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南石雕狮子的形式建构与艺术观念

豫西南石雕狮子的形式建构与艺术观念

一、豫西南石刻狮子的形式构建与艺术理念(论文文献综述)

柴春椿[1](2021)在《舜帝传说与信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舜帝传说在历时长久的时空演变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多重叙事结构传承展演在当下。在空间上,传说发生地的转移与舜帝传说圈的形成反映出古史时代多元的部族关系和文化认同,影响着地方转场中民间传说空间叙事的建构;在时间上,舜帝传说的流变历经了从儒学化整合定型到故事化民间叙事转向的过程,影响着民间以传说为基础对地方历史记忆和文化特质的诠释体系的形成。同时,在舜帝传说的时空演变过程中,以始祖信仰、圣王信仰和孝德信仰为主体的舜帝信仰体系逐渐生成。本研究以舜帝传说发展演变的内在逻辑为线索,广泛搜集典籍文献、出土文献和古文字、民俗与民间文学活态资料、考古发掘及传世文物、方志碑刻、图像等资料,运用多重证据法、跨学科交叉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分专题对舜帝传说与信仰进行系统研究,在探讨传说的深层文化意蕴和伦理内涵的同时,建立比较完整的舜帝传说及信仰体系,揭示传说流变与信仰建构的互动关系。全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绪论部分,指出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对近几十年来国内关于舜帝研究的重要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介绍了本研究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对研究涉及到的几个重要概念问题进行了界定。第二章:解读舜帝传说中蕴含的神话质素与原型,划分舜帝传说的主要类型。神话与传说是两种不同思维方式对现实层的群体反应,是不同历史阶段社会群体对历史本身的认知与理解。舜帝处于从神治时期向人治时期转化的最终阶段,历经了从神话形象到历史传说人物的演变,其神性特征主要体现在天帝的身份等级及以鸟图腾为原型的重瞳神形之中,同时二妃神话原型也使舜帝传说拥有了神话的特质。舜帝传说经诸子的历史化改造后,神话成份愈益微弱,传说类型趋于定型,并于秦汉间得到整合,其主要传说类型大致可分为:生平事迹传说、尧舜禹禅让传说、君臣政治传说、音乐传说和后裔传说等。舜帝传说的类型划分,为下文进行专题研究提供了一个主体框架。第三章:探讨舜帝传说的部族文化意蕴与舜帝始祖信仰的生成发展。传说作为部族文化的符号载体,承载着族群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质素。舜帝传说类型和地域的阶段演绎,揭示了舜帝部族的迁徙轨迹;舜帝传说图腾信仰体系的演变整合,反映了部族的亲属族源与文明的渗透交融;部族间民俗文化在物质生产、制度建设、心意信仰等不同层面的相互作用,展现了多元部族的深度融合及中原文明的文化认同,直接推动了华夏民族的形成与国家雏形的演进。古史传说中的舜帝作为部族首领和华夏民族的始祖,成了氏族祖先崇拜的对象与民族始祖信仰的焦点,在当下展现为以姓氏宗亲为核心的宗祖信仰。第四章:分析舜帝传说的儒学化过程与舜帝圣王信仰的发展演变。舜帝是儒家圣王谱系的重要成员之一,其传说体系的形成过程,即舜帝传说的儒学化过程:尧舜禅让的传说情节与尧天舜日的政治理想成为了儒家政治思想的典型符号;内圣外王的舜帝孝子传说蕴含了儒家德政一体的统治观念;舜帝礼乐传说使其参与到了儒家德育教化的建构过程之中。舜帝作为儒家内圣外王的典范,自然成为儒者和封建统治阶层构建的圣王信仰体系的关键个体,并以官方为宣扬道德伦理的圣王祭祀和民间具有功利性的圣王信仰两种形式传承至今。第五章:论述舜帝传说的多重叙事结构与舜帝孝德信仰的形成传承。传说作为一种叙事体式,在历时和共时的传承过程中具有超越文本的多种表现媒介。舜帝传说通过汉魏画像等图像叙事和古典文学叙事等历时性传承媒介,通过地方转场中以口头、文本、景观等民间叙事方式呈现的共时性叙事媒介,通过融合生活场景、体现信仰传承的仪式表演叙事等时空交融的行为叙事媒介,从表层的传说叙事活动逐渐深入到了民众的深层信仰空间,推动了以孝道为核心的舜帝民间信仰的生成发展和当代展演。从上述对舜帝传说的发展流变和信仰体系的生成过程的研究,可以看出舜帝传说与信仰之间的互动关系,即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舜帝传说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和道德精神是舜帝信仰体系形成的基础,同时信仰的客观需求为传说的发展和传承提供了内在动力。

刘颉[2](2020)在《民国河南地区艺术社团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民国时期,是中国艺术近代化转型的关键时期。这是由于中华民国成立后,政府要人皆重文教,国人思想得以解放,社会新旧观念不断冲撞,艺术文化自由发展,各领域大师层出不穷,河南地区艺术社团的大规模涌现即是具体表现。民国河南地区先后出现的艺术社团达210个,其组织性质有官办、民办和官民合办等,涉及音乐、美术、戏剧等艺术门类。民国河南地区艺术社团区域分布呈现明显的不平衡性,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交通便利、文化氛围浓厚、以开封为中心的豫东地区。民国河南地区艺术社团从初兴到成熟共经历三个阶段。1912年至1936年是初兴阶段,以“移风易俗以正人心”为目的取向,通过戏剧改良和美术革命等,用丰富的艺术形式开启市民生活新风尚;1937年至1945年是繁盛阶段,以“唤醒民众救亡图存”为精神共相,通过组织文艺活动,大力向民众宣传抗日革命思想;1946年至1949年是成熟阶段,根据时代需要,提出“除旧布新贴近社会”的艺术宗旨,促使地方艺术向民族化、大众化方向演变。民国河南地区艺术社团在地方艺术近代化进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其中比较典型的有,张四箴组建河南首个具有近代化性质的艺术社团——河南新剧团,聘请戏剧名家刘艺舟对地方传统戏曲进行改良,创办戏剧学校推行艺术教育,出版《绘声剧报》促进艺术传播,并联合四剧团赈济义演承担社会责任;马可成立的怒吼歌咏队,创作大量融入河南民歌元素的现实主义革命歌曲,并筹办首届开封救亡歌咏大会,掀起地方民众抗日救亡歌咏运动的高潮;宋晓东创办的扇面画会,既不同于主创西洋绘画的上海地区艺术社团,又不同于精研传统绘画的北京地区艺术社团,而是以振兴家乡艺术为立足点,通过写实手法把乡土情结绘于扇面方寸之间,以实现中国传统艺术在地方的传承与创新。总之,民国河南地区艺术社团的蓬勃发展,使地方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艺术群体和艺术流派。如豫剧发展离不开豫声戏剧学社、中州戏曲研究社等对地方传统戏曲的改良,怒吼歌咏队创作的现实主义革命歌曲引领了河南近现代音乐潮流,扇面画会等艺术社团稳固了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地位,传统木版年画在年画改进研究会的数次创新中得以享誉四方。民国河南地区艺术社团在与其他地区艺术社团的交流互动中,涌现出一批实力不俗的艺术家,对豫剧流派的开创、近代版画的传播和革命音乐的兴起等贡献出宝贵力量。因此,民国河南地区艺术社团不仅强有力推动了地方艺术观念的近代化转型,还是现代中国艺术史叙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深入研究,既是回顾梳理历史,亦是对当代河南艺术发展的启示。

陆晗昱[3](2019)在《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长江流域文化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历史上长江流域的丧葬习俗是研究古代丧葬民俗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墓葬等信息勾勒出某一历史时期丧葬活动的面貌,分析各种丧葬现象蕴含的观念和成因,可以更好地理解民俗的传承和发展。唐代是继隋代之后的又一大一统王朝,各种丧葬活动发展充分;唐代社会继承传统、吸收外来各方面的交流因素,形成了特征鲜明的丧葬民俗。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横贯东西,流域面积广。唐代长江流域的地位至关重要,国家经济重心在唐代时移至长江流域,特别是隋唐长江文化的勃兴,使其在诸多方面独领风骚。探索唐代长江流域的丧葬习俗,能更加清晰地勾画唐代长江上、中、下游广大地区丧葬活动丰富多彩的形式面貌,分析各区域间的丧葬习俗个性和共性特征,梳理丧葬观念的发展演变。本文主要通过墓葬分析,探讨唐代长江上游的岷江地区、峡江地区,中游的荆江地区、湘江地区、赣江地区,下游的皖江地区、扬子江地区和钱塘江地区等地域的丧葬习俗。通过对各区域唐代墓葬的形制、随葬品类型和空间放置、墓葬装饰等墓葬信息内容的深入挖掘,总结唐代长江流域地域丧葬特征,并结合传世文献记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因素分析地域丧葬观念。在此基础上,梳理墓葬功能的演变,分析演变过程中长江流域丧葬习俗呈现出的共性特征。探索佛教、道教等宗教因素融入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的情况,以及唐代社会丧葬礼俗互动等专题性问题。在长江流域的生态社会环境一章中,依次阐释唐代长江流域自然环境的演变、政区的沿革、社会环境的发展,以及长江流域少数民族丧葬习俗传统,分析丧葬习俗存在的生态社会环境背景。第二、三、四章是以墓葬信息数据为基础展开的地域丧葬习俗研究。将长江流域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建立唐代长江流域区域墓葬信息数据库,穷尽性地考察各区域唐墓的墓葬形制、随葬品内容和放置情况以及墓葬装饰中的砌式、墓砖纹饰、棺床、龛、窗棂、装饰性结构等墓葬信息,归纳总结各项内容的地域性特征,为避免因墓葬信息有限而产生以偏概全的结论,最大限度地结合相关文献材料,分析地域丧葬习俗特点。第五章探索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的共性与个性问题。第一部分是在第二至四章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墓葬功能的演变及所呈现的丧葬习俗共性特征。将唐代墓葬的丧葬功能置于墓葬的历史发展过程考察,探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历史环境与观念同墓葬形制、随葬品内容和墓葬装饰间的关系,阐述墓葬功能演变所呈现的共性特征。第二部分更为深入地探讨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研究中的个性化问题:佛教、道教因素在丧葬习俗中的反映和唐代丧葬礼俗互动问题。本文致力于以墓葬信息(1)为主要材料分析、考察断代区域性丧葬民俗,弥补了传世文献对唐代民间丧葬活动记载较少的材料缺憾,是对唐代丧葬民俗研究的重要材料支撑。本文不仅分析墓葬形制、随葬品内容,还细致考察随葬品的空间放置特点及其蕴含的丧葬观念。探讨墓葬墓壁、墓底砌式,龛的数量、形状、位置和作用等各项装饰性结构的丧葬功能,阐发墓葬信息的各个细节体现的丧葬文化与观念,联系政治、经济、文化、自然、民族、宗教等社会历史条件分析丧葬习俗的发展和功能的演变。总体而言,本文是基于丰富的考古资料展开的、视角较为独特的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系统性研究。

张钰培[4](2018)在《徐州博物馆文化传播方式更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化的传播不是简略为文化从一个区域向另一个区域的机械传递,而是复杂的符号系统的交融、分割和杂糅过程。符号,是文化传播的基本元素,可以说,文化本身就依赖符号,以符号为传播介质和物质基础。”[1]因此绝大部分的文化都是以区域文化的形式,通过交融和杂糅过程后得以传播。文化传播的方式方法有许多种类,利用博物馆进行文化的传播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种。博物馆是文化传播的媒介和物质基础,博物馆中的“物”就是文化传播途中的依赖“符号”。从博物馆的起源与发展不难看出,人类社会在各个历史时期,不同地区、不同风俗与习惯下创造并使用后的文化及生活遗存物,除了私人收藏和未被发掘之外,绝大多数都保存在各级各类博物馆之中。博物馆在收藏与保存的基础上,以各种可以实现的展示方式,为民众及研究者提供文化传播的原始形态与依据。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指导下,徐州作为新欧亚大陆桥起点上的重要节点城市,具备重要的区域地位优势和辐射引领作用。徐州是汉文化的发祥地,浸润着徐州地域特色的汉文化早已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徐州自汉代以来一直发挥着向我国各地及世界传播中华文明的重要作用。徐州博物馆不仅见证各个时期徐州的历史发展,更拥有璀璨的两汉文化遗存。但是在21世纪的今天,由于社会的进步和人民大众精神需求的提高,对博物馆传播方式的观念、技术与时俱进的研究与创新是当代博物馆建设的工作重心。本文在文化学、文化传播学、博物馆学、企业视觉形象设计系统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的指导下,参考借鉴国内外历史类博物馆优秀的文化传播途径、通过与博物馆工作人员的交流访谈、对观众的问卷调查进行分析调研等方式,对徐州博物馆进行从理念、品牌、运营到管理等全方面的分析,提升博物馆汉文化传播形象,进行系统与科学的场馆改造与传播形式更新,使之成为理念先进、展陈形式丰富多样、真实藏品与虚拟场景相交互,观众喜爱的适应未来发展和汉文化传播的新场所。总之,通过对徐州博物馆的拓展改革,从而总结提取有效的经验,以期对其他地方性博物馆在管理运营、形式设计等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经验。

侯俏俏[5](2017)在《文学地理学视域下的周大新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周大新是从南阳盆地走出来的着名作家,南阳盆地文化不仅为周大新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更影响了他的价值理念、审美气质与艺术个性,“南阳盆地”这个先在的文化符号在周大新的文学世界里随处可见,他小说中对南阳盆地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细致描绘,对盆地里人和事的精彩呈现,无不灌注着浓重的盆地文化气息,渗透着作家深厚的人文关怀与深邃的理性思考。因此,作为客观地理空间的“南阳盆地”经过作家的审美观照,已经积淀、升华为周大新文学世界的精神家园。文学地理学是一门融合文学与地理学研究、以文学为本位、以文学空间研究为重心的新兴交叉学科,也是一种思考问题的角度。基于周大新文学创作与“南阳盆地”的深度关联,论文选取文学地理学的研究视阈,探讨周大新小说与“南阳盆地”这一特定文学空间的精神联系,以期揭示作家意识深处的心灵图景,并从空间维度探寻周大新文学世界的别样风貌。除引言与结语外,论文的主体部分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从宏观角度阐释空间地理、地域文化与文学创作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多维互动关系。具体到周大新本人,十八年的盆地生活经验潜移默化地构建了作家的文化心理和精神气质,这是他文学创作的基础和前提。第二部分,对周大新小说文本中极其丰富的物质文化景观和非物质文化景观进行细致的梳理和描述,探寻这些文化符号的思想意蕴与艺术功能。人物是小说的核心要素,第三部分着重探析了周大新小说所塑造的丰富多彩、性格迥异的人物形象与南阳盆地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鲜明的个性是优秀作家的重要标志,第四部分重点分析了南阳盆地文化与周大新艺术个性的生成。从地域文化景观呈现到人物形象塑造,再到作家艺术个性的生成,都与“南阳盆地”所赋予周大新的地域文化经验密切相关,南阳盆地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对作家的创作影响根深蒂固,进而成为影响和制约他文学世界的潜在力量和精神原型。

刘晓静[6](2016)在《河南省科普旅游资源分类、评价及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科学普及工作是一种面向全社会的科学教育,是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工作。伴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旅游已经成为人们追求的高尚生活方式。借助科技知识的普及,提高旅游的品位档次,借助旅游产业的平台,拓展科普工作的影响,由此产生了一种新兴的旅游产品——科普旅游。科普旅游在国外最早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汽车工业厂区,上世纪30年代,法国雷诺、标志、雪铁龙汽车公司组织公众参观汽车生产流水线,既让公众了解了汽车生产知识,又对企业进行了宣传,既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收益,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科普旅游应运而生。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我国科普旅游已经起步并且得到了初步的发展,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开展科普旅游的城市和场所也越来越多。目前开展科普旅游的场所主要是各种科技场馆,如科技馆、科技博物馆、气象馆等,北京的科普旅游网络已经形成,包括30多个景点,一些从未开展过旅游活动的场所,比如中关村、北大、清华、航天中心等均被包括在内;上海的地震博物馆、超级计算机中心、浦东气象馆等也均被列为科普旅游基地;武汉推出"光谷科普游"、武汉大学生物馆科普游;"两弹"研制基地——四川绵阳早已经于上世纪末对游客开放,到目前为止,已接待了几十万游客。我国大部分科技馆、科技博物馆目前免费对游客开放,极大的推动了科普旅游的开展。地质公园、自然保护区、动植物园等自然景区也开始开展科普旅游。本研究运用经济学理论中的产业融合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结合旅游资源系统论以及地域分异与分工理论,广泛采用社会调查法,对河南省科普旅游资源及游客认知情况调查。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多元线性回归法等对河南省科普旅游进行综合评价。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科普旅游资源的分类;区域科普旅游资源富集度评价;科普旅游资源单体评价;区域科普旅游发展潜力评价;科普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科普旅游资源区划;最后归纳出了科普旅游的开展模式及快速发展科普旅游的对策建议,研究结论如下:(1)科普旅游资源的详细界定及富集度计算。科普旅游资源主要分为自然科普旅游资源和人文科普旅游资源,根据资源包含的科普价值的不同。自然科普旅游资源包括地文、水文、生物科普旅游资源;人文科普旅游资源包括历史遗产遗迹类、科技园区类、科技场馆类、科学教育设施类科普旅游资源。通过对各类科普旅游资源开展景区(场所)的明确界定,构建了区域科普旅游资源富集度评价指标体系。富集度计算结果表明科普旅游资源也存在区域分布不平衡。导致区域科普旅游资源不平衡的原因主要有自然、地理原因,经济、文化、历史原因。其中,自然科普旅游资源的区域富集程度与普通自然旅游资源分布差异不大,富集程度高的区域主要为山地分布广的区域,比如河南的洛阳、南阳、三门峡、信阳等地自然科普旅游资源富集。人文科普旅游资源区域富集程度与普通人文旅游资源有差异。导致人文科普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经济、科学、文化较为发达的区域,比如河南的郑州,各类人文科普旅游资源在省内均排名第一。从科普旅产业游资源富集度计算结果来看,各市要根据客观情况和资源特色,开发有比较优势的科普旅游资源,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科普旅游活动。(2)科普旅游综合评价从科普旅游资源、科普旅游产业角度,基于旅游资源评价理论、经济学中的产业融合理论、要素禀赋理论,通过相关定量模型,对河南省科普旅游进行三大综合评价。结论如下:第一,河南省科普旅游资源评价表明:科普旅游资源质量和等级存在明显差别。自然科普旅游资源等级明显偏高,大部分人文科普旅游资源等级较低。这主要是因为自然旅游资源蕴含的科学价值、科研价值和科考价值相对于人文旅游资源更高一点。人文科普旅游资源中除了科技场馆类等级稍高之外,其他人文科普旅游资源等级偏低。出现这样的结果主要是由于人文科普旅游资源目前开发程度尚低,并且受到人们的传统观念和习惯影响,这些资源的开发条件相对来说比较差。第二,基于产业融合理论的科普旅游开展潜力评价表明:虽然中部六省在地理位置、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科普旅游开展潜力存在差别。在中部六省中,河南省综合潜力排名第三,其中,科普旅游资源支持潜力和科普公益及科普产业支持潜力均排名第三,旅游经济支持潜力排名第四,与排名第一的湖北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从具体指标来看,河南省处于优势水平的指标有自然科普旅游资源和科普人员。第三,基于要素禀赋理论的科普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表明:在中部六省中,河南省科普旅游产业竞争力排名第二,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湖北省的科普旅游产业竞争力排名第一,领先于其他五省。河南和湖南分别排名第二、第三,且两者的科普旅游产业竞争实力相当,湖南、安徽、江西、山西排名后四位。从具体要素来看,河南省生产要素排名第一,其他要素排名分布在第二、第四、第二。(3)科普旅游资源空间分析及布局通过计算各类科普旅游资源的区域综合密度及基尼系数,分析河南省五大区的科普旅游资源分布状况。结果表明,自然科普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主要受自然、地理因素影响,人文科普旅游资源空间分布主要受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影响。例如,豫西、豫南地区自然科普旅游资源密度高,豫中地区人文科普旅游资源密度高。豫东地区自然、人文科普旅游资源密度均低,属于资源匮乏区。根据河南省科普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情况,结合科普旅游资源空间布局原则,根据科普旅游资源要素空间集聚特点和发展极核的辐射带动能力,参考各级目的地的区位条件、现状规模、区域经济联系、可持续发展潜力等。以科普旅游资源类型、数量和品质为指标,将河南省划分为西部山地科普旅游资源密集区、北部科普旅游资源差异区、中部人文-自然科普旅游资源复合区、南部山水科普旅游资源富集区、东部平原科普旅游资源贫乏区五个大区和10个亚区。(4)科普旅游开发科普旅游开展模式可以从两个视角进行探索,第一个视角是从科普与旅游的关系来划分,按照"科普"和"旅游"的结合方式,针对不同的资源和场所的原属性,主要有两种模式:"科普+旅游"模式、"旅游+科普"模式。第二个视角是从科普旅游参与主体来看,主要有四种模式:"旅游企业+科普场所(景区)+游客"模式、"政府+旅游企业" + "科普场所(景区)+游客"模式、"各级科协+科普场所(景区)+游客"模式、"政府+教育机构+科普场所(景区)+旅游企业"模式。科普旅游资源开发时,要运用比较优势理论,确定科普旅游资源的相对比较优势和独特性优势,其中相对比较优势表现为三个方面,即资源类型与丰度、景区级别或知名度、可进入性替代优势;独特性优势分为区域独特、省内独特、国内独特。根据比较优势理论,针对不同优势的科普旅游资源,制定相应的开发对策。具体包括初期开发阶段、中期开发阶段、后期开发阶段。要从资源开发、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多方面入手,加强科普旅游开发。

张嘉琦[7](2016)在《山西省平顺县东部传统石头民居营造技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平顺县东部的传统石头民居是很有特色的山地民居之一,这里既有形制严谨的官式民居建筑,又有在山区因地制宜的乡土民居。传统石头民居在特殊的地理、历史条件下,以平原地区传统民居形式为基础,形成了自己的建筑体系,无论在建筑材料的加工使用、建造方法上、建筑理念上等很多方面都很有特点。第二章主要探讨了传统石头民居作为一种石材建筑类型广泛出现的时间,给出了相应的推测,接着又简述了石头民居的分布情况。同时对平顺县东部传统石头民居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他们对传统石头民居所造成的影响进行了论述。从第二章第七小结节至第二章结尾对石头民居所处村落选址、空间、交通及民居的形制类型、民居结构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第三章主要内容为平顺东部传统石头民居营造技艺。包括介绍营造石头民居的工具和材料,营造过程的介绍:建造前的准备、地基的处理、木构件的制作、构架的组合与墙体的砌筑、封檐上瓦、安装楼板等工作。第四章论述了传统石头民居营造的相关文化习俗。第五章介绍了当前传统石头民居营造技艺保存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第六章把平顺县东部传统石头民居营造技艺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来保护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策略。本文期望通过历史研究、实物考察、工匠口述等方式对平顺县东部传统石头民居的深入调查,对区域内聚落的选址、空间,石头民居的院落、单体、构架的组成、石头民居的营造技艺等,全面系统的研究,以期整理出平顺县当地石头民居形成原因及其特色,并记录保存与民居建筑相关的营造技艺。

陈言[8](2014)在《基于传统文化背景下南阳武侯祠的建筑空间形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当今世界文化趋同的形势下,各种建筑思潮纷纷涌入国内,后现代主义、新现代主义、生态建筑等建筑思潮的渗透下,我国目前建筑创作的思想纷繁复杂,出现了过分追求形式而忽略地域文脉,忽略了民族精神的表达的情况,使建筑失去了思想与内涵。面对这样的建筑文化危机,如何保持中国建筑的地域性,如何承继和吸收传统中国建筑文化的精髓创造出蕴含传统的今世建筑,成为我们当代建筑师一个函待解决的课题。本课题选择了南阳武侯祠建筑进行研究后发现其建筑空间形态具有独特性,又因其建筑空间形态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所以本课题是基于传统文化的背景下,以南阳武侯祠建筑空间形态为研究对象,从以下三部分展开分析:第一部分分析其历史人文背景,分地域、主题、主要人物、历史沿革及文化本源等方面展开分析;第二部分为本研究的主体,将南阳武侯祠建筑空间形态分类为整体空间布局、其院落空间、单体建筑空间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多层次的解读与分析,并总结其深层文化内涵;第三部分归纳南阳武侯祠建筑空间的价值与现代启示,强调传统文化是影响南阳武侯祠建筑空间形态的决定性因素,分析了其建筑形态对现代建筑创作的启示。最终总结影响南阳武侯祠复杂多变的建筑形态最主要因素是其多元的文化内涵影响。南阳武侯祠建筑空间为融合多元文化的载体空间。本文的目的在于挖掘地方传统建筑的精髓,推动地方建筑传统向前发展,走基于民族的、地方的建筑现代化的建筑创作之路。

李湘豫[9](2013)在《基于包容性增长理论的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世界旅游业的快速蓬勃发展和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不断推进,国家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文化旅游业的地位和作用也日渐重要。社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求必须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形成现代文化产业并推进社会经济进步。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民众基本权利、国家稳定和社会和谐,河南省是宗教文化大省,在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国家战略背景下,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带来诸多消极影响,过度开发和恶性竞争的现象大量存在,甚至严重地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从旅游业中获得收益无法弥补付出的代价,旅游业发展急需科学理论的指导,特别是针对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来说,更需要探索并构建符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实际的理论体系。国内外学者运用多种科研方法对宗教文化旅游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丰富了旅游学科的内容,但现有研究多囿于社会学领域,很少涉及经济学和地理学的相关知识。特别是中国的宗教文化旅游研究,尽管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然而缺少系统的理论支撑和数量化分析,多为宽泛的基础理论和宏观层面的描述,方法比较单一,多选择单个景区或者特定区域作为研究范围。针对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因此,基于包容性增长理论构建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理论体系,以机会平等、成果共享作为开发的根本指导思想,使佛教文化旅游与其他产业相互协调、平等发展,通过佛教文化旅游各子系统的包容性增长,推进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科学开发。佛教文化资源具有丰富的旅游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促使各利益主体争相开发本地旅游资源,给资源所在地带来了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包容性增长理论用于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立足于贫困和不平等增长的现实,旨在缩小和解决不断拉大的人均收入差距,按照发展机会平等和共享增长成果的原则,尊重和实现旅游系统内各子系统主体的利益诉求,统筹谋划和布局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建立并健全政府和社会协调管理的机制,最终实现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包容性增长。论文总体上分为理论和实证两大部分。理论分析论证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和合理性,通过文献梳理、社会调查、计量分析、ASEB栅格分析等方法,把握现有宗教文化旅游相关研究进展、科学方法、成绩和不足等,引出本研究的切入点;综合阐述了佛教文化旅游开发的理论基础,包括开发理论、价值理论和包容性增长理论;结合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评价,全面客观地分析了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成绩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包容性增长理论体系。实证分析论证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以河南省佛教文化旅游资源为例,分别按照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通道系统、资源地系统、市场开发系统、旅游支持系统,运用GIS、数量分析、社会调查访谈、社会学分析、规范分析等方法,全面探讨了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实现包容性增长的机制和途径。论文的主要结论有:⑴构建了基于包容性增长理论的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理论框架,并运用于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实践中,探索了通道系统、资源地系统、市场开发系统、支持系统等子系统的包容性增长机制。⑵立足于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调研和数据分析,运用GIS方法,发现了“一带四区”的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点,构建了河南佛教文化旅游信息系统,实现通道系统的信息通畅。⑶基于社会调查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发现了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地居民感知的多样化特点,提出并打造五个河南佛教文化主题旅游板块,实现资源地系统相关主体发展机会平等。⑷运用ASEB栅格法,分析了河南佛教文化旅游发展现状,提出了河南佛教文化旅游市场开发系统的形象定位“佛教之源、文化河南”,开发旅游产品,进行市场推广,以期实现各利益主体的平等发展、福利普惠。⑸基于包容性增长理念,加强支持系统各部门间的协调合作,完善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实现利益共享、责任共担。在长期关注佛教文化旅游发展的背景下,本文以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为例,将包容性增长理论应用于区域旅游开发,为区域经济的发展进行一种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基于大量第一手调研,运用经济学、地理学的科学方法,与社会文化学相结合,发现了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但对包容性增长理论与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系统性、逻辑性、实践性论证还不透彻,研究区域宏观性较强等等,需要后续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王红娟[10](2013)在《金代梁山千佛洞研究》文中指出中国佛教石窟寺的大量开凿从魏晋时期开始,至唐代达到了一个顶峰。唐朝以后的各个朝代,虽有一部分石窟寺在继续开凿,但多数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重塑或补绘,或打破关系重新布局,新开凿的石窟极少。金朝立国一百二十余年,其统治阶级对佛教的认识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对于金朝控制下的中原地区,所存的金代石窟更为稀少。陕西合阳梁山千佛洞则是极少存世的金代石窟之一,窟内现存的千佛图像以及文殊造像体现了金代佛教石窟寺不同于其它时代石窟寺的时代特点,而千佛洞保存有大量的题记则印证了梁山千佛洞的地域性特点。通过对梁山千佛洞的形制、雕凿样式、题记的研究,可以丰富我们对合阳地区金朝佛教发展状况的认识,加强我们对金朝佛教文化整体发展进程的理解,进而补充中国石窟寺艺术史上金代材料之不足,也可以填补金代佛教石窟寺研究史上的缺环。本文拟在现存梁山千佛洞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的历史文献和目前国内所见金代佛教石窟寺的介绍及研究成果,对梁山千佛洞的相关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以此来展现粱山千佛洞的发展状况、特点及其历史地位。

二、豫西南石刻狮子的形式构建与艺术理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豫西南石刻狮子的形式构建与艺术理念(论文提纲范文)

(1)舜帝传说与信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与目的
    1.2 国内研究综述
        1.2.1 古史时代及神话的整体研究传统
        1.2.2 考据学视角传说考证的研究困境
        1.2.3 民俗学视野传说类型的研究趋势
        1.2.4 新时代解读舜文化的研究热潮
        1.2.5 以区域为范畴的民间研究成果
    1.3 研究方法
    1.4 重要概念界定
第二章 神话与传说:先秦舜帝传说的基本定型
    2.1 舜帝传说的神话原型解析
        2.1.1 帝舜:帝之称谓的神话性质
        2.1.2 舜妻:二妃传说的神话原型
        2.1.3 重瞳:舜帝神形中的原型崇拜
    2.2 舜帝传说主题的整合定型
        2.2.1 生平事迹传说
        2.2.2 尧舜禹禅让传说
        2.2.3 君臣政治传说
        2.2.4 音乐传说
        2.2.5 后裔传说
第三章 舜族三迁:舜帝传说的部族文化意蕴与始祖信仰
    3.1 舜帝传说的部族格局
        3.1.1 舜帝传说的考古学背景
        3.1.2 舜帝指涉部族的多样性
        3.1.3 舜臣所属部族的多元化
    3.2 舜帝传说的部族关系与文化意蕴
        3.2.1 图腾崇拜与舜帝部族的寻根溯源
        3.2.2 民俗互渗与多元部族的文明交汇
        3.2.3 传说演绎与华夏民族的精神世界
    3.3 舜帝部族融合与民族国家的发展
        3.3.1 华夏民族的肇始时期
        3.3.2 早期国家的基本形成
        3.3.3 舜帝传说的始祖信仰
第四章 尧天舜日:舜帝传说的儒学化与圣王信仰
    4.1 禅让传说与儒家政治理想的勾勒
        4.1.1 禅让传说的雅俗共择
        4.1.2 儒家理想政治的畅想
        4.1.3 尧天舜日意象的符号化
    4.2 孝子传说与儒家德政一体的形成
        4.2.1 受权模式的随德转移
        4.2.2 以孝为始的仁政体系
        4.2.3 内圣外王的德政一体
    4.3 礼乐传说与儒家德育教化的建构
        4.3.1 克己复礼的礼制教化
        4.3.2 始于远古的乐教传统
        4.3.3 舜帝传说的圣王信仰
第五章 传说与故事:舜帝传说的叙事结构与孝德信仰
    5.1 时空流转的图象叙事
        5.1.1 汉代舜帝形象图:叙事主体的时空再现
        5.1.2 北魏情节叙事图:语图互仿的结构象征
        5.1.3 宋金孝子意象图:深层结构的意识表现
    5.2 历时传承的文学叙事
        5.2.1 时空、审美与义理:诗歌叙事
        5.2.2 传说的故事演绎与传承:通俗文学
    5.3 地方转场的民间叙事
        5.3.1 口承文本叙事:信仰的地方诠释
        5.3.2 空间景观叙事:信仰的物质载体
        5.3.3 仪式表演叙事:信仰的行为传承
    5.4 舜帝传说的孝德信仰
        5.4.1 信仰整体中的个体表达:“二十四孝”传说的时代传承
        5.4.2 当代孝德信仰的文化展演:运城舜帝德孝文化节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舜帝民间传说地方文本汇总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2)民国河南地区艺术社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民国河南地区艺术社团的类型与分布
    第一节 民国河南地区艺术社团的概貌
        一、组建宗旨
        二、组织性质
    第二节 民国河南地区艺术社团的主要类型
        一、音乐社团
        二、美术社团
        三、戏剧社团
    第三节 民国河南地区艺术社团的区域分布
第二章 民国河南地区艺术社团的兴起与发展
    第一节 1912—1936:移风易俗以正人心
        一、艺术改良运动的兴起
        二、艺术社团开启市民生活新风尚
    第二节 1937—1945:唤醒民众救亡图存
        一、革命性质艺术社团占主导
        二、艺术社团成为抗战宣传生力军
    第三节 1946—1949:除旧布新贴近社会
        一、艺术民族化思想在艺术社团中凸显
        二、艺术社团肩负服务大众的社会责任
第三章 民国河南地区代表性艺术社团及活动
    第一节 河南新剧之先锋——河南新剧团
        一、戏剧改良的先行者:张四箴
        二、梓乡义务:组四剧团联合赈济会参与义演
        三、增益民智:编排新剧推行通俗教育
        四、梨园互鉴:聘戏剧名家刘艺舟当编剧
    第二节 抗日文艺之标杆——怒吼歌咏队
        一、怒吼歌咏队的身体力行者:马可
        二、现实主义革命歌曲的创作与表演
        三、着名音乐家冼星海的指导与帮助
    第三节 地方风土人情之名片——扇面画会
        一、风雅传统的倡导者:宋晓东
        二、地方乡土情结的中国画建构
第四章 民国河南地区艺术社团的价值与意义
    第一节 河南艺术观念近代化转型的动力
        一、助推地方传统戏曲的变革
        二、带动河南革命音乐的创作
        三、稳固中国传统绘画的地位
        四、促使传统木版年画的创新
    第二节 现代中国艺术史叙事的重要组成
        一、常香玉、陈素真与豫剧流派的开创
        二、刘岘、马基光、沙清泉与近代版画的传播
        三、马可与民间音乐的探索
    第三节 历史回视与当下借鉴的启示意义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民国河南地区艺术社团录
    附录 B 宋晓东先生访谈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趋势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唐代长江流域的生态社会环境
    第一节 唐代长江流域自然环境的演变
    第二节 唐代长江流域政区沿革
    第三节 唐代长江流域的社会环境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唐代长江上游的丧葬习俗
    第一节 岷江地区
    第二节 峡江地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唐代长江中游的丧葬习俗
    第一节 荆江地区
    第二节 湘江地区
    第三节 赣江地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唐代长江下游的丧葬习俗
    第一节 皖江地区
    第二节 扬子江地区
    第三节 钱塘江地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共性与个性问题探索
    第一节 墓葬功能的演变及所呈现的共性特征
    第二节 丧葬习俗个性化问题探索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
后记

(4)徐州博物馆文化传播方式更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课题研究目的
        1.2.2 课题研究意义
    1.3 博物馆文化传播的现状
        1.3.1 国外博物馆文化传播概述
        1.3.2 国内博物馆文化传播概述
    1.4 研究方法与路径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路径
    1.5 论文框架
    1.6 课题的创新点与难点
        1.6.1 创新点
        1.6.2 难点
    1.7 本章小结
2 博物馆与地域文化传播的概念及其关系
    2.1 博物馆的概念
    2.2 博物馆的功能
    2.3 地域文化的概念
    2.4 博物馆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2.4.1 博物馆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
        2.4.2 地域文化特色决定博物馆的视觉文化特色
        2.4.3 地域文化特色决定博物馆的传播方式
        2.4.4 地域文化特色决定博物馆的生存现状
    2.5 文化传播的概念及方式
        2.5.1 文化传播的概念
        2.5.2 博物馆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
        2.5.3 现阶段博物馆文化传播面临的发展瓶颈
        2.5.4 博物馆文化传播的新变化与新趋势
    2.6 本章小结
3 徐州汉文化的地域特征及传承
    3.1 汉文化的概念
    3.2 徐州汉文化的发展脉络及地域特征
        3.2.1 汉文化的发展脉络
        3.2.2 徐州汉文化的地域特征
        3.2.3 徐州汉文化的传承
    3.3 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徐州汉文化传承的渊源及贡献
    3.4 本章小结
4 徐州博物馆文化传播的现状与发展瓶颈
    4.1 徐州博物馆概况
        4.1.1 文化定位及发展现状
        4.1.2 文化传播方式
        4.1.3 场馆布局及陈列结构
        4.1.4 文创产品
    4.2 徐州博物馆受众群体特征
        4.2.1 徐州博物馆受众群体的行为与特点
        4.2.2 观众调查数据分析
    4.3 徐州博物馆汉文化传播的SWOT分析
        4.3.1 徐州博物馆汉文化传播的优势
        4.3.2 徐州博物馆汉文化传播的劣势
        4.3.3 徐州博物馆汉文化传播的机遇
        4.3.4 徐州博物馆汉文化传播的发展瓶颈
    4.4 本章小结
5 徐州博物馆文化传播的新策略及方式
    5.1 徐州博物馆文化传播的策略
        5.1.1 CIS视觉形象系统设计概念的更新
        5.1.2 CIS系统要素在博物馆文化传播中的应用
    5.2 徐州博物馆文化传播新功能
        5.2.1 信息识别功能
        5.2.2 信息表达功能
        5.2.3 信息自检功能
        5.2.4 信息调整功能
    5.3 徐州博物馆文化传播的新方法
        5.3.1 特色陈列形式与展柜设计
        5.3.2 多种媒体交互的情境体验
        5.3.3 拓展博物馆汉文化传播的形式
        5.3.4 文创产品的品牌确立
        5.3.5 增加新媒体传播种类与推广形式
    5.4 本章小结
6 徐州博物馆展陈环境更新与拓展设计实践
    6.1 项目背景及概述
    6.2 预期实施的设计思路与内容
    6.3 汉文化元素符号在徐州博物馆的应用与拓展
    6.4 徐州博物馆视觉识别系统(VI)更新设计
    6.5 徐州博物馆展陈环境更新设计
    6.6 徐州博物馆文创产品研发与拓展
    6.7 移动媒体应用拓展
    6.8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附录
    1 调研问卷
    2 汉画像石的拓印技法
    3 毕业设计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目录
致谢

(5)文学地理学视域下的周大新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0.1 选题的缘起与研究意义
    0.2 研究现状述评
第1章 南阳盆地文化与周大新地域文化经验建构
    1.1 地理空间、地域文化与文学的三维关系
    1.2 长在中原十八年:周大新地域文化经验的建构
第2章 周大新小说中的地域文化景观
    2.1 物质文化景观
        2.1.1 自然景观
        2.1.2 人文景观
    2.2 非物质文化景观
        2.2.1 民间艺术
        2.2.2 民俗风情
        2.2.3 神话与传说
        2.2.4 民歌民谣
        2.2.5 鬼神信仰
第3章 南阳盆地文化与周大新小说的人物谱系
    3.1 守望者与保守者
        3.1.1 本分守已、默默奉献
        3.1.2 固执朴实、重义轻利
        3.1.3 狭隘愚昧、自私自利
    3.2 奋斗者与开拓者
        3.2.1 勇于拼搏、敢于探索
        3.2.2 打破常规、执着创新
第4章 南阳盆地文化与周大新小说艺术个性生成
    4.1 质朴务实的理性精神与现实主义的主体风格
        4.1.1 理性书写:深刻的批判反思
        4.1.2 人文关怀:强烈的现实介入感
    4.2 神秘飘逸的诗性品格与浪漫主义的多彩元素
        4.2.1 神秘意象的象征与暗示
        4.2.2 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双重建构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6)河南省科普旅游资源分类、评价及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1.2.1 研究方法
        1.2.2 论文框架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2 文献述评
    2.1 国外科普旅游研究综述
        2.1.1 科技场馆旅游研究
        2.1.2 自然现象景观旅游研究
        2.1.3 古建筑文物遗迹旅游研究
        2.1.4 工业旅游研究
    2.2 国内科普旅游发展及研究综述
        2.2.1 科普旅游资源研究
        2.2.2 区域科普旅游研究
        2.2.3 科普旅游的内容和特征研究
        2.2.4 专项科普旅游研究
        2.2.5 其他学科理论在科普旅游中的运用
    2.3 国内科普旅游研究存在的问题
        2.3.1 已有文献数量较少,级别较低
        2.3.2 理论研究较少,不能支撑实践发展
        2.3.3 研究方法简单,定量研究较少
    2.4 国内外研究述评
3 科普旅游研究的理论基础
    3.1 相关概念
        3.1.1 科普产业
        3.1.2 科普旅游
        3.1.3 科普旅游资源
    3.2 科普旅游研究的相关理论
        3.2.1 经济学理论
        3.2.2 旅游资源系统论
        3.2.3 地域分异与分工理论
4 河南省科普旅游资源分类及富集度计算
    4.1 科普旅游资源分类体系
        4.1.1 科普旅游资源分类原则
        4.1.2 科普旅游资源分类体系
    4.2 河南省科普旅游资源类型
        4.2.1 地文科普旅游资源
        4.2.2 水文科普旅游资源
        4.2.3 生物科普旅游资源
        4.2.4 历史遗产遗迹类科普旅游资源
        4.2.5 科技园区科普旅游资源
        4.2.6 科技场馆类科普旅游资源
        4.2.7 科学教育设施类科普旅游资源
    4.3 河南省综合科普资源基地建设情况
        4.3.1 中国科协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4.3.2 国土资源科普教育基地
        4.3.3 省级科普教育基地
    4.4 科普旅游资源认知情况调查
        4.4.1 问卷设计与发放
        4.4.2 数据分析方法
        4.4.3 数据分析结果
    4.5 河南省各市科普旅游资源富集度计算
        4.5.1 科普旅游资源富集程度评价指标及权重
        4.5.2 河南省各市科普旅游资源富集程度评价结果
        4.5.3 科普旅游资源富集度等级划分
        4.5.4 河南省各类科普旅游资源等级划分
    4.6 小结
5 河南省科普旅游综合评价
    5.1 科普旅游资源评价
        5.1.1 科普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1.2 评价方法及计算过程
        5.1.3 评价体系计算结果说明
        5.1.4 河南省科普旅游资源等级评价
    5.2 基于产业融合理论的河南省科普旅游开展潜力评价
        5.2.1 指标体系构建
        5.2.2 评价方法
        5.2.3 数据来源
        5.2.4 河南省科普旅游开展潜力综合评价结果
        5.2.5 河南省科普旅游开展潜力分析
    5.3 基于要素禀赋理论的河南省科普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
        5.3.1 科普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
        5.3.2 评价方法及数据来源
        5.3.3 基于要素禀赋的河南省科普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结果及分析
    5.4 小结
6 河南省科普旅游资源空间分析及布局研究
    6.1 河南省科普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分析
        6.1.1 区域划分及测算方法
        6.1.2 河南省各类科普旅游资源空间分析
    6.2 河南省科普旅游空间布局方案
        6.2.1 西部山地科普旅游资源富集区
        6.2.2 北部科普旅游资源差异区
        6.2.3 中部人文-自然科普旅游资源复合区
        6.2.4 南部山水科普旅游资源富集区
        6.2.5 东部平原科普旅游资源贫乏区
    6.3 小结
7 河南省科普旅游实证研究——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科普旅游
    7.1 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概况
        7.1.1 区位与交通
        7.1.2 地貌概况
    7.2 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地质资源概况
        7.2.1 地质演化历史漫长,构造背景复杂
        7.2.2 地质遗存丰富,地质景观类型多样
        7.2.3 地质科学内容蕴含量巨大,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功能突出
    7.3 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科普旅游开展现状
        7.3.1 科普设施建设现状
        7.3.2 科普旅游线路规划
        7.3.3 科普宣传及科普培训
    7.4 科普教育基地建设现状
        7.4.1 科普条件
        7.4.2 科普活动
    7.5 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游客感知情况调查
        7.5.1 游客感知测评指标体系构建
        7.5.2 问卷设计与调查
        7.5.3 被调查游客样本信息汇总
        7.5.4 游客总体感知分析
        7.5.5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7.5.6 单因素方差分析
    7.6 小结
8 河南省科普旅游开发模式与对策
    8.1 科普旅游开发模式
        8.1.1 从科普与旅游的关系来划分
        8.1.2 从科普旅游参与主体来划分
    8.2 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河南省科普旅游资源开发
        8.2.1 区域科普旅游资源比较优势的构成
        8.2.2 河南省科普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8.3 河南省加快开展科普旅游对策建议
        8.3.1 政府和相关组织方面,继续加强支持力度
        8.3.2 资源开发方面,继续挖掘旅游资源的科普特色
        8.3.3 设施方面,继续完善科普旅游相关设施建设
        8.3.4 人才方面,继续培养和培训科普旅游人才
9 结语
    9.1 研究结论
        9.1.1 科普旅游资源界定及分类
        9.1.2 区域科普旅游资源富集度
        9.1.3 科普旅游综合评价
        9.1.4 科普旅游资源空间分析及布局
        9.1.5 科普旅游开发
    9.2 创新点
        9.2.1 研究内容方面
        9.2.2 研究方法运用方面
    9.3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山西省平顺县东部传统石头民居营造技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1.1 平顺县东部石头民居研究的目的
        1.1.2 理论意义
        1.1.3 现实意义
    1.2 研究背景
        1.2.1 研究背景
        1.2.2 以往研究概述
    1.3 研究的区域及研究范围
        1.3.1 研究区域
        1.3.2 研究范围
        1.3.3 研究方法
        1.3.4 写作思路
        1.3.5 论文框架
2 平顺县东部石头民居的概况
    2.1 石头民居的营造历史
    2.2 石头民居的分布
    2.3 石头民居所处的自然环境
    2.4 自然环境对石头民居造成的影响
    2.5 社会环境
        2.5.1 社会历史
        2.5.2 社会组织
        2.5.3 社会经济及产业结构
    2.6 社会因素和石头民居的关系
    2.7 聚落的选址
        2.7.1 朝向与位置
        2.7.2 劳动生产条件
        2.7.3 安全因素
    2.8 聚落的形态布局
        2.8.1 空间组织
        2.8.2 公共空间
        2.8.3 聚落变化
    2.9 民居的类型和形制
        2.9.1 类型
        2.9.2 形制
        2.9.3 房架结构
        2.9.4 功能分区
3 平顺县东部石头民居营造技艺
    3.1 营造石头民居的材料和工具
        3.1.1 材料
        3.1.2 工具
    3.2 石头民居的营造过程
        3.2.1 建造前的准备
        3.2.2 地基的处理
        3.2.3 制作木构件
        3.2.4 木构架的组合与墙体的砌筑
        3.2.5 封檐与上瓦
        3.2.6 安装楼板
        3.2.7 装饰和装修
        3.2.8 维护
4 平顺县东部石头民居营造的相关文化习俗
    4.1 选址
    4.2 施工
5 平顺县东部石头民居传统营造技艺保存现状及问题
    5.1 当前的困境与机遇
    5.2 传统石头民居的自身缺陷
    5.3 新建筑的介入
    5.4 传承的困境
    5.5 影响石头民居营造技艺的因素总结
6 平顺县东部石头民居营造技艺的保护
    6.1 保护对象与遗产的构成
        6.1.1 技艺本体
        6.1.2 营造的文化习俗
    6.2 平顺县东部石头民居传统营造技艺本体及相关文化习俗的保护
        6.2.1 平顺县东部石头民居营造技艺的调查
        6.2.2 平顺县东部石头民居营造技艺的记录和建档
        6.2.3 明确营造技艺的保护清单
        6.2.4 制定营造技艺的标准
    6.3 平顺县东部石头民居营造技艺传承及传承人的保护
        6.3.1 传承人的保护
        6.3.2 营造技艺的培训和传承
    6.4 平顺县东部石头民居营造技艺的利用
        6.4.1 开发特色旅游
        6.4.2 传统技艺的创新使用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8)基于传统文化背景下南阳武侯祠的建筑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的对象及内容
    1.3 研究的现状
    1.4 研究的方法
    1.5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1.6 研究具备的工作条件
2. 南阳武侯祠建筑群历史人文背景
    2.1 南阳历史文化概况
        2.1.1 南阳市的历史沿革
        2.1.2 历史文化名城南阳
    2.2 诸葛亮与武侯祠
        2.2.1 简析诸葛亮及其与南阳的联系
        2.2.2 武侯祠的定义
    2.3 南阳武侯祠建筑的历史沿革与演变特点
        2.3.1 南阳武侯祠建筑的历史沿革
        2.3.2 南阳武侯祠建筑的历史演变的特点
    2.4 南阳武侯祠形成和发展的文化本源
    2.5 本章小结
3.南阳武侯祠建筑空间形态分析
    3.1 “卧龙腾飞”的再现--南阳武侯祠建筑的选址要素分析
        3.1.1 南阳武侯祠选址的因素
        3.1.2 武侯祠的选址蕴涵的哲学思想及人性思维
    3.2 “因”思想的体现——南阳武侯祠的整体空间布局形态
        3.2.1 南阳武侯祠的整体空间布局形态
        3.2.2 “因”思想的体现——整体布局特点
    3.3 “礼”观念主导——南阳武侯祠建筑群落空间布局形态
        3.3.1 南阳武侯祠主题建筑群落空间布局
        3.3.2 南阳武侯祠建筑群落空间布局形态的特点
        3.3.3 “礼”观念主导——建筑群落空间构成的文化意义
    3.4 匠心独运——南阳武侯祠单体特色建筑与装饰构件形态分析
        3.4.1 南阳武侯祠中木构架单体建筑造型艺术分析
        3.4.2 有南阳武侯祠单体建筑相关的空间特点分析
    3.5 南阳武侯祠的建筑装饰特点
        3.5.1 装饰题材的内容丰富、以历史故事最具代表性
        3.5.2 装饰形态以神兽最为传神生动
        3.5.3 装饰色彩与园林植物相得益彰
    3.6 本章小结
4.研究南阳武侯祠建筑空间形态的价值与启示
    4.1 南阳武侯祠建筑空间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是传统文化
    4.2 南阳武侯祠建筑空间形态的价值分析
    4.3 南阳武侯祠建筑空间形态的现代启示
        4.3.1 当今中国建筑创作中存在的问题
        4.3.2 南阳武侯祠建筑空间形态的启示—传承创新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9)基于包容性增长理论的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1.1 选题背景
        1.1.2 提出问题
        1.1.3 选题意义
        1.1.4 应用价值
    1.2 研究思路与内容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
    2.1 宗教文化旅游相关研究
        2.1.1 宗教文化旅游的概念和地位
        2.1.2 国外宗教文化旅游研究综述
        2.1.3 国内宗教文化旅游研究综述
        2.1.4 旅游业包容性增长研究
    2.2 中国佛教文化旅游研究
        2.2.1 区域佛教文化旅游
        2.2.2 佛教文化与旅游资源的关系
        2.2.3 佛教文化与生态旅游的关系
        2.2.4 佛教文化旅游着作
        2.2.5 佛教文化旅游新观念
    2.3 河南佛教文化旅游研究
        2.3.1 省域总体层面研究
        2.3.2 旅游景区景点研究
        2.3.3 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讲解艺术研究
        2.3.4 少林寺研究
    2.4 小结:现有研究评述
        2.4.1 佛教文化旅游研究是热点
        2.4.2 区域性佛教文化旅游研究是重点
        2.4.3 省域层面佛教文化旅游研究匮乏
        2.4.4 河南佛教文化旅游研究不深
        2.4.5 缺乏科学系统理论
第3章 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理论基础
    3.1 佛教文化资源开发理论
        3.1.1 佛教文化概述
        3.1.2 佛教文化类型
        3.1.3 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类型
    3.2 佛教文化旅游资源价值理论
        3.2.1 审美价值
        3.2.2 生态理念价值
        3.2.3 和谐理念价值
    3.3 包容性增长理论
        3.3.1 包容性增长理论的发展
        3.3.2 包容性增长的定义
        3.3.3 包容性增长的基本要义
        3.3.4 包容性增长的框架和体系
    3.4 小结
第4章 河南佛教文化旅游包容性增长的资源评价与开发机制
    4.1 河南佛教文化旅游包容性增长的资源评价
        4.1.1 旅游资源评价的基本问题
        4.1.2 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包容性增长的定性评价
        4.1.3 河南佛教文化旅游包容性增长的资源定量评价
        4.1.4 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ASEB分析
    4.2 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包容性开发现状分析
        4.2.1 开发成效
        4.2.2 现实问题
        4.2.3 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包容性开发的共性问题分析
        4.2.4 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包容性开发不平衡的原因分析
    4.3 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包容性增长机制
        4.3.1 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包容性增长体系
        4.3.2 外部系统包容性增长
        4.3.3 内部系统包容性增长
    4.4 小结
第5章 河南佛教文化旅游通道系统包容性增长
    5.1 基于GIS的河南佛教文化旅游信息系统
        5.1.1 GIS方法技术
        5.1.2 系统功能与效益
        5.1.3 获得与处理数据
        5.1.4 系统界面展示与应用
    5.2 基于GIS的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地域分析
        5.2.1 研究方法
        5.2.2 结果分析
    5.3 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空间开发分析
        5.3.1 一带四区空间结构
        5.3.2 佛教文化旅游开发空间结构设想
    5.4 河南佛教文化旅游通道系统包容性增长的构成及实现路径
        5.4.1 交通通道系统包容性增长构成及实现路径
        5.4.2 河南佛教文化旅游包容性增长网络信息通道系统
    5.5 小结
第6章 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地系统包容性增长
    6.1 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地系统包容性增长居民感知分析
        6.1.1 研究设计
        6.1.2 样本基本情况分析
        6.1.3 居民对佛教文化旅游影响的感知
    6.2 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地系统包容性增长旅游类型设计
    6.3 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地系统包容性增长构成
        6.3.1 嵩山板块
        6.3.2 石窟板块
        6.3.3 豫西板块
        6.3.4 安阳板块
        6.3.5 南阳板块
    6.4 小结
第7章 河南佛教文化旅游市场开发系统包容性增长
    7.1 河南佛教文化旅游市场开发系统包容性增长主题形象
        7.1.1 旅游形象定位
        7.1.2 河南佛教文化旅游形象定位
    7.2 河南佛教文化旅游市场开发系统包容性增长旅游产品供给
        7.2.1 河南佛教文化圣迹游
        7.2.2 河南佛教文化艺术游
        7.2.3 河南佛教文化养生游
        7.2.4 河南佛教文化庙会游
    7.3 河南佛教文化旅游市场开发系统包容性增长市场运作
        7.3.1 市场定位
        7.3.2 形象传播策略
    7.4 小结
第8章 河南佛教文化旅游支持系统包容性增长
    8.1 指导思想与发展道路
        8.1.1 树立包容性增长理念
        8.1.2 践行包容性增长路径
    8.2 统筹协调与相互合作
        8.2.1 完善协调合作机制
        8.2.2 构建省域统一市场
        8.2.3 利益共享责任共担
    8.3 加强管理与完善监督
        8.3.1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创建良好发展环境
        8.3.2 优化省域旅游规划,促进长远持续发展
        8.3.3 完善监督管理体系,保障健康规范发展
    8.4 小结
第9章 结语
    9.1 主要结论
    9.2 创新之处
    9.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10)金代梁山千佛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梁山千佛洞的形制与造像
    第一节 梁山千佛洞的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
    第二节 梁山千佛洞的形制
    第三节 梁山千佛洞的文殊造像
    第四节 梁山千佛洞的千佛像
第二章 梁山千佛洞的题跋及相关问题
    第一节 梁山千佛洞的题跋录文及初步释读
    第二节 梁山千佛洞的修建背景
    第三节 宋金时期的合阳佛教与梁山千佛洞的营造
第三章 梁山千佛洞与周边石窟寺的关系
    第一节 梁山千佛洞与陕北地区石窟寺的关系
    第二节 梁山千佛洞与陇东地区石窟寺的关系
    第三节 梁山千佛洞在合阳地区的历史地位及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豫西南石刻狮子的形式构建与艺术理念(论文参考文献)

  • [1]舜帝传说与信仰研究[D]. 柴春椿. 山西大学, 2021
  • [2]民国河南地区艺术社团研究[D]. 刘颉. 河南大学, 2020(02)
  • [3]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问题研究[D]. 陆晗昱. 武汉大学, 2019(08)
  • [4]徐州博物馆文化传播方式更新研究[D]. 张钰培. 东华大学, 2018(12)
  • [5]文学地理学视域下的周大新小说研究[D]. 侯俏俏. 信阳师范学院, 2017(01)
  • [6]河南省科普旅游资源分类、评价及开发研究[D]. 刘晓静. 河南大学, 2016(06)
  • [7]山西省平顺县东部传统石头民居营造技艺研究[D]. 张嘉琦. 北京交通大学, 2016(01)
  • [8]基于传统文化背景下南阳武侯祠的建筑空间形态研究[D]. 陈言. 江西师范大学, 2014(07)
  • [9]基于包容性增长理论的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 李湘豫. 河南大学, 2013(04)
  • [10]金代梁山千佛洞研究[D]. 王红娟. 西北民族大学, 2013(05)

标签:;  ;  ;  ;  ;  

豫西南石雕狮子的形式建构与艺术观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