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隆起带寒武系洗象池群油气勘探前景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苏桂萍[1](2021)在《川中古隆起北斜坡区构造特征、演化及其对油气成藏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区位于四川盆地川中古隆起轴部东段北西翼,因现今构造形态表现为北西向倾伏的单斜构造带,故称之为川中古隆起北斜坡。其西侧紧邻德阳–安岳裂陷槽生烃中心,源储配置优越,目前是四川盆地震旦系–古生界油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的重点区块之一。但针对该地区构造特征及其演化等相关研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一方面,北斜坡不整合空间展布特征及遭受剥蚀程度如何等相关研究有待细化;另一方面,北斜坡断裂系统几何学、运动学及动力学特征亟待攻关;此外,研究区在不同地史时期的古构造格局仍需要详细剖析。为整体把握古隆起北斜坡构造特征及演化,深化认识构造对该地区油气成藏影响,本论文以盆地动力学理论为指导,利用最新地质、地震、钻井及测井等资料,结合油气成藏关键要素,揭示北斜坡构造要素对油气成藏的影响,为拓展油气勘探新领域奠定坚实的地质基础。通过研究论文取得主要成果如下:(1)本论文基于地震、地质、露头及钻井等资料,厘定了川中古隆起北斜坡区关键构造变革期不整合结构类型、空间展布及其剥蚀特征。研究表明北斜坡发育桐湾期、加里东期以及印支期3期关键区域性不整合。其一,桐湾期不整合表现为灯三段与灯二段、寒武系底部与震旦系顶部间的区域性假整合接触,呈锯齿条带状贯穿研究区南北两侧,灯三段与灯四段尖灭线之间剥蚀带面积约1.2万km2;其二,加里东期不整合表现为二叠系底与下古生界各套地层间的伸展角度不整合接触。由SW至NE方向,遭受剥蚀地层年代由老变新,其剥蚀展布形态呈NEE向倾伏鼻状结构;其三,印支期不整合表现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与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各段地层间的平行不整合,整体的剥蚀形态呈NE-SW向展布。(2)在剥蚀量恢复方法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四川盆地关键构造变革期构造–沉积演化特点,利用印模法恢复桐湾期不整合面剥蚀量,采用地质综合趋势分析法恢复加里东期不整合面剥蚀厚度。桐湾期不整合主要剥蚀区位于德阳–安岳裂陷槽内,乐至一带剥蚀量达到最大值260 m。北斜坡以东蓬溪–岳池一带剥蚀厚度130~150m,而以西坳陷区地层剥蚀厚度则小于100 m;加里东期不整合面剥蚀量由川中古隆起轴线750~900m向北逐渐减小,到剑阁–阆中–营山一带,剥蚀量仅约150m。(3)基于最新二维、三维地震精细构造解释及地震属性分析,结合平、剖面特征,认为北斜坡发育边界拉张正断裂及走滑断裂。指出剖面上以嘉陵江组–雷口坡组该套滑脱层为界,浅层与中-深层断裂结构样式迥异:浅层表现为逆冲构造样式,中-深层断裂则表现为拉张正断层,高陡直立断裂、“Y”字型及花状等多种构造样式的走滑断层;平面上,主干走滑断裂多呈线性延伸,主要分布在北斜坡南侧,具有南多北少的特点,断裂走向以近NE向、NEE向、NWW向为主。(4)根据断裂切割层位分析法、断距剖面法以及平衡剖面演化技术,表明北斜坡不同走滑断裂其活动强弱各异,在平面上表现为明显分带、分段变形,纵向上具有显着分层差异活动。其中以F3断裂、F6断裂和F7断裂之分段变形尤为明显,F1断裂和F2断裂之分层差异活动最为显着。总体上断裂表现为多期继承性发育,经历了桐湾期、加里东期、海西晚期、印支早期及印支晚期以来多阶段活动,分别发育了桐湾期拉张正断层、加里东期–印支早期张扭断层以及印支晚期以来挤压逆冲断层。(5)从影响动力学特征因素分析的角度,认为区域应力场、先存基底构造薄弱带及区域滑脱层是控制北斜坡断裂分带、分段及分层差异变形是三个主要因素,其中区域张扭作用是引起北斜坡走滑断裂开始发育的主要原因。(6)综合分析构造与油气成藏要素的匹配关系,认为古隆起北斜坡区构造演化影响了烃源岩、储集层、圈闭等成藏要素的空间配置。北斜坡区于二叠纪前生油期处于古隆起构造相对高部位,已发育成为原油运移有利指向区,晚三叠世前油气裂解期演变成古隆起上斜坡带,进一步促进原油裂解;边界拉张断裂控制北斜坡区震旦系灯影组槽–台沉积格局。近NE向、NWW向及NEE向走滑断裂的分带分段差异变形影响微古地貌格局,加剧颗粒滩体差异分布;桐湾期及加里东期不整合面的表生岩溶作用,控制碳酸盐岩溶储集层的大面积形成与展布;关键生油期走滑断裂持续活动,有效沟通源储,关键裂解期走滑断层活动微弱,有利于油气藏保存。
梁霄[2](2020)在《川西坳陷北段复杂地质构造背景下深层海相油气成藏过程研究》文中提出川西坳陷北段油气勘探具有复杂性、长期性和曲折性特征,是四川盆地油气勘探历史最为悠久的地区之一。川西坳陷北段深层是四川盆地海相油气勘探继川中安岳气田开发投产后的下一个油气重要战略接替区,研究意义十分重要。晚三叠世以来龙门山的隆升与川西前陆盆地的沉降使川西坳陷北段三叠系以深的海相地层具有深埋藏和/或强隆升和/或强改造特征。复杂地质构造背景与深层特性是川西坳陷北段海相油气勘探的关键地质属性。本论文依据地质、地震资料,利用地球化学方法,以早寒武世绵阳-长宁拉张槽与天井山古隆起构造演化研究为基础,完成川西坳陷北段海相油气地质特征分析。对比前陆扩展变形带古油藏成藏破坏序列,揭示川西坳陷北段深层海相油气成藏过程。研究表明:(1)川西坳陷北段早古生代存在绵阳-长宁拉张槽与天井山古隆起两个重要构造单元。早寒武世“绵阳-长宁”拉张槽北段构造特征解析表明川西坳陷北段处于“绵阳-长宁”拉张槽北段中心,是寒武系麦地坪组-筇竹寺组黑色富有机质泥页岩的沉积中心,发育厚度近500m的下寒武统海相碎屑岩地层。寒武纪-奥陶纪之交的构造运动在川西坳陷北段有显着表现,反映为天井山古隆起的形成,是早古生代构造-沉积性质由拉张转向挤压的重要节点;(2)现今川西坳陷北段具有强隆升-深埋藏复杂地质构造背景,并具有相应的分带特性。马角坝断裂是龙门山冲断带北段与川西坳陷北段的分界断裂。(1)号隐伏断裂(灌县-安县断裂)将川西坳陷北段分为北西侧的前陆扩展变形带与南东侧的川西梓潼-剑阁坳陷。构造-埋藏演化史解析表明,前陆扩展变形带晚三叠世后具有典型的中埋藏-强隆升-强变形特征,而川西梓潼-剑阁坳陷主体则具有深埋藏-弱隆升-弱变形特征;(3)根据川西坳陷北段烃源岩展布特征与有机地化指标参数,下寒武统麦地坪组-筇竹寺组是区域深层海相最佳烃源岩。露头及岩心分析表明,川西坳陷北段震旦系-二叠系储集层以白云岩为主。灯影组灯四段、灯二段与栖霞组栖二段因适时的原油充注以及相对稳定的构造环境,使之成为川西坳陷北段深层最佳储集层系。川西坳陷北段具有以断裂-不整合面为核心的垂侧向复合输导系统。川西坳陷北段所具有的深层特性与油裂解后形成的超压特性使川西坳陷北段存在良好的初始静态保存条件,表现为以中下三叠统膏盐岩、下寒武统海相碎屑岩以及上三叠统-侏罗系巨厚陆相碎屑岩为核心的多级封盖特征。(1)号隐伏断裂前缘的双鱼石地区具有良好的油气保存条件;(4)川西坳陷北段古油藏油源示踪首次将灯影组储层沥青纳入比对范畴。天井山构造带及米仓山前缘灯影组储层沥青、寒武系固体沥青脉与稠油油苗、泥盆系平驿铺组稠油、观雾山组储层沥青、栖霞组-茅口组油苗、飞仙关组油苗与侏罗系油砂等不同层系不同相态古油藏有机碳同位素与生物标志化合物指标精细示踪明确古油藏系统均是以下寒武统富有机质黑色泥页岩做为最主要母源,而上二叠统大隆组仅具有微弱补充。“天井山古隆起古油藏系统”的建立与拉张槽(绵阳-长宁)-古隆起(天井山)优势成藏组合对油气的早期聚集效应具有高度耦合关系;(5)川西坳陷北段海相油气具有多样多期成藏特征。川西坳陷北段具有以下寒武统为主的多源供烃、以断裂-不整合面为主的复合输导和以中下三叠统为主的多级封盖等地质特性。根据相应的生储盖组合划分、油源判别与构造期次梳理结果,地质-地球化学成藏模式表明川西坳陷北段深层多样多样多期成藏特征可分为“原生油藏→原生气藏”与“次生油藏→原生气藏”两类。川西坳陷北段深层海相油气有利区分布具有典型的受拉张槽-古隆起和盆山结构联合-复合作用控制。川西坳陷北段主体构造晚期调整微弱,除深层双鱼石-射箭河潜伏构造带中二叠统栖霞组外,绵阳-长宁拉张槽北段东侧下伏灯影组优质储层与下寒武统优质烃源岩具有与川中高石梯-磨溪地区相似的构造-沉积特征,具有形成大型原生气藏的极佳成藏条件。
何登发,马永生,刘波,蔡勋育,张义杰,张健[3](2019)在《中国含油气盆地深层勘探的主要进展与科学问题》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沉积盆地深层的油气勘探实践不断取得进步,提出了与之密切相关的油气地质基础科学问题,凝练与分析这些问题将为深化我国沉积盆地深层地质研究与油气勘探提供引领。近年来,我国在深层海相碳酸盐岩、砂砾岩、火山岩、变质岩与页岩气等勘探领域中发现了一系列大型油气田,油气勘探发现深度推进到7 000~8 500m,勘探前景良好。但由于沉积盆地深层经历了长期构造演化,温、压场与应力场变化大,地质结构多变,油气成藏过程复杂,深层油气勘探面临着一系列关键地质问题,主要包括:中国大陆的形成演化及其构造-古地理,中国小克拉通地块之上海相盆地的原型及演化,中国沉积盆地的多期改造过程与叠加地质结构,沉积盆地的成因机制与动力学演化,深层烃源岩发育、成烃机制及其演化,深层储集体的形成机制与分布,深层油气成藏机制,多期叠加、改造背景下油气聚集与分布规律,深层页岩气赋存机制与分布规律,过程导向的沉积盆地4D动态模拟。我国沉积盆地深层的油气地质基础研究与实际应用需求相比有较大差距,需要立足于中国大陆实际,在盆地的形成演化过程与油气成藏动力学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期望在活动论构造-古地理、三维构造复原、流体-岩石相互作用与四维动态模拟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林怡,陈聪,山述娇,曾乙洋,刘鑫,陈友莲[4](2017)在《四川盆地寒武系洗象池组储层基本特征及主控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四川盆地寒武系天然气资源量大,上寒武统洗象池组作为一个极具潜力的含气层系,目前勘探程度整体较低,其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尚不明确,有待深入研究。利用岩心、薄片及分析化验资料对洗象池组储层岩石类型、储集空间、物性及发育控制因素进行综合研究,认为洗象池组储集岩主要为颗粒白云岩,其次为细(粉)晶白云岩;储集空间包括孔隙、溶洞和裂缝,储层类型为裂缝—孔隙(洞)型;物性总体表现为"低孔低渗"的特征,局部含高孔渗层段,储层非均质性较强。从分布特征上来看,洗象池组储层纵向叠置,横向连续性较差,川中地区往东到GT2井开始出现厚层储层,再向川东五百梯地区储层有所减薄。盆地边缘的习水、奉节一带储层成带分布,厚度较川中地区薄。储层发育受沉积相控制作用明显,颗粒滩发育区内储层发育程度较高,此外,建设性成岩作用及构造破裂作用也对储层发育有积极影响。
井攀[5](2017)在《川中南部地区寒武系洗象池组层序地层及沉积相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川中南部地区上寒武统洗象池组因处于相同构造条件的下寒武统龙王庙组发现特大油气田而成为现今重要的勘探领域之一,但前人针对川中南部地区上寒武统洗象池组的研究并不多,故本次研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川中南部地区为研究区,以上寒武统洗象池组为目的层,综合利用岩芯观察、薄片鉴定、地球物理解释(测井和地震)和孔渗实验测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上寒武统洗象池组的层序地层进行识别和划分,并对研究区域内的沉积相类型及分布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本次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1)在层序划分方面主要是划分出了一个三级层序。上寒武统洗象池组划分为1个三级层序,即SQ1,洗象池组与下部高台组无沉积间断,整合接触,是三级层序SQ1底界面;洗象池组与上部桐梓组整合接触,该界面是三级层序SQ1顶界面;层序内部包含1个最大海泛面(mfs1),1个高位体系域早期-高位体系域晚期转换面((E-L)TS)。SQ1包含3个体系域,即TST、EHST和LHST。SQ1-TST底顶界分别为洗象池底界和mfs1;SQ1-EHST底顶界分别为mfs1和(E-L)TS;SQ1-LHST底顶界分别为(E-L)TS和洗象池顶界。缺失LST。在SQ1中,岩相、测井相和地震相的变化反映了1个完整的水进-水退沉积旋回。TST、EHST和LHST分别对应洗一段、洗二段和洗三段。(2)研究区域总体为局限台地沉积环境。此次共识别出了台坪、台内滩和泻湖三种亚相以及砂泥质云坪、云坪、砂屑滩、泥云质泻湖和云质泻湖五种微相。在沉积相分布上,洗一段主要发育局限台坪亚相,东部局部地区发育台内滩亚相。洗二段主要发育局限泻湖亚相,研究区中部和东部大面积发育台内滩亚相。洗三段主要发育局限台坪亚相,研究区东部大面积发育台内滩亚相。(3)研究区物性整体较差,不同沉积相带比较而言,台内滩具有明显较好的物性,台坪次之,泻湖最差。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台内滩的沉积环境为动荡的高能量环境使得台内滩亚相沉积的残余砂屑被淘洗干净,保留了较好的原生孔隙,而同期的局限泻湖亚相和局限台坪亚相因处在低能环境中,原生孔隙发育较差;二是后期的埋深溶蚀作用,对台内滩亚相粒间孔进行了建设性改造,酸性流体的充注使得原生孔隙进一步扩大;三是后期的构造运动产生的构造缝将后期埋藏溶蚀作用形成的粒间孔和溶洞连通起来,大大改善了台内滩亚相的物性。(4)研究区内有利的沉积相主要大面积分布在东部,西部磨溪构造因遭受后期的构造剥蚀而小范围的发育台内滩亚相。其中洗一段(SQ1-TST)在高石21井、合12井,广探2井和南充1井发育残余砂屑云岩和砂屑云岩为主的台内滩;洗二段(SQ1-EHST)在安平1井、磨溪21井-磨溪23井、高石23井-高石7井-高石8井、高石16井、女基井-女深5井和高石21井-合12井-广探2井发育台内滩;洗三段(SQ1-LHST)在安平1井、宝龙1井-女基井-磨溪23井、南充1井和高石21井-合12井-广探2井发育台内滩。
徐昉昊[6](2017)在《川中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和寒武系龙王庙组流体系统与油气成藏》文中研究表明四川盆地震旦系和寒武系油气勘探活动起始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并一直是四川盆地“下组合”油气勘探的重点,其油气勘探经历了50多年的勘探历史,已发现了威远气田、安岳气田、资阳气藏以及安平店、龙女寺等含气构造。四川盆地为典型的含油富气叠合盆地,其发生过多期构造变动,古生界及以下地层经历了复杂的成藏过程,多期成盆、成烃、成藏是其主要特征,而震旦系灯影组和寒武系龙王庙组作为川中地区古老层系也具备同样的多期性特征。本论文以川中高石梯-磨溪地区和川西南威远-资阳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及寒武系龙王庙组储层岩石学特征研究为基础,通过储层中流体包裹体激光拉曼和孔、洞、缝充填物锶、碳、氧同位素分析,并据地层埋藏史及热演化史,分别恢复了震旦系灯影组和寒武系龙王庙组地层流体压力、流体系统、油气充注及油气成藏过程,建立了研究区震旦系和寒武系的油气成藏模式,揭示了川中地区震旦系和寒武系油气富集规律。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川中高石梯-磨溪构造震旦系灯影组和寒武系龙王庙组储层中不同矿物充填分别对应了第一期盐水充注、第一期石油充注、第二期盐水充注及第二期油气充注及第三期天然气充注的多期流体充注过程。震旦系灯影组和寒武系龙王庙组储层孔洞缝中充填的矿物序列完整记录了成藏流体的演化过程和充注序列。(2)震旦系灯影组和寒武系龙王庙组储层孔、洞、缝中充填白云石、方解石及石英的Sr、C、O同位素测试分析结果表明下寒武统筇竹寺组烃源岩生油窗期,震旦系灯影组储层与下寒武统处于同一个连通且开放的流体系统之中,来自于西侧绵阳-长宁拉张槽的富锶含烃地层流体沿着震旦系与寒武系之间的古风化壳向东运移再经高石梯-磨溪构造西侧―陡坎‖从震旦系灯影组跨层向上覆寒武系龙王庙组储层进行由深及浅的侧向运移。但生气窗期以后,寒武系龙王庙组处于一个相对独立且封闭的流体系统当中,即震旦系灯影组与寒武系龙王庙组分属两个独立的流体系统并各自演化至今。(3)根据震旦系及寒武系储层岩石样品晚期孔、洞、缝中充填的白云石或石英中的气烃包裹体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结果结合一系列地球化学方法,恢复了川中地区高石梯-磨溪构造震旦系灯影组和寒武系龙王庙组从烃源岩有机质未成熟阶段、开始生油阶段、油裂解气大量生成阶段、过成熟阶段到现今的流体压力演化过程,其中震旦系灯影组古流体压力系数变化为1.0→1.11.2→1.2→1.21.3→1.01.1,表明震旦系灯影组作为区域岩溶孔洞型储集层在地史过程中始终未出现过超高压现象;寒武系龙王庙组古流体压力系数演化为1.0→2.12.2→1.81.9→1.61.8→1.551.75,表明滩相寒武系龙王庙组地层压力在地史过程中具有超高压或超压特征。(4)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构造及威远-资阳地区震旦系和寒武系油气成藏演化从古到今经历了震旦系沉积后的地层抬升剥蚀阶段;寒武系沉积期的绵阳-长宁拉张槽发育至消亡阶段;三叠系沉积后古油藏形成阶段;侏罗系沉积后的早期古气藏形成阶段;白垩系沉积后的古油藏全部转化为气藏阶段以及现今的气藏调整局部富集成藏的过程。川中高石梯-磨溪地区上震旦统灯影组油气藏主力烃源岩下寒武统筇竹寺组,加之上震旦统灯三段泥质烃源岩的生烃补充,油气富集程度较高,并形成了“侧生旁储”型的烃源岩与储集层组合,下寒武统筇竹寺组烃源岩生成的油气沿着震旦系与寒武系之间的古风化壳向构造高部位的震旦系灯影组储层进行由深及浅的侧向运移;下寒武统龙王庙组油气藏以筇竹寺组泥质烃源岩为主要供烃源岩,由于纵向和横向上具有“垂向近源”和“侧向近灶”的特点,使得川中高石梯-磨溪地区下寒武统龙王庙组气藏具有充足的油气供给。(5)根据现今地层实测压力数据及岩性组合分析,川中高石梯-磨溪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和寒武系龙王庙组气藏存在有效的多级压力和岩性封盖系统,其上覆的多级岩性加超压地层形成了高石梯-磨溪地区震旦系和寒武系气藏的直接和间接岩性加超压的双重封堵层。为此,形成了保留至今的震旦系灯影组和寒武系龙王庙组整装大气田。而威远-资阳地区震旦系、寒武系上覆的多级岩性加超压的双重封盖系统由于强烈的构造抬升剥蚀作用而被破坏导致失效,使得该地区仅形成了威远震旦系灯影组残留气藏。(6)在构造上,四川盆地震旦系、寒武系天然气成藏主要受拉张槽构造区域和古隆起形成与演化过程的影响。拉张槽在形成前和形成后分别对灯影组优质岩溶型孔洞储层和龙王庙组高能颗粒滩储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另外拉张槽对优质烃源岩发育控制作用明显。乐山-龙女寺古隆起的形成及轴线的迁移导致古圈闭的破坏和新圈闭的出现,从而控制着震旦系、寒武系油气藏的演化和调整过程。而现今震旦系和寒武系油气藏的保存与富集主要受上覆多级封盖能力和古岩溶及滩相储层发育程度的控制。多级压力和岩性的双重封盖特性决定了油气保存与成藏规模,主要形成了震旦系灯影组、寒武系龙王庙组岩性-构造气藏,天然气主要富集在拉张槽两侧具备多级压力、岩性双重封盖的岩溶及滩相储层发育区。
井攀,黄加力,百成钢,陈智远,徐芳艮,陈彦梅[7](2016)在《四川盆地洗象池组层序地层及沉积相研究现状》文中认为自1966年四川盆地寒武系洗象池组在威远地区的威12井勘探获得突破,之后是2003至2004年的数口老井优选上试发现突破。近年来,安岳气田的发现使得四川盆地龙王庙组勘探获得重大突破,而洗象池组作为龙王庙组的上覆层系已成为后备勘探层系且日益受到重视。然而关于四川盆地寒武系洗象池组的研究不多,故本文结合前人宝贵的研究成果,从层序地层、储层和沉积相三方面充分揭示四川盆地洗象池组研究现状,希冀能为今后的勘探进程提供指导意义。
汪文洋[8](2016)在《川中古隆起形成及其对震旦系—寒武系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文中研究说明四川盆地川中地区震旦系-寒武系油气分布复杂,古构造格局制约着油气的生成、运移和聚集,油气的平面分布范围和纵向分布层位受到古隆起的控制,因此研究古隆起的形成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对于深化四川盆地深部的天然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采用最新的地质资料、地震资料、测井资料、分层数据、试油资料以及各项地球化学分析资料,明确了川中地区灯二段、灯四段、龙王庙组构造格局和古隆起构造演化特征,理清了川中地区震旦系-寒武系油气成藏与古隆起之间的联系。根据川中古隆起构造演化与烃源岩、储层、油气运移、油气成藏在时空上的匹配关系,明确了川中古隆起构造演化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控制烃源岩的分布与热演化、控制储层的分布与发育、控制油气的运移、控制油气成藏过程与成藏模式。最后基于古隆起控藏作用的特征,建立了古隆起控藏作用的模型,得到关键时期研究区油气成藏的概率,指出研究区油气成藏的有利区,已钻井资料验证结果显示52%以上的油气藏位于预测的有利区范围,97%的油气藏位于预测的有利区、较有利区范围,证明该模型具有一定的可靠性。研究成果对于川中地区深层油气地质特征和下一步油气勘探方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雷和金[9](2016)在《川南寒武系储层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文中指出川南寒武系地层具有形成优质油气藏的地质条件,但目前,相较川中安岳气田的巨大油气发现,川南寒武系勘探成果一直不显,希望通过本次研究丰富川南寒武系碳酸盐岩储层演化理论,揭开区内油气勘探新的篇章。本文以四川盆地南部寒武系碳酸盐岩为研究对象,以沉积岩石学、储层地质学、地球化学以及成岩作用等相关理论为指导,以镜下观察为基础,结合阴极发光、有序度、碳氧同位素、稀土元素、微量元素等地球化学分析,对川南寒武系储层地球化学特征与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具体成果如下:(1)通过对研究区3个剖面碳酸盐岩样品及薄片观察,储渗空间类型主要有粒内溶孔、粒间溶孔、铸模孔、晶间孔、晶间溶孔、膏溶孔洞、溶蚀孔洞、裂缝等。储层多为白云岩储层,具体包括滩相颗粒云岩溶蚀孔洞型储层,潮坪相云岩溶蚀孔洞型储层,泻湖相膏溶孔洞型储层。(2)研究区碳酸盐岩成岩作用较为复杂,其成岩作用主要包括:海底胶结作用、白云石化作用、溶蚀作用、压实压溶作用、破裂作用和充填作用等。储层储渗空间演化主要经历了碳酸盐岩沉积→胶结→同生期溶蚀→同生期白云化→埋藏压实→埋藏白云化→充填(沥青及热液矿物)作用→有机酸溶蚀→构造破裂→表生岩溶等成岩作用。(3)通过地球化学分析,建立了各类型白云石的地球化学判识标志。微晶白云石及粉-细晶他形脏白云石阴极发光显示发暗桔红色光,δ18O值平均值分别为-5.58‰、-6.41‰,其值相对较高,稀土元素具有LREE弱富集、HREE弱亏损的右倾型配分模式,Ce、Eu均表现为负异常;细晶自形白云石有序度为0.560.68,δ18O值有所降低,为-6.85‰-7.2‰,∑REE平均值相对较低(为18.75×10-6),稀土元素具贫化迁移现象,Eu、Ce均为负异常;鞍状白云石阴极发光呈发光与不发光两种特征,包裹体温度呈双区间分布特征,稀土元素Eu出现正负异常,揭示了不同产状鞍状白云石成因不同。(4)以白云石地化资料为基础,深入分析了各类型白云石形成机制与模式,提出了热液及非热液两种成因的鞍状白云石。其中微晶白云石、粉-细晶他形脏白云石为同生期蒸发泵、渗透回流白云化模式,细晶自形白云石为埋藏白云化模式,构造裂缝内鞍状白云石样品主要为热液白云石化的产物,膏溶孔洞及溶蚀孔洞内鞍状白云石样品为非热液成因,可能是由于继承了原来的石膏的光性特征或吸收过多的硫离子而表现出鞍状白云石的波状消光和晶体晶面弯曲的特征。(5)通过镜下观察,发现区内共存在4期溶蚀作用:同生期大气水溶蚀、热液溶蚀、埋藏有机酸溶蚀、表生期大气水溶蚀。(6)多期白云石化作用及溶蚀作用为储层形成的主控因素,其中同生期大气水溶蚀形成的粒间溶孔及粒内溶孔、浅埋藏白云石化导致的晶间孔的发育、热液溶蚀伴随的沿缝溶蚀以及溶蚀孔洞的发育、有机酸溶蚀形成的晶间溶孔及溶蚀孔洞、第三期破裂作用形成的破裂缝等是储层形成的主要储渗空间。
胡朝阳[10](2015)在《龙女寺—广安地区寒武系洗象池组储层特征及有利区预测》文中认为洗象池组是四川盆地油气下古生界~震旦勘探领域的重要层位之一,龙女寺-广安地区洗象池组碳酸盐岩具有和龙王庙组相似的岩性条件,且从钻探效果来看,油气显示良好,具有可观的勘探前景,因此深入研究其储层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旨在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运用矿物岩石学、沉积学、石油地质学、地球化学、储层评价的相关理论及方法,对龙女寺~广安地区洗象池组地层的划分,地层分布沉积相类型、颗粒滩展布特征、储集岩、孔隙及物性等基本特征及储层发育主控因素进行研究。通过钻井、录井、测井及岩心、地震等大量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洗象池组自下而上可分为三个段,且在研究区的西北部洗象池组的地层受到了剥蚀;洗象池组为局限台地相,主要发育颗粒滩、台坪、泻湖亚相。识别出砂屑云岩和晶粒云岩是研究区洗象池组主要的储集岩,主要孔隙类型为粒间溶孔、晶间溶孔及晶间孔,而“针孔层”主要发育于砂屑云岩中。储层的物性特征表现为低孔低渗、局部存在高孔高渗的特点。储层受沉积相和成岩作用的共同影响,裂缝也有效的改善了储层渗流能。储层纵向上主要分布在洗二段、洗三段、平面上主要分布于龙女寺东南~广安地区。综合沉积相、储层分布及其他因素建立储层评价标准,划分出Ⅰ、Ⅱ二级有利勘探区,对有利勘探区进行预测,龙女寺构造东南区为Ⅰ级有利勘探区,广安~合川一线为Ⅱ级有利勘探区。
二、古隆起带寒武系洗象池群油气勘探前景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古隆起带寒武系洗象池群油气勘探前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川中古隆起北斜坡区构造特征、演化及其对油气成藏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古隆起研究现状 |
1.2.2 不整合特征研究现状 |
1.2.3 断裂特征研究现状 |
1.2.4 川中古隆起北斜坡区勘探研究进展 |
1.2.5 存在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地质概况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 基底构造特征 |
2.2.1 基底结构的地球物理响应 |
2.2.2 基底断裂分布特征 |
2.3 盖层构造特征 |
2.3.1 地表构造特征 |
2.3.2 地腹构造特征 |
2.4 地层特征 |
2.5 研究区构造–沉积演化简史 |
第3章 川中古隆起北斜坡区不整合特征 |
3.1 关键构造期不整合特征 |
3.1.1 桐湾期不整合特征 |
3.1.2 加里东期不整合特征 |
3.1.3 印支期不整合特征 |
3.2 关键不整合面剥蚀量恢复 |
3.2.1 优选剥蚀量恢复方法 |
3.2.2 剥蚀量恢复结果 |
3.3 构造层划分 |
第4章 川中古隆起北斜坡区断裂系统 |
4.1 断裂几何学特征 |
4.1.1 断裂剖面结构样式 |
4.1.2 断裂平面发育特征 |
4.1.3 断裂级别类型 |
4.2 断裂运动学特征 |
4.2.1 断裂发育时间 |
4.2.2 断裂运动方向 |
4.2.3 断裂活动强度特征 |
4.2.4 断裂形成演化 |
4.3 断裂动力学特征 |
4.3.1 区域滑脱层的影响 |
4.3.2 先存基底薄弱带的影响 |
4.3.3 断裂发育的动力来源 |
4.3.4 断裂形成机理分析 |
4.3.5 构造物理模拟实验验证 |
第5章 川中古隆起北斜坡区古构造演化特征 |
5.1 平面构造演化特征 |
5.1.1 灯影组顶面古构造演化 |
5.1.2 龙王庙组顶面古构造演化 |
5.2 剖面构造演化特征 |
第6章 构造对北斜坡区油气成藏影响分析 |
6.1 研究区成藏组合特征 |
6.2 对烃源岩热演化的影响 |
6.3 对丘、滩体沉积的影响 |
6.4 对储集层发育的影响 |
6.5 对油气运移的影响 |
6.6 以震旦系–下古生界天然气成藏过程为例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2)川西坳陷北段复杂地质构造背景下深层海相油气成藏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川西坳陷北段构造-沉积演化研究现状 |
1.2.2 川西坳陷北段古油藏-油气显示研究现状 |
1.2.3 川西坳陷北段油气地质条件研究现状 |
1.2.4 川西坳陷北段海相烃源岩研究现状 |
1.2.5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5 取得的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
1.5.1 主要成果 |
1.5.2 创新点 |
第2章 早古生代川西坳陷北段构造-沉积格局 |
2.1 川西坳陷北段晚三叠世前构造-沉积背景 |
2.1.1 前寒武纪 |
2.1.2 寒武纪-志留纪 |
2.1.3 泥盆纪-石炭纪 |
2.1.4 二叠纪 |
2.1.5 三叠纪 |
2.2 绵阳-拉张槽北段构造特征 |
2.2.1 早寒武世“绵阳-长宁”拉张槽的发现与提出 |
2.2.2 绵阳-长宁拉张槽北段东侧特征 |
2.3 天井山古隆起形成与演化过程 |
2.3.1 天井山古隆起区地层接触关系 |
2.3.2 早古生代拉张-挤压构造性质转变 |
第3章 深层海相油气地质特征 |
3.1 以下寒武统为主的多源供烃 |
3.1.1 样品与实验方法 |
3.1.2 川西坳陷北段烃源岩层系展布特征 |
3.1.3 下寒武统烃源岩 |
3.1.4 川西坳陷北段烃源岩有机地化特征比对 |
3.2 川西北地区灯影组、栖霞组优质储层特征 |
3.2.1 多层系储层宏观特征 |
3.2.2 震旦系灯影组储层特征 |
3.2.3 中二叠统栖霞组优质储层特征 |
3.3 复合输导系统特征 |
3.3.1 不整合面输导系统 |
3.3.2 断裂系统特征 |
3.4 晚三叠世后复杂构造背景与油气保存条件 |
3.4.1 深埋藏-强隆升构造特征 |
3.4.2 中下三叠统膏盐岩厚度与流体封隔效应 |
3.4.3 深埋藏-强隆升背景下油气保存条件评价 |
第4章 多层系多相态古油藏油源示踪 |
4.1 川西坳陷北段古油藏分布 |
4.2 寒武系-侏罗系古油藏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4.2.1 厚坝-青林口侏罗系油砂、稠油 |
4.2.2 天井山地区泥盆系古油藏 |
4.2.3 矿山梁-碾子坝背斜及前缘多层系多相态古油藏 |
4.3 古油藏油源示踪 |
4.3.1 灯影组储层沥青的地化指示意义 |
4.3.2 δ~(13)C同位素特征 |
4.3.3 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
第5章 深层海相油气成藏过程 |
5.1 川西坳陷北段多样多期成藏特征 |
5.1.1 川西坳陷北段成藏类型判别 |
5.1.2 古油藏的形成与调整 |
5.1.3 古油藏-现今气藏四中心耦合成藏过程 |
5.2 构造演化格局与油气地质意义 |
5.2.1 拉张槽与生烃中心 |
5.2.2 拉张槽-古隆起-盆山结构与油气地质意义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3)中国含油气盆地深层勘探的主要进展与科学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含油气盆地深层油气勘探的主要进展 |
1.1 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 |
1.1.1 四川盆地 |
1.1.2 鄂尔多斯盆地 |
1.1.3 塔里木盆地 |
1.2 深层砂砾岩 |
1.2.1 库车坳陷 |
1.2.2 玛湖凹陷 |
1.3 深层火山岩 |
1.3.1 准噶尔盆地 |
1.3.2 松辽盆地 |
1.3.3 四川盆地 |
1.4 深层基岩和变质岩 |
1.4.1 渤海湾盆地渤中凹陷花岗岩潜山 |
1.4.2 柴达木盆地阿尔金斜坡 |
1.4.3 松辽盆地中央古隆起 |
1.5 深层页岩气 |
2 我国深层勘探面临的主要科学问题 |
2.1 中国大陆的形成演化及其构造-古地理 |
2.2 中国小克拉通地块之上的盆地原型及其演化 |
2.3 中国沉积盆地的多期改造过程与叠加地质结构 |
2.4 沉积盆地的成因机制与动力学演化 |
2.5 深层烃源岩的发育、成烃机制及其演化 |
2.6 深层储集体的形成机制与分布 |
2.7 深层油气成藏机制 |
2.8 深层油气分布与富集规律 |
2.9 深层页岩气赋存机制与分布规律 |
2.1 0 过程导向的沉积盆地4D动态模拟 |
3 结论 |
(4)四川盆地寒武系洗象池组储层基本特征及主控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
2 储层基本特征 |
2.1 储集岩类型 |
2.2 储集空间类型 |
2.2.1 孔隙 |
2.2.2 溶洞 |
2.2.3 裂缝 |
2.3 储层物性 |
2.4 储集类型 |
3 储层发育分布特征 |
3.1 储层对比 |
3.2 储层分布特征 |
4 储层发育主控因素 |
4.1 沉积作用 |
4.2 成岩作用 |
4.2.1 不利于储层发育的主要成岩作用 |
4.2.2 利于储层发育的主要成岩作用 |
4.3 构造破裂作用 |
5 结论 |
(5)川中南部地区寒武系洗象池组层序地层及沉积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论文来源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 |
1.2.2 碳酸盐岩沉积环境及沉积模式研究现状 |
1.2.3 研究区的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层序地层研究 |
1.3.2 沉积相及微相研究 |
1.3.3 沉积演化模式研究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6 取得主要成果与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位置概况 |
2.2 盆地构造沉积演化 |
2.3 上寒武统洗象池组沉积背景 |
2.4 岩石地层及生物地层 |
2.4.1 四川盆地上寒武统 |
2.4.2 研究区洗象池组概况 |
第3章 层序地层 |
3.1 层序及体系域划分方案 |
3.2 体系域界面特征 |
3.2.1 洗象池组底界面 |
3.2.2 最大海泛面 |
3.2.3 高位体系域早期-高位体系域晚期界面 |
3.2.4 洗象池组顶界面 |
3.3 单井层序划分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沉积相 |
4.1 沉积相划分方案 |
4.2 沉积相识别标志 |
4.2.1 岩性组合 |
4.2.2 测井相标志 |
4.2.3 地震相标志 |
4.3 沉积相特征 |
4.3.1 台坪亚相 |
4.3.2 台内滩亚相 |
4.3.3 泻湖亚相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层序格架及平面展布特征 |
5.1 层序格架 |
5.1.1 东西向1线连井剖面 |
5.1.2 东西向2线连井剖面 |
5.1.3 东西向3线连井剖面 |
5.1.4 东西向4线连井剖面 |
5.1.5 南北向1线连井剖面 |
5.1.6 南北向2线连井剖面 |
5.1.7 南北向3线连井剖面 |
5.1.8 南北向4线连井剖面 |
5.1.9 南北向5线连井剖面 |
5.2 地震相平面展布 |
5.2.1 洗一段(TST)地震相平面展布 |
5.2.2 洗二段(EHST)地震相平面展布 |
5.2.3 洗三段(LHST)地震相平面展布 |
5.3 沉积相平面展布 |
5.3.1 洗一段(TST)沉积相平面展布 |
5.3.2 洗二段(EHST)沉积相平面展布 |
5.3.3 洗三段(LHST)沉积相平面展布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沉积模式及层序演化的主控因素 |
6.1 沉积模式 |
6.2 层序演化的主控因素 |
6.2.1 构造运动控制沉积和剥蚀 |
6.2.2 海平面升降控制体系域充填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洗象池组有利沉积相带平面分布 |
7.1 有利沉积相类型 |
7.1.1 有利沉积相划分标准 |
7.1.2 有利沉积相主控因素 |
7.2 有利沉积相分布 |
7.3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6)川中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和寒武系龙王庙组流体系统与油气成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1 储层流体系统研究现状 |
1.2.2 流体包裹体研究现状 |
1.2.3 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应用于油气成藏的研究现状 |
1.2.4 四川盆地震旦系和寒武系油气成藏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实物工作量 |
1.6 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性认识 |
1.6.1 取得的主要成果 |
1.6.2 取得的创新性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构造特征 |
2.2 区域沉积特征 |
2.3 区域地层特征 |
第3章 震旦系灯影组和寒武系龙王庙组储层特征 |
3.1 震旦系灯影组储层特征 |
3.1.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3.1.2 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
3.1.3 储层物性特征 |
3.2 寒武系龙王庙组储层特征 |
3.2.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3.2.2 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
3.2.3 储层物性特征 |
第4章 震旦系灯影组和寒武系龙王庙组流体充注特征 |
4.1 震旦系灯影组流体充注特征 |
4.2 寒武系龙王庙组流体充注特征 |
第5章 震旦系灯影组和寒武系龙王庙组流体系统 |
5.1 同位素流体地球化学方法 |
5.2 流体系统划分与演化 |
5.2.1 流体系统划分 |
5.2.2 流体系统演化 |
5.3 地层流体压力形成与演化 |
5.3.1 流体包裹体特征 |
5.3.2 流体包裹体恢复古压力 |
第6章 震旦系灯影组和寒武系龙王庙组油气成藏 |
6.1 烃源岩分布特征及热演化 |
6.1.1 烃源岩分布特征 |
6.1.2 烃源岩热演化 |
6.2 油气充注期次 |
6.3 油气输导系统 |
6.4 油气成藏模式与成藏过程 |
6.4.1 高石梯-磨溪地区油气成藏的多级封盖模式 |
6.4.2 威远-资阳地区油气成藏的多级封盖失效模式 |
6.4.3 油气成藏过程 |
6.5 油气富集规律 |
第7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7)四川盆地洗象池组层序地层及沉积相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概况 |
2 四川盆地上寒武统洗象池组层序地层学 |
3 四川盆地上寒武统洗象池组沉积相 |
4 结论与认识 |
(8)川中古隆起形成及其对震旦系—寒武系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题目来源 |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1 国外相关古隆起的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相关古隆起的研究现状 |
1.3.3 研究区古隆起勘探现状及认识 |
1.3.4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1.5 主要工作量和认识 |
1.5.1 主要工作量 |
1.5.2 主要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2.2 区域构造背景 |
2.3 区域地层特征 |
第3章 川中古隆起构造特征及形成演化阶段 |
3.1 川中古隆起震旦系-寒武系龙王庙组构造特征 |
3.1.1 震旦系-寒武系顶面构造特征 |
3.1.2 震旦系-寒武系构造剖面特征 |
3.2 川中古隆起形成演化阶段 |
3.2.1 剥蚀量恢复 |
3.2.2 震旦系顶面构造演化阶段 |
3.2.3 寒武系龙王庙组顶界面构造演化阶段 |
3.2.4 川中古隆起纵向演化过程 |
第4章 川中古隆起构造演化对震旦系-寒武系成藏的控制 |
4.1 控制烃源岩的分布与热演化 |
4.1.1 烃源岩的分布特征 |
4.1.2 烃源岩的热演化特征 |
4.2 控制储层的分布与发育 |
4.2.1 储层分布特征 |
4.2.2 储层发育模式 |
4.3 控制油气的运移 |
4.3.1 沥青分布特征 |
4.3.2 油气运移过程 |
4.4 控制油气成藏过程与成藏模式 |
4.4.1 油气源储配置关系及储盖组合 |
4.4.2 油气充注成藏模式 |
4.4.3 油气成藏过程与成藏模式 |
第5章 川中古隆起控藏作用下的有利勘探区预测 |
5.1 有利区预测方法 |
5.1.1 古隆起控油气分布表现 |
5.1.2 古隆起控油气分布模型定量表征 |
5.1.3 川中古隆起控油气分布概率公式 |
5.2 川中震旦系-寒武系油气成藏概率及有利区分布 |
5.2.1 震旦系油气成藏概率及有利区分布 |
5.2.2 寒武系龙王庙组油气成藏概率及有利区分布 |
5.3 有利成藏区带的可靠性检验及失利井分析 |
5.3.1 可靠性检验 |
5.3.2 失利井分析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9)川南寒武系储层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研究区研究现状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6 主要成果及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位置 |
2.2 区域地层特征 |
2.3 区域沉积特征 |
2.4 区域构造特征 |
2.5 研究区层序划分 |
2.6 研究区沉积相类型 |
第3章 储层基本特征 |
3.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3.2 储集空间类型及储层类型 |
3.2.1 储集空间类型 |
3.2.2 储层类型及测井相应特征 |
3.3 储层物性特征 |
第4章 储层成岩作用及成岩序列 |
4.1 储层成岩作用类型 |
4.2 成岩演化序列 |
第5章 储层地球化学特征与形成机制 |
5.1 白云石化作用机制及储渗意义 |
5.1.1 白云石类型及发育分布特征 |
5.1.2 白云石地球化学特征 |
5.1.3 白云石形成机制与模式 |
5.1.4 白云石化作用储渗意义分析 |
5.2 溶蚀作用机制与模式 |
5.2.1 溶蚀作用期次性 |
5.2.2 溶蚀作用机制与模式 |
5.3 储层控制因素及形成机制 |
5.3.1 储层储渗空间形成机制 |
5.3.2 古构造对储层发育分布的控制 |
5.3.3 层序对储层发育的控制作用 |
5.3.4 沉积环境对储层的影响 |
5.3.5 构造运动对储层孔渗性的改善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10)龙女寺—广安地区寒武系洗象池组储层特征及有利区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来源及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内容 |
1.3.1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图 |
1.3.2 研究内容 |
1.4 完成工作量及成果 |
第2章 研究区简况 |
2.1 地理及构造位置 |
2.2 勘探简况 |
2.2.1 地震勘探 |
2.2.2 钻探简况 |
2.2.3 取心情况 |
2.2.4 显示、测试情况 |
第3章 地层及沉积相特征 |
3.1 区域沉积背景 |
3.2 地层特征 |
3.2.1 顶底界标志 |
3.2.2 地层划分 |
3.2.3 地层分布特征 |
3.3 沉积相 |
3.3.1 岩石学特征 |
3.3.2 沉积相特征 |
3.3.3 测井响应特征 |
3.3.4 台内滩相分布特征 |
第4章 储层基本特征 |
4.1 储集岩岩石学特征 |
4.2 储层物性特征 |
4.3 储渗空间特征 |
4.3.1 孔隙 |
4.3.2 洞穴 |
4.3.3 裂缝 |
4.4 孔隙结构特征 |
4.4.1 喉道特征 |
4.4.2 孔隙结构特征 |
第5章 储层测井解释及分布 |
5.1 储层测井解释 |
5.1.1 岩性识别 |
5.1.2 孔隙度计算 |
5.2 流体识别 |
5.2.1 地层水电阻率的确定 |
5.2.2 饱和度计算检验 |
5.3 储层流体性质判别方法 |
5.3.1 岩电参数的确定 |
5.3.2 常规测井资料对流体性质的响应特征 |
5.3.3 交会图识别法 |
5.3.4 纵、横波时差比值法 |
5.4 储层评价及分布特征 |
5.4.1 储层评价标准 |
5.4.2 洗象池组储层分布 |
第6章 储层发育控制因素 |
6.1 沉积作用的影响环境 |
6.1.1 储层发育程度与岩相密切相关 |
6.1.2 台内滩影响着储层的分布 |
6.2 成岩作用的影响 |
6.2.1 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是不利于储层发育的主要成岩作用 |
6.2.2 埋藏期溶蚀作用对孔隙起着建设性作用 |
6.2.3 表生期岩溶作用对储层的影响 |
6.2.4 白云石化成因探讨 |
6.3 构造作用 |
6.4 储层成因机理及孔隙演化分析 |
6.4.1 (准)同生成岩阶段 |
6.4.2 早成岩阶段 |
6.4.3 表生岩溶阶段 |
6.4.4 中~晚成岩阶段 |
第7章 勘探有利区块评选 |
7.1 评选原则 |
7.2 勘探有利区 |
7.2.1 Ⅰ类有利的区域 |
7.2.2 Ⅱ类有利的区域 |
认识与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及说明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四、古隆起带寒武系洗象池群油气勘探前景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川中古隆起北斜坡区构造特征、演化及其对油气成藏影响研究[D]. 苏桂萍. 成都理工大学, 2021
- [2]川西坳陷北段复杂地质构造背景下深层海相油气成藏过程研究[D]. 梁霄.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3]中国含油气盆地深层勘探的主要进展与科学问题[J]. 何登发,马永生,刘波,蔡勋育,张义杰,张健. 地学前缘, 2019(01)
- [4]四川盆地寒武系洗象池组储层基本特征及主控因素研究[J]. 林怡,陈聪,山述娇,曾乙洋,刘鑫,陈友莲. 石油实验地质, 2017(05)
- [5]川中南部地区寒武系洗象池组层序地层及沉积相研究[D]. 井攀. 成都理工大学, 2017(02)
- [6]川中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和寒武系龙王庙组流体系统与油气成藏[D]. 徐昉昊. 成都理工大学, 2017(01)
- [7]四川盆地洗象池组层序地层及沉积相研究现状[J]. 井攀,黄加力,百成钢,陈智远,徐芳艮,陈彦梅. 山东化工, 2016(11)
- [8]川中古隆起形成及其对震旦系—寒武系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D]. 汪文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6(04)
- [9]川南寒武系储层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D]. 雷和金. 成都理工大学, 2016(03)
- [10]龙女寺—广安地区寒武系洗象池组储层特征及有利区预测[D]. 胡朝阳. 西南石油大学, 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