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 开拓进取 加快我市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常州市中小学图书馆学习经验调查报告

解放思想 开拓进取 加快我市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常州市中小学图书馆学习经验调查报告

一、解放思想 开拓进取 加快我市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的步伐——赴常州学习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经验的考察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张世定[1](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化具有从细微处形塑人行为的规范力,其中所蕴含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价值取向深刻影响着人的日常生活。乡村文化源于乡村社会,历经持久的历史积淀,体现了乡村民众的精神面貌、价值理想与生活方式,尤其是在精神塑造、力量凝聚以及秩序安排方面具有基础性作用。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担负着先进文化引领与乡村文化发展的历史使命。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步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在新的历史进程中,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为指导,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富有成就的实践探索,为当下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源。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为了乡村全面发展与繁荣而做出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由于文化所具有的铸魂特质与功用,决定了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实现的关键与基础。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为研究主题,必会在乡村文化建设价值认知的增强、乡村文化建设路径选择的丰富、乡村文化建设研究学术视界的拓展以及乡村文化建设研究历史深度的挖掘等方面产生积极的意义,从而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的理论发展、学术研究与现实需要。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绪论与结束语在内,共七个部分。绪论部分,涵括了研究意义、学术回顾、研究重难点与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与存在不足;第一章系统阐释了乡村文化的内涵、特征、价值以及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是全文的立论基础;第二章重点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逻辑起点,从历史传统、理论依据与现实背景廓清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出场逻辑;第三章细致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从宏观与微观两个维度展示了这一时期我国乡村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尤其是以L村为调研对象,具象呈现了微观镜像之中的乡村文化建设;第四章全面审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效果,在总结成就的基础上分析了面临的挑战及存在的深层原因,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提供思考的维度;第五章构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图式,在基本内涵、方法创新、具体路径、经验借鉴以及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束语部分,笔者立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逻辑,认为乡村文化之魂、乡村文化之体与乡村文化之基是新时代乡村振兴过程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核心之义。立足改革开放以来的宏大逻辑,构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整体化图式是本文研究的落脚点。笔者通过系统研究发现,由于乡村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间存在着紧密的逻辑耦合关系,新时代进行乡村文化建设就显得十分必要。具体来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振兴中的文化建设,在主要内容上,要聚焦于乡村思想道德建设的深化、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乡村公共文化生活的丰富;在方法论上,从学科交叉的多维视界出发,需要汲取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文化经济学理论资源进行乡村物质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也要吸收公共管理学与法学理论资源进行乡村制度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还要借鉴政治心理学、教育学以及文化人类学理论资源进行乡村精神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在建设路径上,乡村主流价值建构、乡村文化自信增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乡村非物质文化传承、乡村教育结构优化与乡村现代文化重塑等构成了基本谱系;在经验借鉴上,传统中国、近代中国以及国外乡村文化建设能够给我们提供经验借鉴;在保障体系上,明确乡村经济是乡村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乡村政治是乡村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乡村民众是乡村文化建设的社会条件,旨在通过调动乡村社会各要素来确保实践的顺利推进。此外,乡村文化建设推进的最关键之处在于“魂、体、基”的整体性构建,也就是乡村主流价值是文化之魂、乡村民众是文化之体、乡村优秀传统是文化之基。方法是认知事物的桥梁,也是抓住事物本质的基本途径。为了增强研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本文在研究方法选择上,基于基础理论、历史逻辑与现实问题相融通,把历史思考与现实需求相结合,借用了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希冀从整体上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进行系统研究。本文主要采取的研究方法有:历史文献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文本分析法、学科交叉法,通过综合运用不同研究方法,廓清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内在逻辑,为研究过程的严谨性、研究结论的科学性、研究指向的针对性提供了有效保障。关于本文的创新,笔者谋求在四个方面有所突破,即在研究视角上,借助长时段历史视野,对原有研究场域的拓展与研究视界的转换,打破了城市视角支配下所持有的乡村文化建设必须按照城市文化范本改造乡村文化的误区,从乡村社会内在逻辑来重建乡村文化秩序与乡村生活方式;在研究内容上,将宏大叙事与微观探查相结合,从理论创新、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等方面全方位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逻辑,并以L村为对象进行了具象考查;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为基础,吸收了历史文献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学科交叉法等方法;在研究结论上,从乡村文化建设的方法论、主要内容、保障体系、经验借鉴等多方面着手,旨在构建起一个整体化图式,进而谋求乡村文化的“魂、体、基”建设。总之,学术研究的目的在于回应社会现实问题。当下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回顾历史、汲取经验、反思不足、服务当下,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宏大历史为基础,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与乡村问题的高效解决提供文化之维,这是本文研究的初心。

刘双喜[2](2018)在《日本新教育运动发展研究(1912-1941)》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世纪末20世纪初,受欧洲新教育运动、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和国内自由民权运动、教育发展现状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日本发生了一场以“自由”和“民主”为核心的新教育运动。日本新教育运动萌芽于明治末期、衰落于昭和初期,新教育理论的提出和新学校的实践高潮则全部发生在介于两者之间的大正时期,所以又称为“大正新教育运动”或者“大正自由教育运动”。这场新教育运动主要反对赫尔巴特学派提出的以教师、课堂、教科书为中心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倡导自由主义教育思想,提倡坚持以儿童为中心进行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明治末期至大正初期,日本社会的变革和转型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此同时,自明治维新后逐步形成的国家主义教育体制也暴露出了诸如管理体制高度集权、教育制度整齐划一、考试规则严厉苛刻等较为突出的问题,再加上当时日本教育领域与欧美国家交往的不断增多,以樋口勘次郎、谷本富、西山哲治、中村春二、今井恒郎为代表的教育学者较早接触欧美新教育思想和新教育理念,极力呼吁对日本现有的教育进行改革,并通过创办新式学校的形式加以实践,由此拉开了日本新教育运动的序幕。在日本新教育运动发展早期阶段,由于日本国家权力也在寻求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出路,给新教育思想的传播和新教育的实践提供了较为宽松的客观环境。这一时期,涌现出了棚桥源太郎、牧口常三郎、泽柳政太郎、木下竹次、及川平治等一大批新教育学者,他们致力于新教育思想的传播和推广,并提出了具有日本特色的手工科教育论、创价教育论、合科式学习法、分团式动态教育法等新教育理论。在这些新教育思想和新教育理论的指引下,一些新教育实践家通过在一般公立小学和师范学校附属小学进行新教育改革和创立新式私立小学的方式对新教育理念加以实践。从1912年到1920年,日本共有16所学校进行了全校性的新教育实践,分布在全国13个府县,日本新教育运动得到快速发展。1921年,日本学术协会在东京举办“教育学术研究大会”,会上提出了着名的“八大教育主张”,日本新教育运动遂进入高潮阶段。这一时期,以“八大教育主张”为代表的日本新教育理论已经成型,原有的新式学校也在进一步深化新教育改革实践活动,同时也涌现出了池袋儿童村小学、明星学园等一批新创建的新式小学。从1921年到1924年初,日本全国共有230余所学校以不同的形式和规模投入到新教育的改革中。但是随着新教育运动的日益发展和壮大,让日本国家权力和军国主义势力感到新教育运动倡导的“自由”和“民主”带来的威胁,便开始对其进行疯狂的压制,日本新教育运动也开始由盛转衰,进入衰落期。面对日本国家权力和军国主义势力的疯狂压制,虽然以野口援太郎为首的新教育学者通过创建“日本新教育协会”并开展一系列活动的方式继续推动日本新教育运动的发展,的确也给日本新教育运动带来了短暂的“中兴”,但终究还是难以改变其历史命运,1941年日本新教育协会由于各种外部和内部原因而解散,日本新教育运动也宣告退出历史舞台。日本新教育运动是日本近代教育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运动,在借鉴欧美新教育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日本当时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日本化的新教育思想,并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加以实践。这场教育改革运动虽然仅持续了三十余年,却产生了极大的历史贡献,丰富了日本近代教育理论宝库,推动了日本传统教育教学方法的变革,也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教师和学生,同时它所倡导的“自由”和“民主”观念也影响了当时日本社会的变革,甚至对当时中国教育的发展和战后日本教育改革都产生了辐射。但由于日本新教育运动所处的特殊历史时期,它也难免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而产生各种不足。本论文正是意图通过对日本新教育运动历史贡献和历史局限性的分析,升华出日本近代发展“浑浊”时期的这股“教育清流”对日本乃至于世界教育发展的影响。

黄家周[3](2015)在《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文中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同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完成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必然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体现和生命力所在。遵循恰当的路径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马克思主义的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精神文化生产理论、文化领导权思想、文化软实力思想是我们理解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之间关系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的地位,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则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我们在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过程中应重视文化建设的视域,关注不同地区的“人文特点”,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加强对该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轫期。“五四”运动前后,广西籍进步知识分子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在本地区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时期,红七军、红八军和根据地苏维埃政府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政策和措施,深受民族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牢固掌握了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的领导权,向各阶层广泛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鼓舞了广西民族群众的抗战斗志。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根据新的工作方针,发动群众开展反内战、反独裁,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为配合解放军南下解放广西创造了必要的舆论氛围和群众条件。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开拓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广西的文化艺术事业全面振兴,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建立体现了中共灵活运用马列主义民族理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又一次成功实践。“文革”十年却使广西文化艺术事业惨遭破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亦历经曲折。随着拨乱反正、思想解放运动的推进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广西文化建设事业重现新的曙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呈现新的局面。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全面推进期。广西通过创建社会文化先进县工程、建设千里文化长廊工程、推进知识共享工程等活动,实现了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双学”活动的开展、“四个广西”建设理念的提出、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广西精神”的凝练、“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生态乡村)”活动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以及“中国梦”理念和“四个全面”思想在广西的广泛宣传,彰显了新时期广西马克思大众化的新特征。我们通过对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程的系统考察和分析,概括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六条基本路径:一是积极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活动增强其引领群众的能力;二是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三是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四是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参与马克思主义宣传的作用;五是发扬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六是在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推进本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创新。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过程中蕴含着以下特点:首先,围绕实现群众利益需求而确定目标任务;其次,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点;再次,采取了多层面的保障措施;最后,呈现出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复杂的、艰巨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当代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选择和实现过程中依然有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尚存在某些路径不够顺畅、不够明晰、不够完备和适用性欠强等问题,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成效。新时期新形势下广西仍然需要继续探索、创新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第一,大力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围绕提升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充实民族教育的内容;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丰富民族教育的形式。第二,改善民族地区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第三,充分利用广西民族地区优秀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特别是要着力促进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资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提升民族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程度。第四,建立和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我们应遵循统筹兼顾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健全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人才、经费和奖惩等方面的保障制度,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反馈和辅助等方面的实践机制。

黄家周[4](2015)在《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同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完成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必然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体现和生命力所在。遵循恰当的路径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马克思主义的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精神文化生产理论、文化领导权思想、文化软实力思想是我们理解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之间关系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的地位,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则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我们在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过程中应重视文化建设的视域,关注不同地区的“人文特点”,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加强对该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轫期。“五四”运动前后,广西籍进步知识分子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在本地区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时期,红七军、红八军和根据地苏维埃政府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政策和措施,深受民族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牢固掌握了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的领导权,向各阶层广泛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鼓舞了广西民族群众的抗战斗志。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根据新的工作方针,发动群众开展反内战、反独裁,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为配合解放军南下解放广西创造了必要的舆论氛围和群众条件。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开拓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广西的文化艺术事业全面振兴,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建立体现了中共灵活运用马列主义民族理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又一次成功实践。“文革”十年却使广西文化艺术事业惨遭破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亦历经曲折。随着拨乱反正、思想解放运动的推进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广西文化建设事业重现新的曙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呈现新的局面。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全面推进期。广西通过创建社会文化先进县工程、建设千里文化长廊工程、推进知识共享工程等活动,实现了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双学”活动的开展、“四个广西”建设理念的提出、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广西精神”的凝练、“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生态乡村)”活动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以及“中国梦”理念和“四个全面”思想在广西的广泛宣传,彰显了新时期广西马克思大众化的新特征。我们通过对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程的系统考察和分析,概括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六条基本路径:一是积极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活动增强其引领群众的能力;二是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三是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四是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参与马克思主义宣传的作用;五是发扬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六是在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推进本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创新。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过程中蕴含着以下特点:首先,围绕实现群众利益需求而确定目标任务;其次,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点;再次,采取了多层面的保障措施;最后,呈现出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复杂的、艰巨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当代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选择和实现过程中依然有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尚存在某些路径不够顺畅、不够明晰、不够完备和适用性欠强等问题,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成效。新时期新形势下广西仍然需要继续探索、创新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第一,大力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围绕提升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充实民族教育的内容;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丰富民族教育的形式。第二,改善民族地区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第三,充分利用广西民族地区优秀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特别是要着力促进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资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提升民族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程度。第四,建立和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我们应遵循统筹兼顾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健全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人才、经费和奖惩等方面的保障制度,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反馈和辅助等方面的实践机制。

肖全民[5](2015)在《雷沛鸿办学实践研究 ——基于教育家办学的视角》文中指出雷沛鸿是中国近现代着名教育家之一。长期以来,人们对他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及其在我国教育史上的独到贡献有全面、深入的研究。在今天大力倡导“教育家办学”这一重大命题的时代背景下,反观我国近现代教育家办学典范,根据人才学理论和教育治理现代化理论,从教育家办学的视角,在对教育家办学理论厘清的基础上,深入研究雷沛鸿办学实践的成就、典范性特征、成为教育家办学典范的原因及其启示,探寻教育家办学规律,促进教育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教育家作为高素质专业化的教育人才,有其特定的标准。教育认知、教育情感、教育意志、教育实践、教育成就及影响等因素是判定教育家的基本标准。教育家和教育家办学是一个共生、同构的关系。“教育家办学”命题是针对现实中不按教育规律办学而导致教育被扭曲、被异化的“非教育家办学”倾向而提出的时代要求,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决定了教育家办学的必然性。倡导教育家办学,对受教育者个体发展、教育者同行发展、教育学科发展,乃至整个教育事业和社会发展,都是十分有价值的,可以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健康发展,引领教师队伍专业成长,推动教育理论创新发展,促进整个教育事业发展。20世纪三四十年代,雷沛鸿在广西这么一个偏远落后的省份,开展教育改革实践,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根据雷沛鸿成长为教育家的递进性发展历程及其办学实践的阶段性特征,可以将雷沛鸿办学实践的主要活动及成就划分为三个阶段:1912-1933年是雷沛鸿在教育领域的初探性实践阶段,主要实践有:构设广西地方教育行政组织、探寻教育“大众化”方针、初整广西教育。1933-1940年是雷沛鸿办学实践中的开拓性实践阶段,主要实践有:设计并推行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运动、创建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研究院、创建国民中学制度、实施特种部族教育、推行成人教育、创办广西医学院。1940-1952年是雷沛鸿完善其办学实践体系的跃升性实践阶段,主要实践有:执掌国立广西大学、创建南宁农专、创办西江学院、创建广西教育研究所。雷沛鸿的办学实践蕴藏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家办学特质,是我国近现代教育家办学的典范之一,具有鲜明的典范性特征:他有深刻的社会认知和崇高的教育理想,有科学的教育认知和坚定的教育信念,有清晰的办学思路和鲜明的实践特色,有深厚的教育情怀和执着的事业追求,有高尚的教育品格和开创性的教育建树。雷沛鸿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教育实践家。雷沛鸿成为教育家办学典范的原因,从客观因素看,当时的地域情势特别是民族危机迫使雷沛鸿走上教育兴邦之路,当时广西特定的政治环境促成雷沛鸿的教育梦;我国近现代中国教育革新的时代背景营造了“教育家办学”的共生环境,特别是同时代教育家蔡元培的办学思想、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社”、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俞庆棠等开展的民众教育实验对雷沛鸿产生深刻的影响。从主观因素看,雷沛鸿有教育家办学的思想根基和个人修养,他的办学实践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文化学、心理学和教育学作理论基础,并形成了他的教育为公、教育为民、政教合一、以法治教、教育与劳动相结合、教育学术服务教育行政等办学思想。雷沛鸿的办学思想与其办学实践相互促进。他丰富的人生历练与“国”、“民”至上的时代使命感和事业责任心,“知”、“行”合一的治学态度和工作作风,“情”、“义”至深的处世态度和人际关系,中西融合的知识结构与“学”“术”兼修的管理艺术,也是他能够成为教育家办学典范的内因。从雷沛鸿作为一名教育家的成长过程及其在办学实践中形成和展现的典范性特征和养成要素看,教育家办学需要有内外兼备的条件。社会发展变革促动教育变革是教育家办学的外部动力,政治力量的支持、办学自主权的归位是教育家办学的外部保障。优良的知识智力、特定的教育职力、高尚的人格魅力、公认的教育贡献力是教育家办学的内部因素。教育管理专业化是实现教育家办学的重要取径,教育家办学要以区域教育发展为支点,以正确的教育政绩观引导教育家办学,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人的现代化,培养地方建设人才。

陈滔娜[6](2013)在《哈佛燕京学社研究 ——民国时期校际合作的成功个案》文中研究指明晚清民国时期的社会转型迫使中国教育界做出回应,中国教育与中国外交、政治、经济等一起逐步面向国际体系,寻求国际认同,反映在高等教育领域,就是逐步实现教育的国际化、学术化与专业化。国际化是一种办学理念及办学模式,包括课程的国际化,学者与学生学习、研究与流动的国际化,跨国界的教育项目合作等内容。教育的国际化强调国际化的影响,国际化不仅有国际资源的参与、国际教育力量的合作、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更重要的是教育的国际化活动应该产生的国际影响。关注西方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与国外大学寻求合作,学习和模仿现代性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是民国时期的教育改革特征。本文以校际合作为研究切入点,以学界公认的民国时期中外合作办学成功个案——哈佛燕京学社作为研究对象,力图从校际合作视角分析哈佛燕京学社的成立、发展、变迁,探讨这一校际合作良性运行的制度支撑及其教育影响,关注其在民国教育国际化努力中的表现。这一研究可以拓展教育史学界对民国高等教育的研究内涵,并能为今天的校际合作提供历史经验及现实借鉴,提高国际合作办学的效益与人才培养的质量。在结构安排上,本文将民国时期高校之间的合作与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联系起来进行深入研究,从校际合作的起因、过程、结果与影响展开分析研究。全文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章和第七章介绍本文研究的背景、意义、问题、方法、资料与结论,第二章讨论哈佛燕京学社的缘起与创立过程。第三、四、五、六章以哈佛燕京学社为个案从组织制度、资金筹措、教学研究、资料图书四个方面对校际合作的具体要素展开研究。校际合作是基于共同需要与共同目标的产物,旨在实现资源共享、人才共育、优势互补以及走向双赢。哈佛燕京学社的创办是双方对发展基金的需求与对办学理念的一致追求的结果,其合作过程实现了资源共享、平等互惠、学术发展等预期目标。作为一个校际合作组织,其正常运转依赖于它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相对完善的规章制度、固定的合作基金、国际化的教学与研究等因素。哈佛燕京学社的组织结构包括托事部、北京行政管理委员会和哈佛燕京学社哈佛教育委员会三个部分。学社设有年度评估、项目申请、经费预算与使用评价等合作制度,这些制度有效地保障了合作的正常开展,促使合作的可持续发展。办学资金是校际合作中最基本的物质保障,哈佛燕京学社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便是争取到固定的资金支持,成功合作背后有巨额的霍尔基金作为支撑。合作基金的使用过程由托事部监督,使用对象及方法是以合作协议为参照,学社所有基金的使用范围限于“中国研究”这一学术领域。学社对中国研究领域作了具体划分:历史和宗教史、哲学和宗教哲学、语言和文学、艺术考古和人类学四个部分(或可再细分为中国历史、宗教、哲学、文学、语言、考古、艺术等七个领域),这一界定明确了哈佛燕京学社的合作方向。校际合作的成功极大地促进了双方的学术合作与研究,拓宽了学术合作的广度,也加深了学术研究的深度,形成了不带功利性的学术研究取向,体现了学术共同体式校际合作的魅力。燕大与哈佛通过校际合作为中美双方共同培养了一批批研究中国学的学者。在哈佛燕京学社的支持下,燕京大学以硕士培养为主,哈佛大学以博士培养为主,通过提供攻读学位奖学金、交换教员、设立客座教授等途径,培养了大批美国的中国学研究学者和中国的学贯中西的学术大师。这一合作将西方学术研究方法与本土研究对象相结合的做法使教育合作既符合国情,又与世界接轨,是国际化与本土化融合的体现。在资料与图书建设上,主要体现在图书馆建设、《燕京学报》和《哈佛亚洲研究学报》等学术期刊创办与古籍《引得》的编撰三个方面。哈佛燕京图书馆至今闻名世界,是研究中国文化的圣地。《燕京学报》在民国期间就是学术领域的三大国学期刊之一,与国立北京大学的《国学研究》和清华大学的《清华学报》三足鼎立,尤其注重研究的新领域、新问题与新方法的使用。《哈佛亚洲研究学报》主要刊发不同国家汉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至今仍是汉学界国际着名刊物。学社通过资料的建设与大量学术刊物学术专着的发行,提高了学社在国际上的学术声望和学术地位,吸引众多一流学者到燕京大学和哈佛大学从事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同时,学社《引得》编纂处的各种古籍《引得》更是为传承中国文化提供了重要研究载体。研究发现,强烈的合作意愿是校际合作的起点,双方国际化的办学理念与办学实践有利于双方合作的发展,同时合作目标明确,界定清楚,便于评估;合作内容具体,便于合作教育活动的开展;合作过程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照章办事、科学评估,这些管理的制度化管理是合作正常运行的有力保障。这一校际合作带有浓厚的学术共同体特色,以学术共同体作为校际合作的载体,为校际合作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这一合作也体现了国际与本土融合的生命力,不考虑本国优势、本国需要、本国发展的校际合作终究没有根基,无法持续发展。这一研究发现能够为今天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提供历史的镜鉴。本研究资料来源包括耶鲁大学整理的亚联董档案、上海图书馆民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大成老旧刊全文数据库以及各类公开发表的民国教育研究成果,本文是从国际化视角对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校际合作开展的一种尝试性研究。

董世华[7](2012)在《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村寄宿制学校是指为了适应农村人口居住分散的特点,解决学生上学远的困难,保证农村适龄儿童、少年完成义务教育而实行的一种特殊办学模式。20世纪50年代初期,国家首先在民族地区举办寄宿制学校,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农村地区中小学实行寄宿制已经是一种普遍现象,寄宿制学校已经逐步成为支撑农村义务教育的主要办学形式。相比之下,寄宿制学校管理滞后于规模的扩大,在寄宿率逐渐增加的同时,有关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制度设计并没有同步跟进,绝大部分农村寄宿制学校基本上是非寄宿制学校在时间上的延伸与空间上的转移。目前,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经费保障机制不健全,普遍存在办学条件简陋,人员配备简单化,学生生活与学习机械结合的状态。寄宿制学校内部管理欠规范,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无限制地延长寄宿生学习时间剥夺了学生课余生活,影响了学生生活的完整性及其身心正常发育,同时也制约了寄宿制办学模式优势的发挥。为了巩固农村地区普及义务教育的成果,进一步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势在必行。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和对湖北、江西、甘肃、广东和广西5省13县30所农村寄宿制学校调查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我国农村中小学实行寄宿制的理论依据,农村寄宿制学校产生的背景、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研究,并结合我国农村的实际,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对策思路。按照上述逻辑思路,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进行探讨:第一章为导论,主要是确定论文所要研究的问题,阐明研究目的和意义,并深入分析了国内外关于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研究现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基本研究思路。第二章主要阐述我国农村中小学实行寄宿制的理论依据,即从社会化理论、教育规模经济理论、公共产品理论的视角来阐明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教育功能、经济功能及其公共产品属性,以期为农村寄宿制学校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指导。第三章通过对农村寄宿制学校产生及其发展的历史回顾,分析了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动因及政策预期,指出农村寄宿制学校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但从建国初期发展至今,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政策目标。第四章主要通过对调查问卷和访谈材料的综合归纳,结合文献资料,从农村寄宿制学校的规模、地域分布特征、生源特点、教师生存境遇、学校成本结构、学校硬件设施及管理等多方面入手,分析了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第五章总结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深入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农村寄宿制学校是适应我国农村地区,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的客观需要而产生,尽管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不少成就,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但仍存在着诸多不完善的地方。因此,认真总结农村寄宿制学校已有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将有助于寄宿制学校的建设、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和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第六章深入系统地分析了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其中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的影响,低重心的义务教育管理和财政体制的制约,政府办学理念的偏差,制度设计简单化的限制等。第七章针对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存在的问题,就进一步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思路,即构建长效经费保障机制,合理分担寄宿制学校新增寄宿成本;构建科学的内部运行机制,确保农村寄宿制学校整体功能发挥;提高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学质量,满足农村家庭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李淼[8](2011)在《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城乡二元结构基础教育公平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社会进入到一个新时期,出现了一些全新的社会矛盾。社会贫富差距拉大,机会与结果的不平等在社会逐渐蔓延开来,发展理念严重拷问着社会的公平秩序。教育作为提高人的内在素质以消除外部条件影响的工具,原本是缩小社会差距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下,城乡教育的差距同样在加大,这将直接导致未来城市和乡村居民在知识结构、经济地位和收入方面差距的扩大。以解决中国当代社会发展问题为目的的和谐社会理论,由于其强调的观念与中国传统文化核心观念相契合,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带入了一个新境界。在我国大力提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教育公平与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已经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核心、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在弱化城乡二元结构的基础上实现城乡教育公平,以及在我国教育制度和教育政策范围内彰显教育公平的价值和消弭教育不公平带来的危害,就显得非常有现实意义。本文试图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平台上探讨中国城乡二元结构下的基础教育公平问题。全文除第一章绪论外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二章。分析选题的研究意义,论述了促进教育公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社会公平理念作为和谐社会的核心理念,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不断演化形成。构建和谐社会的主旨需要通过社会公平来体现。公平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起着社会稳定和社会建设的重要功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和和谐社会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第二部分为第三章和第四章。分析选题的背景和现实基础,剖析了由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中国基础教育不公的现状及危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经济现象,中国的二元结构不仅表现为现代工业部门与传统农业之间的二元经济结构,还表现为城市社会与农村社会长期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笔者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当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下的城乡教育差距历程、状况及其危害进行了梳理。第三部分为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分析选题的深层次原因,从社会分层因素、制度因素和政策因素三方面对中国城乡二元结构下的城乡教育不公现象进行内在的探讨。笔者认为,城乡二元结构下的教育体制性障碍是城乡教育不公的根源,城乡二元结构下的教育政策性弊端导致城乡教育不公的衍生。城乡二元结构下社会分层和教育公平的相互影响使得城乡教育不公持续扩大。以此为中心,对各个子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第四部分为第八章。选题的解决方案初探,通过国外实现教育公平经验的借鉴,结合弱化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具体措施,以及当前政府教育职能的转变,对目前我国实现城乡基础教育公平的方法进行初步探讨。笔者认为,城乡二元结构是导致城乡教育不公的根本原因,单纯通过教育制度政策的改革并不能完全实现教育公平。只有通过改革宏观经济政策以促进二元经济结构转换,推行城乡一体化战略以削弱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最终达到城乡二元结构的弱化及良性发展,同时,结合政府教育职能的转变,通过一些有效的措施实行政府教育制度的改革和政府教育政策的改进,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城乡基础教育公平。

殷建华[9](2011)在《走向教育家 ——一位小学校长社会化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校长所起的作用就尤为突出、关键。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家办学”成为一个时代命题和社会共识。“教育家办学”不仅是教育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校长自我成长的根本追求。那么,身处教育一线的校长每天都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如何才能成为引领区域素质教育发展、有一定影响力的教育家型校长?这些问题便凸现为一个全新的研究课题。本研究以质的研究为取向,运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以A市S小学X校长为研究对象,以校长社会化为分析框架,充分运用了实地观察、多层次访谈、三角互证、实物收集等方法收集资料,在对15类案例概括进行主题深描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的方式提炼出校长社会化的扎根理论命题。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第一,校长职业化与专业化的争辩源于不同的研究视角,没有必要厚此薄彼。社会化能够统摄职业化与专业化,弥补了校长职业化与专业化争辩中的不足,是研究校长成长问题更具解释力的分析框架,有助于我们在一个更大的时空范围内,尽可能地接近、揭示校长个人与学校及社会相互作用中所发生的各种“真相”。第二,校长社会化的分析框架可以分为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生活、角色、组织、结果等四个维度。生活维度透析了校长的童年生活、家庭生活、行政生涯和学校生活;角色维度透析了校长的角色扮演和角色认知;组织维度透析了校长的办学愿景、规范管理和创新经营;结果维度透析了校长的办学思想和领导权威。第三,校长社会化是指校长为实现自身成长和促进学校发展,在生活中积累和凝练教育经验,在实践中构建和调适职业角色,在创新中推动和实现学校变革,在反思中提炼和形成个性化办学思想,在领导中塑造专业权威和道德权威,在融合中构建和积淀学校文化的过程。第四,校长社会化的实质是校长在个人与学校及社会相互作用中,充分发挥自身主体性,实现职业与专业的双赢,成为个人化办学者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校长不仅有效整合了教育者、研究者、管理者、经营者和领导者等角色,而且提升了个人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领导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文化建构能力。第五,专业性、独特性和实效性是作为个人化办学者的校长的主要特征,这和当前学术界关于教育家型校长特质的研究结论有许多共通之处,作为个人化办学者的校长是最有可能成为教育家的人。教育家型校长是作为个人化办学者的校长的根本追求,是校长社会化的未来走向。有教育理想、有教育思想、有丰富实践、有创新能力、有高尚人格、有办学成效是教育家型校长区别于一般校长的特质。第六,校长由个人化办学者向教育家型校长跨越的过程,是一个抢抓机遇、改革创新、反复实践、追求和谐、自我超越的过程,不仅需要校长加强专业理想、专业能力、专业伦理等内驱力系统的修炼,还需要创新管理制度、培训制度、评价制度等外动力机制的完善。第七,基于X校长个案的校长社会化研究不具有普适性,对于当前校长成长问题研究中盛行的思辨研究,是一种必要的补充,为人们展现了一幅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背景下学校教育变迁的真实图景,也为那些行走在教育家办学路上的校长如何实现从一般校长向教育家型校长跨越提供了一个微观图景。行走在教育家办学路上的校长,重要的并不是成为教育家,而是过程的体验与感悟。

杨忠国[10](2010)在《新时期完善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研究 ——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文中指出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论研究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践研究,力图从民族政治学的角度研究新时期完善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诸多问题,并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比较全面地考察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试图用历史的、逻辑的视角来论析新时期如何完善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论文的研究意义主要表现在如下几点:1.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个极其重要的政治现象,是民族政治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因此研究民族区域自治领域的问题具有学理意义。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伟大创举,研究其独创性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和旺盛生命力,揭示其发展规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考察其在宁夏的发生、发展,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本文将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系统分析法、实证分析法和综合分析法相结合,在科学严谨的状态中展开论述。导论部分主要简述本选题的缘起、研究意义、研究的相关动态和本文主要的研究方法等,由此奠定科学的学理基础。第一章主要研究我国新时期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历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国情相结合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的统一性,体现了党和政府一贯坚持的国家统一原则、团结原则、平等原则和民主法制原则的一致性。新时期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大体经历了恢复、调整和快速推进三个发展阶段。实践经验证明,采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来解决中国的民族问题,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正确选择。第二章主要以宁夏建立回族自治区的历史考察为主线,对宁夏回族的渊源与发展、回族的民族特征、回族自治政权的建立、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的成立等方面进行具体深入的研究论证,阐述了宁夏回族的发展历程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宁夏的建立与发展。宁夏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作为我们党领导的第一个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和第一个回族县级自治政权,为我党解决民族问题积累了经验,成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最早范式。第三章主要研究新时期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宁夏的实践,重点分析实施的主要政策、成效和基本经验。宁夏自治区党委、政府以党和国家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准绳,因地制宜,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维护了宁夏的安定团结和繁荣发展,促进了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民族区域自治经验。第四章以宁夏的发展实践为例,分析研究新时期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依然是阻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的根本,民族文化教育的相对落后严重制约着民族地区人民群众文化权力的实现和文化生产力的根本解放,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不健全又成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宗教和政治的张力和冲突日益突显,那么,如何使以上问题实现统一性和多元性的协调成为了关键。第五章通过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践和分析,提出了完善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政策建议。即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巩固和发展和谐民族关系,充分落实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深入广泛开展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教育,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民族文化建设,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干部队伍建设等。通过理论研究和个案分析,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尊重历史、符合中国国情、符合各民族根本利益,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在实践中,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全文将宏观考察和微观解析相结合,不仅在研究方法上有所创新,而且文中的学术观点也不乏创新性,主要体现在:1.个案分析与理论分析相结合,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以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为例,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阐释。2.完善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必须进一步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监督机制,形成一个良性循环。3.完善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必须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状况,将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以动态的眼光丰富和充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4.完善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必须落实到经济发展上,以健全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促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化。5.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各民族共治相结合,这既是学术问题,也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的政治性问题,我们必须应对所面临的挑战性思想。要之,宁夏回族自治区贯彻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仅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也是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政治秩序有序发展、良性运行的需要。完善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必定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解放思想 开拓进取 加快我市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的步伐——赴常州学习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经验的考察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解放思想 开拓进取 加快我市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的步伐——赴常州学习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经验的考察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关于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学术回顾
        (一)国内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文化建设的研究状况
        (二)国外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文化建设的研究状况
    三、研究重点、难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与存在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存在不足
第一章 乡村文化与乡村文化建设
    第一节 乡村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一、乡村文化的内涵
        二、乡村文化的特征
    第二节 乡村文化的价值与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一、乡村文化的价值
        二、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三、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必然性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逻辑起点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传统
        一、瑞金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开启
        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
        三、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定位
        四、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深化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的思想基础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的逻辑体系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的科学品质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现实背景
        一、乡村经济基础的优化
        二、乡村基层政治的发展
        三、乡村思想文化的多元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进程
        一、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
        二、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阶段
        三、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微观镜像——历时性视角下的L村
        一、改革开放后到党的十六大的文化建设(1978-2002)
        二、新世纪初期的文化建设(2002-2012)
        三、新时代的文化建设(2012 年至今)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效果审视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一、农民思想道德水平不断提高
        二、农民科学文化素质逐步增强
        三、公共文化治理体系初步构建
        四、乡村文化制度建设日渐完善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乡村文化城市化倾向明显
        二、乡村公共文化发展不充分
        三、多元价值取向普遍存在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面临挑战的原因分析
        一、乡村经济社会变迁的影响
        二、基层政府选择性治理的影响
        三、文化全球化的影响
第五章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图式
    第一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
        一、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特点
        二、乡村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的逻辑耦合
        三、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方法论
        一、乡村物质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
        二、乡村制度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
        三、乡村精神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
    第三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具体路径
        一、建构乡村主流价值,培育乡村核心价值观
        二、建立乡村文化自信,增强乡村文化认同
        三、发展乡村公共文化,丰富民众文化选择
        四、传承乡村非物质文化,留存优秀文化基因
        五、优化乡村教育结构,营造乡村文化发展氛围
        六、重塑乡村现代文化,彰显乡村文化时代魅力
    第四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借鉴
        一、传统中国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二、近代中国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三、国外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第五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保障体系
        一、发展乡村经济,夯实乡村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
        二、增强政治引领,明晰乡村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
        三、重视乡村民众,激活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
结束语: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一个整体性框架
参考文献
附录 :L村文化建设情况调查问卷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日本新教育运动发展研究(1912-194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意义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 日本新教育运动
        (二) 八大教育主张
        (三) 传统教育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二)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四、主要研究内容
    五、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六、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一) 本论文的创新点
        (二) 本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日本新教育运动的兴起(1912年—1920年)
    第一节 日本新教育运动兴起的背景
        一、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驱动
        二、日本近代国家教育体制的缺陷
        三、以赫尔巴特教育理论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的流入及其不足
        四、欧美新教育运动的影响
    第二节 日本新教育思想的初步提出
        一、教育领域的民主运动为日本新教育思想的发展提供了舆论支撑
        二、临时教育会议的召开为日本新教育思想的发展创造了客观环境
        三、日本新教育理论初步提出的代表人物及其教育主张
    第三节 日本新教育学校的实践推广
        一、一般公立小学的新教育改革
        二、(高等) 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的新教育改革
        三、新式私立小学的广泛建立
第二章 日本新教育运动的高涨(1921年—1923年)
    第一节 日本新教育运动高涨的背景
        一、一战后日本经济的飞跃发展推动了教育的更快发展
        二、国内外民主革命浪潮的积极推动
        三、欧美新教育运动理论的不断传入及其影响
    第二节 日本新教育思想的确立
        一、道尔顿制的引进和帕克赫斯特的来访
        二、“八大教育主张讲演会”的召开
        三、日本新教育理论成型确立的代表人物及其教育主张
    第三节 日本新教育学校的空前繁荣
        一、一般公立小学新教育改革实践的深化
        二、(高等) 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新教育改革实践的深化
        三、新式私立小学的飞跃发展
第三章 日本新教育运动的衰落(1924年—1941年)
    第一节 日本新教育运动衰落的背景
        一、国家权力的膨胀和经济危机的爆发对教育的束缚愈加严重
        二、军国主义势力的扩张使日本学校教育发展“畸形化”
        三、欧美新教育运动的影响力不断弱化
    第二节 日本新教育思想的发展日趋平淡
        一、日本新教育思想失去了继续发展的外部环境
        二、国家权力对日本新教育思想的直接干预
        三、日本新教育思想自身发展后劲不足
    第三节 日本新教育运动的余响
        一、日本新教育学校的延续和“中性学校”的建立
        二、日本新教育协会的短暂“中兴”
        三、军国主义学校对日本新教育教学方法的利用
第四章 日本新教育运动的历史评价
    第一节 日本新教育运动的历史贡献
        一、日本新教育运动对当时日本教育与社会发展的推动
        二、日本新教育运动对同期中国教育发展的促进
        三、日本新教育运动增强了欧美新教育运动的世界影响力
        四、日本新教育运动对日本后世教育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日本新教育运动的局限性
        一、时代的局限性
        二、先天的妥协性
        三、“儿童中心主义”的困惑
        四、日本新教育运动的成果被军国主义利用
附录1 日本新教育运动大事记
附录2 日本新教育学校一览表
附录3 1921年教育学术研究大会(八大教育主张讲演会) 会员名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3)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选题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本课题研究思路和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本课题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
        1.4.1 研究方法
        1.4.2 主要创新
第2章 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关系相关问题探析
    2.1 有关概念阐释
        2.1.1 文化和文化建设
        2.1.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2.1.3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2.2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
        2.2.1 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
        2.2.2 精神文化生产理论
        2.2.3 文化领导权思想
        2.2.4 文化软实力思想
    2.3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题中应有之义
        2.3.1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2.3.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
    2.4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助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
        2.4.1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4.2 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4.3 营造良好文化环境和氛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5 民族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相辅相成
        2.5.1 民族文化建设过程中开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2.5.2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以民族文化建设为条件
第3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
    3.1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3.1.1 广西民族地区的总体概况
        3.1.2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3.2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的发轫期
        3.2.1 广西对“五四”运动的声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2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3 桂林抗战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4 解放战争时期广西爱国民主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3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的开拓期
        3.3.1 新中国成立开始了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征程
        3.3.2 “文革”十年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经曲折
        3.3.3 思想大解放开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局面
    3.4 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全面推进期
        3.4.1 广西系列文化建设工程与转型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4.2 广西“双学”活动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桂宣传
        3.4.3 “四个广西”建设与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
        3.4.4 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学习与“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
        3.4.5 “广西精神”的凝练与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提出
        3.4.6 党的十八大后广西的理论宣传与“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系列活动
第4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路径
    4.1 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增强引领群众能力
        4.1.1 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贯穿于广西革命和建设的始终
        4.1.2 多渠道培养民族干部增强其引领民族群众的能力
    4.2 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4.2.1 重视有民族特点的报刊图书的宣传功能
        4.2.2 发挥民族文艺在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的作用
        4.2.3 善用传统大众媒体增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效果
        4.2.4 发挥现代传媒打造理论传播新模式的作用
    4.3 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
        4.3.1 新民主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4.3.2 社会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4.4 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的参与作用
        4.4.1 广西先进人物教育示范功能的发挥
        4.4.2 广西妇女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4.4.3 广西青年学生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4.5 强化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
        4.5.1 民族团结教育是广西革命和建设事业成功的法宝
        4.5.2 新世纪新阶段广西强化民族团结教育的新举措
    4.6 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推进自身实践创新
        4.6.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4.6.2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第5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主要特点
    5.1 明确的目标任务
        5.1.1 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宣传马克思主义
        5.1.2 结合满足民族群众利益需求选择科学理论大众化的路径
    5.2 鲜明的民族特点
        5.2.1 以民族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学生为宣传重点对象
        5.2.2 以普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为重要内容
        5.2.3 运用民族文化资源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要载体
    5.3 多层面的保障措施
        5.3.1 物质保障
        5.3.2 组织保障
        5.3.3 人力保障
        5.3.4 制度保障
    5.4 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
        5.4.1 多样化态势
        5.4.2 综合化态势
第6章 完善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思考
    6.1 阻碍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6.1.1 主要问题
        6.1.2 制约因素
    6.2 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
        6.2.1 发展民族教育提升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效
        6.2.2 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并充实民族教育内容
        6.2.3 根据民族地区特点丰富民族教育形式
    6.3 改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
        6.3.1 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6.3.2 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
        6.3.3 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
        6.3.4 维护少数民族的文化权益及培育少数民族群众的主体意识
    6.4 利用优秀民族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6.4.1 促进民族传统文化优秀因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
        6.4.2 深入挖掘和弘扬广西红色文化
        6.4.3 广泛宣传和践行广西精神
    6.5 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
        6.5.1 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
        6.5.2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保障制度
        6.5.3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机制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着及科研情况

(4)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选题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本课题研究思路和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本课题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
        1.4.1 研究方法
        1.4.2 主要创新
第2章 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关系相关问题探析
    2.1 有关概念阐释
        2.1.1 文化和文化建设
        2.1.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2.1.3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2.2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
        2.2.1 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
        2.2.2 精神文化生产理论
        2.2.3 文化领导权思想
        2.2.4 文化软实力思想
    2.3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题中应有之义
        2.3.1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2.3.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
    2.4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助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
        2.4.1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4.2 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4.3 营造良好文化环境和氛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5 民族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相辅相成
        2.5.1 民族文化建设过程中开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2.5.2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以民族文化建设为条件
第3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
    3.1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3.1.1 广西民族地区的总体概况
        3.1.2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3.2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的发轫期
        3.2.1 广西对“五四”运动的声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2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3 桂林抗战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4 解放战争时期广西爱国民主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3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的开拓期
        3.3.1 新中国成立开始了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征程
        3.3.2 “文革”十年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经曲折
        3.3.3 思想大解放开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局面
    3.4 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全面推进期
        3.4.1 广西系列文化建设工程与转型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4.2 广西“双学”活动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桂宣传
        3.4.3 “四个广西”建设与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
        3.4.4 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学习与“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
        3.4.5 “广西精神”的凝练与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提出
        3.4.6 党的十八大后广西的理论宣传与“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系列活动
第4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路径
    4.1 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增强引领群众能力
        4.1.1 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贯穿于广西革命和建设的始终
        4.1.2 多渠道培养民族干部增强其引领民族群众的能力
    4.2 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4.2.1 重视有民族特点的报刊图书的宣传功能
        4.2.2 发挥民族文艺在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的作用
        4.2.3 善用传统大众媒体增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效果
        4.2.4 发挥现代传媒打造理论传播新模式的作用
    4.3 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
        4.3.1 新民主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4.3.2 社会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4.4 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的参与作用
        4.4.1 广西先进人物教育示范功能的发挥
        4.4.2 广西妇女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4.4.3 广西青年学生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4.5 强化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
        4.5.1 民族团结教育是广西革命和建设事业成功的法宝
        4.5.2 新世纪新阶段广西强化民族团结教育的新举措
    4.6 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推进自身实践创新
        4.6.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4.6.2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第5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主要特点
    5.1 明确的目标任务
        5.1.1 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宣传马克思主义
        5.1.2 结合满足民族群众利益需求选择科学理论大众化的路径
    5.2 鲜明的民族特点
        5.2.1 以民族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学生为宣传重点对象
        5.2.2 以普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为重要内容
        5.2.3 运用民族文化资源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要载体
    5.3 多层面的保障措施
        5.3.1 物质保障
        5.3.2 组织保障
        5.3.3 人力保障
        5.3.4 制度保障
    5.4 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
        5.4.1 多样化态势
        5.4.2 综合化态势
第6章 完善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思考
    6.1 阻碍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6.1.1 主要问题
        6.1.2 制约因素
    6.2 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
        6.2.1 发展民族教育提升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效
        6.2.2 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并充实民族教育内容
        6.2.3 根据民族地区特点丰富民族教育形式
    6.3 改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
        6.3.1 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6.3.2 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
        6.3.3 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
        6.3.4 维护少数民族的文化权益及培育少数民族群众的主体意识
    6.4 利用优秀民族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6.4.1 促进民族传统文化优秀因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
        6.4.2 深入挖掘和弘扬广西红色文化
        6.4.3 广泛宣传和践行广西精神
    6.5 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
        6.5.1 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
        6.5.2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保障制度
        6.5.3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机制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着及科研情况

(5)雷沛鸿办学实践研究 ——基于教育家办学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由与意义
        1.1.1 研究缘由
        1.1.2 本研究的意义
    1.2 学术综述与评析
        1.2.1 关于教育家办学的研究述评
        1.2.2 关于雷沛鸿教育的研究述评
    1.3 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1.3.1 本文研究视角
        1.3.2 主要理论基础
        1.3.3 主要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1.4.1 核心概念的界定
        1.4.2 研究内容
        1.4.3 论文结构
2 关于教育家办学的理论思考
    2.1 教育家办学命题的提出
        2.1.1 “非教育家办学”的倾向
        2.1.2 “教育家办学”成为时代命题
    2.2 教育家的标准和类型
        2.2.1 教育家的标准
        2.2.2 教育家的类型
    2.3 教育家办学的逻辑和价值
        2.3.1 教育家办学的逻辑
        2.3.2 教育家办学的价值
3 雷沛鸿办学实践概述
    3.1 初探性实践阶段(1912-1933年)
        3.1.1 雷沛鸿办学生涯的开端
        3.1.2 构设地方教育行政组织
        3.1.3 探寻教育大众化方针
        3.1.4 初整广西教育
        3.1.5 苏沪“充电”,韬光养晦
    3.2 开拓性实践阶段(1933-1940年)
        3.2.1 设计并推行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运动
        3.2.2 创建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研究院
        3.2.3 创建国民中学制度
        3.2.4 实施特种部族教育
        3.2.5 推行成人教育
        3.2.6 创办广西医学院
    3.3 跃升性实践阶段(1940-1952年)
        3.3.1 执掌国立广西大学
        3.3.2 创建南宁农专
        3.3.3 创办西江学院
        3.3.4 创建广西教育研究所
    3.4 对雷沛鸿办学实践的评价
        3.4.1 雷沛鸿对广西教育发展的贡献
        3.4.2 时人对雷沛鸿办学实践的评价
        3.4.3 历史对雷沛鸿的“误会”
        3.4.4 “教育家”地位的复归
4 雷沛鸿办学实践的典范性特征
    4.1 深刻的社会认知和崇高的教育理想
        4.1.1 雷沛鸿所处时代的社会背景
        4.1.2 雷沛鸿对教育的社会基础的认识
        4.1.3 雷沛鸿的教育理想
    4.2 科学的教育认知和坚定的教育信念
        4.2.1 雷沛鸿对旧教育时弊的批判
        4.2.2 雷沛鸿对教育的基本认识
        4.2.3 雷沛鸿的教育信念
    4.3 清晰的办学思路和鲜明的实践特色
        4.3.1 雷沛鸿的办学实践体系
        4.3.2 雷沛鸿办学实践的特色
    4.4 深厚的教育情怀和执着的事业追求
        4.4.1 雷沛鸿的爱国之情
        4.4.2 雷沛鸿的爱民之情
        4.4.3 雷沛鸿的爱教之情
    4.5 高尚的人格品质和开创性的教育建树
        4.5.1 雷沛鸿高尚的人格品质
        4.5.2 雷沛鸿开创性的教育建树
5 雷沛鸿成为教育家办学典范的原因
    5.1 雷沛鸿办学的地域情势
        5.1.1 民族危机迫使雷沛鸿走上教育兴邦之路
        5.1.2 当时广西特定的政治环境促成雷沛鸿的教育梦
    5.2 雷沛鸿办学的共生环境
        5.2.1 近现代中国教育革新的影响
        5.2.2 同时代教育家对雷沛鸿的影响
    5.3 雷沛鸿办学的思想根基
        5.3.1 雷沛鸿办学实践的理论基础
        5.3.2 雷沛鸿的办学思想
        5.3.3 雷沛鸿办学思想与办学实践的互动
    5.4 雷沛鸿办学的个人修养
        5.4.1 丰富的人生历练与高尚的人格风范
        5.4.2 中西融合的知识结构与“学”“术”兼修的管理艺术
6 雷沛鸿作为教育家办学典范的启示
    6.1 教育家办学需要内外兼备的条件
        6.1.1 教育家办学的外部条件
        6.1.2 教育家办学的内部条件
    6.2 教育管理专业化是教育家办学的重要取径
        6.2.1 教育管理专业化与教育家办学的关系
        6.2.2 以校长专业化为突破口推进教育家办学
        6.2.3 我国大学校长职业化趋势显现
    6.3 教育家办学要以区域教育发展为支点
        6.3.1 整体与局部相结合,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6.3.2 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结合,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6.3.3 教育与生产相结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6.3.4 以科学的教育政绩观引导教育家办学
7 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研究的结论
    7.2 对今后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和学术活动
致谢

(6)哈佛燕京学社研究 ——民国时期校际合作的成功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与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关于校际合作的研究:主题、方法与研究路径
        二、中西文化交流视角下的民国高等教育研究
        三、民国的教育国际化研究
        四、关于哈佛燕京学社的研究
    第三节 关于本研究概念的界定
        一、校际合作
        二、燕京大学
        三、哈佛燕京学社
    第四节 研究问题及研究思路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可能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二章 合作与共进:燕京大学合作办学实践与哈佛燕京学社的创立
    第一节 燕京大学的合作办学理念
        一、联合而成的燕京大学
        二、“中西一冶”理念下的燕京大学
    第二节 燕京大学合作办学实践
        一、与普林斯顿大学共享师资
        二、与密苏里大学共建新闻专业
        三、与牛津大学共建导师制课程
        四、与洛克菲勒基金会携手服务社会
    第三节 哈佛燕京学社的创立
        一、汉学的荒村与办学资金的匮乏:二十世纪初的哈佛大学
        二、霍尔与霍尔基金
        三、走向合作:哈佛燕京学社的创立
第三章 学社的组织与制度建设
    第一节 三三三:学社的组织架构
        一、学社托事部
        二、哈佛教育委员会
        三、北京行政管理委员会(后改为北平办事处)
    第二节 有章可循:学社的制度建设
        一、学社规章制度
        二、规章制度的执行
第四章 学社资金筹措与使用
    第一节 永不言弃:哈佛燕京学社的资金筹措
        一、燕京大学合作办学资金的筹措
        二、哈佛燕京学社经费的筹措
        三、燕京大学合作办学资金筹措的分析与思考
    第二节 专款专用开源节流:学社的资金使用
        一、学社经费的使用概况
        二、学社经费的主要使用对象
        三、资金使用与管理策略
        四、资金使用过程的影响因素及应对
第五章 国际与本土的融合:学社的教学与研究
    第一节 哈佛燕京学社的本科生教学
        一、学社的本科教育宗旨与要求
        二、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方略
        三、教师与导师的言传身教
        四、战争对学社校际合作教学的消极影响
    第二节 哈佛燕京学社的研究生教学
        一、研究生培养宗旨与研究领域的限定
        二、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心:燕京大学
        三、博士研究生教育中心:哈佛大学
        四、燕京大学研究生培养体系融入国际高等教育体系的努力
第六章 资料与研究的互动:学社的学术资料建设
    第一节 图书馆的国际化建设策略
        一、燕京哈佛共建学社图书馆
        二、中外文图书的收购与收藏
    第二节 国际化学术期刊的创办
        一、《燕京学报》(中文版)
        二、《哈佛亚洲研究学报》(英文版)
    第三节 学社《引得》编幕
        一、成立引得编幕处
        二、引得的内容体系
        三、引得的学术评价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一、哈佛燕京学社章程
    二、1936年4月21日叶理绥在中国联合大学年度餐会上的讲话
    三、燕京大学代理校长梅贻宝1942年8月31日给哈佛燕京学社社长叶理绥的信
    四、1942年12月30日叶理绥对梅贻宝校长的回信
    五、1942年7月18日郑德坤写给哈佛燕京学社社长叶理绥的信
后记

(7)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 国外关于寄宿制学校问题的相关研究
        (二) 国内关于农村寄宿制学校问题的相关研究
        (三) 关于农村寄宿制学校问题研究的评述
    四、相关概念界定
        (一) 农村
        (二) 寄宿制学校
        (三) 农村寄宿制学校
    五、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 研究方法
        (二) 数据来源
    六、逻辑思路与结构安排
        (一) 逻辑思路
        (二) 结构安排
第二章 我国农村中小学实行寄宿制的理论依据
    一、从社会化理论透视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教育功能
        (一) 教育的社会化功能和社会化理论
        (二) 社会化理论视角下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功能
    二、从教育规模经济理论透视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经济功能
        (一) 教育领域追求资源利用效率的时代背景
        (二) 规模经济理论
        (三) 教育规模经济理论
        (四) 农村寄宿制学校的规模经济分析
    三、公共产品理论与农村寄宿制学校的财政支持路径
        (一) 公共产品理论
        (二) 公共产品理论视角下农村寄宿制学校的财政支持路径
第三章 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的产生及背景分析
    一、农村公立寄宿制中小学的历史沿革
        (一) 萌芽阶段(1949—1978年):民族寄宿制中小学的“反反复复”
        (二) 形成阶段(1978—1986年):国家主导下民族寄宿制中小学的兴起
        (三) 普九时期(1987—2000年):寄宿制办学形式在全国农村地区推广
        (四) 两基攻坚(2001—2007年):中央财政主导下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
        (五) 均衡发展(2008年至今):缩小城乡差距和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二、农村寄宿制学校产生的背景分析
        (一) 寄宿制办学是保证少数民族地区孩子公平接受教育的客观需要
        (二) 寄宿制办学是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必然要求
        (三) 寄宿制办学是西部地区“两基”攻坚的具体要求
        (四) 寄宿制办学是保证农村留守儿童公平接受义务教育的必要举措
第四章 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基本特征及发展趋势
    一、寄宿生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寄宿制学校逐渐成为中西部农村中小学的主体
    二、寄宿制正逐渐从西部向中东部推进,农村中小学实行寄宿制已是大势所趋
        (一) 西部山区、牧区农村全覆盖
        (二) 逐渐向中部推进,并向东部渗透
        (三) 少数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仍然是义务教育的主要支撑力量
    三、寄宿制学校低龄寄宿趋势明显,寄宿生中留守儿童比例上升
        (一) 小学生寄宿比例逐渐增大
        (二) 农村寄宿学生中留守儿童所占比例越来越大
    四、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设施不断改善,管理日益规范化
        (一) 寄宿生生均宿舍面积逐年增加,住宿条件不断改善
        (二) 寄宿生食堂条件不断改善,管理日益规范化
    五、寄宿制学校师资得到有力整合,教师素质明显提高
        (一) 农村寄宿制学校高学历教师比例高于本省及全国农村平均水平
        (二) 农村寄宿制学校高职称教师比例高于本省及全国农村平均水平
        (三) 农村寄宿制学校中青年教师比例高于本省及全国农村平均水平
第五章 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成就与问题
    一、农村寄宿制学校取得的成就
        (一) 解决了学生上学远的问题
        (二) 整合了城乡义务教育资源
        (三) 保证了农村学生的学习时间
        (四) 解决了农村留守儿童的看护和教育问题
        (五) 缩小了城乡学生家庭教育的差距
        (六) 营造起了学生安全成长的环境
    二、农村寄宿制学校存在的问题
        (一) 农村寄宿制学校难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寄宿需求
        (二) 农村寄宿制学校新增寄宿成本缺乏财政保障
        (三) 农村寄宿制学校人力资源配置不当
        (四)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业余生活单调
        (五)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营养状况普遍欠佳
        (六)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安全得不到充分保障
        (七) 低龄寄宿生普遍存在心理问题
第六章 农村寄宿制学校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影响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发展
        (一) 农村经济发展滞后,义务教育投入不足,造成寄宿制学校有效供给不足
        (二) 工农业存在剪刀差,造成农民外出务工,留守儿童群体刺激了寄宿需求
        (三) 政府投入相对不足,寄宿制学校简单扩张,办学条件难以适应寄宿生要求
    二、低重心的义务教育管理和财政体制制约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发展
    三、政府办学理念的偏差危及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发展
        (一) 经济学思维方式在教育领域中的反映,各地盲目撤并举办寄宿制学校
        (二) 政府过多关注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工具价值,忽视了其独特的育人价值
        (三) 基层政府对义务教育卸责过快,相对减少了寄宿制学校投入力度
    四、制度设计的简单化限制了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发展
        (一) 农村寄宿制学校动力机制设计偏向,影响了寄宿生生活的完整性和丰富性
        (二) 农村寄宿制学校保障机制设计不完善,影响了寄宿制学校整体功能的发挥
第七章 进一步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对策思路
    一、构建长效经费保障机制,合理分担寄宿制学校新增寄宿成本
        (一) 构建各级政府间的成本分担机制,确保农村寄宿制学校资金来源
        (二) 构建社会对义务教育的捐赠鼓励机制,拓宽农村寄宿制学校经费渠道
        (三) 明确资金投入方向,提高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构建科学的内部运行机制,确保农村寄宿制学校整体功能发挥
        (一) 建立标准化农村寄宿制学校,着力扩大有效供给
        (二) 科学安排寄宿生营养结构,创新农村寄宿制学校食堂供餐机制
        (三) 加强寄宿制学校安全管理,确保寄宿生生命财产安全
        (四) 合理分配学习和课余活动时间,保持寄宿生生活的完整性
        (五) 推行保育寄宿制学校办学模式,增强低龄寄宿生学校生活适应能力
    三、提高寄宿制学校教学质量,满足农村家庭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一) 发挥农村寄宿制学校整合教育资源的优势,缩小城乡办学条件差距
        (二) 发挥农村寄宿制学校育人优势,着力提高农村学生综合素质
        (三) 充分发挥农村寄宿制学校的优势,满足农村家庭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
后记

(8)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城乡二元结构基础教育公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论文主要研究方法
    1.3 国内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第二章 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2.1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社会公平理念的发展脉络
        2.1.1 社会公平理念的源头——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公平理论
        2.1.2 党的历代领导集体对社会公平理念的探索
        2.1.3 构建和谐社会——社会公平理念的最新理论平台
    2.2 构建和谐社会的主旨需要通过社会公平来体现
        2.2.1 社会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
        2.2.2 社会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
        2.2.3 社会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推动力
    2.3 公平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功能
        2.3.1 公平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社会稳定功能
        2.3.2 公平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社会建设功能
    2.4 教育公平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联系
        2.4.1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
        2.4.2 促进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2.4.3 教育公平与和谐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
第三章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及中国独特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
    3.1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3.1.1 西方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3.1.2 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统筹理论
    3.2 中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演化进程
        3.2.1 中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形成的历史背景
        3.2.2 形成阶段: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
        3.2.3 改善阶段:改革开放至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
        3.2.4 固化阶段:九十年代后至今
    3.3 中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特征、成因分析及危害
        3.3.1 中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特征
        3.3.2 中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成因分析
        3.3.3 中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危害
    3.4 良性与恶性的城乡二元结构
        3.4.1 良性的城乡二元结构
        3.4.2 恶化与固化的二元结构
第四章 教育公平理论及中国城乡二元结构下的基础教育不公现状
    4.1 教育公平的解读
        4.1.1 教育公平思想的溯源
        4.1.2 教育公平的内涵和时代特性
        4.1.3 西方社会哲学理论流派有关教育公平的思想
        4.1.4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教育公平的思想
    4.2 中国城乡二元结构下基础教育公平的现状
        4.2.1 建国以来我国城乡基础教育的演变历程
        4.2.2 当前城乡基础教育不公现状
    4.3 长期教育不公的社会危害
        4.3.1 对个体的危害
        4.3.2 对社会的危害
        4.3.3 对教育本身的影响
第五章 中国城乡基础教育不公的根源:城乡二元结构下的教育体制性障碍
    5.1 城乡二元结构下的教育体制性障碍
        5.1.1 总论
        5.1.2 政府间的利益结构变动导致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5.1.3 各级政府对教育投入的责任与其财政能力不相称
        5.1.4 义务教育制度的城乡推行差异
    5.2 二元教育体制下的衍生问题分析
        5.2.1 城乡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差异
        5.2.2 二元体制下城乡教育资源的差异
        5.2.3 农村义务教育可及性的相关社会问题
    5.3 城乡体制性教育不公平的深层次原因——对现行政府教育体制的理性分析
        5.3.1 管理主义政府模式的诟病
        5.3.2 政府的保障和监管职能弱化
        5.3.3 教育资源配置体制的分化
第六章 中国城乡基础教育不公的衍生:城乡二元结构下的教育政策性弊端
    6.1 城乡基础教育政策定位偏差的内在分析
        6.1.1 农村与城市的发展定位不清
        6.1.2 扶贫与赶超的政策定位冲突
    6.2 城乡基础教育政策落实偏差带来的具体社会问题
        6.2.1 “择校”问题
        6.2.2 重点学校问题
        6.2.3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6.3 城乡政策性教育不公平的深层次原因——对现行政府教育决策机制的理性分析
        6.3.1 政府教育决策中的公共职责缺失
        6.3.2 教育政策的民主性亟待加强
        6.3.3 国家教育法制有待健全
第七章 中国城乡基础教育不公的扩大:城乡二元结构下社会分层和教育公平的相互影响
    7.1 城乡二元结构下的社会分层
        7.1.1 社会分层的内涵及我国社会分层的现状
        7.1.2 教育的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功能
    7.2 社会分层对教育公平的影响
        7.2.1 总论
        7.2.2 社会分层对学生占有文化、信息资源的影响
        7.2.3 社会分层对学生价值观、知识和能力的影响
        7.2.4 社会分层对学生受教育年限、占有学校教育资源的影响
    7.3 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村教育社会流动功能的弱化
        7.3.1 城乡二元结构对农村学生通过教育实现社会流动的影响
        7.3.2 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村教育社会流动功能弱化的表现
        7.3.3 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村教育社会流动功能弱化的危害
    7.4 总结:城乡二元结构下社会分层和教育公平的相互影响
第八章 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城乡基础教育公平实现之路初探
    8.1 国外教育公平经验的借鉴
        8.1.1 国外教育公平经验介绍
        8.1.2 国外教育公平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8.2 弱化城乡二元结构是实现城乡教育公平的根本途径
        8.2.1 改革宏观经济政策以促进二元经济结构转换
        8.2.2 有机地使用强制性和诱致性制度变迁以消除二元户籍制度
        8.2.3 因地制宜地推行城乡一体化战略以弱化城乡二元社会结构
    8.3 政府教育职能的转变
        8.3.1 政府教育责任伦理的实现
        8.3.2 推进教育公平是政府的基本责任
    8.4 教育制度的改革
        8.4.1 突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二元教育改革
        8.4.2 清晰城乡教育的权责主体以促进教育公平
        8.4.3 完善基础教育公共财政体制,构建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8.4.4 在利益平衡的基础上建立教育资源均衡机制
    8.5 教育政策的改进
        8.5.1 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8.5.2 通过补偿措施保障弱势群体的教育机会
        8.5.3 通过教育法规的完善来促进教育公平
        8.5.4 努力推行多元化办学和多元化教育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 1 云贵地区县城、农村基础教育情况调研报告
附 2 湖北地区县城、农村基础教育情况调研报告
附 3 江苏宿迁县城、农村基础教育情况调研报告
附 4 西部、中部和东部地区县城、农村基础教育调研状况报告对比

(9)走向教育家 ——一位小学校长社会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提出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过程
    五、研究的效度和伦理问题
第一章 从经历到经验:校长社会化的生活维度
    一、不费心:校长的家庭生活
    二、勤学习:校长的青春岁月
    三、做实事:校长的行政生涯
    四、大忙人:校长的学校生活
    五、本章讨论
第二章 从冲突到和谐:校长社会化的角色维度
    一、弹钢琴:校长的角色扮演
    二、本真与大气:校长的角色认知
    三、本章讨论
第三章 从规范到创新:校长社会化的组织维度
    一、成长乐园:校长与学校愿景的构建
    二、校本化与精细化:校长与学校管理的变革
    三、集团化与国际化:校长与学校品牌的经营
    四、本章讨论
第四章 从思想领导到道德领导:校长社会化的结果维度
    一、小学校与大教育:校长办学思想的形成
    二、懂教育与爱教育:校长领导威信的塑造
    三、本章讨论
第五章 从个人化办学者到教育家型校长:校长社会化的实质、走向与路径
    一、个人化办学者:校长社会化的实质
    二、教育家型校长:校长社会化的走向
    三、内驱力和外动力:校长社会化的路径
结语
附录 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后记

(10)新时期完善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研究 ——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缘起
    二、研究的意义
    三、相关研究动态
    四、研究方法
    五、论文的基本框架
第一章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涵
        二、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及其职能
        三、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自治权
    第二节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遵循的原则
        一、国家统一原则
        二、民族团结原则
        三、民族平等原则
        四、民主法制原则
    第三节 新时期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我国的发展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恢复发展期(1978年——1984年)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调整发展期(1984年——1992年)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快速发展期(1992年至今)
第二章 宁夏建立回族自治区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宁夏回族的渊源与发展
        一、宁夏回族的历史渊源
        二、宁夏回族的民族特征
        三、回族的历史贡献
    第二节 宁夏回族自治政权的建立
        一、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的建立及其历史意义
        二、解放初宁夏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宣传与民族工作
        三、各民族自治政权的建立
    第三节 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成立
        一、宁夏成立省级回族自治区的酝酿
        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筹建
        三、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成立及其重要意义
第三章 新时期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宁夏的实践
    第一节 宁夏实施民族区域自治的主要政策
        一、坚持民族平等团结
        二、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经济
        三、着力打造以回族文化为主体的多元文化
        四、重视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培养
        五、促进民族教育的发展
        六、认真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
    第二节 宁夏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
        二、民族和睦相处
        三、民族文化健康发展
        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第三节 宁夏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经验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前提
        二、坚持经济建设是中心
        三、坚持民族自治是保证
        四、坚持相互尊重是关键
        五、坚持民族平等是基石
        六、坚持和谐发展是根本
第四章 新时期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一、思想观念相对滞后
        二、基础设施条件较差
        三、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较大
    第二节 民族文化教育相对滞后
        一、人力资源开发滞后
        二、民族文化保护开发不够
        三、教育教学整体水平不高
    第三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
        一、国家民族区域自治法律体系尚不健全
        二、地方相应的法律保障机制亟待建立
        三、民族自治法律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第四节 民族宗教工作十分复杂
        一、宗教对群众思想的影响
        二、宗教对贯彻党的政策的影响
        三、宗教渗透对政治稳定的影响
第五章 对完善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思考
    第一节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第二节 巩固和发展和谐的民族关系
    第三节 充分落实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
    第四节 加强党的民族政策教育
    第五节 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民族文化建设
    第六节 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
    第七节 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后记

四、解放思想 开拓进取 加快我市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的步伐——赴常州学习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经验的考察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D]. 张世定. 兰州大学, 2019(02)
  • [2]日本新教育运动发展研究(1912-1941)[D]. 刘双喜. 河北大学, 2018(01)
  • [3]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D]. 黄家周. 西南交通大学, 2015(08)
  • [4]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D]. 黄家周. 西南交通大学, 2015(08)
  • [5]雷沛鸿办学实践研究 ——基于教育家办学的视角[D]. 肖全民. 武汉大学, 2015(07)
  • [6]哈佛燕京学社研究 ——民国时期校际合作的成功个案[D]. 陈滔娜. 南京大学, 2013(01)
  • [7]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问题研究[D]. 董世华. 华中师范大学, 2012(08)
  • [8]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城乡二元结构基础教育公平问题研究[D]. 李淼.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1(12)
  • [9]走向教育家 ——一位小学校长社会化的研究[D]. 殷建华. 华东师范大学, 2011(09)
  • [10]新时期完善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研究 ——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D]. 杨忠国. 中央民族大学, 2010(02)

标签:;  ;  ;  ;  ;  

解放思想 开拓进取 加快我市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常州市中小学图书馆学习经验调查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