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管理系统建立中Windows下多幅大尺寸位图的显示与浏览

草原管理系统建立中Windows下多幅大尺寸位图的显示与浏览

一、建立草地管理系统中Windows下多幅大尺寸位图的显示与浏览(论文文献综述)

向卫国[1](2020)在《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BIM技术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科技发展和社会需求,越来越多的项目以“集群”的形态呈现,如北京奥运会场馆工程、世博会场馆工程、新城区市政工程等,其中新城区市政工程项目对于推动区域生产要素有效连接、改善人文环境、拉动经济增长、提高竞争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该类项目存在项目类型众多、项目组织、管理界面交织、管理难度大等特点,在传统的工程建设管理模式下存在着信息沟通方式落后、组织、过程管理割裂等问题,制约集群项目整体目标的实现。随着工程建设项目集成化管理趋势的不断发展,有必要引入BIM及其关键技术,探索BIM技术下的集成管理模式,助力新城区市政工程项目管理向着集成化、智能化、精益化的方向发展。(1)研究本文内容开展所需的理论基础,包括集群项目、项目管理、集成相关理论、BIM技术及特点、GIS技术、模型轻量化技术、BIM与GIS融合技术等内容,为后续研究内容提供理论支撑。(2)在研究集群的特性、分析新城区市政工程项目特点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的概念,采用综合集成法、引入计算机集成建造理论模型,提出采用并创新性扩充“组织-过程-信息”三维集成模型内涵,基于此进一步设计了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BIM技术应用框架,并对其中的含义进行阐释,最终有望涌现出新的处理复杂系统问题的能力,解决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难题。(3)系统研究并创新提出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项目BIM技术应用涉及到的技术方法与实施路径,包括基于分区块建模法的三维地质信息模型建模技术、基于大重叠率的三维倾斜摄影模型建模技术、多层级规划混合建模技术、基于片区统一建模标准的设计施工BIM模型建模技术、BIM到GIS转换技术、基于坐标变换与地形整平的多源模型融合技术以及基于线性八叉树的多源模型动态加载技术,有效解决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项目BIM技术应用过程中面临的难题,为进一步实现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项目集成管理奠定基础。(4)结合应用需求创新打造以BIM模型为信息中枢,融合工程建设各类要素信息、采用BIM、3DGIS等技术、C/S和B/S混合模式,以Restful标准化接口的微服务为服务主线,搭建新城区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平台总体架构,完成项目级和项目群级的功能设计,通过业务流程集成化、功能模块组件化,有效降低系统集成的复杂度,适应于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项目功能复杂、数据融合、业务多变的特点,实现集群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信息集成。(5)以深圳前海集群市政工程项目为实例,在建设过程中引入上述研究成果,创新性开展了包含地理模型、地质模型和规划模型在内的三大基础模型创建、包含道路、综合管廊、景观等在内的各类集群市政工程模型的创建、房屋建筑类模型的整合及应用、设计施工一体化应用和基于BIM的建设管理平台搭建工作,有效解决实施过程中面临的“人理”、“物理”、“事理”挑战,实现了前海合作区集群市政工程项目基于组织集成、过程集成和信息集成的集成管理模式。

李玲[2](2018)在《嵌入式GIS空间数据多尺度表达与快速显示技术研究》文中提出以智能移动终端为载体的地理信息应用已成为发展趋势,并成为当今地理信息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随着地理信息获取手段的日益增多,如智能机、无人机、遥感卫星等,海量空间数据以GB级速度不断呈现。当前计算机硬件制造业的迅猛发展使得移动终端(嵌入式设备)性能在计算速度、内存大小和存储容量等方面都得到较大的提升。但是与空间数据的数据量相比,其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依旧是相对有限的,仍然无法满足大数据量空间数据快速处理的需求。嵌入式设备性能的提高速度难以匹敌空间数据的增长速度,这一矛盾也使得地理信息服务质量受到制约。如何利用嵌入式设备有限的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进行海量空间数据存储、处理与显示是一个意义重大且迫在眉睫的问题。空间数据多尺度表达可以实现不同细节层次信息的提取,已成为嵌入式设备上空间数据快速处理与显示的一种有效方法。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构建“数字中国”地理空间基础框架的总体战略中将空间数据的多尺度表示作为地理空间数据库关键技术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现有研究虽然已取得不少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矢量多尺度信息提取过程中没有很好地融入专题数据知识规则,仅考虑了数据的空间结构特征;基于商业数据库或分布式文件系统的数据存储管理方式对硬件配置要求高且管理复杂,不适用于嵌入式设备中影像数据的高效存储与管理。本论文致力于研究面向嵌入式设备的GIS空间数据多尺度表达与快速显示关键技术,突破了嵌入式设备上百兆级矢量数据以及GB级遥感影像数据快速显示技术难题;研发了一套数字化动态变更外业调查与核查系统,解决了土地外业实地调查中定位、底图和属性信息的一体化集成技术问题。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内容:(1)基于特征的矢量数据多尺度快速可视化技术。分析并提出提取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多尺度信息时必须把数据的语义特征、空间结构特征以及图斑形状特征综合进行考虑的思想,构建了一种动静结合的矢量数据多尺度处理模型,实现了嵌入式设备上百兆级基于特征的矢量数据多尺度快速可视化技术。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使得嵌入式GIS软件能够支持100MB以上矢量图的流畅显示,且整体平均渲染时间均不超过2秒,最恶劣情况下渲染时间不超过4秒,能满足大范围土地快速调查的需求。(2)基于关键检测点识别的拓扑一致性面状图斑快速简化算法。列举分析了现有线要素化简算法存在的不足,通过研究顾及相邻地理实体空间关系的关键检测点识别方法,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关键检测点识别的拓扑一致性快速化简算法。实验验证,该算法不仅能够避免简化后数据集中出现拓扑错误,实现一致性化简,而且在拓扑冲突检查时避免了不必要的拓扑一致性校验,提高了化简效率。(3)基于改进G-H算法的超大图斑快速显示算法。针对在嵌入式设备上对超大尺寸图斑进行绘制时渲染耗时很长且由此易导致程序卡死这一问题,经实验揭示了该问题产生的原因是WindowsCE、WindowsMobile中GDI的多边形图形绘制函数缺乏图形裁剪功能,提出引入多边形裁剪算法来解决该问题。详细分析了现有多边形裁剪算法在交点退化情况下算法失效原因,对G-H算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顾及交点退化现象的多边形裁剪算法。实验验证,与以往算法相比,该算法不但在交点退化情况下能输出正确的裁剪结果,而且裁剪效率高。提出了基于多边形裁剪的超大尺寸图斑按需渲染策略,实验结果表明,与常规方法相比,所提渲染方法将嵌入式设备上超大尺寸图斑渲染效率提高了 85%以上;当图斑放大到一定比例尺后渲染效率可提高94.5%以上,渲染时间甚至可从原先的几十秒降到1秒以内;将整幅矢量图显示效率提升了 88%以上。(4)自适应海量影像LOD快速可视化技术。针对资源有限的嵌入式设备难以处理、显示GB级影像数据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海量影像金字塔构建优化算法,设计了LOD数据存储组织策略,提出了基于视相关LOD的遥感影像快速调度显示算法,实现了嵌入式设备上影像LOD快速显示。为了克服嵌入式设备存储卡自身硬件条件对嵌入式GIS软件系统实时处理影像数据能力的限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自适应海量影像LOD表达处理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改进方法使得嵌入式GIS软件能支持50GB以上影像数据快速渲染,渲染时间不超过1秒,且影像显示速度与原始影像大小无关。(5)数字化动态变更外业调查与核查软件系统研发与应用。在上述关键技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发了一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于智能机的动态变更外业调查与核查系统,为快速获取准确、高现势性的土地基础数据提供了技术保障。从系统体系结构、框架结构、功能模块划分、总体工作流程这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该系统设计方案。利用设计模式思想,基于Strategy、Command、Abstract Factory等模式进行软件开发,提高了嵌入式GIS框架的可复用性、可扩展性以及可维护性。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全国土地调查、国家土地督察、全国土地变更调查、全国土地卫片执法检查,为我国制定相关调查方案和标准提供了重要参考。实际应用表明,实地调查效率较以往提高2-3倍,配合遥感数据,可以实现土地利用信息“月清季累”。系统已成为构建“数字城市”的动态空间地理基础设施,它的推广应用将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赵学观[3](2015)在《玉米定向种带自动包装处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本课题在已完成的玉米定向排序系统的基础上,完成了玉米定向种带自动包装处理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进行了两系统的一体化控制,并优化了种子方位动态检测算法,取得如下主要结论:1、对玉米定向种带自动包装处理系统进行了总体方案设计和各关键部分设计,关键部分包括定向吸附摆放机构、高速旋转涂胶机构、上下纸带粘合机构和恒张力卷绕机构。2、进行了计算机视觉软件系统的开发,建立了基于MFC的玉米定向识别系统。本课题提出了区域中心法来寻找玉米种子的芽尖,通过偏转角度识别对比试验发现,区域中心法最佳,其耗时为46ms,检测正确率为99.5%;建立了图像的动态ROI区域,通过胚芽面识别算法对比试验可知,RGB模型-直接阈值法最优,耗时为34ms,准确率可达100%。3、进行了玉米种子吸附受力的分析,建立了种子在吸口流场中的受力模型,玉米种子定向吸附过程的正交仿真试验研究表明,气孔间距和吸口锥角对流场气流在垂直和水平方向的速度之比vy/vx的均值影响显着,吸口锥角对气流速度的分布影响显着,气孔间距对气流速度均值的影响极显着;通过高速摄影试验分析,确定了最佳的吸口参数为吸口锥角60°、气孔间距1.5mm和侧板宽度4mm,选择气流速度在为6~8m/s。4、分析了张力系统各环节的传递函数,设计并搭建了基于模糊PID的玉米定向种带恒张力卷绕机构和控制系统;设计了模糊PID控制器,通过MATLAB模糊仿真模块进行了仿真试验,搭建了试验平台并进行了试验,仿真试验和样机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模糊PID控制方法,恒张力卷绕系统具有较高的响应速度和稳态精度。5、以STC89C52和PLCS7-200作为下位机对系统的控制方案进行了设计,实现玉米定向种带自动包装处理系统与玉米定向排序系统的一体化控制;结合玉米定向种带自动包装处理系统实际情况,研究了基于组态王的监控系统结构,实现了系统工况可视化;对玉米定向种带自动包装处理系统进行了室内试验,通过试验并结合图像识别的玉米种子识别正确率,确定检测盘的运转速度3r/min,在此转速下系统识别准确率为97.9%,工作效率为878粒/小时。

陈瑾怡[4](2012)在《基于VR-Platform的虚拟校园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虚拟校园作为虚拟现实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和发展空间。虚拟校园可以真实的再现校园优美场景、反映学校历史人文信息,对学校资源管理规划和对外宣传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由于虚拟现实技术本身还存在一些不足,导致虚拟校园存在交互性不好,场景真实感不强,虚拟场景数据量大、显示不流畅等问题。因此,建立一个逼真、交互性良好、场景渲染流畅的虚拟校园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经多方对比,选取3ds max和VR—Platform作为开发平台,结合CASS和Photoshop软件,设计并实现了以东华理工大学抚州南校区为背景的虚拟校园系统。在虚拟校园制作中,将主要工作集中在三维场景建模、场景优化、VR—Platform漫游系统生成三个方面:(1)详细研究了虚拟场景的构建。经过详细研究3ds max建模方法和建模技巧,采用3ds max多边形建模方法建立建筑物模型;采用内置几何模型建模方法,完成了校区运动场地如篮球场、羽毛球场的建模;采用纹理映射代替实体建模的方法,完成了高真实感树木、草地、广场、道路等校园环境的建模。最后,采用位图贴图方式和UVW贴图坐标对模型贴图。(2)通过研究虚拟场景的优化方法,从精简模型个数、精简模型面数和优化贴图三个方面对模型进行优化处理,突出模型特点,减少场景数据量,提高显示速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渲染速度过慢的问题。并通过烘焙方法来提高场景真实感。(3)最后,利用VR-Platform编辑器进行编辑,通过连接数据库、制作动画相机和添加碰撞检测实现了交互漫游,用户可以通过键盘或连接方向盘外设在系统中自定义漫游,与场景进行交互,并查询信息;通过添加天空盒、天气模拟等特效使得场景更真实;通过添加背景音乐使得漫游系统更具有沉浸感。本文建立的虚拟校园真实感较好,场景演示速度较快,方便用户与场景进行交互操作,可以为学校以后进一步的数字校园建设提供帮助。

苏明明[5](2011)在《基于Multigen Creator/Vega prime的液压挖掘机的可视化虚拟仿真》文中研究表明液压挖掘机是一种常用的、重要的工程机械,它被广泛的运用于国民经济的建设之中。随着挖掘机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有关挖掘机的产品设计和驾驶培训也显得越来越重要。传统上,挖掘机的产品开发是在完成设计后制造物理样机来验证设计的正确性,发现缺陷后只能回头修改设计并再次制造样机进行验证;而挖掘机的驾驶培训也只能在真实的样机上来展开,所有的这些在某种的情况下不仅降低了生产效率、影响了产品质量,而且还消耗了大量的成本。所以,对挖掘机在虚拟现实技术中的研究也就显得很迫切、也极为的需要。本论文就是以挖掘机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虚拟的挖掘机工作场景,较为深入的探讨了挖掘机在虚拟可视化技术中的应用。概括来说,本文主要研究了如下内容:①探讨了虚拟现实技术的相关知识,系统地了解了虚拟现实技术中所使用的方法,在这些基础上,制定了自己的方案,对仿真目标和步骤进行了相应的规划。②了解了挖掘机的结构以及工作原理,收集了挖掘机的参数尺寸,利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了挖掘机的工作装置模型,通过Creator简化了工作装置并最终完成了整个挖掘机的建模;利用Creator制作了虚拟场景,包括地形和特征元素的创建,最终形成了逼真的挖掘机仿真体系。③通过Lynx Prime对仿真系统进行了简单的配置,在VC++平台上调用了Vega Prime函数库实现了简单的交互功能,最终通过键盘来控制挖掘机的挖掘动作,此外,还添加了切换视角和环境设置等功能。

谢建华[6](2011)在《纸制军事地图生成电子沙盘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军事地图的自动识别对国防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帮助实现纸质地图向数字化生产的转轨,且为三维立体地图的生成提供数据。地图的自动识别一直是一个重要而又难以彻底解决的问题,它涉及学科广泛,且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尤其军事地图自动识别更需要智能化程度高,通用性能好,在生成电子沙盘的过程中人工参与尽可能地少,构建速度尽可能地快。本文把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应用于地图的识别过程中,利用模糊聚类、数学形态学等知识,研究了地图的分色和细化等算法的设计问题。最后将以上算法综合,自主开发了一个纸质军事地图生成电子沙盘系统,这既是对本文算法的检验,也为整体系统进一步开发和完善打下良好基础。针对军事地形图的非线性几何畸变和旋转角度的校正问题,采用了基于栅格控制点的几何拉伸图像复原方法,该方法应用灵活,对各种不可预测的几何畸变均有良好复原效果,然后采用了双线性灰度级插补法,处理空间变换后图像中像素灰度级的赋值问题。对于非线性的畸变复原难点在于配准控制点对的选取,本文针对军事地形图的固有特点,根据网格交点计算出了配准控制点对;对于旋转角度的校正,采用了识别分类经纬度数字标注方法,获得了较好的配准效果。针对军事地形图进行了空间坐标位置配准问题的研究,采用彩色特征的交互相关配准准则测评待拼接图片间的配准区域的相似程度,其中,选取含有控制点的配准区域是一个难点,本文应用一种根据含有彩色特征的频数,自动选取边缘重叠区内最大彩色特征区域作为配准区域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且应用空间坐标配准技术,使用VC++6.0作为开发工具,运用MFC、BOOST库和ImageStone图像处理库,开发出了一个拼接软件系统,成功的实现对军事地图的自动拼接、半自动拼接和手动拼接。在分色算法的研究中,首先进行色彩空间模型转换,然后提出了基于样本加权的改进FCM算法,对隶属度进行调整,将二维彩色直方图引入到加权系数中。本算法克服了已有的模糊c均值算法中的两点不足,即当隶属度相近时,分类会变得模糊,且对于不同的样本矢量,聚类效果不同。算法已用Visual C++6.0编程实现,效果比较理想。在细化算法的研究中,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快速并行细化算法。不但考虑到模板的对称性问题,同时还给出了删除数组,提高了算法的运行速度。本算法也是通过VC++6.0实现的,从运行结果看,没有发生骨架畸变现象,避免了过度腐蚀,具有较好的连通性。在矢量化算法的研究中,提出了一种变步长的基于圆跟踪的自动适应矢量化方法。依据线条的复杂程度改变跟踪圆半径的大小,等高线变化平缓的地方,半径选取的大些,等高线变化剧烈的地方,半径选取的小些,以斜率作为半径选取的依据。变步长的方法提取具有代表性的数据点,可以更准确地保持等高线的特性。采用Delaunay三角网进行三维建模,用插值算法重建数字地面模型,用OpcnGL进行三维显示来生成三维地形图,结合开发实例分析每一个步骤及相应算法,对某一军用地图进行建模和可视化,生成三维电子地图。最后,结束语部分对前面所做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地图数字化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状况进行了阐述。

黄芬[7](2010)在《虚拟空间会议系统的设计及实现》文中认为论文介绍了虚拟空间会议的特点和国内外研究状况,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仿真软件Vega和DI-Guy的虚拟空间会议系统的实现方案,对系统整体功能进行了详细规划,并描述了系统层次结构。讨论了虚拟场景的构建方法,应用三维建模、模型优化和纹理映射技术,实现了具有真实感的虚拟会场的构建。虚拟人物的仿真方面,在分析人体骨骼和运动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骨骼体系的定义和关节变量的设置,完成了人体几何建模和运动建模;提出了人物模型配置的具体流程,实现了DI-Guy人物模型库的扩展;研究了虚拟人面部表情的实现,通过调整脸部特征点的位置,完成了几种典型表情的定义和实现。提出了分布式虚拟会场的合成方案,利用DIS分布式技术在空间上对局部会场进行扩展,将位于不同地域的局部会场合成为一个整体的会议空间,所有与会终端都能在这个整体空间相互感知与交互。

纪菲[8](2009)在《网络景观电子地图的设计与研发 ——以上海市奉贤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地图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说它古老,是因为地图的出现并不晚于文字的出现,说它年轻,是因为地图学总伴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需求的发展而发展,并呈现出新的生机。随着虚拟现实、地理信息系统、WEBGIS等技术的出现与发展,将这些技术应用于地图学之中,就出现了网络景观电子景观地图技术,它是地图学发展的新时代。本文主要针对以下几方面进行了研究:1、网络景观电子地图的设计原则探讨传统的地图都有其数学法则、地图符号、制图综合,在设计的时候严格按照这些标准执行是一幅地图成功与否的重要内容。在网络景观电子地图的设计中,三大法则有不同的应用。2、网络景观电子地图的数据采集与管理研究在网络景观电子地图中,数据是地图的灵魂和核心,地图的制作、显示、分析等都是以数据为支撑的。本文针对纹理数据和属性数据两种数据采集进行探索,最后对数据进行数据库存储。3、三维城市建模技术研究网络景观电子地图优于一般电子地图之处在于它的斜视三维立体效果,三维立体效果的产生是对城市实体进行三维建模的结果。本论文使用面向对象的空间建模方式,有效的实现了城市点、线、面三个图层的三维模型重建。4、基于栅格地图的WEBGIS发布技术开发WEBGIS与栅格地图的结合,为网络景观电子地图的发布提供了较好的解决思路。WEBGIS基于微软的.NET平台,使用AJAX、ASP.NET实现地图数据传输和显示。5、应用实例以上海市奉贤区网络景观电子地图系统为例,制作出了详实、实用的网络景观电子地图系统,同时,总结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积累的经验,展望未来网络景观电子地图的发展趋势,为日后的研究者和制作者提供了良好的素材。

洪德法[9](2009)在《三维景观建模与可视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于三维景观能给人更真实的感受,地表景观的三维数字表示在城市规划、交通运输、文物保护、游戏娱乐以及军事仿真等众多领域显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从而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研究了地形、建筑物、植被、水体、自然现象、人的三维地表景观建模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主要的建模方法,并指出现在的建模方法的不足之处;探讨了在VC6.0和OpenGL平台下建立三维模型的原理和流程,并以基于DEM建立地形、CAD软件建模、粒子系统、纹理映射等三维建模方法为基础,实现了OpenGL中地形、建筑物、植被、水体、自然现象和人的建模;最后阐述了这些数据的组织方法以及数据简化技术。

侯庆[10](2006)在《三维地形地貌可视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虚拟现实是一个由用户在计算机上创建的、可进行交互的虚拟世界;它主要是通过对真实世界的模拟或对未知世界的构想生成。而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生成的三维真实感地形图能够逼真地反映外部真实世界,相对于传统的纸制地形图和线划地图,具有可视化程度高、存储和查询方便、可实时生成等优点,在诸多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结合教育部春晖计划——“基于网格的喀斯特地区数字博物馆基础研究”,针对当前三维地形地貌可视化的研究现状与难题,本文提出基于真实数据的山体、流体生成算法,开发出大规模地形的三维漫游系统,并分别给出相应的性能评估与测试,具体内容如下:。 (1) 采用四叉树结构组织地形数据并生成山体。 该算法的关键是采用视点和起伏状况相结合来决定地形细节程度,同时该算法还通过顶点渐变技术来光滑不同分辨率地形间的转化,并解决了模型转换时的图像跳跃缺陷。 (2) 采用八叉树结构实现三维地形可视化。 该算法一方面利用大小不同的节点实现三维图像在模拟精度和生成速度上的平衡;另一方面,利用视觉剪裁、帧间相关性、视点相关的层次细节等技术进一步加速图像生成,从而满足大规模地形数据漫游的实时要求。 在上述两种算法基础上,利用Visual C++6.0和OpenGL,结合混合纹理映射、阴影渲染技术,实现对自然地形效果的仿真模拟,生成具有真实感的大规模三维地形场景,最后加入用户运动中的碰撞检测,实现并达到实时交互的漫游要求。 (3) 采用粒子系统对不规则自然现象进行动态仿真。 算法中充分考虑瀑布等不规则自然现象的特点,针对其特点采用粒子系统进行动态仿真,提出了基于层次细节技术和粒子系统的三维瀑布绘制和漫游方法。该方法还适用于模拟其他不规则的自然现象(如雨、雪、云等)。 (4) 采用二维波方程实现流体与漂浮物体的动态交互式仿真。 该算法在二维波方程基础上,提出使用中心差分近似来模拟真实的流体表面波动。该算法简单、有效,每个点仅通过几个算术运算就能实现流体水平运动仿真,避免了二维波方程中的大量计算。在分析刚体模型的基础上,该算法进一步分析了基于物理的浮力与阻力模型,实现了流体的飞溅和漂浮的浮力对象与振荡水面间的动态交互。上述算法能模拟地貌中与流体相关的多种场景,如水面、熔岩等,大幅度提高三维场景的真实度。

二、建立草地管理系统中Windows下多幅大尺寸位图的显示与浏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立草地管理系统中Windows下多幅大尺寸位图的显示与浏览(论文提纲范文)

(1)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BIM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论文研究背景
        1.1.2 论文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集群项目管理
        1.2.2 工程项目集成管理
        1.2.3 BIM技术
        1.2.4 基于BIM的管理平台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逻辑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论文研究逻辑结构
2 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信息模型相关理论及技术
    2.1 基本概念
        2.1.1 集群项目
        2.1.2 项目管理
    2.2 集成相关理论
        2.2.1 集成的内涵
        2.2.2 集成管理的内容及原则
        2.2.3 制造业集成相关理论
        2.2.4 综合集成相关思想
    2.3 BIM及相关技术
        2.3.1 BIM技术及特点
        2.3.2 GIS技术
        2.3.3 模型轻量化技术
        2.3.4 BIM与 GIS数据融合技术
    2.4 本章小结
3 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项目BIM技术应用总体架构研究
    3.1 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概念的提出
    3.2 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集成管理模式BIM技术应用框架
        3.2.1 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项目集成管理维度分析
        3.2.2 基于BIM技术的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项目集成管理
        3.2.3 组织集成
        3.2.4 过程集成
        3.2.5 信息集成
    3.3 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BIM应用关键技术
    3.4 本章小结
4 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模型总体架构及关键技术研究
    4.1 多源模型创建关键技术
        4.1.1 基于分区块建模法的三维地质信息模型建模技术
        4.1.2 基于大重叠率的三维倾斜摄影模型建模技术
        4.1.3 多层级规划混合建模技术
        4.1.4 基于片区统一建模标准的设计、施工BIM模型建模
    4.2 BIM模型到GIS模型转化技术
        4.2.1 基于通用数据格式的IFC到 CityGML的转化
        4.2.2 基于数据解析与重构的DGN格式到UDB的转化
    4.3 基于坐标变换与地形整平的多源模型融合技术
        4.3.1 模型坐标变换
        4.3.2 GIS模型处理
    4.4 基于线性八叉树的多源模型动态加载技术
        4.4.1 基于线性八叉树的模型空间索引方式
        4.4.2 实例验证
    4.5 本章小结
5 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平台研究
    5.1 建设管理平台需求研究与设计
        5.1.1 业务需求分析
        5.1.2 解决思路
    5.2 建设管理平台架构研究与设计
        5.2.1 建设管理平台架构思路
        5.2.2 建设管理平台总体架构
        5.2.3 建设管理平台业务架构
        5.2.4 建设管理平台技术架构
        5.2.5 建设管理平台数据架构
    5.3 建设管理平台功能实现
        5.3.1 项目层级功能设计
        5.3.2 项目群功能设计
    5.4 本章小结
6 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BIM技术应用实践研究
    6.1 项目背景及概况
        6.1.1 前海合作区规划与集群市政工程建设情况
        6.1.2 前海集群市政工程项目实施面临的挑战
        6.1.3 前海集群市政工程项目集成管理BIM技术应用模式
    6.2 前海集群市政工程项目集成管理BIM技术应用实践
        6.2.1 基于BIM的组织集成
        6.2.2 基于BIM的过程集成
        6.2.3 基于BIM的信息集成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论文的创新之处
    7.3 未来的工作展望与设想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嵌入式GIS空间数据多尺度表达与快速显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矢量数据多尺度表达技术研究概述
        1.2.2 遥感影像多分辨率表达技术研究概述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结构
第二章 面向嵌入式的土地利用数据多尺度表达与快速显示技术
    2.1 引言
    2.2 基于土地利用数据特征的综合规则提取
        2.2.1 语义特征综合规则制定
        2.2.2 空间结构特征综合规则制定
    2.3 一种动静结合的矢量数据多尺度处理模型
    2.4 基于拓扑一致性的面状图斑快速简化算法
        2.4.1 算法研究背景
        2.4.2 DP算法分析
        2.4.3 一种顾及相邻地理实体空间关系的关键检测点识别方法
        2.4.4 一种基于关键检测点识别的拓扑一致性化简算法
        2.4.5 实验结果与分析
    2.5 面向大容量快速显示的多尺度空间数据存储模型设计
        2.5.1 典型嵌入式数据库分析与比较
        2.5.2 空间数据存储方式设计
        2.5.3 数据库表逻辑映射关系设计
        2.5.4 数据库表结构设计
    2.6 实验结果与分析
        2.6.1 综合规则应用与综合效果展示
        2.6.2 多尺度快速显示算法有效性测试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改进G-H算法的超大图斑快速显示算法
    3.1 引言
    3.2 多边形裁剪算法问题分析
    3.3 一种基于出入性的交点退化检测算法
        3.3.1 交点退化现象分析
        3.3.2 多边形裁剪算法失效原因分析
        3.3.3 交点出入特性判定策略设计
    3.4 一种顾及交点退化现象的多边形裁剪算法
        3.4.1 算法思路
        3.4.2 算法的数据结构
        3.4.3 算法描述
        3.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3.5 一种适用于嵌入式GIS的矢量图加速显示策略
        3.5.1 基于图形裁剪的矢量图渲染改进方案
        3.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面向嵌入式的遥感影像LOD表达与快速显示技术
    4.1 引言
    4.2 海量遥感影像LOD表达预处理算法
        4.2.1 影像金字塔模型参数确定方法
        4.2.2 金字塔构建算法改进思路
        4.2.3 一种海量影像金字塔构建优化算法
    4.3 LOD数据存储组织策略设计
    4.4 基于视相关LOD的遥感影像快速调度显示算法
    4.5 实验结果与分析
        4.5.1 实验环境
        4.5.2 实验结果
    4.6 一种改进的自适应海量影像LOD表达处理算法
        4.6.1 改进思路
        4.6.2 一种最优预设压缩比设置策略
        4.6.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数字化动态变更外业调查与核查系统研发
    5.1 引言
    5.2 数字化动态变更外业调查与核查系统设计
        5.2.1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5.2.2 系统框架结构设计
        5.2.3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5.2.4 系统总体工作流程
    5.3 利用设计模式提高嵌入式GIS框架可复用性方法
        5.3.1 基于Strategy模式的多尺度显示算法集成
        5.3.2 基于Command模式的UI界面操作实现
        5.3.3 基于Abstract Factory模式的窗口风格设计
    5.4 主要功能实现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工作和学术活动

(3)玉米定向种带自动包装处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玉米定向种带自动包装处理系统整体方案和关键结构设计
    2.1 总体方案设计
    2.2 关键结构设计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MFC的玉米定向识别系统研究
    3.1 MFC设计及关键步骤
    3.2 玉米种子特征提取算法研究
    3.3 玉米种子芽尖方向识别方法研究
    3.4 基于颜色分量的玉米种子胚面识别算法
    3.5 玉米胚面识别试验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FLUENT与高速摄影的玉米种子定向吸附特性研究
    4.1 种子吸附摆放机构和工作过程研究
    4.2 吸附特性仿真分析
    4.3 高速摄像试验的验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玉米种带恒张力卷绕的模糊PID控制
    5.1 张力控制技术研究的现状
    5.2 张力控制系统硬件的选择
    5.3 恒张力控制系统组成
    5.4 恒张力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及模糊PID控制
    5.5 恒张力卷绕系统模糊PID控制试验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玉米定向种带自动包装处理系统整体控制系统研究和整机试验
    6.1 控制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
    6.2 控制系统硬件选型
    6.3 控制系统设计
    6.4 整体系统控制界面设计
    6.5 系统监控界面设计
    6.6 整机性能测试与试验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7.2 建议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基于VR-Platform的虚拟校园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VR 技术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虚拟校园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问题
    1.4 本文研究内容
    1.5 本文论文结构
2 虚拟校园开发平台简介
    2.1 3ds max 概述
    2.2 VRP(VR—Platform)概述
        2.2.1 VRP 平台简介
        2.2.2 VRP 特点
    2.3 本章小结
3 虚拟校园建设理论与主要技术
    3.1 数据的获取
        3.1.1 DEM 数据
        3.1.2 建筑物高程数据
        3.1.3 表面纹理数据
        3.1.4 本文采用的数据获取方法
    3.2 建模技术
        3.2.1 基于图像的建模技术
        3.2.2 几何建模技术
        3.2.3 混合建模技术
        3.2.4 本文采用的建模技术
    3.3 纹理映射技术
        3.3.1 纹理映射原理
        3.3.2 纹理映射具体应用
        3.3.3 实例化技术
    3.4 碰撞检测技术
    3.5 本章小结
4 虚拟校园的设计
    4.1 系统需求分析
        4.1.1 学校概况
        4.1.2 学校信息化现状和分析
        4.1.3 系统需求
    4.2 软硬件平台
    4.3 虚拟校园系统总体流程
    4.4 虚拟校园场景设计
    4.5 虚拟校园子模块设计
    4.6 本章小结
5 虚拟校园三维场景模型构建
    5.1 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5.1.1 校园场景几何数据采集
        5.1.2 纹理数据采集
        5.1.3 纹理数据的处理
    5.2 三维建模
        5.2.1 建模准则
        5.2.2 建筑物建模
        5.2.3 运动场地建模
        5.2.4 环境建模
        5.2.5 贴图
    5.3 场景优化
        5.3.1 精简模型个数
        5.3.2 精简模型面数
        5.3.3 贴图优化
    5.4 烘焙
    5.5 本章小结
6 虚拟漫游的实现
    6.1 模型导出
    6.2 虚拟漫游实现
        6.2.1 虚拟校园交互控制
        6.2.2 添加特效
        6.2.3 添加背景音乐
    6.3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基于Multigen Creator/Vega prime的液压挖掘机的可视化虚拟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虚拟现实技术的概论
        1.1.1 虚拟现实技术概论
        1.1.2 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及现状
        1.1.3 虚拟现实技术的组成及特点
        1.1.4 VR技术与计算机动画的区别
    1.2 虚拟现实技术在机械领域的应用
        1.2.1 虚拟现实技术在机械制造行业中的应用
        1.2.2 虚拟现实技术在挖掘机中的使用
    1.3 论文的背景和意义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要解决的问题
第2章 挖掘机三维视景仿真的总体设计
    2.1 虚拟现实系统中的相关技术
        2.1.1 虚拟现实仿真系统的实现步骤
        2.1.2 虚拟现实仿真中所使用的方法
    2.2 挖掘机虚拟仿真的方案设计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三维仿真软件Creator和Vega Prime的简介
    3.1 Multigen Creator的简介
        3.1.1 Multigen Creator的概述
        3.1.2 Creator建模过程中的相关理论与技术
        3.1.3 Creator的建模步骤
    3.2 实时三维视景仿真软件Vega Prime的简介
        3.2.1 Vega Prime的概述
        3.2.2 几个常用的Vega Prime类
        3.2.3 Vega Prime的应用程序框架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挖掘机三维场景的构建
    4.1 挖掘机模型的构建
        4.1.1 挖掘机的简介
        4.1.2 挖掘机的基本建模
        4.1.3 挖掘机DOF节点的创建
    4.2 工作场景的构建
        4.2.1 创建地形模型
        4.2.2 地形模型创建过程中的相关技术
        4.2.3 应用地形特征
        4.2.4 公告牌的制作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Vega Prime的挖掘机虚拟仿真
    5.1 挖掘机Lynx Prime的配置
    5.2 基于VC++7.0的MFC平台的创建
        5.2.1 VC++7.0编译环境的配置
        5.2.2 基于MFC的计时器框架
    5.3 挖掘机仿真的程序实现
        5.3.1 挖掘机挖掘工作的控制
        5.3.2 MFC菜单的定制
    5.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6)纸制军事地图生成电子沙盘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电子地图相关知识
        1.2.1 地理信息系统
        1.2.2 数字图像处理
        1.2.3 地图图像的误差分析
        1.2.4 地图数字化系统的发展历程
        1.2.5 电子地图系统的设计
    1.3 电子地图的研究概况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研究现状分析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本文所做的工作
第二章 军事地形图的几何畸变校正
    2.1 引言
    2.2 地图图像的几何校正方法
    2.3 基于控制点配准的非线性几何畸变校正
        2.3.1 图像复原的几何变换
        2.3.2 通过指定控制点进行空间复原
        2.3.3 控制栅格空间插值
        2.3.4 灰度级插值
    2.4 配准控制点的确定
    2.5 基于经纬度标注的旋转校正
        2.5.1 经纬度标注定位
        2.5.2 基于最小错误率的贝叶斯分类识别
        2.5.3 数字标注分类的具体实现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军事地形图的拼接点配准
    3.1 引言
    3.2 图像配准的原理和定义
    3.3 基于特征的图像配准方法
    3.4 基于彩色特征的互相关自动配准
        3.4.1 互相关配准方法
        3.4.2 彩色特征的互相关配准准则
        3.4.3 配准区域的自动选取
        3.4.4 人机交互式选取配准控制点
    3.5 图像拼接软件系统设计与实验
        3.5.1 拼接界面设计
        3.5.2 功能简介
        3.5.3 系统测试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彩色地图的分色过程
    4.1 引言
    4.2 利用阈值分割法提取黑色要素
        4.2.1 去除噪声
        4.2.2 灰度化及锐化处理
        4.2.3 求解阈值
        4.2.4 根据所求阈值提取黑色要素
    4.3 自动分色空间的选取
    4.4 几种聚类算法
        4.4.1 FCM聚类算法
        4.4.2 抑制式FCM算法
        4.4.3 加权FCM聚类算法
    4.5 改进的FCM算法及其实现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细化算法的研究
    5.1 引言
    5.2 细化前的预处理
    5.3 细化算法的描述
        5.3.1 细化算法的简单介绍
        5.3.2 基本知识
    5.4 两步法细化算法的改进及其实现
        5.4.1 基于两步法的细化算法分析
        5.4.2 改进算法的设计及实现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跟踪的矢量化算法研究
    6.1 引言
    6.2 几种矢量化算法
    6.3 基于圆跟踪的自动适应的矢量化方法
        6.3.1 Freeman链码表达轮廓跟踪
        6.3.2 扫描线轮廓跟踪
    6.4 变步长的基于圆跟踪的自动适应的矢量化方法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军事地图等高线三维地形建模与实现
    7.1 引言
    7.2 三维地形建模
        7.2.1 Voronoi图与Delaunay三角网的基本概念
        7.2.2 Delaunay三角网格的Bowyer-Watson算法自动生成步骤
    7.3 场景其它要素
        7.3.1 场景的保存与读取以及数据加密
        7.3.2 立体标注模型的建立与加载
    7.4 三维地形建模实验分析和结果
        7.4.1 三维地形建模实验条件和原理
        7.4.2 实验结果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做的工作
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和学习经历的简历
论文有关数据统计

(7)虚拟空间会议系统的设计及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虚拟空间会议的概念及研究现状
        1.1.1 CSCW 技术概述
        1.1.2 虚拟空间会议概念的提出
        1.1.3 虚拟空间会议的研究现状
    1.2 课题来源、主要工作和论文组织结构
        1.2.1 课题来源及主要工作
        1.2.2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虚拟空间会议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2.1 系统设计目标及会议流程
        2.1.1 系统设计目标
        2.1.2 虚拟会议基本流程
    2.2 系统功能规划
    2.3 系统层次结构
    2.4 小结
第三章 虚拟空间场景的构建
    3.1 虚拟空间中的建模技术
        3.1.1 三维建模技术
        3.1.2 几种常用的建模方法
    3.2 场景模型的建立
    3.3 场景模型的优化
    3.4 场景模型的纹理映射
        3.4.1 纹理映射(Texture Mapping)技术概述
        3.4.2 Creator 中纹理映射的实现
        3.4.3 虚拟会场最终效果
    3.5 小结
第四章 虚拟人物仿真技术
    4.1 DI-GUY 软件环境
    4.2 虚拟人模型库的扩展
        4.2.1 虚拟人模型库扩展流程
        4.2.2 虚拟人的几何建模
        4.2.3 虚拟人的运动建模
        4.2.4 DI-Guy 人物模型的配置
    4.3 虚拟人面部表情的实现
        4.3.1 虚拟人头部建模
        4.3.2 面部表情的定义及实现
    4.4 小结
第五章 虚拟空间会议系统的合成
    5.1 VEGA 软件环境
    5.2 虚拟会场和虚拟人的实时显示
        5.2.1 虚拟会场的实时显示
        5.2.2 虚拟人的实时显示
    5.3 分布式虚拟空间会议的实现
        5.3.1 DIS 技术概述
        5.3.2 分布式环境的程序实现
    5.4 系统功能实现
    5.5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8)网络景观电子地图的设计与研发 ——以上海市奉贤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背景和意义
        1.1.1 网络景观电子地图的概念和特点
        1.1.2 网络景观电子地图的应用
        1.1.3 研究意义
    1.2 电子地图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组织结构
    1.4 本章小结
2 网络景观电子地图相关技术概述
    2.1 虚拟现实技术
    2.2 GIS 技术
    2.3 WEBGIS 技术
    2.4 本章小结
3 网络景观电子地图的设计与实现
    3.1 网络景观电子地图的设计
        3.1.1 网络景观电子地图数学法则
        3.1.2 网络景观电子地图地图符号
        3.1.3 网络景观电子地图地图综合
    3.2 数据及数据管理
        3.2.1 数字正射影像图(DOM)
        3.2.2 数字高程模型(DEM)
        3.2.3 CAD 数据
        3.2.4 纹理数据
        3.2.5 属性数据
        3.2.6 数据的数据库管理
    3.3 空间实体三维模型制作
        3.3.1 三维建模软件介绍
        3.3.2 平面设计软件介绍
        3.3.3 空间模型分类
        3.3.4 三维模型制作流程
    3.4 网络景观电子地图的发布技术
        3.4.1 栅格地图的实现
        3.4.2 基于WEBGIS 的地图发布技术
    3.5 本章小结
4 应用实例-上海市奉贤区网络景观电子地图
    4.1 背景和意义
    4.2 系统功能
    4.3 系统应用
    4.4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总结
    5.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三维景观建模与可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相关技术
        1.2.2 相关算法
        1.2.3 三维建模工具
    1.3 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和论文组织
第2章 三维景观建模方法
    2.1 景观元素
    2.2 地形
    2.3 植被
    2.4 地表水体
    2.5 建筑物
    2.6 人
    2.7 自然现象
第3章 三维景观模型可视化的实现
    3.1 三维可视化原理
    3.2 三维可视化平台
        3.2.1 Direct3D
        3.2.2 Java3D
        3.2.3 OpenGL
    3.3 OpenGL中的三维景观生成原理
第4章 基于OpenGL的三维景观建模
    4.1 VC++下的OpenGL绘制流程
    4.2 地形模拟
    4.3 建筑物模拟
        4.3.1 模型构建
        4.3.2 3DS数据的显示
    4.3 植被模型
    4.4 水体
    4.5 自然现象的模拟
    4.6 人的模拟
    4.7 景观合成
    4.8 场景漫游
第5章 模型和数据的组织与管理
    5.1 模型和数据的组织
    5.2 模型和数据的动态调度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和致谢
摘要
Abstract

(10)三维地形地貌可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学术意义
    1.2 地形可视化概念
        1.2.1 三维地形建模概述
        1.2.2 地形三维可视化概述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实现平台
    2.1 虚拟现实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2.2 虚拟漫游技术的发展现状
    2.3 虚拟现实开发工具
        2.3.1 OpenGL
        2.3.2 DirectX
        2.3.3 Java3D
        2.3.4 VRML
    2.4 虚拟场景的OpenGL构建
        2.4.1 OpenGL的工作方式
        2.4.2 OpenGL渲染流水线
        2.4.3 Windows平台下VC++中OpenGL程序设计方法
第三章 地形三维可视化及其简化技术
    3.1 三维可视化
        3.1.1 三维可视化的概念
        3.1.2 三维可视化的一般过程
        3.1.3 三维场景的设置
    3.2 地形三维可视化
        3.2.1 地形可视化的一般过程
        3.2.2 基于真实数据的地形生成技术
    3.3 利用OpenGL实现地形可视化的基本步骤
    3.4 地形简化技术
        3.4.1 细分法
        3.4.2 采样法
        3.4.3 删除法
第四章 地形三维简化及加速技术
    4.1 基于四叉树的动态场景简化
        4.1.1 常用的动态场景简化方法
        4.1.2 基于层次四叉树的实时连续LOD模型
    4.2 法向量计算
    4.3 视点相关
        4.3.1 视见约束体生成和可见性筛选
        4.3.2 视点运动的实现
    4.4 四叉树地形实验结果及分析
    4.5 基于八叉树的场景简化
        4.5.1 八叉树的优点
        4.5.2 地形数据的预处理及八叉树的生成
        4.5.3 八叉树的生成
    4.6 自然效果的仿真模拟
        4.6.1 纹理添加
        4.6.2 光源模拟和阴影渲染
    4.7 实时漫游系统的设计实现
        4.7.1 用户漫游
        4.7.2 系统模块的组成和功能
    4.8 八叉树地形实验结果分析
第五章 三维场景中的流体仿真
    5.1 瀑布粒子系统
        5.1.1 粒子系统的基本原理
        5.1.2 瀑布粒子系统的数学模型
    5.2 有效的算法加速
        5.2.1 视相关的LOD技术
        5.2.2 层次包围盒技术
        5.2.3 聚类树技术
        5.2.4 OpenGL显示列表应用
    5.3 真实三维场景的实现
        5.3.1 绘制河流
    5.4 实验结果
    5.5 交互式流体仿真
    5.6 流体表面的模拟实现
        5.6.1 波动的模拟偏导数实现
        5.6.2 不稳定性的限制
        5.6.3 边界的反射
        5.6.4 算法的具体实现
    5.7 水面交互
        5.7.1 飞溅
        5.7.2 物体受力分析
        5.7.3 流体表面法向量计算
    5.8 实验及其结论
第六章 本文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总结
    6.2 虚拟现实技术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原创性声明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四、建立草地管理系统中Windows下多幅大尺寸位图的显示与浏览(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BIM技术应用研究[D]. 向卫国.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0(01)
  • [2]嵌入式GIS空间数据多尺度表达与快速显示技术研究[D]. 李玲. 东南大学, 2018(12)
  • [3]玉米定向种带自动包装处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赵学观.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1)
  • [4]基于VR-Platform的虚拟校园研究与实现[D]. 陈瑾怡. 东华理工大学, 2012(10)
  • [5]基于Multigen Creator/Vega prime的液压挖掘机的可视化虚拟仿真[D]. 苏明明. 西南交通大学, 2011(04)
  • [6]纸制军事地图生成电子沙盘系统研究[D]. 谢建华. 东北大学, 2011(07)
  • [7]虚拟空间会议系统的设计及实现[D]. 黄芬.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0(10)
  • [8]网络景观电子地图的设计与研发 ——以上海市奉贤区为例[D]. 纪菲. 中国海洋大学, 2009(11)
  • [9]三维景观建模与可视化研究[D]. 洪德法. 吉林大学, 2009(09)
  • [10]三维地形地貌可视化研究[D]. 侯庆. 贵州大学, 2006(11)

标签:;  ;  ;  ;  ;  

草原管理系统建立中Windows下多幅大尺寸位图的显示与浏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