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文献综述的技巧和方法

撰写文献综述的技巧和方法

一、撰写文献综述的技巧与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周春雷,张琳琳,王晓丹,袁扬[1](2021)在《研究生学位论文综述质量评价体系研究》文中指出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综述的质量进行合理评价,有助于提高论文质量并增强研究生的学术规范意识。文章在广泛调研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学位论文综述中的常见问题,根据学术授信评价理论设计了学位论文综述质量评价体系并对相关指标进行了详细解释,最后指出可以从文献搜集能力、文献组织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引用规范程度及学术道德修养五个方面入手,对学位论文综述的质量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评价。

李恒[2](2021)在《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科技的迅速发展、工程问题复杂性的提升以及工程活动利益相关者的增加,使得工程师在工程实践中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工程伦理问题。在高等工程教育中,作为工程师培养核心环节之一的“工程伦理教育”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工程伦理教育被以美英为代表的世界工程强国视为培养伦理卓越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手段。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发轫于20世纪90年代末,现阶段,成为“华盛顿协议”正式缔约国以及“新工科”项目的扎实推进为我国的工程伦理教育提供了重要契机。尽管如此,我国工程伦理教育仍面临三个重大挑战:一是工程伦理教育在供需对接上未实现动态平衡;二是工程伦理教育治理手段乏善可陈;三是工程伦理教育与我国工程情境的适配性不高。针对上述现实问题,需要进一步分析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特征,提炼关键机制。本研究围绕“系统分析符合工程伦理教育内在发展规律的关键机制”这一核心议题开展研究,并由此展开三个环环相扣的子研究:第一,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建构;第二,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实施现状的评估;第三,完善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对策建议。首先,本文运用系统文献综述法和文献计量法对工程伦理教育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其次,运用扎根理论、多案例分析与比较分析法对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理论结构和实现路径进行建构性研究;再次,以本研究提出的关键机制为指标来源,以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为方法指导,针对113份评价样本,对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实施现状开展实证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工程伦理教育作出以事实为导向的客观判断;最后,整合所有研究结论,消除理论话语和实践话语的阻隔,归纳用于完善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得到了以下四个结论:(1)工程伦理教育的复杂性决定了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复杂性,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呈现出优化教育策略、汇聚协同力量、把握国内国际动向等核心要点,主要涵括培养机制、协同机制和情境机制三个维度。(2)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是“合理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在“合理性”方面,情境机制契合了价值合理性的意蕴,培养机制和协同机制则契合了工具合理性的表征。在“合规律性”方面,情境机制是控制单元,情境机制通过构建了一个包括社会因素、自然因素和精神因素在内的场域而成为关键机制的“指挥控制中心”;协同机制是存储单元,通过“各种协议”(如,伦理准则)和“软硬件”(如,经费资源)的配合而成为了“制度池”和“资源池”;培养机制则是运算单元,高校根据“情境机制”的“指令”并在“协同机制”的干预下,整合各类教育要素、深入本土教育实践、打造教育新模式。(3)本研究对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实施现状进行评估。实证评估结果显示,按权重由大到小排序,依次是情境机制(36.0%)、协同机制(33.7%)和培养机制(30.3%);按综合得分由高到低排序,依次是培养机制(71.711分)、情境机制(70.319分)和协同机制(68.339分);按优秀(80-100分)、良好(70-79分)、合格(60-69分)和不合格(≤59)进行等级分类,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现状的综合评价等级为“良好”(70.074分)。(4)深入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发展的特殊情境,立足“培养机制”、“协同机制”和“情境机制”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具体包括:细化培养机制,在供需对接上实现动态平衡;强化协同机制,丰富工程伦理教育的治理手段;深化情境机制,适应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阶段和独特需求。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在于:其一,通过扎根理论研究、规范研究、案例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揭示了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机制、实现路径及其规范性特征;其二,通过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实施现状的评价体系并开展了实证评估;其三,立足中国情境,提出了一系列完善关键机制的对策建议,为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实践启示。

周大鸣[3](2021)在《如何确立学术问题——文献综述撰写的目的与方法》文中提出撰写文献综述是发现和确立学术问题的重要步骤。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的青年研究者,在正式开始进行学术研究前,均需充分理解社会科学研究中文献综述撰写的基本学术规范。文献综述有其自身的概念与撰写逻辑。撰写文献综述前需要充分认识撰写它的作用与目的,文献综述中有很多常见的问题需要注意并克服。了解文献收集的方法、文献综述写作的基本结构是写好文献综述的关键。参考一些扎实的文献综述案例的写作思路,有助于撰写合格的文献综述。

卢琏[4](2021)在《高校图书馆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研究》文中提出

崔鑫[5](2021)在《在线协作知识整合中认知冲突调节支架设计研究》文中指出

王淼[6](2021)在《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研究》文中提出2020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有一项明确提到:鼓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水平、创新教学模式,利用翻转课堂等多种方式用好优质数字资源。英语写作是高中生对语言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具体表现,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目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大力推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向教育现代化方向发展的同时,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各类作文评价系统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虽然此类平台更加适合写作教学,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平台互动性弱、信息传达缺乏即时性等。由此可知,如何借助作文评价系统结合翻转课堂教学的自身特点,提高写作教学效率具有现实意义。虚拟学习社区以虚拟性、学习性和交互性的特点,有助于拓宽学生的学习交流渠道、增强教学互动等。因此,本研究利用知到教学平台和敏捷方舟易写作搭建集翻转课堂教学管理与英语写作教学于一体的虚拟学习社区,设计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进行16周的教学研究,以探索该模式的实际教学效果。本研究在哈尔滨市某高中进行,选择高二学年的两个班级学生共计97人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的研究问题包括:第一,目前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的情况如何?第二,如何在虚拟学习社区环境下进行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第三,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否提高学生的写作成绩及兴趣?本研究使用访谈法对第一个研究问题进行探讨;针对第二个研究问题,本研究以建构主义、合作学习理论、深度学习理论为基础,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及目前英语写作教学现状,设计了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实证研究;针对第三个研究问题,本研究采用混合研究方法,一方面运用SPSS24.0软件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四次写作成绩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后,再次对实验班写作成绩进行纵向对比分析;另一方面通过研究后测问卷调查和访谈对所得到的研究结论进行补充分析和讨论,旨在了解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写作成绩及兴趣的影响。研究表明: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明显提高了写作教学的交互性,其中投票、抢答、作文互评等活动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写作学习兴趣被极大地激发出来,增强了学习的沉浸感;其次,虚拟学习社区中的学习数据反馈为教师提供了更为精准的学情分析,促进个性化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通对被试四次测试成绩的数据分析并结合研究后测问卷调查及访谈结果分析发现,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被试的英语写作成绩及兴趣。本研究通过对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研究与探讨,为现阶段“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与研究视角,具有一定的理论实践性和参考价值。然而,本研究也存在周期短、样本容量少等不足之处,仍需在未来的研究中继续完善与优化。

张梦崎[7](2021)在《小组工作提升社工工作幸福感的研究 ——以深圳市社工机构为例》文中认为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在政府政策的支持、社会民众的认可和社会服务初见成效的基础上,深圳市社会工作得到了长足发展,社工机构数量逐年攀升,社工人数也有了较大增幅。但由于发展过程中缺乏对社工需求的深切关注,导致社工快速流失,给机构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巨大挑战。通过提升社工工作幸福感,来降低社工流失率不失为解决问题的有益尝试。本研究基于深圳市10家社工机构的实地调查成果,利用观察法、问卷调查法,了解到深圳市社工工作幸福感较低、人才流失严重的现状,并对部分社工进行了深度访谈,分析社工工作压力大、薪酬福利低、组织支持力度单薄和学习成长机会少等因素如何导致了其工作幸福感不高,进一步对社工进行需求评估。探究小组工作介入社工工作幸福感问题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为本研究开展实务工作寻找理论依据。选取访谈中工作幸福感较低的8名社工为服务对象,开展学习型小组活动。运用赋权理论与社会支持理论,通过开展释放压力与按摩技巧学习、社会工作三大方法、资源链接和文书撰写等技能培训提升组员工作幸福感。在6次小组活动过程中笔者与督导扮演了引导者和支持者的角色,耐心倾听,鼓励组员表达内心感受。笔者以社工工作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为主要依据,结合了服务对象的具体情况,设计出满足社工需求的服务计划并开展了活动。在小组活动结束后,笔者运用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对学习小组介入的效果进行评估,评估结果显示,学习小组的介入是有效的。最后为增强社工工作幸福感提出建议,即政府应该提高服务购买费用并加强运营费用的监管工作;机构应该为社工提供保障性的薪酬福利,并帮助其整合学习成长资源;社工应该加强自主学习和制定严格的自我成长计划。

郑云娟[8](2021)在《文科类学术型硕士论文写作困难的归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科类学术型硕士作为研究生中人数比例较多的学术性硕士群体,其教育目标是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具有较高的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理论创新人才,撰写学术论文是文科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研究生论文写作技能、专业知识以及创新能力的检验,是硕士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衡量研究生教学质量和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但就目前文科类学术型硕士生学术论文写作情况来看,有不少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论文写作困难,严重影响了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实现。论文写作困难也是学生、老师、学校、国家及教育工作者致力于共同解决的目标。本研究通过对文科类学术型硕士论文写作困难情况的调查,了解文科类学术型硕士论文写作困难及归因,并针对困难的归因提出优化文科类学术型硕士应对论文写作困难正确归因的对策,希望帮助和改善文科类学术型硕士论文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本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了科学问题的提出过程,介绍了研究背景,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和分析;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思路、内容及研究方法;并对本研究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对所用相关理论进行了分析和凝练。第二部分为文科类学术型硕士论文写作困难及其归因调查,包括调查目的,调查对象,依托韦纳归因理论、借鉴并参考相关已有研究、结合访谈调查数据编制问卷、并对施测问卷进行了检测,最终编制出了适用于本研究的调查问卷《文科类学术型硕士论文写作现状的调查问卷》,归纳总结了文科类学术型硕士论文写作困难现状表征,对文科类学术型硕士论文写作困难归因现状进行了数据统计。第三部分为文科类学术型硕士论文写作困难的归因分析,归纳总结了文科类学术型硕士论文写作困难归因结果分析,分析得出了文科类学术型硕士论文写作困难的归因模式。第四部分为优化文科类学术型硕士应对论文写作困难正确归因的对策,本研究从学生、导师、学校三个层面提出对策,分别是:学生应强化自我管理意识从内部寻求突破;导师应因材施教辅以个性化的指导;学校应开设论文写作课程并优化外部环境。如此才能从整体上帮助文科类学术型硕士应对论文写作困难,从而帮助其论文写作成长,提高其论文写作水平。

岳燕[9](2021)在《退休精神:上海老年学习团队带领人角色认同的多个案研究》文中认为伴随人类平均预期寿命的提升和生育率的下降,老龄化问题已然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命题。城市老年人不但有物质养老保障的诉求,还有精神文化的渴求,老年教育机构“一座难求”的现象屡见不鲜。老年团队学习作为一种老年人自我教育与学习、自主组织与管理、灵活弹性的老年学习方式,可以有效缓解老年教育机构的这一困境。老年学习团队的核心人物——“带领人”不仅是老年学习者一员,更担负着组建与管理团队、帮教团员等重要使命。为此,从社会学的视角,理解老年学习团队带领人是如何构建角色认同的,其角色认同的特征是什么,进而探究优秀老年学习团队带领人“成为”团队领袖历程中的角色认同机制,探究其在退休后角色再造中所体现的人的终身发展的主体性,以及从中升华的退休精神,是本文的核心研究问题。斯特赖克(Stryker)的角色认同理论被用来解释人们在社会结构中所占据的象征符号及与之相关的意义诠释。角色认同显着性(Identity Salience)也是Stryker的关注焦点。本文以Stryker角色认同理论为视野,运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访谈、参与式观察收集所甄选的六位上海老年学习团队带领人个案的数据资料并进行编码,从身份承诺、他人支持、内外奖赏、角色投入四个维度叙事带领人建构“老年教育者”角色认同显着性的图景,再结合带领人角色认同的分析框架即角色认知、角色情感、角色互动三个层面跨个例诠释不同带领人角色认同的特征,形塑老年教育者、终身学习者、组织活动者、团队管理者、志愿服务者、智慧长者等多重角色身份,形成带领人自我标定内在化即自我角色认同与社会角色认同的一致,回应了带领人通过角色认同占据某一社会位置的角色认知、角色扮演、角色执行过程。由此进一步揭示带领人角色认同的机理与本质。基于个案叙事和跨个案分析,本论文得出以下研究结论。带领人角色认同的建构过程和特征。主要概括为个体角色认知、“工作”角色情感、角色行为与互动三个层面。带领人从中形成了共通的角色认同特征:即协调团队成员,注重情感交汇;乐于奉献,具有志愿精神;上情下达,成为沟通桥梁;技艺见长,成长为老年教育者;处事见强,形成智慧积淀;各异的角色认同风格:强技艺专业特色型、强兴趣共同爱好型、强运营重视制度安排型三种。形成角色认同社会化的角色集合。主要表现为带领人价值观社会化构建社会认同,带领人组建团队学习活动强化社区(机构)认同,带领人终身学习促动自我角色认同三方面。带领人角色社会化体现为(PSPCLM)角色集合,它是带领人构建社会认同的依据;带领人的人际关系社会化表现为其自身与个体、团队、团队管理方、指导教师、赞助者、社区等利益相关方形成的多元互动体,它是带领人强化社区(机构)认同的依据;带领人作为团队发展的“粘合剂”,争取外援的“主心骨”是其促动自我角色认同的依据。带领人角色认同的机理。角色认知、角色情感、角色互动三者的互动整合。其中角色认知是角色认同的基础,角色情感是角色认同的依据,角色互动是角色认同的动力。带领人角色认同具有个体主体性和社会结构性。角色认同的个体主体性主要表现为人本主义:角色认同促进老年人终身学习、彰显人的全面发展、体现退休精神的伦理价值;角色认同的社会结构性主要表现为对老年教育的启示:角色认同昭示老年教育的外因内化作用、弥合老年教育的价值冲突、挖掘老年教育的智慧价值。在带领人实现角色认同,体现退休精神的过程中则酝酿、沉淀、生成了智慧,它外显于为人处事、对待得失的超然态度,内修于涵泳道德,润泽文明的内心平静。由此重新诠释了老年学习团队带领人角色认同的定义和退休精神的内涵。本研究拓展了角色认同理论跨学科应用的场域,展示了老年学习团队带领人的退休精神,对老年教育的理论内涵有了进一步探究,提出了培育老年学习团队带领人的建议。

何文静[10](2021)在《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into Different Stakeholder Groups Perception of Project Success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本次翻译实践文本选自项目管理论文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into Different Stakeholder Groups Perception of Project Success(《不同利益相关方群体对项目成功认知的实证调查研究》)。该论文主要通过收集来自不同利益相关方调查问卷的数据和整理深入访谈的问题对项目成功的认知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为评估项目成功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际模型。该文本属于项目管理类学术论文,笔者将以理解,表达,变通为指导,对该文本的翻译实践工作进行分析和总结。具体而言,词汇层面探讨了使用增译法和引申法翻译并列结构的语词;句法层面探讨了使用增译法和转换法翻译含有隐性因果关系的句子;语篇层面探讨了使用保留法和复原法诠释省略衔接的翻译。笔者希望该译文既能在项目管理文本翻译方面具有参考价值,也能为项目管理专业人士提供有关利益相关方和项目成功方面的知识。

二、撰写文献综述的技巧与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撰写文献综述的技巧与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研究生学位论文综述质量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文献综述中的常见问题
    1.1 文献的全面性与代表性不足
    1.2 文献述评深度不够
    1.3 语言表述不规范或缺乏技巧
    1.4 引用不规范
    1.5 学术不端问题
2 文献综述质量评价体系
    2.1 文献搜集能力
    2.2 文献组织能力
    2.3 书面表达能力
    2.4 引用规范程度
    2.5 学术道德素养
3 结语

(2)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问题工程”的频发引起人们对工程伦理的广泛关注
        1.1.2 工程伦理教育是工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1.1.3 我国工程伦理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框架
        1.3.1 章节安排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研究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关键概念解读
        2.1.1 伦理与道德的辨析
        2.1.2 工程伦理的内涵
    2.2 工程伦理教育的现实演绎:基于系统文献综述法的分析
        2.2.1 研究方法
        2.2.2 工程伦理教育的目标(Q1)
        2.2.3 工程伦理的教学策略(Q2)
        2.2.4 工程伦理教育效果的评估手段(Q3)
        2.2.5 工程伦理教育效果的影响因素(Q4)
        2.2.6 本节述评
    2.3 中国工程伦理教育研究的主题聚类:基于文献计量的分析
        2.3.1 文献计量方法概述
        2.3.2 资料收集
        2.3.3 共词分析
        2.3.4 共词网络分析
        2.3.5 多维尺度分析
        2.3.6 本节述评
    2.4 文献述评
3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构成
    3.1 扎根理论研究设计
        3.1.1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与流程
        3.1.2 资料采集
    3.2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理论结构
        3.2.1 开放式编码
        3.2.2 主轴式编码
        3.2.3 选择性编码
        3.2.4 理论饱和度检验
        3.2.5 本节小结
    3.3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实现路径
        3.3.1 微观维度的培养机制:以认知发展为指导再造教育要素
        3.3.2 中观维度的协同机制:以协同优势为指导赋能中介对象
        3.3.3 宏观维度的情境机制:以现象学为指导调适多元场域
    3.4 本章小结
4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案例分析
    4.1 案例研究方法概述
    4.2 培养机制的案例分析
        4.2.1 知识生成:聚焦伦理教育知识建构者的职能重构
        4.2.2 具身认知:创设面向真实世界的“开放式”学习情境
        4.2.3 学习进阶:用“全周期”课程序列搭建学生认知发展的阶梯
        4.2.4 伦理体验:强化解决工程伦理现实困境的实践基质
        4.2.5 案例分析讨论
    4.3 协同机制的案例分析
        4.3.1 工程社团在工程伦理教育中的作用
        4.3.2 政府在工程伦理教育中的作用
        4.3.3 案例分析讨论
    4.4 情境机制的案例分析
        4.4.1 美英的工程伦理教育场域:职业主义催化的路径选择
        4.4.2 德国的工程伦理教育场域:对技术负责的民族传统
        4.4.3 法国的工程伦理教育场域:“消解”在精英工程师的培养中
        4.4.4 中日的工程伦理教育场域:“二元构造”下的层序互补
        4.4.5 案例分析讨论
5 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实施现状的评估
    5.1 调研对象
    5.2 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
        5.2.1 评估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
        5.2.2 初始评估指标的选取
        5.2.3 问卷设计与预测试
    5.3 现状的实证评估
        5.3.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权重赋值
        5.3.2 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综合评价
    5.4 结果与讨论
        5.4.1 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实施现状的评估结论
        5.4.2 延伸讨论:我国工程伦理教育面临的潜在障碍
    5.5 本章小结
6 完善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对策建议
    6.1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规范性审视
        6.1.1 合理性的审视
        6.1.2 合规律性的审视
    6.2 细化培养机制,在供需对接上实现动态平衡
    6.3 强化协同机制,丰富工程伦理教育的治理手段
    6.4 深化情境机制,适应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阶段和独特需求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访谈提纲
附录2 评估问卷
附录3 评估指标赋权表
附录4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课程大纲
附录5 弗吉尼亚大学课程大纲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3)如何确立学术问题——文献综述撰写的目的与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一、什么是文献综述
二、文献综述的作用与目的
三、文献综述中常见的问题
四、文献资料的搜集途径与文献综述基本方法步骤
    (一)文献资料的收集
    (二)文献综述的基本方法要点
        1.概括归纳
        2.评述
        3.建议
五、文献综述撰写模式
    (一)导论与主题
    (二)格式和写法
        1.前言
        2.主题
        3.总结
        4.参考文献
        5.注意事项
六、文献综述的具体案例
七、结语

(6)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一)教育信息化发展大力支持翻转课堂教学
        (二)国家教育事业的改革为虚拟学习社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翻转课堂教学对教育技术的要求与现实问题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
    四、论文基本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翻转课堂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翻转课堂的定义
        (二)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
        (三)国外翻转课堂的文献综述
        (四)国内翻转课堂的文献综述
    二、虚拟学习社区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虚拟学习社区的定义
        (二)虚拟学习社区的平台发展
        (三)国外虚拟学习社区的文献综述
        (四)国内虚拟学习社区的文献综述
    三、英语写作教学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国外英语写作教学的文献综述
        (二)国内英语写作教学的文献综述
    四、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文献综述
        (一)国外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文献综述
        (二)国内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文献综述
        (三)国内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文献综述
    五、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理论
        (一)建构主义理论概述
        (二)建构主义与虚拟学习社区的关系
        (三)建构主义与翻转课堂的关系
    二、合作学习理论
        (一)合作学习理论概述
        (二)合作学习理论与虚拟学习社区的关系
        (三)合作学习理论与翻转课堂的关系
    三、深度学习理论
        (一)深度学习理论概述
        (二)深度学习理论与虚拟学习社区的关系
        (三)深度学习理论与翻转课堂的关系
    四、三种理论基础之间的关系
    五、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工具
        (一)高中英语写作测试卷
        (二)高考英语作文评分标准
        (三)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效果及学习者满意度调查问卷
        (四)访谈提纲
        (五)知到教学平台
        (六)敏捷方舟易写作平台
        (七)数据分析软件SPSS24.0
    四、研究过程
        (一)研究准备阶段
        (二)研究前测阶段
        (三)研究阶段
        (四)研究后测阶段
    五、课堂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二)确定教学目标
        (三)确定课程内容
    六、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案例设计
        (一)课前阶段
        (二)课中阶段
        (三)课后阶段
    七、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数据分析与结果讨论
    一、研究数据分析
        (一)研究样本的情况分析
        (二)测试成绩的数据分析
        (三)研究后测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四)访谈结果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讨论
        (一)目前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的实施情况
        (二)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施情况
        (三)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英语写作成绩及兴趣的影响
结语
    一、研究发现
        (一)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二)基于虚拟学习社区进行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三)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成绩
        (四)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研究反思与启示
        (一)研究反思
        (二)研究启示
    三、研究的局限
    四、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四次英语写作测试试题
    附录二 高考英语作文评分标准
    附录三 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效果及学习者满意度调查问卷
    附录四 访谈提纲及转写记录
    附录五 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测试成绩汇总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小组工作提升社工工作幸福感的研究 ——以深圳市社工机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工作幸福感
        2.1.2 组织支持
    2.2 理论基础
        2.2.1 赋权理论
        2.2.2 社会支持理论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
        2.3.1 社工工作幸福感的相关研究
        2.3.2 社工工作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2.3.3 社工工作幸福感作用的相关研究
        2.3.4 提升社工工作幸福感途径的相关研究
        2.3.5 文献评述
第3章 深圳市社工工作幸福感的实证分析结果
    3.1 深圳市社工机构发展概况
    3.2 社工工作幸福感问卷设计与调查过程
        3.2.1 问卷设计
        3.2.2 问卷发放与调查实施过程
    3.3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3.3.1 样本人口统计学分析结果
        3.3.2 样本工作幸福感的现状分析
        3.3.3 样本工作幸福感影响因素分析
第4章 社工工作幸福感的小组工作实务介入
    4.1 介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4.1.1 必要性分析
        4.1.2 可行性分析
    4.2 小组活动方案设计
        4.2.1 小组活动背景
        4.2.2 小组目标
        4.2.3 小组简介及招募信息
        4.2.4 小组活动计划
        4.2.5 小组预计困难及解决办法
    4.3 小组活动的实施过程
        4.3.1 相识相知:认识组员和订立契约
        4.3.2 释放自我:缓解组员压力
        4.3.3 提升社会工作三大方法技能培训
        4.3.4 提升资源链接技能培训
        4.3.5 文书撰写技能培训
        4.3.6 总结提升:畅想未来
    4.4 服务评估
        4.4.1 评估工具
        4.4.2 过程评估
        4.4.3 结果评估
第5章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5.2.1 反思
        5.2.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文科类学术型硕士论文写作困难的归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背景
        1.制度环境
        2.客观环境
    (三)相关文献综述
        1.论文写作困难研究现状
        2.论文写作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3.论文写作能力培养现状研究
        4.研究述评
    (四)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六)核心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1.核心概念界定
        2.理论基础
一、文科学硕论文写作困难及其归因调查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
    (三)调查问卷
        2.问卷的设计与构成
        3.问卷测试和检验
        4.影响维度的确立
    (四)文科学硕论文写作困难现状表征
        1.文科学硕论文写作现状
        2.文科学硕论文写作呈现的问题
    (五)文科学硕论文写作困难归因现状
        1.个人能力因素
        2.努力程度因素
        3.任务难度因素
        4.外界环境因素
二、文科学硕论文写作困难的归因分析
    (一)文科学硕论文写作困难归因结果分析
        1.个人能力不足导致论文写作困难
        2.努力程度不够导致论文写作困难
        3.论文写作较难导致论文写作困难
        4.外界环境不利导致论文写作困难
    (二)文科学硕论文写作困难的归因模式
        1.文科学硕论文写作困难归因的表现特点
        2.文科学硕论文写作困难归因整体上呈消极归因模式
三、优化文科学硕应对论文写作困难正确归因的对策
    (一)学生要强化自我管理意识从内部寻求突破
        1.学会正确的归因方法
        2.苦练基本功提升研究能力
        3.严格自我管理
    (二)导师应因材施教并辅以个性化的指导
        1.了解学生归因倾向引导其积极归因
        2.因人而异因需而导的个性化指导
    (三)学校应开设论文写作课程并优化外部环境
        1.开设系统的论文写作培训课程
        2.优化外部环境为学生提高论文写作支持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一)着作类
    (二)论文类
    (三)其他类
附录
    附录1:问卷调查
    附录2: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退休精神:上海老年学习团队带领人角色认同的多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现实背景:我国已呈现快速老龄化趋势
        二、个人感情:老年阶段是必经的人生历程
        三、工作实践:老年群体是主要的服务对象
        四、专业使命:老年教育是成人教育的组成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角色认同研究的基础
        二、角色认同研究的三种取向
        三、角色认同应用的相关研究
        四、基于文献综述的启示
    第三节 研究问题、思路与意义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意义
    第四节 核心概念
        一、老年学习团队
        二、老年学习团队带领人
        三、角色认同
        四、社会认同
        五、退休精神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设计
    第一节 多元化视角的角色认同研究
        一、结构功能论与角色认同
        二、批判论与角色认同
        三、符号互动论与角色认同
    第二节 斯特赖克(Stryker)角色认同理论
        一、个体与社会
        二、相关理论统合
    第三节 老年学习团队带领人角色认同分析框架
        一、带领人的老年学习团队认同
        二、带领人的角色认同
    第四节 多个案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一、个案选定依据
        二、个案情况概览
        三、资料收集方法
        四、研究调研实况
        五、调研资料编码
第三章 个案一:瓷刻带领人的角色认同图景
    第一节 禀赋和爱好滋生终身学习瓷刻的土壤
        一、角色投入——个体学习:毕生精研瓷刻技艺
        二、身份承诺——组团学习:组建团队传承非遗文化
        三、内外奖赏——团队成员互助,肯定学习价值
    第二节 瓷刻带领人的角色认同
        一、角色认知:个体层面
        二、角色情感:工作层面
        三、角色互动:与团队、社区学校互动
第四章 个案二:形体舞带领人的角色认同图景
    第一节 学习是福命的根源
        一、角色投入——个体学习:活到老学到老
        二、身份承诺——组建团队:心灵舞者的乐园
        三、他人支持——交口称赞,情感融洽
    第二节 形体舞带领人的角色认同
        一、角色认知:个体层面
        二、角色情感:角色自尊与幸福感
        三、角色互动:与团队、家庭、社区互动
第五章 个案三:推进员带领人的角色认同图景
    第一节 做老年学习的宣传者
        一、角色投入——个体学习:自我学习带动他人学习
        二、身份承诺——组团学习:组织运行虚拟网上学习团队
        三、内外奖赏——内外力驱动团队持续发展
    第二节 推进员带领人的角色认同
        一、角色认知:个体层面
        二、角色情感:工作使命感与责任感
        三、角色互动:与团队、机构互动
第六章 个案四:编织团队带领人的角色认同图景
    第一节 编织退休的学习生活
        一、角色投入——个体学习:爱好是最好的老师
        二、身份承诺——组建团队:团员拥戴,担任领头雁
        三、他人支持——组团得法,调和矛盾
    第二节 编织团队带领人的角色认同
        一、角色认知:个体层面
        二、角色情感:角色归属感与自信感
        三、角色互动:与团员、家庭、机构互动
第七章 个案五:山水画带领人的角色认同图景
    第一节 丹青挥墨述人生
        一、角色投入——个体学习:自我坚持学习书画
        二、身份承诺——组建团队:无私奉献,服务团队
        三、他人支持——分组学习,书画协调共进步
    第二节 山水画带领人的角色认同
        一、角色认知:个体层面
        二、角色情感:角色归属感与自尊感
        三、角色互动:与团员、家庭、社区互动
第八章 个案六:老年男声合唱团带领人的角色认同图景
    第一节 合唱团的起伏全记录
        一、角色投入——一波三折,坚持学习
        二、身份承诺——教学齐鸣
        三、他人支持与内外奖赏——合唱业绩推动团队持续发展
    第二节 老年男声合唱团带领人的角色认同
        一、角色认知:个体层面
        二、角色情感:角色使命与责任感
        三、角色互动:与机构互动及意义协商
第九章 跨个案分析带领人角色认同的建构过程
    第一节 带领人角色认知
        一、带领人学习力分析
        二、带领人性别分析
        三、带领人退休前职业分析
    第二节 带领人“工作”角色情感
        一、带领人“工作领导力”分析
        二、带领人领导力管理风格分析
        三、带领人团队管理力分析
    第三节 带领人角色互动
        一、夫妻关系更趋于和睦
        二、代际关系更趋于互补
        三、增进社区参与的黏合力
        四、增加个体对社区的认同度
第十章 带领人角色认同的本质
    第一节 带领人角色认同的机理
        一、角色认知是角色认同的基础
        二、角色情感是角色认同的依据
        三、角色互动是角色认同的动力
    第二节 角色认同的个体主体性
        一、角色认同促进老年人的终身学习
        二、角色认同彰显人的全面发展
        三、角色认同体现退休精神的伦理价值
    第三节 角色认同的社会结构性
        一、角色认同昭示老年教育的外因内化作用
        二、角色认同弥合老年教育的价值冲突
        三、角色认同挖掘老年教育的智慧价值
结语
    第一节 研究基本结论
        一、带领人角色认同的建构过程
        二、带领人角色认同具有共通性特征与各异性特色风格
        三、形成带领人角色认同社会化的角色集合
        四、挖掘带领人角色认同的机理
        五、带领人角色认同具有个体主体性和社会结构性
        六、诠释带领人角色认同的定义
        七、重释退休精神的内涵
    第二节 实践启示
        一、政府推动与老年学习团队自我发展相协同
        二、培育老年学习团队与培训带领人相同步
        三、知识技能与老年学习者资源化主张相互补
        四、老年学习团队与全年龄段学习团队相融合
    第三节 论文突破与反思
        一、论文突破点
        二、论文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致受访对象的研究事项说明
    访谈提纲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10)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into Different Stakeholder Groups Perception of Project Success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任务描述
    第一节 原文题材与体裁分析
        一、题材分析
        二、体裁分析
    第二节 翻译的目的与意义
        一、翻译的目的
        二、翻译的意义
第二章 译前准备
    第一节 文献综述
        一、相关翻译研究文献述评
        (一)国外相关翻译研究文献
        (二)国内相关翻译研究文献
        二、相关翻译实践成果述评
        (一)国外相关翻译实践成果
        (二)国内相关翻译实践成果
    第二节 准备事项
        一、工具、参考文献的准备
        二、平行文本的选择与分析
        三、翻译策略选择
    第三节 实施计划
        一、翻译计划
        二、写作计划
第三章 翻译执行情况
    第一节 翻译过程
        一、术语表制定
        二、翻译过程执行概述
        三、翻译过程监控策略
    第二节 译后事项
        一、译文审校
        (一)自我审校
        (二)他人审校
        二、译文评价
        (一)自我评价
        (二)同学互价
        (三)导师评价
第四章 案例分析
    第一节 并列结构语词的翻译
        一、增译法
        二、引申法
    第二节 隐性因果关系句的翻译
        一、增译因果关系词
        二、转换句式
    第三节 语篇省略衔接的翻译
        一、保留法
        二、复原法
第五章 实践总结以及结论
    第一节 翻译实践总结
    第二节 翻译心得体会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原文、译文
    附录2:原文中表格及翻译(表1-8)
    附录3:平行文本
    附录4:术语表
致谢

四、撰写文献综述的技巧与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研究生学位论文综述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 周春雷,张琳琳,王晓丹,袁扬.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1(11)
  • [2]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机制研究[D]. 李恒. 浙江大学, 2021(01)
  • [3]如何确立学术问题——文献综述撰写的目的与方法[J]. 周大鸣.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学报, 2021(04)
  • [4]高校图书馆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研究[D]. 卢琏. 贵州财经大学, 2021
  • [5]在线协作知识整合中认知冲突调节支架设计研究[D]. 崔鑫. 江南大学, 2021
  • [6]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研究[D]. 王淼.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7]小组工作提升社工工作幸福感的研究 ——以深圳市社工机构为例[D]. 张梦崎.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8]文科类学术型硕士论文写作困难的归因研究[D]. 郑云娟.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1)
  • [9]退休精神:上海老年学习团队带领人角色认同的多个案研究[D]. 岳燕. 华东师范大学, 2021(08)
  • [10]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into Different Stakeholder Groups Perception of Project Success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何文静. 黑龙江大学, 2021(09)

标签:;  ;  ;  ;  ;  

撰写文献综述的技巧和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