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科学院成员最多的前20所大学

美国国家科学院成员最多的前20所大学

一、拥有美国科学院院士人数最多的前20所大学(论文文献综述)

刘玮辰[1](2020)在《海外青年科学家回国对科研产出的影响研究 ——基于CEM-DID模型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当前科学家在世界范围内的跨国流动日益频繁。一直以来,美国是科学研究的中心。随着全球化不断深入,吸引科学家回国已逐渐成为新兴国家深度参与全球经济发展、缩小知识差距的重要途径。实际上,作为全球最大的新兴国家和正在崛起的科技大国,中国一直将海外优秀人才引进工作视为科技创新政策领域的重要议题。近年来,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引智”项目,有效地促进了海外青年优秀人才归国工作。其中,青年千人计划目前已成为引进海外优秀人才、优化我国人才格局、提升整体科研实力的重要抓手。已有文献较少涉及国际间科学家的流动及其效果的实证研究。究其原因,一是海外人才跨国流动受到自选择效应的影响,很难准确识别因果关系。二是现有研究以访谈和抽样问卷调查为主要研究方法,基于客观数据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不同于多数聚焦于科学家流入美国的研究,而是以科学家回国这一反向流动视角来解析跨国流动。以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为样本,本文追踪了2011-2013年前五批932位青年科学家的职业轨迹,分析海外青年科学家职业流动的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以获得海外博士学位且回国的青千科学家为实验组,通过粗糙完全匹配方法(CEM)构造了学术背景和科研能力相近但没有回国的对照组,结合Web of Science数据库筛选了科学家的发文记录,并应用双重差分模型(DID),观测回国对青千科研产出因果效应。研究发现,中国的科研环境有利于科学家在职业生涯早期的成长成才。科学家的论文数量、科研质量、影响力和科研颠覆性方面都有显着提升。相比于对照组,青千科学家在回国6年内每年多发约1.4篇论文,多收获约50次引用,增长了4.5倍的加权平均JIF(Journal impact factor)的发文数以及增长了112倍的加权总JIF的发文数。并且,科学家回国后,末位作者的发文数也有显着增长。相较于对照组,青千科学家回国后每年末位作者发文数会增加0.6篇。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考察了流动中知识扩散的外部性。结果显示:青千回国后,国内科学家对其论文引用显着增加;并且这一效应既存在于青千回国后发表的论文,也存在于回国前发表的论文。最后,本文探究了三种作用机制,包括资源集聚、校友联结和科研环境。结果显示:首先,回国且回到C9高校的科学家在后期的科研产出呈现显着增长;其次,母校的社会网络有利于科学家科研质量的提升;最后,经过纯粹的中美科研环境对比后,研究发现,回国的科学家在论文数量、质量和影响力方面均有显着增长。总体来讲,研究结果证实了鼓励科学家的合理有序流动,对于提升我国基础研究水平和源头创新能力至关重要。在当今政策的背景下,对于跨国流动理论问题的关注,有助于中国科技政策和人才政策的制定者有效应对全球化新态势下的中国学术科研领域的人力结构变化,健全人才引进、培养和创新的机制,从而推动中国的科学技术研究与国际接轨。本文的实证结果证实了我国当前人才引进制度的优越性。本研究建议继续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力度,建立健全人才资助体系,充分发挥科学家尤其是最具科研创造力的青年科学家群体的创新潜力,以推动我国基础创新的长期稳定发展。

李爱花[2](2020)在《性别、科学与社会 ——以中国早期科学女博士为中心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女科学家稀缺的话题不仅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学界研究的热点。女性作为未被社会充分挖掘和应用的重要科技人力资源,引起了越来越多国家的高度重视,欧美等很多国家已经将开发女性的科学潜能上升到国家科技政策和经济竞争政策的战略高度。在社会和科学发展需求的推动下,女性在科技人力资源中的数量越来越多,和男性所占比例相差越来越小。然而总体上看,女性主要集中于科学界的底层,大量女性的科学潜能还是未被充分激发出来。科学女博士作为科学领域的高端人才,研究其成长和成才的路径有助于进一步开发女性的科学潜能。本文以中国早期科学女博士为研究对象,用生命历程的视角考察影响女性成为女博士科学家的社会因素。科学职业信念的形成、科学学士学位的获得、科学博士学位的获得和科学博士学位获得后的工作与成就是影响科学女博士生命历程的关键节点。本文以这四个节点为基础从个人、家庭和社会三个层面探讨成为科学女博士及发挥科学女博士科学潜能的社会影响因素。科学职业信念影响选择和追求科学职业的态度和行为。女性科学职业信念的形成依赖于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女性对科学能力的自我肯定和女性对科学职业的期待。从贤妻良母到职业女性的独立意识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性别启蒙影响;女性对科学能力的自我肯定受到个人、家庭和学校对其科学天赋认可的影响;女性对科学职业的期待受到个人、家庭和学校对科学及女科学家认同的影响。科学学士学位是进入科学职业的基本前提,同时也是进入科学博士教育的基础。女性获得科学学士学位不仅需要进入高等科学教育的大门,而且需要完成高等科学教育训练。女性进入高等科学教育的大门受到个人对接受高等科学教育的期望、家庭对进入高等科学教育的支持和学校的高等科学教育向女性开放的影响;女性完成高等科学教育训练受到所学专业与个人期望一致和性别平等的高等科学教育环境的影响。科学博士学位是科学教育的最高层次,同时也是入职学术工作的普遍要求。女性获得科学博士学位不仅需要获得科学博士研究生教育深造机会,同样也需要完成科学博士研究生教育训练。女性获得科学博士研究生教育深造机会受到个人争取、学校推荐和资金支持的影响;女性完成科学博士研究生教育训练受到个人对自身科研能力的认可、家庭的理解和支持以及导师对科研能力的肯定与激励的影响。科学博士学位获得者入职科学界尤其是学术工作领域,是做出科学贡献成为科学家的关键。女性成为科学家不仅需要获得科学职业而且需要做出科研成果。科学女博士获得科学职业受到个人科学职业信念的坚持和科学职业岗位向女性开放的影响;科学女博士取得科研成就受到性别平等的科研机会及家庭的理解和支持的影响。纵观中国早期科学女博士的生命历程,发现女性在成为科学家的过程中始终面临着传统与现代、个人与社会、职业与家庭的选择,渴望成为经济独立的职业女性和对自己科学能力的自信是她们成功的关键,平等的性别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是促其成功的重要因素。

姚科敏[3](2020)在《习近平科技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习近平科技观,对于进一步丰富、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研究,为实现新时代科技融合发展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提供理论指导,实现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的伟大目标,正确处理中国科技发展的现实问题,为世界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运用文献研究法、分析综合法、系统研究法,在界定习近平科技观含义的基础上,探讨和论述了习近平科技观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基础、形成历程与基本特征、主要内容,研究和阐述了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界定和探讨习近平科技观的含义、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是研究习近平科技观的一项奠基工作。习近平科技观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当代科学技术的新理念新观点新战略,是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科技创新观、科技体制改革观、科技战略观、科技人才观、科技伦理观、科技全球治理观等方面。从思想渊源看,习近平科技观既吸取了中国古代科技思想的精华,又吸收了西方古今科技思想中有益的成分,做到了中西结合、古今贯通,因而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思想渊源。从理论基础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技思想、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思想,为习近平科技观提供了科学而又坚实的理论基础。习近平科技观形成于科技的日新月异和知识的持续积累大大推动了全球财富的增长、颠覆性科技的创新发展和应用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生活范式、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更加复杂严峻、科技的双刃剑作用愈加凸显的国际背景下,形成于中国科技事业迅速崛起并取得了一定成就,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但仍存在一些突出短板的国内背景下。习近平科技观的形成历程可分为四个时期:萌芽阶段(1969年—1982年)、初步形成阶段(1982年—1993年)、形成轮廓阶段(1993年—2012年)和丰富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习近平科技观具有创新性、人民性、时代性、前瞻性、开放性、保障性等基本特征。习近平科技观的主要内容包括:科技创新观、科技体制改革观、科技战略观、科技人才观、科技伦理观和科技全球治理观。其中,科技创新观是核心,科技体制改革观是动力,科技战略观是统领,科技人才观是关键,科技伦理观是保障,科技全球治理观是条件,上述六个方面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的逻辑整体。习近平科技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其理论价值在于:习近平科技观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新境界,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理论的新飞跃,书写了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的新篇章,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视角。其现实意义在于:习近平科技观是引领新时代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行动指南,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遵循,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巨大动力,为世界科技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郭书剑[4](2020)在《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文中提出当前中国大学人才竞争的主要对象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中国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强势群体亦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作为政府与大学协作的产物,制度化学术精英因拥有经官方认证的学术权威与学术声誉而受到大学的强烈推崇与热烈追求。大学围绕制度化学术精英而展开的人才竞争直接刺激并引发学术精英的流动。某种意义上,制度化精英主义愈兴盛则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而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则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愈频繁。1999年以来,中国大学学术精英在不同地区、不同省市的不同层次大学间进行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大学学术精英在全国的分布格局随各地、各校人才竞争力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总体上,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散中有聚”“聚中有散”;以跨域流动为主,但同域流动现象亦值得关注;众多普通院校和地方城市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具活力的机制、更富成效的举措在学术精英竞争中“异军突起”,地方政府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促成了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新局面。中国地方政府人才竞争的背后是为经济增长而竞争,更是为政治晋升而竞争。为赢得政治锦标赛,地方政府所出台的人才政策对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具有较强的激发性、引导性与支持性。因地制宜制定人才政策,与时俱进变革人才政策,是地方政府维持人才竞争力、保持人才竞争优势的必要之举。作为一项长期政策,大学重点建设的逻辑是竞争博弈,而竞争博弈的载体则是学术锦标赛。在市场化大学排名与行政化学科评估的驱动下,中国大学着重以学术管理资本主义的方式吸引海内外学术精英,以不断争取国家的政策关照与政府的重点支持。大学人才竞争所促成的流动,对学术精英学术发展的影响,既有特殊性也存共通性。大部分学术精英流动后的学术生产力、学术影响力和学术竞争力得到提高。这一方面是由于流动对知识生产与创新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则与学术锦标赛密切相关,其不仅驱动大学支持学术精英发展学术,还驱动大学要求学术精英发展学术。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是一个复杂现象。由于学术精英吸收能力的异质性与学术精英竞争优势的可转移性,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对大学发展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可以明确的是,学术精英流入对大学学科发展的积极影响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学术精英流出对大学学科发展的消极影响也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基于此,学术精英流动不应成为大学间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更不应诱致大学间针锋相对的“人才战争”。在面向世界、追求卓越的发展战略下,需要正确理解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以客观冷静的态度、以历史的、发展的、全球的眼光认识和体察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所具有的阶段性、特殊性和一般性。这对中国大学全面深刻地了解自己,实事求是地制定科学合理的“双一流”建设目标、采取正确有效的学术精英队伍建设策略至关重要。

徐志平[5](2019)在《中国高校学术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高校学术劳动力市场是供给过剩还是不足?结构上又呈现何种特征?已有研究无论是从职业社会学,还是劳动经济学都未给出明确的结论。本文选择从结构的视角,基于学术职业特性、劳动力市场一般均衡和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依据宏观的全国数据和中观的高校信息公开数据尝试解答此问题。狭义的高校学术劳动力市场是由四年制本科高校专任教师群体构成的市场。依据高校教师进入和退出学术岗位的阶段,可将学术劳动力市场细分为入职市场、晋升市场、流动市场和退出市场四个部分。本文集中研究学术劳动力入职市场,主要分析我国公立本科高校新教师需求与博士毕业生学术职业供给的结构关系。学术劳动力市场具有需求与供给同为一体、院校与职称双重层级、薪酬与声望两维价格的特性。职业上的学术职业与非学术职业间内外部流动、地理上的由中心向边缘扩散的城市间流动、机构上的从顶尖向基层下移的院校间流动是学术劳动力市场实现供求平衡的核心机制。高校学术劳动力需求可以划分为扩张性、替换性和提升性需求三类。基于《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7-2019年公立本科高校教师招聘计划和2015-2016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中专任教师数据的分析,本文发现,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阶段,学术劳动力扩张性需求持续增长,替换性需求不断扩大,提升性需求持续稳定;在学科结构上,理学、工学、医科的专任教师数较多,哲学、史学的专任教师数较少,理学和工学对留学经历和博士后经历的要求更高;在层级结构上,高层的“985工程”高校倾向于招聘海归学者,中层的其他博士授权高校侧重于本土优秀博士的争夺,基层的非博士授权高校依然存在一定数量的硕士师资招聘计划;在区域结构上,依据公立高校数量和博士授权高校占比情况可以将不同省份划分为高标准强需求、高标准弱需求、低标准强需求和低标准弱需求四种类型。高校学术劳动力供给可以细分为脱产的本土供给、回流的海归供给和在职的隐性供给三类。基于《中国教育统计年鉴》,公立本科高校2018年拟聘教师公示数据以及2017年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中博士毕业生就业数据的分析,本文发现,在内涵式发展阶段,学术劳动力本土供给和海归供给都在上升,隐性供给正在缩减。在学科结构上,理学、工学和医学博士的授予资源较为丰富,其他学科资源相对较小;在层级结构上,海归博士优先占据着高层供给、“985工程”高校博士聚集在中层供给、其他博士授权高校博士构成了基层供给;在区域结构上,依据本省博士培养力和外省博士流入程度将不同省份划分为高自给高流入、高自给低流入、低自给高流入和低自给低流入四种类型。直接的供求数量比较和间接的基层高校准入标准判断是判定高校学术劳动力供求状况的基本方法。本文发现,我国高校学术劳动力市场总体上供不应求。在学科结构上,我国不同学科供求状况差异明显,更高的本土博士供给和更充足的海归供给使得理工学科相对人文社会学科供给相对充足;在层级结构上,顶尖海归的回流不足和顶尖本土人才供给受限,导致我国高层市场人才供给不足。于此同时,中西部地方本科高校在声望和地域上双重边缘,难以吸引足够的博士毕业生,从而形成了中层均衡、高层和基层供给相对不足的层级结构;在区域结构上,我国博士学位授予资源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少数省份,博士毕业生就业选择又呈现向东部单向流动的特征,从而形成东部均衡、中西部供给相对不足的区域结构。本研究主要从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补助的角度,提出适度提高博士生培养规模,优化博士生招生学科布局,提升本土博士培养水平,均衡博士点区域布局和提升中西部地方高校吸引力的优化建议。本文从结构角度,创新性的利用公立本科高校信息公开的个案数据,分析了国内研究较少涉及的高校学术劳动力市场供求问题。

陈来[6](2019)在《“双一流”大学校级领导特征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三部委发布的“双一流”大学是我国大学新领航。大学校级领导作为大学决策者,对大学建设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校级领导群体的决策与其个人特征是密不可分的。研究大学校级领导特征具有重要意义,可发现校级领导群体特征的现状,并对其现状的原因进行探索,对选人用人提供参考建议。研究选取了我国42所“双一流”大学的453名校级领导作为样本。采用数据研究法对该群体的特征逐一进行了分析,并还应用比较研究法将42所大学划地区和分类型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第一,校级领导大部分的特征是男性,50多岁,博士,985大学毕业,理工科背景,任现职4年左右,在高校体制内工作。第二,性别、年龄、本硕所学专业、博士后学校和专业、任职年限、工作经历和是否院士上并无地区差异;但在本硕博毕业学校,博士所学专业、最高学历、最高学历学校和专业上表现出地区差异。西部地区相较于其他三个地区而言,本、硕、博和最高学历学校毕业于985和211大学均是最少,最高学历为博士最少、本科最多,博士和最高学历所学专业则是农学类明显更多。第三,性别,年龄,本科、硕士、博士和最高学历毕业学校、最高学历、博士后学校、任职年限、工作经历和是否院士上并无类型差异。但在本、硕、博所学专业、最高学历专业和博士后所学专业上表现出类型差异。理工类大学工学类占比非常大;其他类大学教育学类、理学类和农学类明显多于综合类和理工类大学。本研究就我国大学校级领导特征分析发现的结论,从三个层面对该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第一,全部大学校级领导个人特征从性别、就职年龄、任职年限三个方面对其背后的原因进行挖掘;第二,不同地区从大学校级领导特征毕业学校水平和学历层次、所学专业二个方面对其存在差异的原因进行讨论;第三,不同类型从大学校级领导特征国内专业背景、国内外专业背景对比对其存在的差异缘由展开讨论。并就对比和原因分析对大学校级领导的选人用人提出参考建议。

张家豪[7](2019)在《“地方性”国立大学的困境 ——国立山东大学研究(1930-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深入,近代大学作为重要的学术共同体,也是晚清民国生产知识、思想的重要载体,日益受到学界关注。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的提出,也促使大学史研究不断升温。中国近代大学有国立、省立、私立、教会等多种形式,其中国立大学是高等教育的主体。然而各个国立大学的规模建制及教研水平差距甚大,位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大学拥有各种资源优势,但也有一些校史较短、与中央关系疏远的国立大学历经坎坷,教学成就有限。若欲全面了解民国高等教育的多般面相,应对此类带有地方性、边缘性的国立大学抉隐索微,探讨其困境成因,借此透视不同地区政府、社会与大学的互动以及民国高等教育的不平衡性。在这方面,国立山东大学便是一个恰当的样本。作为传统文化大省,近代山东在文教事业方面的成就并不突出。虽然当地政府曾借清末新政之机第一时间成立了新式大学堂,但教学成绩有限。而且在其后近30年时间里,山东陷于内乱、灾荒和政争,省内社会环境混乱,亦无法得到中央政府的有力支持,教育资源稀缺,因而高等教育发展缓慢。除教会大学外,1927年前山东各类高校从未培养出合格的本科生。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国内环境暂时趋于和平稳定。在蔡元培、何思源、傅斯年等官员学者的提议下,行政院批准在山东创设国立大学。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1932年更名为国立山东大学)在青岛成立。作为中央平衡全国教育布局的计划之一,国立山东大学是近代山东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国立大学,却带有浓厚的“地方性”:该校虽然位于经济大市,但其自身基础不固,与中枢较为疏远,在当时13所国立大学中相对边缘化。山大自中央所得拨款极其有限,多数时间依赖省府“协款”及其他零碎款项勉力维持,师资设备得以不断添置,但由此也造成学校自身发展计划时常受到省府干预;学校周边环境安谧、商业发达,是教学研究的福地,也使学校在发展海洋生物等学科方面具有先天地理优势;山大员生数量稀少而关系融洽,大部分师生很少介入政治或社会运动,学风朴实而不流于浮躁。经多年勠力经营,至1937年前山大已成为具有3院8系,文、理、工科均衡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并顺利培养出200余名合格的本科生,对省内文教事业贡献颇着。不过在此期间,部分学生受国难的刺激而发起数次学潮,虽然规模有限,亦表现出学生强烈的民族情感,但也使得杨振声、赵太侔两任校长及部分教员离职,造成了师资流失。高等教育的良好发展态势因中日战争全面爆发而中断。卢沟桥事变后,沿海战区大学大多在日寇侵逼下陆续迁徙至西南、西北地区办学,民族文化命脉在战时得以赓续,而山大则没有这么幸运。因韩复榘应战不力,日军很快沿津浦线侵入山东,山大本来历史浅短,设备未周,校方对战事应变迟缓、准备仓促,且与教育部联络不畅,师生西迁数千里后,校产已丢弃大半,人员流失严重。由于学校仅成立数年,规模有限,经此一役实已耗尽办学资本,不得不接受教育部停办的指令,并入中央大学,成为唯一一所因战争解散的国立大学。剩余校产也被其他教育机构“借用”。重庆政府时期,山大校友多次向中央政府呼吁恢复母校,但学校在战时复员并不易实施,直至1945年秋日本投降后不久,该建议方得到教育部批准。经过近一年的接洽校舍、添购设备、招徕师资、招收新生等繁杂工作,山大于1946年底成功在青岛复员开学。此时全校为5院14系建制,师生人数较之前倍增。而且学校真正实现“国立”的名义,校款全由教育部提供;但另一方面,战争对山大以及山东本省环境的摧残却一时不易恢复,学校解散时“借用”给各机关的校产也难以索回或损毁,原校区亦被强占。1946年的复校工作无异于“新创”:适龄学生人数大增,学校科系相应增加,但校舍需重新争取;图书仪器多为现购,教员须多方接洽;以周边环境而言,山东自战后便不断爆发国共两党的武装冲突,交通路线时常瘫痪,内战阴影笼罩青岛,导致市内难民云集,物价高过平沪,山大师生教学、生活大受影响,离职退学者亦所在多有。直到1949年6月青岛解放前,山大有不少课程仍无法顺利开出,日常教学工作也不时因罢课罢教和课外活动而中断,复校之初即筹划的两个研究所亦徒具空壳,未培养出研究生。在1927-1937年间的13所国立大学中,多数学校能借助自身政治背景、文化环境、办学基础方面的优势或特殊情形下的机遇取得较为出色的教学成绩,除个别特例外,各校在战争中尚能延续办学,并循序扩大规模。相比之下,山大的发展轨迹却相当曲折,洵属罕见,其根本原因在于该校在地域环境、文化积淀、教育基础和政治背景方面的劣势。山东远离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资源配置不佳,省内政局混乱,缺乏有远见的政治家和民间社团来扶助教育事业,高等教育发展缓慢,造成山大建校基础薄弱;国民党政权自两广起家,政府内鲁籍乃至北方人士较少,缺乏话语权,加之山东地方政府与中央不睦,导致山大不受南京政府重视;国立大学的经济实力一般与其政治地位相关,因此山大在战前难以获得教育部的拨款以及其他基金会等团体的支持,大多数时间依赖省政府“协款”维持办学,学校规模有限,在和平环境中尚有发展之机,而一旦遭遇战争则不堪侵毁;在1946年复员后,山大得以获教育部供款,且成功聘到一些知名学者,不过由于山东政治经济形势恶劣,这种变化成效一时未能彰显,直至青岛解放前学校一直处于恢复整顿的状态。总之,虽然山大在全校师生的筹划运作下,教学成绩尚属中规中矩,且还能在战后重整旗鼓,扩大规模,但由于办学根基不固、缺乏优势资源,导致山大在民国时期教学成就有限。梳理国立山东大学在民国年间的办学历程,了解地方性、边缘化的国立大学的运作经验,有助于还原民国时期高等教育的曲折性和不平衡性,为今日大学教育政策的制定实施提供一定参考。

马嵘[8](2019)在《全面国际化背景下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事务治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全面国际化发展的背景下,美国研究型大学正在形成一股“全球模式”。美国的研究型大学作为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先锋力量,是提升美国国家综合实力、国家竞争力和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支撑。高等教育国际化是研究型大学学术发展的重要指标和实现途径,也是高校提升办学质量和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然选择。本研究力图从高等教育全面国际化发展和高等教育国际化治理的双重视角对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国际事务治理进行分析,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深刻掌握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事务治理的组织机构设置、治理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机制。全面国际化发展为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国际事务治理提供了有力组织策略依据。美国研究型大学从全校的层面系统地思考国际化发展,体现出了系统地制定国际化发展战略、有序地、明确地参与国际化活动的特征。从国际事务治理机构的层面来说,建立了校级层面的“国际化建议委员会”,以及“事务型”、“学术型”、“服务型”和“综合型”四种类型的国际事务组织机构协同实施并促进学校的全面国际化发展。国际事务治理结构的核心在于通过制度设计实现国际事务分权共治与集权统一之间的协调。美国教育委员会(ACE)提出的“CIGE全面国际化模式”重点关注国际化战略、课程、教师、学生、研究合作和伙伴关系,这是美国高校全面国际化发展的要素与主要内容。本研究中国际事务治理内容主要围绕高校的学术发展展开,服务人才培养和教学研究。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国际事务治理的主要内容体现出三个特点:全球学术体验与社会实践的融合;大学服务的国际化;多部门协同完成学校国际化事务。为实现并保障全面国际化发展,美国的研究型大学建立了一套稳定的、行之有效并且与学校发展相契合的科学规范的管理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国际化管理机构的设置,完善国际事务领导机制,为国际事务治理提供稳定的组织保障;形成强有力的国际事务动力机制、多元参与的共同治理机制和有效的国际事务资源保障机制,从战略规划的制定到国际化的实施都为研究型大学发展提供有力的导向、规范、支持和激励作用。本研究对美国12所研究型大学的国际事务治理的组织机构、主要内容与基本机制进行了分析,重点剖析了杜克大学和密西根大学的国际事务治理的组织机构和治理内容。研究发现,两所研究型大学在全面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国际事务治理既有相似之处,又存在差异。两所大学的国际事务治理机构都随着学校国际化发展不断变革,在学校内形成了多部门共同治理的良好模式。在国际事务治理的内容上都十分注重培养国际化人才、跨学科科学研究和提供全方位的国际化服务,但是两所学校的国际事务治理结构各具特点与优势,并且形成了十分契合各自学校治理模式和国际化发展的治理体系。在全面国际化背景下,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国际事务治理的研究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国际事务治理呈现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模式;领导力、教师参与、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之间的良性互动有利于促进高校全面国际化的发展;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事务治理的组织机构基本上形成了扁平化的“矩阵型结构”,有效地保证了高校全面国际化各项举措的开展与落实。在全面国际化实践过程中,深入贯彻“服务为本”的治理理念,一方面服务人才培养的目标,另一方面实现国际化的精细化管理和全面化管理。结合美国高校的实践经验,为实现我国高校的“双一流”建设目标,就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契合我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事务治理的组织结构,坚持“服务为本”,构建全面国际化的领导团队,形成共同参与、多元共治的治理主体。

魏昊卿[9](2019)在《UIS理论下我国一流大学的国际形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高等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日渐突显,一流大学更是影响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一流大学建设之中,形象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6所中国顶尖大学作为样本学校,选取3所国外大学作为对比案例学校,以大学形象识别系统(UIS)为理论指导,选取大学使命陈述、大学英文官网新闻、大学视觉识别系统作为数据来源,对大学的理念形象、行为形象、视觉形象进行分析。本研究通过对大学英文官网4年内16148篇新闻进行文本分析,归纳出我国一流大学国际形象的主要特征,同时,对比分析国外案例大学,探讨其借鉴意义,为我国一流大学形象建设提供建议。通过文本分析,本研究归纳出我国顶尖大学形象具有以下特征:理念形象注重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宏观目标;行为形象得分较低,尚未形成稳定的输出;塑造行为形象的主体主要是组织,占比61%;塑造行为形象的主要学科领域是理工科,占比22%;视觉形象特色不足,尚未得到常态化重视。同时,对比的案例大学形象建设呈现出不同的特征:理念形象注重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具体目标上对一流的追求;行为形象的塑造已形成稳定持久的机制;塑造行为形象的主体主要是人员个体,占比82%;塑造行为形象的主要学科是人文社会科学,占比22%;视觉形象能够结合本校历史文化底蕴,彰显本校特色。最后,本研究提出了UIS理论下我国一流大学国际形象建设的建议:(1)将学校的形象发展作为校级建设战略,自上而下地进行系统规划,组建大学国际形象建设小组或部门;(2)深入推进国际化,秉承多元发展的原则,鼓励各类人员与国际知名大学和机构开展实质合作,提供良好环境支持各类学科发展,提升国际影响力;(3)我国一流大学的理念形象和视觉形象建设,需突破形式层面的呈现,融入学校历史文化底蕴,从而彰显出大学特色。

崔育宝[10](2018)在《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评价研究》文中提出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评价体系,既是“双一流”建设实施动态调整机制的基础保障,也是充分激发高校内生动力与发展活力,引导高等学校不断提升办学水平的行动指南。本研究在系统梳理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评价的演进趋势及深入剖析当前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评价在若干关键环节中的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明确了“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评价的应然要求,构建了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评价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期为推进“双一流”建设的科学发展提供参考。本研究认为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评价应由“方案评价”与“综合评价”两部分组成。其中,方案评价是对建设高校的建设方案编制及执行进行评价,以定性评价为主;综合评价是对各高校(不区分建设高校与非建设高校)的综合实力进行评价,以定量评价为主;在评价组织上,方案评价要充分尊重建设高校自主权,综合评价则要发挥专家委员会权威;在评价目的上,方案评价侧重于诊断功能实现,综合评价侧重于服务建设高校的动态遴选;在评价结果运用上,方案评价的评价结果侧重于实现建设经费的增加与减少,综合评价的评价结果侧重于实现建设资格的新增与取消。在界定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评价的方案评价与综合评价的定位后,本研究着重对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评价下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分析进行了研究。首先,明确了“双一流”背景下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评价的时代诉求。基于“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与《实施办法(暂行)》,本研究认为“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综合评价要从人才培育、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三个维度展开,在评价理念上要秉持卓越导向、强调贡献、文理并重、中外融合、拨冗去繁等原则。其次,构建了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评价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在比较和借鉴了 15个全球性与区域性大学排名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双一流”背景下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评价的时代诉求,基于可量化、可比性、可持续的指标构建原则,形成了以人才培育、科学研究、社会贡献为一级指标,共计7个二级指标,8个数据来源的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第三,揭示了我国高校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综合评价下的总体特征。基于2001-2017年数据,分别从人才培育、社会贡献、科学研究等评价维度对我国高校表现进行了实证分析,揭示了我国高校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综合评价下呈现的若干特征:在得分数值分布上,排名靠前的少数高校得分较高,且差别明显,排名靠后的绝大多数学校得分较低,且差别不大,总体呈现“L”型分布与金字塔结构;在学科布局上,多个学科领域全面发展与在单个学科领域进行深度耕耘皆可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前列;在大学职能实现上,我国高校在科研论文发表上的表现强于其在人才培育和社会贡献功能实现上的表现。最后,探索了基于层位分析方法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动态遴选方案。基于层位评价方法,综合考虑学科布局与区域布局影响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影响,构建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三阶段遴选方案并进行了实证分析。具体包括:第一阶段的学科领域内强校遴选,确保各学科领域拔尖但在整体排名靠后的高校能够入选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引导高校聚焦学科建设,精益求精,同时体现“双一流”建设在学科布局上的战略考量;第二阶段的区域范围内强校遴选,确保发展落后地区有一定数量的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体现“双一流”建设在区域布局上的战略考量;第三阶段的全国范围内强校遴选,此阶段是高校综合实力的大比拼,确保遴选出的高校能够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冲击一流。

二、拥有美国科学院院士人数最多的前20所大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拥有美国科学院院士人数最多的前20所大学(论文提纲范文)

(1)海外青年科学家回国对科研产出的影响研究 ——基于CEM-DID模型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科学家流动
        1.1.2 政策困境
        1.1.3 青年千人计划
    1.2 研究问题与意义
        1.2.1 研究问题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论文结构与内容简介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科学家跨国流动
        2.1.1 人才流失理论
        2.1.2 人才环流理论
        2.1.3 跨国流动的研究进展
    2.2 科学家流动的结果
        2.2.1 流动在个体层面的影响
        2.2.2 流动在组织机构层面的影响
        2.2.3 流动的外部性
    2.3 跨国流动对科学家科研产出的作用机制
        2.3.1 教育的累积优势
        2.3.2 地理集聚效应
        2.3.3 校友的社会网络效应
    2.4 中国语境下的“海归科学家”
        2.4.1 海归科学家的理论背景
        2.4.2 海归科学家的研究进展
    2.5 科研产出
        2.5.1 论文数量
        2.5.2 科研影响力
        2.5.3 科研质量
        2.5.4 研究颠覆性
    2.6 政策评估方法
        2.6.1 政策评估方法论之争
        2.6.2 因果推断研究方法变迁
        2.6.3 反事实理论与公共政策因果效应
    2.7 文献述评
        2.7.1 跨国流动文献述评
        2.7.2 流动的结果因素文献述评
        2.7.3 海归科学家文献述评
        2.7.4 政策评估文献述评
        2.7.5 总结
第三章 研究模型与研究假设
    3.1 人才政策体系的制度背景
    3.2 海外高层人才引进政策
        3.2.1 杰青
        3.2.2 长江学者
        3.2.3 千人计划
        3.2.4 优青
        3.2.5 青年千人计划
    3.3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3.3.1 理论基础
        3.3.2 研究方法
        3.3.3 研究过程
    3.4 回国对青年科学家产出的影响模型的构建
        3.4.1 开放式编码
        3.4.2 主轴式编码
        3.4.3 选择式编码
        3.4.4 模型阐释
        3.4.5 理论饱和度检验
第四章 实证研究设计
    4.1 姓名消歧的背景
        4.1.1 姓名消歧问题追溯
        4.1.2 姓名消歧问题的严重性
    4.2 姓名消歧的算法分类
        4.2.1 监督算法的姓名消歧
        4.2.2 非监督算法的姓名消歧
        4.2.3 监督和非监督算法的结合
        4.2.4 针对华人作者姓名消歧的研究
    4.3 基于简历和引文网络的姓名消歧
        4.3.1 流程设计
        4.3.2 模型评价
        4.3.3 构建训练集
    4.4 实验结果
        4.4.1 构造备选集
        4.4.2 参数设定过程
        4.4.3 算法讨论
    4.5 政策评估的因果效应
        4.5.1 反事实框架
        4.5.2 反事实框架下的政策评估
        4.5.3 选择性偏误
    4.6 匹配方法
        4.6.1 匹配方法的原理
        4.6.2 常见的匹配方法
        4.6.3 匹配方法的总结
    4.7 粗糙完全匹配对照组
        4.7.1 数据来源
        4.7.2 匹配过程
        4.7.3 第一轮匹配
        4.7.4 第二轮匹配
        4.7.5 匹配策略效果
第五章 海外青年科学家回国的描述性分析
    5.1 青千科学家的个人样本特征
        5.1.1 年龄
        5.1.2 受资助年龄
        5.1.3 性别
        5.1.4 学科
    5.2 青千科学家的职业生涯
        5.2.1 博士教育背景
        5.2.2 回国前国家
        5.2.3 回国前职位
    5.3 青千科学家回国后的分布
        5.3.1 回国后机构类型
        5.3.2 回国后城市分布
    5.4 小结
第六章 海外青年科学家回国对科研产出的影响
    6.1 核心变量与实验样本特征
        6.1.1 核心因变量
        6.1.2 全样本与匹配组的科研产出
    6.2 青千回国与科研产出的平均效应
        6.2.1 主回归模型
        6.2.2 实证结果与讨论
        6.2.3 稳健性检验
    6.3 科学家异质性与科研产出
        6.3.1 学科差异
        6.3.2 博士教育质量
        6.3.3 博士院校国家
第七章 海外青年科学家回国的外部性分析
    7.1 核心变量与实验样本特征
        7.1.1 核心因变量
        7.1.2 主回归模型
    7.2 青千回国对知识扩散的效应
        7.2.1 实证结果与讨论
        7.2.2 稳健性检验
    7.3 科学家异质性与知识扩散
        7.3.1 学科差异
        7.3.2 博士教育质量
        7.3.3 博士院校国家
第八章 海外青年科学家回国对科研产出影响的作用机制
    8.1 资源集聚
        8.1.1 资源的累积优势
        8.1.2 回国机构的作用机制
    8.2 校友联结
        8.2.1 社会资本优势
        8.2.2 校友联结的作用机制
    8.3 科研环境
        8.3.1 科研环境的政策问题
        8.3.2 科研环境的作用机制
第九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创新点
    9.3 研究局限
    9.4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青年千人成长规律访谈提纲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2)性别、科学与社会 ——以中国早期科学女博士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一)国外研究动态
        (二)国内研究动态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对象
    五、概念界定
    六、研究思路与内容
    七、创新之处
第一章 科学职业信念的形成
    1.1 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
        1.1.1 家庭的性别启蒙
        1.1.2 学校的性别启蒙
        1.1.3 社会的性别启蒙
    1.2 对科学能力的自我肯定
        1.2.1 个人对科学天赋的认可
        1.2.2 家庭对科学天赋的重视
        1.2.3 学校对科学天赋的肯定
    1.3 对科学职业的期望
        1.3.1 个人对科学和女科学家的认同
        1.3.2 家庭对科学和女科学家的认同
        1.3.3 学校对科学和女科学家的认同
第二章 科学学士学位的获得
    2.1 进入高等科学教育大门
        2.1.1 个人对接受高等科学教育的期望
        2.1.2 家庭对进入高等科学教育的支持
        2.1.3 学校的高等科学教育向女性开放
    2.2 完成高等科学教育训练
        2.2.1 所学专业与个人期望一致
        2.2.2 性别平等的高等科学教育环境
第三章 科学博士学位的获得
    3.1 获得科学博士研究生教育深造机会
        3.1.1 个人争取
        3.1.2 学校推荐
        3.1.3 资金支持
    3.2 完成科学博士研究生教育训练
        3.2.1 个人对自身科研能力的认可
        3.2.2 家庭的理解和支持
        3.2.3 导师对科研能力的肯定与激励
第四章 获得科学博士学位后的工作与成就
    4.1 科学职业的获得
        4.1.1 个人科学职业信念的坚持
        4.1.2 科学职业岗位向女性开放
    4.2 科研成就的取得
        4.2.1 性别平等的科研机会
        4.2.2 家庭的理解和支持
结语
附录 中国早期女博士名录(1918-1955)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3)习近平科技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之处
第2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基础
    2.1 习近平科技观的概念界定
        2.1.1 科技的含义
        2.1.2 科技观的含义
        2.1.3 习近平科技观的含义
    2.2 习近平科技观的思想渊源
        2.2.1 中国古代科技思想
        2.2.2 西方古今科技思想
    2.3 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基础
        2.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技思想
        2.3.2 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思想
第3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形成历程与基本特征
    3.1 习近平科技观的形成历程
        3.1.1 萌芽阶段(1969 年-1982 年)
        3.1.2 初步形成阶段(1982 年-1993 年)
        3.1.3 形成轮廓阶段(1993 年-2012 年)
        3.1.4 丰富发展阶段(2012 年至今)
    3.2 习近平科技观的基本特征
        3.2.1 创新性
        3.2.2 人民性
        3.2.3 时代性
        3.2.4 前瞻性
        3.2.5 开放性
        3.2.6 保障性
第4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主要内容
    4.1 科技创新观
        4.1.1 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4.1.2 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4.1.3 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发展
    4.2 科技体制改革观
        4.2.1 推进政府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4.2.2 深化基础科学研究体制改革
        4.2.3 完善科技奖励制度
        4.2.4 健全科技人才评价制度
    4.3 科技战略观
        4.3.1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4.3.2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4.3.3 优先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4.4 科技人才观
        4.4.1 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
        4.4.2 完善有效的引才用才机制
        4.4.3 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
    4.5 科技伦理观
        4.5.1 使科技成果更充分地惠及人民群众
        4.5.2 以绿色科技促进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
        4.5.3 为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4.6 科技全球治理观
        4.6.1 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
        4.6.2 提高我国在全球科技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4.6.3 发挥科技创新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作用
第5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5.1 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价值
        5.1.1 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新境界
        5.1.2 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理论的新飞跃
        5.1.3 书写了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5.1.4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视角
    5.2 习近平科技观的现实意义
        5.2.1 引领新时代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
        5.2.2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行动指南
        5.2.3 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遵循
        5.2.4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巨大动力
        5.2.5 为世界科技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核心概念
    三、文献述评
    四、理论基础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生成
    第一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及其内涵
        一、何谓制度化精英主义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文化生态
    第二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历史溯源
        一、前制度化精英主义时期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萌发与成长
        三、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成熟与定型
        四、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形变与转型
        五、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新发展
    第三节 学术精英制度化与制度化学术精英
        一、人才计划:制度化学术精英的“温床”
        二、多元互动:制度化学术精英的生成
        三、被接受的制度化:学术精英与学术共同体
第二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概况与特征
    第一节 “两院”院士流动概况
        一、流动规模
        二、流动方向
    第二节 “长江”“杰青”流动概况
        一、流动规模
        二、流动方向
    第三节 “四青”人才流动概况
        一、流动规模
        二、流动方向
    第四节 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整体概况与主要特征
        一、整体概况
        二、主要特征
第三章 政策驱动与学术精英流动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人才竞争
        一、为经济增长而竞争
        二、创新驱动与经济发展
        三、政策激励与人才竞争
    第二节 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一、部分省级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二、部分非省会中心城市人才政策的要义
        三、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主要特征与革新空间
    第三节 人才政策与学术精英流动
        一、学术精英是人才政策的重要对象
        二、人才政策势差客观存在
        三、人才政策效力有弱化风险
第四章 锦标赛制与学术精英流动
    第一节 学术锦标赛与大学排名
        一、大学为何参与学术锦标赛?
        二、大学如何提升大学排名?
    第二节 大学声誉竞争与学术精英流动
        一、大学学术精英的市场需求度
        二、大学竞争学术精英的策略
        三、大学引才策略对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
    第三节 学术精英竞赛型流动及其效益
        一、学术精英学术流动的效益
        二、学术精英行政调动的效益
        三、竞赛型流动与学术精英发展
第五章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
    第一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入大学的影响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四、小结
    第二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出大学的影响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四、小结
    第三节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的理论分析
        一、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二、学术精英吸收能力及其异质性
        三、学术精英竞争性优势的可转移性
第六章 关于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反思
    第一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
        一、深化改革促进的高等教育自主化
        二、快速发展推动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与一流化
        三、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及其形成
    第二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特殊性
        一、人才计划支配的学术精英流动
        二、事业单位制异化的学术精英流动
    第三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一般性
        一、世界一流大学运动与中外大学学术精英流动
        二、加快推进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国际化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发表情况
后记

(5)中国高校学术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核心概念界定
    1.4 文献综述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2 相关理论及其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2.1 学术职业独特性与学术劳动力市场的特性
    2.2 劳动力市场一般均衡与学术劳动力市场供求平衡
    2.3 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学术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结构
    2.4 研究设计
3 中国高校学术劳动力市场的演变
    3.1 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的判定
    3.2 高校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发展阶段
    3.3 高校学术劳动力市场演变的基本特征
    3.4 本章小结
4 中国高校学术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结构
    4.1 高校学术劳动力需求总况
    4.2 高校学术劳动力需求的学科结构
    4.3 高校学术劳动力需求的层级结构
    4.4 高校学术劳动力需求的区域结构
    4.5 本章小结
5 中国高校学术劳动力市场的供给结构
    5.1 高校学术劳动力供给总况
    5.2 高校学术劳动力供给的学科结构
    5.3 高校学术劳动力供给的层级结构
    5.4 高校学术劳动力供给的区域结构
    5.5 本章小结
6 中国高校学术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矛盾
    6.1 供不应求的总体状况
    6.2 供求状况差异明显的学科结构
    6.3 高层和基层供给相对不足的层级结构
    6.4 中部和西部供给相对不足的区域结构
    6.5 本章小结
7 中国高校学术劳动力市场供求结构优化
    7.1 适度扩大博士生招生规模
    7.2 优化博士生培养的学科布局
    7.3 提升本土博士生培养质量
    7.4 均衡博士生培养的区域分布
    7.5 提高中西部地方高校吸引力
    7.6 本章小结
8 结语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研究局限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附录2 博士生期间参与的课题研究情况

(6)“双一流”大学校级领导特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大学校级领导特征的研究
        1.2.2 国外大学校级领导特征的研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对象、方法与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内容
第2章 “双一流”大学校级领导个人特征的分析
    2.1 “双一流”大学校级领导人口统计特征的分析
    2.2 “双一流”大学校级领导教育背景特征的分析
    2.3 “双一流”大学校级领导工作经历特征的分析
    2.4 “双一流”大学校级领导是否院士特征的分析
    2.5 小结
第3章 不同地区大学校级领导群体特征的分析与比较
    3.1 东北、中部、西部和东部大学校级领导人口统计特征的分析与比较
    3.2 东北、中部、西部和东部大学校级领导教育背景特征的分析与比较
    3.3 东北、中部、西部和东部大学校级领导工作经历特征的分析与比较
    3.4 东北、中部、西部和东部大学校级领导是否院士特征的分析与比较
    3.5 小结
第4章 不同类型大学校级领导群体特征的分析与比较
    4.1 综合类、理工类和其他类大学校级领导人口统计特征的分析与比较
    4.2 综合类、理工类和其他类大学校级领导教育背景特征的分析与比较
    4.3 综合类、理工类和其他类大学校级领导工作经历特征的分析与比较
    4.4 综合类、理工类和其他类大学校级领导是否院士特征的分析与比较
    4.5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讨论
    5.1 大学校级领导个人特征研究结论与讨论
    5.2 不同地区大学校级领导特征研究结论与讨论
    5.3 不同类型大学校级领导特征研究结论与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地方性”国立大学的困境 ——国立山东大学研究(1930-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缘起
    二、学术前史
        (一) 关于中国近代大学的通论性研究
        (二) 大学个案及专题研究
        (三) 关于国立山东大学的研究
        (四) 对已有成果的检讨及本选题努力的方向
    三、写作视角和方法
        (一) 选题的概念界定
        (二) 研究的创新点及难点
        (三) 研究思路
第一章 山东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及国立山东大学的源起
    一、近代山东高等教育的起步阶段
        (一) 近代山东高等教育的变迁—以济南、青岛两地为例
        (二) 近代山东高等教育发展现象之成因
    二、国立青岛大学的建立及更名国立山东大学
        (一) 筹备委员会的成立及其活动
        (二) 具体建校工作
        (三) 国立山东大学的定名
    三、山东大学起源考辩
        (一) 山大校史的阐释史
        (二) 编写校史的争议与山东大学校史起点的考订
    小结
第二章 战前的国立山东大学(1930-1937)
    一、山大与中央及地方政府关于经费及科系设置问题的博弈
        (一) 杨振声掌校时期的山大与地方政府的互动
        (二) 1932年后政府与校方的合作与分歧
        (三) 学校经费的争取
    二、办学方针与学校建设
        (一) 办学方针
        (二) 营建方面
        (三) 设备方面
        (四) 院系建制
        (五) 师资延聘
        (六) 校务行政
    三、战前山大的教学与日常生活
        (一) 战前山大招生与教研工作
        (二) 青岛环境与山大学生日常生活
        (三) 对于“新月派”和“大同盟派”几个问题的澄清兼谈山大教员群体之交往
    四、战前山大的学生运动
        (一) 反甄别运动的波澜
        (二) “九·一八”后的赴京请愿
        (三) 1932年的“六月风波”与杨振声的黯然下台
        (四) 学运低潮期的活动(1932-1936)
        (五) 山大学生响应北平“反对华北自治化”学运及其解决
        (六) 山大的风潮之特殊性与得失
    小结
第三章 全面抗战与国立山东大学的停办及复校
    一、鲁青地区的沦陷
    二、国立山东大学的西迁与停办
    三、鲁殿重光——艰难复校的历程
        (一) 山大解散后争取复校的工作与复员政策的确立
        (二) 复校工作的具体开展
    小结
第四章 战后山大的恢复与重整(1946-1949)
    一、“祸乱边缘的都市”——内战中的鲁青地区
        (一) 国民党接收青岛后的内外局势
        (二) 美国势力在青岛
        (三) “难民城”和“乞丐市”
        (四) 经济问题
        (五) 青岛市政府甄审政策的失误
    二、经费与学校的恢复建设
        (一) 校舍与设备的扩充
        (二) 教员的招聘与薪资
        (三) 行政组织的完善
        (四) 院系建制的扩充
    三、战后山大的教学与师生的日常生活
        (一) 学生的招收与救济
        (二) 日常教学与测验
        (三) 校内的社团及课余活动
        (四) 社会服务工作
    四、战后山大的学生运动
        (一) 复员初期的预备工作及“六·二”运动
        (二) “六·二”运动后的蓄势待发(1947年6月-1948年秋)
        (三) 特刑庭事件及教师第二次罢教
        (四) 护校运动
    小结
第五章 国立山东大学发展的困境
    一、“中心”地区国立大学的发展优势
        (一) 政治中心及次中心里的国立大学
        (二) 经济中心里的国立大学
        (三) 文化中心里的国立大学
    二、另一所地方性国立大学——国立四川大学的机遇
    三、国立山东大学的发展困境及其成因
        (一) 演变态势与发展困境
        (二) 成因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致谢

(8)全面国际化背景下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事务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研究述评
        (一) 研究现状
        (二) 研究述评
    三、主要概念及研究范围界定
        (一) 美国研究型大学
        (二) 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全面国际化
        (三) 国际事务与高校国际事务
        (四) 治理与治理结构
    四、研究方案
        (一) 研究范畴的限定
        (二)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三) 研究方法
第一章 美国研究型大学全面国际化与国际事务治理的背景
    第一节 美国高等教育全面国际化发展的转向
        一、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及全面国际化发展
        二、美国研究型大学全面国际化的组织策略与管理
        三、全面国际化发展激发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事务组织机构变革
    第二节 国际事务治理在美国研究型大学全面国际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担负美国研究型大学走向“全球化大学”的新使命
        二、发挥美国研究型大学全面国际化组织机构的服务职能
第二章 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事务治理的组织机构设置
    第一节 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事务治理的组织结构
        一、大学战略规划为建立组织机构奠定制度基础
        二、高层次的国际化委员会引领高校全面国际化发展
        三、大学建立专门化的国际事务组织保障机构
    第二节 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事务治理的组织运行
        一、强有力的国际化领导统筹管理学校国际事务
        二、设立专门化的国际化管理机构保障国际化战略实施
        三、建立专业化专门化的国际事务管理团队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事务治理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发展战略制定
        一、国际化是美国研究型大学战略规划的核心要素
        二、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战略的制定体现共同治理的理念
    第二节 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教育与教学事务
        一、学生的国际化是课程国际化的根本动因
        二、开拓全球教育项目,构建国际化课程体系
        三、全面贯彻以“服务为本”的国际化治理理念
        四、以国际化人才培养提升学校的国际化声誉
    第三节 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学术发展与研究事务
        一、全面开展教师合作与交流,促进教师的国际化发展
        二、设立全球或区域研究中心,促进国际化学术研究参与
        三、制定国际化学术发展政策,提供国际化项目资助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亭务治理的基本机制
    第一节 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事务治理的动力机制
        一、全面国际化战略是学校国际事务治理的根本动力
        二、全面国际化发展制度激励是国际事务治理的内生动力机制
    第二节 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事务共同治理机制
        一、国际化战略制定过程中的共同治理机制
        二、国际化实践实施过程中多元共治的互动机制
        三、大学国际事务治理决策机制
    第三节 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事务资源保障机制
        一、大学全面国际化组织资源保障机制
        二、大学全面国际化发展资源配置保障机制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事务治理案例研究
    第一节 杜克大学国际事务治理案例研究
        一、杜克大学全面国际化发展现状
        二、杜克大学国际事务治理体系
        三、杜克大学全面国际化发展国际事务治理的内容
        四、杜克大学“二维三级二元”共同治理结构
        五、杜克大学国际事务治理的特点
    第二节 密西根大学国际事务治理案例研究
        一、密西根大学国际化发展现状
        二、密西根大学国际事务治理体系
        三、密西根大学全面国际化发展共同治理的内容
        四、密西根大学国际中心的国际事务共同治理结构
        五、密西根大学国际事务治理的特点
第六章 结论与反思
    第一节 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事务治理的特征与经验
        一、多元化国际事务治理主体实现全面国际化发展的多元共治
        二、全面国际化影响因素良性互动促成高校主动推进国际化发展
        三、以扁平化的“矩阵型结构”保障国际事务治理的有效性
        四、“服务为本”的治理理念贯穿研究型大学多元化国际事务治理
    第二节 我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事务治理的现实路径选择
        一、构建国际事务治理组织结构,提升我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内涵发展
        二、创建全面国际化的领导团队,形成共同参与、多元共治的治理主体
        三、坚持“服务为本”,建立高校国际事务治理多元协调互动机制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未来研究设想
        一、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三、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1: 美国国际教育协会授予的全面国际化获奖院校名单(2003-2018年)
附录2: 2018年U.S. News全美排名前100位大学
附录3: 卡内基分类Ⅰ类博士/研究型大学名单
附录4: 12所美国研究型大学世界四大大学排行榜中的排名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9)UIS理论下我国一流大学的国际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大学形象对于大学建设有重要意义
        1.1.2 良好的国际形象是一流大学的特征
        1.1.3 我国大学国际形象亟待提升
    1.2 概念界定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践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UIS理论
    2.2 一流大学特征的相关研究
    2.3 形象构成维度的相关研究
    2.4 大学国际形象的相关研究
    2.5 文献述评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内容
        3.1.1 研究思路
        3.1.2 研究数据来源
        3.1.3 研究分析维度
    3.2 研究方法
    3.3 技术路线
    3.4 数据搜集与分析
        3.4.1 样本数据的收集
        3.4.2 分析单位的选择
        3.4.3 编码类目的确定
        3.4.4 编码预处理
        3.4.5 编码方案的制定
    3.5 研究有效性
    3.6 研究难点
    3.7 研究伦理
第四章 我国一流大学国际形象的主要特征
    4.1 样本选取及概况
        4.1.1 样本选取
        4.1.2 样本概况
    4.2 我国一流大学的理念形象
        4.2.1 大学的理念形象
        4.2.2 我国6 所顶尖大学的理念形象概况
        4.2.3 我国6 所顶尖大学理念形象的主要特征
    4.3 我国一流大学的行为形象
        4.3.1 大学的行为形象
        4.3.2 我国6 所顶尖大学的行为形象概况
        4.3.3 我国6 所顶尖大学行为形象的主要特征
    4.4 我国一流大学的视觉形象
        4.4.1 大学视觉形象
        4.4.2 我国6 所顶尖大学的视觉形象概况
        4.4.3 我国6 所顶尖大学视觉形象的主要特征
    4.5 小结
第五章 一流大学国际形象的案例借鉴
    5.1 样本选取及概况
        5.1.1 样本选取
        5.1.2 样本概况
    5.2 理念形象的国际案例借鉴
        5.2.1 案例大学的理念形象概况
        5.2.2 案例大学理念形象的特征
    5.3 行为形象的国际案例借鉴
        5.3.1 案例大学的行为形象概况
        5.3.2 案例大学行为形象的特征
    5.4 视觉形象的国际案例借鉴
        5.4.1 案例大学的视觉形象概况
        5.4.2 案例大学视觉形象的特征
    5.5 小结
第六章 我国一流大学国际形象建设的相关建议
第七章 研究展望
    7.1 研究创新性
    7.2 研究局限性
    7.3 后续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附录1 大学官网数据来源
附录2 大学行为形象分析类目表
附录3 大学行为形象数据筛选词库——世界百强大学
附录4 大学行为形象数据筛选词库——世界500 强企业
附录5 大学行为形象数据筛选词库——IREG List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10)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大学评价的发展与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内大学评价的发展与相关研究综述
        1.2.3 简要评析
    1.3 研究设计
        1.3.1 概念界定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大学评价的概念探析
    2.2 大学评价的理论基础
    2.3 大学评价的一般步骤
    2.4 大学评价的常用方法
    2.5 大学评价与高等教育分类
第3章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评价的时代诉求
    3.1 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评价的历史梳理
        3.1.1 评价组织的多元性逐渐增强
        3.1.2 评价标准的科学性逐渐完善
        3.1.3 评价效用的激励性逐渐深化
    3.2 当前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评价的若干关系探讨
        3.2.1 动态调整实现与方案评价、综合评价间的关系
        3.2.2 一流大学建设中建设标准与遴选标准间的关系
        3.2.3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与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关系
    3.3 “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与《实施办法(暂行)》的启示
        3.3.1 评价方案设计方面
        3.3.2 评价指标构建方面
        3.3.3 评价结果运用方面
第4章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评价的指标借鉴
    4.1 全球性大学排名评价指标借鉴
        4.1.1 全球性大学排名评价维度分析
        4.1.2 全球性大学排名评价指标特征分析
    4.2 区域性大学排名评价指标借鉴
        4.2.1 国外区域性大学排名评价指标特征分析
        4.2.2 国内区域性大学排名评价指标特征分析
    4.3 比较与借鉴
        4.3.1 评价维度方面
        4.3.2 指标类型方面
        4.3.3 数据获取方面
第5章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评价的体系构建
    5.1 评价方案与流程设计
        5.1.1 既有评价方案的概述
        5.1.2 既有评价方案的问题分析
        5.1.3 对原评价方案的改进与优化
    5.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2.1 指标构建原则
        5.2.2 评价指标体系
        5.2.3 数据获取说明
第6章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评价的实证分析
    6.1 不同维度下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评价实证分析
        6.1.1 人才培育维度
        6.1.2 社会贡献维度
        6.1.3 科学研究维度
    6.2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评价下的我国高校特征分析
        6.2.1 得分分布:“L”型与金字塔结构
        6.2.2 学科布局:全面发展与特色发展
        6.2.3 职能实现:紧密关联与“一高两低”
    6.3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动态遴选初探
        6.3.1 线性加权评价模型下的两种评价方式
        6.3.2 基于层位评价模式的三阶段遴选评价初探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工作与结论
    7.2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四、拥有美国科学院院士人数最多的前20所大学(论文参考文献)

  • [1]海外青年科学家回国对科研产出的影响研究 ——基于CEM-DID模型的实证分析[D]. 刘玮辰.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9)
  • [2]性别、科学与社会 ——以中国早期科学女博士为中心的考察[D]. 李爱花. 山西大学, 2020(12)
  • [3]习近平科技观研究[D]. 姚科敏.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9)
  • [4]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D]. 郭书剑.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5]中国高校学术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结构研究[D]. 徐志平.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6]“双一流”大学校级领导特征的研究[D]. 陈来. 湖南大学, 2019(07)
  • [7]“地方性”国立大学的困境 ——国立山东大学研究(1930-1949)[D]. 张家豪.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2)
  • [8]全面国际化背景下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事务治理研究[D]. 马嵘.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9]UIS理论下我国一流大学的国际形象研究[D]. 魏昊卿.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10]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评价研究[D]. 崔育宝.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美国国家科学院成员最多的前20所大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