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全 可靠 互联——联迪多协议路由器(论文文献综述)
林萍萍[1](2014)在《软件定义网的东西向对等互联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规模网络在部署软件定义的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SDN)时,管理员往往把网络划分成多个子网,每个子网部署一个网络操作系统(NetworkOperating System,NOS)或控制器(Controller)。每个控制器可以学到本地的网络视图,控制数据包在其管辖的范围的路由。但控制数据包在全网范围内的路由,需要每个控制器有一个全局的网络视图,来决定转发的下一跳。另一方面,目前的Internet是由多个不同的管理域组成的,SDN集中控制的模式不适用于当前互联网的域间。因此,要实现SDN管理域内子网间、SDN管理域间的互联互通,控制器间需建立对等(Peering)关系,共享网络的可达性和其他信息。本文为SDN同一管理域的不同子网间、不同管理域间设计了一套通用的控制器Peering机制WE-Bridge(West-East Bridge),主要研究内容和贡献如下:1研究了不同SDN网络场景下(相同管理域内、不同管理域间)控制器建立东西向Peering对等互联机制的需求。对当前SDN网络中的东西向对等互联机制进行了综述和分析。2提出了一种SDN网络间对等互联的新型构架WE-Bridge。论文完成了WE-Bridge的构架、机制、信息分发、服务接口等设计,可用于SDN同管理域内的不同子网间以及SDN不同管理域间的互联互通。3设计和实现了WE-Bridge系统和国际试验网。该实验网由美国的Internet2、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中国科技网CSTNET、荷兰科研教育网SURFNET中的4个SDN网络组成。实现了域间细粒度路由、端到端的QoS(Quality of Service)路由、域间源地址认证等基于SDN的应用,验证了WE-Bridge促进网络创新的能力,成为ONF(Open Networking Foundation)制定东西向新接口标准的基础。4验证了WE-Bridge应用于域内不同子网间的可行性。搭建了基于WE-Bridge的Mininet试验床,设计、开发、部署了域内路由应用作为测试用例。5提出了SDN管控域和传统BGP路由域的对等互联机制。从保留和淘汰传统BGP(Border Gateway Protocol)边界路由器两个角度,提出了不同方案。所设计和实现的系统已在新西兰教育和科研网络、Internet2的SDN试验网络中得到了部署使用。
孟辉[2](2013)在《省干互联网建设的规划与实施》文中研究说明在互联网飞跃发展的背景下,电信运营商原有的宽带IP网络在网络架构、容量规模、流量模型、出口方式、业务开展等诸多方面都存在日益明显的缺陷,那么如何改造现有的省内网络,使之成为一个高效、安全、可运营、可管理、可扩展的大型网络,这一问题的解决已迫在眉睫。本文从这一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开始,对省干互联网发展趋势进行梳理,对省干互联网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进行阐述,还总结了省干互联网建设中需要运用的基础理论及技术,并对省干互联网建设总体思路进行研究和规划,结合实际网络状况完成了建设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建设后的省干互联网主体运行BGP路由协议,自治域内运行ISIS路由协议,扁平化后的城域网运行OSPF路由协议,并新建设了省内联通、电信双方向NAT出口及网关,对建设后的省干互联网进行了优化和完善,建立了支撑省干互联网的网络管理系统。经过后期测试和验证,本次省干互联网建设改造成果显着,提升了省内网络的科学性,改善了省内网络的质量,降低了省内网络的出口成本,这些都为省内互联网业务的大力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得电信运营商能够在互联网发展的道路上飞驰前进。
王金杰[3](2012)在《天津联通IPTV系统的设计和部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IPTV是在基于IP的网络上传送包含电视/视频/音频/文本/图形的多媒体业务,同时提供服务质量、体验质量、安全性、交互性和可靠性。随着IPTV业务的出现,给电信运营商带来新的业务收入增长点,同时,IPTV业务的发展以及它对带宽的需求又促进运营商对其网络实施升级改造,并带动一些新技术的发展,对电信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进行IPTV系统设计、部署、测试,对电信运营商有着重要的意义。文中介绍IPTV相关基本原理后,以天津联通作为案例,提出天津联通的IPTV市场需求,包括在线用户数、直播频道数量、视频点播节目时长、提供时移及回看时间要求、标清及高清频道比例等。然后根据市场需求分析设计出IPTV系统的部署方案,包括节点组网情况、服务器数量及存储容量等。同时结合天津联通的城域网及接入网现状,包括核心、汇聚、接入各层的设备型号性能、组网结构、互联中继带宽等指标,以及根据IPTV业务的需求提出网络的升级扩容方案。最后通过对系统部署完成后相关IPTV业务的测试来验证方案设计的可靠性。天津联通IPTV系统正式商用后,系统平台以及承载网络都经受了实际的检验。在近一年的时间中,系统平台运行稳定、网络结构优化合理,给用户带来很好的体验感,因此业务得到飞速发展,吸引大量用户,给天津联通带来新的业务收入,增强了运营商的竞争力,充分说明当时平台系统和网络升级改造的设计方案是非常成功。这些已经取得的成绩对于今后开展类似的新业务和设计出更加安全可靠、稳定合理的新系统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和重要的指导作用。
刘斌[4](2012)在《北京联通大客户专网组网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集团客户是各电信运营商力争的重要客户资源,大客户又是集团客户群中最高端的客户群。大客户带给电信企业的收益是众所周知的,为大客户做好服务工作和技术保障才能保证通信企业的长期效益。在竞争激烈的电信行业,每个电信运营商都极其重视行业内的大客户,因此需要为大客户提供高品质的通信方案。北京联通公司作为北京市内实力雄厚、品牌强劲的主导电信运营商,一直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最先进优质的通信服务。论文结合作者本人的工作成果,对大客户专网组网技术及其应用进行了研究与探讨。通过分析北京联通的网络资源优势,并结合ATM、MPLS-VPN、ASON和MSTP等主流技术组网的特点,论文总结、分析了近年来我公司为不同行业大客户提供的综合通信解决方案案例,并总结出适合不同客户群行业业务特点的个性化综合通信和技术方案模板,可用以满足不同客户业务的多样化需求,实现大客户网络的个性化和多样化。随着信息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大客户对技术和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所提到的技术有些是正在使用中的,有些是预计在今后2-3年内会正式投入商用的,目的在于使技术与客户需求完美的结合,使传统的通信技术与新的通信技术完美的结合,满足通信行业大客户的通信需求,探索大客户的潜在通信需求,为电信运营商提供更大的效益。
刘恒[5](2011)在《基于无线分组交换网的金融终端接入技术的研究及实现》文中认为随着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基于银行卡的应用正变得越来越广泛,人们对金融行业的服务需求也日益增多,需要金融机构不断投放更多的金融终端。受到成本竞争等多方面的限制,用户发现基于固网传输而建立起来的金融数据网已很难适应不断增长的业务发展需求。利用无线分组交换网不仅便于构建部署灵活简便、一次性投资小、管理和维护成本低的业务网络,而且使金融业务网络几乎可以延伸到每个角落,以安全、低廉的网络运营成本为金融服务提供无限发展空间。传统的基于固网传输的金融终端,通常放置在金融机构指定位置,通过向电信运营商租用专线,或者使用电话线拨号接入,这种方式线路成本较高,终端不能移动,受固网线路和场所制约;而采用公网IP,以无线分组交换网接入的方式虽然普通商用十分广泛,但在金融数据网方面却因安全因素受到颇多限制。本文首先分析金融终端目前的使用现状和发展前景,以及国内无线分组交换网发展的趋势,描述了基于GPRS、CDMA2000、WCDMA、TD-SCDMA等多种制式无线数据接入。综合了无线分组交换网、传输网、接入网等多种电信技术,分析了网络接入模型及策略,明确了各环节的接入拓扑、协议选择、安全认证,对每个环节实现提出了可行性的实现方法。论文结合金融机构的网络接入模型及网络接入安全策略,针对当前电信运营商提供相关产品,从金融终端无线接入、传输网组建、银行金融机构接入、金融终端数据加密等四个方面探讨了基于无线分组交换网技术的金融终端接入。
闫冰[6](2011)在《中国铁通MPLS-VPN组网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Internet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国内外企业的信息化发展提供了良机。MPLS-VPN是一种基于MPLS技术的IP-VPN,由于其安全性高、扩展能力强、易于管理等诸多优势,已逐渐在替代传统的组网方式而成为企业客户组建内部网络的首选。本文针对中国铁通的MPLS-VPN业务进行了可行性研究,从MPLS-VPN技术的原理入手,对其在企业组网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本文重点研究与探讨了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把MPLS-VPN组网方式与目前传统的企业专网组网方式和其他IP-VPN组网方式进行对比,确定MPLS-VPN组网方式在企业应用中的可行性和重要性。第二方面描述了中国铁通MPLS-VPN网络的总体规划和目前可提供的业务,并作了简要的阐述。第三方面以真实客户为案例,针对客户项目一期的需求进行认真分析,制定网络设计规划原则,落实项目组网方案,明确路由、IP地址和QOS策略。重点对该项目在实施和运营过程中遇到问题加以分析,提出解决方案和建议,作为该项目二期在实施和运维方面的经验借鉴。文章最后对论文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该案例的顺利实施和成功运营,形成了中国铁通基于公司互联网上的全国性集团客户MPLS-VPN解决方案,为该业务在公司的良性健康发展积累经验,对今后MPLS-VPN项目建设运营一定会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使其逐步成为公司的重要业务之一
张立伟[7](2010)在《MPLS VPN业务在铁通互联网的承载与运维》文中研究表明MPLS VPN是一种基于MPLS技术的IP VPN,由于安全性高、扩展能力强、易于管理等诸多优势,已逐渐替代传统私有网络组网方式而成为企业客户组建内部网络的首选。铁通公司将全国性MPLS VPN业务作为未来三年的重点推广业务,MPLS VPN业务是以既有互联网网络为基础开展的一项IP VPN业务,但目前铁通互联网仍不具备承载MPLS VPN业务的条件。本文以此为目的,主要论述了两方面内容,一是通过对铁通互联网现状的分析,制定了铁通互联网开展MPLS VPN业务所需在网管系统、QoS和管理流程方面进行的改造和优化方案;二是在铁通互联网具备MPLS VPN业务承载条件后,根据大客户MPLS VPN业务基本需求,对铁通互联网上的MPLS VPN业务具体实施进行了方案设计,在设计中首先对业务需求进行了分析,确认采用MPLS VPN技术可达到用户要求,其次是对组网方案等进行设计,最后给出了具体施工安排。通过对铁通互联网承载MPLS VPN业务的具体方案的网络设计以及运维管理方面的分析,为全国性大客户提供了基于铁通互联网的MPLS VPN解决方案,满足了业务需求。说明铁通互联网只要针对网管系统、管理流程进行相应的管理和规范,可以为全国性的大客户提供优质的MPLS VPN服务。
侯燕[8](2010)在《洛阳移动数据网扩容优化方案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早在2004年,洛阳移动已经在CMNET网的基础之上建成覆盖市区以及县区的数据网。洛阳数据网最初建设的目的是为集团以及宽带个人用户提供访问互联网的服务,同时也为大客户提供独立的VPN(即虚拟专用网络)网络,随着增值业务的快速普及,数据网目前已经承载了数据、语音以及视频等各种业务。从数据网发展的趋势来看,未来预计将承载:MPLS VPN业务、集团客户专线接入互联网业务、集团小区专线接入互联网业务、营业厅接入及基于软交换网的IP电话、公众宽带接入、视频会议、组播(IPTV)业务、软交换业务等。可以说数据网的定位已经发生了变化,目前数据网已无法满足需求。本论文从数据网发展的趋势和业务发展的趋势入手,对数据网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指出了洛阳移动数据网中发现的问题。随后,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新的数据网进行了规划和设计:(1)分析洛阳移动数据网现状,对设备配置、带宽、业务支持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2)根据数据网技术发展现状,确定网络系统结构。(3)路由规划:包括自治域的划分、路由协议选择、路由策略。(4)IP地址规划:包括设备loopback地址分配、设备互联地址分配、数据网宽带用户地址策略。(5)网络性能的保障:包括时延、抖动、丢包的计算及测试分析、洛阳移动数据网接入层、汇聚层、核心层QoS的实现。(6)系统的实现:包括数据网核心节点、汇聚节点设备配置的实现以及业务的实现。(7)工程结束后,对核心节点和汇聚节点进行了单点测试,经验证,新建数据网取得了建设预期的效果。
滕顺祥[9](2010)在《基于互联网的行业综合治理机制与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更加迅速,基于互联网的行业发展形成了新的产业链条,同时也使得互联网的治理趋于复杂。随着互联网在各行业应用规模不断扩张,互联网治理的滞后性阻碍了我国互联网应用行业的快速发展,甚至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特别是对金融业、电子商务业等行业而言,由于这些行业的主营业务对互联网依赖度高并不断增强,随之而来的风险也在加大,基于互联网的行业治理变得重要而紧迫。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各行业与互联网的关联度分析,为不同关联度的行业构建相应的治理模型,为互联网的行业综合治理提供理论及实施依据。本文运用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以及系统动力学等研究方法,以产业经济学基本理论为指导,构建了基于互联网的行业综合治理机制与策略。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建立互联网与相关行业的关联模型,按照关联度的强弱,将现有行业分为强关联行业、弱关联行业,便于确定不同行业的治理需求。通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各个行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率的指标数据,本文选取了具有互联网应用行业发展特征、经济规模属于我国的支柱性产业的行业,如电子商务业、软件业、信息通信业、网络媒体业、金融业、装备制造业、采矿业、建筑业和物流业、采矿业等行业作为本文实证研究的对象。(2)在建立“互联网—行业”关联模型的基础上,构建基于互联网的行业治理的总体框架,建立以法规因素、政策因素、技术因素、关联度、行业自律等为自变量的行业综合治理机制。根据互联网强关联以及弱关联行业的治理需求,分别探讨基于互联网的行业综合治理的硬治理和软治理机制。(3)分析我国互联网及相关行业在政策法规、技术环境和行业自律等方面的发展现状,针对强关联和弱关联行业的不同需求,分别从行业政策法规、技术环境和行业自律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完善建议。(4)通过基于互联网的行业综合治理评价指标体系与治理效度模型,分别对互联网强关联行业(电子商务业、软件业、信息通信业、网络媒体业和金融业)和弱关联行业(装备制造业、建筑业、物流业、冶金业和采矿业)进行评价研究,以论证“互联网——行业”关联模型以及基于互联网的行业综合治理效度模型的有效性。
李小庆[10](2010)在《银行数据中心核心网络构建探析》文中提出银行的网络一般是基于TCP/IP的层级互联的、可多级互通的、覆盖全行所有机构的内联网系统,它由总行、省分行、市分行、县支行四级局域网和用于各级局域网互联的三级广域网构成。银行数据中心作为全行业务处理的中心和数据服务的中心,其核心网络是全行的
二、安全 可靠 互联——联迪多协议路由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安全 可靠 互联——联迪多协议路由器(论文提纲范文)
(1)软件定义网的东西向对等互联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软件定义的网络 |
1.1.2 SDN 东西向对等互联机制的挑战 |
1.1.3 SDN 过渡期东西向对等互联机制的挑战 |
1.2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1.3 论文的主要贡献 |
1.4 文章结构 |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与分析 |
2.1 SDN 控制器建立 Peer 的需求 |
2.1.1 相同管理域内部建立 Peer 的需求 |
2.1.2 不同管理域间建立 Peer 的需求 |
2.2 相同管理域内 SDN 控制器间的 Peering 机制 |
2.3 不同管理域间的 Peering 机制 |
2.3.1 使用 BGP 作为 SDN 域间路由 |
2.3.2 SDN 下新型的域间路由 |
2.4 上层应用对 Peering 机制的需求 |
2.4.1 针对网络视图的北向 API |
2.4.2 针对网络视图的网络服务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SDN 东西向对等互联机制:WE-Bridge |
3.1 WE-Bridge 架构 |
3.2 控制器发现 |
3.3 控制器身份认证 |
3.4 网络视图 |
3.4.1 网络视图抽象 |
3.4.2 网络视图存储 |
3.4.3 网络视图学习 |
3.4.4 虚拟网络视图 |
3.4.5 网络视图传输格式 |
3.5 网络视图分发机制 |
3.6 网络服务和北向接口的分析与设计 |
3.7 云服务模式的虚拟化平台-VCP |
3.7.1 VCP 的总体架构 |
3.7.2 VCP 的核心设计 |
3.8 WE-Bridge 分析 |
3.8.1 高可用性分析 |
3.8.2 安全性 |
3.8.3 创新性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 WE-Bridge 的域间跨国试验网及应用 |
4.1 WE-Bridge 域间适应性 |
4.2 基于 WE-Bridge 的域间跨国试验网 |
4.3 应用 1:基于 IP 源地址的细粒度多路径路由 |
4.3.1 域间路由策略粒度 |
4.3.2 邻居建立过程 |
4.3.3 虚拟网关 |
4.3.4 主动计算并安装邻居路径 |
4.3.5 域间策略传输格式 |
4.3.6 基于路径向量的域间细粒度路由 |
4.4 应用 2:带 QoS 属性的跨域 VIP 路由协商 |
4.5 应用 3:域间源地址认证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 WE-Bridge 的域内 Mininet 测试床及应用 |
5.1 WE-Bridge 域内适应性 |
5.1.1 域内存储系统的集群设计 |
5.1.2 网络应用的部署 |
5.2 WE-Bridge 域内理论分析 |
5.2.1 性能分析 |
5.2.1.1 网络视图更新速度比较 |
5.2.1.2 网络视图更新带宽耗费比较 |
5.2.1.3 网络视图存储大小比较 |
5.2.1.4 网络视图访问速度比较 |
5.2.2 通用性比较 |
5.2.3 可扩展性分析 |
5.3 Mininet 测试床 |
5.4 应用:支持 Pathlet 的路由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过渡期间 SDN-IP Peering 研究 |
6.1 SDN 过渡期间东西向对等互联机制分析 |
6.2 无缝连接 SDN-IP 网络 |
6.2.1 SDN-IP Peering 原理 |
6.2.1.1 SDN-IP Peering 整体架构 |
6.2.1.2 路径预安装 |
6.2.1.3 RIB 信息同步 |
6.2.1.4 动态代理 ARP |
6.2.1.5 数据转发路径安装 |
6.2.2 实验结果 |
6.2.3 三个部署 |
6.3 基于边界 BGP 路由器的过渡方案 |
6.3.1 数据包在域间的路由转发 |
6.3.2 数据包在域内的路由转发 |
6.3.2.1 控制器运行 IBGP |
6.3.2.2 数据流离开 OpenFlow 域设计 |
6.3.2.3 数据流进入 OpenFlow 域设计 |
6.3.3 实验和结果 |
6.3.3.1 实验环境与设计 |
6.3.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6.3.3.3 方案评价 |
6.3.4 增量部署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和未来的工作 |
7.1 总结 |
7.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省干互联网建设的规划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省干互联网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
1.1 互联网发展状况 |
1.2 省干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及组织结构 |
1.3 省干互联网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
2 省干互联网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
2.1 原有省内网络状况分析 |
2.1.1 铁通CTTNET骨干网状况 |
2.1.2 原有省内网络状况 |
2.1.3 原有省内网络存在的问题 |
2.2 省干互联网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
3 省干互联网建设所运用的基础科学理论及方法 |
3.1 IP网络协议 |
3.2 运营商网络常用路由协议 |
3.3 运营商网络常用网络技术 |
4 辽宁铁通省干互联网建设总体研究和规划 |
4.1 省干网网络建设原则和目标 |
4.2 新建省干网网络结构设计 |
4.2.1 组网结构设计方案一 |
4.2.2 组网结构设计方案二 |
4.3 新建省干网网络规划 |
4.3.1 主体网络设备选型 |
4.3.2 省干网网络规划部署 |
5 辽宁铁通省干互联网建设实施方案的制定 |
5.1 实施方案制定前的准备工作 |
5.2 具体割接实施方案的制定 |
5.2.1 路由组织策略 |
5.2.2 割接步骤 |
5.2.3 实验测试 |
5.2.4 应急处理 |
5.2.5 性能调优 |
6 辽宁铁通省干互联网建设的具体实施 |
6.1 骨干网出口链路的扩容 |
6.2 省干互联网核心CR设备的建立 |
6.2.1 BGP协议建立 |
6.2.2 ISIS协议建立 |
6.2.3 路由策略建立 |
6.3 省干互联网汇聚AR设备的建立 |
6.3.1 BGP协议建立 |
6.3.2 ISIS协议建立 |
6.3.3 OSPF协议建立 |
6.3.4 路由策略建立 |
6.4 省干互联网网关GR设备的建立 |
6.4.1 BGP协议建立 |
6.4.2 ISIS协议建立 |
6.4.3 路由策略建立 |
6.5 省干互联网出口NAT设备的建立 |
6.6 实施过程中技术难点的解决 |
6.6.1 省于网与骨干网EBGP邻居建立 |
6.6.2 省内出口流量的疏导 |
6.6.3 路由反射器的建立 |
7 辽宁铁通省干互联网建设的优化与完善 |
7.1 网络优化调整 |
7.1.1 网络流量优化 |
7.1.2 网络省内段质量优化 |
7.1.3 网络出口质量优化 |
7.2 网络设备配置完善 |
7.2.1 设备的网络安全加固 |
7.2.2 设备配置数据规范 |
8 辽宁铁通省干互联网支撑管理系统的建立 |
8.1 全省IP综合网管系统 |
8.1.1 IP综合网管系统总体框架 |
8.1.2 IP综合网管系统功能 |
8.1.3 省干互联网设备相关网管配置 |
8.2 全省流量流向检测分析系统 |
8.2.1 流量流向检测分析系统功能 |
8.2.2 省干互联网设备相关流量流向采集配置 |
8.3 全省华为专用网管U2000系统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天津联通IPTV系统的设计和部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论文组织与安排 |
第二章 IPTV系统及结构技术 |
2.1 IPTV的基本概念 |
2.1.1 什么是IPTV |
2.1.2 IPTV业务特色 |
2.1.3 IPTV的发展前景 |
2.2 IPTV的系统组成 |
2.2.1 电视头端 |
2.2.2 视频服务器 |
2.2.3 传递网络 |
2.2.4 IPTV中间件与用户机顶盒 |
2.3 IPTV的主要技术 |
2.3.1 IPTV的视频编码 |
2.3.2 电子节目指南 |
2.3.3 数字版权管理 |
2.4 IPTV的组播节目 |
2.4.1 组播的基本概念 |
2.4.2 组播的优点 |
2.4.3 组播的缺点 |
2.4.4 常用组播协议 |
第三章 天津联通IPTV系统设计 |
3.1 天津联通IPTV需求分析 |
3.1.1 项目背景 |
3.1.2 系统设计要求 |
3.1.3 系统整体架构 |
3.1.4 用户访问模型分析 |
3.1.5 中心节点设计 |
3.1.6 边缘节点设计 |
3.2 系统组成 |
3.2.2 系统层次结构 |
3.3 天津联通网络分析 |
3.3.1 天津联通网络概述 |
3.3.2 业务分析 |
3.3.3 现网流量模型及分析 |
3.3.4 目标组网 |
3.3.5 数据配置规划 |
3.4 IPTV交互终端 |
3.4.1 IPTV终端类型 |
3.4.2 机顶盒概述 |
3.4.3 机顶盒的主要功能 |
3.4.4 IPTV机顶盒的技术需求 |
3.5 内容平台与管理 |
3.5.1 内容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 |
3.6 用户管理 |
第四章 天津联通IPTV系统实现 |
4.1 天津联通IPTV部署方案 |
4.1.1 IPTV系统网络拓扑 |
4.2 IPTV承载网络升级改造 |
4.2.1 IP城域网升级 |
4.2.2 宽带接入方案 |
4.3 终端选型 |
4.3.1 机顶盒支持协议 |
4.3.2 EPG及用户界面显示要求 |
4.3.3 机顶盒应支持的业务能力 |
4.4 用户管理与计费 |
4.4.1 机顶盒DHCP认证过程 |
第五章 天津联通IPTV系统测试 |
5.1 网络测试 |
5.1.1 测试组网介绍 |
5.1.2 测试设备配置概述 |
5.1.3 测试步骤 |
5.1.4 测试结果及所发现问题 |
5.2 功能测试 |
5.2.1 时移电视 |
5.2.2 点播电视 |
第六章 结论 |
6.1 天津联通IPTV系统运行现状 |
6.2 典型故障与分析 |
6.2.1 IPTV故障的类型 |
6.2.2 IPTV故障处理流程 |
6.2.3 典型案例分析 |
6.3 主要问题及改进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北京联通大客户专网组网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2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3 本文的结构 |
第2章 网络资源分析 |
2.1 中国联通公司的网络资源分析 |
2.1.1 中国联通公司的骨干网 |
2.1.2 骨干传输网 |
2.1.3 ATM网络 |
2.1.4 CHINA 169(宽带中国) |
2.1.5 MPLS-VPN网络 |
2.2 北京联通公司网络资源分析 |
2.2.1 光缆资源情况 |
2.2.2 ATM网络情况 |
2.2.3 ASON传输网络情况 |
2.2.4 北京市本地IP网情况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客户专网组网技术 |
3.1 电信运营商面临的挑战 |
3.1.1 市场范围的挑战 |
3.1.2 技术范围的挑战 |
3.2 存在的问题 |
3.2.1 固网电信运营商的网络现状 |
3.2.2 专网业务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
3.3 常用专网组网技术 |
3.3.1 ATM |
3.3.2 MPLS-VPN |
3.3.3 ASON和MSTP技术 |
3.4 三种组网方式的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客户专网组网方案设计 |
4.1 大客户专网组网的必要性 |
4.1.1 大客户对传送的需求从低速向高速的发展 |
4.1.2 大客户对业务的需求从单一向多元的发展 |
4.1.3 大客户对品质的需求从低品质向高品质的发展 |
4.2 大客户需求分析与组网案例 |
4.2.1 金融类大客户 |
4.2.2 政府类大客户 |
4.2.3 企业类大客户 |
4.3 大客户组网案例分析 |
4.3.1 中国光大银行专网组网方案 |
4.3.2 房山区政府专网组网方案 |
4.3.3 房山区教委组网方案 |
4.3.4 北京海关组网方案 |
4.3.5 北京市房山区新农村合作医疗组网方案 |
4.4 结论 |
第五章 结束语 |
5.1 总结 |
5.2 组网技术的发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基于无线分组交换网的金融终端接入技术的研究及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概述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本课题来源及研究目标及方法 |
1.2.1 课题来源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目标 |
1.3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系统需求分析 |
2.1 总体业务需求分析 |
2.1.1 安全性需求 |
2.1.2 部署性需求 |
2.1.3 业务性能需求 |
2.2 子系统功能需求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总体设计 |
3.1 系统设计原则 |
3.2 系统设计模型 |
3.3 系统安全设计 |
3.3.1 金融信息安全概述 |
3.3.2 系统安全模型 |
3.4 金融终端接入层设计 |
3.5 传输层设计 |
3.6 金融机构接入层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金融数据网组网及接入简介 |
4.1 金融数据网现有网络组网概述 |
4.2 银行金融机构常用的主要组网电路类型 |
4.2.1 PSTN |
4.2.2 DDN |
4.2.3 ATM |
4.2.4 MSTP |
4.2.5 无线分组交换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无线金融终端网络接入的实现 |
5.1 金融终端接入层实现 |
5.1.1 GPRS 制式接入 |
5.1.2 WCDMA 制式接入 |
5.1.3 CDMA2000 制式接入 |
5.1.4 TD-SCDMA 制式接入 |
5.1.5 无线分组交换网隧道接入 |
5.2 传输层组网实现 |
5.2.1 VPN 的分类及技术发展 |
5.2.2 VPN 涉及的相关技术 |
5.2.3 无线VPDN 技术概念及原理 |
5.2.4 金融行业无线VPDN 技术的选择 |
5.2.5 传输层组网配置 |
5.2.6 隧道数据流实现方式: |
5.3 金融机构接入层实现 |
5.3.1 网络安全模型 |
5.3.2 网络安全策略 |
5.3.3 金融机构接入实现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无线金融终端数据加密实现 |
6.1 数据加密技术的发展 |
6.1.1 对称加密 |
6.1.2 非对称加密 |
6.2 银行业务的加密策略及实现 |
6.2.1 加密安全策略 |
6.2.2 密钥的定义 |
6.2.3 无线金融终端加密实现的流程 |
6.2.4 加密算法的选择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案例简述 |
7.1 建设目标及技术要求 |
7.2 实现方式 |
7.3 用户侧设备要求 |
7.4 系统性能测试 |
7.5 系统技术特点 |
7.5.1 采用二次认证技术 |
7.5.2 隧道技术和加密技术的结合 |
7.5.3 采用CN2 代替传统的互联网 |
7.6 无线金融终端的较传统金融终端优点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中国铁通MPLS-VPN组网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MPLS-VPN的发展现状 |
1.3 论文的结构 |
第二章 MPLS-VPN组网相关技术研究综述 |
2.1 MPLS和VPN的原理 |
2.1.1 MPLS原理 |
2.1.2 VPN原理 |
2.2 MPLS-VPN原理 |
2.3 MPLS-VPN的技术特点 |
2.4 传统的专网组网模式 |
2.4.1 DDN组网模式 |
2.4.2 SDH组网模式 |
2.4.3 ATM组网方式 |
2.5 传统的专网组网模式与MPLS-VPN对比分析 |
2.6 IP-VPN的各种组网模式对比分析 |
2.6.1 IP-VPN的各种组网模式 |
2.6.2 IP-VPN的各种组网模式比较 |
第三章 中国铁通MPLS-VPN网的总体规划 |
3.1 建设的必要性 |
3.2 建设的可行性 |
3.3 建设方案 |
3.4 提供业务功能 |
第四章 东能集团MPLS-VPN网的方案设计 |
4.1 需求分析 |
4.1.1 项目概述 |
4.1.2 网络现状 |
4.1.3 应用需求分析 |
4.1.3.1 东能集团网络改造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
4.1.3.2 东能集团网络改造需求 |
4.2 网络设计规划原则及选型依据 |
4.2.1 总体设计原则 |
4.2.2 技术选择依据 |
4.3 网络组网方案 |
4.3.1 组网设计的原则 |
4.3.2 网络方案概述 |
4.3.3 网络结构设计 |
4.3.4 本地组网方案 |
4.4 路由策略、IP地址规刊及QOS策略 |
4.4.1 路由策略 |
4.4.2 IP地址规划 |
4.4.3 QOS策略 |
第五章 东能集团MPLS-VPN网实现和运营分析 |
5.1 MPLS-VPN网的实现方案 |
5.1.1 实施方案 |
5.1.2 实施中问题及解决 |
5.2 运营现状分析 |
5.2.1 运营现状 |
5.2.2 运营中问题及解决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进一步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 |
致谢 |
(7)MPLS VPN业务在铁通互联网的承载与运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VPN发展概述 |
1.2 MPLS VPN简述 |
1.2.1 MPLS VPN网络构成 |
1.2.2 MPLS VPN的特点 |
1.3 论文主要工作及论文结构 |
第二章 铁通互联网网络改造与管理优化策略 |
2.1 铁通骨干互联网现状 |
2.1.1 网络层次结构 |
2.1.2 网络拓扑结构及链路设置情况 |
2.1.3 设备配置 |
2.1.4 网络管理 |
2.1.5 PE设置情况 |
2.2 MPLS VPN网管设计 |
2.2.1 MPLS VPN网管建设的意义 |
2.2.2 MPLS VPN网管功能设计 |
2.2.3 MPLS VPN网管拟建规模预测 |
2.2.4 建设方案设计 |
2.3 QoS部署设计 |
2.3.1 QoS部署的意义 |
2.3.2 QoS设计 |
2.3.3 QoS实施规划 |
2.4 MPLS VPN质量指标规划 |
2.4.1 质量指标内容 |
2.4.2 指标测试方法 |
2.5 全国性MPLS VPN业务管理流程的建立 |
2.5.1 全国性MPLS VPN开通流程 |
2.5.2 MPLS VPN维护流程 |
第三章 铁通互联网MPLS VPN设计方案 |
3.1 项目背景 |
3.1.1 项目介绍 |
3.1.2 铁通网络情况 |
3.2 用户需求分析 |
3.2.1 用户网络现状 |
3.2.2 用户既有网络存在的问题 |
3.2.3 网络改造的意义 |
3.2.4 红雨集团网络改造需求 |
3.3 网络组网方案 |
3.3.1 总体设计原则 |
3.3.2 网络组网方案 |
3.3.3 路由策略及IP地址规划 |
3.3.4 QOS策略 |
3.3.5 网络可靠性设计 |
3.3.6 网络安全性设计 |
3.3.7 网络可扩展性与可管理性实现分析 |
3.4 MPLS VPN网管 |
3.5 工程实施 |
3.5.1 设备配置 |
3.5.2 实施进度 |
3.5.3 割接方案 |
3.6 方案问题说明 |
第四章 结束语 |
4.1 论文工作总结 |
4.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4.2.1 规范业务沟通与接口 |
4.2.2 明确服务等级协议 |
4.2.3 约定故障处理流程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洛阳移动数据网扩容优化方案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项目提出的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 |
1.1 引言 |
1.2 技术的演进和用户需求的发展对数据网扩容优化项目的需求 |
1.2.1 交换型数据网到路由型数据网的演进要求 |
1.2.2 数据网业务发展趋势要求 |
1.2.3 数据网业务技术演进要求 |
1.2.4 用户需求发展的要求 |
1.3 数据网相关技术简介 |
1.3.1 MPLS VPN技术介绍 |
1.3.2 路由策略技术简介 |
1.3.3 PPPoE认证技术简介 |
第二章 洛阳移动数据网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2.1 洛阳移动数据网设备配置现状及问题分析 |
2.1.1 数据网带宽现状及问题分析 |
2.1.2 支持业务类型现状及问题分析 |
2.1.3 QoS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三章 洛阳移动数据网优化目标及网络体系结构的确定 |
3.1 网络体系结构现状 |
3.2 网络优化对主设备能力要求 |
3.3 优化后的网络体系结构 |
第四章 洛阳移动数据网路由规划 |
4.1 路由设计原则 |
4.2 自治域划分和路由协议的选择 |
4.2.1 自治域的划分 |
4.2.2 路由协议选择 |
4.3 路由策略 |
4.3.1 Metric定义 |
4.3.2 业务流量的负载分担方案 |
4.3.3 不同路由策略对丢包率、时延及抖动的影响 |
4.3.4 路由策略具体规划 |
4.4 业务流量的设计与计算 |
第五章 洛阳移动数据网IP地址规划 |
5.1 IP地址规划原则 |
5.2 设备loopback地址分配 |
5.3 设备互联地址分配 |
5.4 数据网宽带用户地址策略 |
第六章 网络性能的保障 |
6.1 时延、抖动、丢包率的计算及测试 |
6.1.1 时延的计算 |
6.1.2 丢包率的计算 |
6.1.3 抖动的计算 |
6.1.4 时延、抖动、丢包率的测试及结果分析 |
6.2 洛阳移动数据网QoS设计原则 |
6.3 QoS体系结构的选择 |
6.4 业务种类 |
6.5 QoS的实现机制 |
6.5.1 接入层 |
6.5.2 汇聚层 |
6.5.3 核心层 |
第七章 系统的实现 |
7.1 系统的实现 |
7.1.1 数据网核心设备配置的实现 |
7.1.2 数据网汇聚节点设备配置的实现 |
7.2 业务的实现 |
7.2.1 PPPOE宽带业务实现 |
7.2.2 MPLS VPN业务的实现 |
7.3 单点测试结果 |
7.3.1 凤化街核心节点M320测试结果 |
7.3.2 三山路汇聚节点NE40E测试结果 |
第八章 结束语 |
8.1 系统运行情况 |
8.2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缩略词 |
致谢 |
(9)基于互联网的行业综合治理机制与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3 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
1.3.1 产业发展理论 |
1.3.2 产业关联与融合理论 |
1.3.3 产业安全理论 |
1.3.4 产业治理理论 |
1.3.5 产业管理理论 |
1.3.6 网络经济与互联网规制理论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基于互联网的行业关联性研究 |
2.1 基于互联网的相关行业 |
2.1.1 互联网相关行业分类 |
2.1.2 互联网环境下的配套行业 |
2.1.3 互联网环境下的引致行业 |
2.1.4 互联网环境下的其它相关行业 |
2.2 基于互联网的行业关联模型 |
2.2.1 "互联网-行业"关联分析的必要性 |
2.2.2 "互联网-行业"关联模型 |
2.2.3 "互联网-行业"聚类分析 |
2.3 基于"互联网-行业"关联度的行业划分 |
2.3.1 强关联行业 |
2.3.2 弱关联行业 |
3 基于互联网的行业综合治理机制与策略框架 |
3.1 基于互联网的行业综合治理影响因素 |
3.2 基于互联网的行业治理需求及现状 |
3.2.1 强关联行业治理需求 |
3.2.2 弱关联行业治理需求 |
3.2.3 基于互联网的行业综合治理现状 |
3.3 基于互联网的行业综合治理机制 |
3.3.1 行业综合治理机制框架 |
3.3.2 治理主体 |
3.3.3 治理主体间的决策分析 |
3.4 基于互联网的行业综合治理策略 |
3.4.1 治理策略 |
3.4.2 强关联行业的硬治理 |
3.4.3 弱关联行业的软治理 |
4 基于互联网的行业外部治理—政策法规环境的完善 |
4.1 互联网及其相关行业政策法规环境现状 |
4.1.1 国外互联网政策法规环境 |
4.1.2 国内互联网政策法规环境 |
4.1.3 我国互联网政策法规存在的问题 |
4.2 不同关联度行业的外部环境需求 |
4.2.1 强关联行业的外部环境需求 |
4.2.2 弱关联行业的外部环境需求 |
4.2.3 不同关联度行业的外部环境需求比较 |
4.3 基于互联网的行业综合治理政策环境的完善 |
4.3.1 宏观政策环境的完善 |
4.3.2 中观环境的完善 |
4.3.3 微观互联网运行环境的完善 |
4.4 基于互联网的行业综合治理法规环境的完善 |
4.4.1 基于互联网的行业综合治理法规框架 |
4.4.2 传统法规与互联网法规的比较 |
4.4.3 互联网专制法规体系构建 |
5 基于互联网的行业内部治理——行业自律环境的完善 |
5.1 互联网及其相关行业自律现状 |
5.1.1 国外行业自律情况 |
5.1.2 国内行业自律现状 |
5.1.3 行业自律的推动力——网络道德建设 |
5.2 不同关联度行业自律模式分析 |
5.2.1 强关联行业的自律模式 |
5.2.2 弱关联行业的自律模式 |
5.2.3 不同关联度行业的自律模式比较 |
5.3 行业内部治理的自律环境构建 |
5.3.1 构建行业治理信息共享机制 |
5.3.2 建立互联网的伦理价值系统 |
5.3.3 制定行业自律实施指导策略 |
6 基于互联网的行业综合治理技术环境的完善 |
6.1 互联网及其相关行业技术环境现状 |
6.1.1 国外技术环境 |
6.1.2 国内技术环境 |
6.2 不同关联度行业技术环境需求分析 |
6.2.1 技术环境需求 |
6.2.2 技术环境需求比较 |
6.3 互联网及相关行业治理技术环境的完善 |
6.3.1 网络硬件技术环境的完善 |
6.3.2 管理技术环境的完善 |
7 基于互联网的行业综合治理评价 |
7.1 基于互联网的行业综合治理评价指标体系 |
7.1.1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立 |
7.1.2 评价方法的选用 |
7.1.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立 |
7.2 基于互联网的强关联行业综合治理评价 |
7.2.1 强关联行业综合治理效度与评价 |
7.2.2 强关联行业综合治理改进建议 |
7.3 基于互联网的弱关联行业综合治理评价 |
7.3.1 弱关联行业综合治理效度与评价 |
7.3.2 弱关联行业综合治理改进建议 |
8 结论与创新点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附录 D |
附录 E |
附录 F |
附录 G |
附录 H |
附录 I |
附录 J |
附录 K |
附录 L |
附录 M |
附录 N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银行数据中心核心网络构建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数据中心核心网络的现状 |
二、数据中心核心网络的设计方法 |
1. 层次化设计 |
2. 模块化设计 |
3. 虚拟化设计 |
三、基于分区和虚拟化的核心网络 |
四、网络虚拟化技术的优点 |
四、安全 可靠 互联——联迪多协议路由器(论文参考文献)
- [1]软件定义网的东西向对等互联机制研究[D]. 林萍萍. 清华大学, 2014(09)
- [2]省干互联网建设的规划与实施[D]. 孟辉. 大连理工大学, 2013(09)
- [3]天津联通IPTV系统的设计和部署研究[D]. 王金杰. 北京邮电大学, 2012(02)
- [4]北京联通大客户专网组网技术研究与应用[D]. 刘斌. 北京邮电大学, 2012(02)
- [5]基于无线分组交换网的金融终端接入技术的研究及实现[D]. 刘恒. 华南理工大学, 2011(12)
- [6]中国铁通MPLS-VPN组网应用研究[D]. 闫冰. 北京邮电大学, 2011(05)
- [7]MPLS VPN业务在铁通互联网的承载与运维[D]. 张立伟. 北京邮电大学, 2010(03)
- [8]洛阳移动数据网扩容优化方案设计与研究[D]. 侯燕. 北京邮电大学, 2010(03)
- [9]基于互联网的行业综合治理机制与策略研究[D]. 滕顺祥. 北京交通大学, 2010(09)
- [10]银行数据中心核心网络构建探析[J]. 李小庆. 中国金融电脑,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