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技术、纳米经济、纳米会计

纳米技术、纳米经济、纳米会计

一、纳米科技·纳米经济·纳米会计(论文文献综述)

王怡璇[1](2020)在《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指导下的联合国文献翻译 ——以《年鉴快车1987》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彼得·纽马克是当代英国翻译理论界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他提出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观点。语义翻译指译者仅受目的语语义和句法层面的限制,再现原作者的准确语境意义,而交际翻译更加重视译文读者的阅读效果。纽马克的这一观点实用性强,在翻译实践中影响深远。因此,笔者选用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对译文进行分析。联合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协调各国行动,维护世界和平,重视为各会员国构建良好的沟通渠道,文件和出版物均以六种官方语言在世界范围内发布。苏州大学作为联合国文件翻译基地,自2010年以来与联合国新闻部合作,每年都会翻译数十万字的《年鉴快车》。该文本文体正式、内容复杂,给译者带来巨大挑战。笔者以《年鉴快车1987》的翻译为例,通过将个人稿与老师提交联合国的终稿进行对比,以彼得·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为指导,从词汇、句子、语篇三个层面选取译例进行分析,以期能为联合国文献翻译实践提供有益参考。本报告首先介绍了翻译项目的背景、《年鉴快车》的特点及报告的理论框架;接着对翻译过程以及翻译中遇到的难点进行描述。在作为报告主干的案例分析部分,作者在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指导下,结合具体译例从词汇、句子、语篇三个层面探讨分析了适用的翻译方法。为了在词汇和句法层面忠实通顺再现原文语义,译者可灵活选择多种翻译方法,如选词选义、增译、省译、转换、拆分等忠实通顺地再现原文。在语篇层面上,译者可通过巧用逻辑词或代词实现衔接,通过语式等的一致实现连贯。最后,作者对整个翻译实践进行了总结。译者可根据原文本和表达效果的需要,合理运用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忠实、通顺且明确地传达原文意思。

靳甜莉[2](2020)在《基于市销率法对科创板上市公司价值评估的研究 ——以中微公司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根据对科创板上市公司评估方法选取的适用性上,认为成本法和收益法不适用,市场法相对比较合适。由于市场法又包括绝对估值法和相对估值法两大类,根据在科创板上市公司所具有的特点,绝对估值法由于假设前提条件过多,且很多条件都无法满足因而该方法的使用受到了限制;在相对估值法中,市盈率法要求公司最近两个年度连续盈利,而科创板对上市企业没有盈利指标的要求;市净率法比较适合具有大量实物资产的企业,而科创板上市的企业无形资产占比较大;所以本文认为市销率法是比较适合于科创板企业价值评估的方法。本文选取科创板的高端设备类中半导体行业作为具体案例展开研究,并分析半导体行业发展现状和公司当前的经营状况。由于市销率估值模型在实际运用中对于可比公司的筛选具有主观性,所以本文对可比公司的选取进行了改进。首先选取可比公司群和样本指标数据;其次根据影响企业价值的指标因素利用主成分分析估算出可比公司与被评估公司总分值的差异大小,在一定分值区间内选择与被评估公司相近的公司,然后再按照业务经营范围和上市时间较接近的原则确定最终的可比公司;再次,将可比公司的市销率均值作为被评估公司的市销率进而估算出公司上市时的价值;最后将这两种估值结果与公司实际上市时的市值进行比较得出改进可比公司后的估值结果比改进前偏差率更小,且更加接近市值,从而说明改进具有合理性。本文有图2幅,表22个,参考文献72篇。

伍卓峰[3](2020)在《道氏技术跨界并购动因及绩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内经济增速的放缓,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复杂的经济形势下,如何克服困难、实现进一步发展是许多企业共同面临的问题。近年来我国的资本市场迅猛发展,上市公司的并购事件不断增加,并购市场如火如荼,并购数量和交易额都大幅増长。除了同行业的横向并购,跨行业的并购也时有发生,至今已有多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跨行业的并购重组,希望通过业务转型或实施多元化经营来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跨行业并购能否为企业创造效益,这是本文想要研究的问题。本文选取道氏技术跨界并购青岛昊鑫和佳纳能源的案例进行研究。首先说明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介绍和整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文献,阐述了并购的相关理论和并购绩效的评价方法,为后续的研究确立框架。然后对并购的案例展开分析,简要介绍了并购交易各方的企业基本情况和并购交易的具体过程,接着分析了道氏技术实施跨界并购的动因。之后是对此次并购的绩效进行分析,在市场绩效方面,运用事件研究法计算企业在并购的事件期内获得的超额收益率,评价并购事件在事件期内的短期市场绩效;在财务绩效方面,以道氏技术2015年至2018年的财务数据为基础,通过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成长能力四个角度的财务指标和测算经济增加值(EVA)对并购的绩效进行评价。最后总结出道氏技术跨界并购案例的启示和研究结论。从事件研究法的分析结果来看,公司在并购的事件窗口期内获得了正的超额收益,说明并购取得较好的短期市场绩效;从财务指标的分析结果来看,并购改善了公司的盈利能力、运营能力和成长能力,从经济增加值(EVA)的计算结果来看,公司2015年至2018年的EVA显着提高,说明并购取得了较好的绩效。此外还可以看出宏观政策因素、新兴行业的发展前景、企业并购动因、并购的支付方式以及并购标的行业和公司的选择是并购是否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

李江华[4](2019)在《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协同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政策驱动与技术共性促进了科研与产业的聚合,催生出以政府为支撑,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共同参与的新型研发机构,并逐步成为吸引创新型人才、推动政产学研结合、加速成果产业化的重要平台。此类新型研发机构的合作与运行模式不仅打破了研发主体间的资源壁垒,也完善了多主体治理结构,推动了运行系统在共建有序的发展平台过程中,由独立自主的非平衡互嵌状态向协同互融的平衡状态转变。伴随着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各参与主体如何在明晰自身权责的基础上实现高效的协同合作,成为确保新型研发机构成果转化率的关键要素,这也是保障不同模式的新型研发机构间实现良性与长效合作的难点所在。本文以高校地方政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后文统称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为研究对象,重点聚焦研发机构的不同主体在匹配与协作中的要素组合,探求政产学研的有效融合,旨在为新型研发机构中多主体的协同治理寻求高效适宜的路径,以此实现新型研发机构搭建技术创新体系的历史使命。在深度梳理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协同治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清晰界定了协同治理涉及的主体——地方政府、高等院校、科研团队和企业主体,随后对协同治理主体间参与协同治理的动力机制及运作过程加以详细阐释,剖析出当前我国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在协同治理中存在政策导向功能缺失、协同环境矛盾突出、协同要素兼容不足以及内部治理效率低下等诸多症结。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结构与效益耦合亟需在政策引导、环境助推、要素匹配及效率提升的多方促进下实现组织构建初始的目标价值。同时,在归纳与阐述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协同困境之后,以协同主体、协同要素、协同效益、协同环境四个维度对研发机构协同治理的效果加以评估,通过分析高校科研团队协同创新效果影响因素模型、企业用户参与协同创新效果影响因素模型以及“产学研”协同合作效果影响因素,精准识别影响组织协同治理效果的重要因素,为评估体系构建提供了切入点和范式参考模型。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方法,最大程度克服主观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构建出一套多因素、多层次的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协同治理效果评估体系,更为科学系统地计算出不同指标治理效果要素的占比权重,以此验证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的协同治理效果,为优化路径提供方向性指导,这也是文章的核心所在。此外,本文还以国内外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协同治理的经验为鉴,提出协调与整合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协同治理的优化路径。首先,需要对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协同法规体系和制度流程予以构建及完善;其次,可以从机构融合、机构专业化发展及企业地位的凸显等方面全面营造良好的校地协同治理环境;第三,还应对校地协同治理的基础要素加以科学整合,统一校地协同的战略目标,强化机构的组织文化并增强科研人员的合作理念;最后,校地协同治理的互动机制还可以在常态化下的试运行过程中进行调整,进一步明确机构的功能定位,加快完善研发机构的运行机制,最终以提高校地间的互动效率与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协同治理效能。

王林[5](2019)在《中国区域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研究》文中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当前,世界各国都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创新已成为一种潮流汹涌而来,正在影响着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基于智慧专业化理论,通过创新驱动打造发展新引擎,构建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发展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智慧专业化追求区域创新资源利用的最大效益,重点培育和发展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以优势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智慧专业化的空间分布是指不同区域之间创新资源定向投入和政策定向支持,以及区域产业的竞争优势评价。智慧专业化在发展比较优势推动经济增长方面、在确立未来比较优势和区域专业化战略转化为经济和社会成果方面影响较为深远。通过界定区域智慧专业化产业空间分布的特征,以31个省份的权威统计面板数据为基础,从4个维度15个指标出发,运用改进的信息熵权TOPSIS法,构建了中国区域智慧专业化评价指标体系与中国区域智慧专业化评价模型。以智慧专业化理论为基础,基于中国区域智慧专业化发展水平评价和智慧专业化指数得分,对比国外智慧专业化的发展现状及特征,结合国内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深化区域智慧专业化的研究内容。中国东中西部区域智慧专业化水平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东部省份区域智慧专业化水平都较高,广东省的智慧专业化水平最高,西部省份区域智慧专业化水平都较弱,且智慧专业化发展水平高的区域与发展水平一般的区域存在较大的极化现象。智慧专业化的空间效应表现为聚集效应与空间溢出效应,创新投入对区域自身的自我强化效应,在外部创新环境的作用下,将会聚焦于该区域的经济生产效率的提升,产生区域智慧专业化的聚集效应。从投入产出维度、供给需求维度两方面,构建了区域智慧专业化的空间分布的影响体系,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投入要素、区域产业结构、区域政策因素四个层面,选取了人均GDP、研发人员全时当量、研发经费支出、省区前三年专利授权量之和、制造业占GDP比重、FDI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政府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共计7个变量指标。以中国31个省份2014-2016年的数据为基础对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的影响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科研创新的资金投入、人力资本投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科技创新基础对于省域范围内智慧专业化发展水平都会存在积极促进作用。通过区位熵识别各区域的智慧专业化产业集合,构建了区域智慧专业化测度值评价体系,分析了各区域智慧专业化测度值以及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与时空格局演变。智慧专业化测度值具有空间分异特征,研究区间内区域间的差异性在增大,东部地区是智慧专业化测度值的高值区;智慧专业化测度值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正相关关系,智慧专业化测度值强的区域其邻近区域测度值也相对较强;同类型空间关系的区域呈现出了较为明显得连片分布特征,H-H区域由东南沿海地区向长江沿线区域扩展,而西部地区连片的L-L区域没有发生改变;智慧专业化产业发展水平、智慧专业化产业促进能力、智慧专业化产业关联度以及智慧专业化产业发展环境的差异性,对中国区域智慧专业化测度值呈现出不均衡的空间分布类型产生重要影响。构建中国区域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变化趋势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之上运用GM(1,1)灰色预测模型预测近五年区域智慧专业化指数的变化与趋势,以探索性空间分析法对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模式进行分析。当前区域智慧专业化空间格局整体呈现出东强西弱的特征,这一格局在未来五年将会继续保持,但是区域之间智慧专业化差异将会趋于收敛;区域智慧专业化将会呈现出正向的空间关系,但正相关的强度将会减弱;局部空间自相关演化将会呈现出西部的部分地区将会继续处于L-L型,但东部沿海以及中部部分区域将会演化为H-H型。区域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不仅能够影响区域自身发展,同时也关系到临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在区域智慧专业化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制定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总体规划、建立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选择和培育体系、重视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空间布局、强化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一体化发展,最终实现区域间和区域内的协同发展。通过协同发展来缩小区域智慧专业化发展之间的差距,从总体上提升区域智慧专业化的发展水平,推动和促进区域智慧专业化的均衡发展。

张宝蓉[6](2007)在《台湾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研究 ——劳动力市场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1999年以来,伴随着大陆高等学校扩招步伐的加快,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其实,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只是一种表象,其背后隐藏着一个更为深层次的问题,即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是否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需求相吻合。高等学校专业该如何设置,其结构该如何调整才能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在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张,劳动力市场竞争程度日趋激烈的情况下,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和劳动力市场之间的互动状况如何?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切关注。综观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高等学校专业的设置与调整,台湾可以说是一个典型案例。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经济结构中产业关系的不断调整,以及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构成了台湾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的重要背景,引发了台湾高等教育专业结构的多次调整。本研究力图凭借较为翔实的文献资料对台湾劳动力市场变化和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内在关系进行分析、论证,探寻台湾高等教育为应对劳动力市场变化而进行的相应变革;通过比较研究,希冀有助于大陆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劳动力市场中高级劳动力的需求变化,对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进行一种新的制度设计和安排,从而建立一种多样化、多层次,灵活和开放的人才培养机制。论文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以历史演进为主线,从劳动力市场变化的视角,对台湾光复迄今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总体概貌和侧重点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大量数据深入探讨了台湾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因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变迁所引起的劳动力市场对高级劳动力需求的变化,尤其是对不同行业、职业、技能的高级劳动力的需求变化和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之间的互动关系。同时,为了更确切地判断每一个历史时期台湾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是否适当,还对不同学科、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尤其是“学用配合”情况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对台湾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特点、影响因素、存在问题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探讨。文章认为: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变化是台湾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主要动力;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主要是受劳动力市场对高级劳动力的需求推动而形成;人力规划是台湾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重要依据;高等学校根据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的就业情形和求学者的升学意向,适时调整专业及招生人数。相比较而言,台湾的私立高校、技职院校对劳动力市场的反应更为敏感。从管理体制上看,台湾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管理模式是一种典型的“政府”主导下的“市场匹配”模式。第三部分,通过对两岸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比较,深入剖析了两岸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过程中存在的异同点,并得出了若干对大陆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有益启示。具体包括:政府在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中的角色调整;强化劳动力市场对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导向作用,从社会发展及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设置专业;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在专业设置与调整中的自主调节作用;实行分类指导,突出高校办学特色,避免专业设置同构化;强调“柔性化”专业结构模式的建立;建立健全高等学校专业质量监控、激励机制等等。

安志[7](2019)在《面向企业的政府创新激励政策效应研究》文中提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是我国构建现代化创新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微观基础。但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高峰”企业仍然不多,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为了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各地各部门密集出台了各种“创新新政”,从人才培养和引进、产学研合作、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等各个方面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政策红包”。政府部门的努力在客观上降低了部分企业的创新成本,对于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那么,这些政策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还存在哪些局限性?为什么政策制定者(科技管理官员)都不约而同地设计出各种各样的“奖励、补助”作为激励政策的主要内容?推进企业科技创新还存在哪些体制机制障碍?我国实行的是“条块结合”的科技创新管理体制,科技管理官员在创新激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对政策的实施效果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中国政府治理结构和官员行为模式开展研究,沿着创新激励政策的传导路径,从政府内部激励结构、科技管理官员行为、政企博弈等角度考察了政府创新激励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具体研究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论述了创新激励政策的功能,并以我国“条块结合”的科技创新管理体制为背景,对当前科技创新配套支持政策进行了总结。随后,对面向企业的政府创新激励政策进行了细致的整理和分类,本文发现,我国是一个实施创新激励政策比较多的国家,政策类型以选择性创新激励政策为主,功能性创新激励政策为辅。而选择性创新激励政策又以科技认定作为主要的实施手段,即对企业创新成果和创新要素的先进性进行评价和认定,并以此为依据给予资金奖励或其他政策优惠。其次,对我国创新激励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从宏观层面对我国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政府激励政策总体落地情况进行了梳理。随后,以苏州制造业为例对企业自主创新发展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展开探讨,并利用苏州市的微观企业调研数据对创新激励政策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政府创新激励政策对企业私人研发投入和专利产出均未表现出显着的效应,本文基于苏州市企业样本的实证检验没有找到支持创新激励政策对企业创新具有显着影响的证据。第三,在制度层面探讨政府内部激励结构对政策制定者的影响。将科技管理官员这一群体纳入研究范畴,尝试揭开政策决策机制这个“黑箱”,探讨政府内部激励约束机制下的科技管理官员行为。本文认为,地区科技创新水平正逐步取代GDP增速成为官员的重要政绩之一,GDP锦标赛也正逐渐演化为创新指标竞赛。密集出台的各种创新激励政策体现了科技管理官员的责任担当和创新精神。但由于行政体制内部的激励约束机制尚不健全,部分科技管理官员可能在担当作为、晋升激励、设租、避责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选择策略性行为,将科技认定作为创新激励政策的主要实施手段,而较少使用科技项目、税收优惠等政策工具。科技认定作为一种能够在短时间内出政绩的“强绩效行为”,可以减轻科技管理官员的工作压力,而且便于个别官员进行设租活动,因此被广泛而大量地使用,成为创新激励政策的主要内容。科技项目、科技认定以及税收优惠等政策的实施情况构成了科技管理官员政绩的主要内容。本文利用手工收集的数据构建了 2005-2015年中国省级科技管理官员数据库,实证检验了不同政策工具的实施对科技管理官员晋升的影响,结果表明,开展科技认定能够对科技管理官员的晋升产生显着的促进作用,而组织实施科技项目、兑现税收优惠政策没有表现出对科技管理官员晋升的显着促进作用。进一步的检验结果发现,科技管理官员的晋升激励机制抑制了企业创新,这种抑制作用受到地区市场治理环境的调节,在市场治理环境相对较好的地区,这种抑制效应不显着,在市场治理环境相对较差的地区,这种抑制效应显着。第四,将研究视野从政策供给转向政策执行,考察了政企博弈对创新激励政策效应的影响。本文发现,在现有的科技管理体制下,不同创新激励政策在立项、评审、技术审查以及监督机制等方面具有显着的差异性。相比科技项目和税收优惠,科技认定具有低风险、高收益、弱监管以及寻租空间大等特点,企业可能更倾向于通过策略性创新、材料包装、寻租等行为达到“寻认定”的目的。通过构建政策预期与企业研发投入模型,发现科技认定难以使企业产生准确的政策预期,无法对企业研发成本进行有效的分摊,这也制约了其创新激励作用的发挥。利用苏州市微观企业调研数据进行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政府科技项目和税收优惠对企业私人研发投入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科技认定对企业私人研发投入表现出不显着的挤出效应。最后,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我国创新激励体制机制的改革方向。即政府作用同市场机制有效对接,构建尊重市场规律的创新激励体制机制。具体而言,需要正确认识创新激励中的政府和市场关系,规范和完善市场机制,强化金融对创新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实施基于竞争机制的政府科技项目以及构建统筹协调的科技创新管理体制。

韩丹[8](2018)在《交通空间可再生能源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能源紧缺、土地供需矛盾、生态环境恶化等现象是当前限制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严峻问题。交通系统的高能耗,大规模占地,高污染等现象更是尤为突出。虽然,目前倡导的新能源汽车号称节能减排,但是在我国以煤电为主的能源结构下,新能源汽车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的问题。交通用地长期以来并未得到充分地开发和利用,存在严重的浪费和闲置现象。交通规划思想的落后也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解决交通问题的思路。因此,交通系统的能源和土地利用的创新性规划转型变得十分必要。本研究受到生产性城市理念的启发,从挖掘交通空间的生产潜力入手,提出充分利用交通空间开发可再生能源的规划策略,试图缓解目前城市和交通系统所面临的问题。研究包括相关理论与实践综述、交通空间可再生能源生产策略、我国的相关潜力分析、规划体系的建构策略等主要章节:首先,研究梳理了城市规划理论对交通规划理念和形态布局的影响,并分析了在生产性城市和相关理论的影响下,交通空间所经历的生产性变革,尤其是可再生能源生产的创新性实践。国外的相关实践主要经历了实践构想、探索性实践和规模化实践三个阶段。新技术的进展也是可能影响规划实践的重要内容。其次,研究对适宜开展可再生能源开发的交通空间进行了分类,并针对不同的空间类型,分析了其定义和特点。根据可再生能源技术种类和应用位置的不同,研究提出了直接利用型、空间结合型、变废为宝型和混合利用型四种整合的方式。针对交通空间整体化的能源开发策略,研究提出了交通走廊沿线空间的利用、城市交通存量用地的再利用、交通空间与可再生能源开发相结合的基本方式。再次,研究就我国开展交通空间可再生能源生产的可行性和潜力进行了分析。虽然,目前我国还没有相关的法律条文直接支持相关研究和实践的开展,但是在可再生能源和土地集约利用两方面都存在适宜其发展的政策导向和背景。研究利用GIS、PVsyst等软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我国交通空间的太阳能发电潜力进行了量化模拟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有着可观的交通土地面积,在这些土地上有着可观的太阳能发电潜力,非常适宜开展这一项目。最后,研究提出了交通空间可再生能源规划的策略,从规划介入的必要性、规划定位、规划目标与特点、规划技术流程、开发管理和潜在影响因素等方面,对规划过程中的主要环节进行了系统化的策略分析和构建,以建立适宜我国相关发展的规划体系。并结合美国的规划与实践经验,比较分析了其与我国在法律法规、规划定位等方面的异同,并总结了其对我国的重要启示。研究继承了生产性城市的创新理念,总结了国际先进研究理论和实践经验,量化分析了我国交通空间能源潜力,提出了交通空间可再生能源生产和规划策略,以期望对促进未来交通规划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提供建设性和创新型的参考建议,从而加快实现城市在能源、土地、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颜枫[9](2018)在《粉煤灰合成有序介孔硅铝材料及残渣吸附CO2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我国粉煤灰产生量大、综合利用率低、高值资源化技术研究需求迫切,同时燃煤电厂面临着艰巨的CO2减排任务。本论文从粉煤灰高值利用和全量消纳的角度出发,创新性地提出了以协同回收硅铝元素为核心、硅钙残渣仍可用于循环CO2捕集的粉煤灰资源化理念,首次引入燃煤烟气中CO2用于合成有序介孔纳米硅、铝材料,从而在燃煤电厂内部实现了粉煤灰高值资源化和CO2的原位减排,为其产业化应用提供理论支撑。主要研究成果如下:针对我国粉煤灰硅铝总含量高、硅铝晶体共存的特点,创新性地研发了碱溶解-石灰石烧结技术,协同回收粉煤灰中硅铝元素。阐释了碱溶解法回收SiO2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参数及硅元素迁移转化机理,SiO2回收率最大可达到46.62%。阐释了石灰石烧结法回收Al2O3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参数及铝元素迁移转化机理,Al2O3回收率最大可达到87.42%。硅钙残渣仍可原位用于燃煤电厂循环CO2捕集。首次采用CO2辅助沉淀技术、引入模拟净化烟气作为沉淀剂,以粉煤灰硅浸出液为前驱体,合成了有序介孔纳米SiO2产品。阐释了硅浓度和模板剂对产品羟基含量及孔隙结构的调控作用,所合成的产品(“SiO2-0.16”)SiO2纯度高(99.35wt.%)、疏水性能好(1.28 OH·nm-2)、比表面积达到1157 m2·g-1、平均孔径为2.9nm、且具有高度有序的六方孔道结构。该技术能够将反应时间从24 h缩短为3 h、并同时产生碳酸钠副产品,且产品的纯度高、结构性能优异。以粉煤灰铝浸出液为前驱体,采用CO2辅助沉淀技术合成了有序介孔纳米γ-Al2O3产品。阐释了沉淀温度和煅烧温度对产品孔隙结构和晶体结构的调控机理;所合成的产品(“Al2O3-65/550”)比表面积大(230.3 m2·g-1)、平均孔径为3.8 nm、具有γ-Al2O3晶体结构、且具有有序的六方孔道结构。该技术无需添加任何模板剂,能够将反应时间从24 h缩短为1 h、并同时产生碳酸钠副产品,且产品具有晶体结构、结构性能优异。采用相对响应强度法定量分析了硅钙残渣中方解石的含量,从而计算出其理论CO2吸附潜能为0.136 g-CO2·g-sorbent-1。通过构建硅钙残渣吸附CO2的反应动力学模型,阐释了CO2浓度、吸附温度和微量酸性气体对硅钙残渣吸附CO2过程及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研究了硅钙残渣的循环CO2吸附性能,在30次循环后的CO2吸附量为0.0858 g-CO2·g-sorbent-1、平均每个循环仅衰减0.72%;硅钙残渣的循环稳定性好、循环CO2吸附量高,因此可以原位用于燃煤烟气的CO2捕集。

张磊[10](2017)在《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社会和教育系统自身的演进和发展,高等教育专业设置面临着来自教育系统内外的多重挑战,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识别这些挑战并开发相应的专业设置治理体系是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一环。不同层次专业之间的关系在微观层面是与专业层次结构相关的教育系统功能表达问题。在高等职业教育和本科教育“两分法”和现行专业目录的框架下,两个教育层次的规模对等发展和二者总体在高等教育中的绝对规模使得二者的并行发展呈现出一种双螺旋的运行模式。应用帕森斯AGIL社会系统范式分析发现,专业对接是专业层次适配的基本环节,专业层次适配是教育系统双螺旋专业发展模式中的结构要求,这种双螺旋的效率是实现教育系统特定功能的系统动力。通过构建和运算以专业关系为基础的各类关系矩阵,并结合系统耦合分析方法分析发现,本科专业和高职专业的对接和层次适配处于较为初级的自发为序的状态,表现在专业对接强度分布不均、专业层次结构的稳定性和协调性都有待提高等方面,这不利于教育功能的实现。因而,实现两个专业层次在专业结构上的良性互动以推动教育系统的发展演进并实现预期的教育功能是微观层面专业设置治理的主要任务。校际专业交往是中观层面关系到院校自身的专业发展和院校之间的专业资源配置问题。应用社会关系网络理论可以以矩阵形式构建并表达高校之间基于共同举办的专业而形成的不同层次的校际专业关系网络。使用结构洞分析方法对这些矩阵进行分析发现,校际专业交往能力存在跨网络(层次)差异和内生冲突现象。由于内生冲突的存在,院校无法在提升校际专业交往效率的同时提升交往资源的集中程度和对网络的控制力,因而陷入两难决策的困境中。面对影响校际专业关系强度的技术性因素、学科与专业的隔离效应因素、学校发展历史性因素以及教育主体对校际专业关系功能和作用认识的主观因素等原因,开展校际专业关系网络治理以提升校际专业交往资源配置效率和院校专业交往能力是中观层面专业设置治理的主要任务。以就业为主要关系的专业与行业的全局均衡问题是宏观层面社会、教育与人的协同发展问题。在“社会—教育—人”的系统交互和社会与教育“母系统—子系统”的关系模式中,使用耦合分析方法和供需均衡分析方法对教育系统就业供需的专业结构和社会系统的专业供需行业结构进行分析后发现,教育系统的专业供需处于整体上的供不应求状态,而在社会系统中国民经济各行业对于专业的供需又处于较大程度上的供大于求的状态,产生了“行业与专业的供需悖论”,它是教育系统专业设置的自发独立性与社会系统行业对专业需求的天然不均衡性二者冲突的系统表现,而这种冲突的解释和解决也必然需要在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视角中进行。因此,调整专业与行业的供需关系以解决教育与社会的结构性冲突并实现毕业生职业发展和就业质量的协同即成为宏观层面专业设置治理的主要任务。通过以上全局性的系统分析发现和识别出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目前存在“微观上专业层次适配处于自发为序的状态”“中观上存在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跨网络(层次)差异和内生冲突”“宏观上存在行业与专业的供需悖论”三个现象,根据其不同的表现可以设立不同的治理目标并开发相应的治理工具以及配套安排等治理要素。使用链理论对这些治理要素进行系统整合,可以发展出一个使各治理要素在横向内容上相互补充和协调,在纵向层次上相互衔接和配套,在时间上保持延续和动态演进的三维治理链,该治理链体系是为教育治理现代化在专业设置和优化调整的地区治理方面构建机制框架方面所做的一种尝试。

二、纳米科技·纳米经济·纳米会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纳米科技·纳米经济·纳米会计(论文提纲范文)

(1)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指导下的联合国文献翻译 ——以《年鉴快车1987》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1 Task Description
    1.1 Project Background
    1.2 Features of the Yearbook Express
    1.3 Theoretical Framework
Chapter 2 Task Implementation
    2.1 Process of Task Implementation
        2.1.1 Pre-translation Stage
        2.1.2 While-translation Stage
        2.1.3 After-translation Stage
    2.2 Difficulties in the Translation
        2.2.1 Terminology
        2.2.2 Polysemy
        2.2.3 Long and Complex Sentences
        2.2.4 Post-modifiers
Chapter 3 Case Analysis
    3.1 At the Lexical Level
        3.1.1 Diction
        3.1.2 Addition
        3.1.3 Omission
    3.2 At the Syntactic Level
        3.2.1 Conversion
        3.2.2 Division
    3.3 At the Discourse Level
        3.3.1 Cohesion
        3.3.2 Coherence
Chapter 4 Conclusion
References
Appendix

(2)基于市销率法对科创板上市公司价值评估的研究 ——以中微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2 科创类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适用性分析
    2.1 三大评估方法之间适用性分析
    2.2 两种市场法的比较分析
    2.3 市销率法的适用性分析
3 行业状况和对市销率估值模型的设计与改进
    3.1 行业概述
    3.2 企业价值的影响因素
    3.3 市销率估值模型的设计和改进
4 基于市销率法对中微公司价值的评估
    4.1 案例公司简介
    4.2 基于市销率法的估值
    4.3 可比公司的改进
    4.4 采用市销率法对中微公司评估的结果分析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3)道氏技术跨界并购动因及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并购动因的有关研究
        1.2.2 并购绩效的有关研究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4.1 可能的创新之处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并购概述及理论基础
    2.1 并购概述
        2.1.1 并购的概念和类型
        2.1.2 并购的交易方式
        2.1.3 并购绩效的概念及评价
    2.2 跨界并购的相关理论
        2.2.1 跨界并购的概念
        2.2.2 跨界并购的特点
        2.2.3 跨界并购的动因
第三章 道氏技术跨界并购案例介绍
    3.1 案例介绍
        3.1.1 并购交易各方基本情况
        3.1.2 并购的交易过程及安排
    3.2 道氏技术的并购动因分析
        3.2.1 传统建筑陶瓷行业竞争激烈
        3.2.2 新兴产业市场前景广阔
        3.2.3 实现业务多元化经营
        3.2.4 进行市值管理
        3.2.5 实现资源互补,获取协同效应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并购的绩效分析
    4.1 事件研究法
        4.1.1 正常收益率和超额收益率的度量
        4.1.2 确定事件日和事件窗口期
        4.1.3 计算超额收益率
    4.2 基于财务指标的并购绩效评价
        4.2.1 主要财务状况
        4.2.2 盈利能力分析
        4.2.3 偿债能力分析
        4.2.4 运营能力分析
        4.2.5 成长能力分析
    4.3 基于经济增加值(EVA)的并购绩效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案例的启示和建议
    5.1 案例的启示
        5.1.1 抓住国家政策对新兴产业的扶持机遇
        5.1.2 进行合理的战略定位,选择合适的并购对象
        5.1.3 采用合适的并购支付方式
    5.2 建议
        5.2.1 重视并购后的整合
        5.2.2 警惕多元化经营带来的风险
        5.2.3 保持传统业务的健康发展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协同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点
2 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协同治理相关理论基础
    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 博弈理论
    2.3 绩效管理理论
    2.4 协同治理理论
    2.5 理论述评及应用
3 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协同治理动力机制
    3.1 协同治理主体概况与动因
    3.2 协同治理的外部动力机制
    3.3 协同治理的内部动力机制
    3.4 协同治理的动力机制运作过程
    3.5 本章小结
4 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协同治理效果影响因素
    4.1 科技创新平台协同治理效果影响因素模型回顾
    4.2 协同治理效果影响因素初识别
    4.3 协同治理效果的关键影响因素提取
    4.4 本章小结
5 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协同治理效果评估
    5.1 构建协同治理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5.2 协同治理效果评价对象选择
    5.3 评价方法及思路
    5.4 协同治理效果综合评价及结论
    5.5 本章小结
6 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协同治理困境分析
    6.1 多元政策供给缺位与制度建设迟滞
    6.2 内外协同环境失衡及目标导向偏差
    6.3 协同要素兼容不足与利益取向错位
    6.4 运行机制不畅与内部治理效率低下
    6.5 本章小结
7 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协同治理经验借鉴
    7.1 国内:推行多主体协作的企业化治理
    7.2 国外:依托多类平台的主体协同创新
    7.3 典型协同治理模式的比较分析与启示
    7.4 本章小结
8 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协同治理优化路径
    8.1 构建校地协同法规体系和制度流程
    8.2 全面营造良好的校地协同治理环境
    8.3 科学整合校地协同治理的基础要素
    8.4 试行常态化校地协同治理互动机制
    8.5 本章小结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不足
    9.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附录2 访谈提纲
附录3 调查问卷
附录4 专家判断矩阵打分表
附录5 调查问卷数据(主体部分)

(5)中国区域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4 论文创新点
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2.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2.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3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概述
    3.1 智慧专业化概念
    3.2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理论
    3.3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实践
4 中国区域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的评价
    4.1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的产业选择与测度
    4.2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3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的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4.4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发展水平的实证结果
    4.5 本章小结
5 中国区域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的影响因子
    5.1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影响因子的模型构建
    5.2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影响因子的研究假设
    5.3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影响因子的实证结果
    5.4 本章小结
6 中国区域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的类型格局
    6.1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类型格局的模型构建
    6.2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类型格局的实证结果
    6.3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类型格局的时空演化
    6.4 本章小结
7 中国区域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的变化趋势
    7.1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变化趋势的模型构建
    7.2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变化趋势的实证结果
    7.3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变化趋势的格局预测
    7.4 本章小结
8 中国区域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的政策启示
    8.1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总体规划的政策启示
    8.2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选择和培育的政策启示
    8.3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空间布局的政策启示
    8.4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一体化发展的政策启示
9 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2 计算机软件着作权登记证书
附录3 中国区域智慧专业化产业测度一览表

(6)台湾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研究 ——劳动力市场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目的 第二节
    基本概念与研究对象 第三节
    文献述评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五节
    论文结构与研究创新 第二章
    农业经济社会时期台湾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1946-1960
    年) 第一节
    高等教育的恢复与缓慢发展 第二节
    农业经济社会时期的劳动力市场 第三节
    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和劳动力市场的薄弱关系 第三章
    工业经济起飞时期台湾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1961-1980
    年) 第一节
    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第二节
    产业结构转型与就业部门的持续转向 第三节
    劳动力市场变化和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 第四节
    劳动力市场中不同学科专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形 第四章
    传统产业升级时期台湾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1981-1993
    年) 第一节
    高等教育的调整与稳步发展 第二节
    传统产业升级与劳动力市场的变动情形 第三节
    劳动力市场变化和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 第四节
    劳动力市场中不同学科专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形 第五章
    高技术密集产业时期台湾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1994
    年迄今) 第一节
    高等教育的改革与迅速发展 第二节
    高技术密集产业的发展与知识化劳动力市场的构建 第三节
    劳动力市场变化与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 第四节
    劳动力市场中不同学科专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形 第六章
    台湾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特点及趋势 第一节
    台湾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特点 第二节
    影响台湾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制度因素分析 第三节
    对台湾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若干思考 第四节
    台湾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发展趋势 第七章
    两岸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比较及启示 第一节
    两岸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比较 第二节
    对大陆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启示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7)面向企业的政府创新激励政策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问题提出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文献回顾
    第一节 基本概念
    第二节 文献回顾
第三章 政府创新激励政策的功能
    第一节 科技创新的阶段
    第二节 科技创新的收益和风险分析
    第三节 政府创新激励政策的目标
第四章 政府创新激励政策体系
    第一节 政府创新激励政策的内涵
    第二节 我国创新激励政策的历史演进
    第三节 我国科技创新管理体制及政策支撑
    第四节 面向企业的政府创新激励政策
第五章 政府创新激励政策的效果分析
    第一节 我国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与政府培育
    第二节 我国企业创新发展现状——基于苏州制造业的分析
    第三节 政府创新激励政策效果的微观检验
第六章 政府内部激励结构与科技管理官员的策略性行为
    第一节 理论分析
    第二节 实证检验:政策工具选择对科技管理官员晋升的影响
    第三节 实证检验:科技管理官员晋升激励机制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第七章 不同激励政策下的企业创新决策
    第一节 政策预期与企业研发投入模型
    第二节 创新激励政策与企业的策略性行为
    第三节 实证检验:不同政策的激励效应
    第四节 关于科技项目激励效应的进一步检验
第八章 构建尊重市场规律的创新激励体制机制
    第一节 创新激励中的政府和市场关系
    第二节 规范和完善市场机制
    第三节 强化金融对创新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第四节 实施基于竞争机制的政府科技项目
    第五节 构建统筹协调的科技创新管理体制
第九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8)交通空间可再生能源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能源紧缺与可再生能源
        1.1.2 土地的供需矛盾
        1.1.3 交通规划的发展现状
    1.2 研究问题和内容
    1.3 研究意义
        1.3.1 社会意义
        1.3.2 环境意义
        1.3.3 经济意义
        1.3.4 学术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点
    1.5 论文框架
第2章 交通空间的生产性理念与实践综述
    2.1 生产性理念回顾
        2.1.1 城市规划理念对交通规划的影响
        2.1.2 生产性城市及相关理论
    2.2 交通空间的生产性变革
        2.2.1 空间的集约
        2.2.2 空间的复合利用
        2.2.3 空间的生产性挖掘
        2.2.4 案例分析
    2.3 交通空间的可再生能源生产实践
        2.3.1 实践构想阶段
        2.3.2 探索性实施阶段
        2.3.3 规模化实施阶段
    2.4 交通空间能源生产的技术进展
        2.4.1 太阳能
        2.4.2 风能及其他
第3章 交通空间可再生能源生产策略
    3.1 宜能的交通空间的分类
        3.1.1 路权用地
        3.1.2 公路服务区
        3.1.3 路面
        3.1.4 上空空间
    3.2 交通空间与可再生能源开发的结合方式
        3.2.1 直接利用型
        3.2.2 空间结合型
        3.2.3 变废为宝型
        3.2.4 混合利用型
    3.3 交通空间整体化能源开发
        3.3.1 交通走廊沿线空间的利用
        3.3.2 城市交通存量用地的再利用
        3.3.3 交通空间与可再生能源开发相结合
第4章 我国交通空间可再生能源潜力分析
    4.1 交通空间可再生能源生产的政策导向
        4.1.1 可再生能源政策导向
        4.1.2 当前土地集约利用的政策导向
    4.2 基于GIS的我国交通用地的太阳能潜力模拟分析
        4.2.1 方法和原理
        4.2.2 数据来源
        4.2.3 模拟步骤
        4.2.4 结果
    4.3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光伏一体化潜力分析——以兰新铁路为例
        4.3.1 相关背景
        4.3.2 模拟对象
        4.3.3 模拟步骤
        4.3.4 结果
    4.4 公路服务区的光伏一体化潜力分析
        4.4.1 相关背景
        4.4.2 模拟对象
        4.4.3 模拟步骤
        4.4.4 设计方案
        4.4.5 结果
    4.5 主要结论和分析
第5章 交通空间可再生能源规划策略
    5.1 从规划角度介入的必要性
        5.1.1 现状——我国城市规划与可再生能源规划相脱节
        5.1.2 趋势——可再生能源规划纳入城市规划体系中
        5.1.3 途径——供需侧结合,总控规互补
    5.2 规划定位
    5.3 规划目标与特点
        5.3.1 规划背景
        5.3.2 规划的原则与目标
        5.3.3 规划的特点
    5.4 规划技术流程
        5.4.1 前期调研评估
        5.4.2 空间布局
        5.4.3 规划选址
        5.4.4 选址的可行性评估
        5.4.5 指标体系的建立
    5.5 开发管理
        5.5.1 能源项目的招标
        5.5.2 经济模型评估
        5.5.3 补贴机制和购电机制
        5.5.4 管理机制
    5.6 潜在影响分析
        5.6.1 驾驶安全因素
        5.6.2 道路维护因素
        5.6.3 环境因素
        5.6.4 景观因素
    5.7 美国相关规划实践的介绍与分析
        5.7.1 美国公路路权用地可再生能源项目介绍
        5.7.2 与我国的比较分析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相关建议
    6.3 讨论
    6.4 研究不足
    6.5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粉煤灰合成有序介孔硅铝材料及残渣吸附CO2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我国粉煤灰的产生及综合利用现状
        1.1.1 我国粉煤灰的产生现状
        1.1.2 我国粉煤灰的物理化学性质
        1.1.3 我国粉煤灰的综合利用现状
    1.2 粉煤灰回收SiO2和Al_2O_3 技术研究进展
        1.2.1 粉煤灰回收SiO2技术研究进展
        1.2.2 粉煤灰回收Al_2O_3 技术研究进展
        1.2.3 粉煤灰回收SiO2和Al_2O_3 的技术瓶颈
    1.3 合成有序介孔纳米SiO2和γ-Al_2O_3 技术研究进展
        1.3.1 合成有序介孔纳米SiO2技术研究进展
        1.3.2 合成有序介孔纳米γ-Al_2O_3 技术研究进展
        1.3.3 合成有序介孔纳米硅、铝材料的技术瓶颈
    1.4 燃煤电厂CO_2 减排需求及CO_2 捕集技术研究进展
        1.4.1 燃煤电厂CO_2排放与减排需求
        1.4.2 燃煤电厂CO_2捕集技术研究进展
        1.4.3 钙基吸附剂合成技术研究进展
    1.5 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试验试剂与气体
        2.1.2 粉煤灰样品的采集与预处理
    2.2 粉煤灰合成有序介孔纳米SiO2 的试验方法
        2.2.1 粉煤灰回收SiO2的碱溶解方法
        2.2.2 硅浸出液合成纳米SiO2的方法
        2.2.3 有序介孔纳米SiO2的孔隙结构调控方法
    2.3 脱硅灰合成有序介孔纳米γ-Al_2O_3 的试验方法
        2.3.1 脱硅灰晶型重整的石灰石烧结方法
        2.3.2 烧结熟料回收Al_2O_3 的溶解方法
        2.3.3 铝浸出液合成有序介孔纳米γ-Al_2O_3 的方法
    2.4 有序介孔纳米材料及硅钙残渣的表征方法
        2.4.1 样品元素及矿物组成的表征方法
        2.4.2 样品结构参数的表征方法
        2.4.3 样品羟基含量的表征方法
        2.4.4 样品微观形貌及粒径的表征方法
        2.4.5 样品的氮气-程序升温分解试验方法
    2.5 硅钙残渣的CO_2 吸附性能测试方法
        2.5.1 硅钙残渣的单次CO_2吸附性能测试方法
        2.5.2 硅钙残渣的CO_2-程序升温碳酸化试验方法
        2.5.3 硅钙残渣的循环CO_2吸附性能测试方法
第3章 粉煤灰合成有序介孔纳米SiO2技术研究
    3.1 本章引言
    3.2 粉煤灰碱溶解法回收SiO2 技术及机理研究
        3.2.1 碱灰比和碱溶液浓度对SiO2回收率的影响及机理
        3.2.2 碱溶温度和碱溶时间对SiO2回收率的影响及机理
        3.2.3 碱溶解过程的热力学原理
        3.2.4 碱溶解过程对粉煤灰性质的影响
        3.2.5 碱溶解技术与碱熔融技术对比分析
    3.3 CO_2 辅助沉淀法合成纳米SiO2 技术研究
        3.3.1 二次沉淀反应对纳米SiO2纯度的影响
        3.3.2 硅浓度对纳米SiO2羟基含量的影响
        3.3.3 硅浓度对纳米SiO2孔隙结构的影响
        3.3.4 硅浓度对纳米SiO2形貌特征的影响
    3.4 有序介孔纳米SiO2 的孔隙结构调控技术研究
        3.4.1 模板剂对有序介孔纳米SiO2羟基含量的影响
        3.4.2 模板剂对有序介孔纳米SiO2孔隙结构的影响
        3.4.3 模板剂对有序介孔纳米SiO2形貌特征的影响
        3.4.4 废物源有序介孔纳米SiO2合成技术对比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脱硅灰合成有序介孔纳米γ-Al_2O_3 技术研究
    4.1 本章引言
    4.2 脱硅灰晶型重整的石灰石烧结技术研究
        4.2.1 烧结时间和烧结温度对烧结熟料晶型的影响
        4.2.2 石灰石烧结过程的热力学原理
        4.2.3 烧结时间和烧结温度对Al_2O_3 回收率的影响
        4.2.4 烧结时间和烧结温度对硅钙残渣性质的影响
    4.3 烧结熟料溶解法回收Al_2O_3 技术研究
        4.3.1 铝元素溶出过程的热力学原理
        4.3.2 溶解温度对Al_2O_3 回收率的影响
        4.3.3 铝元素溶出过程的动力学模型研究
        4.3.4 粉煤灰回收Al_2O_3 技术对比分析
    4.4 CO_2 辅助沉淀法合成有序介孔纳米γ-Al_2O_3 技术研究
        4.4.1 沉淀反应温度对Al(OH)_3中间体性能的影响
        4.4.2 煅烧温度和中间体对有序介孔纳米γ-Al_2O_3 孔隙结构的影响
        4.4.3 煅烧温度和中间体对有序介孔纳米γ-Al_2O_3 晶体结构的影响
        4.4.4 煅烧温度和中间体对有序介孔纳米γ-Al_2O_3 形貌特征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硅钙残渣循环吸附CO_2技术及机理研究
    5.1 本章引言
    5.2 硅钙残渣性质及其理论CO_2 吸附潜能研究
        5.2.1 硅钙残渣的孔隙结构特征
        5.2.2 硅钙残渣的元素与矿物组成
        5.2.3 硅钙残渣的理论CO_2吸附潜能
    5.3 硅钙残渣的CO_2 吸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5.3.1 CO_2 浓度对硅钙残渣CO_2吸附量的影响
        5.3.2 吸附温度对硅钙残渣CO_2吸附量的影响
        5.3.3 酸性气体对硅钙残渣CO_2吸附量的影响
    5.4 硅钙残渣吸附CO_2 的动力学模型研究
        5.4.1 硅钙残渣吸附CO_2的反应动力学模型构建
        5.4.2 CO_2 浓度对反应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5.4.3 吸附温度对反应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5.4.4 酸性气体对反应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5.5 硅钙残渣的循环CO_2 吸附性能研究
        5.5.1 CO_2 浓度对硅钙残渣吸附-解吸CO_2性能的影响
        5.5.2 CO_2 浓度对硅钙残渣循环CO_2吸附性能的影响
        5.5.3 酸性气体对硅钙残渣循环CO_2吸附性能的影响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核心概念
        1.2.1 研究对象
        1.2.2 核心概念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外对于专业设置的认知差异
        1.3.2 国外相关研究
        1.3.3 国内研究
        1.3.4 研究评述
第2章 专业关系的研究范畴与分析方法
    2.1 专业关系的分类及其量化
        2.1.1 专业关系系统分类
        2.1.2 专业关系的主体范畴、数据与标识
        2.1.3 专业关系赋值规则及量化框架
    2.2 专业与院校之间举办关系的量化考察
        2.2.1 本科院校与本科专业的举办关系
        2.2.2 举办高职专业的院校与高职专业的举办关系
    2.3 基本理论与方法
        2.3.1 基本理论
        2.3.2 分析方法和工具
    2.4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第3章 微观分析:专业层次适配与教育系统发展
    3.1 专业层次的两分法与专业对接
        3.1.1 专业层次的两分法
        3.1.2 专业对接的含义与内容
        3.1.3 本科专业目录与高职专业目录的对接关系
        3.1.4 院校与专业的对接关系
    3.2 专业层次相互关系的社会系统论
        3.2.1 帕森斯AGIL社会系统论
        3.2.2 专业层次适配的社会系统解释
        3.2.3 专业对接之于教育社会系统的意义
    3.3 适应—整合:专业对接是专业层次适配的基本环节
        3.3.1 专业对接与专业层次适配的社会系统关系
        3.3.2 专业对接的基本单位与组织结构
        3.3.3 专业对接关系的强度
        3.3.4 专业对接强度的地区状态
    3.4 整合—潜在模式维持:专业层次适配是双螺旋模式的结构要求
        3.4.1 专业层次与双螺旋模式的社会系统关系
        3.4.2 专业对接的双螺旋模式结构分析
        3.4.3 双螺旋专业对接链的长度与层次适配
    3.5 潜在模式维持—目标达成:双螺旋效率是教育功能实现的系统动力.
        3.5.1 专业层次双螺旋模式与教育功能实现的社会系统关系
        3.5.2 专业对接指数
        3.5.3 专业结构效率的系统分析方法
        3.5.4 专业对接的耦合度分析
        3.5.5 专业对接的耦合协调性分析
        3.5.6 双螺旋模式的系统效率
    3.6 小结与讨论:专业层次适配的阶段特征及治理的原则、分类方法与空间
        3.6.1 治理起点:地区专业层次适配的阶段性特征
        3.6.2 专业层次适配地区特征的成因
        3.6.3 专业层次适配的治理空间
        3.6.4 专业层次适配的治理原则
        3.6.5 专业层次适配的分类治理方法
第4章 中观分析:校际专业交往与院校专业发展
    4.1 校际专业交往与校际专业关系
        4.1.1 校际专业交往与校际专业关系的含义与特性
        4.1.2 校际专业交往规定了校际专业关系的内容
        4.1.3 校际专业交往构建了校际专业关系存在形式的可能性空间
        4.1.4 校际专业交往规定了校际专业交往关系的强度
    4.2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是校际专业关系的社会存在表达形式
        4.2.1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定义
        4.2.2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结构与属性
        4.2.3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存在性及其意义
        4.2.4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构建方法
    4.3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与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4.3.1 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4.3.2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形成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机制
        4.3.3 结构洞: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测量
    4.4 地区院校专业交往能力的分类实证分析
        4.4.1 类型一:举办高职专业院校的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4.4.2 类型二:举办本科专业院校的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4.4.3 类型三:全局专业院校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4.4.4 类型四:基于专业对接的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4.4.5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比较分析
    4.5 小结与讨论:校际专业交往能力引致的院校专业发展治理需求
        4.5.1 治理起点: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跨网络(层次)差异和内生冲突
        4.5.2 治理难题:影响校际专业关系网络调整和演化的因素追溯
        4.5.3 治理目标:提升院校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4.5.4 治理工具
        4.5.5 治理能力涵养
第5章 宏观分析:专业就业协调与社会事业发展
    5.1 专业与行业的全局均衡是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
        5.1.1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社会系统论
        5.1.2 教育系统与社会系统的结构性冲突
        5.1.3 专业与行业的全局均衡是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解决方案
    5.2 地区性就业供需专业结构全局分析
        5.2.1 研究方法设计
        5.2.2 本科专业就业供需专业结构全局分析
        5.2.3 高职专业就业供需专业结构全局分析
        5.2.4 “需求导向”与“学科导向”的专业供需耦合差异
        5.2.5 教育系统专业供需协调的“低水平发展陷阱”
    5.3 地区性就业供需行业结构耦合分析
        5.3.1 研究方法设计
        5.3.2 各行业的本科专业供需结构分析
        5.3.3 各行业的高职专业供需结构分析
        5.3.4 各行业的全局专业供需结构分析
        5.3.5 行业专业供需协调的地区特征共性
        5.3.6 行业专业供需协调的层次和行业特性
    5.4 小结与讨论:教育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专业治理
        5.4.1 治理起点:行业与专业的供需悖论
        5.4.2 专业供需平衡的动力机制
        5.4.3 治理目标:教育、社会与人的协同发展
        5.4.4 治理思路
        5.4.5 治理工具
第6章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及行动路径
    6.1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原则
    6.2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目标
    6.3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工具
    6.4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配套
    6.5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构建与运行
        6.5.1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概念
        6.5.2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构建
        6.5.3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运行
第7章 结语
    7.1 主要的发现与结论
        7.1.1 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分析的三个发现
        7.1.2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行动路径总结
    7.2 创新与贡献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T地区高等院校名单、标识及举办的专业数量
    附录B: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 年)(部分)
    附录C:能与高职专业目录对接的本科专业名单
    附录D:能与本科专业目录对接的高职专业名单
    附录E:T地区举办的本科专业与高职专业对接院校数量关系
    附录F:T地区本科专业与产业就业供需协调状况
    附录G:T地区高职专业与产业就业供需协调状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纳米科技·纳米经济·纳米会计(论文参考文献)

  • [1]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指导下的联合国文献翻译 ——以《年鉴快车1987》为例[D]. 王怡璇. 苏州大学, 2020(03)
  • [2]基于市销率法对科创板上市公司价值评估的研究 ——以中微公司为例[D]. 靳甜莉.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3]道氏技术跨界并购动因及绩效研究[D]. 伍卓峰.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2)
  • [4]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协同治理研究[D]. 李江华.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9)
  • [5]中国区域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研究[D]. 王林.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6]台湾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研究 ——劳动力市场的视角[D]. 张宝蓉. 厦门大学, 2007(07)
  • [7]面向企业的政府创新激励政策效应研究[D]. 安志. 南京大学, 2019(01)
  • [8]交通空间可再生能源规划策略研究[D]. 韩丹. 天津大学, 2018(06)
  • [9]粉煤灰合成有序介孔硅铝材料及残渣吸附CO2技术研究[D]. 颜枫. 清华大学, 2018(04)
  • [10]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研究[D]. 张磊. 天津大学, 2017(01)

标签:;  ;  ;  ;  ;  

纳米技术、纳米经济、纳米会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