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18卷主要内容(2001)

禹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18卷主要内容(2001)

一、JOURNAL OF YUZHOU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 Edition)Main Contents of Vol.18(2001)(论文文献综述)

李志敏[1](2021)在《中国古代钧釉瓷腐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球环境中的所有材料都会遭受环境腐蚀,腐蚀程度、速率、现象和机理取决于材料成分、结构以及环境因素。硅酸盐玻璃、陶瓷和金属腐蚀一直是现代材料腐蚀科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我国古代陶瓷有着悠久历史和辉煌成就,在科技史和工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古陶瓷为研究玻璃与陶瓷在自然埋藏下长期腐蚀提供了有效标本。古陶瓷腐蚀现象、腐蚀产物以及腐蚀过程等研究成果不仅能提升该领域的科学认知水平,也可为古代瓷器的保护与现代陶瓷研发提供科学借鉴。古代钧釉瓷是一类结构复杂、具有独特釉色的瓷器。本文以河南禹州钧台窑遗址、河北黄骅海丰镇遗址、山东济南恒隆广场和青州云门剧院出土钧釉瓷以及河南鲁山段店窑遗址出土花釉瓷(俗称唐钧)标本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钧瓷釉的腐蚀层、腐蚀产物、腐蚀现象和腐蚀过程等关键问题。分析研究工作表明,所分析样品瓷釉主要以钙釉为主,部分样品为钙碱釉。釉中存在大量晶体和分相结构。瓷釉产生三种腐蚀类型:Ⅰ型,釉中析出的树枝状或柱状硅灰石晶体(CaSiO3)裸露在釉层,优先于周围玻璃相腐蚀,腐蚀过程主要是硅灰石溶解,释放钙离子和硅胶体,腐蚀后在釉层形成规则的树枝状或柱状凹坑。Ⅱ型,富CaO的孤立液滴或连通状分相结构相对富SiO2基底玻璃相优先腐蚀,腐蚀后釉层上形成腐蚀层。腐蚀层保留原分相的形貌,出现球形孔洞或连通状孔洞。腐蚀的主要过程是近表面釉层中富CaO的分相结构和水之间发生阳离子与氢离子的交换,浸出钙镁离子。Ⅲ型,均匀玻璃相的腐蚀行为与富CaO分相结构相似。从釉层的化学成分特征看,晶体腐蚀后,导致腐蚀区域Ca元素含量显着减少。分相结构和均匀的玻璃相腐蚀后,Ca元素含量显着减少,Mg元素含量次之,形成富硅层。釉层浸出的钙离子,在环境条件适宜时会生成针状或团簇状的碳酸钙腐蚀产物,或聚集在晶体腐蚀形成的凹坑以及腐蚀层上。腐蚀层厚度在一定程度可以反映釉层的腐蚀程度。钧台窑遗址出土钧瓷釉,连通状分相结构区域的腐蚀层厚度大于孤立液滴区域的腐蚀层厚度。鲁山段店窑遗址出土花瓷釉连通状分相结构区域的腐蚀层厚度高于均匀玻璃相区域。同一遗址出土的同类瓷片中,具有连通状分相结构的釉质耐腐蚀性差。釉中的裂纹以及晶体腐蚀留下的凹坑,构成腐蚀通道,促进腐蚀的发生和发展。裂纹使得腐蚀向釉内发展或透过耐腐蚀性好的区域,在釉内部耐腐蚀性差区域发生。晶体腐蚀后形成的凹坑,促使釉内与裸露晶体接触的那部分晶体继续腐蚀,扩大腐蚀范围。腐蚀能够改变瓷釉外观,晶体腐蚀后形成的大量孔洞,具有连通状分相结构的玻璃相腐蚀后形成腐蚀层,使得瓷釉原来的乳浊感变弱,釉面泛黄,这些因素使得釉面外观改变程度很大,以至于研究者和观赏者很难清楚的了解瓷器当初的釉色面貌。本研究改变了人们通常认为高温钙釉瓷器耐腐蚀的传统看法,也提示今后的古陶瓷研究(釉色、釉面反光度、釉面光洁度、釉色成分改变等)应考虑腐蚀因素的影响。

陈斯亮[2](2020)在《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 ——兼论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清乾隆时期的学者型官员毕沅(1730-1797)在古迹保护方面的成就,以毕沅在陕西开展的古迹保护活动为研究主线,穿插论述了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归纳总结了毕沅古迹保护的主要特征,继而将以他为代表的清代古迹保护与欧洲及民国的遗产保护进行比较,并专门探讨了清代古迹保护及毕沅事迹的现实启示。研究中借助工程典籍、宫廷档案、金石碑刻、书札信件、报刊、摄影集、测绘图纸、考古发掘成果等资料,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考察、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归纳总结、个案研究、比较研究、交叉研究等方法,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对毕沅及清代古迹保护的诸多方面进行了剖析考察,并得出5点结论。研究成果在广度、深度及可信度方面与以往相比有较显着提升。本文首先分析了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时代氛围及相关典籍,对毕沅古迹考察、研究及保护实践的事迹进行了总体性论述,介绍了毕沅游历考察270余处古迹的概况,评述了毕沅的代表性着作《关中胜迹图志》《关中金石记》和他倡导编修的方志,梳理出毕沅在为官25年期间所保护的215处古迹。以毕沅所保护古迹的类型为划分依据,依次研究了陵墓、坛庙、城垣这三类受到相关保护制度约束的古迹,又选取3处无相关保护制度约束的其他类型古迹进行分析。在陵墓保护方面,介绍了清代陵墓保护的观念及制度,分析了毕沅保护陕西187座陵墓的相关背景、事件始末、保护措施及历史意义,论述了毕沅保护唐昭陵的9年历程、6项举措及历史意义;在坛庙保护方面,介绍了清代坛庙保护的观念及制度,论述了毕沅整修华阴西岳庙的工程始末、修缮理念、具体措施、工程经费、成果绘制等问题;在城垣保护方面,介绍了清代城垣保护的观念及制度,分析了乾隆时期的全国性城垣修缮风潮和当时陕西城垣的修缮概况,论述了毕沅整修西安城垣的工程始末、修缮理念、主要方法、具体措施和历史意义;在其他类型的古迹中,选取西安碑林、崇圣寺、灞桥作为代表性个案,分别从保护事件始末、保护措施、保护特点、历史意义及思想等方面进行了论述。由此归纳了毕沅古迹保护的5项特征——重视古迹价值尤其是社会价值及文化价值的发掘;以“化育人物”为理念进行古迹文化传播和修缮改造;强调古迹及其保护行为的延续性;其操作模式是在制度框架下以文人官员为主导开展保护;其长远目标是为了构建“理想天下”图景。此外,分析了毕沅在保护不同类型古迹时所反映的时代理念以及其保护方法背后的行为逻辑。通过与历代古迹保护人物的比较,认为毕沅是清代古迹保护领域的突出代表人物,也是自周至清近三千年间中国本土开展古迹保护实践数量最多者,他在古迹保护的思想和实践两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其次,文中阐述了清代古迹保护在思想、制度、机构、学者四方面的情况,尝试对其历史意义进行重新审视和客观评价,并将其与17-19世纪的欧洲和民国时期进行逐项对比,探寻外来理论与本土体系融合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研究认为,清代古迹保护体系颇为独特,既呈现自洽性和复杂性,也存在着历史局限性。它自19世纪起被逐步形成的西方遗产保护体系所超越,但仍然深刻影响民国古物保护体系的发展。最后,文中通过分析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恒久期望和阶段性问题,认为清代古迹保护和毕沅的相关事迹,不仅能够为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提供了历史素材和实施经验,也能够利用这些古代遗产保护智慧去探索创造性转化思路,在文化遗产价值评估、遗产“真实性”认知、文化遗产复建、文化信仰构建、价值传播和社会参与、预防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以工代赈”、遗产保护与国家安定等方面为今日提供更丰富的启示。

袁飞勇[3](2020)在《煤山文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煤山文化作为研究对象,对煤山文化的内涵界定、分期、年代、区域类型划分、文化渊源、发展过程与周边文化互动关系、文化去向、与夏的关系等问题做了较为全面而系统的研究。全文共分为绪论、第一至七章和结语。绪论部分主要对煤山文化以往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问题和研究任务。第一章界定清楚了煤山文化的内涵。通过与王湾三期遗存的比较,赞同王湾三期文化与煤山文化的分别命名,并指出煤山文化还应包括以禹会村、王油坊、南荡、杨庄二期、乱石滩、西花园、肖家屋脊、石板巷子等为代表的遗存。第二章按汝颍河流域、豫东南、豫西南鄂西北、鄂北、江汉平原、鄂西宜都、豫东皖中北、江淮东部等八个地理单元,分别对各区域的煤山文化遗存进行了分期研究。第三章对煤山文化各区域分期的对应关系进行了整合,将煤山文化总共分为从早到晚的五期,其中第一、二期为早期阶段,第三、四期为中期阶段,第五期为晚期阶段。然后全面考察了煤山文化以及相关考古学文化的碳十四测年数据,提出煤山文化的年代约在公元前2500~1900年之间,其中早期约在公元前2500~2300年,中期约在公元前2300~2000年,晚期约在公元前2000~1900年。最后总结了煤山文化不同阶段分布范围的演变与区域类型的划分。第四章首先探讨了煤山文化形成之前中原地区仰韶晚期最晚阶段至龙山早期文化格局的变迁,指出过去常被认为已晚至龙山早期的王湾二期四段、里沟二期、滩小关四期、西山七组、大河村五期、谷水河三期、台王一期等遗存,因普遍仍含有彩陶,实则仍早于龙山早期且属于秦王寨文化。至龙山早期时,在大汶口文化尉迟寺类型晚期遗存西进高潮的推动下,汝颍地区新形成大汶口文化前后屯类型,秦王寨文化传统为之终结。在此基础上,本章继而讨论了煤山文化早期两个地方类型郝家台类型和禹会村类型在形成过程中分别对龙山早期时大汶口文化前后屯类型与尉迟寺类型晚期遗存文化因素的继承,以及对同时期山东龙山文化和石家河文化因素的吸收。第五章详细讨论了煤山文化在早、中、晚不同阶段的发展过程中与其周边地区各不同考古学文化遗存的互动关系。首先在早期阶段,煤山文化推动了王湾三期文化的形成,并受到山东龙山文化和石家河文化的较大影响。其次在中期阶段,煤山文化因东扩和南下,占据了江淮东部地区和汝颍以南的广大南方地区,自身分布范围发生重大变化并形成诸多新地域类型,由此煤山文化与相邻周边地区产生了新的文化互动关系与文化格局。最后在晚期阶段,因汝颍地区煤山文化煤山类型已转变为新砦期二里头文化,由此,黄河流域此阶段相邻周边诸遗存与煤山文化的关系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而长江流域诸遗存与煤山文化的关系则大体维持了上一阶段的基本格局。第六章对煤山文化中晚期阶段各不同地域类型的流向分别进行了考察。一是只延续至中期的汝颍地区煤山类型,其中位于嵩山东麓的部分,在煤山文化王油坊类型和后岗二期文化的冲击下率先转变为二里头文化新砦类型,并北向和南向移动,推动了洛阳盆地二里头文化花地嘴类型和汝颍绝大部分地区二里头文化蒲城店类型的形成,即中原地区二里头文化新砦期三个类型的全面形成。二是延续至晚期的其他七个类型。其中豫东皖中北的王油坊类型和江淮东部的南荡类型均被岳石文化所取代,而汝颍地区以南至长江中游沿岸的五个类型,与目前这些地区发现的年代皆早不过二里头二期晚段的二里头文化遗存之间尚存在缺环,并且它们的主要文化因素也均未见之于后者中,故而它们的去向仍需存疑,有待新材料的发现。第七章结合学界关于夏王朝年代、文献所载夏王朝早期活动地望的研究,对有关夏代早期重大史事与考古学、年代学的对应关系做了相应探讨,并以此推断煤山文化煤山类型与夏的关系以及其他类型的主要人群构成。结语部分则对论文的几点主要收获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本文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对将来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黄雪红[4](2020)在《豫中传统村落景观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传统村落作为人居环境中的基本单元,是乡村振兴的焦点之一。其景观是地理、人文、经济和生产力综合作用的结果,随众多因子的变化而变化。现阶段的保护与发展规划面对地域历史文脉特征各异的农耕聚落,尤其是日渐式微的人居环境,由于理论和技术方法不足问题,造成村落社会生活结构与空间布局混乱,加速了村落萧条败落。研究通过对豫中35个国家级传统村落在村落基本信息、村落选址与格局、聚落景观、村落传统建筑、村落承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村落人居环境现状等方面的调研,结合景观形态学、社会学、行为心理学等理论研究,应用平面二维分析法,在整体空间形态(边沿与形状)、空间结构(布局与纹理)、建筑(实体与布局)三个层次进行形态指数分析,得出豫中传统村落有团状、带状与带状倾向的团状村落三种类型;通过从自然因子和人文因子方面的驱动力分析传统村落景观形态影响机制,得出驱动村落景观形态变化的主要因素依次是地理格局、交通布局和经济区位等。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为活化传统村落,研究从空间复活的角度认识和评价新环境下村落的社会发展,认为影响和制约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因素为村落人口流动、经济发展、人居环境等方面造成的传统宗族家庭瓦解,村落结构变化。由此,在研究中选取村落社会经济因素指标,基于和谐度方程构建综合评价体系模型,讨论传统村落评选不同社会经济系数的权重值,提出传统村落活力提高的理论对策,以期促进传统村落的有效评选与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梁维[5](2020)在《辽代春捺钵研究》文中指出有辽一代,契丹皇一年四季都在进行传统的四时捺钵。每年一、二、三月份,辽帝都要率领群臣,在水草丰美之地进行传统的钩鱼、捕鹅及射猎活动,同时还要处理大量政治事务。太平二年(1022)后,随着皇帝捺钵地的东移,辽帝开始在春捺钵地处理辽朝东部乃至全国的军政事务,使春捺钵的政治地位进一步上升。本文利用《辽史》《金史》及宋人笔记,结合出土的石刻与考古材料,对有辽一代春捺钵的地点、路线、区域等问题进行考察,并分析其产生变化的影响因素。同时,综合考证春捺钵的运营机制与传统活动内容,分析其中的变化过程。在前文研究基础上,最后分类探讨春捺钵政治活动的内容,并归纳政治职能的特点与变化。全文共分为绪论和正文两部分。绪论主要叙述全文的写作缘起、学术及应用价值、国内外研究现状、涉及的相关概念及研究方法等。在正文部分共分为四章内容。第一章“辽代春捺钵地点的选择”。本章对文献记载的辽代春捺钵的地点做全面梳理,以太平二年(1022)为分界点,考证前后两个时期的春捺钵地点共129个。在对地点的位置进行辨析的同时,对前人未考证的和考证不足的地点给出新的阐释,并对“春水”在地理层面的概念做出了解读。春捺钵的路线以太平二年(1022)为界,之前呈现出由北向西、转而向南,之后则转向东北方向,并固定在长春州区域的变化过程。总体来看,春捺钵的地点与路线主要分布在潢河及土河、南京、西京和长春州四个主要区域。同时,辽帝春捺钵地点的择选主要受自然和政治两种因素的影响。第二章“辽代春捺钵的运营机制”。本章主要根据《辽史》、宋人笔记并结合石刻材料,讨论了春捺钵时随行人员的构成、营盘结构和物资供给三方面的内容。依据史料的记载,考证出春捺钵时的随行人员主要有王公贵戚、南北臣僚和扈从部队三个部分。利用石刻资料与前人研究成果,考订出春捺钵的各类随驾官员三十余位。关于春捺钵的营盘,主要对营盘中皇帝斡鲁朵、王公大臣的营帐及运营毡车等设施的大小、布局及形制进行考察,并对随行人员的驻扎方式做了考证,总体上体现出以皇帝斡鲁朵为中心,王公、百官及扈从部队在其外围,呈环状包围式分布。他们共同护卫皇帝进行春捺钵,移动时也保持着距离,营盘呈现星散式分布的特征。本章还对春捺钵在不同区域的驻扎方式进行了分析,在平原和山地,春捺钵营帐是驻扎在相对平坦之处,而在长春州附近水网密布之地,则驻扎在高大的土包台上,同时春捺钵的住所呈现逐渐固定的趋势。春捺钵的物资供给主要分为外来物资供给和当地物资供给两部分,并由专门的官员及行宫斡鲁朵户进行统一的管理与运输。第三章“辽代春捺钵的传统活动”。本章从史料记载和考古学成果入手,以太平二年(1022)为界对捕鹅、捕鱼、射猎及祭祀活动的对象、工具、过程、环境等内容进行考察,并对捕鹅、捕鱼和山地射猎的活动予以列表,从中可以看出春捺钵的传统活动在太平二年(1022)前后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同,所捕之鹅从前期的多种禽类动物到后期只捕天鹅一种,后期所捕之鱼也是体型巨大的鳇鱼,这都体现出春捺钵活动内容的变化。这种变化与环境的改变及文化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关系。渔猎活动之后,契丹皇帝要率领群臣举行“头鹅宴”“头鱼宴”。春捺钵初期的祭祀活动主要有祭天、祭祖等契丹民族的传统活动,至辽中后期增加了佛教祭祀的内容,这表明春捺钵的活动内容也在不断丰富与发展。第四章“辽代春捺钵的政治活动及职能演变”。本章将辽代春捺钵的政治活动分为处理国内政务和解决边疆问题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主要对国内政务中的军国大政、制定经济政策、任命和赏罚官员、处理司法,处理部族事务、赈济灾民及对解决西北边疆、西南边疆,南部和东部边疆等诸多问题进行分类梳理考证,予以列表并分析其原因。最后对春捺钵政治职能的演变从重视当地事务、治理域内民族、处理对外关系三个角度进行阐述,并归纳其特点。本章主要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春捺钵时的政治活动予以分类,探讨其政治职能的特点和变化,并得出春捺钵在辽朝中后期政治地位上升的结论。

黄志伟[6](2020)在《豫西地区太原组旋回沉积与海平面变化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对河南禹州、登封和焦作地区下二叠统太原组岩性、沉积构造、沉积序列、实体和遗迹化石等沉积特征的研究,分析了沉积环境和沉积体系、建立了沉积相组合及沉积旋回序列,进而阐明了本区太原组沉积期旋回沉积与海平面升降变化的基本特征,并绘制了早二叠世海平面变化曲线。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确定了区域地层对比标志,并探讨了海侵与海退的演化规律。取得了如下主要进展:(1)通过对区内沉积特征的系统总结和精细分析,识别出4种沉积相(包括浅海相、潮坪相、泻湖相和障壁岛相)、2种沉积体系(无障壁海岸和有障壁海岸沉积体系);(2)依据沉积序列、沉积相、沉积体系及海侵海退沉积旋回特征,将禹州地区太原组划分出3个一级沉积旋回和9个二级沉积旋回;登封地区太原组划分出3个一级沉积旋回和11个二级沉积旋回;焦作地区太原组划分出3个一级沉积旋回和11个二级沉积旋回;(3)根据旋回沉积与海平面升降的响应关系,建立了豫西地区的地层对比格架,提出本区太原组沉积期总体经历了海平面先上升、后下降、然后再上升、再下降的变化过程,识别出禹州地区、登封地区太原组分别经历了2次较大规模海侵;焦作地区太原组经历了3次较大规模海侵;(4)基于区域地层对比及旋回沉积分析,提出了本区太原组沉积期海水进退变化规律,即:太原组沉积早期(阿瑟尔期早期),海水自东北方向侵入本区,焦作地区→登封地区→禹州地区先后接受海侵;太原组沉积中期(阿瑟尔期晚期),全区沉积相变化表现为海平面上升期形成的潮坪相→泻湖相沉积和海平面下降期形成的潮坪相→障壁岛相→潮坪相→泻湖相→潮坪相沉积,在此期间,焦作地区被识别出经历了两次小规模海侵;最后,太原组沉积晚期(萨克马尔期—亚丁斯克期),海水自东南方向侵入本区,禹州地区→登封地区→焦作地区先后接受海侵。

郝相赟[7](2020)在《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研究》文中提出共产主义作为马克思思想体系的核心和灵魂,对它的科学理解不仅关系到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理解和评价,而且关涉到如何科学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长期以来,共产主义“渺茫论”“过时论”“妖魔化”等错误论调不绝于耳,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淡化、弱化、边缘化,成了一个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严峻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实践的呼唤和理论的自觉都迫切需要真正搞清楚什么是共产主义,什么是马克思意义上的共产主义,它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它是如何产生的,特别是如何从理论认识与理想信念的层面破解和回应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在当下所面临的一系列责难和挑战。正是基于对上述问题的不断追问,本文以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历史演进为逻辑主线,以概念辨析、历史生成、理解维度、时代境遇和认同建构为研究思路,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注重史论结合,呈现整体性的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具体而言,一是通过对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乌托邦”等相关概念的考察辨析,界定了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研究的基本论域。二是在思想史的视域中梳理共产主义学说发生、发展和演进的过程,并在同马克思之前共产主义学说的比较分析中,揭示了马克思扬弃和超越空想社会主义进而实现共产主义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以文本为基础进一步考察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形成的时空场域、历史渊源和理论基础,分析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萌发、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总结概括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生成逻辑。三是从反思现代性的“理论维度”、消灭现存状况的“实践维度”和未来社会设计的“制度维度”对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进行了整体性的阐释和解读。从反思现代性的理论维度来看,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是从社会现实出发,通过批判和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来探寻人类自由和解放的思想理论体系。马克思从现代性危机的根源入手,通过对资本逻辑和理性形而上学的双重批判来实现对现代性的内在超越,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三重关系的视角透视并展现马克思对“历史之谜”的解答。从消灭现存状况的“实践维度”来看,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推翻资本主义和剥削阶级压迫,为实现理想社会而力图改造现实社会的革命运动。马克思从科学实践观出发,在生产劳动中找到了理解全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钥匙即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运动,基于这一矛盾把共产主义思想置于社会实践的基础之上。通过对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实践的深入分析,在总结共产主义者同盟和巴黎公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具体论述了共产主义革命的实现条件、实现方式以及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主体、特点和实质。从未来社会设计的“制度维度”来看,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是一种代替资本主义社会,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想社会形态。马克思通过对人类社会形态发展演进规律的研究,提出并论证了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并依据这一基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将在自身基础上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于未来社会的构想,马克思自觉运用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论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总体性概括,明确指出共产主义社会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根本价值诉求,并具体阐释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条件和实现方式。四是通过分析当前共产主义面临的时代困境及其原因,全面审视并客观审慎评价了西方左翼学者对马克思共产主义的解读和发展,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阐明当代中国对共产主义的坚守与扞卫。五是在阐释理想与信念、理想信念与社会现实关系问题的基础上,着力从情感、理论、政治、话语和价值五个层面出发,系统建构了新时代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认同的实践路径。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博大精深,对它的研究必将是一个持续深入的过程。在今后的研究中,要继续深入挖掘原着,充分利用好文本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进一步巩固基础研究;要努力就共产主义问题与西方左翼学者进行思想交流,在论辩中回应各种时代挑战,进一步增强比较研究;要坚持走进社会现实,把共产主义思想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场域,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中升华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进一步深化实践研究。

王帅[8](2020)在《基于碳排放约束的河南省县域农业水土资源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水土资源错配及其利用不合理是农业碳排放的主要原因之一。农业水土资源开发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是密不可分的,且农业生产活动的物资和能源投入主要集中于水土资源开发。同时,由于自然条件、种植结构、灌溉方式等的差异,不同地区农业生产过程中土地投入、能源和水资源的使用量不同,从而导致水土资源开发效率也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因此,开展碳排放约束下的水土资源优化研究不仅有助于科学评估水土资源管理的碳减排潜力,而且对于资源节约、提高水土资源开发效率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研究基于河南省65个村庄的农业生产调研数据和河南省相关统计数据,测算了村庄、县域的农业水土资源开发碳排放,基于农业投入产出原理运用Super-SBM模型测算了碳排放约束下县域单元的农业生产效率,对河南省县域单元农业水土资源开发碳排放和农业生产效率的空间差异进行分析,参照国家和河南省“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实施方案中的市县约束目标,求出各县域单元的的农业碳排放阈值,最后,基于碳排放最小化和粮食产量最大化的目标得到县域单元农业水土资源优化开发模式。主要结论如下:(一)调研村庄和县域的水土资源开发碳排放强度空间差异显着,总体上呈现“南北高,中间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即豫南、豫北调研村庄的碳排放强度高于豫中,且同一纬度村庄的农业碳排放强度相当。调研村庄农业碳排放强度主要分布在中等强度区和较高强度区,占调研村庄总量的63.08%。调研村庄的农业碳排放强度高值分布相对离散,但是也存在相对的高值区域,即豫北地区。县域单元农业水土资源开发碳排放强度空间差异较大,同调研村庄农业水土资源开发碳排放强度类似,土地资源开发碳排放强度远远大于水资源开发碳排放强度。其中浚县农业水土资源开发的碳排放强度最大,为1664.67 kg/hm2,新县的最小,为350.31 kg/hm2,县域空间水土资源开发碳排放强度的平均值为918.10 kg/hm2,土地投入碳排放强度明显高于其他投入方式。(二)河南省县域单元农业生产效率差异悬殊,其高值主要聚集在豫南、豫北及豫中开封等地区,同时豫西县域的农业生产效率未来仍需进一步提升。县域单元的农业生产效率值主要集中于Ⅲ、Ⅳ类之间,占全省县域总体的77.2%。其中,淮滨县的农业生产效率最大,为1.7209,林州市的农业生产效率最小,为0.1987。河南省县域单元农业生产效率的平均值是0.8419,小于平均值的县域有58个,大于县域平均值的有67个。(三)耕地灌溉水平、土地投入强度、耕地资源禀赋、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对农业生产效率有显着影响,且都通过了1%水平下的显着性检验。耕地灌溉水平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较为显着,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对农业生产效率影响相对较小。耕地灌溉面积和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对农业生产效率有着正向的影响,土地投入强度、耕地资源禀赋对农业生产效率有着负向的影响。(四)河南省“十三五”碳减排目标分解后各县域土地资源总碳排放强度为93052.67kg/hm2,各县域土地资源总碳排放强度阈值为91413.42 kg/hm2,总体上减少了1.76%,水资源总碳排放强度为157.43 kg/m3,各县域水资源总碳排放强度阈值为154.81 kg/m3,总体上减少了1.67%,阈值的设定符合国家和河南省的碳减排目标。(五)优化结果表明,本文的优化方案不仅提高了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减少了农业直接和间接能源和物资消耗的碳排放强度,而且实现了粮食产量的提高。河南省县域单元水土资源优化后粮食总产量增加,由原来的6238.48万t增加到6738.79万t,增加了500.31万t,达到了河南省“十三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中6500万t的既定目标。农业碳排放也大幅减少,根据“十三五”规划约束所求的阈值碳排放为922.48万t,优化后农业碳排放为830.97万t,减少了91.51万t。同时土地资源投入如化肥、农药、农膜的使用量也大幅减少,符合国家和农业发展需要,化肥由原来的的806.66万t减少到602.93万t,农膜由原来的156250.94t减小到145011.40t。(六)结合以上结果,对未来河南省低碳农业发展提出以下建议:(1)完善农业政策法规,转变农户生产观念;(2)优化水土资源组合模式,提升农业生产效率;(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广规模化经营;(4)以农业水土资源潜能划分为基础开展农业精准管理。

王培旭[9](2020)在《禹州中药材专业市场发展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在国家的重视与支持下,中药材专业市场逐渐成为现代中药材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节点。全国十七家国家级中药材专业市场审批成立至今,不仅有效稳定中药材市场流通秩序,避免原先中药材集贸市场的交易乱象,更推动中药材经营销售环节的高质量运转,在中药材经济发展过程中作用显着。禹州中药材专业市场是河南省唯一一家国家级中药材专业市场,不仅带动禹州当地中药材经济发展和就业,更成为全国中药材流通及经营销售的重要平台和枢纽之一。新时代背景下,禹州中药材专业市场更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严峻挑战,如何推动其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基于上述背景,笔者将展开对禹州中药材专业市场的相关研究。本文主要采用实地调研走访和文献资料研究相结合的方式逐步获得相关数据资料,在其基础上综合运用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等多种专业方法展开研究。首先对禹州中药材专业市场目前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目前禹州中药材专业市场已形成较大规模,在全国中药材经济发展中具有一定影响力,但仍存在诸如“柠檬”问题突出、现代化专业配套设施建设不完善、专业市场运营机制不健全、专业市场入驻门槛低、出口市场结构单一等问题,成为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阻碍;然后结合国内外其他药品经营单位发展典型案例进行剖析,总结成功经验;最后在前文研究基础上,结合禹州市中药材专业市场发展实际,从加大中药材质量管控力度、加快建设现代化专业设施、完善专业市场运营机制、建立健全严格的专业市场准入制度、积极拓展海外销路等方面提出推动禹州中药材专业市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对策。通过以上三个步骤的探讨,期望早日解决禹州中药材专业市场面临的问题,并为国内外其他专业市场的发展提供一定借鉴价值。本文可能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从专业市场视角丰富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研究;二是完善禹州中药材经济研究,并为其他地区中药材经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刘金城[10](2020)在《华北西部晚古生代克拉通内层序地层及矿产资源分布》文中指出通过对华北西部晚古生代克拉通内本溪组、太原组、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和上石盒子组进行的基于露头和岩心的相、古土壤和层序地层分析,论文建立了研究区的层序地层格架,在该格架内,分析了华北西部晚古生代克拉通内盆地充填演化和矿产资源成矿(藏)作用、时空分布及其控制因素,得出了以下几点主要认识:(1)华北西部晚古生代克拉通内本溪组、太原组、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和上石盒子组包含13种相组合,分别记录了以下沉积体系:中陆棚(开阔陆棚)(FA1)、内陆棚(局限陆棚、陆棚海湾或陆棚泻湖)(FA2)、浪控滨面(FA3)、潮控海湾(FA4)、泻湖(FA5)、开阔海岸潮坪(FA6)、碳酸盐开阔海岸潮坪(FA7)、非三角洲海岸平原(FA8)、河控三角洲(FA9)、浪控三角洲(FA10)、潮-浪混控三角洲(FA11)、冲积平原(FA12)和湖泊(FA13)。其中,FA1和FA2属于陆棚沉积体系;FA3–FA11属于海岸沉积体系;FA12和FA13属于陆相沉积体系。(2)华北晚古生代克拉通内本溪组、太原组、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和上石盒子组识别出七种古土壤类型,包括有机土(P1)、原始土(P2)、变性土(P3)、潜育土(P4)、钙质土(P5)、石膏土(P6)和氧化土(P7)。其中,有机土和氧化土主要发育在潮湿、排水良好的环境中;钙质土和石膏土主要发育在半干旱-干旱、排水良好和季节性降水环境中;变性土和潜育土主要发育在半潮湿和季节性降水环境中。(3)通过相和古土壤类型的地层叠置样式的观察,识别出三种主要类型的地层旋回类型,包括下部碳酸盐陆棚-上部内陆棚至海岸旋回(SC1)、海岸-内陆棚旋回(SC2)和河流-湖泊旋回(SC3),每一种地层旋回记录了一个典型的层序类型;根据生物地层约束下的层序地层对比,论文在华北晚古生代克拉通内本溪组、太原组、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和上石盒子组中共识别出33个层序(即层序1–层序33),这些层序从盆地边缘的被陆上不整合面(SU)限定的SC3型层序和/或被浪蚀面(WRS)或潮蚀面(TRS)再作用并替代的陆上不整合面(WRS/SU或TRS/SU)限定的SC2型层序向盆地中心过渡为被WRS/SU或TRS/SU限定的SC1型层序。根据跨越层序1–层序33界面的相迁移的相对强度和/或华北陆表海内记录的海侵-海退旋回的强度,本论文提出了一个三重层序地层级别体系。其中,整个华北晚古生代克拉通内盆地充填被定义为一级层序I;嵌套在层序I中的5个层序(即层序A-层序E)被划分为二级层序;嵌套在层序A-层序E中的层序1–层序33被划分为三级层序。(4)以二级层序为单元,将华北晚古生代克拉通内盆地充填划分为饥饿充填早期(层序A)、饥饿充填晚期(层序B)、平衡充填时期(层序C)、过饱和充填早期(层序D)和过饱和充填晚期(层序E)5个演化阶段。在这5个演化阶段内,华北西部主体沉积背景分别为岩溶地貌、海岸至内陆棚(局限陆棚、陆棚海湾或陆棚泻湖)、碳酸盐陆棚(开阔陆棚)、河流-三角洲和内陆河流-湖泊环境。根据生物-年代地层对比,华北盆地层序A和层序B海侵-海退旋回大体上分别与北美新墨西哥州西南部和亚利桑那州东南部的Pedregosa和Tombstone二级层序的海平面升降同步;层序C至层序E海侵-海退旋回大体上与北美德克萨斯州西部的Transpecos二级层序的海平面升降同步。(5)华北西部晚古生代克拉通内煤炭、煤层气、页岩气、致密砂岩气、石灰岩、高岭土、铝土矿和铁矿八种主要能源和矿产资源独一无二的时空分布模式反映了华北盆地演化过程中构造、海平面升降、气候和沉积过程之间的复杂的相互作用。饥饿充填早期赋存的G层铝土矿和山西式铁矿与该时期华北克拉通受古亚洲洋俯冲导致的沉降和全球海平面上升占压倒性优势导致的研究区沉积背景从岩溶地貌转变为海岸至内陆棚环境有关;饥饿充填晚期赋存的煤、煤层气、致密气和页岩气储层与该时期内蒙古隆起剥蚀、沉积物供给量逐渐增加导致的研究区沉积背景主体为海岸至内陆棚环境有关;平衡充填时期赋存的煤、页岩气储层和石灰岩与该时期沉积物供给速率与可容空间增长速率持平导致的研究区从北往南长期维持海岸平原、内陆棚和中陆棚的沉积格局有关;平衡充填晚期赋存的高岭岩与该时期全球海平面下降驱使的海岸平原泥炭遭受风化有关;过饱和充填早期赋存的煤、煤层气、页岩气和致密气储层与该时期沉积物供给速率开始大于可容空间增长速率导致的研究区沉积背景从内陆棚依次过渡为河流-三角洲和内陆河流-湖泊环境有关;过饱和充填晚期赋存的致密气储层与该时期内蒙古隆起强烈抬升、全球海平面下降和亚热带干燥气候占主导导致的研究区主体为内陆河流-湖泊环境有关。

二、JOURNAL OF YUZHOU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 Edition)Main Contents of Vol.18(2001)(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JOURNAL OF YUZHOU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 Edition)Main Contents of Vol.18(2001)(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古代钧釉瓷腐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中国古代钧釉瓷概述
    2.2 中国古代钧釉瓷科技分析研究
        2.2.1 钧釉瓷科技分析研究
        2.2.2 类钧釉瓷科技分析研究
    2.3 陶瓷腐蚀研究
        2.3.1 古代玻璃腐蚀研究
        2.3.2 古代陶瓷腐蚀研究
        2.3.3 玻璃及陶瓷腐蚀理论模型
        2.3.4 影响玻璃及瓷器腐蚀的因素
    2.4 小结
    2.5 研究意义、研究内容与创新性
        2.5.1 研究意义
        2.5.2 研究内容
        2.5.3 创新点
3 河南禹州钧台窑遗址出土钧釉瓷腐蚀研究
    3.1 腐蚀现象
    3.2 样品概况
    3.3 分析仪器
    3.4 结果
        3.4.1 胎釉成分分析
        3.4.2 腐蚀分析
        3.4.3 埋藏土壤pH和离子测试
    3.5 本章小结
        3.5.1 釉层特征
        3.5.2 腐蚀特征
4 河南鲁山段店窑遗址出土花瓷腐蚀研究
    4.1 样品概况
    4.2 结果
        4.2.1 胎釉成分分析
        4.2.2 腐蚀分析
        4.2.3 埋藏土壤pH和离子测试
    4.3 本章小结
        4.3.1 釉层特征
        4.3.2 腐蚀特征
5 河北黄骅海丰镇遗址出土钧瓷腐蚀研究
    5.1 样品
    5.2 结果
        5.2.1 胎釉成分分析
        5.2.2 腐蚀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山东青州云门剧院钧瓷腐蚀研究
    6.1 样品
    6.2 结果
        6.2.1 胎釉成分分析
        6.2.2 腐蚀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山东济南恒隆广场出土钧瓷腐蚀分析
    7.1 样品
    7.2 结果
        7.2.1 胎釉成分分析
        7.2.2 腐蚀分析
    7.3 本章小结
8 讨论
    8.1 腐蚀类型
    8.2 腐蚀过程
    8.3 腐蚀对瓷釉外观的改变
    8.4 腐蚀对钧釉瓷文物保护的借鉴
9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 ——兼论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文化遗产保护的古代经验值得梳理和发掘
        1.1.2 文化遗产保护的“古代智慧”有待创造性转化
        1.1.3 研究对象选取及范围界定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及相关反思
        1.3.1 针对传统古迹保护的争论与反思
        1.3.2 清代古迹保护的研究现状
        1.3.3 对于毕沅及其幕府的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资料及研究方法
        1.5.1 研究所借助的资料
        1.5.2 主要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2 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时代氛围及相关典籍
    2.1 古迹观念的演变及内涵扩大化
    2.2 清代古迹保护的时代氛围及其高峰时期——乾隆朝
        2.2.1 较高的古迹维修频次
        2.2.2 巨额的古迹保护经费支出
        2.2.3 浓重的访古考据氛围
        2.2.4 广泛的古迹保护参与范围
    2.3 清代与古迹保护相关的典籍及操作流程
        2.3.1 “正刑定罪”的根本之法——《大清律例》
        2.3.2 “设范立制”的典章汇编——《大清会典》和《清朝通典》
        2.3.3 “轨物程式”的部门法规——工部各类则例
        2.3.4 清代古迹修缮的基本流程
3 毕沅古迹保护事迹总述
    3.1 毕沅及其幕府概述
        3.1.1 毕沅生平及为官经历概述
        3.1.2 毕沅在诸多领域取得的成就
        3.1.3 毕沅幕府对古迹保护的重要支持
    3.2 毕沅所处时代的陕西
        3.2.1 乾隆时期陕西疆域及行政区划
        3.2.2 乾隆时期陕西主要官员及其职责
        3.2.3 乾隆时期陕西人口、粮储及财政收入
        3.2.4 陕西境内清代以前古迹数量
    3.3 毕沅古迹考察、研究及保护实践总览
    3.4 毕沅对古迹的游历考察
    3.5 毕沅与古迹相关的研究及创作
        3.5.1 陕西古迹之总览——《关中胜迹图志》
        3.5.2 陕西碑刻之辑考——《关中金石记》
        3.5.3 毕沅组织编修的陕西地方志
        3.5.4 毕沅以陕西古迹为题材的文学作品
    3.6 毕沅对古迹开展的保护实践
    3.7 小结
4 毕沅对陕西陵墓的保护及整修
    4.1 清朝对历代陵墓的态度和差异性保护
    4.2 清朝陵墓保护的相关制度及措施
        4.2.1 岁奏制度
        4.2.2 祭祀制度
        4.2.3 守护制度
        4.2.4 维修制度
        4.2.5 惩罚制度
    4.3 毕沅对陕西百余座陵墓的保护
        4.3.1 毕沅保护陕西陵墓的背景及缘起
        4.3.2 毕沅保护陕西陵墓始末
        4.3.3 毕沅为陕西陵墓开展的五项保护措施
        4.3.4 毕沅为陕西陵墓立碑情况
        4.3.5 与立碑相配合的其他保护措施
        4.3.6 毕沅保护陕西陵墓的历史意义
    4.4 毕沅对唐太宗昭陵的保护及修缮
        4.4.1 毕沅保护唐昭陵缘起
        4.4.2 毕沅保护唐昭陵的九年历程
        4.4.3 毕沅保护唐昭陵的六项举措
        4.4.4 毕沅保护唐昭陵的历史意义及重要影响
5 毕沅对陕西坛庙祠宇的保护及整修
    5.1 清代的祭祀观念与祭祀场所
        5.1.1 清代国家祭祀的空间载体
        5.1.2 清代地方祭祀的空间载体
    5.2 清代坛庙保护的相关制度
        5.2.1 祭祀制度
        5.2.2 巡查守护制度
        5.2.3 保养维护制度
        5.2.4 修缮制度
        5.2.5 惩罚制度
    5.3 毕沅对华阴西岳庙的整修
        5.3.1 修缮工程背景
        5.3.2 修缮工程始末
        5.3.3 修缮理念及具体举措
        5.3.4 工程经费及来源
        5.3.5 《华岳庙全图》的绘制与进献
        5.3.6 毕沅修缮西岳庙的特点及历史意义
6 毕沅对陕西城垣的保护及整修
    6.1 清人对待城垣的态度
    6.2 清代城垣保护制度
        6.2.1 岁奏制度
        6.2.2 勘察及审核制度
        6.2.3 维修制度
        6.2.4 工程验收及报销制度
        6.2.5 保固及赔修制度
        6.2.6 预防性保护制度
    6.3 乾隆时期的全国性城垣整修风潮
    6.4 乾隆中后期陕西城垣整修概况
    6.5 毕沅对西安城垣的整修
        6.5.1 西安城垣概述
        6.5.2 毕沅整修西安城垣始末
        6.5.3 毕沅对西安城垣的修缮理念和主要方法
        6.5.4 毕沅整修西安城垣的五项举措
        6.5.5 毕沅整修西安城垣的历史意义及影响
7 毕沅对其他类型古迹的保护及整修
    7.1 毕沅对西安碑林的保护及整修
        7.1.1 西安碑林概况
        7.1.2 毕沅整修西安碑林始末
        7.1.3 毕沅整修西安碑林的六项举措
        7.1.4 毕沅整修碑林的历史意义和后续影响
    7.2 毕沅对崇圣寺的保护及整修
        7.2.1 崇圣寺概况
        7.2.2 毕沅重修崇圣寺始末
        7.2.3 毕沅重修崇圣寺的四项举措
        7.2.4 毕沅整修崇圣寺的主要特点
    7.3 毕沅对灞桥的两次重建和恢复汉唐名胜的愿望
        7.3.1 灞桥概述
        7.3.2 毕沅修建灞桥始末
        7.3.3 毕沅第一次重建灞桥的举措
        7.3.4 毕沅第二次重建灞桥的构想
        7.3.5 毕沅恢复汉唐名胜的愿望
8 毕沅古迹保护的基本特征、时代理念及历史地位
    8.1 毕沅古迹保护的基本特征
        8.1.1 重视古迹价值的发掘——尤以社会价值及文化价值为主
        8.1.2 以“化育人物”为理念进行古迹文化传播和修缮改造
        8.1.3 强调古迹及其保护行为的延续性
        8.1.4 制度框架下以文人官员为主导的古迹保护模式
        8.1.5 以构建“理想天下”图景作为古迹保护的长远目标
    8.2 毕沅保护不同类型古迹所反映的时代理念及行为逻辑
        8.2.1 毕沅的古迹保护与其时代之间的关系
        8.2.2 从先贤不朽到古今相承——清代陵墓保护与家国信仰的构建
        8.2.3 信仰符号与等级秩序——清代坛庙保护及修缮的内在逻辑
        8.2.4 安危、赈济、观瞻——清代城垣保护的矛盾性及价值取向
        8.2.5 激进的复兴——以“改造”为古迹赋予时代意义和文化价值
    8.3 毕沅在中国古迹保护历史上的地位
9 清代古迹保护与欧洲及民国的多维比较
    9.1 清代古迹保护思想及多维比较
        9.1.1 清代古迹保护的思想
        9.1.2 17-19 世纪欧洲文化遗产保护的思想
        9.1.3 民国时期文物保护的思想
        9.1.4 比较结果与反思
    9.2 清代古迹保护制度及多维比较
        9.2.1 清代古迹保护的制度规程
        9.2.2 欧洲同时期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及法规
        9.2.3 民国时期古物保护制度及法规
        9.2.4 比较结果与反思
    9.3 清代古迹保护机构及多维比较
        9.3.1 清代古迹保护的相关机构及人员
        9.3.2 17-19 世纪欧洲文化遗产保护机构
        9.3.3 民国时期古物保护机构
        9.3.4 比较结果与反思
    9.4 以毕沅为代表的清代古迹保护学者及多维比较
        9.4.1 清代古迹保护学者及学术成果
        9.4.2 17-19 世纪欧洲文化遗产学者及学术成果
        9.4.3 民国时期文物保护学者及学术成果
        9.4.4 比较结果与反思
    9.5 反思:清代古迹保护与欧洲及民国的对比结果
10 清代古迹保护及毕沅事迹的现实启示
    10.1 古今文明的重大变革和文化遗产保护的新需求
    10.2 文化遗产保护的恒久期望、阶段性问题与应对
    10.3 清代古迹保护的现实启示
        10.3.1 尊重文化遗产的差异化价值评估并彰显核心价值
        10.3.2 辩证看待文化遗产修缮中的“真实性”
        10.3.3 信息视角下重新审视文化遗产的“复建”行为
        10.3.4 重视文化信仰的隐形作用并积极引导构建
        10.3.5 推动文化遗产的价值传播和社会参与
        10.3.6 关注文化遗产的预防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
        10.3.7 加强遗产保护领域的“以工代赈”活动
        10.3.8 聚焦遗产保护的前提与目标——国泰民安
11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2: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国家发明专利
    附录 3: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图录
    表录
    附表
    附文
    附图
致谢

(3)煤山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简史
    三、本文研究任务
第一章 文化界定
    第一节 煤山文化命名的合理性
    第二节 煤山文化范畴的再界定
        一、中原地区新砦二期阶段的遗存及其性质
        二、汝颍地区以外可归入煤山文化的遗存
        三、小结
第二章 遗存分析
    第一节 汝颍地区
        一、典型遗存分析
        二、其他遗存分析
        三、小结
    第二节 豫东南地区
        一、典型遗存分析
        二、其他遗存分析
        三、小结
    第三节 豫西南鄂西北地区
        一、典型遗存分析
        二、其他遗存分析
        三、小结
    第四节 鄂北地区
        一、遗存分析
        二、小结
    第五节 鄂西宜都地区
        一、遗存分析
        二、小结
    第六节 江汉平原区
        一、典型遗存分析
        二、其他遗存分析
        三、小结
    第七节 豫东皖中北地区
        一、典型遗存分析
        二、其他遗存分析
        三、小结
    第八节 江淮东部地区
        一、遗存分析
        二、小结
第三章 煤山文化的时空结构
    第一节 煤山文化的分期
    第二节 煤山文化的年代
        一、相对年代
        二、绝代年代
        三、小结
    第三节 煤山文化的地域类型
        一、早期阶段
        二、中期阶段
        三、晚期阶段
        四、小结
第四章 煤山文化的形成
    第一节 中原地区仰韶晚期至龙山早期的文化变迁
        一、仰韶晚期
        二、龙山早期
        三、小结
    第二节 煤山文化的形成
        一、禹会村类型的形成
        二、郝家台类型的形成
        三、小结
第五章 煤山文化的发展及其与周边文化的关系
    第一节 煤山文化早期与周边文化的关系
        一、与郑洛地区
        二、与豫西晋南地区
        三、与关中地区
        四、与豫北冀南地区
        五、与海岱地区
        六、与江淮东部地区
        七、与宁镇地区
        八、与环太湖地区
        九、与环巢湖地区
        一〇、与皖西南地区
        一一、与鄂东地区
        一二、与豫东南、豫西南鄂西北及江汉平原地区
        一三、小结
    第二节 煤山文化中期与周边文化的关系
        一、与郑洛地区
        二、与豫西晋南地区
        三、与关中地区
        四、与豫北冀南地区
        五、与海岱地区
        六、与宁镇地区
        七、与环太湖地区
        八、与环巢湖地区
        九、与皖西南地区
        一〇、与鄂东地区
        一一、与澧阳平原
        一二、与峡江地区
        一三、与清江下游地区
        一四、小结
    第三节 煤山文化晚期与周边文化的关系
        一、与郑洛、汝颍地区
        二、与黄河流域诸地区
        三、与冀中及京津唐地区
        四、与长江流域诸地区
        五、小结
第六章 煤山文化的流向
    第一节 煤山文化煤山类型向新砦二期二里头文化的转变
        一、新砦第二期的形成
        二、新砦二期二里头文化的全面形成
        三、小结
    第二节 煤山文化其他类型的流向
        一、王油坊类型的流向
        二、南荡类型的流向
        三、乱石滩类型的流向
        四、其他四个类型的流向
        五、小结
第七章 煤山文化与夏的关系
    第一节 关于夏王朝年代与早期地望的基本认识
    第二节 关于夏代早期重大史事的考古学、年代学解释
        一、夏代早期重大史事与考古遗存的对应关系
        二、夏代早期重大史事的年代学研究
        三、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科研成果

(4)豫中传统村落景观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相关概念界定
        1.1.1 传统村落及其概念演变
        1.1.2 形态及村落形态
        1.1.3 村落景观及景观变化
        1.1.4 驱动机制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3 传统村落景观变化相关理论基础
        1.3.1 景观变化驱动力理论
        1.3.2 不同视角中的传统村落景观变化研究
2 引言
    2.1 研究背景及意义
        2.1.1 研究背景
        2.1.2 研究意义
    2.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2.1 研究对象
        2.2.2 研究内容
        2.2.3 研究方法
    2.3 研究框架
    2.4 主要创新点
3 豫中传统村落景观形态变化驱动机制分析
    3.1 传统村落边界图形的形态定量分类
        3.1.1 传统村落外边界形态界定
        3.1.2 传统村落形状指数的选择
        3.1.3 豫中传统村落外边界图形的形态定量分类
        3.1.4 传统村落空间结构形态定量分析
    3.2 团状村落景观形态及影响机制分析
        3.2.1 平原村落形态及影响机制分析
        3.2.2 山地丘陵村落形态及影响机制分析
    3.3 带状村落景观形态及影响机制分析
        3.3.1 平原村落形态及影响机制分析
        3.3.2 山地丘陵村落形态及影响机制分析
    3.4 带状倾向的团状村落形态及影响机制分析
        3.4.1 平原村落形态及影响机制分析
        3.4.2 山地丘陵村落
4 传统村落社会发展机制分析
    4.1 社会行为影响村落空间形态
        4.1.1 村民日常活动空间层次
        4.1.2 社会活动影响村落空间形态
    4.2 人口流动影响村落社会发展
        4.2.1 劳动力外迁解体村落共同体
        4.2.2 宗族家庭瓦解重构社会结构
    4.3 经济发展重新定义村落空间
        4.3.1 农业现代化推动村落空间集约
        4.3.2 新兴产业改变传统人地关系
        4.3.3 消费观念促进空间功能分化
    4.4 人居环境带动人文景观建设
        4.4.1 改善基础设施升级产业结构
        4.4.2 建设公共设施提高公共福利
5 传统村落活力提高的理论对策
    5.1 中国传统村落评选和保护的现状
        5.1.1 评价忽视社会经济因素
        5.1.2 保护规划模式单一
        5.1.3 评选标准研究滞后
    5.2 补充综合活力评价指标
        5.2.1 大环境协同性指标
        5.2.2 村落主体性指标
        5.2.3 指标权重确定
        5.2.4 完善社会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5.3 完善综合活力评价体系模型
        5.3.1 确定评价指标和标准
        5.3.2 确定权重
        5.3.3 计算单指标子和谐度HD大小
        5.3.4 计算指标综合程度和谐度HD大小
        5.3.5 综合评价计算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1.1 传统村落形态变迁的主要影响因素
        6.1.2 传统村落分值级别与其活化措施
    6.2 讨论
参考文献
ABSTRACT

(5)辽代春捺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五、重点与难点
    六、创新点
第一章 辽代春捺钵地点的选择
    第一节 捺钵体制溯源
    第二节 辽太祖至圣宗太平二年的春捺钵地点
        一、辽太祖、太宗时期的春捺钵地点
        二、辽世宗至景宗时期的春捺钵地点
        三、辽圣宗初至太平二年的春捺钵地点
    第三节 辽圣宗太平二年至辽末的春捺钵地点
        一、辽圣宗后期至兴宗时期的春捺钵地点
        二、辽道宗至辽末的春捺钵地点
    第四节 春捺钵的区域、路线变化及影响因素
        一、春捺钵的区域
        二、春捺钵的路线变化
        三、春捺钵路线变化的影响因素
第二章 辽代春捺钵的运营机制
    第一节 春捺钵的随行人员
        一、王公贵戚
        二、南北臣僚(官员)
        三、诸行宫斡鲁朵(宫)户及扈从部队
    第二节 春捺钵的营盘
        一、皇帝的行宫与扈从官员的营帐
        二、春捺钵的营盘结构
    第三节 春捺钵的物资供给
        一、外来的物资供给
        二、当地的物资供给
        三、物资管理
第三章 辽代春捺钵的传统活动
    第一节 捕鹅放鹰
    第二节 渔猎活动
        一、河湖捕鱼
        二、山地射猎
    第三节 祭祀活动
第四章 辽代春捺钵的政治活动及职能演变
    第一节 处理国内政务
        一、商议军国事务
        二、制定经济政策
        三、任命及赏罚官员
        四、处理司法问题
        五、处理统治区内部族事务
        六、赈济灾民及其他
    第二节 解决边疆问题
        一、解决西北、西南部边疆问题
        二、解决南部边疆问题
        三、解决东部边疆问题
    第三节 春捺钵政治职能的特点与演变
        一、春捺钵政治职能的特点
        二、春捺钵政治职能的变化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后记

(6)豫西地区太原组旋回沉积与海平面变化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来源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海平面变化研究现状
        1.2.2 华北地区太原组沉积与古地理研究现状
        1.2.3 主要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3 创新点
        1.3.4 完成工作量
2 研究区地质背景
    2.1 地质背景
    2.2 区域地层特征
3 沉积相特征及类型
    3.1 沉积相识别标志
        3.1.1 岩性标志
        3.1.2 沉积构造
        3.1.3 古生物实体化石与遗迹化石
    3.2 沉积相类型
        3.2.1 浅海相
        3.2.2 潮坪相
        3.2.3 泻湖相
        3.2.4 障壁岛相
    3.3 沉积体系及相组合特征
        3.3.1 无障壁海岸沉积体系及相组合特征
        3.3.2 有障壁海岸沉积体系及相组合特征
4 沉积旋回及相对海平面变化
    4.1 沉积旋回划分
    4.2 研究区相对海平面变化特征
        4.2.1 禹州剖面沉积旋回与海平面变化特征
        4.2.2 登封剖面沉积旋回与海平面变化特征
        4.2.3 焦作剖面沉积旋回与海平面变化特征
5 地层对比分析
    5.1 地层对比标志
    5.2 横向对比分析
6 讨论:影响研究区海平面变化的主控因素
7 结论及认识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和问题
        (二)国内研究现状和问题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与逻辑框架
        (二)主要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
        (一)研究的重点、难点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共产主义思想的历史嬗变
    第一节 共产主义概念溯源
        一、共产主义概念内涵的多维审视
        二、共产主义相关概念辨析
        三、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马克思之前共产主义学说的历史演进
        一、古典共产主义
        二、十六至十八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
        三、十九世纪初的空想社会主义
    第三节 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
        一、空想社会主义的积极因素
        二、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缺陷
        三、马克思共产主义对空想社会主义的超越
第二章 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历史生成
    第一节 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出场
        一、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形成的时空场域
        二、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三、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
        一、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萌发
        二、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形成
        三、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发展成熟
    第三节 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生成逻辑
        一、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逻辑前提——哲学批判
        二、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逻辑起点——现实的个人
        三、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现实场域——市民社会
        四、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逻辑线索——人的解放
第三章 超越现代性的共产主义思想体系
    第一节 现代性危机的诊断
        一、当代社会现代性危机及其表现
        二、马克思之前的思想家对于现代性的反思
        三、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批判性反思
    第二节 “历史之谜”的沉思
        一、对“历史之谜”经济根源的批判
        二、对“历史之谜”政治桎梏的批判
        三、对“历史之谜”文化迷障的批判
    第三节 “历史之谜”的解答
        一、人与自然的和解
        二、人与社会的和解
        三、人与自身的和解
第四章 消灭现存状况的共产主义运动
    第一节 共产主义运动的理论基础
        一、科学实践观的创立
        二、发展物质生产的实践
        三、变革社会现实的实践
    第二节 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尝试
        一、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创立与发展
        二、国际工人协会的活动与影响
        三、巴黎公社的尝试与贡献
    第三节 人的解放的实现——共产主义革命运动
        一、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实现条件
        二、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实现方式
        三、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主体、特点和实质
第五章 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的蓝图描绘
    第一节 人类社会形态发展演进规律
        一、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自然历史进程的必然结果
        二、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形态的演进逻辑
        三、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发展阶段的划分
    第二节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一、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三、阶级消灭,国家消亡
        四、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第三节 共产主义社会的价值诉求
        一、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的价值追求
        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三、自由人的联合体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方式
第六章 马克思共产主义的当代境遇与扞卫
    第一节 马克思共产主义面临的当代困境
        一、“共产主义失败论”
        二、“共产主义庸俗化”
        三、“共产主义乌托邦论”
        四、“共产主义渺茫论”
    第二节 马克思共产主义面临困境的原因
        一、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本身的深刻性、复杂性
        二、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冲击
        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遇挫折
    第三节 当代西方左翼的共产主义回归
        一、阿兰·巴迪欧:“共产主义的假设”
        二、斯拉沃热·齐泽克:“共产主义观念”
        三、安东尼奥·奈格里、迈克尔·哈特:“共有的共产主义”
    第四节 当代中国对共产主义的坚守与扞卫
        一、实践探索:开辟科学社会主义实践新阶段
        二、理论创新:拓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新境界
        三、制度完善:谱写科学社会主义制度新篇章
第七章 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现实逻辑
    第一节 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
        一、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科学内涵
        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基本特征
        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与现实的辩证关系
    第二节 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现实路径
        一、深化情感认同,增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感染力
        二、深化理论认同,增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说服力
        三、深化政治认同,增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引领力
        四、深化话语认同,增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亲和力
        五、深化价值认同,增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凝聚力
参考文献
    一、经典着作
    二、外文译着
    三、中文着作
    四、外文文献
    五、期刊论文
    六、学位论文
    七、报纸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基于碳排放约束的河南省县域农业水土资源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农业低碳发展是全球变化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1.1.2 水土资源开发利用格局是影响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
        1.1.3 农业水土资源优化管理是实现碳减排的重要途径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理论意义
        1.2.3 实践意义
    1.3 研究进展
        1.3.1 农业碳排放研究进展
        1.3.2 农业水土资源开发碳排放研究进展
        1.3.3 农业生产效率研究进展
        1.3.4 低碳农业优化方案探索研究
        1.3.5 研究进展评述
    1.4 研究内容
        1.4.1 农业“水—土—碳”关联研究的理论框架和方法
        1.4.2 河南省县域农业水土资源开发的碳排放及其空间格局
        1.4.3 河南省县域农业水土资源开发生产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1.4.4 基于碳排放约束的河南省县域农业水土资源优化方案研究
    1.5 研究区概况
        1.5.1 河南省自然条件
        1.5.2 河南省农业生产条件概况
        1.5.3 河南省农业水土资源开发条件概况
2 理论框架、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理论框架与机理分析
        2.1.1 农业水土资源开发对碳排放的影响机理分析
        2.1.2 面向低碳农业开发的水土资源优化调控机理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过程
    2.3 技术路线
    2.4 研究方法
        2.4.1 农业水土资源开发的碳排放核算方法
        2.4.2 碳排放约束下农业生产效率的计算方法
        2.4.3 农业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
        2.4.4 县域农业碳排放强度阈值的计算方法
        2.4.5 基于线性规划的农业水土资源优化方法
3 河南省农业水土资源开发碳排放及其空间格局
    3.1 村庄单元农业水土资源开发碳排放强度的空间差异分析
        3.1.1 村庄单元水资源开发碳排放强度的空间差异分析
        3.1.2 村庄单元土地资源开发碳排放强度的空间差异分析
        3.1.3 村庄单元农业碳排放强度的空间差异分析
    3.2 县域单元农业水土资源开发碳排放强度的空间差异分析
        3.2.1 县域单元水资源开发碳排放强度的空间差异分析
        3.2.2 县域单元土地资源开发碳排放强度的空间差异分析
        3.2.3 县域单元农业碳排放强度的空间差异分析
4 河南省农业水土资源开发生产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4.1 河南省县域单元的农业生产效率空间差异分析
    4.2 基于农业碳排放强度和农业生产效率的类型区划分
    4.3 河南省县域单元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5 碳排放约束下的河南省农业水土资源优化方案
    5.1 河南省县域单元碳排放强度阈值分析
        5.1.1 县域单元土地资源开发碳排放强度阈值分析
        5.1.2 县域单元水资源开发碳排放强度阈值分析
    5.2 河南省县域农业水土资源优化方案
        5.2.1 水土丰富区农业低碳优化方案
        5.2.2 水多土少区农业低碳优化方案
        5.2.3 水土缺乏区农业低碳优化方案
        5.2.4 水少土多区农业低碳优化方案
6 面向低碳的河南省农业水土资源优化的政策建议
    6.1 完善农业低碳发展的政策法规,转变农户生产投入观念
    6.2 优化水土资源组合开发模式,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6.3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广规模化经营
    6.4 以农业水土资源潜能划分为基础开展农业精准管理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及研究不足
        7.2.1 创新点
        7.2.2 研究不足
    7.3 研究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禹州中药材专业市场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目的
    (四)国内外研究综述
    (五)研究内容
    (六)研究方法和可能创新点
二、相关概念及理论阐释
    (一)相关概念
    (二)理论阐释
三、禹州中药材专业市场发展概况
    (一)禹州中药材专业市场发展环境
    (二)禹州中药材专业市场建设规模
    (三)禹州中药材专业市场经营状况
四、禹州中药材专业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柠檬”问题突出
    (二)现代化专业配套设施建设不完善
    (三)专业市场运营机制不健全
    (四)专业市场入驻门槛低
    (五)出口市场结构单一
五、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
    (二)成功经验
六、促进禹州中药材专业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加大中药材质量管控力度
    (二)加快建设现代化专业配套设施
    (三)逐步健全专业市场运营机制
    (四)建立健全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
    (五)积极拓展海外销路
七、结论与展望
    (一)简短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禹州中药材专业市场发展问题研究调查问卷
致谢
个人简历

(10)华北西部晚古生代克拉通内层序地层及矿产资源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层序地层学的研究现状
        1.2.2 克拉通内层序地层的研究现状
        1.2.3 华北西部晚古生代克拉通内层序地层的研究现状
        1.2.4 华北西部晚古生代克拉通内能源和矿产资源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 主要完成的工作量
    1.5 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背景
    2.2 区域地层特征
        2.2.1 岩石地层特征
        2.2.2 生物地层特征
    2.3 本章小结
3 相分析
    3.1 陆棚沉积体系
        3.1.1 相组合1(FA1):中陆棚(开阔陆棚)
        3.1.2 相组合2(FA2):内陆棚(局限陆棚、陆棚海湾或陆棚泻湖)
    3.2 海岸沉积体系
        3.2.1 相组合3(FA3):浪控滨面
        3.2.2 相组合4(FA4):潮控海湾
        3.2.3 相组合5(FA5):泻湖沉积
        3.2.4 相组合6(FA6):开阔海岸潮坪
        3.2.5 相组合7(FA7):碳酸盐开阔海岸潮坪
        3.2.6 相组合8(FA8):非三角洲海岸平原
        3.2.7 相组合9(FA9):河控三角洲
        3.2.8 相组合10(FA10):浪控三角洲
        3.2.9 相组合11(FA11):潮-浪混控三角洲
        3.2.10 海岸沉积体系总结
    3.3 陆相沉积体系
        3.3.1 相组合12(FA12):冲积平原
        3.3.2 相组合13(FA13):湖泊
    3.4 本章小结
4 古土壤分析
    4.1 古土壤类型和成土环境解释
        4.1.1 古土壤类型1(P1):有机土
        4.1.2 古土壤类型2(P2):原始土
        4.1.3 古土壤类型3(P3):变性土
        4.1.4 古土壤类型4(P4):潜育土
        4.1.5 古土壤类型5(P5):钙质土
        4.1.6 古土壤类型6(P6):石膏土
        4.1.7 古土壤类型7(P7):氧化土
    4.2 本章小结
5 层序地层分析
    5.1 地层单元、界面和层序模式
        5.1.1 地层旋回 1(SC1):下部碳酸盐陆棚—上部内陆棚至海岸旋回
        5.1.2 地层旋回 2(SC2):海岸-内陆棚旋回
        5.1.3 地层旋回 3(SC3):河流-湖泊旋回
    5.2 层序地层划分及对比
        5.2.1 层序 1-层序 6
        5.2.2 层序 7-层序 11
        5.2.3 层序 12-层序 17
        5.2.4 层序 18-层序 27
        5.2.5 层序 28-层序 33
    5.3 层序地层级别
    5.4 本章小结
6 盆地充填演化
    6.1 饥饿充填早期
    6.2 饥饿充填晚期
    6.3 平衡充填时期
    6.4 过饱和充填早期
    6.5 过饱和充填晚期
    6.6 本章小结
7 矿产资源的形成与分布
    7.1 能源矿产
        7.1.1 煤和煤层气
        7.1.2 页岩气
        7.1.3 致密砂岩气
    7.2 金属矿产
        7.2.1 铝土矿和铁矿
    7.3 非金属矿产
        7.3.1 高岭岩
        7.3.2 石灰岩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JOURNAL OF YUZHOU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 Edition)Main Contents of Vol.18(2001)(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古代钧釉瓷腐蚀研究[D]. 李志敏.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1)
  • [2]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 ——兼论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D]. 陈斯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煤山文化研究[D]. 袁飞勇. 武汉大学, 2020(06)
  • [4]豫中传统村落景观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D]. 黄雪红. 河南农业大学, 2020(06)
  • [5]辽代春捺钵研究[D]. 梁维. 吉林大学, 2020(08)
  • [6]豫西地区太原组旋回沉积与海平面变化特征研究[D]. 黄志伟. 河南理工大学, 2020(01)
  • [7]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研究[D]. 郝相赟. 兰州大学, 2020(01)
  • [8]基于碳排放约束的河南省县域农业水土资源优化研究[D]. 王帅.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
  • [9]禹州中药材专业市场发展问题研究[D]. 王培旭. 河南工业大学, 2020(05)
  • [10]华北西部晚古生代克拉通内层序地层及矿产资源分布[D]. 刘金城.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0(01)

标签:;  ;  ;  ;  ;  

禹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18卷主要内容(2001)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