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生育期土壤固定铵和微生物氮的动态研究

冬小麦生育期土壤固定铵和微生物氮的动态研究

一、冬小麦生长期土壤固定态铵与微生物氮的动态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潘飞飞,唐蛟,张伟豪,陈碧华,王广印,李新峥[1](2021)在《外源氮添加对不同种植年限设施菜田土壤固定态铵含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研究外源氮(N)添加对不同种植年限设施菜田土壤固定态铵含量及最大固铵量的影响。选取4个不同种植年限(0年、2年、13年和21年)的设施菜田土壤,分别设置4个外源氮添加处理,进行为期36天的室内培养,测定不同种植年限和外源氮添加处理下的土壤固定态铵含量,并计算其最大固铵量。4个外源氮添加处理分别是:(1)CK,不添加任何氮肥,为对照;(2)CF,常规施氮,添加尿素态N 374 mg kg-1干土;(3)RCF,减量施氮(减N 46%,添加尿素态N 200 mg kg-1干土);(4)RCF+OM,减量施氮配施有机氮(添加尿素态N 150 mg kg-1干土并以鸡粪形式添加有机态氮50 mg kg-1干土)。结果显示:随设施蔬菜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本底固定态铵含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而最大固铵量却呈下降的趋势。同一种植年限下,各施肥处理在培养过程中的土壤固定态铵含量总体表现为CK <RCF+OM <RCF <CF,说明施肥可增加土壤固定态铵含量,但其增幅大小受施肥量的多少和施肥种类影响,其中CF处理土壤固铵量为最大(98.61 mg kg-1),显着高于RCF和RCF+OM处理,而RCF处理的土壤固铵量(84.76 mg kg-1)又高于RCF+OM处理(77.34 mg kg-1)。设施菜田增施氮肥可提高土壤固定态铵的含量,且化肥较有机肥的效果更优。

王鑫宇,蔡焕杰,王晓云,赵政鑫,王锐[2](2021)在《不同秸秆与氮肥管理措施对夏玉米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为探讨不同秸秆还田模式下,氮肥管理对夏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试验设置施氮措施和秸秆还田模式2个因素。施氮措施设稳定性氮肥施氮量F1(180 kg·hm-2)、尿素减量施氮量F2(180 kg·hm-2)和尿素农户传统施氮量F3(270 kg·hm-2)3个水平;秸秆还田模式设秸秆不还田(N)和秸秆还田(S)2个水平,共6个处理。结果表明:在不同秸秆还田模式下,各施氮措施的玉米产量在8 708.16~9 626.71 kg·hm-2之间,处理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在不同施氮措施下,秸秆还田(S)的产量均高于秸秆不还田(N),增幅为4.96%~8.94%(P>0.05)。施氮措施对土壤N2O排放量有显着影响(P<0.05),在不同秸秆还田模式下,稳定性氮肥措施F1和尿素减量措施F2的土壤N2O排放量显着低于F3尿素农户施氮措施,降幅为29.26%~68.52%,且F1和F2之间存在显着差异(P<0.05)。在不同施氮措施下,除了SF2和NF2处理之间的N2O排放量有显着性差异(1.53 kg·hm-2和1.91 kg·hm-2),其他秸秆还田模式处理之间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不同秸秆还田模式下,各施氮措施的氨挥发累积量在1.61~15.40 kg·hm-2之间,表现为:F3氨挥发累积量最高(14.37 kg·hm-2和15.40 kg·hm-2),F2氨挥发累积量次之(11.80 kg·hm-2和12.49 kg·hm-2),F1氨挥发累积量最低(1.61 kg·hm-2和1.79 kg·hm-2),各施氮措施间达到显着水平(P<0.05)。在不同施氮措施下,秸秆还田(S)的氨挥发累积量较秸秆不还田(N)提高5.85%~11.18%,但除了SF3和NF3的氨排放量有显着性差异,其他处理间均无显着性差异。不同秸秆还田模式下,各施氮措施0~10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均表现出F3>F2>F1;秸秆还田处理(SF1、SF2和SF3)的土壤硝态氮含量显着低于无秸秆还田(NF1、NF2和NF3),分别显着降低了65.65%、144.79%和128.48%。因此,综合考虑作物产量和农田氮素损失,秸秆还田+稳定性氮肥处理(SF1)是本研究地区夏玉米稳产减排的最优试验处理组合。

李俊杰,邹洪琴,许发辉,张水清,岳克,徐明岗,段英华[3](2021)在《土壤微生物量氮对小麦各生育期氮素形态的调控》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土壤中氮素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作物对氮的吸收。明确各形态氮素对作物吸氮量的贡献,研究调控土壤氮素形态的因素,为培育氮素高效和作物高产的土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基于河南新乡的"国家潮土土壤肥力与肥料效益监测基地"长期定位试验,以不施肥(CK)、施NPK化肥(NPK)和1.5倍NPK化肥并配施有机肥(1.5MNPK) 3个处理的土壤作为低肥力(F1)、中肥力(F2)和高肥力(F3)土壤进行小麦盆栽试验。3个肥力土壤处理施肥方法相同,盆钵埋于土壤内,盆钵顶部露出地面5 cm。分别在小麦拔节期、孕穗期和成熟期采集土壤和植株样品,测定小麦产量、各生育期吸氮量,分析土壤有机氮、矿质氮(铵态氮和硝态氮)、固持氮库(微生物量氮和固定态铵)含量差异,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SEM)建立各形态氮素与小麦吸氮量的相关关系。【结果】3个肥力水平土壤矿质氮含量在小麦生长期内总体呈下降趋势,收获期土壤矿质氮含量在F1、F2、F3中分别比播种前显着下降了2.9、1.8和6.8 mg/kg。从拔节期到收获期,土壤微生物量氮在F1先增加后降低,在F3中持续增加,在F2中先降低后增加。土壤固定态铵含量在拔节期前和孕穗期后均无显着变化,但从拔节期到孕穗期,3个肥力土壤中固定态铵含量均显着提高。而固持氮库在不同肥力土壤间差异明显,其从播种前到拔节期在F1中增加了10.6 mg/kg,而在F2和F3中分别降低了14.3和32.2 mg/kg;从拔节期到孕穗期都显着增加;从孕穗期到收获期在F1中降低了2.4 mg/kg,而在F2和F3中分别增加8.2和8.7 mg/kg。小麦的产量和吸氮量均在F3中最高,F1中最低;氮素表观平衡在F1中最高,F3中最低。SEM分析结果表明,固持氮库可直接正向调控小麦吸氮量,有机氮库通过固持氮库和矿质氮库之间的变化而间接调控小麦吸氮量。【结论】包含微生物量氮和固定态铵的固持氮库可直接正向调控小麦吸氮量,有机氮库通过影响固持氮库和矿质氮库间接调控小麦吸氮量。由于固定态铵在拔节前和孕穗期后含量较为稳定,在高肥力土壤上微生物量氮随着小麦生育期的推进显着增加,可促进小麦的生长和氮素吸收,减少肥料氮的残留量,较高的微生物量氮又可作为氮库来固存易损失的矿质氮和肥料氮。

刘多[4](2021)在《轮作条件下施用有机肥对土壤养分及根际微生物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

张鹏[5](2021)在《秸秆还田对热带水稻系统温室气体排放与土壤氮组分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秸秆还田是减轻生态环境污染和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措施。本研究以经过4年不同管理措施处理的水稻土为基础,设置了不施氮(CK)、常规施氮(CT)、单独秸秆还田(ST)和秸秆配施氮肥(CTST)四个处理。通过盆栽试验,研究等量氮素投入条件下,秸秆还田对热带土壤-水稻系统温室气体排放、土壤氮组分含量、植株氮素吸收以及肥料氮素去向的影响,并分析秸秆还田条件下水稻种植系统氮素的组成特征,为减少农业环境污染和提高稻田氮素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秸秆还田增加了水稻种植系统中CH4的排放,秸秆还田处理CH4累积排放量显着高于秸秆不还田处理(P<0.05),CTST处理是CT处理的27.53倍。秸秆还田增加了系统中CO2的排放,CTST处理CO2的吸收量比CT处理降低27.14%。氮肥施用显着增加了N2O的排放,施氮处理N2O累积排放量显着高于不施氮处理(P<0.05),而秸秆还田降低了N2O的排放,CTST处理N2O累积排放量比CT处理降低49.11%(P<0.05)。施氮处理全球增温潜势显着高于不施氮处理,施氮处理中CTST处理比CT处理减少了68.78%。2.秸秆还田促进了田面水p H的升高与无机氮浓度的下降。CTST处理相对于CT处理显着降低了土壤可溶性无机氮的含量(P<0.05),提高了可溶性有机氮占可溶性总氮的比例。ST处理成熟期各可溶性氮组分含量均明显降低。各处理可溶性有机氮含量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CTST成熟期显着高于其他处理(P<0.05)。CTST处理显着提高了成熟期酸解性全氮的含量与占土壤全氮的比例。除了ST处理,其余各处理非酸解氮含量及占比明显下降。秸秆还田促进了氨基酸态氮的增加,其中CTST处理各生育期均高于ST处理。施氮促进了分蘖期与抽穗期酸解性铵态氮的增加,但CTST处理显着低于CT处理。施氮促进了抽穗期氨基糖态氮的降低,但促进了成熟期氨基糖态氮的增加,其中CTST处理高于CT处理。各处理未知态氮含量呈逐渐升高的趋势,施氮促进了未知态氮的增加,其中CTST处理成熟期显着高于其他处理。3.茎叶与根的生物量均以ST处理最高。施氮显着提高了水稻茎叶成熟期的氮累积量,其中CTST处理高于CT处理。CT处理成熟期茎叶累积氮来源于肥料氮的量比CTST处理提高了14.97%,CTST相比于CT处理显着降低了水稻茎叶与根累积氮中来源于肥料氮的比例,且茎叶的降幅随水稻生长逐渐增大。4.通过15N去向分析得知,氮损失占施入肥料氮的比例为54.66%,水稻植株吸收占23.87%,土壤残留占21.47%。相比于CT处理,CTST处理植株对肥料氮的吸收提高了17.44%,肥料氮的损失量降低了8.22%。

赵若含[6](2021)在《耕作与施氮对麦玉两熟制农田土壤特性和产量的影响机制》文中研究表明小麦-玉米轮作是黄淮海地区最常见的轮作方式,耕作与施氮是对小麦和玉米产量影响的主要因素。本实验设置5个耕作处理:CT(常规耕作);NT(少免耕耕作);ST(深松耕作);D1T(深耕耕作1);D2T(深耕耕作2);每个耕作处理设置4个施氮水平:N0(不施氮);N1(120 kg·hm-2);N2(180 kg·hm-2);N3(225 kg·hm-2)。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和施氮互作对土壤理化性质和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论以期为施肥制度优化、作物产量潜力增加和品质提高提供理论与技术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在0~20 cm土层中,少免耕施氮180 kg·hm-2增加了>0.25 mm粒径团聚体总量;深松条件下不施氮20~40 cm土层大团聚体所占比例较高,且占比远低于耕层。2、0~60cm土层碱解氮含量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降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在0~20 cm土层中,少免耕土壤全氮、碱解氮含量最高,20~40 cm土壤全氮含量在深松、深耕耕作下较高;少免耕处理下4种施氮量0~100 cm土层铵态氮与硝态氮积累量均高于其它耕作处理,并且都在施氮225 kg·hm-2达到最大值。3、深松能有效提高小麦成熟期0~20 cm土壤酶活性,在不施氮的情况下βX(β-1,4-木糖苷酶)、βG(β-1,4-葡萄糖苷酶)与CBH(纤维二糖水解酶)活性最高,在施氮180 kg·hm-2条件下NAG(β-1,4-N-乙酰基氨基葡萄糖苷酶)和LAP(亮氨酸氨基肽酶)活性达到最大值。同时不施氮与施氮225 kg·hm-2处理下深松能够有效的增加玉米成熟期0~20 cm土壤βX、βG与CBH活性。4、深松不施氮的情况下0~20 cm小麦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最高,深耕1条件下施氮120 kg·hm-2能显着提高20~40 cm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深松处理下施氮180 kg·hm-2能显着提高0~20 cm玉米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深耕1条件下施氮180 kg·hm-2能显着提高20~40 cm土壤微生物量碳,施氮225 kg·hm-2能显着提高20~40 cm土壤微生物量氮。5、小麦季到玉米季,耕层土壤的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升高,种群优势度和覆盖度表现为降低。耕作对小麦成熟期耕层土壤纲水平物种种类影响大于玉米耕层土壤,免耕处理的耕层土壤细菌丰富度相对较低,种群的优势度高于旋耕,且与深松和深耕差异不大;玉米成熟期免耕和深耕1的多样性指数较高,优势度低于旋耕和深松的处理。6、小麦籽粒产量在深松条件下,施氮180 kg·hm-2时最高。耕作与施氮互作穗数与千粒重变化差异较大,深耕30 cm施氮180 kg·hm-2穗数最多,其他耕作皆以施氮225kg·hm-2穗数最多。深松处理下,施氮量为225 kg·hm-2时玉米产量达到最大值。深耕1显着提升小麦蛋白质、脂肪、面筋和沉降值含量,且在施氮180 kg·hm-2表现最优,但是会降低淀粉含量。7、经线性多元分析,由偏相关系数可知耕作是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施氮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土壤氮素、团聚体是影响小麦玉米产量的主要成分。综合以上各指标得出结果,深松施氮180 kg·hm-2最适宜在本地推广。

黄少辉[7](2021)在《小麦-玉米轮作体系生态集约化管理下碳氮循环特征研究》文中认为华北小麦-玉米轮作高度集约化种植体系氮肥用量高,肥料利用率低,环境污染风险高等现状限制了其可持续发展,急需优化氮素管理,发展生态集约化管理。生态集约化管理是在集约化农区通过采用优化的养分管理和其他管理措施,实现产量持续增长同时减少环境风险的综合管理模式。本研究建立了以养分专家系统为基础,结合选用新品种、优化种植密度等农艺措施的生态集约化(EI,Ecological Intensification)管理模式,通过十一年定位试验,与农民习惯(FP,Farmers’Practices)对比,研究了EI处理下的作物产量、氮素吸收与利用,土壤碳氮固存,土壤氮素供应,以及碳氮环境效应,并利用DNDC模型模拟产量和活性氮损失,提出了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优化管理方案。论文取得如下进展:1.EI处理减少氮肥用量的同时能够维持小麦和玉米产量,提高氮肥利用率。与FP处理相比,EI处理在保证小麦和玉米产量的同时,氮肥用量减少22.4%,氮素表观回收率和累积回收率分别提高9.7和8.3个百分点,氮素农学效率和偏生产力分别提高32.3%和30.1%,氮素当季利用率和残留利用率分别提高6.6和2.7个百分点,表观损失率降低9.3个百分点,年损失量降低87 kg/ha。2.EI处理显着提高小麦-玉米体系土壤固碳速率和固碳效率。2018年玉米收获后所有处理0-20 cm土壤有机质含量均比2009年显着提高,2018年EI处理碳库储量显着高于FP,且EI处理固碳速率和固碳效率(分别为1.04 t/ha/year和18.6%)显着高于FP处理(分别为0.68 t/ha/year和0.4%)。EI处理和FP处理0-20 cm土壤碳库储量差异不显着,土壤氮素矿化潜力随培养温度升高而升高,两处理间差异也不显着。3.EI处理优化了小麦和玉米种植体系的氮素供应,降低环境风险。综合分析不同来源氮素,建立总氮供应量指标,并通过量化总氮供应量、相对产量、氮输入与输出关系,确定小麦和玉米适宜的总氮供应量分别为330-482 kg/ha和291-361 kg/ha,在此范围内,可保障作物高产、高氮素利用率和低环境氮素损失。EI处理总氮供应量趋近适宜水平,而FP处理总氮供应量较EI处理高21.7%-30.2%,环境风险较高。4.EI处理降低小麦、玉米生产碳氮足迹。与FP处理相比,EI处理小麦和玉米土壤氧化亚氮(N2O)排放分别降低1.5%和13.4%,氨挥发损失分别降低14.9%和19.3%,氮足迹分别降低20.5%和27.2%,碳足迹分别降低9.7%和22.1%,年净收益增加14.5%,是一种协调环境和经济效益的可持续管理模式。5.应用DNDC模型模拟小麦、玉米产量、氮素吸收和氮素环境排放,并提出了优化管理方案。DNDC模型在模拟小麦-玉米体系作物产量、氮素吸收、N2O排放和氨挥发损失方面表现良好。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产量和活性氮损失对播种日期和施氮量最敏感,在氮肥用量为180 kg/ha时玉米和小麦均获得较高产量,继续增加施氮量产量不再增加。在本试验基础上将小麦播期调为10月10日左右,耕作深度调至5 cm,可继续增加作物产量2.9%,降低活性氮损失10.5%。综上所述,生态集约化管理通过合理优化养分管理和其他管理措施,在保障作物产量同时,减少了氮肥施用量,提高了氮素利用率,增加了土壤碳氮固存,降低了碳氮环境损失,增加了净收益,是一种协调农学、经济和环境效应的可持续管理模式。

陈津赛[8](2021)在《水氮管理对滴灌冬小麦耕层土壤团聚体及碳氮排放的影响》文中提出高水高肥是农户获得粮食高产的常规手段,但过量的水肥投入可能会降低资源利用率且极易增大环境污染风险。科学的水氮管理应该既能为作物生长发育的最佳时期提供适宜的水氮,同时又将对环境的损失保持在最低限度。为权衡土壤理化性质—温室气体排放—作物产量间的收益与风险,明确产量与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碳氮排放的定量关系,本研究设置2个灌水定额(W1:45mm;W2:27 mm)和6个施氮量水平N0、N120、N180、N240、N300、N360(氮素施用量分别为0、120、180、240、300、360 kg·hm-2),研究不同水氮用量对滴灌麦田土壤团聚体、CO2与N2O排放、产量形成及水氮利用的影响,确定产量与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CO2与N2O排放之间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1)不同水氮处理对土壤团聚体分布及其稳定性的影响不同。粒径>5 mm的非水稳性团聚体在各个土层中的含量均为最高,粒径>5 mm和<0.25 mm是0~30 cm土层水稳性团聚体的两种主要组成部分。2种水分处理下0~30 cm土层土壤团聚体平均破坏度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W1处理的团聚体破坏度大于W2处理。不施氮处理的平均重量直径(MWD)与几何平均直径显着高于施氮处理。W1N0处理的平均重量直径(MWD)显着高于W2N0处理(P<0.05);分形维数(D)在不同水分处理下随施氮量的增加都呈现增加的趋势,在施氮量相同的处理中,W1处理的D值都大于W2处理。由此可以看出施氮量和灌水量的增加会降低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2)不同水氮处理间土壤CO2和N2O的排放有显着差异。在不同施氮量下,N0处理的CO2累计排放量最低,并且施氮量与CO2全球增温潜势(GWP CO2)之间呈显着正相关(P<0.001),灌水处理对GWP CO2无显着影响。2年的结果表明,N2O平均排放通量与施氮量呈显着正相关(P<0.01),W1处理的累计排放量和全球增温潜势(GWP N2O)显着大于W2处理。通过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观察到,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和全氮含量与CO2排放通量之间呈显着正相关;土壤全氮、铵态氮含量和土壤充水孔隙度(WFPS)与N2O全球增温潜势(GWP N2O)之间呈显着正相关。(3)2年试验下施氮量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及产量组成的影响均达到显着水平;相同的灌溉水平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冬小麦产量会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不同施氮量处理的WUE会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除2019~2020年W1处理外)。除2019~2020年W2处理外,冬小麦的氮肥农学效率及氮肥偏生产力均会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现出降低的趋势。随着冬小麦籽粒产量的增加,GWP CO2呈对数型增长,GWP N2O呈指数型增长。在不同的灌水条件下,仅以提高施氮量作为增产手段时,一味地追求最高产量必会造成N2O的过度排放。随着冬小麦籽粒产量的增加,分形维数(D)呈对数型增长,平均重量直径呈对数型降低,表明通过增加水氮用量来提高冬小麦产量会使土壤团聚体的平均粒径变小,稳定性减弱。综合上述结论,得出过度的水氮投入,不仅不会使冬小麦产量持续增长,还会使耕层土壤团聚体粒径变小、稳定性变差以及土壤碳氮的过度排放。

刘琳[9](2020)在《冬小麦-夏玉米体系氮肥利用率在不同肥力塿土上的差异及机制》文中提出研究塿土冬小麦-夏玉米体系下不同土壤肥力水平对氮肥利用率的影响机制,可以通过土壤培肥来优化氮肥施用,为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氮素损失并实现作物高产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冬小麦-夏玉米体系为研究对象,利用塿土30年长期肥料定位试验形成的不同肥力梯度土壤,设置15N同位素示踪微区试验,并结合短期大田试验,探究土壤肥力对氮肥利用的影响及机制。15N示踪微区试验选取了5个不同肥力土壤(F1、F2、F3、F4、F5),设置了5个施氮水平(N0、N1、N2、N3、N4),通过测定作物产量,地上部氮携出及肥料氮在作物体内的分布,研究土壤肥力对作物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通过测定0-100 cm土壤剖面矿质态氮分布及耕层土壤固定态铵及有机氮形态,研究不同肥力土壤氮素残留差异;通过测定3季作物收获后肥料氮在土壤中的残留形态及数量,研究当季输入肥料氮对后季作物的有效性及去向特征。短期大田试验为4个不同肥力土壤上的氮梯度试验,通过测定作物产量,作物氮素携出量及作物收获后土壤硝态氮残留,研究不同肥力土壤上实现作物高产、氮肥高效利用及环境污染风险最小化的适宜施氮范围。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高肥力土壤施氮增产效应不显着,低肥力土壤施氮较不施氮增加小麦产量31-287%,玉米增产58-340%。同一肥力土壤上,作物地上部氮携出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氮素利用率则相反;同一施氮水平下,作物地上部氮携出及氮素利用率随土壤肥力提高而提高。土壤有机质、施氮量及作物产量,氮素利用率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机质对作物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均大于施氮量,表明培肥土壤既可提高塿土作物产量,也可有效提高氮素利用率。随着土壤肥力水平提高,土壤全氮含量增加,其中矿质态氮和有机态氮含量随之显着增加,而固定态铵与土壤全氮呈线性-平台关系:当土壤全氮含量达1.12 g kg-1时,固定态铵含量不再进一步增加。有机态氮是土壤氮素的主要存在形态,随着土壤肥力水平提高,除显着降低酸解未知氮外,显着提高了其他各有机氮形态的含量,其中以酸解氨基酸态氮含量增幅最大,其次为酸解总氮和非酸解氮含量。PCA结果表明,土壤氮素矿化量与土壤酸解氨基酸态氮是密切相关,提高土壤肥力水平可提高土壤供氮潜力,此外,当土壤C:N比介于7.5-10.0之间时,土壤氮素矿化量随土壤C/N比增加而显着增加,表明塿土高肥力提高了养分周转及供氮潜力。2.15N示踪结果表明,小麦地上部吸收当季施入肥料氮变幅为26.97-93.90 kg ha-1,其中67-90%在籽粒中,占比随土壤肥力提高而降低。小麦肥料氮利用率介于26-54%间,随土壤肥力提高而提高。耕层土壤肥料氮残留率为16-42%,其中有机态占58-64%,矿质态氮占34-40%,固定态铵占1-3%。各处理0-100 cm土壤剖面当季肥料氮残留率为20-44%,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随土壤肥力提高而提高。各处理未知去向肥料氮占比为14-48%,随施氮量增加而提高,随土壤肥力提高而降低。肥料氮当季利用率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线性-平台关系,土壤有机质含量介于19.0-21.0 g kg-1时,各施氮水平对应肥料氮利用率均达最大值(41-48%),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各施氮处理未知去向的肥料氮随有机质含量增加而显着降低(P<0.05)。表明肥力提升有助于肥料氮固存和吸收利用,减少潜在损失。3.15N示踪结果表明,小麦收获后残留在土壤中的肥料氮对后两季作物仍有较大后效,第二季(玉米)和第三季(小麦)作物地上部吸收的15N数量分别为1.69-6.27kg ha-1和0.34-1.95 kg ha-1,对第一季残留肥料氮的利用率分别为5-17%和1-5%,均随着土壤肥力提高而提高。各处理标记肥料氮三季作物累积利用率变幅为28-58%。小麦收获后以固定态铵残留的15N在后两季可部分释放,其释放量随土壤K+含量的增加而降低。第三季作物收获后,仍有12-31%的肥料氮残留在土壤当中,残留率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随土壤肥力提高而提高。三季作物后,未知去向肥料氮占比为22-53%,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随土壤肥力提高而降低。表明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提高残留肥料氮对后季作物的有效性,从而提高肥料氮累积利用率。4.大田试验结果表明,作物产量与施氮量呈线性-平台关系,不同肥力土壤上农学最佳施氮量分别为116-124 kg ha-1和112-180 kg ha-1,平台产量分别为4366-5199 kg ha-1和6845-8238 kg ha-1,随土壤肥力提高而提高。冬小麦-夏玉米体系氮素投入-产出关系结果表明,低肥力土壤上小麦季施氮量低于210 kg ha-1,玉米季施氮量低于225 kg ha-1,周年施氮量低于435 kg ha-1时,可实现作物高产及氮素的高效利用,而在中、高肥力土壤上,53%以上的处理氮素利用率高于90%。施氮提高了土壤0-200 cm土壤剖面硝态氮含量。作物收获后土壤硝态氮残留量与施氮量之间可通过平台-线性模型拟合,结果显示,0-100 cm土壤硝态氮缓冲容量分别为12-91 kg ha-1和7-63 kg ha-1。相关分析表明,小麦季硝态氮缓冲容量与有机质含量相关性最高,而玉米季与初始硝态氮含量有关。不同肥力土壤小麦季和玉米季的环境安全施氮量分别为81-170 kg ha-1和67-148 kg ha-1。综合来看,不同肥力土壤上优化氮肥施用量应优先考虑环境安全施氮量。综上所述,在陕西冬小麦-夏玉米种植体系下,提高土壤肥力水平是提高作物产量和氮肥利用率、降低氮肥潜在损失的有效措施,且氮肥利用率随土壤有机质变化的阈值为19.0-21.0 g kg-1。同时,优化氮肥施用量应优先考虑环境安全施氮量。

巴闯[10](2019)在《包膜-抑制剂型尿素对春玉米田土壤氮素供应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文中提出随着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化肥不合理施用问题日益严重,研发新型环境友好型缓释肥料对于实现农业科学施肥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为包膜材料,包被尿素的同时添加抑制剂(共设6个处理:不施尿素CK;未包膜尿素U;包膜尿素PCU;含抑制剂包膜尿素PICU;包膜抑制剂涂层尿素PCIU;抑制剂涂层包膜尿素PCUI),在玉米盆栽试验条件下,研究施肥后土壤氮素养分库(铵态氮、硝态氮、可溶性有机氮、微生物量氮、固定态铵)和气体排放(NH3、N2O、CO2、CH4)的动态变化特征,分析包膜抑制剂型尿素的氮素供应能力及气体减排潜力。同时利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探究肥料氮在土壤-玉米系统中的利用与分配,揭示增产增效机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可溶性有机氮、微生物量氮和固定态铵之间密切联系(P<0.05或P<0.01),动态平衡。铵态氮、硝态氮和可溶性有机氮含量在苗期最高,之后随玉米生长逐渐下降。土壤微生物和粘土矿物能够根据养分丰缺程度固定和释放铵离子。一个生长季后,包膜抑制剂型尿素处理土壤可溶性氮(铵态氮、硝态氮、可溶性有机氮)和固持态氮(微生物量氮、固定态铵)含量分别增加了30.4%44.6%和47.5%54.5%,影响土壤持续供氮能力,对氮素的有效利用意义重大。(2)气体排放强度与土壤温度、土壤孔隙含水率及土壤氮素供应显着相关(P<0.05或P<0.01)。包膜抑制剂型尿素既延迟了气体(NH3、N2O、CO2、CH4)排放达到峰值的时间,又减少了气体累积排放量,减排潜力较包膜尿素更为显着。PICU、PCIU和PCUI处理氨挥发累积量分别减少了33.9%、44.5%和30.9%。综合温室效应(GWP)分别显着降低了20.4%、24.2%和17.0%(P<0.05)。(3)包膜抑制剂型尿素显着提高了2.1%14.4%的玉米氮素累积量。PICU和PCIU处理产量显着提高了13.0%和18.0%,籽粒15N吸收显着提高了55.7%和70.3%(P<0.05)。PCU、PICU、PCIU和PCUI处理植株15N吸收分别提高了31.4%、55.9%、77.1%和15.5%,15N利用率分别为42.86%、50.85%、57.76%和37.66%。包膜抑制剂型尿素处理能够提升土壤微生物和粘土矿物对肥料氮素的固持能力。一个生长季后,大部分肥料氮留存于土壤,后期生产可适当降低施氮成本,促进残留氮素的吸收利用,实现化肥零增长。因此,本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不同施肥处理的气体减排效益、作物增产效益以及土壤氮素供应能力,建议将包膜抑制剂涂层尿素(PCIU)处理用于玉米生产的最佳施肥。PCIU处理土壤氨挥发和温室气体累积量最低,减排潜力最大,显着提高了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率,提升了土壤养分含量,能够更好的调控土壤氮素供应,是一种更加环保高效的新型缓释肥料。

二、冬小麦生长期土壤固定态铵与微生物氮的动态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冬小麦生长期土壤固定态铵与微生物氮的动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外源氮添加对不同种植年限设施菜田土壤固定态铵含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区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样品采集与测定
    1.4 数据处理与计算
2 结果与分析
    2.1 种植年限对土壤本底固定态铵含量的影响
    2.2 外源氮添加对土壤固定态铵含量的影响
    2.3 种植年限和外源氮添加对土壤最大固铵量的影响
3 讨论
    3.1 设施蔬菜种植年限对土壤固定态铵含量的影响
    3.2 不同外源氮添加对土壤固定态铵含量和最大固铵量的影响
4 结论

(2)不同秸秆与氮肥管理措施对夏玉米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
        1.3.1 玉米产量及植株氮素测定
        1.3.2 氧化亚氮的测定
        1.3.3 土壤氨挥发的测定
        1.3.4 土壤硝态氮含量测定
        1.3.5 作物氮素利用计算公式
    1.4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秸秆还田与施氮对土壤N2O排放和NH3挥发的影响
        2.1.1 N2O排放通量变化
        2.1.2 氨挥发速率变化
        2.1.3 N2O排放量和氨挥发累积量
    2.2 秸秆还田与施氮对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2.3 秸秆还田与施氮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2.4 秸秆还田与施氮对玉米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3 讨 论
    3.1 秸秆还田与施氮对土壤N2O排放和NH3挥发的影响
    3.2 秸秆还田与施氮对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3.3 秸秆还田与施氮对玉米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4 结 论

(5)秸秆还田对热带水稻系统温室气体排放与土壤氮组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秸秆还田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1.2.1 秸秆还田对CO_2排放的影响
        1.2.2 秸秆还田对CH_4排放的影响
        1.2.3 秸秆还田对N_2O排放的影响
    1.3 秸秆还田对稻田田面水与土壤氮组分的影响
        1.3.1 秸秆还田对田面水氮素的影响
        1.3.2 秸秆还田对土壤可溶性氮的影响
        1.3.3 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氮的影响
    1.4 秸秆还田对水稻氮素吸收的影响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点基本情况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设计
    2.4 测定项目和方法
        2.4.1 温室气体测定
        2.4.2 田面水与土壤氮组分测定
        2.4.3 水稻植株氮素含量测定
    2.5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秸秆还田对水稻种植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3.1.1 温室气体排放通量的变化
        3.1.2 温室气体累积排放量与全球增温潜势的变化
    3.2 秸秆还田对水稻种植系统田面水与土壤氮组分的影响
        3.2.1 田面水pH与氮组分的变化
        3.2.2 土壤可溶性氮组分含量的变化
        3.2.3 土壤有机氮组分含量的变化
    3.3 秸秆还田对水稻植株氮素吸收的影响
        3.3.1 秸秆还田对植株生物量的影响
        3.3.2 秸秆还田对植株氮素累积量的影响
        3.3.3 秸秆还田对植株累积氮来源于肥料氮的量与比例的影响
    3.4 秸秆还田对肥料氮去向的影响
4 讨论
    4.1 秸秆还田对水稻种植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4.1.1 秸秆还田对CO_2排放的影响
        4.1.2 秸秆还田对CH_4排放的影响
        4.1.3 秸秆还田对N_2O排放的影响
    4.2 秸秆还田对水稻种植系统土壤氮组分的影响
        4.2.1 秸秆还田对田面水无机氮浓度的影响
        4.2.2 秸秆还田对可溶性氮组分的影响
        4.2.3 秸秆还田对有机氮组分的影响
    4.3 秸秆还田对水稻植株氮素吸收和氮去向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耕作与施氮对麦玉两熟制农田土壤特性和产量的影响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耕作与施氮对土壤特性的影响
        1.2.2 耕作与施氮对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影响
        1.2.3 耕作与施氮对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1.2.4 耕作与施氮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2.5 耕作与施氮对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耕作方式与施氮对土壤团粒结构的影响
    2.1 引言
    2.2
        2.2.1 试验地概况
        2.2.2 试验设计
        2.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2.2.4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耕作与施氮对土壤0~20cm团粒结构的影响
        2.3.2 耕作与施氮对土壤20~40cm团粒结构的影响
    2.4 结论与讨论
3 耕作方式与施氮对土壤耕层氮素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测定项目及方法
        3.2.2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耕作与施氮对土壤碱解氮和全氮的影响
        3.3.2 耕作与施氮对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影响
    3.4 结论与讨论
        3.4.1 耕作与施氮对土壤碱解氮和全氮的影响
        3.4.2 耕作方式与施氮对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影响
4 耕作方式与施氮对耕层土壤酶活性、微生物量碳氮及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测定项目及方法
        4.2.2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耕作与施氮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3.2 耕作与施氮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4.3.3 耕作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4.4 结论与讨论
        4.4.1 耕作与施氮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4.2 耕作与施氮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4.4.3 耕作与施氮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5 耕作方式与施氮对小麦和玉米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测定项目及方法
        5.2.2 数据处理
    5.3 结果与分析
        5.3.1 耕作与施氮对小麦和玉米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5.3.2 耕作与施氮对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5.3.3 耕作与施氮对小麦和玉米产量影响的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
    5.4 结论与讨论
        5.4.1 耕作与施氮对小麦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5.4.2 耕作与施氮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1.1 耕作方式与施氮对土壤团粒结构的影响
        6.1.2 耕作方式与施氮对土壤耕层氮素的影响
        6.1.3 耕作方式与施氮对耕层土壤酶活性、微生物量碳氮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6.1.4 耕作方式与施氮对小麦和玉米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6.2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目录

(7)小麦-玉米轮作体系生态集约化管理下碳氮循环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氮素管理与氮素吸收利用
        1.2.2 氮素管理与碳氮固存
        1.2.3 氮素管理与土壤矿化供氮
        1.2.4 氮素管理与碳氮环境损失
        1.2.5 土壤-作物模型在氮素管理中的应用
    1.3 研究契机与总体思路
        1.3.1 研究契机
        1.3.2 总体思路
第二章 不同管理模式下小麦-玉米体系产量、氮素吸收和利用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点概况与试验设计
        2.2.2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2.2.3 数据统计和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小麦-玉米体系施肥量和籽粒产量
        2.3.2 小麦-玉米体系地上部氮素吸收
        2.3.3 小麦-玉米体系氮素利用率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不同管理模式下小麦-玉米体系土壤碳氮固存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点概况与试验设计
        3.2.2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3.2.3 数据统计和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小麦-玉米体系碳氮含量与储量
        3.3.2 小麦-玉米体系固碳速率与固碳效率
        3.3.3 不同处理土壤氮素矿化潜力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不同管理模式下小麦-玉米体系氮素供应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点概况与试验设计
        4.2.2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4.2.3 数据统计和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小麦-玉米体系环境氮素供应
        4.3.2 小麦-玉米体系土壤无机氮残留量
        4.3.3 小麦-玉米体系总氮供应量
        4.3.4 小麦-玉米体系总氮供应、相对产量、氮输入、氮输出间响应关系
        4.3.5 小麦-玉米体系适宜总氮供应范围
        4.3.6 小麦-玉米体系不同管理模式下总氮供应量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不同管理模式下小麦-玉米体系碳氮环境效应
    5.1 前言
    5.2 材料和方法
        5.2.1 试验点概况与试验设计
        5.2.2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5.2.3 数据统计和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小麦-玉米体系二氧化碳、甲烷与氧化亚氮排放通量
        5.3.2 小麦-玉米体系二氧化碳、甲烷与氧化亚氮累积排放量
        5.3.3 小麦-玉米体系氨挥发通量及累积排放量
        5.3.4 小麦-玉米体系活性氮排放与氮足迹
        5.3.5 小麦-玉米体系温室气体排放与碳足迹
        5.3.6 小麦-玉米体系环境成本与净收益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小麦-玉米体系活性氮损失的DNDC模型模拟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试验点概况与试验设计
        6.2.2 DNDC模型模拟
        6.2.3 模拟性能评价指标
        6.2.4 敏感性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小麦-玉米体系产量和氮素吸收模拟
        6.3.2 小麦-玉米体系氧化亚氮排放与氨挥发通量模拟
        6.3.3 玉米敏感性分析与管理措施优化
        6.3.4 小麦敏感性分析与管理措施优化
        6.3.5 小麦-玉米体系不同管理模式比较
    6.4 讨论
    6.5 小结
第七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7.1 全文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8)水氮管理对滴灌冬小麦耕层土壤团聚体及碳氮排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氮管理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
        1.2.2 水氮管理对土壤水碳氮动态变化的影响
        1.2.3 水氮管理对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1.2.4 冬小麦灌溉及氮肥施用阈值的研究进展
    1.3 研究切入点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与方案
    2.3 观测项目与方法
        2.3.1 N_2O与CO_2 排放量
        2.3.2 土壤硝态氮与铵态氮含量
        2.3.3 土壤充水孔隙度与温度
        2.3.4 土壤全氮含量
        2.3.5 土壤团聚体
        2.3.6 籽粒产量
        2.3.7 作物耗水量与水分利用效率
        2.3.8 氮肥利用效率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方法
第三章 不同水氮处理对滴灌麦田耕层土壤团聚体的影响
    3.1 不同水氮处理对滴灌麦田耕层土壤团聚体粒径分布的影响
        3.1.1 非水稳性团聚体粒径分布
        3.1.2 水稳性团聚体粒径分布
    3.2 不同水氮处理对麦田耕层土壤团聚体水稳性的影响
        3.2.1 水稳性团聚体破坏度
        3.2.2 水稳性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与几何平均直径(GMD)
        3.2.3 水稳性团聚体分形维数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不同水氮处理对滴灌麦田土壤碳氮排放的影响
    4.1 不同水氮处理对滴灌麦田耕层土壤水分及温度的影响
    4.2 不同水氮处理对滴灌麦田耕层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及全氮含量的影响
        4.2.1 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变化
        4.2.2 0~10 cm土层全氮含量的变化
    4.3 不同水氮处理对滴灌麦田CO_2排放的影响
        4.3.1 CO_2 排放通量的变化
        4.3.2 CO_2 全球增温潜势的变化
    4.4 不同水氮处理对滴灌麦田N_2O排放的影响
        4.4.1 N_2O排放通量的变化
        4.4.2 N_2O累计排放量与全球增温潜势的变化
    4.5 讨论
        4.5.1 不同水氮处理对CO_2排放的影响
        4.5.2 不同水氮处理对N_2O排放的影响
    4.6 小结
第五章 小麦产量与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碳氮排放的相关关系
    5.1 水氮处理对滴灌冬小麦籽粒产量及其组成的影响
        5.1.1 冬小麦籽粒产量及产量组成
        5.1.2 冬小麦籽粒产量及其组成与水氮用量之间的相关分析
    5.2 不同水氮处理对滴灌冬小麦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5.2.1 水分利用效率
        5.2.2 氮肥利用效率
    5.3 碳氮排放及团聚体稳定性与小麦产量之间的关系
        5.3.1 碳氮排放与籽粒产量间的相关分析
        5.3.2 水氮用量与团聚体和产量之间的关系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1.1 不同水氮处理对麦田土壤团聚体的影响
        6.1.2 不同水氮处理对麦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6.1.3 不同水氮处理对冬小麦产量与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6.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9)冬小麦-夏玉米体系氮肥利用率在不同肥力塿土上的差异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氮肥施用与粮食安全
    1.2 氮肥施用与作物产量
    1.3 氮肥施用与土壤肥力
    1.4 氮肥施用与存在问题
        1.4.1 化肥施用差异性较大
        1.4.2 农田氮盈余较高
        1.4.3 氮肥利用率低
        1.4.4 环境问题严重
    1.5 氮肥在作物-土壤系统的去向
        1.5.1 作物携出
        1.5.2 土壤残留
        1.5.3 氮素损失
    1.6 氮肥利用率及影响因素
        1.6.1 土壤有机质含量
        1.6.2 土壤剖面矿质态氮水平
        1.6.3 氮肥施用量
        1.6.4 土壤磷素水平及施磷量
        1.6.5 其他因素
    1.7 本研究切入点
第二章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1 研究内容
    2.2 技术路线
第三章 氮素利用率与土壤肥力及施氮水平的响应关系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地概述
        3.2.2 试验设计
        3.2.3 样品采集与测定
        3.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肥力土壤及施氮水平的作物产量
        3.3.2 不同肥力土壤及施氮水平的氮素利用率
        3.3.3 不同肥力土壤及施氮水平的氮素残留形态
        3.3.4 不同肥力土壤氮矿化
    3.4 讨论
        3.4.1 土壤肥力及施氮水平对作物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3.4.2 土壤肥力及施氮水平对氮素残留形态的影响
    3.5 小结
第四章 土壤肥力及施氮水平影响肥料氮去向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地概述
        4.2.2 试验设计
        4.2.3 样品采集与测定
        4.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小麦产量,氮携出及肥料氮分布
        4.3.2 肥料氮在不同肥力土壤中的残留
        4.3.3 未知去向的肥料氮
        4.3.4 土壤有机质对肥料氮当季利用率及未知去向的影响
    4.4 讨论
        4.4.1 作物对肥料氮利用及其在器官中的分配
        4.4.2 土壤肥力及施氮水平与肥料氮利用率
        4.4.3 肥料氮残留与未知去向的肥料氮
    4.5 小结
第五章 冬小麦残留肥料氮(~(15)N)在后季作物中的去向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地概述
        5.2.2 试验设计
        5.2.3 样品采集与测定
        5.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后季作物对残留肥料氮的吸收利用
        5.3.2 不同肥力土壤及施氮量下的土壤残留肥料氮变化
        5.3.3 标记肥料氮累积去向
        5.3.4 土壤有机质对标记肥料氮累积利用率及未知去向的影响
    5.4 讨论
        5.4.1 作物对肥料氮的利用及分布
        5.4.2 作物对肥料氮的残留利用率与累积利用率
        5.4.3 土壤肥力水平对肥料氮残留及未知去向肥料氮的影响
    5.5 小结
第六章 冬小麦-夏玉米体系中基于氮素利用及硝态氮残留的适宜施氮量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试验地概述
        6.2.2 试验设计
        6.2.3 样品采集与测定
        6.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作物产量及构成要素
        6.3.2 作物对氮素的吸收及利用
        6.3.3 作物生长与养分供应相关关系
        6.3.4 土壤肥力及施氮量对硝态氮残留的影响
    6.4 讨论
        6.4.1 作物产量及其构成要素
        6.4.2 作物氮携出及土壤氮供应
        6.4.3 基于氮投入-产出及氮盈余的氮素利用率评价
        6.4.4 硝态氮残留与施氮量
    6.5 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及研究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10)包膜-抑制剂型尿素对春玉米田土壤氮素供应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缓释肥料的研究进展
        1.2.1 包膜肥料研究现状
        1.2.2 抑制剂型肥料研究现状
        1.2.3 包膜与抑制剂结合型肥料研究现状
    1.3 缓释肥料施用效果的研究进展
        1.3.1 缓释肥料对土壤氮素供应的影响
        1.3.2 缓释肥料对土壤气体排放的影响
        1.3.3 缓释肥料对土壤-作物系统~(15)N分配的影响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供试材料
    2.3 试验设计
        2.3.1 试验方法
        2.3.2 包膜抑制剂型尿素的制备
    2.4 样品采集与处理
        2.4.1 土壤样品采集与处理
        2.4.2 气体样品采集与处理
        2.4.3 植物样品采集与处理
    2.5 测定项目及方法
    2.6 数据处理与统计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玉米生长季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氮素供应的影响
        3.1.1 不同施肥处理土壤NH_4~+-N和 NO3_3~--N含量的动态变化
        3.1.2 不同施肥处理土壤可溶性有机氮含量的动态变化
        3.1.3 不同施肥处理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的动态变化
        3.1.4 不同施肥处理土壤固定态铵含量的动态变化
        3.1.5 不同施肥处理土壤各氮素养分库所占比例的动态变化
        3.1.6 讨论
        3.1.7 小结
    3.2 玉米生长季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气体排放的影响
        3.2.1 不同施肥处理土壤氨挥发的变化特征
        3.2.2 不同施肥处理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变化特征
        3.2.3 讨论
        3.2.4 小结
    3.3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玉米系统~(15)N分配利用的影响
        3.3.1 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生物量及~(15)N利用率的影响
        3.3.2 不同施肥处理土壤微生物及粘土矿物对~(15)N的固持特征
        3.3.3 不同施肥处理~(15)N在土壤-玉米系统中的分配
        3.3.4 讨论
        3.3.5 小结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四、冬小麦生长期土壤固定态铵与微生物氮的动态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外源氮添加对不同种植年限设施菜田土壤固定态铵含量的影响[J]. 潘飞飞,唐蛟,张伟豪,陈碧华,王广印,李新峥. 土壤通报, 2021
  • [2]不同秸秆与氮肥管理措施对夏玉米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J]. 王鑫宇,蔡焕杰,王晓云,赵政鑫,王锐.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21(06)
  • [3]土壤微生物量氮对小麦各生育期氮素形态的调控[J]. 李俊杰,邹洪琴,许发辉,张水清,岳克,徐明岗,段英华.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1(08)
  • [4]轮作条件下施用有机肥对土壤养分及根际微生物的影响[D]. 刘多.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5]秸秆还田对热带水稻系统温室气体排放与土壤氮组分的影响[D]. 张鹏.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
  • [6]耕作与施氮对麦玉两熟制农田土壤特性和产量的影响机制[D]. 赵若含. 河南科技学院, 2021(07)
  • [7]小麦-玉米轮作体系生态集约化管理下碳氮循环特征研究[D]. 黄少辉.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8]水氮管理对滴灌冬小麦耕层土壤团聚体及碳氮排放的影响[D]. 陈津赛.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9]冬小麦-夏玉米体系氮肥利用率在不同肥力塿土上的差异及机制[D]. 刘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10]包膜-抑制剂型尿素对春玉米田土壤氮素供应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D]. 巴闯.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冬小麦生育期土壤固定铵和微生物氮的动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