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玫瑰给留香的人——解读大卫的“苦恼的底线”

送玫瑰给留香的人——解读大卫的“苦恼的底线”

一、送人玫瑰 手有余香——大卫《心疼的底线》解读(论文文献综述)

陆紫瑶[1](2021)在《互动视频类公益广告中的交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媒体时代的来临推动着网络科技的进步,影视与游戏的界线日渐模糊,互动视频应运而生。视频中添加的互动环节,改变了传统视频的叙事模式,深受观众喜爱。互动视频自出现起便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引人热议。论文以互动视频作为切入点,结合国内公益广告的发展现状,探求公益广告更有效的宣传形式,旨在缓解我国公益广告面临的边缘化窘境。通过分别对公益广告以及互动视频的特征分析,提出互动视频类公益广告的设计策略,后拓展至设计实践中。首先,论文通过分别梳理归纳公益广告与互动视频的特征、种类,总结两者共同点与相通处,分析互动视频技术应用于公益视频广告中的可能性与优势。其次,公益广告作为广告的类别之一,在设计的过程中同其他广告一样,需要以用户为中心,注重用户体验五要素。论文从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表现层五个层面探寻以互动视频技术为核心的公益广告交互性设计策略。最后,论文针对热点社会问题,基于上述结论指导后续互动视频类公益广告设计构思与实践。期望通过互动视频技术与公益广告的融合,创新公益广告表现形式,使其能充分发挥社会作用,为国内公益广告发展提供新思路。

杜可风[2](2020)在《汉语“V/A+PP”跨层结构的演化趋势与表达功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V/A+PP”作为汉语中一种比较独特的结构,常用度较为高频,用法较为广泛,可以置于结构中的“P”主要有“于、乎、自、以、向、往、在”等,介词最基本的句法特征就是必须介引其后宾语,组成介词短语,介词短语可以充当状语,还可以充当谓词的补语。具体而言,全文主要探讨谓词与后面的介词短语形成跨层结构的演化趋势与表达功用,力求从多角度、多方面考察介词短语“PP”与谓词“V/A”的组合特点与发展结果,印证“V/A+PP”结构内部各要素之间互相牵制,互相约束的关系。关于“V/A+PP”中双音节谓词“V/A”的考察则相对匮乏,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在具体个案的理论解释方面,主要采取共时探究为主,历时考察为辅,语言描写与理论解释、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归纳总结与演绎推理、语法研究与认知语用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强化相关语言现象的描写,综合运用词汇化、语法化、附缀化、主观化、认知语法、韵律句法等相关理论进行整体性探究。关于介词短语处于谓词后充当补语的全面考察,全文除绪论和结语之外,分为上下两编共十二章,其中两章属于宏观总论概括,其余属于微观研究,每个章节解决一个具体问题,条分缕析的梳理语言现象。第一章总体概括“V/A+PP”结构的性质、类别与功用,“V/A”表现为单、双音节谓词,“PP”为介词短语,由“于、乎、自、以、向、往、在”与宾语所组成,宾语一般为体词成分“NP”,少数为指称性谓词成分“VP”。具体描写和分析单、双音节“V/A”对“P”产生不同的影响与作用,探究“P”的性质与功用。第二到六章,从宏观角度分别探究跨层结构“A在”、“(V)自”的附缀化及其叠加式、“V/A乎NP”的演化方式与转化结果、“V双+向/往+NP”的演化趋势与结果、“V往NP”结构发展与演化,通过整体结构的考察,揭示“V/A+PP”结构的特性与种类。第七章阐述结构的演化倾向、发展诱因,主要从“V/A+PP”构造的演化趋势、发展结果及动因与机制出发,阐述整体构造发展演化所产生的多种语法现象。从不同的视角切入,考察“P”进入词内的词汇化特征、成词后的再次演化,前附于谓词而附缀化,附加在双音节谓词或附缀结构之后而零形化,零形化诱导双音节谓词“V/A”及物化等一系列语言现象,谓词与介词短语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第八到十二章,在全面掌握相关研究主题的情况下,注重微观研究,分别选取否定副词“难于”、构式“看在X的份(面/分)上”、形式动词“给以”“予以”、“不外乎”、“仅限于”等不同个案,从多方面、多维度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进而分析它们的性质与类别、动因与机制、演化趋势与发展规律、语义特征与表达功用,重点对那些具有一定典型意义、变化较为显着的语言现象,作出微观的描写与阐述,阐释它们演化的动因与机制,揭示汉语“V/A+PP”结构的演化趋势与发展结果。本文的创新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为汉语研究提供语法规律,充分运用现代网络检索技术,大量挖掘符合本文主题的汉语语料,在语言事实的基础上,详细总结出汉语“V/A+PP”跨层结构发展的语法规律。其次,为词库输入新成员,语言处于不断发展演化的过程中,谓词和介词短语的跨层组合也不例外,“V/A+PP”处于述补结构向述宾结构演化的过程中,“V/A+PP”发生了重新分析,产生一批新词语、新形式,为汉语词汇系统融入新词语,为词典编撰工作提供参考范围,为汉语教学和自动化处理带来便利。最后,为语言理论的验证融入新思路,一方面对汉语“V/A+PP”结构的认识更加深化,尤其是深入了解汉语中大量跨层结构的发展路径,另一方面对词汇化、语法化、词缀化等相关理论的运用更加完善,特别是使用相关语言学理论对一些汉语语法问题进行阐释。总体而言,这方面的研究为汉语跨层词汇化和语法规律的探索打开全新的视角,为揭示人类语言中关于谓词与介词短语的演化趋势提供一定的语言事实和理论基础。

李美希[3](2019)在《大学生利他精神及其培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是极富生机活力的主要青年力量。相仿的年龄,相似的心理,相通的思想,思维活跃发散,主观能动性较强是他们的典型特质。经过十余年的寒窗苦读,走进向往已久的象牙塔,大多数的学生都会问老师问自己为什么还要学习,而这个问题的根本前提是人到底为什么活着、究竟怎样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人就是为了名和利而活吗?人与人之间难道真的只存在交换和利用的关系?利己不损人就是人际交往关系的最佳状态吗?人生价值就是用无尽的物质财富和极高的社会地位来衡量吗?多数大学生涉世未深,生活经验和人生阅历尚浅,往往源于感觉、基于感性,确立与自己生活体验紧密关联的思想观念。培育大学生的利他精神,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发展,提供重要参照体验标准以及必要遵循原则,这既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指向,也契合新时代为我国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历史要求。利他精神是基于个体内生的道德约束力,是极具生命力的人性展现,是超脱对个人利益的高尚追求,是超越功利的价值志向,表现为一种净化人性的道德倾向,体现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优秀品质,心存善念、乐于为善的高尚品德,心系他人、勇于担当的责任品格。利他精神作为内化为一种正向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温润人心;外化为一种主动的、无私的助人行为,升华人格。利他精神的形成是运用理智来统率感情的智慧,也是凭借道德去守护心灵的远见。培育利他精神旨在滋养人的精神,引领人的精神方向,最终目的是关照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大学生利他精神培育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部分,深沉而透彻地展现大学生的人生观,是构筑大学生精神世界的必要一环,是助推大学生精神成长的可贵品质。中西方利他精神呈现出的不同特质,让利他精神更加丰富和饱满,大学生形成利他精神有助于化解意义荒芜,提升道德素养,来匹配新时代的文明。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根本思想支撑,科学解读利他精神的理论内涵,领悟利他精神在我国不同发展阶段的丰厚意蕴,结合新时代大学生在认知、践行和培育利他精神的实际情况,深刻剖析利他精神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反思利他精神教育的缺位现象,不断强化师德师风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明确神圣使命和责任担当。积极探索大学生利他精神培育的有效策略,对指引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将立德树人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是诠释大德、促进大业的重要维度。大学生利他精神培育是坚持德育为先的重要表现,是尚德扬善的理想追求,是悟道守德的积极作为,符合社会主义主流的文化形态,依托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开展统一知、情、意、行的特殊教育实践活动,是全身心立德,下功夫树人的重要环节,是提升大学生道德素质的重要条件,是高校铸魂润德的必要方式,也是营造良好社会风尚的有利手段,以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育大学生利他精神的重要方式,深入调研、充分把握当今大学生利他精神培育现状,合理重塑人格、完善自我,切实提高大学生服务他人和奉献社会的意识,引导大学生树立高尚的责任品质和家国情怀,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本文由五部分内容构成:第一章,对利他精神的理论内涵进行深度阐释。从整体上把握,在范围上界定,依层次解析利他精神概念,挖掘利他精神的合理内核,诠释利他精神的核心要义;以马克主义理论为研究支撑,从人的社会性本质和人的发展需要出发,到解读为人类幸福而献身的最高利他精神境界;以西方哲学、伦理学、社会心理学为视角,多领域、多学科、多角度透射利他精神要义。第二章,梳理我国利他精神的历史沿革。中国古代的仁爱尚德,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由亲人延伸至众人的爱构成了中国利他精神的最初形态。中国近现代以来的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而忘我求索;革命先烈无惧牺牲,舍生忘死的英雄豪情纯粹而伟大,利他精神在战争年代可歌可泣,在和平年代熠熠生辉;我国建国以来集体主义精神的大力弘扬,践行舍己奉公,倡导为人民服务;新时代强调责任当先、担当为重,无私为民、奉献为国,以志愿服务活动作为新载体彰显利他精神,展现出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利他精神具体表现形式以及培育的不同着重点。第三章,分析大学生利他精神及其培育的现实处境。以培育对象大学生为重点。基于在校大学生的实际调查访谈,以大一学生前期的课堂问答和问卷调查情况作为开展后续访谈调研的基础支撑;后期对其他年级同学的微访谈、深度访谈的结果进行整合与分析,本研究主要从大学生对利他精神的整体认知和践行情况加以总体描述。以培育主体教育者为焦点,分析以奉献价值进行的精神导向不足,以重情养德促进的精神教育欠缺,以责任理念推动的精神养成乏力。以主要培育环境,家庭、学校和社会为主抓手,分析出这三方面对大学生利他精神培育的必要性认识不足,对作用重视程度不够,并且培育方式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创新:要深入家庭熏陶,强化高校教育,社会多方位滋养。第四章,针对大学生利他精神及其培育的现状,探析大学生利他精神及其培育的价值旨归。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作为培育要求,既要有重视思想的高位引领,又要有中式情理的道德指向,还要有重视道德的精神导向。以树立责任担当作为培育原则,有效地化责任之知为责任之行,注重公共精神的养成,在利他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达到成己全人的培育目标,来力证培育大学生利他精神的必要性。第五章,合理构建大学生利他精神培育策略矩阵。通过四个象限的划分,清晰体现四个层次的利他精神和道德境界,有针对性地培育大学生利他精神,就要以情感利他为切入点,注重大学生同理心的培养,发挥情感利他的基础作用,来推进共情新模式;以课堂教学为着力点,通过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作用,做好思想理论统摄,形成科学的利他观念,搭建有效平台,带来更多的利他效应;加强对社会服务学习的重视程度,同时关注网络利他的影响力;推动志愿服务,鼓励大学生践行利他精神,促成大学生利他精神培育;以榜样力量为支撑点,积极宣传大众典型利他榜样,认真学习同辈群体利他榜样,以正确的价值导向,有力地释放利他榜样的精神力量。

赵轩[4](2019)在《在传统文脉与新思潮之间的中国早期电影批评(1897-1932)》文中提出本文主要关注1897-1932年间中国电影批评的思潮起伏,研究时段是从中国电影批评最早发端一直延续到左翼影评集体亮相之前。在这一历史时期,西方文化的进入,促成了中国思想界急于融入世界潮流的社会功利倾向;在“文明等级论”的影响下,国人开始对中国既有之文化资源进行重估;而亡国灭种、救亡图存的现实焦虑,也不断激起国内的民族主义思潮。本文即着力观照上述思潮影响下的中国早期电影批评,研究内容将涉及文化整合、民族意识、威权政治、社会功利多个视阈间的渗透与震荡。电影舶来中国之时,适逢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晚清以至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多种西方思潮纷至沓来。但各色思潮在老旧中国落地的过程几近必然地交织着西方列强“船坚炮利”的蛮横与中国政府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懦弱,这令救亡图存成为此时最重要的社会议题。较之西方,中国的现代性启蒙有两点不同,一是“救亡压倒启蒙”,使得思想界过度关注物质追求与权力宰制,显现出较强的社会功利色彩;二是“启蒙成了唯一的救亡”,使得国人在潜意识中认同了“文明等级论”等帝国主义的文化逻辑,简单地将东西文化比附于新旧文化,进而促成了极端的“西化”倾向。这为中国早期电影批评思潮渲染了精神底色。同时,基于救亡图存而不断显现的民族主义情绪,以及对“文以载道”等传统文脉的无意识固守,也均参与到了上述思潮的流变过程。基于此,本文具体分成以下几个板块。绪论——系统阐述本文的选题意义、前期研究成果,以及1897-1932年间中国电影批评的基本特征。第一章——早期电影批评中的传统回响。在梳理早期电影批评的思想史语境的基础上,着力于探讨早期电影批评对传统文艺观念的承继与变奏,具体着眼于“影戏话”等早期批评文本所显现出的传统诗话“缘情遣兴”之思维,以及潜隐于现代性震撼体验之后的“文以载道”的批评观。第二章——早期电影批评对西方文化的“镜鉴”。主要关注早期电影批评中论证影戏源流中土的“西学中源”意识、影戏说的“中体西用”意识,以及卢梦殊主编《银星》杂志鼓吹之“新英雄主义”影剧观对于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借鉴和改造。第三章——早期电影批评中的民族意识。着力于梳理“国片复兴”运动、“民族主义电影”运动、辱华电影抗议事件中所渗透之力避欧化、国民性批判以及民族国家(nation)作为“想象的共同体”通过大众传媒达成民族认同的过程。第四章——早期电影批评中的社会功利思维。关注早期电影评论中对电影的娱乐属性与教化属性的交锋,涉及商业娱乐电影、教育电影运动以及电检制度创设伊始电影评论围绕上述话题所做的讨论,对于类型叙事、电影宣教以及国民党文艺政策做思潮上的厘清。结语——总结全文。指出本文始终观照文化整合、民族意识、权威政治、社会功利多个视阈间的渗透与震荡,对影人批评、学人批评、报人批评和大众批评等各种批评模式的话语取向做出归纳,对商业话语、政治话语、精英话语以及市民话语在多个问题上的表述进行了不同层面的区分,以期勾勒一段历史思潮的真实面貌。在上述板块的讨论中,仰仗于当前大量民国期刊电子数据库的广泛建立,本文借助更为快捷和相对完备的史料搜集,重新考证了“影戏源流中土”理念的滥觞、电影“第八艺术论”的译介过程、《银星》杂志“新英雄主义”影剧观的理论渊源、《电影月刊》“民族主义电影运动”的外部政治环境,清华“丄社事件”的前后因由。同时,本文从思潮史的角度审视早期“影戏话”对传统“诗话”思维的承继,“国片复兴运动”对晚清以降“实业救国”理念的延续,以及“高台教化”文艺理念在“电影教育运动”中的显影与变奏。进而,本文以新史料的挖掘与新视角的选取体现了创新意识,并希望借助上述问题的厘清对中国早期电影批评思潮研究做出有益的尝试。

韩小婷[5](2015)在《大众文化背景下的微电影广告研究》文中认为近几年来,通信技术的创新和网络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也随之不断的发生变化。快节奏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主旋律,而微博的热潮又引导我们进入了一个碎片化的“微时代”。“微”文化大行其道,“微”的观念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微电影在网络上的热映引起了轩然大波,微电影的火热已经是锋芒毕露。广告主们看到微电影的利益,用微电影的形式为产品或企业量身定制故事剧情。微电影广告也因为具有电影的语言、完整的故事剧情和类似观赏电影的审美体验被受众所喜爱,因此被网友称为是“广告的高级形式”,具有不俗的影响力。微电影广告在大众文化的沃土上茁壮成长,经历着井喷式增长的同时,也存在着概念界定不明晰的问题。笔者在研究过程中还发现微电影广告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因此,从美学的角度对微电影广告进行分析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全文分为四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首先,结合业界和学界对微电影广告的相关研究,对微电影广告的概念做出了归纳概括,并对在大众文化背景下微电影广告的产生过程以及微电影广告在大众文化背景下的繁荣原因进行了基本的梳理。其次,笔者在细致观摩和大量分析微电影广告作品的基础之上,分析了在大众文化背景下,微电影广告发展面临的三个主要困境:适用范围有限,题材单一、缺乏创意,作品质量良莠不齐。再次,根据微电影广告发展面临的三大问题,从汲取多元文化,扩大适用范围;注重艺术创造,实现艺术突围;加强法律监管,提高作品质量三个方面提出发展对策,解决微电影广告的发展困境问题。最后,笔者从现实的角度出发,提出对微电影广告在未来发展的发展期待,希望微电影广告能够引导文化的发展方向,提高大众的审美水平,规范管理制作,使微电影广告保持一个良性的发展循环过程。

张坤香[6](2014)在《阳光少年成长之路 ——一个单亲家庭教育的“任务驱动式”研究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人们的家庭和婚姻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离婚率迅速上升,单亲家庭急剧增多,单亲家庭因为结构的变化,其子女因为突然失去父爱或者母爱,出现情感和心理上的问题。单亲家庭家长在经济、住房、心理调适、子女关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也直接影响到其自身的生存质量和其未成年孩子的成长。单亲家长如何才能够实施良好的家庭教育促进其子女的健康成长,不仅是广大单亲家长关注的问题,也成为了社会广泛关注并普遍焦虑的问题。本研究选取了因为父母婚姻变故而置身单亲家庭的独生子个案为研究对象,运用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以单亲家庭面临的独生子女的习惯养成、知识技能习得、健全人格形成、意志力磨练、责任感培养、个人修养提升等问题为研究内容,采用行动研究法,站在教育管理者的角度,以亲身实践的单亲家庭教育历程,从单亲家庭对孩子成长的正面影响的视觉,构建一个“任务驱动式”单亲家庭教育体系,以期形成一个解决单亲家庭教育问题的有效模式框架。论文的主体包括:“任务驱动式”单亲家庭教育模式框架和阳光少年成长之路;最后对研究结论进行反思。本研究最后得出以下结论:(一)以“规划、执行、干预、评估”为核心的“任务驱动式”单亲家庭教育模式框架,可以其科学性、有效性、系统性让单亲家庭教育从盲目走向科学,从被动走向主动。(二)依照此模式框架建构出来的包括评价指标、三年发展规划表、行动计划表、典型事件记录表等在内单亲操作性、实用性“任务驱动式”家庭教育管理工具。

蒋巍[7](2010)在《世纪大冲撞——多难兴邦:撬动历史的杠杆》文中研究说明"灾难史和文明史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蒋巍用宏阔而敏锐的目光,扫视了自上世纪末到新世纪以来国内外诸多大灾大难以及由此引发的重大国家行动、社会事件、文化思潮,在深入广泛的"田野调查"和"时事观察"的基础上,向读者奉献出了这部"断代史"式的纪实文学作品,警示世人要居安思危,常怀忧患。

任明[8](2010)在《电影、城市与公共性 ——以1949-2009上海城市电影的生产与消费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电影与公共性的关系是一直存在又一直被人们所忽略的一个领域。在哈贝马斯文学公共领域的概念中,他强调的是文学、报纸、杂志等纸质媒体,影像与广播因其不给人们“回嘴”的机会这一特质而被忽略了。与哈贝马斯的“文字精英主义”相对,内格特与克鲁格认为电影提供了一个“社会经验”的公共领域,这一领域是开放的、民主的。汉森沿着“经验的公共领域”这一路径出发,认为电影提供的是一个现代性的“感官反应场”,是人们对“现代性”进行观望、反驳、自我反思的公共空间。就阿伦特所言的公共领域中的两种人类活动——言语与行动——而言,电影是对它们进行展示,供大家讨论、交流的现代空间,是古希腊公共领域的媒体形式。城市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专门化、职业性的,集体的形式”解决人类各种需求的生存空间,可以说是人类公共性的集中载体;城市作为文明的载体,是人类历史、文化公共性的体现;城市作为人类的居所,与人类共同的命运、处境紧密相关;城市作为交往的空间,促成了“公共领域”的形成、发展。城市不仅代表着我们的过去,也决定着我们的未来。城市的公共性,意味着城市人命运的公共性。从上海城市电影60年的发展变化中考察中国60年公共性的变化,是一种试图将文化机制与文化内容作为互动的内容进行考察的努力。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产业,其公共性不仅体现在电影内容中,还体现在电影的生产与消费机制上。对曾经以“人民电影”相号召的中国电影来说,生产与消费机制上的变化,导致电影的公共性发生极大变化,从而对电影的生产、消费与文本都产生了影响。上海城市电影前30年被全国统一的政治公共性所控制,后30年在市场的冲击下趋于多元,但在电影票价高企的情况下,观众对电影的消费形成一种以消费主义为本质的“大片主义”;反映现实生活的人文影片渐渐无法从影院中获得票房。目前中国电影的影院消费已经不是“大众”,而是“小众”,这一点,使它与西方、东方的很多国家都区别开来。电影内容是考察社会公共性变迁的重要渠道。电影不仅表达人物的情感与行为,还表达与这一切有关的物质环境。对物质环境的考察是一种社会学与历史学的考察;电影中所传达的人性与情感,才是电影公共性的真正本质所在。正是在这一意义上,电影呼应了哈贝马斯对文学公共领域的期待,即通过对个体经验的交流,塑造人的主体性及对人性的认识,通过公开交流培养理性的健全发展与公共性的进步。因此,电影评论作为电影公共领域中不可缺少的一员,需要担负起对电影的公共性价值进行挖掘、阐释乃至文化比较的工作。

鄢文龙[9](2002)在《送人玫瑰 手有余香——大卫《心疼的底线》解读》文中提出 当你在公交车上,面对一个一脸疲惫与沧桑、背着又大又沉的包裹、只要求坐一站地的乞丐的时候;当你在饭店里,面对几个文友热情相邀,请你吃肥牛火锅,当场宰杀漂亮的小黄牛的时候;当你乘坐地铁即将到达终点站,

二、送人玫瑰 手有余香——大卫《心疼的底线》解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送人玫瑰 手有余香——大卫《心疼的底线》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1)互动视频类公益广告中的交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互动视频研究现状
        1.2.2 公益广告研究现状
        1.2.3 互动视频类公益广告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1.4.1 研究重点
        1.4.2 研究难点
        1.4.3 创新点
第二章 互动视频及公益视频广告相关概论
    2.1 互动视频概论
        2.1.1 互动视频的概念
        2.1.2 互动视频的发展历程
        2.1.3 我国互动视频发展现状
        2.1.4 互动视频的种类
        2.1.5 互动视频的特征
    2.2 公益广告概论
        2.2.1 公益广告界定及起源
        2.2.2 公益广告的主要特征
        2.2.3 公益广告中的价值关怀
        2.2.4 公益广告设计原则
第三章 互动视频技术下的公益视频广告
    3.1 互动视频技术应用于公益广告的优势分析
        3.1.1 拥有新颖视频形式
        3.1.2 实现信息双向互动
        3.1.3 延长观看时长、增加观看次数
        3.1.4 可进行数据追踪
    3.2 互动视频技术下我国公益视频广告传播现状及问题
        3.2.1 互动方式单一,沉浸感缺失
        3.2.2 传播范围有限,受制于平台
        3.2.3 作品产出较少,关注度不高
        3.2.4 财源有限,未形成制度化的解决方案
    3.3 互动视频技术下我国公益视频广告的路径探究
        3.3.1 结合互动视频创新创意形式
        3.3.2 结合互动视频强化共情心理
        3.3.3 结合互动视频收集用户反馈
        3.3.4 结合互动视频定位公益广告
第四章 互动视频类公益广告设计策略
    4.1 互动视频类公益广告战略层策略
        4.1.1 树立广告目标
        4.1.2 明确广告受众
        4.1.3 了解受众心理
    4.2 互动视频类公益广告范围层策略
        4.2.1 定义内容需求
        4.2.2 划分功能需求
    4.3 互动视频类公益广告结构层策略
        4.3.1 创新互动视频的交互设计
        4.3.2 优化公益视频广告的信息架构
        4.3.3 合理化互动视频与公益广告的关系
    4.4 互动视频类公益广告框架层策略
        4.4.1 剧本编写
        4.4.2 剧情树编辑
        4.4.3 视频制作
    4.5 互动视频类公益广告表现层策略
        4.5.1 光线运用
        4.5.2 色彩情感
        4.5.3 镜头运用
        4.5.4 画面构图
        4.5.5 感知呈现
第五章 互动视频类公益广告《到家了吗》设计实践
    5.1 战略层意义
    5.2 范围层设计构思
        5.2.1 创作背景
        5.2.2 设计定位
    5.3 创意设计实践
        5.3.1 结构层、框架层设计思路
        5.3.2 表现层视觉及交互呈现
        5.3.3 媒体及技术手段的选择与应用
    5.4 局限性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2)汉语“V/A+PP”跨层结构的演化趋势与表达功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缘由与研究对象
        0.1.1 选题缘由
        0.1.2 研究对象
    0.2 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0.2.1 研究现状
        0.2.2 研究意义
    0.3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0.3.1 研究目标
        0.3.2 研究方法
    0.4 语料来源与文章体例
        0.4.1 语料来源
        0.4.2 文章体例
上编“V/A+PP”跨层结构及其演化研究
    第一章 “V/A+PP”构造的性质、类别与功用
        1.1 结构性质与构造特点
        1.1.1 “P”居中
        1.1.2 结构特点
        1.2 介词类别与虚化差异
        1.2.1 介词分类与虚化程度
        1.2.2 词性归类与类别判断
        1.3 内部牵制与性质功用
        1.3.1 谓词音节
        1.3.2 性质与功用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从共时角度看“A在”的演化发展与重构
        2.1 语法层次与附缀结构
        2.1.1 内部层次
        2.1.2 附缀结构
        2.2 拷贝构式与构式成分
        2.2.1 结构模式
        2.2.2 成分选择
        2.2.3 语法特征
        2.3 “好在”的再演化与诱因
        2.3.1 情态化
        2.3.2 关联化
        2.3.3 演化成因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汉语“(V)自”的附缀化及其“于”的叠加式
        3.1 构成性质与结构功能
        3.1.1 单音节词
        3.1.2 双音节词
        3.1.3 语义特征
        3.1.4 句法功能
        3.2 词汇化过程及成因
        3.2.1 词汇化过程
        3.2.2 词汇化成因
        3.3 介词叠加与叠加效应
        3.3.1 “V自+于”
        3.3.2 “V于+自”
        3.3.3 产生诱因与叠加作用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V/A乎 NP”的演化方式与转化结果
        4.1 内部功能与结构转化
        4.1.1 介引功能与宾语扩大
        4.1.2 线性组合与结构转化
        4.2 韵律制约与词汇化等级
        4.2.1 单音节到双音节
        4.2.2 虚化梯度及其词汇化
        4.3 词汇化成因及演化趋势
        4.3.1 演化动因与成词机制
        4.3.2 发展趋势与演化结果
        4.3.3 从附缀化到零形化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V双+向/往+NP”的演化趋势与结果
        5.1 内部结构与宾语类别
        5.1.1 结构方式
        5.1.2 类别性质
        5.1.3 体标记后附
        5.2 结构转变与演化结果
        5.2.1 附缀化与零形化
        5.2.2 及物化历程
        5.3 演化成因与发展缘由
        5.3.1 介词虚化
        5.3.2 音步制约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V+往+NP”的构造特征及“V往”的词汇化
        6.1 成分性质与语义特征
        6.1.1 组成性质与内部构造
        6.1.2 音节形式与语义特征
        6.1.3 宾语变化与范围扩展
        6.2 结构转化与位移变动
        6.2.1 连动而述补
        6.2.2 述补而述宾
        6.2.3 现实位移与虚拟位移
        6.3 词汇化与内部脱落
        6.3.1 成词趋势与时体标记
        6.3.2 成分脱落与音步和谐
        6.3.3 成词动因与脱落结果
        6.4 本章小结
下编“V/A+PP”跨层结构的再演化研究
    第七章 “V/A+PP”构造的演化趋势、发展结果及动因机制
        7.1 构造发展与演化趋势
        7.1.1 结构特性与演化趋向
        7.1.2 及物化与词根化
        7.1.3 附缀结构与附着叠加
        7.1.4 构式化与关联化
        7.2 演化动因与机制
        7.2.1 跨层结构重组
        7.2.2 韵律音步
        7.2.3 语言表达经济性
        7.2.4 语用需求强化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从跨层到副词:“难于”的演化历程与表达功用
        8.1 性质特征与句法分布
        8.1.1 跨层短语“难于”
        8.1.2 粘宾动词“难于”
        8.1.3 副词性“难于”
        8.2 结构演化与表达功能
        8.2.1 行域到知域
        8.2.2 委婉否定
        8.3 词化历程与演化机制
        8.3.1 成词过程
        8.3.2 演化机制
        8.3.3 鉴别标准
        8.4 从述宾到状中
        8.4.1 副词化趋势
        8.4.2 副词化梯度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看在X的份(面/分)上”的构式化及其发展
        9.1 构式特征与构式语义
        9.1.1 内部组件与位置分布
        9.1.2 构式语义与语用功能
        9.2 体标记的鉴定证明
        9.2.1 词性判定
        9.2.2 动介共存
        9.3 词化过程与成词诱因
        9.3.1 跨层结构
        9.3.2 成词诱因
        9.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给以”“予以”的词汇化过程及其动因与机制
        10.1 句法功能与语义特征
        10.1.1 语法特征
        10.1.2 虚化程度
        10.1.3 语义特征
        10.2 宾语的种类特性与指称化
        10.2.1 宾语种类
        10.2.2 指称化宾语
        10.2.3 宾语特性
        10.3 发展历程与演化成因
        10.3.1 演化过程与词义虚化
        10.3.2 结构省缩与配合共现
        10.3.3 配合使用与共现搭配
        10.4 使用语体与表达功效
        10.4.1 使用语体
        10.4.2 表达功效
        10.5 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不外乎”的主观评注功能及其发展
        11.1 句法位置与后续成分
        11.1.1 句法位置
        11.1.2 组合倾向
        11.1.3 后续宾语
        11.2 语义特征与情态功能
        11.2.1 语义特点的多样化
        11.2.2 表达功能的情态化
        11.3 发展历程与演化诱因
        11.3.1 词汇化过程
        11.3.2 功能虚化
        11.3.3 演化机制
        11.4 叠加用法
        11.5 本章小结
    第十二章 从“限于”到“仅限”的词汇化与再演化*
        12.1 演化过程与成词动因
        12.1.1 固化成词
        12.1.2 成词动因
        12.1.3 动词虚化
        12.2 限定强调与形成原因
        12.2.1 前加限定
        12.2.2 凸显强调
        12.3 表达功用与发展演化
        12.3.1 语用功能
        12.3.2 “于”的零形化
        12.3.3 配合使用
        12.4 本章小结
结语和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大学生利他精神及其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述评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利他精神的理论内涵
    一、利他精神的基本理论
        (一)利他精神的概念诠释
        (二)利他精神的合理内核
        (三)利他精神的核心要义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利他精神的基本观点
        (一)人的社会性本质是利他精神的形成基础
        (二)人的发展需要是利他精神的形成动力
        (三)为人类幸福而献身是利他精神的最高境界
    三、西方学术思想中利他精神的多学科视角
        (一)权衡在者和他者关系的哲学之思
        (二)倾向至善道德的伦理学之论
        (三)亲社会行为的社会心理学之维
第二章 我国利他精神的历史沿革
    一、古代利他精神的核心要义
        (一)在家尽孝、为国尽忠的品行
        (二)由仁义行、无私利人的善举
        (三)育德成己、以德成仁的境界
    二、现当代利他精神的表现形式
        (一)舍己奉公的境界
        (二)集体至上的觉悟
        (三)为人民服务的情怀
    三、新时代利他精神的主要内容
        (一)责任担当的崇高品质
        (二)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
        (三)志愿服务的身体力行
第三章 大学生利他精神培育的现实处境
    一、大学生——亟待成长的培育对象
        (一)对利他精神概念认知的多元化
        (二)对利他精神价值认同的多样化
        (三)对利他精神实际践行的多维化
    二、教育者——有待打造的培育主体
        (一)以奉献价值进行的精神导向不足
        (二)以重情养德促进的精神教育欠缺
        (三)以责任理念推动的精神养成乏力
    三、家庭、学校和社会——尚待优化的培育环境
        (一)家庭熏陶不深入
        (二)高校教育不到位
        (三)社会滋养不充分
第四章 大学生利他精神培育的价值旨归
    一、培育要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重思想的高位引领
        (二)重情理的道德指向
        (三)重道德的精神导向
    二、培育原则:树立责任担当的精神品格
        (一)化责任之知为责任之行
        (二)注重公共精神,保障公共利益
        (三)在利他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培育目标:达至成己全人的崇高境界
        (一)在利他中完善自我
        (二)实现自我超越以至利他
        (三)促成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第五章 大学生利他精神培育矩阵策略构想
    一、以情感利他为切入点
        (一)增强情感沟通,抒发真情实感
        (二)学会心理换位,进行情感移入
        (三)懂得推己及人,达到共享体验
    二、以课堂教学为着力点
        (一)做好思想理论统摄,形成科学利他观念
        (二)搭建有效平台,带来更多利他效应
        (三)推动志愿服务,践行高尚利他精神
    三、以榜样力量为支撑点
        (一)积极宣传大众典型的利他榜样
        (二)认真学习同辈群体的利他榜样
        (三)有力释放利他榜样的精神力量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在传统文脉与新思潮之间的中国早期电影批评(1897-193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启蒙与电影的传入
    二、1932年之前中国电影批评的特征
    三、范式和视角
第一章 早期电影批评中的传统回响
    第一节 近现代思潮迭起中的早期电影批评
        一、现代性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介入
        二、对“人”的关注:个体性与群体性
        三、对制度的探讨:政治与功利色彩
    第二节 “缘情遣兴”在早期影评中的在场
        一、从传统“诗话”到“影戏话”
        二、“考证故实”:光影叙事的冲动
        三、“随性闲谈”:日常生活的在场
    第三节 “民智教化”在早期影评中的延续
        一、惊叹:观影的奇观体验
        二、电影作为现代性的物化表征
        三、“启发民智、教化民众”理念的血脉相续
第二章 早期电影批评对西方文化的镜鉴
    第一节 西学中源:“影戏源流中土”的偏执论证
        一、“影戏源流中土”的文本表述
        二、“西学中源”说的历史衍变
        三、“影戏源流中土”的文化心理机制
    第二节 中体西用:“影戏论”的体用之道
        一、电影的艺术“家数”
        二、“影戏论”的技巧批评实践
        三、“影戏论”的文化底色
    第三节 群己之辩:“新英雄主义”影剧观的在地化历程
        一、“新英雄主义”溯源:从罗曼·罗兰到《银星》
        二、“新英雄主义”之新:革命与领袖
        三、“新英雄主义”的功用:平民、阶级与群己观
第三章 早期电影批评中的民族主义思潮
    第一节 “国片复兴运动”与作为公共事业的电影
        一、“复兴国片”与实业救国
        二、“到民间去”:语焉不详的平民化
        三、步入公共领域的电影与儒商精神
    第二节 抗议“辱华电影”与众声喧哗间的多方话语角力
        一、国族形象:自我表述的冲动
        二、文化渗透:表述中国的冲动
        三、话语共谋:多方角力的公共事件
    第三节 “民族主义电影运动”与“国民性”改造
        一、“民族主义文艺运动”与《电影月刊》
        二、改造“国民性”的一次尝试
        三、“民族主义电影运动”的当下性省思
第四章 早期电影批评中的社会功利思维
    第一节 电影娱乐思潮:正当娱乐、类型意识与叙事机制
        一、正当娱乐:从清华“丄社事件”说起
        二、类型意识:商业导向与话语征用
        三、叙事机制:滑稽穿插与教化字幕
    第二节 电影教育思潮:直观教育、社会教育与寓教于乐
        一、直观教育:作为教学方式的电影
        二、社会教育:电影的普及传播
        三、寓教于乐:文化统制的话语策略
    第三节 电影检查思潮:必要、权属与主体定位
        一、电影检查之必要:社会教化、行业准入与民族主义情绪
        二、电影检查的权属机制:行政权力、统一电检与派系纷争
        三、电影检查的主体定位:体恤商艰、艺术眼光与意识管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5)大众文化背景下的微电影广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现状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一、大众文化与微电影广告
    (一)何为大众文化
    (二)微电影广告的概念
    (三)微电影广告的产生
    (四)微电影广告的繁荣原因
        1.相关政策的出台
        2.媒介融合的平台
        3.受众主体意识的觉醒
二、大众文化背景下微电影广告的发展困境
    (一)适用范围有限
        1.涉足行业单一
        2.小公司甚少涉足
    (二)题材单一缺乏创意
        1.情感题材泛滥
        2.其他题材数量匮乏
    (三)作品质量良莠不齐
        1.语言过分网络化
        2.画面媚俗化严重
三、大众文化背景下微电影广告的发展对策
    (一)汲取多元文化扩大适用范围
        1.融入主流文化
        2.吸收精英文化
        3.扎根大众文化
    (二)注重艺术创造实现艺术突围
        1.独特的叙事方式
        2.富有创意的影像表现
        3.合情合理的声音表达
        4.与众不同的剪辑手法
    (三)加强法律监管提高作品质量
        1.完善法律监管体系
        2.提高创作人员素养
四、微电影广告未来发展期待
    (一)内容为上
    (二)创意至高
    (三)兼顾趣味
    (四)平衡商业和艺术的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研究成果
致谢

(6)阳光少年成长之路 ——一个单亲家庭教育的“任务驱动式”研究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研究概述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 选题缘由
        二、 文献综述
        三、 本课题研究的问题和研究界定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依据
    第三节 几个关键的概念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预期假设
第二章 “任务驱动式”单亲家庭教育模式
    第一节 “任务驱动式”单亲家庭教育流程
    第二节 “任务驱动式”单亲家庭教育规划
    第三节 “任务驱动式”单亲家庭教育执行
    第四节 “任务驱动式”单亲家庭教育干预
    第五节 “任务驱动式”单亲家庭教育评估
第三章 研究实施
    第一节 只有改变自我,才能获得尊重———阳光少年小学 4—6 年级的成长足迹
    第二节 只有战胜自我,才能获得发展———阳光少年 7--9 年级的成长足迹
    第三节 研究实施的反思
第四章 结论与实施建议
    一、 结论
    二、 实施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

(8)电影、城市与公共性 ——以1949-2009上海城市电影的生产与消费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公共性:一个研究视角
        1、理论考察
        2、电影与公共性
        3、城市与公共性
        4、"城市电影"与公共性
    二、城市电影研究综述
        1、对城市电影的研究
        2、有关"上海题材"的讨论
    三、研究对象、方法及意义
第一章 政治公共性的确立与"人"的改造(1949-1976)
    第一节 新中国国营电影生产主体的确立及其目的
        一、从私营到国有——电影生产主体的变迁
        二、对上海电影工作者的改造
        三、社会主义电影网络——革命电影与革命群众
    第二节 "香花"、"毒草"——电影批判运动与政治教化
        一、有关"可不可以写小资产阶级"的讨论
        二、对电影《武训传》批判后的变化
        三、"香花"与"毒草"
第二章 被改造的文本与城市生活
    第一节 被改造的文本(1949-1952)
        一、反特斗争下的人性困局——《人民的巨掌》
        二、新旧社会的对比——《姊姊妹妹站起来》
        三、小资产阶级的"思想问题"——《腐蚀》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城市、城市人与公共生活(1953-1966)
        一、城市与"外来者"——从"为了和平"到"霓虹灯下的哨兵"
        二、城市中的青年与女性——从"护士日记"到"万紫千红总是春"
        三、公共生活——从"球场风波"到"今天我休息"
第三章 多元共存的公共性与个体的上升(1977-2009)
    第一节 市场经济下的多元主体与电影商品观念的形成
        一、多元化电影生产主体的确立
        二、"艺术"与"商品"——电影观念的转变
    第二节 消费方式与评论话语的变迁
        一、电影观众的流失与分化
        二、电影与文化——评论话语的转变
第四章 城市的银幕话语:电影与社会变迁
    第一节 城市文本的公共性变迁(1977-2009)
        一、时代话语与个体经验——从"苦恼人的笑"到"最后的贵族"
        二、公共问题的浮现——从"本案没有结束"到"生死抉择"
        三、女性问题与两性平等——从"人鬼情"到"假装没感觉"
        四、爱情与事业的双重话语——从"她俩和他俩"到"春风得意梅龙镇"
        五、情感的时代变迁——从"大桥下面"到"说好不分手"
    第二节 作为一种银幕话语的"上海"
        一、"上海"银幕话语的兴起
        二、"上海"影像与日常生活
        三、"上海怀旧"VS城市的认同与发展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建国后上海新建影院一览表
    附录二 建国后上海电影院发展概况
    附录三 上海历年电影观众人次
    附录四 上海城市题材电影一览表(1950-2009)
参考文献
后记

四、送人玫瑰 手有余香——大卫《心疼的底线》解读(论文参考文献)

  • [1]互动视频类公益广告中的交互设计研究[D]. 陆紫瑶. 江南大学, 2021(01)
  • [2]汉语“V/A+PP”跨层结构的演化趋势与表达功用研究[D]. 杜可风.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3]大学生利他精神及其培育研究[D]. 李美希.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4]在传统文脉与新思潮之间的中国早期电影批评(1897-1932)[D]. 赵轩. 上海大学, 2019(02)
  • [5]大众文化背景下的微电影广告研究[D]. 韩小婷. 长安大学, 2015(01)
  • [6]阳光少年成长之路 ——一个单亲家庭教育的“任务驱动式”研究实践[D]. 张坤香. 云南师范大学, 2014(03)
  • [7]世纪大冲撞——多难兴邦:撬动历史的杠杆[J]. 蒋巍. 中国作家, 2010(08)
  • [8]电影、城市与公共性 ——以1949-2009上海城市电影的生产与消费为中心[D]. 任明. 华东师范大学, 2010(12)
  • [9]送人玫瑰 手有余香——大卫《心疼的底线》解读[J]. 鄢文龙. 语文新圃, 2002(01)

标签:;  ;  ;  ;  ;  

送玫瑰给留香的人——解读大卫的“苦恼的底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