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边际分析的存续期法的疑点与分析

基于边际分析的存续期法的疑点与分析

一、基于边际分析对存在期间法的质疑与剖析(论文文献综述)

马德[1](2014)在《中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从经济增长中得到实惠,老年人口收入水平显着提高。然而,在经济增长放缓的同时,城镇养老金收入随着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而呈现出逐渐拉大的趋势,养老水平的差距主要是劳动者在劳动期内地区差距、行业差距等方面的延续,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收入再分配功能非但没有发挥应有效应,反而延续并扩大了老年人口的收入差距,这直接影响到劳动人口和退休人口的根本利益,如果不能得到足够重视,老年风险可能会蔓延至国家政治风险、企业经营风险、社会稳定大局等多个层面。老年人收入问题归根到底是要放在整个收入分配格局当中考虑,城镇养老保险的收入分配效应的发生机理、制度设计的影响因素以及如何影响制度的运行,是否应当从国家层面和家庭(个人)两个层面进行制度反思并提出理想模式作为制度调整的参考依据。本文运用对比分析、归纳分析与计量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城镇养老保险的收入分配效应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制度反思对现行城镇养老保险制度提出理想模式。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1)梳理了对城镇养老保险与收入分配的相关理论和研究,详细比较了有关收入分配、城镇养老保险的理论与研究方法;(2)对我国城镇养老保险收入分配格局现状、职业收入规律进行阶段划分,对老年风险的分布与识别、风险的传递与触发,以及老年风险信号向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进行传递的机制进行了分析;(3)在对比分析国外养老保险制度和我国养老保险经验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得出城镇养老保险对收入分配的三类效应,即诱导效应、参与效应和替代效应,对三类效应的基本内涵及作用机理、运行特征进行了分别研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4)综合分析三类效应相互作用的运行效果和基本方式,应用分析现行养老制度对政策预期和测度进行反思,筛选影响因素并利用VAR模型对其进行验证,进而提出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城镇养老保险理想模式和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途径。本文主要结论包括:(1)对城镇养老保险的省际时间序列比较后发现,随着劳动报酬在GDP中份额的下降,城镇养老水平也在不断下降,养老保险制度对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没有抑制作用,反而存在放大的作用;(2)城镇养老保险制度对收入分配的诱导效应、参与效应两种正效应未发挥应有作用,而具有负效应的替代效应作用较显着,财政养老补贴的制度利差对吸引更多潜在参保者加入该制度具有诱导效应;(3)企业提高劳动者报酬来激发雇员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老年收入差距过大等社会风险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从男性向女性转移,从低收入者向高收入者转移,现行城镇养老保险制度可能已经是造成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一个诱因。(4)利用三类效应对现行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结构的合理性、项目的周全性、水平的可承受性以及需求的满足程度四方面进行分析,得出目前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需要作进一步调整。(5)提出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调整思路。总体思路是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多支柱城镇养老保险体系,实现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收入分配效应。城镇养老保险理想模式应由三个层次构成,最底层是基础养老保险(含个人账户和地方附加),第二层是职业年金,第三层是灵活的私营商业养老保险计划和个体私人储蓄养老计划。

任旭峰[2](2012)在《中国耕地资源保护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自从人类出现以来,作为土地资源精华的耕地资源就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空间条件,直接或者间接的为人类存在提供所需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料,成为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物质利益关系形成的基础性条件,并对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物质利益分配格局产生了基础性的影响。正是在上述意义上,新古典经济学大师马歇尔明确指出“不论在早开发的国家还是在新兴的国家里,一个有眼光的政治家感到对土地立法,比对其他财富形式进行立法,对后代将负有更大的责任”。在目前人类生命存在条件下,科学技术进步还不能保证人类离开耕地产品而独立存在,因此,耕地保护仍将是当代经济研究面临的不争现实。2006年的最新数据表明,在我国98.58亿亩农业用地规模中耕地仅有18.27亿亩,而且地区分布不均匀、整体质量不高,高产耕地仅占全部耕地面积的21.55%。从变动趋势观察,1996年至2006年10年间,.我国耕地面积累计减少了1.24亿亩,如果考虑到人口增加因素影响,其下降速度更快,人均耕地面积从1996年的1.504亩下降到2005年的1.401亩,下降幅度达到13.78%。在可持续发展观成为全球共识背景下,面对人口持续增加和现代化、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趋势,基于人类基本生存发展所需要的粮食安全角度考虑,我国必须进行严格有效的耕地保护政策,中央政府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但持续下降的耕地面积说明现有耕地保护政策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论文利用政治经济学分析方法及现代经济学分析理论和工具,探讨我国不断加强的耕地保护制度、持续攀升的国民生产总值与不断减少的耕地面积这一矛盾现象背后的经济学形成机制,寻找现有耕地保护制度低效率运行的经济学发生原因,对我国未来耕地资源保护制度调整提出建议,以期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达到亚当·斯密语境中“令人愉悦和心满意足的”的可持续发展状态。论文共分8章,其中第5、6、7章为论文的主要部分:第1章导论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对象界定、研究过程中使用的基本方法。明确提出论文将按照侯风云总结界定的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划分耕地保护利益主体,通过利益主体之间物质利益关系研究探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耕地规模及质量出现双下降现象背后的原因。同时对论文的研究框架、主要内容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分析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2章文献述评分为两大部分。论文认为梳理经济分析对耕地的理论认识首先应当了解经济增长理论演进过程中对土地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明确指出在经济增长理论演进过程中对土地地位和作用的经济学认识存在一个“重视-忽视-重新重视”的循环过程,当代经济研究对土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地位和作用的重新重视在理论分析中正逐步与主流研究进行融合;另外,论文分国际、国内两个方面对耕地资源保护已有的文献进行了梳理,指出目前国内的耕地保护经济学研究基本上是借鉴国际成熟研究成果和技术对我国耕地资源保护进行的分析,缺乏把耕地保护纳入整体分析框架的基础理论研究,从而指出论文的研究价值。第3章为研究过程中的基本概念界定和适用的基础理论。本部分首先在辨析经济理论演进过程中土地概念的基础上明确现代经济研究在土地概念界定时应当注意的问题。在此前提下对论文研究中使用的耕地、耕地保护概念和耕地保护外部性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和说明。在基础理论部分,对论文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基本理论进行了相对详尽的说明。第4章主要对我国耕地保护制度、土地税费制度和耕地征收补偿制度三个具有重要物质利益分配影响的耕地保护相关制度进行了历史演进和现状分析,明确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调整方向。通过上述耕地保护相关制度和实践分析为论文研究奠定一个基本的制度背景。第5章在理论分析基础上,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收入与经济增长两个具体角度出发,指出目前制度条件下,地方政府采取去耕地保护、变耕地为建设用地的机会主义行为是符合经济理性的行为,是制度内生的行动。该种地方政府的内生经济行为可能导致严格的中央耕地保护政策和措施在地方政府层次上的执行效果不理想。从长期经济增长角度考察,地方政府在粮食供应外部化的假设下,会使区域经济增长摆脱耕地和建设用地等资源条件的约束,按照索洛模型证明的方式使地方经济发展收敛于长期经济增长路径,但是从中央政府层次方面考察,过快的耕地规模下降可能会使国家层面的长期经济增长不能达到索洛长期经济增长均衡路径的水平,甚至使国家层面的经济增长在收敛于长期均衡路径之前就会受到耕地与建设用地规模等资源条件的限制,从而使总量生产函数由柯布-道格拉斯形式转为里昂惕夫形式,造成国家层面的长期经济增长变动率严格受制于耕地或建设用地规模等资源条件。第6章为中国农村集体组织耕地保护行为研究。奥尔森集体行动逻辑和共容利益理论双向解释了集体组织及成员在集体物品提供中的行为方式。因为我国农村集体组织不符合奥尔森集体行动条件,尤其是税费改革后农村集体组织、乡村干部与农户之间共容性利益缺失,造成农户主动性耕地保护供给偏离社会最优数量,以及集体组织和乡村干部利益追求中存在去耕地保护现象。促进耕地流转,实施选择性激励,重构农村共容组织,加大国家支持力度将是我国耕地保护政策在农村集体组织层次上的调整方向。第7章为中国农户耕地保护行为研究。经济结构转型期,我国农户将拥有更多的自由在更大的空间内配置资源以实现收入最大化。以劳动力配置为基础的收入最大化条件证明,在农产品价格和政府补贴效应影响下,农业经营与外出务工劳动力投入的边际收入贡献相等时,农户能够实现收入最大化。在实现收入最大化过程中,农户耕地保护行为是否发生关键在于耕地保护劳动投入是否能得到补偿,充分分享耕地保护收益是农户层次耕地保护行为发生的基础条件。而耕地流转条件下的农户农业经营劳动力投入和耕地数量变化之间的比较静态分析则进一步说明农户耕地保护行为发生的复杂性,国家层面应充分考虑耕地流转过程中农户资源禀赋变化趋势及行为选择,调整和完善耕地流转政策。第8章对论文的主要结论进行了总结,同时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从我国目前耕地保护各个利益主体物质利益关系协调和提高耕地保护制度执行效率和效果角度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另外对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问题进行了展望。

吕毅[3](2012)在《面向低碳的生态工业园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世界上不少国家在不同程度上致力于工业园区的生态化改造或新型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我国关于生态工业园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起步稍晚,但发展迅速。在生态工业园建设如火如荼的今天,对已有的生态工业园理论和实践进行一次汇总、梳理、反思和界定,形成更加科学完善的理论体系和经验总结,对生态工业园的建设和发展业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在全球倡导发展低碳经济的时代大背景下,我将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确定为《面向低碳的生态工业园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研究生态工业园产生的历史原因与条件,提出切合实际的生产清洁化和工业生态化或生态化工业概念,厘清末端治理、生产清洁化和生态化工业及其具体表现形态的生态(化)工业园的差异和递进的发展逻辑;基于低碳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提出面向低碳的生态工业园概念,简称低碳生态工业园;在此基础上,我们考察了中外关于生态工业园的学术理论研究与各国实践中的不懈努力与创新探索,对低碳生态工业园的建设的体系结构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建立了低碳生态工业园建设过程中的规划框架与概念模式,提出了低碳生态工业园整体评价模型,开发了简约实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回顾性评估流程,最后依据规划概念模型和低碳生态工业园整体评价模型,制定了华苑产业区生态工业示范园发展规划,对该生态工业示范园历时3年的建设与运营进行了回顾性评估,得出总体评估结论和标准符合性评估结论。论文可能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如下3个方面:(1)依据低碳经济或低碳发展,提出了―低碳生态‖这个创新概念和―低碳生态工业园‖新概念,使生态工业园研究进入更高的研究层次。(2)基于低碳生态工业园概念建构了一个由硬体系、软体系、斡体系构成的面向低碳的生态工业园建设与管理新体系,进一步建构了面向低碳的生态工业园评价指标体系并选择出简约实用的评价方法。(3)依据上述的硬一软一斡三维体系制订了华苑产业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发展规划,进行了回顾性评估。为国家批准华苑产业区成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并通过国家合格验收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吕毅,赵国杰,邓娇娇[4](2011)在《对财务评价指标综合内部收益率的质疑与剖析》文中指出文献《项目财务评价及评价指标分析与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经济效果评价指标——综合内部收益率,并认为该指标可以弥补净现值(NPV)、内部收益率(IRR)、增量净现值(ΔNPV)和增量内部收益率(ΔIRR)这些指标的不足。经过数学推演和基于经济学边际效益的分析,可以证明:(1)综合内部收益率指标的判据是不严谨的;(2)综合内部收益率不能反映投资项目的绝对经济效果;(3)综合内部收益率的计算远比NPV繁琐。

赵国杰,赵全超[5](2004)在《基于边际分析对存在期间法的质疑与剖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互斥型投资方案的选择准则是净现值最大化,当NPVA=NPVB时,方案孰优孰劣,似无法直接予以评判.对于《现代企业投资决策管理》一书给出的几种辅助分析方法,基于科学的边际分析法的分析表明,包括存在期间法的辅助分析方法均是错误的,坚持经典的科学的边际分析方法完全可以解决净现值相等时的互斥方案选优的"难题".

赵全超[6](2004)在《我国三大经济圈城市群能级分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代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发展,应当在区域经济系统内的不同类型和能级的城市上展开,应超越传统行政区划而以经济区划重新整合要素资源,以取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规模经济效应。现代区域经济发展,应当通过城市群的带动、城市圈的构筑、城市带的形成来促成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区域内各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论文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法,首次对我国三大经济圈内城市群能级分布结构和状况进行系统的评价和研究,旨在为三大经济圈的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具有重要参考意义的研究结论。本论文第一章首先对长三角、珠三角以及环渤海三大经济圈的现状、特点及其在我国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进行了简要分析。第二章对城市功能、区域经济、城市经济等相关理论进行了介绍,重点分析介绍了增长极理论、梯度转移理论、核心-边缘模式理论。在上述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在第三章中构建了城市功能系统(包括城市实力系统、城市能力系统、城市活力系统、城市潜力系统、城市魅力系统)和区域经济系统(包括城市群、城市圈、城市带),为城市能级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区域经济整合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四章构建了体现经济圏城市综合功能的城市能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搜集、整理的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这三大经济圈内各城市的有关统计数据,运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1.0和主成分分析法对三大经济圈内的各城市进行城市能级和综合功能的评价与排序,得出了具有意义的评价和研究结果。第五章又分别对三大经济圈内的各城市在经济发展水平、科技与教育、交通运输与邮电通信、生活质量等四个方面进行聚类分析和城市综合能级聚类分析,结合城市能级的主成分分析的评价结果,得出了三大经济圈内城市群的能级分布结构以及在经济发展水平、科技与教育、交通运输与邮电通信、生活质量等四个方面的层级分布结构。第六章针对第四章和第五章中的实证研究结果,结合有关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提出了三大经济圈在城市群、城市圈和城市带三个层级来推动区域经济整合发展的基本思路、策略和应当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基于边际分析对存在期间法的质疑与剖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边际分析对存在期间法的质疑与剖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表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提出
        1.1.2 研究背景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对象的界定
        1.3.2 研究内容
    1.4 创新之处
第二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2 收入分配相关理论演进
        2.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2.2 理论基础
第三章 基于风险信号传递的分配效应研究:一个分析框架
    3.1 养老保险:应对老年风险的制度安排
    3.2 老年风险的成因及其测度
    3.3老年风险信号在个体生命过程中的传递与触发条件
    3.4 老年风险在国家(政府)、社会(企业)与家庭(个人)层面的信号传递
第四章 养老保险制度的收入分配效应机制分析
    4.1 诱导效应的基本内涵与机制分析
        4.1.1 诱导效应的基本内涵
        4.1.2 城镇养老保险制度对收入分配的诱导效应机制分析
        4.1.3 诱导效应:倒“U”型分布特征
    4.2 参与效应的基本内涵与机制分析
        4.2.1 参与效应的基本内涵
        4.2.2 城镇养老保险制度对收入分配的参与效应的机制分析
        4.2.3 参与效应:总量递增、震荡上扬的分布特征
    4.3 替代效应的基本内涵与机制分析
        4.3.1 替代效应的基本内涵
        4.3.2 城镇养老保险制度对收入分配的替代效应的机制分析
        4.3.3 替代效应:边际递减分布特征
    4.4 诱导效应、参与效应和替代效应之间的相互作用
    4.5 典型国家或地区养老保险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
        4.5.1 澳大利亚养老保险制度的风险信号传递与甄别
        4.5.2 美国养老保险体系的诱导效应分析
        4.5.3 德国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的参与效应分析
        4.5.4 中国香港强基金的替代效应分析
第五章 中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收入分配效应的实证研究
    5.1 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运行分析
        5.1.1 制度运行阶段划分及养老金内涵演化
        5.1.2 制度存在的问题
    5.2 中国养老保险收入分配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5.2.1 实际购买力因素
        5.2.2 人口与就业因素
        5.2.3 教育因素
        5.2.4 城镇化率
    5.3 中国城镇养老保险的制度因素分析
        5.3.1 养老保险制度构成因素公共经济学分析
        5.3.2 养老保险制度构成因素参与收入分配机理分析
        5.3.3 养老保险制度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的供求分析
    5.4 中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对收入分配效应与制度反思
        5.4.1 中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运行评析
        5.4.2 中国城镇养老保险构成评析
第六章 中国城镇养老保险理想模式构建
    6.1 模式基本构想与原则
    6.2 理想模式的主要内容
    6.3 特征Ⅰ:养老金产权的确认与保护
    6.4 特征Ⅱ:强化财政转移支付与个体收入规律
第七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中国耕地资源保护的政治经济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图目录
表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与内容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2章 文献述评
    2.1 经济增长理论演进中的土地利用文献述评
    2.2 耕地资源保护研究文献评述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3.1 土地概念辨析
    3.2 耕地资源与耕地保护概念辨析
    3.3 基础理论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耕地保护相关制度演进及存在问题研究
    4.1 中国耕地保护制度演进及存在问题研究
    4.2 中国土地税费制度演进及存在问题研究
    4.3 中国耕地征收补偿制度演进及存在问题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央与地方政府耕地保护行为研究
    5.1 经济增长与耕地保护对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双目标约束
    5.2 我国GDP和政府收入核算中的耕地农用与非农用影响机制
    5.3 耕地数量变化与GDP变动关系的计量检验
    5.4 加入耕地资源约束后的总量生产函数分析
    5.5 耕地保护中的中央与地方政府利益差异与行为选择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农村集体组织耕地保护行为研究
    6.1 奥尔森集体行动逻辑与共容利益理论研究
    6.2 税费改革后农村集体组织耕地保护共容利益缺失与行为选择
    6.3 刺激农村集体组织耕地保护行为发生的途径探讨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国农户收入最大化与耕地保护行为研究
    7.1 农户收入函数与收入最大化条件分析
    7.2 农户耕地保护行为对收入最大化的影响
    7.3 耕地流转条件下的农户耕地保护行为选择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对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面向低碳的生态工业园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目的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及其目的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回顾
        1.2.1 国外相关研究成果
        1.2.2 国内相关研究
    1.3 研究思路及论文结构
        1.3.1 研究思路
        1.3.2 论文架构与研究内容
    1.4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环境治理的人类实践历程与理论研究
    2.1 环境治理的人类实践历程
        2.1.1 末端治理
        2.1.2 生产清洁化
        2.1.3 工业生态化或生态化工业
    2.2 生态工业园研究
        2.2.1 生态工业园概念的提出
        2.2.2 国内外关于生态工业园的研究
        2.2.3 较完善的生态工业园定义
        2.2.4 生态工业园的类型
        2.2.5 国内生态工业园研究
    2.3 国内外生态工业园实践
        2.3.1 国外生态工业园实践
        2.3.2 国内生态工业园实践
        2.3.3 国内外生态工业园发展的简略比较
    2.4 生态工业园未来发展趋势预判
第三章 低碳生态工业园建设与管理的理论体系与方法
    3.1 低碳生态工业园建设的理论体系
        3.1.1 生态学
        3.1.2 产业生态学
        3.1.3 生态经济学
        3.1.4 环境科学
        3.1.5 信息科学
        3.1.6 系统工程学
        3.1.7 景观生态学
    3.2 建设生态工业园的基本理论
        3.2.1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3.2.2 循环经济理论
        3.2.3 清洁生产理论
        3.2.4 低碳经济理论
    3.3 生态工业园建设的系统分析方法
        3.3.1 生命周期评价(LCA)
        3.3.2 工业代谢分析
        3.3.3 系统集成
    3.4 生态工业园的评价体系
        3.4.1 我国评价生态工业园的现行指标体系
        3.4.2 评价生态工业园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
    3.5 构建面向低碳的生态工业园评价指标体系
        3.5.1 面向低碳的生态工业园评价指标体系
        3.5.2 低碳生态工业园评价指标定义、计算公式及数据来源
        3.5.3 选择简约实用的面向低碳的生态工业园评价方法
        3.5.4 增加低碳生态工业企业和(或)项目评价
第四章 低碳生态工业园建设与管理体系设计
    4.1 低碳生态工业园建设与管理体系设计
    4.2 生态产业共生体系建设
        4.2.1 生态产业共生网络类型
        4.2.2 市场化共生网络与非市场共生网络
    4.3 资源高效利用体系建设
        4.3.1 能源高效利用体系建设
        4.3.2 水资源高效利用体系建设
        4.3.3 土地资源高效利用体系建设
    4.4 环境污染控制体系建设
        4.4.1 水污染控制子系统
        4.4.2 大气污染控制子系统
        4.4.3 固体废物污染控制
    4.5 生态工业园区景观体系建设
        4.5.1 工业园区景观的功能
        4.5.2 规划设计的原则和步骤
    4.6 管理体系建设
        4.6.1 组织体系
        4.6.2 技术服务与人力资源建设体系
        4.6.3 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4.7 低碳生态工业园规划设计流程与方法
        4.7.1 低碳生态工业园规划原理与主要内容
        4.7.2 低碳生态工业园规划的设计流程
        4.7.3 低碳生态工业园规划设计的模拟技术
第五章 华苑产业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发展规划
    5.1 华苑产业区经济社会环境基本特征
        5.1.1 概况
        5.1.2 自然条件
        5.1.3 社会经济状况
        5.1.4 资源能源及环保设施状况
        5.1.5 环境质量
    5.2 华苑产业区生态工业发展雏形
        5.2.1 新能源产业生态工业雏形
        5.2.2 水资源循环利用雏形
        5.2.3 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雏形
        5.2.4 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雏形
        5.2.5 土地集约节约利用
    5.3 华苑产业区生态工业园总体设计
        5.3.1 总体目标
        5.3.2 指标体系
        5.3.3 总体框架
    5.4 动脉产业生态工业发展规划
        5.4.1 新能源产业
        5.4.2 机电一体化产业
        5.4.3 新材料产业
        5.4.4 生物工程与现代医药产业
    5.5 静脉产业生态工业发展规划
        5.5.1 水生态工业发展规划
        5.5.2 节能及节能建筑发展规划
        5.5.3 土地集约节约利用规划
        5.5.4 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发展规划
        5.5.5 环保产业发展规划
    5.6 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
        5.6.1 信息与软件服务业规划
        5.6.2 孵化服务业规划
    5.7 华苑产业区生态工业园建设保障体系
        5.7.1 组织保障体系设计
        5.7.2 管理保障体系设计
        5.7.3 政策保障体系设计
第六章 华苑产业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3 年建设回顾性评估
    6.1 生态工业园发展回顾性评估
        6.1.1 回顾性评估背景
        6.1.2 回顾性评估目的
        6.1.3 评估依据
    6.2 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总体评估
        6.2.1 生态工业建设评估
        6.2.2 资源能源节约利用建设评估
        6.2.3 保障体系评估
    6.3 生态工业园区标准符合性评估
        6.3.1 基本条件达标评估
        6.3.2 指标达标评估
        6.3.3 现状总体评估结论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论文研究的局限性
    7.3 今后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在学期间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4)对财务评价指标综合内部收益率的质疑与剖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综合内部收益率的提出
三、未明确给出CIRR判断项目可行与否的标准
四、推演CIRR评判项目可行与否的准则
五、CIRR只能测度项目的相对效果也即效率
六、CIRR的价值
七、结语

(6)我国三大经济圈城市群能级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言
    1.1 中国三大经济圈的概况
    1.2 世界主要的都市经济圈
    1.3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内容及方法
第二章 城市功能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关理论研究
    2.1 城市的概念、特征和职能
    2.2 增长极理论
    2.3 梯度转移理论
    2.4 核心-边缘模式理论
    2.5 其他相关理论
第三章 城市功能系统与区域经济系统
    3.1 城市的能性
    3.2 城市的能级
    3.3 城市的能位
    3.4 城市功能系统
    3.5 区域经济系统的层级结构:城市群、城市圈和城市带
第四章 三大经济圈城市能级综合评价研究
    4.1 城市能级综合评价体系
    4.2 主成分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4.3 对环渤海经济圈城市能级综合评价的实证研究
    4.4 对长三角经济圈城市能级综合评价的实证研究
    4.5 对珠三角经济圈城市能级综合评价的实证研究
第五章 三大经济圈城市能级的聚类分析
    5.1 聚类分析概述
    5.2 聚类分析的步骤与方法
    5.3 对环渤海经济圈城市能级聚类分析的实证研究
    5.4 对长三角经济圈城市能级聚类分析的实证研究
    5.5 对珠三角经济圈城市能级聚类分析的实证研究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6.1 三大经济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6.2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要求与目标
    6.3 区域经济整合发展基本思路和策略
    6.4 总结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 谢

四、基于边际分析对存在期间法的质疑与剖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D]. 马德. 西北大学, 2014(12)
  • [2]中国耕地资源保护的政治经济学分析[D]. 任旭峰. 山东大学, 2012(12)
  • [3]面向低碳的生态工业园理论与实践研究[D]. 吕毅. 天津大学, 2012(07)
  • [4]对财务评价指标综合内部收益率的质疑与剖析[J]. 吕毅,赵国杰,邓娇娇.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4)
  • [5]基于边际分析对存在期间法的质疑与剖析[J]. 赵国杰,赵全超.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2004(06)
  • [6]我国三大经济圈城市群能级分布研究[D]. 赵全超. 天津大学, 2004(04)

标签:;  ;  ;  ;  ;  

基于边际分析的存续期法的疑点与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