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油田提高采收率新技术的应用

老油田提高采收率新技术的应用

一、一种提高采收率的新技术在老油区的应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锐,伦增珉,吕成远,王友启,唐永强,王欣[1](2021)在《中外提高采收率新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文中研究表明热采、气驱、化学驱仍是目前中外应用最为广泛的三大主要的提高采收率技术。随着提高采收率技术应用规模的扩大和逐步深入,传统的提高采收率技术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从新材料、新领域、新方法 3个方面系统总结分析了提高采收率新技术研发与应用的进展。新材料方面关注功能性聚合物、二甲醚、纳米材料等;新领域方面关注残余油区CO2混相驱、海上油田化学驱、非常规致密页岩油藏提高采收率;新方法注重技术复合化,例如碱-乳液-聚合物复合驱、声化技术、低矿化度水/表面活性剂交替注入。未来将以"低成本、绿色低碳、革命性突破"3个方向为核心探索新一代提高采收率新技术。

王九龙[2](2021)在《非均质厚油层挖潜剩余油有效驱动单元渗流理论研究及应用》文中指出我国大部分水驱油田普遍进入了开发中后期阶段,长期的注水开发导致储层水淹严重,形成了油水优势渗流通道,但是储层内仍然存在大量的剩余油,同时储层层间和层内的非均质性又加剧了这种矛盾,给挖潜带来了巨大的难度,归根结底是受储层构型(韵律、夹层遮挡、井控受限等因素)的限制,储层内部精细剩余油形成的机理和分布特征不明晰,进而不能提出有效的挖潜方法,现有流动模型也无法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特别对于大庆油田的非均质厚油层储层,构型影响下高含水期剩余油储量巨大,约占剩余可采储量的53.7%,如何实现这部分剩余油的有效挖潜成为我国目前和未来提高原油产量的重要努力方向。为了搞清厚油层不同非均质构型条件下储层的油水分布规律,揭示剩余油形成机理,本文在“十二五”国家重大专项提出二维有效驱动单元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基于渗流力学和流函数模型,将注采单元划分为4个区域:Ⅰ类(高速流动有效驱)、Ⅱ类(低速流动有效驱)、Ⅲ类(高速流动无效驱)、Ⅳ类(低速流动无效驱)。通过引入两个形状函数表征非均质构型的三维空间特征,实现三维流动与三维空间特征的融合,建立了考虑重力的三维有效驱动单元渗流数学模型、非稳态条件下沿流线方向上两相流动的饱和度模型,结合驱替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揭示了注采单元内油水流动特征和饱和度(流线)变化规律。然后通过分别构建韵律、夹层以及注采不完善三类非均质储层的三维形状函数,结合流线密度和流线速度分布来表征了不同非均质构型条件下储层驱替单元内部有效驱动单元随时间和空间上的演化特征,弄清了驱替过程中含水率和油水饱和度随4类有效驱动单元转换的变化特征,进而明确了不同非均质条件下储层剩余油产生的区域和油水饱和度分布规律。依据三维有效驱动单元渗流数学模型,进行了大量数值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韵律储层受重力和纵向非均质性等因素的影响,在高渗透层形成优势渗流通道后,有效驱动的范围快速减小,导致整片状的剩余油产生,通过有效驱动单元模型可以跟踪含水率变化过程中4类驱动单元的变化范围,进而明确了不同韵律特征、不同韵律级差和不同储层厚度条件下剩余油产生的区域和规模;(2)夹层的存在改变厚油层层内和层间的流场分布,导致片状剩余油的产生,并且随着夹层延伸长度、夹层倾角等因素的影响驱动单元控制范围也发生变化,通过有效驱动单元理论可以明确了不同夹层条件下剩余油产生的区域和规模。(3)注采不完善性条件下,不完善区域形成压力平衡去无法实现有效驱动,导致散状剩余油的产生,通过有效驱动单元理论分析,明确了井网不完善、射孔不完善条件下剩余油随驱动单元变化产生的区域和饱和度分布。最后针对大庆油田厚油层三大类型六种模式储层剩余油分布的特征和剩余规模,基于流场转置方法利用三维有效驱动单元渗流模型提出了针对韵律型、夹层遮挡型以及注采不完善型三类主要剩余油类型储层的有效挖潜措施以及具体的挖潜方法和参数设置。根据目标区大庆南中西二区储层构型特征以及开发现状,对整个区块进行有效驱动的单元的划分,最终划分出3788个驱动单元,然后依据有效驱动单元理论分区域、分层位制定针对性的有效挖潜剩余油方案,结果显示调整后区块整体采收率提高4%左右,实现了剩余油的有效挖潜,本研究的成果对非均质厚油层剩余油的进一步挖潜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胡泊洲[3](2020)在《X区块不同水质弱碱三元复合驱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X区块已进入高含水后期阶段,水驱开采程度低,水驱开采后仍有开发潜力,适合使用弱碱三元复合驱技术。本文采用三元污水配制弱碱三元体系,三元污水配制的三元体系在界面张力、黏度、阻力系数、残余阻力系数、吸附量等方面与清水配制的三元体系有所差异。为了系统分析三元污水中各参数对提高采收率的影响程度,以及预测不同水驱三元污水配制弱碱三元体系的开发效果,本文应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对X区块弱碱三元复合驱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设计不同开发方案并对方案预测的开发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不同水质弱碱三元体系对开发效果的影响情况。本文应用Petrel软件建立X区块相控地质模型,包括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和有效厚度模型。利用Eclipse数值模拟软件进行水驱阶段历史拟合,截止到2018年8月末,实际累积产油量为140.40×104t,计算累积产油量为139.13×104t,区块计算采出程度为45.20%。在历史拟合基础上,研究了剩余油分布情况,然后利用CMG软件进行不同水质三元复合驱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水质三元污水中含油及悬浮颗粒浓度、矿化度、残聚浓度等因素对三元体系提高采收率效果不同,主要表现在对注入能力、表面活性剂吸附量、聚合物不可入孔隙体积、三元体系粘度及对碱的吸附量。之后进行不同水质三元污水配制弱碱三元体系注入参数研究,根据注入参数预测开发效果为,三元复合驱阶段累积产油量为7.94×104t,阶段采出程度19.41%,全区最终采收率为65.60%,三元复合驱与水驱相比提高采收率17.95%,累积增油7.34×104t;与普通污水三元复合驱相比提高采收率0.48%,累积增油0.19×104t。

马增阳[4](2020)在《杏十二区弱碱三元复合驱段塞组合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大部分油田经过多年开发,已进入高含水、高采出程度的开发后期,水驱产量递减加快,剩余油分布零散,挖潜难度大,采收率一般仅为30%~40%。三元复合驱是在碱——聚合物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大幅度提高采收率驱油方法,可比水驱提高采收率20个百分点以上,目前正在逐步推广,被大庆油田确定为实现持续稳产的主导技术之一。本文从杏十二区复合驱试验区块的油层发育及地质条件出发,以油藏工程及提高采收率为理论依据,以室内物理模拟驱油实验为技术手段,针对杏南开发区纯油区葡I3油层,水淹程度高、水洗强度大、聚驱提高采收率幅度低等主要问题,在人造岩心上进行三元复合驱驱油效果影响研究。通过开展聚合物注入能力评价实验、储层碱敏性评价实验、表面活性剂界面活性对比实验及三元体系性能评价实验优选出适合该试验区块配制三元复合体系的各成分;再进行室内物理模拟驱油实验,在实验中采取控制单一变量横向对比的方法,分别研究各段塞化学药剂注入浓度及各段塞注入尺寸对复合驱提高采收率效果的影响,以确定最适合杏十二区复合驱试验区块油层的注入方案,达到提高油层动用厚度,降低药剂注入成本,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目的。室内物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杏十二区三元复合驱试验区块化学药剂浓度及段塞组合最优注入方案为:0.06PV前置段塞(CP=1800 mg/L)+0.30PV三元主段塞(三元体系CP=2000 mg/L,CA=1.20wt%,CS=0.30wt%)+0.15PV三元副段塞(三元体系CP=1800mg/L,CA=1.00wt%,CS=0.10wt%)+0.20PV后置段塞(CP=1600 mg/L),本优选方案可使化学驱提高采收率17.76个百分点。另外,将优选出的方案在试验区块的天然岩心上进一步对比验证,该化学药剂浓度及段塞尺寸组合注入方案适合杏十二区弱碱三元复合驱试验区块现场应用。

王道权[5](2020)在《A油田N区块弱碱三元复合体系驱油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ASP)三元复合体系驱油技术是综合了单一化学驱优点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驱油体系,A油田驱油现场数据显示:单一的聚合物驱比水驱提高原油采收率10%以上,三元复合驱可以比水驱提高原油采收率20%以上。在当今各产油区块高含水的情况下,三元复合体系驱油技术有着很光明的应用前景,受到各国的大力开发和高度重视,但是三元体系驱油的经济消耗普遍较大,在现今国际油价走低的大环境下,怎样可以降低驱油成本,严控经济消耗,是这项技术是否推广使用主要制约点。本文首先通过文献查找并结合生产作业实际,分析了三元复合体系驱油效果的影响因素,针对各因素制定了研究对策。构建出系统的室内驱油模拟实验,通过对模拟样品进行驱油实验,对比分析了三元复合驱的主要作用因素和次要作用因素,给出各作用因素的作用关系曲线。着重研究了体系驱油能力受主段塞的化合物注入速度和注入方法、体系的界面张力、体系的粘度比、油层变异系数等因素的作用关系,并绘制了各因素的作用关系曲线,为试验区弱碱三元复合驱驱油方案提供依据。针对N区西块二类油层弱碱三元复合驱试验区三元主段塞含水下降初期,试验区内低效、无效循环条带造成的部分注入井注入压力低、吸入剖面不均匀、综合含水高等问题,XWT008改性淀粉交联共聚物颗粒与采油用堵水剂WK双烯交联聚合物冻胶相结合的调剖体系对35口注入井实施调剖。调剖后单井平均注入压力提高1.2MPa,使吸入指数下降0.15m3/(d·m·MPa),对高渗透层起到封堵作用。试验区油井见到了阶段增油效果,统计试验区59口采油井,日产油增加57t,综合含水下降0.91个百分点。为进一步提升三采效率,提高开发效益,保证三元复合驱区块稳产和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张焕芝,焦姣,邱茂鑫,孙乃达[6](2019)在《老油田勘探开发技术进展与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石油是国民经济建设重要的战略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石油需求日渐增加,为了降低石油对外依存度,我国各大石油企业非常注重老油田的勘探开发。通过分析国内外老油田勘探开发面临的一系列新形势和新挑战,总结了国内外老油田勘探开发目前的理论技术创新、工程技术突破等进展,提出了老油田勘探开发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最后,分别从勘探开发思路、理念、技术、政策四个方面对老油田的勘探开发提出了几点建议,对今后石油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董明达[7](2019)在《致密-低渗储层原油驱动条件及其对开采效果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致密-低渗油藏基质渗透率低、应力敏感性强、孔喉尺寸较小,导致致密基质中剩余油和残余油的驱动非常困难,开采效果普遍较差。本文以致密-低渗储层原油压差驱动条件为基础,对基质中原油可驱动性和驱动效果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测量了不同渗透率岩心中原油启动压力梯度,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基础参数。应用全域量化控制润湿性人造岩心研究了储层基质润湿性对原油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发现原油启动压力梯度随润湿指数增大而单调递减,岩心渗透率越低原油启动压力梯度随润湿指数变化幅度越大。开展了致密-低渗岩心原油渗流应力敏感性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得到了致密-低渗岩心原油启动压力梯度与有效应力之间的幂函数递减规律,据此建立了综合考虑有效应力对渗透率和原油启动压力梯度影响的渗流模型。基于此模型研究了致密-低渗储层衰竭开采过程中有效应力变化对产能及储层压力分布的影响,计算了致密-低渗储层衰竭开采时的极限泄油半径和弹性采收率。结果表明衰竭开采过程中考虑有效应力对启动压力梯度影响时的产能小于定启动压力梯度时的产能,原始地层压力和井底压力相同时上覆压力越大产能越低。研究了不同渗透率岩心一维水驱油过程中平均含水饱和度与水驱油临界压力梯度之间的关系,发现水驱油临界压力梯度随平均含水饱和度增大先升高后降低,在油水前缘位于出口端附近时达到最大值。确定了岩心润湿性对水驱油临界压力梯度的影响,得到了水驱油临界压力梯度最大值随润湿指数增大先降低后升高的非单调变化规律。考虑实际油藏中存在油水两相区和原始含油区,应用流线积分法计算了致密-低渗储层五点法井网注水开采面积波及效率,结果证实渗透率低于5×10-3μm2时依靠增大注采压差难以进一步提高波及效率。对比了致密-低渗岩心中超低界面张力和强乳化能力表面活性剂驱油时水驱油临界压力梯度的差异,明确了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可以明显降低致密-低渗基质中原油的水驱油临界压力梯度,证实了强乳化能力表面活性剂对水流通道的封堵作用。通过不同性能表面活性剂一维柱状岩心驱油实验,发现岩心渗透率为2×10-3μm2~50×10-3μm2时水驱后注入强乳化能力表面活性剂可以大幅提高驱油效率,岩心渗透率为0.1×10-3μm2~2×10-3μm2时水驱前注入超低界面张力表面活性剂提升驱油效率幅度较高。结合实验结果和油藏实际开发需求,给出了不同性能表面活性剂的适用范围。

焦姣,张焕芝,孙乃达,刘知鑫,李晓光[8](2019)在《老油田“焕发青春”技术进展与展望》文中提出老油田仍是全球油气供应的重要支柱。世界油气平均采收率不足40%,地下仍保留了约60%的油气。因此,为保障全球油气稳定供应,保持油气行业健康发展,全面深入研究老油田实现增储上产的关键理念、未来技术组合的发展方向,剖析国外老油田"换发青春"的原因与案例,十分必要。

宁龙[9](2019)在《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油气能源是我国的重要战略能源。当前国内油气产量远低于消费量,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为了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我国必须加强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增加新的地质储量,提高油气产量。勘探开发经济评价作为勘探开发管理的重要内容,对油田勘探开发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科学的勘探开发经济评价有助于油田及时把握勘探开发的经济状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升经济效益。目前,我国绝大多数油田正处于开发中后期,高含水、高采出,产量递减较快,加之油价的低迷不振,对油田的勘探开发带来很多不利的因素,更不利于经济效益的取得。为此,油田企业有必要从勘探开发全流程视角,分析勘探开发经济特性,建立一体化经济评价体系,开展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以客观评价油田勘探开发现状,找出不足,获得针对性的效益提升对策,支持油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本文综合应用文献研究法、专家调查法、综合评价等方法,开展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研究。主要完成如下工作:(1)分析了油田勘探开发的经济特性以及勘探、开发、生产经营各阶段的经济性影响因素;分析油田经济评价现状,发现主要存在当前评价偏于项目评价、偏于事前评价、偏于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依次经济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2)按照构建原则与思路,通过专家调查与统计筛选,最终确立了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包含油气勘探、油气开发、生产经营三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以及38个三级指标。构建了融合单一评价模型、事前事后检验和组合评价模型的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模型体系。其中,指标赋权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粗糙以及熵值的主客观组合赋权方法;单一评价模型包括模糊综合评价、灰色关联评价、TOPSIS评价三种模型;组合评价模型包括简单平均、熵权、最满意、偏移度和Shapley值等。同时,结合组合评价模型结果,提出了油田聚类分析、分类规则分析和偏相关分析等深入分析方法。(3)通过胜利油田43个油田的实例分析,验证了上述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体系的科学性、适用性。同时,将43个油田划分为8类区域;给出了三条分类规则,说明了生产经营评价对总体评价的重要性;分别分析得到影响油气勘探、开发与生产经营经济评价结果的主要因素,结合每类区域的特点提出了胜利油田提高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效益的对策。(4)提出了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的保障措施,包括完善组织管理体系、规范数据采集、制定配套制度体系、搭建信息共享平台以及建立专业人才队伍等。本文取得的主要创新成果如下:(1)建立了较为全面、一致的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对传统的勘探、开发、生产各自独立的评价指标进行完善,构建了油田(区块)勘探开发全过程的一体化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涵盖油气勘探、油气开发、生产经营三个方面,融合了资源、经济、环境、风险、技术等效益测度维度,包括38个具体的三级指标,这为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提供了一致性的指标体系基础。(2)建立了系统、顺序的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模型体系,即单一评价→事前检验→组合评价→事后评价的基本范式,并给出具体的评价模型建模思路与步骤。这为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提供了比较客观的集成化方法体系。(3)建立了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结果的深层次挖掘分析模型,包括聚类分析、基于粗糙集的分类规则分析以及基于偏相关系数的影响因素分析。这为油田(区块)的共类分析、提升经济效益的重点对策提出提供了现实的参考导向。

王玉霞[10](2019)在《致密砂岩油藏CO2驱提高采收率机理研究 ——以陕北地区A油区延长组长4+5油层组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世界范围内(尤其是在北美)关于常规油藏CO2驱提高石油采收率(CO2-EOR)机理研究已有数十年,且形成了相对成熟的认识,并有效地应用于常规油藏CO2驱提高石油采收率的实践过程中。但是在世界范围内,关于非常规油藏(特别是致密砂岩油藏)的CO2驱提高石油采收率(CO2-EOR)机理研究才刚刚开始。陕北地区延长组砂岩油藏绝大多数属于致密砂岩油藏,其特点是往往发育有规模不等的裂缝和微裂缝。因此,裂缝和微裂缝发育是陕北地区延长组致密砂岩油藏最本质的地质特征之一,同时也是不同于常规储层CO2-EOR驱油机理的主控因素之一。陕北地区延长组致密砂岩油藏裂缝和微裂缝的广泛发育,一定程度上造成了CO2与原油作用机理和流体在储层中流动机制的复杂化。由此引发以下系列问题:一是CO2在陕北致密砂岩储层中的渗流特征如何?二是在裂缝发育的致密储层中,除了传统的常规机理外,是否还有其他作用机制存在?三是裂缝发育的陕北致密砂岩储层对CO2在储层中的流动到底有何影响?四是“注不进,采不出”是陕北地区致密砂岩储层原油开采中的现实问题,能否提出一种具强针对性的注采方案?本论文将围绕研究区地质特征,力图解决以上问题,为陕北地区致密砂岩油藏高效低成本注CO2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本论文从陕北地区致密砂岩储层的基本地质特点出发,以储层特征为基础,把握研究区致密储层不同于常规储层的基本特点,以地层流体—CO2系统、地层流体—CO2—储层系统作用机理为出发点和立足点,采用室内测试分析、物理模拟以及数值模拟的方法,着重研究流体在致密介质中的多相流动以及相之间的相互作用,着重研究致密砂岩储层中流体的流动特征及驱油效果,着重研究CO2窜流规律,以此诠释致密砂岩油藏CO2-EOR驱油机理,最终提出符合陕北地区延长组致密砂岩真实油藏特征的CO2-EOR驱油技术,并进行开发效果的数值模拟,切实指导油田开发。论文主要取得以下成果和结论:(1)研究区具有应用CO2驱油技术的基本条件。A油区由于其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气源充足,且其长4+5储层砂体规模大,厚度稳定,连片性好,油层分布范围广,可作为陕北地区致密砂岩储层CO2驱油的典范。(2)研究区长4+5致密砂岩储层的岩石学类型及特征(类型为细粒长石砂岩,分选较差,成分成熟度偏低)以及复杂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决定了其具有物性差,且渗透率受孔隙度控制作用不明显的特点。(3)通过对露头、岩心、成像测井等资料的系统研究,研究区长4+5储层裂缝与延长组区域性裂缝产状特征类似,呈现以下特点:一是裂缝以倾角>60度的高角度裂缝为主;二是在区域上主要存在NEE、NNE 2个优势走向方位;三是裂缝延伸长3?20 m,高0.53 m,发育密度大于1条/米。(4)研究区CO2驱油机理体现在常规性和非常规性两个方面。在常规性方面,主要体现在其膨胀能力较强,降黏效果较好。在非常规性方面,主要体现在:一是储层的致密性会引起流体临界性质的改变,将可能引起最小混相压力等关键参数的改变;二是分子扩散作用在裂缝发育的致密储层中CO2驱油过程中不可忽视,并获得了CO2-原油体系在研究区储层中的有效扩散系数数量级为10-610-5。(5)以致密储层的三参数非线性渗流规律为基础,获得了以下三点认识:一是建立了致密砂岩油藏非稳态CO2非混相驱相渗计算模型,并进行非稳态CO2驱油实验;二是不仅获得了针对致密砂岩油藏CO2非混相驱的典型相渗曲线,同时研究了CO2驱油效率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三是指出压力是影响驱油效率的最大因素,其它影响因素依次为注入速度、渗透率。(6)非均质线性及二维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储层非均质性和裂缝是影响研究区气窜的主要因素。储层非均质性对研究区气窜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一是非均质性越强,高渗区域对CO2气体的“掠夺性”越强,气窜越严重;二是物性较好、渗透率较高的区域,气体波及范围较广,但是波及区的含气饱和度较低;三是渗透率较低时,纵向波及范围较小,但是波及区的含气饱和度较大。储层裂缝对研究区气窜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一是裂缝走向与注采方向夹角越大,累计注气量越高,注入气体的利用率较高,年产油量、采收率越高;二是裂缝延伸越长,气体波及面积越大,生产井越不易见气并突破;三是裂缝密度越大,气体波及面积越大,有利于减缓气体向生产井方向的突破和窜流。上述影响具体反映在注采模式上呈现出的规律和特点是:一是高渗区注、低渗区采的模式可以首先保证气体的注入能力,在整个生产期都保持较高的压力水平,且更不容易发生气窜,驱油效率较高;二是针对研究区地质特征,合理制定注采模式,对注气开发效果有重要意义。(7)综合考虑研究区气驱机理及渗流规律,以高拟合度的流体模型和切实可靠的地质模型为基础,针对陕北地区致密砂岩储层的地质特征以及注CO2驱油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了适宜研究区致密砂岩注CO2单砂体吞吐技术,并进行了数值模拟运算。其结果是:一是该注采方案预测期末累计增油量1.48百万吨,其采收率与预测期前相比可提高25%,期末比水驱可提高近11%。二是为研究区高效注气开采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一种提高采收率的新技术在老油区的应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提高采收率的新技术在老油区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外提高采收率新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提高采收率技术概况
2 提高采收率新技术研究现状
    2.1 提高采收率新材料
    2.2 提高采收率新领域
    2.3 提高采收率新方法
3 提高采收率技术发展趋势及挑战
4 结论

(2)非均质厚油层挖潜剩余油有效驱动单元渗流理论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非均质厚油层研究现状
        1.2.2 非均质厚油层剩余油形成机理研究现状
        1.2.3 流动单元法研究非均质厚油层剩余油分布现状
        1.2.4 剩余油挖潜方法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1.3.2 研究思路
2 非均质厚油层剩余油受控因素实验研究
    2.1 实验模型设计原理
    2.2 实验设备与实验步骤
        2.2.1 实验设备
        2.2.2 实验步骤
    2.3 不同非均质条件水驱特征研究
        2.3.1 正韵律非均质模型水驱特征
        2.3.2 反韵律非均质模型水驱特征
        2.3.3 含夹层非均质模型水驱特征
        2.3.4 夹层和韵律双非均质模型水驱特征
    2.4 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重力对厚油层剩余油影响研究
    2.5 本章小结
3 非均质厚油层三维有效驱动单元渗流数学模型研究
    3.1 有效驱动单元的定义
    3.2 三维有效驱动单元数学模型建立
        3.2.1 三维油水两相流动的模型
        3.2.2 三维流函数法研究流体在驱动单元中流动
        3.2.3 有效驱动单元三维流函数法的饱和度模型
    3.3 本章小结
4 有效驱动单元确定非均质厚油层剩余油分布特征方法研究
    4.1 韵律条件下储层流线表征模型及剩余油饱和度分布特征
        4.1.1 单韵律储层流线及饱和度分布
        4.1.2 复合韵律流线及饱和度分布
    4.2 夹层条件下储层流线表征模型及剩余油饱和度分布特征
        4.2.1 夹层存在条件下储层有效驱动单元理论模型
        4.2.2 注水井钻遇夹层时储层流线及饱和度分布
        4.2.3 注水井未钻遇夹层储层流线及饱和度分布
    4.3 注采不完善条件下储层流线表征模型及饱和度分布特征
        4.3.1 注采完善程度对储层流线及饱和度分布的影响
        4.3.2 井网完善程度对储层流线及饱和度分布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有效驱动单元的流场重构及剩余油挖潜方法研究
    5.1 构型影响下剩余油分布特征
    5.2 构型影响下厚油层剩余油挖潜方法
        5.2.1 韵律型剩余油挖潜方法
        5.2.2 夹层遮挡型剩余油挖潜方法
        5.2.3 井网未控制型剩余油挖潜方法
        5.2.4 其他类型剩余油挖潜方法
    5.3 本章小结
6 有效驱动单元理论在实际矿场中的应用及分析
    6.1 区块地质特征
    6.2 区块开发现状
    6.3 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6.3.1 无效驱替情况严重,开发效益差
        6.3.2 综合含水高、剩余油分布高度零散,控水挖潜难度大
    6.4 有效驱动单元理论在实际区块应用分析
        6.4.1 三维有效驱动单元渗流模型在典型井组中的应用验证
        6.4.2 实际区块整体挖潜方案设计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及创新点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目标区块有效驱动单元分区、分井划分结果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X区块不同水质弱碱三元复合驱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ASP三元复合驱技术发展现状
        1.2.2 三元采出污水水质及配置化学驱发展现状
        1.2.3 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发展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1.3.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3.2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第二章 区块概况
    2.1 区块地质概况
    2.2 储层性质
    2.3 油藏温度与压力
    2.4 开发历程
第三章 建立模拟区地质模型
    3.1 三维构造模型
        3.1.1 地质模型区块设计
        3.1.2 建立层面模型
    3.2 相控属性模型
        3.2.1 建立沉积相模型
        3.2.2 建立相控下属性模型
第四章 水驱阶段历史拟合
    4.1 地质模型的粗化
    4.2 基础数据整理
        4.2.1 流体性质及其分区
        4.2.2 地层流体高压物性
        4.2.3 油田生产动态数据
    4.3 历史拟合
        4.3.1 地质储量拟合结果
        4.3.2 产液量拟合结果
        4.3.3 产油量拟合结果
        4.3.4 含水率拟合结果
        4.3.5 采出程度计算结果
    4.4 水驱剩余油分布研究
第五章 不同指标三元污水对提高采收率效果的影响研究
    5.1 普通污水配制弱碱三元体系开发效果研究
        5.1.1 配产配注结果
        5.1.2 水驱开发效果预测
        5.1.3 普通污水弱碱三元复合驱开发效果预测
    5.2 不同指标三元污水对提高采收率效果的影响研究
        5.2.1 含油与悬浮颗粒浓度影响研究
        5.2.2 残聚浓度影响研究
        5.2.3 矿化度影响研究
        5.2.4 见碱浓度(pH值)影响研究
        5.2.5 见表浓度影响研究
    5.3 不同水质三元污水对提高采收率效果的影响研究
第六章 不同水质三元污水配制弱碱三元体系注入参数研究
    6.1 三元污水配制弱碱三元体系注入参数优化研究
        6.1.2 前置聚合物段塞
        6.1.3 弱碱三元复合体系主段塞
        6.1.4 弱碱三元复合体系副段塞
        6.1.5 后置聚合物保护段塞
    6.2 不同方案开发指标预测
        6.2.1 三元污水弱碱三元复合驱开发效果预测
        6.2.2 不同方案开发效果对比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和专利
致谢

(4)杏十二区弱碱三元复合驱段塞组合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现状
        1.2.1 三元复合驱室内研究进展
        1.2.2 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情况
    1.3 三元复合驱技术简介
        1.3.1 三元复合驱的概念提出
        1.3.2 三元复合驱的技术特点
        1.3.3 三元复合驱的驱油机理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杏十二区试验区块基本概况
    2.1 杏十二区试验区块地质特征
        2.1.1 构造特征
        2.1.2 储层特征
        2.1.3 储集空间特征
        2.1.4 油层基本参数
        2.1.5 区块流体性质
        2.1.6 试验区块地质储量
    2.2 杏十二区试验区块油藏特征
        2.2.1 油藏沉积特征
        2.2.2 油层发育特点
        2.2.3 连通状况及化学驱控制程度
        2.2.4 油层非均质性
        2.2.5 隔层发育情况
    2.3 开发历程及存在问题
    2.4 小结
第三章 三元体系药剂成分确定及性能评价
    3.1 三元体系药剂成分确定
        3.1.1 三元体系中聚合物的确定
        3.1.2 三元体系中碱的确定
        3.1.3 三元体系中表面活性剂的确定
    3.2 三元体系性能评价
        3.2.1 三元体系吸附性能评价
        3.2.2 三元体系稳定性能评价
        3.2.3 三元体系乳化性能评价
        3.2.4 三元体系浓粘关系评价
        3.2.5 三元体系驱油效果评价
    3.3 小结
第四章 弱碱三元复合驱化学药剂浓度及段塞尺寸优选
    4.1 实验材料及实验步骤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步骤
    4.2 前置段塞浓度优选实验
        4.2.1 实验方案
        4.2.2 实验结果及分析
    4.3 三元体系主段塞浓度优选实验
        4.3.1 实验方案
        4.3.2 实验结果及分析
    4.4 三元体系副段塞浓度优选实验
        4.4.1 实验方案
        4.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4.5 后置段塞浓度优选实验
        4.5.1 实验方案
        4.5.2 实验结果及分析
    4.6 前置段塞尺寸优选实验
        4.6.1 实验方案
        4.6.2 实验结果及分析
    4.7 三元体系主段塞尺寸优选实验
        4.7.1 实验方案
        4.7.2 实验结果及分析
    4.8 三元体系副段塞尺寸优选实验
        4.8.1 实验方案
        4.8.2 实验结果及分析
    4.9 后置段塞尺寸优选实验
        4.9.1 实验方案
        4.9.2 实验结果及分析
    4.10 天然岩心优选对比验证
        4.10.1 实验方案
        4.10.2 实验结果及分析
    4.11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致谢

(5)A油田N区块弱碱三元复合体系驱油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1章 三元体系界面张力影响因素研究
    1.1 二元体系界面张力研究
        1.1.1 实验部分
        1.1.2 结果分析
    1.2 ASP三元体系界面张力研究
        1.2.1 实验部分
        1.2.2 结果分析
    1.3 小结
第2章 三元体系乳化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2.1 实验部分
        2.1.1 实验器械和实验材料
        2.1.2 实验方法和过程
    2.2 结果分析
        2.2.1 不含破乳剂的乳状液的稳定情况
        2.2.2 含破乳剂的乳状液的稳定情况
        2.2.3 乳状液的TSI情况
    2.3 小结
第3章 三元复合体系驱油影响因素研究
    3.1 ASP三元复合驱驱油机理分析
        3.1.1 三元复合驱里碱的作用分析
        3.1.2 三元复合驱里聚合物作用分析
        3.1.3 三元复合驱里表面活性剂作用分析
    3.2 化学剂在ASP三元复合体系里的吸附滞留作用
        3.2.1 表面活性剂的吸附作用
        3.2.2 岩石孔隙里聚合物的滞留消耗
        3.2.3 碱的吸附消耗作用
    3.3 ASP三元复合体系配方的确定
        3.3.1 表面活性剂的确定
        3.3.2 聚合物的确定
    3.4 小结
第4章 N油区弱碱三元复合体系驱油效果研究
    4.1 实验设备和方法
    4.2 三元复合体系驱油效果影响因素的研究
        4.2.1 三元复合体系主段塞里驱油效果受聚合物剂量的影响
        4.2.2 三元复合体系受主段塞注入速度和浓度的作用实验
    4.3 小结
第5章 N区弱碱三元复合驱适时调剖效果评价
    5.1 N区块地质特征描述
        5.1.1 区块概况
        5.1.2 地质特征
    5.2 区块开发形势及存在的问题
        5.2.1 区块开发形势
        5.2.2 存在的主要问题
    5.3 调剖井选井原则及选井结果
        5.3.1 调剖选井原则
        5.3.2 调剖选层原则
        5.3.3 调剖井组特征
    5.4 调剖剂类型优选
        5.4.1 耐碱调剖剂和堵水剂要求
        5.4.2 调剖体系应用效果
    5.5 调剖井注入方案设计
        5.5.1 调剖半径的确定
        5.5.2 孔隙度的确定
        5.5.3 调剖剂用量的确定
        5.5.4 单井注入方案设计
    5.6 现场应用情况及效果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致谢

(6)老油田勘探开发技术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老油田勘探开发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1.1 新增资源品质不断下降,开发对象日趋复杂
    1.2 总体进入高含水、高采出程度阶段,稳产形势日趋严峻
    1.3 井况问题是老油田治理面临的较大挑战
2 老油田勘探开发技术进展
    2.1 勘探理论技术创新
    2.2 工程技术突破
    2.3 开发新技术与新理念
3 老油田勘探开发技术展望
    3.1 纳米材料
    3.2 人工智能技术
    3.3 其他颠覆性技术
4 启示与建议
    4.1 老油区依然是油气产储量的主体,必须坚定挖掘老油田潜力的信心和决心
    4.2 勘探理念、理论转变是老油田可持续发展的破局之道
    4.3 坚持依靠技术创新推动油气增产降本提效,把握三个“着力点”
    4.4 呼吁国家出台支持老油田挖潜的优惠政策

(7)致密-低渗储层原油驱动条件及其对开采效果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致密-低渗油藏渗流规律研究现状
        1.2.1 致密-低渗油藏的定义与分类
        1.2.2 致密-低渗油藏驱动条件研究现状
    1.3 致密-低渗油藏开发方式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1 致密-低渗油藏衰竭开采研究现状
        1.3.2 致密-低渗油藏注水开采研究现状
        1.3.3 致密-低渗油藏注表面活性剂开采研究现状
        1.3.4 致密-低渗油藏注气开采研究现状
        1.3.5 致密-低渗油藏开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致密-低渗储层原油启动压力梯度研究
    2.1 致密-低渗储层渗透率对原油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
        2.1.1 原油启动压力梯度实验装置
        2.1.2 原油启动压力梯度测量方法
        2.1.3 原油启动压力梯度与渗透率的关系
    2.2 致密-低渗储层润湿性对原油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
        2.2.1 储层模型润湿指数测定方法
        2.2.2 不同润湿性下原油的渗流规律
        2.2.3 原油启动压力梯度与润湿性的关系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致密-低渗储层应力敏感性对衰竭开采效果影响
    3.1 致密-低渗储层渗透率应力敏感性
        3.1.1 致密-低渗储层绝对渗透率的表征
        3.1.2 渗透率应力敏感性测试方法及结果
        3.1.3 储层物性对渗透率应力敏感性的影响
    3.2 致密-低渗储层启动压力梯度应力敏感性
        3.2.1 致密-低渗储层单相启动压力梯度应力敏感性表征
        3.2.2 储层物性对启动压力梯度应力敏感性的影响
        3.2.3 考虑应力敏感性的渗流方程
    3.3 考虑应力敏感性圆形封闭储层的衰竭开采产能分析
        3.3.1 考虑应力敏感性径向流模型建立与求解
        3.3.2 应力敏感性对产能的影响
        3.3.3 上覆地层压力对产能的影响
    3.4 考虑应力敏感性的弹性采收率计算
        3.4.1 极限泄油半径计算
        3.4.2 弹性采收率计算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致密-低渗储层水驱油临界压力梯度对注水开采效果的影响
    4.1 致密-低渗储层水驱油临界压力梯度表征和测试方法
        4.1.1 水驱油临界压力梯度形成机理及表征方法
        4.1.2 水驱油临界压力梯度的测试方法
    4.2 致密-低渗储层水驱油临界压力梯度影响因素
        4.2.1 平均含水饱和度对水驱油临界压力梯度的影响
        4.2.2 渗透率对水驱油临界压力梯度的影响
        4.2.3 岩石润湿性对水驱油临界压力梯度的影响
    4.3 致密-低渗储层注水开采面积波及效率分析
        4.3.1 面积波及效率计算方法
        4.3.2 渗透率对面积波及效率的影响
    4.4 致密-低渗储层注水开采驱油效率分析
        4.4.1 不同渗透率岩心水驱油动态
        4.4.2 渗透率对驱油效率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致密-低渗储层驱油用表面活性剂适用范围分析
    5.1 实验用表面活性剂的确定
        5.1.1 实验用表面活性剂性能要求
        5.1.2 实验用表面活性剂性能评价方法
    5.2 不同性能表面活性剂溶液驱油临界压力梯度
        5.2.1 超低界面张力体系驱油临界压力梯度与渗透率关系
        5.2.2 强乳化能力体系驱油临界压力梯度与渗透率关系
    5.3 不同性能表面活性剂水驱后注入提高驱油效率分析
        5.3.1 水驱后注入超低界面张力体系提高驱油效率效果
        5.3.2 水驱后注入强乳化能力体系提高驱油效率效果
        5.3.3 水驱后注入不同性能表面活性剂驱替压力梯度动态
    5.4 不同性能表面活性剂水驱前注入提高驱油效率分析
        5.4.1 水驱前注入超低界面张力体系提高驱油效率效果
        5.4.2 水驱前注入强乳化能力体系提高驱油效率效果
        5.4.3 水驱前注入不同性能表面活性剂驱替压力梯度动态
    5.5 致密-低渗储层不同性能表面活性剂适用范围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9)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项目经济评价研究
        1.2.2 油田勘探开发经济评价研究
        1.2.3 文献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创新点
2 经济评价理论的界定
    2.1 经济评价的概念
        2.1.1 经济评价的内容构成
        2.1.2 经济评价的阶段划分
    2.2 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的概念
        2.2.1 勘探开发的界定及特征
        2.2.2 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的定义与特点
    2.3 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的系统构成与步骤
        2.3.1 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系统构成
        2.3.2 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步骤
    2.4 相关基础理论
        2.4.1 产业价值链理论
        2.4.2 系统理论
        2.4.3 油藏经营管理理论
    2.5 本章小结
3 油田勘探开发经济特性及其评价现状分析
    3.1 油田勘探开发经济特性
        3.1.1 勘探开发的整体经济特性
        3.1.2 勘探阶段经济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3.1.3 油气开发阶段经济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3.1.4 生产阶段经济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3.2 油田勘探开发经济评价现状分析
        3.2.1 勘探开发经济评价现状
        3.2.2 勘探开发经济评价的问题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2 经济评价指标的选取
        4.2.1 指标体系的初步建立
        4.2.2 指标筛选
    4.3 评价指标的具体涵义
        4.3.1 油气勘探指标
        4.3.2 油气开发指标
        4.3.3 生产经营指标
    4.4 本章小结
5 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模型构建
    5.1 评价模型选取
        5.1.1 基于单一方法的评价模型
        5.1.2 基于多方法融合的组合评价模型
    5.2 指标权重确定
        5.2.1 指标赋权方法选择
        5.2.2 指标的主观赋权
        5.2.3 指标的客观赋权
        5.2.4 指标的组合赋权
    5.3 单一评价模型
        5.3.1 模糊综合评价
        5.3.2 灰色关联评价
        5.3.3 TOPSIS评价
    5.4 组合评价模型
        5.4.1 简单平均组合评价
        5.4.2 熵权组合评价
        5.4.3 最满意组合评价
        5.4.4 偏移度组合评价
        5.4.5 Shapley值组合评价
    5.5 评价结果的进一步分析
        5.5.1 聚类分析
        5.5.2 分类规则分析
        5.5.3 偏相关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胜利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实例分析
    6.1 评价对象选取与数据来源
        6.1.1 胜利油田简介
        6.1.2 评价对象选取
        6.1.3 数据来源与总体特征
    6.2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6.2.1 主观赋权
        6.2.2 客观赋权
        6.2.3 组合赋权
    6.3 基于单一评价的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
        6.3.1 模糊综合评价
        6.3.2 灰色关联评价
        6.3.3 TOPSIS评价
    6.4 基于组合评价的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
        6.4.1 油气勘探组合评价
        6.4.2 油气开发组合评价
        6.4.3 生产经营组合评价
        6.4.4 总体组合评价
        6.4.5 最优组合评价结果
    6.5 最终评价结果的进一步分析
        6.5.1 评价结果聚类分析
        6.5.2 评价结果分类规则分析
        6.5.3 评价结果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6.6 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效益的提升对策
    6.7 本章小结
7 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的保障措施
    7.1 完善经济评价组织管理体系
    7.2 规范经济评价基础数据归集
    7.3 制定经济评价制度体系
    7.4 搭建经济评价信息共享平台
    7.5 建立专业的经济评价人才队伍
    7.6 本章小结
8 结论及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8.1 结论
    8.2 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致密砂岩油藏CO2驱提高采收率机理研究 ——以陕北地区A油区延长组长4+5油层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CO_2-EOR技术发展现状
        1.2.2 CO_2-EOR驱替机理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1.3 陕北地区致密砂岩油藏CO_2-EOR机理研究面临的问题、挑战
    1.4 课题研究成果的应用前景
    1.5 研究思路及方法
    1.6 研究内容
    1.7 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陕北地区延长组致密砂岩储层特征研究
    2.1 区域地质概况及研究区优选
        2.1.1 区域地质概况
        2.1.2 研究区晚三叠世沉积演化
        2.1.3 研究区及目的层优选
    2.2 长4+5 油层的岩石学特征
    2.3 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2.3.1 图像分析技术研究储层微观孔喉结构
        2.3.2 常规压汞技术研究储层微观孔隙结构
        2.3.3 恒速压汞技术研究储层微观孔喉特征
    2.4 物性特征
    2.5 裂缝特征
        2.5.1 延长组露头裂缝特征
        2.5.2 岩心资料构造裂缝特征
        2.5.3 成像测井资料裂缝特征
    2.6 小结
第三章 研究区原油与CO_2混溶相态行为研究
    3.1 油藏流体的高压物性分析
        3.1.1 实验方案
        3.1.2 测试结果
    3.2 地层油—CO_2体系加气膨胀实验
        3.2.1 实验方案
        3.2.2 结果分析
    3.3 常规最小混相压力研究
    3.4 致密孔中流体相态行为研究
        3.4.1 纳米孔中流体的临界参数偏移
        3.4.2 致密储层流体相图偏移
    3.5 关于致密储层MMP的探讨
    3.6 相态拟合
        3.6.1 拟合步骤
        3.6.2 拟合结果
    3.7 小结
第四章 陕北地区致密砂岩油藏CO_2驱非线性渗流特征研究
    4.1 致密砂岩油藏CO_2驱油非线性渗流规律研究
        4.1.1 致密砂岩油藏CO_2驱油非线性渗流机理
        4.1.2 致密砂岩油藏CO_2驱油非线性渗流模型
    4.2 致密砂岩油藏CO_2驱油相渗特征研究
        4.2.1 CO_2非混相驱相渗计算模型
        4.2.2 CO_2非混相驱相渗特征
    4.3 真实岩心注CO_2驱油效率物理模拟
        4.3.1 实验方案
        4.3.2 敏感性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致密砂岩油藏CO_2驱窜流规律研究
    5.1 引言
    5.2 岩心尺度上窜流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
        5.2.1 物理模型的建立
        5.2.2 窜流实验
        5.2.3 结果分析
    5.3 油藏尺度上窜流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
        5.3.1 垂向非均质模型
        5.3.2 平面非均质模型
        5.3.3 裂缝模型
    5.4 小结
第六章 裂缝发育的致密砂岩油藏CO_2驱分子扩散作用探讨
    6.1 分子扩散机制
    6.2 多孔介质中分子扩散类型
    6.3 分子扩散物理模拟
    6.4 研究区致密砂岩储层中的分子扩散
        6.4.1 CO_2在原油中的扩散系数
        6.4.2 CO_2在储层中有效扩散系数
    6.5 小结
第七章 陕北地区致密砂岩油藏高效注CO_2开发方案数值模拟
    7.1 高效注CO_2开发方案
        7.1.1 注CO_2必须考虑的三个关键问题
        7.1.2 关于CO_2单砂体吞吐方案
        7.1.3 离散裂缝网络模型(DFN)
    7.2 研究区生产历史拟合
    7.3 注采动态预测
        7.3.1 单井注入能力
        7.3.2 混相时间
        7.3.3 关井时机
        7.3.4 焖井时间
        7.3.5 注入效果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及尚存的问题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尚存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1.发表学术论文
    2.申请(授权)专利
    3.参与科研项目及科研获奖
作者简介
    1.基本情况
    2.教育背景

四、一种提高采收率的新技术在老油区的应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外提高采收率新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 王锐,伦增珉,吕成远,王友启,唐永强,王欣.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21(05)
  • [2]非均质厚油层挖潜剩余油有效驱动单元渗流理论研究及应用[D]. 王九龙. 北京科技大学, 2021
  • [3]X区块不同水质弱碱三元复合驱数值模拟研究[D]. 胡泊洲.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4]杏十二区弱碱三元复合驱段塞组合优化研究[D]. 马增阳.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5]A油田N区块弱碱三元复合体系驱油效果研究[D]. 王道权.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6]老油田勘探开发技术进展与展望[J]. 张焕芝,焦姣,邱茂鑫,孙乃达. 世界石油工业, 2019(06)
  • [7]致密-低渗储层原油驱动条件及其对开采效果影响[D]. 董明达.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
  • [8]老油田“焕发青春”技术进展与展望[A]. 焦姣,张焕芝,孙乃达,刘知鑫,李晓光. 2019油气田勘探与开发国际会议论文集, 2019
  • [9]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研究[D]. 宁龙.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6)
  • [10]致密砂岩油藏CO2驱提高采收率机理研究 ——以陕北地区A油区延长组长4+5油层组为例[D]. 王玉霞. 西北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老油田提高采收率新技术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