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农业科研经济管理总目录》

2003年《农业科研经济管理总目录》

一、2003年《农业科研经济管理》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薛琳[1](2019)在《辽宁省农村科技特派团项目绩效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技特派工作1999年在福建南平开始实施,科技特派团是党中央支持农村科技发展的重要举措。2012年至2016年,科技特派工作连续5年被写入到农业中央1号文件中。2007年起,辽宁省在农业相关县(市,区)开展农村科技特派工作,经过多年发展,对农村科技发展起到一定作用。2016年辽宁省选定23个农村科技特派团支持农村农业发展,此项工作经过几年运营,有必要对其实施绩效进行评价,以发现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辽宁省农村科技特派团项目进行评价,分析影响项目成效的制约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为辽宁省农村科技特派团项目的发展提供参考指导。本文基于2018年辽宁省农村科技特派团项目发展成效数据基础上,运用德尔菲法对绩效评价指标重要性进行排序,然后再根据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出农村科技特派团项目绩效评价指标的权重,构建出包括科技特派团的基础和条件、科技示范点的建设、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以及项目成效在内的五个一级指标和具体的20个二级指标。最后根据本文制定的评分细则,按照每个项目的最终得分公式计算出选取的23个科技特派项目的得分,按照评分等级对项目成效进行等级划分。基于上述评价指标对辽宁省23个科技特派项目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2个“优”,10个为“良”,有5个为“中”,6个项目为“差”。最后,根据项目评价结果,结合辽宁省农村科技特派的实施情况,针对科技特派团项目发展提出以下建议:(1)为科技特派团项目发展营造良好条件;(2)要坚持人才培养和新技术推广相结合;(3)提高科技示范作用和人才队伍建设。

热孜万古丽·阿巴斯[2](2019)在《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在知识高度分化与新兴学科不断涌现的整体背景下,我国教育管理学逐渐走向成熟与专业化。基于四十余年纷繁复杂的研究成果,对学科已有研究开展系统性、理论性的回顾与反思,既有助于厘清学科发展的历史脉络,又有助于准确掌握学科的内在逻辑结构,是学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研究工作。然而,现有对学科整体审视的研究,多为学者凭借自身知识积累所作的阶段性的回顾与展望,又或是囿于某一分支学科、具体研究领域当中。既有研究在视角上缺少全景维度与长时间段的系统检视,难以从海量繁杂信息中洞悉学科发展的真实样貌和客观动态规律,系统性的学科审思需引入新的研究范式加以完善。知识图谱作为反映科学知识发展进程以及结构关系的一种知识管理工具,能有效克服以上不足。通过对海量复杂信息开展缜密的数据挖掘与分析,可动态展现学科的演进特征,探究学科发展的动力机制,发现学科发展过程中的缺失与薄弱环节,对拓宽学科研究广度与挖掘研究深度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与实践价值。鉴于此,本研究尝试将知识图谱方法运用于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研究当中,以学科归宗、学科渗透、学科价值为研究基点,以正视学科发展的复杂本质、顺应跨学科的发展态势为研究原则,通过构建三维矩阵(以学科给养、主题演化、知识流动、学术群体为目的维,以各类知识单元为对象维,以统计分析、引文分析、共引分析、聚类分析等科学计量分析为方法维),将CNKI中1979-2018年我国教育管理学38162篇文献信息转化成一系列的知识图谱,以期更深层次地揭示学科结构的相似性与承接性,具体的研究过程及研究发现如下:(1)“学科给养”视角。分别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层面呈现学科演进与发展的动力来源与基础条件。总体来说,学科目前仍处于成长阶段,学科发展的内部与外在条件整体较好,高等院校引领拉动学科发展,但机构之间“贫富”差距较大。此外,研究成果分布在829种不同的期刊上,涉及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14个学科,呈现学科交叉性强,领域广泛等特性。(2)“发展轨迹”视角。前述文献样本涉及到的50351个关键词之间存在强弱关系,通过对这些关键词开展共现分析与聚类分析,挖掘出学科知识结构之间的亲疏关联。整体来看,学科经40年的发展,已形成了较明确的范畴体系,整体呈现“核心—衍生—边缘”的主题格局。阶段性分析表明,学科演进过程中新老话题的更替,存在明显的“政策依赖”特性,与繁荣的应用研究相比,基础性研究量少质低,纵向连贯性研究不足。(3)“知识关联”视角。通过探测突现词把握学科研究前沿。学科研究中具有时代特征“变”的研究域,是学科发展对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的积极回应。综合“主题演化”的分析结果可知,关注度高的热点领域,容易聚集集体智慧创造新知识,引领学科的发展方向。对前述38162篇文献样本涉及到的144618篇参考文献开展引文分析,结果显示,滋养学科发展的奠基性文献在学科发展初期较为欠缺,这与学科发展初期学术研究规范性存在欠缺有关,因学科研究更注重现实性与实用性,学术积累在延续性和体系上较为薄弱。(4)“学术群体”视角,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别对作者合作与作者共被引形成的“显性网络”与“隐性网络”进行考察。整体而言,作者合作构成的“显性网络”密度低,“权威学者”之间的学术联系不紧密,“师生型”、“同事型”是合作的主要方式,网络中派系林立的程度值不高,整体科研合作网络仍处于待优化的初级阶段。基于核心作者共被引构成的“隐性网络”按照研究领域可分为10个学术群体,研究跨领域特性明显,但不具备明显的学派效应。整体上来看网络连通性好,信息传递快,具有典型的“小世界”效应,存在“学术明星”现象。(5)综合上述分析,研究基于知识图谱视角,总结出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范式特征,并对学科研究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反思。从建构均衡化教育管理学学科体系、打造本土化教育管理学学术格局、完善教育管理学学科制度化建设等层面提出完善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的一系列建议。研究借由宏观概括、中观分析、微观扫描对我国教育管理研究的四十年进行回溯与总结,结合学科发展范式特征提出展望,客观呈现学科总体图景、发展态势与结构特征,为后续研究把握研究重点、捕捉研究前沿、规范学科布局奠定了研究基础。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未来还需进一步扩充基础数据,扩大文献样本的来源范围,将学术着作、学位论文吸纳进来,同时增加中外教育管理学研究的横向对比,以客观评价我国教育管理学在国际学术领域的地位、优势与差距。此外,还需丰富研究内容,将学科研究成员的知识结构与研究取向纳入学科建设的重点考察范围,进一步完善本研究。

苏伦格[3](2019)在《《新疆新闻出版》研究》文中认为《新疆新闻出版》主要由新疆新闻出版局负责、新疆书报刊发展中心审核的期刊,目前变成本地区新闻出版行业发布消息、诠释政策、共享经验、探究业务的重要平台以及核心媒体,是行业发展的指路明灯。同时在我国目前正常出版的编辑出版类专业期刊中,其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方代表,从创刊到现在,已有15年的历史,它有着鲜明的期刊自身特色,对推动民族地区新闻出版行业发展以及丰富我国新闻出版市场内容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论文对《新疆新闻出版》自2003年下半年创刊至2017年的期刊发展过程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文献、数据等有效信息,对期刊的编辑出版特色、专业影响力进行统计和研究,并对该刊进行SWOT分析,提出存在的问题并做出优化设计,为进一步提高期刊的整体水平作为参考依据。笔者认为,该期刊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中应该继续保持现有优势,舍弃以往的办刊模式,塑造具有独特之处的品牌,提升标准化以及规范化水平,在未来的发展中帮助期刊进入到更大的市场,成为知名期刊,高效使用当代信息科技,提升编辑队伍的综合素质,优化人员结构,提高该期刊的专业学术水平,实现期刊健康地、可持续地发展。最终目的是引起更多业内人士对同类期刊的深入关注,尤其是新疆地区的期刊发展途径的探讨,尽可能摆脱困境寻找到最佳出路,迎来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胡鑫,任卫娜,马俊哲,王蓉,宋晓华,张世蓁[4](2018)在《《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大事记(1987-2017)》文中提出1984年12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同意成立北京市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北京市农业管理干部学院成立不久,原在国家农垦部曾从事期刊工作的赵书敏教务长就和方道中院长以及王蓉处长(培训处)等,多次就创办院刊事宜进行研究和磋商。1986年6月,在院领导的支持下,学院培训处积极引进在农业部成人高校具有多年编辑工作经验的张世蓁同志,着手院刊创刊的筹备工作。1987年3月学院组建院刊编辑委员会,组成如下:

何可[5](2016)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价值评估及其生态补偿机制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政府明确提出了“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的美好愿景。然而,近年来,在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向集约化、专业化和规模化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伴随农业产出水平的提高,传统体制下所积攒起来的众多内在矛盾,慢慢地演变并且表现出来,以致资源短缺与浪费并存、环境污染与放任并举成为制约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在基础设施较差的农村地区,许多农户陈陈相因,对政府制定的农业废弃物相关政策置若罔闻,采取科学、环保的方式处理农业废弃物的意愿不强,致使进入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有增无已,既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业经济的“裹足不前”和“举步维艰”,又造成了农业废弃物资源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与社会价值未能完全实现,从而进一步制约了生态环境的改善。循环经济理论认为,农业废弃物只有得到资源化利用,方能在避免对农业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障碍的同时,实现其价值。那么,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利用潜力究竟如何?如果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确实蕴含了巨大价值,那么,在广大农村地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农户行为目标与政府行为目标的偏离,从而引发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市场“失灵”?如何才能使其理论“潜在价值”顺利转化为市场“真实价值”,进而提高农户主动参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热情与积极性?对诸如此类问题的理性回答,不但能够破解当前农业可持续发展困境,而且有助于充实和丰富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等理论体系。本研究瞄准农业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领域的前沿问题,以“价值评估-利益博弈-补偿机制”为逻辑主线,以农作物秸秆、畜禽粪尿为研究对象,在大规模实地调研和数据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揭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价值构成,评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理论“潜在价值”,探究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农户感知价值(即市场“真实价值”);从利益相关者的冲突与博弈分析中,深度解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市场“失灵”的内因与外缘;研究并设计以生态补偿制度为核心的中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整体系统模型,以便为政府部门在破解农村环境污染困局、推动农业生态建设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研究布局如下:第一部分,文献计量与理论分析框架构建(第1、2、3章);第二部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价值评估(第4章);第三部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市场“失灵”的原因解构(第5章);第四部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第6、7、8章)。具体而言,第1章,导论。从国内、国际、历史、现今的辩证视角,全面阐述研究选题的大背景,进而引出当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与科学问题,揭示研究的缘起;在此基础上,从理论与实践的双重维度,剖析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同时,归纳研究的主要内容、行文布局及可能的创新之处。第2章,国内外研究现状。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与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SSCI)数据库,运用Cite 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厘清中外农业废弃物、农业生态补偿两大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前沿及研究趋势,在此基础上展开文献述评,明晰本研究在国内学术界、国际学术界所处的位置。第3章,理论分析框架。基于已有成果,结合研究的目的与特点,对农业废弃物、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价值(包括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等核心概念进行了科学界定与内涵阐述,以确保研究的准确性;进而,通过解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价值构成、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市场“失灵”的理论渊源及解决对策,构建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第4章,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价值评估。从宏观、微观双重视角对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价值展开科学评估。就宏观研究而言,分析农作物秸秆、畜禽粪尿两类农业废弃物的理论资源量、可收集利用量及其区域差异,估算其肥料化、能源化的潜在价值。就微观研究而言,分析兼具生产者与消费者双重身份的农户,对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感知经济价值、感知生态价值与感知社会价值的大小,进而应用OP模型,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理论“潜在价值”与市场“真实价值”差异提供实证解释。第5章,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核心利益相关者识别及博弈分析。尝试性地提出“紧密性-影响性-积极性”三维属性评价体系,科学识别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核心利益相关者、次级利益相关者、边缘利益相关者、潜在利益相关者。之后,阐发核心利益相关者的行为目标、行为特征及其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中的作用与损益。在此基础上,应用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演化博弈,剖释核心利益相关者之间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解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市场失灵的内因与外缘,并探寻化解冲突对抗的路径,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生态补偿机制的提出奠定基础。第6章,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生态补偿标准测算。以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农作物秸秆制沼气)为例,应用条件价值评估方法,分别从支付意愿、受偿意愿的视角,应用Heckman两阶段估计模型,估算农户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生态补偿标准,并讨论其“禀赋效应”;通过考虑农户意愿支付水平/意愿受偿水平的不确定性,构建加权Heckman两阶段估计模型,进一步测算生态补偿标准。第7章,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生态补偿机制构建。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本部分作为研究的落脚点,结合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从基本思路、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基本框架、保障措施等方面,构建中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生态补偿机制。第8章,研究结论、不足与展望。系统归纳研究的主要研究结论及其所蕴含的政策启示,为总结性述评。同时,通过分析研究存在的不足,对下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通过系统研究,主要形成了以下结论:中国农作物秸秆理论资源量巨大,耕地单产、播面单产、人均单产表现出一定的区域差异特征,且具有较大的资源化潜在价值。畜禽粪尿理论资源量同样庞大,由此而造成了耕地负荷不容乐观,降低化肥施用安全上限势在必行;同时,畜禽粪尿的肥料化、能源化潜力同样较为可观。然而,基于微观调查数据的研究表明,农户对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感知价值具有较大提升空间。这意味着,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市场存在着市场“真实价值”与理论“潜在价值”不相匹配的缺憾。究其原因,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核心利益相关者(农户、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之间的行为目标、行为特征差异,造成了他们的分工异质与损益差别,进而不利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理论“潜在价值”的顺利实现。而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是推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与农村产业联动发展,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解决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市场“失灵”的有效路径。

孙俊[6](2016)在《战国秦汉西南族群演进的空间格局与地理观念》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地理空间视角,结合史料和考古材料,以质性研究为主轴而辅以量化证据研究战国秦汉西南族群演进的空间格局与地理观念,并考论二者在空间上的相互匹配与表里关系。族群演进空间格局首先考虑西南土着群体的演进,其时段在战国秦汉时期。在对蜀国族群、蜀西族群、巴国族群等族群及局部“徼外夷”二十余个见于史料的族群来源、分布、迁徙、融合方向及部分群体的演进状态作了具体的考论基础上,分析了战国秦汉间西南土着族群演进格局主要包括:(1)西南族群总体上处不断复杂化态势,主要表现于中原族群、东南群体、域外群体的迁入,也有不少群体融入到其他群体中;(2)西南族群的分布具有相当的不稳定性,主要表现在同一族群的迁徙及同一区域族群结构的变化两方面,绝大部分族群曾发生较大规模的迁徙或融合,蜀西、峡江、滇西是族群结构变动最频繁的区域;(3)族群空间演进(不是演进空间)具有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空间演进相似的板块与走廊相间特征;(4)族群演进就其主要的推动力而言当是秦汉帝国的建构并西南族群间的互动造成的,间有二者“合力”的因素。所得族群格局以战国末、汉末为时间截面示之于附图。族群演进空间格局其次考虑自战国末汉族移民对西南族群格局的影响,具有可识别的汉夷格局则是在秦时形成的。考古材料表明了秦汉西南汉族的来源有汉族移民和土着汉化两种类型,土着汉化又与汉族移民数量及时间长短有关。就汉族格局和“汉夷”格局而言,史料并考古材料表明汉末西南地区的汉族格局可识别为密集分布区、分散分布区、零星分布区及对应的“汉夷”格局区。此二格局的形成表明了在秦汉间西南族群因汉族的分布而导致了明显的族群结构演替过程,其演替的程度可以用汉族的密集分布区、分散分布区、零星分布区来排序,密集分布区演替最为明显,分散分布区有演替的趋势,但零星分布区则达不到“演替”的程度。就“汉夷”关系来说,演变最明显的应当是蜀地,秦并巴蜀后的蜀侯被杀等事件表明了秦并巴蜀初期对蜀人具有相当的军事监控,尔后则演变为长江沿线的军事都尉和县尉的连续分布。与之有差异的是,西南夷地区迟至汉末也没有形成线状的军事都尉和县尉的分布,盐井的“合约”不开发,及南中官府、大姓、土着群体三种力量的并存,局部地区汉夷墓的并存并有交错等,均表明了西南夷地区羁縻之制的长期有效存在。族群格局的变动与族群地理观念的变动互为表里,西南族群地理观念受“五方格局论”的影响但也因时而有相当的弹性和变化:夏商时期,西南族群身份或夷或蛮,巴蜀地区在政治上具有区域性质而无疆域的性质,在中九州中其土“下”;商末周初,西南族群身份上或“西土之人”或“西土之君”但非侯,巴蜀并其余地区政治性质和族群环境意象与夏商相似;战国末秦汉时期,汉族始大量进入西南地区,巴蜀脱离夷的身份,以巴蜀为地望出现“西夷”“南夷”合称的“西南夷”身份,政治上西南地区已具有疆域的性质,但呈现了西南夷地区在在一统国家观念中独特的“三方”定位及本身独特的政治、族群身份并族群环境意象的族群地理观念格局。以汉末为时间截面,西南族群地理观格局可作多文学多稻田区、少文学少稻田区、无文学无稻田区、俗妖巫或环境恶劣或有“怪物”区的区分,反映了在族群政治意象、族群文化意象、族群环境意象三个层面上均具有“中心-边缘”模式的存在。在族群演进空间与族群地理观念关系层面上,以汉末为时间截面,客观的族群演进格局与主观的族群观念格局具有相当的重合性,二者的形成表现于具体过程中或因族群格局变动而导致的族群地理观念格局(含族群政治意象、族群文化意象和族群环境意象或其中任一格局,下同)的变动,或因族群地理观念格局的变动而导致的族群格局的变动,又或二者有交叉的案例;因此,族群演进的空间格局与地理观念不仅都反映了族群演进的态势,而且某些时期族群地理观的转变是族群格局变动的主要动力之一。同时,族群地理观方面为了给予西南族群一个更为宏观而准确的定位而对研究对象作了适当的空间范围扩展。以西汉王朝政治地理格局与秩序为切入点,发现西汉王朝政治地理格局反映了华夏与四夷、内地与边疆、中央与地方三类政治地理因素的考量,西南地区直接地体现了华夏与四夷、内地与边疆的考量,间接地在关东与关西的二元格局中扩大关中区方面体现了中央与地方的考量,其在“三方”中的独特位置表明了西南地区在汉王朝建构帝国过程中更富弹性。就以上发现的关联而言,地缘因素对战国秦汉族群演进的空间格局和地理观念均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在可考的时段内,商末周人东进时巴蜀群体首次进入大一统国家发展的全国性层面上;战国末期,巴蜀战略地位于秦统一六国战略决策过程中得到体现,在秦末的汉楚之争中再次证明;西汉武帝时期,西南夷地区因南服南越西阻匈奴的战略空间而得到战略性的凸现。能够分析得出,地缘因素对西南地区进入大一统国家疆域、汉族的迁入、族群地理观的影响等产生了相当的、连锁的反应和影响。以上所及材料,所得推论性结论,除正文部分应用外尚列有附表、附图,其中的附表资料较为详实,或可为今后讨论和研究的基础资料参考。

孔卓[7](2016)在《常州早期城市现代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敲开中国的大门,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屈辱的不平等条约。随着内忧外患的不断加剧,清政府意识到要想生存下去必须迈开现代化的步伐。洋务派启动并领导洋务运动,兴办一批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促进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开启现代化的序幕。20世纪初期,常州开始现代化进程。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冲击是常州早期现代化的初始动力。民族资产阶级的自我调节和自我发展是常州早期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本地的工商业者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从分散的家庭手工业向集中的手工工场过渡,进而变革为现代的机器工业,开启经济现代化并带动其它行业的现代化。本文以常州城市早期现代化进程为基本研究目标。以甲午中日战争后到抗日战争前为研究的时间范围。将历史上的常州府城和武进、阳湖两县管辖地区,相当于今天的常州市所辖主体区域即新北区、武进区、天宁区、钟楼区和戚墅堰区等5区作为研讨的空间范围。对相关史料采用地毯式的挖掘,探讨常州早期城市现代化所涉及的经济、教育、文化、交通、市政设施等方面变迁的过程。总结常州早期城市现代化的经验和教训,为当代常州城市建设和管理提供参考。勾勒出常州早期现代化的背景是对其早期现代化研究的基础。本文首先对常州的自然环境、历史沿革、人口变迁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之上,从城市建设、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政治、社会等六个方面展开分析。常州城市建设的变革包括现代交通体系的建立和现代城市基础设施的形成。近代常州基本建立了以航运、铁路、公路为主干的现代交通体系。乘客可以在轮船、火车、汽车之间进行换乘,大大便利旅客的出行,基本实现交通一体化。现代化的交通给常州人带来快捷、高效的出行方式同时促进城市工商业的繁荣。以邮电通讯、道路修筑、河道疏浚、城市照明、消防设施、城市公共卫生为代表的城市技术类基础设施的更新和开辟公园、兴建图书馆、成立医疗机构为代表的城市社会性基础设施的修建是近代常州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的两个方面。随着现代城市基础设施的修建,城市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适应了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需要。近代金融业、商业、手工业、现代工业的变化都体现了常州经济结构现代化的进展。近代常州实现了由旧式金融机构钱庄向现代金融机构银行的转变。银行逐渐壮大,并最终占据主导地位。而钱庄和典当铺虽然生存下来,但实力衰弱,无法与银行抗衡。无论新、旧金融机构都推动常州的工商业发展,促进经济的现代化。唐代以后,常州凭借运河和长江的转运功能成为重要的商业城市,经济迅速发展。明清以来,常州商业活动日益繁荣。近代常州出现了为外国商人推销商品和收购原料的买办商人。商家日益重视商品的宣传和促销方法的多样化。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开始利用自己或社会的资源参与政治运动并为公共利益服务,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清末,常州的梳篦业等手工业中出现拥有雇佣劳动者的手工工场。包买商控制农户的土布生产,商业资本向工业资本转变。这些都表明近代常州的手工业已经从简单商品生产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在传统手工业、商业的基础上常州近代工业发展起来。纺织业、电力工业、粮食加工业等行业都相继建立工厂。这些工厂以雇佣劳动为基础,以机械化劳动代替手工劳动,使用先进的设备,迈进现代化的大门。常州近代工业是以机械化为基石的一种全新生产手段,其建立在股份制公司的基础上,打破传统手工业的家长制,初步具有现代的管理方式。近代工业和金融业有着密切的联系。金融资本开始投资近代工业,间接进入生产领域。近代常州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换,建立了现代学制。教学内容由儒家经典向现代课程转变。课程设置日益丰富。教育机构趋向正规并加强对学校的管理和教师的考察。教师素质提高,数量增多。民众教育开始并普及。民众学校广泛建立,开展扫盲活动并成立合作社,推广现代休闲娱乐活动。近代教育加快现代文化的传递,培养各类人才、推动反帝反封建革命。清代,常州文化领域人才辈出,硕果累累。民国时期,在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推动下,学术领域成绩斐然。在书法、绘画、戏剧等艺术领域也收获颇丰。随着近代文化的转型,作为文化传播载体的图书业和报刊业也快速发展。近代常州的图书出版事业呈现由传统的书铺向现代的出版社过渡的趋势。辛亥革命后到抗日战争前,现代报刊业异军突起,先后有几十种报刊在常州创立,促进了信息的快速传播。20世纪初期,常州开始政治现代化进程。1905年,“武阳商会”成立标志着常州资产阶级初步形成并登上历史舞台。商会具有严密的章程和完备的组织结构,推动了常州近代工商业的发展,还通过各种途径直接从事或间接参与常州社会的各项活动并发挥巨大的影响。商会推动了常州市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早期现代化,其从事的一系列事业表明常州资产阶级成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并成为推动常州现代化的主导力量。辛亥革命胜利后,常州军政分府成立,颁布一系列改革措施。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推进常州经济、政治、教育等方面的现代化进程。五四运动中,常州的群众斗争已经成为各阶层、全行业的工、学、商等广大群众参与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卖国政府的爱国运动。城市民众在政治生活中已经开始对自己的政治权利有一定认识,利用各种机会参与、影响国家政治事务。近代社会转型、政权更替,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社会问题愈加严重。常州由传统城市向现代城市转型的过程中主要有自杀增加、毒品泛滥、盗匪猖獗等社会问题。传统的娱乐形式在市民中仍然广受欢迎。新的娱乐形式开始出现、发展。近代体育兴起,主要包括学校体育运动和民间体育运动。学校体育运动的主要内容是西方近代体育。而民间体育运动仍然以传统体育为主。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归纳出常州城市早期现代化的以下特点:内外力的共同作用是常州城市早期现代化的动力;资产阶级在常州城市早期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常州城市早期现代化各个层面之间不是孤立、封闭的而是互相联系,彼此影响;常州城市早期现代化事业取得一系列成就,但是仍有一些方面不尽如人意。现代化整体水平有限。

王君君[8](2015)在《政府行政权力清单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下正在中国不断推进的政府行政权力清单制度,是政府希望通过正面清单制度与负面清单制度的实施对政府行政权力进行有效地规范与约束。它有利于为政府行政权力套上制度的枷锁、将其关进制度的笼子。政府行政权力以清单式、制度化的管理模式,有助于将政府机构打造成为一个四壁通透的“金鱼缸”,置于阳光下,接受各类社会主体的监督与制约。2005年,河北省邯郸市公布了全国首份市长权力清单,掀开政府行政权力清单制度的发展序幕。2013年8月,国务院批准成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上海自贸区采用国际通行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即正面权力清单的逆向管理思维,将我国政府权力清单制度推向新的高潮。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与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的指导意见》,从宏观层面为地方政府的权力清单制度的建构与运行提出意见。南京市政府贯彻落实中央政府的要求做了具体的努力,将全市51个部门纳入行政权力清理范围。其中,6个部门无行政权力事项,2个部门为涉密单位未列入公布,其余43个部门公布行政权力事项5122项(含许可事项194项)。属于市级行使的行政权力699项,属地行使的行政权力4423项。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创造了权力清单制度史上的新记录。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拟从当前中国政府正面权力清单制度以及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两个层面入手,针对相关试点地区的行政权力改革经验进行梳理与分析,冀望能为深化、完善中国政府行政权力清单制度提供参考选择。本文的研究价值与意义在于:(1)系统梳理政府行政权力清单制度的内容与框架,丰富其理论基础。通过对政府行政权力的正面清单、负面清单的概念界定、权力清单主体、客体、目的的系统分析;正面清单制度与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的区别及政府行政权力清单制度运行机制的梳理,力图从各地的试点工作中,总结出可供借鉴的系统框架,为今后相关工作提供参考。(2)有助于推动政府行政职能与权力监督改革向纵深发展。当前政府的各项改革工作已迈入“深水区”。政府的每一次尝试与努力都牵涉到政府权力利益、社会资源的重组,涉及到政府、市场与社会的权力博弈。政府权力改革、政府职能转变,意味着政府权力下放,真正还权于市场、社会,这等于是政府的“自我革命”。政府权力清单制度的研究有利于厘清政府、市场与社会的权力边界,保证各权力规范和有序运行。(3)有利于推动我国政府行政权力改革由正面清单制度向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转型。政府的职责与使命是为市场与社会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政府应该在最大程度上调动市场与社会活力,尽可能利用市场调节机制与社会自治力量实现“善治”。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秉持“法无禁止即可为”的价值理念,有利于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参与积极性,同时也有助于给政府行政权力“减负”与“松绑”。本文通过系统的研究发现:(1)政府行政权力清单制度的出台是政府、市场、社会三种权力力量博弈的结果。从政府自身角度而言,行政权力边界不清,权力越位、错位、缺位容易导致权力寻租与权力腐败;从市场角度而言,过度的、错误的或不当的政府权力干预会严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加剧市场投资、交易成本;从社会角度分析,政府权力在社会领域的肆意干预不仅有可能扭曲公共意愿,甚至严重损害公共利益。因此,将政府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势在必行。(2)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是政府行政权力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必然选择。正面清单管理模式无法保证将政府权力完全罗列,并不能完全有效地约束政府的不当行为。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以制度化形式明确市场主体的各类参与行为,以更灵活的管理方式激发各类社会主体的参与积极性。有利于减轻政府行政负担,强化政府监督职能。(3)正面清单制度与负面清单制度的有序运行需要结合责任清单制度,才能有助于实现对政府行政权力的有效监督与约束,有利于推进有限政府、法治政府建设。政府治理需要正面清单厘清政府权力边界,也需要负面清单明确“法无禁止即自由”的管理理念,给予市场更灵活、自主的参与空间,更需要责任清单对政府权力越位、错位、缺位行为开出行政“罚单”,更好的规范、制约政府权力的发挥,使政府真正成为公共利益代理人与执行者。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实证分析法与比较分析法。文献分析法主要是运用学术数据库与搜索引擎查找相关国内外文献资料,为本文的理论研究打下基础。历史分析法主要是从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的历史与社会维度审视权力监督与权力制约制度的发展脉络。实证分析则是通过对正面权力清单制度的东、中、西部试点实践与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模式的试点工作进行深度剖析,以探索适合中国的发展路径。比较分析法是从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系统考察政府权力制约模式的演变轨迹及不同国家政府权力清单制度的差异。有利于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政府权力清单制度。本文的主要创新如下:(1)厘清政府行政权力清单的内涵。通过梳理现有的国内外研究资料发现,国外尚无“权力清单”的明确提法,国内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基本内涵含混不清。因此,本研究着力明确权力清单的内涵与外延,为今后研究做理论准备。(2)提出政府—市场—社会的三维分析框架,从上述三个层面系统分析三个主体之间的权力运作关系。现有的研究资料很少有系统的剖析框架,全方位的研究政府行政权力所涉及的权力关系与利益博弈。因此,本研究通过三维分析模型系统研究权力清单的本质与内容,彻底厘清政府行政权力边界问题。(3)系统进行正面清单制度与负面清单制度的双重实证研究。根据现有的国内外研究资料,目前国内学界尚未对正面清单制度与负面清单制度同时进行双线研究。本文希望能从相关试点地区的工作入手,为当前的实证研究积累素材。本文的研究不足:(1)囿于本人有限的学术能力。本文在研究深度与广度层面,尚存在诸多不足。(2)有限的研究资料。当前关于正面清单制度的研究资料较少,关于负面清单部分都是基于国外相关国家的研究,本土性不强。因此,进一步深化本研究需要克服资料短缺的瓶颈。(3)政府行政权力清单制度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本研究仅仅处于起步阶段。更深层次的研究需要今后不断拓展。

王谦[9](2014)在《身份的认同与重构的焦虑—论严歌苓小说中的身份建构意识》文中提出本篇论文试图通过对严歌苓个人经历的考察并结合作品研读,来深刻透视作家在创作中表现出来的层层焦虑以及在此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身份构建意识。透过文本以及作家经历来挖掘背后深层次的焦虑情绪和创作心态,再进一步研读作家在异质文化下的边缘书写以及在双重视野下产生的对故国的回望与反思,从而探寻作家在多元文化形态下的身份建构意识。以文本研读和作家经历并行探析的方式,并结合国内外有关有关身份/认同、离散等文学理论以及华文文学、女性主义等方面的研究进行论文研究写作。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从作家的写作意识和心态入手进行分析,凸显他者文化语境以及文化差异对于作家创作的影响,异乡的漂泊经历使得严歌苓对于生命、人生价值有了更深的体会和感悟,她在小说中对移民生活状态进行了全方位的体察感知,特别是围绕身份焦虑引起的生存境遇、生命价值等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文学叙述。女性作家身份使得严歌苓关注的目光首先聚焦到了海外女性移民身上,严歌苓在小说中用细腻的笔触塑造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女性形象,无一不体现出作家对女性人生命运的深入思考和观照,而作家通过对女性多层面书写构建的女性情感空间,揭示了女性的生命体验和强烈的女性意识,彰显了独特的女性情感价值观念,具有很深的意蕴。除此之外,严歌苓还注意到与女性同样沦为弱势地位的海外华人男性群体,描绘了男性移民在异域面临的身份危机和精神压抑。第二章主要以作家小说文本分析细读为主,从底层移民生活困境、情感中的痛苦与迷失以及移民在生存空间中的孤独焦虑等几方面对边缘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困境进行深入揭示和表现。从家园故土来到陌生国度,移民们要去适应完全不熟悉的生存环境,这对他们来说充满着各种挑战,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生存问题,无论是教育程度和技术水平都不高的老一代移民,还是有较高文化知识渴望更好发展的留学生群体,他们都面临着生活的压力,体验着艰难和辛酸。然而,生存上的困苦或许还能忍受,但心灵上的痛苦却让移民陷入了迷失状态,这其中既有情爱的纠葛、亲情的畸变,更有人情的冷漠疏离,甚至连异域的空间当中都充满着陌生和压抑,极度缺乏归属感的海外移民在流动的、不稳定的异域空间中承受着命运的辗转浮沉。第三章主要以严歌苓在多元视域下创作的国内题材小说为对象,从作家多元文化视域的生成、历史透视中的家园批判等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作为移民作家,严歌苓在国内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在异域深刻的个体体验为其小说创作提供了文学素材,文化身份的转变则使作家具有了开阔的视野和相当的深度,她整合了中西方文化,以跨文化的视域对故国历史进行追寻和思考。家庭的文化氛围、自身的文学修养和勤奋努力以及丰富的生活经历造就了其文学创作的成就,再加上变化的文化身份和生命体验,使得严歌苓形成了多元文化的视域。通过文革叙事对故国历史进行透视,对家园进行批判,是严歌苓小说中的重要主题,另外,严歌苓对于故国普通人生存境遇和真实人性也进行了深度观照。在异国的土地上,严歌苓一方面感受着西方的文化和文明,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也深深植根于她的内心,她渴望在西方社会获得更多尊重和自由的同时,也希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发掘出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第四章从作家创作中双语并行的语言追求、多元文化冲击下叙事策略的转换来探讨作家在多元文化形态下的身份建构过程。严歌苓通过跨文化视域对故国进行回望与反思,肯定了母国文化的精华,批判了糟粕,在此基础上,她进一步思索多元文化形态下的身份建构,并不断进行新的努力和尝试。用中文写小说,用英语为好莱坞电影写剧本,严歌苓在作品中交替使用两种语言、两套话语体系,作者的声音通过这两种语言穿越时空与文化,既有母体文化的根基,又有异域的质素,有助于华文文学与世界文学的融合。异域全新的文化以及个人生活经历的改变使得严歌苓审视自我与世界的眼光不断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具体表现在她小说叙事策略的转换上。国内时期的创作已显示出作家对于叙事形式独具匠心的设计,在美国进行了系统化的学习之后,严歌苓越来越多地将一些叙事技巧和形式实验运用到创作当中,而作家的目的并不在于叙事策略的创新和试验,她写作的最终诉求是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拓宽自己的文化视域,为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作出努力尝试,进而显示出更为成熟的文化观念。

孟德楷[10](2014)在《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与百年中国:1900-2010》文中研究表明1900年至1923年,欧洲历史学家先后在西欧主要国家的首都组织了5次规模较大(每次千人左右)的“国际历史科学大会”(The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Historical Sciences),分别为巴黎(1900年)、罗马(1903年)、柏林(1908年)、伦敦(1913年)、布鲁塞尔(1923年)。就是在布鲁塞尔举行的第5届大会上,议决设立从属于“国联”(国际联盟,联合国的前身)的常规机构——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Historical Sciences),简称“国际史学会”,组织每五年一届的大会,并处理其他日常工作。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成立后,连续组织了第6届(奥斯陆,1928年)、第7届(华沙,1933年)、第8届(苏黎世,1938年)大会。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会没能正常举行。战后,国际史学会于1950年在巴黎召开了第9届大会,并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成员(总部设在洛桑,秘书处设在巴黎)。此后,大会每5年一届如期举办,每届参会的历史学家都在2000人左右。其中以第13届大会(莫斯科,1970年)规模最大(3305人参会)。前苏联齐赫文斯基院士曾参加过第11届至16届大会,他说:“历届历史科学大会都对世界政治形势极为敏感。举办大会的东道国也会对大会发生影响。例如1970年在莫斯科的第13届大会是以纪念列宁诞辰一百周年为标志的;而1975年在旧金山举行的第14届大会则突出美国建国200周年和美国经验。……第16届大会(1985年),联邦德国总统魏茨泽克在致辞时,突出的是‘德国统一’和‘全德意志精神’。”由此也可以看出大会的多元与包容。就大会主体而言,它在促进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意识形态的“相互理解”方面进行了人所周知的努力,并取得了及其显着的效果,它也因此而享有“史学奥林匹克”的盛誉。二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与中国关系演变的历史是中国现代学术史上内容丰富而过程曲折的一幕内容。晚清学人对肇始于1900年的“万国史学大会”即有关注;民国年间,先是陈训慈、向达等青年学子,后是朱希祖、傅斯年、顾颉刚、袁同礼、姚从吾、刘崇鋐、蒋廷黻、胡适等史学中坚,以及蔡元培、罗家伦、梅贻琦、何炳松、王世杰等学、政两界的领袖,均以“主动的姿态”致力于中国史学组织的建设,以接轨国际;又均以“积极的姿态”致力于中国与国际历史学会,以及中国与“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互通;1938年抗战爆发的危难之际,中国政府排除诸难,在傅斯年、顾颉刚、蒋廷黻和胡适之间几经斟酌,指派胡适代表中国参会,并完成了中国加入国际历史学会的工作。1940年代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因“二战”而中断,但中国国内史学界仍关注并讨论以往历届“大会的主旨”和国际史学的趋势;1950至1970年代,中国与国际史学大会的官方联系虽然中断,但在中苏友好、中苏对立,以及东西方“冷战”的大格局下,中国史学界却并未中断对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尤其是苏联参会的关注;“文革”结束和1978年底中国改革开放格局的形成,以及胡乔木、刘大年、季羡林、戴逸、张椿年、张海鹏等一批学界领袖的扎实推动,最终完成了中国史学融入国际的进程:自1980年以来,中国史学会代表团参加了第15届,以及此后的历届大会,直至2010年,在阿姆斯特丹的第21届大会上,通过了第22届大会2015年在中国山东大学举办的议案。与其他国际组织不同,100多年来,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始终对中国、对中国史学界、对中国历史文化怀有真诚的敬重和热情的期待。1937年国际历史学会会长、剑桥大学教授田波烈访华期间,曾以“一生最伟大的时刻”期待中国加入国际历史学会;国际历史学会主席埃德曼、柯卡,秘书长阿维勒夫人等享誉国际的史学家都是中国融入大会的真诚推动者。中国与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历史,就是中国与世界、中国史学与国际史学相互交融的历史,更是一部极具讨论价值的当代学术史。本文梳理了近百年来中国与大会相互交融的基本线索,讨论了其中的每一个重要节点,以及每一个节点上的重要人物和事件,以图“回溯”或“复现”一段完备的历史。二本文在系统梳理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发展史实和中国与大会关系演变状况的基础之上,主要讨论了四方面的问题。第一,探讨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形成机制,研究其组织结构和学术范式的演变。国际学术组织是国际共同体,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是历史学家自己的国际组织,是全球史学家的学术共同体,享有“史学奥林匹克”的盛誉。第14届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主席埃德曼说:“今天,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已成为历史学科不可或缺的成分。”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折射了19世纪末以来世界历史的变迁和全球人文社会科学在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的嬗变。大会从一个纯粹西欧和美国学者参与的组织发展为一个全球性的组织,大会的范式也经历了新旧更替的巨变。在大会成立之初,支配史学家头脑的是历史主义思想,研究对象主要是民族国家的政治史,写作方法是叙事。今天参加大会的史学家讨论全球史,历史学日益社会科学化,历史分析成为主流的表达方式。第二,从国际学术界层面,研究作为学术共同体的中国史学组织的的演进情况。中国近代学术共同体制度是西方的舶来品。1905年,中国学人对“柏林史学大会”的宗旨及其组织就予以关注。1920年,“南高学派”的青年学生成立史地研究会,其首要的努力目标,就是推动组建中国史学会,以利于中国参与国际学术交流。1923年,青年学子向达译自《美国历史评论》长文《不鲁舍拉第五次万国史学大会》及“译者附志”,是由本文首次使用的一篇重要文献,在近代学术交流史和史学组织发展史中有重要地位。1929年,中国史学会筹建的动机同样缘于1928年在挪威首都奥斯陆召开的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具体刺激”。1980年,中国史学会恢复工作当年,就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了第15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1982年正式成为会员。此后,1995年和2010年两次提出申办大会。考察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与中国关系的演变,有助于我们从中国历史学界参与国际交流层面上认知中国史学组织的自身演变过程和特点。第三,以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观照中国史学理论与方法的流变。晚清以降,中国遭遇“千年未有之变局”。西学东渐,中国本土的传统学问受到了最明显的冲击。相较于自然科学领域,历史学是中国传统固有之学问,中国发达的史学自有一套成熟的处理资料的方法和表达的形式,因此,史学方法的自我变革在时间上迟了一波。自民初至今,中国学人一直都密切关注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选题和方法论方面的变化,自觉从国外的新方法中汲取灵感和启发,“以预世界之流”。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各大学创办的《史地学报》、《历史教育》、《史学消息》和《现代史学》等杂志,都积极报道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活动、相关的史学选题和学术方法等,自觉寻求方法论上的启示。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中国史学虽然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下进行研究,但对苏联史学家历届参会的关注,也促进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的思考;而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史学家走出国门,眼界大开,治史理念和方法得以丰富。外国史学流派和方法通过各种途径输入中国并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力,其中最集中的途径还是史学大会。参加历次大会的中国学者中都有人记录和分析了史学大会的情况,其中最集中的则又是对国际史学理论和方法进展的报道。第四,中国与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关系史是在微观层面上研究全球化历程的极佳个案。从起源上说,国际史学大会本身就是全球化进程在历史学的学术研究和学术组织层面的反映。就演进来看,大会起初是一个欧美性质的组织,其成分和议题不断扩张,中国加入和申办的经历本身就是全球化进程的一个个案情况,值得从全球史入手解读。中国对大会的期待和参与当然有着自己的民族诉求。作为历史大国,中国学者们除学习国外同行之外,更要展示自身的追求和取得的成绩,以期在世界讲坛上获得应有的话语表达。而史学又总是以这样那样的方式昭示着国家的兴衰,因而中国与史学大会的关联,又成为近百年来几代学人念兹在兹的“邦国大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中国成为战胜国,首次跻身近代大国之列,这也成为中国以大国身份加入国际史学大会的直接动机;1938年,傅斯年在阐释中国参加大会的动因时,更是明言:“此会系‘国联’所主持,是一郑重国际学术会议,未可轻视。且其中包括近代外交史、远东史,此皆日本人指鹿为马,混淆视听之处,吾国不可略也。”这也说明,只有融入国际,才可以真正扞卫中国的权益。1980年之后,中国再度以“和平大国崛起”的姿态成为国际历史学会会员国,及至2010年在阿姆斯特丹大会上成功申办了2015年大会,成为100多年来,大会第一次在亚洲国家举行的东道主,中国与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关系掀开了新的一页。这是继中国成功主办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之后,将在中国举办的又一次国际盛会。主办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对中国文化发展具有世界性的战略意义,是中国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文化节点。

二、2003年《农业科研经济管理》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3年《农业科研经济管理》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1)辽宁省农村科技特派团项目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1.3.1 研究内容
        1.3.2 结构安排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之处及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研究的不足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科技特派员
        2.1.2 科技特派团
        2.1.3 项目绩效评价
    2.2 理论基础
        2.2.1 绩效评价理论
        2.2.2 农业技术创新理论
        2.2.3 科技成果转化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辽宁省农村科技特派团项目实施情况分析
    3.1 科技特派团项目实施背景
    3.2 农村科技特派团项目状况
    3.3 科技特派团项目实施成效
    3.4 科技特派团项目实施存在的问题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农村科技特派团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 构建农村科技特派团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4.1.1 构建原则
        4.1.2 绩效评价指标选取需考虑的因素
        4.1.3 绩效评价指标的建立
    4.2 农村科技特派团项目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2.1 构建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4.2.2 构造比较判断矩阵
        4.2.3 一致性检验和权重计算
        4.2.4 数据的整合和最终权重结果
        4.2.5 农村科技特派团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辽宁省农村科技特派团项目绩效评价
    5.1 评价指标得分及评价等级的划分
        5.1.1 评价具体指标得分确定
        5.1.2 综合得分测算及评价等级划分
    5.2 科技特派团项目绩效评价
        5.2.1 科技特派团测算案例
        5.2.2 科技特派团绩效评价结果汇总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辽宁省农村科技特派团项目发展对策建议
    6.1 结论
    6.2 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2)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核心概念及文献综述
        一、核心概念界定
        二、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与研究思路
        二、技术路线
        三、可能的创新点
    第四节 研究基础
        一、数据来源及检索策略
        二、研究方法
        三、知识图谱绘制流程
        四、辅助软件
第二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给养”的知识图谱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文献的时序分布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期刊论文时序分布
        二、基于学科成长规律的基本判断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文献的空间分布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机构分析
        二、我国教育管理研究文献的期刊分布
    第三节 我国教育管理研究基金项目分析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基金项目资助年度分布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基金类别分析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典型基金项目分析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一、学科知识生产仍处于成长阶段
        二、学科发展呈现交叉性强领域广的特点
        三、学科发展存在分化不均的现象
第三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发展轨迹”的知识图谱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整体展现
        一、数据选择与研究方法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整体性分析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时间演化
        一、1979-198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二、1990-199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三、2000-200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四、2010-2018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特点总结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演进总结
第四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关联”的知识图谱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的整体分析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的阶段分析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基础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文献共被引分析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期刊共被引分析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一、基于研究前沿的分析
        二、基于研究基础的分析
第五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术群体”的知识图谱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科学者分布状态
        一、高产作者界定标准
        二、高产作者产出与分布分析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合作网络解析
        一、数据选择与研究方法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合作状况整体分析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合作网络特征分析
    第三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术群体的知识图谱
        一、数据来源和分析架构
        二、作者共被引网络分析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一、基于学者合作状况的分析
        二、基于学术群体构成的分析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工作及发现
        一、基于“学科给养”视角的研究发现
        二、基于“发展轨迹”视角的研究发现
        三、基于“知识关联”视角的研究发现
        四、基于“学术群体”视角的研究发现
    第二节 知识网络视角下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特点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动力机制
        二、学科交叉与互涉促进分支学科不断生成
        三、以混合团体为基础聚合的学术共同体
    第三节 学科视角下完善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的展望
        一、建构均衡化的教育管理学科体系
        二、打造本土化的教育管理学学术格局
        三、完善教育管理学学科制度化建设
    第四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不足
        二、后续研究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术语缩写列表
    附录二 数据索引
    附录三 本研究涉及的部分法律与政策文件
    附录四 1979-2018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部分着作统计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新疆新闻出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2 《新疆新闻出版》期刊发展概况
    2.1 期刊发展背景
        2.1.1 政策支持
        2.1.2 行业支持
    2.2 期刊发展历程
        2.2.1 刊名
        2.2.2 办刊宗旨
        2.2.3 重要事件
3 《新疆新闻出版》编辑特色分析
    3.1 栏目特色分析
        3.1.1 期刊栏目载文量分析
        3.1.2 期刊栏目设置分析
    3.2 内容特色分析
        3.2.1 编辑学理论
        3.2.2 编辑实践
        3.2.3 编辑史
    3.3 形式特色分析
        3.3.1 封面设计
        3.3.2 版式设计
4 《新疆新闻出版》期刊专业影响力分析
    4.1 学术含量分析
        4.1.1 载文量
        4.1.2 被引量
        4.1.3 基金论文
    4.2 作者分析
        4.2.1 作者机构(单位)分布
        4.2.2 作者机构地区
        4.2.3 核心作者
    4.3 学术热点动态分析
        4.3.1 学科影响指数
        4.3.2 研究热点动态
5 《新疆新闻出版》期刊SWOT分析
    5.1 竞争优势分析
        5.1.1 区位战略优势
        5.1.2 学术的不可替代性
        5.1.3 编者团队
        5.1.4 读者群体稳定
    5.2 竞争劣势分析
        5.2.1 期刊的影响力待提高
        5.2.2 期刊数字化融合深度不够
        5.2.3 期刊复合人才严重不足
    5.3 竞争机会分析
        5.3.1 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促进学术研究的繁荣与发展
        5.3.2 高新技术是数字出版业发展的动力
        5.3.3 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机遇日益广泛
    5.4 竞争威胁分析
        5.4.1 数字出版对纸刊的冲击
        5.4.2 来自同类期刊的挑战
        5.4.3 内地省市积极吸引人才带来的挑战
6 《新疆新闻出版》期刊优化设计
    6.1 准确定位,彰显特色,发挥品牌期刊的龙头作用
    6.2 尝试多平台数字出版
    6.3 依托优势,加强交流与合作
    6.4 加强培养出版复合型人才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4)《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大事记(1987-2017)(论文提纲范文)

3
    月27日

(5)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价值评估及其生态补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的缘起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布局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布局
        1.3.3 研究方法
        1.3.4 技术路线图
    1.4 研究的可能创新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农业废弃物研究现状
        2.1.1 数据来源
        2.1.2 外文文献计量结果
        2.1.3 中文文献计量结果
        2.1.4 中外文献比较
    2.2 农业生态补偿研究现状
        2.2.1 数据来源
        2.2.2 外文文献计量结果
        2.2.3 中文文献计量结果
        2.2.4 中外文献比较
    2.3 文献评述
第3章 理论分析框架
    3.1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价值
        3.1.1 农业废弃物污染的环境损害
        3.1.2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价值构成
        3.1.3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价值实现路径
    3.2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市场的“失灵”
        3.2.1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外部性问题
        3.2.2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公共物品属性
    3.3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外部性内部化的途径
        3.3.1 农业废弃物污染负外部性内部化
        3.3.2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正外部性内部化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价值评估
    4.1 宏观视角下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价值评估
        4.1.1 农作物秸秆资源化的理论“潜在价值”测算
        4.1.2 畜禽粪尿资源化的理论“潜在价值”测算
    4.2 微观视角下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价值评估
        4.2.1 感知价值理论
        4.2.2 农户感知价值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2.3 农户感知价值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核心利益相关者识别及博弈分析
    5.1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核心利益相关者识别及其行为
        5.1.1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益相关者识别
        5.1.2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益相关者的属性与分类
        5.1.3 核心利益相关者的行为目标与行为特征
        5.1.4 核心利益相关者的作用与损益分析
    5.2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博弈分析
        5.2.1 应用博弈论进行分析的可行性
        5.2.2 核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5.2.3 核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演化博弈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生态补偿的标准研究
    6.1 研究方法
        6.1.1 研究缘由
        6.1.2 问卷设计
        6.1.3 调查实施
        6.1.4 偏差处理
    6.2 估计技术与变量设置
        6.2.1 非参数估计
        6.2.2 参数估计
        6.2.3 变量设置
        6.2.4 多重共线性检验
    6.3 农作物秸秆能源化生态补偿标准的非参数估计结果
        6.3.1 支付意愿视角下的非参数估计结果
        6.3.2 受偿意愿视角下的非参数估计结果
    6.4 农作物秸秆能源化生态补偿标准的参数估计结果
        6.4.1 支付意愿视角下的参数估计结果
        6.4.2 受偿意愿视角下的参数估计结果
    6.5 不确定性影响下的农作物秸秆能源化生态补偿标准估计
    6.6 农作物秸秆能源化生态补偿标准的讨论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生态补偿机制构建
    7.1 构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思路
        7.1.1 基本思路
        7.1.2 基本原则
        7.1.3 主要目标
    7.2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框架
        7.2.1 补偿的利益相关者
        7.2.2 补偿范围
        7.2.3 补偿标准与补偿期限
        7.2.4 补偿方式与补偿支付模式
        7.2.5 补偿资金的融资方式
    7.3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生态补偿机制的保障措施
        7.3.1 政策法规保障
        7.3.2 组织机构与管理体制保障
        7.3.3 文化教育和社会监督保障
        7.3.4 资金筹措与投资保障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不足与展望
    8.1 基本结论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战国秦汉西南族群演进的空间格局与地理观念(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导论 选题范围、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 选题范围
        一、区域范围
        二、时间范围
    第二节 关键概念
        一、方位、地域、疆域
        (一)方位与认知
        (二)地域与民族认同
        (三)疆域与国族认同
        二、民族、国族、族群
        (一)民族与国族
        (二)族群
        三、族群地理观
    第三节 客观格局与观念格局
        一、异托邦与想象地理学
        二、观念格局与想象地理研究
    第四节 材料使用与篇章安排
        一、材料使用与表达
        二、篇章安排
上编 西南土着群体演进的空间格局
    本编思路
    第一章 氐羌系统族群演进的空间格局
        第一节 蜀国族群的历史与分布
        一、蜀族史
        二、三星堆文化及其族群关系
        (一)三星堆文化的特征
        (二)三星堆文化的文化关系
        (三)三星堆文化的族属
        三、蜀族的分布
        (一)蜀族的活动空间变化
        (二)蜀苴部的分布
        (三)丹、犁部的分布
        四、蜀国族群结构及秦并巴蜀后的文化变迁
        第二节 蜀西氐羌群体的分布
        一、叟人的分布
        二、白马羌的分布
        三、广汉黑水羌、白水羌、紫羌的分布
        第三节 僰人的分布及其演变
        一、秦汉“僰人”的分布
        二、僰人渊流及演变
        第四节 巂的源流与分布
        一、巂源流
        二、越巂的分布
        三、巂唐的分布
        第五节 巴国族群的分布
        一、巴族渊流
        (一)先秦文献中的巴
        (二)汉晋文献中的巴
        (三)历代注家的巴
        (四)考古文化所见巴的情形
        二、巴族廪君蛮的分布
        三、板楯蛮、蔓子的分布
        四、共、奴、獽、夷、蜒的分布
    第二章 “夷”系统族群演进的空间格局
        第一节 冉駹的渊流与分布
        一、冉駹源流
        二、冉駹的分布
        第二节 青衣的分布
        第三节 旄牛的分布
        第四节 徙的分布
        第五节 邛都的分布
        第六节 莋都的分布
        第七节 昆明及其分布
        一、昆明族的分布
        二、昆明族的社会发展存疑
        第八节 徼外羌、夷的地望
        附注“和夷”
    第三章 百越系统并江汉族群演进的空间格局
        第一节 夜郎族群的分布
        一、夜郎族群结构
        二、夜郎族群的分布
        (一)且兰与且兰故地
        (二)句町的地域范围与族群
        (三)夜郎族群的分布
        第二节 滇族群及其分布
        一、文献所见滇国及其族群分布
        二、考古文化所见滇国及其族群结构
        (一)考古文化所见滇国族群结构
        (二)考古文化所见滇国族群的地域结构
        三、古滇国社会性质与族群演进状态
        (一)古滇国社会性质研究的回顾
        (二)古滇国的族群演进状态
        四、石寨山“诅盟”贮贝器与《逸周书?王会篇》的场景比较
        第三节 哀牢夷及其分布
        一、哀牢族群结构与社会性质
        二、哀牢国的地域范围
        三、滇越的地域与族群
        四、附塞夷鹿茤的地望
        第四节 江汉族群演进的空间格局
        一、百濮、麇人的分布
        二、巫蛮的分布
        三、禆、鯈、鱼人的分布
        四、庸族及其分布
    第四章 域外群体“胡人”的迁入、分布与流向
        第一节 汉代西南“胡人”的分布
        第二节 汉代西南的“胡人”的来源
        第三节 汉代西南“胡人”融合的方向
    本编小结
中编 汉族群体分布的演变及其对族群演进格局的影响
    本编思路
    第五章 史料所见秦汉西南“汉夷”格局
        第一节 秦汉西南汉族移民的来源与规模
        第二节 《华阳国志》豪族大姓、士女数、“蛮夷”所见秦汉西南“汉夷”格局
        第三节 《华阳国志》文化分区所见汉夷格局
    第六章 考古墓葬形制所见秦汉汉族分布的演变
        第一节 考古材料所见秦国移民
        第二节 “汉系”墓分布和时空格局
        一、室墓分布和时空格局
        二、崖墓分布和时空格局与族属
        三、汉系墓所见秦汉汉族格局
        第三节 史料并考古所见汉末汉族分布格局
        一、密集分布区
        二、分散分布区
        三、零星分布区
    第七章 “夷系”墓分布的时空格局与社会组织状况
        第一节“夷系”墓分布的时空格局
        一、土坑竖穴墓分布的时空特征
        二、石棺墓、大石墓分布的时空特征
        第二节“夷系”墓所见社会组织状况
        一、古史“西南夷”的社会组织类型
        二、滇西、蜀西群体社会组织状况的墓葬反映
    第八章 考古墓葬材料所见秦汉西南“汉夷”格局与观念
        第一节 墓群文化所见“汉夷”格局
        第二节 俑、画像所见秦汉西南“汉夷”格局与观念
        第三节 画像砖“左衽”人群所见“汉夷”格局
    本编小结
下编 族群地理观的演变及其与族群演进格局的关联
    本编思路
    第九章 “五方格局论”及其实质
        第一节 “五方格局论”诸本
        一、《王会篇》的“五方格局”观解析
        二、其他“五方格局论”诸本及差异
        第二节“五方格局论”的实质
    第十章 战国秦汉西南观之演变
        第一节 唐虞时代“大九州”说的西南方位
        第二节 夏商西周的“西南”方位与地域
        一、“中九州”说的西南地域
        二、商方邦之制与西南性质
        三、西周分封制与“西南”性质的转变
        第三节 地缘因素与西南疆域的形成
        一、商末“牧誓八国”的地缘因素及其政治地位
        二、战国末西南战略地位的凸现
        三、两汉战略空间的延伸
        第四节 两汉“徼”的涵义与西南“徼界”的变动的族群认同影响
        一、“徼”的涵义
        二、西南“徼界”的变动及其对族群认同的影响
    第十一章 秦汉政治地理格局及其秩序中的西南
        第一节 汉代政治地理分区
        一、京畿区
        二、东部内郡区
        三、关西、大关中区
        四、近郡区
        五、侯国区
        六、内郡区、边郡区
        七、道、属国区
        八、五州区
        九、都护区
        十、徼外区
        第二节 汉代政治地理区秩序考量的可考关键要素
        一、《二年律令?秩律》俸秩所见汉初政治秩序
        二、津关的分布格局
        三、西汉都尉的分布格局
        第三节 汉代政治地理秩序之划分
        第四节 秦汉西南的政治地理结构与秩序
        一、秦汉郡级政区的西南政治地理结构与秩序
        二、县级政区的西南政治地理结构
    第十二章 汉晋的西南族群地理观
        第一节 秦汉史籍的西南族群地理观
        第二节 汉晋史志中的“西南环境观”及其二元性
    本编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一)古籍
    (二)域外
    (三)今人着述
    (四)其他
附录
    附表
        附表 1. 战国至汉末西南族群地望表
        附表 2. 秦统一六国前与秦、楚、巴、蜀有关的战争
        附表 3. 《二年律令·秩律》各县治所地望表
        附表 4.两汉关、津地望表
        附表 4-1. 两汉关地望表
        附表 4-2. 《后汉书?郡国志》八津地望表
        附表 5.秦汉西南地区不同形制墓葬及其数量分布表
        附表 5-1.秦汉西南横穴汉室墓表
        附表 5-2.秦汉西南崖墓表
        附表 5-3.秦汉西南竖穴墓表
        附表 5-4.秦汉西南石棺墓表
        附表 5-5.秦汉西南大石墓表
        附表5 资料来源
        附表 6.汉代画像石棺表
        附表6资料来源
        附表 7.秦汉西南墓葬俑中的服饰
        附表 8. 《汉书·地理志》都尉治地及其地望表
        附表 9. 秦汉西南封泥所见长、丞、尉表
        附表 10.秦汉道的分布地望
        附表 11. 《后汉书?郡国志》都尉治地及其地望表
    附图
        附图 1.秦汉西南交通国道示意图
        附图 2. 封泥所见秦汉西南县令、丞、邑长、尉分布
        附图 3. 战国秦汉西南石棺墓、大石墓分布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省部级学术奖励
        主要科研成果

(7)常州早期城市现代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资料综述
    四、研究理论及方法
    五、论文框架
    六、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第一章 常州现代化的背景
    第一节 自然环境和历史沿革
        一、自然环境
        二、历史沿革
    第二节 人口变迁
        一、古代人口演变
        二、近代人口变迁
第二章 常州城市建设的变革
    第一节 现代交通体系的建立
        一、航运
        二、铁路
        三、公路
        四、交通现代化的综合评估
    第二节 现代城市基础设施的形成
        一、城市技术类基础设施的更新
        二、城市社会性基础设施的修建
第三章 经济结构的变化
    第一节 金融业的演变
        一、钱庄的发展
        二、典当的衰落
        三、银行的兴起
    第二节 商业现代化的嬗变
        一、传统商业的变动
        二、现代商业的开展
    第三节 手工业的转变
        一、发达的古代手工业
        二、近代手工业的裂变
    第四节 现代工业生产方式的扩散
        一、工业的起步和发达
        二、工业的意义
        三、工业的不足
        四、工业发展评估
第四章 教育体制的转换
    第一节 完备的传统教育
        一、传统教育的组织形式
        二、传统教育的作用
    第二节 发达的近代教育
        一、新式学校教育的创立和成长
        二、民众教育的开始和普及
        三、近代教育的价值
第五章 新文化的显现
    第一节 光辉灿烂的文化成就
        一、辉煌的学术
        二、杰出的艺术
    第二节 现代气息的图书发行业和报刊业
        一、别具一格的图书发行业
        二、异军突起的报刊业
第六章 现代政治的进展
    第一节 资产阶级的形成
        一、行会组织
        二、商会
    第二节 风起云涌的民主革命
        一、常州辛亥革命吟
        二、爱国救亡的五四运动
第七章 近代常州社会问题和生活方式的考察
    第一节 社会问题显现
        一、自杀增加
        二、毒品泛滥
        三、盗匪猖獗
        四、迷信充斥
        五、赌风盛行
    第二节 多姿多彩的休闲生活
        一、传统的娱乐形式
        二、新娱乐形式出现
        三、演说风气渐兴
    第三节 现代体育运动的诞生
        一、学校体育运动的革新
        二、民间体育运动的继承和发扬
        三、现代体育竞赛体制形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政府行政权力清单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背景、问题与研究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问题
        3、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3、研究文献述评
    三、研究路线、可能的创新与研究不足
        1、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研究思路
        3、可能的创新
        4、研究的不足
第二章 政府权力监督与制约的基础理论
    一、政府权力制约的经典理论
        1、亚里士多德分权理论
        2、洛克三权分立思想
        3、孟德斯鸠分权制衡理论
        4、杰斐逊双重分权理论
        5、政府权力制约理论在本研究中指导性与应用性
    二、政府失灵论
        1、公共选择学派的基本理论
        2、斯蒂格利茨的“缺失”论
        3、政府失灵行为表现
        4、“政府失灵论”在本研究中的指导性与应用性
    三、委托代理理论
        1、委托代理理论发展
        2、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假设
        3、委托代理理论的研究立足点
        4、委托代理理论在本研究的指导性与应用性
    四、社会资本论
        1、社会资本的内涵
        2、社会资本的属性
        3、社会资本理论溯源
        4、社会资本理论在本研究的指导性与应用性
    五、交易成本论
        1、交易成本的基本理论
        2、交易成本的形成原因
        3、交易成本的分类
        4、交易成本的解决
        5、交易成本理论在本研究中的指导性与应用性
第三章 历史考察: 不同社会形态下的政府权力制约模式
    一、前工业社会: 单向度的权力控制
        1、家国同构的统治型政府权力模式
        2、垂直的权力监察系统
        3、具备一定约束力的谏官制度
    二、工业社会: 双向权力制约
        1、管理型政府行政权力模式
        2、市场主导、政府宏观调控型的经济治理模式
        3、市场博弈能力的提升挑战全能行政权力控制
    三、后工业社会: 对政府权力的多重制约
        1、管理型向服务型政府权力模式转型
        2、资源配置层面市场主导取代行政计划
        3、社会变革倒逼政府行政权力改革
    四、比较分析
        1、政府治理模式的差异
        2、政府行政权力地位转变
        3、政府行政权力制约主体的变化
第四章 政府行政权力清单制度: 规制政府行政权力的重要工具
    一、政府行政权力清单制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的多维度考察
        1、政府层面的反思
        2、市场化改革层面的分析
        3、社会领域的“善治”需要
    二、将政府行政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可行性: 中国的视界
        1、法律制度层面的分析
        2、公共参与的考察
        3、执法层面的审视
    三、认知政府行政权力清单制度
        1、制定政府行政权力清单制度的目的
        2、明确政府行政权力清单制度的使命
        3、定位政府行政权力清单制度的主体
        4、厘清政府权力清单制度的客体
第五章 中国政府行政权力清单制度的形成动因: 三维场域的分析
    一、政府层面的内在动力: 权力自我变革的客观要求
        1、全能政府神话的破灭
        2、政府失灵行为
        3、政府治理能力的顶层设计
        4、公共服务的伦理追求
    二、经济领域的外部施压: 市场与政府的博弈
        1、市场权力扩张要求与政府行政审批制约间的矛盾
        2、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地位与政府权力主导间的冲突
        3、市场低成本追求与准入高门槛间的张力
    三、社会领域的强烈诉求: 社会与政府的博弈
        1、社会自治要求与政府权力压制间的矛盾
        2、公民参与意愿与政府权力干预间的尴尬
        3、社会监督需要与利益集团权力自我保护间的冲突
第六章 中国政府行政权力清单制度的构成要素与运行机制考察
    一、建构权力清理的目标锁定基准
        1、于法无据的权力事项
        2、于法有据但不符地方实际的问题
        3、与法律、法规相冲突的事项
        4、职能部门的权力交叉重叠问题
        5、权力行使中擅自增加环节的问题
    二、明确内容: 政府行政权力清单制度的涵盖事项
        1、清理权力: 梳理政府及部门职责
        2、确认权力: 编制权力目录与运行流程图
        3、配置权力: 现有权力的调整、优化
        4、公开权限: 公开权力清单与流程
        5、制约权力: 建立健全全程监督制度
    三、系统整合: 行政权力清单制度应协调的几组关系
        1、数量与质量关系
        2、权力下放与承接关系
        3、共性与个性关系
        4、“清单”与“网”的关系
    四、推进逻辑: 政府行政权力清单制度的落实程序
        1、政府行政权力清单制度的推进原则
        2、政府行政权力清单制度的推进时间安排
        3、政府行政权力清单制度的推进步骤
    五、政府行政权力清单制度的运行机制
        1、政府内部权力动力机制
        2、政府与市场的权力作用机制
        3、政府与社会的权力互动机制
第七章 政府行政权力清单制度实施案例: 各地试点的现状考察与反思
    一、政府行政权力清单制度的1.0时代: 三个试点地区执行效果考察
        1、东部地区的试点: 江苏睢宁的干部系统化改革
        2、中部地区的试点: 河北成安的权力改革之路
        3、西部地区的试点: 成都武侯“一把手”权力勘界
    二、政府行政权力清单制度的2.0时代: 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制度实施
        1、上海自贸区简介
        2、上海自贸区成立的现实条件
        3、上海自贸区管理制度的创新
        4、负面清单模式与传统正面清单制度的区别
        5、上海自贸区制定的负面清单
    三、比较分析: 政府行政权力清单制度执行现状反思
        1、政府行政权力清单制度的实施成效
        2、当前存在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3、比较分析
第八章 他山之石: 若干国家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实践及启示
    一、权力清单制度发端: 英国公民宪章运动
        1、行政权力实施标准
        2、官方信息获取: 信息自由法的保障
        3、贯彻行政权力标准的外部控制
        4、行政权力的救济: 控诉程序启动
    二、最少的权力干预: 美国负面清单制度考察
        1、雏形: 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2、发展: 与若干国家的双边贸易协定
        3、成熟: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
        4、美国的负面清单制度
        5、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控制
    三、较少权力干预: 韩国权力清单制度考察
        1、取消贸易壁垒: 以申报取代审批
        2、设定负面清单: 具体行业、领域的公布
        3、贸易保障措施: 相关法律的制度保障
    四、对我国权力清单制度的借鉴与启示
        1、政府的“自我削权”: 监管重于审批
        2、权力的合法性溯源: 法律制度的完善
        3、重视负面清单: 激发市场活力
第九章 对策建议: 推进与优化政府行政权力清单制度的若干思考
    一、完善和强化政府行政权力清单制度: 促进政府行政权力自我改革
        1、摸清家底: 法无授权不可为
        2、自我削权: 行政审批制度转型
        3、财政控制: 预算审批制度创新
        4、金融改革: 优化金融服务
        5、挤压权力弹性: 控制自由裁量权
    二、必须完善负面清单模式: 推动市场结构调整与升级
        1、市场活力加法: 交易成本最小化
        2、负面清单制度: 法无禁止即可为
        3、克服市场负效应
        4、复制与推广自贸区模式
    三、必须落实责任清单制度: 强化社会监督与制约
        1、知情权保障: 公布政府权力清单
        2、参与权保障: 完善听证制度
        3、监督权保障: 社会主体监督权益的法律确认
        4、媒体的监督权力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身份的认同与重构的焦虑—论严歌苓小说中的身份建构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本选题的相关界定
        一、 海外华文文学与海外华人文学
        二、 文化身份
    第二节 与选题有关的国内研究综述
        一、 对女性视角的研究
        二、 对人性主题的研究
        三、 对创作艺术风格的研究
        四、 比较研究
        五、 对于身份问题的研究
第一章 文化碰撞中的写作意识和心态
    第一节 “他者”文化语境下的写作意识
    第二节 文化差异下的创作心态
第二章 异质文化语境下的“边缘”书写
    第一节 底层移民现实重压下的生存困境
    第二节 “失语”与“失根”下的痛苦迷失
        一、 悲欢离合的爱恋情欲
        二、 扭曲变形的另类亲情
        三、 疏离隔膜的冷漠人情
        四、 分裂畸变的复杂人性
    第三节 生存空间中的孤独、归属焦虑
        一、 都市繁华背后的冷漠
        二、 开放公共空间的隐喻
        三、 学校、公寓、餐馆等生活工作空间的展示
        四、 双重边缘化的文化符码——唐人街
第三章 跨文化视域下对故国的回望与反思
    第一节 多元文化视域的生成
    第二节 历史透视中的家园批判
    第三节 传统文化观念的延续与守望
第四章 重构身份的艺术策略
    第一节 双语并行的语言追求
    第二节 多元文化冲击下叙事策略的转换
    第三节 平等、和谐文化观的生成与身份认同
结语
参考文献
严歌苓创作年表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10)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与百年中国:1900-2010(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CONTENTS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题解
    二、学术史
    三、问题与方法,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演进历程
    一、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创始背景
    二、早期国际历史科学大会
        (一) 1898年海牙:发端
        (二) 1900年巴黎:独立大会
        (三) 1903年罗马:常设性组织的标志
        (四) 1908年柏林:办会争议和成就
        (五) 1913年伦敦:盛况及意义
    三、一战后的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与大会
        (一) 1923年布鲁塞尔大会:“胜利者的聚会”
        (二) 1926年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的成立
        (三) 奥斯陆、华沙和苏黎世大会
    四、冷战时期:政治与方法论的争议
        (一) 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的制度改革
        (二) 冷战时期的政治对话和分歧
        (三) 方法论讨论
    五、全球化时代的全球性史学会
        (一) 冷战结束之前的全球史
        (二) 1995年以来的大会与全球史
        (三) 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的全球化努力
第二章 民国早期:中国学界对“万国史学大会”的积极姿态
    一、国学根底与国际视野:南高史地研究会与《史地学报》
        (一) 南高史地研究会成立的背景
        (二)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创办与南高史地研究会的活动
        (三) 《史地学报》的学术抱负及其对国外史学的关注
    二、对接国际:陈训慈论中国史学组织的早期建设
        (一) 陈训慈其人及其西史视野
        (二) 陈训慈对西方史学家组织的引介和对中国史学会建设的初步思考
        (三) 推动中国史学走向世界
        (四) 近代科学语境中的史地学会建设
    三、陈训慈、向达与“不鲁舍拉第五届万国史学大会”
        (一) 《史地学报》首次提到伦敦国际史学大会
        (二) 陈训慈对第5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报道
        (三) 向达发表评述第5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译文
        (四) 向达译文传达的大会信息
    四、第6届国际史学大会在中国的反响
        (一) 从《史地学报》到《史学杂志》
        (二) 陈训慈对第6届国际史学大会的评介
        (三) 刺激与回应:朱希祖筹建中国史学会
第三章 20世纪30年代:中国参加国际历史科学大会
    一、国际历史学会会长田波烈来华:过程与反响
        (一) 田波烈来华与中国学人的响应
        (二) 顾颉刚、陶希圣与田波烈的会谈
        (三) “最伟大的时刻”:田波烈的期待与傅斯年、何炳松的参与
        (四) 相关媒体报道的搜集与分析
    二、学界立场和政界态度:中国加入国际史学会的合力
        (一) 傅斯年、王世杰的努力
        (二) 蔡元培与中研院的态度
        (三) 傅斯年的坚持与中国参会代表(胡适)的选定
    三、中国代表胡适与第八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
        (一) 会前的准备:傅斯年与胡适之间的联络
        (二) 胡适的参会论文:中国史研究的新进展
        (三) 胡适的参会过程:中国登上国际史学舞台
第四章 1940-1980年:失联与回归
    一、官方联系中断后中国史学界与大会的关联
        (一) 关注大会主旨:1940年代相关状况与分析
        (二) 冷战思维:1950—1970年代相关状况的梳理与分析
    二、中国与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官方联系的恢复
        (一) 国际史学界的呼唤与中国史学界走向开放
        (二) 中国组建第15届大会代表团和参会筹备
    三、参加第15届大会与成为正式会员国
        (一) 参加第15届大会的意义与影响
        (二) 中国正式加入国际史学会
第五章 1985年:中国与第16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
    一、两个显着变化
    二、以积极的姿态参会
    三、大会对中国的持续影响
第六章 1990年代:波折中不断密切的交流与合作
    一、中国学者参与马德里和蒙特利尔大会的历程
        (一) 代表团的构成及其特点
        (二) 中国学者的大会学术交流活动
    二、中国首次申办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及其受挫
        (一) 关于中国申办国际大会的原因分析
        (二) 申办国际史学大会的过程与节点
        (三) 中国首次申办失利原因分析
    三、1990年代中国学者对大会的观察与思考
        (一) 对会议代表性观点的介绍与评论
        (二) 对西方学者研究方法与特点的思考
        (三) 关于中国史学发展的建议
第七章 历史性突破:2000年以来的中国与国际史学大会
    一、中国积极参与新世纪的三次大会
        (一) 新世纪中国史学家代表团的构成及其特点
        (二) 中国史学家参与深度的提升
        (三) 新世纪中国学者对大会的积极观察与思考
    二、2010年:成功申办2015年第22届大会
        (一) 中国申办国际史学大会的再次酝酿
        (二) 中国再次申办的筹备历程
        (三) 2010年阿姆斯特丹:中国成功获得第22届大会的承办权
        (四) 中国申办成功的原因及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2003年《农业科研经济管理》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辽宁省农村科技特派团项目绩效评价研究[D]. 薛琳.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3)
  • [2]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D]. 热孜万古丽·阿巴斯.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8)
  • [3]《新疆新闻出版》研究[D]. 苏伦格. 北京印刷学院, 2019(02)
  • [4]《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大事记(1987-2017)[J]. 胡鑫,任卫娜,马俊哲,王蓉,宋晓华,张世蓁.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18(S1)
  • [5]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价值评估及其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 何可. 华中农业大学, 2016(12)
  • [6]战国秦汉西南族群演进的空间格局与地理观念[D]. 孙俊. 云南师范大学, 2016(12)
  • [7]常州早期城市现代化研究[D]. 孔卓. 扬州大学, 2016(12)
  • [8]政府行政权力清单制度研究[D]. 王君君. 南京大学, 2015(01)
  • [9]身份的认同与重构的焦虑—论严歌苓小说中的身份建构意识[D]. 王谦. 河北师范大学, 2014(09)
  • [10]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与百年中国:1900-2010[D]. 孟德楷. 山东大学, 2014(11)

标签:;  ;  ;  ;  ;  

2003年《农业科研经济管理总目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