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精神病学》出版

《现代精神病学》出版

一、《现代精神医学》出版(论文文献综述)

范庭卫[1](2021)在《桂质良与一项未能实施的现代精神病院规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30年中华圣公会武昌同仁医院计划添设精神病院,留美医学博士桂质良负责建院工作。桂质良拟定了建院方案,还申请了"亨德森精神疾病研究奖学金",计划远赴格拉斯哥皇家精神病院,跟随精神病学家大卫·肯尼迪·亨德森学习一年,为建院做准备。根据桂质良与精神病学家阿道夫·麦尔和亨德森的书信档案,结合相关文献,梳理了武昌精神病院建院规划的背景条件、内容要点。虽然武昌精神病院的规划未能实施,但它是中国首个现代精神病院的建设方案,在中国现代精神病学发展史上具有意义和价值。

张天骄[2](2021)在《近代以来西方精神疾病疗法研究》文中提出精神疾病疗法是指治疗精神疾病的方法与手段。作为精神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历史有助于完善和补充精神医学整体发展史,进而促进我国现代精神病学的发展与精神医学知识的普及。目前西方史学界对于精神医学史的研究已在多个领域取得丰硕成果,但就精神疾病疗法史这一专题而言,研究较为零散,缺乏综合性整理。而我国的精神医学史研究起步晚、成果少,成果大都集中在近现代医学理论发展史与常用疗法在医学领域的实践。有关精神疾病疗法的历史在国内外史学界均尚未得到系统的研究。本文聚焦多种西方精神疾病疗法,尝试将零散的文献进行历史化的处理,着重整理它们在近代以后的发展状况,对仍在使用中的疗法以表格形式进行多维度比较,进而更好地分析它们当下的发展情况及社会价值。全文共分为5个部分。引言部分主要介绍选题依据以及精神医学史与精神疾病疗法史研究的发展现状,对文中重要概念作出界定,并对本文的研究思路与写作方法进行简要介绍。第二部分以精神疾病疗法为主角,按照时间顺序梳理从史前时期至现代社会对于疯癫患者治疗手段的发展变化史,试图还原各治疗手段在整个精神医学史中的全貌。第三部分将目光聚焦疗法本身,按照一定的标准对主要疗法进行分类,溯源追往以梳理每种治疗手段本身的发展史,力求客观地展示每种疗法的兴亡盛衰,其中研究重点为近代以后精神疾病疗法的发展。第四部分讨论了目前仍在使用中的疗法疗效,以表格形式从七个维度对各疗法进行简单对比,分析每种疗法的优点与局限性,并立足现代社会讨论它们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精神疾病疗法的整体发展趋势。结语部分简单概括了西方精神疾病疗法的发展历程,通过列举现存疗法在现代社会中面临的种种问题,总结出它们共同面临的困境。

黄宇恒[3](2021)在《心境障碍康复者自我认同的反身性建构过程 ——基于15名社区康复者的质性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精神健康面临着挑战,近年来心境障碍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疾病。在政策的推动下,社会工作加入到精神健康的专业团队为心境障碍康复者提供服务。然而康复者与精神医疗团队对疾病的理解存在着差异,这些理解关涉到康复者对自我的认识,并影响着医患间的沟通与合作。故笔者从心境障碍康复者的视角出发,对心境障碍康复者自我认同的反身性建构过程展开研究。本研究采用质的研究方法,对15名生活在社区的心境障碍康复者进行访谈,并通过对访谈资料的分析呈现了他们与药物和“医者”所进行的一系列互动及过程中的反思,及其建构的自我认同和作出的反身性选择。研究发现,一方面,药物的使用维持着康复者的病人身份;另一方面,康复者分别从精神医疗、心理学和传统取径下的“医者”获取帮助并对其所提供的知识和解释进行反思,进而反身性地审视自我。由此,康复者对疾病与自我形成不同的理解。作为结果,康复者会权衡药物使用,采取多元方法调整自我;病人的身份影响着他们建立社会关系的意愿;而转变的生活方式包含着自我认同重塑的可能性。基于康复者自我认同的反身性建构过程,本研究从两个层面为社会工作提供建议。作为服务提供者,社工需要协助康复者获取信息,理解疾痛叙事并参与认同重构,打破病人身份导致的社会隔离。作为精神健康团队成员,社工需要觉察医患间解释模式的差异,再思团队内的专业协作,反思精神医学论述。社工应当审视以专业知识垄断问题解释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重视多元的叙事和解释模式,在对疾病苦难的理解和见证中,与康复者携手走向医患同盟。

黄藿[4](2020)在《从精神医学到存在哲学——论雅斯贝尔斯的《时代的精神处境》》文中提出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早期的着作《时代的精神处境》是一本值得重视的小书。雅斯贝尔斯从精神医学的临床医师与研究者,转任心理学教授,最后再转任哲学教授,本书是他学术研究兴趣转向存在哲学的转折点,在他学术生涯的转型上具有关键性的价值与意义。他对早年精神医学界以实证科学态度研究精神疾病的方法感到不满,认为实证方法建立在笛卡儿心物二元论哲学观点上,遏制了建立全人的统整性精神病理学的企图。值得注意的是,本书成书于20世纪30年代初,正是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之后,遭遇世界经济大萧条和纳粹在德国崛起的年代,德国上下处于焦躁不安的境况之中。它可视为雅斯贝尔斯从精神医学与存在哲学双重观点对当时德国社会集体的精神状况所作的深入观察、省思与病理诊断,具有社会心理学或群众心理学的意义。该书解释了存在哲学的意义,并对其内容与发展方向勾勒出轮廓。最后,他认为对未来会发生什么的关心,有助于对存在哲学的沉思预测和对超越的积极规划。

刘慧鸿[5](2020)在《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文中提出目的:精神养生被认为是中医养生方法之一,并贯穿于养生始终,是养生活动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人民在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等诸多方面的健康需求如何实现,是一个在宏观层面涉及社会文化,在微观层面涉及精神调摄的多层面问题。中医药学凝聚着的深邃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对于创造性的解决如此宏大的健康需求提供了可能性。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精神养生的文献、理论、案例和策略研究,对此种实际上涉及面甚广的健康需求提出精神养生的理解和主张,探索精神养生在现代社会中的存在状态和价值实现。方法:研究方法也属于人的精神心理活动或观念认知方面的事物。如有中医学者所认为的“由于时代性的遮蔽”,养生缺少精神独立的系统研究。解除时代性的遮蔽是社会文化层面的宏大的精神需求。所以在研究方法上,立足传统文化、体现文化自觉,从而其根本方法就是传统文化话语体系中的“道学的”“观照的”方法。同时研究内容,精神养生的“道”与“术”,根本上也是传统文化和文化自觉。所以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是相应、相融、相生的,在传统文化的“共冶一炉”中,这也是文化自觉的一个重要面向。个体、群体就是在文化的抱持中健康成长的,放眼古今中外,没有比文化自觉更能提升人民精神境界、鼓舞人心和促进个体健康的事物。“道学的”“观照的”方法的特征,首先是境界取向。境界立意高远,就能“整全”“顾及全面”。借鉴整体论、内省法、创造性诠释等已有的思想方法,这些思想方法无论是历史渊源还是思想内核,都承继了传统文化。同时,论文也使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问卷调查、比较研究等方法,由此呈现“整全的顾及全面的多层远近观”。具体步骤为,首先对精神养生与道学的关系进行探讨,然后以精神养生、心理养生、情志养生、心性修养等为检索关键词在中英文数据库对文献检索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对精神养生的传统智慧进行阐释。借鉴于阐释得到的洞见,先在宏观层面、社会层面进行考察以完成理论探索,并明确理想和主张;最后通过精神养生相关的实践进行体验和考察,对如何实现理想和主张提供策略建议。成果:在文化层面,立足传统文化,以“道学”的阐释能力,展示精神养生的内在体系,阐明精神养生的“道”与“术”、“知”与“行”,使得对精神养生之本来面目有一个意会。并将道学这个研究方法与精神养生这个研究对象交融在一起,呈现为文化自觉的一种形式。在个体层面,通过道学的观照使得个体对精神养生的面貌有一个俯瞰,心中对如何精神养生有一个总览而不失细节的心智地图,协助个体在有限的生命和急迫的生活节奏的两难中找到可行、必行、乐行的实践道路。结论:本研究开启精神养生的新的自觉,在最大的文化自信和理论自主的基础上阐释精神养生,在体现精神养生所追求的“精神内守”“独立守神”的境界中观照精神养生。论文主要有以下创新:一、在研究方法上,论文创造性的在养生学研究中运用整体论的、自本体诠释的方法、内省的方法等体现道学观照的方法;由分析式、还原式的研究范式,转向道学、整体论的、内省的方法;由以西诠中的解释转向自身解释,转向文化自觉的解释。论文将相关的现代健康理论、方法和技术纳入道学的观照之中,也就等于纳入了精神养生的理论和实践,这种纳入也是一种“与新科技相结合,多学科交叉”,是“超世界水平的发展方向”的一种可能形式,是文化自觉的呈现。二、论文以问道的精神把精神养生作为生命过程始终存在的一种本质。创造性的提出了“入道-养生-疗疾”的健康实践连续谱,鲜活的呈现了精神养生贯穿于养生始终,同时强调养生贯穿生活始终。三、论文阐释了精神养生“道”与“术”的知识体系结构,“施”与“受”的实践体系结构,“知识体系结构”与“实践体系结构”形成的真知真行结构,构成了精神养生的三重太极结构。论文清晰了精神养生知识丛林的观感,拓展实践视野,有利人们在生活中找到、选择自己的健康道路。四、论文从精神养生内生的理论视角初步提出发挥精神养生社会价值的建议。

钟佩玲[6](2020)在《《精神科治疗笔记》(节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我国精神医学类书籍的论着和译着,大多集中于专业性很强的论文和教材,科普作品较少,这就导致普通人对精神医学了解较少,大众普遍对精神疾病抱有一定的偏见。因此笔者认为精神医学科普作品的汉译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是《精神科治疗笔记》一书的日译汉翻译实践报告。《精神科治疗笔记》是日本精神病理学第二代代表人物中井久夫的作品。本书涉及范围较广,作者以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为中心,同时探讨了精神病院的形态、精神科医生的从业状态等内容。本书虽然是精神医学的入门书籍,但依然具有相当难度,书中大量出现的专业术语和长难句成为本次翻译实践的难点。笔者在本文中以功能翻译理论为指导,在分析文本特征、翻译目的、读者对象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精神医学专业术语的处理以及长难句的翻译,运用了增译、减译、拆译、倒译等多种翻译方法以完成此次翻译实践,希望能为同类文本的翻译提供参考。

张邦彦[7](2019)在《东亚精神科学史可以走多远?——评介《精神科学与近代东亚》》文中研究指明19世纪下半叶以降,精神医学(psychiatry)、心理学(psychology)、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心理治疗(psychotherapy)等学科在欧美兴起,并逐渐制度化与专业化。这些以"psy-"为前缀的"精神科学"(psy sciences)虽然有各自的发展轨迹,但在探求、对待人类心灵的问题上,经常共享类似的思想及概念资源,有时也扮演了相近的社会治理与主体化功能。①精神科学之于近代历史的重要性,从半世纪来西方学界丰富的研究成果即可窥知。②至于在东亚的脉络下,精神科学的发展既有其继受西方的面向,亦有其独特的在地样貌,有待更多人投入研究。王文基和巫毓荃主编的《精神科学与近代东亚》一书,由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18年12月出版,共484页,是近十余年来东亚精神科

孙丹阳[8](2019)在《20世纪以来心理治疗视域下信念修正的理论演变与实践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心理治疗的视角出发,以信念修正为研究对象,基于对信念修正思想在20世纪以来心理治疗领域内演变路径的梳理,结合对个体信念与信念系统特征的探究,反思心理治疗领域内信念修正理论与实践的现状与出路,进而为心理异常个体的信念修正进行理论建构与操作设计。研究内容涉及两大部分,一是心理治疗视域下信念修正的思想演变研究,意在为信念修正在心理治疗实践中的可行性评估提供理论基础;二是在具体心理治疗理论下对信念修正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定位信念修正在心理治疗中的作用角色,为信念修正的理论建构和操作设计提供策略导向。主要解决以下问题:1.厘清三大心理治疗流派中信念修正思想的孕育、发展过程;2.澄清信念在个体心理异常状态中所承担的角色;3.探讨信念修正在心理治疗整合趋向下的角色定位及作用模式;4.建构新的理论模型以完善信念修正的具体实践模式。利用文本分析与案例研究的方法,按照时间逻辑对精神分析、存在主义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的代表性理论进行研究发现:信念修正在精神分析的治疗实践当中尚未被明确提出,一直作为一项改变指标隐含其中;存在主义关注个体存在状态,存在状态决定个体的经验累积,信念是经验的析出,依据这一关系,信念修正的系统特征和核心信念被勾勒出来,但并未形成具体的理论;认知行为治疗将信念作为心理治疗核心的致病因素,并明确提出了信念修正的主张,在实践中将信念修正作为一个治疗环节。信念修正的思想演变路径可概括为:理念广为应用,概念不断凸显,理论并未成型。个体的信念以信念系统的形式存在,具有多样性、流动性、层级性、稳固性等特征,对行为具有预测和指导功能,其确信度受证据影响。当前心理治疗领域实证研究泛滥,理论建设萧索;对信念修正的跨学科研究成果未能向心理治疗领域进行有效注入。在精神分析对潜意识信念的处理、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对信念系统的塑造以及认知行为疗法提供的具体干预手段之上,以信念修正作为心理治疗的共同因素,建构专属理论与操作模型,实现基于个体信念的理论构建与应用评估。多元信念整合修正模型将个体信念的多元特征与各心理治疗理念进行融合,既符合整体论哲学的要求,也遵从了认知科学的最新研究进展;核心理念在于通过处理个体的不合理信念来改变或消除异常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在操作性上,覆盖心理干预的全程,并能够以短期治疗的形式进行临床实践,有效的节约经济成本和时间投入;从技术伦理学看,能够有效规避对个体主体性和同一性的损伤。

邹翔[9](2018)在《欧美史家对福柯《疯狂史》的评价与反思》文中研究说明《疯癫与文明——古典时代的疯狂史》是福柯早期深具原创性也是受到批判最多的着作。福柯在书中认为,在理性被普遍推崇的17—18世纪,西欧不仅存在着大量"被疯狂"的疯人,也存在着对疯人的非人道的大监禁。疯狂不是一个"自然的事实",而是一个与理性时代特定的文化、政治、经济等连结在一起的"文明的事实"。《疯狂史》是对理性及其主导的现代文明,如进步、真理等的颠覆性批判,体现了福柯思想上的重大成就。欧美史学家对福柯的"疯狂史"进行了不断地批判,争论激烈,并反思与重新研究了理性时代的疯狂史,这些争论与研究具有重要的史学理论意义,也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欧美历史学观念的演进。

邹翔[10](2018)在《如何书写“疯癫”的历史?——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精神医学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福柯《疯狂史》的面世及其引发的争议,精神医学史成为西方跨学科研究、历史学研究中的重要领域。在对《疯狂史》的回应、批判、反思与重建过程中,诸多历史学家阐发了自己的理论观点、立场和取向,反映了近半个世纪西方史学思想的演进历程,其中很多理论观点具有前瞻性与引领性,对于国际历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现代精神医学》出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代精神医学》出版(论文提纲范文)

(2)近代以来西方精神疾病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一、引言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现状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写作思路及研究方法
二、西方精神疾病疗法的发展演变
    (一)近代以前西方精神疾病疗法的前期发展
    (二)近代以来精神疾病疗法的发展演变
三、近代以来西方精神疾病疗法举要
    (一)自然疗法
    (二)物理性疗法
    (三)药物疗法
    (四)非身体治疗
四、近代以来西方精神疾病疗法的评价
    (一)对疗法治疗效果的探究
    (二)疗法的优点与局限性
    (三)对精神疾病疗法发展的未来展望
五、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3)心境障碍康复者自我认同的反身性建构过程 ——基于15名社区康复者的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心境障碍与自我认同的相关研究
        1.2.2 心境障碍与精神健康社会工作相关研究
        1.2.3 反身性与社会工作的相关研究
        1.2.4 反身性与心境障碍康复者的相关研究
        1.2.5 对国内外研究的评价
    1.3 概念界定
        1.3.1 心境障碍康复者
        1.3.2 自我认同
        1.3.3 反身性
    1.4 分析框架
    1.5 研究方法
        1.5.1 研究取向、范式与立场
        1.5.2 研究地点选取
        1.5.3 资料收集过程与方法
        1.5.4 资料整理与分析
        1.5.5 研究伦理
    1.6 章节安排
第二章 药物与身体
    2.1 药物治疗的疗效
        2.1.1 符合理想的疗效
        2.1.2 未达要求的变化
    2.2 副作用及其影响
    2.3 药物的意义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医者与知识
    3.1 精神医疗取径
        3.1.1 知识获取的需求
        3.1.2 自我理解的更新
    3.2 心理学取径
        3.2.1 寻求帮助的磨难
        3.2.2 疾病叙事的变迁
    3.3 传统取径
        3.3.1 传统提供的帮助
        3.3.2 面对传统的游移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意识与自我认同
    4.1 患病时的意识
    4.2 疾病与自我认同
        4.2.1 病人的身份
        4.2.2 并非疾病
        4.2.3 多重理解与游移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反身性选择
    5.1 权衡药物使用
    5.2 多元方法调整
    5.3 社会关系建立
    5.4 生活方式转变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6.1 心境障碍康复者自我认同的反身性建构过程
        6.1.1 身体与认同
        6.1.2 再技能化与限制
        6.1.3 疾病与疾痛叙事
        6.1.4 内在性理解与意向性理解
    6.2 对社会工作的启示
        6.2.1 作为服务提供者
        6.2.2 作为精神健康团队成员
    6.3 研究局限与反思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康复者访谈提纲

(4)从精神医学到存在哲学——论雅斯贝尔斯的《时代的精神处境》(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医学跨界至哲学的不凡学思历程
二、《时代的精神处境》成书的背景与内容
三、雅斯贝尔斯的存在哲学
结语

(5)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导论: 问道的精神
    1.1 道学与养生
        1.1.1 问“道”
        1.1.2 何谓道学?
        1.1.3 道学与养生
    1.2 道学与精神养生的交融
        1.2.1 精神养生及与道学
        1.2.2 “入道-养生-疗疾”健康实践的连续谱
        1.2.3 研究方法
    1.3 研究对象、意义与论文题目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意义
        1.3.3 题解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精神养生的历史回望:超越时空的传统
    2.1 历史回望的文献范畴
    2.2 相关研究进展
        2.2.1 精神养生与道学的交汇
        2.2.2 精神养生、道学与“西学”的交汇
        2.2.3 精神养生与疗疾的交汇
    2.3 精神养生的知识结构——“道、法、术”
    2.4 儒家与精神养生
        2.4.1 儒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2.4.2 儒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2.4.3 教化与师表
    2.5 道家与精神养生
        2.5.1 道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2.5.2 道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2.5.3 俗世即道场、临炉指点、道侣
    2.6 佛家与精神养生
        2.6.1 佛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2.6.2 佛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2.6.3 迷时师度与船子投江
    2.7 古代医家与精神养生
        2.7.1 古代医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2.7.2 古代医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2.7.3 主体的转换——医者与患者,养生家与养生之家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现代反思: 现代人的精神状况与问道东方
    3.1 西方文明范围中现代人的精神状况
        3.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研究
        3.1.2 雅思贝尔斯《时代的精神状况》
        3.1.3 加缪《鼠疫》
        3.1.4 小结
    3.2 精神养生与现代研究
        3.2.1 精神境界的现代研究
        3.2.2 精神养生“法术”的现代研究
        3.2.3 精神养生与养生的社会人文研究
    3.3 精神养生与身体——我们该如何意识我们的身体?
        3.3.1 立足于身体的精神养生
        3.3.2 当代身体意象的分裂特征
        3.3.3 当代身体实践的分裂特征
        3.3.4 精神养生与身体实践的内在统一性
        3.3.5 精神养生视野中的清醒与睡眠
        3.3.6 小结
    3.4 精神养生与语言——我们该如何言说健康?
        3.4.1 当下健康流行语言的荒诞与后现代主义的反抗
        3.4.2 精神养生与诊治的语言
        3.4.3 精神养生与食、药的语言
        3.4.4 精神养生与疾病谱、预防医学的语言
    3.5 中医养生学视野中的心性修养与人民的健康促进
        3.5.1 健康面临的人性挑战
        3.5.2 中医养生学视野中健康促进的理念与实践
        3.5.3 生生之道与中医养生学心性修养的实践观
        3.5.4 小结
    3.6 以道莅天下——《黄帝内经》“独立守神”的意义发现
        3.6.1 独立守神的渊源与探索路径
        3.6.2 早期社会文化与“独立守神”
        3.6.3 “独立守神”在传统文化实践中的显现
        3.6.4 “独立守神”在生物医学实践中的显现
        3.6.5 “独立守神”在心理治疗实践中的显现
        3.6.6 小结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数则精神养生案例及其启示
    4.1 案例1: 何以解忧——竹林七贤作为团体形式精神养生的滥觞
        4.1.1 古代社会生活中团体的存在
        4.1.2 竹林之游的精神养生属性
        4.1.3 古代团体养生的存在状态及价值
        4.1.4 小结
    4.2 案例2: 某温泉度假村调训养生课程的精神心理效果考察
        4.2.1 调训课程介绍
        4.2.2 课程方案举例与纪实
        4.2.3 问卷调查部分
        4.2.4 调训课程组织者对课程的理解
        4.2.5 解读
        4.2.6 小结
    4.3 案例3: 某瑜伽自然疗法静修营实践
        4.3.1 背景
        4.3.2 内容
        4.3.3 讨论
        4.3.4 小结
    4.4 案例4: 某院慢性病辟谷实践的总结及比较研究
        4.4.1 某医院利用辟谷治疗代谢综合征的当代实践
        4.4.2 古今辟谷与正念饮食干预的比较研究
        4.4.3 小结
    4.5 启示
第五章 前行策略: 充分发挥精神养生力量的讨论
    5.1 提出策略建议的方法
    5.2 个体的内求为本
    5.3 个体内求与中医院校教育内求的相融、相生
    5.4 全民教育——全民的内求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题目作为核心论点之一
    6.2 健康实践的连续谱与精神养生的道学内涵
    6.3 文化自觉的一种呈现——方法与对象的同一
    6.4 精神养生的道与术、施与受、知与行的三重太极结构
    6.5 理论探索总结: 现代人的精神状况及精神养生
    6.6 案例启发与策略建议总结
    6.7 根本的结论
结语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特点与不足之处
        特点
        不足之处
    自反性陈述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6)《精神科治疗笔记》(节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要旨
一、翻译的背景及目的
    (一)翻译背景
    (二)翻译目的
二、翻译实践任务介绍
    (一)中井久夫介绍
    (二)翻译文本简介
        1.内容结构
        2.语言表达特点
    (三)译前准备
三、功能翻译理论简介
    (一)功能翻译理论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二)功能翻译理论对本书翻译的指导意义
        1.文本类型判断
        2.研究综述
        3.小结
四、案例分析
    (一)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的词汇翻译
        1.专业词汇的翻译
        2.普通词汇的翻译
    (二)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的句子翻译
        1.被动句的翻译
        2.长难句的翻译
    (三)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段落和篇章的翻译
五、译后工作及经验总结
    (一)译后工作
    (二)经验总结
    (三)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原文
    译文
后记

(8)20世纪以来心理治疗视域下信念修正的理论演变与实践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1.1.1 心理健康是个体、家庭、社会的共同追求
        1.1.2 心理异常应对的范式转化拓宽心理治疗技术的作用领域
        1.1.3 心理治疗技术的范式整合趋向
        1.1.4 哲学咨询的方法论困境推动信念修正的理论构建与实践取向
        1.1.5 心理治疗技术中的“信念修正”具有研究空间
    1.2 研究现状
        1.2.1 当前心理治疗领域研究内容概述
        1.2.2 “信念修正”研究现状
    1.3 研究视角、方法与目标
        1.3.1 研究视角
        1.3.2 研究目标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范围、内容与创新点
        1.4.1 研究范围的界定
        1.4.2 文章架构及其主要研究内容
        1.4.3 创新点
第二章 信念与信念修正
    2.1 信念的本质
        2.1.1 信念的解释
        2.1.2 信念的来源
        2.1.3 信念形成的途径
        2.1.4 信念的特性
        2.1.5 信念的功能
    2.2 信念系统的基本问题
        2.2.1 内隐信念与外显信念
        2.2.2 信念系统的解释模型:“中心-外周”模型
        2.2.3 信念系统的解释模型:“真-善-美”模型
        2.2.4 信念在系统中的存在形式
    2.3 信念修正的科学基础
        2.3.1 “4E+S”理论模型
        2.3.2 神经可塑性
        2.3.3 镜像神经元
    2.4 信念修正的原则与策略
        2.4.1 一致性维护
        2.4.2 信息经济原则
        2.4.3 置信度消减
        2.4.4 稀释与降低权重
    2.5 小结
第三章 信念修正的精神分析进路(1900-1950 年)
    3.1 精神分析的思想内核
        3.1.1 心理地形学说
        3.1.2 人格结构理论
        3.1.3 防御机制
        3.1.4 心理动力
    3.2 精神分析对“信念”的关涉
        3.2.1 早期经验与信念塑造
        3.2.2 记忆缺失与潜意识信念
        3.2.3 病理性观念与不合理信念
        3.2.4 情感负载与情绪性信念
        3.2.5 过度联想与信念的衍生
    3.3 精神分析治疗实践对信念修正的启示
        3.3.1 破除象征与转换:不合理信念的识别
        3.3.2 宣泄:信念的情感卸载
        3.3.3 移情:信念传递的基础
        3.3.4 暗示:信念修正的方式
    3.4 案例分析:精神分析对强迫症的信念修正
        3.4.1 强迫症的界定及其特征
        3.4.2 强迫症的潜意识内容解析
        3.4.3 基于信念修正对强迫症的治疗
    3.5 小结
第四章 信念修正的存在主义进路(1940-1980 年)
    4.1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的思想基础
    4.2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实践
        4.2.1 罗洛·梅的存在分析治疗
        4.2.2 弗兰克尔的意义治疗学
        4.2.3 欧文·亚隆存在主义心理动力学
    4.3 存在主义对个体信念系统的构建
        4.3.1 “自我-人际-外周”模型的基本特征
        4.3.2 “自我-人际-外周”模型在实践中的价值
    4.4 案例分析:信念系统重塑对厌倦的应对
        4.4.1 厌倦的产生与界定
        4.4.2 存在主义哲学对厌倦的研究
        4.4.3 异化实存下的信念系统特征
        4.4.4 存在主义进路下对厌倦患者的信念修正
    4.5 小结
第五章 信念修正的认知行为进路(1960-2000 年)
    5.1 认知行为治疗的理论与应用
        5.1.1 核心预设与特征
        5.1.2 认知行为治疗的行为主义基础
        5.1.3 认知行为治疗的认知理论支撑
        5.1.4 临床适用性及其应用
    5.2 认知行为治疗中的“信念修正”研究
        5.2.1 艾利斯的理性情绪行为疗法
        5.2.2 贝克的标准认知治疗
        5.2.3 认知行为治疗下的信念加工与表征
    5.3 案例分析:信念修正与抑郁症治疗
        5.3.1 抑郁症的产生、界定与治疗实践
        5.3.2 基于信念修正AGM理论对抑郁症的治疗
        5.3.3 抑郁症的行为激活与反向信念修正
    5.4 案例分析:从幻觉干预看信念修正
        5.4.1 幻觉的界定及其特征
        5.4.2 幻觉的解释与表征问题
        5.4.3 信念修正对幻觉的干预要点
    5.5 小结
第六章 整合范式下的信念修正模型构建
    6.1 心理障碍应对的整合趋势
    6.2 心理治疗的整合取向
        6.2.1 治疗理论的整合
        6.2.2 技术折衷主义
        6.2.3 共同因素研究
    6.3 多元信念整合修正模型
        6.3.1 MBIRM的核心理念
        6.3.2 MBIRM的基本要件
        6.3.3 MBIRM的操作流程
    6.4 多元信念整合修正模型的可行性评估
        6.4.1 心理治疗技术的评估要点
        6.4.2 MBIRM的技术可操作性
        6.4.3 MBIRM的经济可行性
        6.4.4 MBIRM的伦理可行性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思想到技术:心理治疗视域下信念修正的发展路径
    7.2 对立向整合:信念修正作为共同因素的角色定位
    7.3 技术与心灵:信念修正的效用价值
    7.4 科学与社会:心理治疗的未来
参考文献
致谢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

(10)如何书写“疯癫”的历史?——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精神医学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四、《现代精神医学》出版(论文参考文献)

  • [1]桂质良与一项未能实施的现代精神病院规划[J]. 范庭卫. 中华医史杂志, 2021(03)
  • [2]近代以来西方精神疾病疗法研究[D]. 张天骄.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3]心境障碍康复者自我认同的反身性建构过程 ——基于15名社区康复者的质性研究[D]. 黄宇恒.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4]从精神医学到存在哲学——论雅斯贝尔斯的《时代的精神处境》[J]. 黄藿.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6)
  • [5]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D]. 刘慧鸿.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6]《精神科治疗笔记》(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 钟佩玲. 浙江工商大学, 2020(05)
  • [7]东亚精神科学史可以走多远?——评介《精神科学与近代东亚》[J]. 张邦彦. 医疗社会史研究, 2019(02)
  • [8]20世纪以来心理治疗视域下信念修正的理论演变与实践发展[D]. 孙丹阳.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9]欧美史家对福柯《疯狂史》的评价与反思[J]. 邹翔. 齐鲁学刊, 2018(05)
  • [10]如何书写“疯癫”的历史?——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精神医学史研究[J]. 邹翔. 历史教学(下半月刊), 2018(08)

标签:;  ;  ;  ;  

《现代精神病学》出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