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概论

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概论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述略(论文文献综述)

梁玉梅[1](2021)在《马克思环境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1生态环境问题不仅关系到人民身体健康、幸福安康,还关系到社会的长治久安,是影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必不可缺少的活动场所,人与环境彼此联系,相互影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保护环境实际上就是在保护人类自己。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口的增多,自然界遭到了不同程度上的开发和利用。但是,由于人们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环境效益,不能正确地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违背自然发展规律,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导致人与环境的关系越来越紧张,生态危机日益显现。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都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应该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热爱自然,爱护环境,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运行规律,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界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自然界的可利用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如果人们只是一味地沉浸于从自然界中去索取,超出自然的承载界限,只会破坏生态环境,最终危及人类自身。关注环境,研究环境问题对于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深入探讨马克思环境思想,有利于进一步深化环境观的思想内涵,也有利于进一步丰富科学发展观内涵,为解决我国现存环境问题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深入研究马克思具有创造性和可操作性的环境思想对于治理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文章分为五部分,从环境、环境观的相关概念入手,继而论述了马克思环境观的理论来源、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基本特征以及其当代价值。文章的核心部分主要分为内容和特征两部分,从内容中提炼出特征,通过对内容与特征的详细分析,充分领悟马克思环境观的重要内涵。理论联系实际是对该思想研究的落脚点,马克思环境观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为解决现实中环境问题提供科学指导方法,致力于实现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文章运用文献研究法,通过查找与马克思环境观相关的经典着作、期刊论文来深入探究马克思的环境观,并对其相关内容进行展开论述,提炼、总结核心观点,解读马克思环境观的科学内涵,进一步说明马克思环境观的研究价值所在。通过将马克思环境观与黑格尔、费尔巴哈等学者的环境观进行比较,探究出马克思环境观的实践性、科学性、批判性、社会性。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拓展马克思环境观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与以往学者的研究相比,文章对马克思环境观研究进行了一定程度上创新。第一,研究切入点的创新。目前学术界对马克思环境观研究仍比较少,大多数学者主要集中于对马克思生态观、自然观的研究,缺乏对环境观的专门探究。生态观主要研究生物体及其生长环境之间的关系,具有整体性、有机性和系统性。自然观主要强调外在于人的物质世界,具物质性、客观性和规律性,自然观可以理解为狭义的生态观。而本文所探讨的环境观主要研究为人类提供物质资料的外部自然条件,强调“人的尺度”与“物的尺度”的统一性,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性。研究马克思环境观,有利于进一步深化该思想。第二,研究角度的创新。以往学者主要从哲学层面的人化自然去理解马克思的生态环境思想的自然概念,具有片面性。而文章从环境学、法学、哲学等多维度对环境概念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分析,有利于全面、透彻掌握马克思环境观的核心内涵,突出该思想的科学性所在。

杨智博[2](2020)在《马克思的生态理论及当代价值研究》文中认为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提升的同时,社会化大生产的问题也不断涌现,人与自然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对自然资源的掠夺越来越多,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越来越大,并由此引发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如何有效平衡产生发展与环境保护间的相互关系,保护好生态环境,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我们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生态思想与后人继承和发展了的马克思生态思想有机结合后,形成了马克思生态理论,该理论概括了生态问题的基本思想与基本观点,目的是研究人与自然、自然与社会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当前,面对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及其引发的一系列生态问题、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对马克思生态理论的价值和内涵展开研究,在构建和谐社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马克思生态理论的相关概念,对马克思生态观的主要内涵进行了归纳和阐述。其次,对马克思生态理论中国化发展历程展开研究,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对马克思生态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最后,对当今时代采用马克思生态理论重要性展开研究,从理论价值视角,论述了马克思生态理论进一步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体现,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引领,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客观体现,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行动指南;在实践价值视角,阐释了马克思生态理论提供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方向遵循,促进政治生态样本的创新创造,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发展,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支撑,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的价值取向。

于宜含[3](2020)在《安德烈·高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安德烈·高兹(Andre Gorz 1924—2007)是法国着名的左翼思想家,作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在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他从生态学出发对资本主义进行全面系统的批判,开辟了政治生态批判的独特视角。在高兹看来,资本家在经济理性的支配下追求财富的最大化,对利润的盲目追求导致了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而生态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其他一切危机的根源。可以说,高兹认为资本主义生态危机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矛盾激化的原因和反映。摆脱生态危机,需要改变资本主义以利润为唯一追求的生产生活方式,在遵循生态理性的基础上,通过联合性的社会合作组织实现自我管理、自我设限,实现生态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超越。高兹根据设想的社会主义生态标准批判资本主义的经济理性,主张通过对经济理性设限彻底扭转资本主义社会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因为把社会主义革命转向一种生态文化革命而具有明显的乌托邦色彩。正确把握高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价值与局限,对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共7章:第1章是绪论部分;第2章交代了高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现实背景和理论渊源;第3章、第4章和第5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分析了高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前提、主题和旨趣;第6章和第7章是论文主体部分的延伸,进一步探讨了高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价值和局限;结论总结了论文的核心观点。第1章,绪论对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等问题进行了介绍。第2章,交代了高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现实背景和理论渊源。就现实背景而言,包括高兹本人的生活经历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现实两部分。就理论渊源而言,高兹批判地继承了包括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法兰克福学派思想以及列斐伏尔日常生活理论在内的各种社会批判理论,为实现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批判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第3章,阐述了高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前提。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是依托其政治经济学实现的,高兹在此基础上,从生态学的视角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进行了新的解读:其一,高兹理清了劳动内涵的新变化,对现代工业社会异化劳动的内涵做出判断之后,提出真劳动的内涵,形成了劳动解放的新观点;其二,高兹分析了现代工业社会工人阶级力量的变化,强调只有能够实现自然和人类社会和谐相处的“非工人非阶级”才是真正的革命动力和历史主体,指出非工人的非阶级的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其三,在指明生态危机取代经济危机的前提下,提出重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原则,实现社会主义生态转向。第4章,提出了高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主题。对资本主义进行生态学批判:高兹首先揭示了经济理性支配下导致生态危机的必然性;其次,高兹对实现经济理性的科学技术进行了批判,揭示了本该中立的科学技术沦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成为阶级统治工具的事实;最后,高兹论证了经济理性和科技理性造成的劳动分工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异化的根源。第5章,揭示了高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旨趣。高兹批判资本主义经济理性、技术理性和劳动分工,表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冲突,而保护环境的最佳制度选择是更为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与奉行经济理性的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不同,高兹主张的是生态社会主义,即以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为依托,使经济理性服从于生态理性,对资本主义工业体系进行生态重构,实现生态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第6章,评价了高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高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既有其理论价值,也有其历史局限性。理论价值主要体现在:开辟了政治生态批判的独特视角;对生产、消费和现代性进行了重新思考;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等。历史局限性表现为:对生态危机矫枉过正;具有鲜明的技术决定论倾向;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具有乌托邦色彩。第7章,分析了高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在推进生态政治建设方面: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开拓生态建设的政治思维;在推进生态经济建设方面:有利于推动以生态为尺度的“新常态”经济转型,建设以生态为导向的新型现代化;在推进生态文化建设方面:有利于构建意识形态的生态话语权,倡导生态文明理念。结语,研究高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结论:其一,高兹通过从生态学视角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发现,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生态危机;其二,指导资本主义的经济理性是造成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而生态危机是资本主义其他一切危机的根源;其三,为了实现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和谐,必须用生态理性取代经济理性,用生态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其四,高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虽然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其生态社会主义构想中蕴含的理论价值对当今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赵唱[4](2020)在《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研究》文中认为公民生态道德养成是一种以“公民”为主体、以“养成公民保护生态自觉性”为目的的新型生态治理模式。这种新型方案通过培养“自下而上”的公民生态道德自觉性来应对以往“由上而下”的政府强制公众保护生态模式,这一过程的完成须经认知、规范和实践三条进路才可能达成:认知进路为公民与自然和谐相处提供了“思想觉悟”,规范进路使得公民生态道德养成有理可依,而实践进路则从内外两个层面为公民生态道德养成提供了具体策略,三条路径缺一不可。本文内容由绪论、主体部分和结语构成。绪论是对论文的选题、主旨、框架、创新点等所做的详细说明。基于对国内外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研究现状的分析与梳理,更多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政府管理及环境保护领域,从哲学或伦理学角度分析的研究不多。本文以“公民”主体为立足点,从哲学角度透析出一种“自下而上的、公民自觉的”生态道德养成模式,这是关于生态问题的一种价值观或认知上的新诠释。第一章主要从理论和实践维度对“公民生态道德养成问题的形成与发展”进行分析。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理论基础包括公民身份理论、道德自觉思想、马克思主义生态实践观、生态整体主义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它们分别是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研究的主体、认知、实践、目标(生态目标与道德养成目标)支撑;现实基础则源于文艺复兴之后主体性的复归以及工业文明导致的生态危机加剧。而整个公民生态道德养成历大致历经了三个阶段,分别是“顺天而行”的朴素直觉生态阶段、以“主体性”和“他者性”为特征的主客二分生态阶段、以“主体间性”为特征的双向关系生态阶段,这是一个从直观到理性、从独断到相互的生态进化过程。第二章阐释的是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主要内容。通过对公民与生态公民、道德与道德养成、公民生态道德养成与公民生态素养培育等概念的辨析,可以更清晰地看到,公民生态道德养成是一场以“生态公民”为主体、以“生态觉悟”为核心、以“道德养成”为目标、存在于生态领域的一场人类思维模式改革,其特征是多元性、引导性和实践性,其实质是将生态保护阵地由“政府”转至“公民”、由“强制主导”转为“自觉维护”。这种对公民主体自觉性的强调确保了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存续价值,但是这种自觉性道德养成的困难度也是显而易见的,分别体现在认知、规范和实践领域,具体指由“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之争”引出的价值认知困境、由“道德能否习得或何以习得”造成的规范引导困境和由“公民与自然沟通的不搭界问题”导致的实践操作困境。第三章是从认知角度探究公民生态道德养成进路。作为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第一困境,认知困境是公民主体“自主、自觉”发生形态的根源所在。从历史来看,要促进公民与自然和谐相处,仅仅依赖科技的发展是不够的,解除对主体的束缚、发掘人类热爱生命的天性才是应对生态治理的根本思路。当整个世界都在催促着人类环境意识的觉醒时,“觉悟”便成为了每个公民最重要的一种认知能力,其中“思考性觉悟”、“学习性觉悟”和“实践性觉悟”在切入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认知困境、规范困境和实践困境方面意义重大,而由此引申出的“和谐觉悟”、“过程觉悟”和“递进觉悟”分别为公民生态道德养成提供了总体目标、内在心态和信心表征,这些内容的综合便是公民与生态和谐相处的道德标杆——“觉悟式公民生态道德养成观”。第四章从规范角度探析公民生态道德养成进路。“觉悟”仅仅是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认知钥匙,若要使得公民生态道德逐步成型,为公民设定具体的规范与方案是必须更是必要的。但问题是,生态公民主体并不是单一的,故针对不同群体也要有不同的道德养成方案。从“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之争”可以看出,公民大体具有“利己”和“利他”两类生态观,而前者又可分为个人主义和合理利己主义生态观,后者则包括无差别利他主义与有差别利他主义生态观,而这四种在养成难以度上也有不同。故此从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合理利己”、“他者不伤害”和“多思慎行”三立场出发,分别可为上述四种生态公民设定一套“公民生态道德递进养成步骤”方案,即当公民在与生态交往初期应当具有“生态警觉”规范,当公民与生态无利益冲突时公民应当保持一种“不伤害原则”,而当公民与生态发生利益冲突时则应当持有一种“多为他者着想”的心态,直至最后养成“无私为他”的最高公民生态道德标准。第五章从实践角度探析公民生态道德养成进路。马克思在分析生态危机的产生根源时曾指出,正是因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导致的“实践异化”才促使人类生态急剧恶化;而旧有的生态治理路径多采取的是政府强制管理与教育措施,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升以及人类平等性意识的增强,人对于“美好生活追求”的欲望也愈加强烈,而这种追求归根到底是人对自身自由全面发展的追求,是人类对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追求,正是这些主体愿望的不断萌发使得“己(内在自主追求)+他(外在引导式教育)”辩证式公民生态道德养成成为可能。具体而言,“从己出发”的内在路径源于“公民主体与生态客体无法通约”问题,正是这一问题使得公民无法直观体会到生态之悲、之苦,它是公民与生态难以和谐相处的内在困境,而“移情”可作为解决这一困境的重要策略,其作用集中体现在促使公民在“生态警觉-不伤害-为他者着想-无私为他”的递进之路上更具同情之心;“从他出发”的外在路径指的是除己之外可以影响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其他措施,具体包括作为“引导者”的政府、作为“推进者”的学校、作为“扶持与监督者”的社会和作为“熏陶者”的家庭,他们分别采取法规约束、语言引导、身教熏陶、网络宣传和反复操作这五种方式对公民进行生态知识以及生态技能的训练,从而促使公民在“生态警觉-不伤害-为他者着想-无私为他”的递进之路上更加顺畅,最终促使全面自由发展式公民生态道德的养成。结语部分主要对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展望:一是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理论体系的成熟与完善;二是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实践化与本土化。

孙雯[5](2020)在《新时代公民生态文明观培育研究》文中认为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护生态环境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社会制度和思想观念的问题,既需要外在保障和约束,也需要内在自觉和行动,需要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促进生态文明意识养成和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带来发展方式的深刻转变,使生态文明观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我们应继续发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着优势,从人类最高利益出发,达成政治共识、增进价值认同、唤起情感共鸣,增强制度自信,使全体人民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共同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中国。这既是新时代赋予我们每位中华儿女的新任务和新挑战,又是顺应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当代回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文中以此为背景,分析了中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的时代任务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联系,阐述公民生态文明观培育的时代诉求。首先,在对国内外生态文明观教育相关研究的了解和梳理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所面临的时代机遇与挑战,以及生态文明观培育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过去的中国,在历经沧桑与磨难后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进入到快速恢复与发展时期。为了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与精神文明需要,我们在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关系中过于强调物质的进步,加之各种不良思潮以及多元文化的冲击,致使思想认识偏离方向。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方面,一切重心包括文化建设、教育内容都围绕经济发展的目标而偏移,忽略生态保护的意义和价值,付出了生态代价。其次,详细论述生态文明观培育原则应当围绕目标来确定,使符合新时代公民要求的“生态人”目标在以时代性、政治性、持续性、协同性和实践性为原则的培育过程中圆满达成。最后,面对千载难逢的时代机遇,以及存在的问题与挑战,着重探究新时代公民生态文明观培育整体化实施路径。要在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坚持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以夯实民族精神基础,提升生态审美能力唤起生态文明意识自觉生成,发挥生态文化多样性的优势,为生态文明观培育提供精神支持和动力保障;生态文明观培育内容要符合新时代需要,具有新时代特征,呈现新时代气象,以奠定对国家和民族责任感、认同感、自豪感等心理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凝聚家庭、学校、社会各单元的有利资源,动员全社会力量,筑牢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共同激发人们对于生态文明观的学习动力和行为自觉,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使中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在新时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

陈红睿[6](2018)在《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性审视与现实价值》文中指出20世纪中叶,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逐渐增强,带来了物质财富满足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与自然关系的不断紧张,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严重的威胁。生态问题持续加剧成为全球性的热点话题,人们开始重新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并寻求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与对策。在探索的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对于解决生态问题具有积极作用。为此,学术界开启了用生态学的观点探讨生态问题产生的根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涌现出以保护环境为目的的绿色社会思潮——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马克思主义试图将马克思主义与生态运动相结合,并从生态的维度对资本主义进行深刻的批判,从而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社会主义的新理论。论文通过对西方理性中的控制自然、生态中心主义和经济理性等观念进行系统分析,探讨了控制自然与控制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反对非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和人类中心主义的资本主义形式,重新阐释了控制自然的内涵并论述了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强调人类不是引起生态问题的根本原因。同时,还对西方理性观念所产生的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分析,从制度的维度揭示了资本主义反生态的本性,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条件之间二重矛盾以及探析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物质断裂的现象。从经济学的角度着重批判了生态资本主义改良的幻想和资本主义与生态学之间是相矛盾的,并得出改良后的资本主义是不能解决生态问题的结论。对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科技和军事实力,不断向发展中国家进行生态转嫁的生态帝国主义的罪恶的行径展开了激烈的批判。此外,在资本主义追逐利润的驱使下,由此导致的技术异化、消费异化引发的生态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分析并阐述了技术异化和消费异化产生的生态后果和摆脱途径。生态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本性与生态危机的内在联系,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造成生态危机的罪魁祸首,提出解决生态危机的唯一途径只能是变革资本主义制度,强调只有通过构建生态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才能解决生态危机。生态马克思主义所提出的对未来社会应当遵循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价值观等方面,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例如,发展循环经济、推广生态技术、倡导理性消费、抵制生态转嫁等。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实现生态共享是构建生态社会主义社会的必经之路。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为解决全球生态问题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也为我国构建新型社会主义生态环境提供了理论基础。当然,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未来社会的构想具有浓厚的乌托邦色彩,缺乏切实可行的方案。因此,我们在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过程中,应该辩证地看待生态马克思主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进程,让生态马克思主义真正为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朱玉[7](2017)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阈下我国绿色消费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盲目重视经济增长速度,长期忽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以及它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得人们在享受越来越富裕生活的同时,也面临着环境污染、资源衰竭等严重问题,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存环境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影响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党的十八大以来,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树立顺应自然、尊重自然的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具体到消费上就是要倡导绿色消费。作为人口大国,我国消费市场的容量巨大,绿色消费更具无限的发展潜力,但同时我国绿色消费在发展过程中却存在诸多问题。作为一种全新的消费方式和理念,绿色消费的实现需要多方的相互配合,从消费理念的转变、到生产方式的改进、再到市场的接受普及,需要消费者、企业、政府和市场的通力合作。但现阶段我国消费者绿色消费意识淡薄、企业绿色产品供给不足、政府绿色消费保障体系不完善、绿色市场秩序混乱,这些存在的现实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绿色消费的实现。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指导,在马克思主义生思想中找寻解决生态问题的理论基础,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角度出发,分析我国绿色消费存在问题的原因,继而找到解决对策,实现消费的绿色转向,缓解因过度消费而造成的污染和破坏,最终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消费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宋春苗[8](2017)在《高兹重建生态理性思想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主要以高兹的重建生态理性思想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高兹重建生态理性的背景和理论来源,探析其重建生态理性的路径,对其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历史局限作出评断,以期从高兹重建生态理性的思想中得到解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启示。第一章从社会现实背景及理论来源两方面梳理了高兹重建生态理性思想的背景和理论来源。20世纪以来,从《寂寞的春天》到《增长的极限》,从《我们共同的未来》到《21世纪议程》,理论界学者纷纷着书立说,揭示生态失衡和环境破坏的严重性。以伦敦烟雾事件为代表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威胁人类生存,生态环境的恶化,生态危机的爆发引起世界恐慌。环境问题一直升温,越来越成为政治关注的焦点,以保护环境为口号的绿色环境运动成为社会运动的主流,以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主生产方式为主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高兹作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其重建生态理性思想颇具典型。该思想既来源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和谐论及生态危机论,也萌发于科学社会主义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伟大构想,还启迪于法兰克福学派对批判这一工具的有效利用。第二章是对本文研究对象的具体展开,概括了高兹重建生态理性思想的核心内容,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从何谓生态理性入手,概括生态理性的内涵,并指出生态理性的出场是以经济理性的批判为动力。既然是生态理性的重建,则重建路径分析自然成为本章的重点,本章从理念转型:经济理性服从生态理性;生产创新:"更少但更好"的生产范式;目标追求:保护生态环境的最佳选择是先进的社会主义三方面阐述高兹重建生态理性的路径,概括出高兹重建生态理性思想具有逻辑性、批判性、针对性、前瞻性四大特点。第三章是在概括高兹重建生态理性思想具有逻辑性、批判性、针对性、前瞻性四大特点的基础上对高兹重建生态理性思想从价值和历史局限性两方面作全面客观的评价。高兹关于"给现代性划定界限"的观点为我们认清现代化危机,探析现代化出路提供新思路。而高兹重建生态理性过程中对资本主义制度批判之深刻,对"更少但更好"这一生产范式之钟爱,对构建先进的社会主义之决心,对生产和消费的重新定位,对丰富和完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之贡献,都极具意义和价值。在嘉许高兹重建生态理性之光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对生态危机的矫枉过正,不能忽略其对未来社会的构想中存在的乌托邦色彩及鲜明的技术决定论倾向。第四章是本文的落脚点,从高兹重建生态理性思想中寻求可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借鉴之处。理论的研究是为了现实的应用,高兹重建生态理性思想中理念的转型启示我们要宣传绿色思想,绿化个人行为,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一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实践活动;经济理性主导下的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种种弊端启示我们要控制经济理性发挥作用的范围,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双赢发展,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观念贯彻到底;"更少但更好"的生产范式启示我们要转变生产与消费方式,促进生产与消费的良性互动;而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我们要谨防科技异化,利用科学技术,铸就维持生态平衡的铁壁铜墙,发挥科学技术对生态环境的保驾护航作用。

张雍[9](2017)在《论我国网络文化生态失衡的发生机理与治理之道》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两台计算机的连接,到如今全球网络的形成,人类通过网络信息技术构建起了虚拟的网络空间,在网络空间人们可以像在现实社会一样进行社交、游戏、观影、商谈、议政等虚拟活动。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现实活动都实现了虚拟化,现代人基本能够实现足不出户的衣食生活,同时虚拟社会的繁荣使得人们通过网络创造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逐年增加。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给社会创造价值的同时,我国网络文化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出现了一部分失衡,导致网络空间出现了诸多问题,诸如黄赌毒、血腥暴力、封建迷信等低俗文化以及西方腐朽价值观在网络空间传播,污染着网络空间;网络犯罪数量逐年增加,损害着网络参与主体的利益;常有网络暴力事件发生,造成网络空间的秩序混乱等。针对我国网络文化生态失衡的现状,文章在第二章梳理了相关概念,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相关内容;通过生态、网络文化、文化生态等理论定义了网络文化生态的基本概念;阐述了网络文化正态和负态的两种状态,得出我国网络文化生态出现一定程度的失衡现象的结论。第三章论述了我国网络文化与外部环境关系失衡的现状,主要简述了网络文化与政治、经济、技术、法规和监管这五大外部环境的关系存在失衡的现状。第四章分析了网络文化与外部关系失衡的发生机理,其中利益之争是导致关系失衡的根本原因,另外监管制度的漏洞和法律法规的缺失加重了网络文化生态的失衡。第五章探索了建立我国健康的网络文化生态应当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最后提出了治理我国网络文化生态失衡的具体措施。

韩清滨[10](2016)在《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视域下的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之间整体协调发展关系的理论。基于马克思主义本身极大的系统性特点,从构成要素上看,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发展体系中形成的对于人应当对自然界遵守的行为准则的观点。就我国当下而言,随着整个国家市场化体制的不断成熟以及工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以及我国农村市场化的形成与进一步发展,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凸出。本论文在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指导下对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进行有益的探究,不仅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实践意义。首先,本论文辨析了生态学与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之间的关系,辨析了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对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在我国发展的脉络进行梳理。对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态环境建设进行回顾与总结。对我国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指导下所取得的生态建设成就与经验进行总结。其次,本论文指出了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对产生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强调了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第三,本论文提出了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对策。围绕当前农村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所提供的视角与观点,借鉴国外农村生态环境问题解决的有效经验,拟提出有效的农村生态环境解决方式、方法和机制。最后,本论文给出了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实践例子。第一个例子是桓镇的农村生态发展,主要描述了该镇的生态农业发展及其困境。第二个实例是桓镇张村废弃采石场的生态修复工程,具体描述人们如何利用先进的生态技术对废弃采石场进行生态修复的。这两个例子反映了我国当下农村生态环境解决或建设中的具体实践细节,一则验证了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在我国广大农村生态环境中的所发挥的指导性作用,一则提供了理论需要继续发展的现实材料。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述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述略(论文提纲范文)

(1)马克思环境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及意义
        1. 选题缘由
        2. 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 国内研究现状
        2. 国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1. 研究思路
        2. 研究方法
    (四) 论文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1. 创新点
        2. 不足之处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 “环境”的相关解读
    (二) “环境观”的相关解读
二、马克思环境观的理论渊源
    (一) 古代朴素的环境观
    (二) 中世纪宗教神学环境观
    (三)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环境观
    (四) 黑格尔、费尔巴哈的环境观
三、马克思环境观的发展历程
    (一) 萌芽时期:对环境观的初步探究
    (二) 形成时期:多维度解读人与环境的关系
    (三) 发展时期: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生态批判
四、马克思环境观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
    (一) 主要内容
        1. 对旧唯物主义环境观的批判
        2. 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
        3. 实践是实现人与环境辩证统一的根本活动
        4. 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环境的破坏
        5. 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两个“和解”
    (二) 基本特征
        1. 实践性
        2. 科学性
        3. 批判性
        4. 社会性
五、马克思环境观的当代价值
    (一) 理论价值
        1. 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2. 唤起全社会保护环境的法治意识
        3. 启示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二) 现实价值
        1. 增强环境保护意识,积极构建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
        2.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为保护动物保驾护航
        3. 利用科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六、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马克思的生态理论及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中提出的新方法和新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的新思路
第2章 马克思生态理论概述
    2.1 生态的内涵
    2.2 马克思生态理论发展阶段
    2.3 马克思生态理论主要内涵
        2.3.1 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2.3.2 劳动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第3章 马克思生态理论中国化发展
    3.1 马克思生态理论中国化发展历程
        3.1.1 毛泽东对马克思生态理论的初步尝试
        3.1.2 邓小平对马克思生态理论的积极探索
        3.1.3 江泽民对马克思生态理论的不断完善
        3.1.4 胡锦涛对马克思生态理论的开拓延展
    3.2 习近平对马克思生态理论的重大贡献
        3.2.1 继承和发展马克思辩证自然观
        3.2.2 继承和发展马克思生态政治观
        3.2.3 继承和发展马克思绿色发展观
        3.2.4 继承和发展马克思生态权益观
第4章 马克思生态理论的当代价值
    4.1 马克思生态理论的理论价值
        4.1.1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发展
        4.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健全完善
        4.1.3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引领
        4.1.4 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客观体现
        4.1.5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行动指南
    4.2 马克思生态理论的实践价值
        4.2.1 提供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方向遵循
        4.2.2 促进生态样本创新创造
        4.2.3 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发展
        4.2.4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支撑
        4.2.5 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的价值取向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3)安德烈·高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高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背景考察和理论渊源
    2.1 高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背景考察
        2.1.1 高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轨迹考察
        2.1.2 高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
    2.2 高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论渊源
        2.2.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
        2.2.2 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
        2.2.3 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
第3章 高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前提: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新路径
    3.1 对劳动的再认识
        3.1.1 “异化劳动”新解
        3.1.2 劳动的现代性内涵
        3.1.3 劳动解放与时间自由
    3.2 对革命主体的再认识
        3.2.1 “非工人的非阶级”的产生
        3.2.2 “非工人的非阶级”的内涵
        3.2.3 “非工人的非阶级”的出路
    3.3 对政治经济学的生态改革
        3.3.1 生态危机取代经济危机
        3.3.2 政治经济学原则的生态重建
        3.3.3 社会主义的生态转向
第4章 高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主题: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
    4.1 对经济理性的生态批判
        4.1.1 经济理性的非理性动机
        4.1.2 经济理性导引下的异化普遍化
        4.1.3 超越经济理性的藩篱
    4.2 对科学技术的生态批判
        4.2.1 “技术法西斯主义”
        4.2.2 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属性
        4.2.3 生态、资本与技术的反思
    4.3 对劳动分工的生态批判
        4.3.1 劳动分工与劳动异化
        4.3.2 异化劳动与异化消费
        4.3.3 异化消费与“丰裕的贫困”
第5章 高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旨趣:“生态社会主义”的建构
    5.1 生态社会主义的提出
        5.1.1 批判传统社会主义
        5.1.2 批判改良资本主义
        5.1.3 重新定义社会主义
    5.2 生态社会主义的内核
        5.2.1 生态自我
        5.2.2 生态理性
        5.2.3 生态劳动
    5.3 生态社会主义的构建
        5.3.1 建立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
        5.3.2 生态社会主义现代化
        5.3.3 生态社会主义的“文化革命”
第6章 高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评价
    6.1 高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贡献
        6.1.1 开辟了政治生态批判的独特视角
        6.1.2 对生产、消费以及现代性的重新思考
        6.1.3 丰富和发展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
    6.2 高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局限性
        6.2.1 对生态危机的矫枉过正
        6.2.2 鲜明的技术决定论倾向
        6.2.3 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具有乌托邦色彩
第7章 高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对中国的启示
    7.1 推进生态政治建设
        7.1.1 发挥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7.1.2 开拓生态建设的政治思维
    7.2 推进生态经济建设
        7.2.1 以生态为尺度的“新常态”经济转型
        7.2.2 以生态为导向的新型现代化
    7.3 推进生态文化建设
        7.3.1 建构意识形态的生态话语权
        7.3.2 倡导生态文明信仰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意义
        0.1.1 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理论意义
        0.1.2 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实践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2.1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0.2.2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0.3 思路与结构框架图
        0.3.1 本文的研究思路
        0.3.2 结构框架图
    0.4 研究方法
    0.5 创新之处与难点
        0.5.1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0.5.2 研究的难点
第一章 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形成基础
    1.1 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理论基础
        1.1.1 公民身份理论
        1.1.2 道德自觉思想
        1.1.3 马克思主义生态实践观
        1.1.4 生态整体主义思想
        1.1.5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
    1.2 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实践基础
        1.2.1 主体性复归是公民自觉生态道德养成的前提
        1.2.2 生态危机使得公民生态道德养成成为必然
    1.3 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历史嬗变
        1.3.1 以“顺天而行”为特征的朴素直觉时期
        1.3.2 以“主体性”和“他者性”为特征的主客二分时期
        1.3.3 以“主体间性”为特征的双向关系时期
第二章 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内涵与特征
    2.1 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内涵阐释
        2.1.1 以“生态公民”为主体的关系剖析
        2.1.2 以“生态觉悟”为核心的素养培育
        2.1.3 以“道德养成”为目标的生态模式
    2.2 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特征
        2.2.1 多元性特征
        2.2.2 引导性特征
        2.2.3 实践性特征
    2.3 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主要困境
        2.3.1 由“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之争”引出的价值认知困境
        2.3.2 由“道德能否习得或何以习得”造成的规范引导困境
        2.3.3 由“公民与自然沟通的不搭界问题”导致的实践操作困境
第三章 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认知进路
    3.1 从认知角度分析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必要性
        3.1.1 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历史困境
        3.1.2 公民生态道德的认知现状堪忧
        3.1.3 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认知内容
    3.2 觉悟式公民生态道德养成观的内涵
        3.2.1 觉悟概念的层次划分
        3.2.2 和谐觉悟——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总体目标
        3.2.3 过程觉悟——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内在心态
        3.2.4 递进觉悟——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信心表征
    3.3 觉悟式公民生态道德养成观的作用
        3.3.1 “思考性觉悟”之于公民生态道德养成价值认知困境的作用
        3.3.2 “学习性觉悟”之于公民生态道德养成规范引领困境的作用
        3.3.3 “实践性觉悟”之于公民生态道德养成实践操作困境的作用
第四章 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规范进路
    4.1 四种公民生态道德观的源起及内涵
        4.1.1 个人主义生态观
        4.1.2 合理利己主义生态观
        4.1.3 无差别利他主义生态观
        4.1.4 有差别利他主义生态观
    4.2 四种公民生态道德观之养成剖析
        4.2.1 四种公民道德观之养成优劣势透析
        4.2.2 四种公民生态道德观之养成难易度分析
    4.3 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立场
        4.3.1 合理利己立场
        4.3.2 他者不伤害立场
        4.3.3 多思慎行立场
    4.4 公民生态道德递进养成步骤
        4.4.1 生态警觉——生态交往初期的公民生态道德
        4.4.2 不伤害原则——无利益冲突时的公民生态道德
        4.4.3 为他者着想——有利益冲突时的公民生态道德
        4.4.4 无私为他者——公民生态道德的最高标准
第五章 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实践进路
    5.1 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实践渊源与范式确立
        5.1.1 实践异化与生态危机
        5.1.2 旧有实践路径梳理与分析
        5.1.3 辩证式公民生态道德实践范式内涵
    5.2 从“己”出发的公民生态道德养成内在路径
        5.2.1 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内在困境——主客不可通约
        5.2.2 主客不可通约困境的应对路径——移情策略
        5.2.3 移情策略在生态领域的具体应用
        5.2.4 公民生态道德的移情递进养成模式
    5.3 从“他”出发的公民生态道德养成外在路径
        5.3.1 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外在因素及其作用
        5.3.2 公民生态道德养成外在路径的核心内容
        5.3.3 公民生态道德养成外在路径的主要方式
        5.3.4 公民生态道德的教育递进养成模式
    5.4 从“和谐”出发的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综合路径
        5.4.1 “己+他”式个体公民生态道德实践养成
        5.4.2 全面自由发展式公民生态道德实践养成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5)新时代公民生态文明观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4 主要研究思路及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本研究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据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新时代
        2.1.2 公民
        2.1.3 生态文明观
    2.2 理论依据
        2.2.1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
        2.2.2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生态思想
        2.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
        2.2.4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新时代公民生态文明观培育时代境遇
    3.1 新时代公民生态文明观培育的时代机遇
        3.1.1 人民美好生活愿望为生态文明观培育增强动力
        3.1.2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为生态文明观培育提供政策支持
        3.1.3 教育现代化为生态文明观培育掌握目标方向
    3.2 新时代公民生态文明观培育面临的挑战
        3.2.1 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想与现实存在矛盾
        3.2.2 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复杂交织
        3.2.3 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有待具体完善和落实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新时代公民生态文明观培育现状分析
    4.1 公民生态文明观培育调查问卷分析
        4.1.1 参与调研者的基本情况
        4.1.2 个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态度
        4.1.3 个人践行生态保护的状况
        4.1.4 个人对生态文明建设主体的认识
        4.1.5 个人对生态保护了解状况
    4.2 生态文明观培育存在问题
        4.2.1 生态伦理道德失位
        4.2.2 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缺位
        4.2.3 生态文明观培育自觉性偏低
    4.3 生态文明观培育存在问题成因分析
        4.3.1 经济发展特定阶段的观念制约
        4.3.2 生态文化缺乏系统性建设
        4.3.3 生态文明教育缺乏整体效能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新时代公民生态文明观培育原则和目标
    5.1 新时代公民生态文明观培育的基本原则
        5.1.1 时代性原则
        5.1.2 政治性原则
        5.1.3 持续性原则
        5.1.4 协同性原则
        5.1.5 实践性原则
    5.2 新时代公民生态文明观培育的价值目标
        5.2.1 生态人是生态文明践行的主体
        5.2.2 生态人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应有之意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新时代公民生态文明观培育实施策略
    6.1 引导公民树立生态意识
        6.1.1 树立绿色消费观遵循绿色生活方式
        6.1.2 树立绿色发展理念超越资本逻辑
        6.1.3 树立循环节约意识践行基本国策
    6.2 推进生态文化建设
        6.2.1 培育生态审美情趣
        6.2.2 发展生态文化自觉
        6.2.3 发掘生态文化资源
    6.3 拓展生态文明观培育内容
        6.3.1 生态理性的价值观教育
        6.3.2 生态责任感的道德品质教育
        6.3.3 合理需求与适度消费的幸福观教育
        6.3.4 平等、公正的大国精神教育
        6.3.5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忧患教育
    6.4 强化生态文明观培育路径
        6.4.1 以家庭教育为起点培育生态文明习惯
        6.4.2 以学校教育为阵地加强生态文化教育
        6.4.3 以社会教育为依托构筑生态文明基石
        6.4.4 以个人教育为重心提高生态文明自觉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 公民生态文明观培育调查问卷

(6)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性审视与现实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及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生态马克思主义的概述
    2.1 生态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2.1.1 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
        2.1.2 社会环境保护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2.1.3 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生态反思
    2.2 生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渊源
        2.2.1 马克思的人与自然关系理论
        2.2.2 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
        2.2.3 生态学、系统论和未来学的相关思想
    2.3 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
        2.3.1 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形成阶段
        2.3.2 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阶段
        2.3.3 生态马克思主义的成熟阶段
第3章 生态马克思主义对西方理性观念的生态批判
    3.1 “控制自然”观念的谬误
        3.1.1 “控制自然”的历史沿革
        3.1.2 “控制自然”与控制人的双重解放
        3.1.3 “控制自然”的重新阐释
    3.2 生态中心主义的批判
        3.2.1 生态中心主义及其人的失落
        3.2.2 为人类中心主义辩护
    3.3 经济理性的批判
        3.3.1 经济理性的产生和发展
        3.3.2 经济理性的危害
        3.3.3 经济理性的超越
第4章 生态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生态批判
    4.1 资本主义制度反生态的本性
        4.1.1 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
        4.1.2 资本主义的双重矛盾
        4.1.3 资本主义的物质断裂
    4.2 生态资本主义的批判
        4.2.1 生态资本主义的幻象
        4.2.2 生态资本主义的经济学分析
    4.3 生态帝国主义的批判
        4.3.1 生态帝国主义兴起的原因
        4.3.2 生态帝国主义的表现
        4.3.3 生态帝国主义的危害
第5章 生态马克思主义对技术异化的生态批判
    5.1 技术与生态危机
        5.1.1 技术悲观主义
        5.1.2 技术乐观主义
        5.1.3 技术异化产生的根源
        5.1.4 技术异化的批判
    5.2 技术的非理性运用
        5.2.1 “技术法西斯主义”的批判
        5.2.2 技术的非理性运用的生态后果
    5.3 技术的生态合理化转变
        5.3.1 技术伦理的重建
        5.3.2 技术选择的转向
第6章 生态马克思主义对消费异化的生态批判
    6.1 消费异化与生态危机
        6.1.1 消费异化现象的产生
        6.1.2 消费异化产生的根源
        6.1.3 消费异化现象的表现
    6.2 消费异化的生态性危害
        6.2.1 消费异化的社会后果
        6.2.2 消费异化的生态后果
    6.3 克服消费异化的途径
        6.3.1 需求理论的重新构建
        6.3.2 “期望破灭的辩证法”
        6.3.3 “更少地生产、更好地生活”
第7章 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性审视及其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7.1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审视
        7.1.1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
        7.1.2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困境
    7.2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构建:生态社会主义
        7.2.1 生态社会主义的社会变革战略
        7.2.2 生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案
        7.2.3 生态社会主义的经济模式
        7.2.4 生态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
    7.3 生态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价值
        7.3.1 发展循环经济
        7.3.2 推广生态技术
        7.3.3 倡导理性消费
        7.3.4 抵制生态转嫁
        7.3.5 生态共享共同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7)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阈下我国绿色消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一)选题目的
        (二)选题意义
    二、主要研究现状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研究现状
        (二)绿色消费研究现状
    三、主要内容和构架
        (一)主要内容
        (二)基本架构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绿色消费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概述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理论内核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当代价值
    二、绿色消费概述
        (一)绿色消费的内涵
        (二)我国发展绿色消费的重要意义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绿色消费的关系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绿色消费提供理论依据
        (二)绿色消费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消费观的内在要求
第二章 我国绿色消费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公众绿色消费意识淡薄
        (一)绿色消费意识停留在低层次
        (二)消费中攀比浪费意识较严重
    二、绿色产品供给不足
        (一)企业开发和提供绿色产品的动力不足
        (二)绿色产品规模小且结构单一
        (三)企业缺少应有的市场调研和宣传“度”
    三、绿色消费保障体系不完善
        (一)绿色消费法律机制不健全
        (二)绿色消费税制不完善
        (三)绿色采购管理不成熟
    四、绿色市场秩序混乱
        (一)绿色产品市场“鱼龙混杂”
        (二)流通渠道不畅通
第三章 我国绿色消费存在问题分析
    一、公众绿色消费能力不足
        (一)国民整体生活水平不高
        (二)缺乏绿色消费责任意识
        (三)文化素质低且环境教育缺失
    二、企业绿色“运营”不善
        (一)企业缺乏绿色营销理念
        (二)企业缺乏绿色责任意识
        (三)企业绿色科技创新不足
    三、政府绿色监管不够
        (一)政府绿色消费制度管理不健全
        (二)政府绿色消费政策制定不完善
    四、绿色市场运行无序化
        (一)市场监管和保障体系滞后
        (二)绿色消费市场信息不对称
第四章 我国绿色消费路径探索
    一、培育公众绿色消费意识
        (一)开展绿色消费教育
        (二)宣传绿色消费知识
        (三)提高公众参与意识
    二、完善企业生态管理系统
        (一)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生态化
        (二)构建绿色生产体系
        (三)实施绿色营销策略
    三、加强政府参与度
        (一)建立健全政府绿色消费管理机制
        (二)推进政府带头绿色消费
        (三)完善绿色消费的相关政策服务体系
    四、实现市场“绿色转向”
        (一)完善绿色消费市场准入制度
        (二)营造良好绿色消费环境
        (三)完善绿色产品流通渠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主要的科研成果

(8)高兹重建生态理性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选题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之处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创新之处
第一章 高兹重建生态理性思想的发生语境
    一、高兹重建生态理性思想的产生背景
        (一) 生态环境恶化,生态危机爆发
        (二) 绿色环境运动成为社会运动的主流
        (三)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孕育而生
    二、高兹重建生态理性思想的理论来源
        (一)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自然观的支撑
        (二) 科学社会主义的引擎
        (三) 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启迪
第二章 高兹重建生态理性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生态理性的概念及重建动力
        (一) 何谓生态理性
        (二) 高兹对生态理性的界定
        (三) 高兹重建生态理性思想的动力——经济理性的非理性后果
    二、高兹重建生态理性思想的基本路径
        (一) 理念转型:经济理性服从生态理性
        (二) 生产创新:"更少但更好"的生产范式
        (三) 目标追求:保护生态环境的最佳选择是先进的社会主义
    三、高兹重建生态理性思想的特征
        (一) 逻辑性——理论构建层次有序
        (二) 批判性——以批判为重建动力
        (三) 针对性——以生态问题为导向
        (四) 前瞻性——对生态问题的先见之明
第三章 高兹重建生态理性思想的价值及局限性
    一、高兹重建生态理性思想的价值
        (一) 对现代性的重新思考
        (二) 对生产与消费的重新定位
        (三) 丰富和发展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二、高兹重建生态理性思想的局限性
        (一) 对生态危机的矫枉过正
        (二) 浓厚的乌托邦色彩
        (三) 鲜明的技术决定论倾向
第四章 高兹重建生态理性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一、宣传绿色思想,绿化个人行为
        (一) 用绿色发展理念引领生态文明建设
        (二) "上""下"协力,在实践中绿化个人行为
    二、控制经济理性发挥作用的范围,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双赢发展
        (一)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二) 推行以生态为导向的新型现代化
    三、转变生产与消费方式,促进生产与消费的良性互动
        (一) 生产:实现扩大与改变的兼容
        (二) 消费:实现刺激与引导的同步
    四、利用科学技术,铸就维持生态平衡的铁壁铜墙
        (一)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的生态化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之策
        (二) 加强对科学技术的驾驭和监督,发挥科学技术为生态环境保驾护航的作用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论我国网络文化生态失衡的发生机理与治理之道(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内容
        1.3.1 主要内容
        1.3.2 重点、难点、创新点及不足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理论介绍
    2.1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2.1.1 生态的含义
        2.1.2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本论点
    2.2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2.2.1 文化的内涵
        2.2.2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基本论点
    2.3 网络文化生态理论
        2.3.1 网络文化生态的概念
        2.3.2 网络文化生态的特点
        2.3.3 网络文化生态的结构
第三章 我国网络文化生态失衡的状态
    3.1 网络文化与政治的关系出现失衡
    3.2 网络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出现失衡
    3.3 网络文化与技术的关系出现失衡
    3.4 网络文化与法规的关系出现失衡
    3.5 网络文化与监管的关系出现失衡
第四章 我国网络文化生态失衡的成因
    4.1 社会主体的利益之争
    4.2 监督机构存在不作为的现象
    4.3 网络监管立法不完善
第五章 我国网络文化生态失衡的治理之道
    5.1 我国网络文化生态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5.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
        5.1.2 基本原则
    5.2 治理我国网络文化生态失衡的具体措施
        5.2.1 完善参政议政平台
        5.2.2 完善政策宣传的平台
        5.2.3 加强对虚拟经济的管控
        5.2.4 推动信息技术的发展
        5.2.5 提高优秀文化在网络空间的影响力
        5.2.6 完善网络相关立法
        5.2.7 完善监管体系
        5.2.8 建立网络打假平台
结束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视域下的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与研究现状
        1.2.2 我国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研究现状综述
        1.2.3 有关我国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解决对策的研究综述
    1.3 本文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1.3.1 研究方法
        1.3.2 本文创新之处
    1.4 本文结构
第2章 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及其实践历程
    2.1 生态学与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之间的关系
    2.2 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关系
    2.3 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2.3.1 我国传统自然观与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相关性
        2.3.2 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探索
    2.4 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指导下我国生态建设成果简述
        2.4.1 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在我国水利建设中的指导与实践
        2.4.2 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在我国植树造林工作中的指导与实践
        2.4.3 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在我国人口问题中的指导与实践
        2.4.4 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在我国生态农业中的指导与实践
        2.4.5 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在我国法制体系中的体现
    2.5 小结
第3章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中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3.1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中的问题
        3.1.1 我国农村人口问题
        3.1.2 我国农业资源问题
        3.1.3 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
        3.1.4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破坏问题
        3.1.5 我国农村生态灾难问题
    3.2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成因分析
        3.2.1 我国农民环境保护意识的缺失
        3.2.2 我国农村经济粗放的发展方式
        3.2.3 我国现阶段环境治理能力低的现象
        3.2.4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法制不健全
    3.3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影响
        3.3.1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3.2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制约了我国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3.3.3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阻碍了我国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
        3.3.4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破坏了农村社会的稳定
        3.3.5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减缓了我国农村建设的进程
    3.4 小结
第4章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对策
    4.1 发展生态农业
        4.1.1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规划
        4.1.2 我国生态农业技术研究与投入
        4.1.3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策略
    4.2 推进农村小城镇发展战略
        4.2.1 小城镇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辨析
        4.2.2 我国农村小城镇发展趋势探讨
        4.2.3 建设独具特色的农村生态文化小镇的规划
    4.3 发展农村第三产业与绿色经济
        4.3.1 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
        4.3.2 乡镇企业的绿色转型
    4.4 提高农民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主体的能力与水平
        4.4.1 培养农民良好的生态理念
        4.4.2 赋予农民生态环境的监督权
        4.4.3 保障农民的生态参与权
    4.5 加强政府生态建设的能力与责任
        4.5.1 提供优质的生态公共产品
        4.5.2 遵循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的法治原则
        4.5.3 建立农村生态环境的积极补偿制度
    4.6 完善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法律体系
    4.7 建立有效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解决机制
        4.7.1 农村市场化与农村生态化关系的辨析
        4.7.2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解决机制的内涵
第5章 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实践之一:以鲁西南桓镇生态发展为例
    5.1 有关桓镇生态发展的基本阐述
    5.2 桓镇生态农业发展
        5.2.1 桓镇农业生态建设现状
        5.2.2 桓镇生态农业建设对策
    5.3 桓镇生态小城镇发展
    5.4 发展桓镇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
        5.4.1 桓镇酿酒业
        5.4.2 桓镇鲁锦
    5.5 推进桓镇的精神文明建设
    5.6 小结
第6章 马克思主义生态理实践之二:以桓镇张村废弃采石场修复为例
    6.1 采石场废弃地生态修复的背景及意义
    6.2 采石场废弃地修复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6.2.1 国内外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研究概况
        6.2.2 国内外采石场生态修复后景观规划的研究概况
    6.3 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用于废弃地生态修复、景观规划概述
    6.4 采石场废弃地生态修复的应用研究:以张村采石场废弃地为例
        6.4.1 鲁西南桓镇张村采石场自然地理概况
        6.4.2 张村采石场废弃地生态修复治理原则
        6.4.3 采石场废弃的修复治理步骤简介
        6.4.4 采石场废弃地生态修复后的景观
    6.5 张村采石场废弃地人文景观规划
        6.5.1 采石场废弃地景观规划目标与原则
        6.5.2 采石场废弃地生态修复后景观规划设计内容
        6.5.3 采石场废弃地生态修复后的景观规划
    6.6 小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四、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述略(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克思环境观研究[D]. 梁玉梅.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2]马克思的生态理论及当代价值研究[D]. 杨智博. 长春工业大学, 2020(11)
  • [3]安德烈·高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D]. 于宜含. 吉林大学, 2020(08)
  • [4]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研究[D]. 赵唱. 山西大学, 2020(12)
  • [5]新时代公民生态文明观培育研究[D]. 孙雯.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4)
  • [6]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性审视与现实价值[D]. 陈红睿. 吉林大学, 2018(03)
  • [7]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阈下我国绿色消费研究[D]. 朱玉. 齐鲁工业大学, 2017(05)
  • [8]高兹重建生态理性思想研究[D]. 宋春苗. 山东大学, 2017(01)
  • [9]论我国网络文化生态失衡的发生机理与治理之道[D]. 张雍. 华东交通大学, 2017(02)
  • [10]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视域下的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研究[D]. 韩清滨. 武汉理工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概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