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夜间尿频160例中医药治疗与护理

老年夜间尿频160例中医药治疗与护理

一、老年夜尿频多160例中药治疗与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楚鎏慈[1](2021)在《宋立群教授辨治糖尿病肾病Ⅲ-Ⅳ期验方的挖掘及其网络药理学机制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收集宋立群教授辨治糖尿病肾病Ⅲ-Ⅳ期的医案进行数据挖掘,总结其临床经验与核心验方;对宋师治疗糖尿病肾病Ⅲ-Ⅳ期的核心经验方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及分子对接技术验证,探讨宋师经验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1.收集2010年1月-2020年9月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病科门诊就诊,由导师宋立群教授诊治的567例糖尿病肾病Ⅲ-Ⅳ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病例进行标准化处理后,运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对于症候、方药等进行数据挖掘,结合宋师相关医案、论着进行研读,对挖掘结果进行分析,从中提炼宋师辨治经验及核心经验方。2.选取宋立群教授辨治糖尿病肾病Ⅲ-Ⅳ期的核心经验方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及分子对接技术验证,我们利用TCMSP数据库筛选宋师经验方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5、OMIM、Pharm GKB等数据库检索糖尿病肾病的基因靶点,使用Uniprot、Perl及R软件将药物相关成分靶点及疾病相关基因靶点进行整合汇总,筛选出共同作用靶点,借助Cytoscape构建药物与疾病调控网络,利用STR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运用R软件进行GO与KEGG基因功能富集分析并可视化,使用Autodock vina对活性成分及靶点蛋白进行分子对接。结果:1.一般情况:本研究最终纳入567例糖尿病肾病Ⅲ-Ⅳ期首诊处方,共计诊次2194次,男性(358例,63.14%)多于女性(209例,36.86%);宋师辨证分型后将本虚证型分为脾肾亏虚证(401例,70.72%)和肝脾肾虚证(166例,29.27%),兼夹的标实证分为水湿证(259例,46.67%)、血瘀证(156例,27.51%)及不兼实证(152例,26.82%)。2.症状情况:本研究纳入的567例病例中,主要症候为腰膝酸软、尿多泡沫、呕恶纳呆、小便清长、夜尿频多、腹胀便溏、神疲乏力、手足浮肿、肢体浮肿、面目浮肿等;脾肾亏虚证的主要症候为腹胀便溏、少气懒言、呕恶纳呆、面色萎黄等;肝脾肾虚证的主要症候为咽干口燥、盗汗、视物模糊、大便干结、头晕目眩、五心烦热、口渴喜饮等;水湿证的主要症候为肢体浮肿、手足浮肿、肢体困重、形体肥胖、胸闷不舒等;血瘀证的主要症候为皮下瘀斑、口唇紫暗、定位刺痛、夜间加重、肌肤甲错、肢体麻木、尿血等。3.处方用药情况:首诊处方567张,共涉及中药217味,总使用频数9831次,频次排名前10味的中药为:黄芪、白术、金樱子、女贞子、芡实、茯苓、覆盆子、沙苑子、菟丝子、白果;脾肾亏虚证特色用药为:陈皮、锁阳、石莲子、桑螵蛸;肝脾肾虚证特色用药为:桑椹、墨旱莲、山茱萸、牛膝、山楂、鸡内金;水湿证特色用药为:桑白皮、路路通、穿山龙、苏木;血瘀证特色用药为:生地黄炭、熟地黄炭、大蓟炭、小蓟炭、丹参、郁金、鸡血藤、瓜萎;用药药性主要为平性药,其次为温性药、寒性药,药味以甘性药、苦性药、酸性药为主,归经以肾经,脾经和肝经为主,宋立群教授常用药对组合6对,药物组合9组,567首方剂聚类分析共聚为4类。4.网络药理学研究及分子对接技术验证:经过筛选得知,宋师经验方中46种活性成分可作用于糖尿病肾病的223个靶点,主要活性成分为β-胡萝卜素、β-谷苗醇、鞣花酸、刺芒柄花素、异鼠李素、山柰酚、木犀草素、苦参碱、槲皮苷、芝麻素等;核心靶点为MYC、JUN、CCND1、TP53、CDKN1A、RB1、AKT1、MAPk1、RELA、CTNNB1 等;GO功能富集分析主要涉及聚合酶Ⅱ转录调节复合物活化、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全酶复合物、转录调节复合物等生物学过程;KEGG通路富集分析主要涉及糖尿病并发症AGE-RAGE信号通路,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信号通路,胰岛素抵抗,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PI3 K-Akt信号通路,Th 17细胞分化机制,p53信号通路等;度值最高的有效成分配体与受体进行分子对接,得到19对配体-受体(结合自由能≤-5.0KJ·mol-1)的分子对接结果。结论:1.黄芪、白术、茯苓、覆盆子、女贞子、芡实、金樱子、菟丝子、沙苑子为宋立群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Ⅲ-Ⅳ期的核心经验方。2.宋师认为糖尿病肾病Ⅲ-Ⅳ期的病机为“本虚标实”,治疗时始终秉承“肝脾肾同调,补虚扶正;湿与瘀并治,泻实祛邪”的诊疗思路。3.宋师经验方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该方主要通过调节AGE-RAGE、IL-17、TNF等信号通路参与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反应、糖脂代谢反应、胰岛素效应及细胞生长因子等生物学功能,从而作用于糖尿病肾病,以达到控制其发生、发展的目的。

王博深[2](2021)在《老年衰弱患者的中医证型和血瘀证分布规律及营养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文中提出目的:调查老年衰弱患者的现状,研究老年衰弱患者的中医证型、血瘀证分布特征及规律,并对收集的一般资料、一般临床资料、中医证型、血瘀证评分及营养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为中西医进一步认识和研究老年衰弱提供科学和客观依据。方法:对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北京市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老年病科和综合内科、北京市宣武中医院老年病科、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沈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中医科门诊及住院的500例老年衰弱患者进行评估,收集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患者的一般资料、一般临床资料,并进行中医证型和血瘀证评估,对其中336例有理化检查结果的相关营养指标进行记录。运用统计描述、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统计学数据分析模型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客观描述老年衰弱患者的现状及中医证型、血瘀证、症状和舌脉分布特征,研究老年衰弱中医病机特点及规律,总结归纳老年衰弱患者一般资料、一般临床资料、中医证型、血瘀证评分及营养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老年衰弱患者男性238例,女性262例,男女比约为0.9:1;年龄层在70-79岁和80-89岁衰弱患者占比居多,分别占比34.0%和31.4%;绝大多数以住院方式进行收集,占比84.8%;体重正常和超重的老年衰弱患者占比较高,分别为45.8%和34.4%;合并疾病和服药种数在6种以上的较多,分别占66.6%和56.4%;周活动次数小于2次的占比较高,占比73%;无抽烟喝酒习惯及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的占半数以上;日常状态和饮食习惯各有不同;63.2%的日常饮食偏好是喝白开水;夫妻同居或儿孙共居的情况较为多见。2.老年衰弱患者在一般资料、一般临床资料及营养指标之间有相关性。其中,年龄与BMI、握力、步速、活动情况、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空腹血糖、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负相关,与合并疾病、用药数量正相关;BMI与握力、步速、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脂正相关;握力与步速、活动情况、血红蛋白、白蛋白正相关;步速与合并疾病、用药数量负相关,与活动情况、血红蛋白、白蛋白正相关;合并疾病与用药数量、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正相关,与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负相关;用药数量与活动情况、血红蛋白、白蛋白负相关,与甘油三酯正相关。3.老年衰弱中医证型以气血两虚型、脾肾阳虚型、肝肾阴虚型居多,兼有血瘀证的患者占比87.4%,较为普遍。老年衰弱的中医病机特点是以虚为本,虚瘀并见。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衰弱的病机演变规律是由气血两虚向肝肾阴虚和脾肾阳虚进展,终致阴阳两虚,血瘀作为重要的病理因素贯穿整个老年衰弱的病机演变过程中,且普遍存在。血瘀证评分与年龄、用药数量正相关,与握力、步速、心率和活动情况负相关。男性以脾肾阳虚型和气血两虚型较为常见,女性以气血两虚型和肝肾阴虚型更为常见。老年衰弱患者症状常见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倦怠乏力、头晕眼花和皮肤干燥或瘙痒等,而舌脉以舌质淡胖或伴齿痕,苔白腻,脉象则以脉细无力最常见。结论:老年衰弱患者在一般资料(合并疾病、用药数量和活动情况)、一般临床资料(年龄、BMI、握力、步速)及营养指标(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空腹血糖、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之间有相关性。中医老年衰弱病机演变规律是由气血两虚向肝肾阴虚和脾肾阳虚进展,终致阴阳两虚,病机特点是以虚为本,虚瘀并见,且血瘀在老年衰弱患者中普遍存在,血瘀是老年衰弱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机制并贯穿在整个老年衰弱的病机演变过程中。血瘀证评分与老年衰弱患者的年龄、BMI、握力、步速、心率、合并疾病、用药数量和活动情况有相关性。性别、年龄和BMI在中医各证型之间具有差异性。

唐福星[3](2021)在《基于证素与聚类分析的AECOPD证候学及临床指标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AECOPD患者一般资料、病史、症状体征、中医四诊、临床指标进行研究,运用证素辨证学归纳AECOPD证素组成及构成比,运用多元分析方法将AECOPD证候条目降维为数个聚类,探索证素与临床指标、聚类结果与临床指标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探索证素辨证与聚类分析下两组患者分布是否具有显着相关性或一致性,进而验证这两种中医辨证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与客观性。方法:以横断面调查的方式,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住院的符合标准的AECOPD患者共323例,收集患者基本资料、病史、症状体征、中医四诊、辅助检查等资料,使用SPSS 26.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运用《证素辨证学》中的方法学,计算每一个患者总体症状在不同证素上的权值,得出常见证素并统计每一证素下患者分布情况;运用因子分析从总体症状条目池中提取公因子,再运用聚类分析将公因子进一步降维为若干聚类,统计每一聚类下患者分布情况,并基于专业知识为每一聚类拟辨证;分别对证素-临床指标、聚类-临床指标进行相关性研究;通过证素的排列组建不同证候分布,为每一聚类匹配相同或近似的证素证候,对证素与聚类下两组患者分布情况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1.证素辨证显示,AECOPD患者病位证素按频次由多及少依次为肺、心、肾、表、脾;实性证素依次为痰、饮、寒、热、湿、外风、气滞、血瘀;虚性证素包含气虚、阳虚、阴虚、血虚;肺功能指标与肺、心、痰证素呈负相关,mMRC分级与肺、心、痰证素呈正相关,ABCD综合分级与肺、肾、心、痰、气虚、阳虚证素呈正相关。2.因子分析共提取出15个公因子,涉及肺、心、肾、脾、表五个病位,痰、热、湿、饮、血瘀,气虚、阳虚、阴虚、血虚九个病性,与证素辨证结果较一致;因子经聚类后可分为五类,根据专家共识与临床知识,分别拟命名为“痰热壅肺证”“肺脾肾气虚证”“阳虚水泛证”“肺肾(气)阳虚证”“血瘀兼证”,各聚类与指标未发现相关性。3.与证素辨证结果进行对照研究后发现,聚一类与“痰热壅肺证”患者分布具有相关性,聚三类与“肾虚水泛证”“心肾水停证”“肺肾气虚证”患者分布存在相关性,聚四类与“肾阳虚证”“肺肾气虚证”“痰湿证”患者分布存在相关性,聚五类与“血瘀证”患者分布存在相关性;由此从证素角度印证了一类“痰热壅肺”、五类“血瘀兼证”对于患者证候特征的准确概括,并为聚三类、四类校正命名为“心肾阳虚,饮停心肺”“肺肾气(阳)虚,痰湿内蕴”。结论:AECOPD患者病机以本虚标实为主,病位常累及多脏,病性可虚实共存,中医证素等级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AECO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证素辨证结果与聚类分析结果具备相关性,两种互相呼应、相互补充,两者都是科学而行之有效的研究工具,在同一组样本中应用两种辨证方法,有利于我们更加客观、精确、多元化地研究中医证候。

杜优[4](2021)在《复方蓉芪通络颗粒干预脾肾阳虚血瘀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目的:观察具有温肾健脾活血通络作用的复方蓉芪通络颗粒对脾肾阳虚血瘀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患者的中医证候及相关指标(甲状腺功能、血脂、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hs-CRP)、颈动脉彩超颈动脉内中膜(IMT、颈动脉斑块面积的变化情况),并进一步探讨中医药治疗该类患者的可能作用机理,以期更有针对性的指导临床治疗,为中医药多途径治疗甲减合并CAS疾病提供循证医学依据。2方法: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脾肾阳虚血瘀证的甲减合并CAS患者7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案为:左甲状腺素钠片+阿托伐他汀钙;研究组患者治疗方案: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蓉芪通络颗粒。疗程12周后,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中医证候及相关指标的改善情况。3结果:3.1对中医证候的疗效:经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统计学比较组内均有统计学意义的改善(p<0.05),研究组更明显(p<0.05);单项积分的比较发现研究组各项症状(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倦怠乏力、少气懒言、面浮肢肿、夜尿频多、健忘、大便异常、失眠、肌肤甲错)较前均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在健忘和肌肤甲错方面无明显作用(p=1.00),其余症状获改善(p<0.05);中医证候疗效比较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2对甲状腺功能的疗效:经治疗后,两组患者TSH、FT3、FT4水平较治疗前均有较明显的变化,各组TSH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FT3、FT4较前有所升高(p<0.05),研究组治疗效果更佳(p<0.05)。3.3对血脂的疗效:经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脂相关指标:TC、TG、LDL-C、HDL-C均发生正向变化,TC、TG、LDL-C均值较前减小,HDL-C均值较前有所增加。两组患者治疗后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改善(p<0.05),且研究组方案更显优势(p<0.05)。3.4对HCY,hs-CRP的疗效: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CY,hs-CRP水平均较前降低,两组患者HCY,hs-CRP水平的改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更突出(p<0.05)。3.5对IMT,斑块面积的疗效:经治疗后,两组患者IMT和斑块面积测定值较治疗前有所减小,但对照组减少程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减少程度明显(P<0.05)较对照组有明显优势(P<0.05)。3.6安全性结果分析:治疗期间未有需要停药或其他特殊处理的不良反应,12周治疗结束后部分患者安全性指标获良性改善,复方蓉芪通络颗粒可安全应用于临床。4结论:有温肾健脾活血通络作用的复方蓉芪通络颗粒安全、无明显毒副作用,与他汀类药物联用,能够有效地调节血脂、改善甲状腺功能低下,减少IMT及斑块面积,对于甲减合并CAS的患者,临床疗效确切,尤其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有相当优势,值得深入研究。

王淼[5](2021)在《“金钩钓鱼”针法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的临床对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观察使用“金钩钓鱼”针法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使用“金钩钓鱼”针法治疗本病提供研究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ⅢB型前列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使用“金钩钓鱼”针法治疗,连续治疗1周,休息1天,一共治疗4周;对照组采用口服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0.2mg/次,一日1次,连续服用4周。治疗前后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积分(NIH-CPSI)、前列腺液常规(EPS)对两组的疗效进行评价、比较,以观察“金钩钓鱼”针法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NIH-CPSI各项积分相较于本组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EPS中卵磷脂小体(SPL)数量在10×40倍显微镜下相较于本组治疗前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进行临床治疗之后,治疗组患者的NIH-CPSI中疼痛不适积分、排尿症状积分、NI H-CPSI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EPS中S PL数量在10×40倍显微镜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6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70.00%(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金钩钓鱼”针法和口服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对ⅢB型前列腺炎均有良好的临床治疗作用,但“金钩钓鱼”针法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口服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

刘红梅[6](2020)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证候分布及其与焦虑抑郁状态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和收集临床病例资料,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证候分布及其焦虑抑郁的心理状况,旨在初步探讨DPN患者的证候分布及其与抑郁、焦虑状态的相关性,使临床医生诊治DPN时重视情志因素的影响,以期为DPN的预防及临床辨证治疗提供指导。研究方法本研究以2019年4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肾病内分泌科,符合DPN诊断标准及排除标准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病例观察表。以一般情况、中医证候积分量表及焦虑、抑郁自评量表作为观察指标。调查入组DPN患者的一般情况及证候分布。根据SAS、SDS结果将患者分为情绪正常组和情绪异常组,并进一步将情绪异常组分为单纯焦虑组、单纯抑郁组以及焦虑合并抑郁组,对组间的一般情况及证候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并分析焦虑、抑郁自评量表积分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运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研究结果本研究纳入的93例DPN患者中,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以中老年患者为主,超重和肥胖患者居多。对DPN患者证候出现频次进行统计发现,本虚证出现最多的是气虚证、阴虚证,标实证痰湿证、血瘀证出现率最高。男性结热证出现频率显着高于女性,女性血瘀症出现频率显着高于男性;老年组患者肝阳上亢证、痰湿证占比显着高于中年组。对93例DPN患者的SAS、SDS结果进行分析显示,情绪异常患者50例,患病率53.8%。其中单纯抑郁者占比最高,占34.4%,焦虑合并抑郁者占比14%,单纯焦虑者占比最少,占5.4%。情绪正常组和情绪异常组比较:在年龄分布上,两组患者年龄都集中在50-70岁;在性别构成上,情绪正常组中男女比例≈1.69:1;情绪异常组男女比例≈1.63:1。在性别、年龄、BMI分布、伴发糖尿病并发症及合并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中医证候分布上,情绪异常组阴虚证、气虚证、血虚证、血瘀证、肝阳上亢证、痰湿证比例高于情绪正常组,而情绪正常组结热证高于情绪异常组,均无统计学意义;情绪异常组中郁热证、湿热证、阳虚证比例显着高于情绪正常组,具有统计学差异。情绪异常组内比较:在年龄分布上,单纯抑郁组与焦虑合并抑郁组年龄集中在50-80岁,单纯焦虑组年龄在40-70岁。在性别构成上,单纯焦虑组男女比例为1.5:1、单纯抑郁组男女比例为3.6:1、焦虑合并抑郁组情绪男女比例为0.3:1,统计结果提示焦虑合并抑郁组与单纯抑郁组在性别构成上具有统计学差异。在年龄、BMI、伴发糖尿病并发症及合并症方面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中医证候分布上,焦虑合并抑郁组出现阳虚证显着高于单纯抑郁组。对93例DPN患者的TCSS评分与SAS、SDS积分进行分析发现,随着多伦多评分分级增加,SAS、SDS评分呈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对93例DPN患者中医证候分布与SAS、SDS评分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发现,SAS积分与气郁证、郁热证、湿热证、阴虚证、阳虚证呈正相关关系。SDS积分与气郁证、郁热证、湿热证呈正相关关系。研究结论1、本研究中,DPN属本虚标实之证,本虚证以气虚证和阴虚证为主,标实证以痰湿证和血瘀证为主。不同性别及年龄段的DPN患者在中医证候分布上有显着差异。2、DPN患者存在显着的焦虑、抑郁状态。郁热证、湿热证、阳虚证是DPN患者存在情绪异常的重要证候要素。3、DPN患者证候分型中,气郁证、郁热证、湿热证、阴虚证、阳虚证与SAS积分呈正相关;气郁证、郁热证、湿热证与SDS积分呈正相关。可知气郁证、郁热证、湿热证、阴虚证、阳虚证的DPN患者易发生情绪异常状态。4、患有DPN的阳虚证患者中,焦虑合并抑郁的人数显着多于单纯抑郁者。

刘佳娜[7](2020)在《强身益寿方改善老年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应用“强身益寿方”对老年综合征(脾肾亏虚型)患者进行干预,观察“强身益寿方”对老年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强身益寿方”在改善老年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符合标准的老年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对照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试验组30例。对照组应用针对原发病的基础药物治疗,试验组应用“强身益寿方”联合针对原发病的基础药物治疗。8周为一疗程。通过比较用药前后包括日常生活能力评估量表(ADL表)、Morse跌倒评估量表(MFS表)、简易营养状态评估表(MNA-SF表)和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表)在内的4个与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相关的老年综合评估量表以及中医证候积分表的积分变化情况,结合疗效指数来对“强身益寿方”改善老年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①两组治疗后ADL表积分组内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MFS表积分组内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MNA-SF表积分组内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PSQI表积分组内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表积分组内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除MFS表以外,试验组的各项积分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②ADL表积分疗效,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有统计学差异(P<0.05);MFS表积分疗效,试验组总有效率为4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6.67%,无统计学差异(P>0.05);MNA-SF表积分疗效,试验组总有效率为7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00%,有统计学差异(P<0.05);PSQI表积分疗效,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67%,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医证候积分表积分疗效,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除MFS表以外,试验组的各项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强身益寿方”能改善老年综合征患者的多种临床症状,对提高老年综介征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显着疗效。

张琼琼[8](2020)在《督灸治疗中老年人肾阳虚型夜尿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以中老年人肾阳虚型夜尿症患者为观察对象,观察督灸疗法治疗中老年人肾阳虚型夜尿症的临床疗效,探讨督灸对于中老年人肾阳虚型夜尿症相关中医症状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佳治疗方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的60例夜尿症患者按照Doll’s临床病例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督灸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金匮肾气丸。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分析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夜间排尿次数、夜间尿量变化)、夜尿对生活质量影响的评分表(N-QOL)、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积分表等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在改善中医证候总积分方面,组内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均较治疗前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组间比较,在改善形寒肢冷、中医证候总积分方面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在缓解夜间排尿次数、夜尿量、小便清长、腰膝酸软4个方面有显着性差异(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在改善夜尿症患者N-QOL、PSQI量表评分方面,组内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均较治疗前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组间比较,在N-QOL量表总积分方面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PSQI量表总积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督灸治疗中老年人夜尿症有效率为93.10%;对照组,药物治疗有效率82.14%,两组比较P<0.05。结论:督灸可有效治疗中老年人肾阳虚型夜尿症,能明显改善夜尿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睡眠质量,提高其生活质量。中医外治法安全、可靠,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刁珂[9](2020)在《芪蛭降糖胶囊治疗糖尿病肾脏疾病的临床再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在前期短期应用芪蛭降糖胶囊治疗糖尿病肾脏疾病3b期、Ⅲ期的研究基础上,针对芪蛭降糖胶囊治疗糖尿病肾脏疾病G3aA2期气阴两虚、瘀血阻络型患者的中长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临床观察再研究。方法:选取符合糖尿病肾脏疾病(G3aA2期)气阴两虚,瘀血阻络型诊断的患者,经过2周的洗脱期治疗后随机分配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给予西医基础治疗,试验组给予芪蛭降糖胶囊(每粒0.5g)每次5粒,每天3次;对照组给予缬沙坦胶囊(每粒80mg)每次80-160mg,每日一次。治疗时间为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基线值、治疗后第1、3、6个月尿蛋白/肌酐(UACR)、血肌酐(SCr)、血清胱抑素(Cys-C)、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中医症候的变化,并计算出肾小球滤过率(eGFR);观察肾功能不全、肾功能进展、终点事件例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本试验共有118例患者完成6个月的观察,其中试验组60例,对照组58例。(1)治疗前两组患者各实验室指标及中医症状积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实验室指标:试验组治疗后1个月,UACR、SCr较基线值均有所降低,eGFR较前有所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后3个月,试验组UACR、SCr、eGFR较基线值改善明显(P<0.01),Cys-C与基线值相比有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试验组UACR、SCr、eGFR、Cys-C与基线值相比均有明显改善(P<0.01),FBG、HbAlc较基线值有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后1个月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试验组UACR水平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余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6个月,试验组SCr、Cys-C、FBG水平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UACR、eGFR水平较同期对照组显着改善(P<0.01),HbA1c两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3)中医症状积分:治疗6个月后试验组的中医症状明显改善,有效率为90%,治疗后组间比较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4)临床总疗效:治疗后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1.67%,对照组为58.62%,试验组治疗本病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5)两组各随访点肾功能不全、肾功能进展、终点事件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长期应用芪蛭降糖胶囊能够减少DKD(G3aA2期)气阴两虚、瘀血阻络型患者尿蛋白排泄,维持早期肾功能稳定,延缓DKD进展。

王逗逗[10](2020)在《清热药治疗2型糖尿病用药规律及其对调节肠道菌群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1.通过对中医古代医籍和现代文献治疗糖尿病相关方剂进行数据挖掘,研究古今医家运用清热药治疗糖尿病的组方用药规律和特点。同时,通过《医方类聚》与《中华医典》对比研究,揭示《医方类聚》作为大型方剂学类书的临床价值。2.通过对现代临床医案进行数据挖掘,揭示赵进喜教授治疗2型糖尿病(T2D M)常用清热药种类与配伍规律,常用剂量及针对不同热证证候的常用方药,以期为临床应用清热药治疗T2DM提供思路与借鉴。3.基于肠道菌群理论,通过Illumina Miseq PE300测序平台与技术,从生物分类学“属”水平探寻清热药降糖功效的微生物学靶点,以期揭示典型清热药黄连降糖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部分,古代文献研究,针对《医方类聚·消渴门》全篇及《中华医典》治疗消渴相关的方药进行整理。首先对药物四气、五味、归经、方剂剂型及高频药物进行统计,并以具有清里热功效的药物为清热药纳入标准对含清热药的方剂进行筛选,统计其中的全部清热药。采用关联规则、聚类分析方法,研究古人应用清热药治疗消渴相关的配伍规律。现代文献研究,采用特定检索式,检索出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与中医药治疗T2DM相关的文献,按纳排标准筛选文献。采用频次分析方法对药物四气、五味、归经、方剂的剂型及高频药物进行统计,并以具有清里热功效的药物为清热药纳入标准对含清热药的方剂进行筛选,统计其中的全部清热药。采用关联规则、聚类分析方法,研究现代医家应用清热药治疗T2DM的配伍规律。并进一步研究治疗T2DM常用清热药的常用剂量。2.临床研究部分,收集396份赵进喜教授诊治T2DM有效医案。首先对患者症状、舌象、脉象的表述进行标准化,对处方药物的名称进行规范化,并建立医案方剂数据库。继之对患者一般情况、处方中单味药物、药物四气、五味、归经进行统计分析。采用中国中医科学院研发的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ersion 2.5),以关联规则、复杂熵聚类分析及无监督熵层次聚类分析法,并以具有清里热功效的药物为清热药纳入标准,挖掘赵进喜教授应用清热药治疗T2DM的组方配伍规律。并针对不同热证常用清热药的用药特色及用药剂量进行统计分析。3.实验研究部分,采用18只自发性基因缺陷型T2DM模型小鼠(db/db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黄连组、二甲双胍组,采用6只同窝非糖尿病小鼠(db/m小鼠)为正常组。其中黄连组与二甲双胍组分别给予黄连浸膏水溶液及二甲双胍水溶液,模型组与正常组给予纯净水,干预时间为8周。实验过程中观察小鼠血糖与体重的变化。于第8周处死前采集粪便样品,通过Illumina Miseq PE300测序平台,以silval32/16sb acteria为物种分类数据库,对样品菌落的16S rDNA V3-V4区进行DNA测序与聚类,深入分析肠道菌群在生物分类学“属”水平上的组成结构、丰度及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研究结果1.文献研究结果显示,古代医家治疗消渴相关的药物,药性以寒性为主,药味以甘味、苦味为主。归经以肺经、胃经为主。剂型以汤剂、丸剂、散剂为主。常用清热药为天花粉、麦冬、黄连、知母、生地黄、甘草、石膏、黄芩、地骨皮等。关联分析结果显示,支持度及置信度均较高的规则有黄芩、麦冬,地骨皮、麦冬,知母、黄连、麦冬,麦冬、黄芪、人参等。核心药物组合为天花粉、黄连、麦冬、人参。基于聚类分析共得到6组潜在新处方配伍组合,如天花粉、麦冬、知母、黄芩、桑白皮、地骨皮、葛根、升麻、茯神、赤茯苓、生姜、竹叶、炙甘草,黄连、天花粉、王瓜根、牡蛎、苦参、鸡内金、铅丹等。现代文献研究结果显示,现代医家治疗T2DM的药物,药性以寒性为主,药味以甘味、苦味为主。归经以脾经、肺经为主。剂型以汤剂、胶囊剂为主。常用清热药为生地黄、黄连、天花粉、麦冬、玄参、知母、甘草、赤芍等。关联分析结果显示,支持度及置信度均较高的规则有生地黄、黄芪,丹参、黄芪,生地黄、丹参、黄芪等。核心药物组合为天花粉、黄连、麦冬、生地黄、黄芪、山药、葛根、丹参。基于聚类分析得到5组潜在新处方配伍组合,如栀子、黄芩、黄芪、玄参、丹参,玄参、白术、茯苓、山茱萸、泽泻、牡丹皮等。2.现代临床医案分析结果显示,共纳入396份医案,含396首处方。症状统计由多到少依次为乏力、口干、不寐、口苦、腰酸等。证候以郁热证、阴虚证、气虚证最多,血瘀证、郁热证次之,热证及其密切相关证候(郁热证、阴虚证、结热证、痰热证、湿热证、肝阳证、热毒证)占总证候的50.66%。用药方面,药物药性以寒性为主。药味以苦味、甘味为主。归经以肝经、脾经为主。常用清热药为黄芩、黄连、地骨皮、甘草、夏枯草、赤芍、生地黄、牛蒡子、知母等。关联分析结果显示,支持度及置信度均较高的规则有葛根、丹参,地骨皮、荔枝核,地骨皮、丹参、仙鹤草、荔枝核,葛根、丹参、柴胡、黄芩,陈皮、黄芩、半夏等。核心药物组合为葛根、丹参、柴胡、黄芩、白芍、黄连、地骨皮、鬼箭羽、荔枝核、仙鹤草。基于复杂熵聚类分析得到潜在核心药物组合8组,如麦冬、五味子、太子参,白芍、赤芍、甘草,地骨皮、仙鹤草、荔枝核、蚕沙等。基于无监督熵层次聚类分析获得4首潜在新处方配伍组合,如麦冬、莲子心、莲子、五味子、太子参,白芍、赤芍、甘草、三七、茺蔚子、密蒙花等。通过对热证及其密切相关证候用药统计,得到各证候常用清热药,如郁热证常用黄芩、夏枯草、赤芍;阴虚证常用地骨皮、生地黄、知母、玄参;热毒证常用黄芩、黄连、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等。3.动物实验研究结果显示,给予黄连的自发性基因缺陷型T2DM小鼠(黄连组)血糖指标显着下降,与给予纯净水的自发性基因缺陷型T2DM小鼠(模型组)及给予二甲双胍的自发性基因缺陷型T2DM小鼠(二甲双胍组)相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P=0.033)。各组小鼠体重均较实验前增加,模型组、黄连组、二甲双胍组,三组小鼠体重与作为正常组的非糖尿病小鼠相较均具有显着差异(P值均=0.000),三组小鼠组间数据则均无显着差异(P值均>0.05)。基于16S rDNA测序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较,黄连组小鼠肠道菌群丰度及多样性降低,在生物分类学“门”水平上,Bacteroidetes、Proteobacteria、Cyanobacteria、Verrucomicrobia 丰度增加,而 Fir micutes、Actinobacteria、Patescibacteria、Epsilonbacteraeota、Tenericutes、Deferribacter es丰度降低,提高了 Bacteroidetes/Firmicutes比值;在生物分类学“属”水平上,表现为 Akkermanisia 丰度增加,Alistipes、Blautia、Roseburia、Helicobacter、Papillibacte r、Ruminococcaceae丰度降低。肠道菌群对血糖影响的相关性分析显示,Akkermansia与血糖呈负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26;Q=0.00866)。结论1.文献研究显示,古代医家治疗消渴多以清热药为主,常配伍补气药与补阴药。常用清热药为天花粉、黄连、知母等。与古代医家相较,现代医家治疗T2DM重视应用清热药的同时,常配伍活血化瘀药,常用清热药为生地黄、黄连、天花粉等。2.现代临床案例分析显示,T2DM常见热证为郁热证、阴虚证、结热证。赵进喜教授治疗T2DM常用清热药为黄芩、黄连、地骨皮、夏枯草等。常配合健脾益气、养阴生津、活血化瘀、疏肝理气、燥湿化痰等药物与清热药联用。3.实验研究显示,清热药的代表药黄连的降糖机制可能与其增加Akkermansia菌属丰度,降低 Alisipes、Blautia、Helicobacter、Papillibacter、Roseburia、Ruminococcac eae菌属丰度,从而改善肠道菌群组成结构,降低物种多样性有关。鉴于中药多靶点的作用机制,清热药治疗T2DM的作用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4.传统医学在泰国的研究水平相对薄弱,进一步将中医药防治T2DM相关的研究成果推广到泰国,将有利于提高泰国中医诊治T2DM的临床水平。

二、老年夜尿频多160例中药治疗与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老年夜尿频多160例中药治疗与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宋立群教授辨治糖尿病肾病Ⅲ-Ⅳ期验方的挖掘及其网络药理学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 文献综述
    1. 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1.1 中医学对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1.2 现代医学对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2 数据挖掘及网络药理学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
        2.1 数据挖掘在中医领域的运用情况
        2.2 网络药理学在中医领域的运用情况
    3. 技术路线
二: 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探究宋立群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Ⅲ-Ⅳ期的组方规律及经验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分析软件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简介
    2. 结果
        2.1 基本信息统计分析
        2.2 疾病分期及疗效判定分析
        2.3 症候分析
        2.4 方剂分析
    3. 讨论
        3.1 宋立群教授学术经验及治学态度概述
        3.2 宋立群教授辨治糖尿病肾病的经验采撷
        3.3 数据挖掘统计分析结果讨论
        3.4 验案举隅
三: 宋立群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经验方的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1.2 宋师治疗DKD Ⅲ-Ⅳ期经验方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筛选
        1.3 糖尿病肾病作用靶点筛选
        1.4 药物-成分-靶点-疾病调控网络的构建
        1.5 蛋白-蛋白互作网络图的构建
        1.6 GO生物功能能富集分析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
        1.7 分子对接
    2 结果
        2.1 宋师治疗DKDⅢ-Ⅳ期自拟经验方的活性成分筛选情况
        2.2 自拟经验方的潜在作用靶点及DKD相关基因靶点
        2.3 自拟经验方-糖尿病肾病共同靶点汇总
        2.4 自拟经验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调控网络构建
        2.5 自拟经验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功能蛋白互作网络
        2.6 GO功能富集分析
        2.7 KEGG通路富集分析
        2.8 分子对接
    3 讨论
结论
创新点说明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个人简历

(2)老年衰弱患者的中医证型和血瘀证分布规律及营养指标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简称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西医对老年衰弱的认识
        1 衰弱概念及流行病学调查
        2 影响因素
        2.1 社会人口学特征
        2.2 多病共存及多重用药
        2.3 慢性炎症、免疫和凝血与衰弱关系密切
        2.4 激素与衰弱的联系
        2.5 日常生活与社会心理因素
        2.6 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方面
        3 筛查评估模型
        3.1 Fried衰弱表型(Fried Frailty Phenotype, FFP)
        3.2 衰弱指数(Frailty Index,FI)
        3.3 埃德蒙顿衰弱量表(Edmonton frail scale,EFS)
        3.4 临床衰弱性量表(clinical frail scale,CFS)
        3.5 Tilburg衰弱量表(Tilburg frailty indicator,TFI)
        3.6 GFI衰弱量表(Groningen frailty indicator, GFI)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对老年衰弱的认识
        1 先秦至汉-理论初成,病名首立
        2 隋唐时期-发展“五劳六极七伤”
        3 宋至金元-理论完善,亦有发展
        4 明清时期-百家争鸣,各有特色
        5 现代中医对老年衰弱的研究
        6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三 老年衰弱与血瘀和营养的关系
        1 因虚致瘀,瘀促衰弱
        2 营养失衡,衰弱加剧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研究与结果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目的和资料来源
        1.1 研究目的
        1.2 资料来源
        2 诊断及纳入排除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辨证标准
        2.3 血瘀证诊断标准
        2.4 纳入标准
        2.5 排除标准
        3 研究方法与质量控制
        3.1 病例收集
        3.2 评估内容
        3.3 质量控制
        4 统计方法
    结果
        1 老年衰弱患者的一般资料情况分布
        2 般临床资料及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3 般临床资料和影响因素与营养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4 老年衰弱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
        5 血瘀证在老年衰弱患者及各证型中的比重
        6 血瘀证与一般临床资料和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7 性别和年龄在老年衰弱患者各证型的分布规律
        7.1 不同性别在老年衰弱患者中医各证型之间的差异
        7.2 各年龄层的老年衰弱患者中医不同证型间的差异
        8 体重指数BMI与老年衰弱患者各证型间的差异
        9 老年衰弱患者的中医症状、舌脉分布特征
        9.1 老年衰弱患者的中医症状频次分布
        9.2 老年衰弱患者的中医舌脉分布特点
第三部分 讨论
    1 老年衰弱患者的一般资料情况
    2 般临床资料及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3 般临床资料和影响因素与营养指标的关系
    4 老年衰弱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
    5 血瘀证在老年衰弱患者及各证型中的比重
    6 血瘀证与老年衰弱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和影响因素的关系
    7 性别和年龄在老年衰弱患者各证型之间的差异
        7.1 性别在老年衰弱患者各证型间的差异
        7.2 各年龄层老年衰弱患者不同证型间的差异
    8 体重指数BMI与老年衰弱患者各证型之间的差异
    9 老年衰弱患者的中医症状、舌脉分布特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3)基于证素与聚类分析的AECOPD证候学及临床指标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前言
第一章 临床资料
第二章 研究结果
    第一节 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综合评估分级指标
    第二节 COPD急性加重期证素分布特征
    第三节 AECOPD证素分布与临床指标相关性研究
    第四节 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
第三章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复方蓉芪通络颗粒干预脾肾阳虚血瘀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
        2.1 病例来源
        2.2 西医诊断标准
        2.3 中医诊断标准
        2.4 纳入标准
        2.5 排除标准
        2.6 脱落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治疗方案
        3.2 观察指标
        3.3 疗效标准
        3.4 安全性观察实验室检验及检查指标
        3.5 随访
        3.6 统计学方法
    4 研究结果
        4.1 基本资料统计分析
        4.2 治疗前数据分析
        4.3 治疗前后数据统计分析
        4.4 安全性观察
        4.5 小结
第二部分 理论研究
    1 传统医学对甲减和CAS的认识
        1.1 甲减的病因病机
        1.2 甲减的治疗
        1.3 CAS的病因病机
        1.4 CAS的治疗
    2 现代医学对甲减和CAS的认识
        2.1 甲减的发病机制
        2.2 甲减的治疗
        2.3 CAS的发病机制
        2.4 CAS的治疗
    3 甲减和CAS相关性研究
        3.1 病因病机
        3.1.1 传统医学病因病机
        3.1.2 现代医学病因病机
        3.2 治疗
第三部分 讨论
    1 立题立法依据
    2 组方分析
        2.1 配伍分析
        2.2 中药溯源
        2.3 现代药理研究
    3 结果分析
        3.1 一般资料分析
        3.2 对中医证候疗效分析
        3.3 对甲状腺功能疗效分析
        3.4 对血脂疗效分析
        3.5 对HCY,hs-CRP疗效分析
        3.6 对IMT,斑块面积疗效分析
        3.7 安全性结果分析
    4 机理探讨
    5 思考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途径及中西医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5)“金钩钓鱼”针法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的临床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2.研究方案
        2.1 病例分组
        2.2 治疗方法
        2.3 疗效观察
        2.4 安全性指标
        2.5 统计分析
    3.研究结果
        3.1 病例纳入情况
        3.2 一般资料比较
        3.3 治疗结果
        3.4 安全性分析
    4 讨论
        4.1 中医学对ⅢB型前列腺炎的病因病机认识
        4.2 现代医学对ⅢB型前列腺炎的病因病机认识
        4.3 针刺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的机理探讨
        4.4 郑氏“金钩钓鱼”针法
        4.5 结果分析
        4.6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结语
    1.结论
    2.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研究
    ⅢB型前列腺炎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中医外治法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在校期间的学术成果

(6)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证候分布及其与焦虑抑郁状态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综述
    综述一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现代医学研究概况及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研究概况及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三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焦虑抑郁状态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前言
    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1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
        2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焦虑抑郁状态的相关研究
        3 情绪量表
    结论
    参考文献
结语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7)强身益寿方改善老年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老年综合征诊断及评估标准
        1.3 中医诊断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剔除标准
        1.7 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试验方法
        2.3 量表使用方法
        2.4 观察指标
        2.5 统计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般情况比较
        3.2 治疗前两组老年综合评估量表积分比较
        3.3 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表积分比较
        3.4 治疗后两组老年综合评估量表积分的组内比较
        3.5. 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表积分的组内比较
        3.6 治疗后两组老年综合评估量表积分的组间比较
        3.7 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表积分的组间比较
        3.8 治疗后两组老年综合评估量表积分疗效指数
        3.9 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表积分疗效指数
        3.10 安全性检验
讨论
    1. 祖国医学对老年综合征的认识
    2. 西医对老年综合征的认识
    3. 老年综合征的病因病机及治疗特点分析
    4. 方药分析
        4.1 方药组成
        4.2 整方分析
        4.3 单味药分析
    5. 研究结果及疗效分析
        5.1 老年综合评估量表积分结果及疗效分析
        5.2 中医证候积分表结果及疗效分析
    6. 安全性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老年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1.老年综合征的概念与内容
    2.老年综合征的评估
    3.老年综合征的中医调护
    4.小结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论文着作

(8)督灸治疗中老年人肾阳虚型夜尿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一、临床资料
        (一)病例来源及分组
        (二)诊断标准
        (三)纳入标准
        (四)排除标准
        (五)剔除标准
        (六)脱落标准
    二、研究方法
        (一)分组方法
        (二)治疗方法
        (三)观察指标
        (四)疗效判定
        (五)安全性观察
        (六)异常情况预防及处理
        (七)统计学处理方法
    三、研究结果
        (一)基础数据可比性分析
        (二)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三)两组患者治疗前N-QOL量表评分比较
        (四)两组患者治疗前PSQI量表评分比较
        (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六)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QOL量表评分比较
        (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量表评分比较
        (八)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讨论
    一、祖国医学对中老年人夜尿症的认识
        (一)病因病机的认识
        (二)治疗原则的认识
        (三)治疗方法的认识
    二、现代医学对中老年人夜尿症的认识
        (一)病因病理的认识
        (二)治疗状况的认识
    三、督灸疗法作用机制
        (一)督脉的作用
        (二)艾灸的作用
        (三)生姜泥的作用
        (四)督灸粉的作用
    四、结果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中医治疗中老年人夜尿症的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论文着作

(9)芪蛭降糖胶囊治疗糖尿病肾脏疾病的临床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 研究资料
        1.1 资料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终止试验、脱落病例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随机化分组
        2.2 治疗方法
    3 观察与随访
    4 观察指标
        4.1 安全性指标
        4.2 疗效性指标
    5 疗效评定标准
        5.1 中医症候疗效评定标准:采用积分比法(尼莫地平法)
        5.2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5.3 不良反应
    6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两组患者治疗前一般情况的比较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UACR的比较
    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Cr、eGFR、Cys-C的比较
    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BG、HbA1c的比较
    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的比较
    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单项症状的比较
    7 两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总疗效的比较
    8 两组患者临床总疗效的比较
    9 两组患者肾功能不全、肾功能进展和终点事件发生率的比较
    10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讨论
    1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研究
        1.1 蛋白尿与DKD
        1.2 Cys-C与DKD
        1.3 RAAS与DKD
    2. 祖国医学对本病的研究
        2.1 病因病机
        2.2 辨证论治
    3 导师观点
    4 芪蛭降糖胶囊组方分析及现代药理学研究
        4.1 组方分析
        4.2 现代药理学研究
    5 芪蛭降糖胶囊疗效分析
        5.1 减少尿蛋白
        5.2 延缓早期肾功能进展
        5.3 改善中医临床症状
    6 本研究的意义、不足与展望
        6.1 本研究的意义
        6.2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中药治疗糖尿病肾脏疾病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论文

(10)清热药治疗2型糖尿病用药规律及其对调节肠道菌群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古今医家应用清热法治疗糖尿病相关文献综述
        1 古代医家应用清热法治疗消渴相关文献综述
        2 现代医家应用清热法治疗糖尿病的文献综述
        3 泰国传统医学治疗糖尿病的现状
        4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2型糖尿病与肠道菌群相关性及常用清热药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 肠道菌群组成结构与功能
        2 糖尿病与体内肠道菌群的变化
        3 肠道菌群诱发糖尿病的机制
        4 治疗糖尿病常用清热药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5 黄连治疗糖尿病的现代研究进展
        6 泰国传统草药治疗糖尿病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7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前言
文献研究: 基于古今文献数据挖掘的清热药治疗糖尿病相关用药规律研究
    研究一 基于数据挖掘的古代医籍应用清热药治疗消渴相关用药规律研究
        1 研究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研究二 基于数据挖掘的现代医家应用清热药治疗糖尿病相关用药规律研究
        1 研究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临床研究 赵进喜教授应用清热药治疗2型糖尿病用药规律研究
    1 研究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实验研究 基于肠道菌群的黄连治疗2型糖尿病降糖机制研究
    对象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语
附录1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本虚标实证候诊断标准》(泰语版)
附录2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本虚标实证候诊断标准》(汉语版)
致谢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四、老年夜尿频多160例中药治疗与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宋立群教授辨治糖尿病肾病Ⅲ-Ⅳ期验方的挖掘及其网络药理学机制探讨[D]. 楚鎏慈.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老年衰弱患者的中医证型和血瘀证分布规律及营养指标的相关性分析[D]. 王博深.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3]基于证素与聚类分析的AECOPD证候学及临床指标相关性研究[D]. 唐福星.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4]复方蓉芪通络颗粒干预脾肾阳虚血瘀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临床观察[D]. 杜优.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金钩钓鱼”针法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的临床对照研究[D]. 王淼.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证候分布及其与焦虑抑郁状态相关性研究[D]. 刘红梅.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7]强身益寿方改善老年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研究[D]. 刘佳娜.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8]督灸治疗中老年人肾阳虚型夜尿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 张琼琼.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9]芪蛭降糖胶囊治疗糖尿病肾脏疾病的临床再研究[D]. 刁珂.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10]清热药治疗2型糖尿病用药规律及其对调节肠道菌群作用机制研究[D]. 王逗逗.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老年夜间尿频160例中医药治疗与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