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CDMA无线智能网设计典型案例

联通CDMA无线智能网设计典型案例

一、联通CDMA无线智能网设计典型实例(论文文献综述)

黄崇明[1](2012)在《CDMA无线网络建设与优化》文中提出2009年1月7号,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为三大运营商发放3G牌照,这标志着中国3G时代正式来到。随着我国通信事业的迅猛发展,以CDMA为核心技术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全面商用。新一轮3G网络建设与优化的浪潮不断来袭,如何在投入与产出之间取得平衡?如何不断提高网络质量?成为各大运营商愈发关注的焦点。本文在研究移动通信理论和网络建设优化相关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工程经验,总结归纳网络基站建设的工程应用,并论述了CDMA网络规划、优化的原理和方法。最后本人从自身工程实践出发,科学运用现有理论及技术规范,提出了福建三明电信分公司CDMA网络规划方案。同时通过对福州市的网络测试和相关数据收集,进行网络质量和性能分析,并制定了具体的优化方案。通过制定的规划和优化方案,提升了现有网络性能,并对今后的网络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李珂[2](2011)在《CDMA2000实验网络设计与建设》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移动通信的网络规模、技术层次和服务水平都发生了飞跃,移动通信行业也一跃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先导产业,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移动通信技术发展日新月异,随着3G、4G等移动通信高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移动通信企业的激烈竞争,移动通信通讯类及其相关类专业的人才需求量与日俱增。作为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主要标准之一,CDMA2000技术在移动通讯领域中取得了成功,全球CDMA2000商用化网络日益普遍,CDMA用户数量也在日益增加。因此,设计组建一个有针对性,专业性,贴近实际、功能完善的以CDMA2000技术为基础的3G移动通信实验网络,可广泛覆盖各专业人才培养及对外培训工作,集区域内实验、进修、培训、资格鉴定、科研等功能为一体。本论文正是针对上述问题,以CDMA2000核心网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在深入分析CDMA2000技术原理的基础上,根据现场实际环境,充分考虑网络投入使用后的功能需求,对网络的设计规划、建设和后期调试作深入和较全面研究。主要内容为:1.探讨了移动网络的分类和发展,分析了CDMA标准的演进,侧重研究CDMA2000核心网络的演进过程和结构,以及目前核心网采用的关键技术。由此明确了本文的研究内容集中于CDMA2000核心网网元功能实现及互联设计,利用其仿真企业一线岗位环境,构建职业氛围,承担通信专业学生实验任务,还可为各通信企业进行各类人员的理论及技术培训,提高相关岗位人员各方面技能水平。2.深入探讨建设实验网络所需硬件平台的结构及原理,进行硬件系统方案设计。选择设备进行规划,确定网元数量、硬件配置、连接方式、网络结构。3.详细研究基于CDMA2000核心网技术实验网络的组网结构,完成信令点数据、用户GT号码、信令链路、中继链路、信令和路由方式等数据的规划和配置;实现网元功能,完成MSCe、MGW、HLRe、BSC等设备的互联调试。并提供今后的改建、扩建、扩容、升级需求,确保投入和应用的可持续性。4.详细研究网络调试及业务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故障,分析问题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在案例中总结操作方法、积累维护经验。

吴婵[3](2011)在《智能网发展趋势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全球经济的发展,传统电话、业务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对通信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并希望电信网能为用户提供更多、更方便的新业务,如手机的预付费业务、固定电话的被叫集中付费业务、记帐卡业务等。1981年,美国AT&T公司将用户数据集中存放在网络交换机以外的网络数据库中,以支持被叫集中付费业务和记帐卡业务,这一实现方法为智能网概念奠定了基础。1984年Bellcore在其IN/1建议中正式提出了智能网一词,并提出了智能业务与基本业务控制相分离的概念。此后,Bellcore制定了关于智能网的一系列计划,使得智能网思想逐渐成熟。智能网一般由业务交换点(SSP)、业务控制点(SCP)、业务数据点(SDP)、信令转接点(STP)、智能外设(IP)、业务管理系统(SMS)、业务生成环境(SCE)等几部分组成。目前的智能网包括有线智能网和移动智能网(包括C网和G网)。这两者都有各自的网络结构、遵循的标准和提供与之相应的各类业务。近些年来,随着国际上有关智能网的技术标准的提出和不断完善,采用智能网方式提供业务特性强、功能全面、灵活多变的业务成为一个趋势。这就要求智能网必须进行相应的技术提升。因此衍生出了综合智能网和NGN智能网的概念及技术。

李华[4](2010)在《南阳电信CDMA2000-EVDO无线网络规划及实施方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3G网络CDMA2000主要包含CDMA-1x、EVDO。EVDO共有Rls0、RevA两种版本,随着EVDO RevA技术的快速发展,EVDO Rls0已逐步被RevA所取代,因此本文所涉内容均指RevA版本。在CDMA2000网络建设中,基本上都是在CDMA 1X的基础上建设EVDO,单独建设EVDO的网络情况比较少见,EVDO和CDMA 1X网络在一段时间内会长期共存,因此无线网络规划及实施方案也是在这两种网络的基础上进行的。本文通过3G与2G网络对比,以河南南阳为例进行EVDO优化方案设计,文中简要概述了CDMA 2000 1xEV-DO RevA无线网规的特点,提出了网络规划设计和工程建设的一些建议,包括覆盖规划、容量规划、工程建设要点等,并重点阐述了无线网络的优化流程及测试数据的过程分析。本次通过南阳业务区优化的BSCl、BSC2共涉及299个基站。在本地网开展CDMA网络优化试验工程,主要是通过现场评估、提交优化方案、从而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网络优化方法。在对网络实施具体优化的基础上,又研究了EVDO无线网络的优化流程,就是根据系统的实际表现和性能,对系统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系统的改造和有关设备的信令、电路、参数等进行调整,使系统性能得到改善,以达到在现有系统配置下,能提供最优的服务质量。文章的最后通过数据业务的吞吐率优化和分配算法、DT数据测试、速率匹配情况等分析研究,以说明网络优化的必要性。

李晓琴[5](2009)在《国内一卡多号业务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现代社会中,由于工作、生活场合不同,很多人需要同时拥有多个号码与不同方面的人进行联系。目前国内移动运营商相继推出了一系列多号业务,但这些多号业务的不足日渐显露,新的多号业务的提出势在必行。于是,研究通过业务层的管理来实现的多号业务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内一卡多号业务,是指用户在不换手机、不换卡的情况下就拥有多个手机号码,实现在不同场合使用不同号码的愿望。数据统计预测,用户使用多个号码的需求增长率越来越高,国内一卡多号业务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常见的多号类业务的实现原理和不足,介绍了国内一卡多号的业务特征,接着详细介绍了一种基于接入码和智能网综合应用的一卡多号业务实现方案,对其具体的网络体系结构、业务流程进行了描述,并对该方案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作者对比了其他方案,并详细阐述了其具体实现中的几个关键技术,包括虚拟漫游平台的实现,支持CMPP、SMPP等协议的短信网关的实现,SP的实现等。最后,对业务功能测试、性能测试也做了较深入的阐述,并对下一阶段的短信功能改进、预付费实现等进行了展望。

陈俊[6](2008)在《现代项目管理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我国的电信行业正处于剧烈变革之中,国家对整个行业的调整、3G的推进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都将对移动通信公司产生深远的影响。移动通信公司为扩大市场占有率,满足顾客不断变化和增加的需求,不断地进行着技术改造和通信网络项目的工程建设,用以支持公司日益扩大的业务服务范围。移动通信建设工程项目的特点(1)科技含量高、专业复杂,涵盖了当今信息时代的各个方面;(2)投资大、要求高,通信建设工程都是××网建设工程,对新、扩建项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要求很高。(3)难度大,点多、面广、线长,因此建设工程的外部协调工作量多、难。(4)任务紧、速度快,投资见效快,特别是中国联通公司,要求超常规发展,时效性要求特别高。(5)参建单位多。本文是主要探讨在当今移动通信建设工程项目中如何运用现代项目管理的问题。全文共分12章,从第4章到第12章,本文从9个方面分析了当今移动通信建设工程项目的项目综合管理,项目范围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费用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风险管理,项目采购管理。其中时间管理、质量管理、风险管理、沟通管理是本文的主要部分。每一章都列举具体实例加以阐述。本文通过运用作者所学的PMI项目管理知识,结合作者在移动通信建设工程领域中的项目管理实践,试图对移动通信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问题进行比较系统的分析、比较深入的探讨与阐述。作者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移动通信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提供一些借鉴,予实践一定的推动作用。

王晶[7](2008)在《业务网络智能化及其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发展通信网的最终目的是为用户提供各种丰富的业务。随着技术和市场的发展,增值业务的提供环境日趋复杂。如何在异构环境下实现体现开放性、融合性、个性化的增值业务提供技术,达到“业务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任何方式实现对任何业务的普遍、无缝接入”的业务提供目标已成为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业务网络智能化正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基本概念和技术。本论文结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业务网络智能化研究及应用”(项目批准号:60525110),对业务网络智能化及其关键技术问题展开研究。明确了业务网络智能化的基本概念及需求;提出了业务网络智能化的分阶段框架结构;研究了可演进的通用业务系统架构及其关键技术:对智能网向业务网络智能化的演进进行了研究。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简要归纳如下:(一)提出了业务网络智能化的框架结构。在分析现有增值业务提供的相关框架结构的基础上,给出了业务网络的基本架构;结合三阶段演进需求,提出了业务网络智能化的三阶段网络架构;给出了相应于第三阶段网络架构的“以用户为中心”的业务网络智能化基本模型。(二)提出了一种可演进业务系统构建方法。在业务网络基本概念模型的基础上,形成具有针对性的可演进业务系统构建方法,可用于指导支持业务网络智能化的通用业务系统的构建。(三)提出了应用于现网环境、提供电信级增值业务的业务体系架构——USSA(Universal Service System Architecture,通用业务系统架构)。USSA以通用消息总线技术为核心,提供可重用的基础组件集和业务组件集,具有快速灵活的电信业务平台产品生成能力和升级演进能力。(四)研究设计了IMNP(Integrated Mobile Number Portability,综合号码携带)及IMNP-SMS(IMNP-Short Message Service,IMNP短消息业务)实现方案。该方案利用现网移动智能网资源,在避免对现网系统大规模改造的同时,为多运营商、多制式移动网络(GSM、CDMA)环境下带号转移的移动用户提供被叫接续和短消息接收支持。方案同时考虑了不同环境下IMNP及IMNP-SMS的实施策略及演进方法。(五)提出了支持智能网与IMS(IP Multimedia System,IP多媒体子系统)互联的智能网规范扩展建议,包括IMS与智能网的互联体系结构、业务触发方式、协议选择时机、基本呼叫状态模型及C-INAP(China-Intelligent NetworkApplication Part,中国智能网应用规程)、IS-41 MAP(Mobile Application Part,移动应用部分)协议扩充。可用于基于IMS的融合网络环境下智能业务的提供。

黄玫[8](2008)在《移动综合智能网的实现方案及其安全保护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移动智能网是在现有的GSM或CDMA移动网的基础上引入业务交换点,使底层交换网络与高层智能网相连,将交换与业务分离而形成的。随着通信特别是移动通信的发展,用户需求的不断增加,移动智能网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与应用。移动综合智能网是在单一的移动智能网的基础上,通过合理利用资源,整合和调整网络结构,构成的能同时支持GSM网和CDMA移动网用户的综合性的移动智能网,它是在运营商的多移动网的建成使用后,随着用户的需要而产生的。本文对GSM和CDMA移动智能网的原理、协议,移动综合智能网的体系结构、应用都作了详细的介绍。本文从网络建设和运行维护工作实际出发,根据中国联通GSM和CDMA移动通信网络运行现状及发展要求,通过深入研究,从节省投资的角度出发,给出了建设移动综合智能网的方案,该方案是通过对单一的CDMA移动智能网进行升级改造,实现能满足GSM和CDMA移动网用户需要的移动综合智能网。文中还对移动综合智能网的运行稳定性作了研究,提出了保护措施及多种容灾方案,使移动用户随时随地能享受到稳定可靠的智能业务。本文不但给出了怎样建设稳定可靠的GSM、CDMA移动综合智能网的方法以及解决其稳定性的措施,而且在第三代移动通信即将大规模建设的今天,本文所作的探讨和研究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詹小勇[9](2008)在《CDMA协议及其在维护工作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信令系统受通信协议的控制,是通信网的神经系统,是通信网必不可少、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通信网络是否能够正常运行。其中七号信令系统是蜂窝移动通讯网的基础。通信网络的维护、优化和故障分析与信令和协议密不可分,因此信令和协议的研究对通信系统维护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本论文结合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特点对七号信令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对七号信令的MTP层、SCCP层、TCAP层和MAP层相关协议和规范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阿尔卡特朗讯CDMA设备的特点,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故障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案。本论文首先对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技术特点、结构、信令接口及发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着重介绍了阿尔卡特朗讯的CDMA设备;然后对CDMA系统中使用的七号信令协议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最后总结了长期工作中运用协议知识解决问题的案例。

成宇[10](2008)在《基于智能网上新业务的分析与设计》文中研究表明近十多年来,移动通信得到了飞速发展,全球移动通信网络规模和用户规模飞速增长。GSM系统为用户提供了丰富和多样的服务,它能够支持现在由陆上电信网所提供的大部分低速数据通信业务。但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使移动通信运营商面对新的挑战,纯粹依靠网络规模和基础业务挖掘市场潜力已丧失了竞争优势。电信运营商在传统语音业务趋于饱和的情况下也渴望通过新业务来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通过降低网络运营维护费用提升自身的竞争能力以获取更多利润,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创造更高的利润等都成为运营商普遍关注的课题。移动智能网是在现有的GSM或CDMA移动网的基础上逐步增加智能网相关功能模块,如SCP(业务控制点)、SSP(业务交换点)、SMP(业务管理点)、SMAP(业务管理接入点)、SCE(业务生成环境)、SDP(业务数据点)等,将业务控制功能从传统的交换功能中分离出来,使网络能快速、有效地生成和实现各种新业务。智能网的引入,使移动网从单纯地传递信息和交换信息,逐步向存储和处理信息的智能化方向发展。智能网的出现使一个新业务从定义到最后可以上网使用的周期缩短为原来的五分之一。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拥有GSM移动用户最多的国家。GSM系统为用户提供了很多方便,同时也带来不少的麻烦。当面对许多不想接的电话时,用户感到十分困惑。本文通过在智能网上开发一种新的业务,使用户开通此项后遇到不想接的电话时,都能实现礼貌拒接来电。本文首先介绍了GSM通信系统和移动智能网的原理、特点、发展,随后介绍了拒接来电业务的信令实现流程并对其信令流程进行了仿真,拒接来电业务的受理方式的设计。最后对拒接来电业务市场和技术层面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二、联通CDMA无线智能网设计典型实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联通CDMA无线智能网设计典型实例(论文提纲范文)

(1)CDMA无线网络建设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
    1.2 3G标准和技术应用
    1.3 研究意义和目标
    1.4 论文内容安排
第二章 CDMA无线通信系统概述
    2.1 CDMA背景简介
    2.2 CDMA原理及关键技术
        2.2.1 多址技术
        2.2.2 扩频通信技术
        2.2.3 码序列
    2.3 CDMA技术特点及优势
    2.4 业务类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CDMA无线网络建设
    3.1 CDMA无线网络结构
    3.2 CDMA无线网络规划
        3.2.1 规划流程
        3.2.2 规划原则
    3.3 CDMA无线网络设计
        3.3.1 基站勘察设计
        3.3.2 天馈系统设计
    3.4 CDMA无线网络优化
        3.4.1 优化流程
        3.4.2 优化手段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工程实例-三明市电信分公司(2012-2014)CDMA无线网络规划方案
    4.1 现状分析
        4.1.1 城市概述
        4.1.2 规模现状
        4.1.3 覆盖现状
        4.1.4 容量现状
        4.1.5 业务量及利用率现状分析
        4.1.6 质量现状
        4.1.7 现状小结
    4.2 市场需求与用户预测
        4.2.1 用户预测结果
        4.2.2 业务模型
    4.3 网络发展策略与目标
        4.3.1 发展策略
        4.3.2 建设目标
    4.4 2G网络规划方案
        4.4.1 现网1X室外站存在的主要问题
        4.4.2 建设方案
        4.4.3 方案汇总
    4.5 3G网络规划方案
        4.5.1 现网都DO室外站存在的主要问题
        4.5.2 1X与DO共址效果分析
        4.5.3 建设方案
        4.5.4 方案汇总
第5章 工程实例-福州电信分公司CDMA无线网络优化案例
    5.1 测试内容
    5.2 片区深度覆盖分析
        5.2.1 台江区闽江学院片区(弱覆盖)
        5.2.2 鼓楼区总院片区(弱覆盖)
        5.2.3 鼓楼区福屿北片区(导频污染)
        5.2.4 鼓楼区福大片区(弱覆盖)
    5.3 分析结论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CDMA2000实验网络设计与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第一代模拟蜂窝移动通信
    1.2 第二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
        1.2.1 TDMA 系统
        1.2.2 窄带CDMA 系统
    1.3 第三代移动通信----IMT2000
        1.3.1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技术标准
        1.3.2 2G 向3G 的演进
        1.3.3 CDMA2000 标准演进
    1.4 本论文的选题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CDMA 网络演进和结构
    2.1 CDMA 网络演进
        2.1.1 Phase0
        2.1.2 Phase1
        2.1.3 Phase2
        2.1.4 Phase3
    2.2 CDMA 蜂窝移动通讯系统结构
        2.2.1 Phase0 和Phase1 阶段
        2.2.2 Phase2 阶段
        2.2.3 Phase3
    2.3 LMSD 阶段核心网关键技术
        2.3.1 TrFO 与RTO 操作
        2.3.2 IP 承载
第三章 实验网硬件设备平台
    3.1 主要网元功能
    3.2 3GCN 的统一硬件平台
        3.2.1 资源子系统BUSN
        3.2.2 信令控制子系统BCTC
        3.2.3 核心包交换子系统BPSN
        3.2.4 核心T 网子系统BCSN
    3.3 硬件系统方案
        3.3.1 MSCe
        3.3.2 MGW
        3.3.3 HLRe
第四章 网络规划与系统互联
    4.1 实验网系统组网
        4.1.1 概述
        4.1.2 局数据规划与配置
    4.2 NO7 信令数据
        4.2.1 概述
        4.2.2 MTP
        4.2.3 SCCP
    4.3 中继管理
        4.3.1 中继组
        4.3.2 中继路由
    4.4 移动数据配置
        4.4.1 配置BSC
        4.4.2 移动区编码
    4.5 HLRe 数据
        4.5.1 HLRe 节点数据
        4.5.2 MINMDN 号段
第五章 业务调试和维护
    5.1 常见故障分析定位方法
        5.1.1 位置更新问题
        5.1.2 无法起呼问题
        5.1.3 用户终呼问题
        5.1.4 被叫无法接通
        5.1.5 单通现象
        5.1.6 不清晰或杂音
    5.2 业务调试及故障处理实例
        5.2.1 MGW 语音质量差的处理
        5.2.2 用户ESN 错误登记失败处理
        5.2.3 拨号提示无国际权限问题
        5.2.4 用户被叫故障
        5.2.5 不显示来电号码
        5.2.6 正常通话结束后听不到忙音
    5.3 故障处理总结
        5.3.1 故障现象分析
        5.3.2 信令跟踪分析
        5.3.3 告警和操作日志分析
        5.3.4 对比互换
        5.3.5 配置数据分析
        5.3.6 更改配置
        5.3.7 倒换复位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3)智能网发展趋势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述
    1.1 引言
        1.1.1 智能网的概念
        1.1.2 智能网的演变和发展状况
        1.1.3 智能网的功能目标
第二章 智能网基本原理
    2.1 业务平面(SP)
        2.1.1 概述
    2.2 总功能平面(GFP)
        2.2.1 概述
        2.2.2 基本呼叫处理BCP
        2.2.3 业务独立构件SIB
        2.2.4 总业务逻辑GSL
    2.3 分布功能模块(DFP)
        2.3.1 功能分布模块模型
第三章 智能网的发展现状
    3.1 有线智能网
        3.1.1 概述
        3.1.2 有线智能网的相关标准
        3.1.3 有线智能网业务简介
    3.2 移动智能网
        3.2.1 概述
        3.2.2 GSM移动智能网
        3.2.3 CDMA移动智能网
第四章 智能网的发展新趋势
    4.1 传统智能网的技术局限性
    4.2 UIN综合智能网
        4.2.1 概述
        4.2.2 遵循的标准
        4.2.3 业务简介
        4.2.4 网络结构
    4.3 NGN智能网
        4.3.1 概述
        4.3.2 业务简介
        4.3.3 NGN业务的特点
        4.3.4 NGN业务的渐进发展
        4.3.5 网络结构
        4.3.6 典型应用
第五章 目前智能网在天津铁通的实际应用
参考文献
致谢

(4)南阳电信CDMA2000-EVDO无线网络规划及实施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cdma2000EV-DORevA概述
    1.2 CDMA2000演进路线
    1.3 EV-DORevA研究背景及现实意义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第二章 CDMA2000-EVDO无线网络概述
    2.1 CDMA蜂窝移动无线网络的特点
    2.2 功率控制
        2.2.1 1x中的前向快速功率控制
        2.2.2 1x中的RC1和RC2的前向功率控制
        2.2.3 反向功率控制
    2.3 软切换技术
        2.3.1 软切换概述
        2.3.2 软切换状态下的功率控制
    2.4 扩频速率和无线信道配置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EVDO无线网络规划
    3.1 EVDO和CDMA 1X网络规划
    3.2 EVDO无线覆盖规划
    3.3 移动网络容量规划计算
    3.4 其他规划和工程建议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EVDO无线网络优化流程
    4.1 基本优化流程
    4.2 需求分析
    4.3 频谱扫描
    4.4 单站抽检
    4.5 校准测试
    4.6 优化前网络评估
    4.7 基站簇优化
    4.8 全网优化及优化后网络评估
    4.9 数据业务优化方法
    4.10 数据业务性能优化工具
    4.11 本章小结
第五章 CDMA2000-EVDO优化方案实施
    5.1 BSC负荷情况
    5.2 SPCF上的忙时在线用户数和CPU利用率
    5.3 忙时PCF上的流量
    5.4 数据业务最忙小区话务分析
    5.5 PPP建立成功率情况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CDMA2000-EVDO方案分析评估
    6.1 数据业务吞吐率优化方案
    6.2 DT数据测试
    6.3 CQT对比测试
    6.4 速率匹配情况分析
    6.5 南阳市SCH前向发射功率模型
    6.6 数据业务分配算法
    6.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5)国内一卡多号业务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概述
        1.1.2 传统的多号业务
        1.1.3 一卡多号与传统业务比较
        1.1.4 研究目标和意义
    1.2 作者的主要工作
    1.3 论文的组织与结构
第二章 业务和相关技术介绍
    2.1 相关技术介绍
        2.1.1 GSM移动智能网介绍
        2.1.2 CDMA无线智能网介绍
        2.1.3 GSM移动智能网和CDMA无线智能网比较
        2.1.4 MAP协议介绍
        2.1.5 CMPP协议介绍
    2.2 业务介绍
        2.2.1 业务特征
        2.2.2 业务流程——语音
        2.2.3 业务流程——短信
第三章 基于智能网的设计方案
    3.1 方案介绍
    3.2 体系结构
        3.2.1 组网结构
        3.2.2 系统结构
    3.3 信令流程
        3.3.1 语音流程
        3.3.2 短信流程
        3.3.3 黑白名单业务流程
    3.4 方案特点与其他方案比较
第四章 智能网方案的实现
    4.1 接口设计
        4.1.1 BOSS与一卡多号平台接口
        4.1.2 梦网网关与一卡多号平台接口
        4.1.3 网管系统与一卡多号平台接口
    4.2 关键技术
        4.2.1 平台虚拟VLR方式
        4.2.2 短信Agent
        4.2.3 SP端开发
    4.3 开发工具
    4.4 业务逻辑设计与实现
        4.4.1 业务生成环境(SCE)介绍
        4.4.2 关键业务逻辑实现
第五章 系统测试
    5.1 测试环境
        5.1.1 测试环境的网络结构
        5.1.2 呼叫业务测试环境
        5.1.3 短信业务测试环境
        5.1.4 移动网络环境与固定网络环境下智能网业务平台的配置比较
    5.2 测试内容
        5.2.1 测试对象
        5.2.2 测试方法
        5.2.3 测试举例
        5.2.4 测试结果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下一步的研究工作
        6.2.1 短信实现改进
        6.2.2 预付费实现
        6.2.3 基于WIN标准的实现
参考文献
致谢

(6)现代项目管理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国内大型通信工程现状
    1.1 目前国有通讯运营企业的项目运作管理的模式
    1.2 目前国有通讯运营企业的项目运作管理模式的问题
2. 通信项目管理环境
    2.1 通信项目的阶段和生命周期
        2.1.1 通信项目阶段的特征
        2.1.2 通信项目生命周期的特征
        2.1.3 通信项目生命周期划分的典型方法
    2.2 通信项目涉及人员
    2.3 组织对项目产生的影响
        2.3.1 组织系统
        2.3.2 组织的文化与风格
        2.3.3 组织结构
    2.4 全局管理的关键方法
        2.4.1 指导
        2.4.2 交流
        2.4.3 协商
        2.4.4 解决问题
        2.4.5 向组织施加影响
3. 通信项目管理过程
    3.1 项目管理过程
    3.2 项目管理过程组
    3.3 过程组的互相影响
        3.3.1 启动过程组
        3.3.2 规划过程组
        3.3.3 执行过程组
        3.3.4 监控过程组
        3.3.5 收尾过程组
    3.4 通信项目过程组实例
    3.5 项目管理过程的图示
4. 通信项目综合管理
    4.1 项目计划编制
        4.1.1 项目计划编制的输入
        4.1.2 项目计划编制的工具和技术
        4.1.3 项目计划编制的输出
    4.2 项目计划执行
        4.2.1 项目计划执行的输入
        4.2.2 项目计划执行的工具和技术
        4.2.3 项目计划执行的输出
    4.3 项目变更控制
        4.3.1 项目变更控制的输入
        4.3.2 项目变更控制的工具和技术
        4.3.3 项目变更控制的输出
5. 通信项目范围管理
    5.1 启动
        5.1.1 启动过程的输入
        5.1.2 启动过程的工具和技术
        5.1.3 启动过程的输出
    5.2 范围计划编制
        5.2.1 范围计划编制的输入
        5.2.2 范围计划编制的工具和技术
        5.2.3 范围计划编制过程的输出
    5.3 范围定义
        5.3.1 范围定义的输入
        5.3.2 范围定义的工具和技术
        5.3.3 范围定义中的输出
    5.4 范围核实
        5.4.1 范围核实的输入
        5.4.2 范围核实的工具和技术
        5.4.3 范围核实的输出
    5.5 范围变更控制
        5.5.1 范围变更控制的输入
        5.5.2 范围变更控制的工具和技术
        5.5.3 范围变更控制的输出
6. 通信项目时间管理
    6.1 活动定义
        6.1.1 定义活动过程的输入
        6.1.2 活动定义的工具和技术
        6.1.3 活动定义的输出
    6.2 活动的排序
        6.2.1 活动排序过程的输入
        6.2.2 活动排序的工具和技术
        6.2.3 活动排序过程的结果
    6.3 活动历时估算
        6.3.1 活动历时估算的输入
        6.3.2 活动历时估算的工具和技术
        6.3.3 活动历时估算的结果
    6.4 制定进度计划
        6.4.1 制定进度计划的输入
        6.4.2 制定进度计划的工具和技术
        6.4.3 进度编制结果
    6.5 进度控制
        6.5.1 进度控制的输入
        6.5.2 进度控制的工具和技术
        6.5.3 进度控制的输出
7. 通信项目成本管理
    7.1 资源计划编制
        7.1.1 资源计划过程的输入
        7.1.2 资源计划编制的工具和技术
        7.1.3 资源计划编制的输出
    7.2 成本估算
        7.2.1 成本估算输入
        7.2.2 成本估算的工具和技术
        7.2.3 成本估算的输出
    7.3 成本预算
        7.3.1 成本预算的输入
        7.3.2 成本预算的工具和技术
        7.3.3 成本预算的输出
    7.4 成本控制
        7.4.1 成本控制的输入
        7.4.2 成本控制的工具和技术
        7.4.3 成本控制的输出
8. 通信项目的质量管理
    8.1 质量计划编制
        8.1.1 质量计划编制的输入
        8.1.2 质量计划编制的工具和技术
        8.1.3 质量计划编制的输出
    8.2 质量保证
        8.2.1 质量保证的输入
        8.2.2 质量保证的工具和技术
        8.2.3 质量保证的输出
    8.3 质量控制
        8.3.1 质量控制的输入
        8.3.2 质量控制的工具和技术
        8.3.3 质量控制的输出
9. 通信项目人力资源管理
    9.1 组织计划
        9.1.1 组织计划的输入
        9.1.2 组织计划编制的工具和技术
        9.1.3 组织计划编制的输出
    9.2 人员获取
        9.2.1 人员获取的输入
        9.2.2 人员组织手段和技巧
        9.2.3 人员获取的输出
    9.3 团队发展
        9.3.1 团队发展的输入
        9.3.2 团队发展的工具和技术
        9.3.3 团队发展的输出
10. 通信项目沟通管理
    10.1 沟通计划编制
        10.1.1 沟通计划编制的输入
        10.1.2 沟通计划编制的工具和技术
        10.1.3 沟通计划的输出
    10.2 信息分发
        10.2.1 信息分发的输入
        10.2.2 信息分发的工具和技术
        10.2.3 信息发送的输出
    10.3 绩效报告
        10.3.1 绩效报告的输入
        10.3.2 绩效报告的工具和技术
        10.3.3 绩效报告的输出
    10.4 管理收尾
        10.4.1 管理收尾的输入
        10.4.2 管理收尾的工具和技术
        10.4.3 管理收尾的输出
11. 通信项目风险管理
    11.1 风险管理计划编制
        11.1.1 风险管理计划编制的输入
        11.1.2 风险管理计划编制的工具和技术
        11.1.3 风险管理计划编制的输出
    11.2 风险识别
        11.2.1 风险识别的输入
        11.2.2 风险识别的工具和技术
        11.2.3 风险识别输出
    11.3 风险定性分析
        11.3.1 风险定性分析的输入
        11.3.2 风险定性分析的工具和技术
        11.3.3 风险定性分析的输出
    11.4 风险定量分析
        11.4.1 风险定量分析的输入
        11.4.2 风险定量分析的工具和技术
        11.4.3 风险定量分析的输出
    11.5 风险应对计划编制
        11.5.1 风险应对计划编制的输入
        11.5.2 风险应对计划编制的工具和技术
        11.5.3 风险应对计划的输出
    11.6 风险监控
        11.6.1 风险监控的输入
        11.6.2 风险监控的工具和技术
        11.6.3 风险监控的输出
12. 通信项目采购管理
    12.1 采购计划编制
        12.1.1 采购计划编制的输入
        12.1.2 采购计划编制的工具和技术
        12.1.3 采购计划的输出
    12.2 询价计划编制
        12.2.1 询价计划编制输入
        12.2.2 询价计划编制的工具和技术
        12.2.3 询价计划编制的输出
    12.3 询价
        12.3.1 询价的输入
        12.3.2 询价的工具和技术
        12.3.3 询价的输出
    12.4 供方选择
        12.4.1 供方选择的输入
        12.4.2 供方选择的工具和技术
        12.4.3 供方选择输出
    12.5 合同管理
        12.5.1 合同管理的输入
        12.5.2 合同管理的工具和技术
        12.5.3 合同管理的输出
    12.6 合同收尾
        12.6.1 合同收尾的输入
        12.6.2 合同收尾的工具和技术
        12.6.3 合同收尾的输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业务网络智能化及其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研究成果
    1.3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2章 业务网络智能化的概念及需求研究
    2.1 引言
    2.2 增值业务提供的概念及需求研究现状
        2.2.1 智能网规范对业务提供的需求
        2.2.2 VHE及其对业务提供的需求
        2.2.3 NGN及ITU-T对NGN业务提供的需求
        2.2.4 ETSI TISPAN对业务提供的需求
        2.2.5 WWRF对业务提供的需求
        2.2.6 现有需求的总结
    2.3 业务网络智能化的基本概念
    2.4 业务网络智能化的产业链分析
    2.5 业务网络智能化的需求分析
    2.6 业务网络智能化研究方向
    2.7 小结
第3章 业务网络智能化框架结构研究
    3.1 引言
    3.2 增值业务提供整体架构研究现状
        3.2.1 VHE
        3.2.2 OSA
        3.2.3 IMS
        3.2.4 ITU-T NGN的业务域
        3.2.5 TISPAN NGN的业务层
        3.2.6 OSE
        3.2.7 现有框架及模型分析
    3.3 业务网络基本架构
    3.4 业务网络智能化框架结构
        3.4.1 业务网络智能化系统构建阶段框架结构
        3.4.2 业务网络智能化初级智能阶段框架结构
        3.4.3 业务网络智能化高级智能阶段框架结构
    3.5 小结
第4章 通用业务系统架构研究
    4.1 引言
    4.2 业务系统研究设计现状
        4.2.1 SDP
        4.2.2 业务系统研究现状
        4.2.3 产品及解决方案
    4.3 业务系统需求差距分析
    4.4 可演进业务系统构建方法学
        4.4.1 3G移动增值业务网络概念模型
        4.4.2 SDP快速开发体系结构设计方法
        4.4.3 业务系统构建方法的建立
    4.5 业务系统架构的构建
        4.5.1 基于概念模型的业务网络整体架构
        4.5.2 业务网络部署示例
        4.5.3 通用业务系统架构
    4.6 通用消息总线
        4.6.1 通用消息格式
        4.6.2 组件进程结构
        4.6.3 组件管理
        4.6.4 通用消息总线讨论
    4.7 小结
第5章 智能网向业务网络智能化的演进研究
    5.1 引言
    5.2 智能网技术研究现状
    5.3 网络融合及其与业务网络智能化、智能网的关系
        5.3.1 FMC的概念
        5.3.2 FMC的多层次融合和演进阶段
        5.3.3 业务网络智能化和FMC
        5.3.4 智能网和业务融合
    5.4 号码携带的研究与设计
        5.4.1 号码携带的概念与分类
        5.4.2 术语定义
        5.4.3 固定号码携带
        5.4.4 移动号码携带
    5.5 支持基于IMS的业务融合的智能网规范扩展的研究与设计
        5.5.1 CAMEL与IMS的互联
        5.5.2 CAMEL与IMS互联及IM CAMEL业务实现分析
        5.5.3 IMS与智能网互联的体系结构设计
        5.5.4 IIM-SSF业务触发方式研究
        5.5.5 IIM-SSF的协议选择
        5.5.6 IIM-SSF基本呼叫状态模型
        5.5.7 IMS与智能网互联的外部接口协议
        5.5.8 IIM-SSF进程结构及处理过程
    5.6 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消息扩展定义
        A.1 IIM-SSF与HSS之间消息扩展
        A.2 C-INAP消息扩展
        A.3 IS-41 MAP消息扩展
    附录B 主要缩略语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出版的着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及申请的专利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

(8)移动综合智能网的实现方案及其安全保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与研究背景
        1.1.1 智能网的发展历程
        1.1.2 移动智能网的发展状况
        1.1.3 智能网标准的发展
    1.2 移动智能网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移动智能网现状及发展趋势
        1.2.2 国内移动智能网的建设思路
    1.3 课题意义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2章 移动智能网技术
    2.1 移动通信系统概述
    2.2 移动智能网原理
    2.3 GSM移动智能网
        2.3.1 CAMEL标准
        2.3.2 GSM移动智能网网络结构
        2.3.3 CAMEL协议
        2.3.4 CAMEL业务的处理过程
        2.3.5 完全 CAMEL阶段
    2.4 CDMA移动智能网
        2.4.1 WIN标准
        2.4.2 CDMA移动智能网网络结构及 WIN协议处理过程
        2.4.3 CAMEL和WIN的比较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移动综合智能网技术
    3.1 移动综合智能网发展现状
    3.2 移动综合智能网的体系结构
    3.3 移动综合智能网应用协议
        3.3.1 移动综合智能网协议框架
        3.3.2 移动综合智能网协议之间的关系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移动综合智能网的实现方案及应用
    4.1 移动综合智能网的建设起因
    4.2 移动综合智能网整体解决方案
        4.2.1 移动综合智能网建设方案介绍
        4.2.2 移动综合智能网网络总体结构
    4.3 移动综合智能网各节点建设方案
        4.3.1 各节点建设方案
        4.3.2 各节点的接口方案
    4.4 设备配置
        4.4.1 基础数据取定
        4.4.2 配置计算
    4.5 具体业务实现
        4.5.1 业务属性
        4.5.2 IVPN业务与其它业务的交互作用
        4.5.3 IVPN业务的设计
    4.6 应用效果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移动综合智能网安全保护技术研究
    5.1 移动综合智能网存在的安全问题
    5.2 移动综合智能网的安全保护解决方案
    5.3 应用级容灾备份方案
        5.3.1 网络节点的容灾备份
        5.3.2 信令接入容灾备份
    5.4 数据级容灾备份方案
        5.4.1 数据容灾备份的重要性
        5.4.2 远程自动数据容灾备份
    5.5 业务级容灾备份方案
        5.5.1 基于VVR复制技术的GDR容灾方案
        5.5.2 GDR容灾测试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CDMA协议及其在维护工作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及现状
    1.2 CDMA技术的特点和优势
    1.3 MAP协议在系统中的作用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第二章 CDMA的系统结构
    2.1 CDMA的系统结构
    2.2 CDMA系统的信令接口
    2.3 阿尔卡特朗讯CDMA设备
        2.3.1 阿尔卡特朗讯CDMA设备结构
        2.3.2 ECP部分
        2.3.3 5ESS部分
第三章 七号信令系统的总体结构
    3.1 概述
    3.2 七号信令系统的结构
    3.3 七号信令系统的信号单元格式
    3.4 信令链路测试消息
    3.5 信令链路控制部分SCCP消息
        3.5.1 SCCP层消息的结构
        3.5.2 常用的SCCP的消息
        3.5.3 SCCP的主要参数
        3.5.4 SCCP参数地址表示语
        3.5.5 SCCP层参数-全局码
第四章 CDMA系统中MAP协议
    4.1 概述
    4.2 术语的定义
    4.3 SCCP的使用
    4.4 TCAP的使用
    4.5 MAP协议主要的消息流程
        4.5.1 基本登记过程,不包括鉴权过程
        4.5.2 鉴权
        4.5.3 基本被叫
        4.5.4 切换
        4.5.5 补充业务
        4.5.6 短消息
    4.6 CDMA网中MAP消息主要参数
第五章 MAP协议在故障分析和定位中的应用
    5.1 应用MAP协议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工具
        5.1.1 朗讯CDMA交换机故障定位的思路
        5.1.2 朗讯CDMA设备故障定位常用工具
    5.2 MAP协议应用实例
        5.2.1 用户漫游到外地后被叫失败问题的分析
        5.2.2 跨局拨打在盲区的CDMA用户听到关机音的问题分析
        5.2.3 SCP宕机时智能网用户呼叫困难的解决方案
        5.2.4 某业务区主叫困难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法
        5.2.5 国际漫游用户接收短消息问题的分析
        5.2.6 关于一次主叫号码显示限制功能的测试和分析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10)基于智能网上新业务的分析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课题研究的目标及意义
    1.3 论文安排
2.GSM移动通信系统
    2.1 现代通信系统的发展
    2.2 GSM通信业务概述
    2.3 GSM通信系统的组成
    2.4 GSM系统的区域划分
    2.5 GSM系统的接口与协议
        2.5.1 GSM的接口
        2.5.2 GSM接口协议模型
    2.6 本章小结
3.移动智能网技术
    3.1 智能网技术
        3.1.1 智能网的概念及基本思想
        3.1.2 智能网技术的发展背景
        3.1.3 智能网的体系结构
        3.1.4 智能网与现有通信网的关系
    3.2 移动智能网
        3.2.1 移动智能网原理
        3.2.2 CAMEL技术
        3.2.3 CAP协议与MAP协议
        3.2.4 移动网与智能网综合的基本思路
    3.3 移动智能网方案及其发展
        3.3.1 ETSI的GSM移动智能网—CAMEL
        3.3.2 ANSI的CDMA移动智能网—WIN
        3.3.3 爱立信的移动智能网
        3.3.4 摩托罗拉WINA(无线智能网结构)
    3.4 我国智能网发展的现状
    3.5 本章小结
4.拒接来电业务的分析与设计
    4.1 拒接业务介绍
    4.2 智能网实现方案
        4.2.1 被叫用户没有开通拒接来电业务
        4.2.2 用户开通拒接来电业务主叫用户号码不在拒接列表中
        4.3.3 用户开通拒接来电业务主叫用户号码在拒接列表中
    4.3 拒接来电业务的信令流程仿真
        4.3.1 TCP/IP协议
        4.3.2 Window Socket编程
        4.3.3 ADO连接数据库
        4.3.4 消息传递
        4.3.5 仿真执行过程
        4.3.6 仿真结果及其分析
5.拒接来电业务受理方式设计
    5.1 拒接来电的IVR方式业务受理设计
    5.2 拒接来电业务的SMS方式业务受理设计
    5.3 拒接来电业务的其他受理方式的扩展
        5.3.1 SMAP受理方式
        5.3.2 WAP受理方式
6.拒接来电业务的市场与技术可行性分析
    6.1 拒接来电业务的市场可行性分析
    6.2 拒接来电业务的技术可行性分析
7.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四、联通CDMA无线智能网设计典型实例(论文参考文献)

  • [1]CDMA无线网络建设与优化[D]. 黄崇明. 北京邮电大学, 2012(02)
  • [2]CDMA2000实验网络设计与建设[D]. 李珂. 电子科技大学, 2011(06)
  • [3]智能网发展趋势的研究[D]. 吴婵. 北京邮电大学, 2011(04)
  • [4]南阳电信CDMA2000-EVDO无线网络规划及实施方案[D]. 李华. 郑州大学, 2010(03)
  • [5]国内一卡多号业务的设计与实现[D]. 李晓琴. 北京邮电大学, 2009(03)
  • [6]现代项目管理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D]. 陈俊. 上海交通大学, 2008(S2)
  • [7]业务网络智能化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 王晶. 北京邮电大学, 2008(03)
  • [8]移动综合智能网的实现方案及其安全保护技术研究[D]. 黄玫.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8(06)
  • [9]CDMA协议及其在维护工作中的应用研究[D]. 詹小勇.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8(S2)
  • [10]基于智能网上新业务的分析与设计[D]. 成宇. 西安理工大学, 2008(12)

标签:;  ;  ;  ;  ;  

联通CDMA无线智能网设计典型案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