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民族地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研究

西南民族地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研究

一、西南民族地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罗可越[1](2021)在《西南边境地区流入人口状况及居留意愿分析》文中认为

丁全明[2](2020)在《从阿佤山到乳山 ——佤族婚姻迁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西南少数民族边疆地区与内地的交往愈来愈密切,人员、信息、资源等充分流动与共享,这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居住在云南阿佤山一带的佤族女性开始走出大山,以婚姻迁移等方式流入到内地,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这种大范围、长距离、背井离乡式的人口流动是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也能够反映出少数民族的社会和文化变迁。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生活在山东省乳山市农村地区的佤族婚迁女性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有:一是对佤族传统聚居区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做了简单介绍。二是从迁出地和迁入地角度分析了婚迁原因,指出原因既含有经济差异与社会文化因素,也有女性自身思想因素。二是从经济适应、文化适应、心理适应、行为适应这四个层面探讨了婚迁女性的生活适应状况,并注意记录她们的主观感受,总的来说,她们对目前的生活表示比较满意。三是着眼于整体,讨论了婚迁现象的影响以及新时代这种现象在乳山变少的原因,概括出近几十年来佤族女性流动人口在婚姻选择上的变化。本文主要结论有:1.从婚迁原因来看,上世纪80年代以来,佤族女性大规模婚嫁到鲁是必然趋势,是特殊历史时期特定的现象;从2010年左右,这种婚嫁现象骤减也是必然趋势,是新时代普遍现象。2.从生活适应情况来看,老一代婚迁女性是“隐蔽的佤族”,经济方面融入流入地状况较差,后发力不足,其后代多从事非农业生产;新一代婚迁女性融入程度更高,“隐形”但不“隐蔽”,更有能动性、创造性。3.从未来趋势看,少数民族女性流动折射出我国在市场化发展、女性教育、民族平等团结工作、新农村建设、边疆地区脱贫攻坚等方面的巨大成就。将来,我国佤族的族际通婚、省际婚迁等现象依然存在,但分布更为广泛。

刘海阳[3](2020)在《南宁市万秀村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现实诉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南宁市万秀村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生活过程中,形成了物质与制度层面的现实诉求,前者主要体现在居住场所、道路交通、环境卫生与休闲场所四个方面,后者主要体现在子女教育、劳动权益与社会治安三个方面;本文立足于民族问题两重属性的生成与转换视角,深入相关问题的社会根源,从人口暴涨带来村中巨大压力、暴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偏低、都市文化与故乡传统差别明显、现实追求与生活环境还有差距四个层面,探寻万秀村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现实诉求的生成原因;并从完善住房制度、提高通行能力、改善环境卫生、健全学校监管机制、加强劳动权益保障、强化社会治安治理着手,回应这些现实诉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调,涉及民族因素的工作领域,必须坚持“是什么问题就按什么问题来处理”的工作原则。

尹鸿翊[4](2020)在《美国流动青少年教育公平的发展研究(1965-2015年)》文中指出无论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的程度,还是考究一个国家国民综合素质高低,教育的公平都是一项很重要的衡量标准。由于历史阶段的区别以及地区的不同,要实现满足所有人的教育需求有一定的难度。流动青少年所受教育的机会、接受教育的质量都与普通学生存在差距,流动青少年所接受的教育也并非实现了所有学生的教育公平。目前,我国已经十分关注流动人口这一特殊群体,并竭力采取了措施解决流动青少年的教育公平问题。但是,美国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一直对流动青少年这一群体的教育问题颇为关注,并且制定了诸多教育法律法规以期实现流动青少年的教育公平。我国针对流动青少年这一群体的关注晚于美国,针对流动青少年教育公平的政策以及实施还与美国有一定的差距。分析梳理美国流动青少年教育公平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促进流动青少年教育机会公平为导向阶段(1965年至1971年)。随着流动青少年教育困境逐渐受到社会的关注,政府开始在出台的教育政策里设置专门针对流动青少年教育公平的内容。除此之外还推行了流动青少年教育项目(MEP),推行流动青少年教育信息的州际传递。最后,客观地分析这一阶段的特点:联邦政府从教育政策的角度体现了教育机会的公平;州际合作频繁让流动青少年信息得以便捷地传递;政府在竭力获取流动青少年的特殊需求;流动青少年的高中毕业率得到了提高。第二部分:推进流动青少年教育过程公平为导向的阶段(1972年至1992年)。流动青少年教育项目实施成效以及流动青少年的教育诉讼案引发普遍关注,大众开始聚焦流动青少年的家庭背景,并提出流动青少年家庭难以为青少年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流动青少年家长咨询委员会以及流动者家庭共进项目的出台旨在改善这一状况。另外,针对流动青少年的额外补偿教育也得以开展,“迷你”助教项目和暑期流动人口通过技术访问资源系统为流动青少年在家也能获取优质教育资源提供了机会;最后,客观地分析这一阶段的特点:流动青少年教育公平的受众扩大;流动青少年教育经费的使用趋于合理规范;流动青少年父母在教育中的参与度得到了提高。第三部分:推动流动青少年教育结果公平为导向的阶段(1993年至2015年)。美国意识到自身教育学业成绩落后,重新定义教育公平。对教育公平的持续追求推进了美国实施流动青少年教育综合需求评估项目。新出台的教育法案也表现出了对流动青少年教育的持续关注。最后,客观地分析这一阶段的特点:评估监测流动青少年教育公平的体系出现;教育资助金额趋于稳定;流动青少年学业水平得到了提升;法律法规体系逐渐完善。第四部分:首先指出我国推进流动青少年教育公平的政策现状以及所面临的教育公平问题,然后根据美国经验提出对我国推进流动青少年教育公平的几点启示。

于晋海[5](2019)在《牧区老人社会研究 ——以赛尔龙牧民个体与社区互动为例》文中提出在中华文明历史血脉之传承中,各民族在多元共生的文化土壤环境及社会变迁中孕育了众多具有自主性、创造性的老龄应对实践,为我国老龄社会研究乃至为人口老龄化的世界性问题解决提供了路径思考。在青海河南蒙古族自治县赛尔龙乡的田野调查中作者发现,在牧区普遍存在如此的文化现象:牧区老人从牧业村落流动到小城镇聚居。基于这样的田野发现,本文核心问题是探讨老人流动行动背后的动因、社会文化框架以及老人在小城镇聚居情境中的适应与能动作用。牧区老人社会是一个老龄化社会缩影,探讨牧区小城镇聚居情境中个体与社区的互动关系,在当前老龄化日趋严峻的时代背景下无疑具有着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的总体思路是:首先,通过历史沿革、乡镇社区城镇化和老人移居对乡镇社区的塑造来阐述赛尔龙老人社会的形成过程。说明牧区老人是乡镇社区发展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并且在老龄应对和社会适应中发挥着能动作用,赋予牧区乡镇以独特的老人社会之社区结构;其次,对老人社会结构中所包含的家庭结构、社会交往及本土文化社会支持等三个次结构系统进行具体分析;之后,进行从微观情境到宏观制度话语的视角转换,通过分析制度变迁及社区养老实践过程中的老人社会适应,构建个体、社区与国家三者间互动关系模型;最后,在比较研究中得出的老人社会特质及发展趋势,联系乡镇社区的现实和国家乡村发展战略的制度要求,来分析乡镇社区的未来。经研究指出:从形成机制而言,赛尔龙牧区老人社会是老人在应对自身角色变化和衰老过程中的各种生活事件时,通过流动在乡镇形成了独特的聚居形态。这一现象的背后,是牧区老人通过自身意志,与经历、接受并再诠释的经验相结合,来实现个体作为行动者的建构。类似的行动使得个体行动转变为群体行动,使乡镇情境发生了改变。从家庭结构而言,由于老人移居在牧业村和乡镇间形成了城乡二元家庭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新型的涉及三代人之代际互动;从交往模式而言,随着赛尔龙乡镇中老人交往圈的扩大形成了以互助为核心的邻里交往,以互惠为特点的多民族交往,以社会凝聚为功能的交往参与;从本土文化的社会支持而言,老人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借助本土文化来帮助其社会适应,在文化重构中不断应对困境与不适;从制度变迁与老人社会适应关系而言,构建宏观视角下形成的个体、社区与国家互动关系模型,在三者关系中社区具有着连接效应和中介属性,在老人的参与下进行新型乡镇社区构建;从牧区老人社会的特质出发,老人社会处于从乡土自主养老向新型社区养老的转变期,不仅要在微观社区情景范式中了解社会结构与老人能动,还需要从宏观角度对相关因素进行整体性研究。无论新型社区共同体构建的具体路径如何,老人在社区家庭结构形态、文化权威形态及新型社区养老规范建立的便利性、社区城镇化及精神社区构建中都有着重要意义并发挥着重要作用。社区发展需要老人的参与,而老人也需要依靠社区规范建立社会关照与养老服务进行老龄应对。社区一方面承载着保障老人生活、促进老人参与的情境责任,另一方面也肩负着推行国家制度、确保制度适应性和执行效率的使命。使得社区在老人个体、社区和国家三者关系间成为了中心环节,也使得老龄宜居的新型社区建设成为实现新时代乡镇社区发展的基本路径。

肖雅予[6](2019)在《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合法权益保障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广州市为例》文中指出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合法权益保障关系到国家的政治稳定、民族平等与团结、城市民族工作的发展等,需要引起重视。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权益保障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政治参与权、就业平等权、发展权等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障。近年来,随着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数量急剧上升,在给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权益保障带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如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就业权、受教育权及社会保障权等仍得不到充分保障。本文以广州市为例,对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合法权益保障的问题及对策展开研究,既有利于进一步维护少数民族权益,遏制歧视和伤害少数民族人民言行的发生,促进少数民族人口顺利融入城市生活,也是对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必要回应。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合法权益保障”为直接对象,综合运用民族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在厘清概念、特点、国内外相关经验的基础上,运用问卷调查法及深入访谈法对广州市的110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合法权益保障的现状、问题、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进行调研。通过调研,笔者发现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维护权益的主体文化水平整体不高、权益保障的行为选择呈现多样化趋势、权益保障需求多元化且具有民族特色。根据现状,笔者发现当前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合法权益仍存在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就业平等权、文化教育权、风俗习惯权、宗教信仰权、享有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险权等得不到充分保障的问题,这与权益保障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完善、权益保障工作机制相对不够健全、主体对权益政策的了解程度不到位、主体的维护权益意识待加强及主体适应能力不足等因素是密切相关的,需要通过完善少数民族权益保障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城市少数民族合法权益保障的工作力度、建立健全城市民族工作上下联动的机制、加强维护少数民族合法权益的宣传教育以及努力提升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自身能力等对策加以解决。

陈世海[7](2019)在《嵌入视角下宝乡彝汉民族互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欠发达地区少数民族自发移民到相对发达的汉族农村地区寻求发展出路,是当前我国社会流动领域中的一种特殊现象。移民搬迁后,少数民族嵌入到汉族的日常生活之中,与本地村民混合居住而构建了新的生活场域,形成了民族互动的多种样态。本研究在嵌入视角下,用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等方法,对自发从凉山欠发达地区搬迁到相对发达的宝乡汉族农村而形成的彝汉民族互动现象开展了研究。文章包括导论等八个部分,主要从物质生产、日常交往、民族文化、社会关系以及社会治理等方面开展了嵌入视角下的民族互动研究,主要研究发现有:当发展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自发搬迁到相对发达的汉族农村时,便形成了嵌入式民族混居场域;在阶层结构上,因资源占有、职业分布、价值理念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外来的少数民族往往在整体层面嵌入在了社会结构的底层,这种“底层结构嵌入”是双方社会互动的基本前提;与此同时,汉族生活习惯、社会规则等方面也从文化、价值、规范等角度嵌入到外来少数民族群体之中,形成了“双重嵌入”的局面,这种局面既为双方社会互动提供了条件,又限定了行为规范、制度约束的协商空间。居住和种植空间的交叉分布,为双方日常交流以及生产方式的互动提供了条件。在种植内容和种植工具方面向汉族融合,是少数民族在形成文化震惊与差异体验的“内驱力”,以及借助社会支持力量等“外助力”完成技术学习后的双重合力驱动下的行为,体现了对自然环境的“自适应”以及由习惯主导转变为效用主导的理性选择;在互动中的语言使用方面,当群体规模、文化发展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时,哪个民族群体处于高社会阶层,其语言便同其社会地位一样,拥有吸引其他民族自觉学习、使用的力量;在礼物往来中,互惠关系并非一开始就出现,礼物的受和授往往依据其社会阶层的位置而决定,除去授受双方礼物数量、价值以外的净值,体现出来的是结余方更高的社会阶层、权力和声望;在民族文化方面,外来小民族群体与本地大群体文化中差异大、甚至带有“危险性”元素的文化特质,最易在外群体压力和内群体自我纠正机制下被同化,相比于内隐文化(如宗教信仰)而言,外显文化(如民族服饰)更容易被同化。在底层嵌入的格局下,外来少数民族群体与本地汉族群体在总体上可能构建出“示好型社会关系”和“梯度型社会关系”等社会关系形态,也存在少量的“和谐型社会关系”和“排斥型社会关系”;经济社会文化的本源性差距是影响双方社会关系的面上原因,而人际交往能力、为人处事方法则是影响社会关系的点上原因;一般来说,有过与汉族人互动经验,具备随和、老实、谦卑、勤劳、肯出力等性格特征的少数民族群体更容易得到本地人接纳;在后天形成的嵌入式生活中,群体规模、文化、发展程度差距较大的不同民族之间,存在着心理和行为方面的鸿沟,没有治理和服务层面的介入,这种鸿沟通常难以依靠自身力量予以弥合。文章综合以上研究发现,对少数民族嵌入汉族地区的社会互动提出了初步的解释框架,以供后续研究予以批评。在此基础上,文章探讨了后天生成的民族混居农村社会治理问题,研究指出:当异质性较强的少数民族群体嵌入到规模更大的汉族群体时,原先的社会治理结构将变得更为复杂。涉及到民族问题的治理经验缺乏,特别是缺乏对嵌入后的少数民族文化和议事规则的了解,对于开展民族治理将造成较大障碍。而嵌入的少数民族群体过分执着于与本地文化差异较大、甚至会给本地人带来心理或潜在人身威胁的传统和文化特质,将更容易引起大群体的排斥,并反过来影响自身在本地的可持续发展,更将增加社会治理的难度。通常来说,地方管理者受本地稳定发展的“大局观”限制,会在多重比较和博弈后生成“不出事逻辑”,以此为基础,运用体制内动员、多部门联合、法理与协商等多种治理手段,化解因文化冲突所导致的矛盾纠纷。而事实上,这种治理理念和方法都存在弊端,难以应对民族嵌入后的社会格局。要突破这种状况,需要重新界定“大局意识”,将管控式思维转变为服务性思维,吸纳本土精英和嵌入精英,激发内源性发展力量,强调自组织建设,在专业社会组织的配合下,以需求为导向开展综合化、专业化、本土化服务,完善治理结构,才能达到善治的最终目标。

李致江[8](2019)在《水族人口均衡发展问题研究 ——基于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的调查》文中研究表明水族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一,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水族人口规模为41.18万人,主要聚居于黔桂交界的龙江与都柳江上游,贵州省三都县是我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全国约63%的水族人口聚集于此。研究发现,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民族人口政策、民族教育政策、民族经济政策等的支持下,水族人口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具体表现为人口素质逐步提高、人口城镇化率稳步提升、人口产业结构与人口职业结构不断优化、人口流动日益加剧。但是,水族人口发展与全国、汉族、少数民族人口平均发展水平相较仍有差距,不仅面临人口增长速度锐降、人口身体素质较差、人口文化素质较低、人口老龄化严重、人口性别比失调与人口单向流迁等内部非均衡发展问题,而且存在人口城镇化率低、人口产业结构滞后、人口职业结构不合理、人口相对贫困、人口与资源环境矛盾突出等外部非均衡发展问题。水族人口非均衡发展问题的原因既与以往计划生育政策过严、民族政策不完善有关,又与水族地区自然环境脆弱、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相连,同时也与社会流动带来的民族文化变迁相接,是自然、经济、社会、文化与政策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完善人口发展战略,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人口均衡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发展的主要指向。当下,水族人口虽然存在一系列非均衡发展问题,但同时亦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为水族人口均衡发展创造了生育空间,民族政策为水族人口均衡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经济发展为水族人口均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水族人口均衡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绿色发展理念为水族人口均衡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方向引领。为实现水族人口均衡发展,首先,应强化水族人口内部均衡发展的政策支持。全面贯彻落实二孩生育政策,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综合应对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积极化解人口老龄化风险;其次,应加快水族经济发展步伐。重点提升人口城镇化水平,优化人口职业结构,推进人口产业结构均衡发展。再次,应优化水族人口均衡发展的社会环境。提升人口社会保障水平,扎实推进精准扶贫战略,加强医疗卫生事业建设。最后,应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这不仅对水族人口与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会对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均衡发展产生一定的参照示范作用,更重要的是对实现我国民族平等、民族发展、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与乡村振兴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卢子铭[9](2019)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模式创新研究 ——以广西Y社区“三治”实践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发端于基层、发展于基层,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抓手。当前少数民族城市化比例越来越高,城市民族工作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如何让少数民族更好地融入城市社区,“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三治合一”的模式创新,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基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的学科理论与视角,运用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在田野调查和案例分析基础上,以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民族团结进步思想以及广西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的历史经验为思想基础,就“三治合一”基层治理思想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互动关系进行探讨,进而尝试提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新视域,即“三治合一”模式,并对南宁市典型的多民族社区——Y社区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进行检视,挖掘当前Y社区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在“自治、法治、德治”三个维度的实践,总结出当前Y社区在多民族社区自我服务能力的提升、社区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多民族共同美德的塑造等方面取得的成效,找出当前Y社区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在三治合一中的缺陷与不足。最后,从“三治合一”的视角为城市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找出新的提升路径。包括以自治为核心,激发民族团结创建新活力;以法治为保障,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法治化;以德治为滋养,强化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共同使命感等。多维度共同推进城市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模式的创新,更好地推进城市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现代化,促进城市社区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

陶晴[10](2019)在《中老边民跨国流动问题及治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老挝是中国西南边境的重要邻国,两国山水相连,江河同源,历史渊源深厚。中老边境地区边民基于相连的地理位置、相近的文化习俗、相通的民族语言,以族缘、亲缘、地缘、业缘为纽带,频交簌往在此,往来互动历史悠久,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在现代民族国家语境和加强沿边对外开放的发展环境下,中老边民互动包含了国际交往的属性,中老边民跨国流动愈显频繁活跃,成因和表现形式愈显复杂多样,流动人口和规模呈现新的特征。中老边境跨国流动人口从宏观上来说可分为合法跨国流动人口和非法跨国流动人口。中老边民跨国流动在促进边境地区经济发展、国家交往的同时,具有人口成分复杂和流动性等特征的合法跨国流动人口和违背国家法律意志的非法跨国流动人口引发了一些或显性或隐性的威胁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文化安全、生态安全、信息安全等治理问题和安全隐患,对国家安全、民族团结、边境发展、边境稳定产生不容低估的影响。其中,非法跨国流动人口引发的治理问题占绝大多数比例,是本文研究与关注的重点。本文以治理理论为工具,在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基础上,试图从国际层面、政府层面、市场层面、社会层面、边民层面多维度、全方位的针对中老边民跨国流动引发的治理问题进行科学分析,探究治理其引发问题的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的思路对策和路径选择,以期对建设和谐美丽边境、推进边境治理现代化、巩固中老关系提供略有裨益的理论参考与研究支撑。

二、西南民族地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南民族地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从阿佤山到乳山 ——佤族婚姻迁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和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相关动态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田野点介绍
        二、研究方法
        三、概念界定
第二章 阿佤故乡
    第一节 聚居地概况
        一、自然条件
        二、历史沿革与民族情况
        三、经济、文化、教育情况
        四、村寨生活
    第二节 我国佤族人口的分布与流动
        一、佤族的分布
        二、佤族的流动
第三章 为什么是乳山:婚迁原因分析
    第一节 婚迁阶段与方式
        一、人口拐卖
        二、滚雪球联姻
        三、打工迁移
    第二节 婚迁原因分析
        一、迁出地角度
        二、迁入地角度
第四章 居乳山:生活适应状况
    第一节 经济适应
    第二节 文化适应
    第三节 心理适应
    第四节 行为适应
    第五节 自然条件适应
第五章 婚迁行为的影响及时代转变
    第一节 婚迁行为的影响
    第二节 婚迁行为的转变及原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南宁市万秀村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现实诉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价值
    三、研究回顾
    四、研究思路
第一章 万秀村的相关管理与服务现况
    第一节 管理现况
        一、村委工作
        二、网格管理
        三、立体防控
    第二节 服务现况
        一、定点服务
        二、非定点服务
第二章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现实诉求
    第一节 物质层面
        一、希望房租合理、住房改善
        二、希望改善村内通行条件
        三、希望人居环境洁净卫生
        四、希望公共休闲场所完备
    第二节 制度层面
        一、希望随身子女入学不再难贵
        二、希望劳动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三、希望社会治安环境保持良好
第三章 现实诉求的生成原因分析
    第一节 人口暴涨带来村中巨大压力
    第二节 暴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偏低
    第三节 都市文化与故乡传统差别明显
    第四节 现实追求与生活环境还有差距
第四章 现实诉求的回应策略思考
    第一节 物质层面
        一、完善住房制度
        二、提高通行能力
        三、改善环境卫生
    第二节 制度层面
        一、健全学校监管机制
        二、加强劳动权益保障
        三、强化社会治安管理
结论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美国流动青少年教育公平的发展研究(1965-2015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提出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推动流动青少年教育机会公平阶段(1965-1971年)
    (一)流动青少年教育困境倍受社会关注
    (二)流动青少年获得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三)流动青少年信息开始实现州际传递
    (四)流动青少年教育阶段性特点
二、推动流动青少年教育过程公平阶段(1972-1992年)
    (一)流动青少年家庭背景影响学业发展
    (二)流动青少年家长作用得到充分重视
    (三)流动青少年额外补偿教育得以开展
    (四)流动青少年教育阶段性特点
三、推动流动青少年教育结果公平阶段(1993-2015年)
    (一)美国持续追求教育公平
    (二)评估流动青少年综合需求
    (三)教育法案关注流动青少年
    (四)流动青少年教育阶段性特点
四、美国流动青少年教育公平对我国的启示
    (一)我国流动青少年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二)美国流动青少年教育公平对我国的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5)牧区老人社会研究 ——以赛尔龙牧民个体与社区互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二、相关研究概况
        (一) 多学科交叉的老人研究
        (二) 民族学视域下的老人研究成果
        (三) 有关黄河南蒙古的研究概况
    三、概念界定与理论范式
        (一) 概念界定
        (二) 理论出发
    四、研究思路与文本结构
        (一) 研究思路
        (二) 田野工作概况
        (三) 文本结构
第一章 赛尔龙老人社会的形成
    第一节 变迁中的社区形态
        一、赛尔龙行政区划变迁
        二、赛尔龙乡镇社区雏形
        三、现代赛尔龙乡镇社区的区位优势
    第二节 “老”牧民与“新”流动
        一、老人移居与社区城镇化过程
        二、老人的移居动因
    第三节 牧区老人与乡镇新居
        一、老年牧民对社区空间的塑造
        二、居所空间营造中的老人需要
        三、老人社会的形成机制与特点
第二章 移居老人家庭生活的变迁
    第一节 远离牧场的承包户主
        一、聚合: 承包制度前的牧区家庭组织模式
        二、离散: 承包后的牧区家庭变化
        三、移居: 分家的应对策略
    第二节 流动语境下老人的家庭角色重构
        一、祖孙养育模式的确立
        二、赡养模式的变化
        三、老人的赡养回馈
    第三节 老人移居后的牧区家庭结构
        一、城乡二元家庭结构的建立
        二、三代人代际互动的传承意义
        三、老人社会的代际性延续
第三章 牧区老人社会的交往模式
    第一节 老人社会交往的邻里互助性
        一、老人交往圈在乡镇情境中的扩大
        二、以互助为核心的交往模式
    第二节 老人社会交往的多民族互惠性
        一、多民族居处格局与社区发展
        二、老人社会中的多民族商业互利
        三、老人社会中的多民族居处互嵌
        四、老人社会中的多民族文化互鉴
    第三节 老人社会交往的社会凝聚性
        一、牧区赛马活动中的老人交往
        二、新年节庆中的老人交往参与
        三、老人在牧区重要人生仪式中的参与
    第四节 转郭拉——老人社会交往的典型情境
        一、转郭拉之路——日常活动的空间安排
        二、转郭拉之人——特定空间的互动交往
第四章 本土文化对老人社会适应的支持
    第一节 传统与现代碰撞间的老人生活
        一、技术革新在老人生活中的体现
        二、蒙藏医药的健康补偿
        三、文化再造中的老人的困惑与不适
    第二节 牧区老人的民族文化传承
        一、河南蒙旗民族文化传承困惑
        二、老人对本民族意识增强的态度
        三、老人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积极作用
    第三节 信仰活动在老人适应中的参与
        一、老人的一般性信仰活动
        二、老人在私人空间的信仰活动
        三、寺院及僧众在老人社会中的作用
第五章 制度变迁与牧区老人的社会适应
    第一节 生产制度变迁与老人适应
        一、变迁语境下牧区老人对承包制度的认同
        二、老人视野中的承包制度完善路径
        三、生产制度变迁后老人的期许与实践
    第二节 养老制度变迁与牧区养老
        一、我国养老政策变迁
        二、新时代养老政策的趋势
        三、牧区的养老实践
    第三节 老人参与下的新型社区环境构建
        一、个体、社区与国家三者互动关系模型
        二、社区的连接效应与中介属性
        三、在老人参与中构建新型乡镇社区
第六章 牧区老人社会的特质与发展
    第一节 老人社会的流动性特质
        一、流动与流动人口定义界定
        二、老人移居与城乡流动
        三、乡镇老人与空巢老人
    第二节 老人社会的存续性问题
        一、影响老人社会存续的要素
        二、存续的补偿可能性
    第三节 老人社会的乡土性质与转变路径
        一、老人社会的乡土性质
        二、老人社会向新型社区养老的转变路径
结语: 老人与海——老人的积极应对与社区发展
    一、老人与家庭居住形态
    二、老人与文化权威形态
    三、老人与新型社区构建
附录1 报道人及样本汇总表
附录2 问卷
附录3 当地政府有关养老规范及概念
附录4 我国居家养老与医养结合相关政策文件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合法权益保障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广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合法权益保障的内涵与特征
    第一节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的内涵界定
        一、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
        二、合法权益保障
        三、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合法权益保障
    第二节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合法权益保障的特征
        一、权益维护主体的文化水平整体不高
        二、合法权益保障行为选择的多样化
        三、权益保障需求多元化且具民族特色
第二章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合法权益保障的理论资源和实践经验
    第一节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合法权益保障的理论资源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溯源
        二、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溯源
    第二节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合法权益保障的实践经验
        一、国内实践经验
        二、国外实践经验
第三章 广州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合法权益保障的问题及原因
    第一节 广州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合法权益保障存在的问题
        一、政治权益保障不充分
        二、经济权益部分受损害
        三、文化权益保障不到位
        四、社会权益保障不完善
    第二节 广州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合法权益保障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权益保障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完善
        二、权益保障的工作机制相对不够健全
        三、主体对权益保障政策的了解不到位
        四、主体维护合法权益的意识有待加强
        五、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适应能力不足
第四章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合法权益保障的应对措施
    第一节 完善少数民族合法权益保障的法律法规体系
        一、国家加强对少数民族合法权益的保障
        二、增强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对权益的保障
    第二节 加大城市少数民族合法权益保障的工作力度
        一、贯彻执行城市少数民族权益保障相关规定
        二、进一步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制度以及政策
        三、建立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法律援助中心
    第三节 建立健全城市民族工作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
        一、加强管理部门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互动
        二、强化少数民族合法权益保障的监督机制
        三、重视社区建设在城市民族工作中的作用
    第四节 加强维护少数民族合法权益的相关宣传教育
        一、加强民族理论与政策的宣传教育
        二、积极开展社区维权意识普及活动
        三、强化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了解
    第五节 努力提升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自身能力
        一、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政治参与能力
        二、提高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经济适应能力
        三、强化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文化适应能力
        四、增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交往能力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调查问卷
    二、访谈提纲(一)
    三、访谈提纲(二)
    四、访谈记录(节选)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7)嵌入视角下宝乡彝汉民族互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的缘起及主题
        (一) 传统农村社区、空心化及其转型的可能路径
        (二) 少数民族扶贫与异地搬迁、自发移民
        (三) 少数民族自发移民后的“嵌入式”生活
    二、研究回顾与述评
        (一) 有关嵌入研究的回顾与梳理
        (二) 我国少数民族的人口流动与自发移民
        (三) 少数民族流动背景下的民族互动研究
        (四) 少数民族人口流动的社会治理研究
        (五) 研究述评
    三、研究的内容、价值、概念与思路
        (一) 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 研究的价值和创新
        (三)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田野点介绍
        (一) 县域经济社会概况
        (二) 宝乡经济社会概况
第一章 宝乡的空心化及彝胞的嵌入
    第一节 民工潮与宝乡空心化
        一、民工潮的形成与农村空心化
        二、宝乡汉族的人口迁出及农村空心化
    第二节 社会网牵引下彝胞的自发移民与嵌入
        一、彝胞的自发移民与全面嵌入
        二、彝胞自发移民过程中的社会网运行机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物质生产过程中的彝汉互动
    第一节 土地的流转与利用
        一、彝胞对宝乡闲置土地的利用
        二、闲置土地再利用的价值及其不确定性
    第二节 从荞麦、背篓到水稻和扁担
        一、种植内容的变化: 从荞麦到水稻
        二、种植工具的变化: 从背篓到扁担
    第三节 农村里的兼业型农民工
        一、城镇化与汉族农民工回流创造的兼业机会
        二、农村里的“兼业型”农民工
        三、兼业过程中的纠纷及底层抗争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日常生活交往中的彝汉互动
    第一节 汉语的使用、习得及情境选择
        一、彝胞在宝乡的日常语言使用
        二、彝胞在宝乡的汉语习得
        三、特殊情境下的语言使用
    第二节 礼物交换: 从有来无回到礼尚往来
        一、有来无回的礼物
        二、有来有往的礼物交换
        三、彝汉双方礼物交换的逻辑
    第三节 留守与流动: 儿童的“战争与和平”
        一、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
        二、汉族留守儿童与彝族流动儿童的日常交往
        三、汉族留守儿童与彝族流动儿童的社会距离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民族文化调适中的彝汉互动
    第一节 “另类”服饰的演变与融合
        一、彝族服饰的传统特征
        二、彝胞服饰的呈现及汉族人的反应
        三、彝族服饰向汉族融合的内在逻辑
    第二节 “阴宅”恐惧与泛神信仰
        一、凉山彝族的泛神化宗教信仰
        二、彝胞泛神化信仰在宝乡的呈现
        三、彝胞泛神化信仰在宝乡的演变逻辑
    第三节 难以组织的火把节
        一、火文化对凉山彝族的重要性
        二、难以组织的火把节
        三、“冷落”火把节的背后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彝汉互动所建构的社会关系
    第一节 “帮工”及其构建的社会关系
        一、彝胞各种形式的“帮工”行为
        二、由“帮工”所呈现的社会关系
        三、“帮工”改进社会关系的拓展分析
    第二节 并不成功的民族通婚
        一、族际通婚与民族关系的探讨
        二、并不成功的民族通婚案例
        三、不成功的通婚呈现出的社会关系
    第三节 非常难得的守望相助
        一、从互帮互助到守望相助
        二、守望相助背后的交往选择
        三、守望相助背后的深层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彝汉互动背后的农村社会治理
    第一节 “提供帮助”还是“让人头疼”: 嵌入式生活的治理难题
        一、治理难题的具体表现
        二、治理难题的形成原因
        三、治理难题背后的深层因素
    第二节 “店大欺客”还是“客大欺店”: 治理中的主客反转
        一、主客反转的诱因及文化基础
        二、主客反转的治理方法与逻辑
        三、主客反转引申出的治理反思
    第三节 服务型治理的对策建议
        一、当前宝乡的农村治理体系
        二、彝胞的服务型需求
        三、可能的服务型治理建议
    本章小结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结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三、本研究的局限性
    四、未来研究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完成的科研工作
致谢

(8)水族人口均衡发展问题研究 ——基于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人口均衡发展研究
        (二)少数民族人口研究
        (三)水族研究
        (四)研究现状简评
    三、研究方法、理论基础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理论基础
        (三)创新之处
    四、田野调查点概况
        (一)水族传统文化
        (二)田野点基本情况
        (三)调查过程
第一章 水族人口变动的历史考察
    一、水族人口数量与人口再生产类型
        (一)人口数量
        (二)人口再生产类型
    二、水族人口素质
        (一)人口文化素质
        (二)人口身体素质
    三、水族人口自然结构
        (一)人口性别结构
        (二)人口年龄结构
    四、水族人口经济社会结构
        (一)人口城乡结构
        (二)人口产业结构
        (三)人口职业结构
    五、水族人口迁移
第二章 水族人口非均衡发展问题及其缘由
    一、水族人口内部非均衡发展问题及其缘由
        (一)人口增长速度锐降
        (二)人口素质偏低
        (三)人口性别比失调
        (四)人口老龄化严重
        (五)人口单向流迁
    二、水族人口外部非均衡发展问题及其缘由
        (一)人口城镇化率较低
        (二)人口产业结构滞后
        (三)人口职业结构不合理
        (四)人口相对贫困
        (五)人口与资源环境矛盾突出
第三章 实现水族人口均衡发展的机遇与路径选择
    一、水族人口均衡发展面临的机遇
        (一)二孩政策创造了生育空间
        (二)民族政策提供了政策支持
        (三)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四)公共服务均等化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五)绿色发展理念提供了科学的方向引领
    二、实现水族人口均衡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强化水族人口内部均衡发展的政策支持
        (二)加快经济发展步伐
        (三)优化水族人口均衡发展的社会环境
        (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水族人口均衡发展问题调查问卷(节选)
附录二 :水族人口均衡发展问题访谈提纲(部分)
附录三 :田野调查相关照片
附录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9)“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模式创新研究 ——以广西Y社区“三治”实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对民族团结进步思想的研究
        (二)关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研究
        (三)关于城市社区民族工作的研究
        (四)关于“三治合一”在基层治理中作用的研究
    三、研究概念及界定
        (一)民族团结进步创建
        (二)治理
        (三)社区治理
        (四)三治合一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田野调查法
        (三)对比分析法
        (四)案例分析法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广西经验
    第一节 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民族团结进步的思想
        一、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民族团结进步思想
        二、习近平的民族团结进步思想
    第二节 广西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的历史经验
        一、心系中华民族命运,扞卫国家利益
        二、不断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
        三、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四、努力打造成我国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第二章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新视域:“三治合一”模式
    第一节 三治合一的缘起与内涵
        一、三治合一的缘起
        二、三治合一的内涵
    第二节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中的三治合一模式
        一、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不断发展的内在需要
        二、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中健全三治合一基层治理体系
    第三节 三治合一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中的现实意义
        一、推动各民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的重要支撑
        二、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现实保障
        三、筑牢各族群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基础
第三章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在“三治”中的实践与分析——以Y社区为例
    第一节 Y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概述
        一、Y社区概况
        二、Y社区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目标
    第二节 自治:多民族社区自我服务能力的提升
        一、“13456”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体系,协力有序嵌入
        二、“民族之家”,让少数民族群众心有所依
        三、引导各族群众参与社区共治,共建共享民族和谐社区
    第三节 法治:社区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
        一、法治方式保障少数民族群众权益
        二、推进移风易俗,打造居民公约
        三、民族宗教政策法规意识得到提升
    第四节 德治:多民族社区共同美德的塑造
        一、典型立德,引导社区道德风尚
        二、文化养德,守望民族优秀文化
        三、家风促德,打牢社会文明基础
    第五节 Y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启示与在“三治合一”中的困难
        一、Y社区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中的经验启示
        二、Y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在“三治合一”治理中的困难
第四章 三治合一的城市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提升路径
    第一节 自治为核心:激发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新活力
        一、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多民族社区治理格局
        二、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
        三、完善基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绩效考核
    第二节 法治为保障:培养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法治意识
        一、培养基层干部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意识
        二、完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在群众中的条约共识
        三、依靠和发动群众,就地处理民族因素矛盾
    第三节 德治为滋养:强化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共同使命感
        一、塑造现代价值观与传统民族道德相结合的文化氛围
        二、树立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中的道德楷模
        三、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中设立道德评议组织
结论
    一、“三治合一”是当前基层民族工作的必须助力
    二、“三治合一”与“基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在互动中相互完善
    三、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应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的共同创建者
参考文献
致谢

(10)中老边民跨国流动问题及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立论依据
        1. 选题背景
        2. 研究意义
    (二) 理论依据与研究现状综述
        1. 理论依据
        2. 国外研究现状
        3. 国内研究现状
        4. 研究述评
    (三)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 研究方法
        2. 可能的创新点
一、中老边民跨国流动的历史阶段
    (一)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中国边民向老挝单向性流动为主阶段
    (二) 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90年代:中老边民双向流动阶段
    (三) 21世纪以来:老挝边民向中国单向流动为主阶段
二、中老边民跨国流动现状分析
    (一) 中老边境跨国流动人口构成
        1. 劳务类跨国流动人口
        2. 商贸类跨国流动人口
        3. 婚姻类跨国流动人口
        4. 宗教类跨国流动人口
        5. “三非”类跨国流动人口
    (二) 中老边民跨国流动原因构成
        1. 经济因素是边民跨国流动的主要动力
        2. 文化因素是边民跨国流动的情感推力
        3. 政治因素是边民跨国流动的外部推力
        4. 地缘环境因素是边民跨国流动的客观条件
三、中老边民跨国流动引发的治理问题
    (一) 政治安全类问题
        1. 导致边民国家意识与对边民国家认同形成的干扰
        2. 破坏国防安全体系
        3. 导致国家间矛盾的复杂化和国际化
        4. 影响地缘政治环境的稳定
    (二) 社会安全类问题
        1. 毒品犯罪问题
        2. 艾滋病问题
        3. 赌博问题
        4. 人口拐卖问题
        5. 人口安全问题
    (三) 经济安全类问题
        1. “地摊银行”盛行
        2. 人民币跨境流通中存在的问题
        3. 毒品及赌博带来的资金外流
    (四) 文化安全类问题
        1. 跨界民族的文化认同问题
        2. 宗教渗透
    (五) 生态安全类问题
    (六) 信息安全类问题
四、中老边民跨国流动治理路径选择
    (一) 国际层面:开展区域合作治理
        1. 深化与老挝在边民跨国流动治理方面的合作
        2. 寻求更广泛的国际合作
    (二) 政府层面:开展边境治理
        1. 完善跨国流动人口管理法律、法规建设
        2. 完善我国出入境管理制度,加强边民出入境规范化管理
        3. 加强各部门对易引发的社会实际问题的处置与管理
        4. 加强对“三非”人员的严格管理
        5. 利用现代技术为边民出入境治理提供保障
    (三) 市场层面:发挥市场参与边境治理的调节作用
    (四) 社会层面:发挥社会参与边境治理的基础作用
        1. 依托居委会、村委会等载体,加强社会网络治理
        2. 发挥民间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五) 边民层面:发挥边民参与边境治理的补充作用
        1. 强化边民国家意识与依法出入境意识
        2. 发挥边民在出入境管理中的管控与动员作用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西南民族地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南边境地区流入人口状况及居留意愿分析[D]. 罗可越. 中央民族大学, 2021
  • [2]从阿佤山到乳山 ——佤族婚姻迁移研究[D]. 丁全明.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3]南宁市万秀村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现实诉求研究[D]. 刘海阳.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1)
  • [4]美国流动青少年教育公平的发展研究(1965-2015年)[D]. 尹鸿翊. 西南大学, 2020(01)
  • [5]牧区老人社会研究 ——以赛尔龙牧民个体与社区互动为例[D]. 于晋海. 兰州大学, 2019(02)
  • [6]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合法权益保障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广州市为例[D]. 肖雅予.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19(02)
  • [7]嵌入视角下宝乡彝汉民族互动研究[D]. 陈世海. 云南大学, 2019(09)
  • [8]水族人口均衡发展问题研究 ——基于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的调查[D]. 李致江.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
  • [9]“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模式创新研究 ——以广西Y社区“三治”实践为例[D]. 卢子铭. 广西民族大学, 2019(01)
  • [10]中老边民跨国流动问题及治理研究[D]. 陶晴. 云南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西南民族地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