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质弹性地基埋深地基沉降计算

均质弹性地基埋深地基沉降计算

一、均质弹性地基的埋深基础沉降计算(论文文献综述)

张军舰,李鹏,殷坤宇,罗玉磊,郭幔[1](2022)在《基于接力排水的强夯法在滨海回填区地基处理中的试验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对山东半岛海岸带滨海杂填土、饱和粉细砂、淤泥质土等特殊复杂地层地基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以经济高效的强夯法为基础,提出复杂地层整体排水概念,设计了浅层、深层竖向排水和水平排水的接力排水系统,并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监测数据表明,强夯荷载作用下,接力排水系统整体协同排水,可快速排出各个地层中地下水、消散超孔隙水压力。7 h左右可基本消除强夯引起的地下水上升及孔隙水压力消散。持续降水,地表沉降为上部土体厚度的0.7%~2.0%。强夯动力荷载作用下,表层土体压缩为上部土体厚度的8.7%~10.9%。埋深3~7 m土体沉降约为土体厚度的5‰、3‰,埋深7~10 m土体沉降为土体厚度的2‰。检测数据表明,在强夯有效影响深度内地基处理效果明显,土体工程性状改善明显。表层承载力及变形模量满足设计要求,4 m以下淤泥承载力平均值略低于设计要求,下部淤泥质土计算平均固结度为77%。夯后1个月监测数据表明,地表沉降量在25 mm以内,已逐步趋于稳定,分层沉降、孔隙水压力数值整体稳定略有下降。

张磊,罗丹阳,陈成,赵寰宇[2](2022)在《软弱土中单桩-承台基础竖向与水平承载特性分析》文中认为桩基-承台基础以其承载力高、沉降小,同时能够充分利用地下空间等优点,在各类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探究土体弹性模量大小及其随埋深的变化关系、承台尺寸对软弱土中单桩-承台基础竖向和水平承载特性的影响,以软弱土中单桩-承台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开展了一系列三维有限元分析.研究表明:弹性模量较小的土体由于其压缩性大及对桩基的约束能力较弱,单桩-桩基系统的水平和竖向承载能力均明显较小;同等土体平均弹性模量下,土体弹性模量沿埋深的分布均匀性越差,单桩-桩基系统的水平和竖向承载能力越弱;相对于水平承载能力,提升承台尺寸对提高单桩-承台系统的竖向承载能力更为明显.

王清秋[3](2021)在《铁路下伏煤层群采空区岩体工程地质特性及稳定评价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地下资源开采范围越来越广,资源开采强度越来越大,铁路建设中跨越采空区的情况也越来越多。煤层群采空区时间和空间上存在多次重复开采,变形机理复杂,采空区安全稳定评价是铁路建设中较复杂的地质问题之一。不同等级铁路对地基变形的要求不同,因此,在采空区稳定评价中对地表变形的控制标准也不同。目前在铁路跨越的倾斜煤层群采空区综合研究较少,铁路的运营和建设中存在的地质问题较多,其下伏复杂煤层群采空区地基稳定性研究是一个较新的课题。因此,结合工程实例对倾斜煤层群复杂采空区顶板岩体工程地质特性及稳定评价理论进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论文以东平铁路跨越的沈村煤矿4~5层浅埋倾斜煤层群采空区为例,总结了采空区地质条件、煤层开采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已查明的变形特点,概化了地质模型;引入了地下水对结构面的综合影响参数η,优化了隐伏采空区顶板岩体质量指标GSI和扰动岩体力学参数取值方法;构建了优化的工程地质分析模型,补充了煤层群采空区安全稳定综合评价计算新方法;确定了不同等级铁路下采空区评价变形控制标准和煤层群采空区浅层治理原则。结合现场实测资料验证了本文提出的评价方法是准确的,补充了铁路下伏煤层群采空区稳定评价计算方法。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传统的GSI评分系统中未考虑地下水对结构面条件的量化影响,本文引入了与岩体抗压强度和变形模量有关的地下水综合影响系数η,提出了结构面条件量化新参数KSR;进而以岩体完整性指数Kv、结构面条件量化参数KSR完善了Hoek-Brown破坏准则中GSI评分系统的岩体结构和结构面特征定量分类,从而提高了富水、隐伏裂隙岩体力学参数取值的准确性、合理性。(2)针对普氏塌落拱坚固系数查表取值和力平衡法综合摩擦角经验取值精度低的问题,优化了采空区顶板安全厚度计算常用的普氏塌落拱理论中岩石坚固系数和力平衡法中综合内摩擦角的取值方法,为确定铁路下伏煤层群采空区浅层治理深度提供依据。(3)多层采空区地表变形受顶板厚度、覆岩岩性、重复采动等因素影响。煤层复采加剧上覆岩层的破坏,移动角减小,当复采次数超过3次后,移动角无明显变化。第四系土层厚度较小时,地表附加荷载传递至基岩界面后将不再继续向深部传递,而是作为附加荷载作用于基岩面,对下部煤层顶板沉降变形影响不大。(4)采用采空区顶板岩梁传递理论和开采边界岩体压缩变形机理,构建了优化的铁路下伏倾斜煤层群采空区顶板变形计算模型,补充了采空区顶板和地表总变形、水平变形、地表倾斜等关键评价参数的系列计算新方法。(5)通过对浅部采空区治理地表沉降观测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煤层群采空区稳定评价模型和评价方法是正确的。

梁渭溪,雍睿,李朝旺[4](2021)在《埋地管线下方土体流失对管线受力变形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埋地管线长期使用中会发生渗漏、管周土体不均匀沉降等问题,使得管线受力平衡状态被打破,在土体自重荷载和地表荷载的共同作用下容易引起邻近管线的破坏。为了分析管线的受力和变形,采用角点法和Winkler弹性地基梁理论,构建管-土耦合模型,推导出管线的受力变形方程。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模拟管-土耦合模型,对比分析数值模拟和理论计算的结果,以验证管线受力变形方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1)基于Winkler弹性地基梁理论的管-土耦合作用模型可以求得有效的管线受力变形方程,其理论解与数值模拟解相差仅为3.31%~3.43%。(2)在地表荷载作用下,沿远离土体流失区中心方向,位移逐渐变小,剪力逐渐增大,且在土体流失区边缘附近达到峰值后慢慢减小,出现反弯剪力最后趋于零,而弯矩逐渐增大达到峰值后慢慢减小。(3)当无地表荷载作用时,管线的受力变形比有地表荷载作用时小17.32%~20.77%。所提出的管线受力变形方程能够正确反映上覆荷载作用下管线受力的基本特征,可为工程中管线受力变化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成聪[5](2021)在《杭绍地区盾构下穿施工对既有运营地铁隧道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

梁渭溪[6](2021)在《上覆荷载作用下埋地管线下方土体流失对管线受力形变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张旺旺[7](2021)在《软硬复合地层盾构隧道掘进诱发地表沉降及注浆控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何振华[8](2021)在《高速公路改扩建黏土路基加宽差异沉降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推进国省道提质升级和瓶颈路段建设的要求,考虑节约经济投入、减小施工周期和提高公路交通量承载能力等客观要求,对已有公路进行改扩建是非常实用的技术举措。根据高速公路以往的拓宽经验,对原有路基进行加宽,新填筑的路基将与老路基产生相互作用,在施工期与工后运营阶段产生差异沉降,对新老路基差异沉降的预测和处治方法的优化是高速公路拓宽问题的工程关键。本文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对改扩建工程新老路基差异沉降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及结论如下:(1)本文通过对比当前国内主要高速公路的沉降标准,提出本工程的新老路基差异沉降基本控制标准,并以此为标准,利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新老路基施工期和后期运营阶段的路基和地基的沉降变形特征。在施工阶段,随着填筑过程的进行,新路基表面沉降逐渐增大,同时旧路基侧面因受到新路基的荷载作用而向内侧产生位移,但工期沉降总体较小。在工后运营期,由于新老地基的固结度不同,老地基固结沉降小,新地基沉降大,新老路基产生一定的差异沉降,在工后运营15年后路基固结基本完成。(2)研究拓宽路基拼接带常用处治措施适应能力大小,对开挖台阶尺寸与暴露时间、加筋处治技术的筋材铺设层位、铺设层数进行设计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台阶尺寸过小或过大都会使沉降变大,而暴露时间则会影响开挖台阶的回弹量,从而影响路基的最终沉降。单层加筋时路表或路基底部加筋的处治效果优于中部加筋,加筋的铺设层位越多,沉降量越小,但全层加筋比地表和路表上下两层加筋的处治效果并未提升太多。(3)研究不同软土条件下的公路拓宽工程变形特性及变化规律,分析不同软弱土类型、软弱土层厚度、新旧路基土质差异等不利因素对路基的影响变化。得到三种软弱土的固结速率由高到低为高液限土、软塑状粉质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随着软弱土层厚度的增加,地基的沉降均增大,对于厚度大于6m的深厚软基,单一的开挖台阶或路基加筋处治并不足以消除新老路基差异沉降到安全水平,还需进行复合地基处理研究。(4)研究复合地基的处治桩类型、桩体长度、桩间距等因素对拓宽路基沉降特性的影响。对比分析了预应力管桩和水泥搅拌桩处治深度的差异,并基于两种桩在本工程中的最大软土处治厚度计算提出了复合地基桩长和桩间距优化设计参数。分析得出预应力管桩的处治深度高于水泥搅拌桩。预应力管桩在其最大软土处治厚度12m下的最优桩参数为桩间距3m、桩长16m,水泥搅拌桩在其最大软土处治厚度9m下的最优桩参数为桩间距2.5m、桩长21m,其它小于最大软土处治厚度的工况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适当对桩参数进行放宽。

米宣宇[9](2021)在《盾构隧道下穿施工对既有管线变形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戴俊豪[10](2021)在《地铁列车运营荷载作用下隧道周围粉土层动力响应研究》文中指出

二、均质弹性地基的埋深基础沉降计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均质弹性地基的埋深基础沉降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接力排水的强夯法在滨海回填区地基处理中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2 试验方案
    2.1 排水系统
    2.2 试验参数
3 监测数据分析
    3.1 地下水位监测
    3.2 孔隙水压力监测
    3.3 分层沉降监测
    3.4 地表沉降监测
4 效果检测
    4.1 夯前夯后土体参数对比
    4.2 固结度计算
    4.3 承载力检测
5 夯后持续监测
    5.1 地表沉降监测
    5.2 分层沉降监测
    5.3 孔隙水监测
6 结论与建议

(2)软弱土中单桩-承台基础竖向与水平承载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三维有限元建模方法及其验证
    1.1 模型基本信息
    1.2 试验验证
2 单桩-承台基础竖向承载特性分析
    2.1 土体弹性模量大小
    2.2 土体弹性模量沿埋深分布关系
    2.3 承台尺寸
3 单桩-承台基础水平承载特性分析
    3.1 土体弹性模量大小
    3.2 土体弹性模量沿埋深分布关系
    3.3 承台尺寸
4 结 论

(3)铁路下伏煤层群采空区岩体工程地质特性及稳定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采空区对铁路运营和工程建设的影响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采空区变形研究方法
        1.2.2 煤层群采空区稳定评价研究
    1.3 煤层群采空区稳定评价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5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煤层群采空区地质条件及变形破坏特征
    2.1 采空区空间分布
    2.2 采空区地表变形破坏特征
    2.3 煤层群采空区覆岩变形破坏特点
    2.4 覆岩变形移动影响因素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GSI顶板岩体力学参数取值方法研究
    3.1 概述
    3.2 基于H-B破坏准则顶板岩体力学参数取值方法研究
        3.2.1 基于H-B破坏准则岩体力学参数估算
        3.2.2 地质强度指标GSI确定方法改进
        3.2.3 岩体扰动系数取值方法研究
    3.3 岩体力学参数变化规律分析
        3.3.1 粘聚力变化规律分析
        3.3.2 内摩擦角变化规律分析
    3.4 工程实例应用
        3.4.1 顶板岩体力学参数
        3.4.2 顶板扰动岩体力学参数取值
    3.5 小结
第4章 缓倾煤层群采空区稳定评价研究
    4.1 小型采空区稳定评价分析
        4.1.1 普氏塌落拱法
        4.1.2 洞顶坍塌堵塞法
        4.1.3 力学平衡临界深度法
    4.2 煤层群采空区顶板覆岩沉降预测
        4.2.1 倾斜煤层群采空区分析模型的建立
        4.2.2 采空区顶板变形规律分析
        4.2.3 连续介质力学方法分析
        4.2.4 地表水平变形分析
    4.3 小结
第5章 铁路下伏煤层群采空区变形评价标准及治理深度分析
    5.1 铁路采空区安全稳定评价标准
        5.1.1 采空区沉降允许值
        5.1.2 采空区倾斜允许值
        5.1.3 采空区水平移动允许值
    5.2 铁路下伏煤层群采空区治理深度分析
    5.3 采空区沉降观测分析
        5.3.1 沉降观测网建立
        5.3.2 沉降观测稳定标准及观测周期
        5.3.3 沉降观测分析
        5.3.4 变形观测与计算结果分析
    5.4 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4)埋地管线下方土体流失对管线受力变形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埋地管线破坏机理分析
    (1) 管线渗漏。
    (2) 管周土体不均匀沉降。
    (3) 邻近位置管线发生破裂。
2 埋地管线的上覆附加荷载
    2.1 管-土耦合模型
    2.2 地表荷载产生的上覆附加应力
    2.3 土体自重产生的上覆附加应力
    2.4 埋地管线受到的上覆附加荷载
3 埋地管线的受力计算
    3.1 管土分离区的受力计算
    3.2 管土半分离区的受力计算
4 管线受力变形方程的验证
    4.1 管-土耦合算例
    4.2 管-土耦合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4.2.1 创建部件以及装配
        4.2.2 设置材料以及截面特征
        4.2.3 管-土相互作用定义
        4.2.4 荷载和边界条件
        4.2.5 网格划分
    4.3 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5 结 论

(8)高速公路改扩建黏土路基加宽差异沉降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内外道路改扩建发展现状
        1.2.2 道路改扩建工程新旧路基处治技术研究现状
        1.2.3 道路拓宽差异沉降控制标准研究现状
        1.2.4 道路工程复合地基设计优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2 软土地基上高速公路加宽技术理论分析
    2.1 基本概念
    2.2 有限元计算方法
        2.2.1 岩土本构模型
        2.2.2 计算模型的建立
    2.3 拓宽路基沉降特性分析
        2.3.1 沉降变化特性
        2.3.2 沉降曲线变化规律
    2.4 高速公路加宽工程沉降控制标准
    2.5 本章小结
3 新老路基拼接技术研究
    3.1 路基台阶开挖技术研究
        3.1.1 不同台阶尺寸对新老路基差异沉降影响分析
        3.1.2 单次台阶开挖暴露时间对新老路基差异沉降影响分析
    3.2 土工格栅加筋技术研究
        3.2.1 土工格栅的分类
        3.2.2 土工格栅加筋效果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软土条件对拓宽路基差异沉降影响研究
    4.1 软土的特性
    4.2 软土对拓宽路基的工程危害
    4.3 软土条件对新老路基差异沉降影响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软基处理技术研究
    5.1 复合地基处治技术应用
        5.1.1 模型的建立
        5.1.2 不同类型桩的处治效果与适用范围分析
    5.2 复合地基处治效果影响因素
        5.2.1 不同桩间距对新老路基差异沉降影响分析
        5.2.2 不同桩长对新老路基差异沉降影响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四、均质弹性地基的埋深基础沉降计算(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接力排水的强夯法在滨海回填区地基处理中的试验研究[J]. 张军舰,李鹏,殷坤宇,罗玉磊,郭幔.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22(01)
  • [2]软弱土中单桩-承台基础竖向与水平承载特性分析[J]. 张磊,罗丹阳,陈成,赵寰宇.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 [3]铁路下伏煤层群采空区岩体工程地质特性及稳定评价研究[D]. 王清秋. 成都理工大学, 2021
  • [4]埋地管线下方土体流失对管线受力变形的影响研究[J]. 梁渭溪,雍睿,李朝旺. 人民长江, 2021(08)
  • [5]杭绍地区盾构下穿施工对既有运营地铁隧道的影响研究[D]. 成聪. 绍兴文理学院, 2021
  • [6]上覆荷载作用下埋地管线下方土体流失对管线受力形变的影响研究[D]. 梁渭溪. 绍兴文理学院, 2021
  • [7]软硬复合地层盾构隧道掘进诱发地表沉降及注浆控制[D]. 张旺旺.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8]高速公路改扩建黏土路基加宽差异沉降控制技术研究[D]. 何振华.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9]盾构隧道下穿施工对既有管线变形影响研究[D]. 米宣宇.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10]地铁列车运营荷载作用下隧道周围粉土层动力响应研究[D]. 戴俊豪.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标签:;  ;  ;  

均质弹性地基埋深地基沉降计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