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原位”聚离子复合改性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膜的结构

表面“原位”聚离子复合改性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膜的结构

一、表面“原位”聚离子复合修饰的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膜的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杨琪,邓南平,程博闻,康卫民[1](2021)在《锂电池中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文中研究说明锂电池目前在人们生活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是传统的液体电解质沸点低且易泄漏,容易引起锂枝晶生长和安全问题。凝胶聚合物电解质(GPEs)的状态介于液态电解质和固态电解质之间,不仅可以作为电解质,还可以作为隔膜,这样可以减少液体电解质的泄漏以及改善固体电解质的界面电阻。本文综述了锂电池中制备不同类型的GPEs的方法,如溶液浇铸法、相转化法、原位聚合法、UV(紫外)固化法和静电纺丝法等,重点总结了不同纤维基的GPEs(聚(偏二氟乙烯)(PVDF)、聚(偏二氟乙烯-共六氟丙烯)(PVDF-HFP)、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丙烯腈(PAN)和聚间亚苯基间苯二甲酰胺(PMIA))在锂电池中的运用,并通过对不同基质的改性来改善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阻碍锂枝晶的生长。最后,本文对锂电池中GPEs的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讨论和提出的策略将为今后高性能锂电池的实际应用提供更多的途径。

张秀[2](2021)在《碳量子点构筑的高性能聚砜阴离子交换膜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加重,亟需寻找一种新型清洁能源以缓解当前的压力。燃料电池的效率高、零排放等特点被认为是改善环境和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选择之一。开发具有良好的离子传导性、耐碱稳定性的阴离子交换膜是提升燃料电池的寿命和能量转换效率的关键。传统聚合物高分子膜由于结构单一而表现出较低的离子传导性能和较差的耐碱稳定性能,限制了其在燃料电池中的发展。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优化膜内微观结构,提升宏观性能为出发点,提出不同的改性策略,力求实现阴离子交换膜的离子传导性和耐碱稳定性的同步提升。主要工作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以柠檬酸和乙二胺为原料,利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碳量子点,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仪(FTIR)等仪器对其进行了表征分析。以聚砜为有机聚合物骨架,通过氯甲基化和季铵化反应引入柔性侧链,构建了一系列不同碳量子点含量的侧链型阴离子交换膜,探究碳量子点对侧链型阴离子交换膜性能的影响。此外,针对燃料电池的应用,对膜进行了吸水率、溶胀率、电导率和单电池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碳量子点的引入明显提升了膜的吸水率,对照膜的27.9%提升至杂化膜的35.6%。与对照膜相比,杂化膜的OH-电导率在80o C下可达42.03 m S·cm-1。此外,机械强度由对照膜的24.0 MPa提升至杂化膜的31.7 MPa,最高提升了32%。(2)选用两端为叔胺基团、中间为柔性疏水链作为交联剂,对聚砜基质进行交联改性,构建了一系列不同碳量子点含量的交联型阴离子交换膜。交联型杂化膜的离子电导率在80o C下高达61.1 m S·cm-1,高于侧链型杂化膜在80oC下的离子电导率(42.03 m S·cm-1)。机械强度由对照膜的40.7 MPa提升至杂化膜的49.3 MPa。杂化膜仍保持完整且电导率剩余为61.1%,表现出较好的碱稳定性。(3)为增强碳量子点与聚砜基质之间的相容性与稳定性,调节水热合成的时间与温度,制备改性碳量子点。以聚砜为聚合物主链,通过季铵化反应接枝改性碳量子点,构建了一系列不同碳量子点含量的接枝型阴离子交换膜。实验结果表明,改性碳量子点具有丰富的表面结构,与聚砜主链接枝后,形成了带有正电荷的导离子基团。杂化膜的OH-电导率在80o C下可达39.8 m S·cm-1,优于对照膜。机械强度由对照膜的19.0 MPa提升至杂化膜的35.4 MPa,提升了86.3%,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

王锦涛[3](2021)在《水凝胶电子皮肤及可穿戴设备的制备和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凝胶是一种富含水分的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胶体物质,有着与人体组织类似的结构以及模量,并且可以像人体皮肤一样可以传导电信号,是用作人造皮肤或者机器人电子皮肤的理想材料。而传统水凝胶由于自身存在大量的水分,导致容易在低温环境中冷冻,在高温环境中失水,最终丧失优异的性能。因此,水凝胶可穿戴设备和电子皮肤的环境适应性和稳定性是一个急需解决的挑战。此外,水凝胶用作人体可穿戴设备或者伤口电子皮肤贴附于人体表面时,不希望水凝胶发生脱落或者造成细菌感染,因此,水凝胶的粘附性以及抗菌性也是需要考虑的一个方面。论文主要工作如下:1.本文设计了一种在较低温度或者较高温度下的极端环境中依旧能够维持稳定工作的电子导电水凝胶,并将其应用于可穿戴设备和机器人电子皮肤。水凝胶以丙烯酰胺(AAm)和丙烯酸(AAc)的共聚网络为高分子主链,少量N,N-亚甲基双丙烯酰(MBAA)作为交联剂,以聚苯胺为导电介质,通过原位聚合苯胺单体形成导电网络水凝胶。添加甘油可以降低水的凝固点从而抑制水结冰;在非封闭环境和高温环境中可以吸附水分子,达到抗冻和抗失水的目的。该水凝胶具有出色的机械性能,耐疲劳性,导电性和在极端温度环境中的稳定性,在-18℃到60℃环境中依旧可以稳定输出信号。2.由于该凝胶还具备优秀的拉伸应变灵敏度(GF=4.37)和压力灵敏度(1513.7 MPa-1),因此我们将其设计成为拉伸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作为可穿戴器件可以监测人体食指关节运动及脉搏细微的跳动,并给出反馈信号。将压力传感器布置在机械手的各个部位,可以监测到机械手在抓握对象物体时不同部位所施加的力的大小。温度窗口测试证明该电子皮肤在极端的温度环境下依旧可以稳定地工作,展现了该水凝胶在机器人电子皮肤方面应用的巨大潜力。良好的耐疲劳性。3.制备了两性离子(SBMA)聚电解质水凝胶,研究其对皮肤的粘附效果及抗菌效果。两性离子的存在使得水凝胶对猪皮有较强的粘附力(90°剥离测试可达2.3N/m)。抗菌性测试结果显示两性离子聚电解质水凝胶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抗菌性可以达到99%。研究表明两性离子水凝胶作为人造电子皮肤可以稳定粘附在人体表面,且能有效防止在应用时造成细菌感染。

王泽鸿[4](2020)在《柔性电子织物材料的微结构设计及功能化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微缩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带动新型电子器件朝着小型化、集成化和智能化的方向转变。然而,当前主流电子器件的宏观形式单一且多由传统刚性电子材料制备而成;不仅与人体工程学原理相悖,还会降低其电子功能稳定性。新兴电子织物材料通过整合纺织品基材的固有性质(例如轻质、柔软、透气、舒适和耐久等)和微纳米电子材料的特有功能(例如导电、介电和传感等)来兼顾可穿戴器件的服用性能和电子功能。但是,当前电子织物材料的功能性和耐久性还不能进行有效地统一,主要原因有:1)由于微纳米电子材料与织物基材的尺寸和材质不同,通过现有的制备工艺不能有效地整合二者的优势;2)基于电子功能层与织物基材之间复合而成的柔性电子器件存在层间杨氏模量不匹配的问题,在长期的使用中易出现断裂甚至界面分离的现象;3)采用结构一体化制备而成的敏感纤维材料由于其物理形态或化学结构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使电子织物的功能稳定性下降。鉴于此,本论文基于刚性电子材料柔性化策略,借助丝网印刷、静电纺丝以及微结构形貌构筑和表面化学结构设计来保留和提高电子织物材料的服用性能与导电、压力传感和电化学传感功能,以实现不同尺寸/材质的结构、器件和系统的跨尺度制造并为未来可穿戴产业的发展奠定研究基础。主要内容有:基于银纳米颗粒(Ag NPs)的去稳定机制和丝网印刷工艺,制备了可在低温下烧结的Ag NPs基导电墨水和具有较低电阻率的柔性印刷电路。采用球形Ag NPs(直径为10nm)作为导电填料;利用醇共溶剂作为分散剂;此外,分别将聚苯胺(PANI)和稀盐酸(HCl)充当助剂和化学烧结剂;再经均质后得到低温烧结型导电墨水。研究表明,Cl-与Ag NPs表面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在印刷电路的干燥过程中,Cl-浓度增大并取代Ag NPs表面上原有的稳定基团,使Ag NPs的表面区域暴露出来进而产生自发聚集;再经历奥斯瓦尔德熟化过程并不断生长为块状烧结体形态,使印刷电路经过低温处理后表现出优异的导电功能。另外,随着导电墨水中PANI的引入,导电墨水的固含量和粘度也随之增大,印刷电路的清晰度和导电性提升。当导电墨水中Ag NPs的固含量为30 wt.%,PANI含量为27.8wt.%且HCl的初始浓度为50 m M时,印刷织物电路可以在60℃下实现烧结并具有较好的导电性能(电阻率为2×10-5Ω·m)。利用柔性印刷电路代替传统刚性电路模式并导通并联的发光二极管。低温烧结导电墨水的开发可以有效地避免传统的高温烧结过程,为拓宽热敏感基材在印刷电子中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策略。通过引入高分子弹性体充当导电墨水的粘结相,提高了印刷导电织物在反复弯曲或压缩下的导电功能稳定性;此外,基于高分子溶胀和Ag NPs自发烧结同步进行的思路,成功地开发了共溶剂(化学烧结剂和溶胀剂)后处理过程并制备出具有微尺度导电褶皱结构的印刷电子织物。研究显示,由于溶胀后的WPU分子(软材料)与Ag NPs烧结体(硬材料)之间的弹性模量相差较大,在软/硬材料的界面处会产生压缩应力,再经溶剂干燥过程的内应力释放过程迫使WPU在复合体系中形成微尺度的褶皱结构。特别地,当Ag NPs的固含量为50 wt.%,将干燥后的印刷图案置于共溶剂中(由聚阳离子季铵盐(DADMAC)、乙醇和二氯甲烷(DCM)按照体积比分别为10:5:10配制而成)并在室温下后处理,可以得到电阻率为0.01Ω·m的印刷图案。基于导电涤纶织物内部的微观褶皱结构,将两片导电织物组装并获得对微小压力(29 Pa)具有较好响应效果的压力传感织物。该压力传感织物经过160多次的循环弯曲和压缩后均具有良好的导电稳定性、较快的响应时间(63 ms)和信号一致性;实现了对人体运动信号的频率和强度进行同步监测且在机械外力下能保持较好的功能稳定性,为实现可穿戴电子织物提供了研究基础。基于电容式压力传感机制并达到免疫环境因素对介电材料的影响,构筑了化学结构和物理形态稳定、吸潮性低和输出信号抗干扰的可穿戴全织物压力传感器。通过对聚离子液体(PIL)的结构进行筛选和设计,制备了具有极性较强且化学结构稳定的聚(1-乙烯基-3-丁基咪唑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PBVIm][TFSI],重复单元的偶极矩为12.49 Debye)并将其作为主体成分;再通过静电纺丝制备了直径为213 nm且[PBVIm][TFSI]含量高达67 wt.%的聚离子液体纳米纤维膜(PILNM)。将PILNM作为介电层并与导电涤纶织物依据“三明治结构”组装,得到了初始电容值为45 p F(0.5 MHz)的全织物柔性平行板电容器。进一步将PILNM基柔性电容器进行全织物形式封装,开发了对人体生理信号(包括脉搏振动、喉部颤动、胸腔收缩、手指动作和肘部弯曲等)具有同步响应的全织物压力传感器。基于PILNM具有三维多孔结构和高度极化率的优势,全织物压力传感器对微小压力具有较高的灵敏度(0.2 k Pa范围内的灵敏度可达0.49 k Pa-1)和较快的响应时间(30 ms)。此外,由于介电PILNM的化学结构稳定性且具有疏水性,该压力传感织物在不同的湿度环境(70%RH)下和多次的水洗(大于10次)后均能保持较好的传感稳定性和一致性。PIL介电材料的制备和设计为新型聚合物介电材料和免疫环境干扰型压力传感器的构建提供了新的思路。除了提高压力传感性能外,PILNM中含有大量的离子液体单元和PAN分子链也能被设计成柔性电化学传感纳米纤维膜,并修饰在传统电极表面来改善单组分纳米纤维膜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将[PBVIm][TFSI]含量为50 wt.%的混纺纳米纤维膜(50%PILNM)进行表面化学结构设计;再经过乙二胺(EDA)功能化后,使氨基接枝到PILNM的表面。利用氨基化PILNM具有多孔结构、较大的比表面积、双极性离子液体分子链骨架和较高的反应活性,可以将其用于甲醛(HCHO)分子的高效捕捉中;与此同时,将其修饰在电极表面时还能促进离子在PILNM修饰电极的微孔道内富集,从而改善单组分纳米纤维膜修饰电极的离子储存和离子导电性,因此增强它的电化学信号强度。结果表明,氨基功能化的PILNM与HCHO溶液(浓度为3.6×10-4 mg/L)充分反应后,它的表面水接触角由原始的32°变为46°;Zeta电位由原始的96 m V减小至81 m V;修饰电极在电解质溶液中的电流信号也明显增强。当HCHO溶液的浓度介于3.6×10-8~3.6×102 mg/L时,PILNM修饰电极的峰值电流变化率与HCHO的浓度之间存在线性相关性(R2=0.93)。此外,该PILNM修饰电极对家庭饮用水中的微量HCHO也表现出较好的检测效果。通过对PILNM进行定向且高效地表面化学结构设计,可以构筑出用于微量化学分子传感的修饰电极,为新型高灵敏化学传感器的设计提供了新的途径。

程志文[5](2020)在《电致螺旋卷曲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空间机器人手爪作为空间机器人完成各项操作的末端执行机构,是空间机器人执行精巧和复杂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空间机器人手爪结构相对单一,仅能满足大型目标物体的常规捕获和搬运等工作,而对于太空碎片等微型目标的捕获能力不足。因此,研制新型的柔性空间机器人手爪不仅具有迫切的需求,而且已经成为一项具有挑战性的难题。液晶弹性体以及聚烯烃材料都是典型的具有双向形状记忆功能的刺激响应型柔性高分子材料,在外部刺激下,能够产生可逆的宏观形变,故被广泛应用于软体驱动器、智能可穿戴设备等领域。在受到爬山虎等植物所具有的螺旋、攀爬等生长形式的启发下,本文基于液晶弹性体和聚烯烃类高分子材料分别设计了两种制备策略以获得一种柔性太空机器人手爪,并最终以聚乙烯、聚丙烯和碳纳米管材料成功制备出一种具有三明治结构的三层导电复合薄膜——电驱动柔性机器人手爪。在20 V直流电压的驱动下,柔性机器人手爪能够实现对目标物体的缠绕、抓取、转移等运动模式。目前,在制备电驱动高分子软驱动器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难题。首先,为了提高高分子材料的导电性,通常将碳纳米管、银纳米线、石墨烯等无机纳米导电材料掺杂在其中,从而导致高分子材料本身的力学性能有所减弱并增加了制备方案的成本和复杂性;其次,为了实现电致形变高分子材料在应用中得到良好的供电,通常会在高分子材料中引入导线等元件。由于导线等元件的引入不可避免地阻碍了电驱动高分子材料的复杂驱动,故大多数已报道的电驱动聚合物软驱动器只能执行简单的收缩和弯曲等原位变形。为了解决上述难题,本文基于液晶弹性体材料设计并成功制备出一种新型的电驱动环状驱动器系统,该系统由环状液晶弹性体/炭黑电驱动软驱动器和导电轨道组成。其中,环状驱动器由一个环状的液晶弹性体薄膜作为内环,其表面均匀分布着4个U形的碳黑导电区域层作为外层;导电轨道由一对具有锯齿状表面的铜片构成。该环状驱动器不需要连接有导线和电极元件,通过其表面的导电区域与导电轨道之间形成动态连接,形成完整的闭合回路,得到供电,并能够在50 V直流电压的驱动下以1.6 mm/s的速度向前滚动。

张帅[6](2020)在《燃料电池用无醚键聚合物的合成及碱性离子膜性能研究》文中提出燃料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技术引起国际上广泛关注。碱性离子交换膜燃料电池(AEMFC),具有低温启动、效率高和零污染的特点,在新能源汽车、便携式电源、无人机或应急电源等领域有广阔应用前景。相比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AEMFCs可采用非贵金属催化剂,同时在碱性环境下氧还原反应速率较高。但是,研究表明碱性离子交换膜(AEM)的碱稳定性和离子传导率是制约AEMFCs发展的关键。为了解决上述关键问题,本文通过聚合物的分子结构设计和分子链的调控,首先合成无醚键聚合物,经亲疏水侧链功能化、交联和复合等改性手段,再通过核磁和红外谱图对结构进行进行表征,同时测试评价所构建离子膜的吸水率、溶胀度、机械性能、热稳定性、耐碱稳定性和耐氧化稳定性,以期开发综合性能优异的AEMs,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超酸催化傅克聚合方法合成聚靛红-哌啶-联苯(PIB-co-PAB)共聚物,特性粘度在25℃的DMAC中最低为2.58 dL·g-1。经1,5-二溴戊烷铵化后制备了无醚键、螺环铵功能化的聚靛红-螺环铵-联苯阴离子交换膜(Spiro-PIB-co-PAB)。为进一步提高离子膜的尺寸稳定性和碱稳定性,改善膜微相分离结构,采用巯基-烯“点击化学”原位交联制得交联型聚靛红-螺环铵-联苯阴离子膜(pcs-PIB-co-PAB)。研究结果表明,经交联引入亲水性侧链后离子膜的氢氧根离子传导率和机械性能均有提高,理论离子交换容量(IEC)为2.16 mmol·g-1的离子膜(pcs-PIB-co-PAB2.16)具有最高的离子传导率,在80℃完全水合条件下为79.3 mS·cm-1,80℃时溶胀度为21.2%。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表明交联膜pcs-PIB-co-PAB2.16的微相分离形貌更为明显。最后,研究了交联膜pcs-PIB-co-PAB2.16和未交联膜Spiro-PIB-co-PAB2.16的化学稳定性,结果表明交联膜pcs-PIB-co-PAB2.16具有更高的碱稳定性,在80℃、1 M NaOH溶液中浸泡1000 h能够保留初始离子传导率的65.2%,氧化稳定性测试表明交联膜pcs-PIB-co-PAB2.16在80℃芬顿试剂浸泡1 h后仅能保留83.3%初始质量。(2)选用哌啶功能化的氯甲基苯乙烯(PipVBC)作为单体,以超酸催化傅克聚合合成的无醚键含溴聚芳烃(PB-Br)作为大分子引发剂,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合成苄基哌啶鎓功能化的阴离子交换膜PB-g-nPipVBC(n代表单体与聚合物PB-Br的摩尔比)。研究不同单体加入量对接枝离子膜性能的影响,表明PB-g-3PipVBC的综合性能较好。为进一步提高PB-g-3PipVBC的离子传导率和改善微相分离结构,将其与PipVBC接枝的聚苯乙烯微球复合,制备复合聚芳烃阴离子交换膜PB-xsphere(x代表微球的质量百分数)。由SEM观察表明,所制备的复合膜中PB-1sphere和PB-3sphere的微球分布相对均一且复合离子膜没有明显缺陷,通过TEM表征可知PB-1sphere和PB-3sphere膜具有明显微相分离结构。微球加入质量为1%的复合膜PB-1sphere展现了最高的氢氧根离子传导率,在80℃完全水合条件下为86.3 mS·cm-1,而PB-3sphere具有最高的碱稳定性,在80℃、1 M NaOH溶液浸泡1000 h以后仍保留66.3%的离子传导率。(3)通过超酸催化傅克聚合方法合成了聚靛红-联苯(PIB),特性粘度在25℃的DMAC中为0.62 dL·g-1。将三种端溴代铵盐通过Menshutkin反应接枝到PIB聚合物主链,成功制备了三种疏水长侧链铵盐型聚靛红-联苯阴离子交换膜(三甲铵盐聚靛红-联苯离子膜QAPIB、吡咯鎓聚靛红-联苯离子膜PyrPIB和哌啶鎓聚靛红-联苯离子膜PipPIB)。采用TEM和AFM表征发现,三种疏水长侧链QAPIB、PyrPIB和PipPIB阴离子膜表现出明显的微相分离结构。QAPIB离子膜具有最高离子传导率,在80℃达到了 93·9 mS·cm-1;PipPIB离子膜具有最高碱稳定性,浸泡在80℃、1 MNaOH溶液1050h以后保留71.7%离子传导率。除此外,杂环铵盐离子膜PyrPIB和PipPIB均表现出高的氧化稳定性,在80℃芬顿试剂中处理108h重量仅减少了 37.4%,并且膜仍保持完整。最后,以60%的商业铂碳为催化剂,组装成H2-O2燃料电池进行单电池性能测试,QAPIB展现了最高的峰值功率密度为1.24 W·cm-2,而PipPIB的功率密度也达到1.13 W·cm-2。该结果既表明了疏水性长侧链聚合物离子膜在构建微相分离结构上的优势,也表明无醚键聚合物离子膜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因此,聚靛红-联苯离子膜在燃料电池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4)为了进一步提高聚合物离子膜的化学稳定性,经超酸催化的三元共聚反应成功合成了高分子量含烯丙基的聚靛红-哌啶-芳烃,所制备一系列聚合物的特性粘度在25℃的DMAC中最低为1.80 dL·g-1通过光引发烯丙基自交联方法制备了自交联型聚靛红-哌啶-芳烃阴离子交换膜。研究结果表明,未交联的聚靛红-哌啶-对三联苯(QNTPP90)离子膜具有最高的离子传导率,在20-80℃时离子传导率达到56.5-124.4mS·cm-1,而交联后对应的离子膜(QCTPP90)在20-80℃时离子传导率达到了 30.1-108.8 mS·cm-1,与本论文之前制备的阴离子交换膜相比,离子传导率显着提高。同时,交联后离子膜的拉伸强度显着提高,所有交联膜的拉伸强度最低为10.5 MPa。QNTPP90和QCTPP90的耐碱稳定性测试表明,两种膜浸泡在80℃、1 MNaOH水溶液1500h以后离子传导率仍保留97.0%以上,且在80℃芬顿试剂浸泡43 h后仍保持膜的完整性,展现出优良的耐氧化稳定性。因此,自交联型聚靛红-哌啶-芳烃阴离子膜表现出优异的综合性能,在燃料电池及其相关电化学器件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窦浩桢[7](2020)在《具有纳米通道的载体传质分离膜的精密构筑与乙烯/乙烷分离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烯烃/烷烃分离作为化工分离最重要分离过程之一,利用膜技术替代或者与低温精馏相结合,实现乙烯/乙烷混合物的精密分离,是一项非常重要而又极具挑战的任务。通过向自然界学习,受生物膜多层级结构和促进气体传递启发,提出了纳米通道+传质载体的分离膜构筑策略,围绕着通道构筑和载体活性调控两个问题,揭示膜的结构-性能关系,实现乙烯/乙烷节能高效分离。具体研究内容论概述如下:质子化离子液体(PILs)载体促进传质膜纳米通道构筑与性能调控:结合PILs和银盐制备载体促进传质膜(Ag/PIL-FTMs)。利用PILs本征纳米结构构筑快速、选择性传递纳米通道,PILs不仅表现出良好的载体溶解能力也能够有效地稳定和活化载体。膜结构-性能关系的研究表明:阳离子的尺寸可以有效调控膜传质纳米通道(PILs的极性区),PILs阳离子中的引入功能化基团可以增加乙烯/乙烷的分离选择性。低共熔溶剂(DESs)载体促进传质膜纳米通道构筑与性能调控:设计一系列含有NO3-的DESs,通过将传质载体溶解在DESs中制备Ag/DES-FTMs。光谱表征和分离实验的结果表明:通过优化氢键受体(HBAs)和氢键供体(HBDs)及其摩尔比可以调控Ag/DES间氢键、静电和配位相互作用,进而调控Ag/DES-FTMs的本征纳米结构,构造了贯穿连续的极性域和非极性域,有效提高载体活性,获得高的乙烯渗透通量和分离选择性。仿生启发的氧化石墨烯(GO)分离膜纳米通道构筑与性能调控:在GO薄膜的2D纳米通道中固定银盐载体并浸渍离子液体(IL),构造大量渗透乙烯的平面纳米褶皱和促进乙烯传递的层间纳米通道,实现分子筛分和载体促进传递的协同作用,获得高乙烯渗透通量(72.5 GPU)和分离选择性(215)。此外,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直观展现膜内有利于乙烯分子快速选择性传递的纳米结构。氮化硼(BN)纳米片分离膜纳米通道构筑与性能调控:通过真空辅助自组装法,水平以及倾斜自组装的2D BN纳米片赋予BN膜丰富的渗透纳米通道,借助活性离子液体(RILs)修饰纳米通道,调控其尺寸以实现纳米限域效应。RIL与BN纳米片之间的非共价作用有助于RIL的阴离子和阳离子在BN纳米通道内的有序排列,从而导致快速和选择性的乙烯传递。分离膜具有超高(138 GPU)的乙烯渗透通量和128的乙烯/乙烷选择性,并且长期稳定性高达180 h,优于目前报道的先进乙烯/乙烷分离膜材料。

刘四华[8](2020)在《聚哌嗪酰胺纳滤膜微结构原位调控及氯化机理研究》文中指出纳滤膜技术因其独特的截留性能以及高效低能耗的特点被认为是饮用水深度净化领域最具应用前景的膜分离技术。针对饮用水净化实际需求,创新纳滤膜结构,建立便捷高效的高性能纳滤膜制备及微结构调控方法,探究纳滤膜应用过程中结构及分离性能演化规律,对于推广纳滤膜技术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受限于纳滤膜的静电排斥机理,当前单一荷电纳滤膜难以实现对不同荷电离子的同步高效去除,从而限制了纳滤膜的饮用水净化效能;提升纳滤膜水通量,降低纳滤系统操作压力,是纳滤过程降耗增效的迫切需求。构建图案化表面,增加单位膜面积的有效过滤面积已被证实是提升纳滤膜水通量的有效策略,但目前报道的褶皱结构对有效过滤面积增加有限,纳滤膜表面图案化诱导机制仍需创新。此外,活性氯是聚哌嗪酰胺纳滤膜应用过程中必须面临的挑战,但目前其氯化机理及分离性能演化规律仍不明晰。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开展了以下三项研究:1)利用界面聚合反应进程中反应界面上单体浓度及配比的渐变规律构建双荷电聚酰胺分离层。发展了反应界面分子扩散速率原位控制方法,实现单体在反应界面两侧的按需规律性排布,在中空纤维基膜表面制备了正、反面荷电性相异的超薄(~38 nm)规整聚哌嗪酰胺分离层。得益于双荷电分离层的协同分离机制及其厚度的减薄,所制得的中空纤维纳滤膜具有良好的二价阴/阳离子同步截留效果[(RNa2SO4+RMg Cl2)/2≥95.0%]和较高的水通量(12.8-18.6 L·m-2·h-1·bar-1)。2)提出了聚酰胺薄膜/纳米管阵列复合结构纳滤膜分离层设计理念。基于界面聚合初生薄膜及两相界面力作用,在初生膜本体诱导、构建密集纳米管阵列,显着提升了纳滤膜分离层比表面积和透水能力。探究了聚酰胺纳米管阵列结构的形成原理,建立了微结构便捷调控方法,可使纳米管阵列对膜表面积的增幅达128%,纳滤膜水通量达30.0 L·m-2·h-1·bar-1,对Na2SO4和Mg SO4的截留率均高于99.0%。3)探明了聚哌嗪酰胺纳滤膜的氯化机理,主要包括两种途径:胺基可逆氯取代(-NH?-NCl)和胺基被转化成羟胺、亚胺。氯处理后,分离层中胺基含量减少,相应氢键结构被破坏,聚合物链紧缩,分离层致密性增加,分离层与离子间静电相互作用被改变,导致纳滤膜水通量降低及截留性能变化。得益于胺基的可逆氯取代,因氯处理损失的纳滤膜分离性能可部分恢复。同时,这项研究也证实了纳滤膜分离层中荷电基团与离子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是纳滤膜静电作用分离机理的基础。

乔堃[9](2020)在《功能化纳米复合水凝胶的结构调控与力电响应特性及其对细胞行为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再生医学和智能生物材料的发展,具有电-力-化学多场响应特性的智能生物凝胶态材料在组织再生修复方面应用的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对于心脏、神经等具有力-电生理活动的组织,因智能水凝胶具有与生物组织相近的含水量和结构特点,以及与组织适配的力-电响应特性,成为目前其再生修复和功能重建材料的最佳选择。然而,目前力电响应水凝胶的力学强度不足,在体内的长期力学稳定性较差,生物相容性较差,对于水凝胶力电响应的机理及影响因素尚未有定论;而对于水凝胶力电耦合作用对于细胞生长的影响,尤其是体内生物电位、自发收缩和脉动作用下,纳米复合水凝胶在不同尺度上产生的瞬时形变、应力、形变和电荷电场状态对细胞生长、增值及粘附形态的影响尚不明确。本工作基于目前静电场下水凝胶力电响应的机理,先将磺化改性的细菌纤维素纳米晶作为介电功能粒子引入物理交联的水凝胶体系,在赋予水凝胶力电响应特性同时,通过分子间作用力对水凝胶结构进行调控,全面提升水凝胶力学性能、力学稳定性及生物相容性,并研究了内外部影响因素对水凝胶宏观、细观和微观力电响应的影响;然后构建了具有有序化结构的各向异性导电纳米复合力电响应水凝胶,并研究其在生理交变电场中形成的力电耦合作用对细胞生长和功能的影响,探讨和验证水凝胶结构和交变力电耦合场作用对心肌细胞、神经细胞的生长、骨架、形貌的影响作用。得到研究成果如下:1)使用细菌纤维素纳米晶(BCNC)对聚乙烯醇(PVA)水凝胶进行了复合改性,研究了细菌纤维素纳米晶对复合水凝胶微观结构、氢键、力学性能、耐疲劳性能等影响。适量BCNC的加入有效通过分子间氢键和交联点的增加,使水凝胶网络结构均匀有序,拉伸强度提高了 160%、杨氏模量提高了 97%、蠕变性能和耐疲劳性能也得到了显着的提高。2)对细菌纤维素纳米晶进行磺化改性后引入PVA水凝胶网络结构,赋予了水凝胶力电响应特性,研究了不同条件对水凝胶力电响应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水凝胶的力电响应性能与水凝胶内部聚离子浓度、交联度和孔结构,以及外部电场强度、溶液pH和溶液离子强度有关。3)使用梯度力场诱导取向法对SBC-PVA复合水凝胶进行取向处理,再通过原位氧化聚合法在取向水凝胶上包覆聚吡咯导电层,获得取向型SBC-PVA-PPy导电水凝胶。取向型SBC-PVA-PPy导电水凝胶具有各向异性的电导率,沿取向方向的电导率最高可达3.4×10-3S/cm;其的力学性能也表现出各向异性,取向方向的拉伸强度最高比垂直取向方向高2.5倍;同时水凝胶也表现出力电响应的各向异性,垂直取向方向的最大弯曲应变比取向方向的高1.5倍。4)研究了力电响应水凝胶在交变电场下的力电耦合作用对心肌细胞(H9C2)和神经细胞(PC12)生长、细胞骨架及细胞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交变电场水凝胶的力电耦合作用可以有效地提高两种细胞的粘附和增殖,而取向水凝胶的定向力电耦合作用可以进一步提高细胞的定向生长和增殖,促进细胞沿取向方向铺展和伸长,更加有利于心肌组织和神经组织的生成。综上所述,本文成功构建了功能化改性细菌纤维素纳米晶-聚乙烯醇水凝胶有序化力电响应复合水凝胶体系,提高了水凝胶的综合力学性能,获得了其力电响应性能及规律,并验证了复合水凝胶在交变场力电耦合作用下对心肌细胞和神经细胞的定向生长和增殖促进作用,为力电响应水凝胶在心肌组织修复和神经修复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王圣权[10](2019)在《聚乙烯醇/氧化石墨烯高阻隔复合涂料的制备和表征》文中研究说明聚乙烯醇(PVA)材料因具有生物降解性、阻隔性能强、造价低等优点,作为涂层材料在食品包装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聚乙烯醇耐水性差,机械性能弱的问题限制了其使用范围。氧化石墨烯(GO)是一种高比表面积、高弹性模量,且其表面含有的羟基、羧基及羰基等官能团的材料,其与PVA有较好的相容性,将其与PVA共混可以提高PVA的耐水、阻隔与力学性能。本论文以PVA和GO为原料,通过稀溶液共混的方法,制备了GO含量高且分散均匀的GO-PVA复合涂料。并采用浸涂的方式,将这种涂料涂布在PET膜表面,制备了耐水性好、力学强度高和阻隔性能优的GO-PVA复合涂层。1.以氨水作为分散剂,水为分散介质,采用机械搅拌加超声分散的方法对GO进行剥离与分散,制备了GO分散液。对自制的GO分散液进行沉降、吸光度、zeta电位与粒度分析,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低于0.7%的GO在pH为812的水溶液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2.选取pH=8质量分数为0.7%的GO为原料,加入质量分数为5%的PVA溶液,经搅拌超声制备成总固含量为1.5%的GO-PVA杂化溶液,并加入少量戊二醛与HCl,分别作为交联剂与交联催化剂,采用浸涂的方法,在PET膜表面进行多次循环涂布-烘干-固化等过程,得到GO-PVA复合涂层。采用SEM、FT-IR、XRD与DSC等检测方法对GO-PVA复合涂层进行表征发现:GO以层状结构均匀分布于复合涂层中,GO与PVA具有很好相容性,GO的加入降低了PVA链的规整度,复合涂层中PVA的结晶度变小。GO-PVA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TGA、溶胀度、透光率、水接触角、硬度、附着力、及阻隔性能测试结果证明:在最优条件下,随着复合材料中GO含量的增加,GO-PVA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比纯PVA分别提升了742%与4233%,耐热性得到显着的提升,失重率从纯PVA的95%降到70%,耐水性变好,溶胀平衡由纯PVA的980%降到30%,透光率随GO含量的增大而降低,水接触角变小,硬度和附着力都比纯PVA涂层有明显提高,PET-GO-PVA复合膜的阻隔性能随着GO含量的增加而变好。

二、表面“原位”聚离子复合修饰的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膜的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表面“原位”聚离子复合修饰的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膜的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1)锂电池中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论文提纲范文)

Contents
1 引言
2 GPEs制备方法
    2.1 溶液浇铸法
    2.2 相转化法
    2.3 原位聚合法
    2.4 UV固化法
    2.5 静电纺丝
3 锂电池中的GPEs
    3.1 基于PVDF的GPEs
    3.2 基于PVDF-HFP的GPEs
    3.3 基于PMMA的GPEs
    3.4 基于PAN的GPEs
    3.5 基于PMIA的GPEs
    3.6 其他
4 结论及展望

(2)碳量子点构筑的高性能聚砜阴离子交换膜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燃料电池
    1.2 阴离子交换膜改性策略
    1.3 有机-无机阴离子交换杂化膜
    1.4 本文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2 碳量子点掺杂改性的侧链型阴离子膜制备及性能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实验试剂
        2.2.2 氯甲基化聚砜(CMPSf)制备
        2.2.3 碳量子点(CQDs)制备
        2.2.4 季铵化聚砜(QPSf)制备
        2.2.5 侧链型阴离子膜(QPSf-CQDs)的制备
        2.2.6 表征及性能测试
    2.3 结果分析与讨论
        2.3.1 碳量子点的表征
        2.3.2 PSf、CMPSf、QPSf及复合材料的化学结构表征
        2.3.3 侧链型阴离子膜的形态与微观结构表征
        2.3.4 侧链型阴离子膜的性能测试
    2.4 水分子与基于碳量子点纳米材料相互作用的模拟
    2.5 本章小结
3 碳量子点掺杂改性的交联型阴离子膜制备及性能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实验试剂
        3.2.2 氯甲基化聚砜(CMPSf)制备
        3.2.3 碳量子点(CQDs)制备
        3.2.4 季铵化聚砜(QPSf)制备
        3.2.5 交联型阴离子膜(CQPSf-CQDs)的制备
        3.2.6 表征及性能测试
    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3.3.1 PSf、CMPSf、CQPSf及复合材料的化学结构表征
        3.3.2 交联型阴离子膜的微观结构表征
        3.3.3 交联型阴离子膜性能测试
    3.4 本章小结
4 部分接枝碳量子点改性的阴离子膜制备及性能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主要实验试剂
        4.2.2 氯甲基化聚砜(CMPSf)制备
        4.2.3 碳量子点(CQDs)制备
        4.2.4 部分接枝型阴离子膜(g QPSf-CQDs)的制备
        4.2.5 表征及性能测试
    4.3 结果分析与讨论
        4.3.1 碳量子点的表征
        4.3.2 PSf、CMPSf、QPSf及复合材料的化学结构表征
        4.3.3 部分接枝型阴离子膜的性能测试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3)水凝胶电子皮肤及可穿戴设备的制备和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电子皮肤
    1.2 柔性电子器件的制备
    1.3 导电水凝胶
        1.3.1 导电水凝胶的制备
        1.3.2 导电水凝胶的应用
    1.4 抗冻耐高温水凝胶
        1.4.1 抗冻水凝胶
        1.4.2 耐热水凝胶
    1.5 本文选题依据
第2章 抗冻耐热水凝胶的制备
    2.1 前言
    2.2 材料与实验仪器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仪器
    2.3 水凝胶的制备
    2.4 水凝胶性能测试
        2.4.1 水凝胶力学性能测试
        2.4.2 水凝胶电学性能测试
        2.4.3 水凝胶抗冻性能测试
        2.4.4 水凝胶抗失水性测试
    2.5 结果与讨论
        2.5.1 水凝胶的制备
        2.5.2 机械性能
        2.5.3 水凝胶的电导率
        2.5.4 抗冻性能
        2.5.5 耐热抗失水性能
        2.5.6 传感性能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抗冻、低失水导电水凝胶传感器
    3.1 前言
    3.2 实验设备
    3.3 实验过程
        3.3.1 水凝胶可穿戴设备
        3.3.2 机械手的自我感知
        3.3.3 机械手对客体物的感知
    3.4 水凝胶可穿戴设备
    3.5 电子皮肤
        3.5.1 对机器人自身状态传感
        3.5.2 对目标物体传感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两性离子聚电解质水凝胶电子皮肤的粘附性及抗菌性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
        4.2.2 两性离子聚电解质水凝胶的制备
        4.2.3 90°剥离实验
        4.2.4 体外抗菌实验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水凝胶的制备
        4.3.2 粘附性能
        4.3.3 体外抗菌性能
        4.3.4 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4)柔性电子织物材料的微结构设计及功能化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意义
    1.2 柔性电子材料
        1.2.1 金属纳米材料
        1.2.2 导电聚合物
        1.2.3 离子液体
        1.2.4 聚离子液体
        1.2.5 织物电极
    1.3 电子织物材料的制备方法
        1.3.1 涂层和印刷
        1.3.2 纺丝技术
        1.3.3 贴附和嵌入
    1.4 柔性传感器的微结构设计
        1.4.1 织物基柔性传感器
        1.4.2 柔性印刷电路中的微结构
        1.4.3 柔性电子材料中的屈曲结构
        1.4.4 柔性压力传感器中的微纳米结构
        1.4.5 柔性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微结构
    1.5 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5.1 课题的研究目标
        1.5.2 课题的研究内容
        1.5.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低温烧结导电墨水的制备及其在织物表面印刷电路中的应用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
        2.2.2 银纳米颗粒的制备
        2.2.3 导电墨水的制备
        2.2.4 柔性印刷电路的制备
        2.2.5 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银纳米颗粒的表征
        2.3.2 导电墨水的低温烧结行为调控
        2.3.3 聚苯胺(PANI)对导电墨水的应用性能影响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微尺度导电褶皱的构建及其在压力传感织物中的应用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
        3.2.2 导电胶的制备
        3.2.3 涤纶织物表面导电图案的制备
        3.2.4 压力传感涤纶织物的组装
        3.2.5 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0 银纳米颗粒的结构表征
        3.3.1 导电胶的性能研究
        3.3.2 印刷图案的形态分析
        3.3.3 导电褶皱的形成机理分析
        3.3.4 印刷图案的导电性能研究
        3.3.5 压力传感织物的应用性能测试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聚离子液体介电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压力传感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
        4.2.2 离子液体和聚离子液体的合成
        4.2.3 聚离子液体纳米纤维膜的制备
        4.2.4 可穿戴压力传感织物的制备
        4.2.5 压力传感织物的电容与外界压力之间的数学关系式推导
        4.2.6 压力传感织物的弯曲角度与弦长之间的数学关系式推导
        4.2.7 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聚离子液体的结构表征
        4.3.2 [PBVIm][Br]基微米纤维膜的性能研究
        4.3.3 [PBVIm][TFSI]基混纺纳米纤维膜的结构与性能分析
        4.3.4 聚离子液体混纺纳米纤维膜的电学性能研究
        4.3.5 全织物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响应性能测试
        4.3.6 全织物压力传感器的弯曲响应性能测试
        4.3.7 全织物压力传感器在监测人体生理信号中的应用研究
        4.3.8 全织物压力传感器的抗干扰性能分析
        4.3.9 全织物压力传感阵列对二维平面压力的响应测试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聚离子液体纳米纤维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化学传感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原料
        5.2.2 聚离子液体纳米纤维膜的表面氨基化
        5.2.3 修饰电极的制备和电化学甲醛传感器的构建
        5.2.4 电化学甲醛传感器在真实水样的检测应用
        5.2.5 理论模拟计算
        5.2.6 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PILNM的化学结构表征
        5.3.2 PILNM的微观形貌分析
        5.3.3 PILNM的表面元素分析
        5.3.4 PILNM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5.3.5 PILNM与甲醛反应前后的形貌变化
        5.3.6 PILNM与甲醛反应前后的化学结构变化
        5.3.7 PILNM与甲醛反应前后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5.3.8 PILNM与甲醛反应前后的电化学性能变化机理分析
        5.3.9 PILNM在真实水样中的甲醛检测应用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全文总结
    6.1 结论
    6.2 展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目录
致谢

(5)电致螺旋卷曲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液晶弹性体材料
        1.2.1 液晶弹性体材料的分类
        1.2.2 液晶弹性体材料的制备方法
        1.2.3 液晶弹性体材料的研究进展
        1.2.3.1 热刺激响应型-液晶弹性体材料
        1.2.3.2 光刺激响应型-液晶弹性体材料
        1.2.3.3 湿度刺激响应型-液晶弹性体材料
        1.2.3.4 电刺激响应型-液晶弹性体材料
        1.2.4 液晶弹性体材料的应用
    1.3 聚烯烃材料
        1.3.1 聚烯烃材料分类
        1.3.2 聚烯烃材料的制备方法
        1.3.2.1 聚乙烯材料的制备方法
        1.3.2.2 聚丙烯材料的制备方法
        1.3.3 聚烯烃材料的应用及前景
    1.4 电热转换材料
        1.4.1 电热转换材料分类
        1.4.2 复合型电热转换材料的制备方法
        1.4.3 复合型电热转换材料的研究进展
        1.4.4 复合型电热转换材料的应用
    1.5 电致形变高分子材料
        1.5.1 基于液晶弹性体的电致形变材料
        1.5.2 基于聚烯烃的电致形变材料
        1.5.3 基于凝胶的电致形变材料
        1.5.4 基于弹性体的电致形变材料
    1.6 选题意义、研究内容及预期目标
        1.6.1 选题意义
        1.6.2 研究内容
        1.6.3 预期目标
第二章 碳黑/液晶聚合物导电复合薄膜的初步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及测试条件
        2.2.3 液晶单体MBB的合成及表征
        2.2.3.1 液晶单体MBB的合成路线
        2.2.3.2 中间体1的合成
        2.2.3.3 中间体2的合成
        2.2.3.4 MBB的合成与表征
        2.2.4 交联剂11UB的合成及表征
        2.2.4.1 交联剂11UB的合成
        2.2.4.2 交联剂11UB的表征
        2.2.5 PMHS-MBB/11UB LCE薄膜的制备
        2.2.5.1 预交联膜的制备
        2.2.5.2 单层PMHS-MBB/11UB LCE薄膜的制备
        2.2.5.3 双层PMHS-MBB/11UB LCE薄膜的制备
        2.2.6 CB/PMHS-MBB导电复合薄膜的制备
        2.2.6.1 溶胀吸附CB/PMHS-MBB薄膜的制备
        2.2.6.2 物理掺杂CB/PMHS-MBB薄膜的制备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结构设计原理
        2.3.2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2.3.3 偏光显微镜图片(POM)
        2.3.4 CB/PMHS-MBB薄膜导电性能测试
        2.3.5 CB/PMHS-MBB薄膜的电刺激响应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碳纳米管/聚烯烃导电复合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及测试条件
        3.2.3 制备酸化处理后的单臂碳纳米管分散物(a-SWCNT)
        3.2.4 PE/a-SWCNT双层复合薄膜的制备
        3.2.4.1 PE薄膜的表面处理
        3.2.4.2 PE/a-SWCNT复合薄膜的制备
        3.2.5 PE/a-SWCNT/PP三层导电复合薄膜的制备
    3.3 结果与讨论
        3.3.1 PE/a-SWCNT/PP三层导电复合材料结构设计
        3.3.2 PE薄膜的热刺激响应
        3.3.3 PE/PP复合薄膜的热刺激响应
        3.3.4 PE/a-SWCNT复合薄膜的刺激响应
        3.3.4.1 PE/a-SWCNT复合薄膜的热刺激响应
        3.3.4.2 PE/a-SWCNT复合薄膜的电刺激响应
        3.3.5 PE/a-SWCNT/PP复合薄膜的电刺激响应
        3.3.6 应用演示实验
        3.3.7 力学性能测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碳黑/液晶弹性体导电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
        4.2.2 实验仪器及测试条件
        4.2.3 RM257 LCE薄膜的制备
        4.2.4 双层LCE/CB导电薄膜执行器的制备
        4.2.5 圆环形LCE/CB导电执行器的制备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结构设计原理
        4.3.2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4.3.3 偏光显微镜图片(POM)
        4.3.4 广角X射线散射(WAXS)
        4.3.5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4.3.6 双层LCE/ CB导电薄膜驱动器的电驱动响应
        4.3.7 LCE/CB环状驱动器的电驱动实验
        4.3.8 LCE/CB环状驱动器的滚动过程分析方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成果

(6)燃料电池用无醚键聚合物的合成及碱性离子膜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引言
    1.2 碱性阴离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概述
        1.2.1 碱性阴离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组成和结构
        1.2.2 阴离子交换膜
    1.3 阴离子交换膜的化学稳定性
        1.3.1 阴离子交换膜的化学稳定性-含醚键聚合物骨架
        1.3.2 阴离子交换膜的化学稳定性-无醚键聚合物骨架
        1.3.3 阴离子交换膜的化学稳定性-阳离子基团的稳定性
    1.4 阴离子交换膜的离子传导率
        1.4.1 阴离子交换膜的离子传导率-离子交换容量
        1.4.2 阴离子交换膜的离子传导率-微相分离结构
    1.5 本论文的思想
2 光引发交联型聚靛红-螺环铵-联苯阴离子交换膜
    2.1 实验材料和合成方法
        2.1.1 实验材料和仪器
        2.1.2 N-烯丙基靛红的合成
        2.1.3 聚靛红-哌啶-联苯的合成
        2.1.4 聚靛红-螺环铵-联苯的合成
        2.1.5 聚靛红-螺环铵-联苯阴离子膜的制备
        2.1.6 阴离子膜化学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
        2.1.7 PIB-co-PAB阴离子膜的表征
    2.2 结果与讨论
        2.2.1 N-烯丙基靛红的结构表征
        2.2.2 PIB-co-PAB离子膜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2.2.3 PIB-co-PAB阴离子膜的离子交换容量、吸水率和溶胀度
        2.2.4 PIB-co-PAB阴离子膜的微观形貌
        2.2.5 PIB-co-PAB阴离子膜的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
        2.2.6 PIB-co-PAB阴离子膜的离子传导率
        2.2.7 PIB-co-PAB阴离子膜的化学稳定性
    2.3 本章小结
3 苄基哌啶鎓功能化聚合物微球与无醚键聚芳烃复合阴离子交换膜
    3.1 实验材料和合成方法
        3.1.1 实验材料和仪器
        3.1.2 苄基哌啶鎓功能化聚氯苯乙烯微球的合成
        3.1.3 聚芳烃和苄基哌啶鎓功能化聚芳烃的合成
        3.1.4 复合阴离子膜的制备
        3.1.5 复合阴离子膜的表征
    3.2 结果与讨论
        3.2.1 苄基哌啶鎓功能化聚苯乙烯微球相关表征
        3.2.2 不同含量苄基哌啶鎓接枝聚芳烃的优化
        3.2.3 复合阴离子膜的化学结构表征
        3.2.4 复合阴离子膜的形貌表征
        3.2.5 复合阴离子膜的吸水率、溶胀度和离子交换容量
        3.2.6 复合阴离子膜的离子传导率
        3.2.7 复合阴离子膜的化学稳定性
        3.2.8 复合阴离子膜的热稳定性与机械性能
    3.3 本章小结
4 长烷基侧链修饰聚靛红-联苯的合成及其阴离子膜的性能
    4.1 实验材料和合成方法
        4.1.1 实验材料和仪器
        4.1.2 长烷基链铵盐的合成
        4.1.3 聚靛红-联苯(PIB)的合成
        4.1.4 长烷基链铵修饰的聚靛红-联苯的合成
        4.1.5 基于聚靛红-联苯阴离子膜的制备
        4.1.6 基于聚靛红-联苯阴离子膜的表征
        4.1.7 基于聚靛红-联苯阴离子膜的燃料电池性能测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长烷基链铵盐的表征
        4.2.2 聚靛红-联苯(PIB)及其阴离子膜的结构表征
        4.2.3 聚靛红-联苯阴离子膜的形貌表征
        4.2.4 聚靛红-联苯阴离子膜的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
        4.2.5 聚靛红联-苯阴离子膜的吸水率、溶胀度和IEC
        4.2.6 聚靛红-联苯阴离子膜的氢氧根离子传导率
        4.2.7 聚靛红-联苯基阴离子膜的碱稳定性
        4.2.8 聚靛红-联苯阴离子膜的氧化稳定性
        4.2.9 聚靛红-联苯阴离子膜的燃料电池性能
    4.3 本章小结
5 自交联聚靛红-哌啶-芳烃类及其阴离子膜的性能
    5.1 实验材料和合成方法
        5.1.1 实验材料和仪器
        5.1.2 聚靛红-哌啶-芳烃的合成
        5.1.3 聚靛红-哌啶-芳烃阴离子膜的制备
        5.1.4 聚靛红-哌啶-芳烃阴离子膜的表征
    5.2 结果与讨论
        5.2.1 BP90和TPP-x聚合物阴离子膜的化学结构表征
        5.2.2 BP90和TPP-x阴离子膜的形貌表征
        5.2.3 BP90和TPP-x阴离子膜的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
        5.2.4 BP90和TPP-x阴离子膜的吸水率、溶胀度和离子交换容量
        5.2.5 BP90和TPP-x阴离子膜的氢氧根传导率
        5.2.6 TPP90阴离子膜的碱稳定性
        5.2.7 TPP90阴离子膜的氧化稳定性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英文缩写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作者简介

(7)具有纳米通道的载体传质分离膜的精密构筑与乙烯/乙烷分离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烯烃/烷烃分离的研究背景
        1.1.1 烯烃的生产和应用
        1.1.2 烯烃/烷烃结构与性质
        1.1.3 烯烃/烷烃分离技术对比
    1.2 烯烃/烷烃膜分离研究进展
        1.2.1 聚合物分离膜
        1.2.2 本征微孔聚合物分离膜
        1.2.3 碳分子筛分离膜
        1.2.4 沸石分离膜
        1.2.5 有机硅分离膜
        1.2.6 金属有机骨架分离膜
        1.2.7 混合基质分离膜
        1.2.8 载体促进传递分离膜
        1.2.9 离子液体分离膜
        1.2.10 低共熔溶剂分离膜
    1.3 烯烃/烷烃分离膜传质机理
        1.3.1 溶解扩散机理
        1.3.2 载体促进传递机理
        1.3.3 分子筛分机理
    1.4 纳米通道的精密构筑与调控
        1.4.1 纳米通道的类型与结构
        1.4.2 纳米通道的构筑方法
    1.5 本文研究工作的提出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原料和实验设备
        2.1.1 实验药品和试剂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表征方法
        2.2.2 PIL和 DES物理性质测试方法
        2.2.3 气体溶解度测试方法
        2.2.4 气体渗透性能测试方法
    2.3 小结
第3章 质子化离子液体载体促进传质膜纳米通道构筑与性能调控
    3.1 引言
    3.2 Ag/PIL-FTMs的构筑
        3.2.1 PILs的制备
        3.2.2 PIL-FTMs的制备
    3.3 结果与讨论
        3.3.1 PIL的表征
        3.3.2 PIL的物理性质
        3.3.3 Ag/PIL-FTMs的表征
        3.3.4 PIL以及Ag/PIL的气体吸收性能
        3.3.5 PIL膜的气体分离性能
        3.3.6 Ag/PIL-FTMs阳离子尺寸的影响和本征纳米通道的表征
        3.3.7 Ag/PIL-FTMs阳离子功能化的影响
        3.3.8 Ag/PIL-FTMs的分离性能
        3.3.9 Ag/PIL-FTMs分离工艺条件优化
        3.3.10 Ag/PIL-FTMs稳定性评价
        3.3.11 Ag/PIL-FTMs分离性能比较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低共熔溶剂载体促进传质膜纳米通道构筑与性能调控
    4.1 引言
    4.2 Ag/DES-FTMs的构筑
        4.2.1 DESs的合成
        4.2.2 Ag/DES-FTMs的制备
    4.3 结果与讨论
        4.3.1 HBAs和 DESs的表征
        4.3.2 DESs的物理性质
        4.3.3 Ag/DES-FTMs的表征
        4.3.4 Ag/DES-FTMs的构效关系
        4.3.5 Ag/DES-FTMs纳米通道的表征
        4.3.6 Ag/DES-FTMs载体促进传质
        4.3.7 Ag/DES-FTMs分离工艺优化
        4.3.8 Ag/DES-FTMs稳定性评估
        4.3.9 Ag/DES-FTMs分离性能比较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仿生启发的氧化石墨烯分离膜纳米通道构筑与性能调控
    5.1 引言
    5.2 Ag/IL-GO膜的制备
        5.2.1 氧化石墨烯(GO)纳米片的制备
        5.2.2 离子液体(IL)的合成
        5.2.3 Ag/IL-GO膜的制备
        5.2.4 Ag/IL-GO膜纳米结构分子动力学模拟
    5.3 结果与讨论
        5.3.1 GO纳米片的表征
        5.3.2 Ag/IL-GO的形貌表征
        5.3.3 Ag/IL-GO膜的化学结构
        5.3.4 Ag/IL-GO膜通道尺寸表征
        5.3.5 Ag/IL-GO膜通道的纳米结构
        5.3.6 Ag/IL-GO分离性能与双传质机理
        5.3.7 Ag/IL-GO膜分离工艺条件优化
        5.3.8 Ag/IL-GO膜分离稳定性评价
        5.3.9 Ag/IL-GO膜分离性能比较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氮化硼纳米片分离膜纳米通道构筑与性能调控
    6.1 引言
    6.2 RIL-BN/Nylon膜的构筑
        6.2.1 BN纳米片的制备
        6.2.2 RIL的合成
        6.2.3 RIL-BN分离膜的制备
        6.2.4 RIL-BN/Nylon膜微纳米结构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6.3 结果与讨论
        6.3.1 BN纳米片的表征
        6.3.2 RIL-BN/Nylon膜的形貌表征
        6.3.3 RIL-BN/Nylon膜的化学结构
        6.3.4 RIL-BN/Nylon膜纳米通道的纳米结构
        6.3.5 RIL-BN/Nylon膜的分离性能
        6.3.6 RIL-BN/Nylon膜分离工艺条件优化
        6.3.7 RIL-BN/Nylon膜分离稳定性评价
        6.3.8 RIL-BN/Nylon膜分离性能比较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7.2 本论文创新点
    7.3 建议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与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聚哌嗪酰胺纳滤膜微结构原位调控及氯化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纳滤基本原理
        1.2.1 纳滤及纳滤膜概述
        1.2.2 纳滤分离机理
    1.3 纳滤膜技术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
        1.3.1 纳滤膜技术在饮用水净化中的应用
        1.3.2 纳滤膜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1.4 纳滤膜的制备及功能化
        1.4.1 界面聚合法
        1.4.2 相转化法
        1.4.3 自组装法
        1.4.4 表面接枝法
        1.4.5 表面涂覆法
        1.4.6 其它方法
    1.5 界面聚合成膜技术研究进展
        1.5.1 界面聚合成膜过程原位监测
        1.5.2 基于新型界面聚合单体的纳滤膜
        1.5.3 基于新型纳米材料的混合基质纳滤膜
        1.5.4 界面聚合反应原位调控方法
    1.6 课题提出
    1.7 研究内容
        1.7.1 超薄双荷电Janus聚酰胺分离层构建及其纳滤性能
        1.7.2 聚酰胺薄膜/纳米管阵列分离层构建及其纳滤性能
        1.7.3 聚哌嗪酰胺纳滤膜氯化机理及其分离性能演化规律探究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3 材料制备
        2.3.1 自支撑聚哌嗪酰胺薄膜的制备
        2.3.2 中空纤维复合纳滤的制备
        2.3.3 PVC超滤膜片制备
        2.3.4 PVC超滤膜片亲水化修饰
        2.3.5 平板复合纳滤膜制备
        2.3.6 外压式中空纤维单丝纳滤膜制备
        2.3.7 聚哌嗪酰胺复合纳滤膜氯处理及恢复
    2.4 材料结构与性质表征
        2.4.1 膜拓扑结构表征
        2.4.2 聚哌嗪酰胺分离层自由体积表征
        2.4.3 膜表面化学信息表征
        2.4.4 膜表面zeta电位测试
        2.4.5 膜表面接触角测试
    2.5 分离性能评价
        2.5.1 纳滤性能
        2.5.2 纳滤膜结构稳定性评价
第三章 超薄双荷电Janus聚酰胺分离层构建及其纳滤性能
    3.1 引言
    3.2 自支撑聚哌嗪酰胺薄膜荷电性及化学结构
    3.3 中空纤维纳滤膜表面结构与性质
    3.4 中空纤维纳滤膜分离性能
    3.5 双荷电纳滤膜结构稳定性及分离机理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聚酰胺薄膜/纳米管阵列分离层构建及其纳滤性能
    4.1 引言
    4.2 聚酰胺纳米管生长的关键影响因素
        4.2.1 基膜表层水相溶液含量对聚酰胺纳米管生长的影响
        4.2.2 界面聚合反应基底特性对聚酰胺纳米管生长的影响
        4.2.3 界面聚合反应时间对聚酰胺纳米管结构的影响
    4.3 聚酰胺薄膜/纳米管阵列复合结构的物理化学性质
    4.4 纳滤性能评价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聚哌嗪酰胺纳滤膜氯化机理及其分离性能演化规律探究
    5.1 引言
    5.2 膜表面化学结构变化规律
    5.3 膜表面电位变化规律
    5.4 膜表面形貌变化规律
    5.5 膜表面润湿性变化规律
    5.6 分离性能演化规律
    5.7 聚哌嗪酰胺再生膜结构稳定性评价
    5.8 纳滤膜分离层中荷电基团分离作用探讨
    5.9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9)功能化纳米复合水凝胶的结构调控与力电响应特性及其对细胞行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写和符号清单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纳米复合水凝胶的研究进展
        2.1.1 聚乙烯醇水凝胶
        2.1.2 聚乙烯醇水凝胶的制备
        2.1.3 聚乙烯醇水凝胶的力学性能及其增强
        2.1.4 聚乙烯醇水凝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现状
    2.2 纤维素纳米晶及其应用
        2.2.1 纤维素纳米晶
        2.2.2 纤维素纳米晶的应用
        2.2.3 纤维素纳米晶的制备
        2.2.4 纤维素纳米晶的改性
    2.3 力电响应水凝胶
        2.3.1 力电响应水凝胶的响应原理
        2.3.2 力电响应水凝胶研究进展
        2.3.3 影响水凝胶力电响应的因素
        2.3.4 力电响应水凝胶的制备方法
        2.3.5 力电响应水凝胶的应用
    2.4 力电响应水凝胶对细胞行为的调控
        2.4.1 电刺激对细胞生长的影响
        2.4.2 力学刺激对细胞生长的影响
        2.4.3 力电响应水凝胶对细胞生长的影响
    2.5 课题来源及意义
        2.5.1 课题来源
        2.5.2 课题意义及目标
        2.5.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3 纳米复合水凝胶的结构控制及力学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及方法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2.3 材料的制备工艺
        3.2.4 材料性能表征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1 BCNC/PVA复合水凝胶宏观/微观形貌表征
        3.3.2 BCNC对水凝胶化学结构影响研究
        3.3.3 BC纤维纳米晶对水凝胶拉伸性能影响研究
        3.3.4 BCNC对水凝胶压缩力学性能影响研究
        3.3.5 BCNC对水凝胶抗蠕变性能的影响研究
        3.3.6 模拟人体环境下BCNC-PVA复合水凝胶疲劳性能研究
        3.3.7 BCNC对复合水凝胶结构及性能影响原理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磺酸化细菌纤维素-聚乙烯醇水凝胶的制备及其电响应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及方法
        4.2.1 实验仪器
        4.2.2 材料的制备工艺
        4.2.3 材料性能表征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1 磺酸化BC的取代度
        4.3.2 SBC的结构测试
        4.3.3 SBC的热力学性能
        4.3.4 SBC-PVA功能化电响应水凝胶化学结构分析
        4.3.5 SBC-PVA功能化电响应水凝胶微观形貌分析
        4.3.6 SBC取代度对复合水凝胶力学性能的影响
        4.3.7 SBC-PVA功能化电响应水凝胶溶胀性能
        4.3.8 SBC水凝胶力电响应原理分析
        4.3.9 SBC取代度对水凝胶力电响应的影响
        4.3.10 交联度对水凝胶力电响应性能的影响
        4.3.11 孔结构对水凝胶力电响应的影响
        4.3.12 电场强度对水凝胶力电响应性能的影响
        4.3.13 pH对水凝胶力电响应的影响
        4.3.14 离子强度对水凝胶力电响应的影响
        4.3.15 SBC-PVA功能化电响应水凝胶平面微区电响应性能研究
        4.3.16 SBC-PVA功能化电响应水凝胶的微观电响应性能研究
        4.3.17 SBC-PVA在交变电电场下的电响应研究
    4.4 本章小结
5 取向型SBC-PVA-PPy电响应水凝胶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及方法
        5.2.1 实验试剂
        5.2.2 实验仪器
        5.2.3 材料的制备工艺
        5.2.4 材料性能表征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5.3.1 SBC-PVA-PPy取向型水凝胶化学结构研究
        5.3.2 SBC-PVA-PPy取向型水凝胶微观形貌研究
        5.3.3 SBC-PVA-PPy取向型水凝胶各向异性导电性研究
        5.3.4 SBC-PVA-PPy取向型水凝胶各向异性力学性能研究
        5.3.5 交变电场下SBC-PVA-PPy取向型水凝胶力电响应性研究
    5.4 本章小结
6 交变电场下水凝胶力电耦合作用及其对细胞生长的影响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材料及方法
        6.2.1 实验试剂
        6.2.2 实验仪器
        6.2.3 细胞选择及材料分组
        6.2.4 细胞的培养和传代
        6.2.5 水凝胶上种植细胞
        6.2.6 交变电场水凝胶力电耦合作用对细胞生长的影响
        6.2.7 交变电场水凝胶力电耦合作用对细胞骨架的影响
        6.2.8 交变电场水凝胶力电耦合作用对细胞形貌的影响
        6.2.9 试验数据分析
    6.3 实验结果与分析
        6.3.1 交变电场下水凝胶力电耦合作用对心肌细胞生长影响研究
        6.3.2 交变电场下水凝胶力电耦合作用对心肌细胞骨架影响研究
        6.3.3 交变电场下水凝胶力电耦合作用对心肌细胞形貌影响研究
        6.3.4 交变电场下水凝胶力电耦合作用对神经细胞生长的影响
        6.3.5 交变电场下水凝胶力电耦合作用对神经细胞骨架的影响
        6.3.6 交变电场下水凝胶力电耦合作用对神经细胞形貌的影响
        6.3.7 交变电场下水凝胶力电耦合作用对细胞影响原理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
本论文的创新点
未来工作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聚乙烯醇/氧化石墨烯高阻隔复合涂料的制备和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引言
    0.2 聚乙烯醇概述
        0.2.1 聚乙烯醇的分类
        0.2.2 聚乙烯醇的结构和特性
        0.2.3 聚乙烯醇的改性
    0.3 石墨烯和氧化石墨烯概述
        0.3.1 石墨烯和氧化石墨烯的结构与性能
        0.3.2 石墨烯的表面物理与化学性质
        0.3.3 氧化石墨烯在阻隔领域的研究进展
    0.4 纳米复合阻隔材料概述
        0.4.1 定义
        0.4.2 纳米复合阻隔材料在食品包装领域的研究进展
    0.5 论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0.5.1 论文的研究意义
        0.5.2 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一章 氧化石墨烯的分散性研究
    1.1 引言
    1.2 实验材料与主要设备
        1.2.1 实验材料
        1.2.2 实验主要设备
    1.3 实验方案设计
        1.3.1 实验方法
        1.3.2 分析测试
    1.4 结果与讨论
        1.4.1 沉降测试
        1.4.2 UV-vis分析
        1.4.3 Zeta电位测试
        1.4.4 粒度分析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氧化石墨烯/聚乙烯醇复合涂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主要设备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主要设备
    2.3 实验方案设计
        2.3.1 实验方法
        2.3.2 分析测试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分散性测试
        2.4.2 XRD分析
        2.4.3 FT-IR分析
        2.4.4 SEM形貌观察
        2.4.5 拉伸测试
        2.4.6 DMA分析
        2.4.7 TGA分析
        2.4.8 DSC分析
        2.4.9 耐水性测试
        2.4.10 透光率测试
        2.4.11 接触角测试
        2.4.12 附着力测试
        2.4.13 硬度测试
        2.4.14 透湿透氧测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表面“原位”聚离子复合修饰的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膜的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 [1]锂电池中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J]. 杨琪,邓南平,程博闻,康卫民. 化学进展, 2021(12)
  • [2]碳量子点构筑的高性能聚砜阴离子交换膜制备及性能研究[D]. 张秀. 常州大学, 2021(01)
  • [3]水凝胶电子皮肤及可穿戴设备的制备和应用研究[D]. 王锦涛.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4]柔性电子织物材料的微结构设计及功能化应用研究[D]. 王泽鸿. 东华大学, 2020(01)
  • [5]电致螺旋卷曲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程志文. 东南大学, 2020(01)
  • [6]燃料电池用无醚键聚合物的合成及碱性离子膜性能研究[D]. 张帅.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7)
  • [7]具有纳米通道的载体传质分离膜的精密构筑与乙烯/乙烷分离性能研究[D]. 窦浩桢. 天津大学, 2020(01)
  • [8]聚哌嗪酰胺纳滤膜微结构原位调控及氯化机理研究[D]. 刘四华. 天津工业大学, 2020(01)
  • [9]功能化纳米复合水凝胶的结构调控与力电响应特性及其对细胞行为的影响研究[D]. 乔堃.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6)
  • [10]聚乙烯醇/氧化石墨烯高阻隔复合涂料的制备和表征[D]. 王圣权.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标签:;  ;  ;  ;  ;  

表面“原位”聚离子复合改性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膜的结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