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器记录东北亚最早人类存在

石器记录东北亚最早人类存在

一、Stone Tools Record the Earliest Human Presence in Northeast Asia(论文文献综述)

郭晓明,王法岗[1](2021)在《泥河湾百年科学探索述略》文中认为1921年,泥河湾村天主教堂的神父文森特报告了泥河湾村附近发现古脊椎动物化石,揭开了泥河湾科学研究的序幕。100年来,泥河湾盆地发现自早更新世至晚更新世之末的旧石器时代遗址300余处,构建起自距今170多万年至1万年间古人类文化序列的框架,成为我国北方最重要的古人类文化遗址。泥河湾遗址群研究历史悠久,成果丰硕,在第四纪地质、旧石器、古人类、古动物、古环境等科学研究领域都享有盛誉。在我国文化遗产事业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充分发挥新建成的河北省泥河湾研究中心的功能,加强与国内外科研院所的合作,深入挖掘遗址内涵,提升泥河湾旧石器时代遗产的内涵、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盆地内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和科学资源的社会和经济价值的释放,是新一代考古工作者的重要使命与担当。

刘伟坤[2](2021)在《7-11世纪鸭绿江流域民族变迁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公元7—11世纪鸭绿江流域民族变迁问题为研究对象,力求从宏观上把握东北古代民族形成、发展之历程,在此基础上,探讨不同时期渤海、女真等少数民族迁徙的原因、特征及其规律。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叙述全文的写作缘起、学术价值、应用价值、国内外研究现状、定义概念、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的创新点。梳理了各时段鸭绿江流域民族变迁问题的研究成果,发现研究不足,提出研究方法和研究价值。第二章高句丽对鸭绿江流域的开发与治理。运用法国年鉴学派长时段的历史观,考察鸭绿江流域的民族变迁,并结合历史地理、生态环境等因素分析鸭绿江流域作为人类早期栖息、繁衍地的优势。考证鸭绿江名称在历史流变过程中的舛误,辨析出现错误的原因,指出《通典》、《旧唐书》、《新唐书》、《大清一统志》等史书记载的问题,依《汉书·地理志》记载,秦汉时期鸭绿江称盐难水,秃鲁江称马訾水。同时利用考古材料和史籍记载,系统梳理鸭绿江流域早期民族构成与分布以及高句丽民族在鸭绿江流域形成发展的历程。第三章唐朝对鸭绿江流域的开发与治理。梳理了唐朝灭亡高句丽后,高句丽遗民的迁徙与反叛,探讨安东都护府的设置、迁徙、职能演变以及对高句丽遗民的治理。查阅《旧唐书》、《资治通鉴》、《册府元龟》等史料,结合《三国史记》“李积奏报”内容考证安东都护初置时鸭绿江流域的治理机构为屋城州都督府和国内城都督府。同时在研究安东都护府治理效果时发现,唐朝对高句丽遗民的治理经历了“华人参治”到“羁縻统治”的过程,但效果并不理想,造成高句丽遗民向新罗、靺鞨的逃散,分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唐朝自身和当时所处环境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第四章渤海国治理下的鸭绿江流域。渤海建国初期,民族成分复杂,包括粟末靺鞨、白山靺鞨、伯咄、安车骨、拂涅等部族,还包括部分高句丽遗民,渤海族的形成经历了较长的历史过程。研究渤海国的历史发现,渤海在大武艺时期,确曾进入过辽东地区,时间段限在安史之乱后至辽太祖经略鸭绿江前二十年。渤海强盛时,鸭绿江流域除鸭绿江口外大部分囊括在西京鸭渌府范围内,结合石刻资料和贾耽《边州入四夷道里记》等记载,考证出渤海西京鸭渌府治所就在今临江市。第五章辽朝对鸭绿江流域的治理。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机建立辽朝,契丹族强大后逐渐控制鸭绿江流域,先后灭渤海、迁东丹,设鸭绿江女真大王府、征高丽。在梳理渤海、女真民族迁徙过程基础上,辨析定安国、兀惹、燕颇三者关系,发现定安国位置有所变动,存在由鸭绿江下游向上游的迁移。利用《辽史》、《高丽史》、《契丹国志》以及《耶律仁先墓志》等资料考证鸭绿江女真的范围以及鸭绿江女真大王府设立的时间。从辽丽之间“保州”、“鸭绿江东数百里地”纷争的角度,分析辽丽之间的和战关系。公元7-11世纪,鸭绿江流域民族变迁是东北亚历史舞台上一场长时段、大规模的民族迁徙活动,波及地域之大,涉及民族之多在中国移民史上也很罕见,从宏观上把握这段历史,有助于东北民族史的整体研究。

刘文卿[3](2020)在《基于考古学阐释的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营造特点研究》文中提出1930年营造学社成立后,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研究对象多集中于传统建筑文化核心区,至今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相比之下,边疆地区的古代建筑文化研究一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至今已成为中国建筑史研究领域的主要盲区。对于古代东北边疆区的黑龙江流域而言,受古建筑地面实例稀少、古文献缺失、历史文化背景复杂、自然气候苛刻等诸多地缘因素限制,其地域性营造特点的相关研究起步很晚,未形成系统性全面解读。由于地面实例和纸面文字的双重缺乏,我们无法通过直观的建筑实例解读来展开实证式研究,也无法通过文献分析来进行推论式研究。此外,古代东北边疆区是多民族混居区,人居文化多源多流,特定文化形态下的单线程人居文化演绎方法也不适用。面对这些现实状况,只有以人居遗址的考古信息为主要证据线索,回溯定位遗址的“时空”属性,然后复原遗址的形态构造“物象”属性,最终揭示遗址的文化伦理“意象”属性,开拓出“溯源修正”-“信息解码”-“阐释转译”的新研究路径,并以“自下而上”的复原建构方式去阐释其地域营造特点才是唯一可行之道。本文以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考古信息为材料基础,结合人居环境科学和考古学相关理论,将古代人居遗址的地域性营造特点视为一个复杂的系统性问题。按照由表及里、由实体到意象的逻辑递进关系,将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地域性营造特点解构为遗址时空分布特点、基址环境特点、空间形制特点、构筑技术特点、营造文化特点五个密不可分的层面,并结合相关考古学方法提出地域性营造特点的阐释路径和框架,具体针对每个层面分别展开论述。在时空分布特点层面,通过筛选和整理黑、吉、蒙三个行政区的文物地图集、文物普查目录、考古报告等相关资料,利用Arc GIS构建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信息数据库,对不同时期和地理空间版块的遗址分布情况展开量化和可视化分析。分别梳理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早期铁器时代、成熟铁器时代、发达铁器时代五个考古学分期,以及蒙古高原东部、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滨海山地区四个地理板块的遗址分布特点,解码人居遗址的时空分布规律和特点。在基址环境特点层面,主要以黑龙江流域古代聚落遗址为研究对象,并选取三江平原汉魏聚落群遗址为典型案例,通过景观考古学方法,从宏观尺度分析三江平原四大汉魏聚落群和环山式、沿河式两类聚落组团的聚类分布模式,从微观尺度分析不同类型聚落单体遗址的空间组织结构,以及遗址与周围地形地貌、水系植被等自然环境的结合关系,进而解码聚落遗址空间表征信息背后蕴藏的社会形态、空间认知、人地耦合关系特点等。在空间形制特点层面,主要以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遗址为研究对象,通过追溯城市遗址的类型和年代信息,将其发展过程分为环壕聚落与早期都邑、宏大都城与京府州县、卫所戍堡与小型城镇三个主要阶段。汇总不同时期的城址考古信息,并复原汉魏时期的凤林古城、渤海国时期的上京龙泉府、辽金时期的上京会宁府古城遗址,以及其它代表性中小型城址等典型城市遗址的空间布局,并通过与其它区域城址的适度比对,进而阐释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遗址在尺度规模、平面格局、军防措施等空间形制方面的地域性特点。在构筑技术特点方面,主要以黑龙江流域古代木构建筑遗址为研究对象,通过追溯建筑遗址的年代类型信息,分别以临时营地与半地穴房屋出现、地面房屋与大型木构架建筑盛行、大型木构架建筑消失为标志,将木构建筑的发展过程分为探索期、成熟期、衰退期三个阶段。选取不同时期的典型小型木构房屋遗址、大型木构架建筑遗址进行平面形态、结构构架等方面的复原研究,进而阐释黑龙江流域古代木构建筑在材料选择加工、木构架结构构造、室内采暖防寒措施等营造技术方面的地域性特点。在人居文化特点方面,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区别,将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范式归结为渔猎游牧文明下的游居范式、大型农耕文明下的定居范式、军备实边观念下的戍居范式,流人移民的客居范式四种类型。通过追溯和建构各类典型人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并梳理不同人居范式在近现代的延续流变,进而解码其中蕴含的生态环境观、人居空间观、营造技术观等地域性营造文化观,及其对当下活态社会人居环境建设的启示。同时在文化地理学、文化人类学、文化传播学等视野下,阐释黑龙江流域营造文化内涵的游居与耕居二元并立性、边缘与中心异质统一性、多元移植与流变杂糅性、兼并融合与动态开放性等特征。

雷帅[4](2020)在《陕西澄城刘家洼遗址出土人骨研究》文中提出刘家洼遗址作为春秋早中期芮国的又一处都邑性遗址,相比于较早的芮国梁带村遗址,所包含的文化因素更为复杂。对探讨芮国后期的社会结构、政治格局、生业模式、人口变迁及人地关系等内容具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目前遗址内共探明4处墓葬,其中东区3处,西区1处。在对东Ⅰ区和西区墓葬全面发掘后,发现墓葬形制、丧葬习俗及出土遗物等方面均体现出明显的社会阶层差异及特殊的文化因素。本文在生物考古学理念的指导下,对采集自刘家洼遗址东Ⅰ区墓地43例人骨进行了人口学、古病理学、颅骨形态学、种族类型学、稳定同位素分析及人种成分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并以刘家洼组人骨研究为切入点,通过对先秦时期北方地区各主要族属人种材料的梳理,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对刘家洼组古代居民的种系来源和流向进行了系统分析。此外还从文化及体质特征两方面出发,试图对该组人群的种系构成因素进行探索。刘家洼遗址人口结构严重失衡,男女两性比例为0.25:1。死亡年龄以中年期最多,其次为青年期及壮年期,最后为老年期,且该组标本中未发现15岁以下的未成年个体。C、N稳定同位素分析及龋齿率表明,该人群中生业模式以发达的农业为主,并辅以畜牧业;在其它口腔及骨骼疾病的表现方面,刘家洼组居民与复杂社会经济模式下生存的人群及社会阶层较高的人群更为相似。种族类型学及种系成分分析显示,黄河中游“古中原类型”土着居民对刘家洼组人群基因贡献率最大,虽然刘家洼人群与同时期相关地域内的周人、秦人及晋中南人群都存在不同程度上的交流与互动,但归根结底这些人群在体质特征上的共性,则都主要来源于对新石器时代黄河中游土着居民的继承。其次“古华北类型”人种基因对刘家洼人群种系的构成也具有较大贡献率,这方面主要来源于与戎狄及北方长城地带土着人群的交流与融合。此外,刘家洼人群表现出的与现代蒙古人种北亚或东北亚类型相似的偏阔面型,也应是受到北方游牧民族基因的影响。最后,由于地望或其它因素,黄河上游“古西北类型”人种在刘家洼种系特征的形成方面,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田淳[5](2020)在《广西布兵盆地中山岩厦遗址更新世末期至全新世早期人类石器文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晚更新世末期作为第四纪气候转型的重要阶段,发生了一系列全球性或区域性的气候突变事件和短期的冷暖交替过程。相应在晚更新世末至全新世早期,人类石器技术在该阶段出现了革命性的改变。在欧洲、非洲、西亚和东北亚,早期人类在该阶段的石器演化序列已经较为清楚。但在中国南方,晚更新世末期石器文化的研究和报道有限,有关新–旧石器过渡和转型的时间节点、过程和动因等的研究不多。究其原因,可能因为具有精确年代和清晰地层的石器地点较少、该时期遗址堆积本身的复杂性等。因此,要揭示更新世末期这一重要阶段中国南方石器技术的复杂性和演化过程,需要更多具有准确年代和清晰演化过程的石器遗址的研究。2018年,我们对广西田东中山岩厦遗址进行试掘,测年结果显示该遗址堆积年代为距今14500–8000年。自堆积物的底部到顶部,呈现由打制石器向磨制石器连续转变的过程。距今14000左右,磨制技术开始被用于加工骨器。在距今约10000–12000年之后,早期人类开始用磨制技术加工石器,新石器开始出现。地层出土的赭石以及具有涂绘痕迹的石器,表明生活在右江地区早期人类在10000–8000年已经开发和使用赭石原料。这同时暗示在附近定模洞口的涂绘岩画的制作时间,有可能在全新世早期。该推测需要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验证。中山岩厦遗址没有发现任何与农业有关的证据,表明右江地区的早期居民进入农业时代的时间应该晚于至少8000年。与中国北方和东南亚其他工业的比较显示,在更新世末期至全新世早期阶段,右江地区的早期居民的石器加工技术和文化演变方式,具有本地域的独特性和复杂性。石叶技术——作为现代人技术革新标志性的组合,并没有在右江及周边地区出现,暗示该地区的早期人群可能并非来自非洲或中国北方地区。我们的证据支持右江及周边地区的土着人群更有可能在本地起源和演化,至少在全新世早期。

卢成敢[6](2019)在《渤海遗存的分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渤海国存于公元698926年,疆域涵盖今中国东北、朝鲜半岛东北部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统治集团以粟末靺鞨族群为主,历经十一世十五王。渤海政权在政治、军事、文化等多个领域学习唐王朝,与中原政权存在册封、朝贡的关系,中原史书誉称其为“海东盛国”,在东北亚历史中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全文共分为5章,具体如下。第1章为绪论。简要介绍了渤海社会的发展状况,阐述本文的研究对象与时空范围问题。发现简史部分概述了五类遗存中的关键性遗址,并对研究现状予以回顾、分析,该命题的学术研究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此为本文得以撰写的直接原因。最后,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与研究思路。第2章为基础材料的梳理。渤海遗存的确认多数是依据考古调查,但考古调查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加之调查者自身的学术素养不一,导致部分遗存同高句丽、靺鞨或辽金时期的遗存相混淆。本文以渤海典型的遗物、遗迹作为考察标准,同时参考其它因素,对八个自然地理区域内城址、墓葬、旷野型建筑址、寺庙址与村落址等五类“渤海遗存”进行了逐一辨识。将辨识后的遗存分为可确定时代、不可确定时代与可排除的三组。其中,可确定时代的渤海遗存约占总数的一半,后文研究均以之为基础。第3章为渤海遗存的文化分区研究。对前述自然地理区域内的典型渤海遗存进行分析,基于区域遗存所显示的文化面貌与特征,最终将渤海全境划分为四个文化区。Ⅰ区图们江流域流域的考古遗存,在总体上呈现出较强的唐文化与高句丽文化因素,靺鞨文化因素较弱,唐文化渗透到渤海社会的上层与中层。Ⅱ区是以敦化盆地为核心的牡丹江上游地区,该区遗存在总体上是以高句丽、靺鞨文化因素为主,唐文化因素较前二者为弱。Ⅲ区为牡丹江下游、绥芬河流域、第二松花江上游部分地区及中下游、俄罗斯滨海边疆中东部区域,其遗存在总体上表现出非常显着的靺鞨文化因素,其它文化因素的影响较小。Ⅳ区为第二松花江上游部分地区、鸭绿江流域与朝鲜东海岸一带,其遗存在总体上显现出非常明显的高句丽文化因素。第4章为渤海核心区与边缘区的划分,以及分区之下的都城、五京与政治体制研究。基于农业生产、政治中心、军事防御、交通联系、社会文化等几项要素,将图们江流域与牡丹江流域(以宁安盆地为核心)划作渤海的核心区,其余区域则划为边缘区。重新界定了西古城与八连城的性质,前者在早期曾发挥渤海政权都城的职能,中后期成为陪都,八连城则一直承担陪都的职能。鉴于两座城址为陪都的定性,以及城内尚未发现衙署设施的迹象,推断西古城与八连城极有可能与传统学术观点所认为的中京显德府、东京龙原府并无关涉,显德府与龙原府的治所应另寻他处。关于渤海五京制度的设置,在大言义时期已开始出现,最迟在大彝震时期已完全确立。渤海的“京”与“都”并不能够等同,二者处于两个不同的维度。五京具有“点”与“面”的象征集合意义,但并不具备真正的行政管辖权力。五京制度的作用应与分域而治、政治格局重心及交通道等三个因素相关。关于渤海的政治结构考察,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主要是以中央、地方两个层面的政治制度完善为标志。同时,探讨了渤海不同核心—边缘分区之下的政治体制整合情况,北部的黑水靺鞨部落应为羁縻式控制,南部区域则为直接统治,渤海政权属于二元性体制。第5章为结语,对本文前述各章节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总结。

王时光[7](2019)在《秦汉时期环渤海地区水陆交通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环渤海地区,是以渤海为中心的周边区域,在东北亚社会发展进程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秦汉时期,环渤海地区的交通体系逐渐发展成熟,以并海道为代表的环渤海“C”型道路已经形成;以大凌河谷道为代表的辽西古廊道是连接中原与东北的重要交通道路;以胶辽海上通道为代表的跨海航线是连接辽东半岛与山东半岛的纽带,从而形成系统的水陆联运路线。襄平、蓟、临淄是环渤海地区的中心城邑,并构成了四达的交通道路网。环渤海地区的港口初具规模,辽东地区有沓氏、平郭;辽西地区有营丘、碣石;山东地区有徐乡、黄、芝罘,形成海陆并行的交通结构。秦汉时期在利用洋流、季风等自然力的基础上,利用风帆与舵,碣石与芝罘等海港出现跨海直达航线。秦汉时期已经充分利用自然河流和人工运河航运,环渤海地区的辽河、滦河、海河、黄河、济水都有航运记录。秦汉时期环渤海地区交通体系对区域社会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环渤海地区交通体系的建立有利于实现中原王朝加强边疆控制,提升了军事打击效率,促进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加强了区域间的文化交流。环渤海地区的交通线路是行政治理、军事行动、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碣石是秦汉时期环渤海地区的重要地标,在地理上、交通上、经济上、文化上都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

张文木[8](2017)在《亚洲古地理与中华民族发祥——兼论中华先民在太平洋地区的迁徙及其世界意义》文中认为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为亚洲最大国家。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度,与其悠久历史相依相伴的,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英雄民族——中华民族。英雄的民族一定有不同凡响的成长经历,非凡的成长经历决定了中华民族一定是具有较强的介入"世界历史"(1)能力并必将"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2)的民族。

张文木[9](2017)在《亚洲古地理与中华民族发祥——兼论中华先民在太平洋地区的迁徙及其世界意义》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为亚洲最大国家。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度,与其悠久历史相依相伴的,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英雄民族——中华民族。英雄的民族一定有不同凡响的成长经历,非凡的成长经历决定了中华民族一定是具有较强的介入"世界历史"①能力并必将"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②的民族。一、人猿相揖别:亚洲古气候变化与中华古人类诞生(一)部落共同体、民族共同体和国家的形成"研究一个国家的历史总得知道他最初的民族。"③研究"中华民族",就不能不先认

成胜泉[10](2016)在《泥河湾研究大事记》文中研究说明1911年,法国神甫林懋德利用庚子赔款,在如今的河北省阳原县化稍营镇泥河湾村建立起小巧别致的天主教堂。1914年,天津北疆博物院创始人,法国古生物学家、考古学家、法国科学院院士桑志华神甫来到中国,在直隶献县天主教耶稣会的赞助下,开始在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及内蒙古等地进行有关生

二、Stone Tools Record the Earliest Human Presence in Northeast Asia(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tone Tools Record the Earliest Human Presence in Northeast Asia(论文提纲范文)

(1)泥河湾百年科学探索述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泥河湾遗址群概况
二、泥河湾的发现与研究历程
    (一)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前,泥河湾的发现、命名及初期研究阶段
    (二)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期,旧石器时代考古初创阶段
    (三)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末,旧石器考古迅速发展阶段
    (四)21世纪初期(2010年以前),旧石器时代考古繁荣阶段
    (五)21世纪10年代至今,旧石器时代考古全面发展阶段
三、泥河湾遗址群考古的学术意义
    (一)发现了东亚地区最早人类出现的证据
    (二)出土了珍贵的早期智人化石
    (三)揭露了中国北方旧石器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典型剖面和材料
    (四)构建了近乎完整的旧石器时代文化序列
    (五)展现了一脉相承的石器文化面貌
四、泥河湾考古的目标与任务

(2)7-11世纪鸭绿江流域民族变迁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价值
    第二节 概念界定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第二章 高句丽对鸭绿江流域的开发与治理
    第一节 鸭绿江流域自然地理与名称流变
        一、自然地理
        二、水文和气候
        三、名称流变
    第二节 鸭绿江流域的早期人类
        一、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
        二、先秦时期的民族及分布
        三、秦汉时期的民族迁徙
    第三节 高句丽对鸭绿江流域的开发与治理
        一、高句丽民族国家的形成
        二、迁都国内城
        三、高句丽对鸭绿江流域的治理
    小结
第三章 唐朝治理下的鸭绿江流域
    第一节 唐朝鸭绿江流域的民族迁徙
        一、隋末唐初鸭绿江流域的民族构成
        二、隋唐对高句丽的征讨
        三、高句丽遗民的迁徙
    第二节 安东都护府治下的鸭绿江流域
        一、安东都护府的设置与职能
        二、安东都护府对高句丽遗民的治理
        三、唐罗联盟的解体
    第三节 安东都护府的迁移
        一、安东都护府的内迁
        二、安东都护府的治理效果
    小结
第四章 渤海国治下的鸭绿江流域
    第一节 渤海时期鸭绿江流域的民族构成与分布
        一、靺鞨族源
        二、靺鞨人的东迁
    第二节 渤海国治理下的鸭绿江流域
        一、渤海族的形成
        二、渤海国在辽东的势力范围
        三、西京鸭渌府的设置
    第三节 渤海时期鸭绿江流域民族与周边关系
        一、渤海与唐朝关系
        二、渤海与新罗关系
        三、渤海遗民迁徙对鸭绿江流域的影响
    小结
第五章 辽朝对鸭绿江流域的治理
    第一节 辽初鸭绿江流域的民族迁徙
        一、辽初鸭绿江流域的民族构成与分布
        二、渤海遗民的迁徙
        三、兀惹、定安国与燕颇反叛
    第二节 辽中期对鸭绿江流域的治理方略
        一、鸭绿江女真大王府的设立
        二、辽朝对高丽的征讨
        三、辽朝在鸭绿江流域治理体系的形成
    第三节 辽末鸭绿江流域民族关系的变化
        一、辽、高丽、宋关系的变化
        二、辽朝后期与高丽的保州交涉
        三、辽朝民族政策对鸭绿江流域民族关系的影响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1.石器时代鸭绿江流域人类遗址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3)基于考古学阐释的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营造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课题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研究综述
        1.2.2 黑龙江流域古代营造特点研究综述
    1.3 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
        1.3.1 研究范围界定
        1.3.2 相关概念界定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研究框架
第2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营造特点的考古学阐释框架
    2.1 黑龙江流域古代营造特点的研究基础
        2.1.1 人居环境科学和考古学两大理论基础
        2.1.2 地域性营造特点研究的材料基础
    2.2 地域性营造特点的层次解构及考古学研究方法
        2.2.1 地域性营造特点研究的五个主要问题
        2.2.2 地域性营造特点的考古学解读方法
    2.3 地域性营造特点的考古学阐释重点及路径
        2.3.1 地域性营造特点考古学阐释的重要视角
        2.3.2 地域性营造特点的考古学阐释路径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时空分布
    3.1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数据库构建
        3.1.1 古代人居遗址数据的采集与筛选
        3.1.2 古代人居遗址数据库的需求分析
        3.1.3 古代人居遗址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3.2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断代分布
        3.2.1 石器和青铜器时代人居遗址分布
        3.2.2 早期铁器时代人居遗址分布
        3.2.3 成熟铁器时代人居遗址分布
        3.2.4 发达铁器时代人居遗址分布
    3.3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时空分布规律
        3.3.1 人居遗址的断代分布规律
        3.3.2 人居遗址的区域分布规律
        3.3.3 人居遗址的总体时空分布规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聚落遗址的基址环境
    4.1 黑龙江流域古代聚落遗址考古概况
        4.1.1 聚落遗址现状及研究对象选择
        4.1.2 三江平原汉魏聚落遗址的功能及数量
    4.2 三江平原汉魏聚落遗址的基址环境分析
        4.2.1 聚落考古和景观考古方法引入
        4.2.2 聚落遗址的形态和规模分析
        4.2.3 聚落遗址的地形水文分析
    4.3 三江平原汉魏聚落的地景环境及人地关系阐释
        4.3.1 聚落遗址的组群及空间分布特点
        4.3.2 酋帮制社会结构与早期国家化特点
        4.3.3 聚落族群的空间认知和人居模式特点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遗址的空间形制
    5.1 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遗址的分期溯源
        5.1.1 城市发展萌芽期:环壕聚落与早期垣壕城邑
        5.1.2 城市发展成型期:宏大都城与京府州县
        5.1.3 城市发展高峰期:层级化城市格局延续及戍卫城盛行
        5.1.4 城市发展衰落期:延用前代旧城为主
    5.2 黑龙江流域城市遗址的空间格局复原分析
        5.2.1 王城及都城遗址的空间格局复原
        5.2.2 大型区域中心城址的平面格局分析
        5.2.3 防御性山城和军堡的空间格局分析
    5.3 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空间形制的地域性阐释
        5.3.1 城市空间形制的多元性和简略性
        5.3.2 规模尺度和平面格局的分异性
        5.3.3 军防和排水性能和的突出性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建筑遗址的构筑技术
    6.1 黑龙江流域古代木构建筑遗址的分期溯源
        6.1.1 木构技术探索期:临时营地与半地穴房址的出现
        6.1.2 木构技术成熟期:地面房址与大木构架建筑的盛行
        6.1.3 木构技术衰退期:大型木构建筑的毁弃与消失
    6.2 黑龙江流域典型木构架建筑遗址案例复原
        6.2.1 小型居住建筑遗址案例复原
        6.2.2 大型宫殿建筑遗址案例复原
        6.2.3 大型佛殿建筑遗址案例复原
        6.2.4 其它大木作建筑遗址案例
    6.3 黑龙江流域木构建筑构筑技术的地域性阐释
        6.3.1 材料选择加工及应用特点
        6.3.2 木构架的构造技术特点
        6.3.3 建筑的采暖防寒技术特点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范式的地域性营造文化
    7.1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7.1.1 渔猎游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7.1.2 农耕定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7.1.3 军防戍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7.1.4 流人客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7.2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范式的演进特点
        7.2.1 游居范式的衰落与转型
        7.2.2 耕居范式的泛滥和超载
        7.2.3 戍居范式的裁撤和消失
        7.2.4 客居范式的融入和同化
    7.3 地域性的营造文化观及其启示
        7.3.1 地域性的自然生态观及启示
        7.3.2 地域性的人居空间观及启示
        7.3.3 地域性的营造技术观及启示
    7.4 地域性的营造文化内涵
        7.4.1 游居与耕居营造文化的二元并立性
        7.4.2 营造文化的边缘与中心异质统一性
        7.4.3 营造文化的多元移植与流变杂糅性
        7.4.4 营造文化的兼并融合与动态开放性
    7.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三江平原汉魏聚落遗址信息统计表
附录2 黑龙江流域及周边地区的主要渤海国城址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陕西澄城刘家洼遗址出土人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文的研究理念——生物考古学
    1.2 生物考古学与体质人类学(生物人类学)
    1.3 生物考古学与考古学
第二章 研究背景
    2.1 澄城县的自然环境与历史沿革概述
        2.1.1 澄城县的自然地理概况
        2.1.2 澄城地区的历史沿革
    2.2 关中地区先秦时期生物考古学的发展现状
        2.2.1 主要的人类化石材料
        2.2.2 主要的人类骨骼材料
    2.3 刘家洼遗址的考古学背景
        2.3.1 遗址概况
        2.3.2 墓地概况
        2.3.3 遗址时代
        2.3.4 文化性质
    2.4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相关说明
        2.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2.4.2 研究对象
第三章 刘家洼遗址人群的古人口学研究
    3.1 性别鉴定与死亡年龄推算
        3.1.1 个体性别鉴定
        3.1.2 死亡年龄推算
    3.2 性别与死亡年龄的统计分析
        3.2.1 性别与死亡年龄分布统计
        3.2.2 性别分布与死亡年龄段分析
    3.3 人口寿命研究
        3.3.1 刘家洼组古代居民总人口寿命研究
        3.3.2 刘家洼组古代居民男、女两性寿命研究
    3.4 与先秦时期关中地区其它人群的比较分析
        3.4.1 死亡年龄出现状况的对比研究
        3.4.2 性别比例的比较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刘家洼遗址人群的古病理学研究
    4.1 刘家洼遗址古代居民的口腔疾病
        4.1.1 牙齿保存状况统计
        4.1.2 龋齿
        4.1.3 C、N稳定同位素分析与龋齿率所体现的人群生业模式
        4.1.4 生前失牙
        4.1.5 根尖周炎
        4.1.6 牙周病
        4.1.7 牙釉质发育不全
    4.2 刘家洼遗址古代居民的骨骼病理
        4.2.1 骨膜炎
        4.2.2 眶上缘筛孔样变和多孔性骨肥厚
        4.2.3 脊柱退行性疾病
    4.3 小结
第五章 刘家洼遗址古代居民颅骨形态研究
    5.1 颅骨非测量性形态特征观察
    5.2 颅骨测量性形态特征观察
    5.3 小结
第六章 刘家洼遗址古代居民颅骨的分组研究及t检验
    6.1 不同考古学背景下墓主颅骨的分组研究
        6.1.1 墓主头向的分组
        6.1.2 墓葬形制的分组
        6.1.3 随葬器物的分组
        6.1.4 墓葬等级的分组
    6.2 颅骨分组的t检验(差异性检验)
        6.2.1 A组与C组颅骨主要特征t检验
        6.2.2 A组与D组(女)颅骨主要特征t检验
        6.2.3 B组与D组(男)颅骨主要特征t检验
        6.2.4 C组与D组(女)颅骨主要特征t检验
    6.3 小结
第七章 刘家洼遗址古代居民种族类型研究
    7.1 与亚洲蒙古人种各区系类型的比较
        7.1.1 与北亚类型相比
        7.1.2 与东北亚类型相比
        7.1.3 与东亚类型相比
        7.1.4 与南亚类型相比
    7.2 与亚洲蒙古人种各近代组之比较
        7.2.1 Dij与α的定量分析
        7.2.2 聚类分析
    7.3 与青铜—早期铁器时代北方各人群之间的关系
        7.3.1 研究材料
        7.3.2 α的定量分析
        7.3.3 Dij和聚类分析
        7.3.4 因子分析
    7.4 小结
第八章 相关问题的讨论
    8.1 刘家洼遗址古代居民的种系来源
        8.1.1 研究材料
        8.1.2 α的定量分析
        8.1.3 Dij和聚类分析
        8.1.4 因子分析
    8.2 刘家洼遗址古代居民的种系流向
        8.2.1 研究材料
        8.2.2 α的定量分析
        8.2.3 Dij和聚类分析
        8.2.4 因子分析
    8.3 刘家洼遗址古代居民人种成分分析
        8.3.1 黄河中游土着居民人种因素
        8.3.2 戎狄人种因素
        8.3.3 北方长城地带土着居民人种因素
        8.3.4 黄河上游土着居民人种因素
    8.4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5)广西布兵盆地中山岩厦遗址更新世末期至全新世早期人类石器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国外研究状况
    (三)国内研究状况
        1、广西
        2、广东
        3、海南
        4、河北
        5、河南
        6、山西
        7、青海
        8、宁夏
        9、黑龙江省
        10、湖南
        11、浙江
    (四)布兵盆地研究背景
    (五)研究目的
    (六)研究方法
        1、发掘
        2、石制品分析
        3、年代测定
一、布兵盆地自然地理概况
    (一)地理位置
    (二)现代气候特征
    (三)动植物特征
    (四)布兵盆地第四纪地貌
        1、河流阶地
        2、地垒
        3、岩溶地貌
二、中山岩厦遗址的试掘
    (一)遗址基本情况
    (二)发掘和采样
    (三)地层描述
    (四)中山岩厦遗址年代测定结果
三、石制品及分类
    (一)研究材料来源
    (二)中山岩厦遗址石制品分类标准
        1、备料(Manuport)
        2、零星片疤砾石(Chipped cobbe)
        3、石锤(Hammer stone)
        4、石核(Core)
        5、石片(Flake)
        6、刮削器(Scraper)
        7、砍砸器(Chopper)
        8、断块(Debitage)
        9、磨制石斧(Polished axe)
        10、磨制石锛(Polished adze)
        11、使用石片(Utilised Flake)
        12、砺石(Grinder)
        13、窄槽磨石(Stone needle maker)
        14、赭石(Ochre)
        15、饼形器
四、石制品描述
    (一)石锤
        1、石锤原料和尺寸
        2、石锤描述
    (二)石核
        1、石核原料及尺寸
        2、石核描述
    (三)石片
        1、石片数量及原料
        2、石片描述
    (四)刮削器
        1、刮削器原料和尺寸
        2、刮削器描述
    (五)砍砸器
        1、原料和尺寸
        2、砍砸器描述
    (六)使用石片
        1、原料和尺寸
        2、使用石片描述
    (七)磨制石斧
    (八)磨制石锛
    (九)砺石
    (十)窄槽磨石
    (十一)赭石
    (十二)饼形器
    (十三)砾石原料
    (十四)零星片疤砾石
五、石制品原料及来源
    (一)石制品原料性质分析
    (二)岩性统计分析
    (三)原料属性
    (四)原料来源
六、石制品工业组合及技术特征
    (一)石制品工业组合
    (二)石器工业技术特点
        1、石制品剥片技术
        2、工具加工技术
七、石器工业比较
    (一)中山岩厦遗址上、下文化层石器工业比较
    (二)中山岩厦遗址与长江以南地区石器遗址比较
    (三)中山岩厦遗址与东南亚石器工业比较
八、讨论
九、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渤海遗存的分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及时空范围
    1.2 发现简史与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思路
第2章 渤海遗存的分布与分类
    2.1 Ⅰ区图们江流域分布区
        2.1.1 城址
        2.1.2 墓葬
        2.1.3 旷野型建筑址
        2.1.4 寺庙址
        2.1.5 村落址
    2.2 Ⅱ区牡丹江流域分布区
        2.2.1 城址
        2.2.2 墓葬
        2.2.3 旷野型建筑址
        2.2.4 寺庙址
        2.2.5 村落址
    2.3 Ⅲ区鸭绿江流域分布区
        2.3.1 城址
        2.3.2 墓葬
        2.3.3 旷野型建筑址
        2.3.4 寺庙址
        2.3.5 村落址
    2.4 Ⅳ区第二松花江流域分布区
        2.4.1 城址
        2.4.2 墓葬
        2.4.3 旷野型建筑址
        2.4.4 寺庙址
        2.4.5 村落址
    2.5 Ⅴ区辽河流域分布区
        2.5.1 城址
        2.5.2 墓葬
        2.5.3 旷野型建筑址
        2.5.4 寺庙址
        2.5.5 村落址
    2.6 Ⅵ区绥芬河流域分布区
        2.6.1 城址
        2.6.2 墓葬
        2.6.3 旷野型建筑址
        2.6.4 寺庙址
        2.6.5 村落址
    2.7 Ⅶ区朝鲜东海岸一带分布区
        2.7.1 城址
        2.7.2 墓葬
        2.7.3 旷野型建筑址
        2.7.4 寺庙址
        2.7.5 村落址
    2.8 Ⅷ区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中东部分布区
        2.8.1 城址
        2.8.2 墓葬
        2.8.3 旷野型建筑址
        2.8.4 寺庙址
        2.8.5 村落址
第3章 渤海遗存的文化分区
    3.1 图们江流域渤海遗存的研究
        3.1.1 和龙龙海墓区
        3.1.2 和龙河南屯墓葬
        3.1.3 和龙北大墓葬
        3.1.4 图们江流域的佛教遗存
    3.2 牡丹江流域渤海遗存的研究
        3.2.1 六顶山墓葬
        3.2.2 永胜遗址
        3.2.3 细鳞河遗址
        3.2.4 虹鳟鱼场墓地
        3.2.5 三灵坟墓葬
    3.3 鸭绿江流域渤海遗存的研究
        3.3.1 国内城、长白古城与河南屯城址
        3.3.2 民主村遗址
    3.4 第二松花江流域渤海遗存的研究
        3.4.1 东清墓葬
        3.4.2 永安遗址
        3.4.3 大海猛遗址
        3.4.4 查里巴遗址
        3.4.5 老河深遗址
    3.5 绥芬河流域渤海遗存的研究
        3.5.1 小地营遗址
        3.5.2 契尔良基诺5 号墓地
    3.6 朝鲜东海岸一带渤海遗存的研究
        3.6.1 坪里墓葬
        3.6.2 弓心墓群
    3.7 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中东部渤海遗存的研究
        3.7.1 罗希诺墓地
        3.7.2 新戈尔杰耶夫斯科耶村落址
        3.7.3 科克沙罗夫卡-8 建筑址
    3.8 渤海各区域遗存特点及文化分区
        3.8.1 图们江流域遗存特点
        3.8.2 牡丹江流域遗存特点
        3.8.3 鸭绿江流域遗存特点
        3.8.4 第二松花江流域遗存特点
        3.8.5 绥芬河流域遗存特点
        3.8.6 朝鲜东海岸一带遗存特点
        3.8.7 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中东部遗存特点
        3.8.8 渤海遗存文化区的划分
第4章 渤海遗存的核心与边缘分区
    4.1 渤海核心区—边缘区的划分
        4.1.1 核心区—边缘区的自然因素考察
        4.1.2 核心区—边缘区的社会因素考察
        4.1.3 核心区—边缘区的划分结果
        4.1.4 渤海核心区的形成过程考察
    4.2 渤海的都城与五京制度
        4.2.1 历史地理学视角下的研究
        4.2.2 考古学视角下的研究
        4.2.3 渤海五京的设置
        4.2.4 渤海五京制度的内涵
        4.2.5 渤海五京制度的作用
    4.3 渤海的政治结构考察
        4.3.1 7世纪末至8 世纪50 年代末
        4.3.2 8世纪50 年代末至9 世纪30 年代
        4.3.3 9世纪30 年代至10 世纪前期
        4.3.4 核心与边缘分区下的政治体制
第5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7)秦汉时期环渤海地区水陆交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环渤海地区的界定
    (二)选题意义
    (三)学术史回顾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秦汉时期环渤海地区交通体系
    (一)先秦时期环渤海地区交通状况
        1.旧石器时代环渤海地区的交通
        2.新石器时代环渤海地区的交通
        3.夏、商、周至战国燕、齐时期环渤海地区的交通
    (二)秦汉时期环渤海地区陆路交通
        1.并海道
        2.辽西古廊道
        3.辽西——辽东道
        4.临淄——燕蓟道
    (三)秦汉时期环渤海地区水路交通
        1.胶辽海上通道
        2.环渤海港口及近海航运
        3.内河航运
    (四)秦汉时期环渤海地区海外交通
二、秦汉时期环渤海地区交通对区域社会的影响
    (一)强化边疆控制
        1.帝王巡行的影响力
        2.中央管理的通道
        3.对民族地区的控制
    (二)提升军事打击效率
        1.斩断匈奴“左臂”的军事路线
        2.“从齐浮渤海”征伐朝鲜路线
        3.“运船自辽口径至城下”——司马懿讨伐公孙氏路线
    (三)促进经济发展
        1.环渤海地区交通对农业的影响
        2.环渤海地区交通对手工业的影响
        3.环渤海地区交通对商业的影响
    (四)加强文化交流
        1.“燕、齐”连称与交通
        2.辽西走廊民族文化交流
        3.胶东、辽东文化交流
三、环渤海地区交通的个案分析——碣石在秦汉时期历史中的地位
    (一)碣石在秦汉时期是重要地标
    (二)碣石在秦汉时期是重要交通枢纽
    (三)龙门到碣石是重要的农牧分界线
    (四)碣石是燕地风俗文化的重要标志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亚洲古地理与中华民族发祥——兼论中华先民在太平洋地区的迁徙及其世界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人猿相揖别:亚洲古气候变化与中华古人类诞生
     (一) 部落共同体、民族共同体和国家的形成
     (二) 人猿相揖别:亚洲古气候变化与中华古人类诞生
二、第四纪:中华古人的远征及其苦难辉煌
     (一) 远征, 从青藏高原出发———中华先祖的远古足音
     (二) 远征, 从青藏高原出发———中华古人的大迁徙向亚太地区推进
三、在火的旗帜下:中华各民族的融合与多元一体的民族共同体初成
四、在火的旗帜下:炎黄部族的“南北矛盾”与中华古典辩证思维发生
五、简短的总结

四、Stone Tools Record the Earliest Human Presence in Northeast Asia(论文参考文献)

  • [1]泥河湾百年科学探索述略[J]. 郭晓明,王法岗. 文物春秋, 2021(04)
  • [2]7-11世纪鸭绿江流域民族变迁问题研究[D]. 刘伟坤. 长春师范大学, 2021(12)
  • [3]基于考古学阐释的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营造特点研究[D]. 刘文卿.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4]陕西澄城刘家洼遗址出土人骨研究[D]. 雷帅. 西北大学, 2020(08)
  • [5]广西布兵盆地中山岩厦遗址更新世末期至全新世早期人类石器文化研究[D]. 田淳.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5)
  • [6]渤海遗存的分区研究[D]. 卢成敢. 吉林大学, 2019(02)
  • [7]秦汉时期环渤海地区水陆交通研究[D]. 王时光. 渤海大学, 2019(01)
  • [8]亚洲古地理与中华民族发祥——兼论中华先民在太平洋地区的迁徙及其世界意义[J]. 张文木. 华西边疆评论, 2017(00)
  • [9]亚洲古地理与中华民族发祥——兼论中华先民在太平洋地区的迁徙及其世界意义[A]. 张文木. 华西边疆评论(第四辑), 2017
  • [10]泥河湾研究大事记[J]. 成胜泉.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S1)

标签:;  ;  ;  ;  ;  

石器记录东北亚最早人类存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