建的模型可以准确的反映空调实际调节过程以及房间热过程的变化。最后对比其他模型,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后,针对同一工程案例,研究了通断调节系统由于末端选型不同,空调在供冷情况下的末端调节过程以及末端选型不同对通断调节系统整体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盘管选型过大会增加冷机的能耗、盘管选型小会增加冷冻水泵的能耗。对连续调节系统中由于PI控制参数设置不合理、房间设定温度过低、送风量不足这三种情况对房间热过程的影响以及对连续调节水系统特性曲线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三种因素都会增加冷冻水泵和冷水机组的能耗。
孟岩岩[5](2020)在《基于设计参量敏感性分析的建筑节能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能源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建筑能耗在社会总能源消耗中占到21%,绿色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方向。传统建筑设计方式具有主观性,缺乏科学性,最终的建筑设计方案并不能保证节能需求。因此为提升建筑节能效率,有必要结合当地气候与环境资源,在参数化分析基础上进行高效的节能设计。本文在结合敏感性分析方法的同时利用机器学习代理模型,以天津地区的办公建筑为研究对象,提出建筑初步设计阶段中基于敏感性分析的建筑优化设计策略,并与整体优化进行对比,验证了敏感性分析和比较的必要性。首先通过阅读建筑节能优化设计相关文献,总结归纳出在建筑初步设计阶段影响节能的变量,构建了两个寒冷地区的办公建筑能耗模型。然后针对每个建筑研究对象在建筑初步设计阶段,依托于参数化设计grasshopper平台建立建筑能耗的参数化模型。并结合蒙特卡洛方法,对建筑设计变量进行超拉丁方采样,利用BP神经网络对获取的数据集进行训练,得到高拟合建筑能耗预测模型。然后利用建好的能耗预测模型,在不同的全局敏感性分析方法下对建筑有关节能的被动设计变量进行敏感性分析,最终得到有关建筑各个参数及与其参数间交互作用对建筑性能的影响规律,为最终建筑方案的重点优化设计方向提供理论基础。建筑能耗模型A排名前三的变量为窗户类型,层高,照明功率密度,但是气密性在总建筑负荷中的影响比在峰值负荷中要大。而在建筑能耗模型B中长宽比,高度,屋面保温层厚度才是影响最大的参量。并且对不同敏感性分析方法的计算成本和敏感性排序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寒冷地区办公建筑能耗模型首选Morris方法进行敏感性分析。最后应用NSGA2多目标遗传算法与预测模型结合的方式,针对本文提出的基于敏感性分析的优化设计策略,并与整体优化设计策略进行比较。通过对优化过程以及pareto最优解集分析,前者的解集的分布度会降低,但是优化结果几乎相同,并且优化成本大大降低,这为以后的基于参数化分析的建筑性能优化设计提供新的行之有效的参考。
何曼宁[6](2020)在《基于珠三角地区问卷数据的办公建筑用户行为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据国际能源署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石油消费量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能源消费国家,其中建筑能耗占中国能源消耗的40%,将来会成为我国第一能耗“大户”,尤其是大型公共建筑的单位能耗远高于住宅建筑,是我国建筑能耗节能计划的重中之重。而在众多影响建筑能耗因素中,人行为是优化建筑设计、诊断建筑能耗和评估建筑性能的关键问题。同时,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低能耗与舒适办公环境的追求日益强烈,建筑环境的热舒适与建筑能耗之间的矛盾亟待解决。因此,人行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相对国外来说,目前国内办公建筑典型人行为相关研究较少,针对珠三角地区办公建筑人行为的研究更是缺乏。因此,本文为建筑能耗性能、区域能源设计和室内环境质量等相关研究提供珠三角地区典型办公建筑人行为模型,对该地区的建筑节能技术研究、政策制定和市场导向具有重要意义。具体的研究工作及相关结论概括如下:首先,本文在2019年对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九座城市的办公建筑开展问卷调查。调查形式分为线上问卷和线下问卷,回收有效问卷共计873份。问卷详细调查了办公建筑室内环境参数、空调设备控制、照明设备控制、窗户设备控制、窗帘设备控制、工作类型及场所和个人基本信息。在大量问卷数据的基础上,本文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室内环境参数及自适应性行为、人员时间计划表、房间制冷温度设定值和用户行为模式进行分析。本文发现,办公人员对温度和湿度的评价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且办公人员感到不满意的室内环境参数更容易影响其工作效率。同时,在面对相同温湿度情况,办公人员之间的自适应行为依然呈现多样化,行为之间互相影响,且这种行为在不同类别耗能设备中也存在较大的差异。然后,本文将人行为模型分为移动模型和动作模型两方面进行设定。其中移动模型为设定人员时间计划表,而动作模型分为房间制冷温度设定值和典型用户行为模式。具体内容分为:(1)利用K-means聚类法得到8种主要的办公作息模式,并输入到马尔可夫链模型中,模拟得到8种随机的人员时间计划表。(2)通过有序多分类的Logistic回归方法建立了房间制冷温度设定值的预测模型,且在模型满足检验的要求下,对模型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3)本文对办公建筑中用户对暖通空调设备、照明设备、窗户和窗帘四种主要控制行为进行分析,并利用K-modes聚类法分别得到四类行为的典型用户行为模式。同时,通过独立事件概率计算公式可以得到四类耗能设备典型用户行为模式的开启/关闭的概率,输入到De ST软件中,模拟可得到四类耗能设备行为的随机时间计划表。最后,本文对珠三角地区办公建筑人行为模型进行相关的数值模拟。在相同的客观条件下,模拟某一用户模式(AO-1、WO-5、LO-3)中人员控制空调、窗户、照明等控制行为对建筑内环境的热舒适以及冷负荷的影响。值得说明的是,由于De ST软件中不能直接模拟得到室内的PMV-PPD指标,故本文利用软件模拟得到的室内壁面温度,然后通过相关公式计算出室内平均辐射温度,最终根据公式计算得到室内的PMV和PPD。本文将人行为工况与固定时间计划表工况下室内热舒适和房间冷负荷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得到以下结论:(1)珠三角地区办公建筑办公时段在人行为模块下比固定时间计划表室内热舒适性能PMV不满意率降低了83%,不舒适小时数降低85%,说明人行为模块下室内热舒适性的模拟结果更真实。(2)发现部分办公室用户体感偏冷,故还有节能潜力。(3)发现人员移动模式对PMV影响相对较小,而空调动作模式对PMV影响较大。(4)人行为模块与固定时间计划表两种工况下峰值负荷较为相近,但人行为工况下的逐时负荷波动较大,说明即使是办公建筑,用户行为对房间冷负荷(能耗)带来的影响也较大,完善现有文献综述中办公建筑用户行为对房间冷负荷(能耗)影响的研究。
滕飞宏[7](2020)在《寒冷地区近零能耗建筑热湿环境形成机理研究》文中提出近零能耗建筑室内热湿环境形成机理对近零能耗建筑围护结构优化设计和室内环境调节方法选择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工程应用价值。在墙体热湿耦合传递和室内热湿平衡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室内热湿环境模型,研究了室内热湿环境模型的求解方法,编制了MATLAB数值模拟计算程序;在室外搭建了试验房,对室内热湿环境变化规律进行了测试,验证了理论模型的可行性;采用正交试验法和矩阵分析法等分析方法,基于室内热湿环境评价目标,提出了围护结构优化设计方案,探讨了适合近零能耗建筑采暖空调负荷特性的室内热湿环境调控方法。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构建了由墙体热湿耦合传递模型和室内热湿平衡方程组成的室内热湿环境模型。以温度和水蒸气分压力为驱动势建立了墙体热湿耦合模型;利用集总参数分析方法,采用辐射时间序列法计算室内热平衡方程中的辐射得热部分,利用动态能耗计算软件PRF/RTF Generator,计算了辐射时间序列因子,充分考虑辐射得热的延迟特性,建立了室内热湿平衡方程;分别采用有限容积法和有限差分法对墙体热湿耦合模型和室内热湿平衡方程进行了离散化,对室内热湿环境模型进行了求解,编制了求解室内热湿环境模型的MATLAB数值模拟计算程序;2)利用在室外自然环境搭建的试验房测试了室内热湿环境随外界气候条件的变化规律。试验房采用蒸压砂加气混凝土搭建,尺寸为3000mm(长)×2700mm(宽)×2800mm(高),测试周期为21天,对试验测试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两者变化趋势相同,室内温度最大误差为11.76%,平均误差为4.36%;室内相对湿度最大误差为18.92%,平均误差为8.60%,误差在工程许可范围内,验证了室内热湿环境模型和求解方法可靠性;3)通过实例近零能耗建筑研究分析了不同围护结构方案对室内热湿环境、采暖热负荷以及空调冷负荷的影响。得出了外墙传热系数、外窗传热系数和窗墙比等因素对舒适性、采暖空调负荷、全年总负荷及经济性之间的影响规律,采用正交试验法和矩阵分析法提出了围护结构最佳方案;4)根据寒冷地区近零能耗建筑负荷特性,提出合适的室内热湿环境调控方法。分析了室内冷热负荷的分布规律,计算了冬夏季空气处理过程,结果表明全空气一次回风系统+热回收系统适合作为近零能耗建筑室内热湿环境的调控方法。该论文有图75幅,表35个,参考文献91篇。
吴仕海[8](2020)在《生成空调设计用同时发生气象参数的模型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同时发生气象数据是基于室内热环境风险水平反推得到的室外设计气象数据,考虑了气象数据间的相关性和同时发生性,能准确的反映近极端条件下的实际运行负荷。目前,基于辐射时间序列法建立的负荷模型常用于生成同时发生气象数据,该模型生成的同时发生气象数据非常合理,但缺乏灵活使用性,难以满足工程设计人员的简便使用需求。与负荷模型相比,得热模型所涉及的参数更少,容易针对不同房间特征归类并给出通用的同时发生气象数据。因此,本文以模型优化为切入点,给出4种常用房间类型下由峰值得热修正成峰值负荷的修正表,将生成同时发生气象数据的负荷模型转化成得热模型。基于z传递函数法和辐射时间序列法分别建立起得热模型和负荷模型,计算单面外墙房间类型下室内峰值得热与室内峰值负荷之间的“差异率”,分析定量参数与“差异率”的关系曲线,对房间参数进行区间划分,并给出由峰值得热修正成峰值负荷的修正表。通过蒙特卡洛法对修正表进行分析验证,结果表明,修正表的修正精度较高,97%以上组合的修正误差在±1%以内;修正表的修正误差基本不受不保证率的影响,修正表同样适用于特殊的不保证率;定量参数的分区适用于具有不同气象条件的城市。在单面外墙房间类型修正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其他常用房间类型的修正表。用蒙特卡洛法对修正表进行验证,结果表明,97%以上组合的修正误差在±3%以内。分析了z传递函数法作为得热模型的不足之处,并论证了周期反应系数法作为得热模型的合理性;给出了两种选取同时发生气象数据的新方法;提出简易的修正方法,使得单面外墙房间对应的同时发生气象数据能用于计算单面外墙+屋顶房间的峰值得热。
郭雨洁[9](2020)在《商业餐厅空调气流组织优化和太阳能烟囱强化通风研究》文中认为商业餐厅是城市商业综合体的重要构成部分,为人们提供日常用餐和社交聚集场所。餐厅经营中通常通过开启空调的方式去除就餐时较大的餐厅热湿负荷,除提供必要的制冷量外,空调气流组织的合理与否将影响人体的热舒适感受;另外在非就餐时间餐厅通常会关闭空调及通风措施以节约能耗,由此将导致室内热环境欠佳。因此合理设计和优化空调及通风气流组织,营造健康、舒适的餐饮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重庆市某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的商业餐厅室内热环境为研究对象,首先对空调运行时的餐厅室内空调气流组织和非就餐时间空调关闭时的室内通风气流组织进行实测,通过对商业餐厅空调气流组织的实测结果和在实测工况下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证明了采用数值模拟进行研究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对其原有空调系统在夏季设计工况下采用不同角度送风时室内气流组织进行分析,找出最优送风角度以指导工程调试,针对原空调系统的不足提出改进方案并进行优化计算和分析。再根据非就餐时间餐厅热环境的特征,建立带有内热源的房间结合Trombe墙式太阳能烟囱的通用模型,研究不同蓄热墙热流密度、内热源温度以及烟囱空隙宽度对太阳能烟囱通风性能以及房间内热环境的影响,为商业餐厅结合太阳能强化自然通风提供依据。研究表明:(1)单层百叶风口送风角度对餐厅室内气流分布和空气品质均有较大影响。减小送风角度会导致送风口水平方向速度分量增大,并沿水平方向出现温度分层;同时会导致送风口竖直方向速度分量减小,使送风迅速扩散,人员活动区的温度升高,空气龄增大。(2)在商业餐厅夏季设计工况下,空调送风角度为90°时的气流分布和热舒适性分布相比60°和45°更优,但还存在室内温度整体偏低,新风口下方风速过大,人员活动区温度过冷、水平方向温度分布不平衡等问题。(3)通过提高Ⅰ区和Ⅱ区的送风温度,有效改善了人员活动区局部过冷的现象,使室内温度分布在24℃至26℃的舒适范围内;通过增大新风口尺寸,降低了新风口送风风速,增大了新风扩散范围,使新风风速在其送至人员活动区前衰减至0.3m/s以下;相比空调送风角度为90°时的设计最优工况,通过提高送风温度和增大新风口尺寸的集成优化,使得人员活动区平均温度提高了1.7℃,平均PMV值提高了0.52,平均PDD值降低了8.14%,平均空气龄缩短了104.6s,有效改善了水平温度分布不均情况。(4)增大蓄热墙热流密度、室内热源温度和烟囱腔体宽度均能提高Trombe墙式太阳能烟囱的通风性能,其中烟囱腔体宽度和蓄热墙热流密度、烟囱腔体宽度和内热源温度对太阳能烟囱通风量的影响互相增益。但是内热源温度和蓄热墙热流密度存在互相抑制。(5)采用太阳能烟囱可改善带有内热源的房间室内热环境。当室内热源为40℃时,蓄热墙热流密度为100W/m2的Trombe墙式太阳能烟囱房间相较于蓄热墙热流密度为0W/m2的无组织自然通风房间,人员活动区平均温度降低0.14℃,PMV值降低0.05,PDD值降低1%,室内舒适性得到一定提高,空气龄降低369s,换气效率得到明显改善。
丘艳燕[10](2020)在《广州地区部分高校既有建筑节能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高校消耗能源约占社会总能耗的8%,高校大学生的生均能耗约为全国居民人均能耗值的4倍。高校既有建筑存量大,能耗高,对其进行节能改造是一项重要工作。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广州地区高校既有建筑主要存在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差、遮阳效果差、空调设备使用不合理和照明设备落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基于气候条件定性分析和软件模拟定量分析两个角度,以技术层面、空间层面改造为主,使用者层面为辅,探索适宜的节能改造策略。针对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差的问题,可通过外墙、屋面、外窗三个方面进行节能改造。通过De ST软件模拟分析表明,设置适宜的保温层可降低空调能耗,同时通过降低外围护结构表面太阳辐射吸收系数或采取绿化隔热措施,能明显降低空调冷负荷。针对遮阳效果差的问题,可通过外遮阳、内遮阳、自遮阳三种形式实现节能目标。De ST软件模拟结果显示,外遮阳设计中,节能效果从大到小依次为:综合遮阳>水平遮阳>垂直遮阳。内遮阳设计中,百叶遮阳节能效果最佳。自遮阳主要是指更换节能型玻璃,Low-E玻璃和中空玻璃对降低空调能耗的效果最佳。兼顾室内热环境和光环境,建议采用吸热玻璃和热反射玻璃。针对空调设备使用不合理的问题,主要通过设定合理的开启时间和开启温度实现节能。De ST软件模拟数据显示,空调设定温度每上升1℃,能耗减少约18%。只在夏季开启空调比过渡季和夏季均开启空调能耗减少约25%,因此建议过渡季节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和风扇,减少空调的使用。针对照明系统的问题,主要通过充分利用自然采光、更换节能型灯具、设置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实现节能目标。建筑节能改造是一个系统工程。通常需要多项节能技术组合设计。本文最后以广州某高校教学楼建筑为例,运用正交试验法设计不同节能技术组合试验,通过De ST软件模拟分析了解试验的指标变化规律,可以比较科学地找到最佳组合方案,改造后的建筑能耗指标均小于参考建筑,满足节能设计要求。
二、用ANN法对房间空调冷负荷进行预测的讨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ANN法对房间空调冷负荷进行预测的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1)夏热冬冷地区户式空调系统负荷变化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我国能源现状 |
1.1.2 我国居民建筑与建筑能耗现状 |
1.1.3 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能耗现状 |
1.1.4 智能家居发展现状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的提出以及研究内容 |
1.3.1 本课题的提出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案 |
1.4 本章小结 |
2.夏热冬冷地区建筑热过程分析 |
2.1 热过程分析的意义 |
2.2 .建筑热过程的物理模型 |
2.2.1 外扰通过围护结构的热传递 |
2.2.2 得热量与冷负荷之间的关系 |
2.3 间歇空调室内热过程 |
2.4 能耗模拟软件的特点与选择 |
2.4.1 能耗模拟软件的选取 |
2.4.2 TRNSYS软件负荷计算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3.模拟参数确定 |
3.1 夏热冬冷地区室外气象参数 |
3.1.1 室外气象参数来源 |
3.1.2 典型年气候特征分析 |
3.2 夏热冬冷地区住宅建筑室内热扰的确定 |
3.2.1 标准核心家庭室内人员行为模式 |
3.3 室内设计参数 |
3.3.1 国际标准 |
3.3.2 国内标准 |
3.4 室内家具的家具系数 |
3.5 本章小结 |
4.夏热冬冷地区住宅空调负荷模拟分析 |
4.1 建筑模型 |
4.1.1 建筑模型概况 |
4.1.2 围护结构参数 |
4.1.3 地面温度 |
4.1.4 渗透风量 |
4.2 围护结构最大负荷的出现时刻 |
4.3 预冷时间对冷负荷的影响 |
4.3.1 预冷时间对房间温度的影响 |
4.3.2 不同房间的间歇冷负荷 |
4.3.3 间歇运行冷负荷与连续冷负荷 |
4.4 预热时间对房间热负荷的影响 |
4.4.1 预热时间对房间温度的影响 |
4.4.2 不同房间的间歇热负荷 |
4.4.3 间歇运行热负荷与连续热负荷 |
4.5 户式空调间歇运行负荷 |
4.5.1 起居室与主卧同时运行负荷 |
4.5.2 起居室、主卧与卧室同时运行负荷 |
4.5.3 起居室、主卧、卧室与书房同时运行负荷 |
4.6 新风对空调负荷的影响 |
4.6.1 新风对房间最大负荷出现时间点的影响 |
4.6.2 新风对房间负荷的影响 |
4.6.3 新风对户式空调负荷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5.夏热冬冷地区其他城市住宅建筑空调负荷模拟 |
5.1 建筑初始参数 |
5.2 间歇运行时的房间负荷 |
5.3 户式空调间歇运行建筑负荷 |
5.4 新风对空调负荷的影响 |
5.4.1 新风对房间负荷的影响 |
5.4.2 新风对户式空调负荷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近零能耗居住建筑外百叶遮阳节能特性与气候适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建筑节能的发展和意义 |
1.1.2 近零能耗建筑的发展 |
1.1.3 建筑遮阳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标准对遮阳的要求 |
1.2.2 建筑遮阳性能研究方法 |
1.2.3 不同气候区建筑外百叶遮阳效果 |
1.2.4 外百叶遮阳适用性综合评价 |
1.3 现存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外百叶遮阳理论模型 |
2.1 太阳辐射理论 |
2.1.1 太阳空间位置计算 |
2.1.2 建筑物表面接收的太阳辐射计算 |
2.2 外百叶遮阳理论 |
2.2.1 太阳直射辐射计算 |
2.2.2 太阳散射辐射计算 |
2.3 安装间距对外百叶遮阳直射辐射模型的影响分析 |
2.3.1 考虑安装间距的反向直射辐射模型 |
2.3.2 安装间距对反向直射辐射模型影响的评价指标 |
2.3.3 不同参数下安装间距对反向直射辐射模型的影响分析 |
2.3.4 安装间距对反向直射辐射模型的影响结论 |
2.4 外百叶遮阳系统能量守恒方程 |
2.5 外窗系统太阳能总透射比 |
2.6 本章小结 |
3 近零能耗建筑外百叶遮阳节能采光性能实验研究 |
3.1 测试目的与原理 |
3.1.1 测试目的 |
3.1.2 焓差法 |
3.1.3 图像亮度测量法 |
3.2 测试方法 |
3.2.1 测试对象 |
3.2.2 测试工况与测试仪器 |
3.2.3 测点布置与数据采集 |
3.3 测试不确定度分析 |
3.4 测试结果分析 |
3.4.1 室外太阳辐射 |
3.4.2 外百叶遮阳的隔热效果 |
3.4.3 外百叶遮阳的节能效果 |
3.4.4 外百叶遮阳对天然采光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近零能耗建筑外百叶遮阳节能特性模拟研究 |
4.1 EnergyPlus能耗模拟验证 |
4.2 基准建筑模型 |
4.3 典型城市选择 |
4.4 能耗性能评价指标 |
4.5 外百叶遮阳对近零能耗建筑冷负荷的影响分析 |
4.5.1 近零能耗建筑基准冷负荷 |
4.5.2 近零能耗建筑外百叶遮阳节能特性影响参数分析 |
4.5.3 近零能耗建筑外百叶遮阳多参数耦合节能特性 |
4.5.4 不同气候区近零能耗建筑外百叶遮阳总节能潜力 |
4.6 近零能耗建筑外百叶遮阳能效分析 |
4.7 外百叶遮阳对近零能耗建筑照明能耗的影响分析 |
4.7.1 天然采光损失耗电量分析 |
4.7.2 近零能耗建筑外百叶遮阳节能采光耦合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5 近零能耗建筑外百叶遮阳参数优化设计与节能预测 |
5.1 MC-AHP敏感性分析法 |
5.1.1 E-FAST方法 |
5.1.2 相关系数法 |
5.1.3 参数归一化方法 |
5.2 参数选择与取值范围确定 |
5.3 单类型参数敏感性分析 |
5.3.1 气象参数 |
5.3.2 建筑参数 |
5.3.3 遮阳参数 |
5.4 综合敏感性分析 |
5.4.1 气象参数耦合建筑参数 |
5.4.2 建筑参数耦合遮阳参数 |
5.4.3 气象参数耦合遮阳参数 |
5.4.4 气象参数、建筑参数和遮阳参数 |
5.5 关键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
5.5.1 百叶倾角和遮阳朝向 |
5.5.2 窗墙比 |
5.5.3 体型系数 |
5.6 本章小结 |
6 外百叶遮阳节能潜力计算模型 |
6.1 外百叶遮阳节能潜力计算模型 |
6.2 基准冷负荷和入射太阳辐照度 |
6.3 玻璃的太阳光直接透射比 |
6.4 外百叶遮阳的太阳光直接透射比 |
6.5 外百叶遮阳太阳辐射节能量占比 |
6.6 本章小结 |
7 近零能耗建筑外百叶遮阳气候适用性综合评价 |
7.1 熵值法 |
7.2 评价指标 |
7.3 方案选择 |
7.4 气候适用性综合评价 |
7.4.1 节能性 |
7.4.2 采光耗电性 |
7.4.3 环境友好性 |
7.4.4 经济适用性 |
7.4.5 综合评价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3)高大空间非均匀室内热环境与能耗耦合动态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物理量名称及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高大空间室内热环境与能耗研究现状 |
1.2.2 区域模型研究现状 |
1.2.3 高大空间实测与实验研究现状 |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与分析 |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高大空间室内热环境的现场实测研究 |
2.1 引言 |
2.2 测试地点与时间 |
2.3 测试方案与仪器 |
2.3.1 室内热环境测试方案 |
2.3.2 自然渗风测试方案 |
2.4 测试结果与分析 |
2.4.1 室内热环境测试结果 |
2.4.2 冬季自然渗风测试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大空间室内热环境的缩尺模型PIV实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缩尺模型实验方案 |
3.2.1 模型相似理论 |
3.2.2 模型实验台概述 |
3.3 模型实验测量方案 |
3.3.1 代表性点分布测试 |
3.3.2 PIV整场测试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1 实验结果 |
3.4.2 实验误差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大空间室内热环境动态区域模型的建立与算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高大空间室内热环境动态区域模型的理论构建 |
4.2.1 速度传播区域模型 |
4.2.2 热压通风模型 |
4.2.3 风压通风模型 |
4.2.4 自然渗风模型 |
4.2.5 机械通风模型 |
4.2.6 温度反馈耦合解析模型 |
4.3 高大空间室内热环境动态区域模型的编程运算 |
4.3.1 区域模型计算体系算法流程 |
4.3.2 流体区域网络构建 |
4.3.3 区域模型求解方法 |
4.3.4 数值解法和参数设定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大空间室内热环境动态区域模型的校验与适用性分析 |
5.1 引言 |
5.2 高大空间室内热环境动态区域模型的验证 |
5.2.1 基于自然对流工况 |
5.2.2 基于自然渗风工况 |
5.2.3 基于机械通风工况 |
5.2.4 基于热压通风工况 |
5.2.5 与CFD和经验模型的对比验证 |
5.3 高大空间室内热环境动态区域模型参数的优化设定 |
5.3.1 表观粘度系数 |
5.3.2 热流量传输系数 |
5.3.3 墙体边界设定 |
5.3.4 区域划分方式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高大空间室内热环境区域模型的建筑能耗动态模拟研究 |
6.1 引言 |
6.2 建筑能耗动态计算模型与DEST软件概述 |
6.2.1 建筑能耗动态计算模型 |
6.2.2 DeST软件 |
6.3 高大空间室内热环境区域模型与DEST的动态耦合方案 |
6.3.1 模型耦合方法 |
6.3.2 数据交互方式 |
6.4 高大空间室内热环境与能耗耦合模拟的应用案例 |
6.4.1 寒冷地区办公中庭的建筑能耗模拟 |
6.4.2 夏热冬暖地区交通枢纽的分层空调模拟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集中空调系统用户侧模型与系统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集中空调系统的研究意义 |
1.1.2 集中空调冷冻水系统的运行现状与问题 |
1.2 集中空调冷冻水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1 冷冻水系统控制方面的研究 |
1.2.2 冷冻水系统的整体特性研究 |
1.3 关于集中空调冷冻水系统的模拟计算 |
1.3.1 空调冷冻水系统的模拟软件 |
1.3.2 空调冷冻水系统模拟方法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冷冻水系统模型及仿真 |
2.1 用户侧模型的具体模型与计算流程 |
2.1.1 具体模型 |
2.1.2 用户侧模型的计算流程 |
2.2 整体模型的具体模型及计算流程 |
2.2.1 具体模型 |
2.2.2 整体模型的计算流程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模型验证 |
3.1 案例概况 |
3.1.1 工程案例概况 |
3.1.2 理想状态盘管曲线 |
3.2 与非房间耦合模型的对比验证 |
3.2.1 通断调节系统的模型对比验证 |
3.2.2 连续调节系统的模型对比验证 |
3.3 末端连续调节与通断调节之间的对比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风盘选型对通断系统性能的影响分析 |
4.1 末端选型过大的的水系统整体特性研究 |
4.1.1 房间末端的结果分析 |
4.1.2 水系统整体特性分析 |
4.1.3 冷冻水侧能耗分析 |
4.2 末端选型过小的的水系统整体特性研究 |
4.2.1 房间末端的结果分析 |
4.2.2 水系统整体特性分析 |
4.2.3 冷冻水侧能耗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连续调节系统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冷冻水流量PI控制的参数整定 |
5.1.1 房间末端的结果分析 |
5.1.2 水系统整体特性分析 |
5.1.3 冷冻水侧能耗分析 |
5.2 房间设定温度 |
5.2.1 房间末端的结果分析 |
5.2.2 水系统整体特性分析 |
5.2.3 冷冻水侧能耗分析 |
5.3 空调送风量 |
5.3.1 房间末端的结果分析 |
5.3.2 水系统整体特性分析 |
5.3.3 冷冻水侧能耗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基于设计参量敏感性分析的建筑节能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挑战 |
1.1.2 基于性能模拟的建筑优化设计 |
1.1.3 参数化分析手段在建筑初步设计阶段的应用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敏感性分析方法在建筑性能模拟中的应用与比较 |
1.3.2 机器学习在建筑性能中的预测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
1.5.1 技术路线 |
1.5.2 创新点 |
第2章 建筑参数化设计优化理论方法 |
2.1 敏感性分析 |
2.1.1 敏感性分析概述 |
2.1.2 敏感性方法分类以及适用性 |
2.2 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 |
2.2.1 算法简介 |
2.2.2 重要参数和方法 |
2.2.3 回归评价函数 |
2.3 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 |
2.3.1 NSGA-Ⅱ基本原理 |
2.3.2 多目标优化算法的评价指标 |
2.4 参数化设计优化流程搭建 |
2.4.1 工具的选择 |
2.4.2 参数化优化设计流程 |
第3章 设计变量对建筑能耗的敏感性分析 |
3.1 寒冷地区办公建筑能耗模型构建 |
3.1.1 寒冷地区办公建筑能耗模型A |
3.1.2 寒冷地区办公建筑能耗模型B |
3.2 能耗预测模型建立 |
3.2.1 数据集创建 |
3.2.2 数据标准化 |
3.2.3 代理模型训练和验证 |
3.3 建筑能耗模型A的敏感性分析 |
3.3.1 不同敏感性分析方法的抽样 |
3.3.2 敏感性结果分析 |
3.4 建筑能耗模型B的敏感性分析 |
3.4.1 不同敏感性分析方法的采样 |
3.4.2 敏感性结果分析 |
3.4.3 敏感性分析方法对排序结果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同优化策略的结果分析及对比 |
4.1 优化设计策略 |
4.1.1 整体优化设计策略 |
4.1.2 基于敏感性分析的优化设计策略 |
4.1.3 实验设计 |
4.2 建筑能耗模型A的优化结果分析及对比 |
4.2.1 进化收敛过程分析 |
4.2.2 pareto最优解 |
4.3 建筑能耗模型B的优化结果分析及对比 |
4.3.1 进化收敛过程分析 |
4.3.2 pareto最优解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基于珠三角地区问卷数据的办公建筑用户行为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主要工作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人行为模型研究理论方法 |
2.1 研究方法综述 |
2.2 主要研究参数及其数据处理方法 |
2.2.1 室内环境参数及自适应性行为 |
2.2.2 人员时间计划表 |
2.2.3 房间制冷温度设定值 |
2.2.4 用户行为模式 |
2.3 软件的选择 |
2.3.1 数据处理软件 |
2.3.2 模拟软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问卷数据分析 |
3.1 调查问卷 |
3.2 室内环境参数 |
3.3 自适应行为 |
3.3.1 温度相关的适应性行为 |
3.3.2 湿度相关的适应性行为 |
3.4 控制行为及个人习惯 |
3.5 工作类型及场所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人行为模型设定 |
4.1 人员时间计划表 |
4.2 房间制冷温度设定值 |
4.3 典型用户行为模式 |
4.3.1 空调控制行为 |
4.3.2 照明控制行为 |
4.3.3 窗户控制行为 |
4.3.4 窗帘控制行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人行为模型的数值模拟研究 |
5.1 PMV-PPD指标 |
5.2 模拟工况设定 |
5.2.1 建筑物理模型 |
5.2.2 房间设计参数 |
5.2.3 办公人行为参数设置 |
5.3 模拟结果分析 |
5.3.1 空调季室内人行为工况 |
5.3.2 空调季室内热舒适指标 |
5.3.3 空调季房间冷负荷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局限性 |
6.3 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办公建筑中用户行为模式调查问卷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7)寒冷地区近零能耗建筑热湿环境形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室内热湿环境模型的建立和求解 |
2.1 围护结构热湿耦合传递模型的建立 |
2.2 室内热湿平衡方程的建立 |
2.3 围护结构热湿耦合传递模型的离散 |
2.4 室内热湿平衡方程的离散 |
2.5 本章小结 |
3 室内热湿环境变化规律试验研究 |
3.1 室内热湿环境试验方案 |
3.2 室内热湿环境试验测试 |
3.3 室内热湿环境变化规律 |
3.4 本章小结 |
4 室内热湿环境变化规律数值模拟计算 |
4.1 计算方案 |
4.2 室内热湿环境数值计算 |
4.3 室内热湿环境温湿度实测值与模拟计算值综合对比分析 |
4.4 误差影响因素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室内热湿环境评价的围护结构优化设计 |
5.1 室内热湿环境及能耗影响因素研究 |
5.2 围护结构方案正交试验设计 |
5.3 围护结构方案综合优化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6 室内热湿环境调控方法研究 |
6.1 建筑空调负荷特性分析 |
6.2 建筑空调调控方法研究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室内热湿环境模拟求解程序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生成空调设计用同时发生气象参数的模型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采用理论模型生成逐时气象数据 |
1.2.2 从历史气象数据中生成设计气象数据 |
1.2.3 基于室内热环境风险水平反推设计气象数据 |
1.3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结构 |
第2章 基础数据计算与相关模型 |
2.1 太阳位置的计算 |
2.1.1 太阳高度角 |
2.1.2 太阳入射角 |
2.2 直射辐射和散射辐射照度的计算 |
2.2.1 直散分离模型 |
2.2.2 水平面法向直射辐射和散射辐射照度的计算 |
2.2.3 垂直壁面直射辐射和散射辐射照度的计算 |
2.2.4 剔除异常气象数据 |
2.3 辐射时间序列法 |
2.4 得热和负荷计算模型 |
2.4.1 墙壁和屋顶的得热与负荷计算 |
2.4.2 窗户的得热与负荷计算 |
2.4.3 新风得热与负荷计算 |
2.4.4 房间总得热和总负荷的计算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单面外墙房间类型的修正表和修正方法 |
3.1 参数的取值范围 |
3.2 定量参数的分区 |
3.2.1 确定定性参数的极端组合 |
3.2.2 定量参数的计算样本 |
3.2.3 定量参数的分区及代表值选取 |
3.3 修正表的计算方法及使用步骤 |
3.3.1 修正表的计算方法 |
3.3.2 修正表的使用方法 |
3.4 修正表的分析验证 |
3.4.1 修正表的精度验证 |
3.4.2 不保证率对修正表精度的影响分析 |
3.4.3 定量参数的分区在其他气象条件下的适用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其他房间类型的修正表和修正方法 |
4.1 双面外墙房间类型的修正表和修正方法 |
4.1.1 双面外墙房间类型修正方法的简化思路 |
4.1.2 参数的取值范围 |
4.1.3 定量参数的分区 |
4.1.4 修正表的计算方法与验证 |
4.2 单面外墙+屋顶房间类型的修正表和修正方法 |
4.3 双面外墙+屋顶房间类型的修正表和修正方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同时发生气象数据归类的前期优化 |
5.1 确定得热模型 |
5.1.1 z传递函数法生成同时发生气象数据的合理性分析 |
5.1.2 z传递函数法与周期反应系数法的对比 |
5.2 确定选取同时发生气象数据的方法 |
5.2.1 选取同时发生气象数据的新方法 |
5.2.2 验证新方法的合理性 |
5.3 房间类型优化 |
5.3.1 修正方法的提出 |
5.3.2 修正方法的使用流程 |
5.3.3 修正方法的准确性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商业餐厅空调气流组织优化和太阳能烟囱强化通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空调气流组织研究 |
1.2.1 气流组织研究方法 |
1.2.2 空调气流组织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3 太阳能烟囱强化通风研究 |
1.3.1 太阳能烟囱强化通风的应用 |
1.3.2 太阳能烟囱强化通风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室内气流组织数值模拟方法 |
2.1 室内空气品质评价指标 |
2.2 数值模拟流程 |
2.3 数值模拟方法 |
2.3.1 基本控制方程 |
2.3.2 湍流模型 |
2.3.3 壁面函数 |
2.3.4 离散方法 |
2.3.5 求解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商业餐厅室内环境现场测试 |
3.1 商业餐厅概况 |
3.1.1 商业餐厅围护结构及布置概况 |
3.1.2 空调系统概况 |
3.2 实测方案 |
3.2.1 实测目的 |
3.2.2 实测内容 |
3.2.3 测试仪器 |
3.2.4 测点布置 |
3.3 实测结果 |
3.3.1 空调气流组织实测结果 |
3.3.2 非空调时间室内温度实测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商业餐厅空调气流组织优化 |
4.1 数值模型建立 |
4.1.1 数学模型 |
4.1.2 模型简化和假设 |
4.1.3 网格划分 |
4.1.4 离散方法和收敛标准 |
4.2 餐厅模型可靠性验证 |
4.2.1 边界条件设置 |
4.2.2 实测工况模拟与实测数据比较 |
4.3 设计工况模拟分析 |
4.3.1 负荷计算 |
4.3.2 边界条件设置 |
4.3.3 设计工况模拟结果分析 |
4.4 改进方案模拟分析 |
4.4.1 改进方案 |
4.4.2 边界条件设置 |
4.4.3 改进方案模拟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太阳能烟囱强化自然通风研究 |
5.1 太阳能烟囱的原理 |
5.2 模型建立 |
5.2.1 几何模型 |
5.2.2 数学模型 |
5.2.3 求解方法和收敛标准 |
5.2.4 材料参数设置 |
5.3 模型可靠性验证 |
5.4 网格独立性验证 |
5.5 太阳能烟囱通风性能分析 |
5.5.1 计算结果 |
5.5.2 通风性能分析 |
5.6 Trombe墙式房间室内空气品质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广州地区部分高校既有建筑节能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广州地区高校既有建筑现状分析 |
2.1 高校既有建筑分类 |
2.2 高校既有建筑存在问题 |
2.2.1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差 |
2.2.2 遮阳效果差 |
2.2.3 空调设备使用不合理 |
2.2.4 照明设备落后、管理不善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气候条件定性分析高校既有建筑节能策略 |
3.1 广州地区气候特征及既有建筑改造要点 |
3.2 改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 |
3.2.1 外墙节能改造 |
3.2.2 外窗节能改造 |
3.2.3 屋顶节能改造 |
3.3 遮阳设计 |
3.3.1 外遮阳设计 |
3.3.2 内遮阳设计 |
3.3.3 玻璃自遮阳 |
3.4 空调设备的节能策略 |
3.5 照明系统的节能策略 |
3.5.1 增设天窗或增加窗墙比 |
3.5.2 选用节能灯具 |
3.5.3 设置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能耗模拟定量分析高校既有建筑节能策略 |
4.1 能耗模拟原理与方法 |
4.1.1 能耗模拟原理与常用能耗模拟软件介绍 |
4.1.2 DeST软件介绍和适用性分析 |
4.2 模型建立 |
4.2.1 模型设计 |
4.2.2 分析方法 |
4.2.3 参数设定 |
4.3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改变对建筑能耗的影响分析 |
4.3.1 外墙保温对建筑能耗的影响分析 |
4.3.2 屋面保温对建筑能耗的影响分析 |
4.3.3 外表面太阳辐射吸收系数对建筑能耗的影响分析 |
4.3.4 外窗传热系数对建筑能耗的影响分析 |
4.4 不同遮阳方式对建筑能耗及采光的影响 |
4.4.1 玻璃自遮阳对建筑能耗及采光的影响 |
4.4.2 内遮阳对建筑能耗及采光的影响 |
4.4.3 外遮阳对建筑能耗及采光的影响 |
4.5 空调设备使用方式模拟分析 |
4.6 照明系统模拟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案例分析 |
5.1 某高校教学楼现状分析 |
5.2 某高校教学楼建筑节能改造模拟分析 |
5.2.1 模拟分析思路与方法 |
5.2.2 项目建模 |
5.2.3 基于正交试验的节能技术组合分析 |
5.2.3.1 正交试验方法介绍 |
5.2.3.2 节能策略组合设计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用ANN法对房间空调冷负荷进行预测的讨论(论文参考文献)
- [1]夏热冬冷地区户式空调系统负荷变化规律研究[D]. 安家正.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近零能耗居住建筑外百叶遮阳节能特性与气候适用性研究[D]. 霍慧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高大空间非均匀室内热环境与能耗耦合动态模拟研究[D]. 卢彦羽.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4]集中空调系统用户侧模型与系统特性研究[D]. 石小敢.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5]基于设计参量敏感性分析的建筑节能优化研究[D]. 孟岩岩. 天津大学, 2020(02)
- [6]基于珠三角地区问卷数据的办公建筑用户行为模式研究[D]. 何曼宁. 广州大学, 2020(02)
- [7]寒冷地区近零能耗建筑热湿环境形成机理研究[D]. 滕飞宏.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8]生成空调设计用同时发生气象参数的模型优化[D]. 吴仕海. 湖南大学, 2020(07)
- [9]商业餐厅空调气流组织优化和太阳能烟囱强化通风研究[D]. 郭雨洁. 西南大学, 2020(01)
- [10]广州地区部分高校既有建筑节能策略研究[D]. 丘艳燕.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