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远离媒体色情

让孩子远离媒体色情

一、让媒介色情远离孩子(论文文献综述)

黄高原[1](2020)在《算法推荐对媒介公共性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算法推荐成为近几年备受瞩目的媒介技术,正在深刻改变着传媒业的方方面面,亦影响了媒介的公共性。公共性是媒介服务于公共利益的一种属性,指媒介在内容生产与传播过程中要秉持公开性、公益性、平等性、中立性和批判性的价值原则。而奉行工具理性的算法推荐是市场逻辑的体现,二者不可避免地存在冲突,因此亟需以客观批判的视角来审视二者之间的关系。本文首先基于文献梳理归纳出媒介公共性的内涵与实践原则;随后通过实证研究法概括出“今日头条”算法推荐资讯平台的价值观念与传播特征;然后结合质性研究,以批判思维探究算法推荐对媒介公共性的影响,摆正媒介与技术间的关系;最后针对算法推荐的弊端,从媒介价值、技术优化、政府监管和媒介素养四个维度出发,提出规制之策,为媒介的健康发展献言献策。本文经过分析发现奉行工具理性的算法推荐会消解媒介的价值理性,“情感传播”和“群体极化”可能会弱化公共舆论的批判性,算法的“伪中立性”让媒介更容易受到政治权力和商业因素的影响。与此同时,算法歧视会增强媒介偏见和公众的刻板印象,而以“流行度”为导向的传播法则还有可能加剧媒介话语权的不平等性。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增强媒介的人文价值、加强政府监管、提高用户媒介素养等方法来规避算法推荐的弊端,努力将人的价值性与技术的高效性相结合,营造健康有序的媒介环境。

唐文娟[2](2020)在《美国网络色情信息规制模式研究》文中认为互联网的发展为色情信息的传播提供了便利,不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成为世界各国需要共同面对的治理难题。美国是最早对网络色情实施规制的国家之一,从1990年代中期就开始进行立法规范,但几经曲折形成网络服务商主导的自我规制模式,此间积累的诸多经验,成为其他各国借鉴的范本。本文关注美国基于未成年人保护如何规制网络色情信息的论题,以规制理论为视角,对美国色情信息规制模式的变迁进行呈现,在此基础上剖析其动态演进的内在动因及其存在的局限,试图为全球网络色情信息的治理提供参照。随着互联网传播形态的不断变迁,美国的色情规制也在不断调适,从1990年代中期以来至今可以概括出三种模式。第一,政府-立法规制,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会先后出台了几部法律对网络色情信息进行规制,但是几乎都面临危险审查的风险。第二,社会-代码规制,互联网的技术特性使得法律规制难度进一步凸显,社会各主体逐渐认识到互联网技术的可规制性,通过代码来进行规制。第三,ISP-代理规制,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各类网站层出不穷,作为第三方主体的ISP承担相应的责任,对内容进行审核。规制模式变迁的主要驱动力是言论自由与公共利益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宪法第一修正案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利,另一方面随着媒介技术的进步,色情信息的大量传播不利于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基于公共利益的角度,政府有义务来保护未成年的健康成长。美国现有的ISP代理模式在西方民主体制下,具有无可置疑的正当性,但仍存在一些局限,主要表现为审核的标准不明确,审核的精准度欠缺。虽然各个国家的政治体制和互联网治理模式与美国并不完全相同,但美国的规制模式仍有可借鉴之处。

李天鹏[3](2019)在《鲁道夫·阿恩海姆早期美学思想研究》文中指出鲁道夫·阿恩海姆(Rudolf Arnheim,1904-2007)作为20世纪世界美学史“心理学美学”和“审美知觉理论”研究领域的代表人物,其美学思想的发展与演讲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早期、中期和晚期。现有文献表明,汉语学界对其中晚期美学思想研究比较丰富,趋于饱和状态,而对其早期美学思想则未能展开充分地研究。这样至少导致汉语学界的阿恩海姆研究呈现出两种现象与不足:其一,阿恩海姆学术思想整体面貌的遮蔽状态。由于汉语学界对阿恩海姆学术思想采取了“部分代替整体”的认知路径,其结果是无法从其学术思想发展史上理解与领会阿恩海姆美学思想的整体面貌。汉语学界的阿恩海姆研究仅涉及到《电影作为艺术》这一部早期着作。事实上,除了《电影作为艺术》之外,阿恩海姆早期美学着作还有《无线电:声音的艺术》(Radio:An Art of Sound)、《电影批评文集》(Film Essays and Criticism)等着述。而这些重要的学术文献不仅没有完整的中文译本,而且汉语学界现有研究也基本未能充分重视。也就是说,如果不改变对阿恩海姆早期美学着作及其思想价值的遗忘状况,我们将不能真正地对阿恩海姆美学思想的发展历程、嬗变过程进行清晰完整的认识。其二,阿恩海姆美学丰富内涵的概括化与片面化理解。汉语学界皆把阿恩海姆中晚期的美学着作作为其思想的代表,把阿恩海姆美学思想定性为格式心理学美学,这是学术界普通认同的结论。然而,在更早期,阿恩海姆并非十足的格式塔心理学美学思想家,而是演绎了一场形式主义美学与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的双重奏,使其早期蕴含着丰富多元复杂的美学思想。然而汉语学界未能在充分研究其早期美学着作情况下,直接过滤掉阿恩海姆早期美学思想的差异与多元,导致对阿恩海姆美学思想被概况化或片面化地认识。因此,本论文试图转变这一现状,把研究视野聚焦于阿恩海姆早期美学思想。首先,论文梳理了阿恩海姆早期美学的背景和理论基础,以找到阿恩海姆早期美学思想的根基和话语资源。其次,论文从横向视野出发,以五个美学问题为论文主体组构逻辑,即分别从早期简化美学原理、早期审美感知论、早期作者美学思想、早期媒介美学思想、早期认知美学思想展开阿恩海姆早期美学思想的深度研究,以全面呈现阿恩海姆早期美学思想面貌。最后,论文从纵向视野出发,以阿恩海姆一生学术历程为研究线索,根据阿恩海姆学术对象、学术发展阶段的差异,展开阿恩海姆早期与中晚期思想的异同与发展历程的研究,通过此目的,以达到对阿恩海姆整个学术思想进行一次深入系统地反思的学术目标。综上,论文通过横向与纵向的双重研究视野,不仅对阿恩海姆整个美学思想的发展历程、差异进行纵向比较,以实现对阿恩海姆整个美学思想进行历时性地把握,而且还展现阿恩海姆早期美学的完整面貌,同时力图实现其早期美学的当代转化,激活早期美学的价值与当代启示。

唐可心[4](2019)在《手机中的媒介暴力对未成年人的涵化效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与日俱进,媒介也搭上了这趟顺风车更新换代,于是新媒介出现在人们眼前。如今,新媒介的受众群体数量急速增加,受众使用新媒介的时间整体上也呈现出迅猛增长的趋势。在传媒行业不断寻求新出路的时代,媒介中包含的暴力内容愈发增加,尤其在新媒介异军突起的今天,其中的暴力内容更是充斥着人们生活,这种现象提升了人们对于暴力行为的宽容标准,一部分人甚至会在面对暴力行为时变得麻木。当今时代,手机作为人们接触时间最久、使用频率最高的新媒介之一,它已经成为人们获得信息的主要来源。目前,手机新闻中关于犯罪方法详细介绍的图片和视频的大量传播,以及手机游戏中类似于持刀持枪杀人这样的暴力画面的增多,这些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和认知方面的发展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它们会促使个别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的人对其进行模仿吗?尤其是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未成年人,他们缺乏足够的人生阅历和社会经验,也不具备足够的知识水平,并未形成稳定成熟的三观。加上当前社会整体环境中,犯罪分子群体出现了逐渐低龄化的趋势,一些案件当中犯罪的主角甚至是未成年人。因此,我们不得不思考手机媒介中出现的大量暴力内容对未成年人的思想认知是否造成了影响。为此本文运用数据统计法,采用分层抽样,抽选出成都市的三所中学,对年龄为12—16岁的未成年人进行了问卷调查。依据调查所得数据资料,在相关理论指导下,进行了数据分析和假设检验,并得出以下结论:1、家庭关系和学校关系越好的未成年人,其暴力认同度越低。2、家庭关系和学校关系越好的未成年人,其人际信任度越高。3、未成年人的人际信任度和暴力认同度与接触手机的时间无显着相关。4、未成年人接触不同的手机内容,其人际信任度和暴力赞成度有所不同。对手机中暴力内容偏好的未成年人,对暴力的认同度越高,对于暴力的认知越来越表露社会犯罪的动向,且人际信任度相对较低。5、未成年人接触官方微博越多,人际信任度越高。6、未成年人接触含暴力因素越多的游戏类型,暴力认同度越高。关于媒介暴力的相关研究工作,我国的研究历史较短,起步较其他国家来说相对较迟,目前传播学领域当中进行媒介对未成年人产生影响的相关研究数量较少,且很少一部分研究涉及新媒介暴力对未成年人的影响,因此笔者认为关于新媒介对未成年人的涵化效果还有待深入的研究,新媒介暴力对未成年人的涵化效果还需耍进一步挖掘。本研究的最终目标是要从现实出发探讨手机中媒介暴力接触行为对未成年人的涵化效果,探究手机中的暴力内容接触行为对未成年人的人际信任度和暴力认同度的涵化效果,并试图找出未成年人被手机中的媒介暴力涵化的原因,并试图为预防手机中的媒介暴力对未成年人的影响提出一些对策。

黄金艳[5](2017)在《媒介融合态势下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思想与行为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基本范畴,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逻辑起点,了解和掌握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变化及其规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关注的问题,也是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当代大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都出现了与以往大学生颇为不同的变化:他们的价值观多元,自我且功利,亟须引导;他们的信仰状况复杂,世俗且非科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需要加强;他们的审美观整体、感性,倾向于娱乐化、消遣化;他们的人际交往方式多样,空间扩大,间接交往增多,却不能回避由于虚拟与现实之间强烈的人际反差造成的种种问题;在学习上,他们思路开阔、注重结论却缺乏论证,部分同学还出现口语化倾向、浅阅读的习惯以及错字、别字、火星文等不规范的写作能力下降问题;他们的消费观念前卫,自主多样,注重外观,也出现因人情、炫耀、攀比而导致的不良消费……大学生的这些变化是客观的,其变化原因尤其值得深究。在探究大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原因时我们发现:媒介融合导致的媒介化社会生成以及社会形态的变迁是导致大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媒介融合是媒介发展到现阶段的表现形式,媒介对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媒介不仅仅是一种工具,在更深远的层次和意义上,媒介还是一种生活状态、一种交往模式和一种文化模式。生活在不同媒介时代的人会受到所处时代媒介的影响,形成具有一定标志性符号的生活模式、交往模式和文化模式,并产生和维系一定标志性符号的思想行为、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正如我们经历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引发了媒介决定社会特征的过程,在媒介融合态势下,社会呈现媒介化、小众化的形态,文化出现多元化和同质化的特点,并使得生活在其中的大学生发生深刻的变化:媒介建构的媒介环境影响大学生的认知,让他们的思想更加多元个性、自我功利;媒介塑造的思维方式改变大学生的思维,不论是审美、消费选择还是学习形式都出现图像化、碎片化、娱乐化的特点;媒介提供的技术优势颠覆大学生的生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学习以及生活方式都发生了与以往截然不同的表达方式,甚至有的由于过度依赖媒介而出现异化现象。那么,面对媒介技术的影响力人类是否就无能为力了呢?马克思的工具理论告诉我们,尽管媒介工具的双刃剑作用一直在发挥,但是人类总是能够运用理性将媒介的发展纳入正确的轨道,发挥其向善的一面而遏制其为害的一面。是人类理性决定媒介传播的思想内容,不论是统治阶级的控制,还是新闻报刊人员的自觉,都含着人类理性的光辉;是人类理性能够认知媒介塑造的思维偏向,不论是文字媒介的理性思维塑造,还是电子媒介的视觉思维偏向,合理利用媒介建立在对媒介的充分认知之上;是人类理性在抗拒媒介的异化功能,从过去到现在一直到未来。今天,当我们面对大学生由于媒介融合而引发的种种变化,我们仍然要动用理性的力量来解决问题,应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置于教育的首要目的;面对媒介融合带来的新的挑战,应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并且充分运用先进的媒介技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综上所述,本论文的基本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遵循以下逻辑进行:第一章概念诠释,对本论文涉及到的主要概念诸如媒介、媒介融合、思想、行为等分别进行说明,并结合阐述媒介发展演变的历程及规律,强调说明媒介融合是媒介发展到现在的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重点阐述媒介与思想行为之间的关系,明确指出人类的实践活动(行为)创造了媒介,由人类创造的媒介反过来又对人产生影响,面对媒介影响,人类运用理性对其规约,使其为人类服务。第二章理论考察,对与本论文有关的媒介环境学派的主要观点,马克思主义的媒介理论进行梳理,尤其是在马克思工具理论的启发下对媒介力量进行深度探源,在此基础上构建媒介融合的理论,这是本论文的理论支撑。第三章实证调研,对当代大学生的媒介使用情况,媒介对大学生的影响以及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现状进行实证调研。第四章,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对媒介融合态势下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变化做了一个描述,思想方面的变化集中在价值观、信仰和审美三个方面,行为方面的变化集中在人际交往,学习及消费行为三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对大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规律和趋向分析和归纳。第五章,在现象描绘的基础上,运用媒介融合的理论,从媒介化社会、社会性变迁及个体性差异三个层面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变化进行深度解析,这是本文论述的重点。第六章对策研究,针对上述分析,运用人类理性,提出在媒介融合态势下对大学生思想行为进行系统调适,首先要确立大学生全面自由发展的教育理念,其次要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范畴,最后应充分应用媒介从教育方法、教育载体、教育环境三个方面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耿帅[6](2017)在《媒介融合时代的中国动画受众心理转化研究》文中指出文章以媒介融合为背景,以受众心理为切入点,运用动画相关理论知识,结合传播学、受众心理学、审美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体系和研究成果,从受众心理角度出发,对媒介融合时代的中国动画市场现象与受众心理需求之间的转化关系进行研究。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动画的创作、传播、接受开始以受众需求为中心发生着转变,新媒介技术的运用使受众需求得到了极大满足。文章以动画技术进步带来在“媒介变革”、“传播方式”、“受众接受”三个层面的转化为研究依据,将我国动画现阶段产业现象与受众心理需求相关联进行研究。结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着重分析了受众心理在感官、情感、理性三个层面的转化。文章归纳了动画受众心理的接受心理和审美心理机制,分析了动画技术、受众心理、动画产业间的转化关系,揭示了我国动画产业变革背后的原因,也对变革中存在问题进行了反思。本文一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提出了本文的研究课题,介绍了文章研究的时代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分析了国内外相关的领域的研究现状,界定了媒介融合、动画、动画受众、受众心理、转化的相关概念,指出了本文的研究意义、方法和路线。第二章作为引出受众心理转化的关键性章节,从传播学层面阐述了媒介融合带来动画传播媒介的变革。媒介的融合使得动画传播出现了由新媒介主导、新旧媒介不断融合、新旧媒介不断竞争互补的动画媒介形态;媒介形态的转变直接形成以受众为中心、分众化、分享式的动画传播方式;传播方式的转化最终影响了受众的心理需求、动机、选择、理解、反应、参与的方式。第二章为本文后三章对受众心理具体转化的论述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章详细分析了由于受众接受方式改变,导致了受众在感官需求层面的转化。通过动画在画面、声音、感官三个层面的体现分别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媒介融合和技术进步所形成的“仿真化”、“平面化”、“虚实结合”的画面特征;探讨了“刺激化”音效、“明星化”配音、“多元化”配乐的听觉特征的利与弊;揭示了动画节奏“加速化”、镜头“自由化”、感官“体验化”的转化原因。第四章详细分析了受众在情感需求层面的转化。指出了“搞笑类”、“治愈类”、“情怀类”动画畅销的原因;对“校园题材”“幻想题材”、“成人题材”动画的流行原因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动画角色设定中“审丑化”的角色造型、“多重化”的角色定位、“生活化”的角色表演,总结了受众更娱乐化、世俗化、人性化的情感需求。第五章提出了受众对科普动画、外国动画的、动漫亚文化的推崇,都是我国动画受众“求知欲”的体现;跨媒介叙事、非线性叙事、交互性叙事满足了受众渴望更加自由的审美理想;最后通过对受众如今参与评论、参与游戏、参与创作等现象的分析,揭示出了动画受众理性需求中对“主体性”强烈需求。第六章是文章的结尾章节,总结了文章的理论依据和叙述结构,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表明了对中国动画发展的展望。

高天培[7](2017)在《城市、农村小学生媒介素养差异研究 ——以河北省六所小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采用了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分别从河北省不同城市选取了城市、农村的多所小学,对城市和农村小学生的媒介素养现状及其差异进行了分析并有了大致的了解。通过图表形象直观地展现了城市和农村小学生的整体媒介素养现状以及城市、农村小学生的媒介素养对比情况。从社会现实情况出发,多层次、多角度地寻求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对策。调查中通过将城市和农村的小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进行对比,得出以下几条结论:城市小学生新媒体拥有量和使用频率高于农村小学生;小学生的媒介基础知识普遍较差;小学生看待信息都较为谨慎理性,但是具体内容存在差别;城市小学生在传播和应用信息这方面表现较好,自我发展能力较高。本研究从社会现实情况出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媒介素养教育的探索。首先学校具有教育前沿的地位,从这方面来说具有有利的条件;其次社会能够提供有利环境,政策和媒体支持都是十分必要的;最后家庭是重要补充,其中家长起到了关键作用。这几个主体一起构成了小学生成长的大环境,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

毛春[8](2015)在《尼尔·波兹曼教育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尼尔·波兹曼作为教育学教授,拥有教育学的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教育研究一直是其关注的重点,他几乎所有的着作都闪现着教育思想的光芒。波兹曼的教育思想建立在对媒介技术进步的认知和批判之上,隐含着一个终极关怀:通过教育帮助年轻人认清和理解媒介技术的本质,应对媒介技术变革带来的“未来冲击”,实现人类文明的延续和发展。理解“媒介即隐喻、认识论、环境”的媒介观。波兹曼在认清“我们通过语言(媒介)建构世界,语言(媒介)又建构我们对现实的理解”的基础之上,借鉴麦克卢汉“媒介即信息”的思想,发展出了“媒介即隐喻”、“媒介即认识论”的观点,并提出要把“媒介当做环境来研究”,开创了媒介环境学的一片天地。波兹曼认为媒介拥有隐蔽但有力的暗示,会左右我们对真理的理解和定义。他拥护印刷文化,谨慎对待电子文化,认为印刷文化清晰易懂、严肃而又理性,电子文化却像躲躲猫一样支离破碎无意义,提供幼稚的即时娱乐,并且让一切秘密都一览无余。把握波兹曼“颠覆、保存、重构”的教育观。波兹曼认为我们的教育是要为学生提供相关性,即教育要为未来有意义的人生做准备。在他学术思想的早期,他认为相关性就是与现实生活实际的相关,所以面对技术变革,他提出了要抛弃传统、向前看的颠覆性教学,并提炼了以提问为中心的探究教学法。在20世纪70年代末,面对技术变革过于迅猛带来的弊端,他开始认为相关性存在于过去的传统之中,提出了向后看的保存性教学。“教育是恒温器”的平衡思想也逐渐形成,主张教育应理性看待媒介技术进步的利弊,要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存来平衡信息环境的主流偏向。随着对“技术垄断”的深入认识,波兹曼认为教育面临了“叙事危机”也就是价值危机,提出要消解经济实用叙事、消费叙事和技术叙事带来的不良影响,重构学校的价值。洞悉波兹曼对电子媒介的忧患与答案。波兹曼警醒我们关注电子媒介技术带来的“童年消逝”、“娱乐至死”、“技术垄断”等危害,告诫人们不要在媒介即时娱乐和技术进步的盲目享受中被自己钟爱的东西所毁掉。他担心我们的教育会受电子媒介的影响而变得娱乐化,担心我们的教育会被技术所垄断而将技术进步视为教育进步和人类进步的同义词。他提出我们的教育要发挥恒温器的平衡作用,抗衡电子媒介环境带来的不利偏向,既不唯技术至上也不拒绝技术,而是理性地看待和使用技术。他主张政府、学校、家庭多方联动保护童年,通过阅读为童年创造更好的环境;呼吁积极开展媒介素养教育,但重点不是教学生使用技术的技能,而是要让年轻一代理解并认清媒介,让年轻人使用媒介而不是被媒介使用;他希望我们重新建立共享型叙事,构建社会共同价值观,为我们的社会、教育和个人提供道德和价值的指引;他建议我们从十八世纪启蒙运动中寻求理性和批判的遗产,在认同社会共同价值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批判思维;希望学校教育通过强调每门学科发展历史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知识的源头和发展,理解人类优秀遗产赖以产生的思想机制和创造机制,懂得知识和人类发展都是一个探索的过程。通过对波兹曼的媒介观、教育观和“忧患与答案”的解读,论文认为,我们在探讨波兹曼教育思想的当代延展时,应批判地扬弃,在思想深处提防媒介技术可能弊端的同时,主动探究技术、发挥技术优势,理性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使波兹曼教育思想在新技术环境下得到延展。

陈萌,杨学慧[9](2015)在《依法治国语境下青少年犯罪实证研究——基于新媒体亚文化的视角》文中认为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青少年的法治意识决定着依法治国的未来。目前青少年犯罪仍不容忽视。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由于新媒体亚文化具有丰富性、开放性、交互性和隐匿性的特征,使其在青少年群体中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表现在从犯意诱发、犯罪示范、犯罪认同等方面强化了一些青少年的致罪倾向。新媒体暴力亚文化、色情亚文化、帮派亚文化严重扭曲青少年的价值观念,并为青少年犯罪提供了犯罪样式。要控制青少年犯罪,应加强对新媒体亚文化的治理,加强对青少年群体的教育和引导。

李亚玲[10](2015)在《我国智能手机媒体内容规制探究:变革、继承与实践》文中提出媒介内容对人类的认知和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又与社会的政治意识紧密相关,因而,内容规制的意图和努力始终贯穿各种传媒形态发展的历程。对于传媒内容规制的关注也是一个全球普遍性话题,尤其是在新的媒介形态不断挑战旧有规制模式的背景下,各个国家都在积极地寻求对策。本文就立足于我国实际来探究智能手机媒体的内容规制问题。当下正迅速崛起的智能手机,具有内容和形态上的高度聚合,极其复杂的内容生产模式,公私交融的传播情境,海量的UGC,以及人工智能化的应用等诸多特性,从而瓦解着传统的传媒内容规制,并不断提出新的问题和挑战。本文将其概括为:宏观规制架构的变革,流程控制模式的失效,公私空间边界的重构,公众媒介素养的重新诠释,以及两类权利诉求的凸显。其中,宏观规制架构的变革指,针对智能手机媒体在传媒形态和传媒产业上的融合特质,需考虑建立更具融合特质的规制框架,并着力于廓清传媒内容层规制的外部边界,以及内部的分类与标准。流程控制模式的失效主要是由于,智能手机媒体多元的传播主体,随机的传播机会,以及聚合与协作式的生产模式,使得原本面向专业传媒机构的、直接的内容管控其效用降低,从而,必须代替以全新的内容规制思路。智能手机媒体制造了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的交错,并由此带来了人际传播到大众传播的溢出,以及大众传播对人际传播的僭越,这就使得政府在进行内容规制的时候,一方面要谨慎提防公权力对私人空间的僭越,另一方面要为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划定界限,明确跨界传播过程中的权责关系。智能手机媒体UGC的涌现和传播失范,不断突破原本强调集中、统一管理的行政规制框架,公众媒介素养的规范意义得到彰显。在这一语境下,本文提出至少应该从两个方面的能力和三种责任意识维度重新诠释公众媒介素养。所谓的两类权利诉求,一类是指“不知情权”,这是面对智能手机媒体制造的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信息噪声等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权利诉求,即人人应该享有不被信息冒犯的权利。一类是指“被遗忘权”,这主要是针对智能手机媒体制造的、更为严峻的个人信息安全隐患而提出的个人信息自决权。从传媒内容规制所追求的媒介内容的政治和文化价值上来看,在我国特定的政治文化体制内存在着某种相对稳定的价值诉求,本文从我国历史、政治、文化的脉络中对其进行了梳理和还原,从而得到了一个由党性原则价值体系和社会效益价值体系共同组成的传媒内容规制价值体系。其中的各条原则标准在我国的传媒内容规制中占据重要地位、并被反复提及,是传媒内容规制决策的重要动机或理由,每个原则标准都是影响传媒内容的重要概念,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不会轻易地随着媒介形态的变迁而发生改变。智能手机媒体的内容规制自然也继承了这一价值体系。通过对我国传媒内容规制实践的考察发现,我国已经开始针对变化了的媒介环境尝试做出一些变革,但是还远未形成完全适应智能手机媒体特性的内容规制体系。从宏观的规制架构上来看,依然还是传统的分业规制模式,虽然已经开始迈出了机构融合的步子,但是部门分类和部门职责的设置分业规制的思维依然明显,传媒和电信规制融合的程度不高,缺乏内容层与网络层、服务层的分离,以及在内容层内部的重新分类和界定。在传媒内容规制的思维和手段上,行政主导和流程控制的特征十分突出。从传媒内容规制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来看,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和商业电子信息侵扰已经得到政府较多的关注,可是政府对“被遗忘权”和“不知情权”还未能形成充分的认知。最后,本文提出渐进式推进融合规制框架,建构“自律——共管”的规制模式,深度观照信息社会的伦理建构,三个主要的改进方向。其中,着力于从实际出发,从国情出发,就如何在现有的政府机构设置内进一步推进融合,以及如何对信息服务内容进行重新分类,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在建构“自律——共管”规制模式时,也充分考虑到了我国传媒体制的独特性,搭建了一个包含党的规制体系、政府规制体系、媒介自律规制体系和公众规制体系四个部分的规制格局。

二、让媒介色情远离孩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让媒介色情远离孩子(论文提纲范文)

(1)算法推荐对媒介公共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算法推荐对公共领域的影响研究
        1.2.2 关于媒介公共性的研究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之处
    1.4 研究设计
第二章 媒介公共性的内涵辨析
    2.1 国外学者对于媒介公共性的解释
    2.2 国内学者对于媒介公共性的解释
第三章 算法推荐资讯平台的价值观念及传播特征——以“今日头条”为例
    3.1 算法推荐机制的概况
        3.1.1 算法推荐机制的运行逻辑
        3.1.2 算法推荐策略的类型
    3.2 “今日头条”算法推荐的价值观念
        3.2.1 用户偏好
        3.2.2 内容特征
        3.2.3 场景匹配
        3.2.4 平台优先级
    3.3 “今日头条”算法推荐的传播特征
        3.3.1 信息聚合的快速化、多样化
        3.3.2 信息推送的及时性、动态性
        3.3.3 信息内容的个性化、娱乐化及商业化
第四章 算法推荐对媒介公共性的影响
    4.1 算法的工具理性消解了媒介的价值理性
        4.1.1 娱乐信息与商业广告侵占公共空间
        4.1.2 “冲突性”与“流行性”原则造成价值迷失
    4.2 算法推荐弱化了媒介的批判理性
        4.2.1 “情感传播”让公共事件被感性理念包裹
        4.2.2 “群体极化”阻碍了理性公共舆论的形成
    4.3 算法操纵和算法歧视降低了媒介的中立性
        4.3.1 算法操纵增强了权力控制
        4.3.2 算法歧视增强了媒介偏见
    4.4 技术的合理性加剧了公众话语权的不平等性
第五章 关于规制算法推荐的思考与建议
    5.1 增强媒介价值理性,发挥人的主导作用
    5.2 增强算法透明度,优化技术升级
        5.2.1 主动公开算法原理
        5.2.2 优化算法推荐技术
    5.3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行业监管
    5.4 提高媒介素养,增强自身能动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2)美国网络色情信息规制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 媒介变革视野下美国对色情信息的规制
    第—节 传统媒体时代色情信息的规制
    第二节 互联网时代色情信息规制面临的挑战
第三章 网络色情信息的“政府-立法”规制
    第一节 美国的法律体系
    第二节 美国网络色情规范的立法进程
    第三节 合宪性审查及其争议
第四章 网络色情信息的“社会-代码”规制
    第一节 内容分级对网络色情信息的影响
    第二节 过滤软件对网络色情信息的影响
第五章 网络色情信息的“ISP-代理”规制
    第一节 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信息责任
    第二节 “避风港”原则赋予的责任内涵
    第三节 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代理规制
第六章 美国网络色情信息规制体系述评
    第一节 言论自由与公共利益的内在张力
    第二节 规制的正当性与局限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鲁道夫·阿恩海姆早期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及创新点
    1.2 阿恩海姆早期美学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结构安排
第2章 阿恩海姆早期美学背景及影响和理论基础
    2.1 早期美学思想的理论背景及其影响
        2.1.1 现象学理论
        2.1.2 19 世纪末德国艺术史理论研究
        2.1.3 欧洲早期电影理论与流派
    2.2 早期理论基础:格式塔心理学与形式主义美学
        2.2.1 格式塔心理学
        2.2.2 形式主义美学
第3章 纯形式的简化:阿恩海姆早期美学原理
    3.1 早期美学中的格式塔心理学简化原理
        3.1.1 完整闭合倾向原理
        3.1.2 接近性原理
        3.1.3 图形-背景原理
    3.2 早期纯形式简化美学原理及其反思
        3.2.1 电影艺术形式的简化:默片辩护
        3.2.2 广播艺术形式的简化:赞美盲播
第4章 多元的感知:阿恩海姆早期审美感知论
    4.1 两种审美感知理论:完形感知与形式主义审美感知
        4.1.1 作为艺术心理机制的完形感知
        4.1.2 形式主义的审美感知
    4.2 形式审美感知的美感来源
        4.2.1 美感来源的客观形式说
        4.2.2 美感来源的主观心理说
        4.2.3 阿恩海姆美感的来源:有意味的形式的直觉
    4.3 对早期审美感知的反思
        4.3.1 逻各斯中心主义
        4.3.2 直觉性与理性的龃龉
        4.3.3 日常经验与审美经验的对立
        4.3.4 早期审美感知的当代价值
第5章 格式塔作者:阿恩海姆早期作者美学思想
    5.1 关于作者美学的说明
    5.2 格式塔式的电影作者观
        5.2.1 电影作者的主要思想
        5.2.2 与法国电影作者论的比较
    5.3 广播艺术作者的编剧中心主义
        5.3.1 编剧是广播艺术的真正作者
        5.3.2 编剧中心主义的原因分析
        5.3.3 播音员的作者地位
    5.4 对早期作者美学的反思
        5.4.1 早期作者美学中的矛盾性
        5.4.2 早期作者美学的当代意义
第6章 媒介帝国主义:阿恩海姆早期媒介美学思想
    6.1 媒介美学概述
    6.2 阿恩海姆辩证客观的媒介文化理论
        6.2.1 对阿恩海姆媒介文化理论的遗忘
        6.2.2 辩证客观的媒介体制观
        6.2.3 媒介传播工具论及其负面效应
    6.3 媒介文化理论中的媒介艺术美学思想
        6.3.1 “媒介帝国主义”:媒介艺术观
        6.3.2 媒介批判美学:同质化、接受及艺术死亡
        6.3.3 媒介复制与本雅明的光晕美学
    6.4 早期媒介美学的当代意义
第7章 直觉与完形:阿恩海姆早期认知美学思想
    7.1 阿恩海姆早期美学中的完形认知
        7.1.1 格式塔倾向即完形认知
        7.1.2 部分幻觉理论的认知基础
        7.1.3 作为艺术的认知基础
    7.2 早期美学中的审美认知
        7.2.1 形式与审美认知注意
        7.2.2 单一知觉的审美认知
        7.2.3 作为形式直觉的审美认知
        7.2.4 完整电影会降低观众的认知水平吗?
    7.3 早期认知美学的反思及其当代价值
        7.3.1 早期对“具身”认知图式的忽视
        7.3.2 早期认知美学的当代价值
第8章 迂回与进路:阿恩海姆早、中晚期美学比较
    8.1 阿恩海姆研究对象的转向
        8.1.1 阿恩海姆美学思想阶段的再划分
        8.1.2 阿恩海姆学术研究对象的转变及其原因
    8.2 早、中晚期美学思想中的差异
        8.2.1 审美感知的差异
        8.2.2 简化美学原理的差异
        8.2.3 艺术表现论的差异
结语:早期美学对当代美学的启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4)手机中的媒介暴力对未成年人的涵化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媒介暴力研究综述
        1.3.1 国内媒介暴力研究
        1.3.2 国外媒介暴力研究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分析法
        1.5.2 统计分析法
    1.6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1.6.1 研究重点
        1.6.2 研究难点
        1.6.3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关键概念及理论基础阐述
    2.1 关键概念界定
        2.1.1 未成年人
        2.1.2 新媒介
        2.1.3 媒介暴力
        2.1.4 涵化理论
        2.1.5 手机传播中的媒介暴力
    2.2 未成年人的社会化理论
        2.2.1 生理成长观
        2.2.2 心理成长观
        2.2.3 思维的成长观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对象选择和内容设计
        3.1.1 研究对象和抽样方法选择
        3.1.2 调查内容设计
    3.2 量表与测量方法
    3.3 研究假设
第4章 手机中的媒介暴力对未成年人影响的实证分析
    4.1 量表信度与效度的分析
        4.1.1 信度分析
        4.1.2 效度分析
    4.2 未成年人的手机接触行为及其背景因素
        4.2.1 样本基本数据
        4.2.2 未成年人手机接触行为分析
        4.2.3 影响未成年人手机接触行为的背景因素
        4.2.4 基本身份资料对人际信任度和暴力认同度的影响
    4.3 手机接触时间和内容对未成年人人际信任度的影响
        4.3.1 手机接触时间对未成年人人际信任度的影响
    4.4 手机接触时间和内容对未成年人暴力认同度的影响
        4.4.1 手机接触时间对未成年人暴力认同度的影响
        4.4.2 手机接触内容对未成年人暴力认同度的影响
    4.5 假设验证
    4.6 结论
第5章 手机中的媒介暴力对未成年人涵化作用的成因探析
    5.1 主体成因
        5.1.1 未成年人的生理原因
        5.1.2 未成年人的心理原因
        5.1.3 未成年人接受的教育文化原因
    5.2 家庭教育成因
        5.2.1 对新媒介态度不正确
        5.2.2 家长示范不规范
        5.2.3 教育方式不合理
    5.3 媒介成因
        5.3.1 媒介中多元文化的碰撞
        5.3.2 媒介娱乐狂欢下的道德失范
        5.3.3 把关人的失守
        5.3.4 媒体运营的利益驱使
    5.4 社会成因
        5.4.1 社会矛盾的暴力宣泄
        5.4.2 政府监管的有限宽容
    5.5 结论
第6章 预防手机中的媒介暴力对未成年人涵化的对策
    6.1 个体层面
        6.1.1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6.1.2 重视未成年人媒介素养培养
        6.1.3 增加学校文化活动,充实未成年人精神世界
    6.2 家庭教育层面
        6.2.1 正确看待新媒介
        6.2.2 注重教育示范
        6.2.3 合理的媒介教育
    6.3 新媒介监管层面
        6.3.1 加强平台把关提升媒介文化
        6.3.2 树立媒体社会责任感
    6.4 政府和法律层面
        6.4.1 完善移动互联网实名制
        6.4.2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6.4.3 政府积极对媒体行为进行管理
    6.5 结论
结论与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

(5)媒介融合态势下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与选题
    二、研究现状与评析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框架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框架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价值与创新
        (一)研究价值
        (二)论文创新
第一章 概念阐释:媒介融合与大学生思想行为
    一、媒介融合
        (一)媒介
        (二)媒介融合
        (三)媒介的发展演变及其规律
    二、思想行为
        (一)思想
        (二)行为
        (三)思想与行为的关系
    三、媒介与思想行为的关系
        (一)人类的实践活动(行为)创造了媒介
        (二)媒介对人的思想行为有深刻的影响
        (三)人类的理性思维(思想)规约着媒介
第二章 理论考察:媒介力量探源及媒介化社会形成
    一、媒介环境学派的研究与探索
        (一)伊尼斯的“时空偏向论”
        (二)麦克卢汉的“感官延伸论”
        (三)爱森斯坦的“变革动因论”
        (四)波兹曼的“警世恒言”
        (五)梅洛维茨的“媒介—场景论”
    二、马克思主义媒介理论的发展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媒介的认知
        (二)列宁对媒介理论的发展与实践
        (三)中国马克思主义媒介理论的发展与实践
    三、马克思工具理论基础上的媒介力量探源
        (一)马克思工具理论的启发
        (二)媒介力量深度探源
    四、媒介融合态势下媒介化社会形成
        (一)媒介融合的态势
        (二)媒介化社会到来
        (三)媒介技术与人类理性
第三章 实证研究:媒介融合态势下大学生思想行为现状
    一、调研过程及方法
        (一) 问卷分布情况
        (二)调查对象情况
        (三)调研使用方法
    二、调研数据与分析
        (一)大学生使用媒介的基本情况
        (二)媒介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
        (三)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现状
    三、调研结论及说明.
        (一)媒介融合态势对大学生确有重要影响
        (二)新旧媒介对大学生思想行为影响的侧重点不同
        (三)大学生在使用媒介过程中具有理性与自律意识
        (四)东西方国家的媒介对大学生的影响有本质区别
        (五)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变化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第四章 现象描绘:媒介融合态势下大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状况
    一、媒介融合态势下大学生思想的变化
        (一)大学生价值观的新变化
        (二)大学生信仰的新特点
        (三)大学生审美观的新变化
    二、媒介融合态势下大学生行为的变化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新变化
        (二)大学生学习行为的新特点
        (三)大学生消费行为的新变化
    三、媒介融合态势下大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规律和趋向
        (一)思想行为受环境影响越来越大,未来会更加复杂多元
        (二)大学生主体自我意识日益增强,未来会更加个性化
        (三)思想行为的矛盾性越来越突出,未来会有强化趋势
第五章 内在机理:媒介融合态势下大学生思想行为变化诱因
    一、媒介化社会:大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总体场域
        (一)媒介环境多样化促使大学生思想观念多元化
        (二)媒介技术人性化推动大学生思想表达自我个性
        (三)媒介隐喻娱乐化导致大学生思想行为实用功利
    二、社会性变迁:大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宏观要素
        (一) 市场经济的现代性诱导大学生审美发生变化
        (二)对外开放的包容性引发大学生行为发生变化
        (三)社会风气的复杂性促发大学生信仰发生变化
    三、个体性差异:大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微观因素
        (一)大学生个体媒介素养差异导致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区别.
        (二)大学生个体人文素养不同导致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差异
第六章 整体塑造:媒介融合态势下大学生思想行为系统调适
    一、自由全面发展:大学生思想行为调适的总体目标
        (一)重申教育的根本目的
        (二)强调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二、媒介素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拓展
        (一)借鉴经验,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
        (二)运用媒介,研究高校媒介素养教育方法
        (三)走向文化建构,消除媒介素养教育的误区
    三、适应媒介融合:大学生思想行为调适的具体路径
        (一)应对媒介融合,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二)参与媒介融合,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三)依托媒介融合,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结语
参考文献
调研问卷
文中图表说明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6)媒介融合时代的中国动画受众心理转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对象
        1.1.3 研究现状
        1.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概念的界定与解析
        1.2.1 媒介融合
        1.2.2 动画
        1.2.3 受众
        1.2.4 受众心理
        1.2.5 转化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课题主要研究方法
        1.3.2 课题研究技术路线
        1.3.3 课题研究组织结构
第2章 媒介融合对动画受众心理的影响
    2.1 媒介融合带来动画传播媒介变革
        2.1.1 新媒介主导的动画传播
        2.1.2 新旧动画媒介不断融合
        2.1.3 新旧动画媒介竞争互补
    2.2 传播媒介变革改变动画传播方式
        2.2.1 以受众为中心的动画传播
        2.2.2 受众差异的分众化传播
        2.2.3 受众互动的分享式传播
    2.3 动画传播方式影响受众接受心理
        2.3.1 受众需要和动机的转变
        2.3.2 受众选择与接受的转变
        2.3.3 受众反应与参与的转变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媒介融合时代受众感官需求的转化
    3.1 .动画画面与受众视觉需求的转化
        3.1.1 动画电影的“仿真化”趋势
        3.1.2 网络动画的“平面化”趋势
        3.1.3 虚拟现实的“虚实结合”趋势
    3.2 动画声音与受众听觉需求的转化
        3.2.1 动画音效的“刺激化”呈现
        3.2.2 动画配音的“明星化”呈现
        3.2.3 动画音乐的“多元化”呈现
    3.3 动画体验与受众感官需求的转化
        3.3.1 动画故事节奏的“加速化”体验
        3.3.2 动画镜头运动的“自由化”体验
        3.3.3 动画感官手段的“互动化”体验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媒介融合时代受众情感需求的转化
    4.1 动画情感类型与受众“情感慰藉”需求的转化
        4.1.1 “搞笑类”动画成为主流
        4.1.2 “治愈类”动画产量增加
        4.1.3 “情怀类”动画需求增多
    4.2 动画故事题材与受众“情感释放”需求的转化
        4.2.1 “校园题材”动画广受欢迎
        4.2.2 “幻想题材”动画快速增长
        4.2.3 “成人题材”动画网络风靡
    4.3 动画角色设定与受众“情感共鸣”需求的转化
        4.3.1 动画角色造型的“审丑化”倾向
        4.3.2 动画角色定位的“多重化”倾向
        4.3.3 动画角色表演的“生活化”倾向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媒介融合时代受众理性需求的转化
    5.1 动画知识性与受众“求知欲”的转化
        5.1.1 科普动画应用广泛
        5.1.2 外国动画备受追捧
        5.1.3 动漫亚文化不断发展
    5.2 动画叙事方式与受众“审美理想”需求的转化
        5.2.1 动画叙事的“跨媒介”发展
        5.2.2 动画叙事的“非线性”发展
        5.2.3 动画叙事的“交互性”发展
    5.3 动画参与与受众“主体性”需求的转化
        5.3.1 受众“评论式”参与成为普遍
        5.3.2 受众“游戏式”参与成为趋势
        5.3.3 受众“创作式”参与逐渐兴起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语
    6.1 主要研究成果
    6.2 本文的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B 2017中国动漫受众调查

(7)城市、农村小学生媒介素养差异研究 ——以河北省六所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结构
    1.5 研究贡献及不足
        1.5.1 研究贡献
        1.5.2 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后续的研究工作
第2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研究中相关问题的概述
        2.1.1 媒介素养的概念
        2.1.2 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
    2.2 提高媒介素养的理论基础
        2.2.1 使用与满足理论
        2.2.2 建构主义理论
        2.2.3 知沟理论
第3章 城市、农村小学生媒介素养差异调查
    3.1 调查工作情况说明
        3.1.1 调查目的和意义
        3.1.2 调查对象
        3.1.3 调查时间与方法
        3.1.4 调查内容
    3.2 调查结果统计
        3.2.1 基本资料调查结果
        3.2.2 城市、农村小学生媒介素养差异情况
第4章 城市、农村小学生媒介素养差异分析
    4.1 城市、农村小学生媒介素养整体情况
    4.2 城市、农村小学生媒介素养差异分析
第5章 小学生媒介素养提升策略
    5.1 学校要发挥教育前沿的作用
        5.1.1 教师自身应具备媒介素养能力
        5.1.2 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
        5.1.3 学校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方式
    5.2 家庭教育是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补充
        5.2.1 媒介在家庭中扮演重要角色
        5.2.2 家长要指导孩子正确地使用媒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尼尔·波兹曼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框架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尼尔·波兹曼生平与思想简介
    一、尼尔·波兹曼生平
    二、波兹曼的主要研究领域
    三、波兹曼学术思想的转变
    四、波兹曼学术思想的理论来源
第二章 波兹曼的媒介观:隐喻·认识论·环境
    一、媒介即隐喻
        (一) 从麦克卢汉到波兹曼
        (二) 隐蔽但有力的隐喻
        小结
    二、媒介即认识论
        (一) 媒介左右我们对真理的理解和定义
        (二) 印刷媒介的认识论:严肃而理性
        (三) 电子媒介的认识论:躲躲猫
        小结
    三、媒介即环境
        (一) 波兹曼与媒介环境学
        (二) 强烈的人文情怀和道德关怀
        小结
第三章 波兹曼的教育观:颠覆·保存·重构
    一、作为颠覆活动的教学
        (一) 学校教育必须改革
        (二) 建构“新教育”
        (三) 颠覆性教学建议
        小结
    二、作为保存活动的教学
        (一) 教育是社会的恒温器
        (二) 平衡信息环境的偏向
        (三) 保存性教学建议
        小结
    三、学校价值的重构
        (一) 叙事与学校教育
        (二) 学校教育面临的叙事危机
        (三) 学校教育的新叙事
        小结
第四章 波兹曼的忧患: 媒介控制教育
    一、波兹曼的媒介危言
        (一) 童年消逝
        (二) 娱乐至死
        (三) 技术垄断
        小结
    二、电视导致教育娱乐化
        (一) 教育电视节目《芝麻街》的反思
        (二) 电视的教育理念:教育和娱乐不可分割
        (三) 电视会将教育改造为娱乐
        小结
    三、技术对教育的垄断
        (一) 技术在教育中被神化
        (二) 技术的弊端被忽略
        (三) 教育的价值理想被消解
        小结
    四、青少年移动互联网媒体使用现状
        (一) 青少年互联网应用现状
        (二) 大学生微信使用情况调查
        小结
第五章 波兹曼的答案: 走向平衡的教育
    一、拯救消逝的童年
        (一) 童年是人类的财富
        (二) 多方联动呵护童年
        (三) 从阅读开始的童年
        小结
    二、积极开展媒介素养教育
        (一) 教育要让媒介可见
        (二) 波兹曼对媒介素养教育的思考
        (三) 建构中国特色媒介素养教育内容框架
        小结
    三、平衡的教育理想
        (一) 传统文化与技术进步的平衡
        (二) 信息与知识、智慧的平衡
        (三) 社会共同价值与个体批判精神的平衡
        小结
第六章 波兹曼教育思想的当代延展
    一、主动探究技术,深入思考技术与文化的关系
    二、理性运用技术,促进教育改革和创新发展
    三、发挥技术优势,助推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
    四、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提升个体媒介素养
结话
参考文献
附录 大学生微信使用现状调查问卷
致谢

(9)依法治国语境下青少年犯罪实证研究——基于新媒体亚文化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概念界定
    ( 一) 新媒体
    ( 二) 亚文化和新媒体亚文化
    ( 三) 青少年犯罪
二、新媒体亚文化对青少年犯罪的诱因分析
    ( 一) 新媒体亚文化的特质
    ( 二) 青少年的自身特性
    ( 三) 新媒体亚文化对青少年犯罪的诱因规则
三、新媒体亚文化类型与青少年犯罪倾向
    ( 一) 暴力亚文化
    ( 二) 色情亚文化
    ( 三) 帮派亚文化
四、新媒体亚文化下青少年犯罪的控制
    ( 一) 加强对新媒体亚文化的治理
    ( 二) 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和引导

(10)我国智能手机媒体内容规制探究:变革、继承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回顾
    1.3 关键概念
    1.4 论文思路与结构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创新与难点
2 智能手机媒体对传统内容规制格局的解构
    2.1 内容聚合加剧了分业规制的瓦解
        2.1.1 智能手机媒体的内容聚合
        2.1.2 OTT对传统媒介内容产业结构的改造与重组
        2.1.3 传统分业规制模式的瓦解
    2.2 内容生产的复杂化致流程控制失效
        2.2.1 内容生产者的身份多元化
        2.2.2 内容生产的随机性加大
        2.2.3 内容生产的聚合与协作
        2.2.4 基于流程控制的传媒内容规制全面失效
    2.3 小结:智能手机媒体内容规制框架的变革
3 智能手机媒体对传媒内容规制的重构
    3.1 公私空间的交融重构了内容规制的边界
        3.1.1 智能手机的多元传播形态
        3.1.2 人际传播到大众传播的溢出
        3.1.3 大众传播对私人空间的僭越
        3.1.4 公私空间交错下的传媒内容规制边界重构
    3.2 UGC的涌现凸显公民媒介素养新意涵
        3.2.1 智能手机媒体UGC的涌现
        3.2.2 UGC的问题与失范表征
        3.2.3 公民媒介素养新意涵的凸显
    3.3 人工智能诱发的两类权利诉求
        3.3.1 人工智能参与内容生产
        3.3.2 人工智能引发的信息伦理思考
        3.3.3 两类权利诉求的凸显
    3.4 小结:智能手机媒体内容规制的新问题
4 智能手机媒体对内容规制价值诉求的继承
    4.1 政治价值:党性原则价值体系不动摇
        4.1.1 党性原则价值体系形成的特定因素
        4.1.2 党性原则的形成和对传媒内容的规约
        4.1.3 党性原则为核心的内容规制原则体系
    4.2 文化价值:始终追求的社会效益
        4.2.1 传媒社会效益的内涵
        4.2.2 社会效益指导下的内容规制原则体系
    4.3 小结:智能手机媒体内容规制价值体系不变
5 我国智能手机媒体内容规制的实践
    5.1 政府主导下的内容规制
        5.1.1 现有的传媒内容规制机制构成
        5.1.2 已有的智能手机媒体内容规制举措
        5.1.3 多种手段政府主导的实质
    5.2 传媒和电信在内容规制上的融合初显
        5.2.1 传媒和电信规制机构的整合与集中
        5.2.2 传媒和电信规制机构对智能手机媒体的共同规制
    5.3 智能手机媒体内容规制文件的文本解析
        5.3.1 整体规制架构的融合程度不高
        5.3.2 流程控制思维依然十分突出
        5.3.3 公权力的边界意识未得到强化
        5.3.4 两类权利诉求的不同程度体现
    5.4 小结:我国智能手机媒体内容规制实践的优与劣
6 智能手机媒体内容规制的未来进路
    6.1 渐进式推进融合规制框架的实现
        6.1.1 融合规制的国际经验
        6.1.2 我国规制融合的渐进式推进
    6.2 尝试建构“自律——共管”的规制模式
        6.2.1 欧盟共管制度的发展和英国经验
        6.2.2 搭建我国“自律——共管”模式的适应性和特殊性
        6.2.3 我国“自律——共管”模式的建构
    6.3 深度观照信息社会的伦理建构
        6.3.1 面向政府的信息伦理建构
        6.3.2 面向传媒的媒介伦理建构
        6.3.3 面向公众的传播伦理建构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研究成果

四、让媒介色情远离孩子(论文参考文献)

  • [1]算法推荐对媒介公共性的影响研究[D]. 黄高原.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 [2]美国网络色情信息规制模式研究[D]. 唐文娟. 苏州大学, 2020(03)
  • [3]鲁道夫·阿恩海姆早期美学思想研究[D]. 李天鹏.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8)
  • [4]手机中的媒介暴力对未成年人的涵化效果研究[D]. 唐可心.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5]媒介融合态势下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研究[D]. 黄金艳. 兰州大学, 2017(03)
  • [6]媒介融合时代的中国动画受众心理转化研究[D]. 耿帅. 武汉理工大学, 2017(07)
  • [7]城市、农村小学生媒介素养差异研究 ——以河北省六所小学为例[D]. 高天培. 河北大学, 2017(01)
  • [8]尼尔·波兹曼教育思想研究[D]. 毛春. 西南大学, 2015(06)
  • [9]依法治国语境下青少年犯罪实证研究——基于新媒体亚文化的视角[J]. 陈萌,杨学慧. 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5(02)
  • [10]我国智能手机媒体内容规制探究:变革、继承与实践[D]. 李亚玲. 华中科技大学, 2015(07)

标签:;  ;  ;  ;  ;  

让孩子远离媒体色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