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您的发动机在冬季轻松启动

如何让您的发动机在冬季轻松启动

一、如何使发动机冬季易于启动(论文文献综述)

娄渊博[1](2020)在《基于FLOWMASTER的调车机车冷却系统设计与仿真计算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发动机的散热系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循环系统,影响发动机散热效率的因素也是多种的,发动机散热效率的提高,随之发动机的性能也会大幅增加。本文所研究的内容是源于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所研究的调车机车冷却系统的课题,基于实际机车的模型以及各方面数据,对于可能影响发动机冷却系统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计算,探究这些因素的不同取值时对于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影响,进而可以找到能够提高发动机系统效率的方法,主要所做的内容如下:(1)研究内燃机车冷却系统的各个部件,对机车冷却系统主要考虑的计算参数进行分析,在FLOWMASTER平台中进行一维平台的建立。将机车冷却系统的基本设计数据,以及实验室所提供的实验数据进行整合,输入到FLOWMASTER软件中所对应的零部件,完成一维运行平台的搭建,并分析机车在额定状态下的运行状态。(2)在保持机车额定状态下的其它数据不变,将水泵设计为由独立电机进行驱动。得到水泵转速低于额定状态水泵的转速时,水套的进出口温差较大,所带走的热量并不高,散热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在水泵转速高于额定转速时,发动机水套的进出口温差较小,散热量也有所提高,冷却效果更佳。所以可以考虑将水泵独立出来,提高水泵的转速以提高机车冷却系统的性能。(3)在额定负载状态下,取散热器进气温度值为15~40℃,以及散热器的换热效率为0.64和0.7进行分析。在散热器的进风温度为40℃,散热器的效率为0.64时,循环水温过高,散热器的散热量很小,而散热器的效率在0.7时基本可以满足散热需求。所以需要适当地提高散热器的换热效率,以满足机车在高温的环境条件下的冷却要求。(4)在额定负载状态下,取散热器散热效率为0.54~0.7进行分析。当散热器散热效率过低时,发动机出水口温度达到100℃以上;在散热器效率大于0.64时,发动机热平衡时进出水温度均低于90℃,可以满足冷却要求。考虑夏季高温环境,进风温度升高,散热器散热量不足,可以适当提高散热器效率至0.68以上。但散热器的效率也不宜太高,否则会造成发动机出现冷却过度的情况。

王树成[2](2020)在《分布式供能系统中的联合循环特性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为了保证持续的能源供应和能源安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制定了重点发展“分布式能源、电力储能、工业节能、建筑节能、交通节能、智能电网、能源互联网等技术”的《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此外,分布式供能系统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能源领域四项前沿技术之一的新型供能方式,集节能、环保、经济、可靠等优势于一体,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本文依托北京市自然基金、中央高校基金、中丹国际合作、留学基金等项目,利用理论研究、模拟仿真,实验/试验,技术集成等方法对以燃气轮机为原动机的大型分布式供能系统、船用中型分布式供能系统以及基于二甲醚内燃机的小型分布式供能系统中联合循环的耦合特性、能的梯级利用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研究了分布式供能系统中的主要部件及主要循环单元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分布式供能系统的集成原则,即:能量的梯级利用及物理能与化学能的梯级利用。阐述了系统中的高品位、中品位、低品位热能的耦合机理。其次,采用(?)分析方法对以燃气轮机为原动机的大型分布式供能系统中主要部件的(?)损进行分析,揭示了系统各主要部件能量损失的不可逆程度。结果表明,(?)损占比最大的部件为燃烧室,58.8%;其次是太阳能集热器,14.3%。采用先进(?)分析方法将系统主要部件的(?)损划分为:内补(?)损/外部(?)损,可避免(?)损/不可避免(?)拟。从系统部件的自身结构和拓扑结构两个角度揭示了(?)损产生的原因。提出“瞬时(?)损”的概念,对所提出的大型分布式供能系统各主要部件的(?)损进行了逐时分析。再次,阐述了二甲醚在未来能源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及采用二甲醚作为系统燃料的原因。介绍了二甲醚的生产流程,并对原有生产流程进行优化设计,提出基于生物质气化技术的新型二甲醚的绿色生产流程,将生物质中碳元素的转化率提高到90%。分析了基于绿色燃料甲醚的船用分布式系统特性。对系统在不同工况下,采用不同有机工质,不同燃料下的特性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了适用于该船用分布式系统的有机工质。此外,对斯特林热机和有机朗肯循环在回收烟气余热方面的能力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较高内燃机负荷及排烟温度下,斯特林发动机回收烟气余热的性能优于有机朗肯循环。然后,介绍了基于燃用一甲醚内燃机的小型分布式供能系统中冷热电的供能方式。通过实验的方法获得了系统中内燃机在非满负荷工况下的主要热力学参数,并建立了系统中其它主要部件的数学模型。以上海地区某宾馆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小型分布式供能系统在典型夏至日和冬至日时的运行特性。最后,以系统年运行收益和年净现值作为评价指标,对小型分布式供能系统中使用的内燃机和燃气轮机的适用性及各自的经济性进行研究。表明当原动机功率小于2.8MW时,选用内燃机作为原动机是比较好的选择。采用多目标优化的方法,以系统年均投资、一次能源节约率、二氧化碳减排率为目标函数,对小型分布式供能系统中集热器面积进行优化,得到了在该案例下的最佳的集热器面积数值,为类似系统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给出了二甲醚替代柴油和天然气时的燃料替代价格比系数:rD=1.47,rN=1.69。分析了二甲醚作为分布式供能系统的燃料时在价格上的优势。

凌铭泽[3](2019)在《模型驱动的汽车稳定性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ESC)作为汽车底盘控制核心技术之一,其能够提高车辆行驶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国外学者对其研究较早并且完成了产业化的开发,产品从需求分析到验收测试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开发流程,产品占有率居于主导地位,导致ESC中的关键技术仅掌握在国外主动安全供应厂商并形成了技术壁垒。本文依托校企合作项目“汽车底盘扭矩控制模型开发”。在Simulink软件平台上,采用模型驱动技术建立了ESC开发和集成方法,对ESC中发动机扭矩调节控制、直接横摆力矩控制和多功能协调控制这三个关键模块的控制策略展开研究,并构建了整车参数匹配与标定参数策略。论文取得主要成果如下:(1)采用先进模型驱动技术,提出了适用于汽车稳定性控制的集成开发方法。指出了传统代码编写开发方式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模型驱动下控制软件开发原则和标准,包括从全局化原则出发以避免子系统交互关系模糊问题、采用系统级仿真可观测系统性能与子系统间的数据传递、基于模型驱动开发控制软件便于尽早发现设计阶段的漏洞;选择敏捷式开发模式以节约和降低复杂系统的开发时间和风险。针对模型驱动的特点,提出了ESC中各主要功能实时任务划分方法;基于ISO 26262-6标准建立了模型层次化结构;基于不同的模块分布管理模型信号流,以清晰化数据传递和运算过程;根据系统功能域和执行目的对参数文件进行分块定义;针对汽车级控制模型开发特点,建立符合MATLAB/Simulink建模规范并将之应用到稳定性控制系统模型搭建过程中。在控制策略开发和模型驱动开发方法工作基础上,结合课题组前期开发成果,在Simulink平台上开发了ESC控制软件的仿真模型并实现代码生成,源代码量达到200M以上,ESC控制器执行代码量1.5M,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2)将控制理论、汽车动力学理论和工程实践相结合,设计了汽车电子稳定控制策略。基于模块化思想,搭建了系统级稳定性控制架构并分别开发了制动防抱死系统(ABS)、牵引力控制系统(TCS)和车辆行驶动态控制系统(VDC)的控制策略及方法。对ESC中三个关键模型展开研究:(1)针对TCS发动机扭矩控制,将车辆的滑转率和差速器壳转速作为控制对象,并改进了其控制介入和退出的实时性,采用PID反馈控制并考虑了发动机扭矩变化对于车辆和驾驶员的影响建立了发动机目标扭矩控制策略,结合发动机转速和转矩变化设计了变速箱档位保持策略,以避免离合器接合对于驱动轮转矩的影响;(2)针对直接横摆力矩控制,通过对车辆失稳状态的分析,在传统Ackermann模型基础上,考虑了轮胎侧偏刚度、路面倾斜和ABS介入等情况下的修正以计算目标横摆角速度,使之更加适合复杂的汽车稳定性控制工况,将质心侧偏角和横摆角速度作为被控对象,结合滑膜控制算法完成目标横摆力矩的计算,并对质心侧偏角的权重因子进行了设计,根据车辆转向特性和车轮抱死情况决策出被控车轮,结合横摆力矩与制动力的动力学方程,计算得到被控车轮制动力矩;(3)由于车辆的行驶工况较为复杂,本文根据驾驶员制动需求、直接横摆力矩控制、防过度滑转控制和制动防抱死控制需求,设计了双级联规则控制策略,初级稳定性协调规则根据各功能特点及控制器启动的先后顺序计算目标制动转矩,高级稳定性协调规则根据控制器介入时间的前后顺序优化目标制动转矩,该方法可有效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并降低功能叠加难度,避免了控制目标及制动力矩控制混乱。(3)构建了整车动力学与控制软件联合仿真测试平台以验证所开发的稳定性控制系统。该平台由两个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基于AMESim软件搭建包含ESC液压控制执行单元(HCU)模型在内的整车一体化仿真模型,并给出了主要部件的数学描述,包括15自由度车辆动力学模型、发动机模型,传动系模型,轮胎模型和制动系统模型等。另一部分为结合模型开发方法和集成设计在Matlab/Simulink软件中搭建的ESC模型。在此平台上对稳定性控制系统分别进行了高附着全力制动、低附着全力制动、对接路面全力制动、低附着全力加速、对分路面全力加速、正弦停滞试验这六种工况的仿真,验证了包括ABS,TCS和VDC等在内的各个子模块响应结果。然后通过测试包括高附着弯道全力制动、低附着弯道全力制动、对接路面弯道全力制动、高附着阶跃部分制动、低附着阶跃部分制动、低附着移线部分制动和高附着增幅部分制动等七种工况,验证了在各主要功能启动情况下协调控制策略的有效性。通过仿真证明了本文所开发的稳定性控制系统中车辆状态参数估计准确,控制策略合理有效,控制逻辑覆盖汽车各种行驶工况,有效避免了车辆失稳,达到了工程应用级别。(4)针对模型驱动技术开发的控制软件模型特点,提出了ESC的整车匹配及软件标定策略。归纳了ESC的整车标定流程及计划周期,并建立了在整车硬件和制动系统匹配工作中的具体内容及方法,包括传感器的校准、质心位置的匹配、特征车速的计算、流量系数、CP系数和PV特性等;然后,通过对控制策略的分析提取了ESC中主要软件标定参数,结合在仿真测试平台上所进行的模拟,确定了标定参数的临界数值并获得了匹配参数的可行域范围,在此范围内,采用精英策略的蚁群算法完成对标定参数进一步整定,有效地提高了标定工作的整体效率。(5)基于实车测试平台完成所研究方法和所开发控制系统有效性和准确性的验证工作。在对试验车辆所进行的制动系统和控制系统等方面改装后,结合快速控制原型搭建了试验车。在实车道路环境下分别进行了夏季高附着路面和冬季低附着路面的相关试验,对所开发的系统中ABS功能进行了干沥青路面和冰面全力制动验证,结果表明平均制动减速度满足法规标准,横摆角速度未超过国标要求的5%;对TCS功能进行了雪面加速和分离路面加速工况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车辆加速度满足行业要求;结合FMVSS 126法规对VDC功能进行了顺/逆时针的正弦停滞工况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车辆的横摆角速度和侧向位移均达到FMVSS 126法规要求,测试数据验证了本文所研究的ESC控制策略实时性强,可靠性高,有效性好,工况适应性强。也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模型驱动技术可应用于ESC复杂控制系统的开发,并展现出明显优势。

陈涛[4](2019)在《并联式混合动力燃气热泵性能研究与经济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燃气热泵因其综合能耗低、制热能力强、节能环保等优点而被广泛用作建筑空调、食品干燥和除湿的冷热源,并在我国北方“煤改气”过程中得到积极推广。但室内需求负荷的波动往往会导致燃气发动机的运行偏离其经济区,造成热效率的降低,燃气消耗的增加。鉴于混合动力汽车成功的经验,本文构建了以燃气发动机和磷酸铁锂电池组双动力源的并联式混合动力燃气热泵系统,采用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混合动力燃气热泵系统的经济性、节能性和环保性。通过发动机和电机的合理、协同配合,实现了发动机的高效运行和系统能源利用率的进一步提高,有效解决了常规燃气热泵发动机效率低下的问题。具体的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基于发动机热效率模型,对比分析了燃气热泵、串联式和并联式混合动力形式在不同负荷率情况下驱动系统效率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并联式混合驱动结构在不同负荷概率组合下都具有较高的驱动系效率。进一步结合空气源热泵阐述了以磷酸铁锂电池组和交流同步电机为辅助驱动系统的并联式混合动力燃气热泵系统的工作原理,确定了驱动系统的工作模式,并通过参数匹配性研究对系统的主要部件进行了选型,为混合驱动系统的建模提供了理论依据。采用实验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发动机和电机的速度特性和负荷特性,在此基础上,通过曲线拟合和曲面拟合的方法建立了燃气发动机的万有曲线和电机的MAP效率图,确定了发动机的经济运行区和最优扭矩曲线。根据动力匹配最佳原则,采用试算法确定了发动机和压缩机在低、中、高三种负荷下最佳传动比分别为3.2、2.0和1.5。在忽略温度对电池性能影响的条件下,建立了磷酸铁锂电池的开路电压和内阻的函数关系式和充放电效率数学模型,研究发现过小的SOC值会引起电池充放电内阻的增加,而过小或者过大的SOC值又会造成电池电压值的急剧变化,因此选取充放电效率高且相对稳定的0.20.8作为电池的工作区间。此外,建立了包括开式往复式压缩机、电子膨胀阀、板式冷凝器、翅片蒸发器的热泵系统模型,以及缸套换热器和烟气换热器稳态模型。为了验证系统数学模型的准确性,开展了燃气热泵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模拟值与实验数据的最大误差仅为5.23%,两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但是单一动力源和单一传动比会造成转速和功率的不匹配,引起发动机的燃气消耗增大,系统的一次能源利用率急剧下降,经济性的降低。以发动机的经济运行区和磷酸铁锂电池高效工作区为依据,根据不同驱动模式下能量的匹配关系,制定了基于发动机最优扭矩曲线的逻辑门限控制策略,在此基础上,推导出燃气-电的等效转换系数,并引入基于电池SOC值的惩罚函数实时修正,建立了以等效燃气消耗最小为目标的瞬时优化控制策略。分析了该两种控制策略下的扭矩分配和输出特性,并与单一传动比燃气热泵对比研究了能量转换效率和能源利用率,研究表明,通过调节电机充放电功率的输出,可将发动机的输出扭矩控制在更窄的、更高热效率的经济区间内,并且等效燃气消耗最小控制策略下的驱动系转换效率在低中高三种模式下分别比最优扭矩控制策略提高了5.6%、1.9%和8.0%,比燃气热泵高出23.2%、3.9%和28.4%,节能优势明显,尤其在发动机和电机联合驱动的工况下,等效燃气消耗最小控制策略下的混合动力燃气热泵系统的一次能源利用率较单一传动比的燃气热泵系统提高了30.4%,有着较高的燃料经济性。在研究了混合动力燃气热泵经济性和节能性的基础上,采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分析了天然气的环境效益,研究表明无论在人类健康、生态品质还是污染物排放方面,燃气热泵对环境影响都优于电驱动热泵系统,进一步针对本文的混合动力燃气热泵系统,提出了环境影响时间的概念,指出当运行超过1497.5小时,混合动力燃气热泵系统比燃气热泵系统具有更好的环境效益。

田中允[5](2019)在《水源燃气发动机驱动型热泵系统构建及运行特性研究》文中认为燃气发动机驱动型热泵系统是以天然气作为燃料,通过燃气发动机产生的机械能驱动蒸气压缩式热泵系统,以实现制冷/供暖循环,相对于其他功能方式具有部分负荷性能好、能源利用效率高以及平衡电力和燃气季节逆差的优势。为了探究燃气机热泵系统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水源燃气机热泵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构建了以制冷剂R134a为循环工质的水源燃气机热泵系统实验平台,首先对燃气机热泵系统热力学原理和循环特性进行理论分析,参照相关标准进行了设备选型、系统管路设计、试验台搭建以及控制程序的编写和监测等工作。其次,以燃气机热泵系统实验台基础,进行了“夏季制冷同时全热回收模式”下的运行特性分析。重点分析了系统制冷量、余热回收量、燃气消耗量、一次能源利用率、冷冻水和生活热水出水温度等参数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当蒸发器进水温度从5.9℃增长到16.3℃时,水源燃气机热泵系统PER1,cooling和PER2,cooling分别增加了26.8%和16.1%,系统制冷量、余热回收总量和燃气消耗量分别增加了40.6%、23.6%、10.8%。与传统单纯回收发动机余热的燃气机热泵系统相比,全热回收型燃气机热泵系统能效提升约40%左右,且在实验工况范围内系统一次能利用率可以达到2.09-2.34之间。对水源燃气机热泵系统冬季供暖工况下利用回收的发动机余热提高供暖温度模式下的运行特性研究。主要研究了蒸发器进水温度、冷凝器进水温度和发动机转速三个因素对压缩式热泵系统热力学参数、余热回收量、燃气消耗量、能效利用率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发动机转速从1200rpm增加到1600rpm时,系统制热量、余热回收量和燃气消耗量分别增加了12.4%、27.6%和25.8%,但系统PER1,heating和PER2,heating分别减小了18.6%和11.3%。最后,以制冷和供暖工况为典型工况,分析了蒸发器出口过热度对系统制冷/热量、燃气消耗量、制冷剂质量流量和压缩机进出口压缩比等参数的影响趋势。结果表明:蒸发器出口过热度对系统运行能效影响显着,当过热度由12℃减小到5℃时,系统PER1,cooling和PER2,cooling分别增加了14.9%和12.2%。但随着过热度逐渐减小,系统运行出现波动,因此,在保证燃气机热泵系统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尽量减小蒸发器过热度,对节能运行来说是有利的。

武文飞[6](2019)在《航空器排放对机场区域环境PM2.5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PM2.5对人类健康、生活和生产活动会造成严重影响,如何有效控制人为PM2.5的产生并促使其消散,进而最大程度地降低PM2.5的影响已成为我国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大型繁忙机场的航空器起降和地面活动会产生一定数量的PM2.5。目前,关于航空器PM2.5生成、特别是其对机场区域环境影响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由于缺乏研究,我国在机场建设项目环评和机场环境管理中都没有涉及航空器PM2.5。开展相关探索,对科学评价和有效控制机场区域PM2.5,促进机场节能减排和绿色建设都有重要价值和意义。论文首先对航空器发动机排放物以及排放物中的一次和二次PM2.5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第二,论文根据空气动力学理论和航空器性能,建立了航空器标准LTO各阶段的用时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航空器排放模型。通过分析航空器运动特点,结合大气扩散规律,建立了航空器扩散的二元正态分布概率模型,并根据湍流扩散理论得出了垂直扩散浓度的修正公式。上述工作,为机场PM2.5的排放和扩散计算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根据上海虹桥机场飞行区基础设施(跑道、滑行道、机坪的数量和布局等)、主要运行航空器类型等信息,采用论文建立的PM2.5排放、扩散模型,借助EDMS软件,计算分析了航空器排放所致PM2.5的扩散影响范围;同时计算了一定时间内虹桥机场主要运行机型在离场、爬升和进场过程中的PM2.5排放量,得出了完整的PM2.5排放清单。对机场周边大气环境敏感点的浓度和扩散进行了计算分析,绘制了机场周边区域一次PM2.5和NOx、SOx的浓度分布图,阐释了其分布特点、规律和原因。第四,分别从机场建设选址、地面运行和飞行程序三个层面,研究了消减机场航空器PM2.5影响的措施和途径。在选址方面,构建了以有利于PM2.5扩散为评价目标的备选场址气象条件评价体系;在机场运行方面,通过增加绕行滑行道、滑行路径优化及运行机型调整可有效减少PM2.5产生;在航空器飞行程序优化方面,研究表明通过调整下滑角、调整下滑阶段时间和减推力起飞均能获得明显的PM2.5减排效果。

马建,孙守增,芮海田,王磊,马勇,张伟伟,张维,刘辉,陈红燕,刘佼,董强柱[7](2018)在《中国筑路机械学术研究综述·2018》文中研究说明为了促进中国筑路机械学科的发展,从土石方机械、压实机械、路面机械、桥梁机械、隧道机械及养护机械6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筑路机械领域的学术研究进展、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土石方机械方面综述了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平地机技术等;压实机械方面综述了静压、轮胎、圆周振动、垂直振动、振荡压路机、冲击压路机、智能压实技术及设备等;路面机械方面综述了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水泥混凝土搅拌设备、水泥混凝土摊铺设备、稳定土拌和设备等;桥梁机械方面综述了架桥机、移动模架造桥机等;隧道机械方面综述了喷锚机械、盾构机等;养护机械方面综述了清扫设备、除冰融雪设备、检测设备、铣刨机、再生设备、封层车、水泥路面修补设备、喷锚机械等。该综述可为筑路机械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方志超[8](2017)在《稻麦联合收割开沟埋草喷菌多功能一体机的改进及试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长江中下游稻麦轮作的两熟地区,作物超高产导致秸秆量过大而采用秸秆集中入沟还田的处理方式。本课题组所研制的稻麦联合收割开沟埋草多功能一体机(以下简称多功能一体机)较好地解决了收割、开沟和填草等复式作业。但实践表明,该多功能一体机作业时直线行走稳定性和整机综合性能较差;另外置于沟内的秸秆短期内难以腐解,对免耕直播模式下沟边作物的出苗及生长带来了消极影响。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以该多功能一体机为平台,以集沟还田的秸秆为研究对象,以微生物秸秆腐解菌的生物特性为研究手段。首先依据横向轴流式滚筒对秸秆的传递导流作用和二次复脱功能,通过增设辅助滚筒的方法改变出草口位置使开沟器中移,改善整机直线行走性能,并提高谷物脱粒质量。其次通过对辅助滚筒和整机其他部件进行改进,提高整机综合性能。最后设计了喷菌装置与改进后的多功能一体机集成,通过多季大田试验考察微生物菌对入沟秸秆的腐解等方面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多功能一体机辅助滚筒的设计及改进针对多功能一体机易跑偏,直线行走稳定性较差等问题,通过增设辅助滚筒利用其对秸秆的传递导流功能改变出草口位置使开沟器中移消除了偏向力,不同工况下行走偏移度分别下降了 93.9%、94.4%和93.3%,直线行走性能显着提高。且二次复脱提高了谷物脱粒质量,损失率、含杂率等均有所降低。针对辅助滚筒易于堵草的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并进行如下改进:单根齿杆杆齿数目为7,按螺旋线排列分布原则杆齿间距为34 cm和74 cm交错排列,并将杆齿与凹板间隙调整为25 mm。同时导流角通过计算取24。。改进后利用Adams软件对辅助滚筒进行仿真,分析其动态平衡性和稳定性,并通过排草性能试验探讨滚筒不同转速和喂入量间的关系,田间试验表明对于小麦秸秆辅助滚筒排草性能良好,对于水稻秸秆辅助滚筒堵塞率较也有一定的效果。(2)多功能一体机其他部件的改进及田间试验针对多功能一体机综合作业性能较差的问题,在上章对辅助滚筒进行改进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多功能一体机其他部件进行改进。对导草槽进行理论分析和改进,预留高度H设计为34 cm,并利用EDEM软件对秸秆在改进后的导草槽内的运动进行仿真验证了其排草通畅性,确保秸秆运动状态不受影响。对开沟器进行改进,通过增加开沟器强度和刚度提高其在硬质土壤的适应性。对分土板进行改进来控制所抛土块的运动轨迹。田间综合试验表明改进后多功能一体机整机性能有了较大的提高。(3)喷菌装置与改进后的多功能一体机集成以喷菌装置的作业要求和多功能一体机的结构特点为依据,喷菌装置位于辅助滚筒出草口处。喷头安装于导草槽上端口,延长菌液与秸秆在导草槽内的接触和混合时间。采用双喷头布置,其中,直喷、顶喷、斜喷和对喷4种喷施方式中,秸秆表层覆盖率均在70%左右,差异不显着(p>0.05)。但底层覆盖率斜喷和顶喷分别为52.26%和73.75%,远高于直喷的20.66%和对喷的23.67%。建议采用斜喷和顶喷的安装方式;结合整机作业速度和喷菌的流量要求,按2亩/次的加菌频率设计菌液箱容积为80 L,菌液箱结构与安装位置相适应。实践表明:喷施雾滴连续,不影响秸秆在导草槽内的正常排出。通过丽春红染色剂的模拟追踪,当机器作业速度为0.30 m·s-1时,与相同速度下普通背负式喷雾作业相比,喷菌装置在不同秸秆层(0、5、10、15、20 cm)的覆盖率分别为41.5%、27.4%、29.4%、24.2%、23.6%,优于背负式喷雾器的38.6%、4.8%、5.9%、4.0%、3.8%,雾液在秸秆上分布相对更为均匀,可满足喷菌作业要求。(4)微生物秸秆腐解菌对集沟秸秆的促腐试验秸秆入沟还田时进行菌液喷施作业。通过连续多季的田间试验,考察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微生物菌、不同集沟条件等对沟内秸秆的腐解影响。研究表明:微生物菌能促进稻麦秸秆的快速腐解,对小麦秸秆而言,在2013年至2016年各年份里,随着逐年试验方法的改进,秸杆的腐解程度有明显提高,从最初2013年的37.26%到2016年的66.76%,提高了将近30个百分点。在不同微生物菌类型中秸秆腐解状况有明显差异,其中粉末状菌剂(PM)较液体菌剂(LM)在同一条件下腐解程度低,而浸泡水处理(JPS)由于其固有的天然适应性,相对促腐作用最佳,菌剂与氮素配施后对秸秆的腐解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尽管总体腐解程度有限,但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控制环境提供适宜条件时该方式是可行的;对水稻秸秆而言,从2013年的20.60%到2015年的29.25%,其增幅相对较小。尽管木霉(TD)、浸泡水(JPS)等不同类型菌剂对水稻秸秆的腐解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效果有限,需进一步考虑在低温条件下适合微生物菌的生命活动的措施。另外,针对2013年水稻秸秆的两次试验而言,同一试验地点下未喷菌的对照组所体现出的秸秆腐解程度相似,均在20.0%左右。而液体菌剂喷施后的秸秆腐解状况却差异较大,第一次试验中依然保持在20.0%左右,而第二次试验可达37.0%,表明试验中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可能会导致菌剂的活性降低,从而影响试验结果。总体而言,微生物菌对小麦秸秆的腐解效果要优于水稻秸秆,这可能与温度有较大关系,低温抑制了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在不同地区,盐城黄海农场和姜堰宏昌农场的试验对比中可知,相同处理的秸秆腐解状况也有所差异,总体而言姜堰的腐解程度要略高于盐城,这可能与气温、土壤环境有一定的关系。综上所述,微生物菌对秸秆的促腐是在多因素的共同参与作用下进行和完成的。

孟德印[9](2017)在《民用高涵道比涡扇发动机高高原启动失效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航空运输的快速发展,民用运输飞机在高高原机场过夜在航空公司营运中变得常态化。大多数高原运行的单通道飞机选择CFM56-5B发动机作为其动力装置,但该发动机在高原冷发启动过程中频繁出现启动失效,使航空公司航班大量延误,维修成本增加,影响到航空公司的营运和高原飞行安全。本文主要针对CFM56-5B发动机在高高原机场出现的启动失效问题,研究其常见的故障模式、失效原因及供油规律等问题,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航空公司高高原启动失效记录和启动失效发动机的QAR数据,从平原与高高原、冷发与热发、冬季与夏季以及启动困难与启动正常多个角度进行启动工作参数对比,研究了高高原发动机启动常见故障模式及其特征。(2)基于故障树分析法对高高原发动机启动常见的启动悬挂与启动失速故障模式,分别建立了故障树。对冷发的启动悬挂故障模式进行了其最小割集分析,得出了引起启动失效的主要可能原因。(3)对高高原机场发动机冷发启动过程中燃烧产物进行实时尾气测试实验,结合实时QAR数据和尾气成分测试结果,首次明确了发动机冷发启动过程中白烟的成分及生成机理,验证了高高原冷发启动存在燃油雾化汽化不良问题。(4)利用收集的CFM56-5B发动机启动失效数据建立了该发动机启动包线,并利用QAR数据进行了验证。利用统计软件SPSS建立了确保发动机在高原冷发和热发启动正常的供油规律,同样使用QAR数据验证其合理性,为解决高高原发动机启动困难提供理论基础。

肖军[10](2016)在《车用柴油机的冷启动故障及其对策》文中研究表明冷启动性能是衡量柴油机技术的一项重要指标,在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平均气温达到-20-10℃甚至更低,这样的严寒条件给柴油机的运作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尤其对许多在低温条件下工作的设备来说,低温冷启动困难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柴油机的启动性能,不仅决定于其本身的技术状况,还受外界气温的影响。冬季低温下启动更困难的主要原因是:冬季气候寒冷,环境温度低,机油黏度增大,各运动机件阻力增加,使启动

二、如何使发动机冬季易于启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使发动机冬季易于启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FLOWMASTER的调车机车冷却系统设计与仿真计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机车冷却系统虚拟样机研制意义
    1.2 当代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介绍
    1.3 冷却系统国内外发展状况
    1.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调车机车冷却系统设计计算
    2.1 FLOWMASTER的软件简介
    2.2 冷却系统设计计算主要考虑的整体参数
    2.3 冷却系统设计计算的主要部件
        2.3.1 水泵
        2.3.2 风扇
        2.3.3 散热器
    2.4 冷却系统的评价
    2.5 冷却系统的数据获取的主要方法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调车机车冷却系统计算模型与一维模型的建立
    3.1 整车冷却系统的原理图简介
    3.2 冷却系统零部件介绍
        3.2.1 发动机水套
        3.2.2 节温器
        3.2.3 散热器
        3.2.4 风扇
        3.2.5 水泵
        3.2.6 补偿水箱
        3.2.7 边界源模拟元件
        3.2.8 中冷器和机油热交换器
    3.3 建立计算模型及参数确定
        3.3.1 计算模型的建立原则
        3.3.2 计算模型的建立
        3.3.3 计算模型的系统参数
        3.3.4 元件参数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调车机车额定工况条件下的计算结果及分析
    4.1 高温循环系统的计算结果分析
    4.2 低温循环系统的计算结果分析
    4.3 高、低温散热器进风温度变化分析
    4.4 高、低温循环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探究独立水泵在不同转速的条件下对冷却性能的影响
    5.1 不同水泵转速对高温循环水路的影响
        5.1.1 在不同水泵转速下高温循环水路的温度变化
        5.1.2 在不同水泵转速下高温散热器的散热量
        5.1.3 在不同水泵转速下水套进出口温度差
    5.2 不同水泵转速对低温循环水路的影响
        5.2.1 在不同水泵转速下低温循环水路的温度变化
        5.2.2 在不同水泵转速下低温散热器的散热量
        5.2.3 在不同水泵转速下水套进出口温度差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其它因素对冷却性能的影响
    6.1 不同进气温度对循环水路的影响
    6.2 不同散热器散热效率对循环水路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分布式供能系统中的联合循环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外分布式供能系统发展
        1.1.2 国内分布式供能系统发展
    1.2 分布式供能系统研究动态
        1.2.1 燃气轮机为核心的大型分布式供能系统
        1.2.2 内燃机为核心的小型分布式供能系统
        1.2.3 有机朗肯循环和斯特林热机在余热回收中的应用
        1.2.4 分布式供能系统中不同原动机的特点
    1.3 分布式供能系统发展趋势
        1.3.1 耦合可再生能源的分布式供能系统
        1.3.2 基于生物质气化的分布式供能系统
    1.4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第2章 分布式供能系统中的循环单元及能量转换机理
    2.1 引言
    2.2 分布式供能系统的组成部件
    2.3 分布式供能系统的循环单元
        2.3.1 布雷顿循环
        2.3.2 狄赛尔循环
        2.3.3 朗肯循环
        2.3.4 有机朗肯循环
        2.3.5 斯特林循环
        2.3.6 压缩式制冷循环
        2.3.7 吸收式制冷循环
    2.4 分布式供能系统的集成原则及耦合机理
        2.4.1 热能的梯级利用
        2.4.2 物理能与化学能的梯级利用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燃气轮机的大型分布式供能系统
    3.1 引言
    3.2 基于燃气轮机的大型分布式供能系统
        3.2.1 系统设计参数
        3.2.2 系统数学模型
        3.2.3 系统性能评价准则
    3.3 系统联合循环热力学特性
    3.4 系统静态(?)特性
        3.4.1 传统(?)分析
        3.4.2 先进(?)分析
        3.4.3 瞬时(?)损
    3.5 系统逐时(?)特性
        3.5.1 系统整体逐时(?)特性
        3.5.2 布雷顿循环逐时(?)特性
        3.5.3 朗肯循环逐时(?)特性
        3.5.4 太阳能集热器逐时(?)特性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绿色燃料的船用中型分布式供能系统
    4.1 引言
    4.2 分布式供能系统中二甲醚燃料的制备
        4.2.1 二甲醚燃料特性
        4.2.2 二甲醚燃料制备系统
        4.2.3 系统能量流动分析
    4.3 基于绿色燃料的船用分布式联合循环系统
        4.3.1 系统设计参数
        4.3.2 有机朗肯循环回收烟气余热性能分析
    4.4 有机朗肯循环与斯特林发动机余热回收对比
        4.4.1 所需热源温度及热效率对比
        4.4.2 输出功率对比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二甲醚内燃机的小型分布式供能系统
    5.1 引言
    5.2 以内燃机为原动机的小型分布式供能系统
    5.3 分布式供能系统中内燃机的实验特性
        5.3.1 内燃机实验台
        5.3.2 实验测量设备
        5.3.3 实验台控制设备
    5.4 内燃机的性能指标
        5.4.1 指示指标
        5.4.2 有效指标
    5.5 实验工况及结果
    5.6 分布式供能系统研究方法
        5.6.1 部件数学模型
        5.6.2 能量平衡方程
        5.6.3 系统评价准则
        5.6.4 系统计算流程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小型分布式供能系统特性及优化分析
    6.1 引言
    6.2 小型分布式供能系统特性
        6.2.1 用户建筑能耗分析
        6.2.2 系统能源供应逐时分析
        6.2.3 系统性能逐时分析
    6.3 分布式供能系统中内燃机与燃气轮机对比
        6.3.1 主要设备参数计算
        6.3.2 原动机对比分析
    6.4 分布式供能系统集热器面积优化
        6.4.1 优化理论
        6.4.2 结果分析
    6.5 系统敏感性分析
        6.5.1 能源价格对投资回收期影响
        6.5.2 不同燃料价格对比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3)模型驱动的汽车稳定性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与英文缩写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模型驱动的汽车稳定性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1.3 汽车稳定性控制系统开发技术的研究现状
        1.3.1 汽车稳定性控制系统开发模式的研究现状
        1.3.2 汽车稳定性控制系统开发工具的研究现状
        1.3.3 汽车稳定性控制系统标定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汽车稳定性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的必要性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2章 模型驱动的汽车稳定性控制系统开发方法
    2.1 引言
    2.2 汽车稳定性控制系统开发方法的不足
        2.2.1 稳定性控制系统开发过程中复杂性问题
        2.2.2 稳定性控制系统开发过程中整体性问题
        2.2.3 稳定性控制系统开发过程中局限性问题
    2.3 汽车稳定性控制系统开发方法
        2.3.1 汽车稳定性控制系统开发原则
        2.3.2 汽车稳定性控制系统开发流程
        2.3.3 汽车稳定性控制系统开发模式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模型驱动的汽车稳定性控制软件与集成设计
    3.1 引言
    3.2 汽车稳定性控制系统软件架构设计
        3.2.1 ABS控制架构
        3.2.2 TCS控制架构
        3.2.3 VDC控制架构
    3.3 汽车稳定性控制系统关键模块设计
        3.3.1 TCS发动机扭矩调节模块控制策略设计
        3.3.2 直接横摆力矩控制策略设计
        3.3.3 多功能协调控制策略设计
    3.4 模型驱动的汽车稳定性控制系统集成设计方法
        3.4.1 模型驱动的汽车稳定性控制系统的实时任务划分
        3.4.2 模型驱动的汽车稳定性控制系统的层次化结构
        3.4.3 模型驱动的汽车稳定性控制系统的信号流管理
        3.4.4 模型驱动的汽车稳定性控制系统的参数文件管理
        3.4.5 模型驱动的汽车稳定性控制系统的建模规范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多模型交互的稳定性控制系统仿真验证
    4.1 引言
    4.2 多模块交互的仿真平台开发
    4.3 基于整车一体化的AMESIM仿真模型
        4.3.1 车身数学物理模型
        4.3.2 转向系数学物理模型
        4.3.3 发动机数学物理模型
        4.3.4 传动系数学物理模型
        4.3.5 轮胎数学物理模型
        4.3.6 液压执行单元数学物理模型
    4.4 基于模型驱动建立正向稳定控制系统的仿真验证
        4.4.1 ABS控制性能仿真验证
        4.4.2 TCS控制性能仿真验证
        4.4.3 VDC控制性能仿真验证
        4.4.4 多功能协调控制验证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稳定性控制系统的整车匹配与参数标定策略
    5.1 引言
    5.2 汽车稳定性控制系统标定流程
    5.3 汽车稳定性控制系统硬件匹配方法
        5.3.1 车辆质心位置的匹配方法
        5.3.2 转向系统中转向比的匹配方法
        5.3.3 特征车速的计算方法
        5.3.4 制动系统的匹配方法
        5.3.5 车辆关键标定参数的选择
    5.4 汽车稳定性控制系统软件标定策略的建立
        5.4.1 标定参数的提取
        5.4.2 标定参数可行域的确定
        5.4.3 标定参数的整定方法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实车测试平台搭建与性能验证
    6.1 引言
    6.2 实车性能测试平台的搭建
        6.2.1 总体设计方案
        6.2.2 机械结构设计
        6.2.3 控制器及信号采集系统
    6.3 将驾驶员作为输入对实车进行标定验证
        6.3.1 ABS功能性能测试
        6.3.2 TCS功能性能测试
        6.3.3 VDC功能性能测试
        6.3.4 实车性能测试评价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主要内容总结
    7.2 主要创新点
    7.3 进一步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并联式混合动力燃气热泵性能研究与经济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燃气热泵
        1.2.1 燃气热泵的优势
        1.2.2 燃气热泵的研究现状
    1.3 混合动力燃气热泵
        1.3.1 混合动力技术
        1.3.2 混合动力燃气热泵的研究现状
        1.3.3 混合动力燃气热泵系统的关键技术
    1.4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1.5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混合动力燃气热泵系统构建与设计
    2.1 混合驱动系统结构的选取
    2.2 并联式混合动力燃气热泵的工作原理
    2.3 并联式混合动力燃气热泵的系统设计
        2.3.1 驱动系统的匹配性研究
        2.3.2 热泵系统的设计选型
        2.3.3 余热回收系统的设计选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并联式混合动力燃气热泵系统建模
    3.1 驱动系统建模
        3.1.1 燃气发动机模型
        3.1.2 电机模型
        3.1.3 磷酸铁锂电池模型
        3.1.4 传动比的计算
    3.2 热泵系统建模
        3.2.1 压缩机模型
        3.2.2 冷凝器模型
        3.2.3 膨胀阀模型
        3.2.4 蒸发器模型
    3.3 余热回收系统建模
        3.3.1 缸套换热量
        3.3.2 烟气换热量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混合动力燃气热泵试验系统构建与研究
    4.1 试验系统构建
        4.1.1 试验系统描述
        4.1.2 数据采集系统
        4.1.3 间接测量的误差分析
    4.2 燃气热泵系统性能研究与试验验证
        4.2.1 热泵系统性能分析
        4.2.2 燃气热泵系统的整体性能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混合动力燃气热泵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5.1 混合驱动系统的控制策略
    5.2 逻辑门限控制策略
        5.2.1 最优扭矩控制策略的制定
        5.2.2 仿真平台的建立与试验验证
    5.3 瞬时优化控制策略
        5.3.1 等效燃气消耗模型的建立
        5.3.2 瞬时优化控制策略目标函数的确定
        5.3.3 等效燃气消耗最小控制策略实现及优化结果
    5.4 混合动力燃气热泵的经济性分析
        5.4.1 驱动系效率模型
        5.4.2 燃料经济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混合动力燃气热泵系统全生命周期评价
    6.1 生命周期评价理论概述
    6.2 燃气热泵系统的生命周期评价
        6.2.1 研究目标与范围
        6.2.2 系统清单分析
        6.2.3 影响评价
        6.2.4 生命周期结果解释
    6.3 混合动力燃气热泵系统的环境效益
        6.3.1 磷酸铁锂电池的生命周期评价
        6.3.2 驱动电机的生命周期评价
        6.3.3 混合动力技术的环境效益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主要工作及结论
    7.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5)水源燃气发动机驱动型热泵系统构建及运行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水源燃气机热泵系统概述
    2.1 系统构建及设备选型
        2.1.1 燃气发动机系统
        2.1.2 压缩式热泵系统
        2.1.3 冷却水系统
        2.1.4 冷冻水系统
    2.2 控制系统组成
        2.2.1 上位机
        2.2.2 可编程软件
        2.2.3 其他传感器及测量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燃气机热泵夏季制冷加全热回收模式下性能分析
    3.1 全热回收模式实验设计
        3.1.1 全热回收模式概述
        3.1.2 实验工况
        3.1.3 全热回收实验步骤
    3.2 数据分析
    3.3 结果和影响分析
        3.3.1 发动机转速影响
        3.3.2 蒸发器进水温度影响
        3.3.3 冷凝器进水温度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燃气机热泵冬季运行特性研究
    4.1 实验设计
    4.2 实验数据处理
    4.3 影响因素和性能分析
        4.3.1 燃气发动机部分负荷特性
        4.3.2 燃气发动机转速影响
        4.3.3 冷凝器进水温度影响
        4.3.4 蒸发器进水温度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蒸发器出口过热度影响特性分析
    5.1 实验设计
        5.1.1 工况范围
        5.1.2 实验步骤
    5.2 数据分析
    5.3 实验结果分析
        5.3.1 制冷工况
        5.3.2 供暖工况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工作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对后续工作的展望及建议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6)航空器排放对机场区域环境PM2.5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航空器排放与PM2.5生成
    2.1 PM2.5 的生成
    2.2 航空器排放
    2.3 航空器排放导致的PM2.5 成因分析
第三章 航空器颗粒物的排放与扩散模型建立
    3.1 大气污染物排放和扩散理论
        3.1.1 排放理论
        3.1.2 扩散理论
    3.2 航空器大气污染物排放模型
        3.2.1 航空器大气污染物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3.2.2 航空器大气污染物排放建模
    3.3 航空器大气污染物扩散模型
        3.3.1 初始扩散分布建模
        3.3.2 颗粒物浓度模型修正
第四章 航空器PM2.5 排放的机场区域环境影响
    4.1 航空器PM2.5 排放对机场区域的影响范围
        4.1.1 研究区域高度的确定
        4.1.2 基础影响范围的确定
        4.1.3 最终影响范围的确定
    4.2 计算工具
    4.3 案例机场相关信息
    4.4 机场航空器PM2.5 排放量计算及其影响分析
        4.4.1 计算排放清单
        4.4.2 二次PM2.5 质量计算
    4.5 机场航空器排放PM2.5 的扩散及影响分析
        4.5.1 扩散浓度分析方法
        4.5.2 扩散浓度计算分析
第五章 消减航空器PM2.5 影响的措施和方法
    5.1 机场场址优选
        5.1.1 气象评价指标遴选
        5.1.2 气象指标量化分析
    5.2 机场运行措施
        5.2.1 减少地面滑行时间
        5.2.2 运行机型调整
    5.3 飞行程序调整
        5.3.1 调整下滑角
        5.3.2 调整下滑阶段时间
        5.3.3 应用减推力起飞程序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7)中国筑路机械学术研究综述·2018(论文提纲范文)

索引
0引言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提供初稿)
1 土石方机械
    1.1 推土机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肖茹硕士生, 吉林大学赵克利教授提供初稿;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统稿)
        1.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1 国外研究现状
        1.1.1. 2 中国研究现状
        1.1.2 研究的热点问题
        1.1.3 存在的问题
        1.1.4 研究发展趋势
    1.2 挖掘机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团队、华侨大学林添良副教授提供初稿;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统稿)
        1.2.1 挖掘机节能技术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刘昌盛博士、郝鹏博士, 华侨大学林添良副教授, 中南大学胡鹏博士生、林贵堃硕士生提供初稿)
        1.2.1. 1 传统挖掘机动力总成节能技术
        1.2.1. 2 新能源技术
        1.2.1. 3 混合动力技术
        1.2.2 挖掘机智能化与信息化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 中南大学胡鹏、周烜亦博士生、李志勇、范诗萌硕士生提供初稿)
        1.2.2. 1 挖掘机辅助作业技术
        1.2.2. 2 挖掘机故障诊断技术
        1.2.2. 3 挖掘机智能施工技术
        1.2.2. 4 挖掘机远程监控技术
        1.2.2. 5 问题与展望
        1.2.3 挖掘机轻量化与可靠性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王德军副总工艺师, 中南大学刘强博士生、万宇阳硕士生提供初稿)
        1.2.3. 1 挖掘机轻量化研究
        1.2.3. 2 挖掘机疲劳可靠性研究
        1.2.3. 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1.2.4 挖掘机振动与噪声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 中南大学刘强博士生、万宇阳硕士生提供初稿)
        1.2.4. 1 挖掘机振动噪声分类与产生机理
        1.2.4. 2 挖掘机振动噪声信号识别现状和发展趋势
        1.2.4. 3 挖掘机减振降噪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1.2.4. 4 挖掘机振动噪声存在问题与展望
    1.3 装载机 (吉林大学秦四成教授, 博士生遇超、许堂虹提供初稿)
        1.3.1 装载机冷却系统散热技术研究
        1.3.1.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2 研究发展趋势
        1.3.2 鱼和熊掌兼得的HVT
        1.3.2. 1 技术原理及结构特点
        1.3.2. 2 技术优点
        1.3.2. 3 国外研究现状
        1.3.2. 4 中国研究现状
        1.3.2. 5 发展趋势
        1.3.2. 6 展望
    1.4 平地机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赵睿英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1.4.1 平地机销售情况与核心技术构架
        1.4.2 国外平地机研究现状
        1.4.2. 1 高效的动力传动技术
        1.4.2. 2 变功率节能技术
        1.4.2. 3 先进的工作装置电液控制技术
        1.4.2. 4 操作方式与操作环境的人性化
        1.4.2. 5 转盘回转驱动装置过载保护技术
        1.4.2. 6 控制系统与作业过程智能化
        1.4.2. 7 其他技术
        1.4.3 中国平地机研究现状
        1.4.4 存在问题
        1.4.5 展望
2压实机械
    2.1 静压压路机 (长安大学沈建军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2.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2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2.2 轮胎压路机 (黑龙江工程学院王强副教授提供初稿)
        2.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2 热点研究方向
        2.2.3 存在的问题
        2.2.4 研究发展趋势
    2.3 圆周振动技术 (长安大学沈建军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2.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3.1. 1 双钢轮技术研究进展
        2.3.1. 2 单钢轮技术研究进展
        2.3.2 热点问题
        2.3.3 存在问题
        2.3.4 发展趋势
    2.4 垂直振动压路机 (合肥永安绿地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宋皓总工程师提供初稿)
        2.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4.2 存在的问题
        2.4.3 热点研究方向
        2.4.4 研究发展趋势
    2.5 振动压路机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杂志社万汉驰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2.5.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5.1. 1 国外振动压路机研究历史与现状
        2.5.1. 2 中国振动压路机研究历史与现状
        2.5.1. 3 特种振动压实技术与产品的发展
        2.5.2 热点研究方向
        2.5.2. 1 控制技术
        2.5.2. 2 人机工程与环保技术
        2.5.2. 3 特殊工作装置
        2.5.2. 4 振动力调节技术
        2.5.2. 4. 1 与振动频率相关的调节技术
        2.5.2. 4. 2 与振幅相关的调节技术
        2.5.2. 4. 3 与振动力方向相关的调节技术
        2.5.2. 5 激振机构优化设计
        2.5.2. 5. 1 无冲击激振器
        2.5.2. 5. 2 大偏心矩活动偏心块设计
        2.5.2. 5. 3 偏心块形状优化
        2.5.3 存在问题
        2.5.3. 1 关于名义振幅的概念
        2.5.3. 2 关于振动参数的设计与标注问题
        2.5.3. 3 振幅均匀性技术
        2.5.3. 4 起、停振特性优化技术
        2.5.4 研究发展方向
    2.6 冲击压路机 (长安大学沈建军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2.6.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6.2 研究热点
        2.6.3 主要问题
        2.6.4 发展趋势
    2.7 智能压实技术及设备 (西南交通大学徐光辉教授, 长安大学刘洪海教授、贾洁博士生, 国机重工 (洛阳) 建筑机械有限公司韩长太副总经理提供初稿;西南交通大学徐光辉教授统稿)
        2.7.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7.2 热点研究方向
        2.7.3 存在的问题
        2.7.4 研究发展趋势
3路面机械
    3.1 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 (长安大学谢立扬高级工程师、张晨光博士生、赵利军副教授提供初稿)
        3.1.1 国内外能耗研究现状
        3.1.1. 1 烘干筒
        3.1.1. 2 搅拌缸
        3.1.1. 3 沥青混合料生产工艺与管理
        3.1.2 国内外环保研究现状
        3.1.2. 1 环保的宏观管理
        3.1.2. 2 沥青烟
        3.1.2. 3 排放因子
        3.1.3 存在的问题
        3.1.4 未来研究趋势
    3.2 沥青混凝土摊铺机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周小浩硕士生提供初稿)
        3.2.1 沥青混凝土摊铺机近几年销售情况
        3.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3.2.2. 1 国外沥青混凝土摊铺机发展现状
        3.2.2. 2 中国沥青混凝土摊铺机的发展现状
        3.2.2. 3 国内外行驶驱动控制技术
        3.2.2. 4 国内外智能化技术
        3.2.2. 5 国内外自动找平技术
        3.2.2. 6 振捣系统的研究
        3.2.2. 7 国内外熨平板的研究
        3.2.2. 8 国内外其他技术的研究
        3.2.3 存在的问题
        3.2.4 研究的热点方向
        3.2.5 发展趋势与展望
    3.3 水泥混凝土搅拌设备 (长安大学赵利军副教授、冯忠绪教授、赵凯音博士生提供初稿;长安大学赵利军副教授统稿)
        3.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3.3.1. 1 搅拌机
        3.3.1. 2 振动搅拌技术
        3.3.1. 3 搅拌工艺
        3.3.1. 4 搅拌过程监控技术
        3.3.2 存在问题
        3.3.3 总结与展望
    3.4 水泥混凝土摊铺设备 (长安大学胡永彪教授提供初稿)
        3.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3.4.1. 1 作业机理
        3.4.1. 2 设计计算
        3.4.1. 3 控制系统
        3.4.1. 4 施工技术
        3.4.2 热点研究方向
        3.4.3 存在的问题
        3.4.4 研究发展趋势[466]
    3.5 稳定土厂拌设备 (长安大学赵利军副教授、李雅洁研究生提供初稿)
        3.5.1 国内外研究现状
        3.5.1. 1 连续式搅拌机与搅拌工艺
        3.5.1. 2 振动搅拌技术
        3.5.2 存在问题
        3.5.3 总结与展望
4桥梁机械
    4.1 架桥机 (石家庄铁道大学邢海军教授提供初稿)
        4.1.1 公路架桥机的分类及结构组成
        4.1.2 架桥机主要生产厂家及其典型产品
        4.1.2. 1 郑州大方桥梁机械有限公司
        4.1.2. 2 邯郸中铁桥梁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4.1.2. 3 郑州市华中建机有限公司
        4.1.2. 4 徐州徐工铁路装备有限公司
        4.1.3 大吨位公路架桥机
        4.1.3. 1 LGB1600型导梁式架桥机
        4.1.3. 2 TLJ1700步履式架桥机
        4.1.3. 3 架桥机的规范与标准
        4.1.4 发展趋势
        4.1.4. 1 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
        4.1.4. 2 智能安全监测系统的应用
        4.1.4. 3 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
    4.2 移动模架造桥机 (长安大学吕彭民教授、陈一馨讲师, 山东恒堃机械有限公司秘嘉川工程师、王龙奉工程师提供初稿;长安大学吕彭民教授统稿)
        4.2.1 移动模架造桥机简介
        4.2.1. 1 移动模架造桥机的分类及特点
        4.2.1. 2 移动模架主要构造及其功能
        4.2.1. 3 移动模架系统的施工原理与工艺流程
        4.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4.2.2. 1 国外研究状况
        4.2.2. 2 国内研究状况
        4.2.3 中国移动模架造桥机系列创新及存在的问题
        4.2.3. 1 中国移动模架造桥机系列创新
        4.2.3. 2 中国移动模架存在的问题
        4.2.4 研究发展的趋势
5隧道机械
    5.1 喷锚机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谷立臣教授、孙昱博士生提供初稿)
        5.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5.1.1. 1 混凝土喷射机
        5.1.1. 2 锚杆钻机
        5.1.2 存在的问题
        5.1.3 热点及研究发展方向
    5.2 盾构机 (中南大学易念恩实验师, 长安大学叶飞教授, 中南大学王树英副教授、夏毅敏教授提供初稿)
        5.2.1 盾构机类型
        5.2.1.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5.2.1. 2 存在的问题与研究热点
        5.2.1. 3 研究发展趋势
        5.2.2 盾构刀盘
        5.2.2.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5.2.2. 2 热点研究方向
        5.2.2. 3 存在的问题
        5.2.2. 4 研究发展趋势
        5.2.3 盾构刀具
        5.2.3.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5.2.3. 2 热点研究方向
        5.2.3. 3 存在的问题
        5.2.3. 4 研究发展趋势
        5.2.4 盾构出渣系统
        5.2.4. 1 螺旋输送机
        5.2.4. 2 泥浆输送管路
        5.2.5 盾构渣土改良系统
        5.2.5.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5.2.5. 2 存在问题与研究热点
        5.2.5. 3 研究发展趋势
        5.2.6 壁后注浆系统
        5.2.6.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5.2.6. 2 研究热点方向
        5.2.6. 3 存在的问题
        5.2.6. 4 研究发展趋势
        5.2.7 盾构检测系统
        5.2.7.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5.2.7. 2 热点研究方向
        5.2.7. 3 存在的问题
        5.2.7. 4 研究发展趋势
        5.2.8 盾构推进系统
        5.2.8.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5.2.8. 2 热点研究方向
        5.2.8. 3 存在的问题
        5.2.8. 4 研究发展趋势
        5.2.9 盾构驱动系统
        5.2.9.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5.2.9. 2 热点研究方向
        5.2.9. 3 存在的问题
        5.2.9. 4 研究发展趋势
6养护机械
    6.1 清扫设备 (长安大学宋永刚教授提供初稿)
        6.1.1 国外研究现状
        6.1.2 热点研究方向
        6.1.2. 1 单发动机清扫车
        6.1.2. 2 纯电动清扫车
        6.1.2. 3 改善人机界面向智能化过渡
        6.1.3 存在的问题
        6.1.3. 1 整车能源效率偏低
        6.1.3. 2 作业效率低
        6.1.3. 3 除尘效率低
        6.1.3. 4 静音水平低
        6.1.4 研究发展趋势
        6.1.4. 1 节能环保
        6.1.4. 2 提高作业性能及效率
        6.1.4. 3 提高自动化程度及路况适应性
    6.2 除冰融雪设备 (长安大学高子渝副教授、吉林大学赵克利教授提供初稿;长安大学高子渝副教授统稿)
        6.2.1 国内外除冰融雪设备研究现状
        6.2.1. 1 融雪剂撒布机
        6.2.1. 2 热力法除冰融雪机械
        6.2.1. 3 机械法除冰融雪机械
        6.2.1. 4 国外除冰融雪设备技术现状
        6.2.1. 5 中国除冰融雪设备技术现状
        6.2.2 中国除冰融雪机械存在的问题
        6.2.3 除冰融雪机械发展趋势
    6.3 检测设备 (长安大学叶敏教授、张军讲师提供初稿)
        6.3.1 路面表面性能检测设备
        6.3.1. 1 国外路面损坏检测系统
        6.3.1. 2 中国路面损坏检测系统
        6.3.2 路面内部品质的检测设备
        6.3.2. 1 新建路面质量评价设备
        6.3.2. 2 砼路面隐性病害检测设备
        6.3.2. 3 沥青路面隐性缺陷的检测设备
        6.3.3 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
    6.4 铣刨机 (长安大学胡永彪教授提供初稿)
        6.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6.4.1. 1 铣削转子动力学研究
        6.4.1. 2 铣削转子刀具排列优化及刀具可靠性研究
        6.4.1. 3 铣刨机整机参数匹配研究
        6.4.1. 4 铣刨机转子驱动系统研究
        6.4.1. 5 铣刨机行走驱动系统研究
        6.4.1. 6 铣刨机控制系统研究
        6.4.1. 7 铣刨机路面工程应用研究
        6.4.2 热点研究方向
        6.4.3 存在的问题
        6.4.4 研究发展趋势
        6.4.4. 1 整机技术
        6.4.4. 2 动力技术
        6.4.4. 3 传动技术
        6.4.4. 4 控制与信息技术
        6.4.4. 5 智能化技术
        6.4.4. 6 环保技术
        6.4.4. 7 人机工程技术
    6.5 再生设备 (长安大学顾海荣、马登成副教授提供初稿;顾海荣副教授统稿)
        6.5.1 厂拌热再生设备
        6.5.1.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6.5.1. 2 热点研究方向
        6.5.1. 3 存在的问题
        6.5.1. 4 研究发展趋势
        6.5.2 就地热再生设备
        6.5.2.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6.5.2. 2 热点研究方向
        6.5.2. 3 存在的问题
        6.5.2. 4 研究发展趋势
        6.5.3 冷再生设备
        6.5.3.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6.5.3. 2 热点研究方向
    6.6 封层车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杨光兴硕士生提供初稿)
        6.6.1 前言
        6.6.2 同步碎石封层技术与设备
        6.6.2. 1 同步碎石封层技术简介
        6.6.2. 2 国外研究现状
        6.6.2. 3 中国研究现状
        6.6.2. 4 研究方向
        6.6.2. 5 存在的问题
        6.6.3 稀浆封层技术与设备
        6.6.3. 1 稀浆封层技术简介
        6.6.3. 2 国外研究现状
        6.6.3. 3 中国发展现状
        6.6.3. 4 热点研究方向
        6.6.3. 5 存在的问题
        6.6.4 雾封层技术与设备
        6.6.4. 1 雾封层技术简介
        6.6.4. 2 国外发展现状
        6.6.4. 3 中国发展现状
        6.6.4. 4 热点研究方向
        6.6.4. 5 存在的问题
        6.6.5 研究发展趋势
    6.7 水泥路面修补设备 (长安大学叶敏教授、窦建明博士生提供初稿)
        6.7.1 技术简介
        6.7.1. 1 施工技术
        6.7.1. 2 施工机械
        6.7.1. 3 共振破碎机工作原理
        6.7.2 共振破碎机研究现状
        6.7.2. 1 国外研究发展现状
        6.7.2. 2 中国研究发展现状
        6.7.3 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
        6.7.3. 1 研究热点
        6.7.3. 2 发展趋势
7 结语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提供初稿)

(8)稻麦联合收割开沟埋草喷菌多功能一体机的改进及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秸秆还田及相关机具的研究现状
        1.2.1.1 国内研究现状
        1.2.1.2 国外研究现状
        1.2.1.3 主要问题
        1.2.2 微生物菌对秸秆促腐的研究现状
        1.2.2.1 微生物菌对秸秆促腐的国内研究现状
        1.2.2.2 微生物菌对秸秆促腐的国外研究现状
        1.2.2.3 主要问题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多功能一体机辅助滚筒的设计及改进
    2.1 多功能一体机结构特点分析及辅助滚筒的设计
        2.1.1 多功能一体机结构特点及受力分析
        2.1.2 多功能一体机辅助滚筒的设计及堵塞原因分析
        2.1.2.1 辅助滚筒主要工作部件
        2.1.2.2 辅助滚筒堵塞原因分析
    2.2 多功能一体机辅助滚筒改进
        2.2.1 横向轴流式滚筒设计理论及运转稳定性分析
        2.2.1.1 横向轴流式滚筒设计理论分析
        2.2.1.2 横向轴流式滚筒运转稳定性分析
        2.2.2 辅助滚筒相关部件的改进
        2.2.2.1 杆齿数目的确定及排列
        2.2.2.2 杆齿与凹板间隙的调整
        2.2.2.3 螺旋导板的改进
        2.2.3 基于ADAMS的辅助滚筒运动仿真
        2.2.3.1 软件简介及脱粒滚筒工作原理
        2.2.3.2 基于ADAMS/View整机动力学建模
        2.2.3.3 仿真结果分析
        2.2.4 不同喂入量和转速对滚筒排草性能影响试验
        2.2.4.1 试验概述
        2.2.4.2 试验方法
        2.2.4.3 结果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多功能一体机部件的优化及田间试验
    3.1 多功能一体机其他部件改进
        3.1.1 导草槽
        3.1.1.1 导草槽结构特点及堵草原因分析
        3.1.1.2 导草槽内秸秆运动理论分析
        3.1.1.3 导草槽结构的改进
        3.1.1.4 基于EDEM的导草槽内秸秆运动仿真
        3.1.2 开沟装置
        3.1.2.1 开沟器
        3.1.2.2 分土板
        3.1.3 链条保护罩壳
    3.2 田间试验
        3.2.1 试验目的
        3.2.2 试验概述
        3.2.3 试验方法
        Ⅰ 直线行走稳定性测试
        Ⅱ 堵塞率测试
        Ⅲ 脱粒质量
        Ⅳ 开沟质量
        3.2.4 试验结果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微生物菌的选择及多功能一体机喷菌装置的设计
    4.1 微生物菌的选择
        4.1.1 微生物菌类型的选择
        4.1.2 微生物菌用量的确定
        4.1.2.1 试验概述
        4.1.2.2 测试方法
        4.1.2.3 试验结果
    4.2 喷菌装置的设计
        4.2.1 总体方案
        4.2.2 喷菌装置关键部件的设计及选型
        4.2.2.1 喷菌喷头
        4.2.2.2 其他部件
        4.2.2.3 喷菌控制系统
    4.3 喷菌装置性能测试
        4.3.1 试验目的
        4.3.2 试验方法
        4.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微生物菌喷施对集沟稻麦还田秸秆腐解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概述
        5.1.2 试验材料
        5.1.3 试验设计
        5.1.3.1 测试指标
        5.1.3.2 测试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黄海农场秸秆腐解状况分析
        5.2.1.1 秸秆外观分析
        5.2.1.2 稻麦秸秆力学性能分析
        5.2.1.3 秸秆干质量腐解率变化分析
        5.2.2 宏昌农场秸秆腐解状况分析
        5.2.2.1 秸秆外观分析
        5.2.2.2 秸秆干质量腐解率变化分析
        5.2.3 不同分析方式下的水稻秸秆腐解效果
    5.3 讨论及结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后续研究建议
    6.1 结论
    6.2 研究的创新点
    6.3 后续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Ⅰ 2013年黄海农场小麦秸秆不同时期质量变化记录
    附录Ⅱ 2014年黄海农场小麦秸秆不同时期质量变化记录
    附录Ⅲ 2015年黄海农场小麦秸秆不同时期质量变化记录
    附录Ⅳ 2016年黄海农场小麦秸秆不同时期质量变化记录
    附录Ⅴ 2013年黄海农场水稻秸秆不同时期质量变化记录
    附录Ⅵ 2014年黄海农场水稻秸秆不同时期质量变化记录
    附录Ⅶ 2015年黄海农场水稻秸秆不同时期质量变化记录
    附录Ⅷ 2015年宏昌农场小麦秸秆不同时期质量变化记录
    附录Ⅸ 2016年宏昌农场小麦秸秆不同时期质量变化记录
    附录Ⅹ 2015年宏昌农场水稻秸秆不同时期质量变化记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发表的论文
致谢

(9)民用高涵道比涡扇发动机高高原启动失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国外研究概况
        1.2.2 国内研究概况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于QAR的CFM56-5B发动机高高原启动故障模式分析
    2.1 CFM56-5B发动机启动系统
        2.1.1 CFM56-5B发动机启动系统概述
        2.1.2 CFM56-5B发动机启动系统基本组成
        2.1.3 CFM56-5B发动机启动过程
    2.2 QAR数据处理
        2.2.1 QAR定义与功用
        2.2.2 QAR译码软件的使用
    2.3 CFM56-5B发动机高高原启动故障模式分析
        2.3.1 启动失速
        2.3.2 启动悬挂
        2.3.3 点火故障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故障树CFM56-5B发动机高高原冷发启动困难分析
    3.1 故障树分析
        3.1.1 概述
        3.1.2 故障树的建立
        3.1.3 故障树的定性分析
    3.2 CFM56-5B发动机高高原冷发启动困难故障树的建立与分析
        3.2.1 高高原发动机启动悬挂故障
        3.2.2 高高原发动机启动失速故障
        3.2.3 高高原发动机启动悬挂故障树的定性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CFM56-5B发动机高高原冷发启动的试验研究
    4.1 试验方案的设计
        4.1.1 试验条件
        4.1.2 试验设备
        4.1.3 固定方案的设计与试验布置
        4.1.4 试验步骤
    4.2 数据采集与分析
        4.2.1 试验QAR数据的采集与分析
        4.2.2 试验尾气数据的采集与分析
    4.3 试验的讨论研究
        4.3.1 燃油的雾化机理
        4.3.2 燃油喷嘴的雾化特性参数
        4.3.3 影响燃油雾化的主要因素
        4.3.4 高高原环境对燃油雾化与汽化的影响
    4.4 试验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SPSS的高高原发动机启动供油规律研究
    5.1 发动机启动包线的建立
    5.2 升级前后平原启动供油规律的验证
    5.3 高高原启动供油规律研究
        5.3.1 高高原启动供油规律模型
        5.3.2 高高原启动回归方程的建立
        5.3.3 高高原启动供油规律的验证
        5.3.4 高高原发动机升级前后供油规律对比
    5.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如何使发动机冬季易于启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FLOWMASTER的调车机车冷却系统设计与仿真计算分析[D]. 娄渊博. 大连交通大学, 2020(06)
  • [2]分布式供能系统中的联合循环特性研究[D]. 王树成.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
  • [3]模型驱动的汽车稳定性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凌铭泽. 吉林大学, 2019(02)
  • [4]并联式混合动力燃气热泵性能研究与经济性分析[D]. 陈涛. 东南大学, 2019
  • [5]水源燃气发动机驱动型热泵系统构建及运行特性研究[D]. 田中允. 天津城建大学, 2019(06)
  • [6]航空器排放对机场区域环境PM2.5的影响研究[D]. 武文飞. 中国民航大学, 2019(02)
  • [7]中国筑路机械学术研究综述·2018[J]. 马建,孙守增,芮海田,王磊,马勇,张伟伟,张维,刘辉,陈红燕,刘佼,董强柱. 中国公路学报, 2018(06)
  • [8]稻麦联合收割开沟埋草喷菌多功能一体机的改进及试验[D]. 方志超.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9]民用高涵道比涡扇发动机高高原启动失效的研究[D]. 孟德印.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2017(08)
  • [10]车用柴油机的冷启动故障及其对策[J]. 肖军. 农机导购, 2016(07)

标签:;  ;  ;  ;  

如何让您的发动机在冬季轻松启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