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设计点

职业设计点

一、职业生涯设计点将台(论文文献综述)

李欢[1](2021)在《河北邯郸赵王城遗址保护利用研究》文中认为

朱雅梅[2](2021)在《基于共生理论的森林康养公园规划研究 ——以湖南龙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文中提出伴随着国民健康和人口老龄化问题席卷全国,养生养老需求也愈发强烈,森林康养旅游已是我国森林旅游转型的必然趋势。森林公园作为重要的森林旅游资源,是森林康养发展的重要载体,森林康养公园也成为了规划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共生理论对于森林康养与森林公园融合发展有着重要指导意义,有利于指导实现森林康养公园的合理规划。对此本文提出将森林康养公园的规划研究与共生理论结合,通过森林康养公园规划影响要素研究与共生理论研究,整合森林康养公园规划要素并构建具有针对性的内外部共生系统,探索将共生理论应用于森林康养公园的规划方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森林康养和森林公园的相关理论、国内外发展情况、实际案例等进行综合研究,首先对森林康养公园进行了概念的界定;并对共生理论、共生规划与传统规划、共生系统分类等基础理论进行对比分析和解读。(2)通过构建森林康养公园规划影响要素指标体系,对森林康养公园规划要素进行定量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出影响森林康养公园规划的主要因子和权重排序,准则层中生态要素(0.5349)>康养产业要素(0.2697)>景观要素(0.1201)>基础设施要素(0.0753),指标层中自然环境最为重要,森林康养产品、土地资源、森林康养服务设施、动植物资源、道路交通、景观功能、文化特色和景观空间的权重相对较高。(3)基于共生理论分别以单重共生系统和多重共生系统构建森林康养公园内外两重共生系统,并根据森林康养公园规划影响要素调查研究的相关结论,对规划要素进行提取构建其共生规划的内部共生子系统:空间文化、生态环境、产业功能和道路交通。(4)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对影响森林康养公园内外部共生系统的共生因素显着性分析,得出自然因素、景观因素等显着性共生因素,以明晰森林康养公园共生规划的前期分析重点。(5)最终总结出森林康养公园的共生规划方法,并以湖南龙山国家森林公园作为理论验证对象进行具体案例实践。综上所述,本文结合共生理论得出森林康养公园的共生规划方法,为森林康养公园规划研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野,研究成果也为类似的森林康养公园规划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汪琬琦[3](2020)在《地方作家的写作困境 ——基于临淮市的文学生态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方作家以绝对的人数优势和庞大的创作数量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真正的创作主体,从某种意义上讲,地方作家的写作困境也是中国当代文学的困境。但目前学界对地方作家的研究并不充分,从研究对象上看,对知名作家个案的研究多,对地方作家群体的研究少。从研究内容上看,单一的地方作家作品研究多,地方作家的特征和困境研究少。即便是研究了地方作家存在的问题,也是描述现象多,揭示实质少。为此,笔者深入中部城市临淮,通过个案研究、实地研究、文本研究三种研究方法,筛选并建立了9个作家个案,从文学生态环境、文学生产链条、作家生存状态三个维度对地方作家的写作困境进行描述分析。最后发现,临淮作协的许多功能濒临瘫痪,本该扶持作家发展的作协体制却成了临淮作家结构性压力的来源,并针对这种现象提出了扩大经费来源、细化会员管理、开放资源系统、强化服务职能四个建议。

崔宁娜[4](2020)在《城市道路景观情感化设计应用研究 ——以西安临潼区秦唐大道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城市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城市功能日趋完善,道路作为一个城市发展的标志性景观,逐渐从外在的视觉功能需求转向内在的情感需求。而我国现有的道路景观逐渐忽视了人是道路的使用主体,着重于满足外在美观形式与功能的设计层面,丧失了其原有的情感韵味。致使我国道路存在景观同化现象、遗失了我国特有的内在情感传承。使人们在道路使用过程中缺少了与景观之间深层次的情感交流。情感化设计理念在城市道路景观中的紧迫性已然出现,它对提升城市景观品质、改善人居生活环境、彰显城市内涵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把认知心理学家唐纳德·A·诺曼所提出的“情感化设计”理念,引入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提出“城市道路景观的情感化”这一具体设计理念,简要概述了城市道路景观中情感化设计的必要性。其次,通过对西安市的现有道路进行调研分析探索出西安市道路景观中情感化体现,对问卷结果进行量化分析,确定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对情感化设计的影响关系,总结出实际案例在情感化设计上的成功和不足之处,提出城市道路景观情感化设计原则。同时针对视觉元素、空间功能、情感体验三方面分别提出相应的设计策略,论述城市道路景观情感化设计所能给城市带来的价值。最后,以西安市临潼区秦唐大道为实际案例,将所提出的情感化设计策略加以应用。

薛雯[5](2020)在《南泥湾景区金盆湾村落文化基因活化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经过几千年征服自然与改造自然活动的积淀,孕育了具有鲜明农耕文化基因的中华民族文化。不同地域自然条件的差异性,又决定了该文化的地域差异性,进而形成了具有地域文化基因属性的聚落形式——村落。它们在空间布局、居住形式、生活习俗等各方面均表现出自己的文化基因特征,文化基因是村落形成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南泥湾景区的金盆湾村落是一个具有典型陕北黄土文化基因的村落,南泥湾大生产时期又是三五九旅旅部所在地,深深铭刻着红色历史的印迹、拥有着宝贵的红色文化基因。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金盆湾村落与其它村落一样出现了空心化、边缘化的现象,村落活力消逝、呈现出衰落趋势;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文化全球化,外来文化的冲击动摇着我们本土民族文化的根基。在该背景下坚持文化自信,成为实现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从这个意义上,对这些装载着民族文化基因的村落需要焕发其生命力和活力。如同其它生命体一样,文化基因的活化是村落这一有机体生长、发育的基础。基于此,笔者借助城乡规划学、人文地理学、生物遗传学等相关学科理念,以金盆湾村落为研究对象,从文化基因的视角出发,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探索能够激活村落文化基因,重塑村落文化特色的方法路径,力求保留村落传统记忆,延续村落文化基因。首先,本文对文化基因及基因活化理论进行了必要的基础研究与总结;然后,解析了村落文化基因的基本构成;鉴于文化基因之间在活化能力方面存在巨大的内在差异性,甄别文化基因的活化差异度就成为了基因活化的关键,因此,本文接着建立了村落文化基因活化度评价的数理模型;最后,综合运用以上理论研究成果,在对金盆湾村落文化基因特征梳理与活化度评价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提出了保护培育优质基因、剔除改造不良基因、提升基因综合价值、强化基因支配地位、促进基因多方交融的村落文化基因活化路径以激活金盆湾村落。研究成果力图以文化振兴促进村落振兴,使金盆湾村落再焕活力,期望对其它村落文化振兴路径的探索具有参考与借鉴价值。

刘英杰[6](2019)在《退役士兵职业角色转换过程研究 ——基于13位退役士兵的深入访谈》文中提出近年来,宏观政策上,国家对退役士兵的保障政策日趋完善,同时就业的自主性代替了原来的指令性政策。因此,在此背景下,退役士兵从高度组织化的部队环境到相对自由宽松的社会环境,当国家的行政手段不再发挥作用,需要依靠自身职业竞争力自谋职业时,既无学历优势,又无专业技能的退役士兵如何度过从部队到地方,从军人职业角色到其他职业角色的军地转换期?他们经历了一种怎样的转换过程?又有什么样的因素影响着他们的职业角色转换?部队的服役经历又对个体产生怎样的影响?从社会工作的角度如何可以帮助这个群体更好地适应职业角色转换?因此,本文以角色理论为研究视角,运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对13名退役士兵的调查访谈发现,军事职业有其特殊性,退役士兵群体在过往的军营生活中形塑了相对固定的工作、生活的人际交往模式,这种组织化的烙印不仅锻炼了个体独特的气质,也影响着他们的职业角色转换过程,退役士兵经历职业角色定位、职业角色领悟、职业角色学习以及职业角色实践循环往复的过程。职业角色定位阶段受年龄学历、职业通用性等因素影响,出现坚定型与迷茫型的退役士兵类型;职业角色领悟阶段受部队服役经历、同龄群体等因素影响,退役士兵对类军人职业角色与其他职业角色产生不同领悟;职业角色学习阶段,通过教育培训、自学等学习路径进行学习;职业角色实践阶段,受职业亚文化、角色丛等因素的影响,易出现职业角色关系协调困难、职业技能掌握困难等困境。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不同阶段的特点,本文从社会工作的角度提出了退役士兵职业角色转换的介入路径。社工应协助退役士兵适应过渡,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协助退役士兵转变意识,发挥服役正功能,引导同龄群体,发挥积极影响;同时开展角色交流学习,倡导职业教育培训质量的改善;调适退役士兵角色关系,帮助职业角色功能的发挥。

许诺[7](2019)在《湘湖景区一期植物景观调查研究》文中指出湘湖作为西湖的姊妹湖,拥有上下八千年的文化底蕴,以及“两岸好山青嶂列,一泓新水绿罗铺”的山湖景色,杭州湘湖旅游度假区作为杭州国际旅游综合体的一部分,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是湘湖旅游综合体持续增长的基础驱动力。对湘湖景区一期植物景观进行深度调查研究,以完善湘湖风景区系列研究,为景区植物景观提升提供依据,为山湖景区的营建提供借鉴。本文对湘湖景区一期植物景观的整体构成和典型案例两个层面进行探讨。将其划分为水域、滨水、陆地、山林四种类型的植物生境区域,在整体的层面上,筛选出样点45处,对其中的植物信息进行统计,总结植物群落结构、季相资源、空间序列的特点。在典型案例层面,筛选典型节点14个,测绘研究,归纳景区植物营造特点。通过对该两个层面的研究,总结得到以下结论:(1)在景区整体植物景观层面:景区共有植物300种,隶属于107科、212属,景区内植物物种资源丰富、种类状况理想。植物物种组成比例合理,乔木的选择有滨水和乡野特色,灌木运用较灵活多变,地被和水生植物缺少景观特点。景区常用植物以杭州常见植物为主,品种运用有待更新。乔灌木的植物长势普遍较佳,地被及水生植物有种植密度欠合理性的问题。景区内植物群落类型多样,以针阔、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为主。景区整体由山林至水域逐渐通透敞亮,陆地区域郁闭度变化跨度最大,景区郁闭度相较杭州其他景区较高,且差异对比较小。景区观花植物在层次和时间上均有花可赏,色彩多样,但秋冬观花植物品种较缺乏;观叶植物物种丰富,季相类观叶植物品种较普通且中层略单薄,彩叶类观叶植物可多引进新颖品种;观果植物种植较散乱,少有景观主题特色。景区植物空间类型多样且各具特色,总结特点为:开闭空间相交,收放视野结合;水陆山林兼得,自由组合体验;堤岛划分空间,看与被看相兼。提出景区空间营造问题及建议:需重视植物生长产生的空间变化,添补游线中小型变化的植物空间,营造烘托承接的接线空间,注重堤岛林冠线的刻画,提高水中植物景观的可赏度。(2)在景区典型案例层面:滨水区域的植物组团中,草坪空间的营造具有主题明确,氛围得当,空间丰富,布局合理,满足功能的特点,建议其营造与湘湖提高关联,同时注重组团的疏密、优化林缘线的刻画。景区园路及构筑周边的植物组团则与湘湖紧连,形式多样,能因地制宜的扬长避短,特色鲜明,但仍需细化景观营造及管理。水域内的植物组团观赏点面多样,故需考虑多观点、多尺度的景观效果;倒影迷离的水陆关系及植物蜿蜒伸展至水面的姿态是该区域独有的特点,但区域内的植物种植需考虑植物成群的效果,以突出重点。山林植物景观组团管理粗放,自然野趣,视野深远且多以群体景观为观赏点,但其空间相较单一,功能仍需完善。最后,对湘湖景区一期的植物景观进行总结,其特点为畅幽有序,合理布置植物空间;物种丰富,创造多样主题景观;巧借山水,彰显鲜明植物特色;观点多样,营造内外兼顾景观;景境相宜,糅合多种园林要素。同时总结湘湖景区植物的管理、生长及主题营造的问题,并提出景区植物景观需系统建档管理、梳理植物组团、深化专类景观、塑造植物文化的发展建议。

邓新航[8](2019)在《唐宋时期巴蜀观音图像研究》文中指出观音图像的演变是印度佛教艺术中国化最具典型性的代表,这其中最为关键的演变时期是唐宋,此间是观音图像体系系统化、规范化和多变化的重要阶段。唐宋正值巴蜀地区佛教艺术发展的繁荣期,在佛、菩萨、罗汉等诸多造像题材中,尤以观音造像表现得最为突出,与其他地区相比,其突出价值体现在:造像遗存数量巨大、造像题材种类繁多、造像谱系流变有序、造像组合丰富多变。唐宋巴蜀观音图像体系庞杂,可分为四个大类,且不同观音类别在题材种类、信仰形态、兴衰时间、区域分布、组合形式、造型样式等诸多方面都有不同表现。其一,巴蜀圣观音图像类,其信仰形态以“称名救难型”为主。此类观音造像在巴蜀遗存数量最多,分布区域最广,延续时间最长,其形象以一手持杨柳、一手持净瓶且头戴化佛冠的样式为主。除了最为常见的单尊观音外,还有在此基础上所发展起来的双观音和多观音,以及观音与地藏、阿弥陀佛、药师佛、文殊菩萨等不同尊像的多种组合,包括观音救难图像等。就单尊圣观音造像而言,其造型风格演变可大致分为六期七段,且不同时期在区域分布、造型样式等方面各具特点。双观音与多观音主要在唐代流行,是民众希冀观音救助速度加快、救助范围扩大的直接体现。观音与其他尊像的组合集中流行于盛唐至五代,尤以观音与地藏组合最受欢迎。这些组合在正统经典中找不到相应来源,不仅体现出民众信仰需求的多样性、功利性、现实性,同时也体现出观音信仰与其他信仰相互吸收与融合的包容性。观音救难图像仅在晚唐、五代时有少量发现,可见其在蜀地并不流行。其二,巴蜀密教观音图像类,其信仰形态为“密仪持咒型”。巴蜀是除敦煌以外的唐宋密教观音造像的重要流布区域,目前发现了千手观音、不空羂索观音、如意轮观音、十一面观音、马头观音等多种题材。巴蜀密教观音造像的渊源在两京地区,故其出现时间要普遍晚于中原。从构图内容看,除千手观音造像外,巴蜀其他密教观音造像并没有发展出敦煌那样的经变或曼荼罗形式,这与蜀地民众的信仰选择和信仰目的有关。从造型样式看,巴蜀密教观音造像在相对严格遵循造像仪轨的基础上,又加入了石窟艺匠自己的理解与创造。从时间发展看,蜀地密教观音造像初兴于武周、盛唐,繁荣于中唐至五代,宋代也有延续,但在时间上有缺环。具体来看,不同观音题材在蜀地的时空分布有别:千手观音造像流传最广,盛唐在川北出现,中唐集中在川西,晚唐集中在川南和川中,五代则集中在川东,宋代迅速衰落;如意轮观音造像大致于盛唐后期出现,在五大区域均有分布,但整体数量不多,主要集中在中晚唐和南宋早期这两个时间段;十一面观音造像遗存较少,但出现了其化现圣僧的造像,为它处鲜见;不空羂索观音造像于晚唐出现,主要在川中资中和川东大足地区流行,且时代有先后,前者集中于晚唐至五代初,后者集中于五代至两宋;马头观音造像于南宋才开始出现,主要在明王系统中流行。其三,巴蜀本土观音图像类,其突出特征是民间性。本土观音是唐代以来在中国新出现的一大观音类型,是古代艺匠和民间信徒的共同创造,最具本土特色。目前在巴蜀出现了白衣观音、水月观音、数珠手观音,以及观音群像窟中以各种手姿持物所命名的不同观音题材。唐代白衣观音造像在蜀地的最新发现,对探讨其形象起源有重要意义。白衣观音形象可能在盛唐前期或更早就已在两京地区产生,吴道子应当绘制了此类画像,并将其传播到蜀地。巴蜀白衣观音造像的演变可分三期:中唐在眉山、安岳等地零星出现,流行一手托钵、一手持柳于胸且站立的造型;唐末、五代大量出现,集中分布在川西眉山、川中内江和川东安岳、大足等地,立姿、坐姿均有,流行双手持莲的造型;宋代在川东局部繁荣,造型各异,并与其他观音形象发生融合。水月观音形象的首创者并不是中唐周昉,可能也与吴道子有关。大约在中唐后期,成都地区就有水月观音壁画的绘制,目前蜀地石窟中现存有多尊晚唐水月观音造像;蜀地水月观音造像构图突出表现的是主尊、背光和岩座,而竹子、流水等背景元素则较少塑造;水月观音造像在蜀地分布较广,集中流行于唐末至五代、北宋晚期至南宋早期这两个时段,且不同时期造型姿态还有丰富变化。观音群像窟独具时代性和地域性,时间上集中在北宋晚期至南宋早期,地域上局限在大足,是当时活跃于川东一带文氏家族石窟艺匠的创造。此类洞窟中一般对称塑造十尊手姿持物均不相同的等身观音像,营造意图大都是为了满足民众的现世利益,其文本依据虽与千手观音经轨有关,但它们大都脱离了密教属性。至于数珠手观音造像,由于其具有特殊的信仰功能,因此才能从观音群像窟中独立出来。其四,巴蜀佛三尊像中的观音图像类,其信仰形态以“净土往生型”为主。观音在此类造像中是以胁侍菩萨的身份存在,最为常见的就是表现西方净土信仰的相关造像。此外,在释迦三尊像或药师三尊像中,观音也可作为其胁侍。此类观音造像也属于观音图像体系的一部分,在蜀地各个时期都比较流行,但由于其形象特征不很突出,加之蜀地造像残损严重,因此目前要准确辨识出此类观音造像还相当困难。总之,唐宋时期的巴蜀观音图像是观音艺术中国化发展演变的一个缩影。

裴世东[9](2019)在《《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夏鼐日记》为中心,通过对1966年以前夏鼐成长轨迹和学术历程的梳理,论述夏鼐建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考古学思想之过程。在此基础上,提炼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各个组成单元及其相应的形成轨迹和理论溯源。总结出夏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西方考古学理论与中国的考古工作实际相结合;积极引入最新的科学技术手段,与相关多学科实现交叉互动;执行严谨、科学的田野考古发掘范式,并利用对考古材料多角度的审慎研究,努力复原古代社会情况与社会发展过程,进而达到阐明历史和人类的发展规律的目的,最终建立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考古学体系的考古学思想。绪论首先陈述选题缘由。夏鼐在中国,乃至世界考古学界都享有崇高的地位,近年来学界关于夏鼐学术思想的研究方兴未艾,但从深度和广度看,尚显不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以过程考古学理论为代表的“新考古学”和后过程考古学理论在欧美考古学研究中普及并得到广泛应用,而夏鼐从西方引入的文化-历史考古学研究方法仍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占据主流地位。此外,中国的田野考古发掘方法和技术同样沿袭夏鼐主持制定的田野发掘流程和规范;夏鼐关于中外考古交流和丝绸之路沿线考古研究的路径,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尤其是构建“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其次阐述本文以1966年为时间节点的原因。夏鼐马克思主义考古学思想初步形成于1966年,同时由于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特殊阶段,而考古学属于历史学科的组成部分,因此这十七年间史学的发展状况对考古学发展影响较大。最后对学术史进行了回顾,一是对夏鼐学术人生的研究,二是与夏鼐学术思想相关的埃及学、科技史和中西交通史等领域为切入点的研究。第一章,论述夏鼐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建立过程,及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的考古学实践的具体路径。夏鼐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建立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萌芽期(1920-1931)、过渡期(1931-1949)和形成期(1949-1966),最终成长为能够自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考古学研究的学者。在萌芽阶段,夏鼐主要受“新文化运动”和“左倾”文学思潮影响,初步接触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唯物论和实践论思想;在过渡阶段,夏鼐对国民党政权的腐朽统治日益失望,对共产党逐渐产生好感L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政治运动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陆续展开,夏鼐经历了三次思想飞跃,成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从事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的学者。在此期间夏鼐积极参与政治学习,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开展学术研究,进行田野考古发掘,参与考古学培训教育班,主持学术会议并拓展考古学的公共宣传等。夏鼐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形成为其考古学思想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指导。第二章,详细论述了夏鼐留学英国,并将西方考古学理论和方法引入国内,指导中国考古学实践的过程。第一节梳理西方考古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脉络;第二节通过夏鼐学习西方考古学理论和方法的具体过程,指出夏鼐在留学归国之前已经基本掌握文化-历史考古学理论和当时最先进的田野考古发掘方法。第三节叙述了 1949年前夏鼐的两次主要考古实践活动。其一是《考古学方法论》的学术讲座,这是夏鼐关于考古学相关概念和内涵的第一次厘定,其二是在西北地区开展的田野考古发掘,纠正了安特生关于甘青地区史前文化年代序列的某些错误结论,是夏鼐第一次全面将西方考古学理论、田野发掘技术与中国田野考古发掘结合的范例。最后,通过1949年后夏鼐主持的历次考古发掘,证明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实现了以文化-历史考古学为代表的西方考古学理论和田野发掘方法在中国的成功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夏鼐的中国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内涵。第三章,论述夏鼐提倡新科技手段、多学科交叉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夏鼐在出国留学前,对以生物、机械为代表的自然科学、技术兴趣浓厚,成为其对科技和多学科综合应用关注的渊源。赴英留学期间,夏鼐见证科技手段在考古学领域应用。回国后,由于时代条件的限制,没有充足的资金和技术开展大规模相关技术应用,但是夏鼐凭借其对科技考古发展前景的判断,优先支持建立了碳十四实验室,为中国史前文化年代框架的制定奠定了技术基础。夏鼐推动其他学科与考古学的综合研究源于他长期以来对多学科关注,也归因于夏鼐在埃及考古学研究中的现实需要。1949年后,在有限条件下,夏鼐积极主持考古学与狭义历史学、纺织学、数学、地质学、化学、物理学甚至解剖学等多学科合作,在出土器物研究、成分鉴定等多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夏鼐考古学思想中的最具特点的组成部分之一。第四章,论述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反映夏鼐考古学思想初步确立的三个方面内容。共三个方面内容。首先是对考古学文化概念的厘定,夏鼐先后两次阐释了考古学文化命名问题,初步统一了中国考古学界对文化命名问题的认识,有力地推动考古学研究,尤其是史前考古学的健康发展;其次是总结了中国考古学研究的六个方向,从人类起源和在我国境内居住时间,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发展和人类经济生活,古代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国家的起源和城市发展,精神文化(艺术、宗教、文字)起源和发展,汉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六个方面拟定中国考古学的研究方向;最后,夏鼐努力推动中外考古交流,实现考古学与世界学术潮流的同步发展。结论中,将1966年前夏鼐关于马克思主义考古学思想形成的过程和理论内涵以更清晰、简明的表达进行总结;通过对夏鼐“文革”复出以后继续推动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考古学体系努力的阐述,包括对考古学系统概念的定义,提出中国文明起源研究新课题及对中国考古学的展望等,体现了夏鼐考古学思想存在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夏鼐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秉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事实原则的唯物论,尊重历史和人类发展规律的唯物史观,制定考古研究的方针、政策和具体的规划,根据考古学研究成果进一步充实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内涵。

贺显勇[10](2019)在《川东地区企业职工劳动保险制度推行研究(1949-1956)》文中研究指明劳动保险制度是新中国成立伊始中共制定颁布的一项旨在保障职工生计的福利制度。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所接手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经济凋敝,百废待兴,加上中共既定的国家工业化战略,使得“低工资”成为中共对企业职工长期的一项主导政策,在这种背景之下,中共不可能也无力对改善职工生活作出过多的允诺。但是为了尽可能的保障广大职工的基本生活,也为了促进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并获得广大职工的政治认同,从而达到生产积极、生计保障和政治认同三者的兼备,故有企业职工劳动保险制度之设。其旨在通过解决职工因遭遇生老病死伤残等特殊困难时而可能陷入生存危机的困境,保障和改善职工的物质生活,进而促使职工积极投身到生产建设的浪潮中,并拥护和支持中共及其新生政权。纵观川东地区劳动保险制度的推行历程,其并不是一帆风顺,也经历了一个曲折前进的过程。由于劳动保险制度是一个新事物,内容繁杂细致,从劳动行政机关、企业、工会、劳保干部再到职工等各个层面都产生了一些偏差,致使劳动保险工作一度陷入困境,阻碍了劳动保险制度在川东地区的落实。随着对劳动保险工作的大力推行,川东地区逐渐克服和纠正了其存在的错误偏向,使得劳动保险工作逐渐步入正轨。具体来说,川东地区劳动保险制度的推行主要分为以下几方面:首先,劳动保险制度的组织推进。在川东地区劳动保险制度的组织推进中,通过建立健全各种劳动保险组织机构以全面负责劳动保险各项工作的开展,同时积极取得党政工团各组织的协同配合,逐步形成了以劳动保险委员会为主导,以党政工团各组织为辅助的上下联通,左右配合的组织网络。在这张网络中,各个组织相互配合,协同发力,共同推进了劳动保险工作的进一步展开。选拔培训劳动保险干部干事也是组织推进中重要一环。通过对劳动保险干部干事的大力培训,川东地区逐步选拔培养了一批善于进行劳动保险工作的干部干事,充实了劳动保险组织,为劳动保险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的干部基础。其次,劳动保险制度的宣传推进。宣传教育一直是川东地区劳动保险工作的重点,贯穿于劳动保险工作的始终。川东地区各级组织积极通过多种形式的会议层层宣传,充分利用诉苦会、典型事例等有力推进,辅之于丰富多彩的文字与文艺全方位深入,从而在劳动保险的宣传工作中编织了一张纵横交错的宣传网络,将劳动保险制度对政治、经济以及职工个人等多方面的意义都交织其中,充分实现了对企业职工的普遍教育和动员。再次,劳动保险制度的工作推进。随着劳动保险工作的逐步展开,川东地区各级组织在执行《劳动保险条例》时,围绕着劳动保险卡片的登记,劳动保险待遇的申请与支付,集体劳动保险事业的建立等各个方面,根据各厂矿企业实际情况积极对劳动保险各项具体工作进行调试,逐步建立并充实了各种工作制度,使得劳动保险制度能够较好的契合川东地区的地域特色进而落地生根。随着劳动保险工作的逐步深入以及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启,“为生产服务”逐渐被明确为劳动保险工作的方针任务,并在川东地区得以贯彻落实。在这一方针指导下,劳动保险工作逐渐变“消极的善后”为“积极的预防”。“预防为主”开始成为劳动保险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理念。随着劳动保险工作方针的确立,川东地区积极发挥劳动保险为“为生产服务”的作用,建立健全各种工作制度,制定落实各种预防措施,极大地保障了职工的安全,维护了职工的身体健康,降低了职工的病伤率,提高了出勤率,进而有力的促进了企业生产的发展。通过对劳动保险制度在川东地区的推行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对于中共而言,劳动保险制度不仅仅只是一种单纯的为职工解决困难的福利事业,而是蕴含了政治、经济、个人三方面的综合考量,即政治上获得职工群众对中共及其新生政权的认同;经济上促进企业生产的发展;职工个人生活上为其提供生计保障。也正是因为如此,川东地区各级组织不断的通过各种形式对劳动保险工作进行纠偏和调试,以维持着劳动保险制度在职工生计、企业生产、政治认同三者目标之间的平衡。研究结果表明,劳动保险制度确实实现了中共对职工在政治、经济、个人三者间的多重目标,获得了职工的认同和支持,促进了企业生产的发展,保障了职工的生活。这也表明,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任何一项制度的建构其目标都不是单一指向,存在着多重目标,这恰是革命战争思维指导下,所有社会主义改造统筹一盘棋下的具体呈现,而这也正是中共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各行各业的改造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二、职业生涯设计点将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职业生涯设计点将台(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共生理论的森林康养公园规划研究 ——以湖南龙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背景
        1.1.2 森林康养在森林公园规划应用中存在不足
        1.1.3 共生理论的指导意义——森林康养与森林公园融合发展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综述法
        1.4.2 对比分析法
        1.4.3 层次分析法
        1.4.4 问卷调查法
        1.4.5 实例研究法
    1.5 技术路线
2 森林康养公园相关研究
    2.1 相关概念研究
        2.1.1 森林公园
        2.1.2 森林康养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2.2.1 森林公园相关研究
        2.2.2 森林康养发展概况研究
    2.3 森林康养公园概念界定
    2.4 森林康养公园相关案例研究
        2.4.1 江西象山森林公园
        2.4.2 浏阳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
        2.4.3 浙江丽水白云国家森林公园
3 共生理论相关研究概述
    3.1 共生理论
    3.2 共生系统分类
        3.2.1 单重共生系统与三要素
        3.2.2 多重共生系统与子系统
    3.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3.3.1 国外共生理论相关研究
        3.3.2 国内共生理论相关研究
    3.4 共生规划研究
        3.4.1 共生规划的内容与意义
        3.4.2 共生规划与传统规划
4 基于共生理论的森林康养公园规划研究
    4.1 森林康养公园规划影响要素调查研究
        4.1.1 研究思路及方法
        4.1.2 森林康养公园规划影响要素指标体系构建
        4.1.3 森林康养公园规划影响要素结果分析
    4.2 森林康养公园共生规划研究
        4.2.1 森林康养公园景观共生的界定
        4.2.2 森林康养公园共生规划系统构建
        4.2.3 森林康养公园的共生因素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4.3 森林康养公园共生规划
        4.3.1 共生的指导思想及规划原则
        4.3.2 共生规划布局
        4.3.3 空间文化共生
        4.3.4 生态环境共生
        4.3.5 产业功能共生
        4.3.6 道路交通共生
5 实践研究--以湖南龙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5.1 外部共生环境分析
        5.1.1 政策环境
        5.1.2 社会经济环境
        5.1.3 文化环境
        5.1.4 地理区位分析
        5.1.5 道路交通分析
        5.1.6 生态环境分析
        5.1.7 小结
    5.2 内部共生系统影响因素分析
        5.2.1 自然因素
        5.2.2 景观因素
        5.2.3 内部交通及基础设施影响因素
        5.2.4 土地利用影响因素
        5.2.5 小结
    5.3 总体规划
        5.3.1 规划理念
        5.3.2 规划原则
        5.3.3 规划目标
        5.3.4 规划定位
    5.4 分区规划
        5.4.1 功能分区
        5.4.2 景区景点规划
        5.4.3 主要景观节点规划
    5.5 共生专项规划
        5.5.1 空间文化共生——空间营造与康养文化活动策划
        5.5.2 生态环境共生——森林植被保护与植物景观规划
        5.5.3 产业功能共生——森林康养旅游服务规划
        5.5.4 道路交通共生——康养游线与道路体系规划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森林康养公园规划评价体系专家意见调查表
附录B: 森林康养公园的共生因素调查问卷
致谢

(3)地方作家的写作困境 ——基于临淮市的文学生态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思路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点与困难
    第二节 文献回顾
        一、地方作家的写作困境
        二、地方文学生态对作家的影响
第二章 环境:文学组织、文学期刊和文学活动
    第一节 文学组织
        一、不受重视的作协
        二、由个体推动的作协改革
    第二节 文学期刊:亟待改革的《淮河》
        一、刊物形式混乱
        二、稿件质量堪忧
        三、改革之路
    第三节 文学活动
        一、会议例行公事
        二、比赛意义重大
        三、采风流于形式
        四、培训资源匮乏
        五、其他文学活动
第三章 链条:文学生产诸环节的游移与脱落
    第一节 生产
        一、读:数量和质量的双重贫乏
        二、写:体裁的转向与题材的坚守
    第二节 流通
        一、发布平台的变与不变
        二、自费出版是绝对主流
    第三节 评介
        一、评论的困境
        二、奖项的失衡
    第四节 接受
        一、读者的缺席
        二、与市场博弈
第四章 作家:他们在那遥远的地方写作
    第一节 社会轨迹与文学生涯
        一、相似的社会轨迹
        二、文学道路与线索人物
    第二节 身份认同问题
        一、体制迷梦
        二、文学工人
        三、外部认同
    第三节 存在与意义
        一、严肃的生存问题
        二、寻找写作的意义
第五章 问题与建议
    第一节 发现的问题
        一、作协体制探析
        二、临淮作协的问题
        三、严格的审查制度
    第二节 可能的建议
        一、扩大经费来源
        二、细化会员管理
        三、开放资源系统
        四、强化服务职能
    第三节 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1:陈念新初次访谈纪要
附录2:吕家禾初次访谈实录
附录3:杨廷芝访谈实录
附录4:邱元田访谈实录
附录5:庄羽访谈实录
附录6:陈念新二次访谈实录
附录7:吕家禾二次访谈实录
附录8:程惠荪访谈实录
附录9:周亚丁访谈实录
附录10:唐玉雯访谈实录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
致谢

(4)城市道路景观情感化设计应用研究 ——以西安临潼区秦唐大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的研究现状
        1.3.2 国内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与研究框架
        1.5.1 创新点
        1.5.2 研究框架
2 城市道路景观与情感化设计的相关概念研究
    2.1 城市道路景观的相关概念
        2.1.1 道路景观
        2.1.2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
        2.1.3 城市道路的分类
    2.2 情感化设计的相关概念
        2.2.1 情感
        2.2.2 情感化设计
    2.3 城市道路景观中情感化的提出
        2.3.1 城市道路景观情感化的定义
        2.3.2 情感化设计在城市道路景观中的必要性
        2.3.3 情感化设计的三个层次与城市道路景观的联系
        2.3.4 城市道路景观中情感的表现形式
    2.4 本章小结
3 西安市城市道路景观的情感化调研分析
    3.1 调研计划
        3.1.1 调研区域选择
        3.1.2 调研内容
        3.1.3 调研方法
        3.1.4 调查时间
    3.2 未央路
        3.2.1 道路概况
        3.2.2 景观情感化分析
        3.2.3 调研总结
    3.3 雁塔西路
        3.3.1 道路概况
        3.3.2 景观情感化分析
        3.3.3 调研总结
    3.4 兴善寺西街
        3.4.1 道路概况
        3.4.2 景观情感化分析
        3.4.3 调研总结
    3.5 情感化设计在城市道路中的问卷统计分析
        3.5.1 使用者基本情况统计
        3.5.2 城市道路景观中情感化设计的重要度分析
        3.5.3 城市道路景观中情感化设计SPSS数据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城市道路景观情感化设计研究
    4.1 城市道路景观情感化设计原则
        4.1.1 注入情感元素
        4.1.2 满足行为活动需求
        4.1.3 建立场所意向
        4.1.4 整合空间功能
        4.1.5 延续文化发展
        4.1.6 完善配套管理
    4.2 城市道路景观情感化设计策略
        4.2.1 视觉元素情感化设计策略
        4.2.2 空间功能情感化设计策略
        4.2.3 情感体现情感化设计策略
    4.3 城市道路景观情感化设计价值
        4.3.1 满足怀旧心理
        4.3.2 创建场所精神
        4.3.3 彰显文化内涵
        4.3.4 创建串联渠道
    4.4 本章小结
5 城市道路景观情感化设计实例——西安市临潼区秦唐大道景观设计
    5.1 区位分析
    5.2 项目概况
        5.2.1 设计背景
        5.2.2 现状分析
        5.2.3 存在问题
    5.3 设计构思
        5.3.1 整体结构构思
        5.3.2 文化情感景观构思
    5.4 设计方法
        5.4.1 重组道路空间
        5.4.2 满足情感需求
        5.4.3 营造场所精神
    5.5 情感化设计内容
        5.5.1 营造场所体验的情感设计
        5.5.2 创造尺度宜人的空间功能设计
        5.5.3 满足视觉元素的情感设计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成果
附录一 调查问卷
附录二 图表目录

(5)南泥湾景区金盆湾村落文化基因活化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背景一——全球化浪潮冲击着村落地域文化基因
        1.1.2 背景二——城镇化进程改变着村落固有文化基因
        1.1.3 背景三——金盆湾村落需要激活文化基因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村落、文化与村落文化
        1.3.2 基因与文化基因
        1.3.3 活化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4.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
        1.4.2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
        1.4.3 文化基因理论在城乡规划领域的研究实践
    1.5 研究内容与对象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对象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文化基因及基因活化理论研究
    2.1 文化基因理论
        2.1.1 理论起源
        2.1.2 基本构成
        2.1.3 主要特征
        2.1.4 内在价值
        2.1.5 作用机制
        2.1.6 表现形式
        2.1.7 确定原则
    2.2 基因活化理论
        2.2.1 活化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2.2.2 基因活化的目的与意义
        2.2.3 基因活化的相关理论
        2.2.4 基因活化的影响因素
        2.2.5 基因活化路径的思索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村落文化基因构成解析
    3.1 因子构成与系统结构
        3.1.1 因子构成
        3.1.2 系统结构
    3.2 村落显性文化基因
        3.2.1 显性文化基因丛——环境特征
        3.2.2 显性文化基因链——街巷系统
        3.2.3 显性文化基因簇——建筑实体
    3.3 村落隐性文化基因
        3.3.1 隐性文化基因丛——精神特征
        3.3.2 隐性文化基因链——风俗习惯
        3.3.3 隐性文化基因簇——行为活动
    3.4 村落文化基因谱系构建
    3.5 村落文化基因类型梳理
        3.5.1 核心文化基因
        3.5.2 外延文化基因
        3.5.3 派生文化基因
        3.5.4 突变文化基因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村落文化基因活化度评价体系构建
    4.1 评价体系构建目的
    4.2 评价体系构建思路
        4.2.1 基本思路
        4.2.2 评价内容
        4.2.3 评价方法
    4.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3.1 指标选取原则
        4.3.2 指标选取过程
        4.3.3 层次结构模型
    4.4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4.4.1 构建判断矩阵
        4.4.2 相关计算公式
        4.4.3 指标权重计算
    4.5 综合评价模型建立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金盆湾村落文化基因现状解读
    5.1 金盆湾村落文化基因构成要素提取
        5.1.1 显性文化基因
        5.1.2 隐性文化基因
        5.1.3 文化基因谱系
        5.1.4 文化基因特性
    5.2 金盆湾村落文化基因活化度评价
        5.2.1 评价前期准备
        5.2.2 确定评价人员
        5.2.3 引入修正系数
        5.2.4 设定评价问卷
        5.2.5 统计评价分值
    5.3 金盆湾村落文化基因综合研判
        5.3.1 评价结果综合分析
        5.3.2 显性文化基因综合评价
        5.3.3 隐性文化基因综合评价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金盆湾村落文化基因活化实证研究
    6.1 活化的定位、任务与目标
        6.1.1 活化定位
        6.1.2 活化任务
        6.1.3 活化目标
    6.2 优质基因的保育与修复
        6.2.1 红色文化基因的保育
        6.2.2 自然山水基因的修复
    6.3 不良基因的改造与剔除
        6.3.1 建筑变异基因的改造
        6.3.2 街巷变异基因的剔除
    6.4 新型基因的加注与完善
        6.4.1 构建红色基因丛
        6.4.2 丰富外延基因链
        6.4.3 完善基因谱系结构
    6.5 促进基因的融合与利用
        6.5.1 “文化+生产”——文化基因与产业的融合
        6.5.2 “文化+生活”——文化基因与生活的融合
    6.6 机体组织——基因的协同活化
        6.6.1 优化机体结构
        6.6.2 健全机体功能
        6.6.3 突出机体印象
        6.6.4 完善机体设施
        6.6.5 序化机体形态
    6.7 本章小结
结语与展望
    主要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退役士兵职业角色转换过程研究 ——基于13位退役士兵的深入访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角色转换研究
        1.2.2 退役士兵群体研究
        1.2.3 军人群体角色转换研究
        1.2.4 文献述评
    1.3 理论视角
    1.4 概念界定
        1.4.1 退役士兵
        1.4.2 职业角色转换
        1.4.3 退役士兵职业角色转换
        1.4.4 其他相关概念
    1.5 研究方法
        1.5.1 质性研究方法
        1.5.2 研究对象的选择
        1.5.3 研究资料收集与分析
        1.5.4 研究框架
第2章 职业角色的定位: 我能做什么?
    2.1 职业角色定位类型
        2.1.1 不升士官的选择
        2.1.2 坚定型: 清晰定位
        2.1.3 迷茫型: 不知所措
    2.2 影响职业角色定位的因素
        2.2.1 年龄与学历
        2.2.2 入伍动机
        2.2.3 职业通用性
        2.2.4 社会网络
    2.3 小结
第3章 职业角色的领悟:我该做什么?
    3.1 职业角色领悟的选择
        3.1.1 类军人职业角色的领悟
        3.1.2 其他职业角色的领悟
    3.2 影响职业角色领悟的因素
        3.2.1 部队服役经历
        3.2.2 同龄群体
    3.3 小结
第4章 职业角色的学习:我要学什么?
    4.1 职业角色学习路径
        4.1.1 教育培训
        4.1.2 自我学习
        4.1.3 工作实践
    4.2 影响职业角色学习的因素
        4.2.1 职业教育培训
        4.2.2 地域性产业
    4.3 小结
第5章 职业角色的实践: 我在做什么?
    5.1 职业角色实践的困境
        5.1.1 职业角色关系协调困难
        5.1.2 职业技能掌握困难
        5.1.3 角色冲突
    5.2 影响职业角色实践的因素
        5.2.1 职业亚文化
        5.2.2 性格特征
        5.2.3 角色丛
    5.3 职业角色转换的动态调整
    5.4 小结
第6章 退役士兵职业角色转换社会工作介入路径
    6.1 职业角色定位阶段的社工介入
        6.1.1 帮助适应过渡
        6.1.2 职业生涯教育
    6.2 职业角色领悟阶段的社工介入
        6.2.1 转变意识,发挥服役正功能
        6.2.2 引导同龄群体,发挥积极影响
    6.3 职业角色学习阶段的社工介入
        6.3.1 角色交流学习
        6.3.2 倡导职业培训
    6.4 职业角色实践阶段的社工介入
        6.4.1 调适角色关系
        6.4.2 帮助职业角色功能的发挥
第7章 总结与启示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与不足
        7.2.1 研究创新
        7.2.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7)湘湖景区一期植物景观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相关概念
        1.3.2 园林植物景观及发展的研究
        1.3.2.1 国外植物景观研究进展
        1.3.2.2 国内植物景观研究进展
        1.3.3 植物材料的景观要素研究
        1.3.3.1 园林植物配置原则研究
        1.3.3.2 植物材料观赏性研究
        1.3.3.3 植物群落结构研究
        1.3.3.4 植物空间营造研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2.1 文献资料梳理
        1.4.2.2 实地调查
        1.4.2.3 数据处理
        1.4.2.4 案例分析
2 湘湖旅游景区概况
    2.1 湘湖景区自然概况
        2.1.1 地理区位
        2.1.2 气候条件
        2.1.3 地貌水文
        2.1.4 自然景观及产物资源
        2.1.4.1 自然景观资源
        2.1.4.2 自然产物资源
    2.2 湘湖景区历史文化及变迁
        2.2.1 历史文化
        2.2.2 历史用地变迁
    2.3 湘湖景区规划概况
3 湘湖景区一期植物景观概况
    3.1 调查选点及数据处理
        3.1.1 调查范围及样点选取
        3.1.2 调查数据及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植物物种组成分析
        3.2.1.1 植物物种总体概况
        3.2.1.2 植物生活型分析
        3.2.1.3 主要植物运用频次分析
        3.2.1.4 植物健康状况分析
        3.2.2 植物群落结构分析
        3.2.2.1 植物群落水平结构
        3.2.2.2 植物群落垂直结构
        3.2.3 植物季相资源分析
        3.2.3.1 植物季相概况
        3.2.3.2 观花植物资源分析
        3.2.3.3 观叶植物资源分析
        3.2.3.4 观果植物资源分析
        3.2.4 植物空间总体分析
        3.2.4.1 植物景观空间类型分析
        3.2.4.2 植物景观空间结构分析
        3.2.4.3 植物景观空间序列及特点分析
    3.3 小结
4 湘湖景区一期典型植物景观节点研究
    4.1 滨水植物组团分析
        4.1.1 草坪空间分析
        4.1.1.1 开敞草坪空间—卧虹桥北侧草地
        4.1.1.2 复合式草坪空间—金融小镇南侧草坪空间
        4.1.1.3 半开敞草坪空间—古砖窑遗址西侧草坪
        4.1.1.4 小结
        4.1.2 园路、构筑周边的植物组团分析
        4.1.2.1 杨柳路段
        4.1.2.2 杉林路段
        4.1.2.3 密林路段
        4.1.2.4 疏林路段
        4.1.2.5 敦颐亭
        4.1.2.6 小结
    4.2 水域内植物组团分析
        4.2.1 越堤小岛
        4.2.2 越堤采莲桥
        4.2.3 湘堤东入口
        4.2.4 跨湖桥博物馆岛中塘
        4.2.5 小结
    4.3 山林植物景观组团分析
        4.3.1 城山广场
        4.3.2 竹坞探幽
        4.3.3 小结
5 湘湖景区一期植物景观特色及展望
    5.1 湘湖景区一期植物景观营造特色
        5.1.1 畅幽有序,合理布置植物空间
        5.1.2 物种丰富,创造多样主题景观
        5.1.3 巧借山水,彰显鲜明植物特色
        5.1.4 观点多样,营造内外兼顾景观
        5.1.5 景境相宜,糅合多种园林要素
    5.2 湘湖景区一期植物景观存在问题
        5.2.1 植物环境适应性及管理问题
        5.2.2 植物生长变化上产生的问题
        5.2.3 植物主题特色仍需再深化
    5.3 湘湖景区一期植物景观发展建议
        5.3.1 系统建档,构建有据可循的管理模式
        5.3.2 梳理组团,避免植物景观破碎化
        5.3.3 刻画形象,提升专类植物景观配置
        5.3.4 挖掘底蕴,塑造植物景观文化特色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湘湖景区一期植物名录表
    附表2 样方乔木健康状况分析表
    附表3 样方灌木健康状况分析表
    附表4 样方藤本健康状况分析表
    附表5 样方地被健康状况分析表
    附表6 样方水生植物健康状况分析表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8)唐宋时期巴蜀观音图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唐宋时期巴蜀观音图像的分类及形成背景
    第一节 唐宋巴蜀观音图像的分类及原则
        一、圣观音图像类
        二、密教观音图像类
        三、本土观音图像类
        四、佛三尊像中的观音图像类
    第二节 唐宋巴蜀观音图像的形成背景
        一、经济背景
        二、文学背景
        三、佛教背景
第二章 唐宋时期巴蜀圣观音图像
    第一节 唐宋巴蜀圣观音造像的分期与造型风格演变
        一、初唐时期:隋风延续与标准形象的确立
        二、盛唐时期:大气丰腴风格的流行
        三、中唐时期:两种区域风格的形成
        四、晚唐时期:丰肥壮硕风格的出现
        五、五代时期:唐风遗韵
        六、两宋时期:女性化特征的鲜明
    第二节 唐宋巴蜀圣观音造像的组合样式与功能指向
        一、观音双尊与多尊并列:神力的多倍增强
        二、观音与地藏:现世拯救与地狱拯救的结合
        三、观音、阿弥陀佛与地藏:净土往生与地狱拯救的结合
        四、观音、药师佛与地藏:治病延命、地狱拯救与净土往生的结合
        五、观音与其他尊像的任意组合:民众信仰需求的多样化体现
    第三节 唐宋巴蜀观音救难图像的缘起与演变
        一、唐代之前观音救难性格的形成及其在巴蜀的传播
        二、唐五代观音救难图像的发现与释读
        三、宋代以后观音救难图像的持续演变
第三章 唐宋时期巴蜀密教观音图像
    第一节 唐宋巴蜀密教造像发展概况
    第二节 唐五代巴蜀十一面观音造像考释
        一、十一面观音的经像传译与造像仪轨
        二、单尊十一面观音造像的图像分析
        三、十一面观音化现圣僧造像的图像分析
    第三节 唐宋巴蜀如意轮观音造像考释
        一、如意轮观音的经像传译与造像仪轨
        二、艺术文献所载的如意轮观音画像
        三、如意轮观音造像的时空分布
        四、如意轮观音造像的图像分析
    第四节 唐宋巴蜀不空羂索观音造像考释
        一、不空羂索观音的经像传译与造像仪轨
        二、不空羂索观音造像的时空分布
        三、不空羂索观音造像的图像分析
        四、不空羂索观音造像在巴蜀流行的特殊原因
    第五节 唐宋巴蜀千手观音造像考释
        一、千手观音的经像传译与造像仪轨
        二、艺术文献所载的千手观音图像
        三、千手观音造像的时空分布
        四、千手观音造像的图像分析
    第六节 宋代巴蜀马头观音造像考释
        一、马头观音的经典传译与造像仪轨
        二、大足石刻马头观音的造型特征
        三、其他地区马头观音图像的造型特征
        四、不同地区马头观音图像之比较
    第七节 唐宋巴蜀其他多臂观音造像考释
第四章 唐宋时期巴蜀本土观音图像
    第一节 唐宋巴蜀白衣观音造像的形成、分期及其他
        一、白衣观音造像产生的社会文化渊源
        二、吴道子与白衣观音造像的关系
        三、白衣观音的形象标志及其来源
        四、白衣观音造像的分期与造型演变
        五、与其他地区白衣观音造像之比较
    第二节 唐宋巴蜀水月观音造型分析及相关问题
        一、周昉妙创水月观音图像新释
        二、艺术文献所载的水月观音画像
        三、水月观音的造型元素分析
        四、对两京水月观音造像传入巴蜀路线的思考
        五、水月观音与自在观音的关系
    第三节 宋代巴蜀数珠手观音造像的形成、特征及影响
        一、数珠手观音造像的判断标准
        二、数珠手观音造像的遗存分布与特征
        三、数珠手观音造像的宗教内涵与形成依据
        四、对云南大理国观音画像的影响
    第四节 宋代巴蜀观音群像窟的图像构成、文本依据及相关问题
        一、观音群像窟的图像构成与营造意图
        二、观音群像窟营造的文本依据
        三、观音群像窟的设计意匠
        四、观音群像窟与文氏石窟艺匠
第五章 唐宋时期巴蜀佛三尊像中的观音图像
    第一节 唐宋巴蜀西方净土变中的观音造像特征演变
        一、西方净土经典的传译及其在巴蜀地区的流行
        二、“净土三经”中西方净土世界的基本景观与观音形象的描述
        三、西方三圣像中的观音造像
        四、阿弥陀佛五十菩萨像中的观音造像
        五、阿弥陀经变龛中的观音造像
        六、观无量寿佛经变龛中的观音造像
    第二节 唐宋巴蜀释迦三尊像中的观音造像
        一、巴蜀释迦三尊像中的观音造像
        二、与犍陀罗释迦三尊像中观音造像的比较
第六章 唐宋时期巴蜀观音图像相关问题探讨
    第一节 唐宋巴蜀观音造像题记与民众社会心理
        一、造像题记的时代分布与布局形式
        二、从造像题记看观音称名的演变
        三、供养人身份与造像组织形式
        四、造像时间与佛教节日
        五、造像对象与家庭伦理
        六、造像愿望与功利心理
    第二节 唐宋巴蜀观音造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一、时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二、区域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插图目录及图版来源
附录二 表格目录
附录三 唐宋巴蜀观音造像题记汇录
附录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9)《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
        一、选题原因
        二、1966年时间节点的设定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一、对夏鼐学术人生的研究
        二、对夏鼐学术思想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注释规范
        一、研究方法
        二、注释规范
第一章 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分期与实践途径研究
    第一节 萌发时期(1920-1931)
    第二节 过渡时期(1931-1949)
    第三节 形成时期(1949-1966)
    第四节 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实践途径
    小结
第二章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
    第一节 西方考古学理论的发展过程
    第二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
    第三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在中国的实践(1941-1949)
    第四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在新中国的实践(1949-1966)
    小结
第三章 夏鼐与新技术、多学科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
    第一节 新技术在考古学应用
    第二节 夏鼐与多学科考古学研究
    小结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初步建立
    第一节 中国考古学体系的提出
    第二节 规划中国考古学发展方向
    第三节 考古学文化概念的厘定
    第四节 推动中外考古交流
    小结
结论
附录一: 夏鼐阅读书籍目录
附录二: 夏鼐阅读期刊目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川东地区企业职工劳动保险制度推行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概念界定
第一章 劳动保险制度的理论渊源及实践演变
    一、劳动保险制度的理论溯源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保障的思想
        (二)革命时期中共领导人关于劳动保障的思想
    二、劳动保险制度的实践演变
        (一)劳动保险制度的革命实践
        (二)1951 年劳动保险制度的延续
        (三)川东地区企业职工劳动保险制度的推行及期许
    小结
第二章 川东地区企业职工劳动保险制度的推行及阻滞
    一、劳动保险制度的初步推行
        (一)劳动保险工作的开启
        (二)劳动保险工作的全面推进
    二、劳动保险制度推行的阻滞困境
        (一)劳动行政机关与企业的困境
        (二)工会与劳动保险干部干事的困扰
        (三)众生相:企业职工的复杂面相
    小结
第三章 川东地区企业职工劳动保险制度的组织推进
    一、党政工团各组织的协同推进
        (一)党组织的积极领导
        (二)企业行政的协同发力
        (三)工会组织的全力推动
        (四)团组织的辅助配合
    二、劳动保险组织机构的建立与完善
        (一)劳动保险委员会的成立
        (二)劳动保险工作组的设立
        (三)劳动保险工作制度的建立健全
    三、劳动保险干部干事的配备与培训
        (一)建国初期工会干部情况
        (二)劳动保险干部干事的发现与选拔
        (三)劳动保险干部干事的培训与教育
    小结
第四章 川东地区企业职工劳动保险制度的宣传推进
    一、多种会议的层层宣传教育
        (一)干部会议交代政策
        (二)群众会议宣讲政策意义
    二、诉苦和典型实例的有力推进
        (一)诉苦
        (二)典型实例
    三、文字与文艺的全方位深入
        (一)丰富详实的文字宣传
        (二)生动形象的文娱活动
        (三)趣味横生的知识竞赛
    小结
第五章 川东地区企业职工劳动保险制度的工作推进
    一、劳动保险卡片的登记、整顿和管理
        (一)劳动保险卡片的登记
        (二)劳动保险卡片的复查与整顿
        (三)劳动保险卡片的管理
    二、劳动保险待遇的申请与支付
        (一)申请与支付的手续
        (二)申请与支付的乱象
        (三)申请与支付的完善
    三、集体劳动保险事业的建立与完善
        (一)集体劳动保险事业的逐步建立
        (二)集体劳动保险事业的收容条件
        (三)集体劳动保险事业的规章制度
    四、劳动保险工作方针的确立及贯彻
        (一)为生产服务:劳动保险工作方针的确立
        (二)预防为主:劳动保险工作理念的形成
        (三)从“消极善后”到“积极预防”:劳动保险工作方式在川东的转变
    小结
第六章 川东地区企业职工劳动保险制度推行的成效
    一、提供“生存危机”下的制度保障
    二、促进企业生产的提高
        (一)激发企业职工生产积极性
        (二)降低病伤率,提高出勤率
    三、增强企业职工对中共及新政权的政治认同
        (一)中共革命的正当性论证
        (二)新政权的形象塑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四、职业生涯设计点将台(论文参考文献)

  • [1]河北邯郸赵王城遗址保护利用研究[D]. 李欢.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2]基于共生理论的森林康养公园规划研究 ——以湖南龙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D]. 朱雅梅.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3]地方作家的写作困境 ——基于临淮市的文学生态考察[D]. 汪琬琦.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1)
  • [4]城市道路景观情感化设计应用研究 ——以西安临潼区秦唐大道为例[D]. 崔宁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5]南泥湾景区金盆湾村落文化基因活化路径研究[D]. 薛雯. 长安大学, 2020(06)
  • [6]退役士兵职业角色转换过程研究 ——基于13位退役士兵的深入访谈[D]. 刘英杰. 华东理工大学, 2019(01)
  • [7]湘湖景区一期植物景观调查研究[D]. 许诺.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 [8]唐宋时期巴蜀观音图像研究[D]. 邓新航. 东南大学, 2019(01)
  • [9]《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D]. 裴世东. 安徽大学, 2019(02)
  • [10]川东地区企业职工劳动保险制度推行研究(1949-1956)[D]. 贺显勇. 西南大学, 2019(12)

标签:;  ;  ;  ;  ;  

职业设计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