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黑格尔的历史哲学遗产

论黑格尔的历史哲学遗产

一、略论黑格尔的历史哲学遗产(论文文献综述)

潘裕文,侯春晓,刘玉玲[1](2021)在《《黑格尔的哲学遗产》研讨会实录》文中研究指明吴晓明(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非常感谢各位在这么冷的天来开这个座谈会。我现在的心情是非常忐忑的。前两天,孙周兴在他的《未来哲学》讨论会上很低调,但他今天来架势不太一样,因为他那天说是"开批判会",一起来批判那本书。那么,今天就是开我的评判会。所以,孙周兴趾高气扬地进来,我心里就很慌,害怕他来"大开杀戒"。我确实应该听听大家的批评意见,所以好话就不多说了,要听听大家的批评和意见。批评意见对我们学术的进一步发展来讲,意义更为重大。

吴晓明[2](2021)在《《黑格尔的哲学遗产》自序》文中认为由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中国的哲学话语体系建构研究基地主办的"《黑格尔的哲学遗产》交流研讨会"于2020年1月12日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召开。来自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的专家学者,商务印书馆上海分社、《学术月刊》杂志社、《探索与争鸣》杂志社一并出席了本次会议。本次研讨会开幕式由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林晖教授主持,商务印书馆上海分社社长贺圣遂、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孙向晨发表致辞。贺圣遂社长表示,《黑格尔的哲学遗产》是吴晓明教授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成果,这部着作不仅阐释了黑格尔的思想体系,而且揭示了这一体系对中国人的生活甚至整个人类世界的影响。

姜佑福[3](2021)在《在当代语境中重估黑格尔的哲学遗产》文中认为黑格尔哲学作为从思想上深入把握西方哲学史和西方文明史核心内容的集大成体系,对于理解今天的世界历史情势以及理解当今中国的社会现实,具有特别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所谓立足当代语境重估黑格尔的哲学遗产,首先是在思想境域上经由马克思的哲学革命,更好地理解黑格尔哲学在方法论上的优长之处及其所意谓的"事情本身"的具体内容,其次是立足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实践要求以及从哲学上把握当今中国社会现实的理论要求,恰当地估价黑格尔哲学所意谓的"事情本身"在今天仍然具有的历史势能,以及黑格尔哲学自身相应的理论解释力。

祁涛[4](2021)在《后形而上学时代的思想命运——重思黑格尔与马克思的哲学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黑格尔哲学所遭遇的误解,与时代思想中"去形而上学化"的倾向息息相关。这种倾向造成研究者未能正视黑格尔哲学对于马克思哲学的积极贡献,由此无法深入理解马克思在存在论上的革命变革。重思黑格尔的哲学遗产,并不意味着直接返回黑格尔哲学,简单地接受黑格尔哲学的立场,而是在充分理解黑格尔的哲学贡献之后,像马克思一样阐发黑格尔未能思考的思想领域。最终以现代生活的现实性维度为基准,重整中国当代知识样式的基本面貌。

刘魁[5](2021)在《从黑格尔谈恩格斯的哲学遗产》文中认为从黑格尔的绝对唯心主义体系中拯救辩证法、建构唯物主义的辩证法体系,是恩格斯晚期哲学研究一个极为重要的目标,也是其未竟的哲学遗产。如果说恩格斯与马克思早期的哲学贡献主要是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颠覆了黑格尔的辩证法,进而建构了唯物史观,那么恩格斯的后期哲学贡献则主要是试图依据19世纪的时代精神及其科学发展构造系统的唯物辩证法体系,为唯物史观奠定本体论的理论基础。随着时代的更替与科学的发展,辩证法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理论形式,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卢卡奇、葛兰西等人试图以革命实践的辩证法取代恩格斯的辩证法,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内部不同辩证法发展内在张力的显现。

刘素娟[6](2020)在《冯友兰中西文化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鸦片战争以降,外国列强侵入中国,给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带来了强烈的冲击,中华民族面对侵略,勇敢地走上了救亡图存的道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人们对中西冲突的思考和探索,从物质层、制度层转向了文化层,自此之后,中西文化问题成为国人讨论的热点话题。冯友兰是我国着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教育家,他曾以“三史释今古、六书纪贞元”概括自己一生的主要学术成就,作为五四时期成长起来的热血青年,冯友兰的哲学研究始终围绕中西文化进行。他的文化探索随着时代脉搏而跳动,随着时代思潮的发展而起伏。20世纪初期,五四新文化运动如火如荼,人们关于“中西文化异同”、“中国文化向何处去”有着广泛的讨论。冯友兰对中西文化的探索,主要围绕“中国文化为什么会落后、中西文化有什么不同”来进行,冯友兰认为中国落后的原因在于没有科学,中国没有科学的原因在于中国文化向内寻求的历史选择,它走的是“自然”路线,关注的是人的内心需要,注重的是人伦日常。与之相反,西方产生科学的原因在于西方文化向外追求,走的是“人为”路线,注重向大自然寻求力量,追求确实性。20世纪20年代,冯友兰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通过深入了解西方哲学,他发现中西文化有许多相同之处,都同时存在着几种人生哲学派别,冯友兰以老子所谓“损益”问题为主线,将中西人生哲学按照“损道”、“益道”、“中道”三个大类分为了十个派别,提出中西哲学都有“损道”,主张人类的幸福在于约束人的欲望;也都有“益道”,主张向外探寻幸福;还都有“中道”,主张有限度地向外探索。回国后,冯友兰接续人生哲学之同的发现,参与了“科玄论战”,提出了一种新的人生观。20世纪30年代,受马克思主义在国内广泛传播的影响,冯友兰逐步接受了唯物史观,认识到社会从低到高的发展规律。欧洲游学的观察和思考促使冯友兰对中西文化的看法从“中西之异”转向了“古今之异”,认识到中西文化的不同在于时代差别,中国是古代文化,西方是近代文化。冯友兰文化观从“中西之同”到“古今之异”的辩证发展,让他认识到中西互释的可能。20世纪40年代,面对抗日战争和建国问题,冯友兰认为工业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中国现代化问题讨论中,冯友兰接续“古今之异”,根据共相殊相理论,提出了文化的类型说,认为西方是以社会为本位的工业社会,其文化是工业类文化,中国是以家庭为本位的农业社会,其文化是农业类文化。中国向西方学习,不是“全盘西化”,也非“中国本位”,而是要学习其工业类文化,保持中国的基本道德不变,保留中国民族文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实行“团结、教育、改造”的知识分子政策,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冯友兰主动接受改造,努力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实践,进一步接受马克思主义。从此,冯友兰的中西文化讨论加入了马克思主义的因素。面对1950年代文化改造和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否定和批判,冯友兰勇敢地提出了“抽象继承法”,旨在传承中国文化的传统命脉。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共产党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始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冯友兰在这个时期重新获得了学术生命,他认为,中西文化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向西方学什么”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新阶段在于如何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建立新的文化体系。围绕“中国古典哲学有哪些成份可为新的文化体系所吸收”,冯友兰完成了《中国哲学史新编》,为中国文化的新发展输送营养。冯友兰对中西文化的认识和思考长达近一个世纪,折射出了二十世纪的风云变幻,展现了冯友兰的爱国热忱和民族情怀。冯友兰的中西文化观始终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和评价及对中国文化未来的思考,经历了一个从不自信到自信的过程,表现了冯友兰在中西文化冲突面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着力和用心。冯友兰的中西文化探索,不仅涉及到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还关照到了马克思主义,冯友兰对中、西、马三者关系的探索,也为后人铺好了基石。

吴晓明[7](2019)在《论黑格尔的哲学遗产》文中认为我们今天之所以有必要重新标举并阐说黑格尔的哲学遗产,是因为切中现实的思想任务急需这笔遗产,而现代性的意识形态和知识样式却一再试图遗忘之、抹杀之。对于当今时代的自我理解来说,黑格尔的哲学遗产特别地包括:(1)将一般所谓知识,即知性的知识,批判地把握为有限性的知识;通过对知性知识之运作机制("外在反思"或"形式推理")的哲学考察,揭明此种知识及其学术之根本的主观主义—形式主义性质。(2)黑格尔并不拒斥知性的知识,而是要求在占有其成果的同时超越之(扬弃之);此种超越的本体论要义是思想通达于事物自身,从而使知识或学术保有其真正的客观性(真理性),使知性反思的抽象普遍性上升为思辨—具体的普遍性。(3)对知性形而上学的批判,不仅在哲学上史无前例地开启出历史性的思想维度,而且最具决定性地揭示出社会生活的广大区域,黑格尔籍此"开辟了一条理解人类社会现实的道路";此一道路将社会—历史的实体性内容托付给哲学社会科学,使之成为其思想任务的主导定向。在这个意义上,清理和真正消化黑格尔哲学的遗产,将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自主性建构,尤其是摆脱中国学术长久以来的对外学徒状态,进而切中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本身提供强大动力。

彭双贞[8](2019)在《从“感性直观”到“感性活动” ——马克思和费尔巴哈的黑格尔哲学批判与马克思的哲学变革》文中研究指明黑格尔去世之后,黑格尔学派迅速解体,如何面对黑格尔的哲学遗产成为德国哲学家的共同课题。在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中,青年黑格尔派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青年黑格尔派通过对其老师遗产的批判和继承,开展了一条从宗教到哲学和文艺到政治的批判路线。青年黑格尔派对马克思和费尔巴哈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成为马克思和费尔巴哈哲学的共同主题。在这一共同课题中,对唯灵论的批判、对现实世界和人的本质的理解是马克思和费尔巴哈最主要的和迫切的任务。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也成为马克思和费尔巴哈哲学思想的重要出发点。在对宗教问题进行批判的背景下和将“神学下降为人本学”的基本理论旨趣下,费尔巴哈基于“感性直观”的原则对黑格尔哲学进行了以“颠倒”为目的的批判,建立了感性人本学。费尔巴哈的黑格尔哲学批判对马克思产生了重要影响,这种影响在马克思哲学早期到中期的发展过程中动态变化着。马克思对待费尔巴哈的黑格尔哲学批判的态度是两方面的:一方面,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完成了对作为思辨神学的黑格尔哲学的颠倒,费尔巴哈在一定意义上触及了黑格尔哲学的存在论基础。因此,马克思肯定了费尔巴哈的伟大的历史功绩和费尔巴哈以“人与人的关系”和感性确定性作为新哲学的存在论基础;另一方面,马克思又认为费尔巴哈由于从“感性直观”原则出发,因而没有真正理解和克服黑格尔哲学,没有看到黑格尔辩证法中批判和革命的要素。在马克思看来,黑格尔哲学及其辩证法要比费尔巴哈哲学深刻的多。马克思认为黑格尔体系的非批判的运动形式下包含了革命和批判的因素,即否定性的活动原则。马克思从“感性活动”的哲学原则出发对以“精神活动性”为哲学原则的黑格尔哲学的存在论根基进行了批判并对以“感性直观”为解释原则的费尔巴哈哲学进行了清理。通过对费尔巴哈和黑格尔哲学的扬弃以及对当时所面临的理论课题的历史性和革命性解答,马克思实现了哲学史上的理论变革,并为共产主义运动和现实的革命提供了哲学基础。

宋忆冰[9](2019)在《彼得洛维奇实践哲学思想研究》文中指出彼得洛维奇是20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卓越诠释者,作为南斯拉夫实践派最具影响力的学者之一,他把马克思主义解释为人道主义的实践哲学。他在批判苏联模式僵化哲学观的基础上,“复活”马克思的哲学遗产,阐释其实践哲学的根本精神。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回顾了彼得洛维奇实践哲学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与主要理论来源,为深入研究彼得洛维奇实践哲学奠定思想基础。第二章是在阐述彼得洛维奇实践哲学思想根本精神的基础上,通过阐释“存在”、“实践”和“人”三个范畴的含义及其关系,来展现彼得洛维奇实践哲学思想的理论内涵。第三章从认识论批判、方法论批判和价值论批判三方面入手揭示彼得洛维奇实践哲学思想的内在批判维度,力求对彼得洛维奇实践哲学思想进行更深层次的认识和把握。第四章是探究彼得洛维奇实践哲学思想的价值旨归与时代回响。一方面,阐释彼得洛维奇实践哲学思想的人道主义诉求;另一方面,阐明彼得洛维奇实践哲学思想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启示意义。彼得洛维奇对苏联模式僵化的哲学观的批判,对人道主义的探讨与对实践哲学的重视,开启了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新的理论视野。对彼得洛维奇实践哲学思想的研究,不仅对于展现认识和解读马克思主义的新视角,而且对于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哲学,对于彰显新时代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存在价值和发挥其能动性都具有启示意义。

沈亚生,胡玲[10](2018)在《列宁的哲学遗产和他的国家学说》文中认为在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和发展中,在当前推进我们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论研究中,如何看待列宁的哲学遗产,特别是他的国家学说和政治哲学理论,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我们对待列宁思想遗产的态度不能误入抽象化的陷阱,而是要作具体的分析。这样就会看到,虽然列宁的哲学认识论、辩证法等理论与马克思的基本思想有些偏差,但是他的阶级、政党、国家与革命的政治哲学思想无疑是立足于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基础之上的,并且具有持久不衰的价值和意义。

二、略论黑格尔的历史哲学遗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略论黑格尔的历史哲学遗产(论文提纲范文)

(1)《黑格尔的哲学遗产》研讨会实录(论文提纲范文)

吴晓明(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孙周兴(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邓安庆(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邹诗鹏(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王金林(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汪行福(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孙向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张双利(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刘日明(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陈立新(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姜佑福(《学术月刊》杂志社主编)
陈忠(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吴猛(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张寅(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
祁涛(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

(3)在当代语境中重估黑格尔的哲学遗产(论文提纲范文)

一、把握时代和革新学术的必由之路
二、黑格尔哲学遗产中的真理—方法
三、扬弃黑格尔与把握当今中国的社会现实

(4)后形而上学时代的思想命运——重思黑格尔与马克思的哲学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一、形而上学的终结与黑格尔——马克思思想关系的再度晦暗化
二、通向尚未被思考的事物——重返黑格尔哲学的进一步意义
三、马克思的“返回步伐”:革命性的重构

(5)从黑格尔谈恩格斯的哲学遗产(论文提纲范文)

一、时代精神与黑格尔哲学的理论特征
二、恩格斯晚期的辩证法拯救及其学术争议反思
三、恩格斯的哲学遗产及其当代价值评估

(6)冯友兰中西文化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与创新之处
        一、文献综述
        二、创新之处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基本思路
第一章 新文化运动与赴美留学:冯友兰对中西文化的初步探索(1919-1923)
    第一节 冯友兰中西文化观的思想渊源
        一、童年时期接受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三、从中国公学到哥伦比亚大学
    第二节 冯友兰对中西文化之异的比较
        一、中西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
        二、中西文化“损益”说
        三、“心物”、“动静”说
    第三节 冯友兰对中西文化之异的哲学史阐释
        一、为什么中国没有科学
        二、中西文化之异的阐释
        三、自然地理与人为选择
    第四节 如何对待中西文化
        一、学习西方科学
        二、评梁漱溟的《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存在价值
第二章 直击文化核心:冯友兰对中西人生哲学之比较(1923-1926)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后期的中西文化之争
        一、动荡不安的政局与社会
        二、梁启超欧游与“科学的破产”
        三、张君劢的人生观讲演
    第二节 中西人生哲学之“天人损益”
        一、中西之同的发现
        二、中西人生哲学比较
        三、中西之同与中西之异
    第三节 一种新人生观——对科玄论战的回应
        一、“科玄论战”的争论焦点
        二、关于科学与人生观的探讨
        三、关于“一种新人生观”的阐释
    第四节 中西文化近代分歧的人生哲学渊源
        一、是否以知识权力为好
        二、是否将个人与宇宙两分
        三、中国人生哲学之贡献
第三章 欧洲游学促转变:冯友兰中西文化古今之异的转向(1926-1935)
    第一节 冯友兰欧洲游学的思想转变
        一、1930年代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二、冯友兰对唯物史观的接受
        三、冯友兰在英国感受到“古今之异”
    第二节 冯友兰对中西古今之异的认识
        一、游欧洲印象
        二、秦汉历史哲学
        三、中国无近古哲学
    第三节 中西文化的互释阶段
        一、人类进步同一趋势的不同实例
        二、中西文化发展的第三阶段
        三、研究史学之新趋势
    第四节 《中国哲学史》以西释中
        一、“在中国的哲学”
        二、“了解之同情”
        三、“新瓶旧酒”
第四章 中西文化论争下的沉思:冯友兰对中国文化现代化的探索(1935-1948)
    第一节 抗日战争时期的冯友兰
        一、日本侵华与国民政府的文化政策
        二、文化救亡运动的兴起
        三、冯友兰建立“新理学体系”
    第二节 文化类型说对中西文化论争的回应
        一、“中国本位文化”与“全盘西化”论争
        二、冯友兰的文化类型说
        三、文化民族性问题
    第三节 中国应走工业化道路
        一、文化现代化问题讨论
        二、冯友兰倡导的工业化道路
        三、城里人与乡下人
    第四节 保持中国文化的民族特性
        一、改变封建伦理道德
        二、中国基本道德不变
        三、保持中国的文艺花样
第五章 大变革下的坚守:冯友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守护(1949-1976)
    第一节 新中国的文化政策与知识分子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化政策
        二、对知识分子的改造
        三、“文化大革命”的发生
    第二节 冯友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与实践
        一、在新中国建设实践中感悟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与新理学自我批判
        三、在国际文化活动中传播马克思主义
        四、文革中的“冯友兰现象”
    第三节 中国哲学遗产的“抽象继承”
        一、重视整理祖国的哲学遗产
        二、抽象继承法的提出与讨论
        三、1980年代“抽象继承法”再评论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哲学史研究
        一、中国哲学史研究对象的讨论
        二、正确估价唯心主义的价值
        三、中国哲学史研究的价值
第六章 新时期“文化热”背景下的冷思考:冯友兰对中国文化新发展的展望(1976-1990)
    第一节 改革开放后冯友兰重获自我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
        二、1980年代的“文化热”
        三、冯友兰在文化的拨乱反正中重获新生
    第二节 中西文化对比的新时代
        一、“旧邦新命”与文化现代化
        二、中西文化论争主题的转换
        三、“终结”与“开始”
    第三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作用与现代价值
        二、继承很厚的“家底”
        三、两个孔子
    第四节 “智山慧海传真火”
        一、哲学是人类精神的反思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哲学的互动
        三、理论回归与哲学总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7)论黑格尔的哲学遗产(论文提纲范文)

(8)从“感性直观”到“感性活动” ——马克思和费尔巴哈的黑格尔哲学批判与马克思的哲学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如何批判性地对待黑格尔哲学遗产:马克思和费尔巴哈面对的共同理论课题
    1.1 理论课题形成的背景:青年黑格尔派与黑格尔的哲学遗产
    1.2 马克思和费尔巴哈的黑格尔哲学批判所要回应的重大问题
        1.2.1 对唯灵论的批判
        1.2.2 对现实世界的理解
        1.2.3 对人的本质的理解
    1.3 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是二者思想的重要出发点
第二章 费尔巴哈基于“感性直观”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和克服
    2.1 “将神学下降为人本学”:费尔巴哈黑格尔批判的基本旨趣
    2.2 “感性直观”:费尔巴哈的黑格尔哲学批判的基本理论原则
    2.3 主宾关系的颠倒:费尔巴哈黑格尔批判的根本目的
    2.4 感性人本学:费尔巴哈黑格尔批判的理论成果
第三章 马克思哲学对于费尔巴哈黑格尔哲学批判的反思和再批判
    3.1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黑格尔哲学批判功绩的肯定
    3.2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黑格尔哲学批判局限性的反思
    3.3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哲学的批判
第四章 马克思的黑格尔哲学批判及其哲学革命
    4.1 马克思所确立的“感性活动”哲学原则的理论内涵
    4.2 马克思“感性活动”原则对黑格尔“精神活动性”原则的扬弃
    4.3 “感性活动”的哲学原则与马克思的哲学变革
        4.3.1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和黑格尔哲学的扬弃
        4.3.2 “感性活动”与理解原则的根本变革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彼得洛维奇实践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状况
        (二)国内研究状况
        (三)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发展趋势
    三、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理论创新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本文的创新与难点
第一章 彼得洛维奇实践哲学思想溯源
    第一节 彼得洛维奇实践哲学产生的社会背景
        一、苏南冲突与南斯拉夫经济改革所遇挫折
        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运动的兴起
    第二节 彼得洛维奇实践哲学思想的理论来源
        一、马克思的人道主义思想
        二、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
        三、卢卡奇的物化思想
        四、弗洛姆的自由思想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彼得洛维奇实践哲学思想的理论内涵
    第一节 彼得洛维奇实践哲学的根本精神
        一、“正统”马克思主义的“人本学空场”
        二、重释人道主义合法性
    第二节 彼得洛维奇对“存在”的解读
        一、彼得洛维奇对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理解的“存在”的解读
        二、彼得洛维奇对马克思与海德格尔“人的存在”的理解
        三、实践与存在的特殊联系:存在为人的实践性存在
    第三节 彼得洛维奇对“实践”的把握
        一、实践是人的特定存在模式
        二、实践是人的存在的本体论结构
        三、实践是自由的、创造性的存在方式
    第四节 彼得洛维奇对“人”的阐释
        一、人是总体性存在与历史性存在
        二、人是自由的、自我创造的社会存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彼得洛维奇实践哲学思想的批判维度
    第一节 彼得洛维奇实践哲学的认识论批判
        一、认识论建构的逻辑起点:批判反映论
        二、扬弃反映论:实践对反映论的超越
    第二节 彼得洛维奇实践哲学的方法论批判
        一、对僵化的辩证法的批判
        二、人的实践的辩证法:对马克思辩证法的诠释
    第三节 彼得洛维奇实践哲学的价值论批判
        一、自由:人的一种特殊存在模式
        二、逃避自由:人类自我异化的一种形式
        三、扬弃异化:向未来敞开的革命性实践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彼得洛维奇实践哲学的理论诉求与时代回响
    第一节 人道主义诉求:实践哲学的价值旨归
        一、“复活”马克思的哲学遗产
        二、超越历史决定论与经济还原论
        三、以实践哲学阐明人与世界的存在样态
    第二节 批判意识与时代文化精神:实践哲学的时代回响
        一、打破“正统”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本性
        三、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哲学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四、略论黑格尔的历史哲学遗产(论文参考文献)

  • [1]《黑格尔的哲学遗产》研讨会实录[J]. 潘裕文,侯春晓,刘玉玲. 马克思主义哲学评论, 2021(00)
  • [2]《黑格尔的哲学遗产》自序[J]. 吴晓明. 马克思主义哲学评论, 2021(00)
  • [3]在当代语境中重估黑格尔的哲学遗产[J]. 姜佑福. 哲学分析, 2021(02)
  • [4]后形而上学时代的思想命运——重思黑格尔与马克思的哲学关系[J]. 祁涛. 哲学分析, 2021(02)
  • [5]从黑格尔谈恩格斯的哲学遗产[J]. 刘魁.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2)
  • [6]冯友兰中西文化观研究[D]. 刘素娟. 郑州大学, 2020(02)
  • [7]论黑格尔的哲学遗产[J]. 吴晓明. 学习与探索, 2019(10)
  • [8]从“感性直观”到“感性活动” ——马克思和费尔巴哈的黑格尔哲学批判与马克思的哲学变革[D]. 彭双贞. 吉林大学, 2019(10)
  • [9]彼得洛维奇实践哲学思想研究[D]. 宋忆冰. 黑龙江大学, 2019(03)
  • [10]列宁的哲学遗产和他的国家学说[J]. 沈亚生,胡玲. 学术交流, 2018(02)

标签:;  ;  ;  ;  ;  

论黑格尔的历史哲学遗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