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素质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分析

人口素质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分析

一、人口素质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郭长治[1](2019)在《呼和浩特市与乌兰巴托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对比研究》文中认为本文是科技部基础资源调查专项项目(2017FY101300)和中蒙俄经贸合作与草原丝绸之路经济带构建协同创新中心国际合作项目(GJHZ201704)的重要组成部分。城镇化过程可以有效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提高和居住方式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社会产业结构、人民生活环境和城市空间都在不断向现代城市转变。然而,尽管城镇化过程可以促进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如若不能正确引导和管理,这个过程就会带来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社会发展停滞不前等诸多问题。呼和浩特市与乌兰巴托市的城镇化发展水平存在不平衡现象,严重阻碍了两市人口、经济、空间、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如何实现城镇化建设的全面、协调、均衡发展,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实现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人口迁移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区位理论、生态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支撑下,将呼和浩特市和乌兰巴托市作为研究区域,评价两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并作对比分析。首先建立呼和浩特市与乌兰巴托市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标体系,对指标选取进行解释和有效性分析,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熵权法分别得出主成分载荷矩阵,计算2003-2016年两市人口、经济、空间、社会、环境五方面的综合指数以及两市整体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其次,对两市准则层五个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及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呼和浩特市在人口可持续和环境可持续方面表现不理想,近些年人口可持续综合指数边际增长率呈下降趋势,而环境可持续综合指数虽整体增长但不稳定,表现为环境修复效果明显,污染源排污控制效果较差。呼和浩特市空间可持续综合指数增长速率放缓,经济可持续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状况较好;乌兰巴托市人口可持续综合指数呈倾斜的S型变化,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平较低,表现为基础设施不健全,阻碍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经济可持续呈小幅度S增长,而后期增长乏力,主要因为产业结构不均衡所致,空间可持续和环境可持续发展较好。另外,由两市权重占比可知,呼和浩特市可持续发展主要依靠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推动,而乌兰巴托市则主要以人口和环境可持续共同推动。再次,对两市整体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现为呼和浩特市可持续发展整体较为平稳,而乌兰巴托市则相对波动较大。结合两市准则层与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可知,两市具有不同的优势和不足。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两市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两市各自优势和不足多方面影响因素对两市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李丹[2](2019)在《创新发展理念下西安市人口素质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决定着我国总体发展的新思路、新方向和新面貌。创新发展理念是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强国目标的全新认识,更是对世界经济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在当前这样的国际背景和国内背景下,创新发展理念的提出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人口素质的高低,特别是科学文化素质与创新能力的高低,对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有着直接的决定作用。在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人们越来越依靠脑力和知识来创造新的财富,因此人口资源能不能有效转变为经济资源和财富,直接取决于这个社会有多少高素质人才、有多少聪明的头脑以及强大的创新能力。创新发展理念与人口素质对于社会的发展都至关重要,并且两者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笔者提出在创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进行人口素质研究。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绪论部分。首先介绍了本研究的国际背景和国内背景,并有针对性地分析了当前西安市人口素质的发展背景;其次分析了创新发展理念下人口素质研究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理论意义在于可以丰富创新发展理念的人口内涵、可以赋予人口素质研究新的时代意义、可以构建新时期的人口素质观,现实意义在于可以推进创新发展理念在西安市的贯彻落实、为西安市人口政策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可以有效提高西安市人口素质潜能的转化率;最后,对本文的重要概念进行界定,介绍了人口素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阐释了本文所运用的研究方法,包括资料收集方法和资料分析方法等。同时,对本文可能的创新点进行简单的论述。第二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通过对创新发展理念的内涵、提出基础、本质特征进行全面深刻的解读,探究了创新发展理念与人口素质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即创新发展理念是人口素质发展的理论依据,而人口素质是创新发展理念有效实施的基础和支撑,这构成了本研究的逻辑起点。第三章是对目前西安市人口素质现状的描述与分析。笔者运用统计分析法对西安市人口素质相关数据进行全面的整理与分析,从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以及思想道德素质等三方面对西安市目前的人口素质现状进行全方位的描述与概括。第四章阐述了目前西安市在人口素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基于对西安市人口素质现状的把握和创新发展理念对人口素质的内在要求的理解,本研究对当前西安市人口素质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与探讨,指出当前西安市人口在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以及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第五章是对策与建议部分。对于西安市来说,要想真正落实创新发展理念,我们必须从人口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以及思想道德素质三方面入手全面激发人口素质发展的活力与潜能,通过加快落实全面二孩政策、加大医疗卫生资源投入、降低健康风险因素影响来提升人口的身体素质,通过完善人才引进的制度环境、创新教育体制运行的各个环节、加大教育及科研经费投入来提升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通过客观制度政策的完善和主观意识的转变来提升人口的思想道德素质,实现人口素质的可持续发展与稳步提升,加快西安市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步伐。第六章对本文的结论与展望进行了简短的论述,指出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需要努力的方向。

肖周燕[3](2013)在《人口素质、经济增长与CO2排放关联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探究人口素质与CO2排放之间的关系对于全面掌握影响CO2排放的人文驱动因素至关重要。以经济增长为突破口,详细探讨了我国人口素质与CO2排放量之间的关联,并利用面板数据的聚类分析方法发现,我国人口素质与CO2排放量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人口素质往往通过经济增长间接影响CO2排放量,经济增长与CO2排放量又密切相关,这也就决定了人口素质对CO2排放量的影响取决于人口素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

武玉[4](2013)在《中国人口综合素质的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提出“十二五”时期是我国人口发展的重大转折期,人口素质正成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瓶颈。近年来,我国人口综合素质取得了很大提高,15岁以上劳动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已达到9年以上,有知识、有技能的年轻一代成为我国新增劳动力大军的主体,除此之外,各项卫生工作也取得了重大进展,2010年,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4.8岁,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上位于发展中国家前列,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显着增强。但是,人口素质的高低是由人的生理条件、自然地理环境还有社会经济因素等方面共同决定的。由于受历史,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差异的影响,我国各地区和不同民族之间在人口综合素质,如健康状况、科学文化水平、劳动力技能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并且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移,这种区域间不平衡、不协调的弊端逐渐显现,给我国整体综合实力的提升带来严重阻碍。基于此,本文充分挖掘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我国31个省市的人口综合素质进行打分评价,得出了基本结论:人口综合素质在空间上大体上呈现出“东高西低”的格局,并且10年来取得了明显提高,各地人口综合素质的差距在逐渐缩小。研究发现,区位条件不同是造成人口素质差距的首要原因;各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不同生产方式和风俗文化是制约民族地区人口素质发展的历史根源;经济发展是影响人口综合素质的根本原因;教育和卫生事业的发展是影响人口文化和健康素质提升的直接因素。同时,近年来,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也促使我国各省、各地区之间的人口综合素质差异的缩小。

王键[5](2012)在《浙江省人口综合素质及其与经济发展关联性研究》文中提出人口素质是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并且与社会稳定及文明延续间存在至关重要的联系。本文首先基于人口素质的内涵与外延构建了一套包含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和思想品德素质的人口素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横、纵向的角度,基于主成分分析和层次分析法(AHP法)探讨浙江省及11个地市人口素质变动的总水平和平均水平效应,并对各地市评价结果进行系统聚类。通过典型相关分析研究人口素质的各构成要素与经济发展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人口素质的各子系统与经济发展变量间具有很强的相关关系,尤其是身体素质与文化素质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尤为突出。进一步的研究人口素质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引入Cobb-Douglas生产函数模型,将人口素质替代人力资本投入构建计量模型进行回归估计,研究浙江省人口素质及各地市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最后基于2000年至2010年人口素质各子系统的面板数据分析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探讨浙江省各地市人口素质及其子系统间的均衡发展。最后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综合上述分析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杨光辉[6](2008)在《论深圳人口素质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文中研究说明人口素质的提高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础,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条件。深圳城市人口素质与社会经济的快速变化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尽管深圳人口素质相对于许多城市较好,但全面地适应国际化城市要求的人口素质提高任重道远,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中要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特别要重视深圳外来人口素质提高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许抄军[7](2008)在《基于可持续城市化的我国城市规模、体系及实现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正经历着迅速、空前的城市化过程,导致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农村-城镇人口迁移。尽管我国的城市化表现出世界城市化的一般规律,但更多的是其自身的特殊性。因为我国的城市化与发达国家数十年、甚至一百多年前城市化的历史条件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其一是我国的人口基数巨大、农业人口多;其二是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其三是处于信息化时代、对劳动力素质要求高。在这样的约束条件下,我国的城市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进一步实现可持续城市化,以可持续城市化促进我国整体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涉及到社会、经济和环境等多方面的内容。本文将可持续发展思想与城市化研究相融合,立足人口、资源与环境,从城市规模、城市体系、城市形态和城市化的实现机制四个方面探讨可持续城市化问题。全文可分为绪言、理论探讨、统计分析、计量研究及结论等五个主要部分。绪言部分,在分析了研究背景、选题依据的基础上,提出了本研究的研究目的、意义、内容、思路及创新之处。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及未来几十年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而实现快速、协调、健康的城市化进程必须以可持续思想为指导。因此,本研究将可持续城市化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的理论探讨包括对已有文献的综述、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理论分析、可持续城市化的理论模式及其实现机制等方面内容。在文献综述的相关章节中,对国内外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最优城市规模、我国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等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构成本研究的理论起点。首先,在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国外文献既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探索,但更注重微观方面的计量分析;国内文献偏向宏观理论的探讨,微观计量研究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同时国内文献各种概念的规范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有待于进一步的理论探讨。第二,在最优城市规模研究上,现有的国内外文献有理论探讨、也有实证的计量研究,大多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或投入-产出(成本收益)及综合因素等角度去探讨最优城市规模;不同的学者所使用的方法和模型不同,得到的最优城市规模也各不相同,小到几万人口,多达数百万,而且随着经济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最优城市规模处于动态的增长过程中。第三,在我国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研究方面,现有文献从不同的层次,动态地展现了我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的变化过程:“自上而下”动力机制到“自下而上”动力机制,“一元化”动力机制到“二元化”动力机制再到“多元化”动力机制,还有“内力型”、“外力型”、“产业结构演进型”、“要素推进型”及“制度变迁”等形成的动力机制,而且教育对我国城市化的促进作用在进一步提升。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理论分析部分是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从指导思想的根源分析了两种不同的城市化模式:传统发展观指导下的盲目扩展型城市化和可持续发展观指导下的可持续城市化,及城市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一步对城市化、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城市化等概念及其内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可持续发展与城市化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可持续城市化的理论模型。在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之上,探求适合我国的可持续城市化的理论模式——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基于我国人多地少的现实情况,总体上看,适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应该是稠密型城市,但在不同的区域应有所分异。我国可持续城市形态的选择原则有:以生态城市理论为指导;以紧凑型城市为发展目标;体现以人为本;体现主体功能区划,突出区域特色。基于我国可持续城市化的实现机制研究部分,对我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的国内外文献进行了综述,认为推动我国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多层次、动态变化的,教育是我国可持续城市化的持续动力;除动力机制外,我国可持续城市化的实现机制还包括:人力资本提升机制、科技保障机制、制度激励机制和城市文化优化机制。本文的统计分析包括:世纪之初我国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分析,城市规模体系变化的特点及城市规模体系的区域差异分析。统计分析构成了本研究的现实背景。在我国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分析部分,从全国整体及分区域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城市化和人口迁移的现实特征,表现在:1、2000年以来,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增长速度较高,但有降低的趋势;2、新增城镇人口和农村-城市净迁入人口规模仍然较大,但都趋于递减,且农村-城市净迁入人口的贡献率也在下降。3、城市规模越大,对迁移人口的吸引、迁移人口对城市人口增长的贡献就越大;4、东、西部城市的净迁入率、净迁入人口的贡献率都大于中部城市。进一步从人口、资源与环境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可持续城市化所面临的挑战。并分析了产生的原因和应采取的对策措施。在城市规模体系变化的特点及城市规模体系的区域差异分析部分,对我国世纪之初城市规模体系变化的特点,及城市规模体系的区域差异进行了分析。从全国整体上看,1998年以来城市体系结构表现出以下特点:1、超大城市和大城市数量增长迅速,小城市数量在减少,不断向高级规模的城市晋级;城市等级规模体系已进于小城市发展向中等城市发展时期过度的中后期。2、城市人口数量也表现出超大城市和大城市增长最快的特点,超大城市人口已占主要地位,小城市人口比重在迅速下降。3、平均城市规模在上升。分东、中、西三区域和行政省域的特点也进行了比较。结合第五章人口素质、资源消耗和环境质量指标(对应的第一主成分得分),对我国三区域和三城市群的不同城市体系的人口素质、资源消耗和环境质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论是:大、中、小协调发展的城市体系有利于可持续发展。计量研究是本文的核心内容,也是本文的创新之一。借鉴城市经济学家巴顿的城市规模成本收益曲线,建立了城市规模与人口素质、资源消耗和环境质量三者之间的理论模型。然后,利用1996-2005年期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有关数据,从全国整体和分区域的角度,对我国城市规模与城市人口素质、资源消耗和环境质量进行计量分析,得到全国性的及分区域的经验模型。以此为基础,探讨适合我国全国性的及分区域的可持续城市化的适度城市规模。从全国整体上看:1、城市规模-人口素质、城市规模-资源消耗和城市规模-环境质量三模型都是正N形曲线,但城市规模-人口素质模型在实际中演变为正U形曲线,城市规模-环境质量模型演变为单调递增曲线;2、在城市规模小于600万人时,不存在使人口、资源与环境全面协调发展的适度城市规模;3、在城市规模大于600万人时,使人口、资源与环境全面协调发展的适度城市规模为:1000-1200万人。从分区域的角度:1、东部地区城市规模-人口素质模型是正U形曲线,城市规模-资源消耗模型是单调递减直线,城市规模-环境质量模型是倒U形曲线;2、中部地区城市规模-人口素质和城市规模-资源消耗模型是正N形曲线,城市规模-环境质量模型是倒U形曲线;3、西部地区城市规模-人口素质和城市规模-资源消耗模型则是正N形曲线,城市规模-环境质量模型则是倒U形曲线;4、东、中部地区不存在使人口、资源和环境全面协调发展的适度城市规模,西部地区使人口、资源和环境全面协调发展的适度城市规模为200-300万人。最后是全文结论,概述了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总结了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及后续研究的方向。

曹顺仙,刘妍妍[8](2007)在《浅论人口素质与社会发展》文中提出人口素质问题是当代中国控制人口、保护环境不可回避的重大现实问题。对人口素质的客观评价不仅是我国正确解决人口素质问题的出发点,更是制定科学的人口战略和创新21世纪人口政策的重要依据,是统筹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针的前提。本文认为我国的人口素质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社会发展状况基本适应。人口素质进化与社会发展的互动规律决定了人口素质问题的实质是人口素质的现代化。

曹顺仙,刘妍妍[9](2007)在《关于“人口素质低”的思考》文中研究表明人口素质问题是当代中国控制人口与保护环境不可回避的重大现实问题。提高人口素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但是,"人口素质低"正在误导公众,它误解了现代人口素质观,违背人口素质演进规律。人口素质问题的根本在于我国的人口素质不适应社会现代化转型的需要,不能满足社会台阶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不适应社会主义中国和平崛起的要求。不适应并不意味着"人口素质低"。适应与不适应是由人口素质与生产方式、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的内在关系决定的。人口素质需要与环境——经济——社会协同共进。

赵岳[10](2007)在《论我国人口文化素质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整个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可持续发展系统中占居核心地位。只有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才能形成整个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当代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在国力竞争中经济竞争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方面,而经济竞争的背后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知识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因此,人口文化素质的高低无论对经济竞争还是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尽管我国人口文化素质水平大幅提高,但是还存在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不相适应和不相协调的状况。不仅受高等教育的人才比重和劳动力文化素质都偏低,而且人口文化素质结构发展不平衡,如产业、地区、城乡和性别之间文化素质结构存在一定差异。这种状况对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具体表现在对发展模式、经济结构、资源环境以及人口增长等方面的影响。为消除我国人口文化素质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不利影响,应采取相应的对策,提高人口文化素质特别是劳动力文化素质,改善人口文化素质结构,以适应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顺利实现。

二、人口素质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口素质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呼和浩特市与乌兰巴托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1.3.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主要研究方法
        1.4.1 文献分析法
        1.4.2 主成分分析法
        1.4.3 熵权法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6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1.7 基本思路
第2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概述
    2.1 主要概念界定
        2.1.1 城镇化
        2.1.2 可持续发展
        2.1.3 城市可持续发展
    2.2 相关理论概述
        2.2.1 人口迁移理论
        2.2.2 经济增长理论
        2.2.3 区位理论
        2.2.4 社会保障理论
        2.2.5 生态经济理论
        2.2.6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3章 呼和浩特市与乌兰巴托市概况
    3.1 呼和浩特市与乌兰巴托市自然地理条件概况
    3.2 呼和浩特市与乌兰巴托市社会经济概况
第4章 呼和浩特市与乌兰巴托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 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4.2 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思路
    4.3 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指标有效性分析
        4.3.1 两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3.2 两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指标解释及有效性分析
    4.4 数据来源与处理
        4.4.1 数据来源
        4.4.2 数据处理
    4.5 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指数计算模型方法
        4.5.1 标准差标准化
        4.5.2 主成分分析法
        4.5.3 熵权法
第5章 呼和浩特市与乌兰巴托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指数计算与对比分析
    5.1 呼和浩特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指数计算
    5.2 乌兰巴托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指数计算
    5.3 两市各分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指数分析及对比
        5.3.1 两市准则层与指标层关系及其对比
        5.3.2 两市可持续发展综合水平与准则层之间的关系及对比分析
    5.4 两市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对比分析
第6章 呼和浩特市与乌兰巴托市可持续发展问题及对策建议
    6.1 两市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6.2 两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差异形成的影响因素及机遇分析
    6.3 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2)创新发展理念下西安市人口素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
        1.1.1 国际背景
        1.1.2 国内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创新发展理念
        1.3.2 人口素质
        1.3.3 创新力
    1.4 文献综述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4.3 文献述评
    1.5 研究方法
        1.5.1 现存统计资料分析
        1.5.2 观察法
        1.5.3 访谈法
    1.6 可能的创新点
第2章 创新发展理念与人口素质之间的关系
    2.1 对创新发展理念的解读
        2.1.1 创新发展理念的内涵
        2.1.2 创新发展理念提出的基础
        2.1.3 创新发展理念的本质特征
    2.2 创新发展理念与人口素质的内在关系
        2.2.1 创新发展理念是人口素质发展的理论依据
        2.2.2 人口素质是创新发展理念有效实施的基础
第3章 目前西安市人口素质的现状
    3.1 创新发展理念下衡量人口素质的指标选择
    3.2 身体素质现状
        3.2.1 人口死亡水平
        3.2.2 人口年龄结构及寿命水平
        3.2.3 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状况
        3.2.4 环境状况
    3.3 科学文化素质现状
        3.3.1 人口的受教育状况
        3.3.2 文化教育资源的投入状况
        3.3.3 科研活动发展情况
    3.4 思想道德素质现状
        3.4.1 纪律与法制观念
        3.4.2 对客观秩序的尊重程度
        3.4.3 人际关系和谐程度
第4章 目前西安市在人口素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身体素质方面
        4.1.1 人口年龄结构急剧老化
        4.1.2 健康风险因素不断增加
        4.1.3 某些身体素质指标朝消极化方向发展
    4.2 科学文化素质方面
        4.2.1 科技创新人才依旧缺乏
        4.2.2 教育体制改革难见成效
        4.2.3 教育资源投入不够充分
    4.3 思想道德素质方面
        4.3.1 思想观念趋于保守
        4.3.2 进取精神不足
        4.3.3 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较弱
第5章 创新发展理念下提升西安市人口素质的对策
    5.1 提升身体素质的对策
        5.1.1 加快落实全面二孩政策
        5.1.2 加大医疗卫生资源投入
        5.1.3 降低健康风险因素的影响
    5.2 提升科学文化素质的对策
        5.2.1 完善人才引进的制度环境
        5.2.2 创新教育体制改革的各个环节
        5.2.3 加大教育及科研经费投入
    5.3 提升思想道德素质的对策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西安市人口综合素质水平较高
        6.1.2 创新发展理念与人口素质发展互为前提、相互促进
        6.1.3 科技创新人才缺乏是西安市当前最紧要的问题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存在的不足
        6.2.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3)人口素质、经济增长与CO2排放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研究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2000-2008年我国各省区人口素质情况
    2.2 2000-2008年我国各省区CO2排放量情况
    2.3 2000-2008年我国各省区经济增长情况
    2.4 人口素质、经济增长与CO2排放量因子分析
    2.5 人口素质、经济增长与CO2排放量聚类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4)中国人口综合素质的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框架
    1.3 基本概念界定
        1.3.1 人力资本
        1.3.2 人口素质
    1.4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本文理论基础
        2.1.1 区域协调发展理论
        2.1.2 人力资本理论
    2.2 相关文献回顾
        2.2.1 人口素质理论研究
        2.2.2 人口素质评价研究
        2.2.3 人口素质影响因素研究
        2.2.4 人口素质与可持续发展
3 中国人口综合素质现状
    3.1 人口健康素质的发展
    3.2 人口文化素质的发展
    3.3 劳动技能素质的发展
4 中国人口综合素质的衡量及变动分析
    4.1 模型及指标的选择依据
        4.1.1 模型的选择及原理
        4.1.2 指标的选择
    4.2 模型的基本思路与步骤
        4.2.1 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4.2.2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4.2.3 建立成对比较判断矩阵
        4.2.4 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4.2.5 确定权重
    4.3 结果分析
        4.3.1 计算结果
        4.3.2 基本结论
    4.4 中国人口综合素质变动的原因分析
        4.4.1 政策支持与经济发展促进人口综合素质的提升
        4.4.2 卫生教育事业发展促进人口综合素质的提升
5 中国分省人口综合素质的衡量及影响因素
    5.1 模型的选择与应用
    5.2 人口综合素质空间差异的结果分析
        5.2.1 计算结果
        5.2.2 基本结论
    5.3 人口综合素质空间差异的影响因素
        5.3.1 区位差异是影响我国人口素质的主要特征
        5.3.2 民族差异是造成人口素质差距的历史根源
        5.3.3 经济发展差异是影响人口综合素质的根本原因
        5.3.4 教育卫生事业是影响人口综合素质的直接原因
        5.3.5 区域协调发展促进人口综合素质空间差距缩小
6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6.1 本文最终结论
    6.2 对策建议
        6.2.1 加快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6.2.2 加强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缩小各民族之间差距
        6.2.3 努力提升劳动力素质禀赋,深化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6.2.4 大力推进卫生服务均等化,提高各地人口健康水平
7 结语
    7.1 本文特点及创新之处
    7.2 本文不足之处
后记(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5)浙江省人口综合素质及其与经济发展关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人口素质的内涵与外延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第五节 可能的创新与难点
第二章 人口素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一节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第二节 基础素质的指标体系
    第三节 文化素质的指标体系
    第四节 劳动技能素质的指标体系
    第五节 思想品德素质的指标体系
    第六节 浙江省人口素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第三章 浙江省人口素质的综合评价
    第一节 浙江省人口素质的主成分分析
    第二节 浙江省人口素质综合评价结果
第四章 浙江省各地市人口素质水平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浙江省11个地市人口素质评价
    第二节 各地市人口素质综合评价结果描述性分析
    第三节 各地区人口素质水平的聚类分析
第五章 人口素质与经济发展的典型相关分析
    第一节 典型相关分析的基本思想
    第二节 人口素质与经济发展变量间的典型相关分析
第六章 浙江省人口素质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第一节 引入人口素质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模型
    第二节 浙江省各地市的人口素质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第三节 浙江省人口素质各子系统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七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录
致谢

(6)论深圳人口素质与经济可持续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人口素质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深圳人口素质现状
三、深圳可持续发展中的人口素质提高

(7)基于可持续城市化的我国城市规模、体系及实现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依据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论文框架及可能的创新点
        1.2.1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2 论文框架
        1.2.3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
    2.1 国外文献关于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
        2.1.1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
        2.1.2 中国的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
        2.1.3 城市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2.1.4 城市化对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影响
    2.2 国内文献关于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
        2.2.1 相关概念的理论探讨
        2.2.2 可持续城市化理论模式的探讨
        2.2.3 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2.2.4 可持续城市化发展水平的研究
        2.2.5 可持续城市化发展的内容研究
        2.2.6 城市化对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研究
        2.2.7 实现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及可持续城市化的政策建议
        2.2.8 个案研究
    2.3 简单评述
第3章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理论分析
    3.1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城市化的必然选择
        3.1.1 城市化的两种发展模式:盲目扩展型和可持续发展型
        3.1.2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的必要性
        3.1.3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的可行性
    3.2 可持续城市化的界定
        3.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3.2.2 可持续城市化的基本特征
        3.2.3 可持续城市化的理论模型分析
第4章 中国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分析
    4.1 世纪之初中国城市化状况及趋势
        4.1.1 数据的来源及处理
        4.1.2 城市化特征及趋势分析
    4.2 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的人口迁移特点分析
        4.2.1 城市化是一个人口大迁移的过程
        4.2.2 数据的来源及处理
        4.2.3 人口迁移特点分析
    4.3 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4.3.1 农村人口基数巨大,影响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增长速度
        4.3.2 城市供给不足是我国城市化水平增长速度减慢的直接原因
        4.3.3 经济增长与收入差距是引起人口迁移的经济原因
        4.3.4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促进了西部城市的发展
    4.4 我国可持续城市化所面临的现实挑战
        4.4.1 人口众多的挑战
        4.4.2 资源缺乏的挑战
        4.4.3 环境污染的挑战
    4.5 本章小结与政策建议
第5章 基于可持续城市化的我国城市规模研究
    5.1 最优城市规模研究综述
        5.1.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5.1.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5.1.3 简单评价
    5.2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模理论模型
        5.2.1 城市规模与人口素质的理论模型
        5.2.2 城市规模与资源消耗的理论模型
        5.2.3 城市规模与环境质量的理论模型
        5.2.4 最优城市规模的确定
        5.2.5 从最优城市规模到适度城市规模
    5.3 指标及方法的选取
        5.3.1 对应指标体系的选取
        5.3.2 主要实证方法
    5.4 数据来源及处理
        5.4.1 数据来源
        5.4.2 数据的处理
    5.5 中国城市规模—人口素质的经验模型
        5.5.1 指标的选择及处理
        5.5.2 人口素质指标的计算
        5.5.3 基于面板数据的城市规模-人口素质经验模型
    5.6 中国城市规模-资源消耗的经验模型
        5.6.1 指标的选择及处理
        5.6.2 资源消耗指标的计算
        5.6.3 基于面板数据的城市规模—资源消耗经验模型
    5.7 中国城市规模-环境质量的经验模型
        5.7.1 指标的选择及处理
        5.7.2 环境质量指标的计算
        5.7.3 基于面板数据的城市规模-环境质量的经验模型
    5.8 中国分区域的三经验模型
        5.8.1 模型的选择
        5.8.2 分区域的三经验模型
        5.8.3 分区域不同模型的比较
    5.9 我国基于可持续城市化的适度城市规模的确定
        5.9.1 不同区域的最优城市规模和适度城市规模的比较
        5.9.2 基于可持续城市化的适度城市规模的确定
    5.10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可持续城市化的我国城市体系优化研究
    6.1 世纪之初我国城市体系变化的特点
        6.1.1 城市体系总体变化的特点
        6.1.2 城市等级规模体系的区域差异
    6.2 城市体系及其对资源环境影响的实证分析
        6.2.1 城市体系的类型
        6.2.2 城市体系对人口素质、资源消耗与环境质量的影响分析
    6.3 基于可持续城市化的我国城市体系探讨
    6.4 基于功能区划的城市体系探讨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可持续城市化的我国适宜城市形态探讨
    7.1 城市形态与适宜城市形态
        7.1.1 城市形态的界定
        7.1.2 适宜城市形态的可持续特征
    7.2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适宜形态
        7.2.1 生态城市
        7.2.2 山水城市
        7.2.3 紧凑型(或稠密型)城市
        7.2.4 其它形态的城市
    7.3 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适宜形态的选择
        7.3.1 我国城市形态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7.3.2 城市可持续发展适宜形态的选择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我国可持续城市化的实现机制研究
    8.1 我国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研究进展
        8.1.1 国外文献对我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的研究
        8.1.2 国内文献对我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的研究
        8.1.3 我国城市化动力机制演进的研究
        8.1.4 简单评价
    8.2 可持续城市化的人力资本提升机制
        8.2.1 教育投资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8.2.2 人力资本提高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8.3 可持续城市化的科技促进机制
    8.4 可持续城市化的制度激励机制
        8.4.1 建立发展教育的长效机制
        8.4.2 建立有利于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的激励机制
        8.4.3 建立区域城市体系科学规划的保障机制
    8.5 可持续城市化的文化优化机制
    8.6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课题目录
附录B 本文实证研究所使用的相关数据及检验结果

(8)浅论人口素质与社会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人口素质的基本评估
二、中国人口素质的定位
三、人口素质与社会进化规律
四、提高人口素质是缓和人口增长、促进人口现代化的“双赢”选择

(9)关于“人口素质低”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人口素质低”的评估有违现代人口素质观
    1、先天性与后天性相统一。
    2、个体性与社会性相联系。
    3、主观性与客观性相兼容。
    4、稳定性与动态性相结合。
    5、群体性与价值性相融通。
二、人口素质问题的定位
三、“人口素质低”有悖于人口素质进化规律
四、提高人口素质是缓和人口增长、优化人口质量的“双赢”选择

(10)论我国人口文化素质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和方法
第2章 人口文化素质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1 经济可持续发展
        2.1.1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2.1.2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地位和作用
        2.1.3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2.2 人口文化素质的概念和衡量指标
        2.2.1 人口文化素质的概念
        2.2.2 人口文化素质的衡量指标
    2.3 人口文化素质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2.3.1 人口文化素质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2.3.2 人口文化素质的地位和作用
第3章 我国人口文化素质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3.1 我国人口文化素质的特点与问题
        3.1.1 我国人口文化素质的特点
        3.1.2 我国人口文化素质存在的问题
    3.2 我国人口文化素质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
        3.2.1 直接影响
        3.2.2 间接影响
第4章 结论和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人口素质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呼和浩特市与乌兰巴托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对比研究[D]. 郭长治. 内蒙古财经大学, 2019
  • [2]创新发展理念下西安市人口素质问题研究[D]. 李丹.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3]人口素质、经济增长与CO2排放关联分析[J]. 肖周燕.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3(10)
  • [4]中国人口综合素质的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D]. 武玉.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3(01)
  • [5]浙江省人口综合素质及其与经济发展关联性研究[D]. 王键. 浙江工商大学, 2012(01)
  • [6]论深圳人口素质与经济可持续发展[J]. 杨光辉. 特区经济, 2008(07)
  • [7]基于可持续城市化的我国城市规模、体系及实现机制研究[D]. 许抄军. 湖南大学, 2008(12)
  • [8]浅论人口素质与社会发展[J]. 曹顺仙,刘妍妍.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07(04)
  • [9]关于“人口素质低”的思考[J]. 曹顺仙,刘妍妍. 前沿, 2007(09)
  • [10]论我国人口文化素质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D]. 赵岳. 河北大学, 2007(S1)

标签:;  ;  ;  ;  ;  

人口素质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