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算法及其在水利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遗传算法及其在水利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一、遗传算法及其在水利土木工程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孙肖坤[1](2021)在《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方法及信息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范围内经济形势的动态稳定发展,复杂大型建设项目在国内外均呈持续增长的态势,国际工程项目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复杂大型建设项目事关民生和经济效益,其开发建设会对国家和社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工程建设领域,许多投资主体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丰富的开发建设经验,并开始涉足复杂大型建设项目的开发建设,项目投资规模越来越大,建设周期越来越长,参与建设的单位越来越多,不确定性带来的项目风险也愈发复杂。随着时代的发展,复杂大型建设项目逐渐成为项目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投资效率低下、费用超支等现象屡见不鲜,项目执行情况在各层面上不尽如人意,传统的项目管理理论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管理实践的需求。因此,从复杂性视角出发对项目管理领域进行研究就成为一种新的解决思路。如何对项目复杂性进行科学、系统以及深入的分析,如何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动态、全面地掌握项目费用状态,如何判断工程费用实际状态与计划的偏差严重程度,如何对项目费用偏差做出科学的警报和预测,如何有依据地对工程项目的费用偏差进行有效纠偏控制,就成为摆在管理者面前的一个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了更加科学有效地针对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实施监控管理,本文运用系统动力学相关理论和方法,建立了基于复杂性视角的建设项目费用偏差影响因素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了项目费用偏差的警报及预测模型,梳理了项目全生命周期不同费用偏差程度下的纠偏流程,进而分析并设计了以理论模型为基础的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信息系统。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四个部分:(1)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费用偏差关键影响因素识别研究。首先,对复杂大型建设项目的费用监控模式进行概述;在此基础上,对系统动力学相关基础理论及其应用在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领域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然后,将复杂大型建设项目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对项目建设各阶段内费用偏差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识别,构建系统动力学反馈图模型,确定主要变量,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建立各变量之间方程关系;最后,通过Vensim软件模拟仿真,建立动态控制模型并验证其可行性和有效性,识别出费用偏差关键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并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2)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警报及预测模型研究。首先对复杂大型建设项目不同阶段费用偏差计算的需求及特点进行分析,据此选取适用于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警报的方法模型;然后对K-Means聚类算法进行缺陷分析,引入贴近度概念,并将边界均值算子作为主要方法对经典K-means聚类进行改进,有效克服了主观随意性和警情区间不连续的问题;最后通过算例分析证实了本模型的有效性。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预测模型是偏差警报模型的后续研究。首先,全面论述了神经网络模型的相关原理,对其在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预测研究中的可行性和适用性进行了分析;然后,利用仿生算法对传统BP神经网络进行改进,优化神经网络模型中的初始网络权值和阈值,并将历史数据输入模型中进行训练获得成熟模型;同时,将现阶段的费用偏差进行子目费用分析,将总偏差最终分摊至每一个子目费用的扰动因素,深度分析复杂大型建设项目中不同活动对费用偏差的影响,在当前费用偏差情况已知的情况下,研究其对未来费用偏差的影响程度并予以量化,判定即将发生的项目警情及其位置,有效辅助项目费用管理方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项目费用事前控制。(3)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策略及效果评价研究。首先,针对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策略,挖掘了流程再造和协同理论与之相适应的契合点,梳理了费用偏差控制中流程再造和协同的目标和原则;其次,针对复杂大型建设项目在前期决策阶段、中期实施阶段、后期运维阶段所面临的不同费用偏差警情,明确各阶段责任方,梳理并总结出具体的纠偏操作流程和控制策略;为了增强该纠偏流程的适用性,本节首次提出了纠偏效果评价,从控制能力、控制效果、经济和社会效果等角度构建指标体系,构建了基于支撑度理论的模糊群决策模型,对纠偏效果进行评价,给出反馈结果,推动纠偏策略的持续改进。(4)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系统设计研究。把研究的理论和构建的模型拓展到实际的项目费用管理中,提出了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信息系统设计。首先,对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系统进行了定义,对系统建设目标、系统用户和系统需求进行分析,确定了系统的非功能需求和功能需求;然后构建费用偏差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框架结构,从系统开发方法、系统开发平台、系统功能模块、系统数据库四个角度对系统进行详细深入的设计;在涉及到系统关键的实施技术方面,对开发技术选型进行了结构性论述,并对数据仓库的核心设计理念进行了详细介绍,设计了系统模型管理模块的结构和重点功能。该系统包括费用偏差警报、费用偏差预测、费用偏差控制、纠偏效果评价等功能。

徐鹏[2](2021)在《基于球型压电智能骨料对混凝土损伤监测范围的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土木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发展,工程规模不断扩大,工程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水利工程中的大坝等水工建筑物,地震和其他荷载将会严重威胁到水工建筑物的安全。如果中上游的大坝由于荷载遭到破坏,那么将给下游的人民和财产带来难以估计的损失,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因此,大坝混凝土在强震作用下的运行状况的评价研究与损伤监测是防灾减灾和水工结构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压电陶瓷材料具有响应速度快、形状易于加工、频响范围广等特点,且具有正、逆压电效应,可以作为智能监测设备对结构的健康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因此在土木水利工程结构健康监测领域具有相当大的应用潜力。利用基于压电陶瓷材料的智能骨料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进行损伤监测,建立监测数据指标和混凝土损伤体积比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快速定量评价混凝土损伤程度的目的,首先要确定压电智能骨料的对混凝土损伤的敏感范围。本文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球形压电智能骨料和不同范围混凝土的有限元模型,利用阻抗法计算了不同混凝土区域下压电智能骨料的导纳、阻抗曲线,分析了不同监测信号对混凝土范围、损伤程度的敏感度,并对混凝土试块在单轴压缩破坏过程进行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通过对比分析验证了压电智能骨料对混凝土损伤的敏感区域。研究成果将为利用压电智能骨料快速定量评估混凝土结构损伤程度提供一定的依据。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对课题提出的基于压电阻抗法的球型压电智能骨料传感器进行了有限元建模,模拟了不同大小区域混凝土及其损伤,并在混凝土损伤情况下得到了阻抗、电导、电纳、电阻、电抗随频率的变化曲线,结果表明,在120k Hz-160k Hz频率范围内,电导对于混凝土损伤的反应更加敏感。2.研究了不同监测数据指标对混凝土损伤的敏感度。利用阻抗法计算得到结果,计算了监测信号的均方根偏差(RMSD)、平均绝对百分比偏差(MAPD)、互相关系数(CC),分析了各指标对混凝土不同范围损伤的敏感度和进行混凝土损伤监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均方根偏差(RMSD)作为混凝土损伤评价指标最有说服力。3.通过试验和数值模拟对混凝土试块单轴受压损伤破坏的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将球形压电智能骨料埋入混凝土中,制作了3个150mm×150mm×150mm的标准混凝土立方体试块,在单轴试验机上进行了压缩破坏试验,实时采集了压电智能骨料的阻抗数据,研究了监测指标随加载位移的变化规律。在数值模拟中,建立了埋有球型压电智能骨料传感器混凝土立方体的有限元模型,对单轴受压下的混凝土损伤过程进行了模拟。运用球型压电智能骨料传感器的电导特征值和损伤体积比(DVR)评估了混凝土的损伤程度。通过试验结果对比电导信号的均方根偏差(RMSD)指标对数值模拟模型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将DVR与RMSD之间的关系曲线进行了拟合,分析了不同范围内的DVR与RMSD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球型压电智能骨料传感器的RMSD指数与混凝土的DVR呈线性关系。根据RMSD与DVR之间的关系,利用RMSD损伤评价指标可以定量地评价混凝土的损伤程度,从而进一步确定球型压电智能骨料传感器监测混凝土损伤的范围。

马春辉[3](2020)在《基于离散元的堆石料宏细观参数智能反分析及其工程应用研究》文中提出作为重要的工程建筑材料,堆石料是具有高压实性、强透水性、高抗剪强度等工程特性的散粒堆积体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坝工、堤防、道路、机场、港口以及海洋等工程中。与此同时,随着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水资源开发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水利工程建设面临着“四高一深”(高寒、高海拔、高陡边坡、高地震烈度、深厚覆盖层)的全新挑战。作为水利工程中堆石坝、堆石边坡等堆石工程的主要建筑材料,迫切需要更进一步掌握堆石料物理力学特性及其堆石工程安全性态。因此,本文建立了堆石料多个尺度变量间的强非线性关系,通过改进、串联和优化机器学习等智能算法,使反分析计算确定的堆石料力学参数更符合工程实际,并将其应用于堆石料细观变形机理研究与堆石工程实际问题解决中。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构建了基于结构监测数据的堆石料宏观本构模型参数自适应反分析模型,应用和声搜索与多输出混合核相关向量机等算法,快速、精确地实现了对不同工程、不同监测项目的自适应反分析,进一步提高了材料参数反分析的计算精度与适用性。此外,提出了基于相关向量机与随机有限元的不确定性反分析模型,以量化堆石坝在设计、施工、建设中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模型综合考虑了结构数值仿真计算以及算法模型输入-输出间的不确定性,能够对堆石料参数的变异系数进行不确定性反分析计算,使反分析后的随机有限元正算值与沉降值的平均绝对误差为1.930。(2)建立了精细化的堆石料离散元三轴试验模型,以准确反映堆石料的材料特性,并深入分析了离散元细观参数对堆石料变形特性的影响规律和机理。通过总结堆石料细观接触模拟研究进展,构建了基于应力应变曲线的堆石料细观参数标定模型,应用量子遗传算法和支持向量机解决以往堆石料细观参数标定中影响因素多、耗时严重的问题。此外,提出了基于宏观本构模型参数的堆石料细观参数标定模型,使标定后的多围压应力应变曲线误差均小于0.21MPa,进一步拓展了细观参数标定模型的适用性,据此定性、定量地分析了三轴试验中堆石料的细观变形演化过程。(3)提出了基于结构监测数据的堆石料细观参数标定模型,根据堆石坝运行期的实测变形值对堆石料细观接触模型参数进行标定,促使堆石料细观参数值更符合工程实际运行情况。随后,为进一步发挥离散元数值仿真方法在堆石工程结构模拟中的明显理论优势,尝试采用离散元对堆石坝进行数值仿真,并对比分析了堆石坝离散元与有限元仿真的变形、应力计算结果。最后,开发了堆石料宏细观参数反分析平台,将上述多个参数反分析模型集成于平台中,实现堆石料不同尺度参数间的快速、准确转换。(4)在应用上述堆石料参数反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工程尺度的堆石边坡离散元模型,以模拟施工、运行、滚石、地震和防护措施等工况下的堆石边坡失稳演变过程,从而解决了堆石边坡的挡墙高度确定问题。其中,为解决地震波在人工边界处发生反射、叠加等问题,建立了离散元的粘性边界,并对比了不同边界下离散元模型的响应情况,后将其应用于堆石边坡地震工况分析中。通过多个工况的分析明确了堆石边坡的失稳过程及影响范围,并建议该堆石边坡的混凝土挡墙加高到11m,为类似堆石工程的防护措施设计方法提供了参考。

程英雷[4](2020)在《埋入式压电加速度传感器及其在混凝土结构震动中的监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快速发展和施工技术的进步,兴建了诸如水利大坝、高层建筑、道路桥梁等一系列单体工程或具有综合使用功能的大型土木工程结构,大大推动了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然而这些大型土木工程结构在其服役期间,由于忽略了对这些结构的周期性的损伤检测或实时、在线的健康监测,导致部分土木工程结构因其自身的损伤累积和抗力的衰减而发生破坏,从而引发突发性灾难事故。因此,采用基于智能传感器系统和数据采集分析系统对土木工程结构进行实时的长期在线健康监测/检测,在灾害降临前预警显得越发重要。压电陶瓷作为一种具有正逆压电效应的功能陶瓷,其具有快速响应的传感特性和激励功率小的驱动特性,同时线性度好、能耗与成本低、组合灵活以及易于加工设计的诸多优点在土木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依据压电敏感元件的传感特性制备的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是土木工程结构损伤监/检测领域中的重要方向。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针对现有压电加速度传感器金属封装与混凝土耦合性差、防水性及耐久性差等问题,以PZT-5H压电陶瓷、水泥/聚合物、镀锌钢片质量块等为原材料制备了一种整体结构稳定适用于埋入混凝土结构内部同时不改变混凝土局部承力特性的埋入式压电加速度传感器,具体研究工作如下所示:(1)基于已有理论对埋入式压电加速度传感器的结构进行设计,同时针对混凝土结构低频振动特点,以PZT-5H型压电陶瓷为传感元件,镀锌钢片作为附加质量块,水泥/聚合物的混合物作为基座和封装材料制备了一种埋入式压电加速度传感器。探讨了加速度传感器组装部件中压电陶瓷和金属质量块厚度对传感器灵敏度和频率响应性能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压电陶瓷PZT-5H的厚度增大或随着镀锌钢片质量块厚度增大,传感器的灵敏度S均逐渐增大,频响范围则均呈现降低的趋势。表明了加速度传感器灵敏度S和频响范围是两个互相独立的性能参数,通过将压电陶瓷、质量块厚度协调处理可以确定适用于混凝土结构低频振动测试所需传感器的性能参数。(2)采用试验验证方式对传感器的频率独立性、重复性以及迟滞特性进行了测定,同时基于自制埋入式加速度传感器对标准振动台系统模态参数进行了测试。试验结果表明:随机抽取的多个自制埋入式压电加速度传感器在不同频率加载下,其输出幅值稳定不变,不随加载频率的改变而出现波动,说明在测试范围内其具有很好的频率独立性;在正反安装下传感器的输出响应一致,拟合后线性度高,其良好的线性关系表明加速度传感器在不同工况下迟滞特性好。在相同条件下,连续测得的传感器四组灵敏度随加速度的变化基本不变,说明在测试范围内其具有很好的频率重复性。(3)设计施工了一个三层的GFRP筋框架模型结构,对细石混凝土试件进行了弹性模量试验和抗压强度试验,并对FRP筋进行了拉伸试验,对模型结构进行了振动台试验,并对标准件与自制件的输出数据进行了绘图分析,得出自制件的输出稳定性和精确度还有待提高,但整体输出趋势和放大系数趋势基本趋于一致,证明自制加速度传感器有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同时可以根据放大系数、自振频率和自振周期大致分析结构的损伤程度,对FRP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健康监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俞天扬[5](2020)在《BIM技术在舟山某码头工程进度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在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浪潮下,工程项目管理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作为建筑领域信息化的新兴技术手段,已经在建筑工程各个阶段得到应用并产生了较好的效益。在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管理中引入BIM技术,可预先模拟施工发现进度计划中的纰漏,提高工程信息传递的效率加强进度控制能力,从而节约施工时间,带来较大效益。但在码头工程中,BIM技术的应用尚未普及,相关从业人员对基于BIM技术的码头工程施工进度管理流程未有深刻认识。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掌握相关BIM软件操作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施工进度管理应用框架,阐述了以BIM 4D施工模型为核心的码头工程施工进度管理具体实施流程。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构建基于BIM技术的施工进度管理实施框架。明确BIM 4D施工进度管理平台的构成要素,确定施工进度管理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工作内容,以此给出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施工进度管理实施框架。(2)构建舟山某码头工程的BIM 4D施工模型。阐述了利用Autodesk Revit、Microsoft Project、Fuzor等软件建立BIM 4D施工模型的方法,并以舟山某码头工程为例,给出了详细的建模流程。(3)构建基于BIM 4D与遗传算法的施工进度计划优化模型。分析了进度计划优化中若干优化目标间的数学关系,构建了工期-资源优化以及工期-费用优化的遗传算法模型,给出了利用BIM 4D施工模型和遗传算法完成进度计划优化的具体流程。(4)给出基于BIM 4D的施工进度动态控制方法。阐述了项目实施过程中利用BIM 4D施工进度管理平台,通过进度跟踪、偏差分析、进度调整等工作,实现施工进度计划动态控制的方法。

王苹[6](2020)在《基于图形轨迹法的拱桥吊杆损伤识别研究》文中指出损伤识别是桥梁健康监测的核心。近年来,跨度较大、结构复杂的中、下承式拱桥不断涌现,但国内外也发生了多起拱桥垮塌事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如何及时地对结构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并采取措施保证结构的安全使用,已成为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吊杆作为中、下承式拱桥重要的传力构件,对拱桥的安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故对拱桥吊杆的损伤识别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习营桥为研究背景,对下承式拱桥的吊杆损伤识别问题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概述了结构损伤识别研究的背景与意义,说明了国内外损伤识别技术研究现状。介绍了各类损伤识别方法,并且从理论、适用范围、优缺点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单个损伤指标往往难以充分反映结构的信息,应该发展多个指标相结合的损伤识别技术。(2)结合频率测试精度高以及吊杆张力对吊杆损伤的敏感性,提出了基于图形轨迹法的拱桥损伤识别技术。以桥面一阶竖向振动频率和拱肋一阶横向振动频率为动力分量,结合5根典型吊杆张力为静力分量构建七元结构响应向量(SSRV),根据相平面上图形轨迹的变化特征来识别拱桥损伤。(3)建立习营桥有限元模型,通过算例对损伤前后SSRV在相平面上的轨迹变化特征进行阐述,并对基于图形轨迹法的SSRV损伤识别方法的精度进行验证。对拱桥在单一损伤以及典型多损伤情况下的损伤工况进行模拟,依据SSRV的方向角确定其在相平面上的轨迹图谱,进一步地依据轨迹图谱的差异来定位损伤。基于最小二乘法理论,建立线性拟合回归方程,由SSRV的2-范数来识别损伤程度,并计算相对误差。(4)模拟不同位置不同程度的多种损伤工况,分析SSRV对损伤的敏感性,验证该方法的适用性。分别给出了单损伤、多损伤类型下SSRV方向角计算公式和2-范数拟合公式,将理论数据与实际数据分别代入公式,得出结构不同状态下的SSRV在相平面上的轨迹图谱,由轨迹图谱的特征来判定结构的建康状况,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李宗京[7](2019)在《新型高性能钢框架-支撑结构体系理论及试验研究》文中提出为充分利用高强钢在强度上的优势,采用高强钢制作结构的主要承重构件,可以有效提高结构承载能力并减轻结构自重、节约用钢量。但是,高强钢一般无法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对钢材屈强比不得大于0.85及伸长率不得小于20%的强制性条文要求。因此,当高强钢材应用于抗震设防区的钢结构时,《高强钢结构设计规程》(征求意见稿)建议采用高强钢制作的构件不宜进入屈服,这对采用了高强钢的结构体系提出了较高的抗震性能要求。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型高性能钢框架-支撑结构体系(HPSBF),该结构体系的框架柱采用高强钢制作,框架梁采用普通钢制作,同时引入耗能减震机制,将钢制耗能器结合支撑合理地布置到结构中,从而形成了钢制耗能器-普通钢框架梁-高强钢框架柱三重设防的抗震工作机制。在地震作用下,钢制耗能器率先进入屈服耗能,形成结构体系抗震设防的第一道防线;普通钢框架梁的屈服耗能在钢制耗能器之后,成为结构体系抗震设防的第二道防线;高强钢框架柱作为结构体系抗震设防的第三道防线,且不得进入屈服。基于上述工作机制,本文对高性能钢框架-支撑结构体系开展了抗震性能化设计研究,并对该结构体系中的构件、结构、设计方法等方面的若干关键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针对传统的钢制耗能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剪切型耗能器、一种改进的弯曲型耗能器和一种改进的剪切-弯曲混合型耗能器,通过理论分析研究其基本力学性能,并通过拟静力往复加载试验验证其滞回耗能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剪切型耗能器通过采用接触式加劲肋,可以有效避免加劲肋焊缝对腹板产生的应力集中及焊接残余应力等不利影响,提升耗能器的滞回耗能和低周疲劳性能;改进的弯曲型耗能器通过合理的构造改进,不仅方便了制造及组装,而且可以有效避免发生刚度突增的不利情况;改进的剪切-弯曲混合型耗能器通过将弯曲耗能板与剪切耗能板以适当的方式组合形成联合工作机制,有效提升了耗能器的整体滞回耗能性能。2、针对双线性滞回模型及传统Bouc-Wen滞回模型所存在的不足,对一种正则化Bouc-Wen滞回模型进行了研究,其具有归一化的滞回变量且不存在冗余参数。通过理论推导揭示了其模型参数与钢制耗能器滞回力学特性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参数拟合方法,为采用正则化Bouc-Wen模型模拟钢制耗能器的滞回力学行为用于结构体系的时程分析及基于该模型识别钢制耗能器的力学性能参数奠定了理论基础。3、提出了高性能钢框架-支撑结构体系的简化模型,并对采用完全模型与采用简化模型计算分析所得到的结构动力特性、时程分析结果和时程分析效率等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该简化模型不仅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并且具有较好的计算精度,将其用于结构体系的耗能减震优化分析中可以显着提高计算效率、缩短优化耗时。4、分别提出了高性能钢框架-支撑结构体系基于递增迭代法(IIM)和改进遗传算法(MGA)的耗能减震优化方法,并对采用两种方法进行耗能减震优化分析的结果和耗时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可以得到经济合理的耗能器布置方案,使结构在各水准地震作用下均达到预期的目标层间位移角限值,并且使得结构层间位移角在耗能减震优化后沿高度分布较为均匀。此外,将高性能钢框架-支撑结构(HPSBF)与传统钢框架-支撑结构(CSBF)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高性能钢框架-支撑结构相对于传统钢框架-支撑结构表现出更优的抗震性能,并且能够达到更好的经济效益。5、针对高性能钢框架-支撑结构体系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抗震性能目标及抗震性能化设计方法,并对设计流程中所涉及的相关问题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最后通过一个工程设计案例展示和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设计流程和相关技术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本文所提出的设计流程及相关技术方法,可以较好地完成高性能钢框架-支撑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化设计,使其达到预期的抗震性能目标。

王倩[8](2019)在《从技术到设计 ——基于结构找形的设计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交叉学科对建筑领域的影响,当代建筑形式特征逐渐呈现出从范式到多元、从静态到动态以及从单一到复合的转化,结构形态与建筑系统要素的关系也从传统的二元对立转向了融合互动,面对日趋复杂的形态发展,以及新的互动关系在各个层面上对结构提出的“变”的要求,传统标准化的结构范式逐渐显现出很大局限性。因此,针对与建筑空间高度整合、体系多样化拓变的结构形态的设计方法和策略研究,是当代建筑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本论文核心内容是,从整合思维出发,采用跨学科方法和性能化技术策略,建立一种建筑与结构学科融合共识的结构性方法——结构找形设计。本论文主要从结构找形历史发展、结构找形思维、结构找形方法与操作路径以及融合建筑的结构找形设计策略四个层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在结构找形的历史发展脉络上,本论文从技术方法的革新和建筑思维演变两个层面对其进行了全面梳理,在总结结构找形演变动因基础上,研判其发展趋势;并剖析了跨学科平台下结构找形从人工技术到设计思维的转变,厘清了建筑视角下结构找形发展脉络,为后续开展结构形态设计理论研究和实践创作明确了方向。在结构找形思维上,本文将工程领域中作为技术工具的结构找形上升到建筑系统的设计方法,提出了突破传统范式、基于结构技术的结构找形设计思维,为建筑设计创作开辟了新途径;明晰了结构找形是建筑系统内重要的语言转换机制之一;剖析了结构找形在实现性能化形态创新方面的重要价值;同时借助数字化平台,深入探讨结构找形设计关联建筑空间思维的共同演绎;基于结构不确定性,挖掘并发展建筑潜在的多样化潜能,开辟一个通过结构找形进行建筑形态设计创作的新途径。在结构找形方法与技术路径上,本论文基于传统方法和数字化平台,全面系统地解析了结构找形的原理、技术方法和实现路径;对自然模拟找形、力学图解找形以及拓扑优化找形方法的技术路径与具体操作手段进行了详细阐释,建立了一种具有技术理性的、可操作的、科学的建筑结构性设计方法。本论文进一步用大量结构形态生成案例的设计操作,对传统以及基于计算机平台的结构找形方法进行演示与探索,并进行了量化的对比、评估与验证;发挥结构找形方法在形态创新各个层面上的价值与优势,在揭示技术逻辑的同时,为发展多样化的建筑形式提供具体方向。在融合建筑的结构找形设计策略上,本论文提出了结构动态适应性策略和方法,为结构与建筑的融合设计提供具体指引;并以拓扑学思维为指导突破传统结构分类模式,提出基于力流可变和体系可变的动态适应性策略,深入研究结构形态与空间设计融合的策略与路径;填补了整合建筑设计的结构性方法空白,拓展了基于结构技术进行建筑设计思考的广度和深度。全文约20万字,图片300张,自绘图87幅、表格60个,附录1张。

毛翔[9](2019)在《基于LSSVM和GA算法的深基坑土体参数反演及支护桩变形预测》文中研究表明在岩土工程中,通过大量的监测数据与对应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两者相差较大,导致这种差异的因素很多,其中岩土参数的取值是一个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近年来,随着现场监测和反分析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合理的监测方案对基坑施工的全过程进行监控,根据施工情况和监测结果,获得全面、可靠的施工信息,可对后续施工工况支护结构的变形予以预测,并对后续施工方案进行动态调整。本文在宜宾市南溪区棚户改造基坑工程的基础上,基于遗传算法(GA)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对基坑土层弹性模量进行反演,并用反演所得弹模对后续工况进行预测。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在介绍了本工程的基本概况后,分析了锚索轴力、桩身水平位移以及桩身弯矩的监测数据。列举了导致锚索轴力损失的因素,并结合监测数据对本项目的锚索轴力进行了分析,锚索轴力变化范围在锚索轴力设计值的20.9%65.6%;分析了桩身水平位移的监测数据,统计了最大水平位移与开挖深度的比值,本工程的该比值在1.31‰3.97‰;在桩身钢筋应力监测值的基础上计算了桩身的弯矩,并对施工过程中弯矩的变化过程进行了分析。(2)以地勘报告为基础,利用MIDAS GTS建立基坑开挖的数值型模,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点,对其各工况桩身水平位移监测值和模拟值进行对比,各桩的深层水平位移模拟值曲线与实测值曲线发展趋势较吻合,但仍有一定误差。(3)选取对支护结构水平位移影响较大,而又不易确定的土体弹性模量E作为待反演参数,选取监测方便、数据全面、精度较高的支护结构水平位移作为反分析中的实测数据。通过均匀设计试验方案,设计多组土体参数组合,采用第三章建立的基坑模型,得到桩身水平位移的模拟值,以设计的土体参数组合与对应的桩身水平位移构建学习样本,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代替MIDAS GTS正分析计算,建立土体弹性模量与桩身深层水平位移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采用GA算法搜索LSSVM模型的最优正则化参数γ和核参数σ来建立LSSVM模型。由此,对于任意工况的桩身水平位移,借助此模型,便可以得到该工况下的各土层的弹性模量。(4)将各工况反演所得弹性模量以及勘察报告中的弹性模量分别带入数值模型中进行计算,并把反演所得弹性模量的计算水平位移与对应工况的勘察值计算水平位移以及对应工况的实测水平位移进行对比,检验反演结果是否可靠。结果表明,各工况反演所得弹性模量的计算水平位移普遍好于勘察值的计算水平位移,即反演结果可靠;最后利用反演所得弹性模量对后续工况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离预测工况越近的工况,其反所得弹性模量预测效果越好。

叶昌鹏[10](2019)在《传递熵理论在工程结构非线性动力识别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对于任何一个实际工程结构,由于受各种环境荷载和使用荷载的作用,从投入使用开始就面临着损伤累积的问题,随着动静荷载的长期效应、长久的环境侵蚀,结构损伤会日益严重,为保证结构在服役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对结构进行有效的损伤识别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较为全面的回顾了基于结构振动的损伤识别方法的研究现状,采用传递熵理论对工程结构进行非线性动力识别,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两个不同位置存在裂缝的竖直悬臂梁进行模拟,基于数值解获得的振动加速度信号,分别采用替代数据算法和改进的替代数据算法对时程数据进行重构,从两种替代数据的自相关函数与原始数据的差异性来判断,由改进的替代数据算法产生的数据更能符合后续传递熵计算的要求。采用传递熵和改进的替代数据算法对带裂缝梁的数值模型进行损伤识别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靠近裂缝位置的测点组,由原始数据算得的传递熵和由替代数据算得的传递熵之间的偏离程度随着裂缝尺寸的增大而增大;而远离裂缝位置测点组的传递熵则不存在这样的变化规律。这一规律显示传递熵结合改进的替代数据算法具有裂缝(损伤)定位的能力。提出了相对基准状态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改进前人的损伤指标,发现悬臂梁上裂缝附近测点组的损伤指标值与裂缝长度呈明显正相关关系,通过损伤指标能够识别裂缝长度变化,验证了所提出指标的有效性。2.采用伽辽金法和四阶龙格-库塔法求解非线性粘弹性地基上受时变荷载作用的均质欧拉-伯努利梁的运动控制方程,通过设置地基非线性刚度系数与线性刚度系数不同的比值和梁的不同杨氏模量来模拟不同的非线性状态。利用传递熵结合改进的替代数据算法,对不同非线性情况下梁横向位移的原始数据和替代数据分别进行传递熵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指标值与非线性程度的大小成正相关,验证了传递熵结合改进替代数据方法能有效地识别地基-结构系统的非线性状态。通过对横向位移信号添加不同强度的噪声来验证基于传递熵结合改进替代数据算法的非线性状态识别方法具有较强的抗噪能力。3.针对含法兰损伤的风电塔筒,采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对实测响应数据进行研究。由FFT频谱分析方法的分析结果显示,该方法很不敏感,无法单靠固有频率去识别法兰损伤。由基于自功率谱熵的识别方法的结果显示,该方法能识别法兰损伤,但无法定位。利用本文所提出的损伤指标,以同型号、同等建设条件且运行状况良好的风电塔筒的测试数据作为相对基准数据,对三种采样频率下的实测振动数据进行传递熵计算,结果表明传递熵结合改进替代数据算法有良好的损伤识别效果,证明了该方法以及所提出的指标不仅仅适用于数值模型和半解析数值模型的非线性动力识别,也同样适用于实际工程的非线性损伤识别。4.为产生明显的正截面破坏和斜截面破坏,设计采用两种钢筋混凝土简支梁的配筋方式。对两种破坏形式,各选取1根完整梁和3根已破坏梁进行试验,研究传递熵结合改进的替代数据算法对裂缝的识别能力。通过定义合适的离散度指标,研究了传递熵对破坏过程中产生的微观裂缝、宏观裂缝以及贯穿裂缝的识别效果,并分析两种破坏形式过程中的离散度指标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除微观裂缝外,传递熵结合改进的替代数据方法能有效识别和定位钢筋混凝土梁的其他两种裂缝。从采样频率和激励方式的角度,验证了传递熵结合改进替代数据方法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损伤识别的鲁棒性。本文结合有限元数值模拟、半解析数值方法、工程测试以及试验研究等技术手段,采用传递熵结合改进的替代数据算法对工程结构中的不同非线性形式进行动力识别研究,验证该方法的可靠性及其优势,旨在为实际工程结构的非线性动力识别提供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二、遗传算法及其在水利土木工程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遗传算法及其在水利土木工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方法及信息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研究现状
        1.2.2 项目费用控制研究现状
        1.2.3 预警方法研究现状
        1.2.4 纠偏策略研究现状
        1.2.5 信息系统应用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2.1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特点及费用控制分析
        2.1.1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特点分析
        2.1.2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参与主体
        2.1.3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控制复杂性分析
    2.2 费用偏差控制相关理论研究
        2.2.1 费用偏差控制内涵
        2.2.2 费用偏差影响因素分析
        2.2.3 费用偏差控制基本原则
    2.3 费用偏差控制模型及方法研究
        2.3.1 偏差特征系统动力学理论
        2.3.2 神经网络模型
        2.3.3 费用偏差预警聚类方法
        2.3.4 费用偏差控制策略及评价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费用偏差影响因素识别研究
    3.1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监控模式
        3.1.1 费用监控模式特征分析
        3.1.2 费用监控模式构建
        3.1.3 费用监控模式运行流程
    3.2 费用偏差影响因素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3.2.1 系统动力学的基本理论
        3.2.2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费用偏差控制的可行性分析
        3.2.3 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3.3 费用偏差影响因素的子系统方程式建立
        3.3.1 系统动力学建模中涉及到的数学方法
        3.3.2 影响因素的子系统方程式建立
    3.4 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和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改进神经网络模型的费用偏差控制方法研究
    4.1 工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计算需求及特点分析
    4.2 基于K-means算法的费用偏差警情计算模型研究
        4.2.1 K-means聚类理论及缺陷分析
        4.2.2 K-means聚类方法改进及适用性研究
        4.2.3 基于改进K-means算法的费用偏差计算模型构建
    4.3 基于改进神经网络模型的费用偏差计算模型研究
        4.3.1 神经网络模型原理分析
        4.3.2 神经网络模型的改进及适用性研究
        4.3.3 基于改进神经网络模型的费用偏差计算模型构建
    4.4 算例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流程再造的费用偏差控制策略及效果评价
    5.1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中的流程再造与协同
        5.1.1 费用偏差控制中流程再造与协同的目标
        5.1.2 费用偏差控制中流程再造与协同的原则
    5.2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各阶段费用偏差控制策略
        5.2.1 前期决策阶段的费用偏差控制策略
        5.2.2 中期实施阶段的费用偏差控制策略
        5.2.3 后期运维阶段的费用偏差控制策略
    5.3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效果评价
        5.3.1 费用偏差控制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5.3.2 基于支撑度理论的纠偏控制效果评价群决策模型
        5.3.3 算例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复杂大型项目费用偏差控制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6.1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分析
        6.1.1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的定义
        6.1.2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的建设目标
        6.1.3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的用户分析
        6.1.4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的需求分析
    6.2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设计
        6.2.1 系统的总体设计原则及开发方法
        6.2.2 系统的平台整体设计
        6.2.3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的功能及模块设计
        6.2.4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的数据库设计
    6.3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关键技术
        6.3.1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的开发技术选型
        6.3.2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的数据仓库设计
        6.3.3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的模型管理模块设计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2)基于球型压电智能骨料对混凝土损伤监测范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结构损伤监测研究现状
        1.2.1 整体损伤监测方法
        (1)神经网络法损伤监测
        (2)遗传算法损伤监测
        (3)动力指纹分析法损伤监测
        (4)模型修正与系统识别法损伤监测
        1.2.2 局部损伤监测
    1.3 基于压电陶瓷传感器的结构损伤监测
        1.3.1 被动损伤监测技术
        1.3.2 主动损伤监测技术
        1.3.3 应力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特性
        1.3.4 基于压电传感器的结构损伤评价
    1.4 本文研究内容
2 压电阻抗基本原理
    2.1 压电材料
    2.2 压电效应
    2.3 压电方程
    2.4 PZT片的机械阻抗
    2.5 压电本构关系
    2.6 PZT和结构耦合阻抗模型
        2.6.1 一维阻抗模型
        2.6.2 考虑粘结层的一维阻抗模型
        2.6.3 二维阻抗模型
    2.7 本章小结
3 混凝土损伤监测
    3.1 混凝土模型及材料
    3.2 数据结果与分析
    3.3 混凝土损伤评价指标分析
        3.3.1 RMSD损伤指标
        3.3.2 MAPD损伤指标
        3.3.3 COV损伤指标
        3.3.4 CC损伤指标
    3.4 本章小结
4 损伤体积比评价指标
    4.1 引言
    4.2 混凝土损伤破坏实验
    4.3 混凝土损伤破坏的数值模拟
    4.4 进一步的数值分析和讨论的定量损伤评估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基于离散元的堆石料宏细观参数智能反分析及其工程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工程中反分析问题及其适定性研究进展
        1.2.2 堆石料宏观本构模型参数反分析研究进展
        1.2.3 堆石料细观接触模型参数标定研究进展
        1.2.4 工程尺度的离散元方法应用研究进展
        1.2.5 人工智能算法研究进展
    1.3 研究问题的提出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 主要创新点
2 基于结构监测数据的堆石料宏观本构模型参数反分析
    2.1 堆石料材料特性
    2.2 堆石料材料的多尺度描述
    2.3 堆石料宏观本构模型参数自适应反分析
        2.3.1 堆石料本构模型
        2.3.2 HS-MMRVM算法基本原理
        2.3.3 堆石料宏观参数自适应反分析模型构建
        2.3.4 堆石料宏观参数自适应反分析模型应用实例
    2.4 堆石料宏观本构模型参数不确定性反分析
        2.4.1 蒙特卡洛随机有限元基本原理
        2.4.2 基于RVM和随机有限元的不确定性反分析模型构建
        2.4.3 不确定性反分析模型应用实例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室内三轴试验数据的堆石料细观接触模型参数标定
    3.1 堆石料离散元模拟
        3.1.1 离散元模拟的关键技术
        3.1.2 堆石料细观接触模型
        3.1.3 堆石料离散元三轴试样生成
    3.2 堆石料细观参数对其变形特性影响分析
        3.2.1 堆石料变形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3.2.2 堆石料细观参数的影响机理分析
        3.2.3 堆石料变形特性曲线关联分析
    3.3 单围压下基于应力应变曲线的堆石料细观接触模型参数标定
        3.3.1 QGA-SVM算法基本原理
        3.3.2 基于应力应变曲线的细观参数标定模型构建
        3.3.3 基于应力应变曲线的细观参数标定模型应用实例
    3.4 多围压下基于宏观本构模型参数的堆石料细观接触模型参数标定
        3.4.1 基于宏观参数的细观参数标定模型构建
        3.4.2 基于宏观参数的细观参数标定模型应用实例
    3.5 堆石料三轴试验细观机理分析
        3.5.1 堆石料破裂特性分析
        3.5.2 堆石料细观组构特性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结构监测数据的堆石料细观接触模型参数标定
    4.1 基于结构监测数据的细观参数标定模型
        4.1.1 基于结构监测数据的标定模型可行性
        4.1.2 基于结构监测数据的标定模型目标函数
        4.1.3 基于结构监测数据的标定模型构造
    4.2 基于结构监测数据的细观参数标定模型应用实例
        4.2.1 堆石料宏细观数值模型构建
        4.2.2 堆石料细观参数标定结果分析
    4.3 基于细观参数标定的堆石坝离散元数值仿真研究初探
        4.3.1 堆石坝离散元模拟的关键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4.3.2 堆石坝离散元与有限元模拟结果分析
    4.4 堆石料宏细观参数反分析软件开发
        4.4.1 反分析软件结构设计
        4.4.2 反分析软件功能设计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细观参数标定结果的堆石边坡失稳演变过程离散元分析
    5.1 堆石边坡工程案例背景
    5.2 堆石边坡细观接触模型及其参数标定
    5.3 堆石边坡施工工况分析
        5.3.1 施工工况离散元模型构建
        5.3.2 施工工况失稳演变过程分析
    5.4 堆石边坡运行工况分析
        5.4.1 运行工况离散元模型构建
        5.4.2 运行工况失稳演变过程分析
    5.5 堆石边坡滚石工况分析
        5.5.1 滚石工况离散元模型构建
        5.5.2 滚石工况运动分析
    5.6 堆石边坡地震工况分析
        5.6.1 离散元粘性边界基本原理及其构建
        5.6.2 不同边界条件下的离散元模型动力响应分析
        5.6.3 堆石边坡工程地震时程分析
    5.7 堆石边坡工程措施实施效果分析
        5.7.1 工程措施的离散元模型构建
        5.7.2 不同混凝土挡墙高度下运行工况分析
        5.7.3 不同混凝土挡墙高度下滚石工况分析
    5.8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埋入式压电加速度传感器及其在混凝土结构震动中的监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结构健康监测
    1.3 智能材料与结构
        1.3.1 智能材料
        1.3.2 智能结构
    1.4 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概况
        1.4.1 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工作原理
        1.4.2 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的类型
        1.4.3 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的性能指标
        1.4.4 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的应用领域
        1.4.5 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基于振动模态法的结构损伤监测技术研究现状
        1.5.1 损伤识别方法
        1.5.2 损伤识别方法的特点与现状
    1.6 FRP筋简介及FRP筋混凝土结构研究现状
        1.6.1 FRP筋的力学性能
        1.6.2 FRP筋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1.6.3 FRP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
        1.6.4 FRP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1.6.5 振动台试验研究现状
    1.7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埋入式压电加速度传感器的制备
    2.1 引言
    2.2 压电陶瓷材料的选取
    2.3 埋入式压电加速度传感器的结构设计
    2.4 埋入式压电加速度传感器的制备流程
    2.5 埋入式压电加速度传感器的屏蔽处理
    2.6 电荷放大器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埋入式压电加速度传感器的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压电加速度感器性能测试方法
        3.2.1 传感器灵敏度
        3.2.2 传感器频响范围
    3.3 传感器的电容、电阻测试
    3.4 压电陶瓷厚度对传感器性能影响
        3.4.1 压电陶瓷厚度对传感器灵敏度性能影响
        3.4.2 压电陶瓷厚度对传感器频率响应性能影响
    3.5 质量块厚度对传感器性能影响
        3.5.1 质量块厚度对传感器灵敏度性能影响
        3.5.2 质量块厚度对传感器频率响应性能影响
    3.6 传感器频率独立性测试
    3.7 传感器重复性测试
    3.8 传感器迟滞特性测试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埋入式压电加速度传感器的应用
    4.1 引言
    4.2 原型结构简介及缩尺模型设计
    4.3 模型材料选择
    4.4 模型配筋及底座设计
        4.4.1 模型主体配筋设计
        4.4.2 底座设计
    4.5 模型施工
        4.5.1 模型底座施工
        4.5.2 模型主体施工
        4.5.3 配重布置
    4.6 材性试验
        4.6.1 细石混凝土弹性模量、抗压强度试验
        4.6.2 GFRP筋拉伸试验
    4.7 振动台试验设计
        4.7.1 振动台系统简介
        4.7.2 测点布置
        4.7.3 地震波选取
        4.7.4 试验进程
    4.8 加速度传感器实用性测试结果分析
        4.8.1 加速度时程曲线
        4.8.2 加速度峰值与放大系数
        4.8.3 MATLAB求模型自振频率
        4.8.4 模型结构动力特性分析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5)BIM技术在舟山某码头工程进度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课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本概念
    2.1 施工阶段进度管理概述
        2.1.1 施工阶段进度管理的目标
        2.1.2 施工阶段进度管理的内容
        2.1.3 施工阶段进度管理的方法
    2.2 BIM技术概述
        2.2.1 BIM的概念
        2.2.2 BIM的价值
        2.2.3 BIM的软件
    2.3 BIM技术在码头工程施工进度管理中的优势
        2.3.1 码头工程施工进度管理的特点
        2.3.2 传统方式存在的问题
        2.3.3 BIM技术的优越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BIM技术的码头工程施工阶段进度管理
    3.1 基于BIM技术的码头工程施工阶段进度管理体系
        3.1.1 基于BIM技术的施工阶段进度管理实施框架
        3.1.2 基于BIM技术的施工阶段进度管理实施流程
    3.2 基于BIM技术的进度计划优化
        3.2.1 建立BIM3D施工模型
        3.2.2 进度计划编制
        3.2.3 建立BIM4D施工模型
        3.2.4 进度计划优化
    3.3 基于BIM技术的进度计划控制
        3.3.1 基于BIM技术的进度跟踪
        3.3.2 基于BIM技术的偏差分析
        3.3.3 基于BIM技术的进度调整
第四章 案例分析
    4.1 项目概况
        4.1.1 工程概况
        4.1.2 施工部署
    4.2 BIM4D施工模型建立
        4.2.1 建立BIM3D模型
        4.2.2 进度计划编制
        4.2.3 建立BIM4D模型
    4.3 BIM4D施工模型应用
        4.3.1 基于BIM4D进度管理模型的施工进度优化
        4.3.2 基于BIM4D进度管理模型的施工进度控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6)基于图形轨迹法的拱桥吊杆损伤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损伤识别发展概况
        1.2.2 国内损伤识别发展概况
    1.3 现有损伤识别方法存在的问题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及其理论
    2.1 局部损伤识别方法
    2.2 全局损伤识别方法
        2.2.1 基于动力响应的损伤识别方法
        2.2.2 基于静力响应的损伤识别方法
    2.3 智能损伤识别法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SSRV图形轨迹的拱桥典型吊杆损伤识别
    3.1 引言
    3.2 结构响应向量基本理论
        3.2.1 结构响应向量
    3.3 七元结构响应向量基本理论
        3.3.1 七元向量
        3.3.2 七元结构响应向量
    3.4 基于图形轨迹的拱桥吊杆损伤识别
        3.4.1 拱桥SSRV的确定
        3.4.2 损伤对SSRV轨迹图谱的影响
    3.5 损伤程度定量识别
    3.6 数值模拟
        3.6.1 拱桥模型简介
        3.6.2 拱桥七元结构响应向量
        3.6.3 单损伤对拱桥SSRV轨迹图谱的影响
        3.6.4 对称损伤对拱桥SSRV轨迹图谱的影响
    3.7 本章小结
4 基于SSRV图形轨迹的拱桥非典型吊杆损伤识别
    4.1 引言
    4.2 非典型吊杆损伤对拱桥SSRV轨迹图谱的影响
        4.2.1 端部位置损伤偏离对SSRV轨迹图谱的影响
        4.2.2 L/4位置损伤偏离对SSRV轨迹图谱的影响
        4.2.3 跨中位置损伤偏离对SSRV轨迹图谱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5 基于SSRV图形轨迹的拱桥吊杆等程度多损伤识别
    5.1 引言
    5.2 多损伤对拱桥SSRV轨迹图谱的影响
        5.2.1 端部、L/4处吊杆同时损伤对SSRV轨迹图谱的影响
        5.2.2 端部、跨中吊杆同时损伤对SSRV轨迹图谱的影响
        5.2.3 跨中、L/4处吊杆同时损伤对SSRV轨迹图谱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获奖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7)新型高性能钢框架-支撑结构体系理论及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2 高强钢结构的研究现状
        1.2.1 高强钢材的定义及力学性能特点
        1.2.2 高强钢构件受力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现状
        1.2.3 高强钢结构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1.3 钢耗能器的研究现状
        1.3.1 结构耗能减震技术简介
        1.3.2 钢制耗能器的分类与常见形式
        1.3.3 钢耗能器的常用滞回模型
    1.4 结构耗能减震优化方法的研究现状
        1.4.1 基于局部搜索机制的耗能器优化布置方法
        1.4.2 基于全局搜索机制的耗能器优化布置方法
    1.5 建筑结构性能化抗震设计方法
        1.5.1 传统的结构抗震设计方法
        1.5.2 基于性能的结构抗震设计方法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改进的钢制耗能器理论与试验研究
    2.1 引言
    2.2 改进的剪切型钢制耗能器
        2.2.1 传统剪切型耗能器的缺点
        2.2.2 改进剪切型耗能器的构造
        2.2.3 基本力学性能理论分析
        2.2.4 滞回耗能性能试验研究
    2.3 改进的弯曲型钢制耗能器
        2.3.1 传统弯曲型耗能器的缺点
        2.3.2 改进弯曲型耗能器的构造
        2.3.3 基本力学性能理论分析
        2.3.4 滞回耗能性能试验研究
    2.4 改进的混合型钢制耗能器
        2.4.1 传统混合型耗能器的缺点
        2.4.2 改进混合型耗能器的构造
        2.4.3 基本力学性能理论分析
        2.4.4 滞回耗能性能试验研究
    2.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正则化Bouc-Wen模型的参数分析与参数拟合方法
    3.1 引言
    3.2 模型的正则化改进
        3.2.1 经典Bouc-Wen模型
        3.2.2 正则化Bouc-Wen模型
    3.3 模型参数与钢耗能器滞回力学特性的关系
        3.3.1 钢耗能器的滞回力学特性指标
        3.3.2 初始弹性刚度k
        3.3.3 屈服后刚度k'
        3.3.4 转向刚度(卸载刚度)ks
        3.3.5 屈服位移uy
        3.3.6 屈服力Fy
        3.3.7 弹塑性过渡段
    3.4 参数敏感性分析
    3.5 参数拟合方法及试验验证
        3.5.1 拟合方法
        3.5.2 试验验证
    3.6 钢耗能器初步设计建议
        3.6.1 弯曲型耗能器
        3.6.2 剪切型耗能器
    3.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目标及简化建模计算方法
    4.1 引言
    4.2 高性能钢框架-支撑结构体系抗震性能化设计
        4.2.1 抗震工作机制及抗震性能目标
        4.2.2 性能化抗震设计基本思路
    4.3 高性能钢框架-支撑结构体系的简化模型
    4.4 简化模型与完全模型的对比
        4.4.1 结构基本信息
        4.4.2 结构建模
        4.4.3 结构动力特性计算结果对比
        4.4.4 结构时程分析计算结果对比
        4.4.5 结构时程分析耗时对比
        4.4.6 简化建模计算方法的适用性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高性能钢框架-支撑结构体系耗能减震优化方法
    5.1 引言
    5.2 耗能减震优化问题说明
    5.3 基于递增迭代法的耗能减震优化方法
        5.3.1 基本实施流程
        5.3.2 相关注意事项
    5.4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耗能减震优化方法
        5.4.1 个体编码及种群初始化
        5.4.2 目标函数
        5.4.3 约束条件
        5.4.4 适应度函数
        5.4.5 基于锦标赛机制的选择算子
        5.4.6 基于自适应交叉概率的交叉算子
        5.4.7 基于自适应变异概率的变异算子
        5.4.8 精英机制
        5.4.9 终止准则
    5.5 验证算例
        5.5.1 算例结构基本信息
        5.5.2 主体框架初步设计
        5.5.3 耗能减震优化
    5.6 递增迭代法与改进遗传算法的对比
        5.6.1 优化分析结果的对比
        5.6.2 优化分析耗时的对比
        5.6.3 优化设计建议
    5.7 耗能减震优化的精度
    5.8 高性能钢框架-支撑结构与传统钢框架-支撑结构的性能对比
        5.8.1 对比模型
        5.8.2 动力特性对比
        5.8.3 抗震性能对比
        5.8.4 经济效益对比
    5.9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高性能钢框架-支撑结构体系抗震性能化设计流程及案例
    6.1 引言
    6.2 设计流程
        6.2.1 主体框架初步设计
        6.2.2 完全模型转换为简化模型
        6.2.3 耗能减震优化分析
        6.2.4 简化模型转换回完全模型
        6.2.5 结构体系分析计算
        6.2.6 耗能器初步设计及力学性能检验
        6.2.7 其他说明
    6.3 设计案例
    6.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致谢
博士学位攻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8)从技术到设计 ——基于结构找形的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两个发展线索
        0.1.1 当代建筑形态发展
        0.1.2 现代结构形式发展
    0.2 结构本体留存的危机
    0.3 殊途同归
        0.3.1 重启的形式设计思维:结构找形
        0.3.2 技术作为设计方法
    0.4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框架
        0.4.1 研究内容
        0.4.2 研究框架
    0.5 论文的研究的创新点和意义
第一部分 找形设计思维及其发展脉络
    第一章 找形设计的背景及思维
        1.1 相关研究背景
        1.1.1 国外相关研究及实践
        1.1.2 国内相关思考及实践
        1.2 找形的概念思辨
        1.2.1 独立的概念:土木结构的找形
        1.2.2 系统中的概念:建筑设计中的找形
        1.3 建筑系统中的结构找形设计思维
        1.3.1 建筑系统中的语言转换机制
        1.3.2 建筑系统中的性能化形态创新
        1.3.3 建筑系统复杂需求与结构形态反馈
        1.4 建筑系统设计中动态适应的结构找形
        1.4.1 结构系统内部的适应策略
        1.4.2 结构向建筑系统的适应策略
        1.4.2.1 拓扑学思维
        1.4.2.2 基于拓扑思维的适应策略
        1.5 小结
    第二章 建筑视角下结构找形的历史发展脉络
        2.1 脉络梳理之一:找形作为技术工具
        2.1.1 静力学的形图解
        2.1.2 材料力学的内力呈现
        2.1.3 结构数值运算下的形态优化找形
        2.2 脉络梳理之二:建筑思想驱动下的找形
        2.2.1 结构理性主义思想的本体回归
        2.2.2 从范式思维到不确定思维
        2.2.2.1 范式的产生
        2.2.2.2 范式的固化
        2.2.2.3 范式的突破
        2.2.2.4 不确定性的思维转变
        2.2.3 生态建筑的思想与技术适应性趋势
        2.2.3.1 向自然学习的轻型建筑
        2.2.3.2 技术适应性的建筑表现
        2.3 从技术工具到设计方法
        2.3.1 计算机平台下的结构找形技术
        2.3.1.1 跨学科技术平台
        2.3.1.2 结构找形技术的拓展
        2.3.2 新技术方法对传统设计的颠覆
        2.4 小结
第二部分 传统的结构找形方法及设计实验
    第三章 以自然结构为原型的模拟找形
        3.1 以自然结构为原型的模拟原理与技术
        3.1.1 结构形态的原型
        3.1.2 原型的类推设计
        3.1.2.1 基于力学机制:形与力的类推
        3.1.2.2 基于生成机制
        3.2 原型类推设计之一:力学机制转译
        3.2.1 材料组织主导的抗力机制转译
        3.2.2 几何形态主导的力学机制转译
        3.2.3 体系组织主导的抗力机制转译
        3.3 原型类推设计之二:生成机制模拟
        3.3.1 零弯矩的悬链线模拟找形
        3.3.2 极小曲面模拟找形及拓展
        3.3.3 最优路径模拟找形
        3.4 小结
    第四章 基于力学图解的推演找形
        4.1 结构图解与找形设计
        4.1.1 图解及其生成性
        4.1.2 生成性结构图解
        4.1.3 结构图解的推演设计
        4.2 图解推演设计之一:图解静力学推证
        4.2.1 交互图解的找形设计
        4.2.2 合理拱轴线的推演找形
        4.2.3 点的平衡推演找形
        4.2.3.1 点的二维平衡推演规则
        4.2.3.2 点的三维平衡推演规则
        4.2.4 基于斗拱逻辑的竖向支撑形态推演
        4.3 图解推演设计之二:内力图解拟形
        4.3.1 内力图解的找形原理
        4.3.2 构件截面的内力拟形
        4.3.3 构件组织的优化拟形
        4.3.4 构件网格的应力拟形
        4.4 小结
第三部分 基于数字化平台的结构找形方法及设计实验
    第五章 传统找形方法的数字化拓展
        5.1 找形的数字化逻辑与策略
        5.2 杆系结构形态找形
        5.2.1 湿网格分支找形
        5.2.2 桁架结构拟形
        5.3 面系结构形态找形
        5.3.1 逆吊曲面找形
        5.3.2 极小曲面找形
        5.3.2.1 数学几何调控
        5.3.2.2 边界要素调控
        5.4 界面肌理形态找形
        5.4.1 内力驱动的网格截面
        5.4.2 应力线投射的肌理
        5.4.3 应力调控的几何镶嵌
        5.5 小结
    第六章 基于拓扑优化的结构找形
        6.1 基于构件找形的设计试验
        6.1.1 三跨连续步行梁桥找形设计
        6.1.2 竖向支撑的找形设计
        6.2 结构性表皮的优化找形
        6.2.1 孔洞结构表皮
        6.2.2 杆系结构表皮
        6.3 空间结构的优化找形
        6.4 小结
第四部分 融入建筑的结构找形设计
    第七章 结构找形的动态适应策略
        7.1 结构找形与建筑系统中的动态适应
        7.1.1 形式逻辑下的技术思维
        7.1.2 动态适应的力流逻辑
        7.2 结构找形的适应策略
        7.2.1 可变的路径
        7.2.2 流变的集度
        7.2.3 非固化的层级
        7.3 融入建筑的结构找形响应
        7.3.1 动态变形
        7.3.2 差异性呈现
        7.3.3 肌理重塑
        7.4 小结
    第八章 融入建筑空间的结构找形设计
        8.1 突破结构范式与空间融合
        8.2 找形:从静态体系到动态适应
        8.2.1 基本作用体系的形态拓扑
        8.2.2 结构体系的空间拓扑
        8.3 结构主导的空间与网格拓变
        8.3.1 自由的空间跨度
        8.3.2 模糊的平面网格
        8.4 结构作为空间容器
        8.5 凸显空间属性的结构
        8.5.1 空间的渗透
        8.5.2 尺度的消解
        8.5.3 要素的重置
        8.6 小结
    第九章 结语
        9.1 总结
        9.2 结构找形设计方法的发展
附录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9)基于LSSVM和GA算法的深基坑土体参数反演及支护桩变形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深基坑变形研究现状
        1.2.2 岩土工程位移反分析的研究现状
        1.2.3 岩土工程变形预测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2章 基坑监测数据分析
    2.1 工程概况
    2.2 深基坑锚索轴力监测分析
    2.3 支护结构水平位移
    2.4 桩身弯矩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坑开挖模拟
    3.1 MIDAS GTS程序简介
        3.1.1 MIDAS GTS适用的领域
        3.1.2 本构模型
        3.1.3 MIDAS GTS计算流程
    3.2 基坑开挖数值模拟
        3.2.1 基本假定和计算范围
        3.2.2 参数选取
        3.2.3 边界条件
        3.2.4 模拟开挖工况
    3.3 模拟结果
    3.4 模拟值与实测值对比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坑土体参数反演
    4.1 概述
    4.2 位移反分析理论
        4.2.1 常规反分析方法
        4.2.2 反分析参数的选取
        4.2.3 反分析方法
    4.3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4.3.1 支持向量机
        4.3.2 支持向量回归机
        4.3.3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4.4 遗传算法
        4.4.1 遗传算法的原理
        4.4.2 遗传算法的流程
        4.4.3 遗传算法的特点
    4.5 遗传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4.5.1 模型建立流程
        4.5.2 学习样本构建
        4.5.3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建立
        4.5.4 遗传算法搜索最优反演参数
        4.5.5 反演分析计算结果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反演参数的验证及后续工况的预测
    5.1 反演结果的验证
    5.2 反演结果对后续工况的变形预测
    5.3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10)传递熵理论在工程结构非线性动力识别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损伤识别方法研究现状
        1.2.1 基于动力指纹的损伤识别方法
        1.2.2 基于模型修正的损伤识别方法
        1.2.3 基于信号处理的损伤识别方法
        1.2.4 基于智能算法的损伤识别方法
        1.2.5 结构损伤识别存在的问题
    1.3 信息熵理论研究现状
        1.3.1 信息熵的起源与发展
        1.3.2 信息熵在损伤识别研究的现状
        1.3.3 传递熵在损伤识别方面的优点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性
        1.4.1 研究主要内容
        1.4.2 本文主要的创新性
第2章 理论背景及本文采用的若干算法概要
    2.1 信息熵方法概要
        2.1.1 信息熵的数学表达式
        2.1.2 信息熵的主要性质
    2.2 传递熵方法概要
        2.2.1 马尔可夫过程
        2.2.2 单一时间因子传递嫡
        2.2.3 双时间因子传递熵
        2.2.4 核密度估计算法
    2.3 替代数据算法概要
        2.3.1 替代数据算法基本原理及分类
        2.3.2 高斯分布时程数据的替代数据算法
        2.3.3 非高斯分布时程数据的替代数据算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带裂缝竖直悬臂梁的非线性损伤识别
    引言
    3.1 完整竖直悬臂梁
        3.1.1 数值模型
        3.1.2 高斯白噪声激励下的动态响应
        3.1.3 两种替代数据的对比分析
    3.2 跨中位置存在裂缝的悬臂梁
        3.2.1 裂缝设置方法
        3.2.2 高斯白噪声激励下各种裂缝尺寸模型的动态响应
        3.2.3 两种替代数据的生成
        3.2.4 传递熵计算结果及分析
    3.3 现有损伤指标以及新损伤指标的构造
        3.3.1 现有的损伤指标
        3.3.2 基于现有损伤指标的结果及分析
        3.3.3 新损伤指标的构造
        3.3.4 基于新损伤指标的结果及分析
    3.4 底部位置存在裂缝的悬臂梁
        3.4.1 裂缝设置方法
        3.4.2 高斯白噪声激励下各种裂缝尺寸模型的动态响应
        3.4.3 传递熵计算结果及分析
        3.4.4 损伤指标的计算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粘弹性地基的非线性程度识别
    引言
    4.1 非线性粘弹性地基上欧拉伯努利梁的动态响应计算方法
        4.1.1 问题描述
        4.1.2 伽辽金法
        4.1.3 四阶龙格-库塔法
        4.1.4 模型荷载及计算参数
        4.1.5 数值解
    4.2 地基非线性刚度对传递熵的影响
        4.2.1 地基非线性刚度的设置及采样频率
        4.2.2 传递熵计算结果分析
        4.2.3 非线性指标评价
    4.3 梁的杨氏模量对传递熵的影响
        4.3.1 杨氏模量的取值及其它计算参数
        4.3.2 非线性指标评价
    4.4 抗噪性研究
        4.4.1 研究的必要性以及方法
        4.4.2 信噪比对传递熵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风电塔筒法兰连接损伤识别
    引言
    5.1 风电塔筒实测概况及测点布置
        5.1.1 实测工程概况
        5.1.2 测试方案设计
    5.2 FFT频谱分析
        5.2.1 频谱及相关物理量
        5.2.2 风电塔筒的频谱分析结果
    5.3 基于自功率谱熵的损伤识别研究
        5.3.1 自功率谱熵构造过程
        5.3.2 自功率谱幅频特性
        5.3.3 自功率谱熵熵值变化统计规律
    5.4 基于传递熵的损伤识别研究
        5.4.1 传递熵计算结果分析
        5.4.2 损伤指标评价
        5.4.3 损伤指标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钢筋混凝土筒支梁试验的非线性损伤识别研究
    引言
    6.1 试验方案设计
        6.1.1 试验梁参数及试验布置
        6.1.2 钢筋混凝土完整简支梁固有频率计算
        6.1.3 传感器频响频率确定
    6.2 正截面破坏简支梁
        6.2.1 试验测试及裂缝开展过程
        6.2.2 传递熵计算结果
        6.2.3 离散度指标及其变化规律分析
        6.2.4 鲁棒性研究
    6.3 斜截面破坏简支梁
        6.3.1 裂缝开展情况及传递熵计算结果
        6.3.2 损伤指标变化规律
    6.4 两点集中加荷形式下简支梁破坏的识别
        6.4.1 正截面破坏
        6.4.2 斜截面破坏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四、遗传算法及其在水利土木工程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方法及信息系统设计[D]. 孙肖坤.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2]基于球型压电智能骨料对混凝土损伤监测范围的研究[D]. 徐鹏.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3]基于离散元的堆石料宏细观参数智能反分析及其工程应用研究[D]. 马春辉. 西安理工大学, 2020
  • [4]埋入式压电加速度传感器及其在混凝土结构震动中的监测研究[D]. 程英雷. 济南大学, 2020(01)
  • [5]BIM技术在舟山某码头工程进度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 俞天扬. 浙江海洋大学, 2020(01)
  • [6]基于图形轨迹法的拱桥吊杆损伤识别研究[D]. 王苹.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
  • [7]新型高性能钢框架-支撑结构体系理论及试验研究[D]. 李宗京. 东南大学, 2019(01)
  • [8]从技术到设计 ——基于结构找形的设计方法研究[D]. 王倩. 东南大学, 2019(01)
  • [9]基于LSSVM和GA算法的深基坑土体参数反演及支护桩变形预测[D]. 毛翔.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10]传递熵理论在工程结构非线性动力识别中的应用研究[D]. 叶昌鹏. 浙江大学, 2019(01)

标签:;  ;  ;  ;  

遗传算法及其在水利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