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谷地区奥陶系—志留系交界晚奥陶世地球化学异常与环境变化

峡谷地区奥陶系—志留系交界晚奥陶世地球化学异常与环境变化

一、峡区晚奥陶世地球化学异常与奥陶系-志留系之交环境变迁(论文文献综述)

熊国庆,刘春来,董国明,崔伟[1](2021)在《南大巴山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泥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文中研究说明元素地球化学在沉积环境判别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沉积物形成时的氧化-还原环境和底层水体状况。本文对南大巴山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泥岩开展了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临湘组Al2O3含量高于五峰组,五峰组—龙马溪组向上逐渐增加,TiO2和Al2O3具有相似的特征,二者与TOC呈负相关;氧化-还原敏感元素U、V和Mo较为富集,表明沉积时处于缺氧环境,不同剖面不同层位存在两次强烈富集异常,指示其为硫化环境;稀土元素均表现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略微右倾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具有明显Eu负异常,其中五峰组—龙马溪组Ce负异常,缺氧环境,栗子坪少数Eu正异常,可能存在热液活动;氧化-还原敏感元素比值、Mo/TOC及MoEF-UEF的协变模式揭示了南大巴山奥陶纪—志留纪之交主体上处于弱滞留贫氧-中等滞留缺氧的开阔海环境,主要受控于海平面升降变化和沉积时古海底地形,局部受北侧秦岭洋盆内洋流影响。

冯伟明,李嵘,赵瞻,余谦,杨瀚,谢渊,叶定南[2](2021)在《滇东北DD1井五峰组—龙马溪组地层界线划分及沉积环境演变》文中研究说明DD1井上奥陶统临湘组泥灰岩之上发育大套粉砂质泥岩,笔石化石缺乏,也未发现观音桥段含赫南特贝灰岩标志层,O-S界线通过生物地层和岩石地层方法难以确定。微量、稀土元素分析表明,粉砂质泥岩中部(1288.3 m)的Th、Sr、Y、Th/U以及Cen、Eun、δCe、δEu曲线均呈现尖锐的异常峰,该处∑REE含量显着高于上下地层,REE分布曲线右倾斜率更大。将DD1井与扬子地区其他O-S界线剖面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可判断DD1井存在五峰组观音桥段,该标志层的厚度也小于1 m。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氧化-还原判别图还表明,五峰期—龙马溪期早期沉积水介质主要处于弱氧化环境,观音桥期氧化性达到最强;根据沉积学标志分析,O-S之交沉积相演变过程为:潮下→潮间→潮上→潮间,在观音桥期水体最浅,为潮上带沉积。

张海全,许效松,刘伟,门玉澎[3](2013)在《中上扬子地区晚奥陶世-早志留世岩相古地理演化与黑色页岩的关系》文中指出晚奥陶世-早志留世时的中上扬子地区,是一个周边被前陆隆起围限的浅海陆棚,沉积环境受武陵-雪峰及黔中前陆隆起带的控制。前隆间的隆后盆地为滞留、还原环境的海域,为黑色页岩沉积提供了空间。上奥陶统凯迪阶五峰组黑色页岩厚度薄而稳定,含笔石生物层和丰富的放射虫,沉积环境为浅海深水盆地;下志留统鲁丹阶龙马溪组下部的黑色页岩为五峰组的继承性沉积,其上部及埃隆阶的龙马溪组为向上变浅的沉积序列,由潮下带潮汐沙坝-潮坪环境黑色含粉砂质页岩、灰色粉砂岩薄互层所构成。沉积序列的变化和时空演化受边缘古隆起的制约。晚奥陶世前陆隆起范围小(平缓),至早志留世鲁丹期,前陆隆起不断扩大并导致盆内构造分隔,发育了大致与前隆平行的坳陷,造成龙马溪组黑色页岩厚度变化大;至埃隆期晚期,海平面相对下降,水体变浅。除个别地区外,中上扬子地区基本结束了黑色页岩沉积。

王世玉[4](2013)在《黔北地区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黑色页岩(气)特征研究》文中认为黔北地区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下段的富含有机质黑色页岩,普遍被认为是中上扬子地区最佳的页岩气研究对象。前人已对这套黑色页岩进行了系统的烃源岩分析,但对其页岩气储层参数的研究还比较薄弱,未建立各项储层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对其含气性主控因素没有定论,从而阻碍了页岩气的评价和勘探。本次研究通过对贵州习水骑龙村剖面黑色页岩进行有机地球化学、矿物学和吸附气实验分析等,系统研究了富有机质页岩的储层物性特征和含气性特征。研究区五峰-龙马溪组沉积环境为浅水陆棚与深水陆棚的交替:①五峰组黑色页岩段为深水陆棚;②五峰组观音桥段为浅水陆棚;③龙马溪组下段黑色页岩段为深水陆棚;④龙马溪组上段泥岩-灰岩段为浅水陆棚。沉积环境的明显差异直接导致五峰组和龙马溪组黑色页岩主要有机地化参数(如TOC)的不同,TOC较高的黑色页岩段集中在五峰组下段与龙马溪组下段,为页岩气发育的有利层段。研究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黑色页岩有机质类型主要为I型,少数地区为II1型;有机质丰度较高,黑色页岩TOC集中在2.0%8.0%之间;有效黑色页岩厚度>30m;Ro值大于1.8%,一般在2.4%3.6%,已处于过成熟演化阶段,核心地区的Ro≥1.6%(最大达3.6%),Tmax≥470°C。研究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黑色页岩中矿物主要为粘土矿物(伊利石和少量绿泥石、蒙脱石)、石英、长石、重晶石、黄铁矿和石膏等。五峰组-龙马溪组从底到顶,石英含量逐渐减少、粘土矿物含量逐渐增加。系统实验发现黑色页岩中TOC含量与石英含量呈正相关性,与粘土含量呈负相关性。研究区五峰组与龙马溪组下段黑色页岩密度值介于2.16-2.65g/cm3之间,平均值为2.47g/cm3。黑色页岩孔隙度峰值在4%8%,均值为6.17%;非黑色页岩段,孔隙度偏大,集中在510%之间,平均值为6.63%;总体而言,黑色页岩段孔隙度低于非黑色页岩段。研究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黑色页岩主要发育粒间孔、粒内孔、裂缝和有机质孔四种类型,粒间孔和粒内孔是主要的孔隙类型。比表面值介于432m2/g之间,峰值在22m2/g附近;总孔体积在0.008ml/g0.032ml/g之间均有分布,平均值在0.02ml/g左右;不同岩性的孔隙大小分布都呈现出明显的三段式:<6nm,611nm,111000nm。研究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黑色页岩吸附气量兰氏体积VL为1.17cm3/g-4.36cm3/g,平均值为2.41cm3/g。黑色页岩中的硅质矿物(主要为石英)和有机质是控制微孔的主要内因,同时微孔(<10nm)的孔隙体积和比表面积与甲烷吸附量大小的正相关性进一步证实了有机质微孔才是影响页岩气含气量的主要因素。

谢尚克,汪正江,王剑[5](2011)在《黔东北地区晚奥陶世岩相古地理》文中研究指明黔东北地区上奥陶统出露宝塔组、临湘组、五峰组和观音桥组。根据沉积物、沉积相特征变化,将黔东北地区上奥陶统划分为有障壁碳酸盐岩台地沉积、无障壁碳酸盐岩缓坡沉积和浅海陆棚沉积。板块构造运动在晚奥陶世开始变得剧烈,黔东北大部分地区因华夏板块挤压而隆起。宝塔期,黔东北地区发育碳酸盐岩缓坡模式,碳酸盐岩台地逐渐淹没,形成由古隆起—潮坪到碳酸盐岩缓坡过渡的岩相古地理格局;从临湘期起,碳酸盐岩台地沉积结束,板块作用使得隆起区进一步扩大;五峰期,黔中—武陵古隆起、川中古隆起较前期更为扩大,海域面积明显缩小,扬子海域为古隆起所包围的半局限—局限浅海环境,黑色页岩占据研究区的绝大部分地区。黔东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黑色岩系是中上扬子地区重要的生油岩系。

秦松[6](2011)在《湖北宜昌下奥陶统分乡组与四川旺苍兰多维列统南江组鲕粒灰岩特征及形成环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对湖北宜昌下奥陶统分乡组、四川旺苍Llandovery统南江组鲕粒灰岩的岩石特征及沉积环境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对比研究。宜昌地区下奥陶统为一套典型的陆表海碳酸盐沉积,旺苍地区Llandovery统为一套陆源碎屑--碳酸盐岩混积缓坡沉积。不同环境下的鲕粒灰岩,其沉积、岩石特征均存在很大的差异。宜昌地区分乡组鲕粒灰岩以滩相产出,中-厚层的鲕粒灰岩与生物碎屑灰岩互层沉积。鲕粒与砂屑、砾屑、生屑共生,鲕粒均为原始鲕,保存完好。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显示宜昌地区分乡组CaCO3含量高达69%,陆源碎屑极少,表明当时海水清洁,为原地滩沉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分乡组鲕粒在镜下只有一些轻微压溶、重结晶现象,不见白云石化。其Mn/Sr比值、氧同位素组成特征、δ13C和δ18O相关性均显示后期成岩作用较弱,样品能够较好的保存原始同位素信息。而旺苍地区南江组鲕粒灰岩产自于陆源碎屑-碳酸盐混积缓坡中,以10-20cm的薄层夹杂在南江组中上部厚层的泥质粉砂岩中。鲕粒破碎,大小不一,与半自形、他形的生物碎片、陆源碎屑(石英)等颗粒混杂在一起,颗粒粒度、形状变化大、分选差。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显示南江组陆源碎屑含量高达42%,水体环境不适合鲕粒的原地形成。这些特征均说明南江组鲕粒为异地沉积。该组鲕粒在镜下的压实、压溶现象明显,可见大量的缝合线,有些鲕粒重结晶严重,已变成单晶鲕,很多鲕粒已白云石化。其Mn/Sr比值、氧同位素组成、δ 13C和δ18O相关性等均显示此区鲕粒遭受了强烈地后期成岩作用,因此所测同位素数据不能代表原始海水信息,需校正后使用。根据Sr/Ba进行的古盐度分析,分乡组沉积水体的古盐度较南江组略高。根据δ13C和δ18O进行的古水温估算,分乡组古温度范围为27℃~33℃,均值为31℃;南江组古温度为22℃~34℃,均值为26℃。这一温度范围显示上扬子地区奥陶纪早期及志留纪早期均为干热或温暖气候,都应属于中低纬度气候带。结合古地理资料及沉积模式分析可知,宜昌分乡组鲕粒灰岩为鄂西南地区开阔台地内的浅滩原地沉积;旺苍南江组鲕粒灰岩则应该是周期性的强水流作用把可能发育于广元-宁强一带台地边缘的鲕粒滩搬运而来,由此推测后者应可与下伏的暗色岩系及上覆的泥岩披盖在该地区构成天然的“生-储-盖”体系。

戎嘉余,陈旭,詹仁斌,樊隽轩,王怿,张元动,李越,黄冰,吴荣昌,王光旭,刘建波[7](2010)在《贵州桐梓县境南部奥陶系-志留系界线地层新认识》文中认为贵州桐梓红花园山王庙的奥陶系-志留系分界地层出露好、有笔石带控制且发育介壳相化石,一直被认为是华南最佳剖面之一。本文对该剖面重新剖析,结合桐梓县境南区另外几条剖面的资料分析,提出如下新认识:山王庙剖面的"赫南特贝层"(HirnantiaBed:AFA295-305)和"介壳层"(Shelly Bed:AFA306-311c)宜合并统称为观音桥层,皆归于奥陶系;对照宜昌王家湾,将观音桥层与Normalograptus extraordinarius带上部和N.persculptus带下部对比;确定观音桥层与龙马溪组之间缺失N.persculptus带上部、A.ascensus带和P.acuminatus带大部分的地层。典型赫南特贝动物群延至A.ascensus带甚至更高层位的观点应予以修正。靠近黔中古陆北缘的诸多地点,观音桥层的厚度虽有变化,均宜视为同期沉积,唯上覆地层时代不同。赫南特贝动物群是在特定时期、特定环境中生存的特定底栖生物群落,是奥陶纪末大灭绝首幕后的产物,指示了寒凉、海退、相对浅水、底域富氧的环境条件,有重要的时代、环境和古地理意义。

杨国臣[8](2010)在《四川盆地晚侏罗世至新近纪层序充填及构造—岩相古地理演化》文中指出综合运用沉积学、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盆地层序充填动力学、岩相古地理学、地球化学等的理论以及构造-层序分析方法,在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框架下,系统研究了四川盆地上侏罗统至新近系的沉积体系类型和沉积模式、层序地层划分与等时地层格架对比、古水流特征和物源区属性等,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晚侏罗世至新近纪的盆地古地理和层序充填演化特征、盆-山耦合关系和盆地性质及演化。归纳起来,主要取得了如下成果:1.在综合分析前人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地质调查,进一步梳理了四川盆地晚侏罗世至新近纪岩石地层和年代地层划分方案,重新厘定了地层区划和地层对比关系。2.通过对野外露头、钻/测井和地震资料的沉积学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在四川盆地上侏罗统至新近系中识别出9种沉积体系类型,总结了7种沉积模式;根据不同级别层序界面的成因类型,将四川盆地上侏罗统至新近系划分为3个一级层序、5个(二级)构造层序、9个超层序和15个(三级)层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盆地不同剖面在构造层序或超层序框架控制下的以层序为对比单元的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3.通过泥质岩元素地球化学、碳酸盐岩砾石碳氧稳定同位素分析,探讨了晚侏罗世末期至白垩纪沉积物源区的性质、构造背景和盆地沉积环境特征。泥质岩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从J3末期到K2,四川盆地以咸化程度较低的淡水环境和暖湿气候条件为主;泥质岩主要形成于一种总体偏氧化、局部偏还原性质的沉积环境;泥质岩母岩岩性以沉积岩和花岗质岩石为主;物源区主要属于大陆岛弧构造背景,也有来自被动大陆边缘的物源。4.根据大量的实测古流向、砾岩砾石统计和砂岩碎屑成分统计数据,详细地分析了晚侏罗世至白垩纪的古流向变化、盆地古地理迁移和物源区属性演化特征。提出四川盆地川中一带早白垩世曾发生古流向逆变过程,其特点为,发生时间上北早南晚、对盆地沉积的影响强度上北强南弱。5.在沉积相和层序地层综合划分的基础上,综合相关文献成果,以构造层序和超层序为编图单元,重建了不同构造旋回的盆地古地理,揭示了晚侏罗世至新近纪盆地沉积中心的迁移和沉积体系的时空展布与演化。6.在系统的盆地沉积相、层序地层和区域构造地质研究的基础上,以盆地充填动力学的相关理论方法为指导,建立了盆地不同剖面的层序充填序列样式,并结合区域构造演化,以超层序和构造层序为分析单元,应用构造-层序分析方法,深入讨论了四川盆地晚侏罗世至新近纪的沉积充填、盆-山耦合和盆地性质及演化特征。

张海全,许效松,余谦,阎剑飞,周恳恳,门玉澎[9](2010)在《扬子板块西北缘晚奥陶-早志留世岩相古地理演化与烃源岩的关系》文中指出扬子地区晚奥陶-早志留世的五峰组和龙马溪组下段黑色炭质页岩是两套优质烃源岩,研究其沉积背景及其控制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油气勘探意义。通过研究扬子板块西北缘野外露头和钻井资料,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分析可知,晚奥陶世五峰组时期开始,扬子地区结束了碳酸盐沉积,进入黑色页岩沉积阶段。扬子西北缘五峰组-龙马溪组主体为局限的浅水陆棚沉积环境,但五峰组沉积于淹没台地阶段,龙马溪组沉积于陆棚继承阶段,其岩相的空间展布主要受川中隆起、汉南古陆及其他小的隆起带和水下隆的控制。这些发育在不同沉积背景下的烃源岩其有机质特征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可见岩相古地理对烃源岩的发育和分布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严德天,王清晨,陈代钊,汪建国,王卓卓[10](2008)在《扬子及周缘地区上奥陶统—下志留统烃源岩发育环境及其控制因素》文中研究说明扬子地区下古生界发育了上奥陶统五峰组和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两套有效烃源岩,查清其发育环境及其控制因素具有重要的科学理论和油气勘探意义。晚奥陶世开始,扬子地区进入碎屑岩陆棚演化阶段;五峰期—龙马溪期,扬子地区主体为局限的深水陆棚环境,总体呈现出浅水陆棚、深水陆棚、次深海共存的古地理格局。沉积体系展布和沉积演化主要受扬子陆块与华夏陆块的汇聚作用控制。扬子地区上奥陶统-下志留统烃源岩的形成与生烃母质生物的高生产力和高埋藏率、冰期—冰后期之交的气温快速转暖、海平面快速上升以及粘土矿物在有机质富集保存过程中的赋存驻留作用等密切相关。

二、峡区晚奥陶世地球化学异常与奥陶系-志留系之交环境变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峡区晚奥陶世地球化学异常与奥陶系-志留系之交环境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1)南大巴山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泥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2 样品及分析
    2.1 剖面特征及采样
    2.2 样品处理及测试
3 分析结果
    3.1 主量元素
    3.2 微量元素
    3.2 有机碳含量
4 讨论
    4.1 元素富集因子
    4.2 氧化-还原环境
    4.3 底层水体状况
5 结论

(2)滇东北DD1井五峰组—龙马溪组地层界线划分及沉积环境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地质背景及实验条件
    2.1 O-S界线划分地质背景
    2.2 样品测试分析
3 O-S界线划分的元素地球化学证据
    3.1 微量元素
    3.2 稀土元素
4 沉积环境演变
    4.1 氧化-还原环境
    4.2 沉积相分析
5 结论

(3)中上扬子地区晚奥陶世-早志留世岩相古地理演化与黑色页岩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构造背景与地层
    1.1 中上扬子盆地性质转换的构造背景
    1.2 地层划分对比
    2.1 浅海深水环境
    2.2 潮下-潮间带
    2.3 潮坪相
3 岩相古地理特征
    3.1 晚奥陶世凯迪期晚期岩相古地理
    3.2 早志留世鲁丹-埃隆期岩相古地理
4 岩相古地理演化和沉积模式
5 结论

(4)黔北地区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黑色页岩(气)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美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研究现状
        1.1.2 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研究现状
        1.1.3 黔北地区页岩气勘探、开发研究现状
    1.2 选题依据、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工作量和取得的主要认识
        1.4.1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4.2 主要认识
第2章 黔北地区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特征
    2.2 地层特征
        2.2.1 区域地层
        2.2.1.1 奥陶系
        2.2.1.2 志留系
        2.2.2 实测露头特征
第3章 黔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黑色页岩沉积环境分析
    3.1 岩石学特征
    3.2 沉积相特征
        3.2.1 深水陆棚
        3.2.2 浅水陆棚
        3.2.3 典型剖面沉积相分析
        3.2.3.1 五峰组黑色页岩段
        3.2.3.2 五峰组观音桥段介壳灰岩段
        3.2.3.3 龙马溪组下段黑色页岩段
        3.2.3.4 龙马溪组上段非黑色页岩段
    3.3 沉积剖面横向、纵向对比
        3.3.1 黔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沉积厚度平面对比
        3.3.2 黔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沉积厚度纵向对比
    3.4 无机地球化学指示意义
        3.4.1 黑色页岩主量元素分析
        3.4.2 黑色页岩微量元素分析
    3.5 黔北地区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黑色页岩沉积模式
第4章 黔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黑色页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4.1 有机质类型
    4.2 有机质丰度
    4.3 有机质成熟度
第5章 黔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黑色页岩储层特征研究
    5.1 矿物组份分析
    5.2 物性特征
        5.2.1 孔渗特征
        5.2.2 比表面特征
        5.2.3 微观孔隙特征
    5.3 含气性特征
        5.3.1 等温吸附数据分析
        5.3.2 含气量纵向变化特征
第6章 黔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黑色页岩含气性主控因素探讨
    6.1 吸附量与有机碳含量关系
    6.2 吸附量与镜质体反射率关系
    6.3 吸附量与孔隙体积和孔隙结构的关系
        6.3.1 吸附量与孔隙度的相关性
        6.3.2 吸附量与孔隙结构的相关性
    6.4 黔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黑色页岩含气性影响因素综合分析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6)湖北宜昌下奥陶统分乡组与四川旺苍兰多维列统南江组鲕粒灰岩特征及形成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鲕粒灰岩研究现状
        1.2.2 研究区工作现状
        1.2.3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技术路线
        1.3.2 研究内容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 1研究区大地构造背景
    2.2 沉积古地理演化
    2.3 区域地层
        2.3.1 宜昌地区奥陶系地层划分与对比
        2.3.2 宜昌黄花场下奥陶统剖面地层介绍
        2.3.3 旺苍地区志留纪地层划分与对比
        2.3.4 旺苍王家沟Llandovery统剖面地层介绍
第三章 湖北宜昌下奥陶统及四川旺苍Llandovery统相关地层沉积学特征
    3.1 沉积环境判别
        3.1.1 宜昌地区下奥陶统沉积环境
        3.1.2 旺苍地区兰德维列统(Llandovery)沉积环境
    3.2 两地鲕粒灰岩特征
        3.2.1 宜昌地区分乡组鲕粒灰岩特征
        3.2.2 旺苍地区南江组鲕粒灰岩特征
第四章 宜昌分乡组及旺苍南江组相关地层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4.1 主微量元素分析
        4.1.1 Al、Ti、Ca含量与陆源碎屑、CaCO_3含量
        4.1.2 Sr/Ba与古盐度
    4.2 稳定碳氧同位素分析
        4.2.1 碳氧同位素原始性检测
        4.2.2 成岩作用与氧碳同位素特征
        4.2.3 C-0同位素与古盐度
        4.2.4 C-0同位素与古温度
第五章 讨论与分析
    5.1 宜昌分乡组鲕粒灰岩
        5.1.1 分乡组鲕粒灰岩沉积模式探讨
        5.1.2 区域古地理对分乡组鲕粒灰岩分布的控制
    5.2 旺苍南江组鲕粒灰岩
        5.2.1 南江组鲕粒灰岩沉积模式探讨
        5.2.2 区域古地理对南江组鲕粒灰岩分布的控制
    5.3 鲕粒灰岩分布与油气勘探关系浅析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四川盆地晚侏罗世至新近纪层序充填及构造—岩相古地理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和项目依托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2 四川盆地上侏罗统至新近系研究现状
        1.2.3 存在问题
    1.3 研究意义、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技术路线
    1.4 完成主要工作量
    1.5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格架
        2.1.1 盆缘主要构造带
        2.1.2 盆地基底及构造格局
    2.2 区域地层特征
        2.2.1 晚侏罗世-新近纪地层概述
        2.2.2 晚侏罗世-新近纪地层划分与对比
第3章 沉积体系分析
    3.1 沉积相主要鉴别标志
    3.2 沉积体系类型及特征
        3.2.1 沉积相类型划分
        3.2.2 沉积体系类型和特征
    3.3 沉积模式及演化
        3.3.1 上侏罗统-下白垩统沉积模式
        3.3.2 上白垩统-新近系沉积模式
        3.3.3 小结
第4章 层序划分及层序地层格架建立
    4.1 层序界面识别标志
        4.1.1 岩性剖面中层序界面的识别标志
        4.1.2 测井曲线上层序界面的识别标志
        4.1.3 地震剖面中层序界面的识别标志
    4.2 层序界面主要成因类型
    4.3 层序地层单元及划分方案
        4.3.1 层序级别划分的基本原则
        4.3.2 层序地层代码命名规则
        4.3.3 层序地层划分方案
    4.4 层序地层特征
        4.4.1 层序地层综合特征概述
        4.4.2 上侏罗统层序地层特征
        4.4.3 下白垩统层序地层特征
        4.4.4 上白垩统层序地层特征
        4.4.5 古近系层序地层特征
        4.4.6 新近系层序地层特征
    4.5 层序地层对比格架
        4.5.1 晚侏罗世早期盆地层序地层格架
        4.5.2 晚侏罗世晚期盆地层序地层格架
        4.5.3 早白垩世盆地层序地层格架
        4.5.4 晚白垩世盆地层序地层格架
        4.5.5 古近纪盆地层序地层格架
        4.5.6 新近纪盆地层序地层格架
第5章 沉积地球化学特征
    5.1 泥质岩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5.1.1 泥质岩样品采集和分析测试
        5.1.2 泥质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5.1.3 泥质岩沉积环境分析
        5.1.4 泥质岩源区分析
        5.1.5 小结
    5.2 碳酸盐岩砾石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源区意义
        5.2.1 早白垩世沉积碳酸盐岩砾石碳氧同位素特征及物源分析
        5.2.2 晚白垩世沉积碳酸盐岩砾石碳氧同位素特征及物源分析
        5.2.3 小结
第6章 古流和物源区分析
    6.1 古水流分析
        6.1.1 晚侏罗世早期古水流特征
        6.1.2 晚侏罗世晚期古水流特征
        6.1.3 早白垩世古水流特征及古地理演化阶段划分
        6.1.4 晚白垩世古水流特征
    6.2 物源区分析
        6.2.1 砾岩砾石统计学特征及其源区意义
        6.2.2 砂岩碎屑成分统计学特征及其源区意义
第7章 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演化
    7.1 S3 构造层序期(晚侏罗世)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
        7.1.1 S3-1 超层序期(遂宁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
        7.1.2 S3-2 超层序期(蓬莱镇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
    7.2 S4 构造层序期(早白垩世)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
    7.3 S5 构造层序期(晚白垩世)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
    7.4 S6-1 超层序期(古近纪名山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
    7.5 S6-2 超层序期(古近纪芦山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
    7.6 S7 构造层序期(新近纪)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
第8章 盆地层序充填及演化
    8.1 层序充填演化特征
        8.1.1 上侏罗统层序充填特征
        8.1.2 下白垩统层序充填特征
        8.1.3 上白垩统层序充填特征
        8.1.4 古近系层序充填特征
        8.1.5 新近系层序充填特征
    8.2 构造层序与盆地演化
        8.2.1 S3 构造层序(上侏罗统)与盆地演化
        8.2.2 S4 构造层序(下白垩统)与盆地演化
        8.2.3 S5 构造层序(上白垩统)与盆地演化
        8.2.4 S6 构造层序(古近系)与盆地演化
        8.2.5 S7 构造层序(新近系)与盆地演化
第9章 认识与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Ⅰ
附录Ⅱ

(9)扬子板块西北缘晚奥陶-早志留世岩相古地理演化与烃源岩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2 沉积序列演化
3 岩相古地理特征
    3.1 晚奥陶世五峰组沉积期岩相古地理
    3.2 早志留世龙马溪组沉积期岩相古地理
4 沉积背景对烃源岩发育的控制
    4.1 烃源岩的沉积环境
    4.2 烃源岩的特征
5 结语

(10)扬子及周缘地区上奥陶统—下志留统烃源岩发育环境及其控制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2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2.1 陆棚相
    2.2 碳酸盐台地相
    2.3 次深海相
3 古地理特征及沉积演化
    3.1 晚奥陶世五峰期岩相古地理
    3.2 早志留世龙马溪期岩相古地理
4 烃源岩发育控制因素
5 小结

四、峡区晚奥陶世地球化学异常与奥陶系-志留系之交环境变迁(论文参考文献)

  • [1]南大巴山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泥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J]. 熊国庆,刘春来,董国明,崔伟.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21(03)
  • [2]滇东北DD1井五峰组—龙马溪组地层界线划分及沉积环境演变[J]. 冯伟明,李嵘,赵瞻,余谦,杨瀚,谢渊,叶定南. 中国地质, 2021(01)
  • [3]中上扬子地区晚奥陶世-早志留世岩相古地理演化与黑色页岩的关系[J]. 张海全,许效松,刘伟,门玉澎.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13(02)
  • [4]黔北地区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黑色页岩(气)特征研究[D]. 王世玉. 成都理工大学, 2013(12)
  • [5]黔东北地区晚奥陶世岩相古地理[J]. 谢尚克,汪正江,王剑. 古地理学报, 2011(05)
  • [6]湖北宜昌下奥陶统分乡组与四川旺苍兰多维列统南江组鲕粒灰岩特征及形成环境研究[D]. 秦松.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07)
  • [7]贵州桐梓县境南部奥陶系-志留系界线地层新认识[J]. 戎嘉余,陈旭,詹仁斌,樊隽轩,王怿,张元动,李越,黄冰,吴荣昌,王光旭,刘建波. 地层学杂志, 2010(04)
  • [8]四川盆地晚侏罗世至新近纪层序充填及构造—岩相古地理演化[D]. 杨国臣.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05)
  • [9]扬子板块西北缘晚奥陶-早志留世岩相古地理演化与烃源岩的关系[J]. 张海全,许效松,余谦,阎剑飞,周恳恳,门玉澎.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0(02)
  • [10]扬子及周缘地区上奥陶统—下志留统烃源岩发育环境及其控制因素[J]. 严德天,王清晨,陈代钊,汪建国,王卓卓. 地质学报, 2008(03)

标签:;  ;  ;  ;  

峡谷地区奥陶系—志留系交界晚奥陶世地球化学异常与环境变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