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旅游目的地开发一体化理念

西部旅游目的地开发一体化理念

一、论西部旅游目的地开发的整合理念(论文文献综述)

张轶群[1](2021)在《丽江玉龙雪山景区旅游投资驱动效应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加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均GDP、人均收入不断提升。人民开始追求更有品质的生活,作为幸福产业的旅游业也就成为人们新的追求目标,旅游需求不断增加,旅游出行人次逐年大幅增加,我国旅游业也随着经济发展快速发展起来。山地旅游以亲近自然、积极健康、绿色可持续的特点深受人们喜爱。玉龙雪山景区作为山地旅游的代表,汇集了观光旅游、休闲旅游、健康养生旅游等多种旅游类型为一体,发展潜力巨大。旅游产业融合性强,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的就业率和收入、促进消费、消除贫困效应显着。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吸引不少投资加入,旅游景区投资规模大幅增长,新的投资加入不断推动景区发展、当地经济的提升、人民生活的改善和就业的增加。我国山地地区普遍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发展潜力巨大,但交通经济相对较为落后,旅游业较低的准入门槛、显着的经济带动作用使之成为了山地地区经济发展的首选,投资发展山地旅游成为了带动一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目前已有的研究对景区投资的驱动效应研究成果还相对较少,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地旅游目的地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变化及其机制研究(项目编号:41961021),在已有的山地景区研究的基础上,以旅游景区投资为切入点,通过对玉龙雪山景区投资驱动效应的研究,补充和丰富山地景区研究中关于投资驱动效应的研究内容,也为山地景区投资驱动效应后续研究提供相关理论及方法参考;同时,为其他类似丽江玉龙雪山的山地景区提供案例借鉴,为山地景区发展提供实践指导,也为山地景区日后健康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参考,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本文:(1)首先对山地景区、旅游投资驱动效应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进行了阐述,对国内外研究进行了梳理和评述;(2)对旅游景区、山地景区、投资、旅游投资和景区投资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同时对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凯恩斯投资理论等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对玉龙雪山景区投资驱动机理和内外部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3)回顾和总结了玉龙雪山景区的发展历程和投资经历,研究分析了景区投资和景区发展的相关性,以及景区目前投资方面存在的问题;(4)通过统计分析软件SPSS 25,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显着性及DW检验,回归系数的显着性与解释变量共线性检验、残差检验等多种方法,对玉龙雪山景区从2010年-2019年的投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用实证分析研究景区投资驱动效应;(5)根据分析研究结果提出了提升山地景区投资驱动效应策略和建议。本文研究主要形成了以下几点主要结论:1、通过对玉龙雪山景区2010年-2019年投资数据分析发现:玉龙雪山景区从2010年开始,外部投资额度逐年递增,在2017年外部投资规模已超过1亿元人民币;分析认为:玉龙雪山景区发展情况良好,景区持续良好的发展和知名度及影响力的快速提升,吸引到了更多的投资资金流入,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看好玉龙雪山未来的发展,标志着玉龙雪山景区已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山地景区和热门投资候选地之一。2、分析总结了玉龙雪山景区的发展变迁,从玉龙雪山景区发展的角度来看,景区一共经历了4个主要的发展阶段:起步阶段(1995年之前)、发展提升阶段(1995年-2003年)、成熟稳定阶段(2004年-2007年)、转型升级阶段(2008年-现在)。3、从内外两个方面分别对玉龙雪山景区投资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山地景区外部驱动因素包括:宏观政策、突发事件对山地景区投资的影响、山地景区市场条件、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对山地景区投资的影响;(2)山地景区内部驱动因素包括:山地景区投资对景区监督管理的影响、声誉对于山地景区投资的影响、山地景区自身条件对投资的影响;4、从内外两个方面分别对玉龙雪山景区投资的驱动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山地景区外部驱动机理分别是:政府政策的驱动、稳定的政治环境驱动、资本市场的驱动、金融服务的驱动等;(2)山地景区内部驱动机理则分别是:山地旅游业发展内在的需求驱动、山地景区良好的社会效应驱动、投资旅游业高收益驱动、山地景区广阔的旅游市场驱动等。5、指出了丽江玉龙雪山景区投资发展中的几个较为突出问题:(1)生态环保资金相对较为缺乏,影响未来景区发展;(2)高层次高素质复合型旅游专业性人才较为缺乏;(3)门票收入为景区主要收入来源,游客消费链过短;(4)景区其他类型旅游产品发展不足;(5)旅游核心产品较为单一。6、对景区投资驱动效应的主要结论有:(1)构建景区投资驱动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本指标体系是由2个对景区投资情况进行衡量的解释变量指标和22个衡量景区投资驱动效应的被解释变量指标构成;(2)验证了提出的景区投资驱动效应相关联的4个研究假设,分别是:假设1:山地景区投资能够促进山地景区成长和发展,对山地景区产生正向影响作用,假设2:山地景区投资对山地景区收益获利情况产生正向影响作用,假设3:山地景区投资对山地景区周边社会的发展具有正向影响作用,假设4:山地景区投资对山地景区及周边的生态环境保护产生正向影响作用;(3)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 25对玉龙雪山景区投资驱动效应进行了回归分析和模型假设的验证检验。结果表明:1)研究假设1成立,从景区投资驱动景区成长和发展方面来看,景区投资与景区成长和发展关系密切,景区投资的增加能够促进景区成长和发展,对景区产生正向影响作用,景区投资驱动着景区的发展成长;2)研究假设2成立,从景区投资驱动景区收益增长方面来看,景区投资增长明显影响着景区收益获利的增加,景区投资增长对景区收益获利情况产生正向影响作用,景区投资增加驱动着景区收益获利的增长;3)研究假设3成立,从景区投资驱动景区周边社会发展方面来看,景区投资与周边社会发展关系紧密。景区投资增加对景区当地周边社会的发展具有正向影响作用,景区投资驱动着景区周边社会的发展;4)研究假设4成立,从景区投资驱动景区及周边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方面来看,景区投资增长影响着景区及周边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景区投资的增加对景区及周边的生态环境保护产生正向影响作用,景区投资驱动着景区及周边的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7、有效提升景区投资驱动效应可以:(1)拓展投资方式和渠道,优化投资结构;(2)提升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质量,营造景区优质形象;(3)加大旅游产业融合投资,优化产业结构,增加景区竞争力;(4)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吸引投资,助力景区发展;(5)加大环保投资,重视可持续发展;(6)加强投资监管监控,制定完善投资监管制度,合理高效利用投资资金;(7)加快旅游人才培养和引进,带动景区发展等。

蔡新良[2](2021)在《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川西高原藏区作为集高海拔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山区、革命老区、旅游资源聚集区及生态脆弱区为一体的特殊空间区域,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就是可持续发展问题,如何解决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问题成为川西高原藏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关键。作为青藏高原东南缘和横断山脉的一部分,川西高原藏区地形地貌差异明显,气候条件复杂多样,生态系统类型丰富,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多民族文化交流的通道走廊。无论是从特殊的生态格局、国土安全、地缘政治,还是从国家总体布局来看,川西高原藏区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但受自然条件限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极不均衡。而且,从世界范围来看,在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川西高原藏区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尚无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当前,在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迫切寻求破解产业发展困局的现实诉求下,进行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意义重大。综合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成果来看,前人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和研究视角出发,在生态旅游基础理论、资源评价与开发、生态旅游系统、社区参与、扶贫效应、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有关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的文献并不多,研究缺少全面性、科学性、系统性,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亟待构建,高原高山峡谷地区生态旅游理论框架体系亟待建立。川西高原藏区拥有富集的原生态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但属于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传统的工业化道路难以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并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成为最佳选择,而生态旅游业正是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生态经济的具体体现和最佳途径。现代生态旅游强调“旅游、保护、教育和促进社区协调发展”四大功能,主张自觉责任观、动力系统观、可持续旅游观、全域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五观”,其发展理念契合川西高原藏区的发展诉求和区域特点,即在最大限度发挥资源特色优势而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不改变城乡结构、不破坏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前提下,实现川西高原藏区的“脱贫转型”以及可持续发展。有鉴于此,本文从川西高原藏区实际出发,在综合前人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梳理总结了国内外以及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理论研究现状,并结合研究区域实际,建立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及其扶贫耦合关系。其次,深入分析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等,并对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类型划分和定量定性评价。第三,依据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筛选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等方法技术,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模型,并进行了时空评价。第四,通过甘孜州案例实证研究,分析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发展思路和扶贫效应评价。最后,结合研究成果尝试性地提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总体思路、开发原则和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促进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等。通过研究认为,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发展、经济环境和科技水平等,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地理环境特殊性、生态环境脆弱、社会复杂、经济发展基础差,以及发展理念滞后、缺乏专业人才、管理水平低下等。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处于“重要机遇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川西高原藏区应围绕“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川西高原藏区战略性和优势特色产业,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川西高原藏区产业升级、结构转型和乡村振兴中的优势和引导作用,实施“生态旅游景区带动发展、‘生态旅游+’联动发展、经合组织拉动发展、民族特色村寨驱动发展”的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提出了宏观调控、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区域合作、环境监管、安全保障、社区参与等体制机制,以及政策制度、资金投入、科技人才的保障体系,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李静[3](2020)在《节庆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建构研究 ——以广府庙会为例》文中指出节庆是地方和民族文化的重要表征,是蕴含丰富意义的符号。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吸引物,节庆能够在保护地方文化的同时带动旅游业发展,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近些年来,节庆在数量、多样性和受欢迎程度方面均有所增加,已成为旅游业中的重要吸引物,获得全球范围内广泛的认同和重视。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举办的节庆活动近万个,然而能成功吸引游客关注和参与的节庆活动并不多见,说明多数节庆活动仍缺乏足够吸引力,因此,如何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探索节庆吸引力的形成过程,从而更好的满足现代游客的需要就显得尤为重要。节庆是文化的庆典,在社会中一直占有特殊的地位,其因具有仪式和节日的社会文化意义备受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的关注。然而,在节庆旅游的研究中,节庆常被视为旅游发展、经济增长和地方营销的工具,多数研究主要关注节庆的经济影响,节庆现象的文化研究始终缺乏一种理论的深度,而符号学的理论和方法正好为节庆旅游的文化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伴随着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学者们也逐步深入旅游符号学和节庆旅游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旅游符号学涉及到节庆旅游的研究以及节庆旅游的社会文化研究成果较少,仍存在一些不足和局限:从研究内容来看,当前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建构研究仍十分有限,大多数研究停留在景观型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建构,忽视对节庆旅游吸引物符号建构的关注;旅游现象的文化研究理论深度不够,节庆的社会文化研究有待完善。从研究方法来看,旅游符号学的研究多以探索性研究为主,揭示现象内在规律的解释性研究仍需进一步补充和深入。旅游吸引物兼具客观和符号(社会)的双重属性,相应地,国内外有关旅游吸引物的研究多集中于客观属性和符号属性的研究。而节庆旅游吸引物的独特之处在于以节庆场景为中心,客观和符号属性的可塑性和变动性更强。组织者可通过对节庆场景的操纵,为游客设定特定体验,游客通过节庆体验解读组织者意图传递的意义,组织者和游客共同参与符号建构过程。但组织者如何塑造节庆场景?节庆旅游吸引物的符号生产机制如何?游客在节庆场景的体验如何?游客如何解读符号意义?学术界对旅游吸引物的现有研究成果不能很好的回答上述问题。因此,本研究基于符号学理论,将节庆旅游吸引物符号建构界定为节庆组织者和游客共同赋予其吸引力意义的过程,主要目标在于探讨节庆组织者如何通过打造富有吸引力的节庆场景进行符号生产,游客如何参与到组织者塑造的节庆场景中通过节庆体验进行符号互动,最终游客如何在符号消费过程中对符号承载的意义进行解读。符号生产、符号互动和符号消费共同构成节庆旅游吸引物符号建构的整个过程。广府庙会是本研究的案例地,2011年广州市越秀区政府以城隍庙重修为契机,举办首届广府庙会,随后在规模上不断扩大,内容上不断调整、丰富和创新,已成为一年一度的广府民俗文化盛会。作为现代节庆,广府庙会丰富的活动内容和较强的活动影响力,为我们对节庆旅游吸引物的思考提供了典型的案例地。研究结合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收集资料,使用的资料来源于第九届广府庙会筹备、举办到结束全过程以及第十届广府庙会筹备过程的调查。获得的资料包括历届广府庙会总体方案、宣传稿以及主要负责人的访谈资料,组委会筹备期间的会议现场记录、实地踩点记录等;广府庙会举办期间在活动现场收集的游客访谈资料,以及田野观察记录(拍摄的照片、视频、调研日志),为研究带来更全面的理解,网络资料包括广府庙会官方微信、微博和游客的游记资料等。此外,还收集在节庆现场和网络平台的问卷调查数据。共获得文字资料近65万字,照片1045张,问卷761份。在资料分析过程中,采用内容分析法、扎根理论、符号学方法、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结合NVivo、SPSS、AMOS等软件进行资料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符号生产阶段,节庆组织者秉承吸引力理念,经由组织策划,塑造体验式场景。广府庙会经历了初创与探索的起步阶段、承接与调整的规范阶段、成熟与创新的稳固阶段。广府庙会组织者在不断摸索既能弘扬地方文化又能适应旅游市场需求的组织管理模式,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的转变:节庆理念由适应需求向创造需求的转变,节庆主体由政府包揽向政府主导的转变,节庆内容由观赏性向参与性主导的转变,这种转变让节庆旅游吸引物所呈现的符号在不断变化。总结组织者的符号生产过程,发现节庆吸引力、节庆组织管理、节庆策划理念和节庆场景分别是符号建构的基础、路径、思路和内容。具体来说,节庆组织者基于对节庆吸引力的理解,通过调动多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建立清晰的组织结构,组织和管理符号生产所需的各种资源,秉承弘扬传统文化、注重文化创新、紧跟国家战略、顺应时代潮流等多思路的策划理念,塑造了包含安全保障、节目表演、创意互动、美食小吃、商贸展销、人员服务、辅助设施和节庆氛围所构成的节庆场景,该场景浓缩了节庆文化内涵,其灵活多样、可塑性强,组织者可不断调整以形成节庆文化的独特性,从而增强游客的体验感。第二,符号互动阶段,游客在充斥着符号的节庆场景中,开展文化、新奇、情感和社交的体验活动。游客的参与是节庆成为旅游吸引物的必要条件,当游客进入一种暂时性超越日常时空间的阈限体验,进行人与人,人与物的互动,此时组织者塑造的节庆场景才发挥着其承载吸引力意义的作用。为探究游客符号互动下的节庆体验,本研究利用符号学方法对游客拍摄的照片进行分析发现,游客不仅被动地接收组织者塑造的节庆场景要素,而且主动创造出新的要素,他们还关注参与人群和建筑设施,说明在场景中游客不仅仅是简单的参与,还与其他参与者一起成为场景中的构成部分,在自觉与不自觉间点缀了节庆场景,游客也会透过节庆举办区域周围的特色建筑,了解地方文化特色。游客这种积极主动创造的过程让游客产生文化、新奇、情感和社交的节庆体验,遵循量表开发的程序,进一步验证节庆体验四维度的合理性。这些体验为游客的意义解读做好铺垫。第三,符号消费阶段,游客遵循“节庆吸引力-节庆依恋-节庆忠诚度”的符号解读过程。当游客开始探索节庆场景蕴含的内涵和意义,便预示着进入符号解读阶段,研究基于“直接解释项-动力解释项-最终解释项”的解释项三分理论,对游客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分析,发现游客通过对节庆场景的解读,形成节庆吸引力感知,他们认为节庆吸引力由浓厚的节庆氛围、和谐的人际互动、鲜明的文化符号和丰富的节庆活动所构成,这种感知会促使游客培育功能上、文化认同上和情感上的节庆依恋,“人-节”依恋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节庆吸引游客的行为产生,表现为积极的口碑宣传和重游意愿。由此构建“节庆吸引力-节庆依恋-节庆忠诚度”的节庆旅游吸引物符号解读理论模型,为验证该模型,结合相关文献提出假设,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假设进行检验,证实节庆吸引力感知对节庆依恋有积极的贡献,节庆依恋同样对游客的节庆忠诚度发挥了至关重要的驱动作用。以上符号生产、符号互动和符号消费三阶段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节庆旅游吸引物符号建构系统,该系统会伴随着节庆活动周期性的举办,得以继续发展。本研究通过皮尔斯符号学理论为节庆旅游吸引物的形成过程进行解释,将符号学理论扩展至节庆活动中节庆吸引力的意义传递视角,提出节庆旅游吸引物符号建构的理论模型,扩展了符号学研究的边界,深化了节庆旅游的文化研究。该理论模型跳出原有旅游领域的符号学框架,为皮尔斯符号学理论在旅游领域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解方式,同时深化以往旅游符号解读止步于符号感知的研究,指出游客的符号解读是一个层层深入的动态过程,构建和验证的游客符号解读模型,建立了节庆吸引力影响节庆依恋形成进而影响节庆忠诚度的递进机制,证实了游客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节庆活动的主动创造者。

苏日娜[4](2020)在《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蒙古族文明离不开蒙古马的存在。内蒙古自治区特色文化是草原文化,草原文化的核心就是“蒙古族马文化”,蒙古马是草原文明的标志性元素。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如果不深入挖掘宣传文化内涵,文化产业的传播就缺少生命力和活力。许多民族地区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是难以有效利用文化资源发展成文化产业。内蒙古马文化资源作为一个文化元素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运用马文化资源形成马文化产业是提高区域内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当前,国外的马文化产业发展较为成熟,国内的马匹数量开始减少,马的利用价值开始下降,马产业面临着转型的困境,国内开始大力发展马文化产业。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历史的角度梳理了蒙古族马文化的缘起脉络和蒙古人与蒙古马彼此的影响,强调了马文化资源对蒙古人的重要意义。通过马文化资源和马文化产业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以蒙古马文化资源丰富、马文化竞争优势极为凸显的内蒙古自治区为中心,阐述了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的形成。马文化产业属于文化产业,所以在文化产业的框架内分析马文化产业的细分行业,探讨了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马文化产业具有符号经济性,“蒙古马”成为一种符号带动消费,同时马文化产业内部产业链长、产业外部产业联动效应显着,是一个具有庞大体系的文化产业,目前也初具规模。那么马文化产业到底值不值得发展?应该如何去发展呢?发展又会面临着怎样的问题?对此,本文通过构建竞争力模型来评价当前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的影响因素、产业内部结构及内蒙古区域内马文化产业的发展,得出的结论为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值得发展,对于广、散、杂的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应多以马文化产业园区集群式的发展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内蒙古各盟市也应该借鉴锡林郭勒马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同时要结合地区的文化资源情况发展马文化产业,突出马文化内涵,另外要通过有效供给与需求激发市场活力,政府加大政策扶持,促进马文化产业发展。

何星[5](2020)在《川西北高原藏区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及扶贫效应研究》文中指出

张诗韵[6](2020)在《福建土楼旅游发展权益冲突演化与协同模式研究 ——以初溪土楼群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旅游目的地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复杂而深刻的社会矛盾,权益冲突是影响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冲突具有动态性和复杂性的特点,系统梳理旅游发展冲突,探索冲突间关系和特征,明确冲突根源有助于丰富对旅游社会冲突的了解,促进冲突治理,推进旅游可持续发展。本文聚焦于福建土楼旅游发展权益冲突,探索了权益冲突演化,并通过梳理冲突根源,以协同治理理论为指导,构建了旅游发展协同模式。研究基于2个月的田野调查,选取初溪土楼群作为典型案例地。依据调研所获得的旅游地社区居民、政府、旅游企业及游客等核心利益相关者36份深度访谈资料,借鉴扎根理论方法,结合社会冲突理论,文章首先探究了权益冲突三大领域、三大影响因素及五方面冲突结果。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从横纵两个维度分析了初溪土楼群权益冲突演化,横向上明确了权益冲突不同发展阶段的演化特征,纵向上构建了权益冲突过程演化模型。冲突演化分析结果如下:(1)初溪土楼群主要经历了“萌芽-起步-对抗-僵持”四个冲突发展阶段,各阶段冲突分别以“资源-权利-资源-管理”为核心;(2)不同冲突阶段具有一个核心冲突,同一冲突可在多个阶段成为冲突核心;(3)冲突之间相互关联,当某一种冲突未得到协调时可能会引发另一种冲突;(4)按照“冲突成因-冲突领域-冲突结果”的冲突演化逻辑,“资本、体制、个人”层面的冲突影响因素产生“资源、管理、权利”领域的冲突内容,进而造成个体的“态度”和“行为”发生改变,导致“经济”、“文化”及“人口”等层面的冲突结果。综合权益冲突演化分析,文章对冲突根源进行了深挖。深挖发现:(1)“资源”是权益冲突的源头与核心,具体内容主要表现为土地和房屋冲突。而土地和房屋冲突并非旅游目的地所特有,是我国农村发展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2)冲突影响因素的根源在于“体制”层面。组织架构上单一的保护与开发主体根本上导致资源及管理层面的冲突。而制度设计的不完善根本上导致权利层面冲突。由此得到冲突治理的总体思路在于,进行体制改革,调整组织架构,完善制度设计,引入市场化机制,促进旅游经济发展。基于对权益冲突根源的分析,文章最后通过引入协同治理SFIC理论模型为演绎框架,构建了“政府-市场-社区居民-第三方组织”四位一体的旅游发展协同模式,明确了各主体定位与责任,为权益冲突治理提供了思路及方法,并为同类型旅游目的地权益冲突治理提供参考。

孙振杰[7](2020)在《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研究 ——以京津冀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旅游业具有广泛关联、综合性强的特点,不仅内部各要素之间联系密切,在区域协同发展中的作用受到重视,与相关产业融合的现象也非常普遍,并且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综合功能正在逐步显现。旅游业发展已进入了“大旅游”时代,功能不断多元化,发展目标不仅包括经济目标,还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目标;面向新时代,旅游成为人民美好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党十八大及以后提出和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给旅游业转型升级带来了机遇。共生理论主要用于研究生物种群之间物质能量交流关系,为认识旅游业与相关各方面的关联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但目前的旅游共生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域和城市旅游共生、旅游产业和企业共生、旅游资源和产品共生等方面,还缺乏系统完善的理论框架。长期以来对旅游发展与“五位一体”各方面共生研究的不充分导致旅游业无法发挥应有的效益,面向旅游发展的新时代,迫切需要开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加强旅游发展与各方面的协调共生,在“五位一体”建设中发挥更突出的作用。本文遵循“协调共生、协同共赢”理念,将旅游发展的定位提高到社会经济整体的高度,把旅游发展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五位一体”的各方面对接,提出旅游共生体系统及其协调演化的理论框架,并以京津冀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有利于实现“大旅游”管理。全文共分为研究背景与基础理论、理论构建、实证分析、结论与展望四个部分,包括八章内容,具体如下:研究背景与基础理论部分包括第一、二章,指出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理论基础。首先说明了研究背景与缘起,论述了旅游共生体系统的提出过程及研究意义、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然后介绍了共生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及其生物学、生态学和社会科学含义,回顾共生理论在城市与区域等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情况,综述了旅游共生相关研究的国内外进展,然后概括介绍了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等其他基础理论。理论构建部分包括第三、四章,提出旅游共生体系统理论及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理论。首先界定了旅游共生、旅游共生单元、旅游共生体系统、旅游共生度与共生系数等概念,在研究旅游共生的现实表现和基础动因、旅游共生关系的主要类型、旅游共生体形成条件的基础上,形成旅游共生体系统理论;然后通过分析旅游共生关系在组织形式和行为方式两个维度上演化的不同特征,提出运用共生度和共生系数判定两个维度上旅游共生关系演化状态的方法,阐释其演化机制,形成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理论。实证分析部分包括第五、六、七章,是对京津冀旅游内部共生体系统、外部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及评价的研究。首先解释了京津冀旅游共生的基础,研究了京津冀旅游行业共生体和旅游市场共生体的时空演化情况,从京津冀旅游协同过程及进展和构建旅游发展指数角度,整体上认识京津冀旅游内部共生体系统的协调演化;然后把京津冀旅游发展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五位一体”各方面分别视为单个共生单元,从共生关系、共生体的时空演化等角度分别对京津冀旅游-经济、旅游-政治、旅游-文化、旅游-社会和旅游-生态共生体展开研究;最后,对京津冀旅游共生体系统的协调演化状态和关联协调程度进行评价,分析旅游共生体系统演化中的主要风险,提出了促进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进化的对策措施。研究结论与展望部分,即第八章。该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归纳,指出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和可能的创新之处,并提出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研究发现:(1)运用共生理论把各种旅游关联现象抽象为旅游共生单元的共生关系,能够整合形成旅游共生体系统,既包括旅游内部的共生体系统,也包括对接“五位一体”各方面形成的旅游外部共生体系统。(2)旅游共生关系在组织形式和行为方式两个维度上都形成了四种基本类型的关系,任何共生关系都是这两个维度上的不同组合。(3)旅游共生体演化是共生单元通过相互适应走向协调关系的过程,实质上是旅游共生关系在两个维度上的协调演化,用共生度和共生系数指标的正负值、大小比较等标准可以判定旅游共生体协调演化所处的不同阶段和状态。(4)京津冀旅游内部共生体系统演化过程顺利,旅游行业共生体形成了一体化的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关系,旅游市场共生体正在向高水平的对称性互惠共生关系演化。(5)京津冀旅游外部共生体系统整体处于明显的进化过程,表现为京津冀旅游-经济共生体和旅游-社会共生体进化良好,旅游-政治共生体和旅游-文化共生体进化较好,旅游-生态共生体进化一般;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分析京津冀旅游共生体系统的关联协调度,也得出了一致的结论。

张晨[8](2020)在《旅居趋势下滇中康养旅游地规划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旅游过程中改善身体机能、保持心理健康以及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有了更高的需求,而旅居作为旅游的一种独特类型逐渐成为人们追求这类理想生活状态的新趋势,在旅居的趋势下,应运而生了一种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特定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改善身体健康,实现身心和谐为主要目的的旅游活动——康养旅游。目前,国内康养旅游目的地的建设正呈现出蓬勃发展、方兴未艾之势。本研究对云南滇中的康养旅游资源和现状康养旅游地进行梳理研究,结果发现:滇中虽然有着得天独厚的康养旅游资源优势和较为成熟的旅游产业体系,在康养旅游地建设方面初具基础,但现状康养旅游地布局分散,部分类型的康养旅游地未形成规模效益。因此,本研究尝试对滇中康养旅游地分布的空间结构进行优化研究,提出相应的旅游地集群布局策略,并结合国内外优秀案例的规划思路,对滇中旅游地在规划方面的局限性和具体的规划要求和方法进行探究,包括:宏观层面,在滇中康养旅游地的空间分布方面把握住核心康养资源,以影响康养旅游地空间分布的因素为脉络,以康养旅游用地的适宜性评价为基础尝试提出滇中康养旅游地空间结构优化的建议。中观层面,在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案例的经验分析,提出滇中康养旅游地的定位和选址策略。微观层面,结合滇中案例的实地调研,对滇中康养旅游地发展建设的现状与不足进行深入研究,根据各片区康养资源和康养旅游地发展的局限性提出具体的规划策略。最后,对本研究的研究成果与研究的创新点进行总结,并提出本次研究的不足以及未来需要改进的方向。

邓敏[9](2020)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研究 ——恭城红岩村个案考察》文中认为民族地区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不仅弘扬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而且带动了当地居民收入增长。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推动了民族地区的对外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发展、少数民族干部培养、特色优势产业开发等;加快了民族地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积累;促进了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和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了民族地区内生发展动力,助推民族地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为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理论和实践证明,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业与新型农村社区共生共荣,协同互助,两者的发展均有助于推进民族农村社区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营造良好的村容村貌,有助于公共服务的发展,有助于恢复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有助于调整当地产业结构,增加社区农民增收渠道,有助于提升民族农村社区的民族认同感、民族自治。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也有助于扩宽农村社区居民眼界,提升能力、提高见解,提升了民族社区民主管理的能力,为打造新型农村社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建设和谐民族社区做出贡献。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型农村社区发展分属于两个不同的系统,两个系统之间通过何种要素的连接发生作用,要素间相互的影响如何,作用的机制如何,实现协同发展的路径是什么?因此,本研究以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与新型农村社区的发展为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围绕着三个问题展开:一是对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的要素、相互作用力、作用机制的解析;二是对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三是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在当地中国实践中问题与实现路径的探讨。全文除导论外共分为六章,共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导论和第一章,主要在国内外研究现状梳理的基础上开展概念、理论分析。第一章介绍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界定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的概念、内涵、研究意义,指出旅游影响理论、文化变迁理论、社区发展理论、博弈论、协同发展理论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的研究中应用。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主要是构建评级指标体系和开展实证研究。第二章分析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的相互关系,从“经济、社会、文化与环境”的四元框架指出,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为新型农村社区发展提供经济保障,新型农村社区为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转型升级动力,因此两者在旅游地周期发展、可持续发展、社区战略发展的协同发展目标指引下,相互作用,形成作用机制。第三章从主客位视角构建社区居民和游客相互理解和共同感知的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建立了一个由社区基础建设、社区生态环境、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社区民族文化、社区经济发展、社区治理组成六个准则层,35个指标层的指标体系,通过专家意见打分法,运用熵值计算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构建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综合评价模型,将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分为五个等级。第四章通过田野调查法了解研究个案的具体情况,通过访谈结合调查问卷,采用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借助SPSS软件将个案存在的状况和相应的因果关系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问题,最后针对性的提出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路径,包括加强基础设施服务保障,打造旅游宜业社区;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建设美丽宜居社区;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打造宜游民族社区;保护传承民族文化,凸显民族文化之美;乡村旅游经济发力,引领社区发展道路;凸显社区组织建设,强化民族社区治理等。第三部分主要是第五章和第六章,主要从理论出发构建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第五章主要是从个案中归纳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政府、协同发展管理自组织、旅游微型企业、社区居民、民族旅游者五者之间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第六章提出“政府—组织—微企—居民—游客”五元协同发展框架助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并分别从政府层面加强基础设施规划,加强协同发展顶层设计和保障机制建设而;从组织层面强化协同发展自组织建设;从旅游微型企业层面构建协同发展利益驱动机制;从社区居民层面鼓励旅游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加强社区居民人力资本培养;从民族旅游者层面加强民族旅游者的管理与自我管理等方面提出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实现策略。经过对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要素、评价、影响因素、发展框架的层层分析,本研究提出的主要观点如下:一是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条件匹配,两者能够实现共生共荣;二是构建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模型和评价指数,从主位和客位视角得到的协同指数分值不同,若在同一评价区间,可以评判协同发展效果;三是指出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取决于旅游资源的控制权,在旅游资源经济外部性的作用下,社区居民开办的农家乐升级发展为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微型企业,成为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影响因素;四是提出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管理自组织作用明显,规范的制度,有效的监督能够保证协同发展有序进行;五是提出政府、协同发展管理自组织、社区居民、民族旅游者、旅游微型企业之间运行模型,在两两博弈分析中,政府投资基础设施,协同发展管理自组织、社区居民、旅游微型企业追加投资,参与旅游开发,有利于吸引民族旅游者付出成本参与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实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六是提出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的“政府—组织——微企—居民—游客”五元协同发展框架及相应的对策,希望在实践中能为相关政府部门制定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的实施对策提供参考。

丁逸超[10](2020)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全域旅游空间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青岛西海岸新区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综合实力稳步增强,城市旅游产业也不断发展壮大。青岛西海岸新区的定位为世界性旅游目的地,以发展全域旅游为出发点,通过系统、完整地规划和产业布局,来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而旅游空间作为旅游体系的重要特征,决定着各分区的功能,以满足游客的旅游体验,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为主要原则,这种互利共荣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理念是地区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探究全域旅游必然会涉及对旅游空间的探索。论文主要研究全域旅游背景下青岛西海岸新区旅游空间发展的相关问题。论文首先分析了青岛西海岸新区全域旅游发展现状,具体分析青岛西海岸新区全域旅游发展概况和旅游业规划情况、产业要素、建设情况等现状,继而提出旅游空间发展研究的必要性;其次,结合旅游空间结构模型及相关理论,提出旅游区、旅游廊、旅游场域的三级空间构建路径;再次,根据空间特征和功能提出了“一核两带,八湾四山,十一组团”的空间整体布局,为西海岸新区下一步旅游规划空间整合方面提供参考,通过打造“一核”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及其周边空间规划案例,实现点、线、面的构建目标;接着,提出打造旅游+海洋文化、旅游+影视等六种旅游产品,针对旅游区、旅游廊、旅游场域三部分,从完善旅游产品体系、优化旅游服务体系、开拓旅游市场以及落实旅游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了推动青岛西海岸新区全域旅游空间发展对策和保障措施。

二、论西部旅游目的地开发的整合理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西部旅游目的地开发的整合理念(论文提纲范文)

(1)丽江玉龙雪山景区旅游投资驱动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旅游需求催热山地旅游
        1.1.2 旅游投资是推动景区发展的重要方式
        1.1.3 旅游景区投资是带动山地景区发展的有效途径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
        1.2.2 国内文献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山地景区投资驱动效应机理分析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旅游景区
        2.1.2 山地旅游
        2.1.3 山地景区
        2.1.4 投资
        2.1.5 旅游投资
        2.1.6 景区投资
    2.2 投资的分类
    2.3 研究的理论基础
        2.3.1 利益相关者理论
        2.3.2 区域经济学理论
        2.3.3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2.3.4 凯恩斯投资理论
    2.4 山地景区投资驱动因素分析
        2.4.1 外部驱动因素
        2.4.2 内部驱动因素
    2.5 山地景区投资的驱动机理
        2.5.1 外部驱动机理
        2.5.2 内部驱动机理
第3章 丽江玉龙雪山景区旅游投资与景区发展分析
    3.1 玉龙雪山景区发展历程
        3.1.1 起步阶段(1995 年之前)
        3.1.2 发展提升阶段(1995 年-2003 年)
        3.1.3 成熟稳定阶段(2004 年-2007 年)
        3.1.4 升级阶段(2008 年-现在)
    3.2 玉龙雪山景区投资发展历程
    3.3 投资与景区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3.3.1 投资带动景区效益提升
        3.3.2 景区投资增长与景区的发展为当地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3.3.3 景区投资的增长和景区的发展带来一定的生态效益
    3.4 玉龙雪山景区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3.4.1 景区生态环境保护资金与力度相对不足
        3.4.2 游客停留时间不长,消费链过短,主要收入来源单一
        3.4.3 景区除观光外的旅游产品不突出
        3.4.4 景区淡旺季明显
        3.4.5 高层次旅游专业性人才匮乏
第4章 丽江玉龙雪山景区投资驱动效应实证研究
    4.1 研究假设
        4.1.1 景区投资对景区成长和经济的影响
        4.1.2 景区投资对景区周边社会发展的影响
        4.1.3 景区投资对景区及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
    4.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4.2.1 样本选择
        4.2.2 数据来源
    4.3 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的设计和选取
        4.3.1 解释变量的设计和选取
        4.3.2 被解释变量的设计和选取
    4.4 模型设计与构建
    4.5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4.5.1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4.5.2 回归统计分析及检验
        4.5.3 实证结果及分析
第5章 提升景区投资驱动效应策略
    5.1 山地景区投资驱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5.1.1 景区投资渠道和方式相对单一
        5.1.2 投资偏重观光游,融合新业态项目投资较少
        5.1.3 高层次旅游人才缺乏,未来发展动力不足
        5.1.4 投资监管不严,投资效率过低
    5.2 提升景区投资驱动效应策略
        5.2.1 拓展投资方式和渠道,优化投资结构
        5.2.2 增加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质量提升投资
        5.2.3 加大旅游产业融合投资,增加景区竞争力
        5.2.4 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吸引投资,助力景区发展
        5.2.5 加大环保投资,重视可持续发展
        5.2.6 加强投资监管监控,合理高效利用投资资金
        5.2.7 加大旅游人才培养和投资
第6章 主要结论及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创新之处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2)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及思路
    五、资料数据来源
    六、论文框架内容、创新点及不足
第1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1.1 相关概念
        1.1.1 生态旅游
        1.1.2 生态旅游业
        1.1.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相关理论
        1.2.1 沟域经济理论
        1.2.2 山地生态经济理论
        1.2.3 生态旅游系统理论
        1.2.4 民族生态旅游理论
        1.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1.2.6 民族社会学理论
        1.2.7 民族经济学理论
    1.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1.3.1 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现实选择
        1.3.2 生态旅游扶贫的重要意义
        1.3.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1.3.4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扶贫效应
    小结
第2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
    2.1 自然地理条件
        2.1.1 地理环境特点
        2.1.2 地形地貌特征
        2.1.3 生态环境条件
        2.1.4 气候水文条件
    2.2 综合区位分析
        2.2.1 交通区位
        2.2.2 生态区位
        2.2.3 经济区位
        2.2.4 旅游区位
    2.3 历史人文背景
        2.3.1 历史沿革
        2.3.2 民族文化
    2.4 生态旅游资源条件
        2.4.1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类型
        2.4.2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特征
        2.4.3 生态旅游资源特色及优势
        2.4.4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
    2.5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2.5.1 政治环境因素
        2.5.2 自然条件因素
        2.5.3 社会发展因素
        2.5.4 经济环境因素
        2.5.5 科技水平因素
    小结
第3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3.1 生态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3.1.1 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贯穿于生态旅游业发展
        3.1.2 推动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3.1.3 有力促进了川西高原藏区经济社会发展
    3.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3.2.1 地理环境特殊
        3.2.2 生态环境脆弱
        3.2.3 社会环境复杂
        3.2.4 经济发展基础弱
    3.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还非真正的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模式
        3.3.2 生态旅游业发展的作用还有待提升
        3.3.3 环境保护力度不够
        3.3.4 旅游规划编制工作滞后
        3.3.5 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
        3.3.6 生态旅游产品同质化明显
    3.4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3.4.1 发展理念仍然滞后
        3.4.2 专业人才较为缺乏
        3.4.3 管理水平亟待提升
        3.4.4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小结
第4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时空评价
    4.1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1 基本原则
        4.1.2 评价指标体系
        4.1.3 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划分
        4.1.4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4.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4.2.1 确定指标权重
        4.2.2 指标总权重
        4.2.3 评价指标权重一致性检验
    4.3 评价模型的建立与指标量化分析
        4.3.1 评价指标量化评分档次
        4.3.2 评价指标量化与标准化
        4.3.3 建立评价模型
    4.4 基于指标模型的时空评价
        4.4.1 时空评价的重要意义
        4.4.2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分
        4.4.3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价
    小结
第5章 案例: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5.1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
        5.1.1 战略地位显着
        5.1.2 世界级旅游资源富集
        5.1.3 旅游交通条件不断改善
        5.1.4 生态旅游业发展态势总体向好
    5.2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5.2.1 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5.2.2 旅游可进入性仍然较差
        5.2.3 旅游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备
        5.2.4 生态旅游管理水平较低
        5.2.5 生态旅游与民族文化融合不够
    5.3 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5.3.1 高山峡谷生态旅游
        5.3.2 高原山地生态旅游
        5.3.3 原生态民族文化生态旅游
    5.4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思路
        5.4.1 加速打造“一核两中心”
        5.4.2 着力拓展三轴发展
        5.4.3 积极建设三个旅游城镇圈
        5.4.4 扎实推动三大区域发展
        5.4.5 打造生态旅游业重点和旅游品牌
    5.5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分析
        5.5.1 生态旅游业扶贫实践
        5.5.2 生态旅游业助力乡村振兴
        5.5.3 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评价
    小结
第6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思路与建议
    6.1 可持续发展思路
        6.1.1 以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为目标
        6.1.2 构建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新格局
        6.1.3 发展基本原则
        6.1.4 产业发展路径
    6.2 可持续发展建议
        6.2.1 制度保障体系
        6.2.2 发展对策建议
    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调查问卷
    附表2: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调查问卷
    附表3:川西高原藏区主要生态旅游资源定量评价表
    附表4: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类型系统构成一览表
    附表5: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统计表
    附表6: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表
    附表7:甘孜州旅游扶贫村统计表(2016-2019)
    附图1: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示意图
    附图2:国家生态重要性评价图
    附图3:国家生态脆弱性评价图
    附图4:四川省五大生态旅游发展片区区位图
    附图5: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分布图
    附图6: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开发空间格局
    附图7:川西高原藏区旅游景区带动扶贫村分布示意图
    附图8:川西高原地区高程图
    附图9:川西高原藏区主要旅游资源分布图
    附图10: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民族特色村寨分布图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参与的研究课题
致谢

(3)节庆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建构研究 ——以广府庙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资料收集方法
        1.5.2 分析方法
    1.6 研究案例和资料收集
        1.6.1 研究案例
        1.6.2 资料收集情况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研究综述
    2.1 符号学思想历史演进
    2.2 文献综述之一:旅游符号学研究
        2.2.1 国外研究进展
        2.2.2 国内研究进展
        2.2.3 总结和评述
    2.3 文献综述之二:节庆旅游研究
        2.3.1 国外研究进展
        2.3.2 国内研究进展
        2.3.3 总结和评述
    2.4 文献综述之三:有关庙会的旅游研究
        2.4.1 庙会的旅游研究
        2.4.2 广府庙会的相关研究
第三章 节庆吸引物符号建构的理论框架
    3.1 相关概念体系
    3.2 节庆旅游吸引物的特点
    3.3 皮尔斯符号学概述
        3.3.1 符号三个核心要素之定义
        3.3.2 符号三个核心要素之关系
    3.4 节庆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学分析框架
第四章 生产视角:节庆吸引物的符号意义建构
    4.1 广府庙会作为旅游吸引物的发展阶段
        4.1.1 研究思路
        4.1.2 样本数据获取
        4.1.3 研究分析与发现
    4.2 节庆旅游吸引物符号生产的研究过程
        4.2.1 研究思路
        4.2.2 资料收集和处理
        4.2.3 研究的编码过程
    4.3 节庆旅游吸引物的符号生产理论模型
        4.3.1 符号生产的基础:节庆吸引力
        4.3.2 符号生产的路径:节庆的组织管理
        4.3.3 符号生产的思路:节庆的策划理念
        4.3.4 符号生产的内容:节庆场景
        4.3.5 节庆旅游吸引物符号生产的运作机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互动视角:符号学视角下的节庆旅游体验
    5.1 符号学视角下的节庆体验
        5.1.1 研究思路
        5.1.2 研究步骤
        5.1.3 图像明示符号的内容分析
        5.1.4 图像隐含符号的体验要素
        5.1.5 节庆体验维度模型
    5.2 节庆旅游体验维度模型的验证
        5.2.1 研究思路
        5.2.2 研究步骤
        5.2.3 节庆体验量表开发过程及结果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消费视角:节庆吸引物的符号意义解读
    6.1 节庆吸引物符号系统的意义解读
        6.1.1 研究思路
        6.1.2 资料收集和处理
        6.1.3 研究的编码过程
    6.2 节庆旅游吸引物的符号意义解读模型
        6.2.1 直接解释项:节庆吸引力感知
        6.2.2 动力解释项:节庆依恋
        6.2.3 最终解释项:节庆忠诚度
        6.2.4 符号意义解读:感知-依恋-忠诚度模型
    6.3 节庆吸引力感知、节庆依恋与忠诚度的关系
        6.3.1 研究假设和理论模型
        6.3.2 量表设计
        6.3.3 数据收集与基本描述
        6.3.4 节庆吸引力感知的因子分析
        6.3.5 节庆依恋的因子分析
        6.3.6 结构方程检验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贡献
    7.3 管理启示
    7.4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三、论文内容及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马文化与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的形成
    第一节 蒙古人的马文化
        一、“马背民族”的缘起
        二、蒙古族眼中的“马”
        三、“蒙古马”精神对蒙古族的影响
    第二节 内蒙古马文化资源与马文化产业的关系
        一、马的用途与功能
        二、马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与马文化产品的精神价值
        三、发展马文化产业有助于保护与传承马文化
    第三节 内蒙古马文化资源与马文化产业形成
        一、内蒙古马文化资源
        二、精神文化需求与经济发展需求相统一
        三、马文化产业形成
第二章 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第一节 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背景
        一、马文化产业环境分析
        二、马文化产业结构分析
        三、马文化细分产业发展现状
    第二节 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的发展特点
        一、马文化产品具有符号经济的性质
        二、马文化产业结构高度化
        三、马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联动效应显着
    第三节 内蒙古马文化资源在马文化产业中的运用案例
        一、传承与保护并重:以歌舞演艺《千古马颂》为例
        二、市场需求引领:以草原夏季“8·18赛马节”为例
        三、政府规划推动:以蒙古族特色马文化小镇为例
第三章 基于竞争力模型对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要素分析
    第一节 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
        一、文化产业竞争力相关理论
        二、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竞争力决定要素的层次结构
        三、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第二节 马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要素的量化处理
        一、马文化产业生产要素
        二、马文化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及竞争要素
        三、马文化产业需求状况要素
        四、马文化产业相关产业发展要素
        五、马文化产业政府要素
    第三节 基于层次分析法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竞争力分析
        一、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
        二、马文化产业竞争力各要素指标的衡量
        三、马文化产业评价结果分析
第四章 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发展思考
    第一节 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广而散的马文化产业结构存在着一定的发展制约性
        二、马文化资源产业化缺乏内涵
        三、马文化产业市场中的有效性供给与需求不足
        四、政策与法规滞后于马文化产业发展
    第二节 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对策
        一、促进马文化产业聚集发展优化资源配置
        二、重视马文化精神实质创造新型马文化产业
        三、依靠旅游供需激发马文化市场活力
        四、进一步优化马文化产业政策体系
    第三节 结论
        一、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实现经济文化双重效益
        二、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可能发展的趋势与进一步拓展的空间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福建土楼旅游发展权益冲突演化与协同模式研究 ——以初溪土楼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框架
2 文献综述
    2.1 旅游发展权益冲突相关研究
        2.1.1 社会冲突理论
        2.1.2 旅游发展权益冲突
    2.2 旅游发展协同相关研究
        2.3.1 共生理论
        2.3.2 协同治理理论
        2.3.3 旅游发展协同相关研究
3 初溪土楼群旅游发展权益冲突现象
    3.1 初溪土楼群基本概况
        3.1.1 自然经济概况
        3.1.2 旅游发展概况
    3.2 初溪土楼群旅游发展权益冲突现象
        3.3.1 旅游开发粗放,旅游资源配置效率低
        3.3.2 遗产保护乏力,“空心化”与“违建”乱象迭出
        3.3.3 村民旅游参与程度低,利益相关者权益纠纷剧烈
        3.3.4 旅游不可持续发展
4 基于扎根理论的初溪土楼群旅游发展权益冲突分析
    4.1 田野调查与数据处理
        4.1.1 研究样本
        4.1.2 数据获取
        4.1.3 数据分析
    4.2 初溪土楼群权益冲突分析
        4.2.1 冲突领域分析
        4.2.2 冲突影响因素分析
        4.2.3 冲突结果分析
5 初溪土楼群旅游发展权益冲突演化分析
    5.1 权益冲突过程演化
    5.2 权益冲突时间演化
    5.3 利益相关者权益冲突分析
    5.4 权益冲突演化综合分析
        5.4.1 冲突核心领域分析
        5.4.2 冲突核心影响因素分析
        5.4.3 基于冲突核心领域与核心影响因素的进一步分析
6 福建土楼旅游发展协同模式
    6.1 福建土楼旅游发展权益冲突协同治理分析
        6.1.1 起始条件分析
        6.1.2 催化领导分析
        6.1.3 制度设计分析
        6.1.4 协同过程分析
    6.2 福建土楼旅游发展协同模式构建
        6.2.1 协同模式总体思路
        6.2.2 协同模式构建
7 研究结论与讨论
    7.1 研究结论
        7.1.1 综合分析旅游发展权益冲突,探索权益冲突成因及演化
        7.1.2 挖掘权益冲突根源,构建旅游发展协同模式
    7.2 研究创新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访谈提纲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附件

(7)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研究 ——以京津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缘起
        一、旅游业的功能不断多元化
        二、旅游发展的目的是助力人民美好生活
        三、人地关系协调发展
        四、京津冀旅游协同持续推进
    第二节 旅游共生体系统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一、旅游共生体系统的思考过程
        二、旅游共生体系统研究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三、旅游共生体系统研究的意义
        四、旅游共生体系统的相关说明
    第三节 研究框架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框架
        二、主要研究内容
        三、主要研究方法
第二章 基础理论与研究综述
    第一节 共生理论的内涵
        一、共生理论的提出——生物学内涵
        二、共生理论的发展——生态学内涵
        三、共生理论的发扬——社会科学内涵
        四、共生理论的前景
    第二节 共生理论在城市与区域等研究中的综述
        一、概述
        二、微观经济领域
        三、城市与区域协调
        四、区域产业经济
        五、管理学领域
        六、共生哲学
    第三节 旅游共生研究综述
        一、旅游共生研究的总体进展
        二、旅游共生理论的探索
        三、区域和城市旅游共生研究
        四、旅游利益相关主体共生研究
        五、旅游与生态环境共生研究
        六、旅游产业和旅游企业共生研究
        七、旅游资源整合和旅游产品共生研究
    第四节 其他基础理论
        一、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二、协同论
        三、产业生态学理论
        四、利益相关者理论
        五、博弈论
第三章 旅游共生体系统构建
    第一节 旅游共生的基础解释
        一、旅游共生
        二、旅游共生单元
        三、旅游共生的现实表现
        四、旅游共生的基础动因
    第二节 旅游共生关系分析
        一、旅游共生关系及其类型
        二、旅游共生度与共生系数
        三、旅游共生界面与共生环境
        四、旅游共生成本与共生效益
    第三节 旅游共生体系统理论模型构建
        一、旅游共生体形成的条件
        二、旅游共生体与旅游共生体系统
        三、旅游共生体系统的结构
        四、旅游共生体系统理论模型
第四章 旅游共生体系统的协调演化
    第一节 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概述
        一、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的含义
        二、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的实质
        三、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的研究视角
    第二节 组织形式维度上旅游共生体系统的协调演化
        一、组织形式维度上不同旅游共生关系的特征
        二、组织形式维度上不同旅游共生关系的对比
        三、组织形式维度上不同旅游共生关系的判定
    第三节 行为方式维度上旅游共生体系统的协调演化
        一、行为方式维度上不同旅游共生关系的特征
        二、行为方式维度上不同旅游共生关系的对比
        三、行为方式维度上不同旅游共生关系的判定
    第四节 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的机制
        一、旅游共生对象选择的机制
        二、内生动力机制
        三、外生动力机制
第五章 京津冀旅游内部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
    第一节 京津冀旅游共生关系的基础
        一、京津冀地区概况
        二、京津冀旅游共生关系的条件
        三、京津冀旅游共生关系的基础
    第二节 京津冀旅游行业共生体的协调演化分析 ——对旅行社和旅游饭店行业共生关系的研究
        一、旅游行业间的共生关系
        二、共生单元的主质参量
        三、旅游行业共生体协调演化的过程
        四、旅游行业共生体协调演化的空间格局
    第三节 京津冀旅游市场共生体的协调演化分析 ——对国内旅游市场共生关系的研究
        一、京津冀旅游市场共生体
        二、主质参量的选择
        三、旅游市场共生体的协调演化
        四、旅游市场共生体协调演化的规律与建议
    第四节 京津冀旅游内部共生体系统的协调演化
        一、京津冀旅游共生关系的形成
        二、京津冀旅游共生关系的新阶段
        三、京津冀旅游内部共生体系统的协调演化
第六章 京津冀旅游外部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
    第一节 京津冀旅游外部共生关系的形成与表现
        一、京津冀旅游外部共生关系概述
        二、京津冀旅游-经济共生关系
        三、京津冀旅游-政治共生关系
        四、京津冀旅游-文化共生关系
        五、京津冀旅游-社会共生关系
        六、京津冀旅游-生态共生关系
    第二节 京津冀旅游外部共生体系统的质参量
        一、各共生单元的主质参量
        二、各共生单元的指标选择和数据来源
        三、各共生单元主质参量的计算
    第三节 京津冀旅游外部共生体系统的协调演化
        一、京津冀旅游-经济共生体的协调演化
        二、京津冀旅游-政治共生体的协调演化
        三、京津冀旅游-文化共生体的协调演化
        四、京津冀旅游-社会共生体的协调演化
        五、京津冀旅游-生态共生体的协调演化
第七章 京津冀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的评价与对策
    第一节 京津冀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的评价
        一、京津冀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概况
        二、京津冀旅游共生体系统的关联协调度分析
        三、京津冀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的主要特征
        四、京津冀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的主要风险
    第二节 京津冀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进化的对策
        一、形成旅游共生观念
        二、完善旅游共生界面
        三、优化旅游共生环境
        四、推进全域旅游共生
        五、大力实施“旅游+”和“+旅游”战略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一、旅游共生体系统及其协调演化理论
        二、京津冀旅游共生体系统的协调演化
    第二节 可能的研究创新
        一、整合形成统一的旅游共生研究框架
        二、提出旅游共生体系统理论模型
        三、形成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理论
        四、京津冀旅游共生体系统的协调演化及评价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一、旅游共生体系统理论模型仍需完善
        二、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的指标和方法还要充实
        三、旅游共生关系的形成机制有待深入
        四、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进化对策措施的针对性还应强化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8)旅居趋势下滇中康养旅游地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康养旅游的兴起
        1.1.2 云南“三张牌”全力推进
        1.1.3 旅居时代发展趋势
        1.1.4 云南旅游产业的结构调整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及研究综述
        1.3.1 相关概念辨析
        1.3.2 国内外康养旅游研究综述
        1.3.3 国内外旅游地规划研究综述
    1.4 研究对象和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论文框架
第二章 相关基础研究及国内外实践动态
    2.1 康养旅游地规划的相关理论研究
        2.1.1 旅游区位及空间结构理论
        2.1.2 区域旅游合作理论
        2.1.3 比较优势理论
        2.1.4 旅游系统论
        2.1.5 其它理论
    2.2 康养旅游消费者的特征及需求分析
        2.2.1 康养旅游消费者的特征
        2.2.2 康养旅游消费者的需求
    2.3 我国康养旅游地的发展现状
        2.3.1 国内康养旅游地的发展历程
        2.3.2 相关政策环境
    2.4 国外康养旅游地案例分析
        2.4.1 美国图森峡谷农场
        2.4.2 瑞士蒙特勒小镇
        2.4.3 日本FuFu山梨保健农园
        2.4.4 国外案例小结
    2.5 国内康养旅游地案例分析
        2.5.1 巴马百魔洞养生旅游度假区
        2.5.2 台湾长庚养生文化村
        2.5.3 北京太申祥和山庄
        2.5.4 国内案例小结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滇中康养旅游地适宜性评价研究
    3.1 滇中地区概况
        3.1.1 研究区域概况
        3.1.2 区位及交通条件
        3.1.3 自然地理概况
    3.2 滇中康养资源优势分析
        3.2.1 优越的海拔与气候
        3.2.2 优良的生态环境
        3.2.3 多元的文化特质
        3.2.4 多样的养生资源
        3.2.5 良好的医疗条件
        3.2.6 小结
    3.3 滇中康养旅游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3.1 评价指标选取及说明
        3.3.2 评价的分析路径与指标体系
    3.4 滇中康养旅游地适宜性评价分析
        3.4.1 数据来源
        3.4.2 评价因子可视化分析
        3.4.3 综合评价分析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滇中康养旅游地发展概况研究
    4.1 滇中康养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4.1.1 康养旅游市场初步形成
        4.1.2 政府重视康养旅游产业发展
        4.1.3 滇中康养旅游发展的主要问题
    4.2 滇中康养旅游客群特征分析
        4.2.1 康养旅游客群基本特征
        4.2.2 旅游动机分析
        4.2.3 资源类型偏好
        4.2.4 客群特征小结
    4.3 滇中康养旅游地发展现状分析
        4.3.1 滇中康养旅游地发展概况
        4.3.2 滇中康养旅游地现状空间分布
        4.3.3 滇中康养旅游地现状空间结构分析
        4.3.4 滇中康养旅游地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
    4.4 滇中康养旅游地实例分析
        4.4.1 七彩云南·古滇名城(综合型水域康养)
        4.4.2 卧云仙居养生养老基地(森林康养)
        4.4.3 梦云南·温泉山谷(温泉康养)
        4.4.4 案例小结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滇中康养旅游地定位、选址及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5.1 滇中康养旅游地定位研究
        5.1.1 滇中康养旅游地SWOT分析
        5.1.2 滇中康养旅游地的职能定位
        5.1.3 滇中康养旅游地的市场定位
        5.1.4 滇中康养旅游地产品发展定位
    5.2 滇中康养旅游地选址研究
        5.2.1 康养旅游地选址要素分析
        5.2.2 康养旅游地选址策略
    5.3 滇中康养旅游地的功能构成研究
        5.3.1 居住功能
        5.3.2 康体功能
        5.3.3 养老功能
    5.4 滇中康养旅游地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5.4.1 开发湖滨+温泉疗养资源,构建中部五湖综合康养旅游地集群
        5.4.2 完善康体医疗设施建设,建立西部民族医药康养旅游片区
        5.4.3 挖掘特色康养产品,建立北部生态康养旅游片区
        5.4.4 开展特色古镇古村康养旅游,建设南部文化康养旅游片区
        5.4.5 探索多类型康体养老模式,建设东部康体养老旅游片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滇中康养旅游地规划策略研究
    6.1 中部五湖综合康养旅游地集群规划策略
        6.1.1 中部康养旅游地发展的局限性
        6.1.2 空间布局形态建构策略
        6.1.3 适应时移性的旅居康养需求
        6.1.4 统筹周边温泉资源进行开发
    6.2 西部民族医药康养旅游片区规划策略
        6.2.1 西部康养旅游地发展的局限性
        6.2.2 完善康体医疗设施建设
        6.2.3 构建民族医药旅游生态圈
    6.3 北部生态康养旅游片区规划策略
        6.3.1 北部康养旅游地发展的局限性
        6.3.2 深度挖掘特色康养产品
        6.3.3 完善基础设施配套
    6.4 南部文化康养旅游片区规划策略
        6.4.1 南部康养旅游地发展的局限性
        6.4.2 传统民居的改造利用
        6.4.3 构建乡村田园康养服务体系
    6.5 东部康体养老旅游片区规划策略
        6.5.1 东部康养旅游地发展的局限性
        6.5.2 探索多类型养老模式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 B:图片索引
附录 C:调查问卷

(9)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研究 ——恭城红岩村个案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文献研究及述评
        (二)新型农村社区发展文献研究及述评
        (三)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文献研究及述评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田野调查法
        (三)系统评价法
        (四)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五)主客位研究法
    四、研究主要内容和研究思路
        (一)研究主要内容
        (二)研究路线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创新
        (二)研究不足
    六、案例地选择原因
第一章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一、基本概念界定
        (一)民族地区乡村旅游概念界定
        (二)民族地区新型农村社区概念界定
        (三)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的协同发展
    二、理论应用
        (一)协同发展的外因——旅游影响理论
        (二)协同发展的内因——文化变迁理论
        (三)协同发展的目标——社区发展理论
        (四)协同发展的策略——博弈论
        (五)协同发展的机理——协同发展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要素与关系分析
    一、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与成效
        (一)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条件
        (二)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历程
        (三)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成效
    二、新型农村社区的发展与成效
        (一)新型农村社区发展条件
        (二)新型农村社区的发展历程
        (三)民族地区新型农村社区的发展成效
    三、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的相互作用
        (一)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为新型农村社区发展提供保障
        (二)新型农村社区发展为民族地区乡村旅游转型升级提供动力
    四、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作用机制
        (一)发展建设的目标
        (二)协同发展作用力
        (三)协同发展作用机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评价体系构建
    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二)全面性原则
        (三)一致性原则
        (四)现实性原则
        (五)可比性原则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与构建
        (一)评价指标选择的实践依据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解释
    三、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立
        (一)评价的方法
        (二)权重评价的步骤
        (三)权重计算过程
    四、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一)评价效果的综合模型
        (二)评价效果的等级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实证研究:基于红岩村的调查
    一、田野点概况
        (一)地理位置与概况
        (二)历史沿革与渊源
        (三)民族文化及发展
    二、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的条件
        (一)完善的基础设施,打造民族新型旅游农村社区
        (二)良好的生态环境,形成宜居宜游民族社区
        (三)发展的公共服务,提供便利民族社区服务
        (四)特色的民风民俗,促进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
        (五)融合的农旅态势,提升民族社区经济发展
        (六)多样的管理要素,实现民族社区有效治理
    三、红岩村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现状调查
        (一)问卷调研
        (二)问卷结果分析
        (三)交叉分析
        (四)协同效果分析
    四、红岩村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社区基础建设待加强
        (二)社区生态环境有待精进
        (三)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
        (四)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需改进
        (五)社区特色经济产品与服务待提升
        (六)社区治理需加强
    五、红岩村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路径
        (一)改善红岩村社区基础建设
        (二)保护红岩村社区生态环境
        (三)完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
        (四)加大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
        (五)促进社区经济多渠道发展
        (六)加强社区治理与服务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影响因素
    一、政府组织的影响
        (一)政府影响的表现
        (二)政府的积极影响
        (三)政府的消极影响
    二、协同发展管理自组织的影响
        (一)协同发展管理组织的表现
        (二)协同管理组织的积极影响
        (三)协同发展自组织的消极影响
    三、社区居民的影响
        (一)社区居民影响的表现
        (二)社区居民的积极影响
        (三)社区居民的消极影响
    四、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微型企业
        (一)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微型企业的作用
        (二)旅游微型企业的积极影响
        (三)旅游微型企业的消极影响
    五、民族旅游者的影响
        (一)民族旅游者行为影响表现
        (二)民族旅游者行为的积极影响
        (三)民族旅游者行为的消极影响
    六、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运行模型
        (一)政府与旅游微型企业间的博弈
        (二)旅游微型企业与民族旅游者之间的博弈
        (三)社区居民与协同发展管理自组织之间的博弈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实现策略
    一、政府:做好基础设施规划,加强协同发展顶层设计
        (一)加强基础设施与服务建设
        (二)加大公共服务设施与服务建设
        (三)推进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社区公共服务发展
        (四)保护生态环境,树立环保意识
        (五)加强宣传,做好旅游品牌
        (六)发挥基础治理作用,建设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和谐社区
        (七)完善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的保障体系
    二、组织:强化协同发展自组织建设
        (一)组建协同发展自组织管理机构
        (二)深化协同发展自组织理念
        (三)完善协同发展自组织管理制度
        (四)发挥协同发展自组织管理的作用
        (三)加大民族文化保护开发力度
    三、微企:构建协同发展的利益驱动机制
        (一)明确资源控制权,把握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开发模式
        (二)筹备协同发展资金,提供协同发展资金保障
        (三)了解利益相关者诉求,完善利益分配机制
        (四)协调利益分配,保障协同发展各方利益需求
    四、居民:鼓励旅游新型农民发展,加强社区居民人力资本建设
        (一)重视人力资本培养,提升旅游农业相关技能
        (二)培育旅游新型农民,促进其参与旅游的深度和广度
    五、游客:加强民族地区乡村旅游者的管理与自我管理
        (一)开展民族地区乡村旅游者的被动管理:
        (二)强化民族地区乡村旅游者的自我管理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一)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条件匹配,能够共生共荣
        (二)主客位评价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效果相对一致
        (三)广西恭城红岩村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评价良好,实现路径有保障
        (四)旅游微型企业助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促进协同发展
        (五)协同发展管理自组织规范制度建设,保证协同效果
        (六)提出“政府—组织—居民—微企—游客”五元协同发展模型
    二、研究展望
        (一)提高统计样本质量
        (二)考虑更多协同发展影响因素
        (三)开展多案例比较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附录 B:红岩村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调查提纲
附录 C:红岩村农家乐接待名目
附录 D:红岩村旅游资源调查表
附录 E: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调查表
附录 F:调研图片(节选)

(10)青岛西海岸新区全域旅游空间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
        1.1.3 论文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论文写作的思路和方法
        1.3.1 论文写作的思路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研究特色
第2章 青岛西海岸新区全域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2.1 全域旅游相关理论
        2.1.1 全域旅游的内涵
        2.1.2 全域旅游的特征
        2.1.3 旅游空间结构相关理论
    2.2 青岛西海岸新区概况
        2.2.1 青岛西海岸新区历史沿革
        2.2.2 青岛西海岸新区的区位条件
        2.2.3 青岛西海岸新区的社会经济
    2.3 青岛西海岸新区全域旅游发展现状
        2.3.1 青岛西海岸新区全域旅游规划情况
        2.3.2 青岛西海岸新区全域旅游产业要素
        2.3.3 青岛西海岸新区全域旅游建设情况
        2.3.4 青岛西海岸新区全域旅游产业规模
    2.4 青岛西海岸新区全域旅游发展存在问题
        2.4.1 旅游要素呈点状分布,“门票经济”为主
        2.4.2 城乡旅游空间发展不平衡
        2.4.3 旅游产品业态单一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青岛西海岸新区全域旅游空间发展设计
    3.1 青岛西海岸新区全域旅游空间发展可行性
        3.1.1 有效推动全域旅游发展需要
        3.1.2 有序扩大旅游产品的供给需求
        3.1.3 有效打破旅游空间局限
    3.2 青岛西海岸新区全域旅游空间发展目标
        3.2.1 全域旅游空间简易模型
        3.2.2 青岛西海岸新区全域旅游空间发展具体目标
    3.3 青岛西海岸新区全域旅游空间发展路径
        3.3.1 青岛西海岸新区全域旅游廊的构建
        3.3.2 青岛西海岸新区全域旅游廊的构建
        3.3.3 青岛西海岸新区全域旅游场域的构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青岛西海岸新区全域旅游空间发展规划
    4.1 全域旅游空间布局规划
        4.1.1 整体布局规划
        4.1.2 分区布局规划
    4.2 “一核”空间规划案例
        4.2.1 打造背景
        4.2.2 打造理由
        4.2.3 目标定位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青岛西海岸新区全域旅游空间发展产品设计
    5.1 旅游+海洋文化
        5.1.1 发展目标
        5.1.2 旅游产品
    5.2 旅游+影视文化
        5.2.1 发展目标
        5.2.2 旅游产品
    5.3 旅游+啤酒文化
        5.3.1 发展目标
        5.3.2 旅游产品
    5.4 旅游+民俗文化
        5.4.1 发展目标
        5.4.2 旅游产品
    5.5 旅游+美食文化
        5.5.1 发展目标
        5.5.2 旅游产品
    5.6 旅游+红色文化
        5.6.1 发展目标
        5.6.2 旅游产品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青岛西海岸新区全域旅游空间发展对策和保障措施
    6.1 推动青岛西海岸新区全域旅游区发展对策
        6.1.1 创新举办旅游主题活动
        6.1.2 打造令人瞩目的会奖旅游目的地
        6.1.3 加大广告宣传和媒体推广力度
    6.2 推动青岛西海岸新区全域旅游廊发展对策
        6.2.1 健全旅游交通体系
        6.2.2 打造高水准研学旅游线路
        6.2.3 完善旅游引导体系
    6.3 推动青岛西海岸新区全域旅游场域发展对策
        6.3.1 优化旅游环境氛围
        6.3.2 培养潜在旅游区
    6.4 推动青岛西海岸新区全域旅游空间发展的保障措施
        6.4.1 切实保障旅游安全
        6.4.2 优化旅游接待服务
        6.4.3 强化智慧旅游支撑
        6.4.4 强化旅游市场监管
        6.4.5 抓好人才队伍建设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论西部旅游目的地开发的整合理念(论文参考文献)

  • [1]丽江玉龙雪山景区旅游投资驱动效应研究[D]. 张轶群.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2]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蔡新良. 西南民族大学, 2021(02)
  • [3]节庆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建构研究 ——以广府庙会为例[D]. 李静.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6)
  • [4]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 苏日娜.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5]川西北高原藏区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及扶贫效应研究[D]. 何星. 西南民族大学, 2020
  • [6]福建土楼旅游发展权益冲突演化与协同模式研究 ——以初溪土楼群为例[D]. 张诗韵.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2020(08)
  • [7]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研究 ——以京津冀为例[D]. 孙振杰.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8]旅居趋势下滇中康养旅游地规划研究[D]. 张晨.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9]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研究 ——恭城红岩村个案考察[D]. 邓敏. 中南民族大学, 2020
  • [10]青岛西海岸新区全域旅游空间发展研究[D]. 丁逸超.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5)

标签:;  ;  ;  ;  ;  

西部旅游目的地开发一体化理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