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 行业问题麦肯锡

IT 行业问题麦肯锡

一、IT业质疑麦肯锡(论文文献综述)

田蕊[1](2020)在《知识女性职业地位获得的教育意蕴 ——基于企业女性管理者的质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理念的深入贯彻,女性受教育水平显着提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半边天作用也日益彰显;同时,从世界范围来看,越来越多的女性可以平等行使民主权利、平等参与经济建设、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和工作权等,国内外妇女事业发展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进一步缩小劳动力市场中职业地位的性别差距、促进女性卓越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真正实现男女平等的关键所在;而在促进女性获得高层次职业地位过程中,除了依靠政策、制度等外部社会力量外,作为型塑人格与培养价值理念的教育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本研究采用案例研究方法,通过对13名企业管理层知识女性深度访谈,一方面,全面、生动地呈现了知识女性职业地位获得的动态复杂过程;另一方面,基于她们职业地位获得的经历,反观她们所接受到的教育,同时,鉴于教育对知识女性职业地位获得的影响具有连贯性,本研究很难割裂地分析某一种教育类型或教育活动对女性某一方面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因此,本研究将不同教育时空放在同一分析框架中,进一步将“教育意蕴”解构为三个层面,即教育的动力作用、阻力作用以及提升路径。研究的主要发现如下:第一,知识女性职业地位获得的“4A”路径。知识女性自身特质(Attribute),即“双性化”特征、坚韧性、自信心、进取心,和所具备的能力(Ability),即对职场环境的适应力、对职业发展的规划力、对行动计划的执行力以及对自我提升的学习力,是她们获得高层次职业地位的内在保障。在追求职业地位过程中,知识女性会展开一系列积极行动(Action),包括物我互动——从容应对职场环境的“多重约束”、不甘于成为晋升“陪衬”、勇于尝试职场极限环境的挑战;人我互动——与领导之间“学会变通与坚持自我”的互动、与同事之间“获得工具理性与情感支持”的互动以及与下属之间“共促发展与相互支持”的互动;自我互动——冲破“玻璃天花板”、寻找“潜力发展区”与打造“核心竞争力”、持续学习与自我提升。最终,知识女性实现了不同层次的职业地位目标(Aim),即“小我型”职业地位(物质性和精神性)和“大我型”职业地位(集体性和社会性)。第二,知识女性职业地位获得的教育动力。本研究从动力来源、作用路径及作用结果等三个方面,分析了不同时空的教育对知识女性职业地位获得的动力作用,具体地:(1)在生活时空的家庭教育中,知识女性通过家庭环境氛围的浸染、父母的身体力行和严格训练,知识女性在模仿学习、自我内化过程中,塑造了自身独特的性格品质、促进了情感的发展以及形成了基本的性别观念。(2)在学习时空的学校教育中,她们通过专业学习掌握基本的生存工具——扎实的专业知识,通过“第二课堂活动”获得综合职业能力的全面提升,通过积极的师生互动避免自己在课堂上被“边缘化”并帮助自己建立强大自信。(3)在职业时空的职后教育中,她们通过艰苦工作环境的磨炼学会职场生存,通过不断变化的工作挑战促进自我突破与持续前进,通过支持性人脉网络获得经验积累和情感支持。第三,知识女性职业地位获得的教育阻力。本研究从教育的负向功能视角,进一步分析了教育在知识女性职业地位获得过程中产生的阻碍作用。具体地:(1)带有性别标签的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女性发展的低期待、对女性情感发展的忽视以及建立支配型亲子关系,限制了女性的发展、阻碍了女性积极情感的建立,同时,在无形中强化了她们的依赖性、弱化了独立性。(2)“去性别化”与“再性别化”的学校教育中,两性之间“均衡与同一”的背后隐藏着深层的性别不平等,并通过隐性校园文化对女性的性别观念进行了再塑造,同时,导致女性在课堂教学中的边缘化处境。这样的学校教育氛围使得女性忽视了性别不平等、强化了女性对传统性别观念的认同、导致女性产生“习得性无助”。(3)性别差异“合理化”的职后教育中,企业文化依然存在对女性的“轻视”,两性员工之间的教育与培训资源分配不均衡,同时,女性员工普遍缺乏工作导师的指导。最终导致女性员工无法充分提升能力水平、难以融入工作组织中的人际网络、缺乏工作和情感支持。第四,知识女性职业地位获得的教育提升路径。本研究基于知识女性职业地位获得的“4A”路径、教育动力和教育阻力,进一步从教育观念和教育行动两个层面,为女性教育与人才培养提出了具体的教育提升路径,以期更好地助力知识女性获得高层次职业地位。在教育理念方面:不同的教育时空应构建基于“新型两性关系”的现代社会性别观、以“女性全面而卓越发展”为核心的女性素质教育观以及基于“自我发展”和“服务社会”的女性理想信念观。在教育行动方面:(1)在生活时空的家庭教育中,父母通过开展基于日常语言与行为互动的“濡化式”教育,促进女性现代社会性别观念和个人品质的形成。(2)在学习时空的学校教育中,基于秩序化学习时空,教师应将“现代社会性别观”融入课程设置,采用以“合作参与”为核心的教学法,并开展“关系性”教学实践;基于非秩序化学习时空,学校应为女性“参与学校各部门的管理工作、参与学生组织和社团的组织工作、参加社区和社会服务工作”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3)在职业时空的职后教育中,企业应将“现代社会性别观”融入企业文化,通过文化氛围的熏陶,实现对知识女性性别观念和职业情感的教育;通过艰苦的工作环境和有挑战性的工作任务的考验与磨练,促进知识女性“品格的次级社会化”,并推动她们不断寻求自我突破与持续学习;企业还应促进女性员工与工作导师以及“女性命运共同体”之间的双向交流,使她们不断积累工作实践经验、进一步提升职业能力以及持续获得情感支持。总之,知识女性在职业地位获得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她们能够积极适应职场环境、始终保持学习状态并不断寻求突破,这与她们成长发展所经历的不同时空的教育密不可分。本研究深入分析了教育在知识女性职业地位获得中的动力作用并探寻行之有效的教育提升路径,对有针对性地开展女性教育与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管辉[2](2018)在《理想与现实:印度独立以来的中产阶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47年印度独立,宣告英国近200年殖民统治的终结。独立之后获得新生的印度,根据本国国情并借鉴他国经验,在批判地继承英帝国殖民遗产的同时,也确立起新的政治与经济体制框架。由此带来的重要影响之一是,印度社会原有的阶级阶层发生重大的变动,中产阶级的崛起尤为引人关注。为此,阐明印度独立以来中产阶级的历史演变过程,对深化印度社会的认识以及为现有的中产阶级理论或思想提供佐证或反证,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借鉴价值。中产阶级被认为是现代工业社会或后工业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所创造的中产阶级文化也是现代社会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同时,他们的形成与成长也是影响社会分层形态演变趋势和社会政治转型发展的关键因素。但是,与印度中产阶级方兴未艾的发展趋势和潜力相比,目前的研究力度显然是无法匹配的。目前,虽然有关印度中产阶级的消费、娱乐、文化等领域的成果不少,但总体上说来,大多还是从单一的视角出发做相应的研究,鲜少从现代化的视角出发,对印度独立以来中产阶级的演变轨迹、结构成分、政治地位、婚姻家庭状况及对国家政策的影响等领域作系统性的研究。本文选题的出发点正基于此。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在吸收韦伯、涂尔干等社会学家有关社会分层理论有益成分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关于阶级划分的理论,透过历史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学科的多维视角,本文沿如下逻辑顺序对印度独立以来的中产阶级进行了系统性考察和分析。第一章,理论溯源与概念界定。第二章、第三章及第四章,从历史的“纵轴”分时段考察印度中产阶级历史变迁过程。第五章,辨析了独立以来印度中产阶级与政治稳定间的联系。第六章,分析了印度独立以来中产阶级婚姻、生活方式与教育状况在历史“横轴”上的各个截面。最后,对印度中产阶级的近期转变、未来问题、提供的经验以及对发展中国家中产化道路等进行了总结与评论。基于以上研究,本文有如下收获。一是对南亚地区进行中产阶级的“个案研究”,结合史实,在现代化背景下考察印度中产阶级的历史变迁,厘清其60多年的兴替荣辱。二是拓展了史料的来源,使用了一些外国学者对印度部分地区所获得社会调查资料,以解决无法赴印实地调研和资料收集相对困难的问题,这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有力支撑。三是阐明了现代化进程对印度中产阶级变化的影响,深入探讨了中产阶级与种姓之间的关系,并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出发,深入地揭示印度中产阶级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形式和途径,认为印度独立以来的社会结构变迁呈现出一个“平稳——波动——平稳”的运行轨迹。四是论证了印度中央政府主导了印度经济社会发展走向,是印度中产阶级兴衰荣辱背后的引领者和决定者,只有在国家主导下,才能逐步解决印度种姓阶级教派的纷争、社会政策与中产阶级的培育、中产阶级经济政治的功能与作用的发挥、婚姻家庭、教育投资等重要问题。此外还指出经济增长是印度中产阶级形成、发展和提升的最根本动因,中产阶级的壮大是战胜阶层与贫富分化的可行选项,也是形成强大社会凝聚力的关键,印度中产化理想与现代化目标的实现除了根据自身国情因地制宜的变通和创新之外,还需置身于开放和流变不拘的世界格局中,采用通行的准则来考量本国的中产阶级发展道路。毫无疑问,本文将澄清印度独立以来中产阶级历史演变的主要节点,展示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与国家政策对中产阶级的影响,构建超越西方经验的印度中产阶级理论分析框架。同时,为我们理解当代印度中产阶级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一种新的理解。

刘辉,魏玖长[3](2017)在《企业转型加速度基础研究——基于适应战略视角的联想集团战略危机分析与探讨》文中提出响应新常态下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战略需求,开展企业转型加速度研究是大势所趋。作为企业转型加速度基础研究部分,将战略适应性引入研究,以联想集团危机事件作为研究素材,经过层层剖析,认清危机的性质是企业转型中遇到的管理性战略危机,进而发现了经济发展理论的不足,提出了新乘数论假说,将凯恩斯模型与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融为一整体,从理论上为中国企业转型加速提供了工具。

于焓成[4](2017)在《设计思维在IT项目管理需求分析中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我国的信息化产业也处于蓬勃发展阶段。然而在其蒸蒸日上现象的背后,大量IT项目或是失败或是受到质疑。究其原因主要是IT项目具有不确定性、时效性并且客户群体为非专业人员,从而导致项目需求错误或是不明确。为了解决该问题,切实提高IT项目质量,一种有效的需求分析方法显得尤为重要。现今较为常用的需求分析方法都有一定的优缺点,无论哪种方法都必须考虑现实中的实际应用环境,如何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IT项目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设计思维诞生于设计领域,在过去被广泛应用于各类设计中。设计思维是设计师们的工具,它以人为本的,综合考虑了技术的可能性,人们的用户体验以及商业需求。IT项目的交付标的或是某软件产品或是某服务,同样离不开设计,而设计则需以客户为出发点,充分考虑、分析和挖掘用户的需求。因而,本文将分析、讨论与研究设计思维应用于IT项目需求分析中的可行性。在论证其有效性的同时,对设计思维流程进行优化,使其更适合IT项目的特点。同时根据设计思维的理论,探讨如何设计出适合设计思维的环境,符合设计思维理念的一些方法,并将其与需求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后本文将经过优化的设计思维实际应用到不同的项目中,通过分析客户反馈与某些关键参数来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黄政[5](2016)在《关系治理和正式治理与信息技术影响力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信息技术(IT)对企业的战略价值日益突显、IT项目的复杂性越来越高,如何在控制IT风险的情况下实现IT的商业价值引起了学术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其中IT治理是近二十年来的一个热点话题。IT治理主张通过IT决策权的分配与责任框架的建立,以及制定、实施、监控和评价IT决策的流程与机制,来实现IT对组织战略和目标的支持与延伸。学术界普遍认为IT治理可以通过结构、流程和关系机制实现。以往研究大多关注以结构和流程为代表的正式治理机制,而正式机制在实施中的困难性被频频提及。本文通过对IT治理和组织间治理文献的回顾,指出关系治理是实现IT治理的另一种途径。借鉴关系契约理论,本文指出关系型IT治理的本质是利用业务与IT间有利的关系规范实现IT治理中的角色、责任和期望,并识别和定义了关系规范的五个组成维度——角色保全、相互性、灵活性、冲突化解,以及方法合宜性。通过对两家企业的案例研究和107家企业的问卷调研,本文证实了IT治理关系规范的五维结构,同时证明业务与IT间的社会资本结构联系和关系联系会促进关系规范的发展。本文还发现关系规范、IT治理流程成熟度、高管在IT规划及IT项目中的参与度,以及高管掌握的IT知识和对IT价值的认可,都会对业务与IT的战略匹配程度产生积极影响,而后者又会提升IT对企业战略优势、运营效率和管控水平的影响力。此外,关系规范对IT影响力还具有显着的直接作用,因此其在所有预测因素中对IT影响力的总作用最大。本文的创新性体现在三方面。首先,本文是少数关注关系层面的IT治理研究之一,不仅对已有相关研究进行了全面评述,还对关系治理的本质、维度、前因和后果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其次,本文首创性地将组织间治理中的关系契约理论应用到IT治理中,揭示了两个情境的异同。最后,本文建立并验证了从三类IT治理机制到业务/IT战略匹配再到IT商业价值的IT治理价值链模型。本文弥补了已有IT治理理论在关系治理方面的不足,同时对IT治理实践也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赵晗梓[6](2011)在《奢侈品品牌在中国的广告传播方式研究 ——以五大奢侈品牌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9年,传统奢侈品大国美国和日本都遭受重创,中国大陆奢侈品市场却逆势增长。国外媒体将中国称为“奢侈品的天堂”,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消费者对奢侈品消费需求的逐年提升,目前我国成为仅次于日本的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一些分析人士预言,中国可能在2011年前后成为世界第一大奢侈品消费国。但对于自上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的奢侈品牌和我国奢侈品消费热度,国内舆论却一直持有争议态度——迈向现代化的消费能力,大国复兴的有力展示;未富先奢,未富先懒,不利和谐;渊源错综复杂的中国梦:只有把中国变成西方才能够抵抗西方而重新成为中国……这种自相矛盾、错综复杂“奢侈品态度”呼唤骈弃主观意识形态的客观评价和专业理性的学术研究。近年来随着奢侈品消费在我国成为一种经济现象,学界也展开了对奢侈品的研究,但关于奢侈品品牌传播的研究只占其中及其微小的部分,而根据中国奢侈品市场的现状,根据产品层次深入分析奢侈品品牌在中国的广告传播方式和规律更为少见。本文以福布斯公布的2009奢侈品品牌榜单的前五位奢侈品牌在中国的广告传播方式为样本,提出了奢侈品广告传播的终极目的和核心内容是超越传递产品信息的梦想传递,梦想和愿景成为永恒的主题。本文经过深度访谈和样本分析提出了奢侈品广告传播以高端的渠道传递符号化的整合内容,其经过了三个逐步渐近的过程——通过符号的有序组合产生潜在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经过名人背书进行意义转移过程,最终和消费者产生品牌共鸣而完成品牌的传播过程和说服机制。依据传播模型中提出的产品的三个层次——安全、功能、品牌效应(心理)总结出奢侈品品牌传播的根本规律——在安全和功能层面,品牌传播不可背离品牌体验;在心理层面,品牌传播可背离品牌体验。同时解释了具体规律——安全层面:品牌传播力求回避安全信息;功能层面:品牌传播与产品功能保持一致;心理层面:品牌传播着力升华心理感受。并深入分析中国奢侈品市场形成原因和中国缺乏奢侈品品牌的原因,从品牌传播的角度为中国构建奢侈品品牌提供建议。

关春华[7](2010)在《印度对外贸易政策改革绩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摆脱了英国近200年的殖民统治,为了发展本国经济,实现自力更生,印度选择了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积极推行进口替代贸易战略,直到1991年,印度才开始全面经济改革,由政府主导型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并放弃进口替代贸易战略,实行外向型贸易战略。从独立到今天,印度的贸易政策演进历程可以分为四个时期。(1)贸易严格管制时期(1947-1975)。复杂的许可证制度是当时代表性的管制手段。(2)贸易自由化改革萌芽时期(1976-1984)。这一时期,由于国际收支问题,印度对几种资本品的进口管制开始松动。(3)贸易自由化改革尝试时期(1985-1990)。这一时期,拉·甘地政府进行了更大范围的,幅度更大的大胆的改革尝试,但是关税很高,而且放松管制的项目也多是国内不能生产或不能实现完全替代的。这次改革尝试为1991年的全面经济改革奠定了基础。(4)贸易自由化全面改革及深化时期(1991年至今)。1991年的全面经济改革确定了外向型贸易发展战略,贸易限制大幅减少。此后的政府继续了这一改革方向,进行了更深层次、更大范围的贸易政策改革。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的改革萌芽,到1991年的全面改革,再经过之后的不断深化与调整,印度的贸易政策改革经历了30多年的时间。可以看出印度的贸易政策改革是谨慎的、渐进式的。这漫长的改革实践到底对印度的经济发展及人民福利产生了何种影响是论文主要关心的问题。这也是许多实行贸易政策改革的发展中国家所关注的问题。论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上述主题进行了研究,即印度对外贸易政策改革的经济增长效应、产业结构效应及就业效应。前两个效应可以综合反映印度贸易政策对印度经济发展的影响,就业效应可以揭示贸易政策的福利效应。首先,印度贸易政策改革的经济增长效应。关于贸易政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主要可以归为三类:经济增长理论、贸易理论及制度理论,这些理论从不同角度,探讨了贸易政策可能对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指出了贸易政策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的途径,如提高经济效率、储蓄率,促进技术进步、资本积累等。制度理论强调了制度环境与贸易政策协调性的重要性。总之,主流观点认为贸易自由化是有利的。论文使用印度1975-2008年的数据,利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计量方法研究了印度贸易政策改革对印度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验证了主流理论的预测,印度贸易政策改革通过促进资本积累对印度经济增长产生了积极作用。其次,印度贸易政策改革的产业结构效应。关于贸易政策与产业结构关系的理论,主要包括两类:产业理论及贸易理论,产业理论指出了产业结构对经济发展的意义,同时也指出贸易将改变一国产业发展的需求及供给条件,从而引起一国产业结构的变化。许多产业经济学家都强调了对外贸易政策对产业发展的作用,并将贸易战略纳入工业发展战略中;贸易理论中的幼稚产业保护理论及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都是针对产业发展的理论,自由贸易政策的相关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强调一国的比较优势及要素禀赋是一国产业结构的决定因素。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强调一国的比较优势不是一成不变的,一国可以通过适当的贸易政策培养有利于国家发展的潜在的比较优势。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与赤松要的雁型理论,也都间接揭示了贸易政策将会影响一国的产业结构发展。从印度的产业结构来看,印度的产业发展路径不同于多数国家,印度没有经历第二产业为主的产业发展阶段便进入以第三产业为主的阶段。印度的贸易政策对第三产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战略性贸易政策在软件业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印度IT产业的发展,推动了服务贸易结构的升级。论文中对软件等服务出口开放度及服务业产出份额的回归分析表明印度的战略性贸易政策推动了整个服务产业的发展;使用1981-2006年的数据对印度商品贸易开放度及工业投资进行协整检验的结果显示,印度的贸易政策改革对工业投资也有积极的影响。总之,印度的贸易政策改革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但是贸易政策对工业的积极作用还有待进一步释放。最后,印度贸易政策改革的就业效应。关于贸易政策与就业关系的阐述主要有H-O模型、Stolper-Samuelson模型、Heckscher-Ohlin-Samuelson模型、专用要素模型及超保护贸易理论等。前四种模型主要探讨了由于国际贸易将影响国内产品的相对价格,进而对要素需求、要素价格产生影响。超保护贸易理论强调贸易顺差对就业的扩大作用。从印度的就业情况来看,除了IT行业外,印度的贸易政策改革没有产生明显的就业拉动作用,使用印度1981-2007年的工厂工人就业人数,工资支出及贸易开放度数据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显示印度的对外贸易政策对工厂固定工人就业产生了消极影响。综上所述,总体看来,印度的贸易政策改革促进了印度的经济发展,但是就业拉动效应不大,对工厂工人就业甚至产生消极作用。印度政府应该积极总结经验教训,立足本国经济及人力资本情况进行政策调整,在促进本国经济平衡发展的同时,扩大就业。

胥军[8](2008)在《中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及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传统工业化的实质是人类掠夺自然、割裂经济与生态、社会与环境、人与自然有机联系的过程,以消耗自然资源和牺性自然环境换取经济的高速发展。而20世纪50年代以来,CAD、MRP、CIMS、ERP、网络制造等信息技术的应用,对西方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信息化成为西方国家工业现代化的催化剂。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必须充分把握后发优势,从西方传统工业化和新兴的信息技术发展中吸取教训和经验,尽快实现中国的工业化现代化。中国共产党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两化融合”成为今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家战略。国内、外以往的关于工业化、信息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工业化的模式、传统工业化、新型工业化,以及信息化的评测,企业信息化应用等,并没有完整地将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有些研究虽然有所触及,但着墨不多。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论背景和现实情况,在以往关于工业化、信息化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中国“两化融合”的战略目标和工业化、信息化的发展实践,运用后发优势、比较优势等理论依据,结合“两化融合”的可行性、必然性等现实基础,对影响“两化融合”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政策策略建议。首先,本文认为,有效的政府治理是“两化融合”的推进器,本文分析了现有政府治理的弊端及其对“两化融合”的影响,从革新政府治理的角度提出了加快实现政府治理创新以推动“两化融合”的具体思路和建议。本文还应用了LSA方法进行案例分析,为政府建立工业化项目的公正评审体系提供了思路。其次,中介服务体系是“两化融合”活力之源,中国中介服务体系起步晚、底子薄、市场很不规范,本文在研究西方发达工业国家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中介服务体系的种种问题,提出了改进、完善、发展中介服务体系的思路和建议。第三,作为独立于制造业企业、软硬件开发商之外的第三方,咨询企业是实现“两化融合”的技术支撑。本文分析了中国咨询业的发展现状,针对性地提出了从服务资源整合、业务能力建设、专业能力培养等多方面提升咨询企业能力,还采用AHP方法进行了信息化产品选型的案例分析,为咨询机构帮助制造企业进行科学、合理的信息化产品选型提供了思路。第四,第三方公共服务平台是“两化融合”的工具系统,本文针对中国ASP服务的泡沫化现象,结合国家863项目的研发实践,提出基于制造业信息化知识门户建设ASP公共服务平台,将信息化知识传播与ASP技术服务进行整合,使中小制造企业易于接受、便于使用。本文提出了建设ASP平台系统的技术路线、实现方法等具体实现思路。还针对我国ASP推广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对新兴的SAAS技术进行了分析。第五,专业化人才是“两化融合”得以实现的核心因素,本文分析了专业人才流失的状况和原因,从智能体行为模型着手,结合西方发达国家的CIM、APS系统的人本考虑,提出“两化融合”要注重“以人为本”,工业化、信息化就是使人和系统、技术得以更好合作,实现人与工业化、信息化的和谐、融合。第六,“两化融合”是中国在经济全球化、竞争国际化的新时期推行的一种新的技术革命,本文在分析了影响“两化融合”相关因素以后提出了推动“两化融合”的相关政策、策略建议,包括推进关键性技术的自主创新、因应全球形势调整产业结构、重视并推进制造业服务化、加快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加快产权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等。“两化融合”关键在融,要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化学反应,而不是物理变化。因此,本文围绕“两化融合”的影响因素,将研究的视角主要集中在信息化、工业化二者间的内在关联和互动,采用理论、实证、中外对比等方法,通过理论探索和实践总结,期望能够为中国实现信息化、工业化的有机融合,加快工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探寻出一条科学而可行的新思路。

仓剑[9](2006)在《软件业盈利模式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研究了软件业现有主要盈利模式与软件企业的盈利状况之间的关系。软件业盈利模式已经被认为是软件企业成功的关键之一,软件业也是我国十一五规划中的重点产业,因此对软件业盈利模式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在前人对盈利模式和软件行业特征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了归纳、分类和案例分析方法,全面阐述了软件业的盈利模式,对软件业盈利模式与软件企业盈利现状之间的关系展开了进一步的研究,剖析了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目的是帮助软件企业从盈利模式的角度认识软件行业成功的关键,揭示软件行业盈利的奥秘。本文的论述主要围绕前后相继的三大问题展开的:(1)盈利模式研究什么问题?如何分析?(2)全球软件业现有的盈利模式怎样?包括模式的形式是怎样的,代表厂商有哪些,模式是如何形成的,及现在的状况如何等子问题。(3)软件业各类盈利模式的特点如何?具有什么样的盈利现状?不同的盈利模式是否与不同的盈利状况相对应?它们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可以成功运用?针对以上问题的研究,本文主要做出了以下四点创新成果:(1)提出了明确的盈利模式定义和构成;提出了盈利模式研究的三层框架和三步分类法;(2)归纳出当今软件业的主要盈利模式;(3)证明了软件业盈利模式与盈利状况之间存在对应关系;(4)指出软件业各类盈利模式的特点和应用条件;本文还从研究中发现了现有软件业盈利模式的一些问题和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指出了软件业中各个盈利模式的优缺点及改进建议。

张炯[10](2005)在《咨询业集体突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行业及客户需求之变迫使各大咨询公司纷纷转型,传统咨询业务与IT融合以及提供外包成为咨询公司的“救命稻草”毕博管理咨询(NYSE:BE)前不久再传新闻:该公司大中国区首席执行官黄辉离职,由公司副总裁陈玲生接任,负责毕博在中国的所有业务。毕博在中国区的策略会不会因此而进行重大调整倍受关注。大半年来,毕博出现了一系列的高层人事变动。去年11月,原毕博全球首席执行官兰道夫·布雷泽(RandBlazer)离职,麦克吉瑞(RodMcgeary)接任;今年3月,麦克吉瑞升任董事会主席,哈里·尤(HarryYou)成为新首席执行官。与此同时,被惠普咨询收购这样的传言也一直围绕着这家企业。

二、IT业质疑麦肯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IT业质疑麦肯锡(论文提纲范文)

(1)知识女性职业地位获得的教育意蕴 ——基于企业女性管理者的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与缘起
        二、研究问题与内容
        三、核心概念界定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职业地位的研究
        二、关于女性职业地位获得的研究
        三、关于教育对女性职业地位获得的影响研究
第二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社会互动理论
        二、教育与个体发展关系的功能主义视角
    第二节 研究过程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抽样
        三、数据搜集与分析
        四、研究伦理与效度
第三章 知识女性职业地位获得的“4A”路径
    第一节 目标(Aim):获得多层次的职业地位
        一、“小我型”职业地位
        二、“大我型”职业地位
        三、“小我型”职业地位与“大我型”职业地位的关系
    第二节 行动(Action):物我互动、人我互动与自我互动
        一、物我互动:积极应对职场环境的挑战和阻力
        二、人我互动:巧妙地处理人际关系
        三、自我互动:在突破与超越中前行
    第三节 能力(Ability):知识女性的核心竞争力
        一、对职场环境的适应力
        二、对职业发展的规划力
        三、对行动计划的执行力
        四、对自我提升的学习力
    第四节 特质(Attribute):知识女性的“魅力人格”
        一、“双性化”特征
        二、坚韧性
        三、自信心
        四、进取心
第四章 知识女性职业地位获得的教育动力
    第一节 生活时空:知识女性获得的家庭教育
        一、父母的“严格训练”塑造独特品格
        二、父母的“身体力行”胜过一切
        三、家庭环境氛围:培养独立与提供支持的土壤
    第二节 学习时空:知识女性接受的学校教育
        一、掌握生存的基本工具——“扎实的专业知识”
        二、从零到“零”:能力的全面提升
        三、积极的师生互动:“老师的关注拉了我一把!”
    第三节 职业时空:知识女性践行的职后教育
        一、职场环境的磨炼:学会职场生存
        二、不断变化的工作挑战:突破与前行并存
        三、支持性人际网络:经验积累与情感交流
第五章 知识女性职业地位获得的教育阻力
    第一节 生活时空:带有性别标签的家庭教育
        一、对女性发展的低期待
        二、对女性情感发展的忽视
        三、支配型亲子关系限制女性发展
    第二节 学习时空:“去性别化”与“再性别化”的学校教育
        一、“均衡与同一”背后的性别不平等
        二、隐性校园文化对性别观念的再塑造
        三、课堂教学中女性的边缘化
    第三节 职业时空:性别差异“合理化”的职后教育
        一、企业文化中对女性的“轻视”
        二、继续教育与培训资源分配的不均衡
        三、缺乏工作导师的指导
第六章 知识女性职业地位获得的教育提升路径
    第一节 教育观念
        一、基于“新型两性关系”的现代社会性别观
        二、以“女性全面而卓越发展”为核心的女性素质教育观
        三、基于“自我发展”和“服务社会”的女性理想信念观
    第二节 教育行动
        一、生活时空:性别观念和个人品质初步形成的家庭教育
        二、学习时空:以“赋能”为基础的学校教育
        三、职业时空:品格次级社会化与职业地位获得的职后教育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A:致可能参加此项研究的知识女性的邀请信
附录B:个人基本信息调查问卷
附录C:个人深度访谈的提纲
附录D:访谈协议
附录E:非参与式观察记录表
附录F:其他人员访谈的提纲
附录G:访谈资料一级编码(贴标签)结果汇总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2)理想与现实:印度独立以来的中产阶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既有的印度中产阶级研究回顾
    三、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创新及局限
第一章 理论溯源与概念界定
    第一节 理论溯源
        一﹑社会不平等与分层
        二、社会分层研究的价值取向
        三、社会分层常用的基本概念
        四、社会分层理论分析
        五、本文的研究策略——现代化视角下的印度中产阶级
    第二节 概念界定
        一、阶级、阶层与群体
        二、与“中产”相关的类似概念
        三、谁是中产阶级?——中产阶级的界定
第二章 殖民地时期的印度中产阶级
    第一节 印度传统社会的群体与分层
        一、印度社会中的群体
        二、阶级、社群还是种姓?——“印度化”的阶级分析
    第二节 印度中产阶级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古代印度社会专制的基础
        二、莫卧儿时期——中产阶级的萌芽
    第三节 英国殖民统治下印度中产阶级的形成
        一、印度中产阶级的形成
        二、殖民地时期印度中产阶级的构成
        三、殖民地时期印度中产阶级的特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经济改革前印度经济发展与中产阶级的变迁
    第一节 印度现代化的开启与中产阶级结构的变动
        一、尼赫鲁时期:现代化的开启
        二、经济计划的执行与中产阶级结构的变动
    第二节 印度城市中产阶级的基本状况
        一、一项意义深远的调查——印度城市中产阶级的画像
        二、数据得出的结论
    第三节 印度农村经济发展与中产阶级的变动
        一、印度土地改革及其影响
        二、绿色革命与农村中产阶级的发展
    第四节 经济改革前印度中产阶级变迁的原因
        一、国家主导下的发展政策
        二、经济结构调整
        三、城乡结构变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经济改革以来印度中产阶级的壮大
    第一节 1990年以来的印度“新”中产阶级
        一、“旧”中产阶级:殖民地时期至20世纪80年代
        二、新中产阶级:20世纪90年代自由化改革以来
    第二节 经济改革以来印度中产阶级的状况
        一、经济改革过程简述
        二、印度中产阶级的壮大
    第三节 “新”中产阶级的典型:印度IT业的从业者
        一、印度IT业状况
        二、IT从业人员的描画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独立以来的印度中产阶级与政治稳定
    第一节 中产阶级的政治意识
        一、变化无常,随波逐流
        二、冷漠疏离,令人失望
        三、从认同政教分离到支持印度教复兴
    第二节 中产阶级的政治参与
        一、“强权”抑或“自由”:20世纪70年代的激进运动
        二、从“世俗”转向“神圣”: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产阶级
        三、融合与重塑:印度教特性对中产阶级的影响
    第三节 中产阶级的思想困惑及其政治惰性
        一、思想困惑
        二、政治惰性及其消极影响
    第四节 政治稳定的挑战
        一、国大党势力的衰弱
        二、印度教的复兴
        三、现代化与传统的冲突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印度独立以来中产阶级的婚姻、生活方式及教育状况
    第一节 印度独立以来的中产阶级婚姻
        一、历史背景述论
        二、印度独立后妇女地位的提高
        三、择偶标准
        四、夫妻关系
    第二节 印度独立以来的中产阶级生活方式
        一、现代化的日常生活方式
        二、多元化的饮食
        三、时尚化的休闲
        四、精致化的文化
    第三节 印度独立以来的中产阶级教育状况
        一、独立以来印度教育的发展
        二、文化资本:一种理论
        三、教育与中产阶级知识精英的官僚化
        四、中产阶级知识精英:文化资本积累机制的表现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企业转型加速度基础研究——基于适应战略视角的联想集团战略危机分析与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理论综述及研究框架
    (一)战略危机
    (二)适应战略
    (三)适应战略视角的战略性危机判断标准
二、联想集团的战略与战略危机
    (一)联想集团简介
    (二)联想集团的战略
    (三)联想集团的战略危机
三、基于财务指标视角的联想集团战略协调性分析
    (一)增长速度对比
    (二)增长效率分析
    (三)分析及结论
四、基于适应战略视角的联想集团战略一致性分析
    (一)企业课题适应度分析
        1. 联想集团产品(服务)分析
        2. 联想集团专利分析
        3. 高科技收益范围
        4. 联想集团企业课题一致性判断
    (二)工程课题适应度分析
    (三)诊断及结论
五、基于数值模型视角的联想集团战略可能性分析
    (一)战略可能性的评估框架与模型
    (二)联想集团高科技战略可能性的计算与分析
        1. 数值选取及设定
        2. 计算结果与分析
    (三)评估及结论
六、结论与讨论

(4)设计思维在IT项目管理需求分析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论文基本结构
第二章 IT项目需求分析概述及问题解析
    2.1 需求分析相关理论
        2.1.1 需求的定义与特点
        2.1.2 客户常用的需求分析方法
    2.2 利益相关者相关理论
        2.2.1 利益相关者的定义与特点
        2.2.2 项目利益相关者的识别方法
    2.3 IT项目需求分析管理
        2.3.1 IT项目的特点
        2.3.2 IT项目需求分析主要问题
        2.3.3 IT项目中的需求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设计思维理论概述及解析
    3.1 设计思维理论基础
        3.1.1 设计思维概述
        3.1.2 设计思维核心特质
        3.1.3 设计思维过程
    3.2 设计思维与IT项目
        3.2.1 改善研发流程
        3.2.2 设计思维对于客户需求与设计的意义
        3.2.3 设计思维对IT业的意义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设计思维在需求分析中的应用概述
    4.1 准备工作分析
        4.1.1 人员组成
        4.1.2 环境建设
    4.2 设计思维流程
    4.3 需求分析方法设计与应用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设计思维流程在IT项目中的应用
    5.1 理解阶段应用与实施
        5.1.1 概述与实施方法
        5.1.2 完成标准
    5.2 观察阶段应用与实施
        5.2.1 概述与实施方法
        5.2.2 完成标准
    5.3 定义阶段应用与实施
        5.3.1 概述与实施方法
        5.3.2 完成标准
    5.4 设想阶段应用与实施
        5.4.1 概述与实施方法
        5.4.2 完成标准
    5.5 原型阶段应用与实施
        5.5.1 概述与实施方法
        5.5.2 完成标准
    5.6 测试阶段应用与实施
        5.6.1 概述与实施方法
        5.6.2 完成标准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设计思维实例应用及分析
    6.1 人力资源管理项目
        6.1.1 项目背景介绍
        6.1.2 设计思维的应用
        6.1.3 结果分析
    6.2 基于移动平台的员工乐活项目
        6.2.1 项目背景介绍
        6.2.2 设计思维的应用
        6.2.3 结果分析
    6.3 供应链管理项目
        6.3.1 项目背景介绍
        6.3.2 设计思维的应用
        6.3.3 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工作与创新
    7.2 后续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5)关系治理和正式治理与信息技术影响力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英汉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第2章 文献回顾与研究问题
    2.1 IT治理
        2.1.1 公司治理及委托代理理论
        2.1.2 战略信息系统
        2.1.3 IT治理的制度视角
        2.1.4 IT治理的关系视角
        2.1.5 IT治理的结果与影响
        2.1.6 已有研究的不足
    2.2 关系契约理论
第3章 理论构建
    3.1 关系型IT治理的定义
    3.2 IT治理关系规范的维度
    3.3 IT治理关系规范的发展
第4章 案例研究
    4.1 研究方法与案例介绍
    4.2 案例分析结果
第5章 定量研究框架
    5.1 IT治理机制与业务/IT匹配
    5.2 业务/IT匹配与IT影响力
    5.3 社会资本与关系规范
    5.4 控制变量
    5.5 研究模型
第6章 定量研究方法
    6.1 分析单位、总体和样本
    6.2 构念操作化
    6.3 问卷设计与预测试
第7章 定量研究结果
    7.1 样本特征
    7.2 缺失值处理
    7.3 数据分析方法概述
    7.4 测量模型分析
        7.4.1 反映性构念信度与效度分析
        7.4.2 形成性构念分析
    7.5 关系规范维度结构及其前因模型分析
    7.6 IT治理的效果模型分析
第8章 研究启示与贡献
    8.1 研究结果总结
    8.2 本研究对IT治理理论的贡献
    8.3 本研究对IT治理实践的指导意义
        8.3.1 如何提升企业的IT影响力
        8.3.2 如何评估业务与IT间的关系质量
        8.3.3 如何提升业务/IT的关系质量
第9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6)奢侈品品牌在中国的广告传播方式研究 ——以五大奢侈品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品牌与品牌传播
        2.1.1 品牌的概念
        2.1.2 品牌传播
    2.2 奢侈与奢侈品
        2.2.1 奢侈的概念及历史演变
        2.2.2 奢侈品的概念及特征分类
    2.3 奢侈品品牌
第三章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问题
    3.2 研究方法
        3.2.1 内容分析
        3.2.2 深度访谈
第四章 对奢侈品牌广告内容分析的总结
    4.1 五个品牌广告数量统计
    4.2 五个品牌广告位置统计
    4.3 五个品牌广告形式统计
    4.4 五个品牌广告符号统计
第五章 奢侈品广告传播的机制及规律探析
    5.1 奢侈品广告传播的符号体系构成
    5.2 奢侈品广告传播的意义转移及说服机制
        5.2.1 奢侈品广告符号体系构建意识形态
        5.2.2 奢侈品广告传播的意义转移和背书过程
        5.2.3 奢侈品广告传播的品牌共鸣效应
    5.3 奢侈品广告传播的核心内容及目的总结
    5.4 奢侈品广告传播的规律总结
    5.5 奢侈品与普通商品广告传播的区别总结
第六章 对中国构建奢侈品品牌的启示
    6.1 奢侈品中国市场发展现状
        6.1.1 中国奢侈品市场形成原因
        6.1.2 中国奢侈品市场现状
        6.1.3 中国奢侈品消费行为的特点
    6.2 中国缺乏奢侈品品牌的原因探讨
    6.3 对中国构建奢侈品品牌的启示
第七章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本文创新点
    7.3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
附录 2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图书

(7)印度对外贸易政策改革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印度崛起与中印比较
        1.1.2 印度贸易自由化改革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文献综述及评价
        1.4.1 关于印度贸易政策的相关文献综述
        1.4.2 贸易政策效应的实证研究文献综述
        1.4.3 文献评价
    1.5 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安排
    1.6 论文的创新及不足
第2章 对外贸易及其政策效应的相关理论
    2.1 对外贸易政策与经济增长
        2.1.1 增长理论视角
        2.1.2 贸易理论视角
        2.1.3 制度理论视角
    2.2 对外贸易政策与产业结构
        2.2.1 产业结构理论视角
        2.2.2 贸易理论视角
    2.3 对外贸易政策与就业
        2.3.1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2.3.2 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
        2.3.3 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定理
        2.3.4 专用要素(SF)理论
        2.3.5 超保护贸易理论
        2.3.6 其他理论
    2.4 小结
第3章 印度对外贸易政策发展历程
    3.1 对外贸易严格管制时期(1947-1975)
        3.1.1 政策背景
        3.1.2 对外贸易政策措施
    3.2 贸易自由化萌芽时期(1976-1984)
        3.2.1 政策背景
        3.2.2 对外贸易政策措施
    3.3 贸易自由化尝试时期(1985-1990)
        3.3.1 政策背景
        3.3.2 对外贸易政策措施
    3.4 贸易自由化全面改革及深化时期(1991-)
        3.4.1 拉奥政府的对外贸易政策改革(1991-1995)
        3.4.2 对外贸易政策改革的深化
    3.5 小结
第4章 印度对外贸易政策改革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
    4.1 经济增长及贸易发展概况
    4.2 对外贸易政策经济增长效应的计量检验
        4.2.1 计量模型
        4.2.2 变量及数据说明
        4.2.3 计量检验分析
    4.3 小结
第5章 印度对外贸易政策改革的产业结构效应分析
    5.1 产业结构发展概况
    5.2 战略性贸易政策与服务业的发展
        5.2.1 服务产业的发展
        5.2.2 服务产业结构
        5.2.3 服务贸易的发展
        5.2.4 战略性贸易政策与IT业的发展
        5.2.5 IT业对服务业及其他产业的推动作用
        5.2.6 服务出口与服务产业的回归分析
    5.3 对外贸易政策改革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5.3.1 工业及商品贸易发展概况
        5.3.2 贸易政策对工业投资的协整分析
    5.4 小结
第6章 印度对外贸易政策改革的就业效应分析
    6.1 就业概况
        6.1.1 印度的就业压力
        6.1.2 就业结构
        6.1.3 服务业就业概况
    6.2 对外贸易政策对就业的影响
        6.2.1 制造业进出口结构及贸易劳动系数
        6.2.2 服务进出口结构及贸易劳动系数
    6.3 对外贸易政策与工厂就业的协整分析
        6.3.1 模型及变量说明
        6.3.2 相关变量数据说明及协整检验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印度对外贸易政策改革绩效评价
    7.2 印度对外贸易政策发展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8)中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及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本文的研究背景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结构、研究对象与方法
2 "两化融合"的理论依据与现实基础
    2.1 "两化融合"的理论依据
    2.2 "两化融合"的现实基础
    2.3 本章小结
3 "两化融合"的推进器—政府治理体系及创新研究
    3.1 政府治理缺陷对"两化融合"的影响分析
    3.2 政府再造服务意识的相关策略
    3.3 加强政府治理创新的具体思路
    3.4 应用LSA方法改进项目评审体系
    3.5 本章小结
4 "两化融合"的活力之源—中介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4.1 国内外中介服务体系现状分析
    4.2 国内中介服务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4.3 构建中介服务体系的思路
    4.4 本章小结
5 "两化融合"的技术支撑—咨询企业能力成长研究
    5.1 制造业信息化咨询业现状
    5.2 咨询企业服务资源整合分析
    5.3 咨询企业业务能力建设分析
    5.4 咨询企业专业能力培养的思路
    5.5 应用AHP方法帮助企业进行选型决策
    5.6 本章小结
6 "两化融合"的工具系统—ASP服务平台开发与运营研究
    6.1 系统的需求概述
    6.2 系统总体设计
    6.3 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
    6.4 系统实现的技术路线
    6.5 ASP在中国推广应用的思考
    6.6 ASP的最新发展—SAAS应用分析
    6.7 本章小结
7 "两化融合"的核心因素—专业人才的人本化研究
    7.1 信息化专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分析
    7.2 专业人才在企业中的状况分析
    7.3 "两化"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7.4 "两化融合"的人本化分析
    7.5 本章小结
8 推进"两化融合"的产业政策及策略建议
    8.1 推进"两化"关键性技术的自主创新
    8.2 因应全球形势及时调整产业结构
    8.3 重视并推进制造业服务化
    8.4 加快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
    8.5 推动产权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
    8.6 本章小结
9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9.1 全文总结
    9.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编的着作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负责及参与的研究项目

(9)软件业盈利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盈利模式和软件行业研究
    1.1 研究对象、范围
    1.2 盈利模式研究
    1.3 软件行业分析
第二章 软件业盈利模式的分类
    2.1 盈利模式分类标准
    2.2 软件业盈利模式分类
    2.3 软件业盈利模式的表述形式
第三章 各类软件业盈利模式的形式及现状
    3.1 离岸开发模式
    3.2 新媒体服务模式
    3.3 网络软件模式
    3.4 现场服务模式
    3.5 解决方案模式
    3.6 零件模式
    3.7 聚众模式
    3.8 前向标准模式
    3.9 后向标准模式
第四章 各类模式的发展历史及应用条件
    4.1 离岸开发模式
    4.2 新媒体服务模式
    4.3 网络软件模式
    4.4 现场服务模式
    4.5 解决方案模式
    4.6 零件模式
    4.7 聚众模式
    4.8 前向标准模式
    4.9 后向标准模式
第五章 软件业盈利模式研究的主要结论
    5.1 软件业各类盈利模式对应于不同的盈利状况
    5.2 离岸开发和零件模式的中国机会
    5.3 新媒体服务模式的隐忧
    5.4 现场服务模式和解决方案模式相互依存
    5.5 前向标准与后向标准模式各有优劣
    5.6 网络软件模式的系统整合之路
第六章 归纳及展望
    6.1 本文的创新点及主要贡献
    6.2 软件业盈利模式的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索引
作者简介
鸣谢

四、IT业质疑麦肯锡(论文参考文献)

  • [1]知识女性职业地位获得的教育意蕴 ——基于企业女性管理者的质性研究[D]. 田蕊. 天津大学, 2020
  • [2]理想与现实:印度独立以来的中产阶级研究[D]. 管辉. 云南大学, 2018(12)
  • [3]企业转型加速度基础研究——基于适应战略视角的联想集团战略危机分析与探讨[J]. 刘辉,魏玖长.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7(01)
  • [4]设计思维在IT项目管理需求分析中的研究[D]. 于焓成. 上海交通大学, 2017(12)
  • [5]关系治理和正式治理与信息技术影响力的关系研究[D]. 黄政.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1)
  • [6]奢侈品品牌在中国的广告传播方式研究 ——以五大奢侈品牌为例[D]. 赵晗梓. 上海交通大学, 2011(07)
  • [7]印度对外贸易政策改革绩效研究[D]. 关春华. 辽宁大学, 2010(12)
  • [8]中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及策略研究[D]. 胥军. 华中科技大学, 2008(05)
  • [9]软件业盈利模式研究[D]. 仓剑. 东南大学, 2006(04)
  • [10]咨询业集体突围[J]. 张炯. 互联网周刊, 2005(23)

标签:;  ;  ;  ;  ;  

IT 行业问题麦肯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