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潮藻类通过船舶压载水进入厦门港的风险分析

赤潮藻类通过船舶压载水进入厦门港的风险分析

一、赤潮藻经船舶压舱水输入厦门港的风险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家真[1](2020)在《压载水沉积物中异常亚历山大藻生理生态学及其入侵风险研究》文中认为压载水沉积物是甲藻包囊运输和转移的主要载体,近年来,由压载水沉积物导致的外来甲藻物种入侵已经普遍发生。为了探究外来船舶压载水沉积物中甲藻包囊的入侵风险,本研究对江阴港口5艘外来船舶压载水沉积物中的活体甲藻包囊种类进行鉴定和分析,筛选和萌发中国沿海非本地甲藻物种,并通过生理生态学实验和竞争实验,对疑似外来物种的潜在入侵风险进行探究和评估。主要研究结果表明:1)在江阴港5艘外来船舶压载水沉积物中共鉴定出甲藻包囊9属29种,包括膝沟藻类(gonyaulacoids)、钙甲藻类(calcoidinellids)、裸甲藻类(gymnodinioids)、翼甲藻类(diplopsalids)以及原多甲藻类(protoperidinioids),活体包囊密度介于1至45 cysts/g DW。其中不同船舶压载水沉积物中甲藻包囊的种群结构各有差异,但均存在有毒有害种甲藻包囊。2)根据形态特征和分子生物学信息发现了中国沿海未记录的甲藻包囊类型—异常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insuetum)包囊(RCME-2藻株)。此包囊为近球形,营养细胞为梨形,壳板表面分布有密集的网状结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其与日本和韩国的异常亚历山大藻藻株最为接近。3)生理生态学研究表明异常亚历山大藻(RCME-2藻株)在温度为15–30℃,盐度为20–35的环境中均能正常生长和繁殖,其中在温度为20℃,盐度为35的条件下有最大细胞密度1.94×104 cells/m L和最大比生长速率0.240 d-1。异常亚历山藻可以广泛利用多种常见氮源和磷源,在以硝酸钠为氮源和以甘油磷酸为磷源的环境中生长状况最佳。4)异常亚历山大藻在与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和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的共培养实验中占据竞争优势,其中东海原甲藻在共培养过程中生物量迅速下降并于第6天消失。滤液培养实验结果表明异常亚历山大藻的无细胞滤液能够抑制东海原甲藻的生长,滤液比例为100%的条件下可使东海原甲藻的生物量减少62%。5)使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对异常亚历山大藻(RCME-2藻株)进行了57种水溶性毒素和22种脂溶性毒素组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该藻并无任何水溶性和脂溶性毒素产生。但其氯仿和甲醇提取物的溶血活性很强,为122.46 HU/L,单细胞溶血活性可达1.36×10-5 HU/cell,远高于其他藻类。因此,异常亚历山大藻的竞争优势可能来自于细胞分泌的溶血性物质。6)综合实验结果以及相关文献,结合海洋生物入侵风险评估的分层指标体系,确定了异常亚历山大藻为高风险的海洋入侵甲藻。

吴惠仙,边佳胤,王飞飞,马金,袁长春,薛俊增[2](2018)在《中国大陆到港船舶压载水生物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中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初,加快了沿海港口的建设。港口和航运业的快速发展,导致世界各地大量的船舶压载水到达中国沿海港口,提高了压载水生物入侵的风险。有关中国大陆港口到港船舶压载水的研究,早期从卫生防疫的角度关注病原菌的入侵,从赤潮防控的角度关注有害藻类的入侵,在此基础上逐渐扩展到压载水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但主要是在压载水生物种类调查的层面。随着《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的生效,必将推动船舶压载水生物的研究逐步深入到压载水生物适应机制和入侵机制方面,并推动船舶压载水检测技术的研发创新,为公约履约和港口国监督检测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

杜还,张小芳,张芝涛,刘开颖,李日红[3](2016)在《中国近海入境船舶压舱水输入特征与风险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远洋船舶压舱水在我国港口海域的大量排放是造成地理性隔离水体间外来海洋有害生物传播和近岸海域环境日益恶化、赤潮灾害频发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中国港口入境船舶压舱水输入总量估算模型,通过调查国家交通运输部和国家海关总署公开发布的外贸航运及商品进出口信息,在确立中国港口入境船舶压舱水输入总量和中国五大港口群体压舱水输入比值的基础上,分析了2007年至2012年中国近海入境船舶压舱水的输入特征和环境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我国五大港口群体入境船舶压舱水的输入总量极不平衡,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区域输入的境外压舱水总量最多,2012年输入量为10 368万t,其次是环渤海地区,为7 371万t,珠江三角洲地区排第三位,为6 729万t,东南沿海地区和西南沿海地区输入的压舱水总量较少,仅有1 659万t和571万t。入境船舶压舱水的大量排放对我国尤其是经济发达区域的港口海域生态环境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周淑辉,白章红,田桢干,刘艳,刘志国,陈家正,吴俊,李青,贾巍[4](2015)在《上海港外来船舶压舱水中浮游动物的调查及风险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上海港外来船舶压舱水中浮游动物的种类和入侵风险。[方法]对2013-2014年上海港的30艘外来船舶压舱水样品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在外来船舶压舱水中共发现浮游动物5门8纲59种。[结论]进入上海港的外来船舶压舱水中浮游动物物种丰富度较高,初步评估显示外来船舶压舱水的排放对上海港生态具有一定风险。

唐议,苏舒[5](2015)在《防控船舶压载水造成的生物入侵的管理问题》文中提出船舶压载水携带大量生物到地理隔绝水域可能引起严重的生态问题,成为引入海洋外来入侵生物的主要途径之一。2004年IMO通过了《控制和管理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国际公约》,制定了压载水管理的国际规则。尽管该公约尚未达到生效条件,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已经开始通过国内立法单方面实施船舶压载水管理。我国现有涉及船舶压载水管理的立法主要限于防止污染和卫生防疫,尚未有从防止生物入侵的角度的专门或具体的法律规定,未能实施相应的管理。建议:(1)尽快完善船舶压载水管理立法;(2)先行要求入境船舶压载水深海置换;(3)加强港口和近岸水域本地生物本底调查;(4)加强压载水管理技术研究;(5)建立管理部门多方协调机制;(6)及早准备对本国船舶的压载水管理。

王洪超,苏静静,屈年瑞[6](2014)在《外来赤潮生物入侵现状及对赤潮灾害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外来赤潮生物入侵加剧了我国近海海域的赤潮灾害。根据2004—2013年的数据统计,分别从赤潮生物优势种、频率、海域分布和赤潮面积4个方面分析了外来赤潮生物对我国近海赤潮灾害的影响,并着重从外来赤潮生物入侵早期预警系统建设、压舱水排放管理和赤潮灾害防治技术3个方面提出应对措施。

周淑辉,吴俊,孟庆松,马伟军,秦玉涛,顾雪峰,黄锳刚,曹国佩,陈家正[7](2012)在《上海港外来船舶压舱水中赤潮种的调查及风险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对2007~2011年间上海港的60艘外来船舶压舱水样品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进入该水域的外来船舶压舱水中赤潮种丰富度较高,共发现62种赤潮生物,分别隶属于5门32属。其中,出现率较高的种有菱形海线藻(Thalassionema nitzschioides)、圆海链藻(Thalassiosira rotula)、长菱形藻(Nitzschialongissima)、中肋骨条藻(Skelrtonema costatum)、丹麦细柱藻(Leptocylindrus danicus)、尖刺拟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pungens)。初步评估显示外来船舶压舱水的排放对上海港生态具有一定风险。

周淑辉,吴俊,孟庆松,秦玉涛,顾雪峰,黄锳钢,曹国佩,陈家正,陆春飞[8](2012)在《上海港外来船舶压舱水中浮游植物的调查及风险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上海港外来船舶压舱水中浮游植物的种类及入侵风险。方法对2007—2011年上海港的60艘外来船舶压舱水样本进行和分析。结果外来船舶压舱水中发现浮游植物共8门63属152种(包括62种赤潮生物)。其中,常见种主要有菱形海线藻(Thalassionema nitzschioides)、圆海链藻(Thalassiosira rotula)、长菱形藻(Nitzschialongissima)、中肋骨条藻(Skelrtonema costatum)、丹麦细柱藻(Leptocylindrus danicus)、尖刺拟菱形藻(Pseudo-nitzschiapungens)。结论进入上海港的外来船舶压舱水中浮游植物物种丰富度较高,初步评估显示外来船舶压舱水的排放对上海港生态影响具有一定风险。

李西标,刘明杰,张军伟,李磊,王颖,于健[9](2011)在《国际航行船舶压舱水卫生检疫监管立法探讨》文中提出目的推进我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律体系的建设,提高国境卫生检疫立法水平。方法通过研究船舶压舱水管理的国际法规、国外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我国船舶压舱水管理现状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提出船舶压舱水卫生检疫监管的法规要求对策与建议。结果目前,中国针对国际航行船舶压舱水携带外来生物和病原体的问题没有专门的立法,现行的国境卫生检疫法律法规对压舱水管理方面的规定比较片面。结论为确保口岸卫生安全,应切实加快船舶压舱水卫生检疫监管立法建设。

杨清良,蔡良候,高亚辉,苏展,陈长平,林更铭,黄美珍,李炳乾,项鹏,许翠娅,郑惠东,梁君荣,邢小丽,方民杰[10](2011)在《中国东南沿海港口外轮压舱水生物的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机选取东南沿海港口的17艘外来船舶(含8条集装箱船和9条散货船)作为监测对象,进行压舱水浮游植物及动物的物种鉴定和丰度测定,并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检出分属于7个浮游植物门类和5个动物门类的309种外来压舱水生物(包括60种赤潮生物)。外轮压舱水生物的分布及生存状态与水样的水龄和盐度相关。船舶压舱水排放是大家熟知的外来水生生物入侵的主要媒介。本调查结果表明,中国东南沿海外来散货船的压舱水排放所具的潜在生物入侵风险比集装箱船更应受关注。

二、赤潮藻经船舶压舱水输入厦门港的风险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赤潮藻经船舶压舱水输入厦门港的风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压载水沉积物中异常亚历山大藻生理生态学及其入侵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甲藻包囊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
        1.1.1 甲藻的生活史
        1.1.2 甲藻包囊的分类与鉴定
        1.1.3 甲藻包囊的生物学和生态学功能
    1.2 中国沿海甲藻包囊研究进展
        1.2.1 中国沿海海底沉积物中甲藻包囊的研究进展
        1.2.2 中国沿海压载水沉积物中甲藻包囊的研究进展
    1.3 源于压载水沉积物中外来甲藻物种的入侵研究
    1.4 外来海洋生物入侵风险评估
    1.5 本研究的内容、意义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江阴港口外来船舶压载水沉积物中甲藻包囊种类及组成
    2.1 引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样品采集
        2.2.2 样品处理与观察
        2.2.3 包囊萌发
        2.2.4 分子生物学鉴定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甲藻包囊的种类鉴定
        2.3.2 压载水沉积物中甲藻包囊的物种组成及密度
        2.3.3 压载水沉积物中甲藻包囊的种群结构
        2.3.4 包囊萌发结果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异常亚历山大藻的分类及关键生理特征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藻种培养
        3.2.2 形态观察
        3.2.3 分子和系统发育分析
        3.2.4 生理实验设计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形态特征
        3.3.2 系统发育分析
        3.3.3 温度和盐度对异常亚历山大藻生长的影响
        3.3.4 异常亚历山大藻对营养盐的选择性
    3.4 讨论
        3.4.1 异常亚历山大藻的分类地位
        3.4.2 温度、盐度和营养盐对异常亚历山大藻生长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异常亚历山大藻的种间竞争策略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藻种培养及前处理
        4.2.2 三种藻的营养利用动力学研究
        4.2.3 三种藻在共培养下的竞争关系研究
        4.2.4 异常亚历山大藻滤液对东海原甲藻和塔玛亚历山大藻生长的影响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氮、磷浓度变化对三种甲藻生长的影响
        4.3.2 三种甲藻在共培养下的竞争关系
        4.3.3 异常亚历山大藻滤液对东海原甲藻和塔玛亚历山大藻生长的影响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异常亚历山大藻产毒及溶血活性的初步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藻细胞收集及前处理
        5.2.2 毒素提取和检测
        5.2.3 溶血毒素的提取及溶血活性检测
    5.3 结果
        5.3.1 水溶性及脂溶性贝类毒素产生情况
        5.3.2 藻细胞溶血活性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异常亚历山大藻的潜在入侵风险评估
    6.1 引言
    6.2 外来海洋生物入侵风险评估模式
        6.2.1 入侵风险综合指数计算
        6.2.2 因子分级隶属度赋值
        6.2.3 入侵风险预警分析
    6.3 结果
        6.3.1 异常亚历山大藻的入侵风险
        6.3.2 异常亚历山大藻的风险预警
    6.4 讨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
    7.1 主要结果与结论
    7.2 创新点
    7.3 本研究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脂溶性贝类毒素组分检测
    附录 B 水溶性贝类毒素组分检测
硕士期间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2)中国大陆到港船舶压载水生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微生物 (细菌) 检测
2 浮游植物 (藻类) 研究
3 浮游动物研究
4 展望

(3)中国近海入境船舶压舱水输入特征与风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典型船型压舱水装载量与载重量比值
    1.2 中国五大港口群体入境船舶压舱水输入量值估算方法
    1.3 中国五大港口群体外贸装载量占全国总装载量年度比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中国主要港口外贸货物装载量
    2.2 中国港口海域入境船舶压舱水输入总量
    2.3 中国五大港口群体海域船舶压舱水输入特征
3 入境船舶压舱水输入风险分析
4 结论与建议

(4)上海港外来船舶压舱水中浮游动物的调查及风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2.1材料
    2.2方法
3结果和分析
    3.1压舱水中浮游动物的种类
    3.2不同船舶压舱水中浮游动物的种类差异
    3.3压舱水中浮游动物的密度
4小结和讨论
    4.1外来压舱水浮游动物的物种丰富度
    4.2外来压舱水所携带的浮游动物风险分析

(5)防控船舶压载水造成的生物入侵的管理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船舶压载水产生的生物入侵危害
2 船舶压载水管理的国际公约和国外管理状况
    2. 1 国际公约
        2. 1. 1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2. 1. 2 《压载水公约》
        ( 1) 《压载水公约》的制定及现状
        ( 2) 《压载水公约》的主要管理要求和技术标准
    2. 2 有关国家的立法和管理措施
        2. 2. 1 美国
        2. 2. 2 澳大利亚
        2. 2. 3 加拿大
        2. 2. 4 挪威
        2. 2. 5 巴西
3 我国船舶压载水管理现状
    3. 1 我国有关船舶压载水管理的立法现状
    3. 2 我国有关船舶压载水管理现状
4 建议

(6)外来赤潮生物入侵现状及对赤潮灾害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外来海洋生物入侵现状
    1.1 入侵途径
    1.2 外来赤潮生物种类
2 我国近海海域赤潮现状
3 我国应采取的措施
    3.1 建设赤潮生物入侵早期预警系统
    3.2 加强压舱水排放管理
    3.3 加强赤潮灾害防治技术研究
4 结论

(7)上海港外来船舶压舱水中赤潮种的调查及风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和分析
3 小结和讨论
    3.1 外来船舶压舱水中赤潮种的丰富度
    3.2 外来船舶压舱水中赤潮及产毒种风险分析

(8)上海港外来船舶压舱水中浮游植物的调查及风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压舱水中浮游植物种类
    2.2 压舱水中赤潮和产毒生物
3 讨论
    3.1 外来压舱水浮游植物的物种丰富度
    3.2 外来压舱水所携带的赤潮、产毒种及风险分析
    3.3 外来船舶压舱水中的外来生物

(10)中国东南沿海港口外轮压舱水生物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压舱水生物的物种组成和丰度 (表1)
    2.2 压舱水生物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3 小结与讨论

四、赤潮藻经船舶压舱水输入厦门港的风险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压载水沉积物中异常亚历山大藻生理生态学及其入侵风险研究[D]. 张家真.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2020
  • [2]中国大陆到港船舶压载水生物研究[J]. 吴惠仙,边佳胤,王飞飞,马金,袁长春,薛俊增.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8(03)
  • [3]中国近海入境船舶压舱水输入特征与风险分析[J]. 杜还,张小芳,张芝涛,刘开颖,李日红. 海洋通报, 2016(01)
  • [4]上海港外来船舶压舱水中浮游动物的调查及风险分析[J]. 周淑辉,白章红,田桢干,刘艳,刘志国,陈家正,吴俊,李青,贾巍. 检验检疫学刊, 2015(05)
  • [5]防控船舶压载水造成的生物入侵的管理问题[J]. 唐议,苏舒.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5(01)
  • [6]外来赤潮生物入侵现状及对赤潮灾害的影响研究[J]. 王洪超,苏静静,屈年瑞.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4(06)
  • [7]上海港外来船舶压舱水中赤潮种的调查及风险分析[J]. 周淑辉,吴俊,孟庆松,马伟军,秦玉涛,顾雪峰,黄锳刚,曹国佩,陈家正. 植物检疫, 2012(03)
  • [8]上海港外来船舶压舱水中浮游植物的调查及风险分析[J]. 周淑辉,吴俊,孟庆松,秦玉涛,顾雪峰,黄锳钢,曹国佩,陈家正,陆春飞.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2012(02)
  • [9]国际航行船舶压舱水卫生检疫监管立法探讨[J]. 李西标,刘明杰,张军伟,李磊,王颖,于健.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2011(02)
  • [10]中国东南沿海港口外轮压舱水生物的调查[J]. 杨清良,蔡良候,高亚辉,苏展,陈长平,林更铭,黄美珍,李炳乾,项鹏,许翠娅,郑惠东,梁君荣,邢小丽,方民杰. 海洋科学, 2011(01)

标签:;  ;  ;  ;  

赤潮藻类通过船舶压载水进入厦门港的风险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